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电一体化专业调研报告

机电一体化专业调研报告

机电一体化专业调研报告
机电一体化专业调研报告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及思路

(一)调研目的

为进一步掌握鲁南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情况,掌握市场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明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专业设置的职业面向、就业岗位和培养规格,清楚用人单位对本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准确进行专业定位,突出专业特色,形成专业群集群优势;加强学院双师素质队伍建设,增强教师联系企业责任,拓展学院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促进校企合作关系纵深发展,使我院的人才培养工作更具市场适应性、岗位针对性和职业发展性,专业设置更加合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具特色;了解省内外高职院校同类专业的发展现状、优势和不足,以及行业专家、行业协会对高等职业院校开展职业教育培育本地对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求建议,对学院现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提供依据,并为机电工程学院开设机电一体化专业机器人(无人机)方向专业开发和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原始信息,从而为大力加强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改革课程设置,优化课程体系,达到提高人才培养工作质量的目的。

(二)调研思路

首先为深入开展好本次调研活动,机电工程学院组成了学院领导、专业带头人和专业教师的调研活动小组,进行了周密计划和部署,制订严格且充分的活动时间。

通过对济宁市机械行业商会调研,深入了解社会需求,明确机电一体化专业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求的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对日照职业学院等省内外同类院校调研,深入了解机电一体化专业在不同地区的发展现状、办学优势和不足,学习国家示范校等兄弟院校建设机电一体化专业工作优秀经验,取长补短,为我院机电一体化专业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满足社会需求以及参加技能大赛等各个方面提供有益有效的具体思路。

通过对山东永华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调研,了解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求的结构现状,梳理出社会用人需求的层次要求,在首先明确不同办学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定位的基础上,确立高职层次的专业办学定位,进一步深入了解完成相应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工作任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进而科学设计课程体系和合理选取课程内容,从而才能有效地开展相应的知识、技能和职业态度教育。最终,使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具有社会适应性和针对性。

通过对山东诺博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调研,了解机电一体化专业机器人(无人机)方向人才需求的结构现状、社会用人需求,在首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定位的基础上,确立高职层次的本专业办学定位,进一步深入了解完成相应的机器人(无人机)工作任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进而科学设计课程体系和合理选取课程内容,有效地开展相应的知识、技能和职业态度教育,使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具有社会适应性和针对性。

通过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跟踪调研,掌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情况,搜集

用人单位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进而明确学生自身发展需要、企业发展需要与学校教育发展的结合点,改进和完善现有的教育教学活动设计。

二、调研的基本过程

(一)调研内容

1.调研鲁南及周边地区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人才需求发展趋势,行业商会专家对高职层次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和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以及对课程开设的建议。

2.调研适合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岗位群、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的知识、能力及素质要求,以便确定本专业设置的职业面向、就业岗位及培养规格,机电类企业在高职层次专业人才使用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以及有关建议。

3. 调研省内外同类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分布及发展情况,专业开设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情况。

4. 对机电一体化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就业岗位发展调查分析。

5. 调研机电一体化毕业生对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素质培养以及岗位从业素质要求的认识与建议及对培养过程的意见和要求。

6.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质量反馈。

7.诸如项目化教学、机器人(无人机)方向等其他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升级、改革方面的建议和要求。

(二)调研对象

1.行业商会:

济宁市机械行业商会(会长:李保民,副会长:杜亚中,高级发展顾问:赵士彬)

2.企业:

山东永华机械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陈勇,总经理:陈舟)

兖州国丰农机装备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郑继立)

曲阜崇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孔凡东)

山东诺博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李正江)

山东闪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刘岳)

济宁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李卫民,副院长:王海滨,产业合作处处长:潘云龙)

上述为2015年进行走访调研的企业,对于2014年已经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的单位(如辰欣药业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莱尼电气系统(济宁)有限公司、伊顿液压有限公司、爱科大丰农用机械有限公司、山东东岳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联诚集团有限公司等)则采用问卷调查、电话调查方法。

3. 同类高校: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省特色名校),教师:李建勇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省级示范校),教师:刘嘉文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国家骨干校),教师:徐加爽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省特色名校),教师:亓晓鹏

威海职业学院(国家示范校),教师:姜军鹏

临沂职业学院,教师:王蕾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省级示范校、省特色名校),教师:刘振鹏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省特色名校),教师:王文卿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省特色名校),教师:崔维群

山东劳动技术职业学院(省特色名校省级示范校),教师:潘强

上述院校为省内访谈交流、问卷调查高等职业院校,其他省内高等职业院校则以登录相关网站进行调研。

4. 毕业生:

选取调研企业中就职的2014届毕业生以及毕业实习返校后的2015届毕业生,通过座谈、填写调查问卷表等形式,形成调查材料。

(三)调研方式

科学有效的调研方式是调研成功的保障,可大大提高调研的工作效率,根据不同的调研阶段、调研对象、调研内容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调研方式才能获取到最有效的信息。专业建设的不同阶段,设计不同的调查表,采用不同的调查方式,可以获得更有效的数据。调研方式主要有以下方式:问卷调查、现场访谈、电话访谈、文献调查等。

1. 对于行业商会、企业调研形式以现场访谈为主,问卷调查为辅。

2.对于同类高校同行调研则利用我院国培、省培部分教师采用现场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省内外同类院校进行调研。

3.对用人单位走访形式为主,与用人单位负责人和部分毕业生进行了面对面的座谈和交流,另辅之以非正式的交谈和电话交流。发放问卷,回收问卷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掌握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现状。作为确定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思路、培养目标、专业改革思路和建议等的重要依据。

4.对毕业生的调研以问卷调查为主,电话访谈为辅。

5. 鲁南及周边地区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人才需求发展趋势等内容的调研以行业商会、企业现场访谈为主,文献调查为辅。

问卷:

本次调研问卷主要有8种:企业问卷调查表、企业岗位结构调研表、专业调研电话记录表、职业发展经历调研、毕业生质量反馈用人单位调查表、毕业生调查表、同类院校专业开设情况调查表、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同类院校问卷调研表。企业问卷调查表发放对象主要是鲁南及周边地区机电一体化企业,发放途径主要是实地走访相结合。实际发放问卷8份,回收8份,有效问卷8份。本问卷共10大题。问卷见附件所示。企业岗位结构调研表、专业调研电话记录表的发放对象主要是鲁南及周边地区机电一体化企业,发放途径主要是电子邮件和实地走访相结合。实际发放问卷8份,回收8份,有效问卷8份。问卷见附件所示。职业发展经历调研、毕业生质量反馈用人单位调查表、毕业生调查表的发放对象主要是2014届毕业生,发放途径主要是电子邮件和实

地走访相结合。实际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0份,有效问卷170份。问卷见附件所示。同类院校专业开设情况调查表、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同类院校问卷调研表的发放对象主要是省内外同类院校,发放途径主要是我院国培、省培的教师采用现场访谈和问卷调查。问卷见附件所示。实际发放问卷10份,回收10份,有效问卷10份。

(四)调研安排

表2-1 机电一体化技术调研安排表

三、调研情况汇总及分析

(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调研

通过山东省文化厅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1517814216.html,/html/2012/fzgh_0313/6079.html)查阅《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文献,了解到目前山东省正着力提高先进制造业的竞争力、大力发展以工程机械、现代轨道交通设备、汽车及汽车关键零部件、数控机

床、仪器仪表等成套设备和专用设备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现状。这些机电类行业响应了《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11?15号)要求,并加快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地方区域经济的先导性、支柱性产业。这些机电类行业以及制造业的发展推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进步和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不断开发,从而推动了与此相关的教育服务的改革与发展。作为培养一线生产和管理岗位人才的高职院校,更应关注职业需求的变化趋势。

从国际环境看,世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将极大促进新技术突破和新兴市场开拓,为我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引进关键技术和高端人才,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提供重大机遇。同时,以新兴产业为核心的新一轮竞争也将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我国自主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面临发达国家的挑战。从国内环境看,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加快,内需市场快速增长,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重点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明确了在体制机制、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等方面一系列扶持政策,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从山东发展看,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具备了相当规模,形成了系列优势和特色,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十一五”以来,我省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切入点,深入实施创新型省份建设和人才强省等重大发展战略,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有力推动了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产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在重型汽车及发动机、船舶及新型交通设备、清洁生产设备、现代农业设备、工程机械设备、环保及检测设备、大型专用机械设备等领域优势明显,拥有一批创新能力较强的龙头骨干企业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拳头产品,总体规模居全国前列。新能源汽车电机、电子等关键零部件研发及产业化成效明显,锂电池、感应电机、永磁电机、控制器及车用空调等产品实现产业化。中通客车等一批企业列入国家新能源汽车生产目录,推广应用与示范扎实开展。“十二五”时期,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孕育新突破,是我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挑战。一方面,我省研发投入不足和人才支撑能力不强。我省R&D经费支出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高层次人才尤其是创新型领军人才以及管理型、实用型复合人才缺乏。另一方面,区域竞争压力增大。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东部发达省市再造新优势、中西部地区实施赶超跨越战略的重大举措,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区域竞争将更加激烈。面对机遇和挑战,必须树立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立足优势领域,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采取有力措施,着力突破薄弱环节,加速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发展趋势是区域经济要充分发挥科技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立足优势领域,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建设高水平研发平台,打造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大力实施自主创新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原始创新,增强集成创新,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和智力支撑;选择具备一定产业技术基础、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优势领域,瞄准国际国内市场空白点和薄弱点,集中力量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产业集群,尽快形成竞争新优势;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创新

国际合作模式,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着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带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打造一批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特色鲜明的产业链;充分发挥各类园区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载体作用,大力实施产业集聚发展工程,通过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各类创新要素和产业向园区集聚,培植一批规模优势突出、创新能力强、示范带动作用大的产业聚集区。发展重点以集成电路设计为突破口,以通信、计算机、工业控制、信息安全和应用电子产品为依托,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产品,积极发展集成电路制造、封装、测试和相关产业,形成配套完善的集成电路产业链;超前布局新型平板显示产业,搭建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关键技术开发和工程化平台,以AM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面板)为重点,突破AMOLED基板、真空镀膜、薄膜封装等共性技术,支持AMOLED面板产业化;开展3D显示、电子纸、激光显示等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重点发展液晶电视、OLED电视、激光电视、三维电视等数字电视。研发可信计算技术,基于国产CPU、OS的整机设计技术,高端服务器及配套软件,云计算模式下的新型终端、新型云计算结点、网络存储及海量存储设备,大容量高速率的移动存储器,固态硬盘(SSD)以及PB级海量存储管理集群文件系统,面向超大规模复杂数据的分级和虚拟化存储管理系统等一批关键技术,加快推进产业化。围绕减量化、再制造、资源化、零排放和产业链接等新技术,重点在化工、机械、建材、冶金、有色等行业实施共伴生矿资源、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汽车零部件及机电产品再制造、资源再生利用及餐厨、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水资源循环利用等循环利用示范工程,积极推广工业余热、工业废水、高炉煤气、废旧设备等资源的循环利用新技术,示范推广循环经济关键装备,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围绕创造良好生活环境的目标,以解决危害群众身体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中心,加大技术创新和集成应用力度,推动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重金属污染防治、垃圾和危险废弃物处理等的开发和产业化。积极鼓励研究开发“三废”综合治理关键技术和装备,提高环保产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和成套能力,加大先进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示范推广力度。实施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对钢铁、发电、焦炭、化工、造纸、印染、发酵等重点行业的环保设施进行技术改造,促进污水、废气以及固体排放物的回收处理和综合利用。鼓励企业结合市场需求加大研究开发力度,加快突破高效节能锅炉、电机及拖动设备、余热余压利用、高效绿色照明、节能监测等一批节能新技术和新装备,为全省节能减排提供技术装备支撑;加大余热余能利用、能量系统优化、建筑节能、节能机电、绿色电器、照明器具建材等节能新产品推广应用力度;积极创新能源管理模式,推行合同新能源管理新业态,以制度变革推动节能目标的实现。充分发挥我省良好的装备制造产业基础,以大企业为龙头,加快发展数控加工装备、轨道交通设备、通用航空装备和石油装备,加大重大技术攻关力度,促进我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变大变强。

(二)区域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调研

1.行业发展现状

通过对济宁市机械行业商会调研,并查阅济宁新闻网和济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网站了解到济宁机电行业发展现状。济宁是一个煤炭储量丰富的资源型城市,煤炭是济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如何摆脱对煤炭资源的依赖是济宁必须面对和正视的重要课题。根据《鲁南经济带产业发展规划》和《济宁市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全市产业发展呈现出规模扩大、质量提高、后劲增强、结构优化的良好势头。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22.1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19.45亿元,工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均突破1000亿元。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124.5亿元,增加值1047.7亿元,占GDP的49.4%;实现利税、利润分别达到417.8亿元和269.3亿元。全市已建成机械制造、生物技术、纺织新材料、专用汽车四个国家级产业基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3213家,工业利税超千万元的企业达到244家,其中超亿元的企业达到48家。在国际金融危机加剧蔓延的大背景下,我市正处于打造区域新高地、实现发展新跨越的关键时期。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我市一批重大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得到国家核准并开工建设。以水陆空立体交通体系和煤矿、电力项目为主的一批重点项目竣工投产,交通能源基础设施支撑作用明显。随着一批涉及民生保障、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领域的项目陆续上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持续增强。特别是京沪高铁的建设,将把我市与“长三角”和“环渤海”两大经济圈、两个城市群更加紧密地连接起来,从而使济宁成为山东参与南北竞争合作的战略支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加快建设,也有助于我市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进发展方式转变。鲁南经济带规划建设全面启动,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陆续展开,支持鲁南经济带建设的扶持政策逐步到位,这一机遇可以为济宁产业发展争取更多的支持。同时,我市在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南水北调、电力能源、商品粮基地建设、循环经济试点、红色旅游等国家和省支持的重点领域中占有重要优势,具备争取实质性支持政策和布局政策性项目的比较优势。我市处于“长三角”与“环渤海”经济区过渡的前沿地带,具备承接产业转移的地缘优势。在要素供给方面,我市有着丰富的煤、电、水、运、旅游资源和多年来形成的产业体系,具备了大规模承接产业资本转移、跨越式发展的基础条件。济宁基础设施完善,产业保障能力强。我市境内有3条干线铁路、3条高速公路、4条国道以及40多条省级公路,铁路、公路密度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济宁曲阜机场开通运营,搭建起内外连接的快速通道。三是产业投资成本较低,对项目投资吸引力强。土地成本仅相当于京津、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1/3左右。济宁拥有1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和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所高等院校和20所中等专业技术学校,科技人才资源条件较好,劳动力成本相比沿海主要城市处于较低水平。济宁软环境相对优越,产业支撑作用强。在优化发展环境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市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

通过查阅中国企业数据报告(https://www.doczj.com/doc/1517814216.html,/z-area/370800.html)2005年我市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64户,居全省第9位,占全省5.68%,比全省每市平均低56户,为全省每市平均(1620户)数的96.5%;实现销售收入1426.23亿元,占全省4.76%;我市企业户均销售收入9119万元,占全省第13位,为全省企业平均数量的83.76%。2010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4220户,比全省各市平均数多1455户,为全省平均水平(2765户)的152.6%,列青岛(6037户)、潍坊(5258户)之后,居全省第3位,占全省8.98%,比第4位的临沂多66户;实现销售收入4449.0亿元,占全省4.99%;我市企业户均销售收入10543万元,占全省第17位,仅为全省企业户均平均水平的55.58%,与济宁的经济实力不相称。2014年1至8月,国家统计局终审通过我市新增规模以上工

业企业共132家,比上年同期增加7家。2015年第1季度济宁市在山东省所有城市中企业总数的排名为第7。

图1 济宁市机械行业商会调研

表3-1 2015年第1季度济宁市企业情况(中国企业数据报告)

表3-2机电类企业从业人员专业类型分析

表3-3机电类企业职业岗位供给数量分析

表3-4机电类企业从业人员学历结构分析

2.行业发展趋势

2015年通过对济宁市机械行业商会、济宁六家机电类企业调研,了解到目前山东省和济宁市正着力提高先进制造业的竞争力、大力发展以工程机械、现代轨道交通设备、汽车及汽车关键零部件、数控机床、仪器仪表等成套设备和专用设备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

《济宁市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5年)》指出,济宁将围绕培植工程机械、重型汽车专用车、内河船舶制造、农业机械和矿山机械等优势品牌,延伸产业链条,完善产业配套,努力形成集群化发展新格局,形成以济宁高新区、兖州、曲阜、梁山为中心的汽车产业聚集区,形成产业优势明显、国内外知名度较高的工程机械制造基地。到2015年,济宁将加快发展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集团,逐渐形成专业化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将我市建成集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工艺配套为一体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机械制造产业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2%,建成国内重要的机械制造产业基地。到2017年,形成数家年销售收入过50亿元、过百亿元的龙头企业,构建较为完整的汽车产业链条,实现销售收入突破千亿元。

济宁机电类行业发展趋势是围绕培植工程机械、重型汽车专用车、内河船舶制造、农业机械和矿山机械等优势品牌,延伸产业链条,完善产业配套,努力形成集群化发展新格局。工程机械以山推股份有限公司、小松山推为龙头,做精做

大推土机、挖掘机等工程机械。重点发展铲土运输机械、道路施工机械、小型特种机械设备、建筑机械、工程机械履带底盘及传动部件。着力抓好推土机、挖掘机、叉车系列产品扩产改造,积极推进小松工业园、山推重工科技园建设,加快挖掘机整机扩能和小松行走系统等项目建设进度,争取小松海外研发中心和发动机项目尽早落户,力争山推事业园B区年产2000台大中马力推土机项目早日建成投产,继续推进与VOLVO等国际跨国公司合作,形成产业优势明显、国内外知名度较高的工程机械制造基地。对于重型汽车专用车及其零部件产业,进一步扩大商用车、专用车、电动汽车生产规模,积极引进轿车、农用汽车、城市功能用车研发和制造项目等。加快建设玉柴发动机和福林汽车零部件等大项目,超前运作落实协作配套项目,拉长产业链。积极推进吉利汽车工业园、联诚工业园、天博工业园、通亚专用车工业园和重汽商用车二期,中集东岳专用车、倍耐力轮胎、联诚金属、济宁车轮等重点项目建设,形成以济宁高新区、兖州、曲阜、梁山为中心的汽车产业聚集区。对于船舶制造产业,完善造船基础设施,提高建造大型船舶能力,增强技术开发和产业协作配套,发展现代化总装造船,以培植壮大2个基地、5个园区、7个骨干企业为抓手,将微山、济宁建成山东省内河船舶制造基地,加快建设济宁港、微山夏镇、韩庄、留庄、昭阳5个船舶生产园区,着力培育济宁造船厂、山东航宇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微山微湖造船厂、微山夏镇顺兴造船厂、微山留庄银河船舶修造厂、微山昭阳兴丰造船厂、微山昭阳新建造船厂等7个龙头企业。农用机械以山拖、大丰、国丰等企业为龙头,以拖拉机、小麦收割机、玉米联合收获机生产为主,在兖州集中布局、规模生产。加快山拖TS800—1200系列大马力拖拉机和R4105、R6105系列柴油机,华北农机装备公司2万台新型玉米联合收获机等项目建设。以技术进步和产品质量升级为手段,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矿山机械依托山矿、万达机械、山东防爆电机公司等骨干企业,重点发展大型破碎成套设备、对辊细碎机组、宽幅长距离输送设备、矿井支护成套设备、反井钻机、矿用电机车、防爆电机、煤炭洗选及深加工设备等。装备制造以博特精密丝杠、正翔机械制造、特力机床等企业为载体,重点发展机械设备制造及加工、输配电设备、液压马达、仪器仪表、通信设备、电子设备、医药装备、中成药设备制造等,加快济宁高新区及兖州、任城、曲阜、嘉祥等开发区制造业园区及博特丝杠瓦特发电设备、裕欣机电设备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发展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集团,逐渐形成专业化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将我市建成集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工艺配套为一体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建成国内重要的机械制造产业基地。规划建设济宁电子信息产业园、曲阜省级电子元器件产业园、汶上电子信息产业园,培植壮大英克莱、英特力、济宁海晶电子、山东诺斯曼电源、正和电子、山东新凤光电子、济宁高科股份、兖州市星威科技电子等龙头企业,重点发展发展光纤、光缆、光隔离器等光通信产品,高精密电阻器、蓝光二极管及芯片等新型电子元器件产品,智能税控机、电力自动化控制设备、智能抄表仪、变频调速器、矿井安全信息系统等控制类及应用类产品,突出抓好新风光变频调速器、英特力野战指挥及无人布线系统、正和高精密电阻、天博电子传感器、圣阳环保电池;无界科技镍基正极复合材料、三元锂电池材料等项目建设。加大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的开发应用,充分发挥济宁软件园的辐射作用和聚集效应,形成与系统集成相配套、软件研发与服务外包相结合,结构合理的软件研发生产集群。

2015年济宁市人才规划战略为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大力引进各级各类人

才,重点围绕煤化工、机械制造、生物医药、纺织服装、食品医药等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引进一批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学科带头人和带项目、带资金的创业人才以及其他紧缺人才;把引进人才与引进项目结合起来,与重大课题攻关结合起来,与重点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实行人才引进与项目对接、与产业互动。下表是部分机电企业主要从业人员趋势分析情况。

表3-5 三年内各种机电行业销售收入趋势分析一

表3-5 三年内各种机电行业销售收入趋势分析二

表3-6三年内部分机电企业主要从业人员趋势分析

(三)企业调研

对区域代表性企业有两类:一类是装备制造类企业,有山东永华机械有限公司、兖州国丰农机装备有限公司、曲阜崇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另一类是智能制造类企业有山东诺博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闪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济宁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

图2 2015年8月装备制造类企业走访调研

图3 2015年8月智能制造类企业走访调研

图4 2014年装备制造类企业走访调研

图5 2014年省内企业走访调研

1.企业用人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

(1)企业用人数据(数据来源:附表1)

表3-7 2015年装备制造类企业岗位需求分析

表3-8 2015年智能制造类企业岗位需求分析

(2)企业用人的素质与能力要求分析(数据来源:附表1)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科学划分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素是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条件。结合上述认识,为方便被调研企业参与本次活动,我们对企业用人的素质与能力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素作如下划分。

表3-9企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与能力要求统计表

2.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数据来源:附表1)

在近几年用工市场中的信息可知,机电一体化的专业人才十分吃香,其工资待遇甚至超过了本科生、硕士生,特别是对懂得PLC、变频技术、数控技术的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很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机械与电子电气已变得密不可分,尤其是电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对各领域的渗透,机械设计、制造有了全新的理念,懂得电的如果不懂机械或者说懂得机械的不懂电将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机电设备、自动化设施、各种自动化生产线、工业机器人以及3D打印企业都需要既懂得电又懂得机的专业人才去使用和维护。

表3-11 装备制造类被调研企业2015—2017年岗位需求趋势分析

表3-12 智能制造类被调研企业2015—2017年岗位需求趋势分析

3.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评价(数据来源:附表5)

调研数据显示,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的满意度以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学生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能力为最高,而组织协调能力、吃苦耐劳品质、工作安全意识、人文素养仍需加强。相比较实践动手能力,企业更关注独立工作能力、吃苦耐劳品质、工作责任心与职业道德、协调合作能力等职业素质。

表3-13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评价表

4.用人单位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数据来源:附表2、附表4)

在调研中发现,装备制造类被调研企业认为最重要的专业课程是机械制图、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液压系统统调试与维护、数控编程与加工等。各企业希望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是机械识图能力、工具和量具的使用、数控机床等机电设备的正确操作与维护以及三维建模软件的应用等。

智能制造类被调研企业则认为电工与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电气控制与PLC技术、检测与转换技术、以及工业机器人技术等则是最有用的专业课程。该类企业希望学校方面强化电子产品安装实训、机电设备故障检修等实践性强、实用性高的课程建设。除本专业常规的核心课程外,有些企业还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学习和掌握自动化生产线知识,让毕业生掌握自动化生产线工作原理、生产线调试与维护基本技能等,能够熟练地在自动化生产线上进行产品加工。

(四)毕业生调研(数据来源:附表6)

1.毕业生工作岗位发展情况统计信息

表3-14近4届毕业生工作岗位发展情况统计表

作工、产品质检员、设备安装调试工,发展就业岗位主要有设备维修工、技术研发员、车间管理员。在这些岗位中设备操作、电气维修、设备检测与维修、设备保养和维护、设备安装与调试岗位的人才需求较多,此外机电设备的营销与服务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2.毕业生对课程设置的要求

毕业生建议在课程设置上要既考虑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需要,同时

要努力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1)适当加强基础课、强化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不能片面弱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建议在第四学期可根据企业需求调整培养方向,分“机”、“电”两个方向调整教学内容,以更好地强化学生技能培养。

(2)在专业主干课程中推行项目教学改革,在《数控原理与编程》、《电气控制与PLC》、《CAD/CAM》等专业核心课程中积极推行项目教学,基于机电产品加工与制造、机电设备使用与维修等关键岗位的程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要求,培养学生专业动手能力,建议对专业主干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切实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教学方法,校企合作设计综合实训项目,聘请企业专家指导实训,教学组织实施基于工作过程,切实提高毕业生的专业能力。

3.毕业生对人才培养工作的反馈

对近两年毕业的该专业毕业生调查问卷“您认为学校教学设置与管理在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项目的统计分析结果。毕业生关注教学队伍建设和实训设施改进两方面为最高,均为80%。

在“您对本专业教学内容和组织环节环节的建议”方面,反应比较集中的意见为: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课程教学目标要对应,努力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组织模式;课程标准要明确;专业特色要明显;在调研社会需求基础上进行专业定位;针对学生主要就业方向设计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课程设置并适度考虑学生发展需要等。

建议:《机械零部件及典型结构拆装》实训室、《机械制图与测绘CAD》实训室、《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实训室、《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实训室和实训车间等应按“教、学、做”一体化进行设计和规划;课程教学与实训坚持“教、学、做”合一。根据课程特点不同,可分别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方法。毕业综合实践主要在企业对口岗位上进行,以学生完成作品为主,并辅以毕业设计、实习报告等。建议规范学生的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的方案制订、任务布置、过程检查、指导答疑、结果评价、答辩等过程。

表3-15近4届毕业生对本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满意情况统计表

1.省内同类院校专业开设情况分析

全省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布点及招生人数状况及分析数据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1517814216.html,/xin/show/web/school/2014/main/index.aspx?year=2014&month=12&coll

ege=14242)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数据中心。

表3-16山东省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布点及招生人数统计表

表3-16 全省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高职院校数量布点统计表

从此表中可看到,全省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高职院校以济南、潍坊、淄博居多,其他地市相对较少。

表3-17 全省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高职院校录取数布点统计分析

机电专业调查报告

机电专业调查报告 一、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调研 1、机电一体化专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得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信息变换技术以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织目标,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由此而产生的功能系统,则成为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或机电一体化产品。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基于上述群体技术有机融合的一种综合技术,而不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其它新技术的简单组合、拼凑。这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加电气所形成的机械电气化在概念上的根本区别。 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的新阶段,机电一体化进入深入发展时期。一方面,光学、通信技术等进入了机电一体化,微细加工技术也在机电一体化中崭露头脚,出现了光机电一体化和微机电一体化等新分支;另一方面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建模设计、分析和集成方法,机电一体化的学科体系和发展趋势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及光纤技术等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开辟了发展的广阔天地。这些研究,将促使机电一体化进一步建立完整的基础和逐渐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未来的机电一体化更加注重产品与人的关系,机电一体化的人格化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最终使用对象是人,如何赋予机电一体化产品人的智能、情感、人性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对家用机器人,其高层境界就是人机一体化。另一层是模仿生物机理,研制各种机电一体化产品。 2、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人才结构和对高技能人才需求分析 2006年第三季度,我校对常州企业的用人情况作了调研,受调研的企业共有60家,这些企业遍及常州各个区及其它地区,从收集的信息来看,受调研的企业只是全市机电类企业的少部分,但有在企业规模、技术力量、产品类型和质量、人才构成的基本状况有一定的代表性。分析数据可以发现,数控机床操作的仍占较多的份额,但也不见去年大需求的状况,电工用工需求明显高于去年,对焊工的需求量在增加,而一些机加工的

机电一体化学习心得体会

机电一体化学习心得体会 为切实提高我省烟草加工企业设备维修的整体技术水平,加 强维修人员的互动交流,共同提高,河南中烟工业公司组织了高 技能人才机电一体化轮训班。在20XX年X月的第九期高技能人才 机电一体化轮训班为期一周的培训交流中,经过来自行业的多位 专家的精心讲解,我们在理论技术水平上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在很多维修保养方面受到很大 启发。在这次学习培训中,通过形式多样的交流学习,取得良好 的效果,使我深有感触。 在这次学习中,中烟公司和进修学院花费很大的精力,李源 源老师结合实例讲解了触摸屏编程软件wInccflexible项目、画面、报警及传动、趋势图、用户管理及配方以及wInccflexible 报表和归档组态。吴祖福老师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为我们讲解 了wIncc使用初步和项目管理器及变量管理器的使用、监视软件 同PLc数据交换实现方法和对象属性的动态化、wIncc图形编辑器的使用之对象的事件和用户管理、组态过程值归档及输出过程值 归档、组态报警及报表和脚本系统、触摸屏编辑软件wInccFLeXIBLe项目、画面、报警及传送、wInccFLeXIBLe趋势、 用户管理及配方、wInccFLeXIBLe报表、VBS及归档组态等知识, 使我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韩源老师给我们初步讲解了ifix 的配置及画面组态,报警及报表的相关内容。

在这次学习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我进行了重新 认识。现在烟草加工设备绝大部分都已发展为机、电一体化,在 实际工作中机和电联系非常紧密,掌握制丝工艺流程和机械原理 对电气维修就显得非常重要,这些都是我以前没有意识到的,通 过本次培训学习使我的思想有了一个新的转变,作为一名维修技师,必须具有全面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这样才能在工作中驾重驭轻,轻车熟路,达到理论和实践的 有机结合。回到工作岗位上,我一定会把所学知识和交流心得应 用到实际工作中,刻苦钻研技术,知耻而后勇,相信自己会在今 后的工作中会取得好的成绩。 以上是我参加这次学习培训班的一些心得与体会,本次学习 培训丰富多彩,培训内容充实,效果较好,带着这份收获,我一 定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干的更好更出色,希望在之后几期的培训中 能学到更多知识。 经学校安排,我和同事于20XX年X月X日至X月X日去天津 工程师范学院参加了为期十八天的PLc与变频调速技术培训,通 过十八天的上课培训,时间虽短,我还是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现将培训内容及我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此次培训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PLc,前十天由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的李波教授主讲,内容包括:西门子S7-300/400和组态wincc的相关知识。首先李老师讲了PLc的结构、硬件、编程指令、组织块、数据块,以及PLc的最高级应用组态组网。着重为我们

3000字机电一体化专业实习报告

3000字机电一体化专业实习报告 读了三年的大学,然而大多数人对本专业的认识还是不够,在大二期末学院曾为我们组织了两个星期的见习,但由于当时所学知识涉及本专业知识不多,所看到的东西与本专业很难联系起来,所以对本专业掌握并不是很理想. 今年暑假,学院为了使我们了解机电产品、设备,提高对机电工程制造技术的认识,加深机电在工业各领域应用的感性认识,开阔视野,了解相关设备及技术资料,熟悉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特意安排了我们到几个拥有较多类型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生产技术较先进的工厂进行生产操作实习. 为期23天的生产实习,我们先后去过了杭州通用机床厂,杭州机密机床加工工厂,上海阀门加工工厂,上海大众汽车厂以及杭州发动机厂等大型工厂,了解这些工厂的生产情况,与本专业有关的各种知识,各厂工人的工作情况等等。第一次亲身感受了所学知识与实际的应用,传感器在空调设备的应用了,电子技术在机械制造工业的应用了,精密机械制造在机器制造的应用了,等等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让我们大开眼界,也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一个初审.通过这次生产实习,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弥补以前单一理论教学的不足,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和毕业设计打好基础. 杭州通用机床厂

7月3日,我们来到实习的第一站,隶属杭州机床集团的杭州通用机床厂.该厂主要以生产M-级磨床7130H,7132H,是目前国内比较大型的机床制造厂之一.在实习中我们首先听取了一系列关于实习过程中的安全事项和需注意的项目,在机械工程类实习中,安全问题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然后通过该厂总设计师的总体介绍.粗略了解了该厂的产品类型和工厂概况.也使我们明白了在该厂的实习目的和实习重点. 在接下来的一端时间,我们分三组陆续在通机车间,专机车间和加工车间进行生产实习.在通机车间,该车间负责人带我们参观了他们的生产装配流水线,并为我们详细讲解了平面磨床个主要零部件的加工装配工艺和整机的动力驱动问题以及内部液压系统的一系列构造.我最感兴趣的应该是该平面磨床的液压系统,共分为供油机构,执行机构,辅助机构和控制机构.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把液压系统分成不同的形式.按油液的循环方式,液压系统可分为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开式系统是指液压泵从油箱吸油,油经各种控制阀后,驱动液压执行元件,回油再经过换向阀回油箱。这种系统结构较为简单,可以发挥油箱的散热、沉淀杂质作用,但因油液常与空气接触,使空气易于渗入系统,导致机构运动不平稳等后果。开式系统油箱大,油泵自吸性能好。闭式系统中,液压泵的进油管直接与执行元件的回油管相连,工作液体在系统的管路中进行封闭循环。其结构紧凑,与空气

机电一体化专业调研报告范本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及思路 (一)调研目的 为进一步掌握鲁南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情况,掌握市场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明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专业设置的职业面向、就业岗位和培养规格,清楚用人单位对本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准确进行专业定位,突出专业特色,形成专业群集群优势;加强学院双师素质队伍建设,增强教师联系企业责任,拓展学院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促进校企合作关系纵深发展,使我院的人才培养工作更具市场适应性、岗位针对性和职业发展性,专业设置更加合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具特色;了解省外高职院校同类专业的发展现状、优势和不足,以及行业专家、行业协会对高等职业院校开展职业教育培育本地对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求建议,对学院现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提供依据,并为机电工程学院开设机电一体化专业机器人(无人机)方向专业开发和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原始信息,从而为大力加强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改革课程设置,优化课程体系,达到提高人才培养工作质量的目的。 (二)调研思路 首先为深入开展好本次调研活动,机电工程学院组成了学院领导、专业带头人和专业教师的调研活动小组,进行了周密计划和部署,制订严格且充分的活动时间。 通过对市机械行业商会调研,深入了解社会需求,明确机电一体化专业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求的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对日照职业学院等省外同类院校调研,深入了解机电一体化专业在不同地区的发展现状、办学优势和不足,学习国家示校等兄弟院校建设机电一体化专业工作优秀经验,取长补短,为我院机电一体化专业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满足社会需求以及参加技能大赛等各个方面提供有益有效的具体思路。 通过对永华机械等企业调研,了解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求的结构现状,梳理出社会用人需求的层次要求,在首先明确不同办学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定位的基础上,确立高职层次的专业办学定位,进一步深入了解完成相应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工作任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进而科学设计课程体系和合理选取课程容,从而才能有效地开展相应的知识、技能和职业态度教育。最终,使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具有社会适应性和针对性。 通过对诺博泰智能科技等企业调研,了解机电一体化专业机器人(无人机)方向人才需求的结构现状、社会用人需求,在首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定位的基础上,确立高职层次的本专业办学定位,进一步深入了解完成相应的机器人(无人机)工作任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进而科学设计课程体系和合理选取课程容,有效地开展相应的知识、技能和职业态度教育,使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具有社会适应性和针对性。 通过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跟踪调研,掌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情况,搜集用人单位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进而明确学生自身发展需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剖析报告

遵义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剖析报告 系别:机电工程系 日期:2012年12月30日

专业剖析构思 专业概况;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基本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评价;专业特色或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整改措施。第一部分专业概况 1-1 专业开办时间 学院2002年4月18日成立。2003年招生高职生,学生生源为当年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和中职对口生。 1-2 师资力量 机电一体化专业共有专业教师11 人,其中副教授5人占专业教师的45%,高级实验师1人占专业教师的9%,讲师2人占专业教师的18%,助教2人占专业教师的18%,工程师生1人占专业教师的9%;具有硕士学位4人占专业教师的36%,有企业工作经历的8人占专业教师的72%,双师素质教师7人占专业教师的64%。拥有校外兼课教师1人,主要承担专业实践技能课程教学工作。 1-3 毕业生就业状况 到2012年底,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已有5届毕业生,毕业生总数为433名。当年就业率在90%以上,对口就业率80%,主要初始岗位有工艺员、机电产品生产员、生产线维修人员、技术管理人员、机电产品质量检验员、机电产品设计及开发技术人员等。 1-4 实验实训条件 1-4-1 校内实训基地 经过几年努力,学院先后投入近400万元,基本建成年机电一体化校内

实训基地,完善和规范了实验实训管理和运行制度。 电工电控一体化实验室2个;机械设计及折装实验室1个;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室1个;机械设计陈列柜实验室1个;家电实验室1个;机械加工车间2个;CAD/CAM绘图机房2个;数控加工模拟实验机房一个1-4-2 校外实训基地 航天凯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遵义长征电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遵义海立水泵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群建机械厂;贵州钢绳厂;深圳圣德士教育发展公司;“富士康”集团公司;深圳信泰光学仪器有限公司;重庆群光电能科技有限公司。 第二部分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 2-1 市场需求与专业定位 2-1-1 市场需求 1、机械制造业在本地区的发展情况 ?已成为本地区支柱产业之一; ?09年缺口3000余人; 2、本地区制造企业的用工要求 ?理论知识够用,操作技能熟练。 2-1-2 专业定位 ?机械制造行业从业人员; ?一般生产企业设备使用和维护人员。 2-2 专业建设规划 紧贴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最新发展,练就过硬的职业技能,培养良好的职

机电一体化调研报告根据学校简易版_1

The Short-Term Results Report By Individuals Or Institutions At Regular Or Irregular Times, Including Analysis, Synthesis, Innovation, Etc., Will Eventually Achieve Good Planning For The Future.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机电一体化调研报告根据 学校简易版

机电一体化调研报告根据学校简易 版 温馨提示:本报告文件应用在个人或机构组织在定时或不定时情况下进行的近期成果汇报,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内容包含分析,综合,新意,重点等,最终实现对未来的良好规划。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课程的需要本人于XX年11月27日前往苏 州银通机电技术有限公司进行了半天的专项调 研,为本次课程题目提供一份答案。 在这半天的时间我参观了主营工频轴流风 机、工频离心风机、永磁低速同步电机及齿轮 减速电机的苏州银通机电技术有限公司,亲身 感受了现代企业清洁环保生产的实际现状与严 格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同时进一步了解了当 今机电发展的规模、速度、现状以及产业的发 展方向。在调研的同时我询问了相关企业的主 管行政人员,就就机械企业发展现状、人才需

求量、各岗位需求情况和材料工程技术机电工程专业工作岗位群的组成结构,各工作岗位的主要任务及完成该任务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进行了交流,现总结归纳如下: 1、通过本次调研 在当今的形式下,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从岗位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岗位实际工作性质和工作任务,深化教学内容,培养具有实际操作技能、满足企业需求、深受企业欢迎的毕业生。 2通过本次调研 中国机电通过多年的发展,不仅在数量和规模上有了较大的发展,更是在技术上精益求精,从原来的普通的单作标机床发展到现在的多坐标,智能,带刀库,的复合机床。同时生

机电一体化专业特色报告

示范专业验收材料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专业特色报告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系 二OO九年四月

“大类通识、工学结合、按岗产学、多证促能”打造机电高技能人才 机电一体化专业是我院河北省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0年申请备案,2001年开始招生,2003年7月毕业第一批学生。几年来学院高度重视该专业的建设工作,在师资、实验实训等方面给予了政策倾斜和重点投资,并在大类招生、课程综合化及产学结合方面大胆创新,“双证书”推行效果好,形成了“大类通识、工学结合、按岗产学、多证促能”的特色模式,为培养优秀机电一体化人才创造了条件。 一、“大类通识”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通才培养和就业方向准确提供了空间 我院自2004年开始实行按大类招生,其优点是: 1、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考生专业志愿选择的盲目性。我国现行的高等学校学科和专业设置比较细。事实上很多考生并不准确了解各个专业的内涵,所以在具体选择专业时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那么实行大类招生就可以避免这种盲目性,学生在入学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生活,对学科、专业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再选择专业方向将更符合学生的利益。 2、按大类招生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专业选择空间。按照专业招生,考生在选择专业时,一般只能填报六个专业志愿,限制了考生对专业的选择。比如有的学生既对材料学科感兴趣,也对电子信息类专业感兴趣,还对管理类专业感兴趣。由于填报专业数量的限制,考生不得不舍弃自己热爱的一些专业。而实行按大类招生,一个大类包含过去几个专业,如果学生可以填报六个大类的话,那么就相当于学生填报了十几甚至几十个专业。选择的范围一下子增加了许多。 3、专业的选择能够更加适合社会需求。由于学生入学时不事先确定学习的具体专业,而是在入学后经过基础知识共同学习和大类基本技能训练后,在大学二年级始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学生可以根据社会发展和对专业的需求情况选择专业,所以专业的选择能够更加适合社会需求,有利于学生就业和未来的发展。 4、学生基础扎实,有利于培养“通才”。实行按大类招生后,由于学生在入学后要经过一年经过基础知识共同学习和大类基本技能训练,使学生的公共

申报新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 为了适应浙江省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满足社会对机电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我院遵照教育部关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有关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加快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建设步伐,并且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专业人才需求进行了广泛地社会调研。 一、机电一体化专业简介 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的发展,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集成应用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气动技术、液压技术、传感器技术、PLC技术、网络及通讯技术等学科的强烈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已成为当今工业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 机械技术可以承受较大载荷,但不易实现微小和复杂运动的控制,而电子技术则相反,不能承受较大载荷,却容易实现微小运动和复杂运动的控制。所以,传统意义上的机电一体化,主要指机械与电工电子及电气控制这两方面的一体化,并且明显偏重于机械方面。当前,科技发展的态势特别注重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以及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它是利用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使机械实现柔性化和智能化的技术。其本质是将电子技术引入机械控制中,也就是利用传感器检测机械运动,将检测信息输入计算机,计算得到能够实现预期运动的控制信号,由此来控制执行装置。机电一体化技术将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实现完美结合,充分发挥各自长处,实现互补。所以说,一件真正意义上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应具备两个明显特征:一是产品中要有运动机械;二是采用了电子技术,使运动机械实现柔性化和智能化。因而,机电一体化技术是自动化技术与机械设备紧密结合的产物,也是机械设备向自动化方向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应用范围涉及了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国防等众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机电技术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 当今,世界高科技竞争和突破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序,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引起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机电一体化技术正是这场新技术革命中产生的新兴领域,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功能,除了精度、动力、快速性外,更需要自动化、柔性化、信息化、智能化,逐步实现自适应、自控制、自组织、自管理,向智能化过渡。从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来看,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器人和机械手等,无一不是机械类、电子类、电脑类、

机电一体化就业前景分析

机电一体化就业前景分析 一专业介绍 它是以培养现代机械工程师为目的的专业,也是我国高校开设得最久的专业之一。多年来,它长盛不衰的奥秘就在于:无论一个社会的文明发展到何等程度,都离不开机械制造,它是人们物质生活用品供应的基本保障。 机电一体化专业是国家紧缺人才专业,因为在现代社会高度智能化、生产专业化,要求机械与电子、电气的高度结合,但在这个领域是一个交叉的领域,目前人才缺乏,就其专业来说发展前景不可限量!。机电一体化的就业率非常高,在就业的时候还有许多的选择余地,但可能职位与自己的期望有所不同! 目前在国内,和机械专业学生就业对口的发展现状和前景都非常好的行业,除了模具行业以外,就数汽车行业了。 在机电一体化产品、设备的设计、制造、维修、管理、技术改造与服务过程中专门从事用电脑绘图设计、信息处理和资料管理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可在机械设计、制造与装备行业、模具制造业,轻工、家用电器、电子制造业从事设计、制造、技术改造、产品营销、设备管理与维护等工作. 二核心课程辅助课程证书 主要开设《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工程制图》《电机及其应用》、《计算机技术》、《单片机控制技术应用》、《传感器技术应用》、《电力电子与电机调速技术应用》等核心课程。电工电子技能训练、工厂电气控制实训、PLC应用技能实训、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实训等实践环节。 考取<<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书>>及<<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AUTO CAD高级绘图师”证书>>。一般中职学校对于此专业所开设的课程有:电工基础,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数控加工基础,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及其应用,电子装接,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基础,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机电一体化技术等等本专业有实习的机会期间可考该实习单位证书。 考证要求:1.学生考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 2.考专业技能证书。中级钳工或电工证 3.可提供选考专业技能证书供学生参考。 三就业发展方向 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 1 机械类专业的就业方向,除了教学、营销等等外,常见的有:生产总监(生产主管)、物流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机电产品开发、机械产品开发、液压产品开发、仪器仪表开发、武器开发、汽车工业、环保设备开发、矿业设备设计、模具设计制造、机械制造工艺师、CNC工程师等等,可在机械设计及制造企业和研究所,尤其适于重型设备研究所等单位工作。 (1)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与实施工作; (2)从事机械、电气、液压、气压等控制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 (3)从事工艺工装的设计、制造工作; (4)从事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高智能设备的编程及操作工作;

机电一体化介绍

机电一体化介绍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工程领域的技术改造与革命。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以“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 1 机电一体化概述 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 机电一体化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还将被赋予新的内容。但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及电力电子技术,根据系统功能目标要求,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由此而产生的功能系统,则成为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或机电一体化产品。因此,“机电一体化”涵盖“技术”和“产品”两个方面。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基于上述群体技术有机融合的一种综合技术,而不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及其它新技术的简单组合、拼凑。这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加电气所形成的机械电气化在概念上的根本区别。机械工程技术由纯技术发展到机械电气化,仍属传统机械,其主要功能依然是代替和放大的体系。但是,发展到机电一体化后,其中的微电子装置除可取代某些机械部件的原有功能外,还被赋予许多新的功能,如自动检测、自动处理信息、自动显示记录、自动调节与控制、自动诊断与保护等。也就是说,机电一体化产品不仅是人的手与肢体的延伸,还是人的感官与头脑的延伸,智能化特征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电气化在功能上的本质区别。 2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状况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20世纪60年代以前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称为初级阶段。在这一时期,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利用电子技术的初步成果来完善机械产品的性能。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刺激了机械产品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这些机电结合的军用技术,战后转为民用,对战后经济的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那时,研制和开发从总体上看还处于自发状态。由于当时电子技术的发展尚未达到一定水平,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还不可能广泛和深入发展,已经开发的产品也无法大量推广。(2)20世纪70—80年代为第二阶段,可称为蓬勃发展阶段。这一时期,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这个时期的特点是:mechatronics一词首先在日本被普遍接受,大约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

机电一体化专业调研报告

机电一体化专业调研报告 一、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调研 1、机电一体化专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得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信息变换技术以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织目标,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由此而产生的功能系统,则成为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或机电一体化产品。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基于上述群体技术有机融合的一种综合技术,而不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其它新技术的简单组合、拼凑。这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加电气所形成的机械电气化在概念上的根本区别。 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的新阶段,机电一体化进入深入发展时期。一方面,光学、通信技术等进入了机电一体化,微细加工技术也在机电一体化中崭露头脚,出现了光机电一体化和微机电一体化等新分支;另一方面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建模设计、分析和集成方法,机电一体化的学科体系和发展趋势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及光纤技术等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开辟了发展的广阔天地。这些研究,将促使机电一体化进一步建立完整的基础和逐渐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未来的机电一体化更加注重产品与人的关系,机电一体化的人格化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最终使用对象是人,如何赋予机电一体化产品人的智能、情感、人性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对家用机器人,其高层境界就是人机一体化。另一层是模仿生物机理,研制各种机电一体化产品。 2、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人才结构和对高技能人才需求分析 2006年第三季度,我校对常州企业的用人情况作了调研,受调研的企业共有60家,这些企业遍及常州各个区及其它地区,从收集的信息来看,受调研的企业只是全市机电类企业的少部分,但有在企业规模、技术力量、产品类型和质量、人才构成的基本状况有一定的代表性。分析数据可以发现,数控机床操作的仍占较多的份额,但也不见去年大需求的状况,电工用工需求明显高于去年,对焊工的需求量在增加,而一些机加工的

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设计

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1.数控内排屑深孔钻削机床-总体及钻削系统设计 2.游梁式抽油机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3.半自动薄壁铜管弯管机-夹紧装置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4.珩磨头旋转式数控深孔强力珩磨机床设计 5.同步电机驱动螺杆泵地面装置设计 6.试油井下套管载荷与安全性分析 7.电火花深孔套料加工系统设计 8.半自动薄壁铜管弯管机-总体及空间弯头设计 9.钻井绞车液压盘式刹车系统设计 10.钻机自动送钻系统结构设计 11.井下套管损坏机理及围压和应力分析 12.技术套管磨损程度及剩余强度分析 13.标枪阀式防气抽油泵设计 14.磁力传动石化流程泵设计 15.高产气井完井管柱力学分析 16.J C-60D液压驱动钻井绞车设计 17.修井机井架三维特征建模及结构优化分析 18.非回转体零件深孔珩磨加工系统设计 19.整体石墨电极研磨机机身部分设计 20.钻井常见复杂情况机理分析与数据库设计 21.中大孔径内排屑深孔钻削系统设计

22.压后射流泵速排用地面泵设计 23.水平井钻头钻压加载器设计 24.环阀式防气抽油泵设计 25.齿轮箱振动信号频谱分析与故障诊断 26.数控枪钻机床-总体及钻削系统设计 27.Z J50电驱动钻机用新型齿轮传动绞车设计 28.前置型油梁式抽油机的设计 29.固定型液体驱动射流泵采油装置设计 30.液压反馈抽稠泵设计 31.海洋钻井平台钻杆自动排放及移动运系统设计 32.X J-350修井机绞车的设计计算 33.往复泵实验装置设计 34.40型液动顶驱装置设计 35.顶驱装置试验台设计 36.10型抽油机动力与减速系统设计 37.特厚壁套管及其抗挤强度分析 38.钻井岩屑清洗机设计 39.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的PLC控制程序设计 40.离心式灌注泵设计 41.单级输油泵设计 42.工件旋转式数控深孔强力珩磨机床设计 43.数控内排屑深孔钻削机床数控工作台及冷却系统设计

机电一体化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机电一体化行业及高技能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得到迅猛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各大加工制造类如电子产品、家用电器、汽车等各种领域得到极其广泛应用。而现代职业教育是建立在现代产业条件和科技进步基础上,它直接面向社会产业。相对于中等职业教育应具有更强劲的区域服务功能。为适应中原区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满足社会对机电类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推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切实加强机电工程系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我院针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高技能人才需求进行了广泛的社会调研,并就此完善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中等职业教育机电类专业毕业生职业技能要求的调研指导思想: 1、指导思想: 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体系,以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的基本理念为支撑,以达到满足经济发展对劳动人才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结合本专业毕业生从业现状和职业生涯发展需要,把握行业(企业)对本专业的要求,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提出专业改革思路以及专业改革建议。 2、基本思路: (1)了解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确定就业岗位(群),了解岗位职责和岗位从业人员结构 (3)了解本专业相关岗位职业能力结构,收集工作任务和项目,了解岗位生产对象,生产流程等,深入到工作岗位的细节,考虑潜在的因素 (4)明确专业定位

3、调研方法及范围: (1)调研方式:主要有问卷调查、走访调查、专题座谈、信息查询、专题研讨等。 (2)调研范围:限定在郑州,对象包括行业、企业、学校、职业资格鉴定部门、职业教育研究机构等。 ●行业调研:旨在了解机电行业目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企业调研:旨在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 ●学校调研:旨在了解郑州市商业技师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现状。 ●职业资格鉴定部门调研:旨在了解与机电一体化专业相关的职业。 ●职业教育研究机构调研:旨在了解国内外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 势,以获取最新的职教理念和课程改革思路。 二、郑州市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求调研 1、郑州市机电行业现状: 郑州工业是郑州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工业经济总量和效益水平稳居中部六省之首,工业经济对全省经济的支撑和带动作用表现得更为突出,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各大加工制造类如电子产品、家用电器、汽车等各种领域得到极其广泛应用。如:(1)汽车产业链,以宇通、日产为突破口,还有像海马、龙工等汽车公司(2)工业资源—工业制品产业链,以最初的郑州四维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到现在的格力电器(郑州)有限公司、河南凯邦电机有限公司、奥的斯电梯、迅达电梯等等组建郑州市工业集团.(3)粮油—食品产业链,发挥农业大省、人口大省省会城市的优势,大力推进和强力发展郑州市食品工业,使食品

机电一体化专业对应职业岗位分析

机电一体化专业对应职业岗位分析 一、机电行业就业情况分析 中国还远不是装备制造和机电产业的强国,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就有一线技术人员方面的数量少、层次低的问题。随着科技进步及产业发展,各类装备设备、应用型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机械与电子电气这两大技术从生产到应用都变得密不可分,企业进行新产品研发、技术革新等工作需要大量的机电复合型人才,大多数企业对现有职工的工作经验、专业素质、技术水平情况并不满意。新招员工中普遍存在的知识技能与实际工作脱节、不能独立开展工作等问题,逼迫企业只能采取高薪聘用的方式从同类企业挖人,但存在年龄结构偏大、企业认同感低等情况再次让企业倍感无奈。 二、机电一体化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分析 笔者通过多种渠道与方式走访调查了中原经济区域内的几十家企业,对其生产一线的电气、机电等工作岗位加以分析。 1.机电一体化专业所对应职业岗位 机电一体化专业适合的职业岗位主要有:自动化生产线的生产、安装、调试及使用维保;机电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及使用维保;机电设备液压与气动控制;机床维护、维修;机电设备装配;机电一体化技术管理;机电一体化设备生产管理;机电产品营销等。以上职业岗位,基本涵盖这么四类:设备或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使用过程中的维护保养;生产技术管理;市场营销。 2.机电一体化专业对应职业岗位的从业人员现状 机电一体化专业所取得的对应岗位职业技能等级主要为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和初级工共五个等级。调查结果显示,中级工比例最高,达到36.16%,在企业主要从事机电设备装配;高级工比例为26.38%,在企业主要从事机电设备维护和维修;技师比例为16.94%,在企业主要从事机电设计、安装调试和生产技术管理。从事机电类职业岗位的人员在年龄结构上跨度较大,从20岁到50岁以上均有分布,机电一体化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从业人员学历结构见表3所示机电一体化专业对应的岗位就业人员中学历层次普遍不高,中职(高中)学历占了相当的比例,调查中企业对这些岗位从业人员的学历及能力现状均表示

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求调查(doc 8页)

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求调查(doc 8页)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机电一体化专业(数控、模具方向)专业建设规划 一、专业人才需求调查与岗位分析 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装备制造类人才。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表明:产品的设计、制造向数字化、模具化发展。而数控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数控技术的应用是提高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数控机床是国防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战略装备,是关系到国家战略地位和体现国家综合国力水平的重要标志。专家们预言:二十一世纪机械制造业的竞争,其实质是数控技术的竞争。为了制定2008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设计课程体系,组织实施教学,培养符合企业需要、具有较高的社会认可度的毕业生,我们于2007年暑假期间和2008年寒假期间对数控、模具人才的社会需求作了调查。 (一)调查的方式 1.走访企业(公司),与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管理、生产管理人员交流、座谈; 2.网络调查:调研组通过搜狐网、网易、新浪等大型网站进行了调研,在网上搜集了大量相关资料,并对一些专业网站和BBS进行专门调研; 3.报纸调查:对广东省大型报纸,如羊城晚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南方日报、深圳特区报等报纸所载信息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二)调查的对象 这次调研主要是针对广州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机械制造企业(公司)、家电产品、信息产品生产企业(公司),网络及报纸调查涉及到长江三角洲和西南地区。既涉及大中型企

(三)调查的内容 1.人才现况统计与岗位 表3是本次被调查企业的数控技术人才现状统计表。 表3-1 数控技术人才现状统计表 调研数据表明,数控技术人才中,专科及以下学历占89%,大专学历占15.7%,本科学历占9%,本科以上学历仅占2%。可以看出,中等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数控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大有可为。 2.数控技术人才的来源渠道 调研数据表明,企业现有数控技术人才中,依靠企业自身力量培养提高的占14.3%,而直接从学校招收的学生占43.6%,从社会招聘占42.1%。这说明: (1)职业院校学历教育培养的数控人才还很难完全满足企业的需要。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具有不同程度的英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机械和电气基础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动手能力,但由于在校期间难以积累工艺经验,实际动手能力差,难以满足企业对数控人才的要求。 (2)数控人才的培养并非高不可攀,企业可以依靠自身力量从普通机床操作工中培养。这就要求职业院校进一步拓展办学功能,加强校企合作,根据企业用人“订单”培养人才,也要企业职工提供在岗、转岗数控技术培训。 3.数控技术人才需求量大 调研中,网络、企业及报纸等数据来源表明,数控技术人员人才需求量大,存在10万年薪请不到技师的现象,数控技术综合性人才紧缺,从图3-1及图3-2能充分证明数控技术人员紧缺的现况。

机电一体化系统分析

机电一体化系统分析 ————数控机床 班级: 学号: 姓名: 鉴于这个学期正在上数控机床这门课程,所以选择数控机床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来进行分析。

数字控制技术是从金属切削机床数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1952年由美国帕森斯公司与麻省理工学院机构实验室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三坐标数控铣床以来,数控机床经历了硬件数控(NC)、计算机数控(CNC)、多机台计算机直接群控(DNC)和微机数控(MNC)五个发展阶段,形成了门类齐全、品种繁多的数控机床,如数控车床、铣床、钻床、磨床和加工中心等。 一数控机床的原理 数控机床加工零件时,是将被加工零件的工艺过程、工艺参数等用数控语言编制成加工程序,这些程序是数控机床的工作指令。将加工程序输入到数控装置,再由数控装置控制机床主运动的变速、起停,进给运动的方向、速度和位移量,以及其它辅助装置严格地按照加工程序规定的顺序、轨迹和参数进行工作,从而加工出符合要求的零件。为了提高加工精度,一般还装有位置检测反馈回路,这样就构成了闭环控制系统,其加工过程原理如下图所示。 数控机床工作过程原理图 二数控机床的组成 从工作原理可以看出,数控机床主要由控制介质、数控装置、伺服检测系统和机床本体等四部分组成,其组成框图如下图所示。 ①控制介质。用于记载各种加工信息(如零件加工的工艺过程、工 艺参数和位移数据等),以控制机床的运动,实现零件的机械加工。常用 的控制介质有磁带、磁盘和光盘等。控制介质上记载的加工信息经输入 装置输送给数控装置。常用的输入装置有磁盘驱动器和光盘驱动器等, 对于用微处理机控制的数控机床,也用操作面板上的按钮和键盘将加工 程序直接用键盘输入,并在CRT显示器显示。 ②数控装置。数控装置是数控机床的核心,它的功能是接受输入装 置输送给的加工信息,经过数控装置的系统软件或电路进行译码、运算 和逻辑处理后,发出相应的脉冲指令送给伺服系统,通过伺服系统控制 机床的各个运动部件按规定要求动作。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被国家列为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最急需的十大专业人才之一,它融机、电、液、自动控制、计算机等技术于一体,在工业上应用广泛,是就业领域最宽专业之一。该专业是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开办最早的专业之一,办学历史悠久,专业定位明确,紧贴社会需求。2007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被确定为学校示范专业;2008年,机电一体化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被湖北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实训基地;2009年,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团队被确定为校级教学团队;2011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被确立为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学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多年来一直供不应求,近6年的就业率达98%以上。 一、市场前景 1.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当今,世界高科技竞争和突破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序,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引起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机电一体化正是这场新技术革命中产生的新兴领域,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功能,除了精度、动力、快速性外,更需要自动化、柔性化、信息化、智能化,逐步实现自适应、自控制、自组织、自管理,向智能化过渡。从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来看,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器人和机械手等,无一不是机械类、电子类、电脑类、电力电子类等集成融合成一体化,这必然需要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维修、检测及管理的大量专业技术人员。 2.本省需要大量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员 近几年,中部地区经济高速发展,湖北省已成为我国制造业基地,工业产值逐年攀升,各种成分的经济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大量引进高新技术设备已成为必然,其中机电一体化产品更是占主导地位。以数控机床加工中心为例:湖北省大中型企业中,近几年引进许多国内外先进设备,但真正能使其发挥潜能的机电一体化高级技术人员还非常有限。目前,我省高等技术工人紧缺,且年龄偏大,制造业中具有高等技术资格的人员很少。为此,各中、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满足企业对机电一体化人才的需求,不断培养和输送了许多机电一体化的优秀毕业生,但随着“大武汉”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加需要大量的机电技术应用性人才。 3.机电设备维修行业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人员的需求 近些年,各高校为企业培养了许多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设计、制造和使用人才,但是在机电设备,尤其是大中型机电一体化设备,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的维

机电一体化专业调研表

机电一体化专业调研表

机电一体化技术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岗位需求调查表 为了更好地做好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及人才的培养工作,及时了解机 电行业的最新情况及企业对本专业人才岗位需求状况,收集本专业人员从业岗 位范围,明确行业、企业对本专业技术人员培养所需的专业知识、能力、素质 的要求。特此进行本次专业调研,为机电专业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课 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提供宝贵的资料。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给 予的帮助和支持! 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地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人: 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部门: _____________ 工作岗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一线操作人员 B 、工艺处理人员 D 机电产品销售人员 E 、机电设备维修人员 G 其他岗位(请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贵 单位招聘的机电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下列哪些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机械产品生产与加工 B 、电子电工产品生产与加工 1 . '.基本情况 贵单位属于 (可多选) 规模。 A 大型企业 B 、 中型企业 C 、小型企业 2. 贵单位性质 。 A 国有企业 B 、 集体企业 C 、私营企业 3. 贵单位最急需技术岗位是 。 D 合资企业 E 、其它 C 、车间管理人员 F 、数控加工人员 C 、机电设备维修 D 机电产品设计开发 E 、企业管理工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