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胰岛素泵可行性报告

胰岛素泵可行性报告

胰岛素泵可行性报告
胰岛素泵可行性报告

胰岛素泵可行性报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关于综合科申请购置微创胰岛素泵的报告

尊敬的院领导:

因业务发展需要,综合科申请购置微创胰岛素泵_______台。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安全有效的药物之一,其给药方式有多种,不同的方式对临床工作影响巨大。

一、临床胰岛素给药方式比较:

1、常规治疗(ICT):

?2次固定胰岛素种类注射(中效预混胰岛素)

?因血糖调控困难,临床上基本上不再采用这种方式

2、每日多次注射(MDI):

?每日3次以上的胰岛素注射,

?餐前用大剂量短效胰岛素来降低餐后高血糖

?用中长效胰岛素(NPHglargine)模仿基础率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推崇的最基本的胰岛素给药方式

3、胰岛素泵(CSII),每日可达300次的分点给药:

?灵活的基础率设置

?可调的餐前大剂量模拟生理胰岛素分泌模式

?调整基础率/大剂量达到全天血糖良好、平稳

?胰岛素泵能模拟正常胰腺的胰岛素分泌模式,持续24小时向患者体内输入微量胰岛素,被称为“人工胰脏”

目前,我科由于未引进CSII设备,只能采用每日多次注射方式,局限性和缺点很多:

只降低注射期间的血糖

不能完全按血糖变化曲线控制血糖

容易产生低血糖

无法克服黎明现象

不能有效控制并发症

患者痛苦大,依从性差

每日不同的注射部位,造成胰岛素吸收变异(可达52%),增大治疗难度和工作强度。

?中长效胰岛素输注后,较长时间内(6-12h)完全无法按照胰

岛素需求量来调整剂量

CSII与MDI的比较

Washington大学的一项随机研究,空腹状态下使用CSII治疗的患者与MDI患者的血糖分布(n=19):

上表可见:MDI的达标比例为%,而CSII为%。

由此可见,微创胰岛素泵治疗优点:

1.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2.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3.提高临床治疗效率:

(1)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2)减少医护人员的心理负担;

(3)降低家属护理强度;

(4)降低平均住院日。

二、效益分析

(一)设定条件:

1、以微创胰岛素泵为例成交价26800元/台。

2、系统折旧年限按10年计算(国际流行的快速折旧法,

厂商全免保修4年)。

(二)成本支出,按每人次、2周计:

①输注耗材:70元/套

②每人每疗程约需耗材:

2套×70=140元/人

(三)收益:

(1)第一周为调整阶段,基础率为24小时计为24次;三餐为3次;调整追加次数最高为7次;故此总计为34次/日,238次/周。

(2)第二周为治疗周,按27次/日计算,189次/周。

(3)根据《关于规范医疗服务项目及价格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桂价电[2005]30号),胰岛素泵治疗收费不能超过150元/日。

1.平均收益(以我院做为一级医院为例):

(238+189)×=1451元/2周/人次,103元/天

2.耗材:140元(每300单位胰岛素一套耗材)

3.回收期:26800÷1451≈19人次

26800元÷103元/天=260天÷30天/月≈9月

4.按10年期计总体收益(每年300天实际使用):

①(120月-9月)×25天/月×103元/天≈元

②每年万元的收益。

结论:开展CSII治疗项目,对患者、医院,无论疗效、效率和经济效益都有很大的提升效果。希望领导批准购置为盼!

胰岛素泵操作技巧指南设计和要求规范标准

胰岛素泵操作指南和规范 一、目的: 1.控制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以减少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2.使胰岛素的吸收稳定;使胰岛素剂量的精确调整。 3.减少严重低血糖的发生。 4.可促进个性化的生活方式,便更适合进餐时间,运动,工作的安排。 二、适应症: 1.T1DM患者和需要长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T2DM患者,在住院期间可通过胰岛 素泵治疗稳定控制血糖,缩短住院天数,并为优化多次胰岛素注射的方案提供参考数据。 2.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及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血糖控制。 3.妊娠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者。 4.血糖波动大,虽采用多次胰岛素泵皮下注射方案,血糖仍无法得到平衡控制 的糖尿病患者。 5.无感知低血糖者。 6.频发低血糖者。 7.黎明现象严重导致血糖总体控制不佳者。 8.作息时间不规律,不能按时就餐者。 9.要求提高生活质量者。 10.胃轻瘫或进食时间长的患者。 三、操作流程: 1、评估 1.病人的年龄、病情、意识状态、配合情况。 2.病人腹部皮肤的洁净情况及完整性(有无疤痕、炎症、硬结等)。 3.病人的认知能力,操作能力。 4.病人对CSII泵治疗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的了解程度。 5.病人对此操作的心里反应,是否存在紧张、恐惧心理。

2、准备 1.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物品:弯盘,皮肤消毒液,胰岛素泵,助针器,储药器,输注管路,棉 签,治疗巾。 3.环境:清洁、舒适,光线充足。 4.病人:取舒适体位,能配合医护人员的指导与治疗,并进行适当的饮食控制 及活动,能学会微量血糖测定方法,具备操作胰岛素泵的能力以及对各种警 报的理解和处理能力。签署知情同意书. 3、操作程序 表1

福尼亚胰岛素泵操作流程图

福尼亚胰岛素泵操作流程 注意事项: 1.选择医生调节模式(A0,A1,B0,B1模式) A0,A1模式使用于短效胰岛素,输注餐前大剂量半小时后有音乐提示。B0,B1 模式使用于超短效胰岛素,输注餐前大剂量半小时后无音乐提示。 A0,B0模式共同点:不需要提前设置三餐餐前量,不分时段可随时输注餐前量,一天最多输注8次。 A1,B1模式共同点:可提前设置三餐餐前量,并且每餐在限定时段内可连续追加3次。(早餐0:00-10:59,午餐11:00-15:59,晚餐16:00-24:00) (追加量密码:113) 2. 选择主画面中的设置模式进行时钟, 基础量和餐前量的设置 3. 装药量设置及排气 一. 设置部分: 1. 安装电池(正极朝下)听到音乐声按红色键进入初始画面。 2. 初始画面(如上锁)先按下键再按绿色键进行解锁。 3. 按红色键进入"主画面"设置。 4. 同时按住上下键再同时松手,屏幕显示"请输入密码"。(密码:2318) 5. 密码输入正确后,按红色键进入"医生模式",按绿色键移动光标,"基础限量,餐 前限量,日总限量,输注模式(A0,A1,B0,B1模式)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更改,但更改后必须按绿色键将光标移到"保存设置",然后按红色键进行保存。 6. 初始画面按红色键进入“主画面”,直接按红色键进入“设置模式”,进行“基 础量,餐前量和时钟”的设置,并按红色键保存。 7. 其它"检查和临基模式"都必须在"主画面"中按绿色键移动光标来选择红色键 确认。 二. 装药部分: 1. 将连接丝杆同储药器连接并且大概调一下连接丝杆的长度。 2. 将胰岛素缓慢抽入到储药器中并且排出气泡。 3. 将储药器上的针头取下带上保护套。

胰岛素泵使用目的

胰岛素泵的植入 目的 胰岛素泵由泵、小注射器和与之相连的输液管组成。小注射器最多可以容纳3毫升的胰岛素,注射器装入泵中后,将相连的输液管前端的引导针用注针器扎入患者的皮下(常规为腹壁),再由电池驱动胰岛素泵的螺旋马达推动小注射器的活塞,将胰岛素输注到体内胰岛素泵的基本用途是模拟胰腺的分泌功能,按照人体需要的剂量将胰岛素持续地推注到使用者的皮下,保持全天血糖稳定,以达到控制糖尿病的目的 用物 胰岛素泵、储药器、连接管、药液、注针器、酒精、无菌棉签 美敦力胰岛素泵植入流程 1. 设定基础率。基础率是24小时持续微量分泌的胰岛素量,此项操作由主管医生完成,医生根据病人血糖情况设定基础率,基础率一经设定,在没有主管医生的同意下护理人员不能随意改动。 2. 马达复位。每一次更换药水之前都必须使马达复位,需要注意的是:当注射管路仍与病人身体连接时,不能进行马达复位。 3. 安装储药器。将抽好药水的储药器与管路连接,并装入储药仓。需要注意的是:此操作过程需要两次检查管路是否连接紧密,防止脱落。 4. 手动充盈。此操作过程目的是排除管路中的空气,同时证明管路是通畅的,手动充盈完成的标志是针尖冒出第一滴液体。 5. 植入体内。植入部位的选择与普通的胰岛素注射的部位选择一致,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选择腹部作为植入部位,针尖应沿着腹中线方向植入。 6. 餐前大剂量的输入。以上操作都完成之后,胰岛素泵主页面只显示“MiniMed”的图标,表示泵运行正常,接下来护理人员只需遵照主管医生开出的医嘱在病人吃饭前手动输入三餐大剂量值,大剂量可以通过大剂量快捷键“B”键直接设定,也可以通过“ACT→大剂量→设定大剂量”进行设定,设定好数值以后按ACT确认即可 注意事项 1.使用前要有充分的精神准备和经济准备: 胰岛素泵的价钱昂贵,进口的泵每台4—5万元人民币,国产的泵每台2—3万元人民币,除胰岛素的费用外,耗材(胰岛素储存器、连接管、特殊注射针头、特殊粘贴材料)要经常更换,每月大约需要100—200元,目前未列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得自费。如果花了钱使用后觉得不习惯或身上带着针头不舒服不想用了,胰岛素泵不能退,几万元钱就白花了。 2.胰岛素泵使用的胰岛素是短效胰岛素或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不能使用中、长效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或超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短效胰岛素是六聚体,在体

胰岛素泵使用流程图

胰岛素泵使用流程 准备胰岛素润滑注射器抽取胰岛素将注射器与输注管路相连并充盈管路 将注射器放入泵中卡好用泵对输注管路进行充盈(方法:按SEL一次再按ACT,用箭头调节5个单位再按ACT,观察针尖出现一滴胰岛素即将泵暂停:按SEL 两次再按ACT)将针头装入注针器卡好对部位进行消毒安装固定好针头取出引导针。 胰岛素泵使用规程及步骤 一.胰岛素泵用泵前的准备:1.了解病史糖尿病史、胰岛素用量史、既往病史、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肥胖程度等。2.改用短、超短效胰岛素:在18-72小时使用中长效胰岛素者,改用短效多次胰岛素注射,血糖不稳定者尽快用泵。3. 胰岛素准备:提前6小时将胰岛素置于常温下。4.设立程序:设置泵的基础量与大剂量、时钟等相关数据。5.盛装胰岛素:并确定能正常释放。6.皮肤处理安装:避开脐部及腰带部位。 二.设置泵的胰岛素用量: 1.初始用泵的胰岛素使用量开始胰岛素泵治疗之前最重要的事就是确定自己全天需要多少剂量的胰岛素,即每日胰岛素总量。 ●计算依据:根据泵治疗前胰岛素剂量及患者血糖情况计算 使用泵以前的血糖控制情况开始胰岛素泵治疗时的推荐剂量(U/日) 血糖控制良好无低血糖用泵前的胰岛素总量×(千克.天)(0.85-0.9) 经常发生低血糖用泵前的胰岛素总量×(0.8—0.7) 高血糖、极少低血糖用泵前的胰岛素总量×100% 2.根据患者情况与实际体重决定胰岛素泵开始的剂量(使用于从未注射过胰岛素的患者) 患者情况初始剂量 1型糖尿病0.5—1.0U/(千克.天) 1型糖尿病,无酮症酸中毒0.2—0.6U/(千克.天) 以酮症酸中毒起病者应从1.0U/(千克.天)开始 特别瘦小的儿童0.1U/(千克。天) 青春期糖尿病 1. 0—1.5U/(千克.天) 2型糖尿病,病情轻,体内尚有一定量的胰岛素分泌0.1—0.2U/(千克.天)病情严重,病程较长,肥胖,有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从0.3—0.5U/(千克.天)开始,但总量 一般不超过1.2U/(千克.天) 三.基础率与大剂量的设置 正常人胰岛分泌胰岛素是以基础分泌与进食后高分泌两部分组成,其中基础分泌占全天分泌总量的50%(40%—60%),进食后分泌的胰岛素也大约占50%(40%—60%)。 胰岛素泵最大限度的模拟了人体胰腺的生理分泌方式,它将人体胰腺的基础分泌与进食后的分泌的胰岛素分别设计到了泵当中。它们分别是基础量与餐前大剂量。 (一)基础量:是泵特有的模拟人非进食状态下胰岛素的给药方式。 1.基础量的计算: 患者状态以前多次注射胰岛改用胰岛素泵基础量所占百分比

胰岛素泵流程

第三节胰岛素泵 胰岛素泵系统是一个集动态血糖监测、胰岛素泵治疗和糖尿病管理软件于一体的整合系统,帮助患者更有效更安全地控制血糖,优化糖尿病治疗管理。 【结构与原理】 1.基本结构:胰岛素泵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胰岛素泵、充电器、发送器、测试器、Catelink USB、Carelink Pit)软件。 2.原理:实时动态监测血糖,实时反应患者血糖的变化及趋势,.对高低血糖及时报警;向患者体内24小时不间断地输入胰岛素,模拟基础胰岛素分泌,维持正常肝糖输出,控制空腹血糖,进餐前追加输注胰岛素,模拟进餐后胰岛素分泌,控制餐后高血糖;利用糖尿病微电脑管理软件,整合分析各种糖尿病信息。 【操作步骤】 1.操作流程 (1)评估患者: 1)评估:年龄、病情、意识、治疗情况、局部皮肤情况、活动能力及合作程度。 2)向患者解释使用胰岛素泵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2)患者准备: 1)了解用胰岛素泵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2)体位舒适,愿意合作。 (3)护士准备:衣帽整洁,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4)用物准备:治疗盘、胰岛素泵及发送器、助针器、探头、短效或速效胰岛素、储药器和输注管路、乙醇、棉签、敷贴2张。 (5)环境准备:调节室温,保持环境安静、安全、宽敞。 (6)胰岛素泵功能的操作:

1)取出胰岛素:至少提前半小时从冰箱中取出胰岛素,让其回到室温状态下,并且查看胰岛素有效期及是否变质。 2)储物器抽药和排气:从包装中取出储药器,推杆来回推两次,让推杆与器壁得到充分的润滑。然后针尖垂直朝上插入笔芯中,缓慢拉动活塞让胰岛素装入储药器中,轻敲储药壁,使可能存在的气泡上升到顶部,将其推入笔芯。 3)连接输注管路:握住储物器逆时针转动,然后垂直向上将其从移液罩和笔芯瓶上拔出。把输注管路接头装到储药器上,通过顺时针转动将其固定。轻推活塞直至胰岛素进入管内,以排除储药器顶部的气泡。逆时针转动活塞杆,将其从储药器上拆下。切勿前后拉动活塞,导致空气进入。 4)马达复位:马达复位之前,不要将储药器插进胰岛素泵内,否则会导致胰岛素输注不正确。在泵上进入主菜单→充盈→马达复位,屏幕上将出现“手动充盈,安装/固定储药器”的提示即松开按键,复位成功。 5)安装固定储药器:储药器刻度向内,从泵的储药仓顶部插入储药器。顺时针转动管路接头1/2圈将其装好,接头应与电池帽的槽平行。需要时系上活动保护装置。 6)进行手动充盈:切记不要将输注管路与身体连接!在充盈过程中,需持续按住ACT键,直到针尖出现胰岛素液滴再松开。确认输液管内没有气泡 7)选择部位植入管路:同胰岛素注射部位。暴露注射部位,用75%医用乙醇,以注射点为中心,由内向外,环状消毒3次,等待自然干燥。油脂性或干燥皮肤,请先清洁后再消毒。 8)进行定量充盈:主菜单→充盈→定量充盈。用于将胰岛素充满引导针拔出后软管中留下的空隙。6mm软针:0.3U;9mm软针:0.5U。

胰岛素泵的临床应用前景

胰岛素泵的临床应用前景 发表时间:2011-07-19T15:49:50.530Z 来源:《求医问药》2011年第2期供稿作者:马琳娜 [导读] 尿病病人围手术期的应用在临床上经常所见的糖尿病患者合并肿瘤、骨折及胆囊炎。 马琳娜 (哈尔滨市第四医院内分泌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众所周之,糖尿病是一种不可轻视的疾病,引起糖尿病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胰岛方面的功能不能正常发挥,从而使胰岛β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最后导致血糖不断升高。现在国内外有很多种治疗方法,最好的治疗方法是对皮下胰岛素的持续输注。 【关键词】胰岛素泵;糖尿病;前景 【中图分类号】R459.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2523(2011)02-0024-02 糖尿病(diabetes)是由于自由基霉素、微生物感染及其霉素、免疫功能紊乱、精神、遗传等各种胰岛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引起的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症,从而导致导致血糖升高,因此胰岛β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本文对胰岛素的探究可以更好的利用胰岛素泵为人类造福。 1胰岛素泵的原理 人体胰腺的胰岛分泌方式有两种:(1)与脉冲相关的分泌。(2)基础方面的分泌。其模式和装置可以仿照正常胰腺的胰岛素分泌,在进餐之前,按照其体内所基础分泌。负荷量,对其计量输注程序开启后24h不断向糖尿病人体内注入少量的胰岛素,使糖尿病患者特别是高血糖患者的生理周期趋于正常水平。 2胰岛素泵的临床应用前景 2.1型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研究发现,1型糖尿病患者中大部分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皆用了胰岛素泵的治疗方法。一般情况下,此类患者发病的年龄较小,这不仅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更可怕的是会导致儿童身体发育有缺陷。合理利用皮下胰岛素,就减少了血糖的不稳定,会使餐后和夜间的发病率下降,由此,改善新陈代谢功能,儿童在安排休息、运动、吃饭、工作、学习方面相对来说要自由很多,可以提高儿童在成长发育中的速度,如果坚持治疗,对儿童患者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帮助,而且生活质量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2.2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这几年以来,面对新的2型糖尿病病人,国内外专家比较喜欢运用CSII的方法来治疗。根据中外医学科研成果报道,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就有β细胞功效的变化。如果患者的糖调节受损,胰岛素分泌就低于正常人,甚至在发病的过程中有可能会进一步分泌直到彻底消失。据研究发现如果对2型一类新的患者运用胰岛素泵强化的治疗方式,此类患者高血糖的状态于(2.4±1.8) d得到很好的矫正。但是仅仅运用口服药,则需在(7.5±1.6) d的范围之内。同样三个月的时间之后,其HbA1c分别为(5.4±1.5)%、6.3±1.8)%。很显然,这就在某种程度上比只口服降低血糖之类的药要好很多,可能会由于胰岛β细胞功能的改良和其敏感性的提升,从而导致胰岛素量在强制性治疗血糖达标的过程中降低。 临床研究显示胰岛素泵在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中得以推广,可以降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餐后血糖(PBG)等方面较安全的积极效应。 2.3娠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如果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发现血糖异常,即妊娠期糖尿病,这是由于孕妇妊娠期间胰岛素的抵抗与自身胰岛素不足两个方面影响的因素。在此期间的治疗目的是及时的进行胰岛素的治疗,从而有效的控制血糖,使饮食和运动相协调。当前,妊娠期糖尿病的最佳药物即生物合成人工胰岛素。它的优点是过敏反应少,但其生物药价高。CSII治疗方法完全适合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孕妇很容易接受,同时,调节了胰岛素的剂量,还可减少早晨高血糖和晚间低血糖的病发症状。 2.4尿病病人围手术期的应用在临床上经常所见的糖尿病患者合并肿瘤、骨折及胆囊炎。对糖尿病影响比较大的因素有两个——麻醉和外科手术,手术期间,生长激素水平的增高,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胰岛素的分泌,同时也加强了胰岛素的抵抗力,从而导致血糖代谢的不正常,假如患者病情加重,那么外科手术就会变得很危险和复杂,持续的高血糖对伤口的愈合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们要适时控制好患者血糖是很重要的事情。 2.5尿病慢性并发症中的应用胰岛素泵24h提供连续不断释放出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可以使慢性病发症状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一定的缓解,DCCT以证明了一个结论,HbAlc, HbAlc因子会影响到视网膜恢复的进展以及病变的发生频率,通常情况下,如果HbAlc, HbAlc因子每次降低1%,其病变进展的危险程度就降低40%左右。胰岛素泵通过强化治疗后,HbA1c很显然就下降了,糖尿病发症中视网膜的病变最下降了76%,糖尿病症中的肾病降低了60%,在用了胰岛素泵以后,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病人自身的血糖控制以及依从性。显然,这样低血糖的发病率就减少了很多。孙瑞霞等人在糖尿病与肠胃结合的治疗过程中发现,在常规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其反应不好的2型血糖轻瘫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呕吐,但是其对CSII的治疗方法反应却相当好。刘艳杰等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饮食及强化治疗胰岛素后之,他们的体重很明显就下降了,又减轻了胰岛素的抵抗程度,其程度与动脉粥样的硬化呈现出正相关的现象,改善了患者自身的心电图及血脂,假如使用胰岛素能改良胰岛素的抵抗能力,原因是胰岛素可以使高血糖得到了很有效的控制,其作用是:利用和储存的效力、增加外围骨骼肌以及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减轻脂毒性、抑制脂肪分解、增加肝葡萄糖输出,,同时直接抗动脉粥样的硬化和炎症的侵袭,所以早发现病症的初期就运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有效阻挡慢性病发症的入侵。 3结语 专家对血糖水平相对较高的2型糖尿病运用短时间段的CSII治疗方案,可以使β细胞的功能最大限度的得到恢复和保护,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患者少用药物甚至不用药物就可以预防并治疗糖尿病即将成为现实,这在医学界又是一大突破。如果这项专利通过长期观察和研究得到了证实,那么新的2型糖尿病治疗方案很可能会改变,中国是一个糖尿病患者较多的国家,此类病发症患者日趋增多,这从卫生经济学等方面来讲,其社会和经济方面的效益是可想而之的。 参考文献 [1]孙瑞霞,张丽萍,伊继锋.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胃轻瘫观察[J].辽宁糖尿病杂志, 2001,9(3):37-38. [2]刘艳杰,姚秀宇,赫双令,等,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89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临床应用胰岛素泵的护理及进展

四综述四临床应用胰岛素泵的护理及进展 刘媛媛一文静 232001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通信作者:刘媛媛,Email:19965055@https://www.doczj.com/doc/1f2115309.html, DOI:10.3760/cma.j.issn.1674-2907.2016.01.039 ?摘要?一胰岛素泵(CSII)是一种模拟人体生理胰岛素分泌模式的装置,作为一种强化糖尿病治疗 的先进手段在全世界广泛使用,对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以及预防或延缓并发症具有显著的效果三而 其在临床应用上的正确二合理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三本文就胰岛素泵在临床应用的护理进展进行了 综述三 ?关键词?一糖尿病;一护理;一胰岛素泵;一综述文献 Nursing ca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SII in clinical application一Liu Yuanyuan,Wen Jing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Hefei,Hefei232001,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Liu Yuanyuan,Email:19965055@https://www.doczj.com/doc/1f2115309.html, ?Abstract?一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SII)is an equipment simulating human physiological insulin secretion.It has been world widely used as an advanced method to enhance the effects of treatment for diabetes,and has significant effects on controlling blood glucose level and preventing or postponing the onset of complications.Therefore,the appropriate utilization and the reasonable nursing care in clinic are extremely critical.This review will summariz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ursing care of the CSII. ?Key words?一Diabetes;一Nursing;一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一Review 一一糖尿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一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胰岛素缺乏或抵抗,导致糖类二脂肪二水和电解质等代谢紊乱,临床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若血糖控制不好,会引起一系列严重并发症[1]三目前,胰岛素泵在控制血糖方面有较高的优越性,本文就胰岛素泵在临床应用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三 一二胰岛素泵的工作原理 胰岛素泵(CSII)是一种电源控制的在皮下释放胰岛素的设备三它通过皮下套管持续的释放速效胰岛素类似物[2],从而模拟人体的生理胰岛素释放水平,以较好的控制人体血糖水平,并且其胰岛素释放量是可调的三 二二我国胰岛素泵的应用状况 孙秋英等[3]通过对60例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患者进行胰岛素泵应用状况调查分析显示,大多数患者缺乏对胰岛素泵的正确认识,对其治疗持顾虑二怀疑态度,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加强对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三其中,护理人员作为健康教育的一线工作人员,对胰岛素泵使用的护理研究二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担负着重要的责任三 三二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的优点 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能够比较明显地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模拟人体胰岛素生理分泌量,从而能较好的控制血糖,并且对年轻糖尿病患者疗效更好[4]三 英国糖尿病研究人员发现,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延缓各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5]三国内陈继兵和张会娟[6]分析了10年间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的4581例糖尿病患者资料,发现加强胰岛素泵应用的护理,这些患者包括1型糖尿病二2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在控制血糖水平二缩短平均住院等方面均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三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理教育,对胰岛素泵的操作掌握,以及临床观察等综合护理是疗效的保障[6]三胰岛素泵是24h持续的向人体内输入微量胰岛素,并且可以在加餐前加大剂量三有研究发现,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并加强综合护理,可以很好地控制血糖水平,并且也可以更好地控制 黎明现象 三眼二神经等慢性进行性病变的危险性也大大降低[7]三尽管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可以很好地控制血糖,但若不加强护理干预,其对血糖控制效果仍不佳三郑露曼和徐莎莎[8]将48例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按照经验护理方法护理,及时排查血糖控制欠佳原因,妥善处理三对照组按照常

胰岛素泵的应用

胰岛素泵输入为模拟人体生理胰岛素分泌的一种胰岛素运载系统,其体积小,携带方便,有报警装置。主要特点是机体对胰岛素的吸收稳定,能平稳的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减少增加体重等副作用,为使用者提供更灵活的生活方式,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本次课程就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介绍。 一、概论 (一)胰岛素泵治疗的定义 胰岛素泵治疗是采用人工智能控制的胰岛素输入装置,通过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的方式,模拟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模式从而控制高血糖的一种胰岛素治疗方法。 (二)发展史 20 世纪 60 年代最早提出持续胰岛素皮下输注的概念; 70 年代后期出现生理性胰岛素皮下输注装置,胰岛素泵开始应用于临床; 80 年代中期胰岛素泵体积大,操作复杂,难以推广使用; 90 年代后期胰岛素泵体积逐渐减小,操作方便,调节剂量精确,开始在临床广泛应用。 左图为最早的胰岛素皮下输入装置,右图为历代胰岛素泵的图片。在过去 20 年中有超过 30 家公司对胰岛素泵进行了研制和生产,可见胰岛素泵的体积逐渐缩小。 (三)工作原理

生理状态下胰岛素分泌按与进餐的关系可大致分为两部分:第一是不依赖于进餐的持续微量基础胰岛素分泌,此时胰岛素以间隔 8~13min 脉冲形式分泌;第二是由进餐后高血糖刺激引起的大量胰岛素分泌。 (四)胰岛素分泌和代谢 基础状态下血糖为 70~110mg/dl ,胰岛素的分泌速率为 1u/h 。餐后高血糖的分泌速率为 5u/h 。血糖< 30mg/dl 时,胰岛素停止分泌。 内源胰岛素先最先进入肝脏,其中 50%~60% 在肝脏代谢;门脉血胰岛素是外周动脉的 2~3 倍,是静脉的 3~4 倍。 胰岛素的半衰期短,内源胰岛素半衰期为 5min ,静脉注射外源胰岛素半衰期为 20min 。 上图为正常状态下胰岛素的分泌趋势,可见在非进餐的状态下胰岛素存在基础分泌,在三餐后胰岛素可出现高峰式分泌。 二、胰岛素泵的优点 使用胰岛素泵的优点在于胰岛素泵更有利于血糖控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能平稳的控制血糖,减少血糖波动;减少患者体重的增加;明显减少低血糖发生的风险;减少胰岛素吸收的变异而引起的血糖急剧波动;有利于加强糖尿病围手术期的血糖控制。

谈胰岛素泵的临床应用

谈胰岛素泵的临床应用 本文详细介绍了胰岛素泵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方式与注意事项,以指导临床安全合理应用胰岛素泵。通过归纳和总结胰岛素泵的使用原理、临床应用优点与适应证,详细介绍了胰岛素泵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的处理。采用胰岛素泵在本科选择性治疗糖尿病患者20余例,效果显著。说明胰岛素泵模拟人体正常胰岛素的生理分泌节律,使胰岛素在人体内的浓度更符合生理需求,能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从而增强患者的依从性,有效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 标签:糖尿病;胰岛素;胰岛素泵;血糖;临床应用 胰岛素是迄今治疗糖尿病安全有效的药物之一,一个国家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比例,体现了其糖尿病治疗的水平。胰岛素的应用,尤其是强化治疗是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有效措施。目前,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注射方法主要有多次皮下注射法和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法。本科2007年3月至今使用(美敦力Minimed 508型)胰岛素泵选择性治疗糖尿病患者20余例,效果显著,现将胰岛素泵的临床应用介绍如下: 1胰岛素泵使用原理 人体的胰腺平均每8~13分钟就分泌1次胰岛素,泵模拟胰腺工作,按人体需要将一个或几段微小剂量的胰岛素不分昼夜连续输注,以保持体内胰岛素维持一个基本量,称为基础量。根据进餐和活动情况,让泵输注餐前胰岛素称为餐前量,Minimed胰岛素泵完全按身体需求来释放胰岛素,没有皮下胰岛素蓄积和口服吸收差异。 2胰岛素泵使用优点 ①改善血糖控制水平,延缓慢性并发症;②使用短效胰岛素同一部位小剂量持续输注,吸收差异<3%,严重低血糖的发生平均降低80%;③使患者在就餐、工作、睡觉及活动的安排上获得更大的在传统的多次注射治疗中无法获得的自由;④更近似生理性的胰岛素分泌,减少黎明现象;⑤胰岛素的吸收稳定,为可预见性;⑥注射部位为腹部,胰岛素吸收快,受活动影响较少;⑦胰岛素剂量输注精确,精确度为±2%;⑧使用安全,携带方便,性能完备,可显示存贮信息;⑨对血糖高而需手术治疗的患者,可快速平稳的降低血糖,莫失治疗良机,缩短病程,促进康复,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3胰岛素泵使用的适应证 ①Ⅰ型糖尿病;②磺脲类失效的Ⅱ型糖尿病;③有严重的不易察觉(无症状)的低血糖;④妊娠糖尿病;⑤对胰岛素非常敏感的糖尿病;⑥黎明现象严重者;⑦有糖尿病早期并发症;⑧需要更多社会活动者。最初3~6个月为调整期,至少每日测血糖4次。

丹纳胰岛素泵的使用方法

丹纳胰岛素泵的使用方法 一.特点: 丹纳胰岛素泵:模仿人体胰腺的正常功能,根据东方人的人体特点,约每4分钟输注一次微量胰岛素以维持人体全天血糖的正常水平,同时在餐前输注大剂量胰岛素以平衡餐后的高血糖。因此这种输注方式能最大限度地模仿人体胰腺,可谓是人体胰腺的完美替代。 二、胰岛素泵的组成 胰岛素泵分成三部分:泵主机、储药器和与之相连的输注导管。储药器最多可以容纳3毫升的胰岛素,储药器装入泵中后,将相连的输液导管前端的细小针头扎入患者的皮下(常规为腹壁),再由电池驱动胰岛素泵的专用马达推动储药器的螺旋杆,将胰岛素输注到体内。 三、胰岛素泵在临床的运用 1.胰岛素泵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2.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继发失效患者中的应用3.胰岛素泵在1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者中的应用 4.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妊娠的临床应用 5.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围手术期的应用

四、胰岛素泵的使用 (一)胰岛素泵的安装 1)安装电池 将泵右侧电池盖打开(左紧右松),将电池正极向下放入,盖上盖子。 3)抽吸胰岛素 打开注射器,把注射器针柄底下的盖子取下,取出里面装的白色针帽待用,取出一颗螺杆,使其扣对扣安在注射器底部(最好让注射器针柄下边缘两个多出来的小柄横在注射器刻度两边),把螺杆扭到最外。用注射器把胰岛素抽好(注射器容量为3ml,不可用力猛拉针柄,应边抽边排净注射器里的空气,再抽净余液,以免针柄与注射器滑脱,导致胰岛素的浪费),把针头取下,安上注射器里配的针帽。 4)上注射器的砝码 将砝码机取出装好电池。把抽好胰岛素的注射器轻放入砝码机里(螺杆向下),按下旁边的按钮,使螺杆上到最里面(直到到注射器不在下降为止),取出注射器,用手轻轻将螺杆向外转两圈。5)安装注射器 打开泵上的盖子,将注射器的两个多出来的小柄对齐泵里的小凹陷轻轻放入,把有刻度的一面对朝外,使注射器完全落入泵里,盖上盖子。

2020年护理工作《临床科室胰岛素泵管理制度》

临床科室胰岛素泵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规范胰岛素泵的使用和管理,及时排除故障,减少不良反应,保障患者安全,做好仪器的维护和保管工作,制定本制度。 一、内分泌科病区胰岛素泵管理 1、胰岛素泵作为贵重仪器落实专人管理,专柜上锁保管,每日清点并核查胰岛素泵总数,包括会诊外借及归还情况,做好登记。 2、胰岛素泵会诊外借及归还时,做好交接,当面清点配件,检查泵的功能,在登记本上记录。 3、胰岛素泵操作人员的资质由护士长认证,经培训考核及实践后取得资质。 4、每月定期完成胰岛素泵的质控检查工作。 5、胰岛素泵为住院病人使用,病人使用期间不得擅自离开医院。 6、按物价收费标准完成胰岛素泵治疗的收费(包括会诊收费)工作。 7、糖尿病专科护士为会诊使用胰岛素泵科室提供必要的技术和信息支持。 8、胰岛素泵一般使用规范 (1)护士确认装泵医嘱,根据医嘱设置时段基础量,并经双人核对无误后,于床边进行装泵操作。 (2)每班检査1次,胰岛素泵的基础量是否准确及基础总量,胰岛素泵运行是否良好。每天护理记录至少记录一次,如有异常及时处理及时记录。(3)每餐前根据医嘱给予餐前大剂量注射,并回顾大剂量注射是否准确。(4)责任护士负责调整各时段基础量,并双人核对确保无误后记录。(5)按医嘱评估监测患者血糖及胰岛素泵治疗后的反应,如发现血糖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6)患者的教育管理: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包括带泵期间的注意事项,带泵期间,病人严禁外出。宣教各种故障及应对,低血糖的症状及处理,日常活动、洗澡与外出检查等注意事项。 (7)病人行磁共振、CT检查时,护士及时取下泵,并定点放置,归来后及时连接恢复正常运行。护士在申请单上用红笔标注“请取下胰岛素泵!”提醒功能检查科室工作人员检查前再次查看。 (8)使用胰岛素泵期间,应防止管路弯曲、反折、受压,放置合适位置,发生异常情况及时处理。防止胰岛素泵剧烈震荡、摔落。 (9)停用胰岛素泵后及时将基础量调为零,存放前做好清洁维护工作。 二、胰岛素泵会诊管理 1、胰岛素泵安装常规会诊在当天完成,并在会诊结束后即刻完成会诊记录。晚夜班急会诊汇报总值班护士长协调解决。 2、需使用胰岛素泵的科室,申请内分泌科会诊,会诊医生确定使用胰岛素泵,并下医嘱立即取药(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药品室温下存放2小时后使用),请内分泌科护理单元护理会诊。 3、内分泌科护理单元接到会诊申请,由糖尿病专科护士携带“胰岛素泵会诊专用箱”到申请科室,核对病人及医嘱,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在《会诊安装胰岛素泵治疗告知书》(附件1)上签名,一式两份,内分泌科和申请科室各自保存。申请科室写“胰岛素泵借用凭证”(附件2)交糖尿病专科护士。糖尿病专科护士与责任护士到病人床旁,双人核对后,为病人安装胰岛素泵,告知注意事项,发《使用胰岛素泵治疗告患者书》(附件3)。 4、执行“内分泌科病区胰岛素泵使用管理”中“一般使用规范”。 5、遇有无法解决的问题如堵管、漏液、滑脱等,及时联系内分泌科糖尿病专科护士进行会诊查看。

胰岛素泵使用及注意事项

胰岛素泵概述 胰岛素泵是一个形状、大小如同BP机,通过一条与人体相连的软管向体内持续输注胰岛素的装置。它模拟人体健康胰腺分泌胰岛素的生理模式。俗称"人工胰腺”。内装有一个放短效胰岛素的储药器,外有一个显示屏及一些按钮,用于设置泵的程序,灵敏的驱动马达缓慢地推动胰岛素从储药器经输注导管进入皮下。输注导管长度不一,牢固地将泵与身体连接起来。 一个胰岛素泵由充满胰岛素的储液器(类似一个常规的注射器) 、驱动泵运转的一小节电池以及允许使用者准确调节胰岛素输注量的电脑芯片构成,并全部包含在一个寻呼机大小的塑料盒

子里。储液器通过一个叫做“输注管路”的细塑料管输注胰岛素到身体内。输注管路长61cm或107cm,末端有一个钢针针或软针,胰岛素就是从这里注入体内。钢针和软针各有优缺点,一般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人体的肝脏能储存葡糖糖原,并全天释放少量葡萄糖进入血液,所以我们始终有充足的燃料提供能量。为了帮助葡萄糖转运到体细胞内(同时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胰腺每隔几分钟就释放微量胰岛素入血,当我们摄入的食物含有碳水化合物时(糖或淀粉),血糖水平迅速升高,胰腺就释放大量胰岛素入血,防止血糖水平过高。胰岛素泵模拟人体胰腺,每数分钟就自动释放微量短效胰岛素( 1/10 或 1/100 单位),称基础率,使血糖在餐间及夜间睡眠期间保持平稳。进餐时,通过设置泵的程序(按动泵上按钮)使泵迅速输出较大剂量胰岛素,称大剂量,它能对付食物中所含碳水化合物量,因而能有效降低餐后高血糖状态。 胰岛素泵可以根据人体需要输注大量或少量胰岛素,而一日多次胰岛素注射不能模仿胰腺分泌机制,因为长效胰岛素( NPH,Lente,Ultralente )吸收入血不稳定,不能按机体需要持续稳定的输注。长效胰岛素有一个吸收高峰,因此必须规则进餐及添加点心,而使用胰岛素泵,胰岛素基础率能使血糖在餐间保持稳定,

胰岛素泵使用指南

胰岛素泵使用指南 目的: 1.控制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以减少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2.使胰岛素的吸收稳定;使胰岛素剂量的精确调整。 3.减少严重低血糖的发生。 4.可促进个性化的生活方式,便更适合进餐时间,运动,工作的安排。 适应症: 1.T1DM患者和需要长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T2DM患者,在住院期间可通过胰 岛素泵治疗稳定控制血糖,缩短住院天数,并为优化多次胰岛素注射的方案提供参考数据。 2.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及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血糖控制。 3.妊娠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者。 4.血糖波动大,虽采用多次胰岛素泵皮下注射方案,血糖仍无法得到平衡控制 的糖尿病患者。 5.无感知低血糖者。 6.频发低血糖者。 7.黎明现象严重导致血糖总体控制不佳者。 8.作息时间不规律,不能按时就餐者。 9.要求提高生活质量者。 10.胃轻瘫或进食时间长的患者。 操作流程: 一、评估 1.病人的年龄、病情、意识状态、配合情况。 2.病人腹部皮肤的洁净情况及完整性(有无疤痕、炎症、硬结等)。 3.病人的认知能力,操作能力。 4.病人对CSII泵治疗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的了解程度。 5.病人对此操作的心里反应,是否存在紧张、恐惧心理。

二、准备 1.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物品:弯盘,皮肤消毒液,胰岛素泵,助针器,储药器,输注管路,棉 签,治疗巾。 3.环境:清洁、舒适,光线充足。 4.病人:取舒适体位,能配合医护人员的指导与治疗,并进行适当的饮食控制 及活动,能学会微量血糖测定方法,具备操作胰岛素泵的能力以及对各种警 报的理解和处理能力。签署知情同意书. 三、操作程序 表1

胰岛素泵使用的护理

胰岛素泵使用的护理 胰岛素泵是通过模拟人体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一种胰岛素运载系统,其主要特点是通过机体对胰岛素的稳定吸收,能平稳地控制血糖,为使用者提供更灵活的生活方式,能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胰岛素泵由泵、小注射器和与之相连的输液管组成。小注射器最多可以容纳3毫升的胰岛素,注射器装入泵中后,将相连的输液管前端的引导者针用注射器扎入患者的皮下(常规的腹壁),再由电池驱动胰岛素泵的螺旋马达推动小注射器的活塞,将胰岛素输注到体内(泵内为速效胰岛素,一般为诺和锐) 胰岛素的适应症 (1)主要适用于1型糖尿病病人,尤其是那些病情难以控制的1型糖尿病病人。 (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病人。可根据血糖水平增加基础量。 (3)可用于糖尿病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的治疗。 (4)改善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5)适用于妊娠的糖尿病妇女或糖尿病妇女婚后希望妊娠者。 (6)缓解新发的糖尿病。 (7)重型2型糖尿病。 (8)糖尿病病人必须接受较大外科手术时 (9)因工作原因而生活不规律的病人,胰岛素注射治疗稳定控制血糖十分困难者。 胰岛素泵的日常护理定时,定量为病人注射餐前大剂量胰岛素 1.严密观察血糖对初装胰岛素泵的病人每日血糖监测7—8次(用快速血糖仪),并详细 记录,为医生调整胰岛素用量提供可靠数据。注意低血糖反应:安装胰岛素泵后,病情恢复快,胰岛素日需用量大幅度减少。1周后低血糖反应较多。应及时监测血糖,同时向医生汇报,迅速纠正低血糖反应。血糖监测对保证成功和安全用泵极为重要,能及时发现低血糖和高血糖,以便及时做出处理。 2.定期更换输注装置连续注射3—5天后,同时观察患者局部反应及机器运行情况。经 常观察主管处皮肤有无红肿,感染及过敏等反应。如有感染。应立即拔出,重新安装。 3.携泵管理指导指导患者将泵置于衣服的口袋或挂在身上,也可系在腰带上,保持连接 通畅,避免受压或摔地,洗澡时可使用分离器将泵与导管分离脱开,分离时间不超过1小时,沐浴完毕立即连接。病房室温宜在22—25℃,不宜将泵置于气温>45℃或<-5℃的环境中,一面影响治疗效果. 4.故障排除输注装置阻塞为最常见故障,阻塞时可导致胰岛素输注中断,出现短时间内的 高血糖.当出现阻塞报警时,嘱患者平卧,仔细检查输注装置是否扭曲或有气泡阻塞,需要时更换输注装置及输注部位。出现高血糖时应经其它途径注入胰岛素。 胰岛素泵常见护理原则 1.强化治疗使用胰岛素泵的患者一般病情比较重,而且有导致低血糖等不安全因素,故 应遵医嘱监测全天血糖,并详细记录。置泵期间每日监测血糖7次(用快速血糖仪),为医生调整胰岛素用量提供可靠数据。 2.注意低血糖反应安装胰岛素泵之后,血糖迅速回降,随着糖毒性下降,胰岛素敏感性 恢复,极易发生低血糖。一般低血糖发生在夜间或三餐前,若患者出现冷汗、心慌、饥饿等症状,应立即进食。并报告医生予剂量调整使血糖保持平稳。平时应注意患者的主诉,了解低血糖的先兆和临床表现,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3.严格执行餐前大剂量的要求在执行餐前胰岛素注射前必须了解患者胃纳情况,胃纳不 佳的患者,应报告医生及时调整或暂停餐前大剂量,避免出现低血糖;注射后向患者交

中国胰岛素泵治疗指南(全文)

中国胰岛素泵治疗指南(全文) 1 胰岛素泵概述 1.1 胰岛素泵治疗的定义胰岛素泵治疗是采用人工智能控制的胰岛素输入装置,通过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的方式,模拟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模式,从而控制高血糖的一种胰岛素治疗方法。 1.2 胰岛素泵简介 1.2.1 胰岛素泵的工作原理生理状态下胰岛素分泌按与进餐的关系可大致分为两部分:一是不依赖于进餐的持续微量分泌,即基础胰岛素分泌,此时胰岛素以间隔8~13分钟脉冲形式分泌;二是由进餐后高血糖刺激引起的大量胰岛素分泌。 为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早在20世纪60年代即尝试持续胰岛素皮下输注方法,20世纪70年代末期机械性的胰岛素输注装置即胰岛素泵的雏形开始使用,但由于体积大、操作复杂,难以在临床推广。至20世纪90年代,制造技术的进步使胰岛素泵体积缩小便于携带,操作简便,易学易用。剂量调节更精确和稳定,因而在临床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目前胰岛素泵技术更趋完善,可更精确地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简而言之,胰岛素泵通过人工智能控制,以可调节的脉冲式皮下输注方式。模

拟体内基础胰岛素分泌;同时在进餐时,根据食物种类和总量设定餐前胰岛素及输注模式,以便良好控制餐后血糖。除此之外,胰岛素泵还可以根据活动量大小,随时调整胰岛素用量,而不是预先固定的某种模式。胰岛素泵由4个部分构成,含有微电子芯片的人工智能控制系统、电池驱动的机械泵系统、储药器和与之相连的输液管、皮下输注装置。输液管前端可埋入患者的皮下。在工作状态下,泵机械系统接收控制系统的指令,驱动储药器内的活塞,最终将胰岛素通过输液管输入皮下。 1.2.2 发展历史 (1)20世纪60年代最早提出持续胰岛素皮下输注的概念。 (2)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现生理性胰岛素皮下输注装置胰岛素泵开始应用于临床。 (3)20世纪80年代中期胰岛素泵体积大操作复杂难以推广使用。 (4)20世纪90年代后期胰岛素泵体积小操作方便调节剂量精确开始在临床广泛使用。 (5)本世纪初胰岛素泵更加智能化与动态血糖监测技术相结合的胰岛素泵治疗在临床广泛应用。 1.2.3 胰岛素泵的应用现状 胰岛素泵的使用在国际上已有20余年历史。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试验(DCCT),研究结果的公布奠定了强化胰岛素治疗在糖尿病治疗和并发

美敦力胰岛素泵712易型操作流程

换药步骤: 1.洗手 2.打开快速分离器(只换药不换针)或把针从体内拔出,从泵中取出储药器(这一步不用 在泵上做任何操作),分离储药器与输注管接口。 3.将蓝色的移液罩套在储药器上(移液罩的小头套在储药器上)。 4.抽药(储药器里两个黑圈最低下的那个黑圈不能超出储药器地下边缘,)先去掉移液罩, 再把推杆拧下来,(像拧螺丝一样拧下)。 5.将输注管与储药器连接。 6.在泵上做马达复位:①在泵正常状态下(显示屏上只有MiniMed)按ACT或3号键一次, ②用箭头找“充盈”(按4号键三次),当箭头指向“充盈”时按ACT或3号键一次。③ 用箭头找“马达复位”(按4号键一次),当箭头指向“马达复位”时,按ACT键或3号键两次。 注:马达复位会有马达旋转的声音,复位完后会提示。 7.把储药器放入泵中。 8. 一只手拿输注管,另一只手按住ACT或3号键不松开,直到针尖有液地冒出,这时泵上 会提示你“按ESC或2号键”退出,连着按直到返回主屏幕(显示屏上只有MiniMed),或不做任何操作,15秒后会自动返回主屏幕。 9. 连接快速分离器或助针。 扎软针的注意事项:把针放在助针器上,先转下护针冒,再撕胶布。

查看剩余液量,电池的操作步骤: 一.在泵正常状态下(显示屏上只有MiniMed)时按ESC或2号键一次; 二.按4号键或灯泡键六次,这时屏幕上会出现“剩余液量”几个字。 如,剩余液量: U,剩余时间:〉24小时,电池:正常。 查看大剂量历史: 一.在泵正常状态下(显示屏上只有MiniMed)按ACT或3号键一次, 二.这是箭头指向大剂量,按ACT键一次确定, 三.用箭头找“大剂量历史”,当箭头指向“大剂量历史”时按ACT键一次。 查看报警回顾: 一.在泵正常状态下(显示屏上只有MiniMed)时按ESC或2号键一次; 二.按4号键四次,当箭头指向“设置”时,按ACT或3号键一次,这时箭头指向“报 警回顾”,按ACT键一次; 三.这时箭头指向“报警”,按ACT键一次确定。 当泵出现报警时的处理: 发生报警后,先按ESC键一次,再按ACT键一次,可以把报警取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