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学基础名词解释

经济学基础名词解释

经济学基础名词解释
经济学基础名词解释

经济学基础名词解释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1. 稀缺性有限的资源和无限的欲望

2.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其稀缺资源

3. 效率社会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的特性

4. 平等在社会成员中平等地分配利益的特征

5. 理性为了达到目标而尽可能系统性地做到最好

6. 机会成本得到某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

7. 边际变动对现行计划的增量调整

8. 激励某种引起人行动的东西

9. 市场经济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10. 产权一个人拥有并使用稀缺资源的能力

11. 看不见的手利己的市场参与者可以不知不觉地使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原理12. 市场失灵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状况

13. 外部性当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有影响的状况

14. 市场势力一个人或一群人不适当地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15. 垄断市场上只有一个卖者的情况

16. 生产率一个工人一小时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17. 通货膨胀物价总水平的上升18. 经济周期经济活动的波动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1. 科学方法客观地建立并检验结论

2. 经济模型基于假设对现实的简化

3. 循环流向图表示物品和劳务、生产要素及货币支付在家庭和企业之间如何流动的经济图形

4. 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和资本这类投入

5. 生产可能性边界一个图形,表示在可获得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经济可以生产的

产量组合

6. 机会成本得到某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

7. 效率从可获得的资源中得到最大产量

8. 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他们在市场上如何相互交易9.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10. 实证表述世界是什么样的表述

11. 规范表述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表述

第三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1.市场某种物品或劳务的买者与卖者组成的一个群体

2.竞争市场有许多买者和卖者、以至于每一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

3.垄断只有一个卖者的市场

4.需求量买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一种物品的量

5.需求定理一种观点,认为在其他情况相同时,当一种物品价格上升时,这种物品的需求量减少

6.需求表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7.需求曲线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8.正常物品在其他情况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增加的物品

9.低档物品在其他情况不变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减少的物品

10.替代品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量增加的物品11.互补品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量减少的物品12.供给量卖者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一种物品的数量

13.供给定理一种观点,认为在其他情况相同时,当一种物品价格上升时,这种物品的供给量增加

14.供给表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表格15.供给曲线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图形16.均衡价格达到使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水平的状况17.均衡价格使供给量和需求量平衡的价格18.均衡数量均衡价格时的供给量和需求量19.过剩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的状况

20.短缺需求量大于供给量的状况21.供求定理一种观点,认为任何一种物品的价格的调整都会使那种物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达到平衡

第五章弹性及其应用

1.弹性衡量需求量或供给量对其决定因素之一的反应程度的指标

2.需求价格弹性衡量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该物品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

3.富有弹性当需求量或供给量对其决定因素之一的反应程度做出相当大的反应时

4.缺乏

弹性当需求量或供给量对其决定因素之一的反应程度做出微小的反应时5.总收益买者支付的量或卖者得到的量,用价格乘以销售量来计算

6.需求收入弹性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反应程度的指标

7.需求交叉价格弹性衡量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物品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8.供给价格弹性衡量一种物品的供给量对该物品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9.正常物品以正收入弹性为特征的物品10.低档物品以负收入弹性为特征的物品第六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1.价格上限一种物品可以销售的法定最高价格

2.价格下限一种物品可以销售的法定最低价格

3.税收归宿税收负担在市场参与者中分摊的方式

4.税收楔子在征税之后买者支付的和卖者得到的之间的差额第七章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

1.福利经济学研究资源配置如何影响经济福利

2.支付意愿买者的支付意愿减去其实际支付的量

3.消费者剩余买者的支付意愿减去其实际支付的量

4.成本为了生产一种物品,卖者必须放弃的一切东西的价值

5.生产者剩余向一种物品卖者支付的量减去成本

6.效率使所有社会成员得到的总剩余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特征

7.平等福利在社会成员中分配的公平性

8.市场失灵一些无管制的市场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第十章外部性

1.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有不利影响时的情况

2.正外部性当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有有利影响时的情况

3.负外部性当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有不利影响时的情况

4.社会成本私人成本与外部成本之和

5.外部性内在化改变激励,以使人们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外部效应

6.矫正税为引导私人决策者考虑由负外部性造成的社会成本而征收的一种税

7.科斯定理认为如果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达成协议,他们就可以自己解决外部性问题的一个命题

8.交易成本在谈判和实施过程中的成本第十二章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1. 排他性一种物品具有的可以阻止一个人使用的特征

2. 竞争性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将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的使用的特征

3. 私人物品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的物品

4. 公共物品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

5. 公共资源有竞争

性但无排他性的物品

6. 自然垄断生产有排他性但无竞争性的物品的企业

7. 搭便车者得到一种物品的利益但避开为此付费的人

8. 成本-利益分析比较提供一种公共物品的社会成本与社会利益的研究

9. 公地悲剧一个寓言,说明从整个社会角度看,为什么公共资源的使用超过了其合意水平

1、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部分,它分析像消费者?厂商和资源所有者这些个体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与之相反,它分析像国内总产品这样的经济总体行为)

11、效用: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12、基数效用论: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如同长度、重量等概念一样,可以具体衡量并加总求和,具体的效用量之间的比较是有意义的。

13、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的大小是无法具体衡量的,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登记来表示。

1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的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15、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或者说表示能飞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

16、预算约束线:又称预算线,消费可能线,价格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组合。17、消费者均衡: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

18、脊线:在劳动位于一个轴而资本位于另一个轴的图中,脊线是指在此之间包括了利润最大化的厂商能够选择的全部投入品组合的线?

19、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20、替代效应:由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21、柯布-道格拉斯函数:用来预测国家和地区的工业系统或大企业的生产和分析发展生产

金融工程名词解释及简答修订稿

金融工程名词解释及简 答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名词解释:无套利价格 在套利无法获取无风险超额收益的状态下,市场达到无套利均衡,此时得到的价格即为无套利价格。 无套利分析方法 套利是指利用一个或多个市场存在的价格差异,在不冒任何损失风险且无需自有资金的情况下获取利润的行为。 严格套利的三大特征:无风险/复制/零投资 在套利无法获取无风险超额收益的状态下,市场达到无套利均衡,此时得到的价格即为无套利价格。 无套利分析法是衍生资产定价的基本思想和重要方法,也是金融学区别于经济学“供给需求分析”的一个重要特征。 风险中性定价原理 在对衍生证券进行定价时,我们可以作出一个有助于大大简化工作的简单假设:所有投资者对于标的资产所蕴涵的价格风险的态度都是中性的,既不偏好也不厌恶。在此条件下,所有与标的资产风险相同的证券的预期收益率都等于无风险利率,因为风险中性的投资者并不需要额外的收益来吸引他们承担风险。同样,在风险中性条件下,所有与标的资产风险相同的现金流都应该使用无风险利率进行贴现求得现值。这就是风险中性定价原理。 远期合约

期货 金融期货合约(Financial Futures Contracts )是指在交易所交易的、协议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个日期按事先确定的条件(包括交割价格、交割地点和交割方式等)买入或卖出一定标准数量的特定金融工具的标准化协议。 期权 期权(Option ),是指赋予其购买者在规定期限内按双方约定的价格(简称执行价格,Exercise Price 或Striking Price )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某种资产(称为标的资产或潜含资产,Underlying Assets )的权利的合约。 互换 互换(Swaps )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当事人按照商定条件,在约定的时间内交换一系列现金流的合约。 远期到期盈亏 如果到期标的资产的市场价格高于交割价格K ,远期多头就会盈利而空头则会亏损;反之,远期多头就会亏损而空头则会盈利。 期货到期盈亏 期权到期盈亏 远期利率协议 远期利率协议(Forward Rate Agreements ,简称FRA )是买卖双方同意从未来某一商定的时刻开始,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按协议利率借贷一笔数额确定、以特定货(b) 远期空头的到期盈 (a) 远期多头的到期盈亏

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英文版)

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 CHAPTER 1 Scarcity : the limited nature of society’s resources. Economics : the study of how society manages its scarce resources. Efficiency : the property of society getting the most it can from its scarce resources. Equity : the property of distributing economic prosperity fairly among the members of society. Opportunity cost : whatever must be given up to obtain some item. Marginal changes : small incremental adjustments to a plan of action. Market economy : an economy that allocates resources through the decentralized decisions of many firms and households as they interact in markets for goods and services. Market failure : a situation in which a market left on its own fails to allocate resources efficiently. Externality : the impact of one person’s actions on the well-being of a bystander. Market power : the ability of a single economic actor (or small group of actors) to have a substantial influence on market prices. Productivity : the quantity of goods and services produced from each hour of a worker’s time. Inflation : an increase in the overall level of prices in the economy. Phillips curve : a curve that shows the short-run tradeoff between inflation and unemployment. Business cycle : fluctuations in economic activity, such as employment and production. CHAPTER 2 Circular-flow diagram : a visual model of the economy that shows how dollars flow through markets among households and firms.

经济学名词解释

1、机会成本: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更有利的用途所放弃的最大预期 收益。 2、市场失灵:指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也即价格机制在某些领域不能起作用 或不能有效起作用的情况。 3、外部性:又叫外部效应,指当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有影响时的情况。外部性指市场交 易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造成的影响。 4、市场势力:指一个经济活动者显着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 5、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使有支付能力的货币购买力超 过商品供应量,从而引起货币不断贬值和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6、边际效用:是指小给这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 量。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单位消费中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7、生产可能性边界:指一个经济在可获得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水平既定时所能生产的产 量的各种组合。 8、竞争市场:指有许多买者和卖者,以至于每一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不足道的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条件:1)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 2)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 品都是同质的 3)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 4)信息是完

全的 9、需求定理(内容):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 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也就是说,任何物品价格下降,其需求量必定上升。 10、供给定理(内容):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供给量就增加;当 价格下降时,供给量也减少。换句话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某一商品的价格越低,该商品的供给量就越小;商品的价格越高,该商品的供给量就越大。 11、供求定理:指任何一种物品价格的调整都会使该物品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的定力。 换句话说,供求定理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说两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12、绝对优势:指可以用较少量的投入生产物品的一种生产率方面的优势。 13、比较优势:指生产产品的机会成本较小的生产者所具有的优势。(比较优势比较每个生 产者的机会成本) 14、价格上限:又称限制价格,指可以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高价格。价格上限一定是低 于均衡价格的。 价格下限:又称支持价格,指可以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低价格。价格下限一定是高于均衡价格的。 15、税收归宿:指税收负担的最终归属点或税负转嫁的最后结果。 16、支付意愿:指买者愿意为某种商品知府的最高价格。支付意愿是衡量买者对物品的评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名词解释

第十二章 一、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或一定地区在一定时间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这一定义包含以下六个方面的规定: 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2、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包括有形的物质产品与无形的劳务),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GDP。 3、GDP是一定时期内(往往为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4、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是流量而不是存量。流量是时期数,存量是时点数;流量来自存量又归入存量。 5、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从而是一个地域概念。 6、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二、1、名义GDP是指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实际GDP是指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三、GDP的局限性:1、不能反映社会成本。2、不能反映经济增长方式付出的代价。3、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和效益。4、不能反映人们的生活质量。5、不能反映社会收入和财富分配的状况。 第十三章 1、均衡产出是指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即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时的产出水平。 2、边际消费倾向:MPC表示增加或减少的消费量与增加或减少的收入之比率。 3、平均消费倾向:APC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 4、从家户消费函数求取社会消费函数时,要考虑一系列限制条件。 ⑴国民收入分配的不同。这将导致不同收入阶层的MPC不同。 ⑵政府的税收政策; ⑶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所占的比例。 5、棘轮效应:消费者易于随着收入的提高而增加消费,但不易于随着收入的降低而减少消费,以致产生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费函数。 6、示范效应:指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要受周围人们的消费水准影响。 7、影响消费的因素(1)、收入变动(2)、利率变动(3)、价格水平(4)、收入分配(5)、社会保障制度 8、(1)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2)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3)税收乘数: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 (4)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 (5)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9、乘数作用大小的限制条件:(1)是社会中过剩的生产能力的大小 (2)是投资和储蓄决定的相互独立性 (3)是货币供给量增加能否适应支出增加的需要 (4)是增加的收入不能用于购买进口货物,否则GDP增加会受到限制。 第十四章 1、资本边际效率(MEC)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也代表投资的预期收益率)使一项资本品的使用期内各个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正好等于该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

金融工程习题.详解

金融工程 一、名词解释: 1. 绝对定价法:绝对定价法就是根据证券未来现金流的特征,运用恰当的贴现率将这些现金流贴现加总为现值,该现值就是此证券的合理价格。 2. 相对定价法:相对定价法的基本思想就是利用标的资产价格与衍生证券价格之间的内在关系,直接根据标的资产价格求出衍生证券价格。 3. 期权的时间价值:期权的时间价值是指在期权尚未到期时,标的资产价格的波动为期权持有者带来收益的可能性所隐含的价值。 4. 空间套利:空间套利是指同一期货商品合约在两个或更多的交易所进行交易时,由于区域间的地理差别,各商品合约间存在一定的价差关系进行套利。 5. 时间套利:时间套利是利用同一商品但不同交割月份之间正常价格差出现异常变化时进行对冲而套利的,又可分为牛市套利和熊市场套利两种形式。 6. 工具套利:工具套利就是利用同一标的资产的现货及各种衍生证券的价格差异,通过低买高卖来赚取无风险利润的行为。 7. 货币互换:货币互换是在未来约定期限内将一种货币的本金和固定利息与另一货币的等价本金和固定利息进行交换。 8. 无风险套利组合:在没有限制卖空的情况下,套利者可以通过卖空被高估资产,买进被低估的资产,构成净投资为零的套利组合。 9. 金融远期合约:金融远期合约是指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一确定时间,按确定的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某种金融资产的合约。 10. 远期利率协议(FRA):远期利率协议是买卖双方同意从未来某一商定的时刻开始,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按协议利率借贷一笔数额确定、以特定货币表示的名义本金的协议。 11. 支付已知收益率的资产:支付已知收益率的标的资产,是指在远期合约到期前将产生与该资产现货价格成一定比率的收益的资产。 12. 金融互换:金融互换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参与者之间,直接或通过中介机构签订协议,互相或交叉支付一系列本金或利息的交易行为。 二、单选题 1. 下列关于远期价格和远期价值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 ) A.远期价格是使得远期合约价值为零的交割价格 B.远期价格等于远期合约在实际交易中形成的交割价格

经济学原理经典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供给:卖者愿意且能够出售的一种物品。 2 需求:买者愿意且能够购买的一种物品。 3 均衡价格:.均衡价格是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价格。 4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是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 5供给价格弹性:供给价格弹性是衡量一种物品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 6最高限价:出售一种物品或服务的法定最高价格比如:租金控制。 7最低限价:出售一种物品或服务的法定最低价格比如:最低工资。 8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9边际效用:即每一单位新增的商品或服务带来的效用量的增量。 10消费者剩余:买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量减去其为此实际支付的量。 11机会成本:是指当经济资源有多种用途时,把资源投入到某一特定用途以后,在所放弃的其他用途中,可能给选择者带来的最大收益。 12比较优势: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物品的能力 13生产者剩余:卖者出售一种物品得到的量减去其生产成本。 14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15完全竞争市场:交换和竞争没有任何阻力和干扰的理想化市场。 16公共产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非分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17外部性:生产或消费一个物品影响到旁观者的福利(比如:污染) 18需求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减少的观点。 二、简答题 1、解释市场失灵的两个主要原因,并各举出一个例子。 外部性:污染市场势力:垄断 2、画出并解释一个生产牛奶与点心的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果一场瘟疫造成该经济一半奶牛死亡,这条生产可能性边界会发生什么变动? 答:假设在正常情况下,将可能得到的所有资源用于生产点心,可以生产300千克,如果全用于生产牛奶,可以生产1 000升。L1表示正常情况下该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果一场疾病造成该经济一半的奶牛死亡,生产可能性边界会向内移,即L2线。因为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可用于生产点心和牛奶的经济资源减少了。 3.画一张循环流向图,确认模型中对应于下列每种活动的物品与劳务流向和货币流向的部分。

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汇总(打印版)

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汇总1.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 如果一个国家用一单位资源生产的某种产品比另一个国家多,那么,这个国家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与另一国相比就具有绝对优势。 2.逆向选择(Adverse choice) 在此状况下,保险公司发现它们的客户中有太大的一部分来自高风险群体。 3.选择成本(Alternative cost) 如果以最好的另一种方式使用的某种资源,它所能生产的价值就是选择成本,也可以称之为机会成本。 4.需求的弧弹性(Arc elasticity of demand)如果P1和Q1分别是价格和需求量的初始值,P2 和Q2 为第二组值,那么,弧弹性就等于-(Q1-Q2)(P1+P2)/(P1-P2)(Q1+Q2) 5.非对称的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在某些市场中,每个参与者拥有的信息并不相同。例如,在旧车市场上,有关旧车质量的信息,卖者通常要比潜在的买者知道得多。 6.平均成本(Average cost) 平均成本是总成本除以产量。也称为平均总成本。 7.平均固定成本( Average fixed cost) 平均固定成本是总固定成本除以产量。8.平均产品(Average product) 平均产品是总产量除以投入品的数量。9.平均可变成本(Average variable cost)平均可变成本是总可变成本除以产量。10.投资的β(Beta) β度量的是与投资相联的不可分散的风险。对于一种股票而言,它表示所有现行股票的收益发生变化时,一种股票的收益会如何敏感地变化。 11.债券收益(Bond yield) 债券收益是债券所获得的利率。 12.收支平衡图(Break-even chart) 收支平衡图表示一种产品所出售的总数量改变时总收益和总成本是如何变化的。收支平衡点是为避免损失而必须卖出的最小数量。 13.预算线(Budget line) 预算线表示消费者所能购买的商品X和商品Y的数量的全部组合。它的斜率等于商品X的价格除以商品Y的价格再乘以一1 14.捆绑销售(Bundling) 捆绑销售指这样一种市场营销手段,出售 两种产品的厂商,要求购买其中一种产品 的客户,也要购买另一种产品。 15.资本(Capital) 资本是指用于生产、销售及商品和服务分 配的设备、厂房、存货、原材料和其他非 人力生产资源。 16.资本收益(Capital gain) 资本收益是指人们卖出股票(或其他资产) 时所获得的超过原来为它支付的那一部 分。 17.资本主义(Capitalism) 资本主义是一种市场体系,它依赖价格体 系去解决基本的经济问题:生产什么?如 何生产?怎样分配?经济增长率应为多 少? 18.基数效用(Cardinal utility) 基数效用是指像个人的体重或身高那样在 基数的意义上可以度量的效用(它意味着 效用之间的差别,即边际效用,是有意义 的)。序数效用与它相反,它只在序数的层 面上才有意义。 19.卡特尔(Cartel) 卡特尔是指厂商之间为了合谋而签订公开 和正式协议这样一种市场结构形态。 20. 科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指这样的 生产函数Q=AL“IK”2 Mi3。式中,Q为产 量;L为劳动的数量;K为资本的数量;M 为原材料的数量;A,31,12,23均为常 数。 21.勾结(Collision) 勾结是指一个厂商和同业内其他的厂商签 订有关价格、产量和其他事宜的协议。 22.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 如果与生产其他商品的成本相比,一个国 家生产的某种产品的成本比另一个国家 低,那么,该国就在这种商品的生产上与 另一个国家相比具有比较优势。 23.互补品(Complements) 如果X和Y是互补品,X的需求量就与Y 的价格成反向变化。 24.成本不变行业(Constant-cost industry) 成本不变的行业是指具有水平的长期供给 曲线的行业,它的扩大并不会引起投入品 价格的上升或下降。 25.规模收益不变 (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 如果所有投入品的数量都以相同的百分数 增加,并导致产量也以相同的百分数增加, 就是规模收益不变的。 26.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愿意为某种商品或 服务所支付的最大数量与他实际支付的数 量之差。 27.可竞争市场(Contestable market) 可竞争市场是指那种进入完全自由以及退 出没有成本的市场。可竞争市场的本质在 于它们很容易受到打了就跑的进入者的伤 害。 28.契约曲线(Contract curve) 契约曲线是(在消费者之间进行交换时) 两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的点的轨 迹,或者(在生产者之间进行交换时)两 个生产者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的点的轨 迹。 29.角点解(Corner solution) 角点解是指这样一种情形,预算线在位于 坐标轴上的点处达到最高的可获得的 30.需求的交叉弹性 (Cross elasticity of demand) 需求的交叉弹性是指商品Y的价格发生 1%的变化时所引起的商品X的需求量变 化的百分比。 31.垄断的无谓损失 (Deadweight loss of monopoly) 如果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转变为一个垄断 的市场,这种转变所带来的总剩余的减少 就是无谓损失。 32.买方垄断的无谓损失(Deadweight loss of monopsony) 如果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转变成一个买方 垄断的市场,这种转变所带来的总剩余的 减少即为无谓损失。 33.成本递减行业(Decreasing-cost industry)成本递减行业是指具有向下倾斜 的长期供给曲线的行业,它的扩大会引起 平均成本下降。 34.规模收益递减 (Decreasing return to scale) 如果所有投入品的数量都以相同的百分数 增加,并导致产量增加的百分数小于该百 分数,就是规模收益递减的。 35.需求曲线(Demand curve) 需求曲线表示在每一价格下所需求的商品 数量。 36.可贷资金的需求曲线 (Demand curve of loanable funds) 可贷资金的需求曲线表示可贷资金的需求 量与利率二者之间的关系。

经济学名词解释整理版

1、通货膨胀税:政府因向银行透支、增发纸币来弥补财政赤字,降低人们手中货币的购买力。它一般是市场经济国家政府执行经济政策的一种工具。 2、财富效应(也称庇古效应或实际余额效应):认为如果人们手中所持有的货币及公债等资产的实际价值增加而导致财富增加,人们更加富裕,就会增加消费支出,因而将进一步增加消费品的生产和增加就业。 3、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衡量单位总投入的总产量的生产率指标。分子是总产出(即,CDP),分母是资本、劳动和资源的加权平均数。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常常被视为科技进步的指标。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包括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和生产创新等。产出增长率超出要素投入增长率的部分为全要素生产率(TFP,也称总和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经济增长是构成生产能力的诸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决定生产能力的各种因素都影响着经济增长;其次,经济增长是整个社会发展过程的一部分,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因素也会影响到经济增长。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将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分为两大类:总投入量(即劳动和资本的要素投入量)以及单位投入量的产出量(即全要素生产率),其他(诸如土地、非正常因素、农业气候、劳动争议、需求强度)可以略而不计。由于全部要素生产率可以全面反映生产效率的变化,体现了技术进步的作用,因此,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常被用以表示技术进步的速度,而且在分析经济增长因素时,也常常用技术进步替换全部要素生产率这一概念。 3、流动性偏好陷阱或凯恩斯陷阱(Keynes trap):当利率极低,人们会认为这种利率不大可能再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上升而只会跌落时,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在手中,这种情况被称为“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

金融工程第一次作业题

金融工程第一次作业题 一、名词解释 金融工程套利无套利定价原则利率平价购买力平价远期利率协议直接远期外汇合约 二、思考题 1.积木分析法的含义与内容是什么? 2.什么是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 3.简述金融工程的基本步骤 4.金融工程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5.绝对定价法与相对定价法有何不同? 6.赊购(销)算不算现货交易?为什么? 7.远期的特点及功能各有哪些? 8.远期外汇交易有哪几种主要形式?这些形式各有哪些特点?试举例说明。9,简述远期外汇交易的报价是如何进行的? 10.说说你对远期外汇交易报价中掉期率的理解。 11.远期利率协议与远期外汇综合协议有什么不同? 三、计算题 1、一笔债务本金为1000元,年利率为连续复利8%,实际上利息每季支付一次,问实际每季付息多少? 2、远期利率协议某交易日是2007年4月16日星期一,双方同意成交一份1×4金额100万美元,利率为6.25%的远期利率协议,确定日市场利率为7%。请指出①1×4的含义;②起算日;③确定日;④结算日;⑤到期日;⑥结算金。 3、某股票预计在1个月和3个月后每股派发1元股息,该股票目前市价为10元,所有期限的无风险连续复利年利率为5%。某股票投资者刚刚取得该股票6个月的远期空头合约,请问: (1)该远期价格是多少? (2)若交割价格等于远期价格,则远期合约的初始投资价值为多少? 4、设某外汇市场上即期汇率为1英镑=1.5美元,该市场的英镑利息率(年利)为7.5%,美元利息率(年利)为5%,试求一年期远期汇率为多少?(运用利率平价理论来求远期汇率) 四、论述题 “购买力平价”联系了货币市场与商品市场,“国际费雪效应”连接了货币市场与 外汇市场,为什么?为什么我们又说“购买力平价”是“利率平价”的延伸?说“购买 力平价”中蕴含了“一价定律”,这又是什么道理?

曼昆-经济学原理-概念归纳

曼昆《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归纳——上下册 一、经济学十大原理 1、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2、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3、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的特性。 4、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 5、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起目标的人。 6、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微小的增量调整。 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7、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 置资源的经济。 8、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9、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10、市场势力:一个经济活动者(或经济活动者的一个小集团)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 力。 11、生产率:一个工人一小时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 12、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13、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14、经济周期: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波动(就是生产这类经济活动的波动。) 二、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15、循环流向图:一个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 16、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一个经济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所能生产的产量 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17、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 18、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 19、实证表述:企图描述世界是什么的观点。 20、规范描述:企图描述世界应该如何运行的观点。 三、绝对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21、绝对优势:根据生产率比较一种物品的生产者。 22、比较优势:根据机会成本比较一种物品的生产者。 23、进口: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品。 24、出口:国内生产而在国外销售的物品。 四、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25、市场:由某种物品或劳务的买者与卖者组成的一个群体。 26、竞争市场: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致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 27、需求量:买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一种物品量。 28、需求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需求量减少的观点。 29、需求表: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新制度经济学部分名词解释和简答

新制度经济学 第一章绪论 名词解释 新制度经济学:是以经济学方法研究制度的构成、运行、演进及其影响的经济学。 机会主义行为:是指人具有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为自己谋取更大利益的行为。 不完全理论理性:诺思认为,人的理性不完全的含义:一是环境是复杂的,在经济活动交易中,人们面临的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的世界,而且交易越多,不确定性就越大,信息也就越不完全。二是人对环境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无所不知。 单选 BBBCDCB 简答题 1、新制度经济学是怎样产生的? 1937年科斯的《企业的性质》一文首次“发现”了交易费用,为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60年科斯的《社会成本问题》一文提出了著名的“科斯定理”,揭示了制度对资源配置的重要意义,标志着新制度经济学的形成。 2、新制度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什么? NIE是以经济学方法研究制度的构成、运行、演进及其影响的经济学。 (1) NIE对制度的构成、运行、演进及其影响的研究所使用的是“经济学”方法。 (2) NIE重点研究的是“制度的构成、运行、演进及其影响”。NIE不仅要对所有制度的构成、运行、演进及其影响的共性进行深入的研究,而且十分关注经济生活中对经济绩效至关重要的一些具体制度(如产权、契约、企业、国家等)的构成、运行、演进及其影响。 5、新制度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假设有何修证和扩展? (1)对经济人假设的扩展——人既有利己主义的一面,也有利他主义的一面 (2)从合理利己到机会主义行为及诚信假设的提出 (3)从完全理性到不完全理性的行为假设 7、新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有什么联系? A 新制度经济学坚持新古典经济学个人理性主义前提下的均衡分析框架,坚持偏好、技术、禀赋三大结构,坚持完全竞争的工具性假设。 B 引入交易成本范畴,拓展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C 运用传统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对经济制度作局不能均衡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以效率为标准,解释制度产生的原因及其变迁根据。 概括为:新制度经济学利用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去分析制度问题,但是这种利用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照搬式的应用,而是一种修正、有发展的运用。 威廉姆森指出:“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他们正在做的乃是对常规分析的补充,而不是对它的取代”。 8、新制度经济学与旧制度经济学是什么关系? 差别:价值判断标准不一样、研究对象的把握不同、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态度不同、在理论一般性方面的区别 创新:分析方法上的创新、理论体系上的创新、基本理论范畴上的创新、研究领域方面的创新 关系:新制度与旧制度经济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研究纲领,有着各不同的硬核和保护带,他们之间不存在“修正”关系。虽然新制度经济学与旧制度经济学有着相同的研究对象——

金融工程名词解释及简答

金融工程名词解释及简 答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名词解释:无套利价格 在套利无法获取无风险超额收益的状态下,市场达到无套利均衡,此时得到的价格即为无套利价格。 无套利分析方法 套利是指利用一个或多个市场存在的价格差异,在不冒任何损失风险且无需自有资金的情况下获取利润的行为。 严格套利的三大特征:无风险/复制/零投资 在套利无法获取无风险超额收益的状态下,市场达到无套利均衡,此时得到的价格即为无套利价格。 无套利分析法是衍生资产定价的基本思想和重要方法,也是金融学区别于经济学“供给需求分析”的一个重要特征。 风险中性定价原理 在对衍生证券进行定价时,我们可以作出一个有助于大大简化工作的简单假设:所有投资者对于标的资产所蕴涵的价格风险的态度都是中性的,既不偏好也不厌恶。在此条件下,所有与标的资产风险相同的证券的预期收益率都等于无风险利率,因为风险中性的投资者并不需要额外的收益来吸引他们承担风险。同样,在风险中性条件下,所有与标的资产风险相同的现金流都应该使用无风险利率进行贴现求得现值。这就是风险中性定价原理。 远期合约

期货 金融期货合约(Financial Futures Contracts )是指在交易所交易的、协议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个日期按事先确定的条件(包括交割价格、交割地点和交割方式等)买入或卖出一定标准数量的特定金融工具的标准化协议。 期权 期权(Option ),是指赋予其购买者在规定期限内按双方约定的价格(简称执行价格,Exercise Price 或Striking Price )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某种资产(称为标的资产或潜含资产,Underlying Assets )的权利的合约。 互换 互换(Swaps )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当事人按照商定条件,在约定的时间内交换一系列现金流的合约。 远期到期盈亏 如果到期标的资产的市场价格高于交割价格K ,远期多头就会盈利而空头则会亏损;反之,远期多头就会亏损而空头则会盈利。 期货到期盈亏 期权到期盈亏 远期利率协议 (b) 远期空头的到期盈 (a) 远期多头的到期盈亏

曼昆《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整理版)

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名词解释 1、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2、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3、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的特性。 4、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 5、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起目标的人。 6、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微小的增量调整。 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7、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8、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9、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10、市场势力:一个经济活动者(或经济活动者的一个小集团)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 11、生产率:一个工人一小时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 12、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13、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14、经济周期: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波动(就是生产这类经济活动的波动。) 15、循环流向图:一个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 16、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一个经济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所能生产的产量的各种组合的 图形。 17、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 18、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 19、实证表述:企图描述世界是什么的观点。 20、规范描述:企图描述世界应该如何运行的观点。 21、绝对优势:根据生产率比较一种物品的生产者。 22、比较优势:根据机会成本比较一种物品的生产者。 23、进口: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品。 24、出口:国内生产而在国外销售的物品。 25、市场:由某种物品或劳务的买者与卖者组成的一个群体。 26、竞争市场: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致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 27、需求量:买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一种物品量。 28、需求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需求量减少的观点。 29、需求表: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30、需求曲线:一种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31、正常物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 32、低档物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减少的物品。 33、替代品: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增加的两种物品。 34、互补品: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减少的两种物品。 35、供给量:卖者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一种物品量。 36、供给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供给量增加的观点。 37、供给表: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38、供给曲线:一种物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39、均衡:供给与需求达到了平衡的状态。 40、均衡价格:使供给与需求平衡的价格。

经济学名词解释

经济学名词解释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经济学名词解释: 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宁愿持有流动性高但不能生利的货币,也不愿持有其他虽能生利但较难变现的资产的心理。其实质就是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我们可以把流动性偏好理解为对货币的一种心理偏好。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主要表现有,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马太效应),外部负效应问题(如为获利不顾及环境问题),竞争失败和市场垄断的形成,失业问题,区域经济不协调问题,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等。 存款准备金率: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次贷危机等类型。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

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基尼系数: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 级差地租:是一个相对于绝对地租的概念,它是指租佃较好土地的农业资本家向大土地所有者缴纳的超额利润。这个超额利润是由优等地和中等地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按劣等地个别生产价格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决定的。绝对地租是优、中、劣各类土地必须交纳的地租。 技术进步:狭义上的技术进步主要是指生产工艺、中间投入品以及制造技能等方而的革新和改进。具体表现为对旧设备的改造和采用新设备改进旧工艺,采用新工艺使用新的原材料和能源对原有产品进行改进研究开发新产品提高工人的劳动技能等。从广义上讲,技术进步是指技术所涵盖的各种形式知识的积累与改进。 价格黏性:是指商品的价格不容易发生变动,而价格弹性就是指商品的价格变化非常灵活。一般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随着供求变化而不断的发生变动,具有相当的弹性,从而可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B Balance of international payment 国际收支平衡表 某时期一国同外部世界的交易状况的报表,包括商品和服务的买卖、馈赠、政府交易和资本流动。 Balance of trade 贸易余额 国际收支中有关商品(或有形物品)进出口的部分。包括食品、资本品和汽车。如果包括服务和其他经常项目,则称为经常项目余额。 Balance of current account 经常项目余额 见贸易余额(balance of trade)。 Balance sheet 资产负债表 某时点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报表。其中资产列为一栏,负债加净资产在另一栏。每一项都以其实际的或估计的货币价值列出。由于净资产由资产减负债来定义,因此两栏的合计必须平衡。 Balanced budget 平衡预算 见平衡预算(budget,balanced)。 Bank,commercial 商业银行 一种金融中介。到目前为止,其突出的特点是允许客户对其所存人的款项随时随地签发支票来进行付款和提款。所有接受储蓄和支票存款的金融机构统称为储蓄机构。 Bank money 银行货币 由银行创造的货币,特别是指银行依据其准备金而成倍地扩大其支票帐户(M1的组成部分。) Bank reserves 银行准备金 见银行准备金(reserves,bank) Barriers to entry 进入壁垒 能够阻碍进入市场、导致竞争减弱或者行业内厂商数量减少的那些因素。例如法律规定、管制和产品差异等。 Barter 易货贸易 商品直接交换,而不需要使用任何物品充当货币或交易媒介。 Benefit principle(of taxation) (税收的)受益原则 认为税收与人们从政府活动中的受益应当成比例的原则。 Bond 债券 由政府或企业发行的有息证券,保证在未来特定日期还本付息。 Break-even point(in macroeconomics)(宏观经济学中的)收支相抵点 个人、家庭或社会团体的一种收入境况或收入水平。在该境况,所有的收入正好被用来消费(既没有正储蓄也没有负储蓄)。只有在更高的收入水平上才会有正储蓄。 Bretton woods system 布雷顿森林体系 见可调整钉住(adjustable peg)。 Broad money 广义货币 货币供给的一种形式或口径(也称M2,包括交易货币(M1)、银行储蓄帐户,还有其他类似交易货币的替代性资产。 Budget 预算

金融工程期末考题

名词解释: 金融工程:包括创新型金融工程与金融手段的设计、开发与实施,以及对金融问题给予创造性的解决。 场外交易:指非上市或上市的证劵,不在交易所内进行交易而在场外市场进行交易的活动。 远期合约:合约约定买方与卖方在将来某指定的时刻以指定的价格买入或卖出某种资产。 即期合约:就是指在今天就买入或卖出资产的合约。 期权合约:以金融衍生品作为行权品种的交易合约,指在特定时间内以特定价格买卖一定数量交易品的权利。 对冲者:采用衍生品合约减少自身面临的由于市场变化产生的风险。 投机者:她对于资产价格的上涨或下跌进行下注。 套利者:同时进入两个或多个市场的交易,以锁定一个无风险的收益。 基差:商品即期价格与期货价格之间的差别。 交叉对冲:采用不同的资产来对冲另一资产所产生的风险暴露。 向前滚动对冲:有时需要对冲的期限要比所有能够利用的期货到期日更长,这时对冲者必须对到期的期货进行平仓,同时再进入具有较晚期限的合约,这样就可以将对冲向前滚动很多次。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就是由于公司外部,不为公司所预计与控制的因素造成的风险。非系统风险就是由公司自身内部原因造成证劵价格下降的风险。 每日结算:在每个交易日结束时,保证金账户的金额数量将得到调整以反应投资者盈亏的做法。 短头寸对冲:对冲者已拥有资产并希望在某时卖出资产。。 尾随对冲:为了反映每天的结算而对对冲期货合约的数量进行调整的方式。 标准利率互换:在这种互换中,一家公司同意向另一家公司在今后若干年内支付在本金面值上按事先约定的固定利率与本金产生的现金流,作为回报,前者将收入以相同的本金而产生的浮动利率现金流。 期权的内涵价值;定义为0与期权立即被行使的价值的最大值。 期权(瞧涨、瞧跌、美式、欧式):瞧涨期权的持有者有权在将来某一特定时间以某一确定价格买入某种资产;瞧跌期权的持有者有权在将来某一特定时间以某一确定价格卖出某种资产;美式期权就是指在到期前的任何时刻,期权持有人均可以行使期权;欧式期权就是指期权持有人只能在到期这一特定时刻行使期权。 问答题 1、金融期货合约的定义就是什么,具有哪些特点? ①定义:期货合约就是在将来某一指定的时刻以约定的价格买入或卖出某种产品的合约。 ②特点:1、期货合约的商品品种、数量、质量、等级、交货时间、交货地点都就是确定的,就是标准化的,唯一的变量就是价格。2、期货合约就是在期货交易所组织下成交的,具有法律效力,而价格就是在交易所的交易厅里通过公开竞价的方式产生的。3、期货合约履行由交易所担保,不允许私下交易。4、合约的规模定义了每一种合约中交割资产的数量。5、交割地点必须由交易所指定,期货合约通常以交割月份来命名,交易所必须制定交割月份内明确的日期。6、每天价格变动的份额就是由交易所决定的。7、可以通过对冲、平仓了结履行责任。 2、阐述三类远期定价公式,并解释个字母具体含义。 答:Fo为远期价格,So为即期价格,T为期限,r为无风险利率,I为收益的贴现值,q为资产在远期期限内的平均年收益。 远期合约在持有期间无中间收益与成本:Fo=SoerT 远期合约在持有期间有中间收益:Fo=(So—I)erT 远期合约的标的资产支付一个已知的收益率:Fo=Soe(r-q)T 3、阐述套期保值的定义、思路,并列决实际期货市场中如何进行套期保值。 定义:套期保值就是把期货市场当作转移价格风险的产所,利用期货合约作为将来在某现货市场上卖卖商品的价格进行保险的交易活动。 思路:确定套期保值品种,确定方向,即期货长头寸或短头寸,在产品完成时以一个理想的固定价格卖出。确定套期保值数量,确定套期保值时间。 案例:一家公司为了减少产品生产完成时价格降低的风险,在生产完成之前进入期货短头寸,在产品完成时以一个理想的固定价格卖出。 4、阐述期货规避信用风险的措施。 答:期货规避信用风险的措施:保证金。 将资金存入保证金账户中,投资者在最初开仓交易时必须存入初始保证金,在每个交易结束时,保证金账户金额数量将反映投资者盈亏,这一种做法称为每日结算。为确保保证金账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