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Translated5

Translated5

Translated5
Translated5

第7章

本章阅读前提

在阅读本章内容之前,大家最好先

熟悉下面这些章节的内容:第1章

“通用网络概览”,第3章“以太

网”,第4章“令牌环网和FDDI”

和第6章“LAN交换技术”。此外,

大家也应该对十六进制与二进制,

十六进制与十进制,十进制与二

进制数的相互转换很熟悉,这并

不仅阅读本章的前提条件,而且

还是CCIE考试的一个要求。

别的一些桥路转发技术

本章导读

1. 4种主要的不可路由协议是什么?

2. CRB与IRB的区别是什么?

3. BVI的功能是什么?

4. 在SRB环境中,终端工作站之间的数据通讯路径是由什么设备决定的?

5. 浏览器的功能是什么?

6. RIF的功能是什么?

7. 令牌环号需要多少位来指定?

8. SRB环境中的最大跃距数是多少?

9. RSRB和SRB的区别是什么?

10. 在SRT环境中,一个数据帧能否进入SRB域是由什么决定的?

实践部分请参考附录F。

和路由转发工作在网络层不同,桥路转发是在OSI/RM模型的数据链路层上工作着的。第6章“LAN交换技术”讨论的是透明桥路的概念,这一章将要讲述的是通过网络传输不可路由协议的一些技术,具体地说包括桥路转发的类型,如何将路由器配置为桥路,以及更为常用的如何与大型机交换SNA数据等。

从以前的情况来看,桥路转发部分在CCIE笔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这一章的内

容需要全面深入的理解以通过CCIE的考查。

不可路由的协议

尽管绝大多数的桥路应用场合应用的都是SNA,但是这并不是桥路的唯一用途。别的一些不可路由协议只能工作在OSI/RM模型的数据链路层上。下面列出的就是一些不可路由的协议的情况:

? DEC LAT (DEC的局域传输协议)

? DEC MOP (DEC的维护操作协议)

? NetBIOS (网络输入输出系统)

? SNA (系统网络架构)

NetBIOS在网络中传输的时候,最常用的是封装成TCP/IP的形式,此外还有就是封装成IPX的形式。如果NetBIOS没有封装成网络层协议的形式,而是在LLC2子层上运行,那它就需要通过桥路进行传输。NetBIOS也称为NetBEUI (NetBIOS扩展用户接口)。

关键概念

不可路由协议主要包括SNA,NetBIOS,DEC LAT和DEC MOP。

并发性路由与桥路转发

Cisco的CCIE考试规划将并发性路由与桥路转发(CRB)也列为了考试内容之一。CRB 采用单台路由器在一组接口上通过桥路转发一个可路由的协议,同时在另一组接口上对该协议通过路由进行转发。CRB和集成路由与桥路(本章后面将要讨论的IRB)不同,在CRB中,路由和桥路是在不同的接口上进行的。

CRB的工作情况

图7.1以IP为可路由协议对此进行了解释。图中左边部分是路由转发接口,而右边则是透明桥路转发接口。CRB不会对不可路由的协议造成影响,这些协议是通过桥路组命令来转发的。

图7.1

CRB环境中的路由和桥路转发过程

两组接口之间的数据只有满足了下面的这两个条件之一才能够在相互之间进行交换:? 桥路接口做了相应的网络层配置(也就是用IP进行了配置)。

? 路由接口也作为桥路接口加入到了桥路组中去。

在CRB工作环境中,如果接口e0和e1同时也在bridge-group 1 组中(比方说,允许NetBEUI 进行桥路转发),路由器就也能通过桥路转发IP数据。为了达到此目的,还需要配置一条外部桥路路由命令。

关键概念

CRB是并发性的在通过一组接口进行路由转发的同时又在另一组接口上进行桥路的转发。其中一组接口的数据是禁止进入另一组接口中去的。

CRB的配置

下面就是对图7.1中的路由器进行配置的情况:

interface Ethernet0

ip address 10.1.0.1 255.255.255.0

interface Ethernet1

ip address 10.1.1.1 255.255.255.0

interface Ethernet2

no ip address

bridge-group 1 (assigns the interface to transparent bridge group 1)

interface Ethernet3

no ip address

bridge-group 1 (assigns the interface to transparent bridge group 1)

bridge crb (enables CRB functionality)

bridge 1 protocol ieee (bridge 1 will use the spanning tree protocol)

bridge 1 route ip (specifies that IP traffic on bridge 1 will be routed)

下面这条命令则可以用来下是CRB接口的统计情况:

rtr# show interfaces crb

集成路由与桥路转发(IRB)

CRB并没有将路由和桥路两个转发过程合并在一起,而集成路由与桥路转发(IRB)则利用一台路由器将路由和桥路的转发过程集成在同样的接口上完成。这一过程是通过对桥路虚拟接口(BVI)的配置来是实现的,BVI就是桥路接口到路由接口这个过程的体现。要成功的进行IRB的配置,BVI的数目必须要和桥路组的数目相匹配(也就是bridgegroup 1 和bvi1需要匹配)。

IRB的工作情况

图7.2以IP为路由协议解释了IRB BVI的概念情况。左边的接口就是路由转发接口,而右边的则是透明桥路接口。在IRB过程中,不可路由协议是不受影响的,它们是通过桥路组命令进行转发的。

图7.2

IRB环境中的路由和桥路转发过程

桥路网段e2和e3都是用bvi1中配置的IP网络来代表的。每个网段中的主机和网络中别的主机进行网络层通讯的时候都是以bvi1作为其默认网关的。在启动IRB之后,网络层协议默认情况下是通过桥路进行转发的。因此,该协议的路由转发还需要用一条外部路由命令进行配置(将像上个例子中的bridge 1 route ip)。

关键概念

IRB将路由接口和桥路接口结合到了一起。BVI是桥路组中的一个虚拟接口,它能允许数据从桥路组中通过路由进入路由组中去。

IRB的配置

下面就是对图7.2中的路由器进行配置的情况

interface Ethernet0

ip address 10.1.0.1 255.255.255.0

interface Ethernet2

no ip address

bridge-group 1 (assigns the interface to transparent bridge group 1)

interface Ethernet3

no ip address

bridge-group 1 (assigns the interface to transparent bridge group 1)

interface BVI1 (creates an interface to represent bridge group 1 to the

routing process)

ip address 10.1.1.1 255.255.255.0

bridge irb (enables IRB functionality)

bridge 1 protocol ieee (bridge 1 will use the spanning tree protocol)

bridge 1 route ip (specifies that IP traffic on bridge 1 will be routed)

下面这条命令则可以用来下是IRB接口的统计情况:

rtr# show interfaces irb

源路由桥路(SRB)

纯源路由桥路(SRB)与透明桥路以及相关的一些衍生物,如LAN交换机,IRB和CRB是完全不同的。SRB算法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IBM为了使多个令牌环LAN网段与IBM大型机之间建立桥路关系而提出的。和令牌环一样,SRB现在也成为了IEEE 802.5规范的一部分。

SRB在设计的时候是以很大型的网络为基础的。IBM的规范指出,任何两台设备之间不能有超过8个的令牌环和7个桥路存在(这也就是所谓的7个跃距的限制)。IEEE 802.5的规范现在则允许在两台设备之间存在14个的令牌环和13个桥路。Cisco通常情况下采用的是IBM 的规范。

SRB的工作情况

SRB是一个很贴切的名称,它说明在通过令牌环与桥路网络与通讯对象主机建立连接的时候,如果要预选出一条最佳的路由,源主机是必需的。在选出最佳路由之后,SRB就会将这一信息封装到每个令牌环数据帧的报头中去。这方面的内容请参考图7.3以加深大家的理解。

图7.3

SRB网络是由交替配置的令牌环和桥路组成的

如果Host A不知道它与目的主机B之间的路由,它会首先假设目的主机是本地的,往它的本地令牌环网段(Ring 1)发出一个测试数据帧。如果测试数据帧从目的主机返回的

话,那通讯就可以开始了。如果测试数据帧没有返回,源主机就会发送一个浏览器数据帧以确定目的主机是与哪一个远程网段相连的(这个例子中是Ring 4)。在浏览器数据帧和任何别的发送到远程令牌环去的数据帧中,它们的组/个体(group/individual)位必须要设置成1。这是MAC地址的第1位,也称作多播位。

每个接收到浏览器数据帧的桥路都会将此数据帧通过它们的端口转发出去,并且还会将它们的路由转发信息添加到浏览器数据帧中去。在图7.3的例子中,Host B接收到每一个浏览器数据帧的时候,它就能从此数据帧的信息中知道数据帧是通过什么样的路由到达它这个目的主机的,而且也就知道了返回Host A的两条路由是什么。利用这些信息,Host B会为每个浏览器数据帧向Host A发送一个应答信息。根据这些应答信息,Host A就获知了两条通往Host B去的路由:

? Ring 1, Bridge 1, Ring 2, Bridge 2, Ring 4

? Ring 1, Bridge 4, Ring 3, Bridge 3, Ring 4

现在Host A就必须要选择一条它与Host B之间的路由。由于IEEE 802.5标准并没有提供路由选择的方法,大多数的主机都是以第一个返回的浏览器数据帧中包含的路由作为自己的选择。Host A现在就将所选的路由放置到其令牌环数据帧的路由信息字段(RIF)中从而开始与Host B的通讯了。只有数据帧是发往远程LAN(这里是令牌环)的时候RIF 才会出现在令牌环数据帧中。

RIF字段的工作情况

能够构造一个RIF字段并不会对SRB的配置有什么帮助,但是这却对CCIE笔试有很大帮助,因为考试中会要求大家能够构造和读懂RIF从而正确的回答相应的问题。因此,请大家弄清楚下面图7.4中每个字段内容的解释以及跟在后面的例子。

图7.4

令牌环数据帧的路由信息字段(RIF)情况

如果令牌环数据帧中的令牌环信息标识(RII)位设置成了1,那就表明数据帧中会有一个RIF字段,因而这个数据帧就是传往另一个令牌环去的。

关键概念

如果数据帧中含有RIF字段的话,那802.5令牌环数据帧的令牌环信息标识(RII)就会设置成1。

每个RIF字段中都含有每个令牌环桥路对用于指定目的主机路由的一个路由转发控制字段和一个路由描述符字段。路由转发控制字段包括的子字段:

? Type—用于指定3种类型的浏览器数据:

? 指定路由(000)—终端工作站已经知道到目的主机的路由。

? 跨越数浏览器(110)—NetBIOS主机用于查找通往目的主机的最佳路由。只有源主机跨越树中的桥路才会发送这样的浏览器数据帧(也称为单路由广播数据)。

? 全路由浏览器数据(100)—SNA用于查找通往目的主机的所有路由的浏览器数据(也称为全路由广播数据)。

? Length—用于指定整个RIF字段的字节长度(2 到18)。

? D—方向位,用于指定数据帧通过令牌环和桥路传输的方向(正向或反向)(0 = 从左到右,1 = 从右到左)。

? Largest Frame Size—用于指定发往工作站的最大可接受数据帧数(也就是MTU)。桥路可以对路由中传输的数据帧数进行修改以适应较小的MTU值。下面这个表格就是与每个位组合相对应的MTU值:

路由描述符字段包含的子字段是:

? Ring number (12 位)—指定每个网络唯一的一个标识值。

? Bridge number (4 位)—指定每个令牌环唯一的一个标识值。

关键概念

大家必须要弄明白如何建立和读懂RIF,还应该理解RIF字段每个位的含义和作用。

RIF的构造

工作站在其RIF的路由描述符字段中指定的路由是一系列交替变换的令牌环和桥路号,该路由是以源主机的令牌环号开始而以目的主机的令牌环号结束的(完成这些字段的时候,最后一个桥路号总是设为0的)。下面就是图7.5中网络的RIF构造实例。

图7.5

以十六进制的令牌环号和桥路号构造RIF的实例

在这个例子中,Host A访问Host B有4条可能的路由(这里的令牌环和桥路号都是十六进制的,而在IOS配置文件中它们则是以十进制表示的。)。表7.1列出了Host A与Host B之间相互通讯可能的4种RIF的情况。请注意路径3和4中的方向位的设置使得RIF应该是从右往左读的。

表7.1 在Host A和Host B之间建立通讯所需的RIF

图7.6对路径1的RIF加以了解释。第一行中的RIF是以十六进制表示的,后面跟着的是相应的二进制数,同时还给出了每个字段的位长度以及相应的字段名称。字段名之后则是每个字段的含义。

图7.6

图7.5中所示网络拓扑的RIF构造情况

关键概念

SRB网络需要通过源主机以找出与目的主机之间的路由。网络中需要编号在整个网络内唯一的环路(如令牌环)和编号只需在桥路之间唯一的桥路。为了获知与目的主机之间的路由,终端工作站需要发送出一个浏览器数据帧并对返回的响应数据做出判断。在指定路由的时候,终端工作站需要将一系列的令牌环和桥路号放置到称为RIF(路由信息字段)的令牌环数据帧中去。桥路可以从该数据帧读取出路由来,然后将其数据帧进行转发。

纯SRB的配置

图7.7给出了一个简单的SRB示意图,这后面是其相应的IOS配置情况。(请注意,这个

例子中的令牌环和桥路号都是以十六进制形式给出的,而实际的IOS配置文件中则是用十进制来表示的。)

下面是图7.7中路由器/桥路的配置情况:

interface TokenRing0

source-bridge 52 11 24 (local ring, bridge number, target ring)

interface TokenRing1

source-bridge 24 11 52 (local ring, bridge number, target ring)

图7.7

SRB配置实例的网络拓扑

多端口SRB的配置

根据IEEE 802.5规范,纯SRB在每个桥路中不能具有两个以上的接口。为了克服这样的缺陷,Cisco IOS可以配置一个所有接口都指向的虚拟令牌环。大家参考一下图7.8及其后面的配置情况。(请注意,在这个例子的图和配置过程中,令牌环和桥路号都是以十进制的形式给出的。)

图7.8

具有虚拟令牌环的网络拓扑中多端口SRB的配置

下面就是图7.8中路由器/桥路的配置情况。这个例子与图7.7的纯SRB的配置最主要的区别就是令牌环接口采用了虚拟令牌环。

source-bridge ring-group 100 (establishes virtual ring)

interface TokenRing0

source-bridge 35 1 100 (local ring, bridge number, virtual/target ring)

interface TokenRing1

source-bridge 19 1 100 (local ring, bridge number, virtual/target ring)

interface TokenRing2

source-bridge 17 1 100 (local ring, bridge number, virtual/target ring)

interface TokenRing3

source-bridge 21 1 100 (local ring, bridge number, virtual/target ring)

关键概念

通过在路由器内指定一个所有别的接口都指向它的虚拟令牌环可以让一个桥路具有两个以上的端口。

远程源路由桥路(RSRB)

SRB的另一个局限就是它必须运行在令牌环网络上。Cisco IOS用于克服这一局限性的方法是很多的,包括源路由透明桥路(SRT),源路由转换桥路(SR/TLB)和远程源路由桥路(RSRB)等。RSRB通常是应用在WAN网络中的(当然,其实RSRB是可以用在所有非令牌环介质的)。这种配置将虚拟令牌环的概念(本章前面部分讨论过的)扩展到了WAN接口上去,使得这些虚拟的令牌环看上去似乎成了令牌环网段的一部分。RSRB 最特殊的一个命令就是source-bridge remote-peer,该命令的参数是一种传输类型,通常

情况下是TCP,它会将虚拟令牌环中的所有SRB数据都封装成TCP/IP的形式以在WAN网络进行传输。

关键概念

RSRB通过创建一个跨越所有非令牌环网络的虚拟令牌环,使得SRB能够存在于非令牌环网络之上。该令牌环在两台路由器必须是同样的进行配置,然后发送路由器将SRB数据进行封装,而接收路由器在将这些数据传到目的令牌环网段上去之前会把数据解封装出来的。

RSRB的工作过程和配置方法

现在以图7.9所示的网络为例子来讨论一下相应的IOS配置情况。下面就是这个图中路由器/桥路的配置过程,它与图7.8所示实例的配置过程的主要区别就是remote-peer命令,该命令在WAN链路上以TCP/IP的封装方式对虚拟令牌环进行了配置。

source-bridge ring-group 100 (establishes virtual ring)

source-bridge remote-peer 100 tcp 10.1.100.2 (specifies RSRB peers,

source-bridge remote-peer 100 tcp 10.1.100.1 virtual ring & encapsulation)

interface Serial0

ip address 10.1.100.1 255.255.255.252

interface TokenRing0

source-bridge 20 1 100 (local ring, bridge number, virtual/target ring)

R2

source-bridge ring-group 100 (establishes virtual ring)

source-bridge remote-peer 100 tcp 10.1.100.1 (specifies RSRB peers,

source-bridge remote-peer 100 tcp 10.1.100.2 virtual ring, & encapsulation)

interface Serial0

ip address 10.1.100.2 255.255.255.252

interface TokenRing0

source-bridge 30 2 100 (local ring, bridge number, virtual/target ring)

图7.9

RSRB配置实例的网络拓扑

源路由透明桥路

源路由透明桥路(SRT)使得SRB和透明桥路能够工作在同样的路由器中。如果数据帧中含有一个RIF字段,SRB就会对其进行处理,否则,数据帧就会通过透明桥路进行传输。和CBR中一样(在本章开始处进行了讨论),这两个过程之间也是不能进行通讯的。此外,SRT并没有提供以太网到令牌环网的通讯(转换桥路)。

SRT的配置

SRT的配置就是直截了当的将SRB和转换桥路的配置命令组合在一起。需要采用SRT的所有接口都需要通过SRT和SRB命令的配置,和上面的例子中一样。

interface TokenRing0

source-bridge 52 11 24 (local ring, bridge number, target ring)

bridge-group 1 (assigns the interface to transparent bridge group 1)

interface TokenRing1

source-bridge 24 11 52 (local ring, bridge number, target ring)

bridge-group 1 (assigns the interface to transparent bridge group 1)

bridge 1 protocol ieee ( bridge 1 will use the spanning tree protocol)

关键概念

SRT将SRB和透明桥路集成在了同一台路由器上。路由器检测到RIF字段的时候,数据帧就会进入到SRB域中去。

源路由转换桥路

源路由转换桥路(SR/TLB)是Cisco用于克服SRB、RSRB和SRT的主要缺陷的一个专利解决方案,它允许SRB和透明桥路过程之间相互交换数据帧。此外,它还通过转换桥路使得以太主机能够进入SRB域中去。但是,这种方式也带来了它自身的缺点:

? 由于跨越树协议数据包并能在两个过程之间传输,网络设计者就需要确保透明桥路和SRB域之间没有任何的回路存在。

? 以太网和令牌环网之间的MTU值是不同的。

? 以太数据帧不支持RIF。

? 以太网和令牌环网的MAC地址中各个位的顺序不一致。

以太MAC地址到令牌环MAC地址的转换

CCIE考试要求大家对以太网和令牌网在MAC地址位顺序上的区别应该再有一个更加深入全面的认识。以太网和令牌环网的MAC地址都是48位的,但是二者的主要区别就在单个字节的内的位顺序上。以太设备读取地址位的时候都是从左到右的(规范方式),与此相同,令牌环设备在读取地址字节的时候也是从左到右的。但是在每个字节中,令牌环设备是从右到左读取每个位的(非规范方式)。这样的结果就是,令牌环网段上识别出来的同样的终端节点的MAC地址的十六进制值和以太网段上识别出来的是完全不一样的。下面就是将字节的位顺序反过来的一个例子:

以太网:00000000.01010111.01100010

令牌环网:00000000.11101010.01000110

另一个例子就是图7.10中,我们采用了一台Cisco路由器(0000.0c13.d717)的以太MAC地址来向大家演示一下这个转换的过程。

图7.10

将一个以太MAC地址转换成令牌环MAC地址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以太MAC地址0000.0c13.d717转换成了令牌环地址0000.30c8.ebe8。

关键概念

在以太网和令牌环网之间交换数据的时候,每个数据包的位顺序都会发生改变,尤其要注意的是其中的MAC地址部分。

基本SR/TLB的配置

SR/TLB的配置过程首先包括多端口SRB和透明桥路(恰面都讨论过的)的配置。这些完成之后,就需要用SR/TLB专用的source-bridge transparent命令进行配置,将SRB网段与透明桥路网段连接在一起。下面就是这一命令的句法结构以及相应的解释:

source-bridge transparent ring-group pseudo-ring bridge-number tb-group

? ring-group 就是用令牌环组命令source-bridge创建的虚拟令牌环组。

? pseudo-ring 就是透明桥路网段与SRB网段之间的令牌环编号。

? bridge-number 就是从SRB网段到透明桥路网段的桥路号。

? tb-group 就是需要与SRB网段连接在一起的透明桥路的编号。

图7.11中的图表和IOS配置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

图7.11

SR/TLB配置实例的网络拓扑

在图7.11中,从令牌环网段到以太网段的路由RIF字段显示是从ring 18到bridge 7到ring 10到bridge 5再到ring 3。

下面就是图7.11中路由器/桥路的SR/TLB配置情况:

source-bridge ring-group 10 (establishes virtual ring)

source-bridge transparent 10 3 5 1 (specifies ring-group, pseudo-ring,

bridge-number, & transparent bridge-group)

interface Ethernet0

bridge-group 1 (assigns the interface to transparent bridge group 1)

interface TokenRing0

source-bridge 18 7 10 (local ring, bridge number, virtual/target ring)

source-bridge spanning (enables NetBIOS spanning explorers)

bridge 1 protocol ieee (bridge 1 will use the spanning tree protocol)

关键概念

SR/TLB能够使以太网段成为SRB域的一部分,而以太网段的识别是通过虚拟令牌环来实现的。

数据链路的交换技术

RFC 1795中定义的数据链路交换(DLSw)能够利用数据链路层封装与交换技术在TCP/IP 网络上对SNA和NetBIOS数据进行转发。DLSw采用的是交换机到交换机协议(SSP)而不是SRB,这样就能够避免SRB的主要缺陷,像跃距限制,广播和无用数据,超时,无法进行数据流控制和优先级配置等不足之处。SSP的作用就是找出资源,建立连接,转发数据,数据流控制以及检错纠错等。与SRB及其衍生物相比,DLSw能够在不同的介质之间进行本地的转换,DLSw最大的优势还是它能在本地对数据链路连接(如LLC2)进行终止。通过这样做,DLSw能够在WAN中消除DLC超时和隔离开一些无用数据,如keepalive数据和轮循数据等。由于这些原因,Cisco推荐使用的是DLSw而不是SRB。

DLSw的相关术语

DLSw路由器也称为同位体,两台路由器之间的连接也称为同位体连接。一个同位体连接可以承载多条线路。一条DLSw线路包括:

? 起始SNA设备和起始路由器之间的数据链路控制连接。

? 两台路由器之间的TCP连接。

? 目的路由器和目的SNA设备之间的数据链路控制连接。

图7.12列出了这些基本的DLSw术语和概念的情况。

图7.12

DLSw的术语和概念

DLSw的工作过程

在终端系统的通讯能够正常进行之前,必须要首先完成下面这些配置:

? 建立同位体的连接(IOS命令为:show dlsw peer)

? 进行性能的交换(IOS命令为:show dlsw capabilities)

? 建立线路(IOS命令为:show dlsw circuit)

两台路由器之间建立起了TCP/IP连接,配置了DLSw之后,它们之间就具有了同位关系。一台路由器可以具有多个DLSw同位体,这也可以称为伙伴。建立起TCP连接之后,路由器就会进行性能的交换,包括DLSw版本号,初始调步窗口(接收窗口大小),对NetBIOS的支持,所支持的服务访问点(SAP)以及TCP话路数目。

一对终端系统之间线路的建立包括目的资源的查找(以其NetBIOS名的目的MAC地址为基础)和数据链路控制连接的设置。这一过程很明显是由DLSw SSP过程虚拟出来的,而DLC连接则确实是在每个终端系统及其本地DLSw路由器之间建立起来了的。从对SRB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SNA设备通过发送一个具有目的SNA设备的MAC地址的浏览器数据帧(一个TEST数据或者是一个数据交换标识[XID]数据帧)而相互确定对方的所在。DLSw路由器接收到一个浏览器数据帧的时候,路由器就会向它的每个DLSw同位体发送一个canureach数据帧。这些同位体中的一个如果能够访问指定的MAC地址,它就会以一个icanreach数据帧作为响应。特定的序列中包括一个canureach ex(浏览器数据帧),它能利用此数据帧去查找资源和canureach cs(建立线路)从而就能触发同位体路由器去进行线路的建立。DLSw会将这些信息加以缓存从而保证以后在搜索同样资源的时候不需要发送一些没有多余的浏览器数据帧。

线路建立以后,SNA信息帧就会在线路上进行传输,而DLC层的ACK信息仍然是会通过线路每一端上的路由器加以处理的。对于终端工作站来说,这些工作站之间似乎只有一个桥路存在。而对DLSw过程来说,线路是通过源线路和目的线路ID来唯一的进行识别的,这些ID信息是存在于数据链路控制地址(如MAC地址)中的所有稳定状态数据帧之中的。每一个线路的ID都是通过目的和源MAC地址,目的和源链路服务访问点(LSAP)以及数据链路控制端口ID来定义的。在这里,线路的概念将管理过程大大的进行了简化,而它对错误信息的处理和清除也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概念

DLSw利用同位体与线路的概念替代了SRT,RSRB和SR/TLB,通过本地第2层数据帧的ACK信号,DLSw能够节约带宽并减少WAN上桥路传输相关的延迟时间的长短。

DLSw的配置

DLSw和RSRB的配置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尽管dlsw remote-peer命令有很多可用的选项,但是这里列出的这些却是最为重要和有用的选项,如图7.12所示。

dlsw local-peer peer-id 10.1.10.1 (specifies local DLSw address)

dlsw remote-peer 0 tcp 10.1.20.1 (remote DLSw address & encapsulation)

dlsw bridge-group 1 (bridge 1 is part of the DLSw process)

interface Loopback0

ip address 10.1.10.1 255.255.255.252 (creates local DLSw interface

to be used in peering)

interface Ethernet0

bridge-group 1 (assigns the interface to transparent bridge group 1)

bridge 1 protocol ieee (specifies that bridge 1 uses

the spanning tree protocol)

R2

source-bridge ring-group 100 (establishes virtual ring)

dlsw local-peer peer-id 10.1.20.1 promiscuous (specifies local DLSw address

and allows multiple peers)

dlsw duplicate-path-bias load-balance (per circuit load balancing)

interface Loopback0

ip address 10.1.20.1 255.255.255.252 (creates local DLSw interface

to be used in peering)

interface TokenRing0

source-bridge 17 1 100 (local ring, bridge number, virtual/target ring)

interface TokenRing1

source-bridge 19 1 100 (local ring, bridge number, virtual/target ring)

在这个例子中,路由器R1的e0接口上的SNA和NetBIOS数据是通过bridge-group 1命令与DLSw过程联系在一起的。路由器R2的配置中加入了一些图中没有的额外特性。命令promiscuous使得所有的DLSw路由器在无需更改R2配置的情况下就可以与之建立起同位体关系。在大型公司网络中,在两个不同的令牌环(通常是具有配置于不同网卡NIC上的相同MAC地址)上前向终端处理器(FEP)是很常见的。为给路由器增加冗余度,可以采用dlsw duplicate-path-bias load-balance命令配置另外一个令牌环接口,路由器利用这条命令能够在两个令牌环网段上进行基于线路(而不是基于数据包)的负载共享。一个令牌环出现故障的时候,数据就会迅速的转换到另一个环上去。如果是在SRB环境中,那工作站就会重新去查找一条通往目的工作站的路由。不过,这样的冗余情况是由DLSw过程进行处理的,终端工作站并不知道这些过程的发生,因而也就不会受到什么不良的影响。

一些命令的执行情况

DLSw有三个相关的show命令,利用这些命令,我们可以进一步的对DLSw的概念加以理解。

R1#show dlsw peer

Peers: state pkts_rx pkts_tx type drops ckts TCP uptime

TCP 10.1.20.1 CONNECT 13817927 7 60164 conf 0 2 0 3w1d

这条命令的执行结果说明,路由器R1已经和R2建立起了同位体关系,此外结果还包含一些重要的统计信息,如同位体建立了有多长时间(如果关系断开的话,这个实践计数器就会复位),两台路由器之间的线路数目(2个)以及已经收发了的数据包的数目。

R1#show dlsw reachability

DLSw Remote MAC address reachability cache list

Mac Addr status Loc. port rif

0000.8124.1106 FOUND LOCAL TBridge-001 --no rif--

0002.f682.c4e3 FOUND LOCAL TBridge-001 --no rif--

4000.7000.0003 FOUND REMOTE 10.1.20.1(2065)

这条命令显示的是本地和远程SNA设备的MAC地址,这些信息是DLSw同位体共享的,以此可以减少所需DLSw浏览器数据包的数目。

R1#show dlsw circuits

Index local addr(lsap) remote addr(dsap) state

1040187525 0002.f682.c4e3(18) 4000.7000.0003(04) CONNECTED

520093825 0002.f682.c4e3(04) 4000.7000.0003(04) CONNECTED

这条命令的显示结果包括两条线路,本地MAC地址(以令牌环的格式),本地服务访问点(LSAP),远程MAC地址(以令牌环的格式),目的SAP以及连接的状态。当显示“CONNECTED”的时候,说明线路已经建立,两台终端工作站之间可以进行数据的交换了。

问题与答案

1. 不可路由协议主要包括哪些?

答案:SNA, NetBIOS, DEC LAT, DEC MOP

2. CRB与IRB的区别是什么?

答案:在CRB中,路由和桥路的转发是分开进行的,而IRB中,它们则是集成在一起的。

3. BVI的功能是什么?

答案:BVI是桥路转发与路由转发过程之间的接口。

4. 在SRB中,终端工作站之间的通讯路径是由什么设备确定的?

答案:在路由生成的网络环境中,终端工作站只需要确定网关的位置就可以了。但是在SRB环境中,源主机需要负责指定通过网络传到目的主机的路由。

5. 浏览器数据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在SRB网络环境中,终端工作站会发送一个浏览器数据帧以确定它与目的主机之间的路由。

6. RIF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路由信息字段(RIF)是源主机指定的,其作用就是指定一条通往目的主机的路由。

7. 指定令牌环号需要多少位?

答案:最简单的答案是3个。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很常见,问得挺模糊,可以有好几种的解释。8. SRB中的最大跃距数是多少?

答案:最简短的答案是7个。和上一个问题一样,这道题也问得很模糊。最初的IBM标准和Cisco 的推荐方式都说是7个,但是IEEE 802.5标准中现在则可以允许15个的跃距数。

9. RSRB和SRB的区别是什么?

答案:RSRB是Cisco的一个专利协议,它实现了在非令牌环网络(如WAN)上承载SRB域的目的。

10. 在SRT环境中,一个数据帧能否进入SRB域是由什么决定的?

答案:如果令牌环信息标识(RII)字段设置为1,说明数据帧包含有RIF字段,那该数据帧就会进入SRB域,否则,它就会通过透明桥路进行转发。

模拟试题

1. 桥路网络中,终端工作站总是利用其通讯对象的实际MAC地址与之进行通讯的。

A. True

B. False

答案A正确,在路由网络中,终端工作站只有和本地网段上的通讯对象进行通讯的时候用的才是实际的MAC地址。对于本地网段以外的数据,终端工作站是与其通讯对象的本地网段上的网关(路由启)的MAC地址进行通讯的。以太到令牌环的桥路也不例外,数据包只是位的顺序不同而已,并不是改变了。答案B不正确,桥路唯一用来通讯的就只有MAC地址而已。

2. 在源路由桥路(SRB)中,怎样才是具体的说明了某个数据帧是发往一个远程令牌环的?

A. 源地址字段中的多播位是0。

B. 源地址字段中的多播位是1。

C. 浏览器位是0。

D. 浏览器位是1。

E. 路由转发字段包含一个路由指示字。

答案A不正确,如果该位为1,那就是一个多播数据帧。答案B正确,因为该位为1,说明是一个多播数据帧,这样也就能发去到远程令牌环。答案C和D都不正确,浏览器位与传输目的地址是没有关系的。答案E也不正确,尽管RIF中路由指示字的存在最能说明数据帧是发去远程令牌环的,但是如果多播没有设为1的话,数据帧是无法通过本地令牌环的。因此单就此答案本身并不能说明数据包的传输目的地址。

3. 下列哪些不是路由指示字中的有效桥路号?

A. 0x3

B. 0x7

C. 0xb

D. 0xf

E. 0x11

答案A到D都不正确,桥路号都是两位的十六进制数。答案E是正确的,字段长度为4位,最大值因而也就是F (15)。也可以说,Cisco推荐的IBM规范规定的最大桥路数是7个。问题的模糊性是Cisco考试的特点。

4. 在CRB中通过桥路传输可路由协议的时候需要使用no ip routing命令进行配置。

A. True

B. False

答案A不正确,如果输入了这个命令,原来接口上运行的IP路由转发就会给禁止掉。答案B是正确的,该命令会禁止CRB的路由功能,配置之后不会进行任何的路由转发工作。

5. 下列关于BVI的叙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A. 它会在以太和令牌环之间进行转换。

B. 它代表的是桥路域与路由域之间的转换关系。

C. 默认情况下它是对IP进行桥路转发。

D. 它会将数据从它所代表的桥路组通过桥路转发出去。

E. 所有路由到BVI去的数据都会再作为桥路数据转发到相应的桥路组去。

答案A是正确的,BVI不会在这两种介质之间进行转换。答案B不正确,因为这个叙述是正确的。答案C是正确的,BVI是进行路由转发而不是桥路转发的。答案D是正确答案,BVI是对数据进行路由而不是桥路转发。答案E是不正确答案,这个叙述是直接引自Cisco 的文献中的。

6. 能够连接不同类型介质的桥路称为:

A. Transparent bridge

B. Source-route bridge

C. Source-route transparent bridge

D. Translational bridge

E. Translating bridge

答案A不正确,透明桥路连接的是以太与以太介质或令牌环与令牌环介质。答案B不正确,根据定义,源路由桥路只使用令牌环介质。答案C不正确,源路由透明桥路是在一台设备中将两种技术进行合成的结果。答案D是正确的,转换意思就是不同介质类型之间的数据转换。答案E的所谓“translating bridge”根本就不存在。

7. 哪种类型的桥路不会将数据封装成另一种协议?

A. Source-route bridging

B. Remote source-route bridging

C. Transparent bridging

D. Translational bridging

答案A是正确的,SRB完全是令牌环的。答案B不正确,RSRB中的虚拟令牌环组就允许通过封装到另一个协议中(也就是TCP/IP WAN链路)从而使得SRB域能够跨越非令牌环网络。答案C是正确的,它只与以太介质有关。答案D是正确的,它不会对任何数据进行封装,只是将数据在不同介质类型之间进行转换。

后面3个问题都请参考下面一个show interface命令的执行结果:

TokenRing0 is up, line protocol is up

Hardware is TMS380, address is 0000.30a0.a66f (bia 0000.30a0.a66f )

MTU 4464 bytes, BW 16000 Kbit, DLY 630 usec, rely 255/255, load 1/255

Encapsulation SNAP, loopback not set, keepalive set (10 sec)

ARP type: SNAP, ARP Timeout 04:00:00

Ring speed: 16 Mbps

Multiring node, Source-Route Transparent bridge capable

Source bridging enabled, srn 30 bn 2 trn 100 (ring group) proxy explorers enabled, spanning

explorer disabled, NetBIOS cache enabled

Group Address: 0x00000000, Functional Address: 0x0800011A

Ethernet Transit OUI: 0x000000

8. 根据上面的命令执行结果,下列的叙述哪些不正确?

A. Encapsulation SNAP声明的出现表明该接口是透明桥路配置的一部分。

B. multiring node声明的存在表明该接口会将令牌环数据转换为FDDI DAS。

C. 这里是不支持NetBIOS的。

D. 该接口上接收到的没有RIF的数据包将会进行透明桥路转发。

E. ring group声明的出现说明该接口是RSRB配置的一部分。

答案A是正确的,封装类型和透明桥路配置是没有关系的。答案B是正确的,multiring node只是启动了RIF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功能而已。答案C是不正确的,跨越浏览器是禁止了的,因此NetBIOS是没有办法发送浏览器数据的。答案D是正确的,有一个接口报告声称自己是具有SRT功能的,但是由于不知道路由器的配置,也就不可能从这里的执行结果判断出数据帧是否可以进行透明桥路转发。例如,一个多端口的SRB配置就还需要令牌环组的存在才行。

9. 根据上面提供的信息,这个接口是具有SRT功能的。这也就意味着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呢?

A. 使用SNAP封装形式的令牌环数据转换成使用802.3封装形式的令牌环数据。

B. 根据需要,当使用不同介质类型的时候,路由信息字段(RIF)可以加上,也可以删除。

C. 该接口只能将数据转发去以太网段。

D. 路由器会通过源路由透明桥路将令牌环数据帧传输到FDDI。

E. 该接口上接收到的没有RIF的数据包将会进行透明桥路转发。

答案A不正确,这是一个没有意义的答案。答案B不正确,问题问的是SRT (透明桥路转发),而不是转换桥路。答案C不正确,这个答案也没有任何意义。答案D也不正确,令牌环到FDDI的转换需要的是转换桥路。答案E是正确的。

10. 以太传输的OUI有什么用?

A. 识别通过该接口路由转发出去的桥路数据帧。

B. 在以太数据帧转换为令牌环SNAP数据帧的时候使用。

C. 在将NetBIOS数据帧通过桥路转发到非IBM网络环境去的时候用于屏蔽供应商ID的。

D. 是令牌环中用于向后兼容以太中继器的。

E. 在传输虚拟令牌环的时候用作为桥路号。

答案B是正确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