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召公谏厉王弭谤知识点梳理

召公谏厉王弭谤知识点梳理

召公谏厉王弭谤知识点梳理
召公谏厉王弭谤知识点梳理

召公谏厉王弭谤

文学常识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史,时代大约在战国初年共二十一卷,分《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八部分,记叙由西周穆王二年起到东周贞定五十六年共538年各国内政外交等事件。司马迁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从此一般都认为《国语》乃()所作。由于《国语》在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所以《国语》又有()之称。《国语》的文字质朴简练,文学成就虽不及《左传》,但也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

注音

召.公()弭.谤()川壅.而溃()彘()瞽.献曲()瞍.赋()矇.诵()耆()

隰()阜()

虚词

1、以告()

2、道路以目()

3、国人莫敢言()

4、乃不敢言()

5、是障之也()

6、防民之口()

7、为川者、为民者:()()

8、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

9、财用于是乎出()()()

10、犹其有原隰衍沃也()11、胡可壅也()

12、若壅其口()13、于是国人莫敢出言()

重点实词

1.召公谏厉王弭谤()()虐()

2.民不堪命()()是障之也()

3.川壅则溃()

4.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5.耆、艾修之()不悖:不违背事理()

6.犹其有原隰衍沃也()()()()

7.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

8.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9.其与能几何()

词类活用

1、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2、师箴()()

3、道路以目()()

特殊句式

是障之也()

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

三年,乃流王于彘()

使监谤者()

是以事行而不悖()

夫民虑于心而宣之于口()

古今异义

亲戚

古义:

今义:

成语

道路以目: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常识积累

1、古书体例:

()体——《春秋》、《左传》

()体——《史记》、《二十四史》

()体——《论语》

()体——《国语》、《战国策》

2、年龄特殊称谓:

襁褓()孩提()总角、垂髫()豆蔻()

及笄【jī】()弱冠()而立()不惑()

知天命、艾()花甲、耆()古稀()耋【dié】()耄【mào】()期颐【yí】()

3、盲人称谓:

瞽-----

瞍-----

朦-----

4、关于谥号:

谥号: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

属表扬的有:文、武、景、烈、昭、穆、明、睿、康、庄、宣、懿等;

属于批评的有:炀、厉、灵等;

属于同情的有:哀、怀、愍、悼等。

译文:

周厉王暴虐无道,老百姓都指责他的暴政。召公告诉厉王说:“人民忍受不了这样的暴政了!”厉王发怒了,找来卫国的巫师,派他监视那些指责朝政的人。根据卫国巫师的报告,厉王就按照报告把那些指责他的人杀掉了。老百姓都不敢说话了,在路上遇见,也只是以眼神示意。

周厉王高兴了,告诉召公说:“我能制止老百姓的指责议论了,人们再也不敢说什么了。”召公说:“这是阻塞人们的言论啊。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流更严重。河流壅塞而崩溃泛滥,伤害人一定很多。人民也是这样。因此,治水的人要挖开水道,使它通畅流淌;治民的人也应开导他们,使他们畅所欲言。所以天子处理政事时,让公卿以至列士进献讽谕诗,让盲乐师进献乐曲;让史官进献史籍;让太师进献劝谏的箴言;让无眸子的盲人吟咏,让有眸子的盲人诵读;让各种乐工进谏,让平民百姓把他们的话传上来;让近臣尽力规劝,让王室成员弥补天子的过失,监察朝政;盲乐师和史官以乐歌、史籍之言教诲天子;让国内元老将这些意见加以归纳整理,然后,由天子斟酌处理。这样做事就不致违背情理。“人民有口,就像土地上有山水,财物用度都从这里出产;又如土地上有高原、洼地、低平之地、水浇之田,衣服、食物也从这里出产。人民用嘴发表意见,政事的好坏就列举出来了。推行好的防止坏的,就能使财用、衣食增多起来。老百姓内心考虑的事能说出来,在考虑成熟之后自然就表现在言谈中,怎么能加以堵塞呢?如果堵住了老百姓的嘴,还有多少人会关心政事呢?”

周厉王不听。从此以后,老百姓再也不敢说话了。过了三年,老百姓就把厉王流放到彘地去了。

主旨:周厉王是个暴君,他采用禁止、杀戮的镇压手段堵塞言路,对邵公的劝谏置若罔闻,人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一举奋起,把他流放到彘地去,拥戴周公、邵公执政,这在历史上被称为共和政治。说明人民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不让人民说话的暴君最终只会自食其果。邵公能够重视人民的意见,体现了中国古代就已有民本思想的优秀传统。

管理学原理考点整理

管理 管理与非管理的区别 管理者:通过协调和监管其他人的活动以达到组织目标。 高层管理者:对组织负全责,主要侧重于沟通组织与外部的联系和决定组织的大政方针,注重良好环境的创造和重大决策的正确性。 中层管理者:承上启下,主要职责是正确领会高层的指示精神,创造性地结合本部门的实际工作,有效指挥各基层管理者开展工作,注重日常事务管理。 基层管理者:主要职责是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人员,保证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计划和指令,他们主要关心的是具体任务的完成 组织:指一种由人们组成的、具有明确目的和系统性结构的实体。效率: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方式、低资源浪费)效果:所从事的工作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结果、高目标达成)管理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计划:确定目标,制定战略,开发分计划以协调活动; 组织:明确要完成的任务,任务分类组合,谁去完成任务,信息与决策过程等; 领导:指导和激励参与者,进行沟通,解决冲突等。 控制:对活动进行监控以保证其按计划完成等。 管理职能的表现形式 决策与计划:产生方案、制定计划 组织:设计组织结构和人员配备

领导:确定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控制:识别和纠正偏差 明兹伯格的管理角色 人际关系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 信息传递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者 决策制定角色:企业家、危机处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管理技能 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对下属的领导能力、处理不同小组之间的关系的能力) 概念技能:把观点(子)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附加模块 古典方法 1.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 代表人物: 泰罗(假定工人都是“经济人”) 实验:搬运铁块实验、铁砂和煤炭的铲掘实验 内容:工作定额、标准化、能力与工作配合(人事管理原则)、差别计件工资制、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密切配合以达“双赢”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归纳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梳理 一、通假字 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二、古今异义 ①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义:十分之一。今义:基数词。) ②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古义:到底,达到,动词。今天:表示另提一事,关联词。) ③于是余有叹焉(古义:(于是,对此)在这个时候。今义:由于这个、因此。) ④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义:不同寻常。今义:特别,副词。) 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治学的人、求学的人。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三、一词多义 1.道 ①有碑仆道(道路,名词) ②何可胜道也哉?(说,动词) 2.名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命名、取名,名词作动词)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说出名字,名词作动词) 3.其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那,代词,指代慧褒埋葬的时间) ②距其院东五里(那,代词,指代慧空禅院) ③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它,代词,代仆碑) ④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前“其”,代词,代“穴”;后“其”,代词,代好游者) ⑤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也(前“其”,它,代词,指代后洞;后“其”,那些,代词,代游客) ⑥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它,代词,指华山洞) ⑦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前一个“其”,结构助词,不译;后一个“其”,那个,指示代词) ⑧而予亦悔其随之(自己,代词,指作者) ⑨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他们,代词,指代“古之人”) ⑩其孰能讥之乎?(难道,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 4.以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因为,介词) ②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 ③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用来,介词) ④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 5.之 ①而卒葬之(代词,这里) ②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代词,它,代指华山) ③褒之庐冢也/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结构助词,的) ④而余亦悔其随之(代词,他) ⑤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中学综合素质考试知识点梳理

综合素质 第一章职业理念 第一节教育观 1、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所持有的看法。核心是“教育为了什么”,即教育目的。 ①以提高国民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 ②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观的内涵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创新教育是素质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教育的核心)⑤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外延:连贯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终身的教育活动 3、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①国家政策保障 ②推进新课程改革 ③学校管理、课外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重要途径) 4、新课改带来的教学转变 ①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 ②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③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④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5、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 ①发挥教师的作用 ②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③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6、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①全面素质与片面素质的区别(德育为先,五育并举) ②价值取向的区别(培养符合社会进步所需要的人才) ③教育方针的区别(实施了党的教育方针) 应试教育素质教育 教育对象主要面向少数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面向所有学生 教育目的偏重知识传授,忽视德育、体育、美 育、心理教育和生产劳动教育 德育、体育、美育、心理教育和生产劳 动教育全面进行 能力培养只重视技能训练,忽视能力培养重视各种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以死记硬背和机械重复训练为主,使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使学生生动、活 泼、主动地学习,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学生评价筛选性评价,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 生的主要标准甚至唯一标准 发展性评价,评价方式多元,评价主体 多元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较难,过于偏重学科体系, 忽视综合性及应用性内容,存在着脱 离学生生活实际,忽视实践等问题 降低教学内容的深度和难度,弱化学科 体系,重视综合,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经 验、联系实际 教学着眼点局限于学校注重发展性,终身教育,终身学习 7、素质教育的实施障碍 ①对素质教育的误解 ②沉重的课业负担

(完整版)富贵不能淫知识点新归纳

《富贵不能淫》知识点最新归纳整理 一:原文: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俱,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往之女家,毕敬毕戒, 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 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二: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 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 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 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 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至于大丈夫,则应 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 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 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 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三、生字难字(略) 四、书下注释:(如有出入,以教材为准) 富贵:指有钱有地位。淫:使……迷惑。 居天之下广居:居住。居所。得志,与民由之:实现; 实行。

独行其道:固守。原则,行为准则。安居:安静。 熄:平息,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是:这。 焉得:怎么能。威武:威胁暴力。 五、结构 第一段:景春提出大丈夫的标准。 第二段:孟子反驳并提出自己关于大丈夫的标准。 总结起来比较重要的内容 大丈夫的做法: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大丈夫的理想(处世态度):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大丈夫的操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关于大丈夫的名言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成为他们坚守正义的座右铭。 在说理方面孟子由浅入深,由此及彼,从妾妇之道谈到为大丈夫之道,深入浅出,极具说服力。 六、习题 1.景春认定公孙衍与张仪是大丈夫的理由是什么。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孟子关于妾妇之道的最终结论是什么。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 3.你怎样理解孟子提出的“富,贫,威”这一大丈夫的标准?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总结备课讲稿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总 结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一、选择 1、管理者的角色(或者简答) 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 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企业家、调解人、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2、基层管理者侧重短期的作业计划。 3、在这样的背景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持续四五十年的社会性管理研究潮流,这一时期被人们称为“ 管理运动”。 4、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重要代表,后来成为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 5、韦伯认为等级、权利和科层制度是一切社会组织的基础。对于权力,他认为有三种类型:超凡权力、传统权力和法定权力。法定权力是法律规定的权力,只有它才能作为科层组织体系的基础。 6、韦伯被后人称为“ 组织理论之父”。 7、以泰勒(科学管理之父)、法约尔(管理过程之父)、韦伯等人的理论为代表的古典管理理论广泛传播和实际应用,大大提高了效率。 8、古典管理理论学派的理论前提是“经济人” 假设。 9、经验主义学派主张通过分析大企业的管理经验来研究管理问题。 10、系统管理学派将企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以系统的观点分析企业内部和企业同周围环境的关系。 11、权变理论学派认为,在管理中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部条件随机而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12、企业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层次,其中精神文化

是核心。 13、管理的14条基本原则: 劳动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报酬、集中、等级链、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团队精神 14、根据环境不确定性的程度,把环境分为动态环境和稳定环境 15、根据环境内容的性质,把环境分为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科学技术环境和自然环境 16、管理的特殊环境主要包括顾客、供应商、竞争者、管理机构和战略联盟伙伴 17、滚动式计划发:分段编制,近细远粗 18、组织目标是环境因素、组织系统本身以及组织成员需要三方力量相互协调的产物 19、定向预测方法:是专家调查法, 包括专家会议法和德尔菲法。 20、按照决策的重复程度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21、预测种类包含:经济预测、技术预测、社会和政治预测。其中经济预测包括宏观经济预测和微观经济预测 22、宏观经济预测内容:最终产品的社会需要量、非生产性的社会需求、再生产的社会条件、财政税收信贷储蓄等的变动、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社会总需求、劳动力的需求与供给等。 23、宏观经济预测的用途:为制定国民经济规划,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24、微观经济预测的内容:产品销售市场、物资供给市场、人力资源市场、同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梳理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梳理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梳理 一、文学常识 王安石(1021—1086),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抚州临川(今属江西省临川县)人。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文,又称王文公。王安石自幼随做地方官的父亲王益转徙于新淦、庐陵、新繁、韶州等地,至景祐四年(1037),全家始定居于江宁(今南京市)。 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考中进士。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副宰相),开始推行新法。次年十二月拜相,继续推行新法。因为遭到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势力的激烈反对,于熙宁七年(1074)罢相,次年复拜相。 熙宁九年(1076)再次辞去相位,晚年退居江宁,潜心于学术研究和诗歌创作。元祐元年(1086)司马光执政,尽废新法,王安石忧愤病死。王安石事迹,见《宋史本传》、《续资治通鉴长编》《宋诗纪事》《宋人轶事汇编》《宋稗类钞》等。 二、知识点梳理 (一)通假字 1. 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二)词类活用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3.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名词活用为动词,尽情享受) 4.有泉侧出。(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 5.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6.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 7.而其见愈奇。(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8.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9.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10. 则或咎其欲出者。(咎:形容词用作动词,指责。) 1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12.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幽暗昏惑:形容词作名词,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 13.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误。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14.往往有得。(得:动词用作名词,收获) (三)特殊句式 1、文言固定句式: (1).有怠而欲出者。(有一个……的人。) (2).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吗?) (3).何可胜道也哉!(哪里……呢!)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的缘故。) 2、省略句:

职业教育学考试全部重点

第一章 1.职业分类:是以工作性质的同一性为基本原则,采用一定的标准和方法,依据一定的分类原则,对从业人员所从事的各种专门化的社会职业所进行的全面系统的划分与归类。3.20世纪50年代,我国编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简称《大典》)将我国职业归为8大类,66中413小1838个细类(职业)。 4.职业教育的特性:职业性、社会性、实践性、大众性、终身性。 5.职业教育的发展阶段 1)职业教育的萌芽:学徒制是古代社会实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官员中也承担着一部分职业教育。2)学校职业教育的产生:从产业革命开始到19世纪末为职业教育的开创阶级。(1866年6月由左宗棠奏设的福建船政学堂) 3)国外职业教育的发展: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被称为美国教育史上第二个里程碑的“史密斯一休斯法”,(该法以拨款的方式大大促进了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巴洛夫与福斯特是二战后国际职业教育界极具影响力的两位学者。 4)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颁布实施的学制《壬子葵丑学制》,这学制到1922年新学制产生时才被废止。 中华职业教育社自1917年成立,黄炎培等是我国的职业教育的奠基人、创始人。 1996年5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 6.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解答、论述) 1)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综合化(2)职业教育国际化(3)职业教育终身化(4)职业教育管理法制度(5)职业教育办学层次高移化(6)职业教育全民化(7)职业教育协同化(8)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 第二章 1、论述职业教育在农民工当中的作用?(P30) 2、职业教育促进农民人力资源能力建设:1)促进农民产业意识的萌芽和产业经营能力的提升2)促进农民先进思想和先进文化理念的建立(3)促进农民对自身发展问题的自觉关注 3、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 1)为经济发展输送技能技术型人才2)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发展3)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经济对职业教育的作用? 1)经济发展水平并制约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其发展规模和速度纵向发展快2)经济发展水平决定职业教育的内容和方法3)经济发展程序决定和制约职业教育的结构4)经济体系决定职业教育管理体系 4.职业教育与企业文化1聚合企业文化2选择企业3传递、传播企业文化4创新企业文化 第三章 2.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内涵:就是培养目标构成的具体内容,也即职业教育目标达成后受教育者所应达到的规格和质量 (1)职业知识素质层面:主要包括个体的职业基础、职业资格、职业适应和职业发展等 (2)职业能力素质层面:主要包括个体的认知能力、操作技能、技术分析和学习潜力。 (3)职业心理素质层面:指个体顺利完成其所从事的特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职业动机:指个体从事职业的内在动力与兴趣 职业效应感:指个体对自己能自己能否适应某种职业的自我评价,包括学习专业理论与实践中过程感受、经验,以及对以后学习程度中可能遇到困难的估计和迎接挑战的信心 职业价值观:是个体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 职业道德观:主要指个体职业道德标准的认识和体验包括职业的荣誉感、幸福感、义务感和责任感等职业理想与追求:指个体对将来所从事职业前途与目标的追求与设计,即学生对前景的规划与展望 第四章 1.构造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原则(p47 考解答题) (1)适应性原则(2)整体性原则(3)开放性原则(4)发展性原则(5)可行性原则

富贵不能淫复习资料及答案

《富贵不能淫》复习资料 一、文学常识 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是继孔子之后又一位儒家大师,被尊称为“”,与孔子并称“”。其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强调“民贵君轻”、“省刑薄赋”;提出“性善”论;主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论点。 《孟子》一书现存七篇。宋朝朱熹把合称为“四书”。 二、基础知识 1、解释:富贵:淫:居天之下广居: 得志,与民由之:独行其道:安居:熄: 是:焉得:威武:无违夫子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3、翻译:(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一怒而诸侯俱,安居而天下熄 (3)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4)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大丈夫的做法: 大丈夫的理想(处世态度): 大丈夫的操守: 说理方面孟子由浅入深,由此及彼,从妾妇之道谈到为大丈夫之道,深入浅出,极具说服力。 四、习题练习 1.景春认定公孙衍与张仪是大丈夫的理由是什么: 2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大丈夫的形象。 3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举例说明你对大丈夫的理解

4孟子关于妾妇之道的最终结论是什么: 5“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是”和“此”各指代什么 6.你怎样理解孟子提出的“富,贫,威”这一大丈夫的标准 7.对于孟子提出的“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这一主张你有怎样的认识 8.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作答。 9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文中哪句话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 10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与“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11.请谈谈“富贫威”这句话的现实意义。 富贵不能淫文言文知识点 1、注音:往之女()家富贵不能淫() 2、通假字:往之女家 3、古今异义: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古义:今义: 4、一词多义: (1)居天下之广居第一个:第二个:

管理学知识点整理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一、管理的概念与性质 1.管理的定义 (1)世界著名管理学家对管理下的定义: 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对管理下的定义:确切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对管理学下的定义:管理即制定决策。“现代经营管理之父”亨利·法约尔认为:管理是所有的人类组织都有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由5项要素构成: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 现代管理大师哈罗德·孔茨对管理下的定义:管理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他认为管理包括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5个职能,管理的目标就是创造盈余 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管理就是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加有效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4个职能。 综合以上各种管理的定义,可给出如下定义: 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运用和整合组织资源,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来协调组织中的群体行为,达成组织既定目标和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 2.管理的二重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相联系的,它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方面能协调一致,有序进行,以提高生产的效率的客观要求。 管理的社会属性是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它要代表一定社会制度中的一定阶级的意志,反映一定阶级的利益要求。因此从管理学的社会属性来看,社会主义的管理和资本主义的管理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 3.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管理的科学性是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人们通过一个多世纪的不断研究和探索,已经抽象总结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反映管理过程中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人们一方面利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来指导自身的管理实践,解决新的管理问题,另一方面又以管理活动的结果来衡量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理论和方法是否正确,是否行之有效,从而使管理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验证、丰富和发展。因此,管理是一门科学,是有规律可循的。 管理不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而且还是一门正在发展的科学。管理科学没有,也不可能为管理者提供解决一切问题的标准答案,他只是探索管理的一般规律,指导人们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进行管理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又是一门艺术,即利用系统化的知识——科学,并根据实际情况发挥创造性的艺术。 二、管理的要素、职能、任务和作用 1.管理的要素: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归纳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1. 长乐王回深父。 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二)词类活用 1. 始舍. 于其址。 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2. 名. 之曰褒禅。 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3. 有泉侧. 出。 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 4. 问其深.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5. 好游者亦不能穷. 也。 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 6. 而其见. 愈奇。 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7. 盖其又深,则其至. 又加少矣。 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8. 火尚足以明. 也。 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9. 不得极. 夫游之乐也。 极: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10.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 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11. 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 者,何可胜道也哉。 ● 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 ● 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 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三)文言固定句式 1. 其.孰能讥之乎. ? (难道……吗?) 2. 何.可胜道也哉. ! (哪里……呢!) 3.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这就是……的缘故。) (四)省略句、判断句 1.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宾语) 2. 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宾语) 3.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4.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六)状语后置句 1.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七)重点翻译句 1.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2.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八)多义词

教育学知识点整理

教育学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的概念: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是指由国家提出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所构成的一个教育目的系统。 3.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活动。 4.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它是一种具有强制性、法律保障的、免费特征的教育制度。 5.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身心变化。 6.教师专业化: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 7.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 8.经验课程:也称为活动课程,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课程。

9.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10.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将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安排教师有计划地面向全班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二.简答题 1. 学校产生的条件: (1)进入奴隶社会后,金属工具代替了原始社会的石器,生产水平提高了,有了剩余产品且足以供养一部分人脱离直接的生产劳动,专门从事教育与学习,学校的产生有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以及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教师。 (2)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社会生产、生活经验,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更丰富的教育容。 (3)文字的产生,为学校传授知识提供了便利的工具。 (4)私有制的产生,社会贫富两级分化,对立的阶级形成,国家机器产生,统治阶级为强化对劳动人民的统治,迫切需要有专门的机构培养阶级的接班人和为其服务的官吏及知识分子,学校的产生有了客观的需要。 2. 多元智力视野中的学生观 第一,对所有学生都抱有热切的成才期望,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智力特点,使我们的教育真正成为“愉快教育”和“成功教育”。 第二,针对不同的学生的不同智力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即教师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梳 理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第一节管理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1、管理: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的基本特征 ⑴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只要存在两人以上的集体活动,并具有一致认可的目标,就需要协作,需要管理。管理具有普遍性,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⑵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其责任是: ①管理一个组织,即确定组织的使命、目标以及如何实现目标; ②管理管理者,即管理者要培训下属,并运用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进行管理; ③管理工作和员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⑶管理具有特定的任务、职能和层次。管理的任务是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其中共同工作的人们能够以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目标;任何管理者都要承担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与控制五项基本职能;管理具有层次性,组织中的管理者大致可以分为上、中、下三个管理层次,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拥有的权力大小不同,关注与处理问题的类型、方式不同。 ⑷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使组织成员的行为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5-7 3、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 ⑴管理是一门科学,目前管理知识已经成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包括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技术; ⑵管理也是一门艺术。管理的艺术性强调的是管理的实践性,即管理活动要因地、因时、因人而制宜,具有灵活性; ⑶最富有成效的管理艺术建立在对管理理论的理解之上。靠经验、凭直觉、碰运气,难以取得有效成果; ⑷靠背诵管理原理和原则,忽视实际情况,缺乏创造性,其管理活动也会是无效的。 因此,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有效的管理活动应是两者的有机结合。7-8 第二节管理的性质 1、管理的性质管理具有的两重性,即管理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游褒禅山记 知识点整理

游褒禅山记 1.读音 褒禅(chán)庐冢(zhǒng)漫天(màn)谬误(miù) 窈然(yǎo)咎(jiù)相之(xiàng) 2.词类活用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 (2)以故其后名之日“褒禅”(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 (3)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走到……尽头) (4)火尚足以明也(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照明) (5)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艰险遥远的地方) (6)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使动用法,使……错;传:动词活用为名词,流传的文字) (7)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尽情享受) (8)则其至又加少矣(动词活用为名词,到的地方) (9)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使动用法,使……昏惑) (10)有泉侧.出(名词作状语,在一侧) (11) 则或咎.其欲出者(责备) (12)夷.以近(平坦) 3.特殊句式 (1)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判断句,用“……也”表示判断) (2)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判断句,用“……也”表示判断) (3)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状语后置句,介宾结构后置) (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省略句) (5)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省略句) 4.整理“其”和“观”的意义和用法 其 1、其下平旷 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则或咎其欲出者 4、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5、择其一二扣之 6、其皆出于此乎 7、其孰能讥之乎8、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9、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 1代词山2代他们3代那个4代自己 5 代其中的 6句首副词表揣测大概7副难道8副一定9假设连词如果 观 1、古之人观于天地 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3、此岳阳楼之大观也 4、大王见臣列观 5、坐井观天 1、观察 2、景象 3、景象 4、一般的台观即章台 5、观看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绪论 1.在英国,1963 2. 3. 4.高等教育学:((2(3)研究对象——高等教育这一特 殊教育活动。 5. 6.(记忆:大学的3大职能——教学、 7. 8. 4。 9. 10.)身心发展趋于成熟()思维的组织性、深刻性、独立性、创新性(3)情绪情感内容丰富(大学生情绪体验往往表现两极性的特征 ——非好即坏)(4 11. 12.1922年,中华教育改进社在济南召开第一次年会,把高等教育专门列为第二组,这可能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高等教育研讨会。 13.年,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成立,标志高等教育在我国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从而开始了高等教育研究从非制度 14. 15. 16.从事高等教育研究首先要有问题意识。 17.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确定研究问题的一般要坚持3原则:(1(2(3 18.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0个)——分析法与综合法、归纳法与演绎法、调查法、观察法、比较法、历史法、文献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 19. 20.为什么学习高等教育学:(1)高校教师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工作(自解:包括教师、管理人员)要懂得教育活动的规律(2)高校教师从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教学) 3)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学习高等教育学。 21.3条标准:(1)需要长时间学习(2)具有市场准入限制,即不可替代和垄断(3)专业人员拥有专业问题的发言权。 22.:(1)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2)具备评价学生和帮助学生的能力(3)对学生需求市 场做出反应(4)具备学者的敬业精神(5)掌握教育学的最新研究成果(6)信息技术应用 第二章高等教育历史发展(上)(外国部分) 1.现代意义的大学起源于欧洲,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高等教育在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拥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现代意义的高等教育始于清末京师大学 堂。 2.现代大学最早产生于12。 3.)学园”,后来Academy成为“学院”或“研究院”的通称。 4.1088。

21富贵不能淫知识点整理

21 富贵不能淫 原文和译文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生气,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便平安无事。”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孟子说:“这怎么能算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成年举行冠礼时,父亲教导他;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女儿出嫁时,母亲教导她,送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小心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是妇女之道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住在天下最宽敞的住宅‘仁' 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走在天下最光明的大路‘义'上;得志的时候和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背景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期。当时,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面对这样一种社会现实,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他到处游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 主张。孟子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思想,指出“民贵君轻”,劝导统治者重视人民。同时他反对诸侯互相攻伐,以武力相兼并,提出“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的观点。他极力主张“仁政”,恢复井田制,省刑薄赋,确保“黎民不饥不寒”。 常识 孟子(约前372 年~约前289 年),名轲,字子舆,邹(现在山东邹城市)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尊称孟子为“亚圣”。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他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 (一)古今异义 1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2.母命之 3.以顺为正者 4.富贵不能淫 (二)词类活用 1.富贵不能淫 2.贫贱不能移 3.威武不能屈 三)特殊句式 1.省略句戒之曰。省去主语“母亲” 2.判断句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者,……也”,表判断)*“大丈夫”的标准。 (1)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 (2)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 (3)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施加因素都不能使之迷乱、动摇、屈服;主旨 《富贵不能淫》通过景春与孟子对于“大丈夫”的不同解释,明确了孟子关于真正的“大丈夫”的标准。激励人们要坚持正道、不畏强权。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汇总

管理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管理概述 管理的概念: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协调各类资源,以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载体是组织;手段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本质是协调;对象是人,财,物,信息等各类资源;目的是实现共同目标。 管理的核心:决策管理的基本职能(四个):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管理者的技能:①技术性技能②人际关系技能③概念性技能(构想技能) 管理的性质:①管理的二重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②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3普遍性 管理者分类:按层次分:高层中层基层(中层管理者比基层管理者更多地依靠正式权力与沟通技巧)按内容分:战略战术执行 按综合程度分:综合专业 管理者素质:①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②知识能力素质③身体素质 亨利.明茨伯格[加]—角色 人际关系角色:代表人(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 信息传递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制定角色:企业家谈判者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 科学管理理论:泰勒吉尔布雷斯夫妇甘特 泰罗(勒)[美],1911年《科学管理原理》—科学管理之父 科学管理原理内容:1工作定额原理2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3标准化原理4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5劳资双方的密切合作6职能工长制7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8例外原则 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 组织管理理论亨利.法约尔马克斯.韦伯切斯特.巴纳德 亨利.法约尔[法],1916年《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组织管理理论之父【第一个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 一、区别经营和管理:六大活动:商业,安全,技术,财务,会计,管理 二、管理的职能: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三、管理的十四项原则:14条基本原则:分工,权利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报酬合理,等级制度与跳板,适当的集权与分权,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 四、管理教育的重要性。管理是一种独立的适用于所有类型事业的活动;随着管理层级的不断上升,管理能力越重要;管理是能够传授的。 五、管理的普遍性。 马克思.韦伯[德],《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行政管理理论【组织理论之父】 韦伯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主要特点如下: 权威来源:①合理合法式权威②传统式权威③个人崇拜式权威 行为科学理论(20世纪20年代) 梅奥[美]—霍桑实验 1车间照明实验 2继电器装配试验(福利试验)-工作环境和物质条件间接影响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大规模访谈计划-社会归属和人际关系 4接线板绕线组的工作室试验-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霍桑实验结论①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 正式组织以效率逻辑为主要标准,非正式组织以感情逻辑为主要标准 行为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个体行为研究#动机与激励理论#群体行为研究#组织行为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完整归纳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完整归纳 二、词类活用 1. 始舍于其址。 2. 名之曰褒禅。 3. 有泉侧出。 4.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5. 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6. 而其见愈奇。 7.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8. 火尚足以明也。 9.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名: 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侧:名 词作状语,在一侧。 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 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极: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10.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 险远。 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11. 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 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三、特殊句式 (一) 判断句 ①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者,……也:“者”表停顿语气,“也”表判断语 气) ②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者,……也) ③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者,……也) ④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因果判断句,“此”是主语,“所以”相当于现代 汉语的“……的原因”,“也”语气助词,表判断) ⑤ 此余之所得也(此……也) (二) 倒装句 1 ?状语后置句 ①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②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 ?定语后置 ① 有穴窈然。 (三) 省略句 ① 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省宾语) ②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省宾语) ③ 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省宾语) ④ 有碑仆(于)道(省介词) (四) 文言固定句式 ① 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吗) ② 何可胜道也哉! (哪里……呢!) ③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的缘故。) 四、重点语句 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2.于是予有叹焉。古人之一、通假字 1. 长乐王回深父 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全面总结

第一章管理与管学 一、管理的概念与属性 【1】管理的概念: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包括:(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 (2)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3)协调必产生在组织中,协调的中心是人,协调的法具有多样性。 【2】管理的二重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体现人与物的关系 强调管理的自然属性,就是强调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的基本性质或一般性质。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活动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 管理的社会属性:体现人与人的关系 强调管理的社会属性,就是强调其不能脱离特定生产关系和特定社会制度、不能回避管理为谁的利益而服务的特殊性质或社会性质。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社会历经变迁,但管理的这种特殊性质从根本上仍然没有改变 【3】管理的科学性、艺术性与技术性 管理的科学性:遵循客观规律、客观规则,具有普遍性和真理性。 管理的艺术性:富有创造性 管理的技术性:技术手段、法 二、管理的主体与客体 【1】管理者:管理者是从事管理工作,负有领导和指挥下属完成任务职责的人。是指挥别人活动的人。管理者是管理的主体。 管理者的层次: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操作者

高层:全面负责整个组织的管理,负责制定组织的总目标、总战略,掌握大政针并评价整体绩效---“挥手” 中层:贯彻执行高层管理者制定的重大决策,监督协调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注重日常的管理事务---“叉腰” 基层:给下属作业人员分派具体工作任务,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活动,保证各项活动的有效完成 管理者技能:基本技能一: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 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基本技能二: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基本技能三: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 象化的精神能力 管理者的角色:正式权力和地位: 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 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2】管理的客体 管理的客体是组织的各种资源,包括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 市场资源、知识产权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基础结构资源、组织能力资源 三、管理的职能:管理具有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这五种最基本的职能 四、管理学的对象与法: 管理学以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原理和法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管理学的研究法:归纳法、实验法、演绎法 小结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整理

十七、游褒禅山记 一、通假字 无 二、古今异义 ①) 今天:表示另提一事,关联词。) (于是,对此)在这个时候。今义:由于这个、因此。) ④(古义:不同寻常。今义:特别, 副词。) ⑤ 求学的人。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三、一词多义 1.道 ①有碑仆道(道路,名词) ②何可胜道也哉?(说,动词) 2.名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命名、取 名,名词作动词)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说出名字,名词作动词)

3.其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那,代词,指代慧褒埋葬的时间) ②距其院东五里(那,代词,指代慧空禅院) ③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它,代词,代仆碑) ④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前“其”,代词,代“穴”; 后“其”,代词,代好游者) ⑤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也(前“其”,它,代词,指代 后洞;后“其”,那些,代词,代游客) ⑥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它,代词,指华山洞) ⑦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前一个“其”,结构助词,不 译;后一个“其”,那个,指示代词) ⑧而予亦悔其随之(自己,代词,指作者) ⑨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他们,代词,指代“古之人”)⑩其孰能讥之乎?(难道,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 4.以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因为,介 词) ②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 ③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用来,介词) ④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连词,相当于 “而”,表并列) 5.之

①而卒葬之(代词,这里) ②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代词,它,代指华山) ③褒之庐冢也/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结构助词,的) ④而余亦悔其随之(代词,他) ⑤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结 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6.焉 ①于是予有叹焉(兼词,于此,对这件事) ②而人之所罕至焉/ 然力足以至焉(代词,那里,指险远 的地方)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①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侧,从侧面、从旁边) (二)名词作动词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筑舍居住) ②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名, 命名、取名) ③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名,说出) (三)形容词作动词 ①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 (四)形容词作名词 ①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深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