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十年代新诗

二十年代新诗

二十年代新诗
二十年代新诗

弃妇长发披遍我两眼之前遂隔断了一切羞恶之疾视与鲜血之急流枯骨之沉睡黑夜与蚁虫联步徐来越此短墙之角狂呼在我清白之耳后如荒野狂风怒号战栗了无数游牧靠一根草儿与上帝之灵往返在空谷里我的哀戚惟游蜂之脑能深印着或与山泉长泻在悬崖然后随红叶而俱去弃妇之隐忧堆积在动作上夕阳之火不能把时间之烦闷化成灰烬从烟突里飞去长染在游鸦之羽将同栖止于海啸之石上静听舟子之歌衰老的裙裾发出哀吟徜徉在丘墓之侧永无热泪点滴在草地为世界之装饰题自画像即月眠江底还能与紫色之林微笑耶稣教徒之灵吁太多情了感谢这手与足虽然尚少但既觉够了昔日武士被着甲力能搏虎热如皎日我么害点羞灰白如新月在云里我有草履仅能走世界之一角生羽么太多事了呵早期无产阶级诗歌蒋光慈《新梦》 1925 1923邓中夏新诗必须自觉充当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民主革命的工具多作能够表现民族伟大精神的作品主张从那群众的波涛里才能涌现出一个真我它革命文学的主人应当是群众而不是个人强调诗歌必须向读者提供理想重理想议论感情抒发直露想象平实我流过一座花丛柔波便粼粼地把那些凄艳的花影儿编织成你的花冠无奈呀我终于流入了流入那无情的大海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裙裳我也随了海潮飘漾飘漾到无边的地方你那彩霞般的影儿竟也同幻散了的彩霞一样 4.小诗运动小诗是一种即兴式的短诗多以三五行为一首表现刹那间

的情绪和感触寄寓人生的哲理和思想代表诗人是冰心宗白华受泰戈

尔诗和日本俳句影响较大1921~1925年盛极一时兴盛的原

因 a初期白话诗做诗如说话的特征给人以平白乏味之感

b一些诗歌难以仿效 c与中国固有的短诗艺术积累有关

尤其是唐代绝句为四诗人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营养冰心的春水体繁星

体《繁星》和《春水》是冰心的小诗集共收小诗350余首

基本主旨是对爱的哲学之咏唱冰心的小诗执着于探索和剖露自我的

内心世界增添了女性特有的细腻和婉约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欲语

又停留是她小诗的独特神韵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节奏舒缓格调清新

文词优美意境恬淡被誉为春水体或繁星体一直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冰

心小诗大海呵那一颗星没有光/那一朵花没有香/那一次我的思

想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繁星·一三一》童真婴儿/在他颤动

的啼声中/有无限神秘的言语/从最初的灵魂带来/要告诉世界

《春水·六四》母爱造物者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只容有一次极乐的

应许我要至诚地求着/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

明的大海里《春水·一O五》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

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宗白华 1898~1986 又名宗之櫆江苏常熟人生于安徽安庆诗集《流云》出版于1923年12

月小诗数量只有48首以精纯洗练的语言唱出了五四退潮期一部分知

识分子对前途期待和悲抑的意绪对生命人生自然宇宙发出的渴慕与

赞美的哲理情思诗只有以哲理做骨子所以意味浓深

宗白华我们宗白华我们并立天河下

人间已落沉睡里

天上的双星

映在我们的两心里

我们握着手看着天不语

一个神秘的微颤

经过我们两心深处小诗

生命的树上

雕了一枝花

谢落在我的怀里

我轻轻的压在心上

她接触了心中的音乐

化成小诗一朵小诗运动的冷却 a小诗的文体特征之局限性所致 b小诗盛极一时仿者甚众粗率成章者甚多形成一种以理为主调的诗风往往理胜于情影响了接受者的胃口 5新月诗派前期时期1927年前规范新诗新格律诗主要诗人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杨世恩等刊物北京《晨报副刊》为阵地美学原则理性节制情感形式格律化审美特征和谐均齐闻的三美主张前兆闻一多《之地方色彩》诗歌改革的原因 1白话诗直白浅露语言缺乏锤炼诗意不浓韵律感不强等弊端 2郭沫若等人的诗感情强烈缺乏节制和收敛不含蓄没有诗的韵味 A徐志摩徐志摩 1897~1931年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是享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机会了我不

敢说康桥给了我多少学问或是教会了我什么我不敢说受了康桥的洗礼一个人就会变气息脱凡胎我敢说的只是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康桥再见吧》设如我星明有福素愿竟酬则来春花香时节当复西航重来此地再捡起诗针诗线绣我理想生命的鲜花实现年来梦境缠绕的销魂踪迹散香柔韵节增媚河上风流偶然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是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徐志摩的思想基本上是欧美化的自由主义思想在二三十年代有两大知识分子群体留日知识分子思想比较激进大部分在后来转向革命比如鲁迅郭沫若成仿吾等人在20年代中期以后都和无产阶级革命发生关系成为左翼文学人物留学英美知识分子思想受英美自由主义影响在政治上倾向西方民主政治反对暴力革命主张一点一滴地改良文化上持一种宽容稳健的自由主义精神比如胡适梁实秋陈西滢等人徐志摩就属于这一类他基本上不属于思想类型的作家而是属于单纯的情感类型作家他的思想基本上停留在对欧美政治文化的情感性的渴望明显地带有浪漫诗人的特点他的每一本诗集几乎全是体制的输入和试验陈西滢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

胡适徐志摩的写作主题歌咏爱情与理想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软泥上的青荇在我的心头荡漾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1928年11月6日我不知道风从哪个方向吹来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在梦的轻波里依洄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我不知道风她的温存我的迷醉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

甜美是梦里的光辉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她的负心我的伤悲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不知道风

我是在梦中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在梦的悲哀里心碎我是在梦中黯淡是梦里的光辉雪花的快乐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飞扬飞扬飞扬你看我有我的方向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飞扬飞扬飞扬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消容消容消容容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为要寻一颗明星我骑著一匹拐腿的瞎马向著黑夜里加鞭---向著黑夜里加鞭我跨著一匹拐腿的瞎马我冲入这黑绵绵的昏夜为要寻一颗明星---为要寻一颗明星我冲入这黑茫茫的荒野累坏了累坏了我胯下的牲口那明星还不出现---那明星还不出现累坏了累坏了马鞍上的身手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荒野里倒著一只牲口黑夜里倒著一具尸首---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茅盾曾经把徐志摩称作中国资产阶级的开山的诗人也是末代的诗人我以为志摩的许多披着恋爱外衣的诗不能够把来当作单纯的情诗看透过那恋爱的外衣有他的那个对于人生的单纯信仰诗集《志摩的诗》1925《翡冷翠的一夜》1927《猛虎集》1931《云游集》1932年陈梦家 B闻一多原名闻家骅湖北省浠水县人他出身于世家望族书香门第在清华学校学习时参加了五四运动 1922年22岁的闻一多离开祖国挥别亲友远渡重洋前往美国留学这一时

期的诗歌创作表达了海外游子的思乡之情诗集《红烛》《忆菊》《色彩》《死水》《死水》《静夜》三美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绘画美是用词讲究色彩辞藻音乐美就是要有节奏感和旋律朱湘1904-1933 《夏天》《草莽集》古典及身后友人所编《石门集》西方生活一方面所显出的焦躁是中国诗人中所没有的焦躁诗却平静到使人吃惊生活使作者性情乖辟但诗却诉之平静调子用东方的声音唱东方的歌曲沈从文《采莲曲》《催妆曲》《摇篮歌》具有东方的静的美丽和古典的与奢华的美的风格关于诗的章法模拟西洋诗体如十四行做过很多试验叙事诗同样较为成功如《王娇》《猫诰》等 6纯诗象征诗派提出纯诗的概念追求陌生化的效果代表诗人李金发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受西方象征诗派的影响 1926年穆木天《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向胡适提出挑战A诗的世界是潜在意识的世界B诗最忌说明王独清诗歌强调感觉拒绝大众化李金发 1900-1976 原名李淑良广东梅县人早年就读于香港圣约瑟中学后至上海入南洋中学留法预备班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就读于美术专科学校和巴黎美术学院开始诗歌创作成为中国新诗坛一支异军1925年学成回国先后在上海武昌杭州广州等学校任教后任职于国民政府外交部1945年后在中国驻伊朗伊拉克使馆任职1951年迁居美国以经营农场从事雕刻为生直至病逝 20年代新诗 20年代新诗的发展轮廓白话新诗自由诗小诗格律诗含十四行诗象征诗从节奏到旋律政治抒情诗一五四新诗运动诗体大解放梁启超与黄遵宪的诗界革命新意

境新语句古风格旧风格新意境加上一两个新名词诗界革命最终停留在模仿宋诗的地步胡适《谈新诗》写新诗不但打破五言七言的诗体并且推翻词调曲谱的种种束缚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有什么题目作什么诗诗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作诗如作文体现两个要求1打破诗的格律自由体 2.白话写诗白话诗白话语法结构取代文言结构散文化走出了传统诗歌的束缚新诗艺术上的共同特征自由成章没有一定的格律切自然的音节而不必拘音韵贵质朴而不讲雕琢以白话入行而不尚典雅康白情《新诗底我见》新文学运动初期的自由体白话诗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都是新鲜而富于创造性的奠定了中国现代诗歌发展的基石二早期白话诗尝试派诗群 1.胡适第一白话诗人胡适1916年开始试作白话诗1920年3月《尝试集》结集出版代表作《老鸦》《鸽子》《威权》《乐观》等《尝试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初版分为两编第一编多为留美时所作共21首虽用白话却实在不过是一些涮新过的旧诗第二编收1917年9月至1919年底的诗作25首这一编里的诗不仅全用白话而且句不限长短声不拘平仄形成了一种比较自由的诗体跨出了诗体解放的第一步引起不少的模仿者形成了盛行一时的胡适之体老鸦一我大清早起站在人家屋角上哑哑的啼人家讨嫌我说我不吉利我不能呢呢喃喃讨人家的欢喜二天寒风紧无枝可栖我整日里飞去飞回整日里又寒又饥我不能带着鞘儿翁翁央央的替人家飞也不能叫人家系在竹竿头赚一把黄小米鸽子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

天气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看他们三三两两回环来往夷犹如意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衬青天十分鲜丽《尝试集》留有缠脚时代的血腥气拓荒作用 2 沈尹默 1883~1971 祖籍浙江吴兴生于陕西西安诗散见于《新青年》共约15首代表作《三弦》《月夜》好以旧诗音节入新诗讲究构思表现手法含蓄耐人寻味力图把诗写成画月夜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可见个性精神相隔一层纸刘半农1917 屋子里拢着炉火老爷吩咐开窗买水果说天气不冷火太热别任它烤坏了我屋子外躺着一个叫花子咬紧了牙齿对着北风喊要死可怜屋外与屋里相隔只有一层薄纸可见人道主义关怀3.俞平伯 1900~1990 本名俞铭衡浙江德清人著有诗集《冬夜》《西还集》《忆》等诗集他的诗节奏舒缓韵律和谐给人行云流水之感善于写景抒情清新婉曲显示出初期白话诗的过渡性特征晚风

晚风在湖上无端吹动灰絮的云团又送来一缕笛声几声弦索一个宛转地话到清愁一个掩抑地诉来幽怨这一段的凄凉对话暮云听了便沉沉的去嵯峨着即有倚在阑干角的也只呆呆的倚啊 4康白情 18981945 中国白话诗的开拓者之一四川安岳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文科创办《新潮》月刊并在《新潮》上发表白话诗著有诗集《草儿》《河上集》等善于剪裁时代的素材表现个人的冲动草儿草儿在前

鞭儿在后那喘吁吁的耕牛正担着犁鸢抬着白眼带水拖泥在那里一东二冬地走着

呼呼牛也你不要叹气快犁快犁我把草儿给你

呼呼牛也快犁快犁你还要叹气我把鞭儿抽你

牛呵人呵草儿在前鞭儿在后1919年2月1日北京 5.周氏兄弟的欧化诗梦鲁迅很多的梦趁黄昏起哄前梦才挤却大前梦时后梦又赶走了前梦去的前梦黑如墨在的后梦墨一般黑去的在的仿佛都说看我真好颜色颜色许好暗里不知而且不知道说话的是谁暗里不知身热头痛你来你来明日的梦一九一八年周作人1885-1967 多以轻盈之笔冲淡之风抒写对人生问题的沉思默想取材现实生活的诗篇也常闪现若干新思想的亮光周作人的诗在当时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小河》被胡适誉为新诗中的第一首杰作以小河的自由流淌象征着人性的自由发展而以堰坝的阻碍象征束缚人性解放的力量冯文炳也赞叹早些日子做新诗的人如果不是受了《尝试集》的影响就是受了周作人先生的启示小河一条小河稳稳地向前流动

经过的地方两面全是乌黑的土

生满了红的花碧绿的叶黄的果实我喜欢水来润泽我

怯怕他在我身上流过小河的水是我的好朋友

他曾经稳稳的流过我面前

我对他点头他向我微笑

6.刘半农与刘大白学习民间歌谣刘半农18891934本名刘寿彭又名刘复江苏江阴人著有诗集《瓦釜集》《扬鞭集》等《瓦釜集》仿江阴民歌而作有平民诗人之誉代表诗《教我如何不想她》刘大白18801932浙江绍兴人出版诗集有《旧梦》《邮吻》等《旧梦》也收有不少歌谣体的白话诗如《田主来》《卖布谣》等名篇刘大白的诗歌更鲜明地体现了五四时代的思潮稍后的诗作如《邮吻》集大多抹上了灰色的情调思想日趋孤寂颓废形式上大多明白晓畅民歌成分较多同时也用笔太重爱说尽少含蓄缺乏一种飘逸之气叫我如何不想他刘半农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教我如何不想他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他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鱼儿慢慢游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教我如何不想他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啊西天还有些儿残霞教我如何不想他心上的写真刘大白从低吟里

短歌离了她底两唇

飞行到我底耳际

但耳际不曾休止

毕竟颤动了我底心弦

从瞥见里

微笑辞了她底双唇

飞行到我底眼底

但眼底不曾停留

毕竟闪动了我底心镜

心弦上短歌之声底写真

常常从掩耳时复奏了

心境上微笑之影底写真

常常从合眼时重现了7.文学研究会的诗人《雪朝》诗人1921年朱自清同俞平伯叶绍钧刘延陵等组织了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个诗歌团体中国新诗社并以中国新诗社的名义创办了新诗刊物《诗》月刊 1922年朱自清又与以上三人连同周作人郑振铎徐玉诺郭绍虞等编辑出版了八人的诗合集《雪朝》郑振铎在《短序》中说诗歌中强调的声韵格律及其他种种形式上的束缚要一概打破因为情绪是不受任何规律的束缚的真率质朴朱自清 1898~1948 文学研究会中诗歌方面贡献最大作诗始于1919年注重传达时代声音反映现实生活表现劳动人民代表了文学研究会诸诗人的共同审美追求和艺术倾向郑振铎朱自清的《踪迹》是远远的超过《尝试集》里的任何最好的一首功力的深厚已绝不是尝试之作而是用了全力来写着的光明朱自清风雨沉沉的夜里

前面一片荒郊

走尽荒郊

便是人们底道

呀黑暗里歧路万千

叫我怎样走好

上帝快给我些光明吧

让我好向前跑

上帝慌着说光明

我没处给你找

你要光明

你自己去造初期白话诗的总体特点一散文化 1基本不用韵及平仄2虚词较多采取白话散文的句式章法以清晰的语义逻辑联结诗的意象二注意向民间歌谣传统的吸取与借鉴 1920年成立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如周刘沈三以个性解放关注平民为主要内容附1922年叶绍钧朱自清等创办第一个诗歌刊物《诗》月刊 19226朱自清俞平伯郑振铎等8位诗人推出第一部具有同人倾向的诗合集《雪朝》自由体诗存在问题不能反映意气风发的五四时代诗的改造到现在实在只能说到了一半语体诗的真正长处还不曾有人将他完全的表示出来因此根基并不十分稳固周作人《新诗》 19216 突破方向强调抒情想象文学始终是以感情为生命的情感便是它的终结成仿吾诗的本质专在抒情诗直觉情调想象适当的文字郭沫若跨在幻想底狂恣的翅膀上遨游闻一多胡适一贯反浪漫主义意象派本身就反浪漫主义

在《易卜生主义》中称之为盲目的理想派文学成绩郭沫若的新诗湖畔诗人的诗三开一代诗风成熟期 1.郭沫若的《女神》 1921 2.湖畔诗社湖畔诗人 1922年春在杭州西子湖畔成立的诗社代表诗人汪静之 1902~1996 冯雪峰 1905~1976 潘漠华 1902~1934 应修人 1900~1933 四人代表诗作为诗歌集《湖畔》和《春的歌集》以及汪静之的诗集《蕙的风》和《寂寞的国》内容 A 歌唱美好的大自然 B 爱情诗的写作表达青年男女对自由恋爱自由婚姻的热烈向往我冒犯了人们的指摘一步一回头地瞟我意中人我怎样欣慰而胆寒啊汪静之《过伊家门外》形式短小不事雕琢随意铺排善于通过捕捉形象抒唱内心感受虽多白描手法却也含蓄蕴藉自有一种诱人的兴味我们歌笑在湖畔我们歌哭在湖畔树林里有晓阳村野里有姑娘潘漠华氏最是凄苦不胜掩抑之致冯雪峰氏明快多了笑中可也有泪汪静之氏一味天真的稚气应修人氏却嫌味儿淡些朱自清 3.冯至 1905~1993 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冯至鲁迅生于河北涿县原名冯承植20年代的诗作主要收集在《昨日之歌》 1927 和《北游及其他》 1929 这两个集子里代表作有《吹箫人》 1923 《帷幔》 1924 和《蚕马》 1925 冯至的抒情诗意象新颖独特内涵深厚语言舒卷自如用韵谨严而自然他的叙事诗堪称独步从采用中国神话和民间传说为题材叙抒结合有时又带有哲理意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成为现代叙事诗中的典范之作我是一条小河冯至我是一条小河

我无心由你的身边绕过

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

投入了我软软的柔波

我流过一座森林柔波便荡荡地把那些碧绿的叶影儿

裁剪成你的裙裳

3 20年代的白话新诗

20年代的诗歌 第一节.初期白话新诗 (一)胡适的历史功绩 新诗实践和理论建构:《希望》 1.胡适《谈新诗》 “以文入诗”,“作诗如作文” 《一颗星儿》 2、胡适的新诗实践 ?《尝试集》 ?中国新文学史上最早的新诗集 ?1920年3月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 《蝴蝶》 3、体裁特点 (1)以白话入诗。 (2)句式不限长短。 (3)声调不拘平仄。 (4)用韵自由。 4、《尝》中诗歌的内容 (1)反封建——《礼》、《威权》 (2)反军阀——《你莫忘记》 (3)倡自由——《鸽子》、《老鸦》 (4)尚进取——《上山》 (5)人道精神——《人力车夫》 《鸽子》、《三溪路上大雪里一个红叶》、《十二月一日奔丧到家》 5、《尝》的文学史意义 (1)展示了白话新诗从传统中蜕变和新生的艰难历程。 (2)既提供了白话新诗的最初形态,也表达了相应的诗歌观念。 多是即事感兴、即景生情之作,说理性强,缺乏诗情和想象力,诗味不足。 (二)早期新诗运动 1、刘半农,江苏江阴人。 ?《相隔一层纸》 揭露了贫富悬殊的现象 ?《学徒苦》 反映学徒难言的辛酸 《教我如何不想他》 2、刘大白(1880---1932) 浙江绍兴人,前清举人。诗集《旧梦》最好的诗作是歌谣体的白话诗《卖布谣》:歌谣形式,浅显通俗。《是谁把?》 3、俞平伯(1900—1990) ?《冬夜》 ?杂糅着旧文学的意象与新思潮的哲理,旧诗词格律的影响与欧化的文法 ?最能反映早期新诗的“过渡”性 4、康白情(1896——1958) ?新潮社成员,四川安岳人。

?自由吐出心里的东西,我不是诗人。 ——康白情 ?《草儿》集是当时最有影响的新诗集,在大自然中发现了新诗的材料。 ?1921年1月,中国新诗社创办《诗》月刊,为我国第一个新诗刊物。 (三)早期新诗的特点 1、以白话作诗,将诗歌从文言中解放出来,重实感,少想象,通过对具体生活场景的白描,来表现社会人生。 2、大多不用韵,表现出明显的散文化倾向。 3、大多未脱尽旧诗词的痕迹,是“女人放大的小脚”。 第二节、小诗创作与“湖畔诗人” (一)小诗创作 小诗的特点 1、作家们广泛地思索着关于宇宙、自然、社会、人生、个性等时代性的命题,引发了诸种“零碎的思想”。 2、外来诗歌的影响 小诗的代表诗人和诗作 1.冰心的《繁星》与《春水》 ?侧重于歌吟童心、母爱、自然,借对一草一木、一花一石的歌吟表现作者爱和美的 哲学。 ?纯静、细腻、柔和、含蓄。 2、宗白华 《流云》收诗40余首 擅长表现诗人的心灵与自然宇宙以及社会人生的律动之间的契合 有相当一部分是关于诗本身的诗 (二)湖畔诗群 “湖畔诗人” ?汪静之、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 ?情诗,构成创作的主线索。 ?湖畔派情诗充满生气,清纯天真 ?拓宽了现代新诗的题材范围 ?以对爱情的大胆咏唱和展示爱情的非理性力量体现了较明显的现代性。 ?汪静之诗集《蕙的风》 第三节、冯至的诗(1905——1993) ?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 1、处处表现出艺术的节制。 2、着意追求诗情的哲理化,具有“沉思”的调子。 3、诗形朴素 4、个性鲜明 (1)诗的意象——全都抹着凄清、孤苦的色彩。 (2)诗的情调——充满感伤与苦闷。 (3)诗的节奏——舒缓、幽婉、柔美。 第四节、李金发与象征派诗 波特莱尔(1821—1867),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先驱,现代主义创始人之一 主张把社会和人性之恶作为艺术美的对象来表现。诗集取名《恶之花》,正说明诗人可

20年代散文流派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20年代散文流派 篇一:20年代散文整理 20年代散文 (一)《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主要是杂文创作)—短小精悍的社会文明批评。最早显示白话文艺术特质的文体之一。“化传统”。1918年4月《新青年》设立“随感录”作家群: 他们大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论战批判色彩浓厚的急就章。对于文化痼疾,社会时弊进行了有力的抨击。对现实作敏锐的反应,体现“五四”的青春精神,又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如:李大钊,陈独秀,刘半农,钱玄同,周作人等,以鲁迅的杂文最具代表性。1927年《野草》的出版,标志着现代散文诗的成熟。 这个作家群奠定了杂文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地位,而且影响所及,自《新青年》到《莽原》《语丝》,直到30年代以后的《萌芽》《太白》《中流》,可以找出一条发展轨迹。

《新青年》《莽原》《语丝》(后分化出“言志派”—在周作人麾下聚集的自由主义作家群,以后发展到《骆驼草》《水星》《论语》等) (二)语丝文体(语丝派) 语丝社是以1924年11月创刊于北京的《语丝》周刊而得名的,是五四以后出现的一个重要的作家群体。这一群体不同于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它没有严格的组织,只是一个由《语丝》周刊主要撰稿人形成的同仁团体,但其影响却能与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等社团相提并论,而且这个刊物坚持的时间很长。《语丝》周刊从24年11月17日创刊,到1930年3月10日停刊,是极少数长寿刊物之 一。它先后由孙伏园、周作人、鲁迅、柔石、李小峰任主编,长期撰稿人主要有周作人、鲁迅、林语堂、钱玄同、川岛、章依萍、孙伏园、俞平伯、刘半农等,另外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些重要作家如郁达夫、朱自清、胡适、徐志摩、沈从文等也经常在《语丝》上发表作品。从成员的构成看,语丝同仁在政治态度、思想倾向和艺术主张方面都不很一致,但在办刊宗旨和创作态度上很相近,即提倡自由 思想和独立意识,提倡美的、艺术的生活。语丝作家群继承了“五四”新文学的战斗传统,展开积极的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对迂腐的封建礼教和落后的思想意识、僵化的传统观念、军阀官僚的残暴统治和虚伪的文风进行了猛烈的抨

20年代新诗

第四章新诗(一)(8学时) 教学要点: 1、“五四”新诗运动 2、前期新月派 3、早期象征派诗歌 教学内容: 第一节早期白话诗(2学时) 一、新诗的诞生——“五四”新诗运动 1、梁启超设计了“诗界革命”。要有“新意境”、“新语句”、“古风格”。所谓“新语句”,即是不仅要吸收新名词,而且要引入新句式,在语法结构以至内在思维方式上进行根本的变革,还要打破传统诗词格律,这些与保留古风格的要求显然是背离的。而在梁启超看来,打破传统的诗的格律与文言语法结构,就不存在“诗人之诗”,后改为“以旧风格含新意境”。“诗界革命”始终限制在传统诗歌的范围内。 2、黄遵宪提出了“我手写我口”,包含有一种个性主义主张。诗应是写我想写的,我想说的,我内心的感受。他就做过转向古风、乐府,“用古文家伸缩离合之法以入诗”等多种实验,而向“散文化”方向的努力,则又显示了背离占主流地位的“唐诗”传统,向“宋诗”靠拢的倾向。这也构成了“诗界革命”的一个极限:晚清诗界最终止步于宋诗派的模仿风气中。 3、胡适提出了“做诗如作文”。一是打破诗的格律,换以“自然的音节”;二是以白话写诗,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而且以白话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并吸收国外的新语法,也即实行语言形式与思维方式两个方面的散文化。 胡适在提倡“诗体的解放”的同时,还提出了“诗的经验主义”,其核心就是他所说的“言之有物”,也即“有我”与“有人”,“有我就是要表现著作人的性情见解,有人就是要与一般的人发生交涉”。(胡适:《五十年之中国文学》)前者突出了写作者(知识分子)主体的性情与见解,后者强调了与“一般的人”即平民百姓的沟通与交流,这正是“五四”时期的文化启蒙主义在诗歌观念上的反映。这种诗歌观重视的是“精神、观念”的表达,所谓“有什么题目做什么诗;诗该怎么做就怎么做”的要求,诗的口语化、明白易懂的要求,自是“题”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归纳-30年代新诗

三十年代新诗 表现出两个明显不同的发展方向:一是关注现实。二是表现诗人内心世界的情感。 一、关注现实。 三十年代关注社会现实的诗人主要有这样几部分: 1.左翼诗人。进步的或左翼的诗歌在社会政治的重压下曲折成长和发展,是30年代新诗的重要现象。他们主要是左联的殷夫,左联发起的中国诗歌会。 中国诗歌会: (1)1932年9月,由左联诗歌组发起成立于上海,发起人有:蒲风、穆木天、杨骚、任钧等。(2)1932年2月创办《新诗歌》旬刊(后改为半月刊、月刊)。 (3)该会在北平、广州、青岛、天津、湖州等地成立分会,会员有200人之众。 (4)1937年4月,为适应抗战需要,中国诗人协会成立,中国诗歌会中的诗人大多参加这一组织,中国诗歌会解散。 (5)中国诗歌会影响较大的诗人主要有:蒲风、穆木天、任钧、杨骚、王亚平等。 2.与中国诗歌会同时出现的诗人:主要是艾青、田间、臧克家。 艾青:早期诗集:《大堰河》影响巨大。 田间:受马雅夫斯基影响,出版诗集有:《未明集》、《中国牧歌》、叙事长诗:《中国农村的故事》臧克家:1932年开始在《新月》月刊上发表新诗,出版诗集有:《烙印》(1933)、《罪恶的黑手》(1934)、《自己的写照》(1934)、《运河》(1934)等。其诗富有乡土气息,被称为“泥土诗人”。 二、表现诗人内心世界的情感。 与现实主义诗歌形成对照的是,一批诗人执着表现自己内心世界的情感,并追求诗歌艺术的美。这主要由两大部分诗人构成:一是新月后期诗人群;二是现代派诗人群。 1.新月后期诗人群: 1931年1月,徐志摩主编的《诗刊》在上海创刊,标志着新月派诗人进入后期发展阶段。其诗人主要有:孙大雨、叶公超、梁宗岱、卞之琳、陈梦家、邵洵美、林徽音等。 关于新月社、新月诗派、《新月》杂志、 新月社:1923年成立于北京,成员有:胡适、陈源、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主要是英美留学生。成立之初两年内没有专门刊物,主要以《现代评论》、《晨报》副刊等为活动园地。1926年借《晨报》副刊创办《诗隽》和《剧刊》,提倡新诗格律化,肯定传统戏曲艺术的合理性。1927年,新月社的活动中心移往上海。 新月诗派:中国现代新诗重要流派之一,形成于1926年春夏之际,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新月诗派”主要以《晨报》副刊的《诗隽》为活动园地。1925年徐志摩接编《晨报》副刊,1926年与闻一多创办《诗隽》,新月诗派形成。前期新月诗派提倡新格律诗,对新诗发展有重要贡献。其成员除徐志摩、闻一多外,还有朱湘、饶孟侃、刘梦苇、孙大雨等。 后期新月诗派主要是以1928年春创办的《新月》月刊和1931年1月创办的《诗刊》(季刊)为园地。后期新月与政治保持明确距离,提倡健康、尊严与人性,艺术受欧美格律诗广泛影响。后期诗人除徐志摩、孙大雨等人外,还有邵洵美、陈梦家、林徽音、卞之琳等。 1931年底因徐志摩遇难,《诗刊》停刊,不久,《新月》终刊,新月诗派衰落。 2.现代派诗人群 1.1932年5月,施蜇存创办文艺刊物《现代》,所刊诗歌从艺术到思想都有若干共同倾向,被称为“现代派”。 2.现代派诗人主要有:戴望舒(主将)、施蜇存、南星、金克木、何其芳等,他们以刊物为中心,形成了一个稳定的诗人群。 3.现代派诗人的代表诗集有:《望舒诗稿》(戴望舒,1937)、《鱼目集》(卞之琳,1935)、《汉园集》(何其芳、卞之琳、李广田三人合集,有汉园三诗人之称,1936)、《预言》(何其芳1945)等。4.抗战爆发后,现代派诗人群急剧分化,现代派诗潮走向衰微,其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为40年代“九叶诗人”继承和发展。 5.现代派诗人的艺术来源:从外国艺术来看,主要受T。S。艾略特的影响,从中国来看,主要继承和发展晚唐五代李商隐、温庭筠等诗人的传统。 6.艺术手法:反对直抒胸臆,主要运用象征、暗示、通感等手法。 戴望舒、卞之琳的诗。

二十年代新诗

弃妇长发披遍我两眼之前遂隔断了一切羞恶之疾视与鲜血之急流枯骨之沉睡黑夜与蚁虫联步徐来越此短墙之角狂呼在我清白之耳后如荒野狂风怒号战栗了无数游牧靠一根草儿与上帝之灵往返在空谷里我的哀戚惟游蜂之脑能深印着或与山泉长泻在悬崖然后随红叶而俱去弃妇之隐忧堆积在动作上夕阳之火不能把时间之烦闷化成灰烬从烟突里飞去长染在游鸦之羽将同栖止于海啸之石上静听舟子之歌衰老的裙裾发出哀吟徜徉在丘墓之侧永无热泪点滴在草地为世界之装饰题自画像即月眠江底还能与紫色之林微笑耶稣教徒之灵吁太多情了感谢这手与足虽然尚少但既觉够了昔日武士被着甲力能搏虎热如皎日我么害点羞灰白如新月在云里我有草履仅能走世界之一角生羽么太多事了呵早期无产阶级诗歌蒋光慈《新梦》 1925 1923邓中夏新诗必须自觉充当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民主革命的工具多作能够表现民族伟大精神的作品主张从那群众的波涛里才能涌现出一个真我它革命文学的主人应当是群众而不是个人强调诗歌必须向读者提供理想重理想议论感情抒发直露想象平实我流过一座花丛柔波便粼粼地把那些凄艳的花影儿编织成你的花冠无奈呀我终于流入了流入那无情的大海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裙裳我也随了海潮飘漾飘漾到无边的地方你那彩霞般的影儿竟也同幻散了的彩霞一样 4.小诗运动小诗是一种即兴式的短诗多以三五行为一首表现刹那间

的情绪和感触寄寓人生的哲理和思想代表诗人是冰心宗白华受泰戈 尔诗和日本俳句影响较大1921~1925年盛极一时兴盛的原 因 a初期白话诗做诗如说话的特征给人以平白乏味之感 b一些诗歌难以仿效 c与中国固有的短诗艺术积累有关 尤其是唐代绝句为四诗人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营养冰心的春水体繁星 体《繁星》和《春水》是冰心的小诗集共收小诗350余首 基本主旨是对爱的哲学之咏唱冰心的小诗执着于探索和剖露自我的 内心世界增添了女性特有的细腻和婉约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欲语 又停留是她小诗的独特神韵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节奏舒缓格调清新 文词优美意境恬淡被誉为春水体或繁星体一直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冰 心小诗大海呵那一颗星没有光/那一朵花没有香/那一次我的思 想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繁星·一三一》童真婴儿/在他颤动 的啼声中/有无限神秘的言语/从最初的灵魂带来/要告诉世界 《春水·六四》母爱造物者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只容有一次极乐的 应许我要至诚地求着/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 明的大海里《春水·一O五》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 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宗白华 1898~1986 又名宗之櫆江苏常熟人生于安徽安庆诗集《流云》出版于1923年12 月小诗数量只有48首以精纯洗练的语言唱出了五四退潮期一部分知 识分子对前途期待和悲抑的意绪对生命人生自然宇宙发出的渴慕与 赞美的哲理情思诗只有以哲理做骨子所以意味浓深 宗白华我们宗白华我们并立天河下

30年代新诗

30年代新诗 后期创造社,太阳社 1.政治抒情诗 中国诗歌会(大众诗) 2.唯美诗(后期新月社+现代诗派)“纯诗”诗歌类型 3.乡土诗歌(臧克家)踏实表现现实人生 中国诗歌会 现实主义诗派 臧克家 三大流派后期新月派 现代派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 政治抒情诗 前驱:殷夫,左联五烈士之一。“红色鼓动诗” 取材上: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善于抓住典型的材料

和富有表现力的细节,深入挖掘。 艺术上:形象性和议论性结合,语言凝练,语调激越。注重真情实感的再现。 代表作:《一百零七个》《别了,哥哥》《血字》,《孩儿塔》 缺点:强调“力”的美学,比较口号化。 中国诗歌会 性质:是左联领导下的一个群众性诗歌团体。 时间:1932年9月于上海成立。 发起人:黄浦芳(蒲风),穆木天(从创造社走向左联,陈方竟研究的好),杨骚,森堡(任钧) 刊物:《新诗歌》 创作纲领:“我们要抓住现实,歌唱新世纪的意识”要使“诗歌成为大众歌调”,诗人“自己也成为大众的一个” 创作的直接导向是“诗的意识形态化”与“诗与诗人的大众化” 内容与特点:1.及时迅速反映现实人生,从事反帝反封建斗争。“捉住现实” 2.强调诗的意识形态化,强调“自我”

在“集体”,“小我”在“大我”中的融合。 3.艺术表现上直接描摹现实的方式。“大众歌调”,创造大众化和通俗化诗歌,大量采用歌谣,小调等民间诗体。 影响:扩大了诗歌的表现领域;表现了强烈的理想主义与英雄主义色彩;刚健,粗犷,壮阔的力的 美。 不足:成为了意识形态的传声筒,忽视了诗歌本身的艺术特质;艺术上比较粗糙;抹杀了非重大题 材作品,导致诗歌单化。 代表:蒲风——长篇叙事诗歌《六月流火》,诗歌集《茫茫夜》。反映重大题材,表现工农大众的 生活和斗争。直接描摹的手法,诗歌语言朴实 通俗。 附:中国诗歌会在实践诗歌大众化方面取得了值得称道的成绩,尤其是创作了大量的长篇叙事诗。 唯美诗 后期新月社:《诗刊》在上海创刊,标志着新月诗派进入后期的发展阶段。 代表人:孙大雨,叶公超,卞之琳等人

20年代新诗赏析

蝴蝶 胡适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人力车夫 胡适 “车子!车子!”/车来如飞。/客看车夫,忽然心中酸悲。/客问车夫:“你今年几岁?拉车拉了多少时?”/车夫答客:“今年十六,拉过三年车了,你老别多疑。”/客告车夫:“你年纪太小,我不坐你车。我坐你车,心中惨凄。”/车夫告客:“我半天没有生意,又寒又饥。你老的好心肠,饱不了我的饿肚皮。我年纪小拉车,警察还不管,你老又是谁?”客人点头上车, 说:“拉到内务西部! 相隔一层纸 刘半农 屋子里拢着炉火, 老爷吩咐开窗买水果, 说"天气不冷火太热 别任它烤坏了我。” 屋子外躺着一个叫化子, 咬紧了牙齿对着北风喊“要死” 可怜屋外与屋里, 相隔只有一层薄纸! 教我如何不想他 刘半农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他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他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他 鸽子 胡适 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 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 看他们三三两两, 回环来往, 夷犹如意,—— 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衬青天, 十分鲜丽! 月夜 沈尹默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朗朗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我是一条小河 冯至 我是一条小河, 我无心由你的身边绕过-- 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 投入了我软软的柔波。 我流过一座森林, 柔波便荡荡地 把那些碧翠的叶影儿 裁剪成你的裙裳。 我流过一座花丛, 柔波便粼粼地 把那些凄艳的花影儿 编织成你的花冠。 无奈呀,我终于流入了, 流入那无情的大海-- 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 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裙裳! 我也随了海潮漂漾, 漂漾到无边的地方-- 你那彩霞般的影儿 也和幻散了的彩霞一样! 我们 宗白华 我们并立天河下。 人间已落沉睡里。 天上的双星 映在我们的两心里。 我们握着手,看着天,不语。 一个神秘的微颤。 经过我们两心深处。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归纳-20年代新诗

20年代新诗 一、新诗的出现: 新诗的初期:是指1917年文学革命之后到郭沫若诗歌出现之前三四年间的诗歌创作。 (一)原因或背景: 1、近代诗界革命的影响及问题: 影响:1899年梁启超在他的《夏威夷游记》中提出“诗界革命”口号,对中国古典诗歌创作发出质疑与改造的声音,吸引了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注意; 局限:“诗界革命”的主体梁启超等人士大夫的局限决定了“诗界革命”的局限,即不可能触动古典诗歌载道的根本要求,同时更无法超越格律形式的限制,他提出的“以新意境入旧风格”是他这一代人局限性的重要表现,也为五四新诗的变革留下了突破口。 2、胡适的开创性贡献: 胡适在留美期间开始讨论文学变革问题,从“形式”入手是一大突破,新诗的变革由此展开。同时,胡适最先进行新诗创作实践,他开始新诗实践的时候是大学教授,并且是《新青年》的编委,这样的身份对推进新诗的发展具有极大意义,《新青年》与《新潮》的呼应当与此有关。1918年《新青年》4卷1号发表第一批新诗。 3、同人响应:《新青年》社中的沈尹默,新潮社中的俞平伯、康白情、傅斯年等积极呼应。(二)主要作品:刘半农、胡适、周作人、朱自清、康白情等人都有新诗作品。特别是胡适的《尝试集》(1920年3月出版)具有历史性影响。 (三)评价: ①初期新诗的象征意义大于自身的审美价值,它昭示中国诗歌新的时代即将到来;②由于新诗作者深受传统影响,他们的创作在形式、内容存在的局限也就成为必然;③重要的是新诗作者们面对历史与传统时突破与超越的勇气与精神。 二、新诗的发展: 新诗在1919郭沫若的诗歌出现之后,开始进入发展阶段,具体表现在: ①新诗出现即引起人们的关注与讨论,由此,关于新诗的理论不断丰富,对新诗创作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②郭沫若的重要贡献:郭沫若《女神》从内容到形式,为新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是对初期新诗的巨大突破,是一个质的变化,为新诗注入了全新的情感、内容、思想、想象,正因为有这样一个质的变化,新诗才开始被人们认同和接受;③湖畔诗人的爱情诗、冰心的小诗、冯至等人的抒情诗,从不同的方面丰富了新诗表现的形式、情感、想象。 三、新诗的自觉规范: 1、新诗规范化出现的原因: 新诗发展受五四精神影响,追求自由。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散文化倾向,模糊了诗与散文的界限,诗歌创作也就难以有进一步的发展,于是出现了对新诗创作过度自由化倾向规范化的要求,这就是新月派诗人闻一多与徐志摩等人提出的诗歌主张,出现了“新格律诗”。 2、闻一多与徐志摩等人的诗歌创作: 闻一多:留美期间创作《红烛》(1923年),回国后创作的《死水》(1928年) 徐志摩:《志摩的诗》(1925)、《翡冷翠的一夜》(1927)、《猛虎集》(1931)、《云游》(1932)。3、闻一多的理论贡献: 三美诗歌主张: 音乐美:指音节与韵脚的和谐;绘画美:主要是指诗的用语要美,富有色彩,讲求视觉形象与直观性;建筑美:指诗歌整体上,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给人整齐感。 四、象征派诗歌: 1926年前后,受法国等象征派诗歌影响,穆木天提出“纯诗”创作主张,强调诗歌创作的暗示、朦胧、象征、晦涩。 李金发的象征主义诗歌:《食客与凶年》、《微雨》、《为幸福而歌》等。 五、早期无产阶级诗歌: 蒋光慈:《新梦》、《哀中国》等。

20年代散文整理

20年代散文 (一)《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主要是杂文创作)—短小精悍的社会文明批评。最早显示白话文艺术特质的文体之一。“化传统”。 1918年4月《新青年》设立“随感录”作家群: 他们大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论战批判色彩浓厚的急就章。对于文化痼疾,社会时弊进行了有力的抨击。对现实作敏锐的反应,体现“五四”的青春精神,又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如:李大钊,陈独秀,刘半农,钱玄同,周作人等,以鲁迅的杂文最具代表性。1927年《野草》的出版,标志着现代散文诗的成熟。 这个作家群奠定了杂文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地位,而且影响所及,自《新青年》到《莽原》《语丝》,直到30年代以后的《萌芽》《太白》《中流》,可以找出一条发展轨迹。

《新青年》《莽原》《语丝》(后分化出“言志派”—在周作人麾下聚集的自由主义作家群,以后发展到《骆驼草》《水星》《论语》等) (二)语丝文体(语丝派) 语丝社是以1924年11月创刊于北京的《语丝》周刊而得名的,是五四以后出现的一个重要的作家群体。这一群体不同于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它没有严格的组织,只是一个由《语丝》周刊主要撰稿人形成的同仁团体,但其影响却能与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等社团相提并论,而且这个刊物坚持的时间很长。《语丝》周刊从24年11月17日创刊,到1930年3月10日停刊,是极少数长寿刊物之一。它先后由孙伏园、周作人、鲁迅、柔石、李小峰任主编,长期撰稿人主要有周作人、鲁迅、林语堂、钱玄同、川岛、章依萍、孙伏园、俞平伯、刘半农等,另外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些重要作家如郁达夫、朱自清、胡适、徐志摩、沈从文等也经常在《语丝》上发表作品。从成员的构成看,语丝同仁在政治态度、思想倾向和艺术主张方面都不很一致,但在办刊宗旨和创作态度上很相近,即提倡自由思想和独立意识,提倡美的、艺术的生活。语丝作家群继承了“五四”新文学的战斗传统,展开积极的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对迂腐的封建礼教和落后的思想意识、僵化的传统观念、军阀官僚的残暴统治和虚伪的文风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同时大力提倡美的、艺术的生活,提倡思想和言论自由。 在针砭时弊的杂感和随笔方面,语丝作家群形成了共有的风格:排旧促新,放纵而谈,古今并论,庄谐杂出,简洁明快,不拘一格。这种鲜明的文体风格被称作“语丝文体”。 语丝社主要成员有周作人,林语堂,章川岛,孙伏园。周作人是语丝社重要的散文家。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归纳-20年代新诗讲课稿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归纳- 20 年代新诗

20年代新诗 一、新诗的岀现: 新诗的初期:是指1917年文学革命之后到郭沫若诗歌岀现之前三四年间的诗歌创作。 (一)原因或背景: 1、近代诗界革命的影响及问题: 影响:1899年梁启超在他的《夏威夷游记》中提岀“诗界革命”口号,对中国古典诗歌创作发出质疑与改造的声音,吸引了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注意; 局限:“诗界革命”的主体梁启超等人士大夫的局限决定了“诗界革命”的局限,即不可能触动古典诗歌载道的根本要求,同时更无法超越格律形式的限制,他提岀的“以新意境入旧风格”是他这一代人局限性的重要表现,也为五四新诗的变革留下了突破口。 2、胡适的开创性贡献: 胡适在留美期间开始讨论文学变革问题,从“形式”入手是一大突破,新诗的变革由此展开。同时,胡适最先进行新诗创作实践,他开始新诗实践的时候是大学教授,并且是《新青年》的编委,这样的身份对推进新诗的发展具有极大意义,《新青年》与《新潮》的呼应当与此有关。1918年《新青年》4卷1号发表第一批新诗。 3、同人响应:《新青年》社中的沈尹默,新潮社中的俞平伯、康白情、傅斯年等积极呼应。 (二)主要作品:刘半农、胡适、周作人、朱自清、康白情等人都有新诗作品。特别是胡适的 《尝试集》(1920年3月岀版)具有历史性影响。 (三)评价: ①初期新诗的象征意义大于自身的审美价值,它昭示中国诗歌新的时代即将到来;②由于新诗作者深受传统影响,他们的创作在形式、内容存在的局限也就成为必然;③重要的是新诗作者们面对历史与传统时突破与超越的勇气与精神。 二、新诗的发展: 新诗在1919郭沫若的诗歌岀现之后,开始进入发展阶段,具体表现在: ①新诗岀现即引起人们的关注与讨论,由此,关于新诗的理论不断丰富,对新诗创作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②郭沫若的重要贡献:郭沫若《女神》从内容到形式,为新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是对初期新诗的巨大突破,是一个质的变化,为新诗注入了全新的情感、内容、思想、想象,正因为有这样一个质的变化,新诗才开始被人们认同和接受;③湖畔诗人的爱情诗、冰心的小诗、冯至等人的抒情诗,从不同的方面丰富了新诗表现的形式、情感、想象。 三、新诗的自觉规范: 1、新诗规范化岀现的原因: 新诗发展受五四精神影响,追求自由。但在发展过程中岀现了散文化倾向,模糊了诗与散文的界限,诗歌创作也就难以有进一步的发展,于是岀现了对新诗创作过度自由化倾向规范化的要求,这就是新月派诗人闻一多与徐志摩等人提出的诗歌主张,出现了“新格律诗”。 2、闻一多与徐志摩等人的诗歌创作: 闻一多:留美期间创作《红烛》(1923年),回国后创作的《死水》(1928年) 徐志摩:《志摩的诗》(1925)、《翡冷翠的一夜》(1927)、《猛虎集》(1931 )、游》 《云(1932 )。 3、闻一多的理论贡献: 三美诗歌主张: 音乐美:指音节与韵脚的和谐;绘画美:主要是指诗的用语要美,富有色彩,讲求视觉形象与直观性;建筑美:指诗歌整体上,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给人整齐感。 四、象征派诗歌: 1926年前后,受法国等象征派诗歌影响,穆木天提出“纯诗”创作主张,强调诗歌创作的暗示、朦胧、象征、晦涩。 李金发的象征主义诗歌:《食客与凶年》、《微雨》、《为幸福而歌》等。 五、早期无产阶级诗歌: 蒋光慈:《新梦》、《哀中国》等。 1. 简述郭沫若小说的基本倾向和创作特色:郭沫若小说的基本倾向是强烈的爱国心和大胆反抗 旧世界的叛逆精神。创作特色是主情主义,这种主情主义是属于浪漫主义范畴的,是受到现代主义的影响。如《残春》就是五四”新文学中最早运用意识流手法的作品。历史小说在郭沫若 的小说创作中占有一个特别的位置。他们帮助读者明善恶之分,知兴亡之理。 2. 分析郭沫若抗战时期历史剧作的基本思想:①宣扬舍身报国”的爱国精神,鞭挞卖国求荣的 民族罪人。《棠棣之花》叙述的是战国时义士聂政刺韩相侠累的故事。聂政是重义气的侠客, 但他刺侠累的行为超岀了士为知己者死”而升华为雪家国公仇”而舍身报国的崇高行为。《屈 原》中的屈原代表的是爱国的政治路线,以郑袖等为代表的卖国路线。剧中的屈原受尽迫害而始终坚持斗

现代文学 30年代散文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孙先庆第十六章 30年代散文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考核要求: 1、识记:(1)鲁迅杂文集;(2)汉园三诗人的散文;(3)丽尼、陆蠡、丰子恺、夏丐尊的散文作品;(4)白马湖作家群 2、领会:(1)鲁迅前后期杂文内容及特点(2)瞿秋白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的意义(3)林语堂小品的内容和幽默风格(4)30年代报告文学的成熟和繁荣的原因推荐书目鲁迅:《二心集》《伪自由书》林语堂:《大荒集》《我的话》《京华烟云》《吾国与吾民》李广田:《山之子》丽尼:《鹰之歌》陆蠡:《囚绿记》第一节鲁迅和30年代杂文 一、鲁迅杂文创作概述鲁迅一生写下杂文集16部,近百万字。其杂文创作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从1918年到1926年,杂文集有《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主要内容是: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批评、文化批评和政治批评。《我之节烈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说胡须》《灯下漫笔》《为了忘却的纪念》等名篇。后期杂文从1927年到1936年,杂文集有《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此时期杂文内容更为丰富。二、后期杂文的内容(244) 1、政治内容大大增加。 2、社会批评,解剖中国社会思想。对中国传统文明的弊病和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进行综合解剖。

3、以杂文形式扶正祛邪,坚持文化战线上的思想理论斗争。三、鲁迅杂文的艺术特点(244-245) 1、鲁迅杂文是诗化的政论,是政论化的诗,绵密的逻辑和生动的形象高度统一,思想家的卓识和文学家的才华高度统一。 2、从“砭锢蔽”的立意出发,塑造出否定性的类型形象体系。这些形象都成了经典性的形象。 3、幽默讽刺和曲折冷峭的语言。反语、夸张等幽默讽刺手法,亦庄亦谐,庄谐并出.语言简洁峭拔,充满幽默感。四、瞿秋白杂文以政治批判和文化批判为主。在艺术上富有创新精神;艺术形式丰富多样。在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方面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对杂文理论的建设也作出了宝贵的贡献《〈鲁迅杂感选集〉序言》意义:第一次用马列主义观点对鲁迅的生平道路,杂文的性质、特点和价值作了深刻的概括和高度评价,号召我们向鲁迅学习,同鲁迅一道前进。《一种云》瞿秋白天总是皱着眉头。太阳光如果还射到地面上,也总是稀微的淡薄的。至于月亮,那更不必说;只是偶然露出半面,用他那惨淡的眼光看一看罪孽的人间,这是孤儿寡妇的眼光,眼睛里含着总算还没有流完的眼泪。受过不止一次封禅大典的山岳,至少有大截是上了天,只留一点山脚给人看。黄河,长江……据说是中国文明的父母,也不知道怎么变了心,对于他们的亲生骨肉,都摆出一副冷酷的面孔。从春天到夏天,从秋天到冬天,这样一年年的过去,淫虐的雨,凄厉的风和肃杀的霜雪更番的来去,一点儿光明也没有。这样的漫漫长夜,已经二十年了。这都是一种云在作祟。第二节 30年代小品文一、林语堂与《语丝》小品文 20年代,林语堂是《语丝》的

30年代的诗歌笔记

30年代的诗歌 一、现实主义派诗歌 1. “红色鼓动诗”——殷夫的诗歌: (1909——1931),原名徐伯庭,笔名白莽、任夫、沙洛等,浙江象山人。 鲁迅在为殷夫的诗集《孩儿塔》作序时,称其诗为“东方的微光”、“林中的响箭”、“冬末的萌芽”,是“别一世界”(即无产阶级新世界)的诗。 《别了,哥哥》 别了,我最亲爱的哥哥, 你的来函促成了我的决心,恨的是不能握一握最后的手,再独立地向前途踏进。 二十年来手足的爱和怜, 二十年来的保护和抚养, 请在这最后的一滴泪水里,收回吧,作为恶梦一场。 你诚意的教导使我感激, 你牺牲的培植使我钦佩, 但这不能留住我不向你告别,我不能不向别方转变。 在你的一方,哟,哥哥, 有的是,安逸,功业和名号,是治者们荣赏的爵禄, 或是薄纸糊成的高帽。 只要我,答应一声说, “我进去听指示的圈套,” 我很容易能够获得一切, 从名号直至纸帽。 但你的弟弟现在饥渴, 饥渴着的是永久的真理,不要荣誉,不要功建, 只望向真理的王国进礼。 因此机械的悲鸣扰了他的美梦, 因此劳苦群众的呼号震动心灵, 因此他尽日尽夜地忧愁, 想做个普罗米修士偷给人间以光明。 真理和忿怒使他强硬, 他再不怕天帝的咆哮, 他要牺牲去他的生命, 更不要那纸糊的高帽。 这,就是你弟弟的前途, 这前途满站着危崖荆棘, 又有的是黑的死,和白的骨, 又有的是砭人肌筋的冰雹风雪。 但他决心要踏上前去, 真理的伟光在地平线下闪照, 死的恐怖都辟易远退, 热的心火会把冰雪溶消。 别了,哥哥,别了, 此后各走前途, 再见的机会是在, 当我们和你隶属着的阶级交了战火。 1929-4-12 ①从工人群众的劳动和斗争生活中提炼诗的语言和形象,节奏明快有力,刚健之中透露出清新之美。 ②恢复了政治抒情诗中情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且这一“自我”在中国新诗“自我”抒情形象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2、中国诗歌会诗人群 1932年9月,在?左联?的领导下,?中国诗歌会?在上海成立,它是一个群众性的诗歌团体。发起人有穆木天、杨骚、任钧、蒲风等。 在《缘起》和《发刊诗》中阐明了自己的创作主张,并以《新诗歌》作为机关刊物,随后广州、北京及日本的东京都成立了分会,并先后出版诗刊,吸引了一批诗人。 是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出现的第一个有组织、有明确理论纲领的革命诗歌团体。 A创作主张: (1)“捉住现实”:即诗歌要适应时代的要求,以现实主义的方法创作表达反帝反封建思想的作品; (2)“大众歌调”:即提倡诗歌大众化,要求诗的表现形式应大众化、民族化,使诗普及到群众中去。 (3)强调“诗的意识形态化”,大大地加强了诗的理性色彩与主观性,奉行战斗集体主义的群体,没有“个人”,只有“集体”,没有“小我”,只有“大我”。 B主要内容:

20年代散文

第七章散文 “五四”时期散文的革故鼎新,如同其他文学样式一样,是相当自觉和彻底的。散文自此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实现了从古代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关于“五四”时期散文创作的状况,鲁迅在30年代曾经这样回顾:到“五四”运动的时候,才又来了一个展开,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剧和诗歌之上。这之中,自然含着挣扎和战斗,但因为常取法与英国的随笔(Essay),所以带一点幽默和雍容;写法也有漂亮和缜密的,这是为了对于旧文学的示威,在表示旧文学之自以为特长者,白话文学也并非做不到。 这种评价不只是鲁迅的观点,连晚清时期就已成名的小说家曾朴也说过,“新文学成绩第一是小品文字,含讽刺的,分析心理的,写自然的,往往着墨不多,而余韵曲包。”可见对“五四”时期小品散文的成就是有公认的。由于散文小品是属于更加个人化的创作,后来的文学史往往对“五四”时期散文成就的评价不够。若要回顾这一段散文的创建与发展的盛况,最好借用朱自清在30年代所写的一段文字,他指出:“五四”阶段散文创作的派别林立,“有种种的样式,种种的流派,表现着,批评着,解释着人生的各面。迁流曼延,日新月异;有中国名士风,有外国绅士风,有隐士,有叛徒,在思想上是如此。或描写,或讽刺,或委屈,或缜密,或劲健,或绮丽,或洗练,或流动,或含蓄,在表现上是如此。”总之,中国文学史上还从来未曾出现过散文创作的如此盛况。“五四”时期散文创作数量之大,文体品种之丰,风格之绚烂多彩,名家之多,都是异常触目的。 这时期产生了鲁迅、周作人等散文大家以及冰心、朱自清、郁达夫、林语堂等诸多不同风致的散文名家。散文创作的个性特征与时代特征的扩张,以及由此产生的散文内容、形式风格的独创性,无疑是新文学的重要收获。 “五四”时期散文格外发达,甚至成绩超出其他文体,原因在于这种文体比较自由。因为相对容易掌握,写的人也就比较多,现代文学的第一代作家几乎全都涉足过这个领域,在这方面显身手。也由于散文一般较简短,一有感触,即可成篇,适合于“五四”时期思想启蒙的需要,也有利于开展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 一、《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 现代文学中率先兴起的散文作品,是议论时政的杂感短论,统称杂文。1918年4月《新青年》第四卷第四号起设立“随感录”栏目,专门刊发杂文。此外,

现代文学 20年代的小说(二)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孙先庆考核要求: 1.识记:(1)问题小说;(2)乡土小说;(3)身边小说(4)零余者 2.领会:(1)问题小说及代表作、特点(2)乡土小说及代表作、特点(3)身边小说及代表作、特点(4)叶绍钧、许地山、冰心作品及成就 3.分析:郁达夫小说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点第一节 20年代小说概述 20年代小说的发展大致上形成了三种类型或三种潮流。第一类是“问题小说”。第二类是在鲁迅影响下,由文研会和未名社、语丝社一些作家创作的“乡土小说”。第三类是以创造社作家为主体的自叙传抒情小说以及其他主观抒情小说(“身边小说”)。一、为人生的“问题小说” 1、问题小说概念:指五四时期以反映社会重大问题为主要内容的小说流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个小说群体,标志着中国现实主义新小说的发端。其主要作家由文学研究会成员构成。主要作家:叶圣陶、冰心、庐隐、许地山等。 4、作家作品介绍庐隐王统照(一)“五四的产儿”:庐隐(1899-1934)原名黄英。文研会首批会员。命运多舛,难产而死。第一个小说《一个著作家》1921年发表,但不出色。后来《或人的悲哀》《丽石的日记》及《海滨故人》,显示出创作个性:用哀伤的笔调叙写五四一代青年复杂的感情世界,尤其表现一代青年女性追求民主解放和爱情幸福最后却只能尝到苦果的实际情景。代表

作《海滨故人》1923年发《小说月报》上,以“自叙传”的手法写露莎、玲玉、莲裳、云青、宗莹五个女孩子在上学的时候很有抱负,立志追求美好的人生。但她们的美梦很快在现实中破碎。这篇小说是自叙传体的写作。纤微细腻的心理笔致,个人气质上的感伤色调,形成了主观浪漫的“庐隐风格”。《象牙戒指》是以她的好友石评梅、高君宇的爱情悲剧为原型创作的。描写知识女性爱情生活的坎坷和内心的苦闷。凄艳动人。(二)用美来改造世界:王统照(1897-1957)山东诸城人。1913年到济南, 1918年到北京,就读于中国大学英国文学系。1927年到青岛。 1933年《山雨》出版,社会反响强烈,因《山雨》与茅盾的《子夜》同一年出版,而被文学评论界称为“子夜山雨年”。1946年8 月任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二、流寓者的“乡土小说” 1、概念:又被称为“流寓者的文学”。是指二十年代一些流寓都市的作家在鲁迅的影响下,以家乡农村生活为题材创作的小说主要作者有许杰、许钦文、鲁彦、蹇先艾、台静农、彭家煌等。 2、风格特征: A、文化批判与风情展示。 B、寄托着美好愿望的落后习俗。 C、在悲惨的社会生活叙述中,加入美丽的自然风光描写。 D、隐含着或浓或淡的乡愁 3、乡土小说代表作家 (1)鲁彦原名王衡,浙江镇海人。乡土写实派中成就最高的作家之一。曾听过鲁迅讲课。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柚子》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归纳-20年代新诗讲课稿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归纳-20年代新诗

20年代新诗 一、新诗的出现: 新诗的初期:是指1917年文学革命之后到郭沫若诗歌出现之前三四年间的诗歌创作。 (一)原因或背景: 1、近代诗界革命的影响及问题: 影响:1899年梁启超在他的《夏威夷游记》中提出“诗界革命”口号,对中国古典诗歌创作发出质疑与改造的声音,吸引了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注意; 局限:“诗界革命”的主体梁启超等人士大夫的局限决定了“诗界革命”的局限,即不可能触动古典诗歌载道的根本要求,同时更无法超越格律形式的限制,他提出的“以新意境入旧风格”是他这一代人局限性的重要表现,也为五四新诗的变革留下了突破口。 2、胡适的开创性贡献: 胡适在留美期间开始讨论文学变革问题,从“形式”入手是一大突破,新诗的变革由此展开。同时,胡适最先进行新诗创作实践,他开始新诗实践的时候是大学教授,并且是《新青年》的编委,这样的身份对推进新诗的发展具有极大意义,《新青年》与《新潮》的呼应当与此有关。1918年《新青年》4卷1号发表第一批新诗。 3、同人响应:《新青年》社中的沈尹默,新潮社中的俞平伯、康白情、傅斯年等积极呼应。(二)主要作品:刘半农、胡适、周作人、朱自清、康白情等人都有新诗作品。特别是胡适的《尝试集》(1920年3月出版)具有历史性影响。 (三)评价: ①初期新诗的象征意义大于自身的审美价值,它昭示中国诗歌新的时代即将到来;②由于新诗作者深受传统影响,他们的创作在形式、内容存在的局限也就成为必然;③重要的是新诗作者们面对历史与传统时突破与超越的勇气与精神。 二、新诗的发展: 新诗在1919郭沫若的诗歌出现之后,开始进入发展阶段,具体表现在: ①新诗出现即引起人们的关注与讨论,由此,关于新诗的理论不断丰富,对新诗创作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②郭沫若的重要贡献:郭沫若《女神》从内容到形式,为新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是对初期新诗的巨大突破,是一个质的变化,为新诗注入了全新的情感、内容、思想、想象,正因为有这样一个质的变化,新诗才开始被人们认同和接受;③湖畔诗人的爱情诗、冰心的小诗、冯至等人的抒情诗,从不同的方面丰富了新诗表现的形式、情感、想象。 三、新诗的自觉规范: 1、新诗规范化出现的原因: 新诗发展受五四精神影响,追求自由。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散文化倾向,模糊了诗与散文的界限,诗歌创作也就难以有进一步的发展,于是出现了对新诗创作过度自由化倾向规范化的要求,这就是新月派诗人闻一多与徐志摩等人提出的诗歌主张,出现了“新格律诗”。 2、闻一多与徐志摩等人的诗歌创作: 闻一多:留美期间创作《红烛》(1923年),回国后创作的《死水》(1928年) 徐志摩:《志摩的诗》(1925)、《翡冷翠的一夜》(1927)、《猛虎集》(1931)、《云游》(1932)。 3、闻一多的理论贡献: 三美诗歌主张: 音乐美:指音节与韵脚的和谐;绘画美:主要是指诗的用语要美,富有色彩,讲求视觉形象与直观性;建筑美:指诗歌整体上,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给人整齐感。 四、象征派诗歌: 1926年前后,受法国等象征派诗歌影响,穆木天提出“纯诗”创作主张,强调诗歌创作的暗示、朦胧、象征、晦涩。 李金发的象征主义诗歌:《食客与凶年》、《微雨》、《为幸福而歌》等。 五、早期无产阶级诗歌: 蒋光慈:《新梦》、《哀中国》等。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归纳-20年代新诗

20年代新诗 一、新诗的岀现: 新诗的初期:是指1917年文学革命之后到郭沫若诗歌岀现之前三四年间的诗歌创作。 (一)原因或背景: 1、近代诗界革命的影响及问题: 影响:1899年梁启超在他的《夏威夷游记》中提岀“诗界革命”口号,对中国古典诗歌创作发岀质疑与改造的声音,吸引了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注意; 局限:“诗界革命”的主体梁启超等人士大夫的局限决定了“诗界革命”的局限,即不可能触动古典诗歌载道的根本要求,同时更无法超越格律形式的限制,他提岀的“以新意境入旧风格”是 他这一代人局限性的重要表现,也为五四新诗的变革留下了突破口。 2、胡适的开创性贡献: 胡适在留美期间开始讨论文学变革问题,从“形式”入手是一大突破,新诗的变革由此展开。同时,胡适最先进行新诗创作实践,他开始新诗实践的时候是大学教授,并且是《新青年》的编委, 这样的身份对推进新诗的发展具有极大意义,《新青年》与《新潮》的呼应当与此有关。1918年《新青年》4卷1号发表第一批新诗。 3、同人响应:《新青年》社中的沈尹默,新潮社中的俞平伯、康白情、傅斯年等积极呼应。 (二)主要作品:刘半农、胡适、周作人、朱自清、康白情等人都有新诗作品。特别是胡适的《尝 试集》(1920年3月岀版)具有历史性影响。 (三)评价: ①初期新诗的象征意义大于自身的审美价值,它昭示中国诗歌新的时代即将到来;②由于新诗作 者深受传统影响,他们的创作在形式、内容存在的局限也就成为必然;③重要的是新诗作者们面 对历史与传统时突破与超越的勇气与精神。 二、新诗的发展: 新诗在1919郭沫若的诗歌岀现之后,开始进入发展阶段,具体表现在: ①新诗岀现即引起人们的关注与讨论,由此,关于新诗的理论不断丰富, 对新诗创作具有积极的 引导作用;②郭沫若的重要贡献:郭沫若《女神》从内容到形式,为新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是对初期新诗的巨大突破,是一个质的变化,为新诗注入了全新的情感、内容、思想、想象,正因为有这样一个质的变化,新诗才开始被人们认同和接受;③湖畔诗人的爱情诗、冰心的小诗、冯至等人的抒情诗,从不同的方面丰富了新诗表现的形式、情感、想象。 三、新诗的自觉规范: 1、新诗规范化岀现的原因: 新诗发展受五四精神影响,追求自由。但在发展过程中岀现了散文化倾向,模糊了诗与散文的界 限,诗歌创作也就难以有进一步的发展,于是岀现了对新诗创作过度自由化倾向规范化的要求,这就是新月派诗人闻一多与徐志摩等人提出的诗歌主张,出现了“新格律诗”。 2、闻一多与徐志摩等人的诗歌创作: 闻一多:留美期间创作《红烛》(1923年),回国后创作的《死水》(1928年) 徐志摩:《志摩的诗》(1925)、《翡冷翠的一夜》(1927)、《猛虎集》(1931 )、《云游》(1932)。 3、闻一多的理论贡献: 三美诗歌主张: 音乐美:指音节与韵脚的和谐;绘画美:主要是指诗的用语要美,富有色彩,讲求视觉形象与直观性;建筑美:指诗歌整体上,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给人整齐感。 四、象征派诗歌: 1926年前后,受法国等象征派诗歌影响,穆木天提出“纯诗”创作主张,强调诗歌创作的暗示、 朦胧、象征、晦涩。 李金发的象征主义诗歌:《食客与凶年》、《微雨》、《为幸福而歌》等。 五、早期无产阶级诗歌: 蒋光慈:《新梦》、《哀中国》等。 1. 简述郭沫若小说的基本倾向和创作特色:郭沫若小说的基本倾向是强烈的爱国心和大胆反抗 旧世界的叛逆精神。创作特色是主情主义,这种主情主义是属于浪漫主义范畴的,是受到现代主 义的影响。如《残春》就是五四”新文学中最早运用意识流手法的作品。历史小说在郭沫若的小 说创作中占有一个特别的位置。他们帮助读者明善恶之分,知兴亡之理。 2. 分析郭沫若抗战时期历史剧作的基本思想:①宣扬舍身报国”的爱国精神,鞭挞卖国求荣的民 族罪人。《棠棣之花》叙述的是战国时义士聂政刺韩相侠累的故事。聂政是重义气的侠客,但他 刺侠累的行为超岀了士为知己者死”而升华为雪家国公仇”而舍身报国的崇高行为。《屈原》中的屈原代表的是爱国的政治路线,以郑袖等为代表的卖国路线。剧中的屈原受尽迫害而始终坚持 斗争。②宣扬把人当成人”的民权思想,鞭挞了暴君的黑暗暴政。《虎符》写的是姬夫人舍身窃符,窃符后为不辱信陵君名声而自戕身亡。整个剧本贯穿着把人当成人”的主题思想。《高渐离》歌颂义士高渐离为刺暴君秦王不惜牺牲个人性命的英雄气概,宣扬了除掉暴君”的思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