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镇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度实施方案(最新)

全镇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度实施方案(最新)

全镇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度实施方案(最新)
全镇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度实施方案(最新)

全镇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度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按照“责任明确、管养有效、奖惩有力”的原则,建立农村公路路长管理制度,落实镇政府、村委会的管养责任,协调整合各方力量,加强农村公路管养,推进应急管理、路产路权保护,全面改善公路综合环境,提升公路服务能力,提高依法管理水平,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部门协作,社会参与,构建农村公路保护管理工作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强化管养,综合整治,注重可持续发展。

三、工作目标

X年1月底前,成立镇路长办公室,完成镇、村的两级路长组织体系建设;3月底前,完成农村公路专管员培训并上岗。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奖惩有力的农村公路管理体系初步形成。X年,实现路长制各项工作形成长效机制和常态化,全镇农村公路净化、绿化、美化三落实,安全、应急、畅通三提升,实现公路标志前后500米无广告、无违法建筑物和地面构筑物、无违法搭接道口和占用挖掘公路、无违法跨越和穿越公路的物体、无违法非公路标志、路基路肩边坡无非法种植物、无摆摊设点和打谷晒场、公路用地范围内无堆积物等路域环境“八个无”。构建起建养并重、外通内联、安全舒适、

路域洁美、服务优质的“畅、安、洁、优”农村交通发展新格局,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四、组织形式

(一)镇、村两级路长。按“分级管理、层次处置、分级考核”原则建立镇、村两级路长。镇路长由洪贵生镇长担任,分管领导为副路长;各建制村设立村路长,由村民委员会主要负责人担任。

(二)组织协调机构。镇政府在二楼设立路长办公室,与道安办、公路站合并办公。主任由交通干事戴锦志担任,成员由派出所、财政所、国土所、村镇办、水利站、林业站、道安办、企业办、党政办和各村主任担任,并同步联合交通执法四中队组建联合执法队伍,配合各级路长问题处置。

(三)乡村道专管员。市路长根据市路长办工作安排,镇路长办招聘刘伟灿、戴田平、刘佳宇三名同志为乡村道专管员,负责上、中、下三个片区的农村道路巡查,配合辖区村级路长做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原则上按每名专管员负责乡、村道里程30公里左右。

五、职责分工

1.镇路长及镇路长办公室职责

镇路长为辖区内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整治和乡道建设养护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主要职责为:负责做好辖区内乡道路线沿线的征迁、建设用地及养护管理;负责辖区内农村公路应急处置的协调;在市本级执法部门配合下,负责辖区内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整治工作,协助开展路产路权保护;督导、考评乡村道专管员和下属部门履职;协助市本

级交通主管部门及其管养机构协调县道管养问题,负责村路长履职考核。

乡镇路长办公室与乡镇农村公路管理站合署办公,具体职责由乡镇路长自行明确。

2.村路长:为辖区内村道建设养护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主要职责为:负责组织辖区内村道养护管理、应急处置、路域环境整治的协调;协助上级路长开展征迁、建设用地和县乡道路域环境整治、路产路权保护、应急处置等事项。

3.乡村道专管员职责

乡村道专管员在市路长办公室和乡镇、村路长的指导监督下,具体负责落实农村公路管理各项制度、执行日常管养监督巡查和考核,督促日常保养开展和问题整改落实,负责乡村道病害、隐患排查、灾毁信息核查、上报及保险理赔,监督乡村道工程实施,及时制止并报告侵害路产路权行为,协助交通执法部门现场执法和涉路纠纷调处等工作。

六、工作流程

“路长制”实施巡查→处置→督查→通报工作流程。

1.巡查:镇路长办公室安排相关人员进行定期巡查,汛期、恶劣天气、重大活动、重要节假日加大巡查频率,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或进行交办。

2.处置: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以及镇路长和镇路长办公室交办的事项,各相关部门、乡镇(街道、开发区)、村(居)要各负其责,

根据职能职责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置,并做好记录。需要协调解决的,由镇路长办公室统一收集,统一转办至相关责任单位。

3.督查:问题交办到责任单位后,村路长应对各问题办理情况适时开展督查,对处置不力的,责令限期整改;对造成重大影响的,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4.通报:镇路长办公室对问题处置和督查情况进行信息通报,并作为年终考核的参考依据。

七、主要任务

(一)推进农村公路改造提升。“X”期间,以农村公路单改双、单拼双等农村公路改造提升向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发展。推进将路面宽度6米及以下或路基宽度6.5米及以下的建设项目按农村道路用地政策落实到位,进一步推进简化农村公路用地、用林、环评等相关审批手续,最大限度减免报批费用,并予以优先保障。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和道路安全隐患整治建设等,实现危桥数量逐年下降,乡、村道沿线安全防护设施基本完善,为解决民生问题和群众出行提供有力保障。

(二)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以养护生态示范路创建工程引领带动全镇农村公路全覆盖养护。村委会是辖区内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责任主体,应加强公路养护巡查和桥隧日常检查,完善巡查记录,按《X市农村公路养护考评实施方案》(X交〔X〕28号)和《X市养护示范乡镇、示范村建设考评办法》要求做好养护内、外业工作;各村实施每月一自评;镇路长办实施每季度一督查,落实上、下半年各

一次农村公路养护考评工作并对考评结果进行通报,根据考评结果兑现养护补助资金;全面落实农村公路养护“阳光工程”,强化督导考评。

(三)加强路域环境整治。对农村公路(包含县、乡、村道)沿线两侧环境进行整治,实现农村公路路口排水顺畅,县道路宅分家、路田分家。整治重点:一是公路两侧房屋门前、擅自堆放的建筑材料、垃圾等;二是公路及两侧未经许可设置的广告标牌、厂店招牌;三是公路两侧可视范围内影响路容路貌的摊点、堆放物、种植物以及其他障碍物;四是过村镇路段两侧的违章建筑物、搭建物。

(四)路产路权保护。县道、乡道路政管理和路产路权保护工作由市交通运输局属交通执法大队负责,村道路产路权保护由当地村委会负责,可会同行政执法中队联合开展保护工作,交通执法大队负责工作指导;建立落实路产路权保护部门联动机制和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明确乡镇政府专(兼)职养护管理人员均兼任路政协管员,村养护管理员兼任护路员职责,形成“县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路产路权保护队伍;建立举报制度,将爱路、护路纳入“村规民约”并设立于村委员告示栏及主要乡村道路侧,定期组织群众性养护活动,营造全民爱路护路氛围。

(五)超限超载运输整治。建立农村公路超限运输治理与国省道超限治理同部署、同治理机制,加大县道和重载车辆多的乡道路面执法力度,实现农村公路超限运输治理制度化、常态化。市交通运输局局属执法大队联合公安、行政执法等部门,在省政府批准的超限运输

检测站和临时检测点,共同组织对超载车辆进行检测,依法对超限超载行为进行处理;对整治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聚众闹事、堵车、冲关、罢运、暴力抗法等突发性事件按处置预案进行处置;清理整顿“大吨小标”和非法改装车辆等工作;因地因需完善、规范乡村道限高限宽设施,超限运输较多的乡、村道设立限高限宽设施。

(六)加强农村公路应急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领导指挥、分工协作、联动抢险、灾后重建等交通防汛防台风“四个机制”在灾毁应急处置中的作用。持续推进落实农村公路灾毁保险制度,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加大抢险设备投入,提升灾毁抢通能力。

(七)注重生态绿色发展。一是建设绿色品质工程。按照“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绿色生态”原则择优选择建设方案,充分利用旧路资源,避免高填深挖,加强防排水设计;加强质量监管,延长使用寿命,降低运营养护成本;加强原生植物保护和路域生态恢复。二是创建生态示范路。统筹城乡绿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创建生态示范路。通过完善附属设施,加强农村公路沿线绿化、美化、净化,促进农村公路与沿线生态环境自然和谐,推进农村公路生态绿色发展。

(八)运营好农村公路。一是巩固村村通客车工程。通过采取“资源整合、片区包干、以长补短、以好补差”的办法,对全市城乡道路客运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二是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建立并完善城乡客运发展规划,综合统筹农村公路和农村客运站点建设、村镇公交、农村客运和运力投放等要素,坚持“建管并重”,对政策性经营亏损的农村客运线路进行评估,对不能完全通过价格补偿的,安排专项资

金给予合理补贴。因地制宜拓展公交线路覆盖面,进一步优化农村客运网络布局,推进公交线路和农村客运的衔接融合,鼓励公交线路向周边地形平坦、人口分布密集、出行需求旺盛、道路达到二级及以上标准、不存在临水(崖)路段的乡镇、建制村延伸。三是推进农村物流体系完善。推行多站合一模式,建设整合交通、电商、邮政快递等资源,布局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节点,推广“多站合一、一点多能”的典型做法。推进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建设“物流快递超市”。推广鼓励乡镇利用农村客运站在不改变现有农村客运站性质、功能和用途的前提下,开设村级服务站。村级服务站依托农村客运站开展业务,并提供相关物流配送服务。加快培育农村物流主体,鼓励龙头物流企业整合现有的农村运输、仓储、农产品加工、商贸流通等资源。

八、工作机制

(一)建立集中统一的协调机制。坚持属地负责原则,各村要指定人员负责具体工作。各村要把路长事务纳入村委会日常工作,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重大问题;要与镇路长办建立信息共享制度,及时跟踪汇总路长制实施情况,研究对策,明晰责权,提出建议,督促落实。

(二)建立齐抓共管的督导机制。各村委会每年年底编制次年路长制责任清单、任务清单,明确责任主体,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组织相关部门定期开展责任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对督查情况进行通报,对发现的重大问题进行重点督办、限期整改、验收反馈。

(三)形成工作合力机制。村要建立健全人员投入和资金投入相结合的工作保障机制,确保有人干事、有钱办事。各部门要全力支持“路长制”的运行,自觉服从路长的协调和管理,努力为乡村专管员开展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要在路段与路段之间、路段与产权单位之间建立路长工作联系机制,相互沟通、相互配合,消除盲区,形成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路长监管体系。

(四)建立协同联动的执法机制。镇路长办公室要科学统筹、协调部署相关部门,加强路域环境整治、路产路权保护、超限超载运输整治、应急防汛防台等执法力度。坚持执法主体不变、执法权能不变、执法体系不变、依法执法的原则,开展专项执法行动。

(五)建立全面宣传发动机制。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新闻媒体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护路爱路氛围,及时报道管理成效,介绍推广经验,提高“路长制”管理工作的社会参与度。同时加大新闻媒体的曝光力度,及时曝光有损路容路貌的行为,督促责任部门整改,为“路长制”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

(六)建立严格督查考核考评机制。建立路长制工作考核制度,我镇每年开展优秀村路长评选,对乡村道专管员履职情况进行抽查、检查和年度考核。各单位应认真总结实施经验,推动“路长制”不断完善,并将路长考核结果作为村干部综合考评的依据。

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研究领域:卫生经济学 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一项基于异质性个体决策行为的理论研究 封进宋铮 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经济学院 复旦大学复旦大学 jfeng@https://www.doczj.com/doc/1f12443954.html, songm@iies.su.se

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一项基于异质性个体决策行为的理论研究 内容提要 2003年初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试点新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本文试图对以下三个人们关心的疑问作出理论上的回应:第一,这个自愿型的医疗保障体系的参与率有多大?第二,缴费偏低的体系自身是否可能实现收支平衡?第三,人头税形式的缴费方式是否会使穷人受损而富人获利?为此,我们构建了一个异质性个体的消费-医疗支出决策模型,在拟合中国农村消费-医疗支出行为的基础上我们估计了中国农民的效用函数和医疗相对价格并计算了现行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只要补助比例维持在50%左右,现行制度可以实现收支平衡,参与率在90%以上,健康状态较差的穷人是这个保障体系最大的受益者。因此,上述三个质疑并不能得到本文模型的支持。 关键词: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参与率收支平衡福利效应 Abstract The present paper is aimed to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responses to the following three hotly debated issues regarding China’s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CMS), which was launched at the beginning of 2003. Firstly, how many people would join the system voluntarily? Secondly, can the system be self-balanced? And thirdly, would the lump-sum tax benefit the rich more than the poor? We build a simple decision model with heterogeneous agents and estimate the preference coefficients and the relative prices of medical goods. Then we compute the implications of CMS and find that if the co-payment ratio is round 50%, the balanced-system can be sustained and the rate of participation would be higher than 90%. Moreover, it is the agents with poorer health condition and lower income that benefit more from CMS. Therefore, our model does not support any of the above three doubts on CMS. Keywords: Rural Medical System The Rate of Participation Balance Welfare

202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文档2篇

202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文档2篇2020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document 编订:JinTai College

202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文档2篇 小泰温馨提示:规章制度是指用人单位制定的组织劳动过程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和制度的总和。本文档根据规则制度书写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202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文档 2、篇章2:202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指南文档 篇章1:202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文档 导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们的福利政策,下面 小泰整理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欢迎阅读! 基本简介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合作医疗是由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 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普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范本,不仅在国内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而且在国际上得到好评。在1974年5月的第27 届世界卫生大会上,第三世界国家普遍表示热情关注和极大兴趣。联合国妇女儿童基金会在1980~1981年年报中指出,中 国的“赤脚医生”制度在落后的农村地区提供了初级护理,为不发达国家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提供了样本。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把我国农村的合作医疗称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的唯一典范”。 门诊补偿 (1)村卫生室及村中心卫生室就诊报销60%,每次就诊 处方药费限额10元,卫生院医生临时补液处方药费限额50元。 (2)镇卫生院就诊报销4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手 术费限额50元,处方药费限额100元。 (3)二级医院就诊报销3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手 术费限额50元,处方药费限额200元。

农村公路养护技术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农村公路养护技术规范 篇一:农村公路养护实施方案 红安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施方案 为了加强和规范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保障农村公路完好畅通,促进农 村社会和经济发展,根据《红安县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办法》(红政办 [20xx]38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机构与职责 一)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在县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县交通局 监督指导,各乡镇人民政府具体负责。 二)县交通局设立长常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构,乡镇设立农村公路养 护管理站(挂牌)。 1、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构,具体行使农村公路养护 管理职能,其 主要职责是:

1)贯彻落实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的法律、法规,执行公路建设 和养护技术规范、标准。 2)负责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管理工作。 3)负责编制全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年度计划,检查考核年度计划的 执行情况,审定并报送农村公路养护技术方案和资金预算、拨付方案。 4)负责全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人员的技术业务培训工作,推广公路 养护管理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 5)依法行政农村公路路政管理职能,指导各乡镇、行政村做好乡村 公路的路政管理工作。 2、各乡镇(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站(挂牌),负责辖区内农村公 路的养护与管理,站长由乡镇指派干部兼任,具体负责辖区内乡道、村道 养护的组织实施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贯彻落实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法规、政策,执行公路养护规范及 技术标准,保持公路及附属设施完好、畅通。

2)制定、编制本乡镇乡村公路养护管理年度计划,定期检查乡村公 路养护质量及养护计划的执行情况,定期向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及县农村公 路管理部门通报乡村公路养护情况。 3)组织公路养护管理人员进行技术业务培训和乡镇辖区内的乡村公 路养护。 二、养护计划及人员配备 1、养护计划按养护项目实行分类分级管理。 1)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由各乡镇确定的兼职管理干部具体组织实施。 县乡村公路管理段每年10月底之前向上级交通主管部门提出次年度养护 计划,待审批后分解下达执行。 2)农村公路的大中修和路面改善工程项目,由县乡村公路管理段上 报项目计划和预(概)算,按公路基本建设程序履行立项、设计、审批等 手续,并具体组织实施。 2、农村公路养护大中修项目,实行招投标制度。招、投标由县乡村

全乡农村道路建设实施方案(最新)

全乡农村道路建设实施方案(最新) 为加快我乡农村公路建设步伐,使之为我乡新农村建设及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交通保障,根据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乡实际,现就我乡XX年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全面建设和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围绕中央、省、市、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计划的安排,遵循统筹规划、分级负责、量力而行、突出重点、注重环保,确保质量的原则,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提升我乡交通服务水平。 二、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我乡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XX乡农村公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略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乡道安办,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乡农村公路实施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项目施工单位开展工作,各村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负责本村公路建设的实施与组织协调工作,确保项目保质、保量按期完成。

(二)强化项目管理 各项目单位必须认真按照国家、省、市、县有关文件规定,严格遵守项目申报和基本建设程序,不得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施工;禁止转包和违法分包,做到一个项目一个档案,项目资料必须齐全。 (三)严格资金管理 各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项目资金专帐,项目资金使用应自觉接受县审计、财政及上级财务审计部门检查。不得增加农民负担,不得向村和村民强行集资,不得强行让农民备工、备料。 (四)加强质量管理 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建立健全“政府监督、建设单位负责、工程监理、企业自检”的质量保证体系。乡道安办公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质量监管,各村也必须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和质量要求,做到设计要细、监理要严、施工要实、检查要硬,确保工程质量。 三、建设标准 (一)我乡列入的深度贫困村、扶贫公路建设标准 我乡XX年下达深度贫困村公路建设共计10.9公里。(其中:改建宽3.5米长10.43公里,新建宽3.5米长0.47公里),原则上要求应达到四级公路标准,其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交通部《公路工程

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总结范文3篇

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总结范文3篇Summary of rural highway maintenance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总结范文3篇 小泰温馨提示:工作总结是将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并分析不足。通过总结,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改正缺点,吸取经验教训,指引下一步工作顺利展开。本文档根据工作总结的书写内容要求,带有自我性、回顾性、客观性和经验性的特点全面复盘,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总结范文 2、篇章2: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总结范文 3、篇章3: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总结范文 篇章1: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总结范文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抓好管养年活动 为切实把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我县制订了《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实施方案》,并结合我县实际,成立了“管养年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分管交通工作副县长任组长,副组长由县交通运输局局长担任。成员由各镇、各农场、林场分管领导、县地方公路管理站站长等担

任。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指导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交通运输局,交通运输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农村公路管养年活动的日常事务处理及组织协调指导工作,机构健全,领导得力,为“管养年活动”有序地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实行分级管养,实现农村公路管养工作常态化 为了使我县农村公路管养工作常态化、规范化。我县对 农村公路实行分级管养。 (一)、对地养县道实行专养。我县现有地养县道两条,即富新线(13.17公里)与龙坡线(8.91公里),里程为22.08公里。由县地方公路管理站新竹道班与龙坡道班实行 专养。 我们制订了养护线路全年养护路况工作指标。以此作为 专养线路实施养护定额管理的基础,继续与养护班签订经济承包合同。规定:在道班完成了路况指标及月度生产任务后,发足工资及补贴,路况上升0.5—1分,与人每月奖励20元,若上升2分奖40元,依次类推,班长、统计员加奖分别为各50%与20%。路况下降则按上述奖励比例扣款,班长、统计加扣。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最优补偿研究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最优补偿研究 陈在余 2012-7-20 14:51:25 来源:《世界经济文汇》2012年1期【内容提要】本文从理论及实证的角度对我国最优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设计进行了研究,继2003年以来,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的是低缴费、低补偿的政策,而问题是这种补偿政策是否最优?考虑到医疗保障风险分散及道德风险的权衡,我们认为医疗保险最优共付率主要取决于农民医疗绝对风险规避系数、医疗支出风险大小及医疗支出价格弹性。运用2004年及2006年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CHNS)对相关参数进行估计,本文研究表明,我国现行农村合作医疗的最优共付率应为20%左右,目前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补偿水平与最优共付率仍有较大的差距。 【关键词】农村合作医疗最优共付率风险规避道德风险 一、引言 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是政府多年来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继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开始恢复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但发展速度缓慢,直至2006年,中央政府决定加快推进和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发展加速,截至2009年9月底,全国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县(市、区)达2 716个,参加人口8.33

亿人,参合率达94%(卫生部,2010)。我国农村合作医疗缴费标准不高,至2009年,新农合筹资标准达到每人每年合计100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80元,农民个人缴费20元(卫生部,2010)。从合作医疗补偿来看,我国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标准普遍偏低,目前合作医疗基金以县为统筹,主要根据基金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补偿标准,根据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200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的居民中,仅有33.5%的门诊患者和85.3%的住院患者医疗费用得到报销,其中,住院患者报销费用仅占其住院总费用的34.6%。 长期以来我国合作医疗实施的是一种低缴费、低补偿政策(Wagstaff et al.,2007;Wang,2005),但问题是,我国目前的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标准是否最优?补偿标准过低,则难以抵御农民的疾病风险,也达不到农村居民医疗保障的作用。农村合作医疗是社区医疗融资的一种形式,从农户角度来看,农村居民参加合作医疗的目的在于获得相应的医疗保障,因此,补偿标准过低,不仅影响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也使合作医疗的存在失去意义,而补偿标准提高,必然要提高缴费标准,除非政府大量补贴。事实上,2006年以来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发展迅猛,这主要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推广,但合作医疗是以自愿为原则,如果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缺乏内在的稳定机制,必然影响到合作医疗的可持续性,正如上世纪80年代所经历的那样,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迅速崛起,也会迅速走向解体。尽管目前由许多文献研究农村合作医疗,但对这些基本问题的研究并不多见。 从医疗保障的角度研究合作医疗,必然涉及如何设计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偿规则,而由于第三方付费机制的引入,则带来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问题,使农民不关心医疗成本(Chernew et al.,2000;Manning et al.,1987),从而导致合作医疗组织收支失衡。最优医疗保障制度设计主要是基于医疗保障带来的风险分散与道德风险的最优化,最早

2018年农村道路建设实施方案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2018年农村道路建设实施方案

2018年农村道路建设实施方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我国一项十分重大而又紧迫的历史任务,而农村道路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快推进区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道路建设,现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调整完善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规划 根据全区“十二五”城市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和镇村建设规划方案,随着全区具体居民点规划的确定,进一步调整充实并完善全区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到2018年确保镇与镇、镇与村、村与村与就近等级公路的连接和沟通,做到规划的居民点农村公路建设实现“村村通”。 二、制订农村公路建设总体目标任务 1.XX年建设目标任务 根据全区XX年村庄示范点建设计划,全区计划投资3700万元,建设改造农村公路57.18公里,其中:区至镇公路24.13公里,镇至镇公路12.75公里,镇至行政村公路20.3公里。重点对规划建设的村庄示范点且已纳入57.18公里年度计划的,同步建设农村公路;对规划示范点中尚未纳入年度计划的,尽可能调整走向,确实难以调整的,将适时上报省市、追加计划,做好农村公路与居民点的衔接,确保建成的示范点通达等级公路。 2.XX~2018年建设目标 全区计划投资约5400万元,预计建设农村公路180公里。在XX年 第 2 页共 5 页

全区村庄示范点和农村公路工程的基础上,对“十二五”后四年确定的村庄示范点,第一是结合全区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实施农村公路工程;第二是在规划、计划外的,适时调整规划,增加建设计划;第三是做好年度村庄示范点通农村公路的建设工作,确保年度建成的村庄示范点连接等级公路。 三、确立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的技术标准 1.对列入省级村庄示范点建设的农村公路,按照省确立的技术标准和要求建设。 2.对省级以下村庄示范点建设的农村公路,按照不低于第一轮农村公路建设的标准,即路面宽度不小于3.5米,道路两侧路肩宽度各不小于0.8米、水泥混凝土厚度不小于15厘米,道路等级达四级标准。对适宜路段同步实施绿化工程。在通达深度上,配套农村公路直接通达居民点的村口处,做到方便村民出行和农副产品的运输。 四、明确责任主体和资金筹措计划 根据交通部颁发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农村公路中的乡、村道路建设主体是各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因此,区交通部门负责统一规划、检查监督、技术指导,各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 对省级村庄示范点的农村公路建设,省已基本明确补助标准,不足部分由各镇、村筹集,区不再给予补助。 对省级以下村庄示范点的农村公路建设,除市以上补助资金外,不 第 3 页共 5 页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实施方案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实施方案这篇关于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实施方案,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为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在广安市召开全省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现场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安委办〔2009〕19 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川安委〔2011〕1 号)文件要求,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夯实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基础,强化农村基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责任,努力形成疏堵结合、条块并重、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坚决遏制农村道路交通事故高发态势。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抓”的原则,参照《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德办发〔2011〕21 号)、《XX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罗府发【2011】1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全镇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提出

以下意见。一、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和监管机制(一)加强组织领导。镇人民政府是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责任主体,要加强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辖区派出所负责农村交通安全监管的具体工作。(二)强化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基层机构。镇人民政府成立由镇武装部长曾学明任安办主任,万安派出所所长刘理兼任安办副主任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安办”);各村要设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由2—3 名村干部组成。(三)强化镇派出所(交警中队)对农村道路的监管。发挥公安行政管理职能,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加大对辖区内的机动车(包括私家车、面包车、摩托车、低速载货车、拖拉机等)车辆的清理力度,详细掌握每台车辆的车况和运营情况,逐车建立档案,与车主、驾驶人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全面实施道路交通安全监管民警路段责任制,做到重点路段、重点人群和重点时段有人监管,有人负责;做好本辖区农村道路及安全设施的建设和爱护,定期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督促责任单位及时治理;维护辖区农村道路及镇道路交通秩序,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

热门-农村公路养护工作计划公路中心养护站工作计划

农村公路养护工作计划|公路中心养护站工作计划 州交通通运输局: 为更好地开展我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提高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水平及路况质量和路网服务功能,实现'通、平、美、绿、安“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目标,服务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实施细则(试行)》结合我县实际制定2015年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公路养护工作 (一)公路养护 1、农村公路概况 我县现有农村公路488条985.69公里,其中:县道7条184.306公里;乡道46条167.981公里;村道435条633.403公里。三级公路157.958公里;四级公路756.967公里。 2、创建'文明样板路“ 2015年计划创建文明样板路全长10公里,具体路线为: X247线,西环路岔口至团结新村路段K0+000至K10+000。3、日常养护 2015年计划养护里程为985.69公里,计划总投资为150万元:其中。重点养护230公里(即推行市场化养护里程),一般日常养护为755.69公里。以上工作要求达到:路面平整、

横坡适度、边坡稳定、排水畅通、构造物完好。(附:养护明细表) 2015年4月将230公里重点养护公路按县道、乡道分路进 行公开招标,择优选定养护单位或个人,进行承包。 为做好日常养护,确保道路畅通。要求各乡镇管理站与公路 协管员签订责任书,明确管护责任,管护标准,建立定期上路巡查制度,建立健全日常养护台帐档案,做好日常养护记录。 4、小修养护 2015年计划修补路面1470O,安装标志标牌45个,更换面板20个,减速带550米,标线150公里、26403.12平方米,防 护桩150个,刷漆防护桩1969个,路基防护400立方。同时,依据道路、桥梁普查情况安排小修养护。 (二)桥梁维护 1、桥梁卡片 依据《公路桥涵养护规范》的规定开展桥梁评定工作,建立 桥梁基本状况卡片及桥梁明细表等技术档案。 2、桥梁维护 2015年计划养护桥梁18座:塔里木乡-喀尔曲尕乡道路沿 线6座桥(塔里木乡南干渠桥,塔里木乡排减渠桥,米尔沙力桥,喀乡1号、2号、肖唐桥)、县道246线1座桥(古勒巴 格乡孔雀河桥)、县城-阿克苏甫乡道路沿线2座桥(引洪渠桥,孔雀河桥)、县道248线1座桥(库克卡依那木村桥)、县道249线1座桥(孔雀河4号桥),乡道049线2座桥(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范本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范本 第一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近些年,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速,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缓慢以及农村疾病人口数量激增,在农民收入依旧比较低条件下,疾病成为农民最为关心的问题,“辛苦奋斗年,一病又回到从前”成为许多农 30 民真实的生活写照。许多农村地区,由于贫困,缺医少药,有了 病,却看不起的现象很普遍,许多农民只得无奈的忍受疾病的折磨。 “因病致贫 “因病返贫”的问题己开始困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0世纪50、60年代起,党和国家着手努力改善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以传统农村合作医疗为主要形式的医疗保健制度在保障农民的健康、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方面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传统农村合作医疗甚至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八十年代初,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都曾派专家来我国考察农村卫生工作,考察组在报告中特别强调指出,中国农村实行的“合作医疗制度,是发展中国家群众解决卫生经费的唯一范例”。世界卫生组织还在另一份考察报告中指 出:“初级卫生工作人员的提出主要来自中国的启发,中国在占80% 人口的农村地区发展了一个成功的基层卫保健系 统,向人民提供低费用和适宜的医疗保健技术服务,满足大多数人的基本卫生需求,这种模型很适合发展中国家的需要”。但随着我国改革开

放的深入,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迁,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在六十年代兴起,七十年代达到高峰,八十年代衰落,走过了一个倒“ v”型的不平凡路程。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削弱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群众对管理粗放“大锅饭”式的合作医疗信任度降低,卫生需求的提高和医药费用的大幅上涨,传统农村合作医疗迅速在大多数农村地区崩溃。伴随着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衰落,自1990年起部分贫困地区的婴儿死亡率开始上升,全国各项主要健康指标的改善速度也远低于80年代。20世纪90年代,国家提出要恢复和重建合作医疗制度,由于种种原因,虽然农村合作医疗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但覆盖率较低。90%的农民失去了基本医疗保障,成为自费医疗群体,而医疗费用的上涨远远高于农民收入的增长,因病致贫、返贫现象严重,对农村人力资本造成了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水平是富裕小康生活的重要指标,没有农民的健康,就没有农村的小康,也就没有中国全面的小康。农村的医疗卫生状况和农民的健康水平,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我国的医疗卫生状况和全民的健康水平。鉴于农民医疗保健的现状,XXXX年10月 29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要求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XXXX年起,这一工作在全国开始试点。从全国试点情况来看,新农合制度在保障农民有病能治,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从易县东西水村来看,自国家推广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后,该村村民在疾病医疗费用压力上减轻,村民看病吃药的心态相对放

农村公路路面改造工程安全保通方案改

广南县2015年农村公路路面改造工程2标 段安全保通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提高公路建设安全施工管理水平,加强公路建设期间的道路安全保通工作,确保施工和过往车辆、人员的安全,使公路交通安全有序,保证工程建设安全顺利进行,有效缓解工程施工与道路通行之间的矛盾,切实做到工程建设和交通安全畅通两不误,结合广南县2015年农村公路路面改造工程2标段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情况介绍: 广南县2015年农村公路路面改造工程2标段主建设项目总有四条公路包括广南县砖厂至维莫、西松桥至普南、里铺至龙旺洞、石丫口至麻巫农村公路路面改造工程。主线所经过的地形环境复杂,施工与道路交叉路口位臵较行车流量较大,沿线村寨多,形成了施工安全保通的重大压力。 二、指导思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坚持“综合治理、保障平安”的安全生产方针,认真落实安全保通各项具体措施,强化监督管理,排查、整改安全隐患,坚决遏制因施工不当导致的交通事故和道路阻塞事件的发生,确保建设工程顺利进行,为公路建设工程营造良好的通行条件。

三、保通目标 建立安全保通监督管理长效机制,解决建设施工与道路交通安全的突出问题,杜绝因违规施工而影响道路正常通行的行为。以保障人员、车辆的通行安全和建设物资、设备运输的安全畅通为目标。保畅通、促进度、保工期,使公路建设项目施工各类控制指标和要求有效贯彻实施、落实到位,确保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 四、组织机构 (一)为全面落实安全保通工作整体要求和部署,项目部成立安全保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安全保通工作的监督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组长:袁强(项目部经理) 副组长:秦尚友((项目部副经理) 组员:杨荣恒、郭庆召、覃维光(安全生产管理员、技术员、施工现场管理员、保通员) 领导小组办公设在安全保通处,主要负责建设项目沿线安全保通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工作,贯彻落实领导小组安全保通工作`部署,检查、督促施工单位整改保通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办公室主任:张生品 工作人员:贾国强、李开鸿、代荣辉、普祥云 办公室联系人:郭庆召

定南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施方案

定南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施方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完善我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切实巩固全县农村公路建设成果,促进农村公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了调动广大养路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增强职工责任感,充分挖掘内部潜力,提高养护工作质量,提高经济效益,推动公路养护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江西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农村公路,是指全县所有列入养护管理计划的县道、乡道及未列入养护管理计划的通乡、通行政村的乡道、村道。 第三条全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为县交通局。县交通局应当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提高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和养护质量,确保公路路产完好,路权不受侵犯,使农村公路达到整洁、美观、顺畅。 县交通局具体负责并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公路(公路段养护管理的除外)养护管理工作,并指导乡、村道路养护管理工作。 第二章养护管理体系 第四条全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遵循“谁受益、谁建设、谁养护、谁管理以及养管并重、改造提高”的原则,逐步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乡村配合”的养护管理体系。大力

推广使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技术和设备,不断提高养护管理的科技含量,走科技兴交之路。 第五条农村公路养护的总体要求是保持路面整洁平整、无坑槽、路拱适度、行车顺适、路肩整洁顺畅、边沟畅通、构造物完好,保证道路经常处于良好状态,以提高车辆通行能力 第六条农村公路年度养护计划由县交通局负责编制,报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下达到县交通局实施。县交通局应将年度养护计划分解为季、月计划,并根据本县区域内公路养护季节性特点,合理组织和安排生产。 第七条县交通局应按要求及时向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上报养护月报表。报表内容应真实完整,严禁弄虚作假。 第八条县交通局对列入养护计划的水泥路要加强经常性养护,及时处治各类病害,并保证每年集中修补2次,使路面经常处于良好技术状态,延长水泥路使用寿命。县道、乡道与专业养护队伍签定合同,由其负责养护。 第九条县交通局对本辖区内县道的砂石路要加强经常性养护,实行集中性养护与季节性养护相结合,要求每年集中性养护不少于2次,及时处治各种病害,防止病害进一步扩大,不断改善路面技术状况。村道与镇政府签定合同,由其负责养护,保证辖区内村道每年至少全面整修2次。 第三章养护管理技术规范 第十条农村公路各类路面和沿线桥梁养护具体要求。 (一)水泥砼路面:

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发展现状和对策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摘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爱民惠民的民心工程,但这一公共政策的贯彻落实,不是领导作一次报告、政府发几个文件就能解决的,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和困难。本文将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的现状、遇到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简单分析。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现状,对策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能否解决好广大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医疗保障制度的基本形式,它以农民为主体,是由政府组织、引导以及扶持,参合者即农民遵循自愿、受益和适度的原则,通过政府、集体以及个人多方筹集医疗资金,主要以大病统筹为主,通过互助方式共同抵御疾病,是一种既能减轻农民医疗费用负担,又能保障农民健康的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民健康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二五规划刚要》中第八篇明确提出,要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由此可见,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既是建设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也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概述 医疗社会保险是指通过国家立法,按照强制性社会保险原则和方法筹集、运用医疗资金,保证人们平等地获得适当的医疗服务的一种

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医疗保障制度的基本形式,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从2003年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至少要选择2—3个县(市)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开。到2010年,实现在全国建立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目标,减轻农民因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现状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是由我国农民(农业户口)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合作医疗在将近50年的发展历程中,先后经历了20世纪40年代的萌芽阶段、50年代的初创阶段、60~70年代的发展与鼎盛阶段、80年代的解体阶段和90年代以来的恢复和发展阶段。面对传统合作医疗中遇到的问题,卫生部组织专家与地方卫生机构进行了一系列的专题研究,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从2003年起,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

公路实施方案

篇一:道路施工实施方案 南川区新城区三环路主干道及连接道路 纵一路道路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重庆博鹏实业有限公司 2010年5月5日 一、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 南川区新城区三环路主干道及连接道路纵一路道路工程,位于南川区南城办事处,是主干道三环路与二环路纵向连接的第一条道路,称为纵一路。 该工程施工内容包括:路基土石方开挖及运输、路基土石碾压回填、污、雨水管埋设及安装、人行道路缘(边)石制作及安装、路基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砼、路面6cm厚ac-20-i开级配沥青混凝土底层和4cmsma13沥青面层。 2、主要工程数量表见下图表1-1 3、交通、动力、通讯及其他条件 沿线交通方便,施工用水用电可在附近搭火,移动电话对外通信连络。 4.工程工期 原工期为2008年12月31日完工,由于业主的拆迁不到位,导致工程工期拖延。新工期暂定为:开工日期2010年3月8日至2010年8月31日之前全部完工。 二、施工管理机构设臵 1.施工组织机构 我们将对本合同工程采用项目法管理,按项目法施工,组建“重庆博鹏实业有限公司南川三环路连接道纵一路工程项目经理部”。经理部驻地设在施工现场附近。 a. 主要职能部门的设立及职责 根据本合同段的工程内容、基本特点和施工总体目标,工地设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一名,项目副经理一名,项目技术负责人一名。项目经理部内设施工科、质检科、财务科、安全保卫科四个职能部门。 下设四个施工队,即土石方施工队、污、雨水网施工队、水稳层、沥青砼面层施工队(见后附表施工组织机构图)。项目经理部对所辖部门和施工处统筹安排,统一指挥。 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如下: 1)质检科职责:

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施方案(最新)

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施方案 为巩固全县农村公路建设成果,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全面提升道路通行通畅能力,根据《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X省农村公路条例》和《X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X省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调发展的意见》(X府发〔X〕5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将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深化思想认识 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实现快速发展,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6573公里,其中县道350公里、乡道540公里、村道5683公里(包括通村路、通组路、联网路、聚居点及产业园区到干线路的连接路),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有力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但是,全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仍存在管理养护主体责任不实、管理养护资金投入不足、重建设轻养护等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各乡镇、各部门必须站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确保农村公路运营安全。

二、明确目标任务 以“四好”(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为总目标,坚持“专群结合、有路必养”,全面促进农村公路管养常态化、长效化,实现农村公路经常性养护率100%,着力打造“畅、安、舒、美、洁”农村公路环境。 三、夯实管养职责 落实“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组道村组管、产业路业主管”的责任机制,坚持专业养护与群众养护、日常养护与集中养护相结合。完善县有路政员、乡镇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三员”联动执法监管体系和总路长、县、乡、村四级路长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保障能力,确保安全畅通。强化部门协作配合,加强群众监督,畅通举报渠道,设置公开举报电话、网络信箱等,实行有奖举报,形成齐抓共管格局。 县级路长(县道路长):由分管副县长担任,分设路段长、巡查员若干,县级路段长由县级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县级巡查员由县养路段、县路政大队相关人员担任。路段长、巡查员按划分的责任段分段负责。 乡级路长(乡道路长):由乡镇长担任,分设路段长、巡查员若干,乡级路段长由乡镇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乡级巡查员由乡镇交管办和派出所相关人员担任。路段长、巡查员按划分的责任段分段负责。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社会现实意义

浅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现实意义及发展前景 【摘要】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中国实行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以前,在落后的医疗机制下,农民普遍存在“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种顺应形势,适合国情和经济发展状况的理性制度安排,在为农村居民提供适度的医疗和卫生保障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目前,我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不是一个十分成熟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在试点过程中也表现出了不少困难与问题,但只要政府能持续保持建设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主动姿态,不断吸取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确保形成健全、良好、高效的运行机制和监管制度,中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一定会拥有光明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农村合作医疗看病难现实意义发展前景 一、落后的社会现状导致看病贵,看病难 农民是一个低收入阶层,没有任何社会保障,偶尔感冒发烧还可以凑合着治治,可一旦生了大病,有的借钱看病,有的因治病倾家荡产,也有人因治疗费用太高而等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事例屡见不鲜。农民戏称“治病三部曲”:“看不起病,吃不起药,住不起院。”因此,许多地方农民的健康状况受到严重影响,一些曾经已被消灭或被控制的地方病、传染病再度出现甚至流行,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据一些调查,在农村贫困户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农户占20-30%。许多情况表明,疾病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贫困又使疾病难以医治。目前所言“看病难”、“医疗难”,主要是指农民对医疗费用的承受能力问题。 80年代以前,我国农村长期实行的是“廉价医疗”政策,活跃于农村社会的“赤脚医生”,使农村社会的医疗卫生状况稍有改观。但80年代以后,整个社会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经济领域,在经济改革中,对农民的根本利益的关注度大大降低[1]。近年来,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农村缺医少药的一般问题已基本解决。但是,由于多数地方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医疗费用完全靠个人支付,农民负担较重。在医疗资源的配置上,县以上的医院规模庞大,但医疗价格昂贵,农民根本享受不起这种服务。高一级医院的价格更高,也使乡村基层的医疗设施价格被抬高,乡村医疗的资源面临着县市大医院的抽空和个体医生的挤压,同时乡村医疗设施的内部也面临着利益最大化的分化,其服务于农民的功能大打折扣。农民收入没有实质性提高,所以,看不起病是农村普遍的状况。

农村道路硬化施工方案

农村道路硬化施工方案 农村道路硬化施工方案(一):农村道路硬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工程概况 1、乡间道路铺设工程面积为4800㎡。 2、本公路具体结构为:天然砂砾基层压实厚度30cm;面层为20cm厚水泥混疑土路面,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主要工程量: 第二章:工程管理目标 1、质量目标 本工程施工严格按国家现行施工规范施工、按市政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进行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质量控制以及质量评定;接受业主、监理工程师和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站的监督检查。工程质量满足如下要求:道路工程质量目标确保:

优良 2、环境目标 资源、能源消耗量实现定额要求。 污水、淤泥、固废、废气排放量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业主有关规定要求。 有噪声的机械避开在夜间施工,噪声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控制施工现场、便道、通畅,无扬尘污染。 3、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1)确保无重大事故和一般事故发生,因工受伤小于0.15‰ (2)无职业病发生,并符合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4、工期目标 计划开工日期:确保40天完成全部合同内工程内容。 第三章施工总体布置 1、施工组织机构:

本工程按项目法组织施工,经理部设项目经理一人,负责对该工程进行全面管理;项目副经理一人,负责项目的施工生产、安全质量管理;项目总工(技术负责人)一人,负责项目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项目经理部下设工程部、物资设备部、安质部、计财部等管理职能部门。作业层为三个专业施工队担负相应的施工任务。 2、施工段落划分: 本工程工期较短,项目任务分散。本工程施工首先集中组织一切力量先将路基上的垃圾淤泥清除掉,尽快将全线土基面层清整出来。将全线分成一个流水作业面。 施工组织机构图 3、施工作业层(队伍): 结合本工程施工特点按专业分为路基施工队、路面施工队,各项目队直属经理部领导,配置相关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按任务划分、统一指挥、独立施工、相互协调,共同创建一流服务,奉献精品工程。具体任务划分:。 表 3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农村公路是全省公路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农村重要的公益性基础设施。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村公路快速发展,但管理、养护滞后的问题十分突出,直接影响了农村公路的正常使用、行车安全和长远发展。为进一步加强全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确保公路完好、安全、畅通,更好地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和交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全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坚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并重的原则,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强化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管理养护职能,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稳定的养护资金渠道,加快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进程,促进农村公路健康协调发展。 全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立符合我省农村实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和运行机制,保障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和正常使用,实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正常

化和规范化。 二、明确职责任务,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 全省农村公路原则上以县人民政府为主负责管理养护工作,省、州人民政府主要负责组织筹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监督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 省交通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行业管理,负责制定全省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制定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有关制度和技术规范,编制下达农村公路养护计划,与省级有关部门统筹安排和监管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省公路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指导、监督和考核全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 州交通主管部门负责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行业管理,负责审核并转报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养护建议计划,编制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养护补助资金计划,监督和考核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养护计划执行情况和养护质量,监管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养护市场。 县人民政府是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负责筹措和管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县交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负责组织实施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制定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实施细则,编制农村公路养护建议计划,组织养护工程的招投标和发包工作,监督和考核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计划执行情况和养护质量,对养护资金、项目、质量、进度负总责,同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