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WCDMA-专题指导书 覆盖问题分析

WCDMA-专题指导书 覆盖问题分析

WCDMA-专题指导书 覆盖问题分析
WCDMA-专题指导书 覆盖问题分析

WCDMA RNO 专题指导书覆盖问题分析

(仅供内部使用)

For internal use only

拟制: Prepared by UMTS-SANA

日期:

Date

20004-11-21

审核: Reviewed by 日期:Date

审核: Reviewed by 日期:Date

批准: Granted by

日期:

Date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All rights reserved

修订记录Revision record

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概述 (7)

2覆盖问题分类定义 (7)

2.1信号盲区 (7)

2.2覆盖空洞 (7)

2.3越区覆盖 (8)

2.4导频污染 (8)

2.5上下行不平衡 (9)

3覆盖分析流程 (10)

3.1相关知识准备工作 (10)

3.1.1规划方案 (10)

3.1.2分析工具 (11)

3.1.3配置参数调整 (11)

3.2覆盖数据分析 (13)

3.2.1路测数据分析 (13)

3.2.2话统数据分析 (20)

3.2.3跟踪数据分析 (21)

3.2.4用户投诉分析 (21)

4覆盖增强策略 (21)

4.1基站配置调整 (21)

4.2覆盖增强技术 (24)

5典型覆盖问题分析 (25)

5.1站址规划不合理导致的覆盖空洞问题 (25)

5.1.1现象 (25)

5.1.2分析 (26)

5.2站址选择不当导致的越区覆盖问题 (28)

5.2.1现象 (28)

5.2.2分析 (29)

5.3天线安装不合理导致的覆盖受限问题 (30)

5.3.1现象 (30)

5.3.2分析 (31)

5.4天馈安装错误导致的覆盖受限问题 (32)

5.4.1现象 (32)

5.4.2分析 (32)

6网优各阶段关注点 (33)

6.1单站测试阶段 (33)

6.2优化前评估阶段 (33)

6.3RF优化阶段 (33)

6.4参数优化阶段 (34)

6.5网优项目验收阶段 (34)

7总结 (34)

表1我司系列化基站特点(V100R003) (21)

图目录List of Figures

图1导频强度的分布情况 (13)

图2导频的Ec/Io Best Server的分布情况 (14)

图3导频的Ec/Io Best Server的分布情况 (15)

图4Scanner和UE的覆盖对比分析 (16)

图5RNC记录的下行50%负载下Voice业务的下行码发射功率的PDF (17)

图6UE的软切换比例 (18)

图7NodeB记录的UL RTWP异常 (19)

图8UE的发射功率分布(微蜂窝) (19)

图9UE的发射功率分布(宏蜂窝) (20)

图10站址分布不合理导致的覆盖空洞 (26)

图11郑州实验局的覆盖预测结果 (27)

图12站址分布 (28)

图13优化前存在的越区覆盖 (29)

图14优化后仍然存在的越区覆盖 (30)

图15天线安装没有考虑平台的遮挡而造成的站底覆盖受限 (31)

图16天馈设计实施的优化 (32)

图17701640_ElzHse站点的天馈安装错误修正前后的导频RSCP覆盖 (32)

WCDMA RNO 专题指导书覆盖问题分析

关键词Key words:信号盲区,覆盖空洞,越区覆盖,导频污染,上下行不平衡

摘要Abstract:本文主要是指导网优工程师如何对网络优化阶段中的出现的导频覆盖和业务覆盖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如何衡量网络的覆盖性能,同时也对相关的覆盖增强策略进行了介绍。

缩略语清单List of abbreviations:

1 概述

WCDMA无线网络的规划和优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站址获取和天馈设备指标分析到天线选型和传播模型研究,从导频覆盖和话务分布预测到静态仿真和容量分析,从工程参数和小区参数的详细设计到单站安装测试,从测试路线设计和网络性能测试到系统参数调整优化及KPI评估,覆盖分析贯穿了整个网络建设的全部过程。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在规划和优化之后,网络所能提供的服务质量是最关心的问题,其中各无线承载的业务覆盖范围是服务质量的重要方面。

本文主要是指导网优工程师如何对网络优化阶段中的出现的导频覆盖和业务覆盖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如何衡量网络的覆盖性能。对于规划结果的覆盖验证中发现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不在本文中涉及,请参考规划相关文档。

2 覆盖问题分类定义

2.1 信号盲区

信号盲区一般是指导频信号低于手机的最低接入门限(比如:RSCP门限为-115dBm,Ec/Io门限为-18dB)的覆盖区域,比如,凹地、山坡背面、电梯井、隧道、地下车库或地下室、高大建筑物内部等等。

通常,对于相邻基站覆盖区不交叠部分内用户较多或者不交叠部分较大时,应新建基站,或增加周边基站的覆盖范围(如以牺牲容量为代价的提高导频发射功率、天线高度),使两基站覆盖交叠深度达到0.27R左右(R为小区半径),保证一定大小的软切换区域,同时要注意覆盖范围增大后可能带来的同邻频干扰;对于凹地、山坡背面等引起的盲区可用新增基站覆盖,也可以采用RRU或直放站,这样可以有效填补基站覆盖区域内的盲区、延伸覆盖范围,但同时,使用射频直放站可能会产生互调干扰,因此,工程实施时要注意它可能产生的干扰;对于电梯井、隧道、地下车库或地下室、高大建筑物内部的信号盲区可以利用RRU、直放站、室内分布系统、泄漏电缆、定向天线等方案来解决。

2.2 覆盖空洞

覆盖空洞一般是指导频信号低于全覆盖业务(例如:Voice、VP、PS64K)的最低要求但又高于手机的最低接入门限的覆盖区域。比如,在话务量分布比较均衡的情况下,站址分布不均匀,造成一些区域没有RSCP可以满足全覆盖业务的最低要求。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某些区域的导频信号RSCP都能满足要求,但由于同频干扰的增加,导频信道Ec/Io不能满足全覆盖业务的最低要求。比如,因为软切换区域周边小区的容量增加产生的小区呼吸效应,导致软切换区域的覆盖质量下降,

在软切换区域出现所谓的“覆盖空洞”。这里覆盖空洞是对手机业务而言的,不同于信号盲区,因为在信号盲区里,手机通常无法驻留小区,无法发起位置更新和位置登记而出现“掉网”的情况。

通常,站址分布的不合理是应当在规划阶段就应该避免的,而选择合适的站址除了保证网络的导频RSCP强度达到一定水平,比如,密集城区的道路上达到-65dBm,普通城区达到-80dBm。还要保证网络处于一定负荷下的导频Ec/Io不要低于全覆盖业务的最低要求。考虑到物业、设备安装等条件的限制,不理想的站址肯定存在,当出现了覆盖空洞的问题,可以新建微基站或直放站增强覆盖。如果覆盖空洞的问题不是十分严重,也可以通过选用高增益天线、增加天线挂高和减少天线的机械下倾角的方法来优化覆盖。在通过RF调整不十分有效的改善导频Ec/Io覆盖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整导频功率(增加最强的,减少其余的),以产生主导小区。

2.3 越区覆盖

越区覆盖一般是指某些基站的覆盖区域超过了规划的范围,在其他基站的覆盖区域内形成不连续的满足全覆盖业务的要求的主导区域。比如,某些大大超过周围建筑物平均高度的站点,发射信号沿丘陵地形或道路可以传播很远,在其他基站的覆盖区域内形成了主导覆盖,产生的“岛”的现象。因此,当呼叫接入到远离某基站而仍由该基站服务的“岛”形区域上,并且在小区切换参数设置时,“岛”周围的小区没有设置为该小区的邻近小区,则一旦当移动台离开该“岛”时,就会立即发生掉话。而且即便是配置了邻区,由于“小岛”的区域过小,也会容易造成切换不及时而掉话。还有就是象香港的维多利亚港湾的两边区域,如果不对九龙的尖沙咀和香港岛的中环及上环的海边基站规划作特别的设计,就会因港湾两边距离很近而容易造成这两部分区域的互相越区覆盖,形成干扰。

通常,对于越区覆盖情况,就需要尽量避免天线正对道路传播或利用周边建筑物的遮挡效应,减少越区覆盖,但同时需要注意是否会对其他基站产生同频干扰。对于高站的情况,比较有效的方法是更换站址,但是因为物业、设备安装等条件限制,在周围找不到合适的站址,极大的调整天线的机械下倾角也会造成天线方向图的变异,必要的时候可以调整导频功率或使用电下倾天线,以减小基站的覆盖范围来消除“小岛”效应。

2.4 导频污染

导频污染一般指在某一点接收到太多的导频,但却没有一个足够强的主导频。本文使用以下方

法判别导频污染的存在:满足条件

dBm

RSCP

CPICH95

_-

>的导频个数大于3个且dB

RSCP

CPICH

RSCP

CPICH

th

st

5 )

_

_

(

4

1<

-

。这里之所以增加导频RSCP的绝对门限判断,更主要的是为了区分覆盖空洞、目标覆盖区域边缘无主导小区的情况。无论是微蜂窝,还是宏蜂窝的覆盖区域,如果出现了导频污染,就会因多个强导频的存在而对有用信号构成干扰,导致Io升高,Ec/Io降低,BLER升高,易形成乒乓切换,导致掉话。

通常,可能产生导频污染的原因,包括:小区布局不合理;基站选址或天线挂高太高;天线方向角设置不合理;天线后瓣影响;导频功率设置不合理;周边环境影响。其中,周边环境的影响,可以归纳为高大建筑物/山体对信号的阻挡,街道或水域使信号的传播延伸较远,或者是高大玻璃建筑物对信号的反射。因此,除了调整布局和天线参数,降低导频功率的方法,在不影响容量的条件下,合并基站的扇区或删除冗余的扇区也可以减少导频污染的发生。导频污染应该尽量在规划设计阶段努力克服,才便于以后的网络优化。

2.5 上下行不平衡

上下行不平衡一般指目标覆盖区域内,业务出现上行覆盖受限(表现为UE的发射功率达到最大仍不能满足上行BLER要求)或下行覆盖受限(表现为下行专用信道码发射功率达到最大仍不能满足下行BLER要求)的情况。电信运营商最关心的是映射到话统指标的业务覆盖质量,良好的导频覆盖是保证业务覆盖质量的前提。由于WCDMA支持多业务承载,规划的目标区域除了要保证连续的全覆盖业务的上下行平衡,而且部分区域也要支撑非连续覆盖的非对称业务(例如:上行64K和下行PS128K业务,上行64K和下行PS384K业务)。上行覆盖受限的情况,理论上可以认为是UE 最大发射功率仍不能达到NodeB的接收灵敏度要求,比如:小区边缘,或者,共站设备产生的互调干扰和信号泄漏、直放站的UL增益设置不当对基站上行RTWP产生干扰,抬高了底噪,增大了上行耦合损耗。下行覆盖受限的情况,理论上可以认为是下行手机接收的噪声增加,导致Ec/Io恶化,比如:用户增多导致的本小区干扰增大,或者邻区的干扰增大,还有下行功率受限(例如10W功放和20W功放混合组网导致无线资源配置不均衡)。

通常,上下行不平衡的覆盖问题比较容易导致掉话,对于上行干扰产生的上下行不平衡,可以通过监控基站的RTWP的告警情况来发现问题,通过检查天馈安装和增加天馈配置来解决,比如,3G和2G共天线的情况,可以增加带通滤波器;对于来自直放站的干扰,可以考虑更换天线安装位置;对于小区边缘的上行覆盖受限,在允许的下行容量损失前提下,采用塔放提高基站灵敏度;等等。对于下行功率受限产生的上下行不平衡,可以通过OMC话统数据,查看拥塞情况,或取各基站小区忙时话务量与计算容量相比较,判断话务拥塞情况,采用扇区化或增加载频,也可以采用新建微蜂窝等方式。采用扇区化,相应的选用的天线类型需要窄波束高增益的,在提高系统容量的同时,也改善了业务覆盖,但必须控制好小区间干扰水平和软切换比例。

3 覆盖分析流程

3.1 相关知识准备工作

3.1.1 规划方案

GSM的规划策略是基于两个分离的过程,即覆盖范围规划和频率规划,分别遵循基于早期移动通信系统所处的典型环境得出的覆盖范围准则和容量准则。在WCDMA,网络的规划标准是容量需求和频谱效率的改善,最初的蜂窝设计密度、大小、蜂窝类型不能用纯覆盖准则,必须要考虑容量的需求,从冗余蜂窝或使用提高容量技术的角度来确定目标区域的蜂窝结构类型。由于WCDMA相对于GSM而言,存在同频干扰,没有TDMA系统中分配的信道数等效的附加自由度,也就是说,如果基于容量约束的初始资源分配蜂窝的密度不合理,后续的参数调整是无法解决根本问题,从资源分配的角度来说,是需要基于网络的负荷重新进行资源的规划调整。因此,对导频覆盖、参考业务覆盖的分析前提,是了解目标区域的规划方案,包括:站址分布,基站配置,天馈配置,导频覆盖预测,业务负荷分布。

1. 站址分布

除了可以通过勘站报告获取区域内每个站点的周围地物、地形特点、站址、高度、站型,还有对站点覆盖目标信息的获取。

2. 基站配置

需要了解安装的基站类型,扇区分布,扇区和小区对应关系,小区发射功率,EIRP,小区信道功率配置,小区主扰码等信息。

3. 天馈配置

需要了解天线选型,天线参数(水平波瓣宽度,垂直波瓣宽度,天线增益),天线安装(天线挂高,方向角,下倾角)等信息。

4. 导频覆盖预测

需要了解规划软件提供的导频覆盖预测结果,根据各业务的导频覆盖门限了解区域内各业务的覆盖情况,分析是否存在导频污染、覆盖空洞,信号盲区,越区覆盖的情况。

5. 业务负荷分布

需要了解参考话务分布,及静态仿真后得到软切换区域,各小区的上下行容量分布和受限情况。

3.1.2 分析工具

覆盖数据的常用分析包括:对路测呼叫和导频普查数据的后台分析,对现网的话务统计分析,对各小区的UL RTWP告警分析,对RNC跟踪的用户呼叫过程分析。熟练的使用分析工具,可以帮助发现网络的的覆盖问题,结合规划工具实施规划调整。

1. 路测后台

目前常用的路测数据后台分析是Actix和我司的Genex Assistant。此外,TEMS也提供了对前台采集数据的后台分析工具。利用这些工具,除了可以参考工具提供的呼叫事件、软切换、路测覆盖性能的自动分析报告,还可以通过类似前台的回放,查看具体区域的信号覆盖情况。

2. 话统工具

使用基于话统点二次开发的话统分析工具,可以很快掌握各业务的话务分布及各小区性能指标情况。尤其是在网络商用之后,分析网络的蜂窝密度是否能适合用户的话务分布,起到关键作用。

3. UL RTWP告警台

依据NodeB上报的UL RTWP告警情况,对网络的上行干扰情况进行监控。

4. 可测试性日志

使用RNC调试台对记录的可测试性日志进行分析,可以分析用户掉话的触发原因。

3.1.3 配置参数调整

下面列出了对解决覆盖问题的可能进行调整的无线配置参数:

1. CPICH TX Power

该参数定义小区内PCPICH的发射功率。该参数的设置需要结合实际的系统环境,例如小区覆盖范围(半径)、地理环境。在要求覆盖的小区,以保证下行覆盖为前提。在有软切换区要求的小区,该参数的设定以保证网规要求的软切换区比例为宜。通常为小区下行总发射功率的10%。

2. MaxFACHPower

该参数定义了FACH的最大发射功率MaxFACHPower(在MOD SCCPCH中两个FACH信道的最大发射功率分别为FACH1MaxPower、FACH2MaxPower),相对于PCPICH的发射功率。如果FACH的功率设置过低,会导致UE收不到FACH的数据包,或者收到错包的比例很大;如果设置过大,导致功率的浪费。设置FACH的最大发射功率能够保证目标BLER即可。在小区边缘的接入的Ec/Io为-12dB的情况下,可以配置为-1dB(相对导频)。

3. Sintrasearch、Sintersearch、Ssearchrat

包括同频小区重选启动门限(Sintrasearch)、异频小区重选启动门限(Sintersearch)、异系

统小区重选启动门限(Ssearchrat)。当UE检测到服务小区的质量(UE测量的CPICH Ec/N0)低于服务小区的最低质量标准(即Qqualmin)加上该门限时,启动同频/异频/异系统小区重选过程。同频小区重选优于异频/异系统的小区重选,设置这三个参数时应使得同频小区重选启动门限大于异频/异系统小区重选启动门限。Sintrasearch缺省值为5(即10dB),Sintersearch缺省值为4(即8dB),Ssearchrat缺省值为2(即4dB),可以根据不同场景来设置,比如:在蜂窝密集的区域,可以设置Sintrasearch为7。

4. PreambleRetransMax

该参数是用于UE在一个preamble攀升周期内preamble的最大重传次数。该值设得过小可能会使得preamble功率不能升到所需值,UE不能成功接入;设置过大可能会使UE不断升高功率,反复尝试接入,对其它用户造成干扰。缺省为8,在接通率比较差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提高。

5. Intra-FILTERCOEF

层3同频测量报告滤波时采用的测量平滑系数。层3滤波应尽量滤除随机冲击的能力,使得滤波后的测量值反映实际测量的基本变化趋势。由于输入层3滤波器的测量值已经经过层1滤波,基本消除了快衰落的影响,因此层3应对阴影衰落和少量快衰落毛刺进行平滑滤波,以为事件判决提供更优的测量数据。根据协议推荐,滤波系数常用值在{0,1,2,3,4,5,6}之间。滤波系数越大,对毛刺的平滑能力越强,但对信号的跟踪能力减弱,必须在两者之间进行权衡。同频滤波系数缺省配置为5,可以根据不同场景来设置,比如,在蜂窝密集的区域,可以设置为2。

6. Intra-CellIndividualOffset

同频切换小区CPICH测量值偏移量,该值与实际测量值相加所得的数值用于UE的事件评估过程。UE将该小区原始测量值加上这个偏置后作为测量结果用于UE的同频切换判决。在切换算法中起到移动小区边界的作用。该参数由网规根据实际环境配置。在配置邻区时如果希望切换容易发生,可以配成正值,否则配成负值。在切换算法中起到移动小区边界的作用。该参数设置越大,则软切换越容易,处于软切换状态的UE越多,但占用前向资源;设置越小,软切换越困难,有可能影响接收质量。缺省值为0,即忽略该参数的影响。

7. RLMaxDLPwr、RLMinDLPwr(面向业务)

分别表示下行DPDCH符号的最大发射功率和最小发射功率,使用与CPICH的相对值来表示。最大和最小功率之间为功控动态调整范围,可以取值为15dB。RLMinDLPwr设置过低有可能造成因为SIR估计错误等原因而引起发射功率过低,设置过高可能影响下行功控的正常进行。RLMaxDLPwr 从容量角度考虑,不需要进行全覆盖的业务来说,可根据容量设计要求实际的信干比目标值以及实际的话统指标进行参数设置和调整。

3.2 覆盖数据分析

3.2.1 路测数据分析

1. 下行覆盖

导频覆盖强度的分析

通常情况下,覆盖区域内各点下行接收的最强的RSCP要求在-85dBm以上,如下图所示,在某些道路上出现了RSCP在-85dBm~-105dBm的区域。作为覆盖空洞,如果下行接收的RSSI没有太大的变化,会直接导致Ec/Io的衰落,不能满足业务覆盖的性能要求。导频RSCP Best Server 的覆盖情况也可以用来衡量站址分布的是否合理。在预规划阶段,可以利用规划工具的覆盖预测结果来评估和选择站址的分布,来保证网络的覆盖均衡,但是由于数字地图可能会缺少一些建筑物的信息及实际站址的偏离,造成覆盖的效果和规划的不一致,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覆盖增强的技术来改善。导频的RSCP从Scanner和UE上看都是可以的,如果Scanner的天线放在车外,而UE在车内,则两者相差5~7dB的穿透损耗。建议最好从Scanner的数据来看,这样可以避免因邻区漏配而导致UE测量的导频信息不完整的情况。

图1导频强度的分布情况

主导小区分析

鉴于目前小区选择重选、软切换都是根据Ec/Io的变化情况来设定门限。因此,分析基于Scanner 得到的各扰码在空载和下行加载50%的Ec/Io Best Server分布情况就显得比较重要。如果有存在多个Best Server并且Best Server频繁变化的区域,则认为是无主导小区。通常情况下,由于高站导致的越区不连续覆盖或者某些区域的导频污染(如图2)以及覆盖区域边缘出现的覆盖空洞(如图3),都很容易出现无主导小区,从而产生同频干扰,导致乒乓切换,影响业务覆盖的性能。一般来说,在优化前空载下的单站测试和导频覆盖验证阶段以及优化开始后下行加载50%的业务测试阶段,都必须做主导小区分析,这是给出RF优化措施的重要依据。

图2导频的Ec/Io Best Server的分布情况

图3导频的Ec/Io Best Server的分布情况

UE和Scanner的覆盖对比分析

如果邻区漏配或者软切换参数、小区选择重选参数不合理,就会导致UE处于连接模式下的激活集内的Best Server或空闲模式下的驻留小区和Scanner主导小区不一致的情况出现。优化后UE和Scanner的Ec/Io的Best Server应当是保持一致。同时,应当尽量保证UE的覆盖图有清晰的Best Server界线,如下图所示。

图4Scanner和UE的覆盖对比分析

下行码发射功率分布分析

通常情况下,可以先将UE路测数据导入后台分析软件(Genex Assistant),再导入经过时间对齐的下行码发射功率数据,就可以将下行码发射功率的数据地理化。NodeB的下行码发射功率可以在RNC后台记录,具体的操作方法,请参见《WCDMA RNO 专题指导书呼叫跟踪数据采集》,可以将这些数据经过Excel处理,得到其概率密度分布。虽然各个业务下行码发射功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不一样,但是如果在UE下行功控正常和网络覆盖良好的情况下,全网路测的大部分点的下行码发射功率,都应该相差不大,只有少数区域会偏高,如下图所示。

图5 RNC 记录的下行50%负载下Voice 业务的下行码发射功率的PDF

全网路测得到的下行码发射功率的Mean 值,可以用来衡量该覆盖区域的下行路径损耗和同频干扰情况。对路测数据的重点分析,主要是那些偏高于均值,有很长时间维持在最大下行码发射功率的区域,而对比记录的UE 路测数据,下行业务传输信道的BLER 不收敛到目标值是导致下行码发射功率持续偏高的直接原因。分析的时候,可以首先分析该区域的导频RSCP 的Best Server 覆盖情况,是否由于信号盲区或覆盖空洞导致路径损耗增大;其次,分析该区域的导频Ec/Io 的Best Server 覆盖情况及激活集和监视集中小区数目情况,是否由于导频污染产生的同频干扰导致下行耦合损耗增大,如果没有导频污染的现象出现,就需要进一步关注下行RSSI 的变化,如果RSSI 相对其他区域有明显增大的情况,就需要对比Scanner 采集的数据,进行主导小区对比,分析是否漏配邻区。当然对于外界的干扰也是需要考虑的,虽然建站时做过清频测试。

软切换比例分析

根据采集的Scanner 路测数据,可以得到软切换区比例,其定义为:

路测采集的总点数

的点数

路测采集符合切换条件软切换区比例=

Scanner Scanner

但是,软切换区比例是网络中软切换区的面积与网络覆盖总面积之比,它不能反映软切换对资源的耗费程度及对系统容量的影响,所以,应从话务量出发定义软切换比例,比如:

%

100Erl Erl Erl (含软切换)

业务信道承载的(不含软切换)

道承载的(含软切换)-业务信业务信道承载的软切换比例=

在网络优化过程中,由于没有用户,一般采用全网一次的UE路测数据,经过地理平均,获得处于软切换状态的点数占所有路测点数的比例,作为软切换比例,并且应当控制在30%~40%之间。

通过减小滤波系数,减少1A事件的触发时间、触发门限、迟滞,增大1B事件的触发时间、触发门限、迟滞,增加CIO,等参数的修改,都会导致增加软切换比例。对于微蜂窝覆盖区域,由于站点密集,软切换比例会偏高一些,如下图所示。

图6UE的软切换比例

2. 上行覆盖

上行干扰分析

NodeB的每个小区的上行RTWP数据可以在RNC后台记录,具体的操作方法,请参见《WCDMA RNO 专题指导书呼叫跟踪数据采集》。上行干扰是影响上行覆盖的主要因素,由于和天馈的设计、安装十分相关,每个运营商又有各自的特点,因此,产生上行干扰的原因在这里不作描述。这里主要描述如何通过上行RTWP的记录观察上行干扰。如下图所示,该小区的天线是空间分集接收,正常情况下,两根天线的接收信号变化趋势应当是相同的,但是图上主集上的信号没有波动,而从集上却有近20个dB的变化,表明该小区的从集上有间歇性干扰。同下行码发射功率持续达到最大值的下行覆盖受限现象一样,这样的上行干扰也会造成上行覆盖受限,导致网络性能变差。

图7NodeB记录的UL RTWP异常

UE上行发射功率分布

UE的发射功率分布反映了上行干扰和上行路径损耗的分布情况。从下图可以看出,无论是微蜂窝还是宏蜂窝,UE的发射功率正常情况下,低于10dBm,只有存在上行干扰或覆盖区域边缘的情况下,会急剧攀升,超过10dBm,达到21dBm而上行受限。相比较而言,宏蜂窝比微蜂窝更容易出现上行覆盖受限的情况。

图8UE的发射功率分布(微蜂窝)

图9UE的发射功率分布(宏蜂窝)

3.2.2 话统数据分析

后续版本补充。(基于现网话务数据分析覆盖问题的方法还在总结摸索,下面仅想到几个基本思路,待有经验后补充)

1.话统指标

覆盖问题对接入成功率,拥塞率,掉话率,切换成功率的影响

2.话务分布

统计话务量和业务分布不均衡所造成的覆盖问题

3.超忙/超闲小区

根据负荷进行的调整对覆盖的影响

反渗透膜的24个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反渗透膜的24个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1、反渗透系统应多久清洗一次 一般情况下,当标准化通量下降10~15%时,或系统脱盐率下降10~15%,或操作压力及段间压差升高10~15%,应清洗RO系统。清洗频度与系统预处理程度有直接的关系,当SDI15<3时,清洗频度可能为每年4次;当SDI15在5左右时,清洗频度可能要加倍但清洗频度取决于每一个项目现场的实际情况。 2、什么是SDI? 目前行之有效的评价RO/NF系统进水中胶体污染可能的最好技术是测量进水的淤积密度指数(SDI,又称污堵指数),这是在RO设计之前必须确定的重要参数,在RO/NF运行过程中,必须定期进行测量(对于地表水每日测定2~3次),ASTM D4189-82规定了该测试的标准。膜系统的进水规定是SDI15值必须≤5。降低SDI预处理的有效技术有多介质过滤器、超滤、微滤等。在过滤之前添加聚电介质有时能增强上述物理过滤、降低SDI值的能力。 3、一般进水应该选用反渗透还是离子交换工艺? 在许多进水条件下,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或反渗透在技术上均可行,工艺的选择则应由经济性比较而定,一般情况下,含盐量越高,反渗透就越经济,含盐量越低,离子交换就越经

济。由于反渗透技术的大量普及,采用反渗透+离子交换工艺或多级反渗透或反渗透+其它深度除盐技术的组合工艺已经成为公认的技术与经济更为合理的水处理方案,如需深入了解,请咨询水处理工程公司代表。 4、反渗透膜元件一般能用几年? 膜的使用寿命取决于膜的化学稳定性、元件的物理稳定性、可清洗性、进水水源、预处理、清洗频率、操作管理水平等。根据经济分析通常为5年以上。 5、反渗透和纳滤之间有何区别? 纳滤是位于反渗透合同超滤之间的膜法液体分离技术,反渗透可以脱除最小的溶质,分子量小于0.0001微米,纳滤可脱除分子量在0.001微米左右的溶质。纳滤本质上是一种低压反渗透,用于处理后产水纯度不特别严格的场合,纳滤适合于处理井水和地表水。纳滤适用于没有必要像反渗透那样的高脱盐率的水处理系统,但对于硬度成份的脱除能力很高,有时被称为“软化膜”,纳滤系统运行压力低,能耗低于相对应的反渗透系统。 6、膜技术具有怎样的分离能力? 反渗透是目前最精密的液体过滤技术,反渗透膜对溶解性的盐等无机分子和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起截留作用,另一方面,水分子可以自由的透过反渗透膜,典型的可溶性盐的脱除率为>95~99%。操作压力从进水为苦咸水时的7bar(100psi)

东莞LTE切换专题分析报告

东莞LTE切换专题分析报告 1、概述 在无线网络系统中,终端在不同小区间移动,为了保持业务的连续性,网络需要实时监测UE并控制在适当时刻命令UE做跨小区切换。本文主要结合东莞移动LTE现网系统内切换指标情况,根据现网数据统计分析,重点介绍了LTE系统内切换流程,切换类型、分析优化、及典型案例等。 2、切换的含义和流程 LTE系统的整个切换过程完全由网络侧(eNB)控制,所以UE 周期性上报相关的无线质量信息给eNB来判断,当eNB收到测量或切换事件上报时,会下发切换命名给UE,UE收到切换命令后,中断与源小区的交互,按切换命令切换到新的目标小区,并通过信令交互通知目标小区,以完成切换过程。切换过程就是终端在移动过程中与网络连接交互发生变化的过程。

2.1 切换门限 为了控制切换信令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网络通过一些参数来控制切换,同频切换采用A3事件来触发切换,即目标小区信号质量高于本小区一个门限且维持一段时间就会触发,当终端满足Mn+Ofn+Ocn-Hys>Ms+Ofs+Ocs+Off且维持Time to Trigger个时段后上报测量报告。 Mn:邻小区测量值 Ofn:邻小区频率偏移 Ocn:邻小区偏置 Hys:迟滞值 Ms:服务小区测量值 Ofs:服务小区频率偏移 Ocs:服务小区偏置 Off:偏置值 异频切换采用A1,A2来触发异频测量,A3,A4,A5来进行切换判决触发。现网采用A3,A4算法来判决切换触发。A1门限为停止测量门限,即UE测量到的服务小区RSRP值如果大于该门限,则UE

停止异频测量;A2门限为开启测量门限,即UE测量到的服务小区RSRP 值如果小于该门限,则UE开启异频测量;A4门限为切换判决门限,即UE测量到的异频邻区RSRP值如果大于该门限,则UE开始向该异频邻区切换。触发条件: Mn+Ofn+Ocn-Hys>Thresh LTE系统内切换一般分为切换准备、切换执行、切换完成三步。 切换准备:UE根据预定的测量,向源eNB上报测量报告,源eNB 根据报告及RRM信息决定UE是否需要切换。当需要切换时,源eNB 向目标eNB发送切换请求,目标eNB根据收到的QoS信息执行接纳控制,并返回至ACK。 切换执行:源eNB向UE发送切换指令,UE接到后进行切换并同步到目标eNB,网络对同步进行响应,当UE成功接入目标eNB后,向目标eNB发送切换确认消息。 切换完成:MME向S-GW发送用户面更新请求,用户面切换下行路径到目标侧,目标eNB通知源eNB释放原先占用的资源。切换过程完成。 2.2 切换类型 切换可分为eNB站内切换,X2口切换以及S1口切换,以下分别进行介绍:

反渗透膜在水处理应用中的26个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反渗透膜在水处理应用中的26个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1. 反渗透系统应多久清洗一次? 一般情况下,当标准化通量下降10?15%寸,或系统脱盐率下降10?15% 或操作压力及段间压差升高10?15%应清洗RO系统。清洗频度与系统预处理程度有直接的关系,当SDI15V3时,清洗频度可能为每年4次;当SDI15在5左右时,清洗频度可能要加倍但清洗频度取决于每一个项目现场的实际情况。 2. 什么是SDI? 目前行之有效的评价RO/NF系统进水中胶体污染可能的最好技术是测量进水的淤积密度指数(SDI,又称污堵指数),这是在RO设计之前必须确定的重要参数,在RO/NF运行过程中,必须定期进行测量(对于地表水每日测定2?3次),ASTM D4189-82规定了该测试的标准。膜系统的进水规定是SDI15值必须W 5。降低SDI 预处理的有效技术有多介质过滤器、超滤、微滤等。在过滤之前添加聚电介质有时能增强上述物理过滤、降低SDI值的能力。 3. 一般进水应该选用反渗透工艺还是离子交换工艺? 在许多进水条件下,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或反渗透在技术上均可行,工艺的选择则应由经济性比较而定,一般情况下,含盐量越高,反渗透就越经济,含盐量越低,离子交换就越经济。由于反渗透技术的大量普及,采用反渗透+离子交换 工艺或多级反渗透或反渗透+其它深度除盐技术的组合工艺已经成为公认的技术与经济更为合理的水处理方案,如需深入了解,请咨询水处理工程公司代表。4. 反渗透膜元件一般能用几年?膜的使用寿命取决于膜的化学稳定性、元件的物理稳定性、可清洗性、进水水源、预处理、清洗频率、操作管理水平等。根据经济分析通常为5年以上。 4. 反渗透膜元件一般能用几年? 膜的使用寿命取决于膜的化学稳定性、元件的物理稳定性、可清洗性、进水水源、预处理、清洗频率、操作管理水平等。根据经济分析通常为5年以上。 5. 反渗透和纳滤之间有何区别? 纳滤是位于反渗透合同超滤之间的膜法液体分离技术,反渗透可以脱除最小的溶质,分子量小于0.0001微米,纳滤可脱除分子量在0.001微米左右的溶质。纳滤本质上是一种低压反渗透,用于处理后产水纯度不特别严格的场合,纳滤适合于处理井水和地表水。纳滤适用于没有必要像反渗透那样的高脱盐率的水处理

反渗透技术问答(实用问题集)

反渗透技术问答(实用问题集)1.膜元件的标准测试回收率、实际回收率与系统回收率 膜元件标准回收率为膜元件生产厂家在标准测试条件所采用的回收率。海德能公司苦咸水膜元件的标准回收率15%,海水膜元件10%。 膜元件实际回收率是膜元件实际使用时的回收率。为了降低膜元件的污染速度、保证膜元件的使用寿命,膜元件生产厂家对单支膜元件的实际回收率作了明确规定,要求每支l米长的膜元件实际回收率不要超过18%,但当膜元件用于第二级反渗透系统水处理时,则实际回收率不受此限制,允许超过18%。 系统回收率是指反渗透装置在实际使用时总的回收率。系统回收率受给水水质、膜元件的数量及排列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小型反渗透装置由于膜元件的数量少、给水流程短,因而系统回收率普遍偏低,而工业用大型反渗透装置由于膜元件的数量多、给水流程长,所以实际系统回收率一般均在75%以上,有时甚至可以达到90%。 在某些情况下,对于小型反渗透装置也要求较高的系统回收率,以免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此时在设计反渗透装置时就需要采取一些不同的对策,最常见的方法是采用浓水部分循环,即反渗透装置的浓水只排放一部分,其余部分循环进入给水泵入口,此时既可保证膜元件表面维持一定的横向流速,又可以达到用户所需要的系统回收率,但切不可通过直接调整给水/浓水进出口阀门来提高系统回收率,如果这样操作,就会造成膜元件的污染速度加快,导致严重后果。 系统回收率越高则消耗的水量越少,但回收率过高会发生以下问题。 ①产品水的脱盐率下降。 ②可能发生微溶盐的沉淀。 ③浓水的渗透压过高,元件的产水量降低。 一般苦咸水脱盐系统回收率多控制在75%,即浓水浓缩了4倍,当原水含盐量较低时,有时也可采用80%,如原水中某种微溶盐含量高,有时也采用较低的系统回收率以防止结垢。 2.如何确定系统回收率 工业用大型反渗透装置由于膜元件的数量多、给水流程长,实际系统回收率一般均在75%以上,有时甚至可以达到90%。对于小型反渗透装置也要求较高

案例-切换问题优化

切换问题优化案例 摘要:切换是LTE系统中一个重要事件,对于保持终端的移动性起到重要作用。在数据网中,切换失败可能影响不是很大,但是在VoLTE网络中,切换失败就意味着可能掉话。 关键字:切换掉话 【故障现象】: 1、车辆在北一环与魏武大道交口附近路段行驶,UE连接BZ-市区-城北精神病医院-HFTA-439139-0,RSRP值基本在-100dBm以下,覆盖不好 2、车辆在汤陵南路由西向东行驶,UE连接BZ-市区-金色国际城-HFTA-439133-3,RSRP 值基本在-100dBm以下,无法切换至距离较近的BZ-市区-汤陵公园-HFTA-439132-5 3、BZ-市区-汤陵公园-HFTA-439132-5 4、BZ-市区-汤陵公园-HFTA-439132-55,导致此路段覆盖不好 3、车辆在交通路路由西向东行驶,UE连接BZ-市区-谯陵派出所-HFTA-439083-0,RSRP值

基本在-100dBm左右,无法切换至距离较近的BZ-市区-老方圆-HFMA-439163-53、BZ-市区-木兰小区南-HFTA-439377-52,导致此路段覆盖不好 4、车辆在汤王大道由南向北行驶,UE连接在TDD小区(频点:41140,PCI:39),RSRP值基本在-105dBm以下,SINR也较差,无法及时切换至距离较近的FDD小区,导致此路段覆盖不好 【原因分析】: 1、后台查询发现BZ-市区-城北精神病医院-HFTA-439139-0与周边L1800小区有邻区 关系,但是由于是异频切换,触发机制采用A2+A4事件,未达到触发门限。 2、后台查询发现BZ-市区-金色国际城-HFTA-439133-3与BZ-市区-汤陵公园-HFTA- 439132-53有邻区关系,但是由于是异频切换,触发机制采用A2+A4事件。 3、后台查询发现BZ-市区-谯陵派出所-HFTA-439083-0与周边L1800有邻区关系,但 是由于是异频切换,触发机制采用A2+A4事件,未达到触发门限。 4、后台分析发现终端在BZ-市区-天润上层30栋-HFMA-439118-8上完成通话后,重选 至优先级较高的TDD小区(频点:41140,PCI:39)。

反渗透技术培训资料全

反渗透技术培训资料

目录 1.反渗透水处理系统的构成 2.反渗透预处理—它是让您高枕无忧的关键 2-1反渗透预处理合适与否的简单判断准则 2-2反渗透预处理设计考虑因素 2-3反渗透膜元件的进水条件 2-4预处理中应考虑的反渗透结垢成分 2-5反渗透污染物 2-6针对特定污染物的反渗透预处理设计要点 3.反渗透系统的故障诊断与运行数据的标准化 3-1反渗透系统的故障及其诊断 3-2常见反渗透污染现象 3-3反渗透污染症状 3-4反渗透故障诊断一览表 3-5如何减少故障和降低反渗透清洗频率 3-6反渗透系统的标准化 4.反渗透膜的清洗消毒及保存 4-1什么时候需要清洗反渗透系统 4-2需要清洗什么 4-3如何选择清洗药剂 4-4在选择和使用化学清洗药剂的注意事项 4-5复合膜(CPA、ESPA、ESNA)最常用的清洗配方 4-6二氧化硅垢的化学清洗 4-7复合膜生物污染物的清洗 4-8细菌的控制和杀除 4-9反渗透化学杀菌剂应有的特性 4-10杀菌剂的杀菌速度 4-11复合膜(CPA、ESPA、ESNA)元件消毒用杀菌剂 4-12反渗透系统化学清洗的一般方法 4-13复合膜(CPA、ESPA、ESNA)在反渗透压力容器中的保存

1.反渗透水处理系统的构成

2. 反渗透预处理—它是让您高枕无忧的关键 ★成功运行的必要条件 ★具体的预处理设计需要根据现场情况和膜元件类型确定★必须仔细考虑各种要求 ★原水的特点非常重要 ★为确保系统可靠运行,有时需要做小型实验 ★最后您将心想事成! 2-2反渗透预处理设计考虑因素 ◆膜元件种类 ◆进水水质(水源及其变化) ◆进水流量(小型或大型装置) ◆反渗透的回收率(高回收率意味着需要更好的预处理) ◆后处理设备和要求

LTE切换为题处理案例及切换参数总结

切换问题处理及切换参数总结 目录: 简述: (1) 一、案例分析: (1) 1.1.问题描述: (1) 1.2.优化: (3) 二:切换参数总结: (3) 1.1.UE测量配置基本信道参数表 (4) 1.2.A3事件上报参数表 (4) 1.3.切换算法参数表 (5) 1.4.UE定时器及常量分析 (6) 1.5.ENB协议定时器分析 (8) 1.6.ENB实现定时器分析 (9) A1~A5,B1~B2事件总结: (10) 简述:地铁部分FDD线路分布问题导致覆盖盲区场景下,FDD切TDD。由FDD 站点覆盖快速衰落情景下,终端开启A2测量,信令窗口中频繁上报MR,无响应,切换失败导致重建。经由本次问题处理,对切换参数进行总结。 一、案例分析: 1.1.问题描述: 由芍药居至太阳宫段,FDD切TDD 终端占用1350(PCI=467) ENB=502165,地铁行驶过程中,信号快速衰落,终端开启A2测量,信令窗口频繁上报MR,无响应,切换失败导致RRC重建至1350(PCI=496)502163,经由此站切换至TDD38950(PCI=87)ENB=82354-42海淀十号线海淀黄庄站FDDNLS

1.测试结果:

1.2.优化: ●参数查询: A1:-92,A2 :-100,A5 :-90,-95 CIO:0db TTT: 640ms ●调整: 由于FDD衰落迅速,几次测试均有-92左右迅速衰落至-120,导致重建,所以建议将A2门限提高,同时为满足快衰场景下能够顺利切换,将CIO调为10,使其提前切换,TTT切换切换时间由640ms改为160ms 调整后参数:A1:-90,A2 :-92,A5 :-90,-95 CIO:10db TTT: 120ms ●调整后测试 二:切换参数总结: 当UE处于连接状态,网络通过切换过程实现对UE的移动性管理。切换过程包含移动性测量、控制面流程和用户面流程。

反渗透系统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案

反渗透系统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案 反渗透系统的故障现象主要有三类:透水量减少、盐透过率增大(脱盐率下降)、压降增大,但造成这些故障的原因很多,应尽量从这些故障现象中找出问题的实质,从而尽快实施检修和维持等对策。 引起故障的外部因素 一、由进水水质变化引起的反渗透故障 1、进水水质变化; 2、预处理系统无法得到优化。 二、由预处理引起的反渗透故障 1、多介质过滤器滤料乱层或偏流; 2、缓冲水箱细菌、微生物繁殖严重; 3、活性炭过滤器滤料粉化或微生物繁殖严重。 三、由保安过滤器引起的反渗透故障 1、保安过滤器直径偏小; 2、滤芯质量较差,过滤精度达不到要求; 3、滤芯压不紧,且易变形。 四、由阻垢剂加药系统引起的反渗透故障 1、阻垢剂的性能与水质不匹配; 2、阻垢剂计量泵的性能不可靠; 3、阻垢剂的过度稀释及药箱污染严重; 4、阻垢剂加药产生偏流。 五、由其它加药系统引起的反渗透故障 1、不适宜的絮凝剂带来膜元件污染; 2、氧化剂过量投加引起膜元件被氧化; 3、还原剂过量投加引起膜元件严重污堵。 六、由仪器仪表引起的反渗透故障 1、浓水流量显示偏大(实际较小)引起反渗透回收率过高产生结垢; 2、浓水流量显示偏小(实际较大)引起反渗透回收率过低产生过大压差;

3、流量读数波动引起系统判断失误。 反渗透装置常见故障 一、在初始设计时选择高压泵的扬程偏低,在温度或进水水质发生变化时引起产水量达不到设计要求; 二、膜元件被氧化引起水通量增加及产水水质下降; 三、盐水密封圈倒置引起实际回收率过高而产生结垢及水质下降现象; 四、盐水密封圈破损引起实际回收率过高而产生结垢即水质下降现象; 五、O型圈破损引起产水水质下降; 六、新旧膜元件、不同类型的膜元件的混合使用引起系统性能下降; 七、压力容器浓水止推环与浓水出口重叠或部分重叠引起回收率过高而产生结垢现象; 八、压力容器长度偏大引起浓水泄漏到产水侧使产水水质下降; 九、无段间压力表无法可靠地分析与判断反渗透运行情况; 十、较大的压差使膜元件产生望远镜效应而损坏; 十一、产水背压的提高引起产水量的下降; 十二、反渗透排列不合理引起局部膜元件水通量增加,污染速度加快; 十三、反渗透回收率设计不合理,膜元件数量偏小; 十四、颗粒性污染使膜元件产生较为严重的机械污堵,一段压差偏大,产水量及水质变差; 十五、系统停运引起污染物沉积及细菌、微生物污染; 十六、铸铁底座高压泵串联在化学清洗系统管路中。 1.jpg 反渗透常见故障分析 一、阻垢剂加药系统故障 1、阻垢剂药剂的选型有三个关键点: (1)原水详细水质分析——详细的水质分析是前提; (2)反渗透系统情况——温度、回收率、排列方式、产水量等; (3)利用专用计算机模拟加药软件,可以具体分析系统工况及进水水质情况,结合药剂性能,提供性价比最优的药剂选型。

反渗透常见故障及处理办法

反渗透常见故障及处理办法

反渗透系统常见故障排除 反渗透系统的故障通常至少出现下列情况之一: 标准化后产水量下降,通常需要提高运行压力来维持额定的产水量; 标准化后脱盐率降低,在反渗透系统中表现为产水电导率升高; 压降增加,在维持进水流量不变的情况下,进水与浓水间的压差增大; 下面将详细的讨论上述三种主要故障。 一、标准化后产水量下降 RO系统出现标准化后产水量降低,可根据下面三种情况寻找原因: RO系统的第一段产水量降低,则存在颗粒类污染物的沉积; RO系统的最后一段产水量降低,则存在结垢污染; RO系统的所有段的产水量都降低,则存在污堵; 根据上述症状,出现问题的位置,确定故障的起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依照“清洗导则”进行清洗等。另外反渗透系统出现产水量下降的同时还会伴随有脱盐率降低、升高等情况。 (1)标准化后产水量下降脱盐率降低 标准化后产水量下降脱盐率降低是最常见的系统故障,其可能的原因是: 一、胶体污堵 为了辨别胶体污堵,需要: 测定原水的SDI值; 分析SDI测试膜膜表面的截留物; 检查和分析第一段第一支膜元件端面上的沉积物; 二、金属氧化物污堵 金属氧化物污堵主要发生在第一段,通常的故障原因是: 进水中含铁和铝 进水中含H2S并有空气进入,产生硫化盐; 管道、压力容器等部件产生的腐蚀产物; 三、结垢 结垢是微溶或难溶盐类沉积在膜的表面,一般出现在预处理较差且回收率较高的苦咸水系统中,常常发生在RO系统的最后一段,然后逐渐向前一段扩

镜现象会造成膜元件的机械损坏。 ③膜表面磨损 这种情况常常是因为RO系统前端的元件受到水中结晶体或具有尖锐外缘的金属悬浮物的磨损造成的。 ④产水背压 任何时刻,产水压力高于进水或浓水压力0.3bar,复合膜就可能发生复合层间的剥离,从而损坏膜元件。 (2)标准化后脱盐率下降产水量升高 产生这种症状的原因有: ①膜氧化 当膜接触到水中的氧化性物质后,膜被氧化破坏,这是不可逆的化学损伤,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只能更换所有膜元件。 ②泄漏 膜元件或中心管严重的机械损坏将导致进水或浓水渗入产水中,特别是当运行压力较高时,问题就越严重。 三、压降增加 进水与浓水间的压差称为压降;每一支含多支膜元件的压力容器压降上限为3.5bar,每一支玻璃钢外包皮膜元件的压降上限为1bar。当进水流量恒定时,压降的增加常常是由于元件进水网格流道内存在污染物或结垢物,一旦进水流道被堵塞,常常会伴有产水量的下降。 下面为引起压降增加的常见的原因: ①结垢 结垢常常会引起最后一段膜元件压降的增加,必须保证采取了控制结垢的适当措施,并采用合适的化学药剂清洗膜元件,同时保证不超过系统的设计回收率。 ②生物污堵 生物污堵常常会引起RO系统前端压降的显著增加,并会对进水水流

反渗透系统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EDI反渗透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反渗透系统主要是由反渗透膜、高压泵及为保护反渗透膜五部分组成。目前较常用的渗透膜类别为聚酰胺膜,膜型式为卷式复合膜,该种型式的膜的除盐率可达99.6%。由于RO膜易受水中PH值、余氯及水温的影响,故RO 膜运行前对进水水质有严格要求: PH 值:3~10 余氯值:<0.1mg/L SDI15值:<5.0 水温:<45 ℃ 以上任一指标超出范围,均有可能使渗透膜产生变形,从而影响出水水质和缩短膜的使用寿命。并且膜的种类不同对进水水质要求也有所不同。在调试前可以根据RO膜厂家提供的说明进行确认。 二、深圳edi超纯水设备运行前准备 RO作为高压运行设备,在运行前为保护设备及仪表和安全起见,应严格安照操作程序确认edi系统并调整好阀门的开启状态,具体操作如下: 1、完全打开保安过滤器进水阀门和打开高压泵进水阀门 2、打开高压泵出水阀门一圈 3、打开RO入口阀一圈 4、将浓水管上针阀旋转三圈半 5、完全打开产水出口阀及浓水出口阀 6、将所有取样阀和清洗阀门关闭 7、将所有压力显示阀打开至半开状态 三、试车运行 当确认以上条件都满足时,可以启动高压泵投入试运行。由于RO也是一种液液分离设备,只有当给水压力高于渗透压时,水才能通过反渗透膜,从而达到除盐效果。此现象的驱动力来自给水(浓水)压力和渗透压(渗透压随渗透膜的种类和型式不同而变化)之间的压差(ΔP),该部分的ΔP可由装在RO入口的截止阀(阀5)和装在浓水管线上的压力调节针型阀(阀13)来调节控制。首先根据RO入口截止阀来调节进水总量(流量计11与流量计12的读数和)至设计进水量。然后用压力调节针型阀(阀13)来准确调节产水流量及浓水压力,当产水量比设计值小时,说明给水(浓水)压力太小,即是ΔP值太小,这时应将针阀关小,以增大浓水(进水)压力,直到产水量等于设计值。

精品案例_数据修改导致切换差案例

数据修改导致切换差案例第1页, 共6页

目录 一、问题描述 (3) 二、分析过程 (4) 三、解决措施 (5) 四、经验总结 (6) 第2页, 共6页

数据修改导致切换差案例 一、问题描述 9月27日,商检大楼,欧尚超市及方兴假日出现S1切换指标劣化,查询目标小区均为共建共享基站水游城西北,并出现异常小区: 地市网络类型基站名称小区名称区域覆盖统计时间异常类型异常等级 达到门限告警时段预警时段 蚌埠市LTE BB-市区-长征路局 BB-蚌山区-方兴假日-ZFTA-439919-50市区2019-09-27S1切换成功率告警752蚌埠市LTE BB-市区-长征路局 BB-蚌山区-方兴假日-ZFTA-439919-52市区2019-09-27S1切换成功率告警861蚌埠市LTE BB-市区-中山街Z BB-禹会区-商检大楼-ZFTA-440085-53市区2019-09-27S1切换成功率告警1493蚌埠市LTE BB-市区-中山街Z BB-禹会区-商检大楼-ZFTA-440085-55市区2019-09-27S1切换成功率告警1475蚌埠市LTE BB-市区-中山街局 BB-禹会区-蚌埠欧尚超市-ZFTA-440067-53市区2019-09-27S1切换成功率告警761蚌埠市LTE BB-市区-中山街局 BB-禹会区-蚌埠欧尚超市-ZFTA-440067-55市区2019-09-27S1切换成功率告警761蚌埠市LTE BB-市区-中山街局 BB-禹会区-蚌埠欧尚超市-ZFTA-440067-54市区2019-09-27S1切换成功率告警761 第3页, 共6页

反渗透膜在水处理应用中的个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反渗透膜在水处理应用中的个常见问题及解决 方法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反渗透膜在水处理应用中的26个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1.反渗透系统应多久清洗一次? 一般情况下,当标准化通量下降10~15%时,或系统脱盐率下降10~15%,或操作压力及段间压差升高10~15%,应清洗RO系统。清洗频度与系统预处理程度有直接的关系,当SDI15<3时,清洗频度可能为每年4次;当SDI15在5左右时,清洗频度可能要加倍但清洗频度取决于每一个项目现场的实际情况。 2. 什么是SDI? 目前行之有效的评价RO/NF系统进水中胶体污染可能的最好技术是测量进水的淤积密度指数(SDI,又称污堵指数),这是在RO设计之前必须确定的重要参数,在RO/NF运行过程中,必须定期进行测量(对于地表水每日测定2~3次),ASTM D4189-82规定了该测试的标准。膜系统的进水规定是SDI15值必须≤5。降低SDI预处理的有效技术有多介质过滤器、超滤、微滤等。在过滤之前添加聚电介质有时能增强上述物理过滤、降低SDI值的能力。 3. 一般进水应该选用反渗透工艺还是离子交换工艺? 在许多进水条件下,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或反渗透在技术上均可行,工艺的选择则应由经济性比较而定,一般情况下,含盐量越高,反渗透就越经济,含盐量越低,离子交换就越经济。由于反渗透技术的大量普及,采用反渗透+离子交换工艺或多级反渗透或反渗透+其它深度除盐技术的组合工艺已经成为公认的技术与经济更为合理的水处理方案,如需深入了解,请咨询水处理工程公司代表。4. 反渗透膜元件一般能用几年?膜的使用寿命取决于膜的化学稳定性、元件的物理稳定性、可清洗性、进水水源、预处理、清洗频率、操作管理水平等。根据经济分析通常为5年以上。

23G切换成功率提升专题案例

23G切换成功率提升专题案例 一、问题描述 温州TD网络自2月份以来,经过对语音业务3G到2G切换的持续优化,该指标有一定的提升。下图为近两个月以来3G到2G切换成功率指标演进图。 图1 最近两个月全网异系统切换成功率趋势图 由上图可知,语音业务3G到2G切换成功率提升明显,由最初平均97.6%提升到最近的98.6%,提升了近1% 二、问题分析 1.TOPN小区分析 上图为电路域切换失败小区个数统计,可以看出TOPN小区随机出现,失败小区较均

匀分布于全网,因此TOPN小区离散化对全网指标提升造成了很大的难度。 2.失败原因分析 失败原因统计 对3月1日-3月15日电路域系统间切换失败按原因提取指标,如下图所示: 发现原因为<物理信道失败>的电路域系统间切换失败次数较多,占总失败次数的93%。因此我们需要集中针对物理信道失败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决。 异系统切换信令流程

信令说明: ◆RNC收到触发异系统测量报告后,发起handoverFromUTRANCommandGSM消息, 终端收到该消息后会在2G侧接收广播及接入过程,若接收广播失败或同步过程失 败,则会向3G网络侧响应handoverFromUTRANFailure,原因值为<物理信道失败> 的电路域系统间小区间切换出失败。 ◆由此可知物理信道失败的主要原因在UE和GSM小区无法正常同步造成。 三、优化方案 1.邻区优化 由于GSM信号覆盖较好和减少终端对异系统邻区小区的测量,一般GSM的邻小区配

置为6个左右,温州平均配置2G邻区为7个左右,随着增补站点的不断开通,根据实际情况对温州TD网络23G邻区进行优化: 每日核查3g配置2g邻区信息准确性,及时修改参数配置错误; 2.邻区梳理 主要包括删除过多、不合理的邻区,添加更优小区为邻区关系。对于过远邻区、背向无关邻区,需要集中梳理和删除;截止目前,对全网共462条邻区关系进行核查和修改。 附《TD小区异系统邻区调整记录》: 3.异系统同频邻区核查 联芯芯片手机对G网邻区测量机制缺陷,对于G网同频小区无法区分,统一上报为相同电平,导致测量不准确和在同频异BSIC邻区的处理上存在问题。导致切换失败。 由于温州现网站点较密,BCCH复用距离较短,造成现网异系统同BCCH邻区高达五百多个。 附《异系统邻区中同BCCH的小区》: 根据现网情况,我们加大了对TOP N小区同BCCH异BSIC邻区的优化力度。一方面每周定期提供同频邻区TOP20,提交G网测进行频点修改,另一方面,如果邻区信号差异较大,从网络侧可以采用删除弱信号邻区的办法进行规避和GSM1800小区替换。 附:《异系统邻区为1800小区汇总》 4.异系统切换参数优化 异系统判决门限调整 进行异系统切换判决时需要同时满足本系统判决门限和异系统判决门限要求,才能发起切换请求。适度提高异系统切换判决门限,使切换目标GSM小区的信号质量门限提高,有助于提高UE与GSM小区同步成功的概率。

污水处理中关于反渗透你需要知道的几个问题

污水处理中关于反渗透你需要知道的几个问题 反渗透系统应多久清洗一次? 一般情况下,当标准化通量下降10~15%时,或系统脱盐率下降10~15%,或操作压力及段间压差升高10~15%,应清洗RO系统。 清洗频度与系统预处理程度有直接的关系,当SDI15<3时,清洗频度可能为每年4次;当SDI15在5左右时,清洗频度可能要加倍但清洗频度取决于每一个项目现场的实际情况。 什么是SDI? 目前行之有效的评价RO/NF系统进水中胶体污染可能的最好技术是测量进水的淤积密度指数(SDI,又称污堵指数),这是在RO设计之前必须确定的重要参数,在RO/NF 运行过程中,必须定期进行测量(对于地表水每日测定2~3次),ASTM D4189-82规定了该测试的标准。 膜系统的进水规定是SDI15值必须≤5。降低SDI预处理的有效技术有多介质过滤器、超滤、微滤等。在过滤之前添加聚电介质有时能增强上述物理过滤、降低SDI值的能力。

一般进水应该选用反渗透工艺还是离子交换工艺? 在许多进水条件下,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或反渗透在技术上均可行,工艺的选择则应由经济性比较而定,一般情况下,含盐量越高,反渗透就越经济,含盐量越低,离子交换就越经济。 由于反渗透技术的大量普及,采用反渗透+离子交换工艺或多级反渗透或反渗透+其它深度除盐技术的组合工艺已经成为公认的技术与经济更为合理的水处理方案,如需深入了解,请咨询水处理工程公司代表。 反渗透膜元件一般能用几年?膜的使用寿命取决于膜的化学稳定性、元件的物理稳定性、可清洗性、进水水源、预处理、清洗频率、操作管理水平等。根据经济分析通常为5年以上。 反渗透膜元件一般能用几年? 膜的使用寿命取决于膜的化学稳定性、元件的物理稳定性、可清洗性、进水水源、预处理、清洗频率、操作管理水平等。根据经济分析通常为5年以上。 反渗透和纳滤之间有何区别?

污水处理中反渗透常见问题

污水处理中反渗透常见问题 1.反渗透系统应多久清洗一次? 一般情况下,当标准化通量下降10~15%时,或系统脱盐率下降10~15%,或操作压力及段间压差升高10~15%,应清洗RO系统。清洗频度与系统预处理程度有直接的关系,当SDI15<3时,清洗频度可能为每年4次;当SDI15在5左右时,清洗频度可能要加倍但清洗频度取决于每一个项目现场的实际情况。 2. 什么是SDI? 目前行之有效的评价RO/NF系统进水中胶体污染可能的最好技术是测量进水的淤积密度指数(SDI,又称污堵指数),这是在RO设计之前必须确定的重要参数,在RO/NF运行过程中,必须定期进行测量(对于地表水每日测定2~3次),ASTM D4189-82规定了该测试的标准。膜系统的进水规定是SDI15值必须≤5。降低SDI预处理的有效技术有多介质过滤器、超滤、微滤等。在过滤之前添加聚电介质有时能增强上述物理过滤、降低SDI值的能力。 3. 一般进水应该选用反渗透工艺还是离子交换工艺? 在许多进水条件下,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或反渗透在技术上均可行,工艺的选择则应由经济性比较而定,一般情况下,含盐量越高,反渗透就越经济,含盐量越低,离子交换就越经济。由于反渗透技术的大量普及,采用反渗透+离子交换工艺或多级反渗透或反渗透+其它深度除盐技术的组合工艺已经成为公认的技术与经济更为合理的水处理方案,如需深入了解,请咨询水处理工程公司代表。4. 反渗透膜元件一般能用几年?膜的使用寿命取决于膜的化学稳定性、元件的物理稳定性、可清洗性、进水水源、预处理、清洗频率、操作管理水平等。根据经济分析通常为5年以上。 4.反渗透膜元件一般能用几年?

反渗透膜污堵原因的分析及处理措施

反渗透膜污堵原因的分析及处理措施 甲醇厂脱盐水反渗透膜污堵速度快进行分析和采取的措施。 标签:反渗透膜多介质过滤器超滤装置清洗污堵 反渗透技术以高分子分离膜为代表的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高效流体分离单元操作技术,30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飞速发展,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是当今最先进、最节能、效率最高的分离技术。 1 反渗透除盐原理 反渗透亦称逆渗透(RO),是用一定的压力使溶液中的溶剂通过反渗透膜(或称半透膜)分离出来(见图1)。因为它和自然渗透的方向相反,故称反渗透。反渗透膜是由具有高度有序矩阵结构的聚合纤维素组成的,孔径为0.1纳米-1纳米。 2 反渗透膜的污堵 原水中均含有一定浓度的悬浮物和溶解性物质。悬浮物主要是无机盐、胶体和微生物、藻类等生物性颗粒。溶解性物质主要是易溶盐(如氯化物)和难溶盐(如碳酸盐、硫酸盐和硅酸盐)金属氧化物,酸碱等。在反渗透过程中,进水的体积在减少,悬浮颗粒和溶解性物质的浓度在增加。悬浮颗粒会沉积在膜上,堵塞进水流道、增加摩擦阻力(压力降)。难溶盐在超过其饱和极限时,会从浓水中沉淀出来,在膜面上形成结垢,降低RO膜通量,增加运行压力和压力降,并导致产品水质下降。这种在膜面上形成沉积层的现象叫做膜污染,膜污染的结果是系统性能的劣化。 我厂脱盐水站反渗透膜污堵速度快,清洗完后产水量很快恢复,运行一周后产水量从120m3/h降到80m3/h,为保证产水量必须再清洗(清洗频次见表1),如此反复对反渗透膜造成很大的损害,不仅浪费水,而且还影响制水量。 3 反渗透膜的清洗 3.1 当反渗透系统出现以下症状时,需要进行化学清洗 ①在正常给水压力下,产水量较正常值下降10~15%;②产品水质降低10~15%,透盐率增加10~15%;③给水压力增加10~15%,系统各段之间压差明显增加。 3.2污染情况分析 ①碳酸钙垢和硫酸盐垢是矿物结垢,是阻垢剂加药系统或加酸pH调节故障

反渗透设备遇到的各种问题分析解答三

反渗透设备遇到的各种问题分析解答三 反渗透设备预处理常用五大工艺分析 时间:2012-06-21 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1c17801051.html,作者:沈阳莱特莱德水处理系统有限公司反渗透设备预处理常用五大工艺分析 反渗透设备预处理常用五大工艺分析,反渗透系统,习惯地把进水分为地下水、自来水、地表水、海水、废水(中水)等,这些水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地理条件,不同的季节气候导致水体的特性及其所含的杂质有所不同,因此反渗透预处理工艺也会有所不同。 对于反渗透系统,习惯地把进水分为地下水、自来水、地表水、海水、废水(中水)等,这些水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地理条件,不同的季节气候导致水体的特性及其所含的杂质有所不同,因此反渗透预处理工艺也会有所不同。合理地预处理应该能满足如下要求: 1.反渗透预处理必须能够去除原水中的绝大多数杂质,达到进水要求; 2.反渗透预处理必须考虑水质的变化,防止原水水质波动时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 3.反渗透预处理工艺必须能够高效、稳定的运行,同时尽量简化流程,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 1.1絮凝和絮凝过滤 絮凝处理的对象是原水中的小颗粒悬浮物和胶体。 浊度小于70度的原水,一般采用多介质过滤,可采用重力式过滤或压力式过滤器。滤料的要求与普通双滤料滤池不同,颗粒较大,滤料中的无烟煤要求在酸碱中稳定,石英砂要求耐酸,在碱性溶液中有微量的溶出。采用絮凝过滤时用铁盐作絮凝剂的效果优于铝盐。过滤器的设计产水量应包含后续处理工艺的耗水量和过滤器自身的耗水量即冲洗水量。 1.2吸附 吸附法是利用多孔性固体物质,吸附水中的某些污染物质在其表面,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方法。吸附法能去除的污染物包括:有机物、胶体、余氯,还能去除色度和嗅味等。 1.2.1活性炭吸附 活性炭是用烟煤、无烟煤、果壳或木屑等多种原料经碳化和活化处理制成的黑色多孔颗粒。活性炭的物理特性主要指孔隙结构及其分布,在活化过程中形成各种形状和大小的孔隙,因而形成了巨大的比表面积,与水的接触面极大,因而吸附能力很强。活性炭不仅能吸附水中的各种污染物,还可以吸附废气中的so2等污染物,因此在环保、水处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 1.3精密过滤器(保安过滤器) 用以去除极微小的颗粒。普通砂滤能够去除很小的固体颗粒,使出水浊度达到1左右,但出水仍然含有大量粒径在1~5μm的颗粒,这些颗粒是砂滤无法去除的,虽然颗粒极小,可是如果直接进入反渗透主机,在ro 膜的浓缩作用下,仍然会造成膜元件的污染,要去除这些颗粒,就必须采用精密过滤。精密过滤器常设置在压力过滤器之后,有时也设置在整个预处理工艺的未端防止破碎的滤料、活性炭、树脂等进入反渗透系统,尽量做到不将上道工序产生的微粒带到下一道工序中去。滤孔孔径应与水中所含杂质的粒相匹配,避免过粗或过细。 1.4氧化 氧化是利用强氧化剂氧化分解水中污染物的一种化学处理方法。对于反渗透系统预处理而言,氧化通常是为了去除两类物质: ①有机物②铁、锰 1.5软化 软化是指采用化学方法,去除水体中硬度的处理方法。分为离子交换软化和药剂软化两种。目前反渗透预处理常用的软化方法是离子交换软化。离子交换软化是指采用离子交换剂,将水体中硬度组成部分钙镁等离子同离子交换剂有效交换基团(通常是钠离子)反应,从而使水质达到软化的效果

lte切换失败案例

一、案例问题描述 对LTE全网切换成功率进行TOP小区处理及分析,发现竹园D3切换成功率 一直很低。见下表: ENB内同频、异频切换正常,ENB间同频切换正常,但ENB间异頻切换率在29%~59%之间,其中按接口类型统计S1口的切换全部失败。 二、切换分析流程 三、问题处理过程 1)查询小区告警信息,未发现存在影响性能的告警。 2)查询小区相应时间段内的干扰情况,未发现不存在强干扰问题。 3)查询两两小区间的切换对,查看是否由个别邻区的关系影响了小区的切换成功率:

查询两两小区间切换对时,发现该基站竹园D2和竹园D3切出到卢屋广场F 基站的三个小区都是全部失败,其他切换对是正常的。因此问题定位到邻区级和目标基站级。 4)通过跟踪本小区与目标小区的S1口信令,HANDOVER REQUEST及HANDOVERPREPARATON FAIL两条关键信令信息。其中查询 S1AP_HANDOVER_REQUEST的信令解码查询目标小区ENB的消息:

关键数据:目标NB-ID为0001,0000,1111,0001,0001B,应对的十六进制为10F11,即十进制为:69393。 5)查看S1AP_HANDOVER_PREPARATON_FAIL的信令解码,查看其失败原因: 解码的失败原因为:HO-failure-in-target-EPC-ENB-or-target-system(失败原因为目标EPC或者目标ENB问题)。根据S1AP_HANDOVER_PREPARATON_FAIL目标小区无法完成切换准备而导致切换失败。 6)查询源小区定义的外部邻区,其中卢屋广场F基站标识为69393共5位的基站NBID,现网配置基站标识的时候一般是6位数,怀疑是基站标识配置错误导致切换失败。 7)查询目标小区的基站标识信息: 发现目标小区的基站标识为693937,与竹园D基站定义的源小区的69393不同有错误。 四、优化效果 9月10日下午修改源小区错误的邻小区参数,从69393改为693937。提取小区切换指标对比:

家用反渗透净水器常见故障分析与解决办法

家用反渗透净水器常见故障分析与解决办法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都安装了家用净水器,但是任何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都难免会碰到一些故障.今天小编根据自己家里使用的西屋牌反渗透净水器常见的5大故障和解决办法: 故障一:机器不运行 这种现象一般是由以下情况引起的,电源故障,电源适配器失效,机器处于缺少保护状态。我们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依次进行排除,找到真正的原因。如果出现电源故障需要检查是否有电;其次出现电源适配器失效就应该更换电源适配器;最后检查水源是否有水,确认有水后断电后重新启动。 故障二:出水有异味 这种情形下,我们首先要考虑是不是很长时间没有使用家用净水器了,比如出差、旅游等,因为如果家用净水器长期不使用,里面残留的死水会变质,我们

可以排除里面的残水然后进行冲洗。如果是刚安装就出现异味,一般是由于净水器滤芯内有保护液,这些保护液没有完全冲走,解决的办法很简单,就是打开排污口,冲洗5分钟左右。如果还有异味,就要考虑更换滤芯。 故障三:机器不出水产水量变小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需要检查:Pe管是否打折,进水三通球阀是否关闭,自来水是否停水,pp棉滤芯是否堵塞,水压是否小于额定压力,原水流通是否太低,原水流量是否足够等。 故障四:运行过程中有噪音 出现这种情况一般需要检查电源电压是否正常,原水流量是否足够,变压器是否渗进水,增压泵是否有故障。出现以上情况需要叫维修专员来调整或者更换。家用净水器需要我们的爱护和定期的保养,出了小问题我们要及时的解决,这样才能增加使用寿命更好的呵护我们的健康。如果有遇到自己不能及时解决的需要

打相关厂家的售后服务电话及时处理。 故障五:接头漏水 一般是由水压过大、垫圈破裂、生料带没缠好等造成了,反渗透机容易出现这样的故障,有动手能力的可以自己解决,或者找售后来给完整上好。

网优中几种切换失败案例分析与解决

网优中几种切换失败案例分析与解决 摘要:在网优的日常优化中,经常发现由于切换失败而导致的呼叫建立失败、掉话等情况,为有效的解决此方面的问题,提高用户满意度,本文结合笔者一段时间来的优化经验,汇总了几种典型的切换失败案例及解决方案,供大家日常优化中参考。 关键词:CDMA WCDMA TD-SCDMA切换 正文:在网络的日常优化和维护中,我们不可避免的会碰到通话掉话的情况,排除硬件设备故障如基站倒站导致的信号覆盖不良或GCRU(GPS时钟接收单元)板故障导致时钟不同步等情况外,还有部分情况是由于切换失败导致话音指标降低继而引起的掉话,一般来说,这些情况归纳起来主要由如下几方面的原因:a、邻小区列表设置不合理:主要有未添加邻区和优先级设置不合理。b、导频检测参数设置不当引起的切换失败:主要由T-ADD、T-DROP等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部分邻区未能及时进入有效集。c、移动台搜索窗设置不合理引起的切换失败:主要有srch-win-a、srch-win-n等参数设置不当导致强信号未能落入手机的搜索窗而成为干扰信号;d、系统参数如demod-win-length等设置不当引起的切换失败;本文就将结合笔者的理解和实际的案例对上述几种问题进行介绍。 1、关于邻小区列表设置的问题 1.1问题表征现象 手机在通话过程中可以成功的从A小区切换到B小区,但无法从B小区切换到A小区;手机距离某小区C很近,但在手机的导频激活集中看不到C小区的PN码。这样随着手机向目标小区移近,手机导频激活集中的EC/IO将逐渐降低、FER逐渐增大,继而引起掉话。 1.2问题原因分析 一般情况下,CDMA手机有四个寄存器,分别存放6个激活导频集、5个候选导频集和20个相邻导频集。虽然在目前的系统中,部分厂家的数据库最多可提供多达45个相邻小区,但系统通过Neighbor List Updat消息经空中接口向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