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网络2

计算机网络2

计算机网络2
计算机网络2

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网络

第二章

DIY!now

电子版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xxx

学号:

完成时间:

[注]

1.每个实验问题回答时可以采用截图辅助说明;

2.实验报告(包含数据)打包成rar文件,传到Reports2文件夹,并用学号+姓名+章号

命名,如:07410005张山-Reports-2.rar

2.1 基本的HTTP GET/Response

实验时间:客户端IP: RACK编号:

Q1.你的浏览器运行的HTTP是1.0版本还是1.1版本?服务器运行HTTP是哪个版本?

答:HTTP/1.1 HTTP/1.1

Q2.你的浏览器能接受服务器的哪些语言?

答:zh-CN

Q3.你的电脑的IP地址是多少?https://www.doczj.com/doc/1f11380170.html,服务器的IP地址是多少?

答:192.168.0.209 192.168.0.1

Q4.从服务器返回到你的浏览器的状态码是什么?

答:200

Q5.什么时候在服务器端得到最后修正的HTML文件?

答:Sun, 09 Oct 2011 12:35:01 GMT

Q6.多少字节的内容已经返回到你的浏览器?

答:396

Q7.除以上已回答过的字段外,头部还有哪些字段?在数据包内容窗口中检查原始数据,是否有未在数据包列表中显示的头部?

答:server Last-Modified ETag ACCEPT-Ranges

Connection content_type Line-based text data

Q8.你的浏览器访问的https://www.doczj.com/doc/1f11380170.html,的IP地址是多少?首次get得到的响应状态码是什么?返回的location值是什么?这代表了什么意思?

答:74.125.71.147

HTTP/1.1 302 Found

https://www.doczj.com/doc/1f11380170.html,/url?sa=p&hl=zh-CN&pref=hkredirect&pval=yes&q=http ://https://www.doczj.com/doc/1f11380170.html,/&ust=1318239989519769&usg=AFQjCNHx4Zt8bOjFdXoQe4s-1Mx XQ0nACw

服务器发生改变

Q9.你的浏览器紧接着访问的网址是什么?IP地址是什么?用的是什么方法?

答:https://www.doczj.com/doc/1f11380170.html,

74.125.71.105

跳转

Q10.这次服务器的响应状态码是什么?

答:HTTP/1.1 200 OK

Q11.除了这个响应外,自学分析后续请求和响应的作用是什么?

答:

http请求头:

Accept: text/html,image/* 浏览器通过这个头,告诉服务器它所支持的数据类型Accept-Charset:浏览器通过这个头,告诉服务器它采用的字符集

Accept-Encoding:浏览器通过这个头,告诉服务器,它所支持的压缩格式

Accept-Language:浏览器通过这个头,告诉服务器,它所采用的语言

Host:浏览器通过这个头,告诉服务器,我想访问服务器哪台主机

If-Modified-Since:浏览器通过这个头,告诉服务器,它缓存数据时间是多少。Referer:浏览器通过这个头,告诉服务器,我是从哪个网页点过来的(防盗链)User-Agent: 浏览器通过这个头,告诉服务器,当前浏览器操作系统的信息,以及浏览器的版本号

Connection:

Date:

http响应头:

Location:这个头通常配合302状态码使用,它用于告诉浏览器你去找谁。

Server:告诉浏览器,服务器的类型

Content-Encoding: 服务器通过这个头,告诉浏览器,回送的数据采用的压缩格式。Content-Length: 80

Content-Language: zh-cn

Content-Type:这个头用于告诉浏览器,回送数据的类型

Last-Modified:这个头用于告诉浏览器,数据的最后修改时间

Refresh: :这个头用于控制浏览器定时刷新

Content-Disposition: 用于通知浏览器,以下载方式打开回送的数据

Transfer-Encoding: 用于通知浏览器,数据是以分块形式回送的

ETag: 缓存相头的头

Expires: 用于说明网页的失效时间,如果该值为一个<0的值,则服务器是通知浏览器不要缓存

Cache-Control: no-cache 通知浏览器不要缓存

综上所述:请求和响应实际上完成了个体与服务器的指令应答,完成相应功能。

Q12.你的浏览器访问的服务器的IP地址是多少?这次get得到的响应状态码是什么?这代表了什么意思?

答:210.33.16.1

404 Not found

2.2得到较长的HTTP文档

实验时间:客户端IP: RACK编号:

Q1.你的浏览器发送了多少个HTTP GET请求消息?得到了多少个HTTP响应?

答:1 1

Q2.传输这一个HTTP响应需要多少个TCP数据段?

答:4

Q3.响应HTTP GET请求的相关的状态码和短语是什么?

答:200 ok

Q4.在TCP数据中有些是“Continuation or non-HTTP traffic DATA”或“TCP Segment of a Reassembled PDU”的附加数据,这些数据中有没有HTTP状态码和短语?真正传输HTTP状态码和短语是在哪一个数据包中?

答:有,#159 #160 #162 #164

深入思考:

有的同学抓到的是“Continuation or non-HTTP traffic DATA”,而有的会抓到“TCP Segment of a Reassembled PDU”的数据,为什么呢?去网上搜索一下答案。

答:当用抓包工具,“Continuation or non-HTTP traffic DATA”抓到很多这样包的时候,说明你请求的是一个数据量比较大的服务。这个包的意思是:我只包含一些数据,不包含http消息头,我是某一个http消息的一部分。比如你请求的数据有2M左右,而网络数据包最大允许是20KB,那你收到的回复消息可能就是由50个左右的网络数据包组成的。第一个包含了http消息头,最后一个包含了结束标识什么的,中间就是这种数据包。

而“TCP Segment of a Reassembled PDU ”一般出现在数据量大于包最大容量,分包发送数据。

2.3 基本的HTTP post/Response

实验时间:客户端IP: RACK编号:

Q1.你的浏览器POST发送到的服务器IP地址是多少?POST方法的目标URL是什么?

答:210.33.16.10

/remote.php

Q2.这一个HTTP POST的context type是什么?context length是多少?

答: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75

Q3.这一个HTTP POST的携带的line-based text data内容是什么?可以发现刚才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吗?

答:Line-based text data: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LoginName=linwentao&domain=https://www.doczj.com/doc/1f11380170.html,&Password=123456&Submit=+%B5%C7%C2%BC +

Linwentao 123456

Q4.响应HTTP POST请求的相关的状态码和短语是什么?从这个响应中我们发现邮件服务器server信息是什么?

答:200 ok

Apache/2.2.9 (Unix) mod_ssl/2.2.9 OpenSSL/0.9.8h PHP/5.2.6

Q5.响应数据中set-cookie的值是什么?响应数据的长度是多少?这些数据表明是chunked编码,请上网搜索chunked编码和set-cookie的作用是什么?

答:USER=SKIN=current&; path=/; domain=https://www.doczj.com/doc/1f11380170.html,; 2

chunked编码:当不能预先确定报文体的长度时,不可能在头中包含Cotent-Length 域来指明报文长度,此时就需要通过Transfer-Encoding域来确定报文的长度。

通常情况下,Transfer-Encoding域的值应当为chunked,表明采用chunked编码方式来进行报文体的传输。chunked编码是HTTP/1.1 RFC里定义的一种编码方式,因此所有的HTTP/1.1应用都应当支持此方式。

COOKIE:通过HTTP消息头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交换COOKIE信息,通过它可以在客户端保存用户状态,即使用户关闭浏览器也能继续保存。

COOKIE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了,通过它可以在客户端保存用户状态,即使用户关闭浏览器也能继续保存。那么客户端与服务器端是如何交换COOKIE信息的呢?没错,也是通过HTTP消息头。

2.4带有内嵌对象的HTML文档

实验时间:客户端IP: RACK编号:

Q1.请在HTTP-ethereal-file4.html网页中找出图片引用的数据位置,是相对URL地址还是绝对URL地址?

答: /images/run1.jpg HTTP/1.1\r\n 绝对URL地址

/networks/images/banner.bmp 相对URL地址

Q2.你的浏览器发送了多少个HTTP GET请求消息?这些GET请求发送到哪些IP地址?

答:3 10.22.77.253

210.33.16.1

10.22.77.253

Q3.你的浏览器是否同时下载这两张图片(并发的从两个网站上下载图片)?你是如何判断的?

答:不是,对于run1.jpg ,Date: Mon, 10 Oct 2011 11:04:46 GMT\r\n

而对于banner.bmp,Date: Mon, 10 Oct 2011 11:04:14 GMT\r\n

两者时间不一致。其次,滤波器选择tcp会发现,请求后数据包是一个一个传送的,并非一起下载。

2.5 多重对象的HTML文档

实验时间:客户端IP: RACK编号:

Q1.你的浏览器第二次GET得到的响应来自https://www.doczj.com/doc/1f11380170.html,,为了显示首页的图片,接下去又陆续有一些GET,请分别记下这些GET对象的URL?他们是来自一个服务器的吗?

答:/

/images/index_4.jpg

/images/index_2.gif

/images/%E5%88%86%E9%9A%94%E7%AC%A6.gif

/images/index_6.gif

/images/index_5.gif

Q2.你的浏览器访问这些后续的对象是通过同一个TCP连接的吗?这里一共用了几个TCP连接?

答:不是

2个

Q3.在一个TCP连接中有没有看到在一个请求没有响应的情况下发出新的请求的情况?

为什么?

答:没有。因为一个请求没有得到相应,后续请求需要排队,造成堵塞,无法保持网络通畅。

2.6 HTTP认证过程分析

实验时间:客户端IP: RACK编号:

Q1.服务器对起初的HTTP GET消息的响应(状态码和短语)是什么?与一般的HTTP相比,在这个响应消息中出现了什么新的字段?

答:

Q2.当你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后,服务器给出的响应是什么?当你的浏览器第二次发送HTTP GET消息时,有什么新的字段被包含在HTTP GET消息中?

答:

Q3.当你的浏览器收到第二次HTTP响应中,有没有新的字段出现?服务器给出的状态码是什么?

答:

在完成这两个问题后,请阅读以下资料:

https://www.doczj.com/doc/1f11380170.html,/networks/http-authentication-NTLM.htm

分析讨论:

2.7 HTTP GET/Response 有条件的相互作用

实验时间:客户端IP: RACK编号:

Q1.从你的浏览器到服务器得到的请求中检查第一个HTTP GET的内容。在HTTP GET中你有没有看到一行“IF-MODIFIED-SINCE”?为什么?

答:没有

因为之前浏览器中并没有打开过这么网页,缓存中没有相关内容

Q2.检查服务器回应内容,服务器明确地返回了文件的内容吗?你怎样断定?

答:是

有图有真相,下面就是内容:

Q3.现在从你的浏览器到服务器得到的请求中检查第二个HTTP GET的内容。在HTTP GET 中你有没有看到一行“IF-MODIFIED-SINCE”?

如果有,在“IF-MODIFIED-SINCE”头部有什么信息?

答:有

If-Modified-Since: Sat, 08 Oct 2011 12:04:37 GMT\r\n

Q4.第二次HTTP返回的状态码是多少?从服务器返回的响应第二个HTTP GET的短语是什么?服务器明确地返回了文件的内容吗?为什么?

答:304

Not Modified

没有,因为在自己电脑里已经存储了相关内容,无需再在网络中接受相关内容。

2.8 WEB PROXY分析

实验时间:客户端IP: RACK编号:

Q1.你的ethereal中有HTTP数据捕获吗?这些HTTP数据是封装在什么数据包中的?

和以前实验的HTTP数据有什么不一样吗?

答:没有这些HTTP数据是分装在TCP数据包中。之前的HTTP是通过HTTP协议传输的,现在是通过SOCKS协议传输的。

Q2.浏览器发出的TCP连接的IP地址是什么?有到10.22.77.253的TCP连接吗?

答:没有。IP为192.168.0.46

Q3.你的浏览器递交的HTTP的GET请求的内容是什么?

答:http://10.22.77.253/ HTTP/1.0

Q4.从服务器返回到你的浏览器的响应和以前实验的HTTP有什么不一样?

答:通过SOCKS传输数据。

Q5.客户端的工作端口是多少?ccproxy用了哪些端口?分别实现什么功能?

答:.客户端的工作端口1105 ccproxy用了1080 端口

Q6.现在还能观察到socks数据包么?为什么?

答:能 CCPROXY是个代理服务器,数据通过代理服务器后才与外网交流。

Q7.使用CCPROXY的客户端使用的是持续的HTTP还是非持续的HTTP?

答:非持续的HTTP

https://www.doczj.com/doc/1f11380170.html,PROXY的服务器使用的是持续的HTTP还是非持续的HTTP?

答:非持续的HTTP

2.9 ftp协议分析

实验时间:客户端IP: RACK编号:

Q1.你的ethereal中有首先发出的连接是指向服务器的什么端口?请观察ftp协议的数据格式,记录客户端发出PORT命令前的每一个ftp命令及其参数,分析其作用。

答:端口为21

Q2.发出PORT命令内容是什么?代表什么意思?通知服务器本机的数据端口是多少?

答:Request command: PORT

Request arg: 192,168,0,46,4,55

Active IP address: 192.168.0.46 (192.168.0.46)

Active port: 1079

告诉服务器本机IP地址:192.168.0.46

通知服务器本机的数据端口是1079

Q3.你的ftp客户端一共发出了几个PORT命令?分别是什么时候?之后客户端和服务器间是否建立了新的连接?

答:3个

Q4.建立的新TCP连接是在什么时候?请记录其时间。这个连接的源端口是多少?目的端口是多少?

答:答:第一个TCP连接58数据包时间19:19:21.382140

源端口是服务器20端口

目的端口是1079端口

第二个TCP连接151数据包时间19:19:25.97583

源端口是服务器20端口

目的端口是1080端口

第三个TCP连接241数据包时间19:19:29.671685

源端口是服务器20端口

目的端口是1081端口

Q5.从客户发出的命令是在哪个TCP连接上传输的?

答:44

Q6.从服务器返回的目录列表是通过哪个TCP连接上传输的?下载readme.txt是通过哪个TCP连接传输的?

答:第一个

第三个

最后观察一下leapftp客户端的命令列表区显示的信息,并在ethereal的FTP数据上点右键,选取Follow TCP Stream进行对比。

分析:

Q7.你的ethereal中PASV消息的内容是什么?分析其作用。

答:

Q8.你的ftp客户端一共发出了几个PASV?一般是在什么时候发出PASV命令的?PASV 之后有新的连接建立吗?连接的源和目的端口、IP是什么?

答:

Q9.从服务器返回的目录列表是通过哪个TCP连接传输的?下载readme.txt是通过哪个TCP连接传输的?

答:

再次观察一下leapftp客户端的命令列表区显示的信息,并在ethereal的FTP数据上点右键,选取Follow TCP Stream进行对比。

分析:

2.10 SMTP和邮件结构

实验时间:客户端IP: RACK编号:

Q1.你的邮件服务器的IP地址是多少,通过SMTP协议连接的服务器端口是多少?这次发送邮件客户端的IP地址是多少?

答:

Q2.请按顺序记下客户端为了发送这封邮件向服务器发出的请求和服务器的响应。

答:

Q3.你的用户名和密码在传输时编码了吗?编码后的值是什么?

答:

Q4.是什么命令是服务器准备接收邮件的实体数据?

答:

Q5.这组邮件消息中BODY请求那个数据包的TCP段长度是多少?这个数据包是已什么特殊值结束的?

答:

Q6.给其他同学也发几封简短的邮件(但不要接收),在outlook express的已发送邮件列表中找到刚才发送的邮件,点击右键查看属性,查看常规、详细信息和邮件来源,根据学到的知识,记录并解释邮件结构的每一个字段。

答:

2.11 二次SMTP和MIME结构

实验时间:客户端IP: RACK编号:

Q1.Imail服务器收到客户段邮件第一次smtp时客户端和服务器的IP、端口分别是什么?

答:

Q2. Imail服务器二次smtp外发时那个电脑是客户端?为什么?

答:

Q3.从Imail服务器二次smtp外发时客户端和服务器的IP、端口分别是什么?外发时的指令过程和第一次SMTP有什么不一样?这个时候有认证的过程吗?

答:

Q4.在outlook express的已发送邮件列表中找到刚才发送的邮件,点击右键查看属性,查看常规、详细信息和邮件来源,根据学到的知识,记录并解释邮件结构的每一个字段,尤其是MIME的结构信息。

答:

Q5.在这个邮件中包含的附件文件长度是多少?这个邮件体的长度是多少?这两个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

2.12 pop3过程和密码问题

实验时间:客户端IP: RACK编号:

Q1.你一共收到几封邮件?第一封邮件的BODY数据有多大?接收邮件时客户段客户端和服务器的IP、端口分别是什么?

答:

Q2.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的认证是如何进行的?邮件用户和密码传输时有没有进行编码?你的用户名和密码是什么?

答:

Q3.从Imail服务器接收第二封邮件时有没有重新进行认证?为什么?客户端是如何知道服务器上有几封邮件的?

答:

Q4.在那个消息中可以看到邮件的头部或实体数据?在哪个消息后面服务器端删除了已下载的邮件?如果有多个邮件收到是一次性在服务器上删除下载了的邮件,还是接收一个删除一个?

答:

Q5.在outlook express的收件箱邮件列表中找到刚收到的邮件,点击右键查看属性,查看常规、详细信息和邮件来源,根据学到的知识,记录并解释邮件结构的每一个字段,尤其是MIME的结构信息。

答:

2.12a 自己设计IMAP实验

实验时间:客户端IP: RACK编号:

B. 选用的邮件服务器是:。

C. 选用的客户端软件是:。

D. 客户端软件的配置参数项:

答:

E. 设计的实验过程:

答:

F. 问题和分析:

答:

2.13 windows下的DNS工具

实验时间:客户端IP: RACK编号:

Q1.运行nslookup,查询并记载你的本地DNS服务器名称及其IP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1f11380170.html,的权威DNS服务器名称及其IP地址;

答:

Q2.运行nslookup,查询并记载https://www.doczj.com/doc/1f11380170.html,的IP地址、其权威DNS服务器名称和IP地址;

答:

Q3.已知剑桥大学的域名为https://www.doczj.com/doc/1f11380170.html,,运行nslookup,查询并记载剑桥大学的IP 地址和他的权威DNS服务器名称和IP地址;

答:

Q4.运行ipconfig/all,查询并记载你的本地DNS服务器,看和nslookup显示的有无差别,如有差别差在哪里?为什么?

答:

Q5.运行ipconfig/all,查询并记载你的网卡名称、IP地址、掩码、网关、MAC地址和主机名称;

答:

Q6.运行ipconfig/all,查询并记载你当前是否使用了DHCP功能?

答:

2.14用Ethereal追踪DNS

实验时间:客户端IP: RACK编号:

Q1.查找DNS查询和响应消息,发送的是UDP还是TCP?

答:

Q2.DNS查询消息的目的地端口号是多少?DNS响应消息的源端口号是多少?客户端的端口是多少?

答:

Q3.DNS查询消息向哪个IP地址发送请求?利用ipconfig来确定你的本地DNS服务器的IP地址,这两个IP地址相同吗?

答:

Q4.检查DNS查询消息,这个DNS查询是什么类型?这个查询消息期望什么回答?

答:

Q5.检查DNS响应消息,这个消息提供了多少回答?每一个回答包括了什么?

答:

Q6.观察从你的主机发送的并发TCP SYN包,SYN包的终端IP地址和DNS响应消息所提供的IP地址相符合吗?

答:

Q7.这个网页包含图片,在下载每个图片之前有没有发出新的DNS查询请求?为什么?

答:

Q8.DNS查询请求消息的目的端口号是多少?DNS响应消息的源端口号是多少?客户端的端口是多少?

答:

Q9.DNS查询请求向哪个IP地址发送消息?这个IP地址是你的默认的本地的DNS

服务器吗?

答:

Q10.检查DNS查询消息,这个DNS查询请求是什么类型的?这个查询消息期望什么回答?

答:

Q11.检查DNS响应消息,它提供了多少个回答?每一个回答又包括了什么内容?答:

Q12.DNS查询请求向哪个IP地址发送消息?这个IP地址是你的默认的本地的DNS服务器吗?

答:

Q13.检查DNS查询消息;这个DNS查询请求是什么类型的?这个查询消息期望什么回答?

答:

Q14.检查DNS响应消息,响应消息提供了几个MIT名字服务器?这个响应消息也提供了该MIT名字服务器的IP地址吗?

答:

Q15.一共有多少个DNS查询?最后一个DNS查询请求向哪个IP地址发送消息?这个IP地址是你的默认的本地的DNS服务器吗?如果不是,这个IP地址是和哪个服务器相应的?

答:

Q16.检查最后一个DNS查询消息。这个DNS查询请求是什么类型的?这个查询消息期望什么回答?

计算机网络(2)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 一、知识清单: 1.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LAN) 2.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硬件、软件、数据、通信信道) 3.网络协议主要要素为(语法、语义、同步) 4.采用专用线路通信时,可以省去的通信阶段是(建立通信线路) 5.通信系统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信源、通信媒体、信宿) 6.1994年9月美国提出建立( NII )的计划。 7.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是(数据通信系统) 8.网络接口卡的基本功能包括:数据转换、通信服务和(数据缓存) 9.完成通信线路的设置与拆除的通信设备是(通信控制器) 10.在星型局域网结构中,连接文件服务器与工作站的设备是(集线器) 11.在OSI七层结构模型中,处于数据链路层与运输层之间的是(网络层) 12.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OSI模型的(网络层) 13.属于表示层提供的是(文本压缩) 14.在TCP/IP协议簇的层次中,解决计算机之间通信问题是在(网际层) 15.对局域网来说,网络控制的核心是(网络服务器) 16.在中继系统中,中继器处于(物理层) 17.各种网络在物理层互连时要求(数据传输率和链路协议都相同) 18.网络管理系统中,管理对象是指(网络系统中具体可以操作的数据) 19.Intranet技术主要由一系列的组件和技术构成,Intranet的网络协议核心是(TCP/IP) 20.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以(数据分析为中心) 21.通信前,先把从计算机或远程终端发出的数字信号转换成可以在电话线上传送的模拟信号,通信后再将被转换的信号进行复原的设备是(调制解调起)。 22.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4年正式颁布的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简写为(OSI). 23.信号的传输质量不受以下因素中(信号的实际意义)的影响。 24.承载信息量的基本信号单位是(码员)。 25.宽待传输实际上就是(模拟)传输。 26.帧中继技术是在OSI第(2)层上用简化的方法传送和交换数据党员的一种技术。 27.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通信服务器)是在网络系统中提供数据交换的服务器。 28.在通信控制器的缓冲设备中,(位)缓冲设备最简单。 29.物理层的功能是实现实体之间的按(位)传输。 30.在网络中,帧是在(网络)层及其以下各层传输的。 31.产生阻塞的原因不包括(使用帧传送数据)。 32.TELNET为(远程通信)协议。 33.在网络环境中,用户一般通过(用户工作站)来访问网络的共享资源。 34.总线网传输协议规定的最小数据帧长度为(64KB)。 35.令牌总线网在物理上是总线网,而逻辑上是环形网。 36.路由器最主要的功能是(路径选择)。 37.利用集线器可将总线型网络转为星型拓布。 38.单字母加密的方法是用一个字母代替另一个字母,多字母加密的方法是用一组字母代替另一组字母。 39. Internet是由(ARPANET)发展起来的。 40.Internet服务器提供者的英文简写是(ISP )。 41、LAN的物理信道媒体主要包括(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 42、局域网主要由(网络服务器;用户工作站;网络适配器;传输媒体;网络互连设备)等

东南大学计算机网络第二次实验报告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信息通信网络概论 第2次实验 实验名称:FTP客户端通信程序设计 院(系):自动化专业:自动化 姓名:学号: 实验室:金智楼5楼实验组别: 同组人员:实验时间:2016 年12 月13 日评定成绩:审阅教师:

目录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3) 二.实验原理 (3) 三. 实验方案与实验步骤 (3) 四.实验设备与器材配置 (4) 五.实验记录 (4) 六.实验总计 (8) 七.思考题或讨论题 (9) 附录:部分代码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Windows下的TCP/IP通信方式与网络操作; 2.熟悉FTP的编程的过程; 3.学会用可视化编程语言编写调试简单的通信程序。 二.实验原理 在使用MFC编程时,要连接到FTP服务器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只需要两个简单的步骤,首先必须建立一个CinternetSession对象,用类CinternetSession创建并初始化一个或几个同时存在的Internet会话(Session),并描述与代理服务器的连接(如果有必要的话),如果在程序运行期间需要保持与Internet的廉洁,可以创建一个CinternetSession对象作为类CwinApp的成员。MFC中的类CftpConnection管理我们与Internet服务器的连接,并直接操作服务器上的目录和文件,FTP时MFC的WinInet支持的三个Internet功能之一,我们需要先创建一个CinternetSession实例和一个CftpConnection对象就可以实现和一个FTP服务器通信,我们不需要直接创建CftpConnection对象,而是通过调用CinternetSession::GetFtpConnection来完成这项工作。他创建CFtpConnection对象并返回一个指向该对象的指针。 三.实验方案与实验步骤(请绘制流程图) 1、实验方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2

计算机网络 第二次作业 提交日期:9月23日;课堂提交 Problem 1A packet switch receives a packet and determines the outbound link to which the packet should be forwarded.When the packet arrives,one other packet is halfway done being transmitted on this outbound link and four other packets are waiting to be transmitted.Packets are transmitted in order of arrival.Suppose all packets are 1500bytes and the link rate is 2Mbps.What is the queueing delay for the packet?More generally,what is the queueing delay when all packets have length L ,the transmission rate is R ,x bits of the currently being transmitted packet have been transmitted,and n packets are already the queue? Problem 2Skype o?ers a service that allows you to make a phone call from a PC to an ordinary phone.This means that the voice call must pass through both the Internet and through a telephone network.Discuss how this might be done. Problem 3In a modern packet-switched networks,including the Internet,the source host segments long,application-layer messages (for example,an image or a music ?le)into smaller packets and sends the packets into the network.The receiver then reassembles the packets back into the original message.We refer to this process as message segmentation.Figure 1.27illustrates the end-to-end transport of a message with and without message segmentation.Consider a message that is 8·106bits long that is to be sent from source to destination in Figure 1.27.Suppose each link in the ?gure is 2Mbps.Ignore propagation,queuing,and processing delays. D 6RXUFH 'HVWLQDWLRQ 3DFNHW VZLWFK 3DFNHW VZLWFK 0HVVDJH E 6RXUFH 3DFNHW VZLWFK 3DFNHW VZLWFK 'HVWLQDWLRQ 1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参考答案第三章(高教第二版冯博琴) 1 什么是网络体系结构?网络体系结构中基本的原理是什么? 答:所谓网络体系就是为了完成计算机间的通信合作,把每个计算机互连的功能划分成定义明确的层次,规定了同层次进程通信的协议及相邻层之间的接口及服务。将这些同层进程间通信的协议以及相邻层接口统称为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体系结构中基本的原理是抽象分层。 2 网络协议的组成要素是什么?试举出自然语言中的相对应的要素。答:网络协议主要由三个要素组成: 1)语义 协议的语义是指对构成协议的协议元素含义的解释,也即“讲什么”。2)语法 语法是用于规定将若干个协议元素和数据组合在一起来表达一个更完整的内容时所应遵循的格式,即对所表达的内容的数据结构形式的一种规定(对更低层次则表现为编码格式和信号电平),也即“怎么讲”。 3)时序 时序是指通信中各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或者说时序规定了某个通信事件及其由它而触发的一系列后续事件的执行顺序。例如在双方通信时,首先由源站发送一份数据报文,如果目标站收到的是正确的报文,就应遵循协议规则,利用协议元素ACK来回答对方,以使源站知道其所发出的报文已被正确接收,于是就可以发下一份报文;如果目标站收到的是一份错误报文,便应按规则用NAK元素做出回答,以要求源站重发该报文。   3 OSI/RM参考模型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答:OSI/RM参考模型的研究方法如下: 1)抽象系统 抽象实系统中涉及互连的公共特性构成模型系统,然后通过对模型系统的研究就可以避免涉及具体机型和技术实现上的细节,也可以避免技术进步对互连标准的影响。 2)模块化 根据网络的组织和功能将网络划分成定义明确的层次,然后定义层间的接口以及每层提供的功能和服务,最后定义每层必须遵守的规则,即协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第二次作业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第二次作业

多项选择题 第1题以下属于木马入侵的常见方法的是 A、捆绑欺骗 B、邮件冒名欺骗 C、危险下载 D、打开邮件的附件 第2题网络防火墙的作用是 A、防止内部信息外池 B、防止系统感染病毒与非法访问 C、防止黑客访问 D、建立内部信息和功能与外部信息和功能之间的屏障 第3题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方式有 A、通过共享资源传播 B、通过网页恶意脚本传播 C、通过网络文件传输传播 D、通过电子邮件传播 第4题在保证密码安全中,应该采取的正确措 施有 A、不用生日做密码 B、不要使用少于5位的密码 C、不要使用纯数字

D、将密码设得非常复杂并保证在20位以上 第5题 Windows Server 2003服务器的安全采取的安全措施包括 A、使用NTFS格式的磁盘分区 B、及时对操作系统使用补丁程序堵塞安全漏洞 C、实行强有力的安全管理策略 D、借助防火墙对服务器提供保护 第6题电子商务系统可能遭受的攻击有 A、系统穿透 B、植入 C、违反授权原则 D、通信监视 E、计算机病毒 第7题属于公钥加密体制的算法包括 A、DES B、二重DES C、RSA D、ECC E、ELGamal 第8题签名可以解决的鉴别问题有

A、发送者伪造 B、发送者否认 C、接收方篡改 D、第三方冒充 E、接收方伪造 第9题公钥证书的类型有 A、客户证书 B、服务器证书 C、安全邮件证书 D、密钥证书 E、机密证书 第10题在SET中规范了商家服务器的核心功能 是 A、联系客户端的电子钱包 B、联系支付网关 C、处理SET的错误信息 D、处理客户的付款信息 E、查询客户帐号信息 第11题从系统工程的角度,要求计算机信息网络具有 A、可用性、完整性、保密性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汇编

第一章 绪论 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什么是互联网? 2. 计算机网络的最重要功能是什么? 3. 按照网络覆盖范围的大小可以将网络划分哪几类?每一类各有什么特点? 4. 无线网可以分为哪几种?每一种的特点是什么? 5. 简述ISO/OSI参考模型中每一层的名称和功能。 6. 简述TCP/IP参考模型中每一层的名称和功能。 7. 比较ISO/OSI和TCP/IP参考模型的异同点。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 1.什么是数据、信号和传输? 2.数字传输有什么优点? 3.什么是异步传输方式?什么是同步传输方式? 4.什么是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传输方式? 5.什么是信号的频谱与带宽? 6.什么是信道的截止频率和带宽? 7.简述信号带宽与数据率的关系。 8.有线电视公司通过CATV电缆为每个用户提供数字通信服务。假设每个用户占用一路电视信号带宽(6MHz),使用64QAM技术,那么每个用户的速率是多少? 答: 根据香农定理C = 2*W*log2M 由于采用64-QAM技术,所以其M为64,W为6MHz,代入香农定理计算得出 C = 2*W*log2M = 2*6*5 = 60Mbps 9.要在带宽为4kHz的信道上用4秒钟发送完20KB的数据块,按照香农公式,信道的信噪比应为多少分贝(取整数值)? 答: (1)根据计算信道容量的香农定理 C=W*log2(1+S/N) (2)按题意 C=20K×8÷4=40Kbps;而W=4KHz (3)故得解:log2(1+ S/N)=10;其中S/P n=210-1=1023 (4) dB=10log10(S/N)=10log10(1023)≈30,所以该信道的信噪比应为30分贝。 10.对于带宽为3kHz、信噪比为30dB的电话线路,如果采用二进制信号传输,该电话线路的最大数据率是多少? 答:此题用香农定理来解答。 信道的带宽B=3000Hz,信/噪比S/N=30dB,则10lg(S/N)= 30dB,∴ S/N = 1000。由香农定理可知,此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率 =B㏒2(1+S/N) =3000×㏒2(1+1000)≈30 kbps。 另外,它也应受不考虑噪声时,奈奎斯特定理所给出的限制: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 = 2B ㏒2V;因是二进制信号一个码元携带㏒22 = 1 bit的信息量,所以按奈奎斯特定理算出的最大数据速率是:2×3000×㏒22 = 6 kbps。 最大可达到的数据速率应取两者中小的一个,即min(30 k,6 k)= 6 kbps。 11.假设信号的初始功率是5W,信号衰减是10dB,问信号衰减后的功率是多少?12.比较一下各种传输介质的优缺点。 13.什么是频分多路复用?它有什么特点?适合于什么传输系统? 14.什么是波分多路复用和密集波分多路复用? 15.什么是时分多路复用?它有什么特点?适合于什么传输系统? 16.比较一下同步TDM和统计TDM的异同点。 17.20个数字信号源使用同步TDM实现多路复用,每个信号源的速率是100kbps,如果每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第2版)习题参考答案

1.6 比较电路交换、存储转发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区别。 (1)电路交换的基本原理是在源端和目的端间实时地建立起电路连接,构成一条信息通道,专供两端用户通信。通信期间,信道一直被通信双方用户占有,通信结束,立即释放。线路交换的特点是:数据传输可靠、迅速、有序,但线路利用率低、浪费严重,不适合计算机网络。 (2)存储转发交换是在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的基础上提出的。存储转发和电路交换的主要区别是:发送的数据与目的地址、源地址、控制信息按照一定格式组成一个数据单元(报文或报文分组)进入通信子网,通信子网中的结点要负责完成数据单元的接收、差错校验、存储、路选和转发功能。存储转发交换包括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两种。 (3)报文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方式进行传送,无需事先建立线路,事后更无需拆除。它的优点是:线路利用率高、故障的影响小、可以实现多目的报文;缺点是:延迟时间长且不定、对中间节点的要求高、通信不可靠、失序等,不适合计算机网络。(4)分组交换中数据以短分组的形式传输,分组长度一般为1000字节。如果发送端有更长的报文需要发送,那么这个报文被分割成一个分组序列,每个分组由控制信息和用户数据两部分组成。分组交换适用于计算机网络,在实际应用中有两种类型:虚电路方式和数据报方式。分组交换的优点是:高效、灵活、迅速、可靠、经济,但存在如下的缺点:有一定的延迟时间、额外的开销会影响传输效率、实现技术复杂等。 2.1 (1)双绞线:是最常见的、最经济的传输媒质,主要用于电话网络和建筑物内的通信线路;(2)同轴电缆:主要应用于电视转播、长途电话传输、近距离的计算机系统连接、局域网等;3)光纤:主要用在长途电信中; 2.11 什么是扩频通信?基本的扩频技术有哪两种?试分析其基本原理。 扩频(spread spectrum)的基本思想是将携带信息的信号扩散到较宽的带宽中,用以加大干扰及窃听的难度。常见的扩频技术有跳频和直接序列扩频两种。 2.12 分析分组交换中数据报和虚电路两种不同工作方式的特点,并举例加以说明。 数据服务的特点: (1)主机随时可发送数据; (2)每个分组独立选择路由 (3)分组不一定按顺序到达目的主机 (4)某个分组可能丢失(不可靠服务) 虚电路服务的特点: (1)先拨号建立电路,然后再通话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2版)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填充题 1.网络常用拓扑结构有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和网型五种。 2.INTERNET的主要应用包括远程登录(Telnet)、电子邮件(E-mail)、文件传输(FTP)、 电子公告板(BBS)和全球信息网(WWW)。 3.FDDI网络的优点是较长的传输距离、具有较大的带宽、可靠性高、安全性好和互操作性 强。 4.IPv4向IPv6 过渡的主要方案有隧道技术、双栈技术和地址翻译技术。 5.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局域网操作系Netware、Unix、Windows server 2003和Linux。 6.网络资源共享方案共享文件夹、映射网络驱动器和共享网络打印机。 7.入网用户的IP地址有静态地址和动态地址之分。 8.OSI参考模式由七层协议组成,从高到低分别称为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 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9.一个完整的电子邮件系统应该由客户端软件用户代理、邮件服务器软件和协议组成。 10.计算机病毒通常分可以分为文件病毒、引导扇区病毒、多裂变病毒、秘密病毒、异形病 毒和宏病毒。 11.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发展的产物。它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从物 理上连接起来,按照事先约定协议互相通信,以共亨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为目的的系统。 12.一个网络从层次上可以划分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 13.根据通信方式局域网可以分为专用服务器局域网、客户机/服务器局域网和对等局域网。 14.防火墙技术覆盖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15.局域网硬件主要包括服务器、工作站、网卡、传输介质和互联设备。 16.双绞线的连接方法有正常连接和交叉连接。 17.接入因特网方法有电话线连接、专线连接、无线连接、有线电视网及电力MODEM。 18.网桥的种类有透明网桥、转换网桥、封装网桥和源路由选择网桥。 19.ISDN的带宽包括一个16kpbs控制信道和两个64kpbs通信信道。 20.局域网中用得较多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是CSMA/CD、令牌总线和令牌环方式。 21.OSI参考模式由七层协议组成,从低到高分别称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 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二、选择题 1.计算机网络最突出优点是(D) A、精度高 B、内存容量大 C、运算速度快 D、共享资源 2.计算机网络按其所涉及范围大小和计算机之间互连的距离,其类型可分为(C)A、局域网、广域网和混合网B、分布的、集中的和混合的 C、局域网和广域网 D、通信网、因特网和万维网 3.网络存储的类型有(C)

计算机网络试题2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对于带宽为6MHz的信道,若用8种不同的状态来表示数据,在不考虑热噪声的情况下,该信道每秒最多能传送的位数为() A 36×106 B 18× C 10 C 48×106 D 96×106 2.E1载波的数据传输为() A B 1Mbps C D 10Mbps 3.采用8种相位,每种相位各有两种幅度的PAM调制方法,在1200Baud的信号传输速率下能达到的数据传输速率为() A 2400b/s B 3600b/s C 9600b/s D 4800b/s 4.采用曼彻斯特编码的数字信道,其数据传输速率为波特率的() A 2倍 B 4倍 C 1/2倍 D 1倍 5.采用海明码纠正一位差错,若信息位为7位,则冗余位至少应为() A 5位 B 3位 C 4位 D 2位 6.在CRC码计算中,可以将一个二进制位串与一个只含有0或1两个系数的一元多项式建立对应关系。例如,与位串101101对应的多项式为() A x6+x4+x3+1 B x5+x3+x2+1 C x5+x3+x2+x D x6+x5+x4+1 7.的设计目标之一是减少信号线的数目,其机械特性规定采用() A DB-25连接器 B DB-9连接器 C DB-15连接器 D RJ11连接器 8.采用AT命令集对Moden进行编程设置,现要让Modem完成“用脉冲拨号呼叫62751890”的操作,则应向Modem发出的AT命令为() A A TDT B ATDP C A T D A TZ 9.采用RS-232C接口标准连接PC机和Modem,其请求发送信号(RTS)的连接方向为()A DCE→DTE B DCE→DCE C DTE→DTE D DTE→DCE 10.BSC规程采用的帧同步方法为() A字节计数法 B 使用字符填充的首尾定界符法 C 使用比特填充的首尾标志法 D 违法编码法 11.采用有序接收的滑动窗口协议,设序号位数为n,则发送窗口最大尺寸为() A 2n-1 B 2n-1 C 2n D 2n

计算机网络第二次作业

计算机网络第二次作业参考答案 2.每1毫秒对一条无噪声4kHz信道采样一次。试问最大数据传输率是多少?如果信道上 有噪声,且信噪比是30dB,试问最大数据速率将如何变化? V b/s。因此最大数据传输率解:无噪声信道最大数据传输率公式:最大数据传输率=2Hlog 2 决定于每次采样所产生的比特数,如果每次采样产生16bits,那么数据传输率可达128kbps;如果每次采样产生1024bits,那么可达8.2Mbps,注意这是对无噪声信道而言。 实际信道总是有噪声的,其最大数据传输率由香农定律给出。若信噪比为30 dB说明S/N = 1000,所以最大传输速率为39.86 kbps. 3.电视信道宽6MHz。如果使用4级数字信号,试问每秒可发送多少个比特?假设电视信道 为无噪声的。 解:根据奈奎斯特定理, 取样频率定为12MHz. 4级数字信号每次抽样需要2bits, 故发送速率为24 Mbps. 4.如果在一条3kHz的信道上发送一个二进制信号,该信道的信噪比为20dB,试问可达到 的最大数据率为多少? 解:信噪比为20 dB 即 S/N =100.由于log2101≈6.658,由香农定理知,该信道的信道容量为3log2(1+100) =19.98kbps。 又根据乃奎斯特定理,发送二进制信号的3kHz 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 2*3log22=6kbps。 即得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6kbps 18.一个简单的电话系统包括两个端局和一个长途局,每个端局通过一条1MHz的全双工中 断线连接到长途局。在每8个小时的工作日中,平均每部电话发出4次呼叫,每次呼叫平均持续6分钟,并且10%的呼叫是长途(即要通过长途局)。试问端局最多能支持多少部电话(假设每条电路为4kHz)?请解释为什么电话公司决定支持的电话数要小于端局的最大电话数? 解:每部电话每小时做0.5 次通话,每次通话6 分钟。因此一部电话每小时占用一条电路3 分钟,60/3=20,即20 部电话可共享一条线路。由于只有10%的呼叫是长途,所以200 部电话占用一条完全时间的长途线路。局间干线复用了1000000/4000=250 条线路,每条线路支持200 部电话,因此,一个端局可以支持的电话部数为200*250=50000。 23.如果波特率是1200并且不需要差错检测,试问V.32标准调制解调器能达到的最大比特 率是多少? 解:由于有32个状态, 5 bits就可以编码. 波特率是1200, 即能达到的最大比特率是 5 ? 1200 = 6000 bps.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课后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第七版答案 第一章概述 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答:连通性和共享 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 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 答: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 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 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6 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 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RFC 文档。(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RFC 文档。(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 1-07小写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internet 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 答:(1)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协议无特指(2)Internet(因特网):专用名词,特指采用TCP/IP 协议的互联网络。区别: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 1-0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 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 (2)城域网:城市范围,链接多个局域网。 (3)局域网:校园、企业、机关、社区。 (4)个域网PAN:个人电子设备 按用户:公用网:面向公共营运。专用网:面向特定机构。 1-09 计算机网络中的主干网和本地接入网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主干网:提供远程覆盖\高速传输\和路由器最优化通信。本地接入网:主要支持用户的访问本地,实现散户接入,速率低。 1-10 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要传送的报文共x(bit)。从源点到终点共经过k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b(b/s)。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s)。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提示:画一下草图观察k段链路共有几个结点。) 答:线路交换时延:kd+x/b+s, 分组交换时延:kd+(x/p)*(p/b)+ (k-1)*(p/b),其中(k-1)*(p/b)表示K 段传输中,有(k-1)次的储存转发延迟,当s>(k-1)*(p/b)时,电路交换的时延比分组交换的时延大,当x>>p,相反。 1-11在上题的分组交换网中,设报文长度和分组长度分别为x和(p+h)(bit),其中p为分组的数据部分的长度,而h为每个分组所带的控制信息固定长度,与p的大小无关。通信的两端共经过k段链路。链路的数据率为b(b/s),但传播时延和结点的排队时间均可忽略不计。若打算使总的时延为最小,问分组的数据部分长度p应取为多大?(提示:参考图1-12的分组交换部分,观察总的时延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答:总时延D表达式,分组交换时延为:D= kd+(x/p)*((p+h)/b)+ (k-1)*(p+h)/b D对p

2-计算机网络及应用

计算机网络及应用 一、选择题 1、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是(A) A.ARPANET B.ChinaNet C.Internet D.CERNET 2、计算机互联的只要目的是(D) A.制定网络协议 B.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 C.集中计算 D.资源共享 3、以太网媒体访问控制技术CSMA/CD的机制是(A) A.争用带宽 B.预约带宽 C.循环使用带宽 D.按优先级分配带宽 4、令牌环网中某个站点能发送帧是因为(C) A.最先提出申请B.优先级最高C.令牌到达D.可随机发送 5、TCP/IP参考模型中的主机-网络层对应于OSI中的(D) A.网络层 B.物理层 C.数据链路层 D.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 6、在Internet域名体系中,域的下面可以划分子域,各级域名用圆点分开,按照(D) A.从左到右越来越小的方式分4层排列 B.从左到右越来越小的方式分多层排列 C.从右到左越来越小的方式分4层排列 D.从右到左越来越小的方式分多层排列 7、计算机网络中,所有的计算机都连接到一个中心节点上,一个网络节点需要传输数据,首先传输到中心节点上,然后由中心节点转发到目的节点,这种连接结构被称为(C) A.总线结构 B.环形结构 C.星型结构 D.网状结构 8、通信系统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是(C) A.终端、电缆、计算机 B.信号发生器、通信线路、信号接收设备 C.信源、通信媒体、信宿 D.终端、通信设施、接收设备 9、下列哪项不是UDP协议的特性?(A) A.提供可靠的服务B.提供无连接的服务 C.提供端到端服务 D.提供全双工服务 10、以下的网络分类方法中,那一组分类方法有误(B) A. 局域网/广域网 B. 对等网/城域网 C. 环型网/星型网 D. 有线网/无线网 二、填空题 1、计算机网络是指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将地理位置上分散且自治的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介质连接起来,在通信协议的支持下,实现资源共享和数据传输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2、计算机网络在逻辑功能上可以划分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个部分。 3、IP地址是在Internet上为每个计算机指定的唯一的32位地址。 4、有两种基本的差错控制编码,即检错码和纠错码,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通信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检错码为循环冗余码(或CRC码)。 5、按照IPV4标准,IP地址205.3.127.12属于C类地址。 6、TCP传输的可靠是由于使用了序号和确认号。 7、一个TCP连接过程分三个阶段,即连接建立、数据传送、连接释放。 三、写出下列英文缩写的中文含义 1、WWW 万维网,是基于客户机/服务器方式的信息发现技术和超文本技术的综合。 2、LAN 局部区域网,局域网,本地网 3、URL 统一资源定位符 4、CSMA/CD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四、名词解释 1、调制/解调调制就是用基带信号去控制载波信号的某个或几个参量的变化,将信息荷载在其上形成已调信号传输,而解调是调制的反过程,通过具体的方法从已调信号的参量变化中将恢复原始的基带信号。 2、网络协议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

计算机网络第二次作业答案全(第四第五章)

作业2 姓名:符诗诗学号:20092166班级:计科三班 CH4 数据链路层 1.填空题 1) 允许发送站发送多个帧而不需要马上应答,这就是__滑动窗口协议__。滑动窗口协议需要一个____发送__窗口和一个___接收__窗口。 2)HDLC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帧,分别称为__信息帧__、___监控帧__、___无编号帧__。 3)起止式异步通信规程将每个字符看成是一个独立的信息单元,字符中各个比特用固定的时钟 频率传输,字符间的间隔是任意的。每个字符由四个部分组成__起始位__、___数据位__、__奇偶校验位__、___停止位__。 4)常用的两种流量控制方法是___停等协议__、____滑动窗口协议________。 5)在实际的通信中,通常双方都有数据要发送给对方可以在数据段增加一个字段,专门用来携带给对方的应答信息,称为__捎带应答__。 6)HDLC的帧结构,它由__帧起始和停止标志____、__地址____、___控制___、___数据___和__CRC 校验____字段组成。 7) Internet的两个数据链路层协议是__SLIP_或____PPP__协议 2.单项选择题(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 在数据链路层传送的协议数据单元为(3 ) (1)比特(2)报文分组(3)帧(4)报文 2) 滑动窗口协议中,接收窗口保存的是( 2 ) (1)可发送的帧序号(2)可接收的帧序号 (3)不可发送的帧序号(4)不可接收的帧序号 3) 在滑动窗口协议中,若窗口的大小为N位,则发送窗口的最大值为( 4 ) (1)N (2) 2N (3)2N-1 (4)2N-1 3.判断正误: 1) 同步传输时字符间不需要间隔(√) 2) HDLC是面向字节的异步通信协议。(╳) 4.在面向比特同步协议(HDLC)的帧数据段中,为了实现数据的透明传输,采用“0”比特插入技术。

计算机网络安全教程第2版--亲自整理最全课后答案

第1章网络安全概述与环境配置 一、选择题 1. 狭义上说的信息安全,只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介绍信息安全的研究内容。 2. 信息安全从总体上可以分成5个层次,密码技术是信息安全中研究的关键点。 3. 信息安全的目标CIA指的是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4. 1999年10月经过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将计算机安全保护划分为以下5个级别。 二、填空题 1. 信息保障的核心思想是对系统或者数据的4个方面的要求:保护(Protect),检测(Detect),反应(React),恢复(Restore)。 2. TCG目的是在计算和通信系统中广泛使用基于硬件安全模块支持下的可信计算平台Trusted Computing Platform,以提高整体的安全性。 3. 从1998年到2006年,平均年增长幅度达50%左右,使这些安全事件的主要因素是系统和网络安全脆弱性(Vulnerability)层出不穷,这些安全威胁事件给Internet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4. B2级,又叫结构保护(Structured Protection)级别,它要求计算机系统中所有的对象都要加上标签,而且给设备(磁盘、磁带和终端)分配单个或者多个安全级别。 5. 从系统安全的角度可以把网络安全的研究内容分成两大体系:攻击和防御。 三、简答题 1. 网络攻击和防御分别包括哪些内容? 答:①攻击技术:网络扫描,网络监听,网络入侵,网络后门,网络隐身 ②防御技术:安全操作系统和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网络安全协议。 2. 从层次上,网络安全可以分成哪几层?每层有什么特点? 答:从层次体系上,可以将网络安全分为4个层次上的安全: (1)物理安全特点:防火,防盗,防静电,防雷击和防电磁泄露。 (2)逻辑安全特点:计算机的逻辑安全需要用口令、文件许可等方法实现。 (3)操作系统特点:操作系统是计算机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软件。操作系统的安全是网络安全的基础。 (4)联网安全特点:联网的安全性通过访问控制和通信安全两方面的服务来保证。 3、为什么要研究网络安全? 答:目前研究网络安全已经不只为了信息和数据的安全性。网络安全已经渗透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并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第2章网络安全协议基础 一、选择题 1. OSI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模型,把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分成7个互相连接的协议层。 2. 表示层服务的一个典型例子是用一种一致选定的标准方法对数据进行编码。。 3. 子网掩码是用来判断任意两台计算机的IP地址是否属于同一子网络的根据。。 4. 通过ICMP协议,主机和路由器可以报告错误并交换相关的状态信息。 5. 常用的网络服务中,DNS使用UDP协议。 二、填空题 1. 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完成网络中主机间的报文传输,在广域网中,这包括产生从源端到目的端的路由。 2. TCP/IP协议族包括4个功能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网络接口层。这4层概括了相对于OSI参考模型中的7层。 3. 目前E-mail服务使用的两个主要协议是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和邮局协议(POP)。 4. ping指令通过发送ICMP包来验证与另一台TCP/IP计算机的IP级连接,应答消息的接收情况将和往返过程的次数一起显示出来。

计算机网络2

网络课堂练习题(第2章) 试题2.1根据尼奎斯特定理,下列哪些正确?(全部) (1)只要达到每秒2H次采样,信号可以被完全重构; (2)采样率超过每秒2H次无意义; (3)通过采样恢复出来的高频成分被带宽为H的低通滤波器滤掉了; (4)V表示信号的离散级数,即系统可调制出的信号状态; (5)一个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率取决了信道带宽和采用的编码方案。 试题2.2采用相-幅调制技术在带宽为64kHz的无躁声信道上传输数据,每个相位有4种不同幅度的电平,要达到512K比特位/秒的数据速率,至少要多少相位? 试题2.3 根据香农定理,下列哪些正确?((1)(3)(4)(5)) (1)公式中的信噪比S/N是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的比值,用于衡量热噪声的数量; (2)公式中的信噪比单位为分贝; (3)数据传输率与信号级数无关; (4)数据传输率与采样频率无关; (5)适用于任何热噪声信道。 试题2.4 关于传输介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全部) (1)每种传输介质在带宽、延时、造价、安装、维护等方面都具有各自的特性; (2)双绞线既可用于传输模拟信号(用作电话系统的本地回路),又可用于传输数字信号(局域网); (3)双绞线的带宽取决于铜线的直径和长度; (4)同轴电缆比双绞线有更好的屏蔽性,因此能以更高的速率传输更长的距离,其可能达到的带宽取决于电缆的质量、长度、数据信号的信噪比等,并广泛应用于有线电视网和城域网中; (5)双绞线和同轴电缆的长度越长,带宽越低。 试题2.5 一个光纤传输需要具备的关键部件有((1)) (1)光源、和传输介质、检测器 (2)光源、传输介质、检测器、计算机 (3)光源、传输介质、检测器、计算机、光电接口卡 (4)光源、传输介质、计算机 试题2.6 关于光纤的说法,正确的有(全部) (1)光束在光纤中可能有不同的传播模式,这是因为每束光都可能以不同的反射角传播;(2)光束在其中具有多种传播模式的光纤称为多模光纤,而仅有一种传播模式的则称单模光纤; (3)单模光纤的直径约为几个光波波长大小; (4)单模光纤如同一个波导,光束在其中按直线传播。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参考答案第二章

第二章物理层(P66) 1、物理层要解决哪些问题?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1)物理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①物理层要尽可能屏蔽掉物理设备、传输媒体和通信手段的不同,使上面的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的存在,而专注于完成本层的协议与服务。 ②给其服务用户(数据链路层)在一条物理的传输媒体上传送和接收比特流(一般为串行按顺序传输的比特流)的能力。为此,物理层应解决物理连接的建立、维持和释放问题。③在两个相邻系统之间唯一地标识数据电路。 (2)物理层的主要特点:①由于在OSI之前,许多物理规程或协议已经制定出来了,而且在数据通信领域中,这些物理规程已被许多商品化的设备所采用。加之,物理层协议涉及的范围广泛,所以至今没有按OSI的抽象模型制定一套新的物理层协议,而是沿用已存在的物理规程,将物理层确定为描述与传输媒体接口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规程特性。②由于物理连接的方式很多,传输媒体的种类也很多,因此,具体的物理协议相当复杂。 4、、物理层的接口有哪些方面的特性?各包含什么内容? 答:(1)机械特牲说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等。(2)电气特性说明在接口电缆的哪条线上出现的电压应为什么范围。即什么样的电压表示1或0。(3)功能特性说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种意义。(4)规程特性说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5、奈氏准则与香农公式在数据通信中的意义是什么?比特和波特有何区别? 答:奈氏准则与香农公式的意义在于揭示了信道对数据传输率的限制,只是两者作用的范围不同。 奈氏准则给出了每赫带宽的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码元的传输速率是每秒2个码元。香农公式则推导出了带宽受限且有高斯白噪声干扰的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C=Wlog2(1+S/N),其中W为信道的带宽(以赫兹为单位),S为信道内所传信号的平均功率,N为信道内部的高斯噪声功率。 比特和波特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比特是信息量的单位,波特是码元传输的速率单位。但信息的传输速率“比特/每秒” 一般在数量上大于码元的传输速率“波特”,且有一定的关系,若使1个码元携带n比特的信息量,则M Baud的码元传输速率所对应的信息传输率为M×n bit/s,但某些情况下,信息的传输速率“比特/每秒” 在数量上小于码元的传输速率“波特”,如采用内带时钟的曼切斯特编码,一半的信号变化用于时钟同步,另一半的信号变化用于信息二进制数据,码元的传输速率“波特”是信息的传输速率“比特/每秒”的2倍。 7、常见的传输媒体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答:(1)双绞线:●抗电磁干扰●模拟传输和数字传输都可以使用双绞线 (2)同轴电缆:同轴电缆具有很好的抗干扰特性 (3)光纤:●传输损耗小,中继距离长,对远距离传输特别经济;●抗雷电和电磁干扰性能好; ●无串音干扰,保密性好,也不易被窃听或截取数据;●体积小,重量轻。 (4)电磁波:●微波波段频率很高,其频段范围也很宽,因此其通信信道的容量很大;●微波传输质量较高;●微波接力通信的可靠性较高;●微波接力通信与相同容量和长度的电缆载波通信比较,建设投资少,见效快。 当然,微波接力通信也存在如下的一些缺点:●相邻站之间必须直视,不能有障碍物。●微波的传播有时也会受到恶劣气候的影响;●与电缆通信系统比较,微波通信的隐蔽性和保密性较差;●对大量的中继站的使用和维护要耗费一定的人力和物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