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必修一中国现代诗歌三首

高中语文必修一中国现代诗歌三首

高中语文必修一中国现代诗歌三首
高中语文必修一中国现代诗歌三首

中国现代诗歌三首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闻一多、徐志摩、戴望舒等著名诗人及其代表作。

2、理解《死水》一诗象征手法的运用和“反讽”手法,体会“三美”主张。

3、对《再别康桥》,能够借助诗歌意象体会诗歌的画面美。

4、指出《雨巷》中意象的象征意义,体会复沓叠句、讲究韵律的音乐美。

死水

教学过程:

【导入语】

同学们,当你看到臭水沟里的一沟污水、死水时,你会想到什么?你能把它写成诗来讽刺一种社会现象吗?1925年,著名的诗人、学者闻一多先生就以“死水”为题,写了一首诗歌《死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闻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人,原名闻家骅,后改名一多,字友三,友山,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他强调新诗要具备“三美”: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辞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匀称﹚,作品有诗集《红烛》和《死水》。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因怒斥特务杀害李公朴等爱国志士而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分子暗杀。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赞扬了闻一多:“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闻一多先生拍案而起,横眉冷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不愿屈服。”

1922年,作者旅美留学,他看到了西方文明丑恶的一面,以及旅美侨胞身受的歧视和屈辱,写下许多爱国主义的诗篇。1926年他怀着对祖国的渴念和期望从美国归来,但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令他极为失望,他痛呼:“我来了,我喊一声,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正是这种为现实所冷却了的爱和期望,成了本诗的深层根基。

【诗歌赏析】

师:请大家阅读第一节,并思考这节中“绝望”、“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突出了死水的什么特点?

生:突出了死水的凝滞、完全丧失了生命力的特点。

师:“不如”、“爽性”表达出作者什么情感?

生:这是作者的愤激之语,表达出作者对死水的厌恶。

师:因此,这一节总写凝滞的死水,并表达了作者的厌恶。那么,作者是怎样具体描绘死水的呢?请一个同学朗读2-4节。并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绘的?

生:从色彩、形状、声音几个方面描绘了死水的特点。

师:作者在描绘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

生:比喻的修辞手法,以美好的事物比喻极端丑恶的事物。

师:诗人为什么要用美好事物比喻极端丑恶肮脏的死水?

生:这是反讽手法,以丑衬美,丑写得越美,越引起反感,美与丑交织反差,使读者去反思诗人要表达的真实感情,增加了引人思考的魅力,造成了新颖独特的表达效果。

师:对,是反讽手法,就好比一个脸上堆叠疙瘩,嘴里塞满脏话,走路一摇一摆的低俗女子却突然精心来了个浓妆艳抹、柔声雅语、纤纤细步,你的感觉会怎样呢?是做作?是恶心?还是鄙夷?可能都有。总之,这样的女子装扮得越美,给人的感觉就会越丑,这就是东施效颦似的美丑辩证法。同学们再思考一下,为何要写死水的歌声呢?

生:以有声写无声,反衬死水可怕的像死一般的寂静。

师:请大家齐读最后一段。并思考“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说明这句与开头在结构上构成了什么关系?同时,“断”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最后两句“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暗含着什么意思?

生:“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照应开头,“断”字肯定了对死水的判断和批判,最后两句是作者的愤激之语,真实的意图是说:中国的社会已经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了,唯一的办法是加速它的灭亡,用新的社会来取代它。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闻一多的“三美”主张是怎么在这首诗歌里体现出来的呢?

生:这首诗中,色彩鲜艳的词汇如翡翠绿、桃花红、珍珠白、五彩缤纷的罗绮、鲜艳照人的云霞等充分体现了诗歌的绘画美;从诗歌的外形看,每句九字,每节四句,排列整齐,富有建筑美;诗歌双行押韵,每节一韵,从内在的韵律来看,每句四顿,富有音乐美。

师:请同学们再次齐读全诗,并思考:本诗题为“死水”,那么,诗人就真的仅仅是写死水吗?请同学们结合课后练习一思考本诗的深层次意蕴是什么?

生:象征手法的运用——A “死水”象征着美国社会,那是一个外表繁华,内里充满罪恶的社会。B 象征北洋政府。C 象征黑暗的中国现实。

再别康桥

【导入语】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在这首诗中,诗人借助一朵水莲花在凉风中表现出的婀娜娇羞,描摹了日本少女的温柔缱绻、美丽多情和柔情似水。尤其是“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一句成为人们浅吟低唱的名句。那么,这首诗《沙扬娜拉》是谁写的呢?﹙徐志摩﹚其实,徐志摩比较擅长描写女性,他本人也是个多情王子。今天,我们来学习徐志摩的另一首广为传颂的名篇《再别康桥》。

【徐志摩介绍】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是中国现代诗坛上屈指可数的大诗人之一,20年代末到30年代盛极一时的“新月派”主将。他的诗,风格欧化,流动着内在的韵律和节奏,情感真挚充沛,有《再别康桥》等许多名篇传世。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徐志摩留学英美,交游广阔:胡适、梁启超、郁达夫、沈从文、罗素、狄更生、泰戈尔、曼殊斐儿……无一不是社会名流兼文化名人。长辈与他亦师亦友,同辈与他亲密无间。熟识徐志摩的人都称赞他的性格品行,说他天真挚诚、不计名利、热情无私、活泼风趣,有徐志摩的地方就有欢笑。但是,总是给别人带来欢乐的徐志摩内心却有解不开的“烦恼结”,这个“烦恼结”来自于女性。像许多抒情诗人一样,女性是徐志摩灵感的源泉,也是他悲剧的根源。徐志摩一生主要经历了三个女性:张幼仪、林徽音、陆小曼。

徐志摩的原配夫人张幼仪,名门望族之女,一位非常贤淑的女子。徐志摩和张幼仪是奉父母之命结成伉俪的。婚后第二年,徐志摩北上求学,小两口是离多聚少。张不愧为大家闺秀,知书达理,孝敬公婆,掌财理家。徐家是江南有名的富商,家里开办有电灯厂、蚕丝厂、布厂、徐裕丰酱园、裕通钱庄等。开始张幼仪是帮助公公理财,后来公公干脆全权委派给儿媳全面经营管理。徐志摩和张幼仪生有两子,一子乳名阿欢,学名积锴,是由张幼仪抚养成人的,另子夭折于德国。由于是包办婚姻,二人感情不好,后来等到徐志摩遇到林徽音后就在柏林和张幼仪离婚了。离婚后的张幼仪并没有选择轻易放弃生命,也没有说抱怨的话,而是开始了自己新的生活。她在柏林接受新式教育,抚养次子彼得,开始规划自己的未来。之后她经历了丧子之痛。回国后,幼仪开始了自己新的事业,她成为上海第一家女子商业银行的副总裁,同时是云裳服装公司的总经理,开创了一个引导潮流的服饰品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回国后仍照样服侍徐志摩的双亲(认作寄女),精心抚育她和徐志摩的儿子。台湾版的《徐志摩全集》也是在她的策划下编起的,为的是让后人知道徐志摩的著作。幼仪凭着自己的坚强和聪慧,走出了生活的阴影,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后来,直到53岁时即1953年才与苏季子结婚,1988年于纽约逝世。

徐志摩和林徽音是一段“无言结局”的未了情。林徽因秀外慧中,是有名的才女,其父林长民也是社会名流。她与徐志摩相识时只有17岁,而徐志摩大她8岁,并且已经结婚,因此两人虽然相知很深,但最后林徽因还是嫁给了梁启超之子、后来的着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他们的因缘也是一段佳话。从此林徽因成为徐志摩梦中可望而不可及的一个完美身影。

对徐志摩影响甚大的是陆小曼。陆小曼,名眉,江苏常州人。自幼聪慧活泼,中西文学根底

扎实,又通音乐绘画,且有小说、剧本行世。其父陆宝早年留学日本,是日本名相伊藤博文的得意门生。小曼自幼在上海幼稚园度过,八九岁时方才随父到京。1920年由其父母选中王赓为婿。王赓曾留学于美国西点军校,和艾森豪威尔是同窗之友,就职于北平警察局。陆小曼生性活泼好动,其夫却严谨有度,不苟言笑,颇有军人之风。徐志摩和陆小曼在北平交际场相识,这段时间正是林徽音芳心已定,徐志摩极度虚空之际。后来几经波折,有情人终成眷属。顶有意思的是结婚大典,那真是旷古的“古怪婚礼”。他俩要请梁启超为他们证婚,梁公不肯,志摩坚持,梁启超答应必须让他在婚礼上行训斥礼。徐志摩应允。不想梁启超真的在大庭广众之下骂得二人抬不起头来。“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以后务要痛改前非,重作新人”。盛典举罢,徐志摩便携陆小曼匆匆南下,定居上海,过起了神仙一样的日子。陆小曼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吸食鸦片、挥霍无度,使志摩入不敷出,尤其是因为他离婚再娶,触怒父亲,断了经济的后援。徐志摩渐渐体味到了操持的艰难。他拼命地创作,教书,后来兼着几个大学的课仍然无法补足家用,甚至靠借贷度日,常常在北京上海间飞来飞去。为了节约机票,他乘坐免费的空运邮机,于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遇难,因为他答应20日要到北京帮助林徽因筹划一个学术讲座。陆小曼和徐志摩的结合无疑是悲剧。徐志摩的单纯、浪漫、不擅驾驭,陆小曼一味的任性无度与风流,使他们的合欢不能久长。尤其给志摩沉重一击的是,小曼认识了一个名叫翁瑞午的越剧小生,两个人如胶似漆,整日在烟榻上浑浑噩噩地吸。徐志摩多次耐心规劝,小曼非但不改,反而大吵大闹。有意味的是,徐志摩的遇难,敲醒了陆小曼的灵魂。自此,戒了烟瘾,逐了翁瑞午,青灯守节,闭门思过,潜心搜罗志摩的诗文后来编成《徐志摩全集》。

雨巷

【导入语】

细雨如丝的江南,悠长寂寞的小巷,一把孤寂的油纸伞和着雨的叹息,撑出了一个青年诗人在特定时代的哀婉心曲。今天就让我们共撑一把心灵之伞走近戴望舒,与诗人一道去领略雨巷的风景,去追寻丁香一样姑娘的芬芳。

【作者介绍】

戴望舒:现代派诗人,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因受抗战激发,诗风变得厚重、刚健,语言也更为洗练纯朴。著有《我的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等。

【诗歌赏析】

一、整体感知及诵读提示:教师泛读,请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从老师朗诵的语气、声调和停顿等判断,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首先,请同学们说说表示感情的有哪些词?(喜悦、高兴、快乐、兴奋、激动、悲伤、痛苦、失望、愤怒、惆怅、哀怨、忧郁、伤感、低沉等)。明确:感情基调——忧郁、哀怨。请学生齐读,然后教师给予诵读提示(见课本),最后让学生再齐读。

二、艺术特征

师:为什么用丁香来形容姑娘呢?

生:因为丁香美丽、素雅,能突出姑娘的美丽。

师:李商隐《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唐李璟《浣溪沙》“手卷

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找找共同点,看能否得到提示?

生:丁香是不是代表着忧愁啊?

师:对,这是一个新的知识,同学们记一记,就如月亮象征着思乡思故人一样,在我国

古诗词的传统意象中,丁香是忧愁的载体,是愁思的象征。

生:用丁香形容姑娘不仅写出了姑娘的淡雅、美丽,还刻画出了她的楚楚动人的忧郁。

师:本诗之所以能被广为传唱,除了意象的美丽,还缘于它独特的艺术风格,同学们看看是什么呢?

生:运用修辞。(教师板书:特色一——运用修辞)如“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用了通感,写出了女子目光之凄迷。又如“雨的哀曲”用了拟人和比喻。

生:运用了复沓、叠句的手法。如“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从全诗看,第一节和最后一节除“逢着”改“飘过”之外,其它语句完全一样。

师:复沓、叠句有什么效果呢?

生:语言上的复沓、叠句会强调突出描写对象,加强氛围,并增强诗的节奏美,给人一种悦耳和谐的感觉。

生:本诗韵律上讲究。每一节共六行,每节押韵两次到三次,在相隔不远的行里重复一次韵脚,如“雨巷”、“姑娘”、“芬芳”、“惆怅”、“眼光”等,有意地使一个音响在人们的听觉中反复,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

师:韵律上的和谐也是音乐美的表现。(教师板书:特色二——复沓叠句、韵律讲究——音乐美)由此叶圣陶先生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三、象征手法

师:我们在品味诗歌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感悟诗歌。下面我们探讨诗歌的主旨,要想探讨它的主旨,就有必要了解一下这首诗歌的写作背景。写此诗时,戴望舒22岁,那时他加入共青团并以很大的热情参加革命,意想不到的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大批共产党员遭

杀戮,他本人也被通缉,隐居在朋友家的小楼上从事翻译工作,《雨巷》的问世就在此时。从时代背景和个人心境来说,“雨巷”这个意象浓缩了诗人在革命低潮时期忧愁和痛苦的复杂心情。我们可以把它“虚化”为一条“追求之路”,怀着渺茫希望的“我”在雨巷里徘徊不前。因此这首诗也可以理解为对美好理想和人生信念的追求。那么,这种信念与追求是通过哪个意象表现出来的?用了什么手法?

生:是通过丁香姑娘表现出来的。用了象征的手法,丁香姑娘就象征着美好的理想、人生。师:好,在此主旨下,我们再分析其他两个意象。

生:“我”代表着在现实与理想的碰撞和失落中体验痛苦、无奈和煎熬的进步青年。

生:雨巷象征着当时的社会环境,即黑暗沉闷的社会现实。

师:对,整首诗用了象征的手法使得诗风呈现出含蓄、朦胧的特色。(教师板书:特色三——象征手法含蓄朦胧)

师:这里我有一个疑问,既然是美好理想,为何将丁香姑娘写得如此哀怨?描绘为大方得体或活泼开朗不好吗?提示,可以结合诗人生平和时代来思考。

生:诗人一直追求着美好的理想,并积极投入战斗,但大革命的失败给了他沉重的一击,他对自己的追求与拯救时代的希望产生了质疑。旧的奋斗失败了,而新的希望又在哪里?自己又该何去何从?在这种迷惘和探寻中,新的道路尚不明确,因此,象征他追求和理想的丁香姑娘也不会很明朗、阳光,而是笼上了忧郁、飘忽、迷离的特色。

师:本诗是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诗人内心的沉郁和彷徨反映在笔下的物象上,就形成了这一个独一无二的忧郁美丽的丁香姑娘。言为心声、诗歌缘情就是这个道理。

师:我们来总结一下诗人在本诗中的感情、情绪。

生:失望、痛苦、迷惘、忧郁……

师:听你这样一说,我怎么觉得戴望舒是痛苦不可自拔啊?有没有积极的一面?提示,仔细读诗歌后面的内容。

生:文章最后一节,诗人在丁香姑娘消失后,并没有绝望,依然在雨巷中执著的追寻、守望。

师:是的,诗人没有彻底的绝望,而是在幻灭中依然执著的追求,正是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成为了诗人锲而不舍的原动力,使得诗人最终走出了悠长、寂寥、湿漉漉的雨巷,寻求到了心中的丁香姑娘。

师:让我们带着对作品的感悟和对诗人的崇敬重读这首感人至深的诗篇。

【小结】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会遭遇挫折、经受打击,我们也会忧郁、彷徨,但只要我们

心中有理想,去不懈的追求,最终我们都会寻找到心目中美丽而不再忧伤的丁香姑娘。现在,我们以两句名言结束本课。

1、不要放弃你的理想,当理想没有的时候,你还可以生存,但,虽生犹死。——马克吐温

2、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有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克雷洛夫

中国现代诗歌三首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闻一多、徐志摩、戴望舒等著名诗人及其代表作。

2、理解《死水》一诗象征手法的运用和“反讽”手法,体会“三美”主张。

3、对《再别康桥》,能够借助诗歌意象体会诗歌的画面美。

4、指出《雨巷》中意象的象征意义,体会复沓叠句、讲究韵律的音乐美。

死水

教学过程:

【导入语】

同学们,当你看到臭水沟里的一沟污水、死水时,你会想到什么?你能把它写成诗来讽刺一种社会现象吗?1925年,著名的诗人、学者闻一多先生就以“死水”为题,写了一首诗歌《死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闻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人,原名闻家骅,后改名一多,字友三,友山,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他强调新诗要具备“三美”: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辞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匀称﹚,作品有诗集《红烛》和《死水》。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因怒斥特务杀害李公朴等爱国志士而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分子暗杀。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赞扬了闻一多:“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闻一多先生拍案而起,横眉冷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不愿屈服。”

1922年,作者旅美留学,他看到了西方文明丑恶的一面,以及旅美侨胞身受的歧视和屈辱,

写下许多爱国主义的诗篇。1926年他怀着对祖国的渴念和期望从美国归来,但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令他极为失望,他痛呼:“我来了,我喊一声,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正是这种为现实所冷却了的爱和期望,成了本诗的深层根基。

【诗歌赏析】

师:请大家阅读第一节,并思考这节中“绝望”、“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突出了死水的什么特点?

生:突出了死水的凝滞、完全丧失了生命力的特点。

师:“不如”、“爽性”表达出作者什么情感?

生:这是作者的愤激之语,表达出作者对死水的厌恶。

师:因此,这一节总写凝滞的死水,并表达了作者的厌恶。那么,作者是怎样具体描绘死水的呢?请一个同学朗读2-4节。并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绘的?

生:从色彩、形状、声音几个方面描绘了死水的特点。

师:作者在描绘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

生:比喻的修辞手法,以美好的事物比喻极端丑恶的事物。

师:诗人为什么要用美好事物比喻极端丑恶肮脏的死水?

生:这是反讽手法,以丑衬美,丑写得越美,越引起反感,美与丑交织反差,使读者去反思诗人要表达的真实感情,增加了引人思考的魅力,造成了新颖独特的表达效果。

师:对,是反讽手法,就好比一个脸上堆叠疙瘩,嘴里塞满脏话,走路一摇一摆的低俗女子却突然精心来了个浓妆艳抹、柔声雅语、纤纤细步,你的感觉会怎样呢?是做作?是恶心?还是鄙夷?可能都有。总之,这样的女子装扮得越美,给人的感觉就会越丑,这就是东施效颦似的美丑辩证法。同学们再思考一下,为何要写死水的歌声呢?

生:以有声写无声,反衬死水可怕的像死一般的寂静。

师:请大家齐读最后一段。并思考“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说明这句与开头在结构上构成了什么关系?同时,“断”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最后两句“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暗含着什么意思?

生:“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照应开头,“断”字肯定了对死水的判断和批判,最后两句是作者的愤激之语,真实的意图是说:中国的社会已经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了,唯一的办法是加速它的灭亡,用新的社会来取代它。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配套练习:散文部分第5单元自然的年轮素

第五单元素质升级检测 (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 一、(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些人对野生动物制品近乎狂热的痴迷,催生了一个庞大的象牙盗猎和售卖网络。尤其近年来随着盘手串的风气兴起,对象牙珠子的需求更加旺盛,这些网络幕后的操盘手们________,创造了一个自认为________的销售模式,市场日益壮大。而这背后是整个非洲象种群的灾难,每根象牙背后,都是残忍的杀戮,手串上精美的象牙珠子,其实都是杀生的记号。大量的象牙需求,会刺激整个犯罪链条,即使是普通游客最零碎的购买需求,也是盗猎链条中重要的一环。()。如果盗猎的势头再不遏制,非洲象将在10年到20年内灭绝。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________。为了提高保护野生大象的意识,将打击违法犯罪的决心付诸行动,从2018年1月1日开始,中国宣布将全面禁止国内象牙商业性加工和销售。这一“象牙全面禁贸令”也被称为“全球保护野生大象最重要的单一举措”。而那些还在这个犯罪链条上铤而走险的人,无疑是在________。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C) A.见机行事无懈可击义不容辞自食其果 B.随机应变天衣无缝责无旁贷玩火自焚 C.见机行事无懈可击责无旁贷玩火自焚 D.随机应变天衣无缝义不容辞自食其果 【解析】随机应变:跟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见机行事:看清适当时机而立即行动。天衣无缝:形容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严密,没有一丁点破绽。无懈可击:没有漏洞可以被攻击或挑剔,形容十分严密。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侧重“理应承担”。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侧重“不能推卸”。自食其果:指做了坏事,结果害了自己,自作自受。玩火自焚:比喻干冒险或害人的勾当,最后受害的还是自己,作恶多端的人终无好下场。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C) A.盗猎分子手中更专业的汽车和枪支,来自源源不断的销售资金 B.更专业的汽车和枪支,由盗猎分子从源源不断的销售资金里提供 C.源源不断的销售资金,都会变成盗猎分子手中更专业的汽车和枪支 D.销售资金的源源不断,使更专业的汽车和枪支流到了盗猎分子手中 【解析】A、B项承前主语不一致,D项不合逻辑,搭配不当。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D) A.为了提高保护野生大象的意识,将打击违法犯罪的决心付诸于行动,中国从2018年1月1日开始宣布将全面禁止国内象牙商业性加工和销售。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必修三知识点| 第9课诗歌与小说 一、从《诗经》到唐诗 1.《诗经》 (1)中国第—部诗歌总集《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2)《诗经》经孔子整理编定,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2.楚辞 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骚体”。 3.汉赋 (1)社会背景:政治统一;经济繁荣 (2)在继承《诗经》、楚辞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来源学*科*网] (3)形式:铺陈排比;文采华丽 (4)内容:歌颂歌舞升平[来源学_科_网Z_X_X_K][来源学科网] (5)代表:司马相如、张衡 3.唐诗 (1)唐诗繁荣的原因: ①政治统一 ②经济繁荣 ③思想多元、文化开放;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促进了诗歌的繁荣。[来源学§科§网] (2)代表人物:李白(浪漫主义)、杜甫(现实主义)

二、宋词和元曲 1、宋词 (1)原因:宋代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数量的不断增加。[来源Z§x x§k.C o m] (2)代表: ①婉约派:柳永、李清照等 ②豪放派:苏轼、辛弃疾等 2、元曲: (1)原因:[来源学科网] ①元代推行民族分化政策,阶级矛盾尖锐。 ②科举取士制度被废除。 (2)代表:马致远、王实甫······ 三、明清小说[来源学科网] 1、小说的发展历程:[来源Z.x x.k.C o m] (1)魏晋南北朝,出现了《搜神记》等志怪小说。 (2)唐朝短篇小说传奇。 (3)宋朝供说话人用的话本,把中国小说创作推向一个新阶段。[来源学科网Z X X K] 2、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 (1)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 (2)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3)为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来源Z x x k.C o m]

5中国现代诗歌五首

(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5分) A.荡漾(yànɡ)青荇(xìnɡ)笙箫(ēnɡ)长篙(hāo) B.沉淀(àn) 漫溯(sù) 罗绮(qǐ)饥馑(jǐn) C.憔悴(áo) 絮聒(xù) 监禁(ān) 棱角(lénɡ) D.桅船(wéi) 朝夕(āo) 灼热(ó) 弯曲(qū ) 解析A项,“篙”读ɡāo。 答案 A 2.依次填入下列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5分) ①揉碎在浮藻间,着彩虹似的梦。[来源:学_科_网] ②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着中国呀…… ③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 A.沉淀封锁摇摆 B.沉积封锁招摇[来源] C.沉淀封锁招摇 D.沉积笼罩招摇 解析沉淀:凝聚、积累,用来形容“梦”更加逼真,化无形为有形。沉积:重在聚积。封锁:用强力阻断和外界的联系。笼罩:遮盖。摇摆:摆动。招摇: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拟人化手法赋予青荇人格化。 答案 C 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5分) 如今,不少老师感慨孩子“不好教”,但这不足以成为体罚学生的理由。转化后进生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我们心浮气躁,工作一曝十寒,教育必然没有效果。教育是门艺术,它讲求技巧,需要循循善诱。教育的过程,不是学生对教师的臣服,管理学生的办法就是扇耳光,这样的教育方式也难免太过拙劣。正如有网友指出的,“孩童如璞玉之未琢,治玉之道,在于顺其天然文理而精雕细刻,体罚犹如以刀斧攻玉,粗鲁野蛮,鲜有不碎者!”

A.一蹴而就B.一曝十寒 C.难免D.精雕细刻 解析C项,难免:不容易避免,免不了。此处应用“未免”,意思是对人对事的委婉批评。A项,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B项,一曝十寒:比喻学习或工作没有恒心。D项,精雕细刻:形容创作艺术品时的苦心刻画。也比喻认真细致地加工。 答案 C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5分) A.1928年,他故地重游,于归国途中的11月6日,在轮船上写下了《再别康桥》。 B.几经周折,电台的同志才帮助出租车司机查找到了这只手提包的失主是第一热电厂的一名会计丢的。[来源] C.艾青五岁时被领回自己家,但是在家里依然受歧视。[来源:学|科|网] D.由于读者的生活阅历有深有浅,文艺修养和鉴赏能力有高有低,所以有的读者可能会把《老马》一诗看成“写的就是一匹可怜的老马”。 解析B项句式杂糅。[来源] 答案 B 5.默写(5分) (1)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2)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答案(1)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2)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来源:学&科&网] (一)阅读闻一多的《死水》,完成6~8题。 6.诗中的“破铜烂铁”变成了翡翠和桃花,“剩菜残羹”泛出了罗绮和云霞;死水变成了一沟绿酒在冒泡沫……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 答:

2021-2022年高一语文中国现代诗歌五首练习题-高一语文试题

2021-2022年高一语文中国现代诗歌五首练习题-高一语文试题 1.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河畔(pàn) 荡漾(yàng) 罗绮(yí) 窠穴(xué) B.残羹(gēng) 斑斓(1án) 笙箫(xiāo) 暴戾(lì) c.絮聒(guō) 漫溯(sù) 啮啃(niè) 菌(jūn) D.蜷伏(quán) 青荇(xìng) 后裔(yì) 崎岖(qū) 2.下列各组词,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揉碎沉淀翡翠饥谨 B.漪沦长蒿衣襟污垢 c,桅杆开垦浮藻泥泞 D.憔悴星殖寂寞砝码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句是:() A.由于负责的工程极其浩大,他在奔波中总有一种目不暇给的感觉。 B.班里的各种不良现象已蔚然成风,再不治理就会带来严重后果。 C.由于经济封锁,物价大幅度上涨,引起了市民们的怨声载道。 D.在汹涌的革命人潮下,鲁迅先生的创作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第四届广州市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测评活动由各校白行组成有校级、

教导处领导和科、级组长参加的领导小组。 B.近年来,不少地方的政府部门在选拔干部时,往往喊着干部年青化的旗号,采取一刀切的做法,这无形中等于推行了年龄歧视。 C.近日,在海拔1613米的一座山上,发现了一只棕白色的另类大熊猫,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生物科研室已把它保护起来。 D.华东理工大学原名华东化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后创立最早、规模最大、学科设置最齐全,早在1960年已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5.填入下面划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句是() 中外古今的诗人,常喜欢将珍珠与眼泪相比。阿拉伯的诗人说,牡蛎在海滩上赏月,天使的一滴眼泪,刚巧滴落在它心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就像一颗晶莹的珍珠 B.变成了一颗晶莹的珍珠 C.就是一颗晶莹的珍珠 D.俨然一颗晶莹的珍珠 6.对《死水》的赏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主张“新格律诗”,这首诗便是其主张的典型代表,音节响亮,句式整齐,韵律和谐,节奏优美。 B.作者受欧美“唯美主义”影响,吸取我国古典诗词精华,努力追求诗歌的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学常识

必修三文学常识 第一单元 1、林黛玉进贾府:《红楼梦》曾被评为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及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中国四大名著”之首。全书共120回,后40回文字一般认为是高鹗所补。本文节选自第三回。《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曹雪芹(1715~1763):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 2、敕(chì)造:奉皇帝之命建造。敕,本来是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对晚辈的用语,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 3、万几宸(chén)翰之宝:这是皇帝印章上的小字。万几,同万机,就是万事,形容皇帝政务繁多,日理万机。宸翰,皇帝的笔迹。宸,北宸,即北极星,代指皇帝。翰,墨迹、书法。宝,皇帝的印玺。 4、总角:把头发扎成髻。 5、请了安:请安,即问安。清代的请安礼节是,在口称“请某人安”的同时,男子打千,女子双手扶左膝,右腿微屈,往下蹲身。 6、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意思是,林黛玉聪明颖悟胜过比干,病娇弱美胜过西施。比干,商(殷)朝纣王的叔父。《史记·殷本纪》载,纣王淫乱,“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古人认为心窍越多越有智慧。 7、祝福:《祝福》写于1924年,收入作者的第二个小说集《彷徨》,是《彷徨》中的第一篇。▲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1918年5月)始以“鲁迅”为笔名。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现代文学的旗帜,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毛泽东评价他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8、送灶:旧历以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为灶神升天奏事的日子,在这天或前一天祭送灶神,叫“送灶”。 9、理学:又称“道学”,是宋代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等人阐释儒家学说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它认为“理”是宇宙的本体,把“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说成是“天理”,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10、监(jiàn)生:国子监生员的简称,指明清两代在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的中央最高学府)读书的人。清代乾隆以后,国子监只存空名,地主豪绅可以凭祖先“功业”或捐钱取得监生资格。 11、陈抟(tuán)老祖:五代宋初道士,亳(bò)州真源人。 12、老人与海:海明威是当时“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一方面他继承了马克·吐温的现实主义传统,一方面又在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上进行了革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1952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是他后期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他的创作特色。当年他获得普利策奖,两年后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26年,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问世,使海明

2016语文版语文必修一第5课《中国现代诗二首》练习题

语文必修Ⅰ语文版第6课《中国现代诗二首(二)》全方位精练(书稿卷)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彷徨()寂寥() 羡艳() 惆怅() 颓圮() 彳亍() 答案:páng liáo xiàn chàng pǐchì chù 2、辨析下列字形并组词。 答案:惆怅/稠密/绸缪怅惘/为虎作伥/帐篷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2)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3)小时候她常常羡艳/墓草做蝈蝈的家园。 答案:(1)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2)(声音)悲哀而婉转。(3)十分羡慕。 4、用“//”划分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 (1)她就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2)小时候她常常羡艳/墓草做蝈蝈的家园;/如今她死了三小时,/夜明表还不曾休止。 答案:(1)她//就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2)小时候//她//常常//羡艳/墓草//做蝈蝈的//家园;/如今//她//死了//三小时,/夜明表//还//不曾//休止。 5、语言表达中有一种称为“通感”(也称“移觉”)的修辞手法,利用人们日常生活中各种感觉往往可以彼此交错相通的心理经验,把本属于甲感觉范围的印象描写成乙感觉范围的印象。请您找出《雨巷》中运用了通感修辞手法的句子。 答案: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 6、熟读诗歌,试回答下面问题。 (1)《雨巷》中抒情主人公“我”有着怎样的境遇? (2)《寂寞》中“小孩子”就是一个什么形象? 答案:(1)独自、冷漠、凄清、惆怅、迷茫。(2)“小孩子”就是被“寂寞”贯穿一生的小人物的形象,就是一个“寂寞”的载体。 课堂巩固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9题。 雨巷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就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学常识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四文学常识 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三文学常识 1.林黛玉进贾府:《红楼梦》曾被评为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及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中国四大名著”之首,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全书共120回,后40回文字一般认为是高鹗所补。本文节选自第三回。《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 曹雪芹(1715~1763):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 2.祝福:《祝福》写于1924年,收入作者的第二个小说集《彷徨》,是《彷徨》中的第一篇。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1918年5月)始以“鲁迅”为笔名。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现代文学的旗帜,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毛泽东评价他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3.老人与海:海明威是当时“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一方面他继承了马克·吐温的现实主义传统,一方面又在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上进行了革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1952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是他后期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他的创作特色。当年他获得普利策奖,两年后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26年,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问世,使海明威成了欧美文坛上的新秀。另有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旧译《战地钟声》,1940)。他的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永不服输的“硬汉子”形象。 4.蜀道难:《蜀道难》原本是乐府古题,李白初到长安会见贺知章,出示《蜀道难》,博得“谪仙”雅号。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他继承了我国古代诗歌自《诗经》《楚辞》以至六朝诗歌的优秀传统,形成了歌行所特有的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艺术风格。李白也是五七言绝句的圣手。五绝含蓄、深远,只有王维可以相比;七绝则韵味醇美,音节和谐流畅,感情真率,语言生动,真正做到了他自己所标举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标准,和王昌龄的七绝,被评为有唐三百年的典范。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是李白作品的艺术特点,他是继屈原而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以惊俗骇世的笔墨,恣意挥洒,描写了壮丽奇谲的世界,借以抒发个人怀抱的抑郁与不平。他鞭挞封建社会的魑魅丑怪,淋漓尽致,真所谓“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中国现代诗歌四首《山民》《我和春天有一个约会》《雨巷》《欢乐》同步练习

中国现代诗歌四首 (《欢乐》《雨巷》《我和春天有一个约会》《山民》) 基础与能力训练 (一)基础知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簌sù簌潺chán 潺颤chàn抖树荫yīn B.寂寥liáo 彳chì亍chù颓圮pǐ篱lí墙 C.惆怅chàng 召zhào唤鹧zhè鸪蹲zūn 伏 D.蜻蜓tíng 鹳guàn 鸟悄qiāo 然悠yōu 长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你可以说王海打假是为了嫌钱,动机不那么高尚,但他的作为毕竟能让制假贩假者如芒刺在背,骨鲠在喉。 B.张大千画艺高超,着手成春,堪称一代大师,令人敬仰。 C.工作组来到村里不分青红皂白,把农民地里的蔬菜全部毁掉,给农民造成很大的损失。 D.有德之人不会以权谋私,不会贪污受贿,虽然清贫,但活得坦荡,没有水落石出之虑,也没有半夜敲门之惊.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005年浙江卷) A.哺乳期妇女如果仅仅依靠服用补品中的含碘量,就有可能缺碘,若不及时添加含碘食品,则有可能导致婴儿脑神经损伤或智力低下. B.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 C.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 D.如何体会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认识用优秀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是摆在每一位中国企业家面前的重要课题. 4.下面对本单元诗歌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何其芳的《欢乐》洋溢着一种青春的热情,感受敏锐独特,格调明朗活泼,用词精致朴素,富于色彩感和音乐感. B.戴望舒的《雨巷》有法国象征派诗歌和中国古典诗词的影响的痕迹,善于用象征手法抒情,追求诗的意象的清晰和含蓄。 C.《我和春天有一个约会》的写作手法实虚相间,整体上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诗歌的语言特点自然清新、亲切生动。 D.《山民》中的“他”和父辈实质上并无两样,都缺乏冲破传统的开拓意识和披荆斩棘的精神,“他”也是被针砭的对象。 5.关于“意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意象是“具体化了的感觉"(艾青),是主客观融合的产物,是诗人通过感觉的想象而创造的一种具有强烈主观色彩、能为读者所感知的具象。 B.创造意象时,要尽量少用陈述语、推导语,而尽量多用意象语,即具有具象感、新颖感的语言。 C.写作诗歌要尽量避免通用意象,多用独创意象或非独创意象. D.大景与宏伟的意象搭配,小景与渺小的意象搭配;乐景与甜美的意象映衬,哀景与忧伤的意象映衬. 6.在下面两幅漫画中任选一幅,根据画面的内容意境,为它拟一个标题,要求准

十首中国现代诗歌

十首中国现代诗歌 这里所列影响最广的十首中国现代诗,包括诗的艺术价值、美学价值,一些影响虽大的概念诗、口号诗等不在其列,而一些诗好影响力不够的,也只能割爱。这十首诗,应该代表了中国现代诗歌的最高成就。 十、汪国真:热爱生命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一句话点评:曾经风靡一时的诗人,诗虽一般,但对安抚一些人的心灵起过很大的作用。影响力指数:★★★ 九、舒婷: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 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驱,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一句话点评:语言铿锵,直抒心臆,是极好的朗诵诗。 影响力指数:★★★★ 八、郑愁予:错误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蛰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一句话点评:意境优美深婉,中国现代抒情诗之绝唱。 影响力指数:★★★ 七、卞之琳: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一句话点评:含蓄隽永,优美如画,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影响力指数:★★★★ 六、北岛:回答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中国现代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2)

中国现代诗歌鉴赏练习题(2) 《川江号子》 一、积累运用 1.读写下列词语 呼号万丈断崖百舸争流震荡沉默无声凶猛沥血 2.文学常识填空: 蔡其矫,生于福建晋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50 年代曾深入江汉、四川一带体验生活,写出了《》、《雾中汉水》、《汉水谣》等脍炙人口的作品。 2.川江号子 二、阅读鉴赏 ㈠阅读蔡其矫的《川江号子》,回答后面的问题。 你碎裂人心的呼号,一支桨四个人; 来自万丈断崖下,我看见眼中的闪电,额上的雨点, 来自飞箭般的船上。我看见川江舟子千年的血泪, 你悲歌的回声在震荡,我看见终身搏斗在急流上的英雄, 从悬岩到悬岩,宁做沥血歌唱的鸟, 从漩涡到漩涡。不做沉默无声的鱼; 你一阵吆喝,一声长啸,但是几千年来 有如生命最凶猛的浪潮有谁来倾听你的呼声 向我流来,流来。除了那悬挂在绝壁上的 我看见巨大的木船上有四支桨,一片云,一棵树,一座野庙?…… 注:本诗写于1958 年,那是中国最艰难的年份,饿殍遍野。举国诗人要么沉默,要么昧 着良心高唱“形势一片大好”的赞歌。当时诗人正挂职武汉长江规划办公室政治部宣传 部长,作为一名从延安走出来的革命诗人,却唱出了那个时代所谓“和谐社会”的不和 谐的音符。 3.这首诗是从哪两个角度来表现“川江号子”的特点的? 3.①从听觉的角度直接描写“川江号子”的悲壮、旷远、激越。②从视觉的角度描写悬岩、漩涡、浪 潮、眼中的闪电、额上的雨点等意象,侧面烘托“川江号子”带给人的心灵上的震撼。 4.诗的结尾写道:“但是几千年来∕有谁来倾听你的呼声∕除了那悬挂在绝壁上的∕一片云,一棵树,一座野庙?……”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简要谈谈你对这几句诗歌含义的 理解。 4.①这几句诗写出了千年来船夫悲壮的号子无人倾听的孤寂,即使有“云”“树”“野庙”这些同情者和怜悯者,但它们都是没有话语权的。②作者创作这首诗的时候,文坛充斥着粉饰、虚夸、歌舞升平的 调子,敢说真话的人不多,所以这几句诗也暗含着诗人在当时的环境下被压抑的内心痛苦。 ㈡阅读蔡其矫的另一首诗《雾中汉水》,回答后面的问题。 两岸的丛林成空中的草地;只从浓雾中传来沉重的橹声, 堤上的牛车在天半运行;看得见的 向上游去的货船是千年来征服汉江的纤夫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九课《诗歌与小说》高考题整理

第9课诗歌与小说名题分解 一、选择题 2011年题组(备注:无) 2010年题组 1.(2010·安徽文综·13)西晋杜育的《荈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 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 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 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 【解析】B 文学作品不能作为信史,但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具有一定史料价值,排除A,《荈赋》是以茶为主题的作品,出现在西晋,所以排除C,传说不可以作为史实,排除D。2.(2010·重庆文综·14)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A.李煜B.李清照 C.陆游D.辛弃疾 【解析】D 学士指苏东坡,苏东坡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四个选项中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 2009年题组 1.(2009·广东历史·1)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A.《老子》 B.甲骨卜辞 C.《楚辞》 D.《诗经》 【解析】D 《老子》一书是记录春秋时期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代表——老子言论的著作;甲骨卜辞是商周时期统治阶级为预测吉凶,刻在龟甲兽骨上,记录占卜内容的文字;楚辞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根据楚地方言创作的一种诗体。因此这些文献都不可能较多反映平民生活。而《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风就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的歌谣。2.(2009·四川文综·14)明末文人袁宏道说,江南地区出版业繁荣,不少书籍“原板未行,翻刻踵布”。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当时() ①商品经济繁荣②市民文学兴盛③印刷工艺提高④专制政治强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A 商品经济繁荣;市民文学兴盛;印刷工艺提高,有利于明末江南地区出版业的繁荣。④专制政治强化不利于文化发展,应排除。 2008年题组

中国现代文学 习题集含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习题集西南科技大学成人、网络教育学院版权所有 习题 【说明】:本课程《中国现代文学》(编号为11016)共有单选题,名词解释题,论述题,写作题, 填空题等多种试题类型,其中,本习题集中有[ 填空题]等试题类型未进入。 一、单选题 1.虎妞是()小说中的人物。 A. 老舍 B. 丁玲 D.柔石.沙汀C2.下列现代作家的作品中,()的体裁不是戏剧。 A.丁西林的《一只马蜂》 B.曹禺的《日出》 D. 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 C.陈白尘的《升官图》3.《缘缘堂随笔》的作者是()。 B.周作人A.梁遇春 D.梁实秋C .丰子恺4.在新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新诗集是()。 A.郭沫若的《女神》 B.胡适的《尝试集》 D.俞平伯的《冬夜》C .康白情的《草儿》 5.《少年漂泊者》的作者是()。 A.柔石 B.蒋光慈 D.彭家煌 C.萧军 6. 20年代象征主义诗歌最突出的诗人是()。 A.戴望舒 B.卞之琳 D.何其芳.李金发C 7.下列作品中,()是长篇小说。 页10 共页1 第 A.许地山的《春桃》 B.冰心的《超人》 C.叶绍钧的《倪焕之》 D.彭家煌的《怂恿》 8.下列现代作家的散文集中,()作者是周作人。 A.《画梦录》 B.《泽泻集》 C. 《泪与笑》 D.《写在人生的边上》 9.下列作品中,()不是巴金创作的小说。 A. 《围城》 B.《家》 C.《憩园》 D.《寒夜》

10.《原野》是()创作的话剧。 A.夏衍 B.宋之的 C.曹禺 D.郭沫若 11.代表了中国新诗早期创作高峰的是()。 A.《尝试集》 B. 《女神》 C.《湖畔》 D.《死水》 12.小说《家》中,抱着“不抵抗主义”的作揖哲学的是()。觉民A. 鸣凤 B.觉新C. 觉慧 D.13.(下列作家中,)是创造社的作家。叶绍钧 B.郁达夫A. 梁实秋 D.徐志摩C.14.)。茅盾《子夜》的主要人物除吴荪甫外,还有(B.罗歪嘴A.曾文清D.方罗兰C.赵伯韬15.)。提出“带着脚镣跳舞”的诗歌格律化主张的是( B.郭沫若A.胡适 .闻一多C.穆旦 D16.)小说中的人物。“二诸葛”和“三仙姑”是( 孙犁A. 赵树理 B. .丁玲 D.阮章竞C17.《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是()的报告文学作品。 B.瞿秋白 A.夏衍 D.范长江 C.宋之的 18.)是梁实秋的散文集。( 《自己的园地》 B.《雅舍小品》A..《画梦录》《朝花夕拾》C. D19.《为奴隶的母亲》是()的作品。页10 共页2 第 A. 殷夫 B. 胡也频 D. 柔石C.丁玲 20.艾芜的第一部也是最有影响和成就最大的小说集是()。 A.《南国之夜》 B.《南行记》 D.《在其香居茶馆里》《芭蕉谷》 C. 二、名词解释题 21.现代派 22.小诗 23.“语丝”文体 24.爱美剧 25.乡土小说 26.《现代评论》 27.新秧歌 28.战国策派 29.京派 30.左联 31.《女神》 32.《论语》杂志 33.问题小说 34.冰心体 35.新感觉派 三、论述题 36.比较分析闻一多和徐志摩诗歌的异同。

5中国现代诗歌五首

5.中国现代诗歌五首 ◎课前自主 【走进作者】 闻一多(1899~1946),现代诗人、学者,湖北人。他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我国新格律诗的探索者和创建者之一。代表作品:《七子之歌》、《醒呀》、《死水》。闻一多是我国新诗格律的最早探索者和创建者之一,他要求新格律诗心学而且有三美: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早年留学英国剑桥大学,其代表作是《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等。他的不少诗作,神秘、朦胧、感伤、的倾向明显,但也不乏语言清新、比喻贴切,具有轻柔明丽风格的佳作。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著有《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等。艾青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1941年诗人来到延安,从此诗风转向悲壮高昂。艾青是对中国新诗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 食指,本名郭路生,北京人,当代诗人。生于1948年,“文革”中因救出被围打的教师而遭受迫害。1968年到山西插队,70年进厂当工人,71年参军,73年复员,曾在北京光电技术研究所工作。代表作品:《热爱生命》《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等。 舒婷,当代女诗人,生于福建厦门。初中未毕业即“插队落户”。1969年开始写作,1979年在《诗刊》正式发表作品。现为中国作协理事;作协福建分会副主席,两次获全国性诗歌奖。1982年出版诗集《双桅船》和《舒婷、顾城抒情诗选》,1986年出版《会唱歌的鸢尾花》等。 【基本解读】 闻一多的《死水》写于1925年。怎样理解“死水”这一意象的寓意,不要强求统一。可以具体到一条臭水沟,也可以抽象到物极必反的哲理。象征的是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时期,抑或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的中国,还是表面极其繁荣的美国,甚至是整个世界,允许大家联想,允许大家见仁见智。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写于1928年,在第三次欧游归途中所作。1928年7月底的一天,徐志摩一个人悄悄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但他所熟悉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那里静静的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到了11月6日在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再别康桥》音节和谐、意境优美,备受读者们的青睐。 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抒写了残暴的侵略战争使中国人民蒙受的苦难以及诗人忧国忧民的沉重心情。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也许》同步练习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也许——葬歌》同步练习 一、课内知识 1.【题目】下列加黑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夭折(yǎo)石臼(jiù)卤蛋(lǔ)予取予求(yǔ) B.血本(xuè)创痛(chuāng)贯串(chuān)网兜(dōu) C.关卡(qiǎ)宁愿(nìng)皮夹(jiā)一匹布(pǐ) D.恶劣(liè)岔开(chà)奔命(bèn)一束花(sù)【答案】C 【解析】A.夭折yāo;予取予求yú。B.贯串chuàn。D.一束花shù。【考点】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难度】基础题 【题型】单选题 2.【题目】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碾房冰屑团箕切齿附心 B.隽永骨髓卒火供销社 C.萃取目眩炫目图穷匕见 D.玉炔瞋目间行睚眦必报 【答案】C 【解析】A.切齿附心-拊。B.卒火-淬。D.玉炔-珏/玦。 【考点】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第1 页共8 页

【难度】基础题 【题型】单选题 3.【题目】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①今年1月1日,中国26年来粮食接受联合国的历史画上了句号。 ②在赏读古代诗词时,我们耳边常会响起诗人们放达的歌声,“”就是这种情怀的体现。 ③建设文明寝室,首先要文明寝室的量化指标,再按指标对学生寝室进行考评。 A.馈赠暮霭沉沉楚天阔确定B.捐赠老夫聊发少年狂决定 C.馈赠老夫聊发少年狂确定D.捐赠暮霭沉沉楚天阔决定 【答案】B 【解析】馈赠:赠送礼品;捐赠:赠送(物品给国家或集体)。②句抓住句中“放达”的情怀,应选“老夫聊发少年狂”,“暮霭沉沉楚天阔”表达的是一种分别的伤感,是婉约风格。确定:明确而肯定;决定:对如何行动做出主张。根据与后文“量化指标”的搭配,这里只能用“确定”。 【考点】4、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难度】基础题 【题型】单选题 4.【题目】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由于千年的风雨剥蚀,沧州铁狮子锈损严重。美国的两位文物保护专家专程赶来,为抢救这座栉风沐雨 的铁狮子出谋划策。 .... 第2 页共8 页

5、中国现代诗歌五首·教案

5、中国现代诗歌五首·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闻一多及其诗作风格;了解徐志摩的生平及其诗作风格;了解艾青的生平简历及其诗作风格;了解食指的生平简历及其诗作风格;了解舒婷的诗作风格;了解朦胧诗。 2.技能目标 掌握象征手法的运用;把握诗歌意象,领会诗人情感;分析诗歌语言,了解诗歌风格;注重诵读,增进对诗人情感的把握和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3.情感目标 体味闻一多爱国之情的痛苦与激愤;理解徐志摩对康桥的无尽的眷恋与赞美;体会艾青对苦难的中国的赤诚与悲哀;品味食指对生命的热爱;领会舒婷对海岸的思慕。 走向高考 引导学生自己去品味诗歌的内涵,鉴赏诗歌的艺术特点;引导学生从大处着眼,把握全诗的总体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 通过对意象,意境的具体分析来帮助学生解读作品。 教具准备 多媒体、幻灯片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青年一般都喜欢文学作品,特别是诗。因为青年有朝气、有理想、富于热情、喜欢想像,所以有人说,诗是属于青年人的。也正因为如此,一代代诗人层层不穷,众多的流派异彩纷呈。特别是自“五四”前夕新诗诞生以来,通过诗人不断的探索、发展和创造,新诗这种全新的文学样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研习《死水》(新格律诗) 1、写作背景 在现代史的发展史上,还有另外一位主将——闻一多。

我们可能知道他拍案而起的故事,但另外,对于“新月派”,他也是一位不可或缺的核心人物。他是我国新格律诗的探索者和创建者之一,他要求格律诗要有三美:音乐美(音节和旋律的美)、绘画美(词造的运用要体现中国象形文字的视觉美感)、建筑美(节的对称和句的整齐)。他善于运用深沉的理智控制炽热的感情,用整饬的诗体规范丰富的内容。我们不妨用他的诗集《死水》比喻他的创作:“‘死水’下潜伏着火山。” 对《死水》的写作时间和写作缘起也有不同的说法。一般看法是,1922年闻一多赴美留学,他不堪忍受身为中国人受到的歧视,写过多篇爱国主义诗篇。1926年他怀着对祖国的渴望和期望从美国归来,但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令他极为失望,他痛呼:“我来了,我喊一声: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正是这种为现实所冷却了的爱和期望,奠定了本诗的情感根基。 2、板书设计 死水丑恶无可救药彻底失望 翡翠、桃花、罗绮、云霞——静态描写 绿酒、珍珠(变成、咬破)——动态表现丽语写丑恶(反讽) 自吹自擂无耻吹捧——听觉感受 愤慨至极无情诅咒呼应首节 3、写作特色 ⑴寄托(隐喻)和象征 寄托:一沟死水—完全丧失生命力的社会现实—诗人对现实的坚决否定—鲜明的批判精神 象征:①美国社会;②北洋政府;③黑暗的中国现实。 ⑵反讽手法的运用 诗人借鉴西方现代派始祖之一的波德莱尔“以丑为美”的主张和技巧,营造出一种反讽的氛围来揭露、批判丑恶和肮脏。美与丑交织形成反差,造成新颖独特的表达效果。丑写得越美,越引人反感,使读者去反思诗人要表达的真情实感,增强了引人思考的魅力。

高考语文现代文诗歌整理和习题练习.doc

2020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II专题(三) 现代诗歌阅读 制作人:柄学时间:2020.3.9 【注】各位老师,同学们。在我们2019年12月山东省的全省模拟考试中出现了多年未考的现代诗歌——《刈禾女之歌》,这首诗歌的横空出世真是给广大师生当头一棒。这也警醒着我们:高考并非只考查散文、小说,在平时练习散文、小说的同时也要留意诗歌、戏剧的阅读。为了防止高考的突发事件发生,因此我对现代诗歌、戏剧做了一个整理,现在我主要以(真题再现、研究、备战、精刷)四个模块来梳理现代诗有关内容。 A.现代文诗歌——真题再现 先来回顾这首“空而常满”的《刈禾女之歌》: (2020·山东模拟)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9题。 刈禾女之歌 辛笛 大城外是山 山外是我的家 我记起家中长案上的水瓶 我记起门下车水的深深的井 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 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 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 在雨里生长 如今我来日光下收获 我想告诉给妹妹们 我是原野上的主人 风吹过镶刀下 也吹过我的头巾 在麦浪里 我看不见自己 蓝的天空有白云 是一队队飞腾的马 你听风与云 在我的镶刀之下 奔骤而来 一九三七年四月三十日 在苏格兰高原 6.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大城外是山/山外是我的家”,既点出抒情主人公的出身背景,也含有城市与乡野的对比。 B.“我想告诉给妹妹们/我是原野上的主人”,写刘禾女收获时的心理活动,表达她对拥有原野感到欣喜。 C.“风吹过镶刀下/也吹过我的头巾”,写刘禾女劳作时的欢快,也写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

和谐。 D.“在麦浪里/我看不见自己”,是从宏阔的视野观看原野,着意写刘禾女在面对原野时的渺小感。 7.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诗歌前四行,从“大城”“山”转向“水瓶”“井”,节奏也变得舒缓,这种变化带有情感倾向。 B.“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在雨里生长”,是静与动、空间与时间的结合,这是该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C.“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以抒情的笔触表达了刘禾女愉悦的心情。 D.“你听风与云/在我的镶刀之下/奔骤而来”,通过使用祈使语气和加快节奏,增强了抒情效果。 8.“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中的“空而常满”如何理解?(4分) 【答案】“空”可以理解为主人公等待收获时的着急和空虚感,“满”可以理解为主人公收获时内心的满足感和愉悦感。 9.诗歌从刈禾女的角度抒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 【答案】文中主人公自述的语气抒情属于使用第一人称抒情,第一人称方便主观的心理的描写,代入感强烈,易于抒情。第一人称叙述角度,写的都是“我”眼中事,心中事,可充分展现“我”的内心世界,这就更具真实感。阅读时,不仅作者就是“我”,连读者也变成了小说的“我”。所以第一人称的好处是小说情境显得与读者的距离缩小了。 【《刈禾女之歌》赏析】 “九叶派”诗美的核心观点是超越。在诗与生活的关系上,他们主张既要潜入现实深处,又不必直接粘于现实,力求表现上的客观性和间接性;在艺术表现上,他们既反对硬梆梆的写实,又避免赤裸的抒情,尽力营造一些实而又虚的新鲜意象,以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的哲理思考、独特体悟和深切感受。辛笛的这首抒情短诗,就是一篇意象清新明丽,情调委婉柔和,意蕴深沉玄虚,具有浓郁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现代诗风的佳作。 表面看来,这是一首现居大城市、家在原野上,曾是刈(yi收割)禾女的思乡诗或田园曲,诗中三、四句那两个“记起”即可说明。但细加玩味,诗人实在是在借他人之酒杯,抒自己胸中之块垒。 诗篇起首两句,点明了她的家乡原在远离大城市的乡村,接着便是对家乡甜美的回忆。若问,她身处何市? 从事何职? 为何发思乡之幽情?对此,作者无须交待,故一笔带过。因为这里的城市和乡村均系似实而虚的象征意象,即前面所指的“化装姿态”的自然意象。众所周知,作者不是刈禾女,更未必有过她的生活经验。这里只是借刈禾女之口,抒发自己积蕴已久的对生机勃发的自然宇宙之热烈渴望。辛笛长期处于都市之中,早已对城市中的嘈杂混乱,以及书斋生涯的狭小沉滞深感厌倦、苦闷。因此这派诗人曾一再呼吁“要把历史(指人类社会现实)还原为自然(指宇宙空间)”,提倡一切都要返回人类故乡。故此诗中对故乡的眷恋,其实正是作者发自意识深层的对广阔清新生活的本能追求。这种追求早已到了如饥似渴的地步,所以她首先忆起的便是“家中长案上的水瓶”和“门下车水的深深的井”。这种思乡之情真是达到了望眼欲穿的程度,故而连眼也唱起了原野之歌。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唱即是心想,一个巧妙的通感手法,把诗人对人类故乡那种翘首远望之状和内心渴望之情,含蓄而传神地暗示了出来。然而,由于种种复杂缘由,他对此只能心向往而无法身赴之。面对现状,内心空虚惆怅,神往故乡,常觉充实甜蜜,故而才有“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的微妙心态。那么,她渴求故乡的什么呢? 那金黄色的麦穗,勤劳的女伴,朗照的阳光,闪亮的镰刀,鲜艳的头巾,蔚蓝的天空,飘浮的白云,这一系列明丽清新的意象群,岂不正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