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文地理学讲义-第8章

人文地理学讲义-第8章

人文地理学讲义-第8章
人文地理学讲义-第8章

第八章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第1节政治与政治地理

一、政治地理现象

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由此构成了政治地理现象。

政治是一种无形的社会文化现象,存在于人类社会活动的每个角落,因此政治地理现象几乎无处不在。

政治是一种追求权力(如支配权、占有权、管理权等)的社会文化现象,因此政治地理现象是一种具有排他意义的权力空间现象。

政治也是一种最不稳定的社会文化现象,因此一旦相对稳定的地理环境被赋予政治含义而形成政治地理现象,它就会变得极不稳定。

二、政治地理单元

政治地理单元是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由具体政治组织或集团支配、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

政治地理单元主要分为三个级别:

?一是国家级的,即具有确定人口和领土的主权国家;

?二是国际级的,即由若干主权国家和区域性或全球性国家集团组成的国际关系体系,在

政治地理中称为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三是国内级的,即一国内部的行政分区。

政治地理单元,尤其是国家单元,为具有排他意义的空间利益实体,所属政治地理单元的政治组织或集团对其具有绝对的支配权,这种支配权在国际关系上称为主权,在国家内称为统治权。

三、政治地理结构

1. 政治空间结构

政治空间结构由领土范围、边界、位置、形状和具有支配地位的中心性区域等空间要素组成,是政治地理单元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基础。

2. 政治实力结构

政治实力结构由领土、自然条件、人口、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国民士气及政府能力等实力要素组成,其变化决定着政治地理单元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

四、政治地理过程

1. 政治扩散

政治现象在某一地方出现后,可通过各种方式向另一地方传播,形成政治事件的扩散。扩散方式主要包括:

迁移扩散主要通过移民(包括殖民)的方式,将原土政治文化带到新的移民地区,从而形成与原土相似的政治地理单元,或将新的地区纳入原土的版图。

扩展扩散是指在某一政治地理单元发生的政治事件,往往引起周围相同或相似政治地理环境的其他单元发生连锁反应,给世界或地区带来根本性的政治变化。

2. 政治整合

政治整合就是若干较小的政治地理单元,因为某种权力和利益的需要自愿组合成具有共同利益和期望、采取共同行动的更大的政治地理单元的过程。如战后西欧的一体化过程。

3. 政治分离

政治分离是与政治整合相反的政治地理过程。其方式主要有帝国的崩溃、殖民体系的瓦解、国家的政治分裂等。

4. 主权的变化

主权是指某一政治组织及其全体公民对某一政治地理单元的支配权。这种支配权因领土变化、民族独立会发生变化。

第2节国家政治地理特征

一、国家的基本特征

国家的定义:一个具有保持内部稳定、不受外来控制和侵入(干涉)能力的独立主权政府领导下,占有一定领土的、有组织的政治地理单元。

国家的基本特征:

1. 拥有确定的领土

2. 具有一定数量的定居人口

3. 拥有被其国民需要和承认、行使诸如国家、外交等职能的政府

4. 拥有主权

二、国家领土与领土主权

领土是国家最基本的政治地理结构,是一国活动,尤其是一国权力所依赖的最稳定的结构性因素。自国家形成以来,任何国家都存在着拥有、占领、防御某一领土空间的偏好,这就是领土权。国家为保障自己的领土不受侵犯而采取的任何措施,甚至不惜诉诸战争,都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这就是所谓的领土主权。

注:领土指主权国家管辖下的全部疆域,属于空间的范畴。包括陆地和河流、湖泊等内陆水域及其底下层,以及与陆地相连的海港、内陆湾、领空和领海。

领土主权是指国家在其领土范围内享有的最高的排他的权利,包含所有权和管辖权两方

面的内容。领土主权不可侵犯是国际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领土要素包括:

1. 领土规模:

美国地理学家M. I. 格拉斯纳根据领土大小将当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特小国、小国、中等国、大国、特大国。(分类标准见P.326)

2. 领土形状:

可分为6类:坚实型、延伸型、狭长型、分离型、穿孔型、飞地型。领土形状对一个国家具有重要的政治地理意义。(见P.327)

3. 领土位置:

根据海陆位置差异,可分为沿海国家、岛屿国家、内陆国家、海陆兼备型国家;

根据政治及经济地理位置的差异,有的成为大国之间的缓冲国,有的成为通道型国家。

三、国家的中心性区域

任何国家都拥有标志该国起源、发展以及政治经济核心地位的中心性区域,其对国家的统治、发展、安全、乃至国际地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 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是国家的象征;必须是全国的交通中心;有的首都还是全国的经济中心。

2 核心区:从一国历史看,核心区是国家得以起源,或国家观念赖以传播的“原子”中心地区;从一国的现状看,核心区是指国家的人口、交通、工商业、资源等高度聚集的“心脏”地区。前者称为起源型核心区,后者称为经济型核心区。

(1)起源型核心区:该类核心区是国家最初的发展源地,国家后来的版图都是在此核心区的基础上进化而成的。

(2)经济型核心区:这类核心区是指在国家经济活动中起决定性和主导型的区域,其一般特征是生产能力强、市场潜力大、交通运输便利。

四、边界与边疆

世界上各个国家之间总是有一条边界线与其邻国分开,这条线一方面表示是两国共有的分界线,另一方面表示其线内是其主权管辖范围。

过去不少国家的边界实际上呈一条一定宽度的带状,即一般称为边疆的地区。由于边疆地区缺乏明确界限,往往随其势力而变动,一国力量强大,而对方又较弱时,边界带就向弱方移动,因而成为潜在的冲突地区。

自然边界:以双方公认的某种自然特征作为边界,

包括山脉、河流、海洋、湖泊等。

陆地边界

人为边界:包括人为障碍、数理国界(几何国界)、

文化国界(多采用民族作为划分依据)

国家与邻国之间的海上界线

海洋边界

国家领海与公海之间的界线——领海宽度3海里、12海里、200海里,

涉及国际公认问题。(书P.330)

第3节国家权力

一、国家权力要素

国家权力是指一国为生存和发展而拥有的力量以及有效使用它的能力,又称综合国力或国力。

国家权力是一种无形的社会政治现象,它通过各种有形或无形的影响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和有机组合而体现出来;国家权力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表现在:⑴一国实力大小总是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的;⑵国家之间的权力对比关系随着权力要素及其组合的变化而不断消长;

⑶影响国家权力的诸要素是通过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组合对国家地位产生影响。

国家权力要素由以下8个方面组成,即领土空间、自然资源、人口资源、经济水平、军事力量、科学技术、国民士气和政府的质量。

(一)领土空间:是国家权力稳定的要素。

1.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对国家权力的影响表现在:

(1)由海、陆、山、河分布决定的自然地理位置是一国战略地位和安全战略的基本前提。(2)交通地理位置也是国家权力的重要地理因素。

(3)由国家之间陆地接壤决定的国防地理位置对一国安全的影响更为直接。

2. 领土面积

(1)领土规模本身就是国家权力的组成要素。

(2)领土规模往往决定着国家权力的其他影响要素,如人口和自然资源的规模。

(二)自然资源

一个国家如果拥有丰富的资源,那么它就具备强盛的自然基础,反之,国家的发展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近年来,一个国家能够掌握和控制的资源数量,已成为衡量其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

(三)人口规模

人口数量的多少决定着一国在世界的权力地位。一国只有被列入“人口众多”的国家之列,才可能成为一流大国,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口越多,国家就越强大。事实上,人口规模只

有与人口素质、资源藏量、经济技术水平及政府能力等因素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对国家权力的作用。

(四)经济水平

经济水平是国家权力最重要的组成要素,是国家权力的标志。通常人们直接用“经济实力”来表征一国的国力。

经济水平是一国建设现代化国防及进行现代化战争的根本保证:①持有一支装备精良的常备武装力量,历来都是依靠巨大的财力做后盾;②战争对武器装备的消耗和对社会财富的破坏,决定了胜利往往属于最后仍有财源的一方。

(五)军事力量

军事力量是国家实力要素中最具有强制性的,它不仅使领土、资源、人口、经济等因素的实力效能得到实际发挥,其本身还是一种现实的实力。它是衡量一国实力大小最直接的指标,是国家安全的根本保障。

一国的军事力量由武装部队的数量(决定军事力量)和素质(决定部队战斗力)、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提高军事行动能力和军事威慑力的前提条件)以及军事领导的才能(充分发挥武装部队和武器效能的决定因素)等军事要素组成,这些军事要素可以对军事力量产生不同的影响。

(六)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是国家实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科学技术对领土、资源、经济及军事等实力因素的直接影响表现在:

1. 交通、通讯及导弹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消弱了距离的障碍,它使今天的领土幅员及海陆分布与以往相比具有了不同的政治地理意义。

2. 随着技术的发展,极大改变了资源的经济、政治及军事含义。

3. 军事技术的进步,不仅不断刷新战争的打法,而且它本身似乎成为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20世纪军事技术的革新对战争的决定性影响表明了一条规律:军事权力总是倾向于先于敌国使用那些先进武器的国家。

4. 科学技术在经济领域的应用及不断进步,使经济优势、尤其是工业优势越来越向拥有更高科技水平的国家倾斜。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权力及其影响要素都将取决于对知识的拥有程度。

(七)国民士气

国民士气是各种影响国家权力的要素中最不稳定、最难捉摸、但却十分重要的要素。

国民士气的权力意义表现在:①它以公众舆论的形式为政府的质量提供了一个无形因素。没有它的支持,任何政府都不能完全有效地推行其政策;②它以“全民皆兵”或军队士气的形式决定着武装力量作战的效能。没有国民士气,国家权力不是成为纯粹的物质武力,就是成为被动地等待实现的潜在力量。

(八)政府的质量

政府的质量是构成国家权力的所有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政府是国家的组织管理机构,是创造、动员并使用一切权力要素的行为主体。国家权力诸要素能否形成合力并发挥最大效能,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质量。

评价一国政府的质量,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1. 政治性质

政府的政治性质是指政府是否代表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其对内政策是否符合民意、顺应民心,对外政策是否合乎人类的正义,是否有利于包括本国人民在内的世界大多数人的利益等。政府的政治性质对战争的胜败影响极大,因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流血的政治”。2. 政府的法制化、民主化程度

政府的法制化、民主化程度反映了政府是否公正,是否代表国内人民的意愿。

3. 政府的机构和效能

政府机构是国家政治体制的组成部分,其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政府的质量和施政效率。而要真正发挥政府的效能,还需要政府的科学决策,合理有效地利用国家的各种资源。

4. 政府的组织协调和控制能力

一国人民的社会凝聚力是国家力量的重要标志,而要形成这种强有力的凝聚力,要求政府有很强的组织、协调和控制能力。

二、国家实力分析——综合国力方程

(一)克莱因的综合国力方程

综合国力的定量研究基本上是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国力方程”开始的,其中以美国乔治敦大学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克莱因(R. S. Cline)提出的克莱因方程最为有名。

克莱因曾任美国中央情报局副局长和国务院情报与研究局局长,后来的种种综合国力计算方法基本上都是在克莱因方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克莱因把决定综合国力的因素分为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两部分,后来的硬实力、软实力之说便由此而来。总体来看,以资源、经济、科技、军事为主的硬实力是有形的国力,是基础,而国家发展战略、民族凝聚力、国家动员能力、政治社会体系、教育、外交影响力等软实力则决定了硬实力的有效发挥程度。

克莱因提出的定量估计分析国力的公式,即“国力方程”为:

Pp =(C+E+M)×(S+W)

式中:Pp ——被确认的国力;

C——基本实力,包括人口和领土;

E——经济实力,包括GNP和产业结构中各部门;

M——军事能力,等于战略力量+常规军事力量;

S——战略意图;

W——贯彻国家战略的意志。

克莱因根据该理论对1975年世界一些主要国家的国力进行了评估。(见P.338)

(二)日本“综合三元要素”国力学派

日本综合研究所在总结前人综合国力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日本的实际,提出了测定各国综合国力的三元要素,各大要素又由多项分要素组成,即:

1、国际贡献能力:

⑴基础实力,包括:①经济实力,②金融实力,③科学技术实力;

⑵政策能力,包括:④财政实力,⑤对外活动的积极性,⑥在国际社会中的活动能力;

2、生存能力,包括:①地理,②人口,③资源,④经济实力,⑤防卫实力,⑥国民意志,⑦友好同盟关系;

3、强制能力,包括:①军事实力,②战略物资和技术,③经济实力,④外交能力。

日本综合研究所根据这种分析方法对几个国家的国力做了比较评分。(见P.339)

第4节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全球政治地理格局即主权国家之间的空间利益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又称为地缘政治格局,在国际政治学中则称之为国际关系。

了解全球政治地理格局对认识当前和未来国际关系的特征,制定正确的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战略,强化国家的国际地位,进而保障国家安全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

地理大发现之前,世界各地之间很少往来,那时并没有现代意义的主权国家与国家关系。地理大发现使人类开始真正地认识世界,通过始于欧洲的殖民扩张和主权国家体制的建立,发展完善于全球主要大国的演替,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兴起与参与,逐步形成了现代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一)欧洲的殖民扩张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首先使位于大西洋沿岸与地中海交汇处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了海外扩张,并且在将近一个世纪里拥有当时无与伦比的海上霸权。

1588年英国战胜西班牙无敌舰队,以及荷兰1609年的独立,使荷兰、英国和法国走上了海外殖民的道路。

从地理大发现到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由欧洲主要海上大国推行的海外殖民活动持续了约200年,由此带来的一个重要的政治地理后果,即它将原来相互隔绝的大陆与岛屿,通过殖民占领和殖民贸易联为一个不对称的整体,从而奠定了早期全球政治地理的基本格

局。

(二)主权国家的产生与美洲殖民统治的崩溃

在地理大发现前后约100年内,欧洲经历了连年不断的宗教与王权、统一与分裂、霸权与独立、国内与国外的争夺战,此间欧洲各种势力不断消长变化。经过1618-1648的“三十年战争”和1702-1713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以《威斯特伐利亚条约》和《乌德勒支和约》为标志,不仅基本确立了以英国和法国为主的欧洲主要大国的权力地位,而且在国际法上确立了主权国家的地位,亦即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和约的形式确立了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秩序。

这种发端于欧洲的主权国家概念,随着欧洲海外殖民的发展,对殖民地产生重大影响,它使殖民地人民纷纷开展了独立运动。欧洲在美洲的殖民统治崩溃了。

美洲独立国家的出现,意味着欧洲商业时代的殖民主义的结束,进而标志着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第一次进入全球性主权国家参与的运作时代;同时它也标志着工业时代的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开始。

(三)帝国主义对世界的分割与控制

与商业时代的殖民主义相比,帝国主义对世界的殖民控制无论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大大超过前者。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一个由帝国主义列强支配,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居于从属地位的全球政治地理格局基本形成。

在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一个世纪内,对全球政治地理格局最有影响的是美国和日本的崛起,以及中国的衰败。

⑴美国经过“独立战争”(1775年~1783年)获得独立后,通过扩张领土和工业化发展,到19世纪末已超过英、法,成为世界一流强国。美国的崛起,根本上改变了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⑵日本自“明治维新”(1870s~20世纪初)以后,经过“富国强兵”的准备,以武力走出海岛,挤入帝国主义列强行列;

⑶中国自1840年的鸦片战争起,根本动摇了与邻国一直维持着“朝贡体系”,以一个半殖民地的身份进入了现代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发端于地理大发现时代、完善于20世纪初,由西方列强主导的全球政治地理格局已经形成,将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纳入到国际事务中来,从此世界上不再有与世完全隔绝的地方。

(四)当代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1.第一阶段:美苏主导的两极对抗格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两次世界大战,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和苏联取代了所有其他列强,成为世界上真正的超级大国。由于美国的霸权主义和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民族利己主义,以及各自意识形态的巨大差异,当他们并进消灭了共同的敌人后,便按照大国的势力范围构筑各自的

帝国,于是展开了近半个世纪的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地缘政治对抗。这种对抗的形式是“冷战”,主要手段是军备竞赛和武力威胁,争夺重点在欧洲大陆和亚洲边缘地区,其影响涉及到世界每个角落。

但是,两极对抗的格局随着各国实力对比的变化而逐渐解体,主要影响因素包括:(1)对两极格局第一个重要冲击是新中国的崛起。

(2)西欧的发展变化从根本上动摇了两极对抗格局。

(3)日本和亚太地区的迅速崛起是对两极格局的又一大冲击。

(4)第三世界的崛起和反霸斗争的展开,标志着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终结,进而成为两极格局中一股范围广大的国际力量。

(5)两极对抗的格局使苏联与美国、西欧、日本距离拉大,在东、西欧差距的影响下,引发了东欧各国对苏联的离心力,结果导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华沙条约组织解散,使战后两极对抗的格局终于解体。

2、第二阶段:一强多极的格局

从世界政治格局来看,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俄国为两个超级军事大国;美国、欧盟、日本和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实体;美国、欧盟、中国、日本和俄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政治实体,由此出现了美国一强于多极的政治格局。

(1)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后该地区发生重大变化。

(2)欧盟的东扩(欧盟最初有15个成员国,到2007年已有成员国27个)。

(3)中东与中亚等地的动荡。当代引起世界关注的焦点地区与问题有三:①“反恐”;②巴以冲突;③核武器的扩散。

(4)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的发展。

世界经济的发展反映了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区域化的进程。目前区域化进程突出的地区有南北美洲、欧洲和太平洋两岸三处。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区域内政治、经济融合,一超多极的世界政治格局将向多极格局转换。

二、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特征

(一) 以实力为基础的国家利益是全球格局形成演化的根本动因

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演化历史表明,国家间的政治地理关系实际上是空间利益关系,即地缘战略关系;其决定因素是利益关系,这在军事上表现为安全关系,在政治上表现为权力关系,在经济上表现为财富关系,安全、权力和财富是各国在全球格局中谋求的主要目标。

各国在全球政治地理格局中谋求国家利益的手段多种多样,但都是以国家实力为基础。国家依靠实力保证其生存,运用实力实现其目标,实力决定着一国在全球政治地理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因此,国家间实力对比的变化,决定着国家间利益关系的变化,从而推动着全球地缘

战略关系的运作。当各国凭借实力,经过冲突、亲和、讨价还价、威慑、贸易及援助等手段建立了相对稳定(对抗或合作)的空间利益关系后,便形成了一定的政治地理格局。

(二) 国际关系核心行为决定着全球政治格局运作的性质

国际政治地理行为是在全球政治地理格局中,各国追求国家利益的对外行为。在每一时期都存在着一种由主要大国推行、因而被国际(不得不)接受的核心行为,其标志是:各国为实现核心目标而采取相对而言一致的对外手段和决定性影响因素。这种核心行为决定着全球政治地理格局发展变化的性质。

1.二战前全球格局中的核心行为

二战前国际政治地理核心行为主要表现为:世界主要帝国主义列强对外核心利益目标是扩张富于实体性的领土,主要对外手段是侵略战争或武力威慑,决定性因素是武装力量,由此决定了当时的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帝国主义及殖民主义特征。

2.二战后格局的核心行为

二战后,各大国所追求的核心利益由实体性的领土扩张转为无形控制与获得财富;主要对外手段由侵略战争转为外交及贸易政策,加上军事威慑;其决定因素由武装力量转为以提高效率为目标的经济技术水平。

二战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全球性对抗的重心始终围绕着军备竞赛、军控谈判及技术竞争而进行;两者在全球奉行的政策始终是以经济援助(或制裁)、贸易政策(或封锁禁止),以及政治影响(如输出社会制度、军事援助、双边或多边条约等)为主要手段。正是这种核心行为,使战后的全球格局成为两极“冷战”的对抗格局,而这种格局为世界带来了半个多世纪的相对和平,并且使经济和技术越来越成为国际关系的核心行为。

进入20世纪70年代,经济增长和发展成为许多国家的执著信念,国家主要对外手段也进一步向诸如贸易、跨国投资和外交谈判等方面转移,国家核心利益目标则进一步转向谋求财富。国际关系核心行为这种变化的结果是:经济和技术已不仅是各国致富的手段,而且也是各国国际地位的核心因素,它导致了国际关系的经济化、经济关系的政治化。

国际关系行为的经济化和技术化,造成了一种新的国际氛围——即多数国家力求保证本国经济繁荣。“冷战”格局的瓦解、一强多极的全球政治地理格局正是在这一条件下形成的。

三、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主要学说

(一)马汉的“海权论”

马汉(Alfred. T. Mahan 1840-1914)是美国海军军官,历史学家,在其1890年的《海军对1660-1783年历史的影响》和《海权对历史的影响》等著作中提出他的海权理论。

马汉海权战略思想的核心是:海上力量对一个国家的发展、繁荣和安全至关重要。他认为,任何一个国家或联盟,如果充分控制公海,就能控制世界的贸易和财富,从而控制全世

界。富有进取心的国家必须依靠海洋来获得海外原料及市场的基地。一个国家要想成为世界强国,必须能在海洋上自由活动,并在必要时阻止海上自由贸易竞争。为此须有一支在国内外拥有作战基地,并有庞大商船队辅助保障的、装备精良而训练有素的海军。制海权,特别是控制具有战略意义的狭窄航道,对大国的地位至关重要。马汉提出,一个国家获得大国地位的能力取决它的地理位置、陆地形状、领土范围、人口、民族性格和政府政策这6个条件。

马汉提出海权理论旨在从地缘战略角度,说服美国政府发展海上力量。当时任海军副部长、后任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十分赞赏马汉的海权战略理论,聘请他担任总统海军顾问。马汉使美国致力于开凿巴拿马运河、开拓夏威夷等海外殖民地、建立远洋海军、使美国开始突破“孤立主义”政策,成为跨越新旧大陆的世界强国。

马汉的海权理论忽略了旧大陆地理和陆权的重要性。自海权理论提出至今的一个多世纪里,科技进步使世界发生重大变化,军事技术的不断发展使马汉海权战略的世界观点影响相对减弱。

(二)麦金德的“心脏地带”学说

麦金德(Halford Mackinder, 1861-1947),英国地理学家。他于1904年在伦敦皇家地理学会宣读论文《历史的地理枢纽》,首次提出关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心脏地带”学说,之后在1919年出版的《民主的理想与现实》一书中,又对这一学说进行了完善和修改。

麦金德认为,陆上实力与海上实力的较量时贯穿历史的一条主线。麦金德从全球战略的高度,把世界划分为“心脏地带”(又称枢纽地区,包括从东欧平原一直延伸到西伯利亚平原的欧亚大陆中心地域)、内新月形地带(包括德国、奥地利、土耳其、印度、中国及欧亚大陆边缘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外新月形地带(包括欧亚大陆陆地部分以外的大陆及海岛,主要包括英国、非洲、澳大利亚、日本及美洲),这样就形成了内新月形地带包围心脏地带,外新月形地带又包围内新月形地带的格局。

麦金德认为,心脏地带由于地理上与外界隔绝,故海权国家难以进入,又由于地势平坦便于修筑铁路,因而可以进入欧亚大陆的边缘地区;而对欧洲而言,可以通过东欧进入中欧和西欧,并利用丰富的资源发展海上力量,最终战胜海权国家。他看到,如果当时新兴的德国和俄国联合起来,控制心脏地带,势必威胁英国,为此提出了三句警示性的全球战略名言:谁统治东欧,谁就能主宰心脏地带;

谁统治心脏地带,谁就能主宰世界岛(欧亚大陆);

谁统治世界岛,谁就能主宰世界。

麦金德的理论对国际战略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特别是20世纪前半叶他的理论成为许多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分析问题、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但也有人批评他的理论过于强调陆心的重要性与潜力,忽视了空军的作用。

(三)斯皮克曼的“陆缘”学说

斯皮克曼(Nicholas Spykman),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他对麦金德的“心脏地带”学说持反对意见,他认为影响全世界的战略不在“陆心”,而在“陆缘”。在1944年他的同事根据他的有关材料编写的《和平地理学》一书中,系统地反映了他的“陆缘”学说观点。

斯皮克曼认为,陆心地区被周围的山地所包围,这种不利的自然地理条件使该地人口密度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其重要性一直不如陆缘地区;陆心地区只有几个便于进入陆缘地区的通道,如果被陆缘地区国家所控制,反而使陆心地区无法发挥其作用。而在陆心的边缘地区,即麦金德所指的内新月形地带(包括欧洲近海地区、中东、印度、东南亚、中国),由于人口众多,资源富饶,经济发达,且能利用内海航线,将是控制世界的关键。。因此他提出:

谁控制陆缘地带,谁就能统治欧亚大陆;

谁统治欧亚大陆,谁就能控制世界的命运。

斯皮克曼的“陆缘”学说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的世界形势。战后美国全球战略所采取的措施,也体现了这一学说,即从西欧开始,经中东、南亚到东南亚及东亚的岛弧,建立由好几个军事条约所组成的包围圈,对陆心实行“遏制”政策。

(四)柯恩的“多极世界”模型

美国地理学家柯恩(Saul Cohen)在1973年出版的著作《分裂世界中的地理与政治》一书中提出其著名的“多极世界”模型,以此反映世界地缘政治形势。

柯恩认为世界并不像陆心与陆缘理论那样存在战略空间的统一性,而实际存在的却是分裂的世界。他把世界分成两个等级的类型区:第一等级是世界性的,称为地缘战略区;第二等级是区域性的,称为地缘政治区,根据文化、经济和政治方面的相对一致性来划分。

?第一等级(全球性的)

地缘战略区⑴海洋贸易世界⑵欧亚大陆世界

?第二等级(区域性的)

地缘政治区①北美和加勒比海区①陆心与东欧区

②南美洲区②东亚区

③西欧与北非区

④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区

⑤亚洲外滨岛屿与大洋洲区

?此外还有3个不属于上述范围的特殊区,即东南亚、中东地区和南亚,其中前两个特殊区

为破碎带,第三个特殊区是独立的地缘政治区。

柯恩根据世界形势的变化,分别于1982年和1991年对其模型进行了适当的修改。

1982年柯恩做出的修改,首先强调了美国、苏联、西欧、日本、中国的多级性,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地缘政治区;其次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已成为第三个破碎带;第三是印度、巴西和尼日利亚已成为区域性大国。

1991年柯恩根据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的形势变化,把东欧从“陆心与东欧地缘政治区”中分离出来,作为陆心与欧共体之间的通道地区,破碎带只剩下中东地区。

(五)布热津斯基的跨欧亚安全体系

冷战后,美国地缘政治学家根据世界形势的发展,于1997年出版了《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政治》一书。在该书中,前美国总统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博士根据历史与现实分析了美国的地位,并提出其跨欧亚安全体系的地缘政治结构,引起了广泛关注。

布热津斯基认为,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真正的全球性大国。从长远看,全球政治注定会变得与美国独掌霸权力量的状况越来越不相协调,因此美国很可能也是最后一个真正的全球性超级大国。如果美国很快丧失其至高无上的地位而退出世界事务,或是被一个成功的对手突然崛起所取代,都会严重破坏世界稳定,会迅速导致全球性的混乱。为此,美国应根据集体安全体系与地区性经济合作的成就,推动欧亚安全体系的形成。

布热津斯基认为,在欧亚地区一直持续着对世界领导权的争夺。该地区地缘战略的关键国家是法国、德国、俄罗斯、中国和印度,而英国和日本对美国则是十分重要的国家。跨欧亚安全体系的目的是加强欧亚地缘政治多元化的稳定性,排除单一占支配地位的大国出现。在该体系内,北约首先必须扩大,同时将俄国纳入一个更大的地区安全合作框架。另外,美国与日本必须紧密磋商和协作,以在远东地区启动一个包括中国在内的政治与安全三角对话。美、日、中三方安全会谈最终可能吸收更多的亚洲国家参加,然后发展到再同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进行对话,从而形成一个跨洲际安全体系。

布热津斯基的跨欧亚安全体系与前几种地缘政治模式相比,不单只是空间上的分布,而是总结历史经验、现实力量发展而表现出来的时空结合的预测模型。其成就还在于提出了一种未来发展合作的前景。

本章参考题:(见教材P.355)

补充:

1.名词解释:政治地理单元,政治空间结构,政治实力结构,政治扩散,政治整合,政治分离,国家,主权,国家领土,领土主权,起源型核心区,经济型核心区,国家权力

2.简述政治地理单元的等级。

3.简述政治地理结构的组成。

4.政治地理过程包括哪些方面?简述其主要内容。

5.简述国家的基本特征。

6.领土要素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各要素的分类如何?

7.国家的中心性区域包括哪些方面?各具有怎样的政治地理意义?

8.边界的类型及其划分的基本原则?

9.国家权力要素包括哪些方面?分别阐述其主要内容。

10.当代全球政治地理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11.简述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特征。

12.二战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核心行为是什么?它对当代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和演变产生怎样的影响?

13.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主要学说有哪些?分别阐述其主要内容。

《人文地理学》全文复习资料

王恩涌《人文地理学》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人文地理学: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性,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势。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经济地理 学,狭义的人文地理学不包括经济地理学。 (二)解析: (三)1.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及研究对象。 学科性质: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2.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分类体系中的地位。 3.简述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 (1)人文地理学的产生: 19世纪中叶之前,是积累地理知识和资料的过程。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赛德》被认为是关于人文地理知识的最早记述性著作。 德国地理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创立了自然地理学,卡尔.李特尔是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 (2)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9世纪下半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 德国是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拉采尔提出环境决定论。 法国人文地理学家维达尔.白兰士竭力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思想,提出“人地相关论”,白吕纳进一步发扬了他的思想。 英国地理学家麦德金提出“心脏地带学说”,将全球作为一个整体来探讨世界政治活动的规律性,开创了政治地理学的先河。 美国形成了文化景观学派。 俄国形成了经济地理学。 (3)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理论和哲学方法的多元化:实证主义,经验主义,人本主义,结构主义。 研究方法不断革新: ?计量方法和数学模型广泛应用, ?引入了心理学的分析方法——行为地理学, ?遥感技术的应用。 研究内容和方法的社会化,应用化趋向。 4.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流派主要有哪些。 (1)德国是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拉采尔提出环境决定论。 (2)法国人文地理学家维达尔.白兰士竭力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思想,提出“人地相关论”,白吕纳进一 步发扬了他的思想。 (3)英国地理学家麦德金提出“心脏地带学说”,将全球作为一个整体来探讨世界政治活动的规律性,开创了 政治地理学的先河。 (4)美国形成了文化景观学派。 (5)俄国形成了经济地理学。 5.简述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近代人文地理学: 公元前500年左右,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 汉司马迁著《史记》中的《货殖列传》卷, 汉班固著《汉书》中专辟《地理志》, 明末的《徐霞客游记》。 (2)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引进和发展: .我国近代地理学的先驱者,张相文,竺可桢等, 竺可桢等人的推动下,中国近代地理学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得到了发展, (3)文地理学的发展: .1949-1979年,是经济地理学一枝独秀,人文地理学衰落的时期,

2021年湖南高考地理复习练习讲义:专题十九第一讲 中国地理概况

专题十九中国地理 第一讲中国地理概况 【考情探究】 课标解读考情分析备考指导内容解读 位置、地形与气候我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我国地形、 地势的主要特征及山脉和地形区;我 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近5年本讲与其他专题结合考查 较频繁。试题主要以区域图或要 素图为载体,考查位置与自然特 征,突出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 动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 力,体现地理四大素养要求 本讲涉及中国自然和人文地理,是 国家教育的重要内容,备考中要求 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熟悉区域环境 特征,同时强化基础训练,通过典 例,提升获取解读信息和调动运用 知识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 河流与湖泊外流区与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黄河治理和长江开发 中国人文地理我国人口增长与分布;主要自然资源 分布与利用;农业、工业、交通运输 【真题探秘】 基础篇固本夯基 【基础集训】

知识1位置、地形与气候 下图为我国乌鲁木齐至广州一线地表获得的年太阳辐射总量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关于图中甲、乙、丁三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地中,甲地年降水量最少 B.三地中,乙地热量资源最丰富 C.乙地年日照时数比丁地多 D.丁地气温年较差比甲地大 答案C 2.关于丙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江汉平原,云雨天气多,获得的太阳辐射总量少 B.位于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 C.纬度较高,太阳高度较小,地表获得的光热资源较少 D.与同纬度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相比,冬季的气温较高 答案D 知识2河流与湖泊 读我国某区域1月0℃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三题。 1.影响图中0℃等温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有() A.纬度、河流 B.河流、山脉 C.山脉、纬度 D.植被、土壤 答案C 2.M河R1和R2两点流速与流量的比较,正确的是() A.流速:R1>R2流量:R1>R2 B.流速:R1>R2流量:R1

人文地理学 第二版 赵荣 考研整理

第一章绪论 一、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征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2、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属于社会学和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具有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二、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 1、人文地理学的产生 古希腊著名学者埃拉托色尼首创了“地理学”这一名词,并力图说明人类生活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我国古代的人文地理记述包括《禹贡》、各种地理志等。对古代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具有奠基意义的是德国两位大师洪堡和李特尔。洪堡的功绩在于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李特尔是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他认为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地理学,要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 2、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古代:对人文地理物象的描述。 ○2近代—19世纪中叶:对人文地理物象的解释。 德国流派:拉采尔、赫特纳、施吕特尔: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注重学术思想的研究。 法国流派:白兰士、白吕纳:重视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察。 英国流派:麦金德的“大陆腹地学说”、罗士培的“适应”论思想 美国学派:森普尔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亨丁顿的《气候与文明》。 文化地理学的鼻祖:苏尔的文化景观学思想 哈特向的区域观点:《地理学的性质》是代表作。 俄国学派:承袭德国思想,但在十月革命后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经济地理取代人文地理。 对西方人文地理学的批判削弱了苏联地理学界对人地关系的综合分析研究,导致了人地 分立的局面。 3、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地理学两大流派 在美国,战后区域学派占据了上风;50——60年代,数量革命对地理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引发了理论地理学的发展。70年代后,出现了人本主义的倾向,行为地理学等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前苏联,50年代自然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分离的二元论观点。60年代以后建立起“统一地理学”的概念。70年代后经济地理学逐渐扩展为“社会经济地理学”,实际上已接近人文地理学的内容。近年来出现了经济化、社会化、计量化和生态化等趋势。在出现人口、资源、旅游、文化和民族等概念的基础上,还出现了建设地理学和工程地理学等应用性强的学科。 ○2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 科学理论和方法论的建立:协调人地关系成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开始得到重视和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 新的研究方法:计量方法和数学模型的广泛应用;心理学方法和行为地理学的研究;在观察和收集资料、信息的手段上有了根本性的变革。

人文地理学考研复习资料

人文地理学考研复习资料 人文地理学考研专业词汇总结 1、地理学geographe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 2、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研究对象是人文环境、人文现象和文化景观。其内核是注重区域和空间,注重人地关系 3、人地关系内涵:人指社会属性的人,具体说是指在一定区域空间和一定生产方式下从各种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的具有群体行为的人;地指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具体指与人类活动有密切联系的空间上存在地域差异的自然、人文、经济复合体系。 4、人文地理的学科特征: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5、近代人文地理学:(德国)洪堡: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李特尔: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拉采尔:地理环境决定论。赫特纳:区域学派的代表。施吕特尔:景观学派的代表。(法国)白兰士、白吕纳:人地相关论。(英国)麦金德:大陆腹地说。罗士培:适应论。(美国)森普尔:环境决定论。苏尔:文化景观学派。(俄国)巴朗斯基、萨乌什金:区域学派,费根、康斯坦丁:经济学派。 6、现代人文地理学:美国谢佛使作数学统计培养计量地学者,苏联自然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相分离的二元论观点。总体特征:(1)科学理论与方法论的建立:人地关系协调论和可持续发展观;(2)新的研究方法:计量方法、数学模型、心理学的分析方法、技术分析法;(3)新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在人地关系研究方面,既注重生态观点,同时社会化和人文化的倾向得到强化,面向解决实际问题。 7、中国:近代张相文、竺可桢,、胡焕庸、张其昀。现代李旭旦、吴传钧、鲍觉民。 8、方法论:(1)经验主义:观察是其重点,强调综合和归纳的作用;(2)实证主义:对任何事物合乎科学的理解必须有意义并且同实际相符,演绎由一般到特殊;(3)人本主义:以人为主体,重视人类行为的丰富意义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的非经济成分;(4)结构主义:可观察的事物,只有当把它用一个潜在结构或秩序联系在一起时,才有意义。(5)多学习、善思考、深入实际,新自作调查研究。 9、文化:广义上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是一种社会现象以物质为基础。具有历史连续性、阶级性和民族特征。 10、文化结构:(1)物质文化: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物质性、基础性、时代性;(2)制度文化: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强制性、权威性、缓慢变迁性、相对独立性。(3)精神文化: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育化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是人类文化心态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书面文化、行为文化、艺术文化、心理文化。 11、文化对环境的适应性:(1)生物适应性:人类在其发展中,为适应环境而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在体质方面发生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具有遗传特性。(2)文化适应性:利用工具、制造工具、技术发展、群体组织与分工以有效获取食物和改善其生活条件,以适应环境。(3)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讲义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讲义 一、单选题 1、社会的老龄化划分 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老年人口增长的趋势,按国际通行的标准界定,人口老龄化是指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即老龄化率达到7%并不断增加、而同时14岁及以下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低于30%并逐渐缩小的现象。 2、人口的发展类型(金字塔) 3种类型:No.1 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长期都高的结果(+); No.2出生率与死亡率差不多(0); No.3出生率长期下降的结果 3、中国城市划分的标准 国际上采用的指标一般为:(1)人口规模;(2)人口密度;(3)非农人口比重;(4)行政地位;(5)服务设施;(6)建筑物集聚程度等。 1955年我国第一个市镇设置标准公布; 1963年的调整提高了建制镇设置标准,并撤消了一批市建制; 1986年对设市标准又作了较大调整,除人口指标外,又增加了经济指标。目前,我国所采用的市镇设置标准是1993年重新调整和公布的。 设镇标准:县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总人口2万以上的乡,乡政府所在地非农人口和从事非农产业自理粮人口2000人以上,或占全乡人口20%以上;特殊地区可适当放宽(少数民族、人口稀少地区、矿区、物资集散、风景旅游、边境口岸等)。 设市标准:非农业人口数量(县级市,县城镇中≥8~12万;地级市,市区人口中>25万);国内生产总值(县级市全县≥6~10亿,地级市市区GDP>25亿);工业总产值及其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县级市≥60%~80% ,地级市>80% );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县级市>20% ;地级市市区>35%);财政收入(县级市≥60~80元/人,≥4000~6000万元;地级市>2亿;基础设

首都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

首都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 线-专业课真题 一、专业的设置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共招生14人,下设4个专业,分别是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地理教育学。 二、考试的科目 三、导师介绍 陶犁: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旅游研究院院长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考博如果能够提前联系导师的话,不论是在备考信息的获取,还是在复试的过程中,都会有极大的帮助,甚至是决定性的帮助。育明教育考博分校经过这些年的积淀可以协助学员考生联系以上导师。 四、参考书目 专业课信息应当包括一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关于参考书和资料的使用。这一点考生可以咨询往届的博士学长,也可以和育明考博联系。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灵活运用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来答题,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另外,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捌九叁,二肆壹,二二六,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阅读大量的paper,读哪一些、怎么去读、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

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 第二,专题信息汇总整理。每一位考生在复习专业课的最后阶段都应当进行专题总结,专题的来源一方面是度历年真题考点的针对性遴选,另一方面是导师研究课题。最后一方面是专业前沿问题。每一个专题都应当建立详尽的知识体系,做到专题知识点全覆盖。 第三,专业真题及解析。专业课的试题都是论述题,答案的开放性比较强。一般每门专业课都有有三道大题,考试时间各3小时,一般会有十几页答题纸。考生在专业课复习中仅仅有真题是不够的,还需要配合对真题最权威最正统的解析,两相印证才能够把握导师出题的重点、范围以及更加偏重哪一类的答案。 第四,导师的信息。导师的著作、研究方向、研究课题、近期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另外就是为研究生们上课所用的课件笔记和讨论的话题。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初复试出题的考察重点。同时这些信息也是我们选择导师的时候的参照依据,当然选择导师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还应当考虑到导师的研究水平、课题能力、对待学生的态度和福利等等。 第五,时事热点话题分析。博士生导师在选择博士的时候会一般都会偏重考查考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热点问题的能力,这一点在初试和复试中都有体现。近几年的真题中都会有联系实际的热点分析。所以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就应单多阅读一些本专业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方向研究成果,权威的期刊上面“大牛们”都在关心、探讨什么话题,以及一些时事热点问题能不能运用本专业的知识来加以解释解决。 五、首师大考博英语 首师大的考博英语满分100分,题型有阅读、翻译和写作等。考博英语的整体难度介于六级和老托福之间,对词汇量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注重对形近字、意近词和固定搭配以及语法的考察。做阅读理解一定要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翻译这一个题型很容易丢分,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捌九叁二,

人文地理学讲义word

第一章 绪 论 本章重点内容 ?什么是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第1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性 一、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科学。 (一)地理学研究的三个阶段 古代地理学--地理思想萌芽-19世纪上半叶 描述 近代地理学--地理讲座或地理系 现代地理学 (二)地理学的划分 二分法--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 三分法--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 经济地理 (三)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多样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 1、人地关系 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活动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作用的变化和规律,以及探讨如何适应 环境和改造环境,以协调人地关系。 2、区域研究 人文地理学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布、区域特征及其形 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 3、空间分析 关注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区位和空间变化,强调地方和空间对过程与现 象的重要性,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性,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 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向。 (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 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三)人文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理论人文地理学 区域人文地理学 部门人文地理学 三、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一)社会性:不同于自然地理学 影响因素 自然 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 (二)区域性

人文地理学讲义-第8章

第八章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第1节政治与政治地理 一、政治地理现象 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由此构成了政治地理现象。 政治是一种无形的社会文化现象,存在于人类社会活动的每个角落,因此政治地理现象几乎无处不在。 政治是一种追求权力(如支配权、占有权、管理权等)的社会文化现象,因此政治地理现象是一种具有排他意义的权力空间现象。 政治也是一种最不稳定的社会文化现象,因此一旦相对稳定的地理环境被赋予政治含义而形成政治地理现象,它就会变得极不稳定。 二、政治地理单元 政治地理单元是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由具体政治组织或集团支配、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 政治地理单元主要分为三个级别: ?一是国家级的,即具有确定人口和领土的主权国家; ?二是国际级的,即由若干主权国家和区域性或全球性国家集团组成的国际关系体系,在 政治地理中称为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三是国内级的,即一国内部的行政分区。 政治地理单元,尤其是国家单元,为具有排他意义的空间利益实体,所属政治地理单元的政治组织或集团对其具有绝对的支配权,这种支配权在国际关系上称为主权,在国家内称为统治权。 三、政治地理结构 1. 政治空间结构 政治空间结构由领土范围、边界、位置、形状和具有支配地位的中心性区域等空间要素组成,是政治地理单元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基础。 2. 政治实力结构 政治实力结构由领土、自然条件、人口、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国民士气及政府能力等实力要素组成,其变化决定着政治地理单元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 四、政治地理过程 1. 政治扩散

政治现象在某一地方出现后,可通过各种方式向另一地方传播,形成政治事件的扩散。扩散方式主要包括: 迁移扩散主要通过移民(包括殖民)的方式,将原土政治文化带到新的移民地区,从而形成与原土相似的政治地理单元,或将新的地区纳入原土的版图。 扩展扩散是指在某一政治地理单元发生的政治事件,往往引起周围相同或相似政治地理环境的其他单元发生连锁反应,给世界或地区带来根本性的政治变化。 2. 政治整合 政治整合就是若干较小的政治地理单元,因为某种权力和利益的需要自愿组合成具有共同利益和期望、采取共同行动的更大的政治地理单元的过程。如战后西欧的一体化过程。 3. 政治分离 政治分离是与政治整合相反的政治地理过程。其方式主要有帝国的崩溃、殖民体系的瓦解、国家的政治分裂等。 4. 主权的变化 主权是指某一政治组织及其全体公民对某一政治地理单元的支配权。这种支配权因领土变化、民族独立会发生变化。 第2节国家政治地理特征 一、国家的基本特征 国家的定义:一个具有保持内部稳定、不受外来控制和侵入(干涉)能力的独立主权政府领导下,占有一定领土的、有组织的政治地理单元。 国家的基本特征: 1. 拥有确定的领土 2. 具有一定数量的定居人口 3. 拥有被其国民需要和承认、行使诸如国家、外交等职能的政府 4. 拥有主权 二、国家领土与领土主权 领土是国家最基本的政治地理结构,是一国活动,尤其是一国权力所依赖的最稳定的结构性因素。自国家形成以来,任何国家都存在着拥有、占领、防御某一领土空间的偏好,这就是领土权。国家为保障自己的领土不受侵犯而采取的任何措施,甚至不惜诉诸战争,都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这就是所谓的领土主权。 注:领土指主权国家管辖下的全部疆域,属于空间的范畴。包括陆地和河流、湖泊等内陆水域及其底下层,以及与陆地相连的海港、内陆湾、领空和领海。 领土主权是指国家在其领土范围内享有的最高的排他的权利,包含所有权和管辖权两方

《人文地理学》考研赵荣版2021考研复习笔记

《人文地理学》考研赵荣版2021考研复习笔记 论绪第1章 复习笔记 1.1 一、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性 1.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 根据研究对象的侧重点不同,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部分,或分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三部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经济地理学。 (1)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结构、及其地域分布规律。(2)人文地理学以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 (3)经济地理学是以经济学的理论为基础来阐述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2.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地理学者对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不尽相同,但人文地理学研究具有其特定的内核,即地理学的传统研究范式,具体包括三大主题: (1)人地关系的传统 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活动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作用的变化和规律以及探讨如何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以协调人地关系。 (2)区域研究的传统

人文地理学从地域的观点出发,研究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布、区域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 (3)空间分析的传统 人文地理学关注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区位和空间变化,强调地方和空间对过程与现象的重要性,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向。3.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1)社会性 ①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地理学科 社会科学以人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人文现象的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活动,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 ②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反映在其历史性上 各地区的人文现象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并不断运动的。人文地理学研究要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要有动态的观点,把现代人文地理现象作为历史发展的结果和未来发展的起点,研究不同发展实际和不同发展阶段人文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规律,预测其发展方向,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2)区域性 任何地理现象都有一定的分布区域,都具有特定的空间和地域,研究地理区域就要剖析不同区域内部的结构,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之间发展变化的制约关系。人文地理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差异,根本点之一在于人文地理学包含了区域研究的特性。 (3)综合性

中国地理家教讲义

东北地区 1、 地理位置 北纬_____到_____,东经____到____,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西侧有________,东北侧有__________,东南有________。 2、 气候及气候特征 以________分界,以东____________气候,夏季___________冬季____________ 以西____________气候,冬____夏____,降水____ 3、 地形区与地形特征 位于东北平原,处于第___阶梯,地形以______为主,地势_____,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4、 水文特征 流量较大,季节流量变化大,流速慢,有结冰期,含沙量少,水能资源不丰富,一年有两个汛期 5、 植被类型 以________分界,以东____________,以西_____________ 6、 自然资源 资源丰富,有石油田(大庆),煤炭,森林,土地,Fe 等 7、 农业类型分布特征 耕作农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地区 林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畜牧业:分布在___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 特征: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地区专业化生产 8、 工业类型分布特征 发展___工业,主要在辽中南地区。 工业基础___,科技力量____,机械化水平____。 9、 交通状况 以_____和______运输方式为主。铁路网____体系_____。南部有便利的______。 10、 主要的环境问题 黑土退化,西部草场退化,环境污染,湿地破坏(三江平原 )

11、 发展农业区位优势 (1) 属于________气候_____同期。 (2) 黑土广布,_________。 (3) 地广人稀,________________。 (4) 附近重工业发达,能提供大量的______,利于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12、 东北农业生产格局改变的区位条件(为什么原来不能种XX 的地方,现在可以 种了?) ① 全球变暖,热量条件得到改善②科技水平的提高,培养出良种。 最制约东北种植水稻的因素------- 。 13、 东北发展农业的不利因素 ①纬度较高,热量不足②无霜期短,易受寒潮,旱涝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14、 东北的工业区位优势 (1) 丰富的煤,石油,铁等矿产资源 (2) 海陆交通便利 (3) 面向全国,市场广阔 (4) 产业基础好 (5) 国家政策的支持。 15、 东北工业衰落的原因 (1) 产业结构单一 (2) 部分资源枯竭 (3) 环境污染严重,用地紧张,交通拥挤 (4) 生产技术落后,产品竞争力弱。 16、 针对资源型城市发展衰落的原

人文地理学参考资料.doc

人文地理学参考资料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 2. 德国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李特尔应用区域方法来论证人地关系,研究世界各地区不同地理现象的因果关系,主张从自然条件对人类历史的影响上去阐明地理学的人文方向。 3. 旅游作为一个系统,它是旅游者通过旅游媒介到达旅游目的地的活动系统,其构成要素有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介。 4. 地理景观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5. 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认为中心地的空间分布形态,受市场因素、交通因素和行政因素的制约,形成不同的中心地系统空间模型。 6. 为了探求人们日常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问题,瑞典学者哈格斯特朗创立了时空棱柱体模式,主要利用时间、空间分析法研究人们通勤的行为空间范围。 7. 我国规定,可以设市的城镇聚集人口是10万。 1. 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变不仅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因素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 城市地域结构是由集聚力、离心力和摩擦力三种力量相互作用形成的。 3. 形式文化区的特征是,它具有一个文化特征表现典型的核心区、文化特征相对一致而又逐渐弱化的外围区及边界较为模糊的过渡带。 4. 德国地理学家冯·杜能在1826年出版了孤立国一书,运用抽象法提出了农业区位的理论模式。 5. 瑞典学者哈格斯特朗创立的时空棱柱体模式,主要利用时间、空间分析法研究人们通勤的行为空间范围。 6. 美国地理学家H.H.巴罗斯提出的生态论,其目的不在于考察环境本身的特征和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而在于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 7. 衡量人口迁移的指标通常有迁出率、迁入率和净迁移率等。 1. 文化生态学是主要研究地域文化系统的组成、功能、结构、空间特性和时间动态,系统要素间与系统内部发生的各种过程及其相互作用机制。 2. 德国地理学家冯·洪堡创立的因果原则、综合原则和比较原则等研究的基本方法,使地理学从古典的对地理现象的描述和记述走向近代地理学的解释和探讨因果关系。 3. 乡村聚落按其形态可分为密集型、分散型和半聚集型农村聚落。 4. A.普雷德把决策者的决策描述为某种情况下有关信息的数量与质量以及决策者信息的能力的函数,从而创立了行为矩阵模型。 5. 文化景观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目前,国外大多数学者对文化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聚落型式土地利用类型、和建筑。 6. 在韦伯工业区位论中,将成本归纳为三种:运费、劳动成本和集聚、分散所带来的成本变化。 7. “人定胜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属于道教的观点。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第一次对人地关系提出系统理论的是德国地理学者(),他也被认为是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 A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 一、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又称为人生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分布、变化和扩散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空间结构的一门近代科学。 二、人口分布:指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它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三、人口密度: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 四、人口转变模式: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 五、人口容量: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 六、适度人口:(包括经济和实力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 七、民俗:民族习俗的简称,是指各民族的民间风俗,它指由民族广大成员所创造,并在这些民族成员之间广泛流传的传统信仰、各种传说及风俗。 八、种族:指在自然体质形态特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也称人种。 九、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十、地理人种:学术上把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都有一定共性的人群,称地理人种。 十一、语言:语言是人们之间用一定的约定俗成的记号、符号和音节分明的口头声音进行信息和思想感情交流的工具。形式:①口头语言;②书面语言。 十二、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十三、文化转型:指由文化在空间的扩散或文化随时间的变迁而引致的文化模式的深层次变化,是文化模式间的根本替代。 十四、文化景观:等同于人文景观,是指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环境(自然景观)所产生的在特定时空间内人们可以感知到的由各种文化现象综合构成的独特景象。{判断要素:1、种族与人口景观;2、聚落景观;3、生产活动景观;4、语言景观;5、宗教景观;6、民间文化和流行文化景观;7、自然景观} 十五、文化区: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某种文化特征的人群在空间上的分布。 十六、 【第二部分】 一、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性:区域性、社会性、综合性、预测性、统一性。 二、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 1、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世界上90%的人口居住在仅占陆地总面积10%的土地上 88.5%的人口集中在北半球,并且主要集中在北纬20-60度的区域 从海岸线向内地约200千米范围内集中了世界人口的一半 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地和平原地区面积只占陆地的57%,人口却集中了世界的80%

2021兰州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考研的时光我永远铭记,今天我把考研经验和大家做个分享吧。 我政治一是11月份开始复习的,政治其实不用太早复习,10月份之后开始都可以。政治由于时间不够我是倍速看的李凡《政治新时器》一套,主要是为了节约时间,熟悉知识点。11月份的时候,重点就是做政治里的选择题。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把选择题研究透彻。12月份,背诵了《政治新时器》里的大题,大题一定要花时间背诵。虽然我政治准备的晚,最后我该花时间背诵的,我都背诵了,分数也达到预期的。 英语在3月份之前,我已经用《一本单词》将考研单词背了一遍,不是让你光记住单词,是单词的词性与用法。 3-6月看蛋核英语的长难句课程,背单词继续。 7-9月我开始用了《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版》,最早几年的题型太老了,失去的价值,我把他作为长难句解析,一句一句的分析,用本子记下来后对答案,过程会很痛苦,但是这样四五年的真题后你会突然发现你都看得懂了。开学后我开始刷第二遍真题阅读+背作文。 11月份,我开始关注新题型+完形填空,看了老师的视频,把前面的新题型+完型做了两遍。然后复习到最后一个月,每晚睡觉前刷下木糖英语公众号和蛋核英语公众号里的推文,里面都是考研相关的文章,看了收获很大。 专业课: 首先大致浏览一遍课本,自己做一个大纲出来,大标题小标题小小标题这样,第一遍可以不细看,但要有个印象,知道书大概讲的是什么,分几章,每章又在说什么,建立一个知识框架出来。 第二遍开始仔仔细细地看课本,把这个知识框架逐步逐步地填满,不能有知识上的盲点,如果看书看不明白,就去问在校授课的专业课老师,老师会慈爱地给你详细解答。可以自己根据书本内容做笔记,做完笔记印象更深刻。 第三遍再返回去扫一下课本,可以结合真题去针对性地复习,真题的答案试着自己去总结,有个自己的答题思路是最好的。反反复复把课本多看几遍,做到尽可能的充分理解(不要觉得自己看过两三遍就能记得全部内容啦,指不定考试那天没睡醒或者天气太冷,脑袋短路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来就真的玩完了),看到考试前你都不记得你看过多少遍,每看一遍都会有新发现(真的真的不骗你),

2019届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题讲义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题 一、中国的疆域 1.海陆位置:海陆兼备,东临太平 洋、背靠亚欧大陆,边缘海为黄海、 东海、南海,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 2.领土四至点(右图1) 3.相对位置:陆上邻国14个、隔海 相望的国家6个(右图2) 4. 我国区域定位的方法 (1)利用经纬网对地形区进行空间定位 (2)主要经纬线穿过的省区与地形区 二、中国的地形 1.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一二阶梯分界线: A昆仑山——B祁连山——C横断山脉;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D大兴安岭——E太行山脉——F巫山——G雪峰山。 2.地形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3.我国主要山脉分布 4.我国主要的地形区 1.我国气温的时空分布规律 (1)冬季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①我国跨纬度大,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南方、昼长短于南方,使北方获得热量远小于南方;②南方离冬季风源地远于北方,加上地形阻隔,受冷空气影响弱于北方。 (2)夏季全国普遍高温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虽然小于南方,但昼长长于南方,得到的光热并不比南方少;②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北方晴天多,气温回升快,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 2.我国的降水分布特点、成因及影响 (2)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①一月份月均温0℃等温线大致通过;②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③河流

有结冰期与无结冰期的分界线;④800 mm 年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⑤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⑥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⑦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3.气候特征及其评价 (1)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及影响 (1)春旱:春未夏初,华北一带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夏季风还未到达,降水少,又值农作物播种、生长季节,需水量大,形成春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 (2)梅雨:六月中旬,夏季风北跃,锋面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并长时间滞留,细雨连绵长达一个月之久,形成梅雨天气。 (3)伏旱:每年七,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天气晴朗干燥,形成伏旱,给水稻的生长带来威胁。 四、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1.内外流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五、中国的农业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全

人文地理复习参考题 第一章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涵是什么? 答: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文地理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人文地理学的涵是: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2.为什么说人文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中的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的社会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它既有社会科学的特性,又有地理学的特点,其中社会性就是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之一。 体现:①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它的具体研究领域,不同地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主要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人文因素,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因素。②其社会性还突出反映在其历史性上。各地区人文现象的分布面貌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人文地理研究要用历史分析方法,要求研究不同发展时期和历史阶段人文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规律。 第二章 1.分析文化区研究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意义。 答:一个文化区具有一个特定的文化体系,包含许多文化综合形成的文化复合体,划分文化区并确定其界限,探讨当前和历史时期的文化区,研究文化区的演进过程及其容,其围可包括全世界,也可限于个别国家和地区,都是文化地理学的重要容。 2.文化扩散有哪几种类型?结合实例分析文化扩散的特征。 答:文化扩散可以分为两类,即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 (1)扩展扩散:接触扩散(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2)迁移扩散 特征:(1)是双向的,但有主次之分(2)有选择的(3)在传授、接受过程中,会掺入自己的主观意识,和当时当地的情况情况进行理解。 3.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地域文化?试举例说明。 答:(1)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 (2)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和延缓作用; (3)环境条件差异影响地域文化; (4)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了人文景观。 4.试述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文化景观和文化整合之间的有机联系。 答:它们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五大主题。 其中,文化区是文化的空间现象,而文化扩散则是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与环境的关系即为

人文地理学讲义

人文地理学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人文地理学是以研究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为核心,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的分布演变和传播及其空间结构的形成过程、特点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征 地域性——地理科学的灵魂 社会性——由学科研究对象所决定 综合性——由学科属性所决定 复杂性——学科体系构建的基本特征 人地关系理论,了解理论和它们的代表人物 地理环境决定论,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拉采尔 可能论(或然论),强调人利用环境过程中的可能性和创造性,白兰士、白吕纳 适应论,人群对自然环境的文化适应,英国麦金德的大陆腹地说 生态论,巴罗斯, 4,名词解释: 文化景观论,文化景观论强调人类居住的大地,不但是人类活动的舞台,也是人类“塑造”的过程,这种“塑造”不仅寻求功能上的效益,也体现人类的审美观赋予其文化上的价

值。文化景观就是人类的自我表现,研究文化景观就是研究文化如何烙印在大地之上,索尔 文化决定论与环境决定文化景观的区别。(这个自己写吧)p.14 东方人的天人合一观 天人合一观认为人和自然处在一个整体之中,天人关系是由自然规律联系的,人与环境之间不是对立而是统一的,要求人们遵循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不能违背天,要能与天融合为一体。 协调论了解一下 强调人应该主动顺应自然,反应人对自然的积极作用。协调论比过去的人地关系理论都要完善和科学,它表明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问题上,人类的认识已经从被动上升为主动。一,人对地有依赖,地理环境影响人类的地域特征,制约着人类活动的深度广度速度,甚至影响社会发展。 二,人地协调同人与人之间协调互为条件,人类的合作是协调解决人地矛盾的必要条件。 三,协调是一种全球的、动态的、综合的协调。 协调论与可只需发展的关系 协调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的目标一致,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要求就是实现人地互惠共生,这与和谐论追求的人地之间的协调是一致的。可持续发展在协调人地关系中强

人文地理学 试题

人文地理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 人文地理学以地球表面人类多种活动为研究对象。 A、自然环境 B、心理行为 C、社会经济 D、环境生态 C 分,是以保有共同的遗传的自然特征为依据的。 A、形态 B、生理 C、体质 D、心理 10. 以下属于民族特征之一的是。 A、共同的历史 B、共同的生理 C、共同的行为 D、共同心理素质 11. 语言分类中应用最广的方法是分类法。 A、谱系 B、类型 C、结构 D、形态 12. 世界三大宗教除佛教,基督教之外,还有。

A、犹太教 B、印度教 C、伊斯兰教 D、神道教 13. 国外流行的两种旅游动机分类法之一的是分类法。 A、托马斯·库克 B、麦金托什 C、斯塔特勒 D、特尔裴 14. 地理物象呈衰减的规律性。 A、方向 B、速度 C、规模 D、距离 15. 政治地理结构可分为政治空间结构和结构。 A C 16. A C 17. A 18. A C 19. A C 20. A 1. ②、③、④。 2. 文化的扩展扩散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 3. 民俗作为民族社会心理的表现形式,其内涵的特征有 、、、。 4. 影响语言传播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①、②、 ③、④。 5. 发源于中国的宗教有和。

6. 旅游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三种关系:①、 ②、③。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 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具有特定的内核:一是注重区域与定向,二是人地关 系的传统。() 2. 法国人文地理学家白吕纳在《人地学原理》一书中,把人生地理事实分成 六纲三目。() 3. 英国人口统计学家拉文斯坦推论,迁移发生率与源地、目的地之间的距离 成反比。() 4. 商业农业是工业社会中农业和商业迅速发展的产物。() 5. 种族的划分是一个纯自然的特征划分,从某种意义上,只有相对的意义。 () 6. 行政区域的划分和建制往往对语言的传播扩散起着决定性影响。() 7. 旅游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旅游活动的外部动因或动力。() 8. 环境知觉是人们在环境外观感觉的基础上对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和综合 解释的过程。() 9. 自然边界是以双方共认的某些人文特征而划定的边界。() 10. 人的生物特性与文化传统的传递与继承方式相同。()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 种族 2. 功能文化区 3. 人地相关论 4. 旅游业 5. 政治地理单元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 简述语言的本质特征 2. 简述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3. 简述布莱克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 六、综合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试论当今世界工业发展的问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2. 人类社会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如何? 参考答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