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一高2011—2012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素质检测政治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135.50 KB
- 文档页数:5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政治试题(文科)答案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31、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10分)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1分)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2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也给世界带来商机。
(1分)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提高了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了中国国家形象。
(1分)④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2分)更多的人通过中华文化了解了中国,中国国家形象的提升增强了唯心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1分)32、(1)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我们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8分)。
(1)①在对待传统文化上,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要扬弃传统文化,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5分)②在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上,我们要“洋为中用”,吸收对我们有益的东西,既要反对全盘照搬,又要反对盲目排外。
(3分) (2)结合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文化创新的途径及其重要意义。
(10分)(2)①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1分)②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2分)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2分)③重要意义: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这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2分) 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2分)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1分)33、小悦悦事件折射出某些人道德的缺失。
请谈谈如何在全社会加强思想道德建设?(12分)①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
(1分)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
2011-2012上学期政治期末试卷2011-2012上学期政治期末试卷(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姓名班级学校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1 2 3 4 5 6 7 8 9 10 题号得分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题号得分1、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现代社会中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日益增多,如通过电脑、可视电视接受远程教学等。
因此,我们的学习( ) A.可以选择是否要老师B.主要通过电脑和网络,不再需要老师了C.仍然离不开老师,因为教育是人与人心灵的沟通D.只需要老师传授方法和技巧2.“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A.一万人的力量比不上一千人的力量B.更多人聚集在一起就不会同心C.千人同心易,万人同心难D.合作是一种力量,生活需要合作3,两家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为此,两家在产品价格、质量、销路以及工人工资等方面,展开竞争,致使双方都感到力不从心,有苦难言。
假如你是两家的管理者,采取的合理办法是()A.拼上家底与对方竞争,直至击败对手,让其退出竞争舞台B.与对方协商合作,互相交流管理经验,走竞争又合作之路C.认识自我,明哲保身,主动退出竞争舞台D.与对手争个鱼死网破也不相让4《论语》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此话告诉我们()A.诚信是做人之本B.不诚信,必将害人害己C.在谈话中出现不愉快的情况是,应立即转身走人。
D.谈话时,不给对方发表意见的机会.7.“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
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
”人们之所以会发出这样的呼喊是因为:()A.家是可以摆脱任何烦恼的世外桃源B.家是落叶所能回归的根,是温馨的港湾C.家是一个任何情况下充满亲情的地方。
D.任何家都有关心和爱护我们的父母和亲人。
8. 朋友带给我们温暖、支持和力量,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美好。
在人生的路途上,朋友与我们同行,友谊照亮我们的生活之路。
11-12学年高二政治上册期中检测试题(含答案)山东省莒南县第三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第Ⅰ卷为选择题,共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0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以下属于文化现象的是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②科学发展观③万里长城④人大代表的选举⑤春节联欢晚会⑥园林雕塑A.①③④⑤B.①②③⑤⑥C.②③⑤D.②③⑤⑥2、“文化蕴藏着巨大的力,这种‘力’不同于物理学上的‘力’,物理的‘力’是人类用来‘化’自然界的,文化的‘力’是用来‘化’自身的。
”这一说法表明()A.文化构造了人的本质B.文化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C.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D.文化是历史进步的重要源泉3、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在态度上往往是A.消极被动B.主动感悟C.深远持久D.潜移默化4、潮汕人有“放生积善”习俗,即买一些活的乌龟、鲤鱼、青蛙等野生动物放归大自然。
这一习俗源于佛教,佛教在潮汕地区长期盛传养成了潮汕人崇尚善举,珍重生灵的精抻风貌。
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A.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B.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C.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D.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5、第十三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决赛共分美声、民族、流行、原生态、合唱五个演唱类别。
这反映出A.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B.文化现象无处不在C.文化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D.文化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6、国际联盟曾以“大象”为议题悬赏征文,英国人拟定了《英国统治下非洲的猎象事业》的题目;法国人作了一篇《象的恋爱论》;意大利人哼着《象呵象呵》的诗句;而波兰人则写了一篇政见,题目叫《波兰的主权与象的关系》。
2011—2012学年度高一政治上册第一次调研考试试卷(有答案)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一调考试高一年级政治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计10页。
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答卷Ⅰ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科目用2B 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答卷Ⅰ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不能答在题签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已有上千年历史的绣球,过去一直是壮族少女赠送给情郎的定情信物。
现在广西百色市旧州镇的许多壮族人家把自家制作的绣球挂在门边售卖,甚至销售到了欧美、东南亚,成为世界了解中国壮族文化的窗口。
上述材料表明,绣球实现了A.从劳动产品到商品的转变B.从商品到货币的惊人一跃C.从使用价值到价值的转变D.从物物交换到商品流通的转变2.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行。
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特许专营店吸引了众多市民新奇而热情的目光。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①“海宝”形象与世博经济联系在一起,是一种特殊的商品②“海宝”作为一种宣传物,本身不具有商品的属性③“海宝”形象凝聚了设计者的辛勤劳动和超凡智慧,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④“海宝”有价值,但没有使用价值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3.战国时期楚国的“郢爰”(“郢”为楚都城名,“爰”为货币重量单位),是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黄金货币。
该黄金货币A.本质上是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商品B.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C.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基本职能D.与纸币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本身没有使用价值4.我们在购买不同商品时都需要使用货币。
这表明货币A.是万能的,有了货币就拥有了一切B.有商品就必然有货币C.可与一切商品相交换,就不再是商品了D.本质是一般等价物5.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该行定于2011年9月30日发行“辛亥革命100周年”金银纪念币一套共2枚,其中1/4盎司金币1枚、1盎司银币1枚,面额分别为100元和10元,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
2009年上海各区一模试卷2009年嘉定区中考一模试卷 22009年普陀区中考一模试卷72009年浦东区中考一模试卷122009年静安区中考一模试卷172009年徐汇区中考一模试卷222009年闸北区中考一模试卷262009年黄浦区中考一模试卷312009年长宁区中考一模试卷362009年杨浦区中考一模试卷402009年南汇区中考一模试卷462009年卢湾区中考一模试卷512009年青浦区中考一模考试562009年金山区中考一模考试612009年闵行区中考一模试卷652009年虹口区中考一模考试702009年嘉定区中考一模试卷第一部分阅读(9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一)积累(18分)1.出师一表真名世,_________________ 。
(《书愤》)2. _________________ ,梦回吹角连营。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状词以寄》)3.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 。
(《天净沙·秋思》)4. _________,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5.人知从太守游而乐,_________________。
(《醉翁亭记》)(二)运用(10分)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淑、天高水清。
B、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
C、大街上,公园里,车厢内外,是我们的目光驻留之地。
D、所谓“以史为鉴”,“学史使人明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7.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正确的一组是()在他善于像人一样去爱的时候,他__________是一个真正的人。
_________他不懂得爱,不能提到人性美的高度,那就是说他只是一个能够成为人的人,_________还没有成为真正的人。
A、只有……才……。
如果……而且……B、如果……就……。
因为……所以……C、也许……那么……。
不是……就是D、只有……才……。
如果……但是……8.根据下列语境,用词最得体的一项是()自修课上,小明做数学作业时,发现尺断了,就向旁边的张强同学借……A、小明大声说:“我尺断了,借我一把尺,好吗?”B、小明走上前说:“喂,快借我一把尺。
2011—2012学年高二政治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shti/"target="_blank">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第4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机读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1.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③古代四大发明④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⑤千年古树⑥园林雕塑A.①③④⑤B.②③⑥C.①②③⑥D.②③④2.台湾果农为进步水果附加值,把冰激凌灌进柿饼中,使之有双重口味,并别出心裁地将其取名为“你柿我的冰激凌”。
由于加进了文化元素,该商品推向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热捧。
这体现了()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B.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C.文化总能推动经济的发展D.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近年来播放的《***》、《中国兄弟连》、《中天悬剑》、《战火中青春》、等电视剧,为人们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请回答3--4题。
3.通过播放上述电视剧,为人们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说明()①人们对文化的感受既有差异,又有共同之处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③文化消费在生活消费中的比重越来越大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4.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固然远往了,然而影片中那些英雄人物的感召力,成为唤醒人们心中爱国豪情的精神源泉。
这充分说明()A.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气力B.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C.文化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5.“在一幅画上有三种事物:鸡、牛和草,假如让你回类,你会把牛和什么分在一起呢?”对此题目,中国人一般把牛和草分在一起,而美国人一般把牛和鸡分在一起。
中国人的分类标准是关系,而美国人的分类标准是本质属性。
河南省正阳县2012—2013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素质检测试题(无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处理能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上,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自然,在同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发展自己,才可以让人类走出能源危机。
在能源问题上我们需要“天人合一”的哲学智慧说明()①人们总是用在实践和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指导自己的行动②人们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总是和一定的哲学智慧相联系③正确的哲学是人们能否处理好能源问题的决定性因素④传统文化是解决我国社会生活中各种问题的源泉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在哲学课堂上,某班四位同学对“哲学是什么”展开了讨论。
下列关于哲学的认识中,正确的是()①甲: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形式②乙: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人人都可以成为哲学家③丙:哲学既神秘又深奥,学习和研究哲学是哲学家的事情④丁: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但只有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3.下面漫画说明了()A.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影响B.世界决定方法论,不是的世界观就有不同的方法论C.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统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渗透和替代D.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就有怎么样的世界观4.牛顿是古典力学的奠基人,在自发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取得了重大理论成果。
晚年的牛顿由于信奉上帝,在科学研究方面毫无建树。
牛顿的经历告诉我们()①科学研究都是自觉地在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②必须重视哲学对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③科学研究必须在正确世界观的指导下开展④离开哲学的指导,自然科学就不能发展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5.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在固态统中首次实现单光子偏振态的量子存储器,保真度达99.9%,刷新了世界纪录。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政治(文科)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单选题(1—30,每题1.5分,共45分;31—45,每题2分,共30分涂写在答题卡上)46.(6分)结合材料说明开展“红段子”为主题的活动对于塑造人生的意义。
(1)开展以“红段子”为主题的活动,传递的是健康和真情,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2)开展以“红段子”为主题的活动感染人,鼓舞人,激励人,有利于增加人的精神力量。
(3)开展以“红段子”为主题的活动,传扬的是美德和理想,传播的是知识和文明,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7.(9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文化创新的作用,既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又表现为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试述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47.(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既是一个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又是一个借鉴、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也是文化创新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实践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同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那些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倾向的“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那些一味推崇外来文化、否定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都不利于文化创新,必须予以克服。
(5)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向人民群众学习,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
48.(1)漫画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2分)(2)在当代中国应该如何弘扬和培育这种精神?(8分)答案(1)漫画体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正阳一高2011—2012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素质检测政治试卷本试卷分Ⅰ卷和Ⅱ卷两部分,卷面分数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Ⅰ卷一、单项选择题(30×2=60分)1.“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
”下列观点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将”获得者李振声的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B.哲学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2.在“神舟七号”航天员出仓过程中,媒体曾出现“轨道舱有着火点”的误报情况,造成电视机前的观众十分紧张。
但当时指挥大厅的工作人员却从容淡定。
因为他们清楚,在没有氧气的真空环境中,是不能着火的,那一定是一个误报。
这说明()①人们的认识受知识水平等主观条件的限制②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需要条件的③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④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在人的掌控之中的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后来又认识到心理健康也是健康的重要内容。
而现在人们对健康的认识还包括适应社会的能力。
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A.人在确定事物的标准上起主导作用B.客观与主观相符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C.人的认识是一个无限、反复的过程D.人的认识总是由不正确到正确的发展过程4.“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这句励志名言从哲学角度看()①说明世界是变化发展的②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③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④有客观唯心主义的倾向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5.主观能动性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下列说法直接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是()①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②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③我国科研人员通过对月球的长期观测有了重大的发现④建筑工人施工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6.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面临风险,但中国的老百姓忌讳谈及风险,认为不吉利。
所以有些人很少主动购买保险。
这说明()A.客观事物对意识影响巨大 B.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C.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D.意识总是落后于客观实际2010年4月,美国航天局进一步揭秘撞月信息,月球坑观测和传感卫星获得的撞月数据显示,月球上存在水。
据此回答7——8题。
7.美国科学家对月球坑观测和传感卫星获得的撞月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后确认,月球存在水。
这告诉我们()①自然界随着人类认识的变化而变化②自然界具有客观物质性③月球与地球有着相同的物质结构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8.月球存在水这一发现与此前人们认为月球是干旱之地的想法大相径庭。
这揭开了太空探索新的篇章,增强了人们在月球建立永久基地的信心。
材料说明()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②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③认识的不断发展推动着实践的不断发展④真理总是在认识发展中不断被否定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④9.2010年12月,恶劣天气持续笼罩整个欧洲,生产、生活受雪灾影响严重,而究其原因,罪魁祸首是全球变暖。
这是人类破坏生态环境导致全球变暖的恶果。
这告诉我们( )A.人与自然的统一是绝对的 B.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无条件的C.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D.人类受到规律的惩罚是避免不了的10.甲乙两人高考均失利而落榜。
甲认为,高考落榜是天命所致,我应顺应天命,另谋其他出路;乙认为,事在人为,没有过不去的坎,重新选择复习。
由此可见()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②哲学源于对实践问题的思考③生活需要科学世界观的指导④学习哲学是走向成功的关键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1.下列选项属于规律的是()①太阳东升西落②能量守恒③苹果落地④候鸟迁徙⑤库仑定律A.①②③⑤B.②⑤C. ②④⑤D.②③⑤12.2010年楼市“疯狂”,“房价将继续上涨,房价将彻底崩盘,房价将深度调整”,业内人士莫衷一是。
这说明()A.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B.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C.真理和谬误的界限是不容混淆的 D.认识的形成受主客体因素的影响1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同样是表达愁绪,两位词人分别借用了不同事物表达这说明()A.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变事物的性质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C.意识来源于人的主观情感D.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14.有一位哲人曾说,“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对于这一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河流始终是同一条河流B.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静止时运动的特殊状态C.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因为物质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D.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因为物质是绝对运动的15.“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
”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物质是运动的物质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长三丙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嫦娥二号卫星送上太空,给国庆61周年送上厚礼。
“嫦娥奔月”又演绎了一则美妙神话。
人类将获得更多的太空知识。
据此回答16---17小题。
16.从哲学上看,“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A.源自于人的意识能动性B.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能动反映C.是人们主观想象的产物D.并不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17.“人类将获得更多的太空知识”体现了哲理是()A.世界上没有不可以认识的事物,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在扩展和加深B.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C.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平面镜式的反映D.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18、“横看成岭侧成蜂,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说明的哲学道理是()A.人们永远不可能认识事物的真相 B.认识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C.认识的对象始终处在变化之中很难捉摸 D.世界是可知的19. 下列和唯心主义观点根本对立的说法是( )①谋事在人,成事在天②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③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④气者,理之所依也A.①②③B.①②C.②③④D.③④20.我国政府从本国国情和长远利益出发,本着对世界人民福祉高度负责的精神,制定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和一系列政策措施。
从哲学上讲说明( )A.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B.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C.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D.规律是客观的,能被人们改变21、下列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①“理主动静”、“理生万物”②“我思故我在”③“气者,理之依也”④存在即是被感知⑤“心想事成,万事如意”A ①②⑤B ②③⑤C ②④⑤D ①②④⑤2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主要是()A.黑格尔的唯物主义B.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辩证法C.黑格尔的唯物主义辩证法D.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23.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者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D.历史唯物主义24.“山中无柴草,挖根换酒钱”,讽刺某些人无视()A.自然界的客观性 B.意识的创造性C.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D.实践的创新性25.日本海啸后,由于有人散布谣言,说碘盐可以预防核辐射,国内碘盐库存不足,将会出现半年左右的碘盐供应紧张局面,导致了一波抢购食盐高潮,漫画“谣盐止于智者”说的就是这种情形,这幅漫画说明了()①生活需要哲学智慧的引导②谣言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③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④意识总是将人们引入歧途C.①③④D.①③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通过决议,重新确定了行星的概念,并取消了冥王星的行星资格。
被开除出行星家族的冥王星被定义为矮行星,从今以后,太阳系就只剩下“八大行星”了。
26.大自然不断“改写”着我们人类的认识,这给我们追求真理过程中的启示是()①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要准备走曲折的道路②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绝对的③客观世界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要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④27.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是()A.一概而论 B.三人成虎 C.百感交集 D.千虑一得28.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根本观点上是正确的,但也有不足之处,它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A.缺少辩证法思想,不能把世界看成是客观的物质世界B.它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社会历史观上却是唯心的C.否认意识反映物质D.往往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29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①可知论和不可知论②一元论和二元论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④30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它第一次实现了()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④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有机统一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④Ⅱ卷二.非选择题31. 人类最早关注的不是哲学问题,而是具体科学问题。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许多哲学家往往首先是自然科学家。
被马克思称赞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被恩格斯称赞为‚最博学的人物‛的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等方面都颇有建树,还有柏拉图、毕达哥拉斯等,他们孜孜以求地探索着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创建了一门门具体学科。
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视野的不断开阔,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认识的对象由起初简单的个别事物逐渐扩大到事物之间的联系,而后又涉及整个世界。
在此基础上人们形成的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
而对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便形成了哲学。
请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8分)32.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的内容。
----- 恩格斯正像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崩溃的前导。
----- 恩格斯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角度,解析上述观点。
(9分)33.有这么一个县:2009年,它的GDP达到20亿元,比2000年翻了近一番;财政收入超过2亿多元,比2004年增长4倍。
这个县不仅是全省商品粮、优质肉猪和肉牛基地县,而且还被评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
但是,该县的发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一是牺牲了资源,无证采矿达到触目惊心的程度,资源也遭到毁灭性破坏;二是牺牲了环境,就是‚山挖空了,地挖陷了,水挖断了。
‛过去喝山泉水,现在出现人畜饮水困难;三是牺牲了社会和谐,个体老板、干部与农民收入的比例是100:10:1,群众不满;四是牺牲了公共事业,教育投入不足让许多到城里上学的农村小孩,只能校外租房;五是牺牲了治安稳定,信访案件与刑事案件攀升,结案率却不足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