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不变规律的运用练习题

商不变规律的运用练习题

商不变规律的运用练习题
商不变规律的运用练习题

一、判断

1、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商不变。()

2、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3,商不变,余数也不变。()

3、210÷30=(210×15)÷(30×15)()

48÷12=(48×3)÷(12×4)()60÷12=(60÷3)÷(12×3)()63÷7=(63÷10)÷(7÷10)()

二、填空

1、92÷3=30……2,那么920÷30=()……()。

1、两个数相除,商是5,余数是2,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5后,商是(),余数是()。

2、计算3500÷500时,可以想(),这是利用了()。

3、在除法里,除数不变,被除数乘8,商(),被除数除以70,商()。

4、在除法里,被除数不变,除数乘20,商(),除数除以12,商()。

5、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15,商()。

6、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100,那么商( ).

7如果除数除以10,要使商不变,那么被除数要

()。

8、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20,那么商()。

9、两数相除,被除数除以2,除数乘2,商()。

三、解决问题

1、琳琳浇了3行花,金金浇了3行花,两人一共浇

了120棵,平均每行有多少棵?

2、一个工程队今年二月份共开凿隧道840米,平均

每天开凿多少米?

3、王先生用820元买了20箱饲料。上网后发现,该

产品从厂家直接购货,每箱32元。他一共多花了

多少钱?

4、鲜花店购进65束鲜花,一共用去520元。

(1)平均每束鲜花多少钱?

(2)如果每束鲜花的价钱降到原来的一半,用520元可以买到多少束鲜花?

商不变的规律(四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 3.通过体会"变"与"不变"的数学现象,引导学生感受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难点:归纳商不变规律的过程。 教具准备:投影片、卡片。 教学过程 一、以疑激趣,导人新课口算(投影片出示) (1)24÷12= (2)24000÷12000=引导学生大胆猜测第(2)题的结果。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思考它与第(1)题有什么关系,这节课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评析:提出新颖的、有一定难度的、与新知联系密切的问题,让学生产生疑问、猜想,有效地激发学习动机。] 二、探索发现规律 1.观察算式,说出各部分的名称。24÷12=2被除数除数商 2.观察算式,分类整理。学生口算下列各题(卡片): (24×2)÷(12×2)= (24÷4)÷(12÷4)= (24÷3)÷(12÷3)= (24×10)÷(12×10)= (24-8)÷(12-8)=

(24÷6)÷(12÷6)= (24×2)÷(12÷2)= (24×3)÷(12×2)= (24×5)÷(12×5)= 思考:与24÷12=2相比,上面哪些算题的商没有变化?再根据商的变化情况给这些题目分类。 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商不变"的这组题目,再次提出问题:商不变,谁在变?(被除数、除数在变)你能根据被除数、除数的变化情况,再一次把这组题目进行分类吗?为什么这样分类?组织学生在小组讨论后,分成下面两类: 第一类:(24×2)÷(12×2)=2 (24×5)÷(12×5)=2 (24×10)÷(12×10)=2 第二类:(24÷3)÷(12÷3)=2 (24÷4)÷(12÷4)=2 (24÷6)÷(12÷6)=2 教师陈述:被除数、除数都乘几,可以说被除数、除数都扩大了几倍;被除数、除数都除以几,可以说被除数、除数都缩小了几倍。板书:扩大缩小 3.观察算式,发现规律 (1)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以24÷12=2为标准,分别观察上面两组题目的被除数、除数是怎样变化的? (2)学生讨论汇报: 生1:我发现被除数、除数都扩大2倍,商没有变。追问:"都"是什么意思? 生2:"都"的意思是被除数扩大2倍、除数也扩大2倍。 引导:被除数、除数都扩大2倍,可以这样说: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2倍。

小学四年级数学《商不变的规律》教案模板合集

小学四年级数学《商不变的规律》教 案模板合集 《商不变的规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除法”中的的内容。编者意图是在学生学会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构建“商不变的规律”这一知识模型,并能运用该规律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数学《商不变的规律》教案模板,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四年级数学《商不变的规律》教案模板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能运用商不变的规律口算有关除法。 (2)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学会并用类比迁移的方法探索新知,通过观察、分析、交流、合作总结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发生变化,商不变的规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猜想、概括以及发现规律、探索新知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探索性,体验发现乐趣,增强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1)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掌握规律; (2) 通用简单的语言表述规律; (3) 利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1) 引探讨发现规律的过程; (2) 用语言正确表述变化的规律。 学生情况: 兴趣是的老师。而且课标明确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四年级的小学生具有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喜欢探究新的知识内容。学生之前已分别掌握了被除数不变,商随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和除数不变,商随被除数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情况。有了这些认识基础,再利用知识的迁移,他们一定能经过探索,发现并总结规律。 教学方法: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引导发现法为主,辅以谈话法、小组合作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充分调

谈谈有效利用地图

谈谈有效利用地图,总结地理事物特征 1、先让学生熟悉有关教学地图的一些基本知识,这是我们地理教学中运用教学地图的前提。不仅要求学生明确地图的图例、注记、符号和颜色所表示的意义,而且还要求学生知道不同的地图有不同的用途,例如教学挂图中的地形图、政区图、气候类型分布图、等温线分布图、等降水量分布图、人口分布图、交通图、河流水系分布图、某种资源或物产分布图等等。其中的地形图是专门用于地形的、交通图是专门用于交通的等,以便使学生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迅速地找到自己需要的地图。 2、掌握好使用教学地图的时机。教学地图虽然是地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工具,但由于课堂上的时间有限,地理教师必须把握好使用教学地图的时机。要尽可能的使用教学地图,能让学生直接感知的,都要通过地图争取让他们直接感知。要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和设计教学地图,避免为使用地图而使用地图。在使用现成的教学地图时,如地图或地理景观图一堂课使用的数量要根据教学需要而定。当堂绘制地理板图、板画时,以简明、清晰能表达教学意图即可,不可因过于讲究绘画技巧而占用时间。 3、注意把多种教学地图组合使用。地理事物本来就是综合的,把分别表示地理事物不同侧面的地理地图组合起来使用,不仅锻炼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而且会使学生对地理事物的认识更全面、更真实。例如在学习中国的三级阶梯时,可以把中国的政区图叠加进去,就很明显的得出我国的哪些省份在第一阶梯、哪些省份在第二阶梯、哪些省份在第三阶梯;在中国轮廓的板图上,按照实际分布画上表示地区气温和降水量的统计图,就能大体得出我国气候分布。 4、要注意图文结合。对所用地理地图进行解说,是地图教学的重要环节。解说可由教师进行,也可由学生进行。适当的解说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地图的含义,并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有些教学地图本身就有文字说明或与相应的课文呼应,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些图文的结合。 5、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到地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析图、读图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地图教学过程中来,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地图的作用。教学地图中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如果不能充分利用,从中获取地理信息,也许会错过很好的机会。所以,教师可以尽量让学生自己分析地图,找出蕴涵其中的地理知识、地理原理和地理方法如果用两张或两张以上的同类地图,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更是一种培养学生通过比较发现特征的好方法。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包括能够在地图上辨认方向、会进行比例尺的换算、会使用图例等。读图能力还包括更深层次的意义,即能够读懂地图上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和因果关系。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主要是通过在教师的指导下多用。不少教材都给出了读图指导,这就要求我们地理教师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读图指导来合理的安排学生的活动,多让学生自己从地图上查找地理信息,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6、运用教学地图时,要善于联系。在课堂上讲解地图内容时,要注意知识的连贯性,突出所讲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而且还要将新出现的地理事物与已知事物进行联系,是新近知识形成网络。如在《我国的河流和湖泊》这一节,讲到内流区和外流区的范围时,应及时联系我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找出二者之间联系的必然性、规律性等。 7、注意教学地图的运用技巧。在教学地图的运用过程中,需要教师注意常规,经常训练,养成良好的的教学习惯。 (1)使用教学挂图的技巧使用教学挂图时悬挂的位置要适当,应当使全班学生都能看的清楚,可以在悬挂方向、高度、光线等条件适合的位置上事先钉好可供挂图的钉子。教师在指图时要注意站在图的一侧,以不影响学生看图为宜;如用图较多,要事先安排好出示的顺序和时间。指图时要用指图杆,指图要有目的性,要和解说协调一致;指图时要准确,山脉按走向指,河流按流向指,国家或地区范围要指轮廓,城市要指准位置,交通线要指起点和终点;指图的速度要适当,以学生能够接受为准;教师还要时时提醒学生注意看图。指图时最忌用指杆随便点划,那样既不严肃,又很难使学生获得准确的位置概念。 (2)、黑板略图的运用技巧教师在使用黑板略图时,要求神似不计较细节,目的在于突出重点,节约时间,可以边画边讲或要求学生也笔记上画出,随讲随填其他内容,学生在动态中接受信息,眼、手、耳、脑都在活动,这比只听、看而不动笔要深刻多。板图多为单项内容陆续出现,比一下出现多项内容重点突出,可起到化繁为简、切中要点的作用。可以板图与与教学挂图配合使相互对照,效果会更好。教学过程

三年级上册:分数的简单应用(公开课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分数的简单应用》教学设计 知识点分数的简单应用 分解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评价要求1、知道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2、能运用分数的相关知识,描述一些生活现象。 典型例题书本第100页的例题 教材由多个同一事物组成的集合作为单位“1”,集合中部分元素与整个集合的关系也可以 用分数来表示。 例题起点分数的初步认识 例题生长点掌握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常考题型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的涂色部分。 参考书本P100页的第1题。 2、涂色表示各图下面的分数。 参考书本P102页的第2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的简单应用”。(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教学例1。 (1) 预设生:涂色部分用分数来表示是41。 师:结合图说一说这个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预设生: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1份是它的 41。 师:下面请同学们动手剪一剪, 师:刚才我们把谁平均分了?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用分数怎么表示? 小结:1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可以把这4个小正方形看成一个整体,每份是这4个小正方形的 4 1。 (2)课件出示苹果图。 你能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吗?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一直在研究分数。 谁来说说对于分数你有了哪些了解?

师:是平均分吗?把谁平均分了?平均分成几份? 预设生:是,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 师小结:把6个苹果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 课件出示:想一想,填一填。 同桌交流,指名汇报,集体评价。 思考: 四人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2、归纳小结。 师:我们不仅可以把一个完整的物体或者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也可以把几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 三、训练题组 (一)基础练习 1、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 ()() 2、我会填。 1份有( )个苹果, 6个苹果的31是( )个, 32 8朵花平均分成( )份 1份是总数的()(),2份是总数的()(),3份是总数的()() 。

地图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 第三节地图在生活中的应用 德兴市海口镇中学白焕冬 一、教材分析: 地图是一种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传递工具,在生产、生活中有着极广泛的用途。地图也是地理课的第二语言,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源泉。因此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学会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是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地理素质。 教材中《地图》一节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形图的判读、地图的应用,三者间相互联系,构成了初步的地图知识体系。在教学实践中,我对这三部分的内容做了一个次序调整,把地图的应用放在地图的基本要素前来讲,我发觉这样的安排会对学生学习地图知识的兴趣产生有明显激发作用,让很多曾经畏惧地图的学生重新认识到地图背后原来蕴含有如此众多有趣而实用的生活信息,从而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深厚的学习兴趣,并主动去探索新的地图知识,同时也为下面两节内容的学习作了良好的知识铺垫。 二、教学设想: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改变学生地理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初一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好奇心大,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地图”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手段,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基于密切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考虑,我选择德兴铜矿、海口地形图、以及Google Earth软件提供的其它丰富多彩的卫星图,对于同学们生活的周边环境进行体验和重新认识,让学生找到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情感体验,由此引发的好奇和兴奋能激起学生探索地图知识的兴趣。本节课以知识的体验运用为主。通过视频欣赏、以及对Google Earth软件简易的使用操作指导,让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体验与游戏中,不断强化、加深对地图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见下表)

地图的应用

第二章地图 第三节地图的应用教学整体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二、授课与活动 (课件显示标题:第三节地图的应用) 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地图 《城市天气预报图》 《地球公转示意图》 《经纬网图》 《校园平面图》 ······ 学生看图说出不同地图的用途 地图的种类很多,你能给他们分分类吗? 学阅读课本36-37页,回答: 按内容分: 普通地图——可以综合反映某一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的一般特征,包括地形、河湖、植被、行政区划、城镇、交通等基本内容。 专题地图——集中反映一种或几种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例如,农牧业分布、旅游景点分布等。 教师除了按内容分,还可以怎样分类? 按区域分: 世界图半球图海洋图大洲图国家图分区图省图市县图乡镇图等。按用途分:教学图参考图政区图飞行图旅游图 其他:挂图和桌图线画地图和影像地图 展示《中亚地区图》 从图中你能读出哪些地理信息? 通过图中具体景观(沙漠)你能看出这里的气候特征吗?承转过渡,了解不同地图的用途。 通过直观、形象的地图,引起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交流分析:可以看出中亚地区的地表形态;有哪些国家;主要河流、湖泊及 其分布等等。 学生进一步思考,从“大面积的沙漠”想到这里气候应该比较干燥,进而推测出这里距离海洋比较远。 我们生活中要用到各种各样的地图,我们在实际中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 那么你会读图吗? 地图的种类很多,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要用到地图,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来讨论一下我们平时在什么场合下需要用到地图?用的又是什么样的地图?如何根据需要选择地图? 阅读:课本38页《阅读地图的“三部曲”》,了解读图的一般步骤。 [学生回答]:人们到公园游览需要导游图,了解国际时事,确定发生地点应 查阅世界政治地图等。 [提问]:假如你的一位亲戚或朋友暑假准备到枣庄旅游,你们认为他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地图? [学生回答]:枣庄旅游图 交通旅游图是地图的一个种类,下面我们就以此为例来学习一下怎样使用地图。通过教师提出疑问,调动学生好奇心;锻炼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及合作精神。 图文结合,加深对概念的认识理解。 引导学生从生活的直接经验和生活世界中感悟地理。 选择枣庄地区地图作为教学载体,目的在于学生对所生活的周边环境,有亲切感,既熟悉又陌生,由此引发的好奇和兴奋能激起学生探索的兴趣。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商不变的规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商不变的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计算、观察、比较、分析中发现并总结商不变规律,会灵活运用这一规律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概括、总结等学习过程,在活动中掌握探究方法,体验成功快乐,提高学习能力,同时初步渗透函数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发现并总结商不变规律。 教学的难点:理解商不变规律以及在实际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课件一套、自主学习单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提出问题 我们先口算几道题,大家看好了,大声说出得数,开始。 4 ÷ 2 =2 8 ÷ 4 =2 32 ÷16 =2 24 ÷12 =2 20 ÷10 =2

200 ÷100 =2 24 ÷ 6 =4 师:被除数和除数怎样变,商不变呢?(板书:被除数除数?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商不变的规律。(板书商不变的规律) 二、小组合作,探索规律 1、自主探索 以下面三题为例,研究被除数、除数怎样变化商会不变? 4 ÷ 2 = 2 8 ÷ 4 = 2 32 ÷16 = 2 教师把三个算式板书在黑板上。 2、汇报交流 (1)同桌交流师:完成的同学与同桌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 (3)明确过程师:我们一起来观察,先从上往下观察······(4)小结师:通过对这一组算式的研究,你们发现被除数和除数怎么变,商不变?生:······(3个--4人) 师:通过对一组算式的观察,我们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2、乘4、乘8或同时除以2、除以4、除以8,商不变。 3、提出猜想:通过对这一组算式的研究,根据我们刚才的发现,你有什么猜想? 4、举例验证师:你认为应该如何验证我们的猜想呢?谁有办法?

《商不变的规律》练习题(含答案)

《商不变的规律》同步练习题 、读背以下几句话签字: 1、在除法里,除数不变,被除数乘几,商也乘几,被除数除以几,商也除以几(0除外)。 2、在除法里,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商反而除以几,除数除以几,商反而乘 几(0除外)。 3、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一、判断: 1.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商不变。() 2. 被除数和除数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商不变。() 3.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零除外),商不变。() 4.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5. 在除法里,被除数扩大3倍,除数缩小3倍,商不变。 ( ) 6. 在除法里,被除数扩大5倍,除数扩大6倍,商不变。 ( ) 二、填空。 (1)70扩大( )倍是4900。 (2)2500缩小100倍是( )。 (3)35扩大100倍是( )。(4)3500缩小100倍是( )。 (5)16扩大1000倍是( )。(6)47000缩小1000倍是( )。 三、根据第一个算式的结果直接写得数。 480 ÷ 10 = 48 360 ÷ 30 = 12 (480÷2)÷(10÷2)= (360×□)÷(30×9)=12 (480÷5)÷(10÷5)= (360÷□)÷(30÷10)=12 20÷5=4 16÷8=2 (20×6)÷(5×□)=4 (16×□)÷(8×3)=2

(20÷5)÷(5÷□)=4 (16÷□)÷(8÷4)=2 四、口算。 450÷50= 810÷90= 60÷30= 460÷80= 五、用商不变的规律计算。 120÷40 2800÷70 400÷25 7200÷800 六、想一想。

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的运用

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的运用 发表时间:2013-09-22T16:12:12.43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3年12月总第156期供稿作者:韩龙堂 [导读] 首先地图作为一种直观教具,本身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因而能够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 韩龙堂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734500 地理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向学生传授自然现象和社会经济现象的结构、相互联系、空间的分布规律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知识。在地理教学中应用地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地图作为地理信息传递的载体,它所表达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具有空间区域分布的任何现象,都可以通过地图加以表现,这就决定了地理教学中地图应用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地理学科的突出特点是图文结合,地图是地表图形的描绘,它所起到的作用是语言文字无法表达的。地理学科研究的对象,在空间上具有广泛性,需要用地图来表达地物和现象的分布特点,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从这层意义上说,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地图的课不能称其为地理课”,因为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普遍的教学手段,对它运用得如何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因为地图对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判断力、记忆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使用地图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首先地图作为一种直观教具,本身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因而能够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利用地图教学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与兴趣,并且使整个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起来。 其次利用地图可以提高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如讲课时利用几幅地图进行分对比,让学生综合分析得出规律,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再次利用地图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如在讲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时,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在宇宙空间中自转和公转的场景,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最后当教师挂出地图时,可以地图为主体,从中提出许多问题。如引导学生观察沿黄河分布的水电站位置图时,可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在某些地方水电站特别密集?从而引发学生从地形等方面去思考,有助于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二、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地图在教学中的应用之广,作用之大,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运用地图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这一节内容时,首先向学生展示亚马逊平原热带雨林景观图、撒哈拉大沙漠景观,通过这两幅实物地图的展示,给学生以视觉冲击,从而在头脑中留下直观而又深刻印象,学生不禁疑惑道:为什么同在一个地球,会存在如此大的差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经过学生自己思考与我的点拨:那是因为降水量的差异。然后提出问题:世界上的降水有什么分布规律呢?请同学们在课外翻阅有关资料或在网上查阅相关信息,找找答案,把你查找的信息在下节课跟我们大家共享好吗? 2.在讲授新课时,灵活运用地图 (1)将课本插图与地图紧密联系起来。例如讲《世界的气候》先让学生看教材中三幅不同气候类型控制下景观图,告诉他们所属气候的名称,然后挂出世界气候类型图,让学生找出其分布位置。再如讲《地势和地形》时,我首先在教学挂图上指出我国的四大高原、三大平原和丘陵、山地、盆地的名称和位置,接着指导学生参看课本上的四幅插图和图下面的文字说明,在学生获得感性认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弄清高原与平原、山地和丘陵之间的区别。 (2)灵活运用不同种类的地图进行教学。地图的种类多种多样,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地图进行教学,而不应一成不变的运用一种地图。我在教学中就运用了多种地图,如地球仪、世界语音地图、世界政治地图、世界地形图、中国行政区图、中国地形图等等。 (3)运用地图巩固新课。如在讲中国的地形时,介绍完中国的山脉、盆地、高原、丘陵、平原后,我在黑板上绘制了一幅中国轮廓图,与学生一起在适当的位置填好主要山脉,然后把山脉连线形成一个个网格,在每个网格中填上相应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以及丘陵。这样不仅起到了小节的作用,还为学生做了绘图的表率,学生也跟着模仿,培养了学生的绘图能力。 三、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地图教学的目的一方面有助于教学的实施,另一方面主要培养学生自己读图,看图能力,从而学会形成独立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一是教师多在黑板上画图,引起学生模仿的冲动与兴趣;二是建立竞争机制,多从地图上提出问题(如比赛找某个国家、山脉、河流等等);三是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填充图册,勤练习。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地图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还需要不断探索与总结,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不断地努力探索与挖掘。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商不变的规律》测试题及答案

夯实基础 1、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2、发现规律直接写得数。 3、填空。 (1)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到原来的1/20,商(不变)。(2)被除数乘30,要使商不变,除数应该(乘30 )。

(3)两数相除,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2倍,除数不变,商(扩大到原来的2倍)。 (4)78000÷390,商的末尾有( 2 )个零。 (5)5200÷130=2600÷( 65 )=( 26000 )÷650 (6)两个数相除,商是80,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4,商是( 80 )。 (7)48÷5=9……3,如果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原来的10倍,那么商是( 9 ),余数是( 3 )。 (8)两个数相除商是200,如果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5倍,除数缩小原来的1/5,那么商是( 5000 )。 4、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3200÷1600如果被除数除以100,除数( B ),商就不变。 A.乘以100 B.除以100

C.不变 (2)被除数除以2,除数不变,则商( B )。A.不变 B.变为原来的一半 C.变为原来的2倍 (3)被除数不变,除数乘3,则商( C )。A.不变 B.乘3 C.除以3 (4)5560÷60的商是92,余数是( C )。A.400

B.4 C.40 5、解决问题。 (1)一个发电厂有煤2560吨,平均每个月用320吨,这些煤能用几个月? 2560÷320=8(个) 答:这些煤能用8个月。 (2)6箱蜜蜂一年可以酿蜂蜜450千克,小明家养了这样的蜜蜂18箱,一年可以酿蜜多少千克? 450÷6×18 =75×18 =1350(千克)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应用》教案

《分数的简单应用》教案 教学目标 1、探究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初步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理解和掌握简单分数的加、减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在计算分数加、减和解决简单的分数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迁移和类推能力。 3、能主动地参与有关的操作和探究活动,对分数与生活的联系有一定的感受。通过涂一涂、算一算的过程,体会学习是实践、探索的过程。能自觉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敢于提问、专心做习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探究并理解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掌握算法。提出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探索算法、理解算理的过程中有条理的思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谈话:孩子们,看,这是谁?圣诞老人今天走进我们的课堂,瞧,他带来了许多礼物准备送给你们呢!圣诞老人话外音:孩子们,你们好!我的礼物背后有一些问题需要你们解决,你们有信心吗?(课件播放) 2、引入(课件出示) (1)圣诞老人的第一份礼物,是什么? (2)(指名)问:琪琪,这块巧克力平均分成几份? 继续问:琪琪,如果你分得3份,那么你分得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 明明(琪琪同位),你分得2份,你分得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 (3)提问:两人一共分得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呢?你们能列式吗? 学生接话齐答:圣诞节。 学生齐答:圣诞老人。 学生看大屏幕画面深受感染,表现很有信心,齐答:有。 学生看到屏幕上的画面,高兴齐答:巧克力。 琪琪看屏幕画面作答:巧克力平均分成8份。 琪琪答:我分得这块巧克力的3/8。 明明答:我分得这块巧克力的2/8。

归纳推理在商不变规律教学中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f6378045.html, 归纳推理在商不变规律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郑素珍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18期 【摘要】2011年版课标指出: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推理一般 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断某些结果,有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统计推理,其中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公式、法则和规律等,通常都是通过对个别具体事例的观察分析、抽取出其本质属性而概括出来的。本文以归纳推理在商不变规律的教学中应用为例,应用归纳推理发现规律;总结规律;迁移规律;完善规律。 【关键词】归纳推理发现规律总结规律迁移规律完善规律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8-0175-01 2011年版课标指出: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推理一般包括合情 推理和演绎推理,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断某些结果,有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统计推理,其中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公式、法则和规律等,通常都是通过对个别具体事例的观察分析、抽取出其本质属性而概括出来的。本文以商不变规律教学为例,谈谈归纳推理的应用。 一、应用归纳推理发现规律 教学时,借助具体例子的计算、观察、分析,引导学生发现商不变规律。通常是这样教学的,出示教材例题:先按要求算一算、填一填,再比较并算出结果。 被除数除数除法算式商 100 20 100÷20 5 100×2 20×2 200÷40 100×4 20×4 100×5 20×5 100÷2 20÷2 100÷4 20÷4 100÷5 20÷5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分数的简单应用(教案)教学设计

第8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3、分数的简单应用 第2课时分数的简单应用(2)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1页例2。 【教学目标】 1.在理解分数的基础上,能求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所对应的数。 2.提高学生对分数的简单应用问题的分析解答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熟练地计算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所对应的数。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导入课题 1.回想一下,前面我们在研究分数时,可以把什么拿来平均分? 2. 把什么拿来平均分?平均分成几份,把其中1份涂色,要涂几个○。(3个)把其中2份涂色,又涂几个○。(6个) 3.如果把23的涂色,又涂几个○?怎么想?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 板书课题:分数的简单应用(2) 二、探索新知 出示例2。 1.阅读与理解。 (1)读题,你收集到哪些信息? (2)说说“其中是女生,是男生”是什么意思?(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2.分析与解答。 (1)①怎样求女生人数呢?关键是理解哪句话? (其中是女生) ②画12个○表示12名学生,涂色表示其中的。 ③看图再说说“其中是女生”的含义。 (要求女生人数,就是把12平均分成3份,求出1份是多少)

④怎么列式?12÷3=4(人)。 (2)又怎样求男生的人数呢? ①尝试画图表示题意。 ②反馈你对“是男生”这句话的理解。 ③列式解答。12÷3=4(人)4×2=8(人) 3.回顾与反思。 回顾一下我们分析解答的过程,检查一下有无错误的地方,写出答案。 4.小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出几份是多少。 三、巩固提高 1.练习二十二第5题。 (1)尝试填写。 (2)说说你的想法。 2.练习二十二第6、7题。 (1)板演齐练。 (2)点人口答算理。 3.练习二十二第8题。 (1)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2)反馈两种比较方法。 a.直接比与。 b.先求出各吃了多少条鱼,再比较。 4.练习二十二第9题。 (1)小组内讨论完成。 (2)全班反馈:每组派一名代表说说其中的道理。 (3)全班评价:谁表达得最清晰? 四、课堂小结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对分数的研究告一段落,你有什么想说的?还有什么疑问? 【教学反思】 本课是运用分数的意义,反过来求这个分数所对应的数量,是否理解分数

四年级商不变规律教案

数学四年级上册《商不变的规律》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商不变的规律”全过程,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中发现“商不变的规律” ,并能运用这一规律进行一些除法的简便计算。 能力目标: 经历探索“商不变的规律”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概括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学生通过合作探索的学习、概括、验证“商不变的规律” ,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学习习惯,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并归纳“商不变的规律” 。 三、教学难点:熟练掌握“商不变的规律”并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教具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设疑激趣。 1、出示猴子师:同学们,这是什么?(猴子)老师先给你们讲个有关“猴子吃西瓜”的小故事。然后再请同学们说一说故事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好吗?(好) 2、课件出示情景:西瓜收获的季节到了,猴山的猴子都想吃西瓜,就派猴弟弟开车来到“西瓜国” ,远远望去,哇!好多又大又圆的西瓜啊!它赶紧来到西瓜销售点,看到小牛、小马、小羊都在买西瓜,都贴出了广告。小牛的广告:8元买2千克西瓜;小马的广告:80元买20千克西瓜;小羊的广告:西瓜批发价:800元买200千克西瓜。猴弟弟觉得小羊的西瓜比较便宜,就买了用车运回家。 师:从这个故事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师:同学们,小羊的西瓜是不是比较便宜呢?(有的说是,有的说三家的西瓜价钱一样) 师:你是怎样知道小牛、小马、小羊三家的西瓜价钱一样呢?(它们三家的 西瓜都是每千克4 元,即单价一样) 二、探索交流,发现规律。 1、观察算式 (1)用多媒体标出:8、80、800,用紫线标出2、20、200 问:从这里可以看

商不变的规律

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上《商不变的规律》P74--75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商不变的规律,理解并能运用这一规律进行一些除法运算的简便运算 2.通过让学生参与观察、比较、概括、验证等学习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及发现规律、探索新知的能力 3.体验数学的神奇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发现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难点:掌握商不变的规律,及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引入问题(3~5分钟)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乘法口诀,知道很多算式都含有3这个因数,现在拿出草稿纸,快速写出一道商是3的除法算式。 (预设)生1:24÷8=3 生2:18÷6=3 生3:6÷2=3 ……… 2.教师从学生写的算式中挑出其中的五道,按被除数和除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板书) 96÷32=3 48÷16≡3 24÷8=3 12÷4=3 6÷2=3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黑板上这五道题,他们的被除数和除数都相同吗?(不同)那他们的商有什么特点?(商相同,都是3) 很好,我们发现这五道题的被除数和除数都不相同,都有变化,但商不变。这时老师就有个疑问了,被除数和除数怎么样变,商才不变? (预设)生1: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 生2:被除数和除数都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 生3:被除数和除数都加上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 ……… 同学们很爱动脑筋,一下子就想出了这么多,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其中的奥秘(板书:商不变的规律) 二、观察分析,概括规律(20~25分钟) 1.探索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相同的数,商是否不变 (1)我们从最中间的这道题24÷8=3往上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预设)生1:被除数和除数一个比一个大,都比前一个扩大了2倍,但商不变生2:被除数和除数一个比一个大,都乘了2,但商不变 ……… 很好,同学们都发现了后面的被除数和除数都比前面的大且都乘了2 (2)填空(在○里填上正确的运算,在□里填上正确的数字) 24÷8=3 48÷16≡(24○□)÷(8○□)=3

四年级上册练习题商不变的规律

商不变规律练习 1、抢答: 在一道除法算式里,如果被除数除以5,除数也除以5,商() 在一道除法算式里,如果被除数乘10,要使商不变,除数()在一道除法算式里,如果除数除以100,要使商不变,被除数() 2、填空,看谁填得又对又快。 ①(90×□)÷(30×2)=90÷30 ②(40×5)÷(20〇5)=2 ③(1200×□)÷(400〇5)=3 ④(1200 〇 4)÷(400〇4)=3 ⑤(1200 〇□)÷(400〇□)=3 3、已知48÷12=4,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正确。如果不对,怎样改一下就对了。 ①(48×5)÷(12×5)=4……() ②(48÷4)÷(12÷4)=4……() ③(48×3)÷(12×4)=4……() ④(48×3)÷(12÷3)=4……() ⑤(48×6)÷(12×6)=4……() ⑥(48 - 8)÷(12 - 8)=4……() 4、根据31200÷2600=12很快说出下面的结果。 312÷26= 3120÷260= 312000÷26000= 15600÷1300=

5. 花果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那里住着一群猴子。有一天,猴王给小猴分桃子。猴王说:“给你4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小猴吧。”小猴听了,连连摇头说:“太少了,太少了。”猴王又说:“好吧,给你40个桃子,平均分给20只小猴,怎么样?”小猴子得寸进尺,挠挠头皮,试探地说:“大王,再多给点行不行啊?”猴王一拍桌子,显示出慷慨大度的样子:“那好吧,给你400个桃子,平均分给200只小猴,你总该满意了吧?”这时,小猴子笑了,猴王也笑了。谁是聪明的笑?

但具体落到实处应该是一种尊重,一种接人待物的方式方法。和文化知识有关,但不是必然,主要来自家庭的影响和后天的修为。 赫本被誉为女神,不仅仅因其貌美,貌美的很多,并不能被全世界的人记住;也不是因为学历,比她学历高的比比皆是。 但她用她的一生诠释了修养这个概念,她在遗言里这样说“若要优美的嘴唇,就要讲亲切的话。 手不仅能解决自身问题还能帮助别人;脑不仅能原谅别人还可以让自身不断进步。 我们身上每个零件都有用处,那些喜欢到处释放物质垃圾和精神垃圾的人都是不健全的。 看过很多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如旁人,那就看看自己是不是样样都行,孩子其实就是站在你面前的镜子。 在发成绩单时,在开家长会时,你恼怒了,你大打出手了,这恰恰暴露你精神世界的粗鄙。 我倒是很感动一句话”不需要你养老,只感谢让我参与你的成长。“ 若要可爱的眼睛,就要看到别人的好处;若要苗条的身材,就要把你的食物分享给饥饿的人。 若要美丽的秀发,在于每天有孩子的手指穿过它;若要优雅的姿态,走路时要记住行人不只你一个。 人之所以为人,是必须充满精力,自我悔改,自我反省,自我成长;

典型地图表示方法的运用

典型地图表示方法的运用 一、实验说明: 专题要素的表示方法,是以各种类型的地图符号为基础的。教材对表示方法的分类是按符号类型来分的。 进行点状符号设计的——定点符号法、点值法、定位图表法、分区统计图法进行线状符号设计的——线状符号法、动线法、等值线法 进行面状符号设计的——质底法、范围法、等值区域图法 二、实验目的: 掌握利用计算机制图软件完成典型地图表示方法的运用。 三、实验内容: 利用Mapinfo软件完成定点符号法、点值法、定位图表法、分区统计图法、质底法、范围法、等值区域图法的地图表示。 四、实验步骤提要: 一些基本的地图表示方法,在Mapinfo中主要在菜单条上的“地图”——“创建专题地图”中实现。 专题地图:可以创建单变量专题地图(范围、独立值、点密度、等级符号)或多变量专题地图如饼图和直方图。 1.点状表示——点状符号——点状要素——打开“点”图层 ①定点符号法——“地图”——“创建专题地图”——利用“独立值”、“等级符号”或“范围——点范围”模板均可完成。 ②定位图表法——“地图”——“创建专题地图”——利用“直方图”或“饼图”模板可完成。 2.点状表示——点状符号——面状要素——打开“面”图层 ①点值法——“地图”——“创建专题地图”——利用“点密度”模板可完成。 ②分区统计图法——“地图”——“创建专题地图”——利用“等级符号”、“直方图”或“饼图”模板均可完成。 注:(1)等级符号模板——符号大小代表区域总值;(2)直方图或饼图模板——用统计图形表示统计量。 3.面状表示——面状符号——面状要素——打开“面”图层 ①质底法——“地图”——“创建专题地图”——利用“独立值”模板可完成或者直接选用不同的面状符号。 ②范围法——直接勾画轮廓线,选用不同图案填绘面状符号。 ③等值区域图法(分级比值法)——“地图”——“创建专题地图”——利用“范

商不变的规律

商不变的规律 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教科书第66页例15,例15下面的“做一做”,练习十四的第11~13题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讨论、发现、验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规律。 2.运用商不变规律,进行除法的一些简算。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商不变规律 教学难点: 总结归纳商不变的规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创设情境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我给大家讲一段我小的时候老师给我讲的一个小故事,好不好?” (多媒体出示情景及录音) 小新是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妈妈想让他自己学会管理零用

钱,就对他说:“我给你10元钱,平均吃5天早餐。”(出示:10元、5天)小新一听,叫了起来:“10元!太少了!”妈妈又说:“那给你20元,但要平均用10天。”(出示:20元、10天)小新说:“不够,不够!”最后妈妈说:“那给你50元吧,不过要平均用25天。“(出示:50元、25天)小新高兴地说:“行!”。小新得到50元,高高兴兴地走了。同学们想一想,小新是不是平均每天可以多用点钱呢? 指名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每天可以多用点钱,有的说每天不可能多用点钱(每天用的钱是一样多的)等。 教师适时引导: “你是怎么知道小新每天用的钱是一样多的呢?” “算式是怎样列的呢?” 学生说,教师多媒体出示算式: 10÷5=2(元) 20÷10=2(元) 50÷25=2(元) “这些都是除法算式,在这些算式中10,20,50(多媒体用红线标出)叫做什么数?”(被除数) “5,10,25(多媒体用紫线标出)叫做什么数?”(除数) “最后的结果叫什么?”(商) “从这几个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被除数、除数发生了变化,商没变。)

网络地图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案背景: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种语言,学会读图、识图是学好地理这门学科的必要条件。地图的种类有很多,一般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两大类。其中,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水文图、气候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人口图、交通图、工业图、农业图等。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测绘技术日新月异,地图的制作和更新越来越快。现在,利用卫星、飞机等运载工具,能够大范围、高质量、快速地记录和传输地理信息。根据航空照片和卫星图像等资料编制地图,可以快速和准确地反映地表各种事物的变化。 现今的中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网路知识,学会在网路上搜索自己想要查找的内容。作为教师,要有意识把网络搜索引入地理课堂。在学习《地图》这一节内容时,要有意识引导学生运用网络地图,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 教学课题:网络地图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材分析:地图是人们认知世界的一种文化工具,地图也是地理课的第二语言,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源泉。因此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学会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是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地理素质。 教学方法:谈话法

教学反思:这是一节有别于传统地理课堂的一节课,学生在计算机机房里上地理课,形式新颖。初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网络搜素知识,所以这节课授课比较顺利。学生对网络电子地图很感兴趣,特别是三维地图,让他们对地图的了解更深入。教学设计方面,特别是实践活动的设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思维的发散性。学生收获很大,教师收获也很大,这节课让地理老师摆脱传统的地理八股式教学的教学方式。课堂的设计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