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改造加固梁柱包钢施工方案

改造加固梁柱包钢施工方案

改造加固梁柱包钢施工方案
改造加固梁柱包钢施工方案

XX XX装修工程

编制人:

审核人:

X X X X公司

2013年09月02日

目录

1.编制依据 (3)

2.工程概况 (3)

2.1 工程简介 (3)

3施工准备 (3)

1.1.机具准备 (3)

3.2.技术准备 (4)

4材料要求 (4)

5工艺流程 (5)

6施工方法 (6)

6.1钢板等型钢备料及表面处理 (6)

6.2混凝土表面处理 (7)

6.3.锚固螺栓定位及固定 (7)

6.4包钢骨架制作、焊接、嵌固钢板 (8)

6.5制孔 (8)

6.6密封及粘贴灌浆嘴 (8)

6.7配置灌注胶 (8)

6.8 压力灌胶 (8)

6.9静置养护 (8)

7质量检验 (9)

8 质量保证措施 (9)

9 安全保证措施 (9)

1.编制依据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4、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50-2010

5、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

6、XXXX装修工程施工图纸

2.工程概况

本工程梁包钢部位多,施工难度大,工艺复杂,应由丰富施工经验的专业队伍承担,包钢加固就是在混凝土结构受力构件的外侧用结构灌注胶外包钢板,以补强或提高其受力强度,提高结构的安全性。钢板与混凝土受力构件共同作用,使原构件的刚度、强度都大幅度地提高,特别是耐久性及抗疲劳能力增强。

3施工准备

1.1.机具准备

本工程包钢拟投入以下机具:

3.2.技术准备

1、在施工顺序安排时,要先将钢板件焊接后再灌胶包钢,以避免焊接温度使结构胶失效.

2、用于加固的钢板,其粘接面,须进行必要的除锈和粗糙处理,打磨粗糙度越大越好,打磨纹路应与钢板受力方向垂直。

3、结构加固构件包钢及灌胶后,严禁敲打、施焊加固钢板,做好成品保护工作。

4、加固的钢板或型钢与原有混凝土构件连接时,需将混凝土构件的连接表面按有关要求进行修整,并进行补平处理。

5、本工程梁包钢按下图施工;

1、结构胶加固的主要材料为建筑结构胶、型钢、钢板及螺栓。

2、未注明的包钢钢板材质为Q345B。

3、包钢结构胶和植筋胶均应满足《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A级胶要求。

4、各类胶其填料必须在工厂制胶时添加,严禁在施工现场掺入。严禁使用乙二胺作改性环氧树脂固化剂;严禁掺加挥发性有害溶剂和非反应性稀释剂。

5、各类结构胶在使用前,应在业主、监理和项目管理公司的监督下进行随机抽样检查,通过国家认可部门的检测,并提供以下试验报告:

1》轴向抗拉性能的抽样实验报告

2》抗震延性性能实验报告

3》防火性能实验报告

4》耐高温烧焊实验报告

5》抗疲劳性能实验报告

6》环保性能实验报告

6、各类胶应严格控制不得含有苯元素,并应在业主、监理和项目管理公司的监督下进行随机抽样检查,应通过中国医学科学院提供的无毒检测试验,并提供相关试验报告。

7、各类胶使用前应报业主、项目管理公司、监理和设计,认可后方可采用。

8、结构胶及锚固胶应禁止采用环氧树脂类胶粘剂。胶粘剂要求抗严寒、防老化和耐酸碱,常温下无蠕变,有较好的抗震、抗疲劳性能及耐久性;

5工艺流程

6施工方法

6.1钢板等型钢备料及表面处理

1、根据设计图纸结合现场实际尺寸加工钢板等型钢,按混凝土表面锚固螺栓实际位置确定钢板位置,并在钢板上、下端确定灌浆、出浆孔孔径5mm 。钢板钻孔,不大于锚固螺栓直熟悉图纸并备料 型钢表面处理

搭设脚手架

混凝土表面处理

放线

包钢骨架制安焊接

锚固螺栓

密封及粘贴灌胶嘴

配制结构胶

压力灌胶并封口

养护、固化

质量检验

防护面层施工

属光泽、无锈迹、打磨粗糙度越大越好。要求钢板表面无灰尘、无油污。

2、放样应按施工图纸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以1:1的大样放出构件几何尺寸及各部分连结节点,并交质检人员检查,确定无误后,方可下料施工;

3、根据大样制作样板和样杆,作为下料、弯制、切割的依据,样板和样杆应核对无误后,方可下料施工。样板或样杆多次使用时,应进行实样复核;

4、样板及样杆制作应考虑下料切割的预支留量及多层焊接的收缩余量和安装时水平基础的水平误差的留量。

5、应按下料样板或样杆进行,下料划线宽度应控制在0.5mm~1.0mm内;

切割时应控制切割火焰的温度、切割速度、切割缝的宽度,对于长厚板缝的切割应用自动或半自动切割机进行;

6、割后应及时去掉氧化铁,气割的允许偏差及切割精度应符合所切割质量标准,对于未达到质量要求的切割截面要求进行机械打磨处理;

7、下料待加工的零件应进行分类编号,并按加工的先后顺序进行堆放。堆放时应临时加支撑点,避免因构件积压或自重引起的变形。

8 、矫正后的钢材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面和损伤,划痕深度不得大于0.5mm,大于0.5mm 时应进行焊补并打磨平整;

6.2混凝土表面处理

1、按设计要求,结合现场原有梁的实际截面尺寸,确定螺栓固定位置及粘贴钢板的位置。

2、将包钢及粘贴钢板范围内的混凝土表面进行打磨打毛处理,除去表面不良混凝土、表面疏松物、浮浆、砂浆面层等,然后用磨光机或钢丝刷对混凝土表面打磨,并吹除粉粒及灰尘。

3、原构件混凝土截面的棱角应进行圆化打磨,圆化半径≮20mm,磨圆的混凝土表面应无松动的骨料和粉尘。

6.3.锚固螺栓定位及固定

1、按设计图纸在混凝土表面划线,确定锚固螺栓的位置。

2、清除孔内松散浮渣,用压缩空气吹孔,清除孔内残余灰尘。

3、用丙酮或酒精洗孔壁,保持孔壁无油污。

4、用稀释的液体结构胶涂刷孔壁。

5、待孔壁胶液稍干时,向孔内灌入结构胶,胶体应充满锚固螺栓孔。

6.4包钢骨架制作、焊接、嵌固钢板

1、将清洗后的钢板套入锚固螺栓,利用螺栓调整钢板与混凝土表面之间的空隙。根据混凝土表面平整情况,空隙厚度一般应控制在(3—5mm)。

2、拧紧锚固螺栓螺母,将钢板固定。

3、沿钢板四周边用结构胶封堵,使钢板与混凝土表面之间形成密封空隙。

4、胶体的搅拌机具及容器不得有油污,应避免任何杂物进入容器。

6.5制孔

1、本结构的构件装配连接均采用螺栓连接,根据设计图纸结合现场实际尺寸,按混凝土表面锚固螺栓实际位置确定钢板位置,钢板钻孔,不大于锚固螺栓直径2mm;

2、为保证制孔的精度和偏差,每组板在制孔时应在模板中进行,模板必须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6.6密封及粘贴灌浆嘴

1、用包钢结构胶将钢构件全部边缘密封:用批刀将边胶挤压入钢板与混凝土间隔缝隙控制在2~3mm内;

2、密封后的钢梁不得锤击、焊接或振动;

3、密封前必须根据各构件具体结构形式确定入胶口、出气口的位置及数量,排气孔间距为2-3m,用结构胶粘贴灌浆嘴并留出排气孔。

4、待结构胶强度达到终凝时,将灌浆管与灌浆嘴接通后,启动空气压缩机,利用压缩空气检查灌浆系统和钢板周围密封是否完好,若空压机压力表达到0.4MPa,则说明密封完好,可以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或采用涂抹肥皂水的方式试验密封效果。

6.7配置灌注胶

现场由专人配制灌注胶,将包钢灌注结构胶按比例混合均匀,搅拌时间不少于5分钟,调制好的结构胶应在1小时内使用完毕。

6.8 压力灌胶

将调制好的液态结构胶装入灌浆罐内,启动空压机及灌浆装置向钢梁(钢板)与混凝土面的空腔内灌浆,由下至上,由左至右,依次进行灌注,灌胶压力为0.2MPa,胶体从灌胶嘴压入,当最后一个排气孔出浆后,停止加压,用密封胶堵孔,再以较低压力维持10分钟以上方可停止灌胶;待空腔内胶体达到初凝而不外流时拆下灌浆盒,再用结构胶将灌浆盒处抹平、封口。灌浆后不得对钢架进行锤击、移动和焊接。

结构胶可在常温下养护、固化,环境温度15℃以上时,3天后可受力使用,若低于15℃,一般10天左右可受力使用。静置固化养护期间,被加固部位不得受到任何的撞击和振动的影响,养护环境和要求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执行。

7质量检验

1、注胶(或注浆)施工结束后,应静置72h 进行固化过程的养护。养护期间,被加固部位不得受到任何撞击和振动的影响。,一般采用非破损检验。对注胶质量进行下列检验和探测:

2、胶粘强度检验应在注胶开始前,由检验机构派员到现场在被加固构件上预贴正拉粘结强度检验用的标准块;粘贴后,应在接触压条件下,静置养护7d。到期时,应立即进行现场检验与合格评定。

3、注胶饱满度探测应由检验机构派员到现场用仪器或敲击法进行探测,探测结果以空鼓率不大于5%为合格。

4 被加固构件注胶(或注浆)后的外观应无污渍、无胶液(或浆液)挤出的残留物;注胶孔(或注浆孔)和排气孔的封闭应平整;注胶嘴(或注浆嘴)底座及其残片应全部铲除干净。

8 质量保证措施

1、混凝土构件表面,应进行找平处理

2、钢板粘接面,须进行除锈和粗糙处理。如钢板未生锈或轻微锈蚀,可用喷砂、砂布或平砂轮打磨,直至出现金属光泽。打磨粗糙度越大越好,打磨纹路应与钢板受力方向垂直。

3、粘结剂使用前应进行现场质量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配制。注意搅拌时应避免雨水进入容器,按同一方向进行搅拌,容器内不得有油污。

4、粘结剂配制好后,用抹刀同时涂抹在已处理好的混凝土表面和钢板面上,厚度1~3 mm,中间厚边缘薄,然后将钢板贴于预定位置。

5、由于包钢加固工程施工难度较大,现场先做一个加固节点,经现场检验确认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后再进行加固工程施工。

9 安全保证措施

1).严格按照防火、防爆的有关规定设置料库等临时设施;临时设施区域配足消防器材。

2).消防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贯彻执行消防法规、规章和消防技术规范。

制度。建立实施安全责任制的考核、奖惩制度,奖优罚劣。

4).进行经常性的防火、防爆安全检查,及时制止、纠正违法、违章行为,防止和消除隐患。对暂难以消除的火险隐患,必须采取应急措施,确保安全。

5).使用电气设备符合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安装电气设备,进行切割作业等,由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操作。

6).不得在作业区内放置易燃易爆物品,禁止烟火的地方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

7).施工人员必须着工作服或标志服,同时着装要符合劳动保护的有关规定。

8).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按设备说明书的要求安全合理的使用机械设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