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根调解工作室案例 严某与习某等财产分配纠纷案

五根调解工作室案例 严某与习某等财产分配纠纷案

【案情介绍】

2017年8月9日,严某交通事故中不幸遇难。严某的离去留下失独父母、丈夫还有年幼的儿子。谁知,在获得120万赔偿金后,习某(严某丈夫)立即提出要参照交通事故进行分配赔

偿金,习某某(严某儿子)应得的赔偿金要全部由他领走。习某的行为加剧了严氏夫妇(严

某父母)痛失爱女的痛苦。严氏夫妇提出,孙子习某某还年幼,赔偿金应该以习某某名字存

到银行,待习某某满18岁再由他自己决定。大家意见不一,争执不下,习某提出实在不行就要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双方关系一度陷入僵局。但考虑到如果上了法院,双方的关系将彻

底破裂,无奈之下双方找到调委会,请求调委会帮忙调解。

【调解经过】

为避免他们不仅要经受失去亲人的痛苦,又要遭受亲人对簿公堂的苦楚,调委会在认真理清

关系之后,从“情、法、理”三个角度进行调解:一是通过心理剖析、情感交流来化解双方的

对立情绪。调解员多次上门调解,疏导情绪、稳定思想,抓住双方之间亲情纽带,从孝道角

度劝导习某站在老人家的角度考虑,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消除双方的心理疙瘩;二是通过

明析法律关系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现有法律,死亡赔偿金不能作为遗产去继承。

调解员一方面向双方分析法理,分清法律关系,解释死亡赔偿金的性质,另一方面严厉批评

习某的行为,告知私自占用赔偿款的法律后果;三是合理分配、最大程度的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由于习某某尚年幼,对于他的赔偿金份额如何保管以及使用,成为本次调解的一个焦点。经了解,习某某从小就一直住在外公外婆家,现在严氏夫妇在承受丧女之痛之后,又要面临

着与爱孙分离的痛苦。但父亲习某是他的法定监护人,三者之间存在一种无法分割的关系。

基于此,调解员建议从保护习某某的利益角度出发,以习某某的名字存入银行,由双方共同

支配这部分赔偿金,需要用领钱时双方一起协商领取,互相监督,避免出现占用、挪用赔偿

金的现象。

【调解结果】

在调解员多次耐心沟通、劝导,最后促成双方达成一致:1.赔偿金平均分为四份,由严某父亲、母亲、丈夫习某、儿子习某某每人各得一份;2.儿子习某某所得赔偿金以自己名字存入

中国银行,需要用领钱时必须双方一起协商领取;3. 习某某每周一至周五居住习某家中,周

末到严氏夫妇家居住。双方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并对调委会为帮他们耐心调解,圆满解决

了他们纠纷问题表示感谢。

【调解体会】

由于死亡赔偿金分配纠纷涉案当事人关系亲密,这类案件的妥善解决不仅要权衡法律因素、

平衡经济因素,更要考虑到亲情因素。在处理此案时,我们注意两点:一是认清“死亡赔偿金”的性质。根据《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和第十八条规定,“死亡赔偿金”是不法致人死亡时特有的财产损害赔偿项目,它既不是对死者财产损失的

赔偿,也不是对死者生命权的赔偿,具有精神抚慰和经济补偿性质,不能按照继承法所规定

的继承顺序继承。二是从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出发,使所有被扶养人应得到扶养费。根据最

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二款规定,依

法享有赔偿权利人包括依法由受害人承担扶养义务的被扶养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本

案死者李某的父母、丈夫、子女均属赔偿权利人,应由所有赔偿权利人共同分享,并根据共

同生活的紧密程度决定分割的分额,使当事人的权利能得到有效保护。

【法律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因生命、健康、身体遭受侵害,赔偿权利人起诉请求赔偿义务人赔偿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予

受理。

本条所称"赔偿权利人",是指因侵权行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损害的受害人、依

法由受害人承担扶养义务的被扶养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

本条所称"赔偿义务人",是指因自己或者他人的侵权行为以及其他致害原因依法应当承担民

事责任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第十八条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赔偿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抚

慰金的,适用《》予以确定。

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请求权,不得让与或者继承。但赔偿义务人已经以书面方式承诺给予金钱

赔偿,或者赔偿权利人已经向人民法院起诉的除外。

第三十九条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

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

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的20倍。

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

第四十条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护理费由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根据职工平

均工资和生活费用变化等情况适时调整。调整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四十一条职工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或者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从事故发生当月起3

个月内照发工资,从第4个月起停发工资,由工伤保险基金向其供养亲属按月支付供养亲属

抚恤金。生活有困难的,可以预支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50%。职工被人民法院的,按照本条

例第三十九条职工因工死亡的规定处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