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中村改造的理论框架与意义

城中村改造的理论框架与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817737530.html,

城中村改造的理论框架与意义

作者:赵颖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04期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城中村的改造将成为各个城市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本文从理论框架出发并结合陈庄村改造实例对城中村改造的着力方向、规划设计、意义进行探讨。

关键词:城中村(village in the city);城市化(civilization);理论框架(theory framework);意义(significance)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中村,从广义上讲是指被城市建设用地包围或纳入城市建设用地范围的原有农村聚落——城市转型不完全的、具有明显城乡二元结构的地域实体。简而言之,就是“都市里的村庄”。随着城市化,城中村作为历史遗存,日渐脱离主流社会,以一种落后的经济模式和生活方式直接影响了村民的人居环境、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因此各省政府因地制宜发布方案指导城市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品质和改善人居环境,有序推进城市空间拓展。

本文对城中村改造提出一个理论框架,以廓清认识,为改造实践指明着力的方向,从规划设计层面上就城中村改造的进行探讨。并结合一个案例陈庄村,对城中村改造的意义进行总结。

一、城中村改造的理论框架1、城市政体理论(Urban Regime Theory)——城中村改造的理论基础。张庭伟先生的城市政体理论(Urban Regime Theory)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城市发展的动力——市政府(所谓“政府的力量”),工商业及金融集团(“市场的力量”)和社区(“社会的力量”)三者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对城市空间的构筑和变化所起的影响,提出了一个理论框架。由斯通(Stone)、罗根(Logan)和莫罗奇(Molotch)所创建的政体理论是从发达国家中城市政

策的演变分析中得出的。该理论认为,城市空间的变化是政体变迁的物质反映。谁是“政体”的成员,谁是“政体”的主导者,会引起城市空间结构的不同变化。城中村改造实质上反映的也是政体力量的对比:当政府力量在从中占据主导地位时,政府主导的改造拆迁就成为必然选择;当企业(市场)力量占据主导地位时,城中村改造就会朝着企业的意愿发展;当业主(社会)力量足够强大时,城中村改造就会最大限度地满足业主的利益。城中村改造的关键就是协调好各种政体力量的利益关系。2、城中村改造的利益格局城中村改造涉及政府、业主与改造单位三方的利益,其中政府代表的是公共利益,其它两方代表各自的利益,城中村改造的实质是调节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达到利益均衡。

(1)政府与改造单位的关系。该关系主要涉及规划与地价两方面问题。规划方面主要考虑的问题是,政府在确保达到城市发展要求的前提下,兼顾改造单位的利益,确定适当的开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