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竞赛中的无理函数最值问题

数学竞赛中的无理函数最值问题

数学竞赛中的无理函数最值问题
数学竞赛中的无理函数最值问题

数学竞赛中的无理函数最值问题

无理函数是一类特殊的函数,其最值(或值域)的求法大多涉及到化归思想,能较好的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受到数学竞赛命题人的青睐,时常出现在数学竞赛中,本文结合近几年全国数学联赛中的一些试题,总结这类问题的解法,并给出相应练习供参考:

一、利用函数单调性求无理函数的最值

若无理函数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容易确定,常借助其单调性求最值。 例1(2010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函数x x x f 3245)(---=的值域是 .

解析:该题是一道基础题,易知)(x f 的定义域是[]8,5,且)(x f 在[]8,5上是增函数,x=5时)(x f 取到最小值-3,x=8时)(x f 取到最大值3,所以)(x f 的值域为]3,3[-.

练习1:函数12)(2+-+-=x x x x f 的最小值是 .(3) 二、利用代数换元求无理函数的最值

例2.(2011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山西预赛)函数25y x =-是 .

解析:t =,则612304(113)14y x x =-+=--+

2

23656546142244t t t ?

?=-++=--+≤ ???

,则6524y ≤,当34t =,即16748x =取得等号,

所以25y x =-24

65. 例 3.(2011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四川初赛)已知0>m ,若函数

mx x x f -+=100)(的最大值为)(m g ,求)(m g 的最小值.

解析:令mx t -=100,则m

t x 2

100-=,

∴4

100)2(110022m

m m t m t m t y ++--=+-=

, ∴当2m t =

时,y 有最大值

4100m m +,即4

100)(m

m m g +=. ∴104

10024100)(=?≥+=

m

m m m m g ,

等号当且仅当20=m 时成立, ∴当20=m 时,)(m g 有最小值10.

评析:对于形如“y m x n a x b

=++±”的无理函数,一般可通过令t a x b =+,将原函数转化为关于t 的二次函数,通过配方求最值,本法同

样适用于形如“y m x n a x b

=++22±”的函数。 练习2: 函数1412--+=x x y 的最小值是 .(1). 三、利用三角换元求无理函数的最值

例4(2011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四川初赛) 函数x x x f 3245)(-+-=的最大值为( )

A 、3

B 、3

C 、32

D 、33

解析:本题显然由例1改编,一个运算符号的差别,导致解法的不同,因为

3)8()5(22=-+-x x ,所以可设x-5=θsin 3,8-x=θcos 3(0≤2π

θ≤),

则x x 3245-+-=θsin 3+θcos 3=)3

sin(32π

θ+≤32,所以选C.

评析:对一些无理函数进行适当的三角换元,可去掉根式,转化为三角函数求最值,一般来说,若函数式中含有21x -、21x +、12-x 可分别令θsin =x 、

θtan =x 、θsec =x ,从而脱去根式,再借助三角函数有界性求最值.

例5.(2011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函数1

1

)(2-+=x x x f 的值域

为 .

解析:设4

2

2

tan π

θπ

θπ

θ≠

<

<-

=且,x ,

则1tan cos 1

)(-=θθx f =)(4sin 21

cos sin 1πθθθ-=

-, 由4

2

2

π

θπ

θπ

<

<-

且得

)1,0()0,2[)4

sin(2 -∈-π

θ,

所以

),(,()(∞+-∞-∈-1]22

4

sin 21

πθ, 所以1

1

)(2-+=x x x f 的值域为),(,(∞+-∞-1]22 .

练习3:(2011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内蒙古初赛)

18450910)(22-+-+-+-=x x x x x f 的最大值为 .(15) 四、利用柯西不等式求无理函数最值

我们以上面的例4为例,来分析柯西不等式的应用:因为51≤≤x ,由柯西不等式得3285315.352=-+-+≤-+-x x x x

评注:利用柯西不等式:2222y x b a by ax +?+≤+能够快速求得这类无理函数的最大值

五、利用距离模型求无理函数最值

例 6.(2008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江西预赛)设

x R ∈, 则函数()()2

211216f x x x =++

-+的最小值

为 .

解析:如图,取A 为数轴原点,12AB =,再作

AB 垂线,AC BD ,使1,4AC BD ==,在数轴上取

点P ,使 AP x =,则()f x CP DP =+,当,,C P D 共线时,

)(x f 值最小,此时.13512||||)]([22min =+===AE CD x f

例7.求函数842222+-++-=x x x x y 的最小值.

解:842222+-++-=x x x x y 22222)2(1)1(+-++-=x x , 故几何意义为:在直角坐标系下,函数值为x 轴上的点)0,(x 与)2,2(),1,1(-B A 的 距离之和,如图所示,从而可知10||=≥AB y ,即三点共线时,函数最小值为10.

练习4:函数()424236131f x x x x x x =--+--+的最大值是_______。

六、利用斜率模型求无理函数最值

例8.求函数()211

2x f x x -+=+的最小值。

解:令21x y -=,则()()1

,2

y f x g x y x +==+且()2210x y y +=≥,于是问题转化为:

P

E

D C

B

A

当点(),P x y 在上半个单位圆()2210x y y +=≥上运动时,求()2,1A --与(),P x y 的连线AP 的斜率的最值(如图).显然,当点P 与点()1,0B 重合时,直线AP 的斜

率最小,此时1

3

AB K =.当直线AP 与上半个单位圆()2210x y y +=≥相切时,直线

AP 的斜率最大.

设AP K K =,则直线AP 的方程为()12y K x +=+ 直线AP 与上半个单位圆()2210x y y +=≥相切

1OP d ∴=

= 解得 0K =(舍去)或43

K =

综上可得,直线AP 的斜率的最值为: min 13AB K K ==

, max 4

3

AP K K == ()min 13f x ∴=???? , ()max 43f x =????

练习5:函数x

x x f -+-+=413

2)(的最大值是_______。

高中数学竞赛训练题(0530)

数学竞赛训练题 1、函数()x x x x x f 44cos cos sin sin ++=的最大值是_______。 2、已知S n 、T n 分别是等差数列{}n a 与{}n b 的前n 项的和,且2412-+=n n T S n n ,则=+++15 61118310b b a b b a _______。 3、若函数()?? ? ?? +=x a x x f a 4log 在区间上为增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为_______。 4、在四面体ABCD 中,已知DA ⊥平面ABC ,△ABC 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则当二面角A-BD-C 的正切值为2时,四面体ABCD 的体积为_______。 5、已知定义在R 上的函数()x f 满足: (1)()11=f ; (2)当10<x f ; (3)对任意的实数x 、y 均有()()()()y f x f y x f y x f -=--+12。则=??? ??31f _______。 6、已知x 、y 满足条件484322=+y x ,则542442222++-+++-+y x y x x y x 的最 大值为_______。 7、对正整数n ,设n x 是关于x 的方程nx 3 +2x-n=0的实数根,记()[]()11>+=n x n a n n (符号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则()=++++20114321005 1a a a a _______。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集I={(x ,y )|x 、y 为整数,且0≤x ≤5,0≤y ≤5},则以 集合I 中的点为顶点且位置不同的正方形的个数为_______。 9、若函数()x x x x f 2cos 24sin sin 42+?? ? ??+=π。 (1)设常数0>w ,若函数()wx f y =在区间??????- 32,2ππ上是增函数,求w 的取值范围; (2)集合??????≤≤=326ππx x A ,(){} 2<-=m x f x B ,若B B A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高中数学竞赛_函数【讲义】

1 第三章 函数 一、基础知识 定义1 映射,对于任意两个集合A ,B ,依对应法则f ,若对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 ,在B 中都有唯一一个元素与之对应,则称f : A →B 为一个映射。 定义2 单射,若f : A →B 是一个映射且对任意x , y ∈A , x ≠y , 都有f (x )≠f (y )则称之为单射。 定义3 满射,若f : A →B 是映射且对任意y ∈B ,都有一个x ∈A 使得f (x )=y ,则称f : A →B 是A 到B 上的满射。 定义4 一一映射,若f : A →B 既是单射又是满射,则叫做一一映射,只有一一映射存在逆映射,即从B 到A 由相反的对应法则f -1构成的映射,记作f -1: A →B 。 定义5 函数,映射f : A →B 中,若A ,B 都是非空数集,则这个映射为函数。A 称为它的定义域,若x ∈A , y ∈B ,且f (x )=y (即x 对应B 中的y ),则y 叫做x 的象,x 叫y 的原象。集合{f (x )|x ∈A }叫函数的值域。通常函数由解析式给出,此时函数定义域就是使解析式有意义的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如函数y =3x -1的定义域为{x |x ≥0,x ∈R}. 定义6 反函数,若函数f : A →B (通常记作y =f (x ))是一一映射,则它的逆映射f -1: A →B 叫原函数的反函数,通常写作y =f -1(x ). 这里求反函数的过程是:在解析式y =f (x )中反解x 得x =f -1(y ),然后将x , y 互换得y =f -1(x ),最后指出反函数的定义域即原函数的值域。例如:函数y =x -11的反函数是y =1-x 1(x ≠0). 定理1 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 定理2 在定义域上为增(减)函数的函数,其反函数必为增(减)函数。 定义7 函数的性质。 (1)单调性:设函数f (x )在区间I 上满足对任意的x 1, x 2∈I 并且x 1< x 2,总有f (x 1)f (x 2)),则称f (x )在区间I 上是增(减)函数,区间I 称为单调增(减)区间。 (2)奇偶性: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D ,且D 是关于原点对称的数集,若对于任意的x ∈D ,都有f (-x )=-f (x ),则称f (x )是奇函数;若对任意的x ∈D ,都有f (-x )=f (x ),则称f (x )是偶函数。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3)周期性:对于函数f (x ),如果存在一个不为零的常数T ,使得当x 取定义域内每一个数时,f (x +T )=f (x )总成立,则称f (x )为周期函数,T 称为这个函数的周期,如果周期中存在最小的正数T 0,则这个正数叫做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 定义8 如果实数a a }记作开区间(a , +∞),集合{x |x ≤a }记作半开半闭区间(-∞,a ]. 定义9 函数的图象,点集{(x ,y )|y =f (x ), x ∈D}称为函数y =f (x )的图象,其中D 为f (x )的定义域。通过画图不难得出函数y =f (x )的图象与其他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a ,b >0);(1)向右平移a 个单位得到y =f (x -a )的图象;(2)向左平移a 个单位得到y =f (x +a )的图象;(3)向下平移b 个单位得到y =f (x )-b 的图象;(4)与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5)与函数y =-f (-x ) 的图象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6)与函数y =f -1(x )的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7)与函数y =-f (x ) 的图象关于x 轴对称。 定理3 复合函数y =f [g (x )]的单调性,记住四个字:“同增异减”。例如y = x -21, u=2-x 在(-∞,2)上是减函数,y =u 1在(0,+∞)上是减函数,所以y =x -21在(-∞,2)上是增函数。 注:复合函数单调性的判断方法为同增异减。这里不做严格论证,求导之后是显然的。 二、方法与例题 1.数形结合法。 例1 求方程|x -1|=x 1的正根的个数 .

全国高中数学竞赛专题三角函数定稿版

全国高中数学竞赛专题三角函数精编W O R D 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三角恒等式与三角不等式 一、基础知识 定义1 角: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得到的图形叫做角。角的大小是任意的。 若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则角为正角,若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则角为负 角,若不旋转则为零角。 定义2 角度制:把一周角360等分,每一等分为一度。 弧度制:把等于半径长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一弧度。360度=2π弧度。 若圆心角的弧长为L ,则其弧度数的绝对值|α|= r L ,其中r 是圆的半径。 定义3 三角函数:在直角坐标平面内,把角α的顶点放在原点,始边与x 轴的正半轴重 合,在角的终边上任意取一个不同于原点的点P ,设它的坐标为(x ,y ),到原 点的距离为r,则正弦函数s in α=r y ,余弦函数co s α=r x ,正切函数tan α=x y ,余 切函数cot α= y x ,正割函数se c α=x r ,余割函数c s c α=.y r 定理1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倒数关系:tan α=αcot 1,s in α=α csc 1 ,co s α= α sec 1 ; 商数关系:tan α= α α αααsin cos cot ,cos sin = ; 乘积关系:tan α×co s α=s in α,cot α×s in α =co s α; 平方关系:s in 2α+co s 2α=1, tan 2α+1=se c 2α, cot 2α+1=c s c 2α.

高中数学竞赛讲义_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 一、基础知识 定义1 角,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得到的图形叫做角。若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则角为正角,若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则角为负角,若不旋转则为零角。角的大小是任意的。 定义2 角度制,把一周角360等分,每一等价为一度,弧度制:把等于半径长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一弧度。360度=2π弧度。若圆心角的弧长为L ,则其弧度数的绝对值|α|=r L ,其中r 是圆的半径。 定义3 三角函数,在直角坐标平面内,把角α的顶点放在原点,始边与x 轴的正半轴重合,在角的终边上任意取一个不同于原点的点P ,设它的坐标为(x ,y ),到原点的距离为r,则正 弦函数s in α= r y ,余弦函数co s α=r x ,正切函数tan α=x y ,余切函数cot α=y x ,正割函数se c α=x r ,余割函数c s c α=.y r 定理1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倒数关系:tan α=αcot 1,s in α=αcsc 1,co s α=α sec 1;商数关系:tan α=αααααsin cos cot ,cos sin =;乘积关系:tan α×co s α=s in α,cot α×s in α=co s α;平方关系:s in 2α+co s 2α=1, tan 2α+1=se c 2α, cot 2α+1=c s c 2α. 定理2 诱导公式(Ⅰ)s in (α+π)=-s in α, co s(π+α)=-co s α, tan (π+α)=tan α, cot (π+α)=cot α;(Ⅱ)s in (-α)=-s in α, co s(-α)=co s α, tan (-α)=-tan α, cot (-α)=cot α; (Ⅲ)s in (π-α)=s in α, co s(π-α)=-co s α, tan =(π-α)=-tan α, cot (π-α)=-cot α; (Ⅳ)s in ??? ??-απ2=co s α, co s ??? ??-απ2=s in α, tan ?? ? ??-απ2=cot α(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定理3 正弦函数的性质,根据图象可得y =s inx (x ∈R )的性质如下。单调区间:在区间 ?? ????+-22,22ππππk k 上为增函数,在区间??????++ππππ232,22k k 上为减函数,最小正周期为2π. 奇偶数. 有界性:当且仅当x =2kx +2π时,y 取最大值1,当且仅当x =3k π-2 π时, y 取最小值-1。对称性:直线x =k π+2 π均为其对称轴,点(k π, 0)均为其对称中心,值域为[-1,1]。这里k ∈Z . 定理4 余弦函数的性质,根据图象可得y =co s x (x ∈R )的性质。单调区间:在区间[2k π, 2k π+π]上单调递减,在区间[2k π-π, 2k π]上单调递增。最小正周期为2π。奇偶性:偶函数。对称性:直线x =k π均为其对称轴,点?? ? ?? +0,2ππk 均为其对称中心。有界性:当且仅当x =2k π时,y 取最大值1;当且仅当x =2k π-π时,y 取最小值-1。值域为[-1,1]。这里k ∈Z . 定理5 正切函数的性质:由图象知奇函数y =tanx (x ≠k π+ 2π)在开区间(k π-2π, k π+2π)上为增函数, 最小正周期为π,值域为(-∞,+∞),点(k π,0),(k π+2π ,0)均为其对称中心。 定理6 两角和与差的基本关系式:co s(α±β)=co s αco s β s in αs in β,s in (α±β)=s in αco s β±co s αs in β; tan (α±β)= .) tan tan 1()tan (tan βαβα ±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真题之集合函数专题

集合函数专题 1、(2000一试1)设全集是实数,若A ={x |2-x ≤0},B ={x |2 2 10-x =x 10},则B A 是 ( ) (A) {2} (B) {-1} (C) {x |x ≤2} (D) ? 2、(2001一试1)已知a 为给定的实数,那么集合M={x|x 2-3x-a 2 +2=0,x ∈R}的子集的个数为( ) (A )1 (B )2 (C )4 (D )不确定 5、(2002一试5)已知两个实数集合A={a 1, a 2, … , a 100}与B={b 1, b 2, … , b 50},若从A 到B 的映射f 使得B 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原象,且f(a 1)≤f(a 2)≤…≤f(a 100),则这样的映射共有( ) (A) 50100C (B) 5090C (C) 49100C (D) 49 99C

7、(2006一试5)设(32()log f x x x =+,则对任意实数,a b ,0a b +≥是 ()()0f a f b +≥的( ) A. 充分必要条件 B.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C.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8、(2007一试6)已知A 与B 是集合{1,2,3,…,100}的两个子集,满足:A 与B 的元素个数相同,且为A ∩B 空集。若n ∈A 时总有2n +2∈B ,则集合A ∪B 的元素个数最多为( ) A. 62 B. 66 C. 68 D. 74 9、(2008一试1)函数2 54()2x x f x x -+=-在(,2)-∞上的最小值是 ( )。 (A )0 (B )1 (C )2 (D )3 10、(2008一试2) 设[2,4)A =-,2{40}B x x ax =--≤,若B 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A )[1,2)- (B )[1,2]- (C )[0,3] (D )[0,3) 11、(2001一试11)函数y=x+的值域为______________.

高中数学竞赛讲义_二次函数与命题

二次函数与命题 一、基础知识 1.二次函数:当≠a 0时,y =ax 2+bx +c 或f (x )=ax 2+bx +c 称为关于x 的二次函数,其对称轴为直线x =-a b 2,另外配方可得f (x )=a (x -x 0)2+f (x 0),其中x 0=-a b 2,下同。 2.二次函数的性质:当a >0时,f (x )的图象开口向上,在区间(-∞,x 0]上随自变量x 增大函数值减小(简称递减),在[x 0, -∞)上随自变量增大函数值增大(简称递增)。当a <0时,情况相反。 3.当a >0时,方程f (x )=0即ax 2+bx +c =0…①和不等式ax 2+bx +c >0…②及ax 2+bx +c <0…③与函数f (x )的关系如下(记△=b 2-4ac )。 1)当△>0时,方程①有两个不等实根,设x 1,x 2(x 1x 2}和{x |x 10,当x =x 0时,f (x )取最小值f (x 0)=a b a c 442 -,若a <0,则当x =x 0=a b 2-时,f (x )取最大值f (x 0)=a b a c 442 -.对于给定区间[m,n ]上的二次函数f (x )=ax 2+bx +c (a >0),当x 0∈[m, n ]时,f (x )在[m, n ]上的最小值为f (x 0); 当x 0n 时,f (x )在[m, n ]上的最小值为f (n )(以上结论由二次函数图象即可得出)。 定义1 能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命题,如“3>5”是命题,“萝卜好大”不是命题。不含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命题叫做简单命题,由简单命题与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命题由复合命题。 注1 “p 或q ”复合命题只有当p ,q 同为假命题时为假,否则为真命题;“p 且q ”复合命题只有当p ,q 同时为真命题时为真,否则为假命题;p 与“非p ”即“p ”恰好一真一假。 定义2 原命题:若p 则q (p 为条件,q 为结论);逆命题:若q 则p ;否命题:若非p 则q ;逆否命题:若非q 则非p 。 注2 原命题与其逆否命题同真假。一个命题的逆命题和否命题同真假。 注3 反证法的理论依据是矛盾的排中律,而未必是证明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定义3 如果命题“若p 则q ”为真,则记为p ?q 否则记作p ≠q .在命题“若p 则q ”中,如果已知p ?q ,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如果q ?p ,则称p 是q 的必要条件;如果p ?q 但q 不?p ,则称p 是q 的充分非必要条件;如果p 不?q 但p ?q ,则p 称为q 的必要非充分条件;若p ?q 且q ?p ,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 二、方法与例题 1.待定系数法。 例1 设方程x 2-x +1=0的两根是α,β,求满足f (α)=β,f (β)=α,f (1)=1的二次函数f (x ). 【解】 设f (x )=ax 2+bx +c (a ≠0), 则由已知f (α)=β,f (β)=α相减并整理得(α-β)[(α+β)a +b +1]=0, 因为方程x 2-x +1=0中△≠0, 所以α≠β,所以(α+β)a +b +1=0. 又α+β=1,所以a +b +1=0. 又因为f (1)=a +b +c =1,

初中数学竞赛专题辅导--函数图像

初中数学竞赛专题选讲 函数的图象 一、内容提要 1. 函数的图象定义:在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x 为横坐标和以它的函数y 的对应值为纵 坐标的点的集合,叫做函数y=f(x)的图象. 例如 一次函数y=kx+b (k,b 是常数,k ≠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 ① l 上的任一点p 0(x 0,y 0) 的坐标,适合等式y=kx+b, 即y 0=kx ② 若y 1=kx 1+b ,则点p 1(x 1,y 1) 在直线l 上. 2. 方程的图象:我们把y=kx+b 看作是关于x, y 的 二元 一次方程kx -y+b=0, 那么直线l 就是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 的点的集合,我们把这条直线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图象. 二元一次方程ax+by+c=0 (a,b,c 是常数,a ≠0,b ≠0) 叫做 直线方程. 一般地,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是以某二元方程的解为坐标的 点的集合,那么这曲线就叫做这个方程的图象. 例如: 二元二次方程y=ax 2+bx+c(a ≠0) (即二次函数)的图象是抛物线; 二元分式方程y= x k (k ≠0) (即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 3. 函数的图象能直观地反映自变量x 与函数y 的对应规律. 例如: ① 由图象的最高,最低点可看函数的最大,最小值; ② 由图象的上升,下降反映函数 y 是随x 的增大而增大(或减小); ③ 函数y=f(x)的图象在横轴的上方,下方或轴上,分别表示y>0,y<0,y=0. 图象所对应 的横坐标就是不等式f(x)>0,f(x)<0 的解集和方程f(x)=0的解. ④ 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就是这两个图象所表示的两个方程(即函数解析式)的公 共解.等等 4. 画函数图象一般是: ①应先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要使代数式有意义,并使代数式所表示的实际问题有意义,还要注意是否连续,是否有界. ②一般用描点法,但对一次函数(二元一次方程)的图象,因它是直线(包括射线、线段),所以可采用两点法.线段一定要画出端点(包括临界点). ③对含有绝对值符号(或其他特殊符号)的解析式 ,应按定义对自变量分区讨论,写成几个解析式. 二、例题 例1. 右图是二次函数y=ax 2+bx+c (a ≠0), 试决定a, b, c 及b 2-4ac 的符号. 解:∵抛物线开口向下, ∴a<0. ∵对称轴在原点右边,∴x=- a b 2>0且a<0, ∴b>0. ∵抛物线与纵轴的交点在正半轴上, ∴截距c>0. ∵抛物线与横轴有两个交点, ∴b 2-4ac>0. 例2. 已知:抛物线f :y=-(x -2)2+5. 试写出把f 向左平行移动2个单位后,所得的曲线f 1的方程;以及f 关于x 轴对称的曲线f 2 的方程. 画出f 1和f 2的略图,并求:

全国高中数学竞赛专题三角函数

全国高中数学竞赛专题三 角函数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三角恒等式与三角不等式 一、基础知识 定义1 角: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得到的图形叫做角。角的大小是任意的。 若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则角为正角,若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则角为负 角,若不旋转则为零角。 定义2 角度制:把一周角360等分,每一等分为一度。 弧度制:把等于半径长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一弧度。360度=2π弧度。 若圆心角的弧长为L ,则其弧度数的绝对值|α|=r L ,其中r 是圆的半径。 定义3 三角函数:在直角坐标平面内,把角α的顶点放在原点,始边与x 轴的正半轴 重合,在角的终边上任意取一个不同于原点的点P ,设它的坐标为(x ,y ),到 原点的距离为r,则正弦函数s in α=r y ,余弦函数co s α=r x ,正切函数tan α =x y ,余切函数cot α=y x ,正割函数se c α=x r ,余割函数c s c α=.y r 定理1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倒数关系:tan α=αcot 1,s in α=α csc 1 ,co s α =α sec 1; 商数关系:tan α=α α αααsin cos cot ,cos sin = ; 乘积关系:tan α×co s α=s in α,cot α×s in α =co s α; 平方关系:s in 2α+co s 2α=1, tan 2α+1=se c 2α, cot 2α+1=c s c 2α. 定理2 诱导公式(Ⅰ)s in (α+π)=-s in α, co s(π+α)=-co s α, tan (π+α)=tan α, cot (π+α)=cot α; (Ⅱ)s in (-α)=-s in α, co s(-α)=co s α, tan (-α)=-tan α, cot (-α)=cot α; (Ⅲ)s in (π-α)=s in α, co s(π-α)=-co s α, tan =(π-α)=-tan α, cot (π-α)=-cot α; (Ⅳ)s in ??? ??-απ2=co s α, co s ??? ??-απ2=s in α, tan ?? ? ??-απ2=cot α (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定理3 正弦函数的性质,根据图象可得y =s inx (x ∈R )的性质如下。 单调区间:在区间????? ? +-22,22ππππk k 上为增函数,在区间 ?? ????++ππππ232,22k k 上为减函数, 最小正周期:2π. 奇偶性:奇函数

高中数学竞赛 函数【讲义】

高中数学竞赛标准教材 函数 一、基础知识 定义1 映射,对于任意两个集合A ,B ,依对应法则f ,若对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 ,在B 中都有唯一一个元素与之对应,则称f : A →B 为一个映射。 定义2 单射,若f : A →B 是一个映射且对任意x , y ∈A , x ≠y , 都有f (x )≠f (y )则称之为单射。 定义3 满射,若f : A →B 是映射且对任意y ∈B ,都有一个x ∈A 使得f (x )=y ,则称f : A →B 是A 到B 上的满射。 定义4 一一映射,若f : A →B 既是单射又是满射,则叫做一一映射,只有一一映射存在逆映射,即从B 到A 由相反的对应法则f -1构成的映射,记作f -1: A →B 。 定义5 函数,映射f : A →B 中,若A ,B 都是非空数集,则这个映射为函数。A 称为它的定义域,若x ∈A , y ∈B ,且f (x )=y (即x 对应B 中的y ),则y 叫做x 的象,x 叫y 的原象。集合{f (x )|x ∈A }叫函数的值域。通常函数由解析式给出,此时函数定义域就是使解析式有意义的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如函数y =3x -1的定义域为{x |x ≥0,x ∈R}. 定义6 反函数,若函数f : A →B (通常记作y =f (x ))是一一映射,则它的逆映射f -1: A →B 叫原函数的反函数,通常写作y =f -1(x ). 这里求反函数的过程是:在解析式y =f (x )中反解x 得x =f -1(y ),然后将x , y 互换得y =f -1(x ),最后指出反函数的定义域即原函数的值域。例如:函数y =x -11的反函数是y =1-x 1(x ≠0). 定理1 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 定理2 在定义域上为增(减)函数的函数,其反函数必为增(减)函数。 定义7 函数的性质。 (1)单调性:设函数f (x )在区间I 上满足对任意的x 1, x 2∈I 并且x 1< x 2,总有f (x 1)f (x 2)),则称f (x )在区间I 上是增(减)函数,区间I 称为单调增(减)区间。 (2)奇偶性: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D ,且D 是关于原点对称的数集,若对于任意的x ∈D ,都有f (-x )=-f (x ),则称f (x )是奇函数;若对任意的x ∈D ,都有f (-x )=f (x ),则称f (x )是偶函数。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3)周期性:对于函数f (x ),如果存在一个不为零的常数T ,使得当x 取定义域内每一个数时,f (x +T )=f (x )总成立,则称f (x )为周期函数,T 称为这个函数的周期,如果周期中存在最小的正数T 0,则这个正数叫做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 定义8 如果实数a a }记作开区间(a , +∞),集合{x |x ≤a }记作半开半闭区间(-∞,a ]. 定义9 函数的图象,点集{(x ,y )|y =f (x ), x ∈D}称为函数y =f (x )的图象,其中D 为f (x )的定义域。通过画图不难得出函数y =f (x )的图象与其他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a ,b >0);(1)向右平移a 个单位得到y =f (x -a )的图象;(2)向左平移a 个单位得到y =f (x +a )的图象;(3)向下平移b 个单位得到y =f (x )-b 的图象;(4)与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5)与函数y =-f (-x ) 的图象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6)与函数y =f -1(x )的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7)与函数y =-f (x ) 的图象关于x 轴对称。 定理3 复合函数y =f [g (x )]的单调性,记住四个字:“同增异减”。例如y = x -21, u=2-x 在(-∞,2)上是减函数,y =u 1在(0,+∞)上是减函数,所以y =x -21在(-∞,2)上是增函数。 注:复合函数单调性的判断方法为同增异减。这里不做严格论证,求导之后是显然的。 二、方法与例题 1.数形结合法。 例1 求方程|x -1|=x 1的正根的个数 .

高中数学竞赛专题一 函数与方程思想

高中数学竞赛专题一函数与方程思想 函数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渗透在数学的各部分内容中,它主要包括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以及几类典型的函数,函数思想是对函数内容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概括与提炼,是从函数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和整体角度来考虑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函数思想贯穿于高中代数的全部内容,它是在学习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三角函数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为研究这些函数服务的,如研究方程、不等式、数列、解析几何等其他内容,一直是高考的热点、重点内容。函数的思想,就是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分析和研究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函数关系,运用函数的知识,使问题得到解决.这种思想方法在于揭示问题的数量关系的本质特征,重在对问题的变量的动态研究,从变量的运动变化,联系和发展角度拓宽解题思路. 和函数有必然联系的是方程,方程是初中代数的主要内容,初中阶段主要学习了几类方程和方程组的解法,方程的思想就是突出研究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等量关系,通过设未知数、列方程或方程组,解方程或方程组等步骤,达到求值目的的解题思路和策略。 一、考点回顾 函数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借助有关初等函数的性质,解有关求值、解(证)不等式、解方程以及讨论参数的取值范围等问题:二是在问题的研究中,通过建立函数关系式或构造中间函数,把所研究的问题转化为讨论函数的有关性质,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比如,对于满足0≤p≤4的一切实数,不等式x2+px>4x+p-3恒成立,试求x的取值范围一例,我们习惯上把x当作自变量,构造函数y=x2+(p-4)x+3-p,于是问题转化为:当p∈[0,4]时,y>0恒成立,求x的取值范围.解决这个等价的问题需要应用二次函数以及二次方程的区间根原理,可想而知,这是相当复杂的. 如果把p看作自变量,x视为参数,构造函数y=(x-1)p+(x2-4x+3),则y是p的一次函数,就非常简单.即令 f(p)=(x-1)p+(x2-4x+3).函数f(p)的图象是一条线段,要使f(p)>0恒成立,当且仅当f(0)>0,且f(4)>0,解这个不等式组即可求得x的取值范围是(-∞,-1)∪(3,+∞).本题看上去是一个不等式问题,但是经过等价转化,我们把它化归为一个非常简单的一次函数,并借助于函数的图象建立了一个关于x的不等式组来达到求解的目的 在函数的学习和复习中,要做到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充分理解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如数列中的an、Sn都可以看作是n的函数而应用函数思想以获得新的解法。要总结、归纳运用

高中数学必修一 竞赛讲义:函数的基本性质

竞赛讲义:函数的基本性质 基础知识: 函数的性质通常是指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解析式、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等等,在解决与函数有关的(如方程、不等式等)问题时,巧妙利用函数及其图象的相关性质,可以使得问题得到简化,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关于函数的有关性质,这里不再赘述,请大家参阅高中数学教材及竞赛教材: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刘诗雄《高中数学竞赛辅导》。. 例题: 1、已知f(x)=8+2x -x 2,如果g(x)=f(2-x 2),那么g(x)( ) A.在区间(-2,0)上单调递增 B.在(0,2)上单调递增 C.在(-1,0)上单调递增 D.在(0,1)上单调递增 2、设f(x)是R 上的奇函数,且f(x +3)=-f(x),当0≤x≤2 3时,f(x)=x ,则f(2003)=( ) A.-1 B.0 C.1 D.2003 3、定义在实数集上的函数f(x),对一切实数x 都有f(x +1)=f(2-x)成立, 若f(x)=0仅有101个不同的实数根,那么所有实数根的和为( ) A.150 B.2303 C.152 D.2 305 4、实数x ,y 满足x 2=2xsin(xy)-1,则x 1998+6sin 5y =______________. 5、已知x =9919+是方程x 4+bx 2+c =0的根,b ,c 为整数,求b +c 6、已知f(x)=ax 2+bx +c(a >0),f(x)=0有实数根,且f(x)=1在(0,1)内有 两个实数根,求证:a >4. 7、已知f(x)=x 2+ax +b(-1≤x≤1),若|f(x)|的最大值为M ,求证:M≥ 21. 8、⑴解方程:(x +8)2001+x 2001+2x +8=0 ⑵解方程:2)1x (222221)1x (1x 1 x 4x 2-=++++++ 9、设f(x)=x 4+ax 3+bx 2+cx +d ,f ⑴=1,f ⑵=2,f ⑶=3,求 41[f ⑷+f(0)]的值 10、设f(x)=x 4-4x 3+213x 2-5x +2,当x ∈R 时,求证:|f(x)|≥2 1

奥数-取整函数-竞赛专题

初中数学竞赛辅导 专题六:取整函数 一、 基础知识 定义:设x R ∈,用[]x 表示不大于x 的最大整数,则[]y x =称为高斯函数,也叫取整函数; 任一实数都能写成整数部分与非负纯小数之和,即[]()01x x a a =+≤<,这里,[]x 为x 的整数部分,记{}[]x x x =-为x 的小数部分。 性质: 由][x 、}{x 的定义不难得到如下性质: (1)对任意实数x ,都有1}{0},{][<≤+=x x x x 且. (2)对任意实数x ,都有x x x x x x ≤<-+<≤][1,1][][. (3)显然,[]y x =的定义域是R ,值域是Z 。}{x y =的定义域为R ,值域为)1,0[。 从函数的图象可以看出,][x y =的图象由成阶梯形的等长平行线段组成,函数不减,即若21x x ≤则][][21x x ≤,其图像如图I -1; }{x y =的图象由端点位于x 轴上整点的无数条与(011)y x =<≤平行的线段组成,I -2. 图Ⅰ—1 图Ⅰ—2 (4)}{}{];[][x n x x n n x =++=+.其中,x R n Z ∈∈. (5)∑∑==∈≥+≥++≥+n i i i n i i R x x x y x y x x y x y x 1 1 ],[][ };{}{}{{];[][][;特别地, ].[][ b a n b na ≥ (6)][][][y x xy ?≥,其中+∈R y x ,;一般有∑∏=+=∈≥n i i i n i i R x x x 1 1 ],[][ ;特别地, *∈+∈≤N n R x x x n n ,],[][. (7)[][][]1(x x x x x ?--?-=?-??不是整数)( 是整数) (8)若n N +∈,则[]x x n n ???? =? ????? ??;当1n =时,[][]x x ??=?? ; (9)若整数,a b 适合a bq r =+(0,,b q r >是整数,0r b ≤<),则a q b ??=???? ; (9)x 是正实数,n 是正整数,则在不超过x 的正整数中,n 的倍数共有x n ?????? 个; (10)设 p 为任一素数,在!n 中含p 的最高乘方次数记为()!p n ,则有: ()()12!m m m n n n p n p n p p p p +???? ?? =++ +≤

高中数学竞赛函数练习题1

高中数学竞赛 函数练习题 (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一、选择题 1.定义在R 上的任意函数f(x)都可以表示为一个奇函数g(x)和一个偶函数h(x)之和,若f(x)=lg(10x +1),则 A .g(x)=x, h(x)=lg(10x +10-x +2) B .g(x)= 21[lg(10x +1)+x], h(x)=2 1[lg(10x +1)-x] C .g(x)=21x, h(x)= lg(10x +1)-2 1x D .g(x)=-21x, h(x)= lg(10x +1)-21x 2.若(log 23)x -(log 53)x ≥(log 23)-y -(log 53)-y ,则 A .x -y ≥0 B .x+y ≥0 C .x -y ≤0 D .x+y ≤0 3.已知f(x)=ax 2-c 满足-4≤f(1)≤-1,-1≤f(2)≤5,那么f(3)应该是 A .7≤f(3)≤26 B .-4≤f(3)≤15 C .-1≤f(3)≤20 D .-338≤f(3)≤3 35 4.已知f(n)=log n (n+1) (n ∈N*且n ≥2),设∑=10232)(100log 1n n f = p q (p,q ∈N*且(p,q)=1),则p+q= A .3 B .1023 C .2000 D .2001 5.如果y=log 56?log 67?log 78?log 89?log 910,则 A .y ∈(0,1) B .y=1 C .y ∈(1,2) D .y ∈[2,3] 6.若实数a, x 满足a>x>1,且A=log a (log a x),B=log a 2x, C=log a x 2,则 A .A>C> B B .C>B>A C .B>C>A D .C>A>B 7.设a>0,a ≠1,函数f(x)=log a |ax 2-x|在[3,4]上是增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a>1 B .a>1或61≤a<4 1 C .a>1或 81≤a<41 D .a>1或61

高中数学竞赛辅导讲义第三讲 函数【讲义】

第三章函数 一、基础知识 定义1 映射,对于任意两个集合A,B,依对应法则f,若对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B中都有唯一一个元素与之对应,则称f: A→B 为一个映射。 定义2 单射,若f: A→B是一个映射且对任意x, y∈A, x1y, 都有 f(x)1f(y)则称之为单射。 定义3 满射,若f: A→B是映射且对任意y∈B,都有一个x∈A使得f(x)=y,则称f: A→B是A到B上的满射。 定义4 一一映射,若f: A→B既是单射又是满射,则叫做一一映射,只有一一映射存在逆映射,即从B到A由相反的对应法则f-1构成的映射,记作f-1: A→B。 定义5 函数,映射f: A→B中,若A,B都是非空数集,则这个映射为函数。A称为它的定义域,若x∈A, y∈B,且f(x)=y(即x对应B 中的y),则y叫做x的象,x叫y的原象。集合{f(x)|x∈A}叫函数的值域。通常函数由解析式给出,此时函数定义域就是使解析式有意义的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如函数y=3x-1的定义域为{x|x≥0,x∈R}. 定义6 反函数,若函数f: A→B(通常记作y=f(x))是一一映射,则它的逆映射f-1: A→B叫原函数的反函数,通常写作y=f-1(x). 这里求反函数的过程是:在解析式y=f(x)中反解x得x=f-1(y),然后将x, y互

换得y =f -1(x ),最后指出反函数的定义域即原函数的值域。例如:函数y = x -11的反函数是y =1-x 1 (x 10). 定理1 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 定理2 在定义域上为增(减)函数的函数,其反函数必为增(减)函数。 定义7 函数的性质。 (1)单调性:设函数f (x )在区间I 上满足对任意的x 1, x 2∈I 并且x 1< x 2,总有f (x 1)f (x 2)),则称f (x )在区间I 上是增(减)函数,区间I 称为单调增(减)区间。 (2)奇偶性: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D ,且D 是关于原点对称的数集,若对于任意的x ∈D ,都有f (-x )=-f (x ),则称f (x )是奇函数;若对任意的x ∈D ,都有f (-x )=f (x ),则称f (x )是偶函数。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3)周期性:对于函数f (x ),如果存在一个不为零的常数T ,使得当x 取定义域内每一个数时,f (x +T )=f (x )总成立,则称f (x )为周期函数,T 称为这个函数的周期,如果周期中存在最小的正数T 0,则这个正数叫做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 定义8 如果实数a

高中数学竞赛标准讲义:第四章:几个初等函数的性质

第四章 几个初等函数的性质 一、基础知识 1.指数函数及其性质:形如y =a x (a >0, a ≠1)的函数叫做指数函数,其定义域为R ,值域为(0,+∞),当01时,y =a x 为增函数,它的图象恒过定点(0,1)。 2.分数指数幂:n m n m n n n m n m n n a a a a a a a a 1,1,,1 ====--。 3.对数函数及其性质:形如y =log a x (a >0, a ≠1)的函数叫做对数函数,其定义域为(0,+∞), 值域为R ,图象过定点(1,0)。当01时,y =log a x 为增函数。 4.对数的性质(M>0, N >0); 1)a x =M ?x =log a M(a >0, a ≠1); 2)log a (M N )= log a M+ log a N ; 3)log a ( N M )= log a M- log a N ;4)log a M n =n log a M ;, 5)log a n M =n 1 log a M ;6)a loga M =M; 7) log a b =a b c c log log (a ,b ,c >0, a , c ≠1). 5. 函数y =x +x a (a >0)的单调递增区间是(]a -∞-,和[)+∞,a ,单调递减区间为[) 0,a -和 (] a ,0。(请读者自己用定义证明) 6.连续函数的性质:若a 0. 【证明】 设f (x )=(b +c )x +bc +1 (x ∈(-1, 1)),则f (x )是关于x 的一次函数。 所以要证原不等式成立,只需证f (-1)>0且f (1)>0(因为-10, f (1)=b +c +bc +a =(1+b )(1+c )>0, 所以f (a )>0,即ab +bc +ca +1>0. 例2 (柯西不等式)若a 1, a 2,…,a n 是不全为0的实数,b 1, b 2,…,b n ∈R ,则(∑=n i i a 1 2 )·( ∑=n i i b 1 2 ) ≥( ∑=n i i i b a 1 )2,等号当且仅当存在∈μR ,使a i =i b μ, i =1, 2, …, n 时成立。 【证明】 令f (x )= (∑=n i i a 1 2)x 2-2( ∑=n i i i b a 1 )x + ∑=n i i b 1 2=∑=-n i i i b x a 1 2)(, 因为 ∑=n i i a 1 2>0,且对任意x ∈R , f (x )≥0, 所以△=4(∑=n i i i b a 1)-4( ∑=n i i a 1 2)( ∑=n i i b 12)≤0. 展开得( ∑=n i i a 1 2)( ∑=n i i b 1 2)≥( ∑=n i i i b a 1 )2。 等号成立等价于f (x )=0有实根,即存在μ,使a i =i b μ, i =1, 2, …, n 。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