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盈利能力财务分析

企业盈利能力财务分析

企业盈利能力财务分析
企业盈利能力财务分析

企业盈利能力财务分析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1、从实现利润的稳定性角度分析:(1)销售收入增长率=(期末销售收入-年初销售收入)/ 年初销售收入注:以不含税收入计算较好。在通货膨胀率较高时,要看收入增长率是否超过通货膨胀率,并结合销售数量的增长率来更真实反映企业业务发展情况。以3年为准。

(2)经常收益增长率=(本期经常收益-前期经常收益)/ 前期经常收益注:经营收益=营业利润经常收益=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当期收益(实现利润)=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利润如果企业经常收益3年连续增长,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比较稳定;如果增长率3年连续大幅度下降,或者2年无增长,则企业盈利能力不稳定。

(3)实现利润增长率=(上期实现利润-本期实现利润)/ 上期实现利润×100%(4)所有者权益增长率=新增各项积累资金总额/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2、通过经济效益指标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1)成本费用利润率:反映企业每付出单位成本费用,所能取得利润的能力。

成本费用利润率=净利润/成本费用总额×100%注:成本费用总额=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2)销售利润率:反映企业销售收入的获利水平。

销售利润率=净利润/产品销售净收入×100%注:产品销售净收入=产品销售收入-销售折扣与折让-销售退回(3)主营业务利润率:反映企业主营业务本身的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

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销售净额×100%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销售额×100%(4)内部资产收益率:反映企业自己所控制的经营业务的盈利能力。

内部资产收益率=营业利润 /(资产总额-长期投资)

×100%(5)对外投资收益率:反映企业对外投资业务的盈利能力。

对外投资收益率=当期投资收益/对外长期投资总额×100%(6)资产利润率:也叫投资收益率,反映企业运用资产的盈利能力。

资产利润率(投资收益率)=实现利润/资产总额×100%=(实现利润/营业额)×(营业额/资产总额)=经营利润率×资产周转次数注:该式表明可通过两个方面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A、提高产品质量和价格而实现较高的经营利润率; B、低价格、多销售,即通过薄利多销,增加资金周转次数来实现较好的盈利。

(7)资本金利润率:也称资本收益率,反映企业销售活动的盈利水平,资本周转率反映企业资金的运用效率。

资本金利润率=净利润/资本金总额×100%=(净利润/销售额)×(销售额/资本金总额)=销售利润率×资本周转率注:该指标因行业和规模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盈利高的行业资金周转慢,盈利低的行业资金周转快;企业的规模大,资本金利润率的值小。因此,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在于处理好盈利水平、资金周转速度和生产规模之间的关系,寻求三者结合之后的利润最大化。该指标也与折旧政策有关,重工业企业因折旧费较高,而显得较低;企业加速折旧时也低于正常水平,要避免低估折旧率高的企业的资本金盈利率。

(8)自有资金利润率:用来衡量企业资本资本的收益能力。

自有资金利润率=利润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9)以现金净流量为基础进行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A、经营现金净流量对销售收入的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主营业务收入(A股

3、24%)注:表示每1元主营收入能形成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反映企业主营业务的收现能力。B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与营业利润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营业利润×100% C、投资活动净现金流量与投资收益比率=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投资收益×100% D、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净利润×100%(A股8

4、12%,适当为>1) E、净现金流量与净利润比率=现金净流量/净利润×100% F、资产的经营现金流量回报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资产总额×100%(A股

2、22%)

3、分析性利润表:(1)作用: A、进行材料消耗、工资、税金、管理费用等方面的比较; B、评价企业资金运作与管理的效率;利息负担率=利息支出/销售收入×100%注:该指标是进行经营状况诊断和企业资信评级的重要指标。

制造业企业:低于3%,正常或理想情况;在5%左右,资金周转发生困难;超过7%,工资等硬性支出遇到困难;10%以上,亏损或破产经营。

商业批发企业:低于1%,理想状态;在1%~3%之间,维持生存状态;在3%~5%之间,收缩企业;5%~7%,濒临破产倒闭企业。

(2)格式:分析性利润表单位名称:年月日计量单位:支出 N年 N+1年收入 N年 N+1年一、营业支出一、营业收入其中:原材料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工资劳保其他业务收入营业费用存货增减管理费用已完成建筑安装工程税金折旧二、金融支出二、金融收益其中:利息支出其中:利息收入债券投资损失债券投资收益汇兑损失股票投资收益汇兑收益三、营业外支出三、营业外收入其中:固定资

产盘亏出售损失其中:固定资产盘盈出售收益四、支出合计

四、收入合计五、出现亏损五、实现利润

4、保值增值能力分析:(1)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一般通过企业净资产指标的增减变化来揭示。

通过股权交易,只是实现了资产的重新组合,并为资产的增值创造可能。

判断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能力,要以企业实现利润和净资产的增减变化为依据。

(2)实现利润和资产保值增值的关系: A、利润=收入-费用=资产-负债-期初所有者权益=新增资产 B、分利后企业资产与权益的关系为:原资产+新增资产=负债+原所有者权益+新增所有者权益 C、企业是否实现了资产的保值增值,关键是要看企业利润的分配情况和企业所有者权益(自有资金)的增减变化。

(3)反映企业资产保值增值能力的主要指标: A、净资产和资本保值增值率净资产=所有者权益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适当应>100%) 在分析企业资产保值增值能力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应以分利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数值作为比较和判断的标准; b、当企业发生增减资本金来调整资本结构时,资本保值增值率公式中的分母发生较大变化,各期比值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可比性,需要计算单位资本的保值增值率,即: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

者权益总额/期末资本金总额)÷ (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期初资本金总额)×100% c、企业资产应尽可能地反映其真实价值,如有必要,应对资产的价值进行评估和调整,然后再计算企业净资产的数值。如考虑通货膨胀因素,企业期末资产负债表中各非货币性资产按以下公式调整,把名义资本保值增值率换算成按不变购买力定义的资产保值增值率:应调整项目金额×换算率 B、资本积累率=积累资金总额/资本金(股本)总额(合理0、75 理想1)注:一般认为,法定公积金(税后利润10%提取,累计额超过注册资本的50%可不再提取,转增资本后,所留存额不得少于25%)、公益金(税后利润5%~10%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经股东大会决议),企业的该三项积累资金占资本金的3/4比较合理,和资本金数额相等比较理想,超过资本金时可考虑转作资本金。C 、自有资金利润率=实现利润/原所有者权益总额

×100%企业所有者权益增长率=新增所有者权益/原所有者权益×100% D、每股盈利=(净实现利润-优先股股息)/ 普通股总股数注:当企业发放股票股利超过股票总数的25%,通常称为企业股票的分割或稀释。

在股票分割情况下,一般引起股价的下跌。

每股市盈率=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盈利注:该指标反映股市对企业发展前景所持的看法。E 、企业的市场价值 a、通过计算股票价格来计算企业的市场价值:企业的市场价值=股票数量×股票价值=股票数量×股票市价 b、以每年分红金额相等为基

础计算企业的市场价值:企业的市场价值=股票数量×红利现值其中:股票现值=红利现值=每年平均分红额/银行长期借款利率如果企业的分红以每年一定的比例增大,但增长幅度低于银行长期借款利率,在假设企业一直经营下去的情况下,其股票现值的计算公式为:股票现值=基期红利 /(银行利率-年红利增长百分比)同时考虑股票市价和分利两个因素时:股票现值=行业市盈率×(企业每股红利+1/3行业市盈率)注:行业市盈率的计算,以行业股票平均价格和平均每股盈利计算。F 、权益资本附加经济价值(用E表示): E=税后利润+利息×(1-所得税率)-资本成本费用其中:税后利润=营业利润-所得税额资本成本费用=总资本×综合资本成本率总资本=权益资本(所有者权益)+负债资本(企业负债)综合资本成本率=权益资本成本率×权益资本结构+税前负债资本成本率×负债资本结构 E的说明: E0时,企业不仅有税后利润,而且抵减资金时间价值之外还有“剩余”,并排除了潜亏的隐患。

因此,只有当E>0时,企业投资才能算是增值,E是绝对数,在不同的企业中,资本总额不同,比较其经济效益和经营管理水平时,可用单位资本E值或单位权益资本E值来判断。E 的运用: E能真正体现企业经营期间(每一会计期间)是否保值增值的涵义。

要使企业具有存在的价值,其最低利润目标是满足E=0的税后利润。

税后利润=资本成本费用-利息×(1-所得税率)保值销售收入=〔企业固定费用+资本成本费用-利息×(1-所得税率)〕/ 单位产品边际贡献率目标利润销售收入=保值销售收入+(目标利润责任制-最低目标利润)+单位产品边际贡献率注:最低目标利润由E=0时的税后利润确定,目标利润是企业在最低目标利润基础上的奋斗目标。E 的意义: E弥补了传统核算中的缺陷,从税后利润中扣除资本费用,真正反映了生产经营盈利和新增加的经济价值,取得了全面、准确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核算效果,并为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供了客观衡量标准。

5、杜邦财务分析体系(The Du System):(1)从会计报表中,我们可以获得企业如下信息: A、企业短期偿债能力:

a、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注:该比率是一种静态的衡量方法,它假定企业已濒临清算,而没有从持续经营的角度给企业一个动态的估价。b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注:季节性变化可能使报表的应收账款数额不能反映平均水平。c 、保守速动比率=(现金+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注:还有一些流动性也较差的流动资产,如待摊费用、预付费用等,因此,将这些项目扣除后的现金比率反映短期偿债能力更准确。B 、企业长期偿债能力: a、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注:该比率常称为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成正比,其大小要与企业资产报酬率的预测状况和未来财务风险的承受能力相结合确定。b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总额注:

该比率作为偿债基金的基本来源和预警企业是否发生了资金困难。C 、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a、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注:影响该指标正确性的因素有:季节性经营、大量式样现金结算或分期付款的销售、年末大量销售或年末大幅度下降等。b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c、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总资产平均余额 D、企业获利能力: a、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b、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销售收入×100% c、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注:影响该指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产品价格、单位成本的高低、产品的产量和销售的数量、资金占用量的大小等。

(2)杜邦财务分析体系: A、对一个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获得最大的投资报酬率,对整个企业来说,投资报酬率就表现为所有投资的报酬率,即权益报酬率。B 、权益报酬率取决于企业的以上三项指标:企业盈利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和财务杠杆。C 、本企业权益报酬率与前期对比,可以先比较权益报酬率,发现差异后,将各期权益报酬率进行分解,直至分解到各项明细成本、费用、资产等,从而分析出企业权益报酬率上升或下降的主要原因。用这种方法,可以找到企业总体盈利能力变动的根源,从而制定正确的决策,使企业健康发展。D 、同以上思维,企业权益报酬率可以与同业比较。E 、通过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对企业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双重对比,可以通览企业的综合盈利

能力,可直接揭示产生波动的原因。F 、公式: a、权益报酬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其中:权益乘数=资产÷权益=1÷(1-资产负债率) b、分解:销售净利率=净利÷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全部成本+其他利润-所得税)÷销售收入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率) c、再分解:权益报酬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资产÷权益)={(销售收入-全部成本+其他利润-所得税)÷〔〔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资产÷权益)=〔2×(销售收入-全部成本+其他利润-所得税)〕÷ 〔(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1-资产负债率)〕权益报酬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净利÷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资产÷权益) G、局限性:更偏重于企业所有者的利益。当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资产负债率越高,权益报酬率就越高,这是因为利用较多负债,从而利用财务杠杆作用的结果,但是没有考虑财务风险的因素,负债越多,财务风险越大,偿债压力越大。

因此还要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分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