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分析方案(C_智能小车)

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分析方案(C_智能小车)

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分析方案(C_智能小车)
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分析方案(C_智能小车)

智能小车设计报告

摘要:随着智能控制技术和检测传感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小车在工业生产和家庭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智能小车控制系统采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检测和控制核心,使用反射式红外光电传感器检测路面的标志线,采用红外蔽障传感器控制两车之间的距离。小车驱动采用前轮双驱动,利用减速直流电机控制小车的转向和速度。通过不断对单片机I/O口进行扫描来监测传感器的状态,根据监测数据控制两辆小车循线、转弯、交换速度和切道等动作,最终实现两小车按预定轨道行驶,并在规定区域超车的功能。系统相当于一个简单的车辆自动驾驶系统,经进一步改进后可应用在智能交通和无人探测等方面。

关键字:智能小车;单片机;传感器;减速直流电机;循线

目录

1 方案论证与比较- 1 -

1.1总体方案设计与比较- 1 -

1.2电机的比较与选择- 2 -

1.3电机驱动模块的比较与选择- 2 -

2 理论分析与计算-

3 -

2.1信号检测与控制- 3 -

2.1.1转弯与前进信号的检测与控制- 3 -

2.1.2加速减速(超车>信号的检测与控制- 4 -

2.1.3发挥部分切换跑道交换速度信号的检测与控制- 4 -

2.2两车之间的通信方法- 5 -

2.3 关于节能的设计- 6 -

3 电路与程序设计- 6 -

3.1电路设计- 6 -

3.1.1单片机最小系统- 6 -

3.1.2电机驱动模块- 6 -

3.1.3循线模块- 7 -

3.1.4两车通信模块- 8 -

3.2程序设计- 8 -

3.2.1程序流程图- 8 -

3.2.2源程序- 9 -

4 系统测试- 9 -

4.1测试方法- 9 -

4.1.1小车转弯的测试方案与测试条件- 9 -

4.1.2顺利超车的测试方案与测试条件- 9 -

4.1.3发挥部分换道与速度交换测试方案与测试条件- 9 -

4.2测试结果- 10 -

5 结论- 10 -

参考文献- 10 -

附录- 11 -

1 方案论证与比较

1.1总体方案设计与比较

方案一:采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整机的控制单元。

以STC89C52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电路,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案,运用反射式红外光电检测传感器、红外蔽障传感器组成不同的检测电路,实现小车在行驶中转弯、加速、减速、超车等问题。并将测量数据传送至单片机进行处理,然后由单片机根据所检测的各种数据实现对电动小车的智能化控制。

在本系统中,<1)小车左侧反射式红外光电传感器检测板的内边界线,然后将信号传送到单片机系统进行处理,使行驶在后方的小车沿板的内边界线自主行走,从而使小车走完整个赛道;单片机通过检测小车左侧光电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确定汽车是否过于接近跑道左侧挡板,从而发出电机驱动信号,对汽车运动方向实现转弯与纠偏,避免跑出赛道。<2)小车右侧的反射式红外光电传感器检测板的外边界线,使行驶在前方的车小车沿板的外边界线自主行走,并且可避免小车从右侧掉下赛道。<3)小车正前方的反射式红外光电传感器检测小车通过的黑线的条数,从而控制两辆小车在正常行驶、超车时分别行使在不同的赛道。并且可控制行驶在前边的小车何时减速以便后边的车能顺利超过。并且在发挥部分检测标志线,实现发挥部分的交替超车与领跑。<4)小车前方的红外蔽障传感器信号用作两车之间的通信信号,在超车部分,若小车甲检测到前方已超过它的乙车,甲车便加速前进。缩短完成整个赛道的时间。

图1 智能小车运行基本原理图框图

方案二:采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整机的控制单元,转弯、加速、减速、超车全部用软件来实现

利用赛道上的标志线,通过单片机识别标志线,编程让其在转弯标志线处延时后转弯,在超车部分,对标志线的条数进行计数,计够条数后进行超车处

理。

由于此种方案不定因素很多,比如说电池电量不断减小,小车速度越来越慢,这样延时不精确便很容易掉出赛道,并且别的功能也很难控制。

方案三:选用一片CPLD作为系统的核心部件,实现控制与处理的功能。

CPLD具有速度快、编程容易、资源丰富、开发周期短等优点,可利用VHDL语言进行编写开发。但CPLD在控制上较单片机有较大的劣势。同时,

CPLD的处理速度非常快,而小车的行进速度不可能太高,若采用该方案,必

将在控制上遇到很多不必要增加的难题

综合考虑了传感器、电机的驱动等诸多因素,方案一简洁、灵活、可扩展性好,并且我们对单片机掌握的比较好,且能达到题目的设计要求,因此本设

计采用方案一来实现,充分利用STC89C52的单片机资源。

1.2电机的比较与选择

方案一:采用步进电机。

步进电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具有快速启停能力,如果负荷不超过步进电机所能提供的动态转矩值,就能够立即使步进电机启动或反转。另一个显著特点

是转换精度高,正转反转控制灵活。

方案二:采用减速直流电机。

直流电动具有优良的调速特性,调速平滑、方便,调整范围广;过载能力强,能承受频繁的冲击负载,可实现频繁的无级快速启动、制动和反转;能满

足生产过程自动化系统各种不同的特殊运行要求。

由于普通直流电机更易于购买,并且电路相对简单,所以采用直流电机作为动力源。

1.3电机驱动模块的比较与选择

电机驱动模块的主要作用是控制小车的正转、前进、加速、减速、转弯和停车。由以下方案:

方案一:采用电阻网络或数字电位器调整电动机的分压。

但是电阻网络只能实现有级调速,而数字电阻的元器件价格比较昂贵,且可能存在干扰。最重要的问题是,一般电动机的电阻很小,电流很大,分压不仅降低效率,而且难以实现。

方案二:采用继电器对电动机的开或关进行控制。

这个电路的优点是电路较为简单,缺点是继电器的响应时间长,易损坏,寿命较短,可靠性不高。

方案三:采用由达林顿管组成的H型PWM电路。

PWM电路由四个大功率晶体管组成H桥式电路构成,四个晶体管分为两组,交替导通和截止,用单片机控制达林顿管使之工作在开关状态,根据调整输入控制脉冲的占空比,精确调整电动机转速。这种电路由于管子工作只有饱和和截止状态下,效率非常高。但是H型PWM电路必须要用分立元件搭起来,所以比较麻烦。

方案四:采用直流电机专用驱动芯片L298。

L298作为驱动的原理与H型PWM电路相同,只是将这些分立元件集成在一块芯片内部,方便适用。

从硬件和电路的工作量,以及成本考虑,选择方案四。

2 理论分析与计算

2.1信号检测与控制

2.1.1转弯与前进信号的检测与控制

根据题目要求,我们设计后边的小车正常情况下沿赛道内外边沿行驶,在车左侧装3个红外对管,车沿轨道,向左偏离轨道,向右偏离轨道时通过单片机识别比较器输出端经过编码的信号控制两个电机便可实现后边小车的转弯与前进。前边的小车正常情况下沿赛道外边沿行驶,在车右侧装两个红外对管,车沿轨道,向左偏离轨道,向右偏离轨道时通过单片机识别比较器输出端经过编码的信号控制两个电机便可实现前边小车的转弯与前进。

沿赛道内侧行走时,由于转弯处角度有锐角、钝角、直角,根据三个红外对管分别是否检测到反射信号,并将信号通过比较器后编码,经分析可能出现的情况如下:

<1)000:偏左右转

<2)001:偏左右转

<3)010:不存在

<4)011:偏右左转

<5)100:不存在

<6)101:由于在转锐角弯时,车直接转弯会掉到赛道外,所以让前进一定时间后左转

<7)110:不存在

<8)111:偏右左转

沿赛道外侧行走时,转弯处角度只有直角,根据两个红外对管分别是否检测到反射信号,并将信号通过比较器后编码,经分析可能出现的情况如下:<1)00:偏右左转

<2)01:偏右左转

<3)10:前进

<4)11:偏左右转

2.1.2加速减速(超车>信号的检测与控制

小车正前方光电传感器检测经过标志线的条数,在到达超车区域前,总共经过8条标志线,通过单片机计数,计数值到8,前边小车延时一定时间后停止,等待后边的车超过。

小车正前方蔽障传感器检测到后车跑到它前边,便延时一定时间后加速,并顺利通过整个赛道。

2.1.3发挥部分——切换跑道交换速度信号的检测与控制

图2 赛道图形

发挥部分要完成甲车追乙车必须进行准确换道与交换速度,如图2所示,两个箭头所指标志线分别为两辆小车的换道与交换速度标志,小车正前方的红外对管通过计标志线条数检测这两道标志,以完成准确换道与交换速度。

2.2两车之间的通信方法

两车通信通过红外蔽障传感器实现,两车通信出现在超车过程中,当后车超过前车时,被超过的前车通过红外蔽障传感器检测到后车跑到它前边,利用单片机延时一定时间后加速,以便顺利通过整个赛道。

红外蔽障传感器的灵敏度要能很好的控制,否则极易受到干扰,会把别的物体检测成另一辆小车。

2.3 关于节能的设计

经反复实验与检测小车行进时的功率很小,并且我们小车前端伸出的传感器模块全部用废旧的电路板焊接拼制而成,不仅制成了我们所需要的形状,而且达到节能的目的。

电源部分我们选择可充电电池,可以反复利用,达到节能环保目的。

3 电路与程序设计

3.1电路设计

3.1.1单片机最小系统

图3 单片机最小系统原理图

图3为单片机最小系统,包括单片机晶振与复位电路。

3.1.2电机驱动模块

图4 电动机驱动模块原理图

电机驱动模块采用双电源对单片机和减速电机单独供电,从面使电机流畅运转,采用了光耦隔离模块,减小了控制电路对L298模块产生的干扰。L298集成模块可以单独控制两个电机的正反转,采用PWM对ENA,ENB使能端进行调制从而对电机速度进行控制。用单片机的四个I/O口控制两路电机的四个输入端,从而控制电机的转向、前进、停止。L298真值表如下:

3.1.3循线模块

循线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如下图所示,其中LM339集成块内部装有四个独立的电压比较器,类似于增益不可调的运算放大器,每个比较器有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两个输入端一个称为同相输入端,用“+”表示,另一个称为反相

输入端,用“—”表示,用作比较两个电压时,任意一个输入端加一个固定电压做参考电压<也称门限电压),另一端加一个待比较的信号电压。当“+”端电压高于“—”端时,输出管截止,相当于输出端开路。当“—”端电压高于“+”端时,输出管饱和,相当于输出端接低电位。R1,R3,R5为限流电阻,R2,R4,R6为上拉电阻,红外对管的发射二极管发射出的红外线若接受二极管可以接收到,T1,T2,T3输出低电平,否则输出高电平,T1,T2,T3接到比较器反相输入端,如果比门限电压低,OUT输出高电平;如果比门限电压高OUT 输出0。这样根据OUT1, OUT2, OUT3输出的高低电平进行编码,便可控制小车左转、右转前进,发射二极管发射出的红外线照到黑线或距离反射物很远时不反射,对应的接收二极管接收不到;没照到时被反射,对应的接收二极管接收到。

小车右侧两个红外对管和正前方的红外对管的工作原理跟左侧的三个红外对管工作原理一样。

图5 循线模块原理图

3.1.4两车通信模块

两车通信通过红外蔽障传感器实现,两车通信出现在超车过程中,当后车超过前车时,被超过的前车通过红外蔽障传感器检测到后车跑到它前边,便延时一定时间后加速,并顺利通过整个赛道。

3.2程序设计

3.2.1程序流程图

3.2.2

源程序见附录部分。

4 系统测试

4.1测试方法

4.1.1小车转弯的测试方案与测试条件

小车沿内圈走时分别检测其通过锐角、直角、钝角时的情况,不断调整传感器的位置,修改程序,调整其延时时间,调整电机速度,直到通过所有弯为止。检测要在不同的电压条件下进行,这样便可以对更多的情况进行提前的把握。

4.1.2顺利超车的测试方案与测试条件

前边小车到达超车区域后,每次检测停的位置不一样,不断检测,不断调整其延时的时间,直到其停在最佳位置。当其被后面车追上后,其开始走的时

间也要不断调整,走的太早会碰到另一辆车,走的太晚检测不到另一辆车已追上它,会一直停在原地不动。

4.1.3发挥部分换道与速度交换测试方案与测试条件

检测换道与交换速度要准确对赛道上的标志线进行计数,测试时,有时计标志线条数不准,这就需要多此进行模拟检测,以便检测到是软件的问题还是硬件的问题。

4.2测试结果

测试沿内赛道行进时,转过锐角便转不过钝角,改变传感器位置后,两种弯道都能顺利跑过。

测试超车环节时,前边的小车停的位置随着延时时间长短停的位置不一样,对软件进行不断优化最终让小车位置合适,准确进行超车。

经反复测试并调试软硬件后,发挥部分也能正常完成。

5 结论

我们的作品完成了基本功能及发挥部分的功能,两辆小车第一圈分别跑一圈后,第二圈两辆车一前一后并且在超车区域成功超车,后车超过前车后,当前车通过两车通信模块检测到被后车超过后便加速跑过剩余路程。在乙车超过甲车后,两辆小车换道并交换速度,实现第二次甲车超乙车,并能交替进行,达到题目要求的基本部分和发挥部分。

整个系统也有不足之处,车子前边加的传感模块不对称,力矩不同导致小车前进时不稳,还需要加改,另外两辆小车的速度也还有提升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张红润,智能技术——系统设计与开发,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2007.2

[2]温志明,运动控制系统分析与应用,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2

[3]杨刚,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3

[4]何希才,新型实用电子电路400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8

[5]陈伯时,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二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6

[6]刘少强,传感器设计与应用实例,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3

附录

#include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

sbit in1=P0^0。

sbit in2=P0^1。

sbit in3=P0^2。

sbit in4=P0^3。

P3^3用来测避障

P3^2用来计黑线条数;

*/

uchar num。//num计黑线条数

uint count。//count用来计时

sbit ena=P0^4。

sbit enb=P0^5。

sbit flag=P3^0。//用来检测档位 1沿外圈,0沿内圈sbit p32=P3^2。

sbit p33=P3^3。

sbit p34=P3^4。//用来检测档位

bit flag1=0。//用来检测前车是否可以继续行驶;void delay(uint z>。

void xj_nei(>。

void xj_wai(>。

void init(>。

void delay_us(uint z>。

void main(>

{

if(p34==1>

{

delay(5>。

if(p34==1>

while(1>

xj_wai(>。

}

else

{

init(>。

flag=1。

if(flag==1>

{

delay(5>。

if(flag==1>

EX0=1。

while(1>

{

xj_wai(>。

if(num>=5>

{

TR0=1。

EX0=0。

num=0。

while(count<480>

{

xj_wai(>。

}

TR0=0。

count=0。

ena=0。

enb=0。

EX1=1。

while(!flag1>。

flag1=0。

while(1>

{

xj_wai(>。

}

}

}

}

if(flag==0>

{

delay(5>。

if(flag==0>

while(1>

{

P0=0xfa。

delay(1000>。

delay(1500>。

while(1>

{

xj_nei(>。

}

}

}

}

}

void init(>

{

EA=1。

EX0=0。

IT0=1。

EX1=0。

IT1=1。

TMOD=0X01。

TH0=(65536-50000>/256。

TH0=(65536-50000>%256。

ET0=1。

TR0=0。

}

void delay(uint z>

{

uint x,y。

for(x=z。x>0。x-->

for(y=115。y>0。y-->。}

void delay_us(uint z>

{

uint x,y。

for(x=z。x>0。x-->

for(y=100。y>0。y-->。}

void xj_nei(>

{

uchar a。

a=P2&0x07。

switch (a>

{

Case 0x00: P0=0xfb。ena=0。enb=0。delay_us(16>。ena=1。enb=1。

delay_us(10>。break。//偏左右转

case 0x01: P0=0xfa。ena=0。enb=0。delay_us(16>。ena=1。enb=1。delay_us(10>。break。 //前进

//case 0x02: delay(10>。P0=0xfe。break。//偏右左转 case 0x03: P0=0xfe。ena=0。enb=0。delay_us(16>。ena=1。enb=1。delay_us(10>。break。 //偏右,左转

//case 0x04:

case 0x05: P0=0xfa。delay(1200>。P0=0xfe。break。//135度,左转

case 0x07: P0=0xfe。break。 //偏右,左转

}

}

void xj_wai(>

{

uchar b。

b=P1&0x03。

switch(b>

{

case 0x00: P0=0xfe。break。//偏右,左转

case 0x01: P0=0xfa。break。//前进

//case 0x02: P0=0xfe。break。//不存在

case 0x03: P0=0xfb。break。//偏左,右转

}

}

void ex_0(> interrupt 0

{

EX0=0。

delay(20>。

if(p32==0>

{

while(!p32>。

delay(10>。

num++。

}

EX0=1。

}

void ex_1(> interrupt 2

{

EX1=0。

delay(20>。

if(p33==0>

{

while(p33==0>。

flag1=1。

delay(2000>。

ena=1。

enb=1。

}

}

void time(> interrupt 1

{

TH0=(65536-50000>/256。

TH0=(65536-50000>%256。

count++。

}

智能小车制作入门篇

智能小车制作入门篇 最近接触了很多机器人爱好者,很多人都对机器人技术展示出了浓厚的兴趣,也在计划如何动手制作自己的第一个机器人。但是似乎很多的人都摸不到门路,只能是站在大门外满怀兴趣的向内观望,观望了一阵兴趣渐失只好叹口气走开…… 很多初学者可能都是看了一些视频或是现场的比赛,勾起了儿时的美好回忆,兴起了自己动手制作机器人的念头,很多人可能并不是嵌入式开发的业内人士,甚至没有听说过单片机、步进电机这些名词,看着别人满地乱跑的各种机器人,颇有无处下手的感觉。有的人一上来就准备做一个可以双足行走的人形机器人,可以平稳行走,可以靠摄像头来读取环境信息,可以语音识别,最好还可以变形…… :—(

我的意见是:新手最好还是老老实实的从小车开始吧。人形机器人可以说是一个系统的大工程,不是一个人玩的起来的,而且资金上的投入也是不可计量的。一个人形机器人的成型产品最少要卖到几千块——要知道,你在开发过程中是不可能没有错误投入的。机器人小车技术上门槛较低,资金投入也少,市场上的各种产品和零配件的支持也较多,虽然简单,但可以实现的功能可一点也不少。 我在这里凭自己的经验介绍一些自己动手制作机器人小车的基础知识,如果你是曾经自己动手做过的高手,那么你可以绕行,我这里介绍的都是为未入门者准备的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和一些动手经验。 那么现在我们开始,首先是理论部分——小车的控制结构。 [一]小车的整体控制系统 小车是怎么来控制的?为什么小车判断出障碍物后可以自动的绕开? 理论:控制工程——处理自动控制系统各种工程实现问题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包括对自动控制系统提出要求(即规定指标)、进行设计、构造、运行、分析、检验等过程。它是在电气工程和机械工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闭环控制:闭环控制有反馈环节,通过反馈系统是系统的精确度提高,响应时间缩短,适合于对系统的响应时间,稳定性要求高的系统。 开环控制:开环控制没有反馈环节,系统的稳定性不高,响应时间相对来说很长,精确度不高,使用于对系统稳定性精确度要求不高的简单的系统。 一般稍微复杂一点的机器人小车都是闭环控制,也就是说它有一个反馈机制,会根据自己配备的各种传感器来读取环境信息,并且根据这些环境信息来决定自己下一步的行动,决定好后将行动指令发给执行系统,使机器人做出合适的动作。当然也有的机器人小车是开环控制,我就见过一个机器人小车配了一支笔,将机器人放在纸上,机器人一转,刷的一下在纸上画出一个圈来,当然由于摩擦力和机械误差等原因,画出来的圆圈可能不闭合,也可能不圆。不过人家阿Q都说了:“孙子才画的圆呢……” 有点迷糊?没关系,其实简单一点说就是这样:机器人可以分为三部分——传感器部分、控制器部分、执行器部分。

单片机电子时钟的设计

单片机电子时钟的设计 -----------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 专业:运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专升本1班 小组成员:张琴张娜赵慧佩 学号:23 24 25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 摘要 20世纪末,电子技术获得了飞速的进展,在其推动下,现代电子产品几乎渗透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同时也使现代电子产品性能进一步提高,产品更新换代的节奏也越来越快。 现代生活的人们越来越重视起了时刻观念,能够说是时刻和金钱划上了等号。关于那些对时刻把握专门严格和准确的人或事来说,时刻的不准确会带来专门大的苦恼,因此以数码管为显示器的时钟比指针式的时钟表现出了专门大的优势。数码管显示的时刻简单明了而且读 数快、时刻准确显示到秒。而机械式的依靠于晶体震荡器,可能会导致误差。 数字钟是采纳数字电路实现对“时”、“分”、“秒”数字显示的计时装置。数字钟的精度、稳固度远远超过老式机械钟。在这次设计中,我们采纳LED数码管显示时、分、秒,以24 小时计时方式,依照数码管动态显示原理来进行显示,用12MHz的晶振产生振荡脉冲,定时器计数。在此次设计中,电路具有显示时刻的其本功能,还能够实现对时刻的调整。数字钟是其小巧,价格低廉,走时精度高,使用方便,功能多,便于集成化而受宽敞消费的喜爱,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 数字电子钟的背景 (4) 1.2 数字电子钟的意义 (4) 1.3 数字电子钟的应用 (4) 第二章整体设计方案 2.1 单片机的选择 (5) 2.2 单片机的差不多结构 (7) 第三章数字钟的硬件设计 3.1 最小系统设计 (11) 3.2 LED显示电路 (14) 第四章数字钟的软件设计 4.1 系统软件设计流程图 (16) 4.2 数字电子钟的原理图 (19) 第五章系统仿真 5.1 PROTUES软件介绍 (20) 5.2 电子钟系统PROTUES仿真 (21) 第六章调试与功能说明 6.1 硬盘调试 (22) 6.2 系统性能测试与功能说明 (22) 6.3 系统时钟误差分析 (22) 6.4 软件调试问题及解决 (22) 附件:主程序 (23)

历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题目

1994~2009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历届题目一览 第一届(1994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 题目一简易数控直流电源 题目二多路数据采集系统 第二届(199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 题目一实用低频功率放大器 题目二实用信号源的设计和制作 题目三简易无线电遥控系统 题目四简易电阻、电容和电感测试仪 第三届(199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 A题直流稳定电源 B题简易数字频率计 C题水温控制系统 D题调幅广播收音机* 第四届(199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 A题测量放大器 B题数字式工频有效值多用表 C题频率特性测试仪 D题短波调频接收机 E题数字化语音存储与回放系统 第五届(200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 A题波形发生器 B题简易数字存储示波器 C题自动往返电动小汽车 D题高效率音频功率放大器 E题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 F题调频收音机 第六届(200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 电压控制LC振荡器(A题) 宽带放大器(B题) 低频数字式相位测量仪(C题) 简易逻辑分析仪(D题) 简易智能电动车(E题) 液体点滴速度监控装置(F题) 第七届(200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 正弦信号发生器(A题) 集成运放参数测试仪(B题) 简易频谱分析仪(C题)

单工无线呼叫系统(D题) 悬挂运动控制系统(E题) 数控直流电流源(F题) 三相正弦波变频电源(G题) 第八届(200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音频信号分析仪(A题)【本科组】 无线识别装置(B题)【本科组】 数字示波器(C题)【本科组】 程控滤波器(D题)【本科组】 开关稳压电源(E题)【本科组】 电动车跷跷板(F题)【本科组】 积分式直流数字电压表(G题)【高职高专组】 信号发生器(H题)【高职高专组】 可控放大器(I题)【高职高专组】 电动车跷跷板(J题)【高职高专组】 第九届(200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A题)【本科组】 声音导引系统(B题)【本科组】 宽带直流放大器(C题)【本科组】 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D题)【本科组】 电能收集充电器(E题)【本科组】 数字幅频均衡功率放大器(F题)【本科组】 低频功率放大器(G题)【高职高专组】 LED点阵书写显示屏(H题)【高职高专组】

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制作一个LCD显示的智能电子钟

第6章智能电子钟的设计 6.1 功能要求 1. 设计要求 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制作一个LCD显示的智能电子钟: (1) 计时:秒、分、时、天、周、月、年。 (2) 闰年自动判别。 (3) 五路定时输出,可任意关断(最大可到16路)。 (4) 时间、月、日交替显示。 (5) 自定任意时刻自动开/关屏。 (6) 计时精度:误差≤1秒/月(具有微调设置)。 (7) 键盘采用动态扫描方式查询。所有的查询、设置功能均由功能键K1、K2完成。 2. 工作原理 本设计采用市场上流行的时钟芯片DS1302进行制作。DS1302是DALLAS公司推出的涓流充电时钟芯片,内含一个实时时钟/日历和31字节静态RAM,可以通过串行接口与计算机进行通信,使得管脚数量减少。实时时钟/日历电路能够计算2100年之前的秒、分、时、日、星期、月、年的,具有闰年调整的能力。 DS1302时钟芯片的主要功能特性: (1) 能计算2100年之前的年、月、日、星期、时、分、秒的信息;每月的天数和闰年的天数可自动调整;时钟可设置为24或12小时格式。 (2) 31B的8位暂存数据存储RAM。 (3) 串行I/O口方式使得引脚数量最少。 (4) DS1302与单片机之间能简单地采用同步串行的方式进行 通信,仅需3根线。 (5) 宽范围工作电压2.0-5.5V。 (6) 工作电流为2.0A时,小于300nA。 (7) 功耗很低,保持数据和时钟信息时功率小于1mW。 6.2 方案论证 6.3 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 ……

6.4 系统程序的设计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sbit key1=P3^0;//设置键

智能小车设计报告

智能小车 学校:江汉大学 学院:物信学院 班级、姓名: 10通信曹聪慧 10自二彭洋

摘要: 本系统采用STC89C52作为主控制芯片,采用7805作为稳压芯片,采用L9110芯片作为直流电机驱动,在PWM 控制下,小车自动寻路,快慢速行驶和转向。三者的结合使小车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并用霍尔元件测速,用1602液晶把速度显示出来。电路结构简单,可靠性能高。 关键词:STC89C52单片机、PWM调速、自动循迹,测速

目录 1.系统方案 (4) 1.1 车体设计 (4) 1.2 控制器模块 (4) 1.3电机模块 (4) 1.4电机驱动模块 (5) 1.5测速模块 (5) 1.6电源模块 (5) 1.7最终方案 (6) 2.系统硬件设计 (7) 2.1电源模块的设计 (7) 2.1控制模块的设计 (6) 2.1循迹模块的设计 (6) 2.1电机驱动模块的设计 (7) 2.1测速模块的设计 (7) 3.软件程序的设计 (10) 3.1总体流程图 (10) 3.2软件大体思路 (10) 4.系统功能测试 (9) 4.1 问题分析及解决 (10) 5.总结 (12) (附录)

系统方案 1.1 车体设计 自己制作电动车。一般的说来,自己制作的车体比较粗糙,性能不太稳定。但只要对车体仔细制作,通过优良的控制算法,也能实现控制小车前进转弯的功能。 1.2 控制器模块 采用STC公司的STC89C52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STC89C52是一个低功耗,高性能的51内核的CMOS 8位单片机,片内含8k空间的可反复擦些1000次的Flash只读存储器,具有256 bytes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32个IO口,2个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且该系列的51单片机可以不用烧写器而直接用串口或并口就可以向单片机中下载程序。我们自己制作51最小系统板,体积很小,下载程序方便,放在车上不会占用太多的空间。 1.3电机模块 方案一:采用步进电机实现物体的精确定位和方向控制。步进电机可以作为一种控制用的特种电机,可以精确地控制角度和距离。缺点是相对体积较大,力矩比较小,容易失步,而且价格比较昂贵。 方案二:采用普通直流电机。直流电机运转平稳,精度有一定的保证。直流电机控制的精确度虽然没有步进电机那样高,但完全可以满足本题目的要求。通过单片机的PWM输出同样可以控制直流电机的旋转速度,实现电动车的速度控制。并且直流电机相对于步进电机

智能小车设计报告书

智能小车设计报告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学生姓名:史响林周博超朱雄王昌指导教师:张力 完成日期:2014 年5 月24 日

目录 1 绪论 (3) 2 设计任务 (2) 2.1设计任务 (2) 3 设计方案 (3) 3.1任务分析 (3) 3.2方案框架 (3) 4 系统硬件设计 (4) 4.1核心芯片模块AT89S52 (4) 4.2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4) 4.3超声波测距设计 (6) 4.4传感器测速的设计 (8) 4.5LCD1602显示模块 (9) 5 系统软件设计 (8) 5.1程序设计流程图 (8) 5.2关键程序设计 (8)

6 心得体会 (13) 附录1 系统原理图 (15) 附录2 系统PCB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 3 程序清单 (17) 1 论绪 智能作为现代社会的新产物,是以后的发展方向,他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自动的运作,无需人为管理,便可以完成预期所要达到的或是更高的目标。本设计主要体现多功能小车的智能模式,设计中的理论方案、分析方法及特色与创新点等可以为自动运输机器人、采矿勘探机器人、家用自动清洁机器人等自动半自动机器人的设计与普及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同时小车可以作为玩具的发展对象,为中国玩具市场技术含量的缺乏进行一定的弥补,实现经济收益,形成商业价值。超声波作为智能车避障的一种重要手段,

以其避障实现方便,计算简单,易于做到实时控制,测量精度也能达到实用的要求,在未来汽车智能化进程中必将得到广泛应用。我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在高科技领域也必须占据一席之地,未来汽车的智能化是汽车产业发展必然的,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超声波在智能车避障上的应用具有深远意义,这将对我国未来智能汽车的研究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具有重要作用。本智能小车系统最诱人的前景就是可用于未来的智能汽车上了,当驾驶员因疏忽或打瞌睡时这样的智能汽车的设计就能体现出它的作用。如果汽车偏离车道或距障碍物小于安全距离时,汽车就会发出警报,提醒驾驶员注意,如果驾驶员没有及时作出反应,汽车就会自动减速或停靠于路边。这样的小车还可以用于月球探测等的无人探月车,帮助我们传达月球上更多的信息,让我们更加的了解月球,为将来登月做好充分准备。这样的小车在科学考察探测车上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科学考察中,有很多危险且人们无法涉足的地方,这时,智能科学考察车就能够派上用场,在它上面装上摄像机,代替人们进行许多无法进行的工作。 设计采用对比选择,模块独立,综合处理的研究方法。采用AT89S52单片机模块作为小车的检测和控制核心;通过翻阅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分析整理出有关信息,在此基础上列出不同的解决方案,结合实际情况对比方案优劣选出最优方案进行设计。本次试验利用单片机模块上的按键来控制小车的速度,方向,及在车体上面装有超声波测距模块利用LCD1602显示屏来显示测出来具体距离。本设计结构简单,较容易实现,但具有高度的智能化、人性化,一定程度体现了智能。 通过调试检测各模块,得到正确的信号输出,实现其应有的功能。最后将各个调试成功的模块结合到小车的车体上,结合程序,通过单片机的控制,将各模

基于51单片机的电子时钟的设计

目录 0 前言 (1) 1 总体方案设计 (2) 2 硬件电路设计 (2) 3 软件设计 (5) 4 调试分析及说明 (7) 5 结论 (9) 参考文献 (9) 课设体会 (10) 附录1 电路原理 (12) 附录2 程序清单 (13)

电子时钟的设计 许山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 摘要:传统的数字电子时钟采用了较多的分立元器件,不仅占用了很大的空间而且利用率也比很低,随着系统设计复杂度的不断提高,用传统时钟系统设计方法很难满足设计需求。 单片机是集CPU、RAM、ROM、定时器/计数器和多种接口于一体的微控制器。它体积小、成本低、功能强,广泛应用于智能产品和工业自动化上。而51系列的单片机是各单片机中最为典型和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本次设计提出了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并设计了各部分硬件模块和软件流程,在用C语言设计了具体软件程序后,将各个模块完全编译通过过后,结果证明了该设计系统的可行性。该设计给出了以AT89C2051为核心,利用单片机的运算和控制功能,并采用系统化LED显示模块实时显示数字的设计方案,适当地解决了实际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对计时高精确度的要求,因此该设计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关键字:AT89C2051,C语言程序,电子钟。 0前言 利用51单片机开发电子时钟,实现时间显示、调整和闹铃功能。具体要求如下: (1)按以上要求制定设计方案,并绘制出系统工作框图; (2)按要求设计部分外围电路,并与单片机仿真器、单片机实验箱、电源等正确可靠的连接,给出电路原理图; (3)用仿真器及单片机实验箱进行程序设计与调试;

(4)利用键盘输入调整秒、分和小时时刻,数码管显示时间; (5)实现闹钟功能,在设定的时间给出声音提示。 1总体方案设计 该电子时钟由89C51,BUTTON,1602 LCD液晶屏等构成,采用晶振电路作为驱动电路,利用单片机内部定时计数器0通过软件扩展产生的一秒定时,达到时分秒的计时,六十秒为一分钟,六十分钟为一小时,满二十四小时为一天。闹钟和时钟的时分秒的调节是由一个按键控制,而另外一个按键控制时钟和闹钟的时间的调节。 图1 系统结构框图 该电子时钟由STC89C51,BUTTON,1602 LCD液晶屏等构成,采用晶振电路作为驱动电路,晶振电路的晶振频率为12MHZ,使用的定时器/计数器工作方式0,通过软件扩展产生的一秒定时,达到时分秒的计时,60秒为一分钟,60分钟为一小时,24小时为一天,又重00:00:00开始计时。没有按键按键按下时,时钟正常运行,当按下调节时钟按键K1,就会关闭时钟,当按下闹钟按键K3时时钟就会进入设置时间界面,但是时钟不会停止工作,按K2键,,就可以对时钟和闹钟要设置的时间进行调整。 2硬件电路设计

开题报告(智能小车)

CHAHGZH0U 開TfRIE OF ENGINEERWG TECHNOLOGY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现状: 智能小车发展很快,从智能玩具到其它各行业都有实质成果。其基本可实 现循迹、避障、检测贴片寻光入库、避崖等基本功能,这几届的电子设计大赛 智能小车又在向声控系统发展。比较出名的飞思卡尔智能小车更是走在前列。 我此次的设计主要实现循迹避障这两个功能。 智能车辆也叫无人车辆,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和多等级辅助驾驶 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它具有道路障碍自动识别、自动报警、自动制动、 自动保持安全距离、车速和巡航控制等功能。智能车辆的主要特点是在复杂的 道路情况下,能自动的操纵和驾驶车辆绕开障碍物并沿着预订的道路进行。智 能小车主要运用领域包括军事侦察与环境检测、探测危险与排除险情、安全检 测受损评估、智能家居。 发展趋势: 智能循迹小车可广泛应用于军事侦察、勘探、矿产开采等不便于人员实地 堪察 的环境。稍加改造,可应用于军事反恐、警察维和等领域,从而达到最大 限度的避免人员伤亡,保存战斗实力的目的。因此,具有重要的军事和经济意 义。 随着汽车工业的,其与电子信息产业的融合速度也显着提高,汽车开始向 电子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使其不仅作为一种代步工具、同时能具 有交通、娱乐、办公和通讯等多种功能。智能小车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 策,自动行驶等功能与异地的综合系统,它集中的运用了计算机、传感、信息、 通信、导航及自动控制等技术,是典型的高新技术综合体。 、基本信息 学生姓名 倪小玉 班级 电子0911 学号 2009238108 系名称 自动化技术系 专业 应用电子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智能循迹小车的设计 指导教师 李玮 二、开题意义 课题 的现状与 发展趋势

200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题目(全)

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A 题) 【本科组】 一、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个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用直流稳压电源U S 和电阻R S 模拟光伏电池,U S =60V ,R S =30Ω~36Ω;u REF 为模拟电网电压的正弦参考信号,其峰峰值为2V ,频率f REF 为45Hz~55Hz ;T 为工频隔离变压器,变比为n 2:n 1=2:1、n 3:n 1=1:10,将u F 作为输出电流的反馈信号;负载电阻R L =30Ω~36Ω。 R L U S 图1 并网发电模拟装置框图 二、要求 1.基本要求 (1)具有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 )功能:R S 和R L 在给定范围内变化时, 使d S 1 2 U U =,相对偏差的绝对值不大于1%。 (2)具有频率跟踪功能:当f REF 在给定范围内变化时,使u F 的频率f F =f REF , 相对偏差绝对值不大于1%。 (3)当R S =R L =30Ω时,DC-AC 变换器的效率η≥60%。 (4)当R S =R L =30Ω时,输出电压u o 的失真度THD ≤5%。 (5)具有输入欠压保护功能,动作电压U d (th )=(25±0.5)V 。 (6)具有输出过流保护功能,动作电流I o (th )=(1.5±0.2)A 。 2.发挥部分 (1)提高DC-AC 变换器的效率,使η≥80%(R S =R L =30Ω时)。 (2)降低输出电压失真度,使THD ≤1%(R S =R L =30Ω时)。 (3)实现相位跟踪功能:当f REF 在给定范围内变化以及加非阻性负载时,

均能保证u F 与u REF 同相,相位偏差的绝对值≤5°。 (4)过流、欠压故障排除后,装置能自动恢复为正常状态。 (5)其他。 三、说明 1.本题中所有交流量除特别说明外均为有效值。 2.U S 采用实验室可调直流稳压电源,不需自制。 3.控制电路允许另加辅助电源,但应尽量减少路数和损耗。 4.DC-AC 变换器效率o d P P η= ,其中o o1o1P U I =?,d d d P U I =?。 5.基本要求(1)、(2)和发挥部分(3)要求从给定或条件发生变化到电路 达到稳态的时间不大于1s 。 6.装置应能连续安全工作足够长时间,测试期间不能出现过热等故障。 7.制作时应合理设置测试点(参考图1),以方便测试。 8.设计报告正文中应包括系统总体框图、核心电路原理图、主要流程图、 主要的测试结果。完整的电路原理图、重要的源程序和完整的测试结果用附件给出。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LED显示电子钟

《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 课程设计报告 课题LED显示的电子钟 姓名 学号 院系自动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 班级 指导教师

2012 年6 月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 (3) 二、课程设计要求 (3) 三、设计内容 (4) 四、硬件设计需求 (5) 1、硬件系统各模块功能 (5) (1)、单片机最小系统——AT89C51 (5) (2)、LED数码管显示模块 (8) (3)、晶振模块 (9) (4)、按键模块 (10) 五、电路软件系统设计 (10) 1、protues软件简介 (10) 2、仿真结果 (11) 3、流程图 (13) 六、误差分析 (15) 七、总结与心得体会 (15) 八、参考文献 (16) 九、附录(程序) (16)

一、课程设计目的 单片机课程设计作为独立的教学环节,是自动化及相关专业集中实践性环节系列之一,是学习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后,并在进行相关课程设计基础上进行的一次综合练习。 单片机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接口设计,程序设计,安装调试等环节,完成一个基于MCS-51系列单片机,涉及多种资源应用,并且有综合功能的小应用系统设计。使学生不但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而且能够对电子电路,电子元器件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加深认识,同时在软件编程,调试,相关仪器设备和相关软件的使用技能等方面得到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使学生增进对单片机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单片机理论方面的理解,加深单片机的内部功能模块的应用,如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片内外存储器,I/O接口,串行口等。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过程,方法及实现,强化单片机应用电路的设计与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在单片机应用方面的实践技能和科学作风,培育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要求 课程设计应以学生认知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根据课程设计具体课题安排时间,确定课题的涉及,变成和调试内容,分团队开展课程设计活动,安排完成每部分工作。课程设计集中在实验室进行。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坚持独立完成,实现课题规定的各项指标,并写出设计报告。 要求学生自己调研,设计系统功能,划分软硬件功能,选择器件,用Proteus软件在PC机上完成硬件原理图设计。然后使用使用Proteus软件在PC机运行系统仿真,调试电路和修改调试程序。对整个系统做试运行,有问题再进一步修改调试,直至达到设计的要求和取得满意的效果。最后编写系统说明书,其内容主要包括系统功能介绍,使用范围,主要性能指标,使用

智能循迹小车 设计报告

智能循迹小车设计 专业:自动化 班级: 0804班 姓名: 指导老师: 2010年8月——2010年10月 摘要:

本课题是基于AT89C52单片机的智能小车的设计与实现,小车完成的主要功能是能够自主识别黑色引导线并根据黑线走向实现快速稳定的寻线行驶。小车系统以 AT89S52 单片机为系统控制处理器;采用红外传感获取赛道的信息,来对小车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控制。此外,对整个控制软件进行设计和程序的编制以及程序的调试,并最终完成软件和硬件的融合,实现小车的预期功能。 引言

当今世界,传感器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正在飞速发展,机械、电气和电子信息已经不再明显分家,自动控制在工业领域中的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智能”这个词也已经成为了热门词汇。现在国外的自动控制和传感器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特别是日本,比如日本本田制作的机器人,其仿人双足行走已经做得十分逼真,而且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还据说其智商已达到6岁儿童的水平。 作为机械行业的代表产品—汽车,其与电子信息产业的融合速度也显著提高,呈现出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电子装置占汽车整车(特别是轿车)的价值量比例逐步提高,汽车将由以机械产品为主向高级的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汽车电子产业也很有可能成为依托整车制造业和用车提升配置而快速成为新的增长点;二是汽车开始向电子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使其不仅作为一种代步工具、同时能具有交通、娱乐、办公和通讯等多种功能。 无容置疑,机电一体化人才的培养不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都开始重视起来,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的各种大型的创新比赛,比如:亚洲广播电视联盟亚太地区机器人大赛(ABU ROBCON)、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等众多重要竞赛都能很好的培养大学生对于机电一体化的兴趣与强化机电一体化的相关知识。但很现实的状况是,国内不论是在机械还是电气领域,与国外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所以作为机电一体化学生,必须加倍努力,为逐步赶上国外先进水平并超过之而努力。 为了适应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在汽车智能化方向的发展要求,提出简易智能小车的构想,目的在于:通过独立设计并制作一辆具有简单智能化的简易小车,获得项目整体设计的能力,并掌握多通道多样化传感器综合控制的方法。所以立“智能循迹小车”一题作为尝试。 此项设计是在以杨老师提供的小车为基础上,采用AT89C52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实现能够自主识别黑色引导线并根据黑线走向实现快速稳定的寻线行驶。

智能小车B设计分析方案

C 智能小车设计报告 摘要 本设计为实现两车交替超车领跑的功能,采用STC89C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通过L298驱动电机转动完成小车,通过红外传感器ST188来检测路面黑线,完成小车在行车道上的各种正常行驶,通过光电开关避免两车相撞,从而实现两小车交替超车领跑的功能,并通过按键设置控制小车行驶状态,其中红外传感器和光电开关在小车上的放置情况,保证了小车的寻黑线和避障碍的完成。 关键词:STC89C52、L298、红外传感器ST188、光电开关 1 方案设计与论证 1.1设计要求 本系统要求两辆小车分别在行车道正常行驶一圈;甲乙两车按题目要求的所示位置同时起动,乙车通过超车标志线后在超车区实现超车功能,并先 于甲车到达终点,则两车前后位置交替,继续做下一圈的超车领跑。 1.2各部分方案论述 1.2.1 控制模块 采用STC89C52RC单片机,实现小车的智能控制,其中工作电压5V,8K 字节ROM,512字节RAM,通用I/O 口32个,3个定时器/计数器。 1.2.2电源模块 采用9V锂电池,经稳压电路到工作电压5V. 1.2.3 直流电机驱动模块 方案一:采用分立元件组成的平衡式驱动电路,这种电路可以由单片机直接对其进行操作,但由于分立元件占用的空间比较大,还要配上两个继电器,考虑到小车的空间问题,此方案不够理想。 方案二:采用L298N驱动直流电机,基于L298N芯片的PWM控制系统模块,让电机具有调速的功能,小车便可以完成调速速、转向功能。则需按此方案较好。 1.2.4 调速模块方案一:采用电阻网络或数字电位器调整电动机的分压来调速。

但电阻 网络只能实现有级调速,而且数字电阻的元器件价格比较昂贵。尤其是所使 用的电动机电阻很小,但电流很大,分压不仅会降低效率,实现也很困难。 方案二:采用继电器对电动机的开或关进行控制,通过开关的切换对小车的速度进行调节。此方案电路较简单,但继电器的响应时间有限,机械结构易损坏,寿命不长,可靠性也不太好。 方案三:采用脉冲宽度调制电路。用单片机控制信号的高低电平时间完成调速,用对两个信号的不同控制完成电机的转向和起停的控制。这种电路由于工作在管子的饱和截止状态下,效率非常高,经实验发现,此方法调速简单可行,方便可靠。 基于上述理论分析,拟选择方案三。 1.2.5避障模块 方案一:采用超声波测距。超声波传感器测距时有足够的精度,可以达到1cm的近距离,对远距离也有较快的响应信号。但是,本题目的要求是绕过障碍物,这就要求小车在较远距离时即做出绕障的反应,因此没有必要采用精确近距的超声波传感器。 方案二:采用光电开关e18d8Onk。本设计采用的光电开关有效距离为可达到45cm, 所有能反射光线的物体均可被检测,所以小车前方只要有障碍,马上就可以检测到,且没有电路简单,便于操作,所以拟采用此方案。 1.2.6 黑带检测模块 方案一:采用发光二级管,用光敏二极管接受。由于光敏二极管受可见光的影响较大,稳定性差。 方案二:采用反射式红外光电传感器(ST188>,利用红外线发射管发射红外线,红外线二极管进行接收,采用红外线发射,外面可见光对接收信号的影响较小,再用电压比较器对信号进行调整。本方案也易于实现,较可靠,因此采用。 2 理论分析与计算 2.1黑带检测原理 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当光线照射在白纸上,反射量比较大,反之照在黑线上对光吸收,反射回去的量比较少,这样就可以利用红外发光二极管与接收端来判断黑线的位置,当遇到黑线时候,经过LM339比较器输出高电平,反之遇到白线为低电平。 2.2 超车原理利用光电开关判断两车之间的相对位置,也可以认为是一辆车是另一辆车的 “障碍物”,即当一辆小车在在另一辆小车光电开光的检测范围内时候,让小车

智能电子钟设计与制作

小型智能系统设计与制作 学习情境一智能电子钟设计与制作 一、教学引导 学习目标: 1. 通过查阅资料,能分析电子钟的功能与技术要求,确定电子钟的基本结构; 2. 能根据功能与技术要求,进行显示器、键盘、时钟芯片等器件的选用; 3. 能根据小组成员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学习性工作任务,制订实施计划; 4. 会制定任务设计方案及程序设计结构; 5. 会设计显示、键盘、时钟芯片等各种接口电路; 6. 能使用软件设计、仿真电路并进行PCB制作。 7. 能够整理设计文档,编写智能电子钟的使用说明书。 学习内容 1.接受智能电子钟的设计制作任务,阅读任务书 2.收集资料,了解相关知识 3.制订设计方案 4.显示、键盘等接口电路设计和PCB板设计、制作 5.智能电子钟硬件安装与调试 6.智能电子钟软件设计与调试 7.智能电子钟功能、技术指标测试 8.编写智能电子钟的使用说明书 9.文档资料归档 学习任务 1.完成智能电子钟的方案设计 2.完成智能电子钟的设计与制作 3.完成技术文档的编写 4.完成学习过程的自我评价表填写 二、任务分析 学习要求:在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分组并结合一下引导问题查阅资料,在充分了解智能电子钟的种类以及各种智能电子钟的技术要求的情况下,确定本次设计的智能电子钟的用途,完成任务分析表、填写过程记录表。 1.任务书 任务:设计并制作一款智能电子钟。 基本要求: (1)以24h计时方式工作; (2)用数码管显示时间和日期; (3)通过按键可以选择显示内容、修改时间; (4)具有校时功能; (5)具有整点报时功能; (6)时间误差:≤0.02%。 可选要求: (1)可以设置闹钟时刻; (2)闹钟时刻到后,若不关闭闹铃,可以间隔5分钟闹一次;

智能小车实训报告

智能小车实训报告 摘要: 本课题是基于AT89C52单片机的智能小车的设计与实现,小车完成的主要功能是能够自主识别黑色引导线并根据黑线走向实现快速稳定的寻线行驶。小车系统以 AT89S52 单片机为系统控制处理器; 采用红外传感获取赛道的信息,来对小车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控制。此外,对整个控制软件进行设计和程序的编制以及程序的调试,并最终完成软件和硬件的融合,实现小车的预期功能。 一、实验目的: 通过设计进一步掌握51单片机的应用,特别是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进一步学习51单片机在系统中的控制功能,能够合理设计单片机的外围电路,并使之与单片机构成整个系统。 二、设计方案 该智能车采用红外传感器对赛道进行道路检测,单片机根据采集到的信号的不同状态判断小车当前状态,通过电机驱动芯片L298N 发出控制命令,控制电机的工作状态以实现对小车姿态的控制。 三.报告内容安排 本技术报告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整个系统实现方法的一个概要说明,主要内容是对整个技术原理的概述;第二部分是对硬件电路设计的说明,主要介绍系统传感器的设计及其他硬件电路的设计原理等;第三部分是对系统软件设计部分的说明,主要内容是智

能模型车设计中主要用到的控制理论、算法说明及代码设计介绍等。 技术方案概要说明 本模型车的电路系统包括电源管理模块、单片机模块、传感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 工作原理: 利用红外采集模块中的红外发射接收对管检测路面上的轨迹 将轨迹信息送到单片机 单片机采用模糊推理求出转向的角度,然后去控制 行走部分 最终完成智能小车可以按照路面上的轨迹运行。 硬件电路的设计 1、最小系统: 小车采用atmel公司的AT89C52单片机作为控制芯片,图1是其最小系统电路。主要包括:时钟电路、电源电路、复位电路。 其中各个部分的功能如下: 1、时钟电路:给单片机提供一个外接的16MHz的石英晶振。 2、电源电路:给单片机提供5V电源。 3、复位电路:在电压达到正常值时给单片机一个复位信号。

智能小车开题报告

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系:电气工程系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4班

二、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情况及其发展): 国外智能车辆的研究历史较长,始于上世纪50年代。它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20世纪50年代是智能车辆研究的初始阶段。1954年美国Barrett Electronics 公司研究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台自主引导车系统AGVS(Automated Guided Vehicle System)。 第二阶段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对智能车辆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在欧洲,普罗米修斯项目开始在这个领域的探索。在美洲,美国成立了国家自动高速公路系统联盟(NAHSC)。在亚洲,日本成立了高速公路先进巡航/辅助驾驶研究会。 第三阶段从90年代开始,智能车辆进入了深入、系统、大规模研究阶段。最为突出的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机器人研究所一共完成了Navlab系列的10台自主车(Navlab1—Navlab10)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相比于国外,我国开展智能车辆技术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而且大多数研究处在于针对某个单项技术研究的阶段。虽然我国在智能车辆技术方面的研究总体上落后于发达国家,并且存在一定得技术差距,但是我们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主要有: (1)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和国防科技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与2003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辆自主驾驶轿车。 (2)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院校联合研制了7B.8军用室外自主车,该车装有彩色摄像机、激光雷达、陀螺惯导定位等传感器。 可以预计,我国飞速发展的经济实力将为智能车辆的研究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前景。因此,对智能小车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不但能加深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更能将理论转化为实际运用,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1994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

第一届(1994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A题简易数控直流电源 一、设计任务 设计出有一定输出电压范围和功能的数控电源。其原理示意图如下: 二、设计要求 1.基本要求 (1)输出电压:范围0~+9.9V,步进0.1V,纹波不大于10mV; (2)输出电流:500mA; (3)输出电压值由数码管显示; (4)由“+”、“-”两键分别控制输出电压步进增减; (5)为实现上述几部件工作,自制一稳压直流电源,输出±15V,+5V。 2.发挥部分 (1)输出电压可预置在0~9.9V之间的任意一个值; (2)用自动扫描代替人工按键,实现输出电压变化(步进0.1V不变); (3)扩展输出电压种类(比如三角波等)。 三、评分意见 项目得分

基本要求 方案设计与论证、理论计算与分析、电路图 30 实际完成情况 50 总结报告 20 发挥部分 完成第一项 5 完成第二项 15 完成第三项 20 B 题 多路数据采集系统 一、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八路数据采集系统,系统原理框图如下: 主控器能对50米以外的各路数据,通过串行传输线(实验中用1米线代替)进行采集的显示和显示。具体设计任务是: (1)现场模拟信号产生器。 (2)八路数据采集器。 (3)主控器。 二、设计要求 1.基本要求 (1)现场模拟信号产生器:自制一正弦波信号发生器,利用可变电阻改变振荡频率,使频率在200Hz ~2kHz 范围变化,再经频率电压变换后输出相应1~5V 直流电压(200Hz 对应1V ,2kHz 对应5V )。 (2)八路数据采集器:数据采集器第1路输入自制1~5V 直流电压,第2~7路分别输

电子时钟LED显示设计

微机应用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基于51单片机的电子时钟LED显示设计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地点: 时间: 指导老师:

摘要 数字电子时钟具有走时准确,一钟多用等特点,在生活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虽然现在市场上已有现成的电子钟集成电路芯片,价格便宜、使用也方便,但是人们对电子产品的应用要求越来越高,数字钟不但可以显示当前的时间,而且可以显示期、农历、以及星期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另外数字钟还具备秒表和闹钟的功能,且闹钟铃声可自选,使一款电子钟具备了多媒体的色彩。单片机具有体积小、功能强可靠性高、价格低廉等一系列优点,不仅已成为工业测控领域普遍采用的智能化控制工具,而且已渗入到人们工作和和生活的各个角落,有力地推动了各行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应用前景广阔。 本文介绍了基于51单片机的电子时钟的设计,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给出了具体实现过程。该时钟的设计采用功能分块的思想方法,将硬件电路划分为开关电路,显示驱动电路和数码管电路等若干独立模块,而软件的实现则由闹钟的声音程序、时间显示程序、日期显示程序,秒表显示程序,时间调整程序、闹钟调整程序、定时调整程序,延时程序等组成。文中给出了各个模块的电路图,并用Proteus的ISIS软件对电子时钟系统的各个功能进行了仿真,并给出了相应的仿真结果图像。 关键字:51单片机;电子时钟

目录 1 绪论 (1) 1.1 电子时钟的简单介绍 (1) 1.2 电子时钟的基本特点 (1) 1.3 电子时钟的基本原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硬件电路设计 (2) 2.1单片机模块 (3) 2.1.1 AT89C51主要特性如下 (3) 2.1.2 AT89C51主要特性如下 (4) 2.2 时钟设计模块 (6) 2.3输入设计模块 (7) 2.4输出设计模块 (7) 3 电子时钟软件设计 (8) 3.1 初始化程序 (9) 3.2 部分源程序代码 .................................................................. 错误!未定义书签。4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9) 4.1电路安装 (9) 4.2 电路调试 (10) 4.3 软件调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 性能测试 .............................................................................. 错误!未定义书签。5总结 (15) 参考文献 (16) 附录一 (17)

智能汽车技术及应用

智能汽车技术及应用

智能车辆 绪论 智能车辆是在电子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通过智能系统起到辅助驾驶的作用,使驾驶更为方便,利用多种传感器和智能公路技术实现最终达到无人驾驶。 智能汽车的产生与发展:对智能车辆的研究始上世纪世纪五十年代初美国一家公司开发出的世界上第一台自动引导车辆系统。在1974年,瑞典一家轿车装配工厂与Schiinder-Digitron公司合作,研制出一种可装载轿车车体的AGVS,并由多台该种AGVS 组成了汽车装配线,从而取消了传统应用的拖车及叉车等运输工具。.由于Kalmar工厂采用AGVS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许多西欧国家纷纷效仿Volvo公司,并逐步使AGVS 在装配作业中成为一种流行的运输手段。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与机器人技术密切相关的计算机。电子、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外掀起了智能机器人研究热潮,其中各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和军事价值的移动式机器人受到西方各国的普遍关注。 智能车辆的研究方向:A:驾驶员行为分析:研究驾驶员的行为方式、精神状态与车辆行驶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各种辅助驾驶模型,为智能车辆安全辅助驾驶或自动驾驶提供必要的数据,如对驾驶员面部表情的归类分析能够判定驾驶员是否处于疲劳状态,是否困倦瞌睡等; B.环境感知:主要是运用传感器融合等技术,来获得车辆行驶环境的有用信息,如车流信息、车道状况信息、周边车辆的速度信息、行车标志信息等;C.极端情况下的自主驾驶:主要研究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如驾驶员的反应极限、车辆失控等情况下的车辆自主驾驶;D.规范环境下的自主导航:主要研究在某些规范条件下,如有人为设置的路标或道路环境条件较好,智能车辆根据环境感知所获得的环境数据,结合车辆的控制模型,在无人干预下,自主地完成车辆的驾驶行为。E.车辆运动控制系统:研究车辆控制的运动学、动力学建模、车体控制等问题;F.主动安全系统:主要是以防为主,如研究各种情况下的避障、防撞安全保障系统等;G.交通监控、车辆导航及协作:主要研究交通流诱导等问题;H.车辆交互通信:研究车辆之间有效的信息交流,主要是各种车辆间的无线通信问题;I.军事应用:研究智能车辆系统在军事上的应用;J.系统结构:研究智能车辆系统的结构组织问题;K.先进的安全车辆:研究更安全、具有更高智能化特征的车辆系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