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流工程试卷22

物流工程试卷22

物流工程试卷22
物流工程试卷22

华东交通大学 200x—0x 学年第 x 学期考试卷
学生签名:
学号
承诺:我将严格遵守考场纪律,并知道考试违纪、作弊的严重后果,承担由此引起的一切后果。
物流工程
课程 课程类别:必
半开卷 第一大张闭卷,在 30~40 分钟后交了第一张卷后,
可拿书和复印资料完成第二张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总分
分数
评卷人
2004 年 12 月
一、填空题(每空半分,共 25 分) 1. 物 流 工 程 的 主 要 内 容 有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2. 影响设施选址的因素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类。 3. 选址通常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项内容。 4. 服务设施选址着重于___________,生产设施选址则着重于______________。 5. 工厂布置的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6. 对于有 10 个作业单位的相关图,相互关系有_______个,在各种关系等级中,我们最
关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级关系。 7. 在生产设施布置中,主要分析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关系,而办公室布置
主要考虑______________。 8. 零售布置的主要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工程设计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阶段。 10. 对 物 流 量 的 度 量 可 用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11. 蜂窝式损失主要出现在货物______________的情况,采用______________可以消除该
种损失。 12. 对 物 流 量 和 距 离 均 小 的 物 料 , 可 采 用 ______________ 型 搬 运 路 线 , 并 采 用
班级
专业

______________设备,而对物流量和距离均大的物料,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物料搬运的基本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物 料 搬 运 系 统 由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诸要素组成。 15. 收发站台设施除库门、计量计重设备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等。 16. 仓库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7. 请列举三种物料搬运设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每题 1 分,共 15 分) 1.( ) 设施选址属于企业的战略性问题。 2.( ) 重心法的局限性之一是以直线处理运输路线。 3.( ) 运输问题可用于从几个已知候选厂址中选择最佳的,它的原则是总物流量最小。 4.( ) 对物料搬运采用单元化后,当量物流量比实际物流量大。 5.( ) 对于固定式布置,最适合的生产方式是成批生产。 6.( ) 作业单位对之间不存在物流,其物流强度等级为 X 级。 7.( ) CRAFT 方法实际上就是计算机化的 SLP。 8.( ) 按产品原则布置的物料搬运工作量最少。 9.( ) 考虑搬运时要降低物料的活性系数,达到省力节能。 10.( ) 配送中心规划的要素也是 PQRST。 11.( ) 配送中心规划的 PCB 分析就是数量分析。 12.( ) 出入库通道连接仓库收发站台和外部道路,是仓库的出入口 13.( ) 在楼房厂房中,若上下层物流量大,可采用输送机。 14.( ) 当物流与非物流重要性比 m:n 超过 3:1 时,可忽略非物流关系。 15.( ) 在运动着的传送带上,装在托盘上的货物搬运活性系数为 2。
请在 30~40 分钟内完成此张试卷, 交此卷后可拿书和复印资料,开卷考试完成第二张试卷

以下题目开卷考试,除第五题外请写在答题纸上
学生签名:
三、简答题(每题 6 分,共 18 分) 1. 某流水线有 12 项作业需要平衡,其中最长的作业为 5 分钟,所有作业的总时间为 20 分
钟。该流水线每天工作 450 分钟。试求: a) 最大和最小的周期时间各是多少? b) 该流水线理论上可能的每日产能是多少? c) 按最大产能时,最小需要几个工作站?
2. 对标准托盘,日韩托盘(尺寸为 1100×1100mm),它们分别可以由几个物流基础模数 尺寸组成?以图示之。
3. 某公司的成品仓库采用的是托盘货架,由平衡重式叉车来存取货,货架通道宽度是 3.6 米。请问在不扩建仓库的情况下,可采用什么方法来增加库容量,以满足公司产品增加的 要求?
四、(12 分)某仓库以欧式托盘作 SKU,托盘长边方向为进叉方向,每货格放 2 个托盘。仓库库容量为 600 个 SKU,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 若选用图中平衡重式叉车,5 层货架,3 巷道布置,请计算存储区的长宽 2. 画出 1 问的仓库布置图,要求清楚显示库门、货架和巷道 3. 若选用图中人上型高架叉车,其他不变,再计算存储区的长宽
高度(m)
12
10
8


6


4


2
托 盘 堆 垛 叉 车



















3.2
2.5
2.7
1.5/1.7 1.5/1.7
通道宽度(m)
学号
班级
专业

五、(10 分)某车间共有 abcdef 六个作业单位,生产 XYZ 三个产品,每个产品的工艺路线 和每天搬运的托盘数如下表所示:
产品
工艺路线
每天搬运托盘数
X
abefcedf
7
Y
adcef
3
Z
abcdef
5
各作业单位间的距离见下页距离从至表(假设两向距离一样,表中仅标出一半)。
1)请计算各作业单位间的物流强度大小并在下页物流强度从至表上标出。
2)仅考虑物流关系,给作业单位间关系划分等级 AEIOU。
距离从至表
至 从
a
b
c
d
e
f
a
8 20 16 18 10
b
12 28 10 18
c
16 22 30
d
12 20
e
8
f
物流强度从至表
至 从
a
b
c
d
e
f
a
b
c
d
e
f
六、(10 分)某库房各种货物实际需要 3000 个堆垛货位,为减少通道占用面积,采用一个 通道两侧各有两排货物的布置形式,即双深式,堆垛四层货物,已知通道损失为 0.5,问该 库房的设计库容量应为多少货位?
七、(10 分)根据以下物流从至表和各作业单位面积,请在下面 50×50m 的方格上作出块
状布置图,要求给出主要步骤和有关图表。
物流从至表
面积需求(m2)
A
B
C
D
E
F
面积
A
1
0
4
8
1
B
1
6
8
2
1
C
3
5
7
8
3
D
9
0
0
1
4
E
4
2
1
0
5
A
400
B
800
C
600
D
300
E
100
F
5
4
3
2
0
F
300
Total 2500
公式: r T0 N
如果考虑废品率,应当采用内扣废品率,即
N'
N 1 废品率



07724物流系统工程2017年04试题整理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 1、说系统具有一定的目的和一定的功能并相对独立是相对于() A.内部结构 B.外部环境 C.子系统 D.开放系统 2、系统的整体性主要表现为系统的() A.整体结构 B.整体要素 C.整体适应性 D.整体功能 3、在规划阶段,描述所要解决的对象与有关各因素间的关系常用() A.总成本法 B.得失比较法 C.统一规划法 D.投入产出法 4、以网络分析为主,以计算机为先进手段的先进管理方法的PERT主要以() A.距离控制为主 B.时间控制为主 C.质量控制为主 D.成本控制为主 5、通过人们的经验、知识和直觉形成的,形式上可以是思维、字句和描述,这种模型是() A.形象模型 B.模拟模型 C.概念模型 D.图形模型 6、将现实系统加以放大或缩小后表示系统的模型称为 A.图形模型 B.模拟模型 C.概念模型 D.实物模型 7、当系统结构复杂,性质不明确,没有足够的数据,又无法在系统上做实验时,可以先认为地建立模型,这种方法称为() A.数据分析法 B.实验分析法 C.主观想象法 D.特殊预测法 8、根据所预测对象的纵向历史数据资料,按时间进程组成的动态数列进行分析预测未来的方法称为() A.时间序列预测法 B.因果预测法 C.判断预测法 D.特殊预测法 9、几个预测值误差的平均值称为() A.平均误差 B.相对误差 C.标准误差 D.均方差 10、几个预测值相对误差的平均值称为() A.平均误差 B.均方差 C.标准误差 D.相对误差平均值 11、三维结构中的时间维表示系统工程活动由规划阶段到() A.论证阶段 B.试验阶段 C.实施阶段 D.更新阶段 12、物流活动中若干目标是相互矛盾的,在进行系统分析时应尽量避免() A.最优化 B.次优化 C.综合化 D.一体化 13、预测就是把一未来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A.定性化 B.极小化 C.定量化 D.明确化 14、在一种有组织的形式下,搜集各个人对分析过程所作的判断,然后进行预测的方法称为() A.时间序列预测法 B.因果预测法 C.判断预测法 D.特殊预测法 15、预测值的误差是指预测值与() A.平均值的差别 B.实际值之间的差别 C.标准值之间的差别 D.预测值之间的差别 16、对运行过程输出进行检测,把检测结果送回运行过程中,将纠正措施输入该运行过程中以获得预期的输出过程称为() A.超前控制 B.反馈控制 C.非预算性控制 D.预算性控制 17、凡需求量、提前订货时间为确定已知的存贮问题所构成模型称为() A.确定性模型 B.非确定性模型 C.随机性模型 D.反馈模型 18、以工业贷款月利率6‰计算,存储2百万元的物资一年,需要支付资金利息() A.12万元 B.14.4万元 C.7.2万元 D.24万元 19、从缺货损失费考虑,存储量越大,缺货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缺货损失费越() A.多 B.不确定 C.少 D.无法量化 20、系统动力学认为系统发展的内在动力决定于() A.系统层次 B.系统模型 C.系统结构 D.系统行为 21、物流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是() A.系统工程理论 B.经济系统 C.物流系统 D.环境系统 22、三维结构方法论的核心内容是模型化和() A.定性化 B.定量化 C.综合化 D.分解化

物流基础期末试题及答案(A)

《物流基础》期末试题(A) (全卷共五大题,总分100分) 成绩: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请把答案填写到以下表格中) 1.配送是面向( )的服务。 A.终点用户B.中间用户C.始点厂家D.中间厂家 2.以改变物品的时间状态为目的的活动是( )。 A.运输 B.包装 C.搬运 D.储存 3.宏观物流是指( ) A.远距离的物流活动 B.从社会再生产总体角度所认识的物流活动 C.使用大型物流装备的物流活动 D.两个以上物流企业合作完成的物流活动 4.供应链的基本流程包括( )。 A.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 B.商流、人才流、信息流、资金流 C.物流、信息流、资金流 D.商流、信息流、资金流 5.下列属于物流活动的是( )。 A.广告促销 B.质量检验 C.资金筹措 D.货物包装 6.集装箱运输的优点是( )。 A.降低运输成本 B.提高装卸效率 C.减少无效运输 D.提高订单满足率 7.物流系统的一般要素不包括( )。 A.人的要素 B.物的要素 C.地点要素 D.资金要素 8.流通加工的对象是( )。 A.原材料 B.零部件 C.半成品 D .进入流通过程的商品 9.企业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废弃物流和回收物流是属于( )。A.社会物流B.企业物流C.区域物流D.综合物流10.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的关键所在是( )。 A.物流数量B.物流种类C.物流信息D.物流管理11.包装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物品的美观B.保护物品不受损伤 C.保护物品的搬运D.保护物品不受潮 12.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通过一次托运、一次计费、( )、一次保险、由各运输 段的承运的承运人人共同完成货物的跨国全程运输。

物流工程试卷及答案

物流工程试卷及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1.货物在仓库中的存储方式主要有三种:散放、堆码、货架存 储。 2.作业单位相互关系等级I表示的意义是重要。 3.物流强度也称为物流量,是指一定时间内通过两个物流结点间的物料数量。 4.生产物流是指伴随企业生产过程的物流活动。 5.物料搬运的路线分为三种,即直达型、中心型和渠道型,当物流量为中等或少量时,而距离为较短时,应采用直达型的路线较为经济。 1.物流工程的特点有:全局性、并联性、最优性、综合性、实践性。 2.物流专家缪瑟认为,影响布置设计的最基本的因素为五个:P产品和物料、Q每种物品的数量、、S辅助部门、。 3.基本的流动模式有直线型、L型、U型、环形和。 4.作业单位相互关系等级E表示的意义是。 1. 同类设施和人员集中在一个地方的布置形式,称为( B )。 A、产品原则布置 B.工艺原则布置 C、成组原则布置 D.固定工位式布置 2. 进行设施规划的原因包括设施的( D )。 A、新建 B、扩建 C、改建 D、以上都有 3. 当产品种类较多,需要编制多张工艺过程图时,最好采用( C )。 A、线图 B、从至表 C、多种产品程序图 D、装配工艺图 4.要求物料返回到起点的情况适合于( D )流动模式。 A、直线形 B、L 形 C、U 形 D、环形 5. 设施是指一个企业所拥有的( A )。 A、有形资产 B、无形资产 C、实体建筑 D、机器设备 1.当物料处于移动状态时,活性系数为( )。 A、0 B、1 C、3 D、4 2. 工厂总体布置的原则之一是要重视各作业单位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其目的是( )。 A、便于管理 B、物流路线短捷顺畅 C、合理利用面积 D、美化环境 1、物流系统设计(Logistics System Design)是指经过系统分析,完成物流系统硬件结构和软件结构体系的构想,形成物流系统组织设计和技术方案的过程。物流系统组织设计是技术设计的前提,它确定了技术设计的纲领和基本要求。 2、物流需求规模是现代物流服务的需求之一,指在物流活动中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和流通加工等物流作业量的总和。 3、关于企业物流的内涵及范畴,可理解为企业物流是以企业经营为核心的物流活动,是具体的、微观物流活动的典型领域。 4、配送中心是从供应者手中接受多种大量的货物,进行倒装、分类、保管、流通加工和情报处理等作业,然后按照众多需要者的订货要求备齐货物,以令人满意的服务水平进行配送的设施。 5、物流网络是指物流过程中相互联系的组织与设备的集合,主要包括各种类型的物流通道和物流节点。 1、物流系统分析的内容有哪些 答:物流系统分析内容包括:物流系统的环境、输入输出情况、物料性质流动路线、系统状态、搬运设备与器具、库存等进行全以、系统的调查与分析,找出问题,求得最体系统设计方案。

物流系统工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系统具有一定的目的和一定的功能并相对独立,主要是相对于【 B 】 A内部结构B外部环境 C子系统D开放系统 2.软系统方法论的核心是【 B 】 A结构化B比较 C模型化D分解化 3.输出完全决定于输入且状态与结果具有一致性的系统称为【 B 】 A封闭系统B因果系统 C控制系统D静态系统 4.关键路线法主要控制【 D 】 A距离B时间 C质量D成本 5.通过人们的经验、知识和直觉形成的,形式上可以是思维、字句和描述【 C 】 A形象模型B模拟模型 C概念模型D图形模型 6.当系统结构的性质尚不清楚时,通过分析系统功能的已有数据或新做的实验所获的数据建立模型的方法称为【 A 】 A数据分析法B实验分析法 C主观想象法D人工实现法 7.当系统结构复杂,性质不明确,没有足够的数据,又无法在系统上做实验时,可以先人为的建立模型,这种方法称为【 D 】 A数据分析法B实验分析法 C主观想象法D人工实现法 8.下列属于物流系统支撑要素的有【 B 】 A物流设施B标准化系统 C信息技术D组织及管理 9.几个预测值的误差的平均值称为【 A 】 A平均误差B相对误差 C平均绝对误差D均方差 10.移动平均预测法中,随着步长的减少,移动平均对时间序列的修均能力【 B 】 A上升B下降 C不变D无法判断 11.一个系统把输入经过处理之后出输出去,又将其输出的结果馈送回来与输入加以比较的过程称为 A控制B循环【 C 】 C反馈D往返 12.通过对运行过程输入的监视,以确定它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不符合时就要改变运行过程,这种控制方法成为越【 A 】 A超前控制B反馈控制 C非预算性控制D预算性控制 13.以工业贷款月利率6‰计算,存储一百万元的物资一年,需要支付资金利息 A6万元 B7.2万元【 B 】 C60万元D72万元 14.从缺货损失费考虑,存储量越大,缺货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越小,因此缺货损失费越 A多B少【 B 】

现代物流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B)

2014年一期《现代物流基础》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30×2=60分) 1.能够对某一区域范围是提供优良物流服务的空间称为 . A.物流枢纽 B.物流园区 C.物流中心 D.配送中心 2. 配送中心位于主要运输干线的中途式末端,配送中心的商品配送方向与干线运输方向一致或在运输干线侧面. A.辐射型 B.扇型 C.双向辐射型 3.物流结点的功能是一项增加服务价值,是啬公共物流中心的竞争力的服务. A.设计咨询 B.需求预测 C.教育培训 4. 的上游是工厂,下游是配送中心或批发商. A.物流基地 B.物流中心 C.物流枢纽 5.真的第四方物流不仅能够管理特定的物流服务,还可以为整个物流过程提供完整的 . A.技术支持 B.作业手段 C.解决方案 6.一个业务实体将原来应在企业内部完成的业务,转移到企业外部其他业务实体完成的活动称为 . A.第四方物流 B.业务外包 C.第三方物流 7.亚当.斯密认为:劳动生产力的最大改良产生于劳动分工,而劳工的扩大又依赖于的发展及服务费用的降低. A.运输业 B.仓储业 C.科学技术 D.物流管理 8. 货物在结点上容易现标准货的处理. A.散装 B.集装 C.包装 D.大件 9.采购中认为,供应商离自己越近,运输费用就越低,机动性就越高,协调节器沟通就越方便. A.适量原则 B.适地原则 C.适时原则 D.适价原则 10.仅以暂存或随进出方式进行配货\送货的配送中心称为 . A.柔性配送中心 B.供应配送中心 C.销售配送中心 D.流通型配送中心 11.企业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是 . A.搬运 B.仓储 C.加工 D.包装 E.运输 12.物流系统支撑要素中最直接,最基本,最稳固的就是 . A.设施要素 B.装备要素 C.技术要素 D.法律要素 E.管理要素 13. 采用汽车进行配送了为经济,因而从事多品种,少批量,多用户的配送活动较有优势. A.专业配送中心 B.柔性配送中心 C.城市配送中心 D.区域配送中心 E.流通配送中心 14.在上供应链的中心是由生产者向消费者倾斜的,客户管理就成为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 A.卖方市场 B.物流市场 C.买方市场 15.物流信息的是指物流信息系统的报告与实际善相符合的程度. A.及时性 B.精确性 C.灵活性 D.广泛性

物流工程考试参考试题

1、简述物流系统的构成及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区别何在? 传统物流一般指产品出厂后的包装、运输、装卸、仓储,传统上的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的经济部门、不同的企业以及企业组织部不同的职能部门之中。 现代物流指的是将信息、运输、仓储、库存、装卸搬运以及包装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管理,其任务是尽可能降低物流的总成本,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 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有着明显的区别: 1、传统物流只提供简单的位移,现代物流则提供增值服务; 2、传统物流是被动服务,现代物流是主动服务; 3、传统物流实行人工控制,现代物流实施信息管理; 4、传统物流无统一服务标准,现代物流实施标准化服务; 5、传统物流侧重点到点或线到线服务,现代物流构建全球服务网络; 6、传统物流是单一环节的管理,现代物流是整体系统优化; 7、传统物流价值实现方式单一,现代物流价值实现方式灵活多样; 8、传统物流主要功能是运输和仓储,现代物流则是多功能的集合; 9、传统物流以产品的生产为价值取向,现代物流以客户的服务为价值取向。 综上所述,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更加突出系统整合、流程优化的理念,能整合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运用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手段实施一体化运作,比传统物流能够更加容易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优化服务的目的。 2、简述物流系统整合中,空间/时间整合的意义。 物流系统整合就是物流系统为提供高效优质的综合服务,在同外部环境协调一致的基础上,部各要素之间、各服务功能之间以及不同层次组织之间在实体上和软环境上进行的联系、

协调,乃至重组。时间/空间整合亦即是通过资金,项目,人脉,客户等各方面资源的整合,使得公司之间和公司部的联系更紧密。 时间/空间整合的意义如下: 一、提高物流资源利用率 目前,我国物流资源利用率比较低,资源配置不合理,物流供给企业规模还不大,运输能力及仓储配送能力不能满足需求,而返程空驶率较高。因此从资源利用的角度来看,对我国物流资源进行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减少重复建设,十分必要。 二、满足客户对物流服务需求 我国的物流企业大部分是业务单一、网络覆盖面少、综合服务水平低,能提供“一体化”、服务的物流企业比较少。对物流市场进行资源整合,提高物流产业市场集中度是促进中国物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整合物流资源,能有效的扩大企业规模,增强综合物流能力,提高物流效率,降低企业成本,使其具有领先的技术、强大的物流作业能力。 三、适合物流产业的融合性特点 物流虽然是新产业,但却是一个融合型的产业。传统的运输业、仓储业是现代物流业的基础,信息是连接各个功能的桥梁。通过整合形成规模,使物流的大生产方式得以实现。 四、可以提高物流产业的集中度 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集中度过低,导致物流企业市场占有率低、服务功能单一。根据中国物流市场调研报告,工业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时,大多数都选择两家或两家以上的物流公司,这说明大多数公司还不能满足企业要求。因此,需要经过进一步兼并整合,以提高产业集中度。 五、是转变物流产业增长方式的需要 我国在物流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增长率比较高,但是在提升物流服务方面明显不足。随着

(完整word版)物流工程考试试卷A

2011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物流工程》试卷(A卷) (.本试卷共有五大题,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一. 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正确打√,错误打×) 1.物料搬运是物料搬运和物料装卸两项作业的统称。() 2.拣选单位可分成单品(Bulk)、箱(Case)及托盘(Pallet)3种,即通常说的PCB。() 3.货物在仓库的存储方式一般分为散放和货架存储两种。() 4.物流评价中的动态评价方法虽然不需要考虑资金或投资的时间价值,但在具体评价过程中还是要考虑资金的运动规律。() 5.物流工程侧重从经济管理角度来研究物流系统的设计、实现和运行等问题,它涉及从物流系统规划,到设计、实施,再到运行和管理的全过程。() 6.厂址选择时,需要考虑诸多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通常认为,内部因素是可控的,企业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加以改变,而后者是不可控的,企业只能被动适应。() 7.物流活动对于产品生产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实现了物流对象的时间效用和空间效用,还实现了物流对象的形质效用。() 8.物流基础模数尺寸是标准化的基础,他的作用和建筑模数的尺寸的作用大体相同,其考虑的基点主要是简单化。() 9.一般来讲,从部门级布置来看,生产设施有三种基本布置形式,即固定式布置、产品原则布置、工艺原则布置。() 10.若一辆10吨的卡车运输2吨组合件,在当量物流量计算中,该2吨组合件的当量物流量为10吨。 () 11.未来物流设施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信息化、标准化与个性化、环保与节能化。() 12.为便于统一计算集装箱的运量,采用集装箱TEU为换算单位,20ft集装箱为1TEU。() 13.条码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条码、条码扫描器、条码管理系统。() 14.设施布置与设计中时,应遵循最小流量原则,可以通过消除不必要的流动、多次流动最小化、尽可能合并流动和作业三种方式进行改进。() 15. 物流分析不仅要考虑每个零部件在工厂内的路线,还要遵循两个最小原则,即物流时间最短和物流成本最小。() 二.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共10分)

《物流系统工程》习题与思考题参考

第一章系统基本原理 1.如何理解系统的集合性、整体性、相关性、层次性、目的性和适应性? 答: (1)集合就是将具有某种属性的一些对象看作一个整体,形成一个集合。系统的集合性表明,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以互相区别的要素所组成的. (2)系统的整体性可以直观地理解为系统是一个整体的对外联系的单元,系统内部的各组成要素只有在整体中才具有意义。系统的整体性说明,系统各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组合方式,各要素之间必须相互统一、相互协调和配合,才能形成一个系统,才能发挥系统特有的功能;且系统整体的功能大于各组成要素的功能总和. (3)相关性是指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它用来说明这些要素之间的特定关系。相关性可用来描述系统整体性的原因,是系统整体性的根据。 (4)系统作为一个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的总体,可以分解为一系列的子系统,子系统还可进一步分解为更低一级的子系统,并存在一定的层次结构,这就是系统的层次特性。 (5)系统的目的性是指系统都具有某种目的和一定的功能。 (6)系统的环境适应性说明,系统是作为一个整体与外部环境发生联系和作用的,因此,外界环境的变化必然会起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变化。系统必须通过内部结构的调整,使系统具备新的功能,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2.系统的三个基本属性是什么? 答: 第一,系统是由两个以上的要素组成的整体。要素是构成系统的最基本的部分,没有要素就无法构成系统,单个要素也无法构成系统. 第二,系统的诸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以及整体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有机联系。要素之间若没有任何联系和作用,则也不能称其为系统。 第三,由于系统要素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使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特定的功能或效能,这是各要素个体所不具备的功能. 3.什么是系统的结构? 答:“系统的结构”就是指系统构成要素及其关联方式的总和。即,各种要素只有在一定的联系方式下才具有系统的意义。系统的结构反映了系统内部的组成规律。 5。什么是系统的层次?系统层次有几种类型? 答:系统层次是一个基本的概念,它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是指各种各样的系统在不同时空中的存在。第二,是指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观察系统时的存在。 系统的层次结构一般可以划分成如下几类: (1)空间层次结构;(2)时间层次结构;(3)功能层次结构。

物流设施与设备期末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物流设施与设备》期末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关于物流设施与设备论述错误的是(C)。 A、是物流系统的物质技术基础 B、是物流系统的重要资产 C、直接影响到销售活动。 D、是物流技术水平的主要标志 2.下面关于物流机械设备的发展方向错误的是(C)。A专用化、通用化B、自动化、智能化C、实用化、小型化D、成套化、系统化 3.物流机械系统不包括(D)A、机械化系统B、半自动化系统C、自动化系统D、人机一体化系统 4.装卸搬运机械包含有叉车、堆垛设备、牵引车等,但不包含(D)。A、起重设备B、输送设备C集装单元设备D、载货汽车 5. 仓库内的分区分类存储要依据“四一致”的原则,下面错误的是( D ) A、性能一致 B、养护措施一致 C、作业手段一致 D、库存面积一致 6.下面关于公路运输主要特点的论述中,错误的是(D ) A、机动灵活,适应性强 B、可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 C、在中、短途运输中,运送速度较快. D、运量较大,运输成本较低 7.下面关于集装技术主要优点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C ) A、便于实现装卸、搬运机械化和自动化,提高装卸、运输效率和整个系统作业效率 B、便于堆垛,提高单位面积的储存能力 C、提高货物运输质量,但会增加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货损和货差 D、便于物资储存,减少库房需要量 8.自动分拣系统的组成部分不包括。(D ) A. 设定装置 B. 自动分拣装置和分拣道口 C. 输送和识别控制装置 D. 自动计算装置 9.仓储安全设备不包括(D ) A. 报警器 B. 灭火器 C. 避雷装置 D. 直升机 10.下面不属于库房分区的是( D ) A. 收货区 B. 发货区 C. 温度可控区 D.防虫区 二、判断题 1.一般情况下,对于作业量很大,特别是笨重、大宗货物、起动频繁、节拍较短而有规律的作业,宜采用机械化系统;( V ) 2.仓储是保管、储存物品的建筑物和场所的总称。( V ) 3.专业性仓库是用于存储一般工业品、农副产品的仓库。( X ) 4.仓库作业环节包括储存、保管、拣选、配货、检验、分类、流通加工、包装等。( X ) 5. 随机储存通常是按产品相关性、流动性,尺寸和重量的特性来分类储存。( X ) 6. 自动化仓库指由电子计算机进行管理和控制,需要人工搬运作业实现收发作业的仓库。(X) 7. 直达运输指承运人在托运人的工厂或仓库整箱接货,负责运抵收货人的工厂或仓库整箱交货。(X) 8. 内燃机车热效率太低,总效率一般只有5-9%,机车功率和速度进一步提高受到了限制(X) 9.机械通风指依靠通风机所造成的压力差,借助通风管网来实现输送空气的方法。(V ) 10.干粉灭火器用于扑救石油、有机溶剂等易燃液体、可燃气体和电气设备的初起火灾.(V ) 三、简答题 1.简述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定义及其在物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物流设施与设备是指进行各项物流活动和物流作业所需要的设施与设备的总称。包括各种物流机械设备、物流器具、运输通道、货运站场和仓库等基础设施。 物流设施与设备在物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体现在:(1)是物流系统的物质技术基础(2)是物流系统的重要资产(3)直接关系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4)是物流技术水平的主要标志。 2.什么叫仓储?仓库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案:仓储是指商品在使用之前的保管、供应和消费之间的中间环节。仓储的主要功能是在产地、消费地,或者是在两者之间存储物品(如原材料、部件在制品、产成品等),并且向管理者提供有关存储物品的状态、条件和处理情况等方面的信息。仓库是保管、储存物品的建筑物和场所的总称,仓库的功能包括储存、保管、拣选、配货、检验、分类、流通加工、包装等。 3.简述仓库的常用储存方法。 答案:(1)分区储存或定位储存:在人工管理库存的情况下,为了便于可找和避免差错,通常采用分区储存或固定货位储存的原则,即每一种货品都有固定不变的一个或一组储存位置。这种储存原则的优点是简单,缺点是即使位置空着,别的货品也不能占用,从而使货位的利用率降低。(2)随机储存:在计算机管理库存的情况下,可以采取随机储存的原则,所谓随机存储,即是每一种物品的储位不是固定的,而是随机产生的,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共同使用储位,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储位的利用率。(3)分类储存:所谓分类储存通常是按产品相关性、流动性,尺寸和重量的特性来分类储存。 在确定储位时应遵循的原则:①先进先出原则。这是通常采用的原则它最适用于寿命期短的物品,如食品、药品等。②重量原则。重量大的物品放于地面或货架下层。重量轻者放在货架上层。③周转率原则。按货物在仓库中周转率的高低安排储位,周转率高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试卷及答案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名词解释: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就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内,由人与计算机等组成的对物流信息(包括空间信息)进行收集、传送、存储、加工、维护与使用的系统,就是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仓储管理信息系统:就是现代仓储企业进行货物管理与处理的业务操作系统。它可实现本地一个仓库的精细化管理,也可实现制造企业、物流企业、连锁业在全国范围内、异地多点仓库的管理;可对货物存储与出货等进行动态安排,可对仓储作业流程的全过程进行电子化操作;可与客服中心建立数据接口使客户通过互联网实现远程货物管理,可以对企业的ERP系统实现无缝连接。(P282) ;提高客户满意度;降低劳动成本,增加产出量;降低运营成本;增加仓库的空间利用率。 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包含企业铁路运输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公路运输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企业水路运输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本系统实施一级计划管理体系,以计划为驱动,实现产供销运的紧密衔接,对采购、销售、生产物流实施跟踪管理。本系统采用计算机网络、信息处理、系统集成技术以及现代科学管理、系统工程理论、现代控制理论与现代铁路运输组织理论与方法、建立以总公司总调、生产处为总控,以车辆信息管理,车辆调度及运行监控、调控处理为核心,以降低运营成本、合理利用公司内部车辆资源组织运输生产为目的,覆盖公司运输部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P289) 电子数据交换(EDI):就是指商业贸易伙伴之间,将按标准、协议规范化与格式化的经济信息系统通过电子数据网络,在单位的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自动交换与处理。(P97) 生命周期法:就是指系统分析员、软件工程师、程序员以及最终用户建立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一个过程,就是管理与控制信息系统开发的一种必要的措施与手段;它就是一种用于规划、执行与控制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的项目组织与管理方法,就是工程学原理(系统工程的方法)在信息系统开发中的具体应用。(P169) 关键成功因素法:就是以关键因素为依据来确定系统信息需求的一种MIS 总体规划的方法。在现行系统中,总存在着多个变量影响系统目标的实现,其中若干个因素就是关键的与主要的即成功变量。通过对关键成功因素的识别,找出实现目标所需的关键信息集合,从而确定系统开发的优先次序。ERP(企业资源计划):就是一个以管理会计为核心的信息系统,识别与计划企业资源,从而获取客户订单,完成加工与交付,最后得到客户付款。(P241)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就是长期规划的手段与保证,它服务于企业的长期

最新物流系统工程试题(共两套)

物流系统工程试题一

物流系统工程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系统具有一定的目的和一定的功能并相对独立,主要是相对于【 B 】

A内部结构B外部环境 C子系统D开放系统 2.软系统方法论的核心是【 B 】 A结构化B比较 C模型化D分解化 3.输出完全决定于输入且状态与结果具有一致性的系统称为【 B 】 A封闭系统B因果系统 C控制系统D静态系统 4.关键路线法主要控制【 D 】 A距离B时间 C质量D成本 5.通过人们的经验、知识和直觉形成的,形式上可以是思维、字句和描述【 C 】 A形象模型B模拟模型 C概念模型D图形模型 6.当系统结构的性质尚不清楚时,通过分析系统功能的已有数据或新做的实验所获的数据建立模型的方法称为【 A 】 A数据分析法B实验分析法 C主观想象法D人工实现法 7.当系统结构复杂,性质不明确,没有足够的数据,又无法在系统上做实验时,可以先人为的建立模型,这种方法称为【 D 】 A数据分析法B实验分析法 C主观想象法D人工实现法 8.下列属于物流系统支撑要素的有【 B 】 A物流设施B标准化系统 C信息技术D组织及管理 9.几个预测值的误差的平均值称为【 A 】 A平均误差B相对误差 C平均绝对误差D均方差 10.移动平均预测法中,随着步长的减少,移动平均对时间序列的修均能力【 B 】 A上升B下降 C不变D无法判断 11.一个系统把输入经过处理之后出输出去,又将其输出的结果馈送回来与输入加以比较的过程称为 A控制B循环【 C 】 C反馈D往返 12.通过对运行过程输入的监视,以确定它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不符合时就要改变运行过程,这种控制方法成为越【 A 】 A超前控制B反馈控制 C非预算性控制D预算性控制 13.以工业贷款月利率6‰计算,存储一百万元的物资一年,需要支付资金利息 A6万元 B7.2万元【 B 】 C60万元D72万元 14.从缺货损失费考虑,存储量越大,缺货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越小,因此缺货损失费越

物流基础试卷A培训课件

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物流基础》期末考试试题(A卷) 班级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内,否则不得分。本题共20题,每小题1分, 1、在物流包装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中,()是首要因素。 A.标志性 B.装卸性 C.作业性 D.保护性 2、将物流企业业务文件按一个公认的标准从一台计算机传输到另一台计算机上去的电子传输方式为:() A. EDI 技术 B.EOS系统 C.GPS 系统 D.GIS系统 3、企业采购流程的第一步是() A.拟定采购计划 B.寻找相应的供货商 C.验收供应的货物 D.评价采购工作 4、现代物流管理的首要目标是() A、降低成本 B、提高作业效率 C、满足顾客需要 D、取得利润 5、铁路运输比公路运输更适合于长距离输送,是因为() A、铁路速度快 B、铁路运量大 C、铁路装卸费用高 D、铁路可全天候运输 6、通过物流理论的研究,物流概念产生的原因是( ) A、经济原因和管理原因 B、企业原因和军事原因 C、经济原因和军事原因 D、理论原因和企业原因 7.配送是面向 ( ) 的服务。 A.终点用户 B.中间用户 C.始点厂家D.中间厂家 8.在物流系统中,起着缓冲、调节和平衡作用的物流活动是()。 A.运输 B.配送C.装卸D.仓储 9、流通加工的对象是() A.原材料 B.零部件 C.半成品 D .进入流通过程的商品 10.为了降低最终产品的成本,提高竞争力,上游供货商同下游销售或代理商结成战略联盟,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实现( )。 A.供应链管理 B.后勤管理 C.第三方物流 D.电子商务 11.供应链管理的最终目标是( )。 A.系统增值 B.合作与协同 C.信息交换 D.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12、对于那些自身资源有限,或不想把物流培植成核心能力,但又想拥有高效率、高水平物流服务的企业,()是一种可行的模式。 A、建立协作型物流组织 B、组建一体化管理的物流组织 C、成立物流子公司 D、委托第三方物流企业 13.物流系统的一般要素不包括()

物流工程备选考题

第一章 一.选择 1、狭义的物流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 A、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B、物流设施设计 C、运输与仓储的控制和管理 D、运输与搬运设备、容器与包装的设计和管理 E、物流系统的管理与控制 2、物流工程学的内容体系分为(ABDE) A、物流工程学基础理论 B、物流系统规划 C、物流系统管理 D、物流设备选择 E、物流系统规划设计 3.根据不同的运营主体,可将物流系统划分为(BCE) A、国际物流系统 B、商业物流系统 C、工业物流系统 D、企业物流系统 E、第三方物流系统 4.物流建设工程的灵魂是(B) A、物流市场开发 B、物流系统(方案)设计 C、物流运作监控 D、物流设备选择 二.判断 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仅包括运输、存储、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的有机结合。(×) 物流工程学的研究对象多是复杂的物理系统规划设计,研究方法常采用对系统模型化以及方针与分析的方法。(对) 三.简答 简述物流的含义 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是根据需要将运输、存储、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主要环节的有机结合。结合物流发展的趋势,应融入战略规划、计划和组织管理等的深层内涵,其目的是实现系统的价值增值。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微观物流系统合理化原则(C) A短距离原则 B优先原则 C一机多用原则 D重力利用原则

2.一下哪项不是物流系统的要素(C) A 功能 B 保障C流通加工 D 物质 3.下列哪项不是提高物流系统功能价值的途径(B) A 提高研究对象的功能,降低研究对象的成本 B研究对象的功能提高到两倍,研究对象的成本提高到四倍 C提高研究对象的功能,研究对象的成本保持不变 D研究对象的功能保持不变,降低研究对象的成本 4.下列哪项不属于典型的物流子系统(B) A运输系统 B采集系统 C分拣系统 D周边系统 二、多项选择题 1.物流系统的物质要素有哪些(ABCD) A物流设施B物流装备 C物流工具D信息技术及网络和物流组织及管理 2.物流系统合理化包括(ABD) A物流组织结构合理化 B物流技术合理化 C物流业务流程合理化 D物流管理合理化 3.物流系统的发展主要有以下那几个方面?(ABCD) A物流作业机械化 B物流过程信息化 C物流控制电子化D物流管理智能化 4.物流电子化表现在物流与(AC)的集成化、电子化运作 A资金流 B人才流 C信息流 D商流 三、判断 1.利用物流工程技术,方法可以解决物流系统规划设计中的所有问题,也能通过以此系统 规划设计解决物流系统发展的所有问题.(错) 改正:仅仅利用利用物流工程技术,方法不可以解决物流系统规划设计中的所有问题,也不能仅通过以此系统规划设计解决物流系统发展的所有问题. 2.物流系统设计阶段的工作主要是每一个过程流(物料流及信息流)被绘出,空间的布局和平面被细化 (对) 四、简答 1.利用物流工程技术,方法可以解决物流系统规划设计中的所有问题,也能通过以此系统规划设计解决物流系统发展的所有问题.()简述物流系统的组成 答:物流系统由“物流作业系统”和“物流信息系统”组成。 (1)物流作业系统是指在商品的运输、保管、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等作业中使用各种新进的手段和技术,将商品的生产工厂、物流结点、搬运配送路线和运输手段组成一个合理有效地网络系统,并以此提高一体化物流活动的效率。 (2)物流信息系统是指在保证商品的采购订货、进货、库存保管、出货和商品配送过程的信息通畅的基础上,是基于物流结点的计算机终端、通讯设备、通讯路线、通讯手段网络化,从而提高一体化物流作业系统监控能力和运作效率。

物流171现代物流基础期末试题 -答案

试卷代号:A XX中职学校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现代物流基础》试题(适用班级:wl16级) 第一卷客观题(60分) 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将选定的正确答案编号用英文大写字母填入括号内。本类题共30分,每小题1分。不选、错选或多选,本小题均不得分) 1、物流一词最早起源于(C)。 A.中国 B.日本 C.美国 D.英国 2、车辆、船舶、飞机、装卸搬运等设备是物流载体的(A )。 A. 可以移动的设备 B. 不可移动设备 C. 一般设备 D. 特殊设备 3、现代物流发挥作用的领域是(D)。 A. 生产领域 B. 流通领域 C. 均是领域 D.整个供应链领域 4、供应链管理强调合作关系,争取(B)的合作效果。 A. 单赢 B. 双赢 C.较好 D . 较大 5、随着社会生产和流通的扩大,物流服务的范围随之扩大,物流企业的规模也相应(C)。 A.缩小 B.无限大 C.扩大 D.极小 6、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C)将是必然的趋势和正确的选择。 A.企业物流 B.生产物流 C.跨国物流 D.区域物流 7、零库存是指(C)。 A.流通中不存在库存的一个相对概念 B.在流通中不存在库存的一个绝对概念 C.在生产和流通中不存在库存的一个相对概念 D.在生产和流通中不存在库存的一个绝对概念 8、在物流成本中,一般占物流费用比重较大的是(D)。 A.仓储费 B. 运输费 C.管理费 D.仓储费与运输费 9、车辆成本属于(B)。 A.变动成本 B.固定成本 C.联合成本 D.公共成本10、(B)原则是确定配送路线的一种最为直观的原则。 A.成本最低 B.路线最短 C.合理运力 D.利润最高 11、物流营销首先要(B)。 A. 进行市场细分 B.了解客户的潜在需求 C. 分析市场环境 D. 提供物流组合 12、(D)指完全按用户的配送时间、品种数量要求进行随时配送。 A.定量配送 B.定时配送 C.定时定量配送 D. 即时配送 13、(D)是指物流企业利用各种媒体向客户传递对自己有利的信息,以引起客户的兴趣、提高企业知名度的各种措施。 A. 产品策略 B. 价格策略 C. 分销策略 D. 促销策略 14、专门从事配送业务的配送中心对社会性用户的货物需要而进行的配送是(B) A.分散配送 B. 集中配送 C. 共同配送 D.成套配送 15、生产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是(D)。 A.运输 B.仓储 C. 配送 D. 搬运活动 16、推进式生产物流控制的特点是(D)。 A.实行分散控制 B.努力实现“零库存” C.物流与市场需求尽量同步 D.严格执行计划 17、拉引式物流控制的特点是(C )。 A.大量运用计算机技术 B.保持一定的库存 C.实行分散控制 D.严格执行计划 18、属于供应物流的活动是(A)。 A.采购 B.运输 C.包装 D.回收 19、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是(A)。 A. 回收物流 B.废弃物物流 C. 再生物流 D.逆向物流 20、(D )是第三方物流最显著的特征。 A.整合社会资源 B.个性化服务 C.信息化服务 D.基于合同管理的契约服务 21、国际物流以(C)运输为主,多钟运输方式相结合。 A.公路 B.铁路 C.远洋运输 D.航空 22、国际物流对统一标准的迫切需求体现了它的(B)的特点。 A.风险性高 B.技术要求高 C. 差异大 D.系统跨度大 23、企业形象是企业(B)的价值。 A.有形 B. 无形 C.基本 D.增加 24、绿色物流给企业带来的有形价值是(B)。 A. 企业形象 B.降低成本 C.企业信誉 D. 企业责任

物流工程试卷22

华东交通大学 200x—0x 学年第 x 学期考试卷
学生签名:
学号
承诺:我将严格遵守考场纪律,并知道考试违纪、作弊的严重后果,承担由此引起的一切后果。
物流工程
课程 课程类别:必
半开卷 第一大张闭卷,在 30~40 分钟后交了第一张卷后,
可拿书和复印资料完成第二张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总分
分数
评卷人
2004 年 12 月
一、填空题(每空半分,共 25 分) 1. 物 流 工 程 的 主 要 内 容 有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2. 影响设施选址的因素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类。 3. 选址通常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项内容。 4. 服务设施选址着重于___________,生产设施选址则着重于______________。 5. 工厂布置的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6. 对于有 10 个作业单位的相关图,相互关系有_______个,在各种关系等级中,我们最
关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级关系。 7. 在生产设施布置中,主要分析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关系,而办公室布置
主要考虑______________。 8. 零售布置的主要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工程设计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阶段。 10. 对 物 流 量 的 度 量 可 用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11. 蜂窝式损失主要出现在货物______________的情况,采用______________可以消除该
种损失。 12. 对 物 流 量 和 距 离 均 小 的 物 料 , 可 采 用 ______________ 型 搬 运 路 线 , 并 采 用
班级
专业

物流系统工程试题(共两套)

物流系统工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5題"邸小題丨分,理巴分口 1.将系统杵均-亍币谡的抖学枫念「叹册究的丁杵者見[A ] A冯。贝堪朗芳B谷從和龙克尔 C密尔D切克兰樹 2.物谎系统T用的硏究对象足[C ] A系统T^.FF论B经济泵统 f物流系统D坏境累统 3. PERT (计划评审法)主要控制[H 1 A距离H时间 C质P:D成木 4?个檯熨杆没有具体的物理結构,只是用数字、字符和輕灯符号來农述的AT.图惊或 表格称为[D A形象模型B模抑復甲 C比例模型D抽線模型 5. “仃物理结构,"被称为物理檢型的绘[A ] A形象按型H模拟模翅 C比例模型D抽象橈空 6.当現有的数据分析尚不能确定个别变品对戦个条统T作曲标的影响*口:以在系统上俶局細试脸.以确定关6J的本质貶供-[ B ] A数据分析法H实验分析袪 C上规想彖弦1】人T淇现法 7J4—种有细织的形式下,搜集齐亍人对分折过祎所也的判断,然打进行咆测的巧法称育 A时间序列预测法B因果溪側[ C ] C判断预测法D特珠预測汰 乳按类似产品的发髓规律、可替代产品的发展规律诚国外同一产品的发展规律,然后进行 師测的方袪称为[ A ] A历史类比法B因果预测法 C判斷预测法D特蛛攒测法 9,几个预测値的闵?:绝对值的平均值称沟[ C ] A平均谋聾B标准誤幷 C平肉樂对俣苗D旳方苇 H).进行系统存储费用分析时.若订购量越大.物弥价格有折扣.二人要 < 虑 冉撮运费用B裝加费用[ D 】 C缺货费用D物赛的倚粮

屮以秋罚顼期的輪出的过稈称为 A 趙前控制 B 反織控制 C 非预弊性控制 D 预养性控制 】2.菲右经验的专业人员、专家对金业行为捉出建议进行控制的方法称为 A 物流批量控制法 B 反锻控制 C 非预謀性挖制 D 颅畀性控制 13. 由于订敬量越大平均庫存虽就越大,禅储费支割就越大.闵此,规存储费用第度看,订 货 批虽越人 AJJ 车 Bjgif C 不确定 D 越有利 ■4 I. j 对込:供:匚 川厂:「;」八I- 讥ML A 离敝仿克方注 B 违续仿真方i± C 周能增蛀时间排进方法 D 类推法 巧.菊了与所描逑的实际乘统的f j 为里为授近?系统动力芳模型中还引入了 A 静态机制 B 人机「样 CftS 机制 D 延迟机制 二 老项选捋題*儿 曲 材小遗2企 共W 分。 16.物流条统的空翌H 的足实现物逢的 A 空间效裔 号坏境效益 Dis 用价值 r W#价用 □物流乖统起模的总则圧 A 狀确性 B 可靠性 D 实用性 E 反馈性 总在三维結构方法论中.三维圮指 A 方法维 D 遐辑维 IL 炖运计过稈进廿控制检测,把检测结壯送I 叫运行过柞中4 将纠正抱施输人:%运行过稈 B 】 [AC 忙时间效益 [ABCDF 】 C 简明性 B 时鬧维 E 知识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