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新课程学生选课制度

高中新课程学生选课制度

高中新课程学生选课制度
高中新课程学生选课制度

高中新课程学生选课制度

课程选择事关每个同学的发展前途。合理、科学的课程选择能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而每个同学在对待选课上都要表现出应有的严肃认真的态度。对课程选择的依据、课程选择的原则、课程选择的要求和方法等,每个同学都要有一定的认识。

一、课程选择的依据

课程选择的依据有如下几个方面:

1、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依据,自然也应该成为我们进行课程选择的依据。

2、学校课程方案。学校课程方案是依据国家课程方案并在综合分析学校各方面的条件的基础上确立的,并且学校还为方案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一系列的保障。充分利用好学校为我们提供的条件是发展的明智之举。

3、选择课程,须从长计议,可参照课程规划样表,选择适合自己发展需求的课程规划。学什么,不学什么,先学什么,后学什么,哪些学科要修基本学分达毕业要求,哪些学科要修较高学分达升学要求,都要统筹考虑,精心规划,以提高选课效益和质量。

4、学生自身的发展倾向、兴趣。进入学校的目的自然在于发展自己。学校课程方案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空间,但我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在所有的方面都得到发展,甚至也没有这种必要。因而课程选择要从自身的发展倾向和兴趣出发,或倾向于理工经济类,或倾向于人文社会类。

3、学生自身的主、客观条件,自身的禀赋、现有的基础、特定的发展所需

要的特定的师资和物质条件也是我们在选择课程时要考虑的。

二、课程选择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宽泛的基础是实现有成效的发展的前提条件。

2、个性化原则。个人修习计划要有突出的个人特色。在自己感兴趣、有潜能、有志发展的方面,可选修更多模块,使自身实现有个性的发展。

3、结构性原则。国家课程方案要求学生每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要获得一定学分,不能过早偏科,不能顾此失彼;国家课程方案中的课程结构是庞大而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所选择的课程模块能否合理搭配直接关系着学习的成效,因而课程模块的比例不能失调。

3、时间性原则。一个学段并学的模块不宜过多。

三、课程选择的要求

正确的而有效的课程选择要考虑如下几点:

1、对基础、特长、兴趣和发展倾向等的认定。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审视自我。如果对以上几点不能正确认定,就可能出现所选课程内容随意、杂乱,平均分配学分等现象;就可能出现只考虑目前兴趣而没有长远规划,甚至于产生畏难心理,只学容易学的学分等现象。还是要忠实于自己的理想和兴趣,不要盲目追求所谓热门专业或职业。

2、充分理解课程关系,掌握课程信息

首先是对课程总体结构、模块课程及其关系的理解。对学科内部的衔接关系、必修和选修的关系、模块与模块之间的关系、毕业学分与可选择学分的关系都要有一定的了解。不然,就可能在选课中出现顺序颠倒、重复等情况,严重影响学习。

其次是要了解学校课程设置情况。学生必须在学校本学期开出的选修课程中选课。对各个课程模块的内容、教学形式以及任课程老师等信息都应该有一定的了解。

3、了解选课的时间。一般在学期结束前选定下个学期的选修课程。超过规定的选课时间,学校一律不受理选课申请。

4、了解选课的程序。选课的步骤有①了解本学期开设的选修课程;②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做好选择;③填写《学生选课单》并上交学校审批;④在获得批准后将课程编入自

己的课程表。如果你所选的某些课程因故取消不开,或者你未被选中,你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另行申请。

5、学会填写《学生选课单》。选课清单中要求用课程代码来表示所选的课程模块或专题。课程模块代码由一系列字母或序号来表示。在《海南中学各学科必修课和选修Ⅰ、选修Ⅱ课程设置方案》中,所有的课程模块或专题都有了对应的课程代码。

一般地,在课程代码中,前两个大写字母是学科代码。第三个大写字母表示“必修”或“选修”的代码,“必修”的代码为“B”,“选修”的代码为“X”。第四、第五个是序号,分别表明是哪一类选修课(Ⅰ类或Ⅱ类)中的第几个模块或专题。例如,“DL/X/Ⅰ/4”这一课程代码,“DL”表明这一课程属于地理学科,“X”表明这是选修课,“Ⅰ”表明这是第Ⅰ类选修课,“4”表明这是Ⅰ类选修课中的第4个课程模块,我们用这一课程代码代表“自然灾害与防治”这一课程模块。

6、充分考虑时间因素。所选课程不要撞车。在选课指导手册中,我们用数字代码来表示时间。如我们用“211”表示高二第一学期的第一学段;用“222”表示高二第二学期的第二学段。

7、学会获取帮助。获取帮助的对象是导师、学长和家长。最好能确定一个对你自己有较深了解的、有一定见解的学科倾向与你的发展方向基本一致的教师作为自己的相对固定的选课导师;作为过来人的学长,他们的经验值得吸取;将自己的发展大计与家长协商,听取家长的意见是我们应有的态度。当然,获取帮助的对象还可以是一定的书籍乃至于多种媒体。

学生选课指导流程图:

学校发放《选课指导手册》及选课清单

教务处

学生在了解自己学习需要的基础上进行下一轮选课

学生学习手册,了解要求,掌握方法,进行选课,填写选课单,上交(或网络提交)

班主任

导师指导

学生根据个人课表上课学习

班主任统计本班学生选课情况,并上报(或网络汇总)

教务处

统计整理,排出参与本次选课全体学生的选修课表

学生

依据学校必修课表和选修课表,制定个性化课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