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诊断)哪些猪病可以引起猪的呕吐

(诊断)哪些猪病可以引起猪的呕吐

(诊断)哪些猪病可以引起猪的呕吐
(诊断)哪些猪病可以引起猪的呕吐

(诊断)哪些猪病可以引起猪的呕吐

很多种猪病都能引起呕吐。猪呕吐的原因常常可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做出可疑诊断。但其不能确定可能的病因,因为由一种病原引起的临床症状也可能存在一种以上的并发症,在此本文尽可能的收集资料,为猪呕吐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1 引起未断奶猪呕吐的疾病

1.1 血凝性脑脊髓炎(REV)脑炎型

发病年龄4-14日龄,一般为突发性呕吐,主要侵害神经系统,病猪有嗜眠、扎堆、便秘、发绀、咳嗽、磨牙、步态生硬,触摸时尖叫和前肢滑动、后肢不全麻痹、抽搐等症状,母猪一般无此病症状。

1.2 血凝性脑脊髓炎(REV)呕吐和衰竭型

发病年龄在4-14日龄,突发,主要侵害神经系统,病猪渴但不能饮水,生长不良,可能有腹泻,然后便秘的症状,母猪一般无此病症状。

1.3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

所有年龄猪都能发病,青年猪较严重,突发性呕吐,主要侵害胃肠道,病猪腹泻严重,呈多量、水样腹泻,母猪偶有厌食、呕吐、腹泻症状。1.4 伪狂犬病

所有年龄猪都能发病,青年猪较严重,病猪表现为中等频度的呕吐,主要侵害神经系统,病猪呼吸困难、流涎、腹泻、震颤、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癫痛发作。母猪偶有厌食、呕吐、腹泻等症状。

1.5 轮状病毒性肠炎

哺乳猪少见,偶见有呕吐症状,主要侵害胃肠道,病猪水样腹泻,母猪一般无症状。

1.6 猪瘟

所有年龄猪都可发病,病猪可见有中等频度的呕吐,全身性病变严重,除呕吐外病猪还有嗜睡、可视黏膜发维、发热、腹泻、出血等症状。母猪的症状与仔猪症状相似。

2 引起断奶猪和成年猪呕吐的疾病

2.1 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

所有年龄猪都能发病,青年猪较严重。病猪中度呕吐,偶见于较大猪,主要病变在胃肠道。哺乳猪有水样腹泻,脱水,可持续1周,成年猪短期厌食,轻度腹泻,泌乳猪可能无乳、腹泻。

2.2伪狂犬病

所有年龄猪都能发病,青年猪较严重,偶见有呕吐症状,主要侵害神经系统,哺乳猪呈现中枢神经症状,成年猪有喷嚏、咳嗽、厌食、便秘、偶有神经症状,妊娠母猪可能流产。

2.3 轮状病毒性肠炎

哺乳猪,特别是断奶后的猪常发。偶见有呕吐症状,主要侵害胃肠道,哺乳猪腹泻,脱水,成年猪通常无临床表现。

2.4 呕吐毒素,T-2双乙酸基簏草烯醇中毒

这是一种霉菌毒素,所有年龄的猪均可发生,可见中等频度的呕吐或

经常性呕吐,主要侵害胃肠道、血液。哺乳猪、成年猪还有贫血,腹泻(可能带血),不健壮,生长慢,偶见有拒食表现。

2.5 猪瘟

所有年龄猪均可发生,病猪可见有中等频度或经常性的呕吐,病猪全身性症状明显,表现为嗜睡,厌食、便秘腹泻交替,摇晃,步态蹒跚、扎堆、后肢不全麻痹,可视黏膜发绀,流产等症状。

2.6 最急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病

所有年龄猪均可发生,但暴发常见于育肥猪。偶见有呕吐症状,主要侵害呼吸系统,病猪还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口鼻流出血色液体,发给等症状。

2.7 炭疽

咽型炭疽和肠型炭疽可见有中等频度或经常性呕吐,病猪多为全身性疾病,咽型炭疽表现为颈部水肿,呼吸困难,肠型炭疽表现为厌食、血样腹泻等症状。

2.8 类圆线虫病

断奶猪至育肥猪常发,偶见有呕吐症状,主要侵害胃肠道,病猪还有腹泻、迅速消瘦、厌食、贫血等表现。

2.9 胃溃疡

育肥猪和成年猪常发,偶有呕吐症状,本病主要侵害胃肠道,哺乳猪不发病,病猪还有贫血、煤焦油样粪、磨牙,体重减轻等表现。

2.10 硫胺素缺乏症

通常仅见于试验猪,呈中等频度或常发性呕吐症状,全身系统病变,

病猪有厌食、生长慢、腹泻、发绀等表现。

2.11 核黄素缺乏症

通常仅见于试验猪,表现为中等频度或常发性呕吐症状,全身系统病变,猪只生长缓慢,有白内障,步态僵硬,皮肤生鳞屑,发疹,溃疡和秃毛等表现。

3 与呕吐有关的中毒

无机砷中毒:主要侵害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猪只可能接触过诱蚁剂、除草剂、杀虫剂等。

锑中毒:主要侵害胃肠道,猪只可能接触过合金、涂料、吐酒石等。

锡中毒:主要侵害胃肠道,猪只可能接触过涂料、焊料、电池、杀真菌药等。

氟中毒:主要侵害胃肠道和运动系统,猪只可能接触过工业废物污染的水或饲料。

左旋咪唑中毒:主要侵害胃肠道和中枢系统,常见于驱虫药物中毒。

呱嗪中毒:主要侵害胃肠道,常见于驱虫药物中毒。

有机磷酸盐中毒:主要侵害神经系统,猪只可能接触过杀虫剂。

卡巴多司中毒:主要侵害胃肠道,猪痢疾治疗用药过量。

乙二醇中毒:主要侵害神经系统,猪只可能接触过防冻剂。

黑茄碱中毒:主要侵害胃肠道及中枢系统,猪只可能接触过树林或永久草地中的茄类植物。

猪瘟的临床症状

猪瘟的临床症状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但是,一些尚未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的地区由于近三个多月的“空防”,部分工作人员难免出现厌战情绪和畏难情绪,工作责任心开始下滑。少数干部对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也出现了“漂浮”,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和工作重点都转移到了年度的煞尾工作。非洲猪瘟不感染人,对公共卫生安全不构成直接威胁。各相关部门必须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认真落实关键措施、科学联防联控,毫不松懈地做实做好防控工作 对于当前的非洲猪瘟疫情猪场主要措施就是预防;非瘟清,主要用于防治猪的病毒性传染病(瘟疫病,如非洲猪瘟、蓝耳、圆环、流感等)用于非洲猪瘟、蓝耳、圆环、链球菌、流感、附红体、弓形体及混感等引起的猪发热性(瘟热性)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症见:高热神昏、精神萎顿、结膜潮红、充血;皮肤发红,体表出血、瘀血,四肢、下腹、会阴、臀部等部位尤其严重;咳嗽、喘气、呼吸困难;呕吐,食欲减退或废绝,粪便干硬、便秘或排脓性血便;母猪伴有不孕、流产、死胎。剖检病死猪可见脾脏、肝脏、肺脏等脏器和淋巴结严重肿大,并广泛性出血瘀血。本病急性发病时死亡率很高,尤其是母猪、大猪死亡更快。 预防拌料 预防量(2-3公斤非瘟清/吨料),每月使用7-14天;治疗量(4-5公斤非瘟清/吨料),连用7天; 常规投药,猪只免疫力、抵抗力强,可有效抵御野毒侵袭;抗应激能力强,消化功能好,生长速度快;疫苗免疫后抗体产生迅速而整齐;重大疫情时,不发病或发病少,病情轻,易于治疗。

对于当前的猪场流行疫病,本产品已经有很好反馈。多家猪场与公司的试验结果表明,用本产品进行预防性、保护性投药,体现出显着的“三减一降”效果,即:减缓发病、减轻病情、减少死亡;降低损失。“三减”给猪场留下了宝贵的时间,为实质性控制疾病与降低损失创造了条件。 1909年,在从欧洲引入肯尼亚的家猪中,非洲猪瘟被首次发现。当时,这种病毒主要在一种非洲野猪和一种蜱之间传播。在肯尼亚定居的欧洲人发现,只要用栅栏将家猪和野猪隔离起来,养殖就不会受到影响。 但随后,非洲的养殖业开始发展,家猪数量不断增长,而且是大规模放养,这导致非洲猪瘟再次爆发 随后的一百多年,非洲就成了非洲猪瘟的重灾区。而且,从官方的报告来看,进入21世纪,非洲猪瘟疫情在非洲的爆发更加频繁。比如,2015年的赞比亚、2007年的毛里求斯,2010年的乍得……当然,第一次爆发不等于第一次发现,而且,据推测,部分地区第一次出现非洲猪瘟的实际时间,应该比正式通报更早。

猪病24种用药大全

猪病24种常用药 1、阿莫西林:作为三线药,用于严重得猪肺炎、子宫炎,乳房炎及泌尿道感染,组织穿透性比羟氨苄青霉素强。 用法:2~7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 2、卡那霉素:对呼吸道感染,特别对咳嗽、喘气较好,但毒性较大。 用法:5~15毫克/千克体重。 3、阿维菌素:新型驱虫药,对线虫、绦虫、吸虫及皮肤寄生虫疥癣均有较好效果,但毒性较大,易造成母猪流产。 用法:2~7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 4、速尿:对水肿病得治疗配合用药 用法:按1:5比例与磺胺类合用 5、安乃近:起解热镇痛作用,临床上常用安乃近配合青霉素治疗一般性不吃料得猪病,但要注意,对怀孕母猪使用得剂量不能过大,否则会导致流产。 用法:2~7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 6、链霉素:抗革兰氏阴性菌,在临床上常与青霉素配合使用 用法:10毫克/千克体重 7、氨苄青霉素:作为二线药,用于严重得肺炎,子宫炎,乳房炎及泌尿道感染。 用法:2~7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 8、氯前列腺素:有催情、催产、同期分娩等功效。

用法:20毫克/千克体重 9、大黄:泻药 用法:2~10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 10、肾上腺素:抗过敏、休克用,对疫苗过敏要立即肌肉注射进行解救,同时对喘气、咳嗽严重得病猪也可肌肉注射进行解救。 用法:按1:5比例与磺胺类合用 11、地塞米松:抗炎,抗毒,配合青霉素与安痛定使用,但会导致母猪流产与泌乳减少。用法:2~10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 12、丁胺卡那:对呼吸道感染,特别对咳嗽、喘气较好,也有一定得毒性。 用法:2~10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 13、环丙沙星:第二代喹诺酮类,效果比氟哌酸更好。 用法:0、5~10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 14、维生素K3:止血针 用法:2~10毫克/千克体重 15、孕马血清:母猪得催情与助情作用,使用时往往与氯前列烯醇配合使用,但要注意:肌肉注射1~2小时内易过敏。 用法:30~100毫克/千克体重 16、阿托品:具有解毒及缓解胃肠蠕动得作用,特别就是严重腹泻时,配合抗生素用有很好得效果。

常见猪病诊断对照表(归纳整理)

猪皮肤病的鉴别诊断表 病毒 病性水真猪丹猪坏死杆渗出表皮脓疱性溃疡性角化 过度 疥癣角化名泡性菌毒痘菌病炎皮炎内芽肿不全 症疾病 矮小牛痘 创伤+ 皮肤擦猪疏螺猪疥 环 病孢子猪丹病葡萄球螨感锌缺 坏死杆伤、S,旋体+ 境、因病毒菌、毒杆毒、菌、莲染+超乏、钙 菌+继hy-icus+ 环死杆脂肪学毛鲜菌猪痘球菌敏反过量 发细菌其它因子菌酸菌病毒应 各种 各种 发14周为小猪、年龄 年 龄,出生各种年 病各种各种出生至急性,4 哺乳仔但也见尤是 哺乳至4 龄尤是种猪年年龄年龄3周龄—12周猪各种年断乳 猪不月龄架子猪 龄为局发性龄的猪猪架 常见 子猪 小点 致大 圆形红 斑, 病 隆起丘斑, 变,脓疱,肉芽隆起的 长方水泡浅表溃皮肤渗黑斑, 病褐色红斑瘀肿,耳红斑,皮屑水泡形肿丘疹疡,褐出,油脂红斑, 变结点,脓部有结薄痂角过黑块, 坏脓疮色硬痂皮,红斑过度 痂,肿痂化 死, 败角化 形成 血症 痂 性边 缘 广泛 耳、 蹄分分布分布面部、小猪广泛颈、 耳、 眼、任何部眼、四肢、 部冠、布,广,广,颊部、分布,大肩、

背、尾 位的感 颈、四 面部、 位 鼻、 常见 肩、 腹部 眼、齿 猪呈局限 背、 部大腿 染伤口 肢、躯 颈部 舌 于耳 背、腹 多见 龈 性 臀 干 后 发 病 高达 高达 不定 高达 10% 率/ 低/ 100%/ 不一定 100% 100%/ /不 100%/ 低/低 低/低 低/低 — 死 无 低 /无 低 不定 定 低 100% 亡 率

病毒 过度 病 性水 真 猪丹 猪 坏死杆 渗出表 脓疱性 溃疡性 角化 疥癣 角化 名 泡性 菌 毒 痘 菌病 皮炎 皮炎 内芽肿 不全 症 疾病 证明 特征 临床 症 剧烈 真菌 性皮 临床症 实验 状、 细菌 骚痒、 诊 孢 肤病 齿伤、 状、细菌 检测日 临 床 室检 组织 细菌学 学、组 耳刮 断 子、 变、 细 细菌学 学、组织 粮 症 状 查 无瘙 菌分 学、 学 织学 物检 血清 查 痒 离 学 玫瑰 疥癣,角 喙食 猪痘, 鉴 糠, 败血 疥癣, 癖,脓 过度 疥 动物 脓疱 化不全, 疥癣, 别 渗出 症, 脓 渗出性 痘,渗 肿,压 角化, 癣 , 诊 试验 性皮 疱性 性皮 皮炎 面部坏死 出性皮 迫性坏 渗出性 角化 渗出 等 炎 性脓疱性 皮炎 断 炎, 皮炎 皮炎 炎 死,血 性皮 不 全 疥癣 肿 炎 引起猪腹泻的疾病鉴别表 疾 发病年龄 腹泻特征 其他症状 病 呕吐,脱水,发病 传染性 各种猪 淡黄色水样,褐色, 率高,多发见于寒 胃肠炎 恶臭 冷季节,死亡率较 高 大肠杆 菌病(仔 猪脱水,无呕吐, 猪黄痢, 仔猪 黄白色水样,有气泡 尾坏死,典型 全窝 仔猪白 感染 痢) 剖检特点 诊 断 胃有不同内容物,肠 中有黄色褐色液体,荧光抗体法、病原肠血管充血,胃壁出分离、电镜检查血,小肠壁薄 肠充血或不充血,肠 壁轻度水肿,肠扩张 充盈液体、粘液和气 细菌学分离鉴定 仅小肠病变,如小肠

临床上猪病联合用药参考

临床上猪病联合用药参考 农村广大养猪专业户与中、小型养猪场长期盲目的滥用抗生素预防或治疗猪病,往往在养猪生产中与临床上造成严重后果,应引起高度重视。滥用抗生素主要表现在用药不对症、随意加大或减少药物的使用剂量、改变给药途径、药物配伍缺乏科学性或不遵守药物的休药期等。本人就兽医药品在临床上如何联合用药、对症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谈点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1 滥用抗生素造成的危害 ⑴滥用抗生素,会诱发某些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链霉素、新霉素等,损害机体的免疫细胞,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不仅降低机体的免疫力与抗病力,诱发各种疾病,而且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造成免疫失败。 ⑵滥用抗生素,可抑制体内许多敏感菌群,因为抗生素除了杀灭与抑制病原菌外,对有益菌也有抑制作用,致使体内的正常菌群和真菌乘机大量繁殖,导致二重感染,并产生的耐药性菌株,给临床上预防与治疗疾病造成很大的困难。 ⑶滥用抗生素,不遵守休药期,可造成药物残留,使其产品对人体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严重危害公共卫生的安全。 ⑷滥用抗生素,有时使用剂量过大,可引发动物过敏,甚至中毒而造成死亡。 ⑸抗生素使用不对症,不合理,缺乏科学的配伍,其预防与治疗效果很差,往往导致治疗失败,增大死亡率,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2 临床上猪病如何合理地联合用药 2.1 抗生素的联合使用 ⑴青霉素类药物(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苄星青霉素、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苯唑西林钠、美西林等)。

可与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环丙沙星、头孢类药物等联合使用;也可与金银花、鱼腥草、板蓝根、蒲公英、青蒿、芦根、银花藤、双黄连、松萝、天葵、五苓散、麻杏石甘汤等联合使用。 不能与四环素、氟苯尼考、替米考星、红霉素与磺胺类药物等联合使用。 ⑵头孢类药物(头孢噻呋、头孢唑啉钠、头孢他啶、头孢噻肟钠、头孢噻吩钠等)。 可与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双黄连、TMP(甲氧苄氨嘧啶)抗菌增效剂等联合使用。 不可与氟苯尼考、红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多黏菌素等联合使用。 ⑶氨基糖苷类药物(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壮观霉素、阿米卡星、安普霉素等)。 可与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TMP等联合使用。 不能与1代头孢类、林可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两性霉素、磺胺类药物等联合使用。 ⑷大环内酯类药物(红霉素、竹桃霉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北里霉素、螺旋霉素等)。 可与新霉素、氟苯尼考、庆大霉素、多西环素、强力霉素等联合使用。 不能与青霉素类、头孢类、林可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万古霉素、双黄连及磺胺类药物联合使用。 ⑸林可胺类药物*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等)。 可与喹诺酮类、TMP、双黄连等药物联合使用。 不能与红霉素、替米考星、头孢类、氨基糖苷类、多肽类、磺胺类药物联合使用。、 ⑹四环素类药物(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强力霉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 可与氟苯尼考、庆大霉素、泰乐菌素、泰妙菌素、新霉素、TMP等联合使用;也可与人参、柴胡、甘草、清肺汤、竹叶石膏汤、六味地黄丸、

常见猪病防治

常见猪病及其防治 猪病的种类繁多,包括传染病、寄生虫病、内科病、外科病及产科病等,而危害最严重的是传染病,其次是寄生虫病、中毒性疾病和营养缺乏病(含代谢障碍病),这些病如果预防不好,会给猪场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必须实行饲养管理规范化、科学化、防疫措施制度化、经常化,才能更好地控制疾病的发生。要控制猪病的发生,则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科学饲养管理 (1)实行分群饲养; (2)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3)加强哺乳期母猪和仔猪的饲养管理。 2.自繁自养; 3.引进种猪时,要做好检疫; 4.制订合理的防疫制度; 5.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6.认真按免疫接种方案做好免疫工作; 7.有计划地进行药物预防。 一、猪瘟 病原:病原体为该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存在于病猪的全身和体液中,其中淋巴结、脾和血液中含毒量最多。病毒对不利因素作用的抵抗力弱,在干燥环境和一些消毒药作用下易于死亡。发病猪舍及污染的环境在干燥和较高温度下,经1~3周即失去传染性。2%~3%火碱经30分钟可使病毒失去活性,5%漂白粉经营1小时可将病毒杀灭。 流行病学:各品种、年龄、性别的猪都易感,野猪也易感,病猪和带毒猪是传染源,通过粪、尿和各种分泌物排出病毒。感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和呼吸道。侵入门户是扁桃体,后进入血液循环。此病具高度传染性,发病无季节性。 临床症状:潜伏期一般为5~10天。 最急性型:突然发病,症状急剧,体温升高到42度,精神极度沉郁,卧地不起,病猪皮肤粘膜紫绀,出血。急性型:本型最多见,突然发病,病程1~2周,少食或不食,体温持续高热在40~42 度,病猪寒战,鸣叫,喜喝冷水,结膜潮红发炎,有些病猪有神经症状,震颤、痉挛抽搐,病程初期粪便呈干球状,后期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 急性和慢性型:病程较缓和,病程可达20~30天以上,妊娠母猪感染后可能不表现症状,但病毒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引起流产、死胎、畸形、胎儿木乃伊化,或产下的仔猪体质虚弱,出现震颤,最后死亡。 病理变化:全身淋巴结肿大,暗紫色,切面周边出血,呈大理石样,会厌软骨和喉头粘膜、膀胱粘膜、心外膜、肺膜、肠浆膜、腹膜及皮下等处有大小不一的出血点或血斑;肾呈土黄色,表面散有小红点,脾有梗死灶,慢性猪瘟大肠粘膜有出血和坏死,在回音瓣附近和盲肠、结肠粘膜上,可见大小不一的扣状溃疡,突出于粘膜表面。 防治:无特效药物,加强预防工作,严格执行疫苗接种程序。 二、猪细小病毒病 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引起的,其特征:猪细小病毒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猪群,易感猪在怀孕早期感染猪细小病毒时可导致胎儿死亡、胚胎重吸收和胎儿木乃伊化,偶有流产,而母猪本身无明显症状。 流行病学:几乎所有猪群都感染此病,不同品种、性别、年龄的猪都易感,后备母猪比经产母猪易感染,传染源是带毒的公猪和母猪,流产和死胎、活胎及子宫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毒,而带毒猪所产的活猪可能带毒排毒时间很长甚至终生。本病原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可在被污染的猪舍生存数月之久,易造成长期连续传播。 临床症状:猪群爆发此病时,时常与木乃伊、窝仔数减少、母猪难产和重复配种等临床表现有关。 在怀孕早期30~50天感染,胚胎死亡或被吸收,使母猪不孕和不规则地反复发情。 怀孕中期50~60天感染,胎儿死亡之后,形成木乃伊,怀孕后期60~70天以上的胎儿有自免疫能力,能够抵抗病毒感染,则大多数胎儿能存活下来,但可长期带毒。 防治: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在污染的猪场应用疫苗接种或采取自然感染结合,推迟初配日龄的方法。疫苗接种:目前有两种疫苗,一种是疡毒苗,适用于未怀孕的初产母猪;另一种是灭活油乳苗,适用于各种猪。灭活油乳苗在配种前2个月左右注射。 三、猪乙型脑炎 病因:1948~1950年日本学者先后从猪流产胎儿和母猪脑组织中分离出日本脑炎病毒,并用病毒感染怀孕母猪引起死亡和流产。 临床病状:猪突然发病,发烧40~41度,呈稽留热,持续几天或十几天以上。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不食,粪便干燥呈球形,表面常附有灰白色粘液,有的呈关节炎状。 妊娠母猪主要症状是流产或早产,胎儿多是死胎,大小不等或为木乃伊胎。 公猪睾丸肿胀,多是一侧性。病猪精神食欲无大变化,一般转归良好。 预防:在疫区或疫场曾试用日本乙型脑炎病毒疫苗,于流行期前一个月免疫,4日龄以上至2岁的后备母猪都可注射,免疫后一个月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可防止妊娠后的流产或公猪患睾丸炎而造成的生精机能障碍。

猪 常 见 疾 病 鉴 别 诊 断 及 防 治 简 表

猪常见疾病鉴别诊断及防治简表(一) 一、常见消化系统传染病 病名病原流行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 仔猪黄痢致病性 大肠杆 菌 发病日龄一般为1-7日龄,新生仔猪24小时 内最易感,潜伏期8-24小时,1-2天内同窝 仔猪几乎全部发病。 最初为突然拉稀,粪便稀薄如水,浆糊状,混有小气泡并带 腥臭味,随后拉稀愈加严重,数分钟拉一次,病猪口渴、脱 水、昏迷死亡 严重脱水,十二指肠粘膜充血、出血,肠内容物黄色或黄红色,空肠、 回肠明显积气,肠腔内充满水样内容物,尾端和后躯常沾有污粪。肠 系膜淋巴结充血、肿大,切面多汁,心、肝、肾变性,有小出血点。 仔猪白痢致病性 大肠杆 菌 多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各窝与同窝发病先 后均不一致。发病与环境、温度、母乳、饲养 管理条件密切相关。 突然腹泻,排出乳白、灰白、淡黄或黄绿色稀粪,随后腹泻 次数增多,粪便腥臭而稀薄,病猪喂寒,脱水,吃奶次数减 少或不吃。有时见吐奶,除少数日龄小或发病严重的仔猪因 昏迷、虚脱死亡外,一般病情较轻的易自愈,但易形成僵猪。 消瘦、脱水、小肠扩张充气,内含黄白色酸臭稀粪,肠粘膜充血,肠 壁菲薄半透明状,胆囊肿大,肠系膜淋巴结轻度肿大。 仔猪副伤寒沙门氏 菌 1-4月猪易感,阴湿多雨季节、栏内潮湿不卫 生,饲养管理不当、运输等应激因素或猪抵抗 力下降时易发。健康猪常带菌。 急性型呈败血症,来势迅猛(多见于断奶后仔猪),体温 40.5-42℃。精神不振、呼吸困难,先便秘后腹泻,粪便呈 黄色水样、带血,有腹痛现象。耳、胸及腹下有紫斑。亚急 性和慢性型长期拉灰白或黄绿色恶臭样水样物,混有大量坏 死组织碎片或纤维状分泌物及血液,多数猪继发肺炎,病程 可达数周,终至死亡或成僵猪。 急性脾肿大,边缘纯钝,色暗蓝,绵软;肝有灰白色结节性坏死灶; 大肠粘膜充血、出血,胃淋巴结出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亚急性和 慢性的尸体消瘦,大肠粘膜增厚,有浅平溃疡和坏死灶,盲肠、结肠 和回肠壁增厚,肠管膨大,粘膜上附着灰白色或暗褐色假膜,呈糠麸 状。 仔猪水肿病致病性 大肠杆 菌 主要发生于断奶后1-2周的仔猪,尤以一窝中 生长快,体格健壮的肥胖仔猪多发。阴雨天、 气候突变、饲料突然转变、营养单一而缺乏矿 物质和维生素等为诱因。 病猪突然发病,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不食,步态不稳,盲 目行走或圈走,共济失调,口吐白沫,叫声嘶哑,进而倒地 抽搐,四肢乱划作游泳状,逐渐发生后躯麻痹,卧地不起, 在昏迷中死亡。体温在初期升高至40-40.5,后很快降至常 温或偏低,眼睑或结膜水肿。病程数小时或1-2天。 可见全身多处水肿,特别是胃壁粘膜水肿是本病的特征(多见于胃大 弯和贲门部)。在胃肌和粘膜层之间,切面流出无色或混有血液而呈茶 色的渗出物,或呈胶冻状。大肠肠系膜水肿,结肠肠系膜胶冻状水肿。 全身淋巴结水肿。心包、胸腔和腹腔积液,并易凝固。 猪痢疾(血 痢)猪痢疾 密螺旋 体 经消化道传播,各种猪均易感,但以7-12周 龄猪易发,饲料、管理、环境、用具等因素可 促进传播流行。 病猪先排黄至灰褐色稀粪,或水泻带有粘液、血液。重者排 出带红色粘液、血块及脓性分泌物,或胶冻状,后黑色;病 猪弓背、卷腹、口渴、脱水、裒竭死亡。 局限于大肠、回肠处,大肠粘膜肿胀、严重出血,并复盖着有胶冻状 粘液和带血块的纤维素,大肠内容物软至稀薄并混有粘液、血液和组 织碎片。 猪传染性胃 肠炎冠状病 毒 本病多发于11-3月份寒冷季节,传播迅速, 各种年龄的猪均易感。数日内蔓延全群. 潜伏期短12-48小时,传播快,数日内蔓延全群,呕吐、水 样腹泻呈喷射状、粪便淡蓝、绿色和灰白色,腥臭,仔猪死 亡率高,一般猪3-7日康复。 胃内充满凝乳块,胃底粘膜充血,肠管扩张,呈透明状,肠壁变薄, 肠内含有未消化的小凝乳块和气体,肠绒毛缩短,后期出现肠炎症状。 流行性腹泻冠状病 毒 易发于冬春季,各种年龄的猪均易感,小猪发 病率高,1周龄乳猪死亡率高,经消化道感染。 类似传染性胃肠炎,主要症状为呕吐和水样腹泻,仔猪常因 脱水死亡,成年猪感染症状轻微。 病变仅限于小肠,肠管胀满、扩张,含有大量黄色液体,肠壁变薄, 肠系膜充血,肠系膜淋巴结水肿。 一、疾病治疗原则: 1、准确诊断是选择用药及治愈的关键,猪场应配备经验丰富的兽医和基本诊断条件。 2、个别发病、或当病猪不能采食和饮水时、或急性热性疾病应采取注射给药。 3、当大批发病时,应采用药物拌料饲喂或饮水治疗;也可采取药物拌料饲喂或饮水与注射相结合方式治疗;同时增用“多种维生素”加强畜禽免疫机能。 4、当猪场曾发生过疾病在未得到净化时,猪群带毒或环境有野毒存在时,除搞好防疫免疫接种外,还应在猪群生长发育的各阶段,采取必要的药物保健措施,防止个别免疫不好的猪只发病或引起群发。 5、有条件时尽量使用“微生态”制剂替代抗生素药物,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二、猪场的消毒原则: 1、猪场平时应采取经常性预防消毒和带猪消毒、清场时清洗消毒的原则,减少因排泄或外界各种途径的菌毒影响。 2、发病时应采取隔离和猪场紧急消毒措施,减少疾病传染。 3、老鼠、苍蝇、蚊子等是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之一,应采取经常性灭鼠,选用适合的灭昆虫药物,减少疾病传播。 三、传染病的基本防治原则: 1、健全猪场防疫制度和体系,搞好整体防疫。 2、注意引种工作,防止上代猪场疾病因引种而进入。 3、切实抓好猪场防疫免疫工作,严格监测猪群免疫抗体水平,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4、病毒性传染病如发生,一般无特效治疗方法,但多数死亡于细菌的继发和混合感染,采用对症和防继发、混合感染的治疗措施可减少大部分的死亡。 5、猪场疫情临床症状千变万化,上述的几种混合感染的疫情虽在当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却不能囊括所有。但无论何种演变,综合防制措施不离其宗,搞好科学的防疫、消毒工作,从各方面减少病原微生物数量上的积累与传播;再根据本场实际,搞好免疫接种工作,提高猪群抗体水平,增强猪体的免疫力等是实践证明了最为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瑞昌市畜牧水产局宣

常见猪病预防和治疗

一、猪口蹄疫 (一)临床诊断要点 体温升高到40℃以上;成年病猪以蹄部水泡为主要特征,口腔粘膜、鼻端、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溃烂;乳猪多表现急性胃肠炎、腹泻、以及心肌炎而突然死亡。 (二)防制 1、控制:免疫O型口蹄疫灭活油苗,所用疫苗的病毒型必须与该地区流行的口蹄疫病毒型相一致;选用对口蹄疫病毒有效的消毒剂。 2、预防:后备母猪(4月龄)、生产母猪配种前、产前1个月、断奶后1周龄时肌注猪O型口蹄疫灭活油苗;所有猪只在每年十月份注射口蹄疫灭活苗。 治疗措施 处方1 (1)口蹄疫外源性抗体(超免蛋白—Ⅴ)用法:一次肌肉注射,按1kg体重0.1ml 用药,首次量加倍,可有效控制引发的心肌炎,有效控制死亡;也可用本品做紧急免疫。(如有混感症状需要配合比较敏感的抗生素使用,如头孢噻呋钠、头孢喹肟等)。配合荆防败毒散(瑞特灵)1kg拌500kg饲料,可全群治疗和预防。 (2)0.1%高锰酸钾溶液适量碘甘油或1%-2%龙胆紫液适量用法:先以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患部,然后涂碘甘油或龙胆紫溶液。 处方2 冰冰片5g 硼砂5g 黄连5g 明矾5g 儿茶5g 用法:患部以消毒水洗净后,研末撒布 处方3 贯众散贯众15g 桔梗12g 山豆根15g 连翘12g 大黄12g 赤芍9g生地9g 花粉9g 荆芥9g 木通9g 甘草9g 绿豆粉30g 用法:共研末加蜂蜜100g为引,开水冲服,每日一剂,连用2-3剂。 二、伪狂犬病 (一)临床诊断要点 公猪睾丸肿胀,萎缩,甚至丧失种用能力;母猪返情率高;妊娠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木乃伊;新生仔猪大量死亡,4—6日龄是死亡高峰;病仔猪发热、发抖、流涎、呼吸困难、拉稀、有神经症状;扁桃体有坏死、炎症;肺水肿;肝、脾有直径1—2毫米坏死灶,周有红色晕圈;肾脏布满针尖样出血点。 (二)防治 1、控制 正发伪狂犬病猪场:用gE缺失弱毒苗对全猪群进行紧急预防接种,4周龄内仔猪鼻内接种免疫,4周龄以上猪只肌肉注射;2-4周后所有猪再次加强免疫,并结合消毒、灭鼠、驱杀蚊蝇等全面的兽医卫生措施,以较快控制发病。

病猪主要症状所涉及的疾病一览表

病猪主要症状所涉及的疾病一览表 一、主要症状可能涉及的疾病 ⑴仔猪下痢 红痢、黄痢、白痢、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感染、猪痢疾、副伤寒、空肠弯曲菌病、腺病毒感染、鞭虫病、胃肠炎、球虫病 ⑵呼吸困难 气喘病、猪肺疫、流感、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⑶神经症状 猪水肿病、乙型脑炎、李氏杆菌病、伪狂犬病、仔猪先天性肌陈痉、神经型猪瘟、链球菌病、传染性脑脊髓炎,食物、药物或农药中毒

⑷流产或死胎 猪细小病毒感染、乙型脑炎、猪瘟、布氏杆菌病、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弓形体病、引起妊娠母猪体温升高的疾病及非传染病因素(包括高温、营养、中毒、机械损伤、应激、遗传等) 二、病猪外部病理变化可能涉及的疾病一览表 病猪外部病理变化可能涉及的疾病一览表 器官病理变化可能涉及的疾病 眼眼角有泪痕或眼屎流感、猪瘟 眼结膜充血、苍白、黄染热性传染病、贫血、黄 疸 眼睑水肿猪水肿病 口鼻鼻孔有炎性渗出物流出流感、气喘病、萎缩性

鼻炎 鼻歪斜、颜面部变形萎缩性鼻炎 上唇吻突及鼻孔有水泡、糜烂口蹄疫、水泡病 齿龈、口角有点状出血猪瘟 唇、齿龈、颊部粘膜溃疡猪瘟 齿龈水肿猪水肿病 猪瘟、湿疹 皮肤胸、腹和四肢内侧皮肤有大小不一 的出血斑点 方形、菱形红色疹块猪丹毒 耳尖、鼻端、四蹄呈紫色沙门氏菌病 下腹和四肢内侧有痘疹猪痘 咽喉部明肿大链球菌病、猪肺疫等

蹄部皮肤出现水泡、糜烂、溃疡口蹄疫、水疱病等 肛门肛门周围和尾部有粪污染腹泻性疾病 淋巴结颌下淋巴结肿大,出血性坏死猪炭疽、链球菌病全身淋巴结有大理石样出血变化猪瘟 咽、颈及肠系膜淋巴结黄白色干酪 样坏死灶 猪结核 淋巴结充血、水肿、小点状出血急性猪肺疫,猪丹毒,链 球菌病 支气管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髓样肿胀猪气喘病、猪肺疫、传染性胸膜肺炎、副伤寒 肝坏死小灶沙门氏菌病、弓形体病、 李氏杆菌病、伪狂犬病

猪瘟与猪丹毒的鉴别诊断要点

68、猪瘟与猪丹毒的鉴别诊断要点 猪瘟猪丹毒 季节不分季节多发于夏秋季节 年龄老幼都发病3~~~6个月 体温40.0~~41.5°C 42~~~43°C 食欲初期减退,渐废绝食欲废绝 皮肤较薄的地方有出血点指压不褪色指压褪色 粪便病初干硬,附有粘液,后期下痢,带血干硬如算盘珠,后期下痢 运动及姿势步态摇摆不稳有时出现神经症状后肢无力,关节发炎而跛行 咽喉有小出血点无 心脏内外膜有出血点内膜上有菜花样赘生物 胃及小肠出血性炎症充血,出血,胃底部大片出血 大肠回肠瓣附近扣状溃疡无 脾脏出血点出血,肿大 肾脏贫血,有小出血点暗红色水肿,有出血点 膀胱出血点无 淋巴结边缘出血,切面大理石状充血,肿胀,切面多汁 药物治疗无效青霉素疗效显著,磺胺类药物也有效69、猪瘟与猪丹毒的鉴别诊断要点 猪瘟猪丹毒 季节不分季节多发于夏秋季节 年龄老幼都发病3~~~6个月 体温40.0~~41.5°C 42~~~43°C 食欲初期减退,渐废绝食欲废绝 皮肤较薄的地方有出血点指压不褪色指压褪色 粪便病初干硬,附有粘液,后期下痢,带血干硬如算盘珠,后期下痢 运动及姿势步态摇摆不稳有时出现神经症状后肢无力,关节发炎而跛行 咽喉有小出血点无 心脏内外膜有出血点内膜上有菜花样赘生物 胃及小肠出血性炎症充血,出血,胃底部大片出血 大肠回肠瓣附近扣状溃疡无 脾脏出血点出血,肿大 肾脏贫血,有小出血点暗红色水肿,有出血点 膀胱出血点无 淋巴结边缘出血,切面大理石状充血,肿胀,切面多汁 药物治疗无效青霉素疗效显著,磺胺类药物也有效70、猪瘟与猪丹毒的鉴别诊断要点 猪瘟猪丹毒 季节不分季节多发于夏秋季节 年龄老幼都发病3~~~6个月 体温40.0~~41.5°C 42~~~43°C 食欲初期减退,渐废绝食欲废绝 皮肤较薄的地方有出血点指压不褪色指压褪色 粪便病初干硬,附有粘液,后期下痢,带血干硬如算盘珠,后期下痢 运动及姿势步态摇摆不稳有时出现神经症状后肢无力,关节发炎而跛行 咽喉有小出血点无 心脏内外膜有出血点内膜上有菜花样赘生物 胃及小肠出血性炎症充血,出血,胃底部大片出血 大肠回肠瓣附近扣状溃疡无 脾脏出血点出血,肿大 肾脏贫血,有小出血点暗红色水肿,有出血点 膀胱出血点无 淋巴结边缘出血,切面大理石状充血,肿胀,切面多汁 药物治疗无效青霉素疗效显著,磺胺类药物也有效71、猪瘟与猪丹毒的鉴别诊断要点 猪瘟猪丹毒 季节不分季节多发于夏秋季节 年龄老幼都发病3~~~6个月 体温40.0~~41.5°C 42~~~43°C 食欲初期减退,渐废绝食欲废绝 皮肤较薄的地方有出血点指压不褪色指压褪色 粪便病初干硬,附有粘液,后期下痢,带血干硬如算盘珠,后期下痢 运动及姿势步态摇摆不稳有时出现神经症状后肢无力,关节发炎而跛行 咽喉有小出血点无 心脏内外膜有出血点内膜上有菜花样赘生物 胃及小肠出血性炎症充血,出血,胃底部大片出血 大肠回肠瓣附近扣状溃疡无 脾脏出血点出血,肿大 肾脏贫血,有小出血点暗红色水肿,有出血点 膀胱出血点无 淋巴结边缘出血,切面大理石状充血,肿胀,切面多汁 药物治疗无效青霉素疗效显著,磺胺类药物也有效72、猪瘟与猪丹毒的鉴别诊断要点 猪瘟猪丹毒 季节不分季节多发于夏秋季节 年龄老幼都发病3~~~6个月 体温40.0~~41.5°C 42~~~43°C 食欲初期减退,渐废绝食欲废绝 皮肤较薄的地方有出血点指压不褪色指压褪色 粪便病初干硬,附有粘液,后期下痢,带血干硬如算盘珠,后期下痢 运动及姿势步态摇摆不稳有时出现神经症状后肢无力,关节发炎而跛行 咽喉有小出血点无 心脏内外膜有出血点内膜上有菜花样赘生物 胃及小肠出血性炎症充血,出血,胃底部大片出血 大肠回肠瓣附近扣状溃疡无 脾脏出血点出血,肿大 肾脏贫血,有小出血点暗红色水肿,有出血点 膀胱出血点无 淋巴结边缘出血,切面大理石状充血,肿胀,切面多汁 药物治疗无效青霉素疗效显著,磺胺类药物也有效

依据症状进行初步诊断猪病的方法

依据症状进行初步诊断猪病的方法 1、母猪无临床症状而发生流产、死胎、弱胎的病 ⑴细小病毒病,⑵死木胎病毒病,⑷衣原体病,⑸繁殖障碍性猪瘟,⑹猪乙型脑炎,⑺)伪狂犬病。 2、母猪发生流产、死胎、弱胎并有临床症状的病 ⑴猪繁殖和呼吸道综合征,⑵布氏杆菌病,⑶钩端螺旋体病,⑷猪弓形虫病,⑸猪圆环病毒病,⑹代谢病。 3、表现脾脏肿大的猪传染病 ⑴炭疽,⑵链球菌病,⑶沙门氏菌病,⑷梭菌性疾病,⑸猪丹毒,⑹猪圆环病毒病,⑺肺炎双球菌病。 4、表现贫血黄疸的猪病 ⑴猪附红细胞体病,⑵钩端螺旋体病,⑶猪焦虫病,⑷胆道蛔虫病,⑸新生仔猪溶血病,⑹铁和铜缺乏,⑺仔猪苍白综合征,⑻猪黄脂病,⑼缺硒性肝病。 5、猪尿液发生改变的病 ⑴真杆菌病(尿血),⑵钩端螺旋体病(尿血),⑶膀胱结石(尿血),⑷猪附红细胞体病(尿呈浓茶色),⑸新生仔猪溶血病(尿呈暗红色),⑹猪焦虫病(尿色发暗)。 6、猪肾脏有出血点的病 ⑴猪瘟,⑵猪伪狂犬病,⑶猪链球菌病,⑷仔猪低血糖病,⑸衣原体病,⑹猪附红细胞体病。 7、表现体温不高的猪传染病 ⑴猪水肿病,⑵猪气喘病,⑶破伤风,⑷副结核病,⑸羊的痒病,⑹羊的维斯纳病。 8、猪表现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和腹膜炎的病 ⑴猪传染性胸膜炎,⑵猪链球菌病,⑶猪鼻支原体性浆膜炎和关节炎,⑷副猪嗜血杆菌病,⑸衣原体病,⑹慢性巴氏杆菌病。 9、猪肝脏表现出坏死灶的病 ⑴猪伪狂犬病(针尖大小灰白色坏死灶),⑵沙门氏菌病(针尖大小灰白色坏死灶),⑶仔猪黄痢,⑷李氏杆菌病,⑸猪弓形虫病(坏死灶大小不一),⑹猪的结核病。

10、伴有关节炎或关节肿大的猪病 ⑴猪链球菌病,⑵猪丹毒,⑶猪衣原体病,⑷猪鼻支原体性浆膜炎和关节炎,⑸副猪嗜血杆菌病。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⑺猪乙型脑炎,⑻慢性巴氏杆菌病,⑼猪滑液支原体关节炎,⑽风湿性关节炎。 11、引发猪的肝脏变性和黄染的疾病 ⑴猪附红细胞体病,⑵钩端螺旋体病,⑶梭菌性疾病(大猪是诺维氏梭菌),⑷黄曲霉毒素中毒,⑸缺硒性肝病,⑹金属毒物中毒,⑺仔猪低血糖,⑻猪戍型肝炎。 12、引起猪睾丸炎肿胀或炎症的疾病 ⑴布氏杆菌病,⑵猪乙型脑炎,⑶衣原体病,⑷类鼻疽。 13、表现皮肤发绀或有出血斑点的猪病 ⑴猪瘟,⑵猪肺疫,⑶猪丹毒,⑷猪弓形虫病,⑸猪传染性胸膜肺炎,⑹猪沙门氏菌病,⑺猪链球菌病,⑻猪繁殖和呼吸道综合征,⑼猪附红细胞体病,⑽衣原体病,⑾猪感光过敏,⑿病毒性红皮病,⒀亚硝酸盐中毒。 14、猪剖检见有大肠出血的传染病 ⑴猪瘟,⑵猪痢疾,⑶仔猪副伤寒。 15、引起猪小肠和胃粘膜炎症的传染病 ⑴流行性腹泻,⑵传染性胃肠炎,⑶轮状病毒病,⑷仔猪黄痢,⑸猪链球菌病,⑹猪丹毒。 16、猪剖检见有间质性肺炎的传染病 ⑴猪圆环病毒病,⑵猪繁殖和呼吸道综合征,⑶猪弓形虫病,⑷猪衣原体病。 17、猪的耳壳增厚或肿胀的病 ⑴猪感光过敏,⑵猪肾炎与皮炎综合征,⑶猪放线菌病。 18、常见未断奶仔猪呼吸道症状的病原体及病因 ⑴猪繁殖和呼吸道综合征,⑵霉形体,⑶猪链球菌病,⑷克雷伯氏杆菌病,⑸双球病,⑹副猪嗜血杆菌病,⑺巴氏杆菌病,⑻缺铁性贫血。 19、表现猪蹄裂的病因 ⑴生物素缺乏,⑵饲喂生蛋白饲料,⑶地板粗糙,⑷硒中毒,⑸某些霉菌毒素所致。

猪瘟的临床诊断

猪瘟的临床诊断与实验室诊断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又称“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热性、致死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对养猪业影响颇大。1984年,国际兽疫局(OIE)将其列入A类传染病,我国目前将其定为一类传染病。 根据多年的流行病学研究和文献资料表明,大、中型养猪场通过科学而有效的免疫接种程序所建立的猪群,在猪瘟流行时只引起猪瘟的散发。尽管实行科学的防疫制度,包括疫苗提高药量,但没有完全扑杀带毒猪,某些养猪场就成为猪瘟的疫源地。因此,要不断地学习和研究预防猪瘟科学的措施、方法,主要环节是提高防疫措施、诊断、接种后的免疫预防和评价。对此,养猪场迫切需要及时诊断猪瘟和定期检疫猪瘟,只有快速、灵敏、准确、便捷的临床与实验室诊断,有利于有效地控制和扑灭猪瘟,从而保护养猪业。 1 临床诊断 猪体温变化明显,迅速上升到41℃,少数达到42℃,稽留不退。食欲不振,其特征为病猪把嘴放在食物处片刻,又回到休息处。精神萎顿,伏卧嗜睡,后肢无力。先便秘后腹泻,以后交替发生,粪便中混有粘液或血丝。后期部分病猪有尿血、气喘等症状。急性结膜炎流出粘液或脓性分泌物,有些上、下眼睑粘在一起。常在鼻端、耳、四肢侧、腹下有出血斑和出血点,指压不褪色。个别猪有神经症状:磨牙、痉挛、脚交叉、站立不稳。先天性猪瘟病毒感染可造成流产、木

乃伊胎、畸形、死胎、有震颤症状的弱仔猪出生、或外观正常但生产出被感染的仔猪。 全身性出血,皮肤、粘膜、实质器官都有充血和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淋巴结外观充血肿胀,切面周边出血,呈红白相间的“石样”。脾脏不肿大,边缘发现楔状梗死区。肾皮质色泽变淡,有点状出血。膀胱粘膜表现不同程度的充血,粘膜上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扁桃体出现梗死,随着细菌侵入发生化脓性炎症。肠道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和出血,回盲瓣、回肠、结肠可见轮层状溃疡即“扣状肿”。公猪包皮积尿。 根据以上临床症状、特征性病理变化,可以建立猪瘟的初步诊断,但应与猪丹毒、猪副伤寒、猪肺疫、猪弓形体和链球菌病等进行鉴别。 2 实验室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特征性病理变化,建立猪瘟的初步诊断,但确诊、非典型猪瘟,特别是仔猪表现的复杂症状,难以做出诊断,必须借助实验室诊断进行确诊,现在实验室诊断应用方法有动物试验、病毒分离、免疫荧光试验等。 2.1 动物试验 取病猪的扁桃体、脾脏、肾脏、淋巴结等组织(扁桃体是分离病毒首选器官,如采集不到扁桃体,也可采集脾脏、肾脏、淋巴结),剪碎、研磨,加生理盐水制成乳剂,无菌处理后接种易感猪,观察发

常见猪病及其防治--共计32个病

常见猪病及其防治--共计32个病 一、气喘病 (一)综述 猪气喘病又名猪喘气病、猪霉形体肺炎或猪支原体肺炎,国外称地方性肺炎。 病原为猪肺炎霉形体,霉形体曾被译作支原体。病原体主要存在于猪的呼吸道、肺和肺门淋巴结。 猪气喘病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特征为咳嗽和喘气,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同时易继发感染很多疾病,给养猪生产带来了重大的损失。 发病无年龄、品种、性别、季节性,哺乳仔猪和幼猪的发病率、死亡率较高,其次为怀孕后期及哺乳母猪。 寒冷、潮湿、多雨、饲养管理不当、卫生条件不佳等均可诱发本病或加重病情。病猪康复后带菌时间较长,有的长达1年左右。 (二)临症 间歇性咳嗽和喘气,流鼻涕,可视黏膜发绀;食欲无明显的变化,生长受阻。 体温一般正常,如发生继发感染则体温升高,病情复杂。 (三)病理 肺病变显著,肿大、水肺、气肺;肺的各叶前下缘出现融合性支气管肺炎病变区,界限明显。 从“猪肉样变”到“胰变”或“虾肉样变”(初期可见病变红灰色,切面细蜜似猪肉状,俗称肺的肉变,后期呈淡紫色、深红色、灰黄色,坚韧性增加,俗称“胰变”)。 继发感染后可见心包炎、胸膜炎、肺和胸膜粘连。 (四)防治 支原净100mg/kg或强力霉素150mg/kg或克痢平250mg/kg或硫酸粘杆菌素40mg/kg(断奶前后两周);卡那霉素、长效土霉素等也敏感。 免疫:猪喘气病灭活苗,小猪1~5日龄,0.25ml/头;留种用3~4月龄二免;种公、母猪2次/年,5ml/次。 猪年2008-06-18 14:23 二、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 (一)综述 又称猪副溶血嗜血杆菌病等,病原有嗜血杆菌、副溶血嗜血杆菌。 猪胸膜肺炎防线杆菌是黏膜的严格寄生菌,通常情况下,主要存在于猪的呼吸道中。本菌目前已经发现12个血清型,我国主要流行血清7心腹。 是一种接触性呼吸系统传染病。特征是急性出血性胸膜肺炎和慢性纤维性坏死性胸膜肺炎,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养猪业颇具危害的重要传染病之一。 急性病猪具有很高的死亡率,一般在50%左右,慢性常可耐过。 感染不分品种、年龄、性别、季节,以3月龄左右(6周~6月龄)的仔猪最易感,4、5月份和9、10月份最易发。 诱因为运输、气候骤变、通风不良、拥挤、环境突变及其他应激或加重病情。 (二)临症 高热,41.5℃以上;咳嗽,张口呼吸,后期呼吸困难,犬坐;有时见口鼻流淡红色泡沫样分泌物;鼻、耳、腿、体侧皮肤发紫;临死前口鼻腔流出血样泡沫样分泌物;个别猪

猪常见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猪常见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猪病种类多而病因复杂。但严重威胁养猪业的仍然是传染病,尤其是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副伤寒、大肠杆菌病等。严格遵循"预防为先,治疗为辅,防重于治"的猪病防治原则,做到:定期防疫,通常在每年的春、秋两季进行定期预防。目前除流感和传染性胃肠炎外,其余各病都有预防用疫苗。小猪满月后应注射仔猪副伤寒冻干弱毒疫苗,隔3~7天注射猪瘟、猪丹毒和猪肺疫疫苗。除常规预防外,必要时还须注射脑炎、口蹄疫、附红细胞体等疫苗;定期驱虫,一般在每年的春、秋两季各驱虫一次,育肥猪也可每一两个月驱虫一次;随时观察,随时观察猪的症状,以利及时治疗。 现将猪常见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简介如下: (1)猪瘟:一年四季,任何猪都可发生,传染快,症状为高热稽留,脓性结膜炎、初便秘,后腹泻,耳后、颈、腹、四肢内侧皮肤有出血,指压不退色。防治药物:无特效治疗药物。发病后对假定健康猪每头按4—8头份紧急注射猪瘟疫苗。 (2)猪丹毒:散发,夏季多见,架子猪易感。症状为发热42 ℃以上,绝食便秘,皮肤有瘀斑,有的病肤出现疹块并坏死,或有心内膜炎和关节炎症状。防治药物、青霉素类药物治疗。 (3)猪肺疫:秋末春初多见,中小猪易感。症状为高热,呼吸困难、咽喉肿胀,口鼻流泡沫液体,死前瘀斑,慢性者有肺炎和胃肠炎。防治药物:庆大霉素、磺胺类等药物。 (4)猪链球菌病:地方流行性,各种猪均易感。症状为高热稽留,废食、跛行、呼吸困难。皮肤有瘀斑,神经症状明显,病程短,死亡快。防治药物:抗菌消炎类药物。 (5)猪气喘病:无明显季节性,冬季多见。症状为气喘咳嗽,早晚吃食,运动时咳嗽明显,呼吸快。防治药物:卡那霉素、土霉素、咳喘速停等。 (6)猪日本乙型脑炎:7—9月份蚊子较多时易发。症状为体温升高、口渴、结膜潮红,粪便干燥如羊屎,有的呈明显神经症状。防治药物:磺胺嘧啶。 (7)猪流行性感冒:在天气骤变和冷湿季节易发。症状为发病突然,全群发生,体温升高,寒颤,呼吸急促,咳嗽,流清涕、眼结膜充血,病程短,2—6天即可康复。防治药物:抗菌素、磺胺类、解热类药物。

常见猪病用药大全

猪病用药大全 药名适应症用法 A 阿莫西林作为三线药,用于严重的肺炎,子宫 2-7MG/KGW,肌注 炎,乳房炎急泌尿道感染;组织穿透性比 羟氨苄青霉素强; 阿托品具有解毒及缓解胃肠蠕动,特别是 严重拉稀时,配合抗生素用有很好效果 阿维菌素新型驱虫药,对线虫,绦虫,吸虫及皮 肤寄生虫疥癣也有较好效果,但毒性较 大,易造成母猪流产 安洛血止血针 安钠加强心药 安乃近起着解热镇痛作用,临床上常用安 乃近配合青霉素治疗一般性不吃料的猪, 但要注意,对怀孕母猪使用的剂量不能过 大,否则会导致流产 安痛定起着解热镇痛作用,临床上常用安 乃近配合青霉素治疗一般性不吃料的猪, 但要注意,对怀孕母猪使用的剂量不能过 大,否则会导致流产 2-7MG/KGW,肌注氨苄青霉素作为二线药,用于严重的肺炎,子宫 炎,乳房炎急泌尿道感染; 氨茶碱平喘,舒张支气管,对喘气,咳嗽猪能 迅速平喘 氨基比林起着解热镇痛作用,临床上常用安 乃近配合青霉素治疗一般性不吃料的猪, 但要注意,对怀孕母猪使用的剂量不能过 大,否则会导致流产 2-10MG/KGW B 北里霉素对猪的喘气病效果较好,同时有一 定的促生长作用; 丙流苯咪唑对线虫,绦虫,吸虫均有较好效果,也 较安全 C 促排卵药物包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排卵2号,3 号等;配种后肌注,会使每胎产仔数增加 2-3只

D 大黄泻药 敌百虫传统上常用它进行猪驱虫,效果好, 但易中毒,有一定的健胃作用 地塞米松抗炎,抗毒,配合青霉素和安痛定使 用,但会导致母猪流产和泌乳减少 丁胺卡那对呼吸道感染,特别对咳嗽,喘气较 好,也有一定的毒性 5-15MG/KGW E 恩若沙星第三代喹若酮类,对呼吸道,肠道 病有较好效果 0.5-10MG/KGW 不能口服 F 氟哌酸属于喹若酮类抗菌素,对G+G-菌均 有效 0.5-10MG/KGW G 杆菌肽锌对G+菌有较强作用,对生长有促进 作用; H 红霉素广谱抗菌素;组织穿透性也较好; 对子宫炎,呼吸道炎效果较好; 8-10MG/KGW 环丙沙星第二代喹若酮类,效果比氟哌酸更 好 0.5-10MG/KGW 黄体酮用于母猪的保胎,安胎 磺胺-5-甲氧 嘧啶(长效磺胺D) 同上同上 磺胺-6-甲氧嘧啶(长效磺胺C) 广谱合成抗菌素,对猪弓形体病效 果好; 0.07-0.1克/KG口 服肌注 磺胺二甲基 嘧啶SM2 同上同上 磺胺甲基异恶啉SMZ又叫新若明抗菌谱较广,常与TMP合成增效0.07-0.1克/KGW 口服肌注 磺胺咪SG 不吸收,只对肠炎有效0.1-0.2MG/KGW 磺胺嘧啶SD 广谱合成抗菌素0.1-0.2MMG/KGW 口服肌注 J 金霉素广谱抗菌素,对肠炎,拉稀效果好 K 卡那霉素对呼吸道感染,特别对咳嗽,喘气较 好,但毒性较大 5-15MG/KGW

常见猪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常见猪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一、猪瘟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各年龄、品种、任何季节都可流行,传染性极强,是对目前养猪业威胁最大的一种疾病。 1、症状:一般为高热稽留,体温高达40℃以上,病程短则1天,长者达21-30天。初期猪群仅有一头至数头发病,经1周左右同群相继发病,病猪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急性死亡的可视黏膜和腹部皮肤有针尖大密集出血点。亚急性和慢性死亡的则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眼角处有多量脓性分泌物,皮肤有明显的出血点,特别是耳、腹下、四肢、会阴等处。脾脏中部梗死,回盲部有规则性纽扣状溃疡。针尖状出血是各器官的典型症状。有时可见扁桃体溃疡,舌、唇、齿龈结膜有时也可看到溃疡。 2、防治:坚持自繁自养,搞好预防工作,仔猪在出生后21日龄进行首免,普通猪瘟细胞苗4头份/头;60日龄进行二免,宜用猪瘟组织苗4头份/头;对受威胁猪场仔猪可在出生后进行超前免疫,猪瘟组织苗2头份/头,1.5小时后再吃初乳;对于外购仔猪应1周内进行猪瘟免疫,1月后做二免;对于母猪应于每次产后21天与仔猪同时防疫4头份/头;公猪每年春秋两季两次防疫。目前对该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用猪瘟高免血清配合抗生素有一定疗效,但治愈率不高,

建议淘汰病猪。 二、伪狂犬病 该病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笔者发现本病在有些地区有流行趋势,应引起足够重视。 1、症状:1-3日龄仔猪都很正常,第4天就发现有仔猪眼眶发红,闭目昏睡,体温升高到41-41.5℃,精神沉郁,口角有大量泡沫或流出唾液,有的病猪呕吐或腹泻,其内容物为黄色,遇到声音刺激,兴奋和鸣叫,有的病猪后腿抬起呈“鹅步式”。有的以神经症状为主,出现肌肉痉挛性收缩,角弓反张,仰头歪颈,有的呆立不动,头触地或头抵墙,死亡率很高。母猪则可能出现厌食、便秘或结膜炎,很少死亡。有的母猪分娩延迟或提前,有的产下木乃伊或流产,所产弱仔一般2-3天内死亡。 2、防治:预防是目前最好的方法。近年来,血清的效果也比较理想。早期,发现患有伪狂犬可以用高免血清,一般是20日龄以上的,还有治愈的希望。如果预防接种,可以在母猪产前30天进行,散养户一般建议用灭活苗;所产仔猪6-8周龄首免,30天后二免,建议用弱毒活疫苗。隔离、消毒、灭鼠也是非常必要的,以防病菌的传播。 三、弓形体病 弓形体病是弓形虫在无性繁殖过程中寄生在哺乳动物和人的有核细胞内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