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端午节班会活动策划方案

小学端午节班会活动策划方案

小学端午节班会活动策划方案
小学端午节班会活动策划方案

小学端午节班会活动策划方

一、活动背景:以民族传统节日为基本载体的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

动力。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清明、中秋、端午等作为中国的一

个个传统节日,从来没有被人遗忘。由中宣部等联合发出的《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实施意见》中指出:“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

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要把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学校教学活动

之中,推动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进课堂、进教材。”《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指出:“要利用清明、端午、中秋和重阳等民族传统节日,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民俗风情和传统

美德。”可见,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是弘扬传统美德、培育学生

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因而,学校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根据学生

实际,制定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端午节系列活动方案,让学生在

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对端午节认识与了解,用节日的传统文化哺育

他们健康成长。二、活动目的: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

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

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小学生来开展,既能锻炼和

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也是纪念屈原、秋瑾等先辈的特殊日子,可以借

端午节,开展缅怀先辈,传承民族精神的系列活动。三、活

动主题:“育传统美德,扬爱国之心”四、活动时间:6月

10日——6月20日五、活动内容、形式、时间、要求

(一)、具体实施阶段(6月11日——6月20日) 1、由大队委干部发表以“育传统美德,扬爱国之心”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6

月11日,大队部负责) 2、各年级出好一期“育传统美德,扬

爱国之心”专题黑板报(6月12日前,大队部负责) 3、学校德育处利用校班会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端午节”民俗民风知识

讲座(6月11日)。通过讲座,让每个学生对端午节的习俗有进一

步的了解,同时动员学生跟随父母一起端午系列活动活动,另一

方面也是对传统节日美好体验,加强了亲子间沟通、了解,以此

和谐亲子关系,也能更好的帮助延续传统文明。(德育处负责)

4、一——五年级童谣征集活动。(每班5篇)(6月12日之前完成,德育处负责)

5、三——五年级“育传统美德,扬爱国之心”

端午小报制作比赛。(每班3份)(6月13日前) 6、端午软笔书法比赛。(美术组负责,6月15日之前完成。) (二)、总结展

示阶段(6月16日) 1、环境布置:童谣(征集:黄丹凤6

月15日前)(装饰、编号:朱红萍6月15日前)(悬挂:美术组)

书法(征集:黄丹凤6月15日前)装饰:朱红萍6月15日前)(悬挂:美术组) 赛龙舟彩泥展(朱红萍) 评选(选票印刷、分发、

投票箱、后期统计:毛艳艳) 选票(你最喜欢的10首童谣)

2、小舞台:纪念屈原以及经典诗文朗诵会.(黄丹凤、沈莉、毛艳艳) 准备工作:舞台(后勤组) 主持(学生) 音响(顾志荣、陆忠达等) 节目单:(1)校园集体舞(毛艳艳) (2)一3《论语》(陈娟) (3)一5《论语》(张红艳) (4)五1《九月

九日忆山东兄弟等》(史秀琴) (5)二3《弟子规》(施玉美) (6)二5《弟子规》(刘玲) (7)三2《论语》(张岚) (8)三5《论语》(黄屹梅) (9)四3《端午组诗》(吴娟) (10)学校诗朗

诵(沈莉) (11)表演舞(毛艳艳) 3、端午传统游戏活动

高年级组(施健康负责)(西大操场) (1)赛龙舟。(三——五年级)(每班5男5女) (2)抬轿子。(三——五年级) )(每班

15人) 准备工作:参赛表(黄丹凤6月1日前) 游戏规则(施健康6月1日前) 场地(施健康、倪怀东、徐磊) 低年级组(杨军负责)(东大操场) (1)赛龙舟(一——二年级)(每班6男4女接力赛) (2)抗震救灾钻山洞(一——二年级)(每班30人接

力赛) 准备工作:参赛表(黄丹凤6月15日前) 游戏规则(杨军6月15日前) 场地(杨军、张卫东、陈瑜) 4、区域活动(1)包粽子比赛。(四、五年级,每班3名)(邱新生) 准备:参赛表(黄丹凤6月15日前) 芦叶、碎纸(邱新生6月15

日前) (2)编制“长命缕”比赛(三——五年级每班3名)(施炜、周欣) 准备:参赛表(黄丹凤6月15日前) 丝带(黄丹凤6

月15日前) (3)画(剪)艾虎比赛。(四、五年级每班3名)(美术

组,朱红萍) 准备:参赛表(黄丹凤6月15日前) 小样 (朱红萍6月15日前) 5、班级活动品粽子。(全校人人一个)(班主任)

端午节主题班会的教案

端午节主题班会的教案 本文是关于端午节主题班会的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今年的5月28日(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小长假的到来让大家在这个节日中有了更多的选择———端午节不再只是吃几个粽子咸蛋了事,三天的假期可以让我们与久别的亲人朋友团聚享乐,也可以选一条特色民俗游出行放松,还可以自己试着去赛赛龙舟……如果您不想出去旅行,又不能够去参加龙舟比赛,就试着来看看我们两个小学生打造的端午节活动方案吧!也许,我们的方案能帮您刷新关于端午佳节的记忆,助您度过一个比以往更丰富、更热闹、更有新意的端午节呢! 一、活动目的 针对不同年龄层次人群对传统节日的不同需求,设计既符合传统理念又体现时代特色的节日方案,使老、中、青、少四代能度过一个有意义的节日。通过活动,使人们既能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同时也能达到联络感情、促进友谊、活跃身心的作用。 二、活动对象 留在南京本地过节的市民均可参加。可组织同一社区或相邻社区的居民,可组织本校的老师同学,也可组织亲朋好友参加。按照年龄层次,可分为老年组、中年组、青年组和少年组,也可按人员的具体情况相对减少组别。如在家庭中可分别编为老年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中年组(爸爸妈妈舅舅舅妈姑姑姑父等)、少年组(上小学幼儿园的孩子均可参加);在学校中则可分为中年组(年纪稍长的老师们)、青年组(青年老师)和少年组(学生们)。本方案针对不同的年龄设计了不同的活动内容,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小组的具体情况选择一种或几种内容进行。 三、活动方法

将参加人员按照年龄分为不同的小组后,每个小组推选一名成员当裁判,共同组成裁判团,对各小组活动情况进行评分。每组可评出前三名,奖励粽子一个、 咸鸭蛋一个加艾叶一把,其他均为鼓励奖,奖励艾叶一把,体现“重在参与,重在开心”的活动原则。 (一)老年组“话端午”演讲比赛 方法:设置一个主席台,每位老人都要站在主席台上发表演讲。要求每人用普通话讲述一个与端午有关的故事或习俗,也可以讲自己小时候过端午节的趣闻。 新意之处:老人见多识广,发挥他们的特长,讲讲他们眼中的端午,有助于年轻一代对传统节日有更多感性的了解,更加热爱如今的美好生活。但老年人也往往方言较重,让他们用普通话演讲有一定难度。本方法的新意之处也在于此,评判每位老人演讲水平如何,不仅要看他们讲的故事是否生动,还要看他们的普通话是否标准,演讲时有没有做到声音洪亮、感情充沛。老人蹩脚的普通话有可能会引起观众的哄笑,给活动带来意想不到的喜剧效果。 (二)中年组“传统厨艺+诗艺”比拼 方法:由参赛者自己准备材料,要求每人制作一道与端午传统习俗有关的菜肴,不仅要求菜的色香味俱佳,而且制作者要说出菜所代表的意义,并朗诵一首与端午有关的诗,诗可以是古诗,也可以是现代诗,可以是名家之作,也可以现场自己即兴创作。 新意之处: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与吃有关,端午吃粽子,可算是全国通行的习俗,一般人对此也比较熟悉。但端午节在吃方面还有很多的习俗,而且各地也会有差异,除了南京端午的“五红”之外,其他地区也都有传统菜肴,如浙江吃大蒜蛋、吃薄煎饼等。让比较精于厨艺的中年一代做菜问题不大,但要使菜与端午相联系则带有一定的难度,要现场朗诵诗更是难上加难,即兴创作的诗作更有可能成为“三句半”或“打油诗”之类,为活动增加意想不到的喜剧色彩。本方法的新意之处就在于不仅要做出美味的菜肴,而且要让每一道菜都带上端午的色彩、诗意的色彩。评判的标准也必须两者兼顾。

小学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 导读:活动目的: 1.让学生简单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各种传说。 2.通过活动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习惯。 3.在活动中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粽子(学生自备)、橡皮绳 活动时间:2015年6月18日 活动对象:一(1)班 活动过程: (一)活动序幕 女:今天真高兴,爸爸妈妈来到学校和我们一起活动。 男: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爸爸妈妈!(鼓掌) 女:(面对着男主持问)***,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男:这可难不倒我!我国的传统节日有(边说边扳手指头)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立夏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传统节日都有一些习俗,要吃一些特殊的食品,举行一些特殊的活动。比如中秋节吃月饼赏月,立夏节吃鸡蛋,清明节全家踏青扫墓,元宵节闹花灯…… 女:看来你知道的还不少嘛。 男:先别夸我。我也来考考你:你知道哪个传统节日要吃粽子吗? 女:这个问题太简单了,让小朋友回答你吧!大家说什么节吃粽子? (全班同学齐回答:端午节)

男:那么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在端午节里还有些什么习俗和活动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端午节去了解一下吧。 女、男(齐说):话说

“端午”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女: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叫“端阳”、“龙日”、“夏节”、“五月节”、“诗人节”“女儿节”、“小儿节”等等。 男: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大多相同的。 (二)端午故事 女: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下面就请大家听听故事大王陈皓烨讲讲端午节的故事。 1.《屈原与端午节》 男:谢谢***给我们讲的精彩故事!(鼓掌)原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不过我还听说一个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孝女曹娥舍身救父》,请***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大家欢迎!(鼓掌) 2.《孝女曹娥舍身救父》 女:****讲的故事真感人,谢谢!(鼓掌)我也知道一个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就请李思雪来说一说。 3.《秋瑾舍身为革命》 男:看来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还真不少呢! (三)端午习俗 1.悬艾叶、菖蒲 女: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广人多,

班级端午节活动方案

班级端午节活动方案 一、活动宗旨。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粽子飘香,古风流长,为进一步引导广大少先队员了解和感受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镇安小学在端午来临之际,开展“寻根溯源 粽叶飘香”端午特别活动,旨在提高队员们的爱国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队员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二、活动时间:xx年6月2日或3日各班调换安排一节班队课的时间。 三、活动内容(各班可根据本班特色挑选两——三个活动参加)。 1、五月五品粽味 各班在教室开展“寻根溯源 粽叶飘香”——端午品粽会。同学们可以介绍自己带来的粽子,了解粽子有许多种类:从外形上,粽子有枕头粽、三角粽等;从内容

上,粽子有红枣粽、肉粽、蛋黄粽、红豆粽等;老师讲述了端午节的由来和端午节的一些习俗活动;大家一起品尝了香喷喷的粽子,教室里充满快乐端午的节日气氛。 2、五月五唱歌谣 中国的端午节有着xx多年的悠久历史,期间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产生了许多有关端午节的民谣。例:“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赛龙舟,喜洋洋。”等。 3、五月五是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五月五是端午》知识抢答板块,知识题: a、中国传统的民族节日除了端午节之外还有那些?(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元宵节) b、你知道近xx年端午节是几月几日吗?

c、端午节的别称有哪些?(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 d、端午节的由来?(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 e、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呢?(同学们交流从各种渠道了解的有关于端午节的各种习俗。) 如:吃粽子、喝雄黄、挂艾草、菖蒲、悬钟馗像、赛龙舟竞赛等。 4、五月五忆屈原 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为流传,老百姓把端午节吃粽子与屈原联系在一起。队员们讲述屈原的故事。 5、五月五佩香袋 佩香袋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端午节小孩佩香囊,有避邪驱瘟之意。香袋形状不同,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队员动手做一做香袋,看谁做的香袋最漂亮。

小学端午节实践活动方案

一、选题背景 群龙飞渡,百舸争流,万粽飘香……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再次向我们走来,然而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端午并不是非常了解,对端午习俗中的文化现象更是知之甚少,想要了解的问题提了一大堆,多数学生提到端午节立刻想起了那美味的粽子,所以适时组织这次“粽情飘香话端午”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设计思路 以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为核心,以小课题研究为基本形式,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自主制定研究方案,通过合作调查、采访、参与实践、信息搜ji与处理、表达与交流、展示与评价等探索活动,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的热爱之情。 三、活动安排 整个活动从XX年4月开始到5月结束,历时6周。活动共分为四个阶段: 1、宣传发动阶段(一周) 2、活动实施阶段(两周) 3、活动阶段小结(两周) 4、成果展示阶段(一周) 四、活动目标 (一)活动总目标: 端午节快要到了,开展关于“端午”的活动,可以让学生了解有关端午的各种小知识,可以拓展知识面。同时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自己搜ji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在端午的欢乐气氛中,亦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使孩子们形成乐观合群的心理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具体目标:

1、认知目标: (1)通过活动对端午节的由来、美食、习俗、庆祝活动、以及端午节的诗词、歌谣等有更全面的了解。 (2)通过活动,对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步骤有进一步的了解。 2、能力目标: (1)通过小课题研究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求各种途径处理解决问题,以促进学生实践活动能力的提高。 (2)通过小组合作调查、采访、汇报交流促进学生的协作探究精神、学习交流能力、相互欣赏的意识的生成以及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等的提高。 3、情感目标: (1)以小课题研究的形式,通过合作小组的ji体研究,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2)通过课题研究,增强学生对家乡、对人民以及渊源历史的端午文化的热爱之情,增进学生对文化传统知识的探究心理,鼓励学生不断学习,不断创新。 五、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阶段(1xx) (一)活动目标: 选定主题,生成子课题,设计并完善方案,为实施研究作好设想。 (二)活动过程 1、产生主题,展开讨论

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

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 一、活动背景: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正是培育优秀民族文化的沃土,也是培养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因此围绕“走进端午”这个话题,设计了“端午说由来、端午话习俗、端午讲故事、端午赛诗会、学生谈感受”等板块,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等,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亲身体验我国传统佳节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同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学习端午节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三.活动时间:2015年6月16日四.活动地点:初三(8)教室 五.活动准备:收集与端午节有关的资料、准备材料。六.活动过程。1、开场白 班主任:又到一年粽飘香,你们是否对华夏传统节日——端午节有所期待呢?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

子、饮雄黄酒等,今天,老师和大家在这里共度佳节。2、了解民族文化 班主任:(1)你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关于端午节有哪些传说? 生:爱国诗人屈原因为担忧国家兴衰,愤而抱石头投汨罗江自尽,而感动天下百姓,百姓为怕鱼儿吃掉屈原尸体。于是用竹叶包成肉粽投入江中,这就是端午吃粽子的由来。 生: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居民为了不让跳下汨罗江的屈原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许多用竹叶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 (2)在我们这儿过端午节有哪些有趣的风俗习惯呢? 生: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撮五彩线、喝雄黄酒、悬艾叶菖蒲等(3)你打算怎样度过今年的端午节呢? 生:我打算和家人一起吃粽子来过今年的端午节。…… 3、游戏开始(一)吃粽子比赛 班主任:我们先来猜个谜语:三角四楞长,珍珠肚里藏,要吃珍珠肉,解带扒衣裳。(谜底:粽子) 班主任:下面我们就来个吃粽子比赛,怎么样?(班主任讲规则) 参赛者以四人为一组,蒙好双眼,待主持人宣布“开始”后,各参赛选手在原地转五圈,然后找到自己的粽子,以最快的速度解开包装吃完粽子,当完全咽下后举手示意,由小组长检查无误后示意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为完成游戏时间最短的获胜选手鼓掌。 班主任:从大家刚才的表现,可以看到同学们已感受到了过节的

端午节主题班会活动策划

端午节主题班会活动策划 [活动主题] 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传承爱国主义精神,欢庆中华民族传统佳节,组织“我说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和吟诵屈原诗歌等形式多样 的活动,使同学对屈原、端午有进一步了解,唤起他们的爱国情感,提高他们为祖国强盛而发愤学习的积极性。 [活动时间]20年月日,农历五月初(星期) [活动地点]教室 [参加人员]全体同学36人 [主持人]2名 [助手]2名 [准备工作] 1、联系部分同学组织有关活动材料。 2、活动提前1周时间通知全体同学,并要求同学们进行必要的 准备。 3、制作一些幻灯片。 4、在黑板上写上艺术字:端午节主题班会。 [程序] 1、主持人宣布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2、播放有关屈原的图片。资料:Powerpoint 3、下面我们进行一个小小的比赛。游戏规则是:说说你对屈原 的了解。

请班主任作裁判,分四小组进行比赛,多者为胜。 4、欣赏一段由《楚辞》的内容改编情景小品《屈原与渔夫》。<视频> 5、进行一个比赛,请大家说出端午节的习俗,以个人为单位进行抢答。 6、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粽子,我们选取了一些图片与大家分享。 7、宣布比赛结果-----发奖 8、主持人:中华民族如果没有屈原这样的脊梁,将会是怎样的苍白?屈原的精神感召着后人…才有了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呐喊,才有了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选择…… 这些人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做一个真正伟大的人吧!屈原是我们的榜样!“哀思者屈子,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8、主题班会结束,谢谢大家。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落实中小学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的思想,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促进学校与家庭(社区)互动的常态建设,学校以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为契机,开展“粽香在颛小”为主题的活动,通过活动,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主题:粽香在颛小。 三、活动口号:五月初五端午节,粽香吟诗少年智。 四、活动时间:6月6日~6月10日。 五、活动目标及主要途径:

小学端午节活动主题方案

小学端午节活动主题方案 导读:本文是关于小学端午节活动主题方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一、活动主题的提出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快要到了,每逢过节,学生个个情绪高涨,喜气洋洋,在节日当中也会有许多有趣、难忘、热闹的事情发生,同时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也就随之而来,例如: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我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当地有哪些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是怎样形成的等等,针对学生好奇心,抓住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围绕“学校课程屈原文化探究”为主题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走进计算机室、走进老师的办公室、走进社区、借阅图书广泛地开展阅读交流、调查分析、实践体验等综合实践活动,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把各自的思维引向深处。 二、活动具体目标 1、用收看电视、查阅书报、走访社会、问爸爸妈妈等多种途径获得资料,让学生对端午节的由来、习俗等传统文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会介绍端午节的知识;掌握粽子的制作方法,会制作粽子,并学会制作一些具有端午气息的小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了解“挂香艾”、“划龙舟”“吃粽子”的缘由 4、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5、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分享合作与交流的快乐。 6、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调查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7、学会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8、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说话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活动重难点 让学生对端午节的由来、习俗等传统文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培养思考、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和传承祖国传统文化的使命感。 四、活动准备 1、学生准备: 学生准备相机、电脑、纸张、彩色笔、日记本、文件夹、文件袋等工具。 学生向家庭成员初步了解端午节的风俗;通过阅读书籍查找相关端午节资料。 2、老师准备: 搜集跟端午节有关的资料、图片。 把全班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每组8人,每组确认一名组长和一名材料员。 计划和材料的相关表册。 五、活动过程 (一)、活动小组及内容分工 (1)、教师提供个案(“端午节活动——采访小组活动记录表”和“端午节活动——调查小组调查表”) (2)、小组共同设计,完成各自活动记录表或调查表。 (3)、小组长上台展示、交流,教师指导。 活

端午节活动设计:“话端午,忆屈原”主题班会方案

端午节活动设计:“话端午,忆屈原”主题 班会方案 “话端午,忆屈原”主题班会 湖北省特级教师李洪祥 [内容提要] 本活动是在端午节和端午节前夕举行的一次主题班会。班会开始前先让学生搜集与端午节相关的资料,学会包粽子,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班会的主要过程包括:学生将自己搜集到的有关端午节的资料在班上进行交流,了解端午节习俗的来历;学生讲述屈原的生平与主要成就,并讨论我们应当学习屈原的哪些品质和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讨论我们是否应该用外国的节日来代替中国的传统节日,明确我们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班会目的] 结合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对学生进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和热爱劳动的教育。 [班会背景]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相传二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爱国主义杰出典范、我国古代大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投江自沉,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天定为端午节,各地有吃粽子、赛龙舟等风俗。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学生对此传统

节日的文化内涵不大了解。因此,在端午节举行此次班会,有助于学生了解有关历史知识,明确端午节的文化内涵,让学生接受一次爱国主义的道德情操教育,同时对学生进行一次热爱劳动的教育。 [班会过程] 1.准备工作 (1)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有关端午节和屈原的资料,对端午节及其习俗的来历和屈原的生平、主要成就有所了解;搜集中外传统节日的相关资料,对中外传统节日进行对比,探讨我们是否应该弘扬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 (2)全班学生学唱《歌唱祖国》、《我们是祖国的希望》等歌曲,背诵屈原的《国殇》。 (3)向家人或者其他人请教,学会包粽子。 2.班会主要过程: 主持人: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来了。每年的这一天,民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饮雄黄等习俗。现在,请同学们说一说端午节及其习俗的来历。 学生:(略) 主持人:前些天,班主任老师曾让我们向他人请教,学会包粽子。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学包粽子的体会与收获。 学生:略。 主持人:说到端午节,人们也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屈原。

2021最新小学生端午节活动方案

小学生端午节活动方案范文(通用5篇) 一、活动目的: 1、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活动让学生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 2、端午节的来源之一是为了纪念屈原,通过端午节来怀念屈原——这位可歌可敬的爱国诗人。 3、端午节也不失为一个与家人团聚在一起的好机会,可以与家人增进感情。 二、认知: 技能:发展学生利用网上平台互相交流的能力。 情意:通过此次活动让同学更好的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从中知道以前所不了解的文化,能更好的传承我们民族的古老文化,使之不被遗忘。 三、活动准备: 1、组织调查: 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设一个小组长,由组长组织调查了解有关端午节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整理成文,选派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2、明确本次活动的目的和作用。 3、制定活动计划。 四、活动安排: 1、举行一次有关端午节的主题班会。可以让学生准备些龙舟的图片贴在墙上,以及一些屈原写的名诗名句作为教室的装饰,既美观,又给节日增添了气氛,。将教室的气氛与此节日相呼应,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为了庆祝什么节日而装饰的。 (1)同学互相交流所知道的端午知识。 (2)开展端午的知识竞赛活动。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古诗文的交流或赏析。

(4)谈谈对端午节以及屈原的感想,说说自己眼中的端午节,以及对爱国主题的扩展,进一步深化其意义。 2、要求学生绘制设计有关端午节的小报。 3、开展为四川灾区的孩子写慰问信活动。 4、出一期有关端午节的黑板报。 5、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位伟大诗人,所以也称为“诗人节”,举办一个诗歌比赛,不但可以借此纪念死去的屈原,同时也可以让同学们互相切磋有所长进。 6、在家与家人一起包粽子,有条件的话可以开展学生进行包粽子比赛,或到敬老院与老人一起包粽子过端午节。 7、开展我与端午的征文活动,让学生谈体会、写感想。 五、活动的意义: 1、端午节吃粽子是一个中国的传统习俗。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包粽子的,我们可以趁端午的机会向长辈们学习包粽子的方法,我们作为一个富有想象力的中学生,也可以发明一下粽子的口味,形状,相信这是十分有趣的。 2 、端午节要佩戴香囊,我们不妨在端午节前夕买好或自己制作香囊送给家人,我们送家人香囊可以表达我们对他们的爱,感谢他们平日为我们的辛劳。 为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所蕴含的丰富教育资源,将中华民族的气节教育、节气文化和学校特色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学生对端午节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按照上级活动精神,根据学生生活实际,现制定学校"端午粽飘香,六一快乐多"主题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端午节的深厚文化内涵,广泛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引导师生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增强爱国情感,提高科学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活动目的: 1、了解端午节的起源、文化以及节日风俗习惯。 2、感受中国文化节日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端午节》主题班会课教案 (1)

端午节主题班会 三(5)班【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及日期,了解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2.通过收集、整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常识,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中华民族,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重点】 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及具体日期,了解人们庆祝节日的传统习俗。【教学准备】 收集端午节图片及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各个民族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习俗和文化。我们应全面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学习中国的传统知识,传承民族文化,从而提高全民人文素养。二、端午节的来历 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 1.纪念屈原。 2.孝女曹娥。 3.迎涛神。 4.龙的节日。 5.恶日。 三、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1.龙舟竞渡。 2.吃粽子。 3.画额。 4.戴香包、长命缕。 端午节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

5.挂艾叶、菖蒲等。 四、端午节的诗词。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节令门.端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五、端午节的当代演化。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 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北京) 蛤蟆蝌蚪躲端午。(北方) 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西北) 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山东) 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山西) 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山西)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宝山) 六、总结 “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时至今日,端午节在中国人民中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小学生端午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小学生端午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1、缅怀先人,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1、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 2、端阳节、重午节、午日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龙日等等。 3、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悬挂菖蒲、艾草,佩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悲愤交加,心如刀割,于五月五日,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大家齐动手DD包粽子。 为配合这次活动,初二年级4个班主任为学生准备了水泡后的糯米、红豆、粽叶、包粽线,在学校请来的社区阿姨的指导下,举行了学包棕子的活动。 我认为本次活动主题鲜明,通过知识小竞赛、师生讨论交流、游戏活动、作品展示,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与价值。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既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也符合我校对学生进行“欣赏性德育模式”的培育要求。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习俗。可是,就在XX年,韩国已经提前申请了端午节为东南亚文化遗产保护,这可给了我们极大的警示:各类中小学校应该

最新端午节班队会活动方案

端午节班队会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端午节是中国的四大节日之一,同学们对端午节的印象只是吃粽子、挂香包、看划龙船,从来没有深入去认识端午节,本活动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深入的去认识端午节。整个活动设计先从端午佳节的习俗切入,让学生去寻找端午节的起源故事,动手做香包,以及认识端午节是诗人节,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进而让学生在吃粽子之余,关心一下自己,如何让自己吃得更健康,在看划龙船之余,也能体会一下团体同心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赛龙舟录像、各种香袋及做香袋的材料、有关端午节的诗歌 活动过程: 一、全体立正、各小队整队 二、各小队长向中队长报告人数,中队长向中队辅导员报告人数 三、出旗、奏乐、敬礼 四、唱队歌 五、主题活动开始: (一)端午奇缘话习俗。(可以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方式了解。) 学生畅所欲言,只要跟端午有关的知识和风俗都可以说,以幸大转盘的形式随机上台介绍,也可回答下面的问题。 1、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 2、那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3、学生生动地讲述端午节的起源故事。(各种起源故事附后) (二)外来学生说说自己家乡过端午的习俗。(班上7位外来学生) (三)做香袋比赛。 (主持人):同学们,佩香袋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每到那一天,小朋友的脖子上挂上了妈妈为自己做的各式的香袋,心里乐滋滋的。今天,我们就自己动手做香袋,看谁的手最巧,做的香袋最漂亮。将自己做好的香袋送给妈妈或长辈。活动前准备: 1、材料:碎布、棉花、香料粉、丝线(或中国结细线)。 2、工具:剪刀、针、缝衣线。 3、将碎布画上自己喜欢的形状,如:圆形、三角形、桃形、动物形等。 4、剪下相对的两片。 5、做法: (1)用线将三边从反面缝合,留下一边。 (2)翻过来,塞入沾有中药店买回来的香料粉的棉花。 (3)将最后一边缝合,再加长绳装饰即完成。 学生动手做香包,然后进行评比。 (四)与诗共舞

最新《小学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端午节主题班会 【设计意图】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正是培育优秀民族文化的沃土,也是培养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在这个传统佳节——端午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引导学生围绕端午节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活动,设计了“粽叶飘香——话端午”这次主题班队会,以“走进端午、话说端午、描画端午”等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有关故事、习俗等,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亲身体验我国传统佳节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等,体验端午节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活动时间】年月日 【活动地点】五(2)教室 【活动准备】:收集与端午节有关的资料、准备材料。 【活动流程】活动过程。 (一)走进端午。 主持人a:又到一年粽飘香,你们是否对华夏传统节日——端午节有所期待呢?同学们,你们知道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呢?(生答) 主持人b:是啊,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等。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吧! 合:“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班队会现在开始! (二)话说端午。 1.端午说由来。

主a: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那你们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别名吗?关于端午节,你们又知道哪些传说故事呢?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爱国诗人屈原因为担忧国家兴衰,愤而抱石头投汨罗江自尽,而感动天下百姓,百姓为怕鱼儿吃掉屈原尸体。于是用竹叶包成肉粽投入江中,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 (生讲《曹娥救父的故事》、黄巢及伍子胥的故事) 2.端午话习俗。 主b: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 (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撮五彩线、喝雄黄酒、悬艾叶菖蒲等。) 主b:那你们知道在我们安庆过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呢? (吃粽子、吃咸鸭蛋、划龙舟、悬艾叶菖蒲、吃绿豆糕、撮五彩线等。) 主b:那大家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是什么吗?(赛龙舟) 主b:谁能说说端午节为什么要进行赛龙舟比赛? (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主a:除了赛龙舟,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就是品尝粽子。那你们知道粽子的由来吗? (屈原跳江后,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主b: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五,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琳琅满目。除了这些,你们还知道端午节哪些习俗的由来呢?(生结合屈原和黄巢的故事谈喝雄黄酒、悬艾草的由来) 主b:端午的时候,人们还要佩香囊、撮五彩线呢,你们知道五彩线由哪五种颜色组成呢?人们为什么撮五彩线呢? (五彩线是用五种颜色的线制成。这五种颜色不是随便用哪五种颜色就行,而必须是青、白、红、黑和黄色。这五种颜色从阴阳五行学说上讲,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时,分别象征东、西、南、北、中,蕴涵着五方神力,

小学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设计

2019小学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设计 一、设计背景: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正是培育优秀民族文化的沃土,也是培养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今年的端午节是在抗震救灾及支援灾区重建家园的特殊时刻中迎来的,因此围绕走进端午这个话题,设计了端午说由来、端午话习俗、端午讲故事、端午赛诗会、学生谈感受等板块,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等,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亲身体验我国传统佳节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同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学习端午节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活动地点: 本班教室 四、活动前准备: 上网查阅资料、收集故事、多媒体课件等。 五、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 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2、那么端午节的由来、习俗你们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题:走进端午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活动一】端午说由来 (一)端午节别称 1、端午节有哪些别称? 2、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谁能告诉大家?(学生交流) (二)端午讲故事 1、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关于端午节故事传说很多,你们知道哪些及端午节有关的故事吗? 2、学生讲述端午节故事:《曹娥救父的故事》、《屈原投江》。 3、主持人小结。 【活动二】端午话习俗 (一)赛龙舟 1、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 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学生自由交流) 2、你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是什么吗?(多媒体课件:赛龙舟) 3、端午节为什么要进行赛龙舟比赛?(学生交流) (二)话粽子 1、除了赛龙舟,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就是品尝粽子。(学生介绍粽子的由来。) 2、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琳琅满目。(多媒体课件:粽子)

小班端午节活动方案(共9篇)

篇一:小班端午节活动教案 活动名称:快乐端午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喜欢和老师、小朋友一起玩玩、尝尝,共享节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粽子、鸡蛋、艾蒿、荷包、五彩线、端午图片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出端午的由来。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端午节)你们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那我们一起来听听端午节的由来,好吗? 2.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谈谈端午的习俗。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班的门上挂的是什么呀?(菖蒲)那为什么要挂艾蒿呢?(因为端午节要到了,挂艾蒿是端午节的习俗)小朋友们,你们知不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呢? (1)挂艾叶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种叫芳香油的东西,可以用来杀虫防病虫害,它的香气可以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的作用。 (2)赛龙舟:屈原投湖自杀的时候呢,有许多人划船去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可是却没有能够把屈原就上来,后来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划龙舟来纪念这件事。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们怕河里的鱼虾把他的尸体吃掉,就将糯米包在粽叶中,投到河里喂鱼。 (3)佩香包:端午节的时候小朋友们都要戴上香包,驱邪之意,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闻起来香香的,香包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可以挂在脖子上,也可以带在手腕上,好看极了! (4)五彩绳:在端午节人们编各种彩色的带子挂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3.学习儿歌《五月五》。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五月五,是端阳,插艾蒿,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4.吃粽子 (1)观察粽子的外形和颜色。 师: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 (2)认识粽叶。 师: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3)幼儿品尝。 师: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吃过哪些粽子?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 (4)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四)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共同品尝端午食品。 篇二:小班喜迎端午节活动方案 小班喜迎端午节活动方案 活动名称:快乐端午

小学端午节班会活动策划方案

小学端午节班会活动策划方 案 一、活动背景:以民族传统节日为基本载体的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 动力。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清明、中秋、端午等作为中国的一 个个传统节日,从来没有被人遗忘。由中宣部等联合发出的《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实施意见》中指出:“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 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要把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学校教学活动 之中,推动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进课堂、进教材。”《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指出:“要利用清明、端午、中秋和重阳等民族传统节日,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民俗风情和传统 美德。”可见,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是弘扬传统美德、培育学生 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因而,学校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根据学生 实际,制定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端午节系列活动方案,让学生在 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对端午节认识与了解,用节日的传统文化哺育 他们健康成长。二、活动目的: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 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 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小学生来开展,既能锻炼和

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也是纪念屈原、秋瑾等先辈的特殊日子,可以借 端午节,开展缅怀先辈,传承民族精神的系列活动。三、活 动主题:“育传统美德,扬爱国之心”四、活动时间:6月 10日——6月20日五、活动内容、形式、时间、要求 (一)、具体实施阶段(6月11日——6月20日) 1、由大队委干部发表以“育传统美德,扬爱国之心”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6 月11日,大队部负责) 2、各年级出好一期“育传统美德,扬 爱国之心”专题黑板报(6月12日前,大队部负责) 3、学校德育处利用校班会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端午节”民俗民风知识 讲座(6月11日)。通过讲座,让每个学生对端午节的习俗有进一 步的了解,同时动员学生跟随父母一起端午系列活动活动,另一 方面也是对传统节日美好体验,加强了亲子间沟通、了解,以此 和谐亲子关系,也能更好的帮助延续传统文明。(德育处负责) 4、一——五年级童谣征集活动。(每班5篇)(6月12日之前完成,德育处负责) 5、三——五年级“育传统美德,扬爱国之心” 端午小报制作比赛。(每班3份)(6月13日前) 6、端午软笔书法比赛。(美术组负责,6月15日之前完成。) (二)、总结展 示阶段(6月16日) 1、环境布置:童谣(征集:黄丹凤6 月15日前)(装饰、编号:朱红萍6月15日前)(悬挂:美术组) 书法(征集:黄丹凤6月15日前)装饰:朱红萍6月15日前)(悬挂:美术组) 赛龙舟彩泥展(朱红萍) 评选(选票印刷、分发、

2020年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

2020年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群龙飞渡,百舸争流,万粽飘香,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端午向我们再次走来,我校以传统教育为切入口, 将其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通过开展传统节日教育,弘扬传统美德,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活动的目标 围绕“飘香端午传承文化”这个主题,从“为什么要过端午节? "“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习惯?”"怎样过端午节?”这三个部分入手,为学生提供研究方向,让学生成为实践活动的主角,引导学生人人动手,各个参与,自主探究,培养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活动目标可归纳为: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锻炼孩子的生存能力,教育孩子学会感恩,培养孩子的家国情怀。

三、活动的内容 1.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询问、网上浏览等方法搜集有关端午节的由来及- -些有趣的风俗习惯,如:了解人们为什么要过端午?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人们为什么要给小孩子挂香包、戴手链和五彩线等有关情况。让学生感受到过节的快乐。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再畅想一下“我想怎样过端午节?” 2.活动方式: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同学们互相交流搜集到信息。 3.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端午节的诗词,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端午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尝试写一写有关端午节的诗歌。 4.开展端午节活动“搓五色线”、“缝香包”、“包粽子”。 四、活动设计 (一)找一找 要求:从网上找-找关于端午节这一节气的相关知识;端午节的由来;屈原的故事;屈原的诗词;赛龙舟和包粽子的习俗。 (二)说一说 通过班会课组织学生说说关于端午节的的相关知识。 1.低年级: 1-- -2年级学生

端午节主题班会活动策划书

端午节主题班会活动策划书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是我国传统节日。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端午节主题班会活动,希望大家喜欢! 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传承爱国主义精神,欢庆中华民族传统佳节,组织“我说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和吟诵屈原诗歌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同学对屈原、端午有进一步了解,唤起他们的爱国情感,提高他们为祖国强盛而发愤学习的积极性。 20 年月日,农历五月初 (星期 ) 教室 全体同学36人 2名 2名 1、联系部分同学组织有关活动材料。 2、活动提前1周时间通知全体同学,并要求同学们进行必要的准备。 3、制作一些幻灯片。 4、在黑板上写上艺术字:端午节主题班会。

1、主持人宣布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2、播放有关屈原的图片。资料:Powerpoint 3、下面我们进行一个小小的比赛。游戏规则是:说说你对屈原的了解。 请班主任作裁判,分四小组进行比赛,多者为胜。 4、欣赏一段由《楚辞》的内容改编情景小品《屈原与渔夫》。 5、进行一个比赛,请大家说出端午节的习俗,以个人为单位进行抢答。 6、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粽子,我们选取了一些图片与大家分享。 7、宣布比赛结果-----发奖 8、主持人:中华民族如果没有屈原这样的脊梁,将会是怎样的苍白?屈原的精神感召着后人才有了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呐喊,才有了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选择 这些人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做一个真正伟大的人吧!屈原是我们的榜样!“哀思者屈子,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8、主题班会结束,谢谢大家。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落实中小学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的思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