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层序地层学 第7章 提要

层序地层学 第7章 提要

层序地层学 第7章 提要
层序地层学 第7章 提要

“层序地层学基础”教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层序地层学教研组
教学内容提要
层序地层学(Sequence Stratigraphy)是在地震地层学(Seismic Stratigraphy)等学科的基础 上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在理论研究方面, 特别强调不同级次海平面升降周期的划 分以及它们与地层发育模式之间的关系。 它的思路和方法为油气能源勘探提供了一个强有力 的手段。
第一节
测井层序地层研究
Lowstand Fan 低位扇通常可以区分出两个单独的沉积单元: 早期的、位于陆坡脚的盆底扇(BF,basin floor fan); 后续的、衔接于陆坡处的斜坡扇(SF,slope fan)。
根据墨西哥湾的晚新生代的研究成果,各个层序地层单元有如下的测井曲线特征: 1.低位扇 z z z
盆底扇的测井特征(图 7-1) ①箱形的自然电位曲线(或自然伽马曲线)特征,其底部(多数情况下也包含顶部)有 突变的特征;
图 7-1
盆底扇的测井特征
②砂岩体上部常有深水的(或远洋的)泥岩发育——优质盖层; ③多为典型的块状流沉积物。盆底扇的形态与扇的粒度有直接的关系,但要注意的是,
-1-

“层序地层学基础”教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层序地层学教研组
它常常会被后期的水流冲刷、重力滑动等改造。
图 7-2 斜坡扇的测井特征(图 7-2)
斜坡扇的测井特征
①(钟形)新月形的自然电位曲线(或自然伽马曲线)特征显示了一套水下河道—漫堤 沉积单元; ②水下河道—漫堤沉积的砂岩体发育有向上逐渐减薄的趋势。
图 7-3
前积楔复合体的测井特征
前积楔复合体的测井特征(图 7-3)
-2-

“层序地层学基础”教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层序地层学教研组
①总体呈现漏斗形的自然电位曲线 (或自然伽马曲线) 特征显示了一套向上变粗的沉积 单元; ②滨岸砂岩或三角洲砂岩可能出现在顶部,此处有由向上变粗到向上变细的转折点。
图 7-4
水进体系域的测井特征
水进体系域的测井特征(图 7-4) ①无论从砂岩的单层厚度上、还是层数上都总体显示了一套向上变细的沉积单元; ②顶部的密集段沉积——深水的(远洋的)页岩可形成很好的盖层; ③河口湾、滩砂或滨岸砂岩可能出现在底部。
图 7-5
高位体系域的测井特征
高位体系域的测井特征(图 7-5)
-3-

“层序地层学基础”教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层序地层学教研组
①滨岸砂岩或三角洲砂岩可能出现在顶部; ②总体显示了一套向上变细的沉积单元,区域上有明显的向盆地进积的作用; ③上覆常会出现低位体系域沉积的切割、冲刷作用界面。 以上基本表征了一个完整的Ⅰ型层序序列, 下面两图再对此作一总结 (图 7-6、 图 7-7) 。
图 7-6
各个层序地层单元的发育部位特征
图 7-7
各个层序地层单元的发育特征与海面变化曲线
-4-

“层序地层学基础”教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层序地层学教研组
第二节
层序地层学基础总复习
基本原理和概念 地质意义与解释 不求死记硬背
层序地层学考试基本点如下:
层序地层学复习提纲 1. 何谓层序地层学?简述其发展历史。 2. 地震层序划分的标志是什么?论述各种标志的形态特征与地质意义?在地震剖面 上,如何区别开上超和下超、顶超和削截? 3. 海面变化的有关定义与基本概念。 4. 地震(岩)相分析的主要标志与其地质意义,其中主要是地震相单元的外部形态和 内部结构标志。 5. 论述层序地层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地质意义。特别是层序、体系域、准层序组与准层 序、密集段、基准面、可容纳空间、最大海泛面等概念及其地质意义。 6. 层序的类型?分别论述其基本特征,何谓Ⅰ型层序?论述其基本组成特征。 7. 体系域的类型及其内部特征。 8. 准层序组与准层序的类型及其内部沉积特征。 9.Ⅰ型及Ⅱ型层序的石油地质勘探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 Mitchum, R.M.Jr., Sangree, J.B., Vail, P.R. & Wonardt, W.W. 1993, Recognizing sequences and systems tracts from well logs, seismic data, and biostatigraphy: examples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In: Siliciclastic Sequence Stratigraphy—Recent Developments and Applications (ed. by Weimer, P., & H.Posamentier), AAPG Memoir 58: P163-197, Tulsa 2. Payton, C. E. ed. 1977, Seismic Stratigraphy — Application to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AAPG Memoir 26: 516p 3. Posamentier, H.W. et al. 1997, Sequence Stratigraphy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Springer Pub. Co., London 4. Weimer, P. & H.Posamentier (ed.). 1994, Siliciclastic Sequence Stratigraphy -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Applications, AAPG Memoir 58: P492, AAPG Bookhouse, Tulsa 5. Wilgus, C.K. et al (ed.), 1988, Sea Level Changes-an Integrated Approach, SEPM Special Publication No. 42, Societty of Economic Paleontologists and Mineralogists, Tulsa 6. 梅志超等.1993(1990) ,层序地层学,西北大学出版社 7. 牛毓荃、徐怀大等译.1980(1977) ,地震地层学,石油工业出版社 8. 徐怀大、王世风、陈开远.1990,地震地层学解释基础,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9. 徐怀大等译.1993(1988) ,层序地层学原理,石油工业出版社 10. 朱筱敏.1997,层序地层学,石油工业出版社。
-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