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总复习天津101中学教学案解三角形单元(教师版全套)

高考总复习天津101中学教学案解三角形单元(教师版全套)

高考总复习天津101中学教学案解三角形单元(教师版全套)
高考总复习天津101中学教学案解三角形单元(教师版全套)

解三角形

(一)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二) 应用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利用三角公式进行恒等变形的能力.以化简、求值或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为主.解三角形常常作为解题工具用于立体几何中的计算或证明.

第1课时 三角形中的有关问题

变式训练1:(1)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a 、b 、c 成等比数列,且2c a =,则cos B = ( )

A .

14 B .3

4

C .4

D .

3解:B 提示:利用余弦定理

(2)在△ABC 中,由已知条件解三角形,其中有两解的是 ( )A.0

20,45,80b A C === B.0

30,28,60

a c B === C.0

14,16,45a b A ===

D. 0

12,15,120

a c A ===解:C 提示:在斜三角形中,用正弦定理求角时,若已知小角求大角,则有两解;若已知大角求小角,则只有一解

(3)在△ABC 中,已知5cos 13A =

,3

sin 5

B =,则cos

C 的值为( )A 1665 B 5665 C 1665或 56

65

D 1665-

解:A 提示:在△ABC 中,由sin sin A B A B >?> 知角B 为锐角

(4)若钝角三角形三边长为1a +、2a +、3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解:02a << 提示:由222

(1)(2)3(1)(2)(3)

a a a a a a +++>+??

+++<+?可得

(5)在△ABC 中,0

60,1,sin sin sin ABC a b c

A b S A

B C

++∠===++V 则

= .

4c =,由余弦定理可求得a =例3. 已知在△ABC 中,sinA(sinB +cosB)-sinC =0,sinB +cos2C =0,求角A 、B 、C .解:由sinA(sinB +cosB)-sinC =0,得sinAsinB +sinAcosB -sin(A +B)=0,所以sinB(sinA -cosA)=0

∵B ∈(0, π), ∴sinB≠0, ∴cosA =sinA ,由A ∈(0, π),知A =4π从而B +C =π4

3

,由sinB +cos2C =0得sinB +cos2(π4

3-B)=0cos =(

23π-2B)=cos[2π-(2π+2B)]=cos(2

π

+2B)=-sin2B 得sinB -sin2B =0,亦即sinB -2sinBcosB =0,由此各cosB =21

,B =3π,C =12

5π∴A =

4π B =3π C =π

12

5变式训练3:已知△ABC 中,22(sin 2A -sin 2C )=(a -b )sinB ,△ABC 外接圆半径为2.(1)求∠C ;

(2)求△ABC 面积的最大值.

解:(1)由22(sin 2A -sin 2C )=(a -b )·sinB 得22(

2

24R

a -

2

24R

c )=(a -b )

R

b

2.又∵R=2,∴a 2-c 2=ab -b 2.∴a 2+b 2-c 2=ab.∴cosC=

ab c b a 2222-+=2

1

.

又∵0°<C <180°,∴C=60°.(2)S=

21absinC=21

×2

3ab=23sinAsinB=23sinAsin (120°-A )=23sinA (sin120°cosA -cos120°sinA )=3sinAcosA+3sin 2A =

2

3

sin2A -23cos2A+23=3sin (2A -30°)+23.

∴当2A=120°,即A=60°时,S max =2

3

3.

第2课时 应用性问题

2.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的常见问题有:测量距离问题、测量高度问题、测量角度问题、计算面积问题、航海问题、物理问题等;3.实际问题中有关术语、名称.

(1)仰角和俯角:在目标视线和水平视线所成的角中,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上方的角叫仰角;在水平视线下方的角叫俯角

(2)方位角:指正北方向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水平角.

例1.(1)某人朝正东方走x km 后,向左转1500,然后朝新方向走3km ,结果它离出发点恰好

3km ,那么x 等于 ( )

(A )3 (B )32 (C )3或 32 (D )3解:C 提示:利用余弦定理

(2)甲、乙两楼相距20m ,从乙楼底望甲楼顶的仰角为0

60,从甲楼顶望乙楼顶的俯角为

030,则甲、乙两楼的高分别是 ( )

A 403

203,

3

m m B 103,203m m C 10(32),203m m - D

153203

,23

m m 解:A

(3)一只汽球在2250m 的高空飞行,汽球上的工件人员测得前方一座山顶上A 点处的俯角为0

18,汽球向前飞行了2000m 后,又测得A 点处的俯角为0

82,则山的高度为( ) A 1988m B 2096m C 3125m D 2451m 解: B

(4)已知轮船A 和轮船B 同时离开C 岛,A 向北偏东0

25方向,B 向西偏北0

20方向,若A 的航行速度为25 nmi/h ,B 的速度是A 的

3

5

,过三小时后,A 、B 的距离是 . 解:90.8 nmi

(5) 货轮在海上以40km/h 的速度由B 到C 航行, 航向为方位角0

140NBC ∠=,A 处有灯塔, 其方位角0

110NBA ∠=,在C 处观测灯塔A 的

典型例题

基础过关

方位角0

35MCA ∠=,由B 到C 需航行半小时, 则C 到灯塔A 的距离是

解:10(62)-km 提示:由题意知 0

75BCA ∠=,利用余弦定理或解直角三角形可得

变式训练1:如图,当甲船位于A 处时获悉,在其正东方向相距20海里的B 处有一艘渔船遇险等待营救.甲船立即前往救援,同时把消息告知在甲船的南偏西30ο,相距10海里C 处的乙船,试问乙船应朝北偏东多少度的方向沿直线前往B 处救援(角度精确到1ο)?

解:连接BC,由余弦定理得BC 2=202+102-2×20×10×cos120°=700. 于是,BC=107.

∵sin 20107

ACB ∠=, ∴sin ∠ACB=73,

∵∠ACB<90° ∴∠ACB=41°

∴乙船应朝北偏东71°方向沿直线前往B 处救援.

例2. 在某海滨城市附近海面有一台风,据检测,当前台风中心位于城市O(如图)的东偏南

2

(cos )10

θθ=

方向300 km 的海面P 处,并以20 km / h 的速度向西偏北ο45的方向移动,台风侵袭的范围为圆形区域,当前半径为60 km ,并以10 km / h 的速度不断增加,问几小时后该城市开始受到台风的侵袭?持续多长时间?

解:设在时刻t(h)台风中心为Q,此时台风侵袭的圆形区域半径为10t+60(km) 若在时刻t 城市O 受到台风的侵袭,则6010+≤t OQ 由余弦定理知OPQ PO PQ PO PQ OQ ∠?-+=cos 22

2

2

由于PO=300,PQ=20t

()

5

445cos cos =

-=∠οθOPQ 故2

22

2

203009600OQ t t =+-()2

1060t ≤+ 即2

362880t t -+≤ 解得 2412≤≤t

答:12小时后该城市受到台风的侵袭,侵袭的时间将持续12小时.

变式训练2:如图所示,海岛A 周围38海里内有暗礁,一艘船向正南方向航行,在B 处测得岛A 在船的南偏东0

30方向上,船航行30海里后,在C 处测得岛A 在船的南偏东0

45方向上,如果此船不改变航向,继续向南航行,有无触礁危险? 解:由题意得,在△ABC 中,BC=30,0

30B =,0

135ACB ∠=

20

10

A B

?C

所以 0

15A =,由正弦定理可知:sin sin BC AC

A B

=

00

30sin15sin 30

AC ∴

= 所以0

60cos15AC =, 于是A 到BC 所在直线的距离为0

sin 4560cos15sin 45AC =40.9838≈> 所以船继续向南航行无触礁危险。

例3. 如图所示,公园内有一块边长2a 的等边△ABC 形状的三角地, 现修成草坪,图中DE 把草坪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D 在AB 上, E 在AC 上.

(1)设AD ()x x a =≥,ED y =,求用x 表示y 的函数关系式; (2)如果DE 是灌溉水管,为节约成本希望它最短,DE 的位置 应该在哪里?如果DE 是参观线路,则希望它最长,DE 的 位置又在哪里?请给予证明.

解:(1)在△ABC 中,D 在AB 上,2a x a ∴≤≤

Q S △ADE =

12S △ABC 02011

sin 60sin 6024x AE AB ∴?=? 2

2a AE x ∴= ,在△ADE 中,由余弦定理得:

42

2

2242a y x a x =+- 42

2242(2)a y x a a x a x

∴=+-≤≤

(2)令 2

x t =,则2

2

4a t a ≤≤ 则4

242a y t a t

=+-

令 4

2224()2,[,4]a f t t a t a a t

=+-∈, 则42422222

44(2)(2)

()1a t a t a t a f t t t t --+'=-==

22(,2) ()0t a a f t '∴∈<当时,;22(2,4) ()0t a a f t '∈>当时, 222222 ()3,(2)2,(4)3f a a f a a f a a ===又

22,2 t a x a ∴==当 即 时,y 有最小值2a ,此时DE ∥BC ,且2AD a =

22

4, 2 t a a x a a y ==当 或 即 或 时,有最大值3a ,此时DE 为△ABC

的边AB 或AC 的中线上.

变式训练3:水渠道断面为等腰梯形,如图所示,渠道深为h ,梯形面积为S ,为了使渠道的渗水量达到最小,应使梯形两腰及下底之和达到最小,此时下底角α应该是多少?

解:设 CD a =,则2,,sin tan h h CD a CB AB a αα

==

=+则, 所以 12()2tan tan h S h

S a a h a h αα

=++?∴=-

设两腰与下底之和为l ,

则22cos 2tan sin sin S h h S l a CB h h h α

ααα

-=+=-

+=+?

22212sin 3sin cos 2222sin cos 2sin cos 22

22S S h h h h ααααααα????++ ? ?=+?=+?

? ? ? ?

????

31tan 222tan 2S h h αα??

?=++? ?

?

??31

2tan 3222tan 2S S

h h h h αα?? ?≥+??=+? ? ?

??

?

当且仅当

31

tan 222tan 2

αα=

时,上式取等号,即当3tan 23α=时,上式取等号 0030,602

α

α∴

==即,所以下角060α=时,梯形两腰及下底之和达到最小.

例4. 如图,半圆O 的直径为2,A 为直径延长线上的一点,OA=2,B 为半圆上任意一点,以AB 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ABC 。问:点B 在什么位置时,四边形OACB 面积最大? 解:设AOB α∠=,在△AOB 中,由余弦定理得: 2

2

2

2cos AB OA OB OA OB AOB =+-??∠ 2

2

12212cos 54cos αα=+-???=- 于是,四边形OACB 的面积为 S=S △AOB + S △ABC 213sin 2OA OB AB α=

?+ 13

21sin (54cos )24

αα=

???+- 5353

sin 3cos 2sin()3πααα=-+

=-+ 因为0απ<<,所以当3

2

π

π

α-=

,56πα=

,即56

AOB π

∠=时, 四边形OACB 面积最大.

变式训练4:如图所示,某海岛上一观察哨A 上午11时测得一轮船在海岛北偏东0

60的C 处,12时20分测得船在海岛北偏西0

60的B 处,12时40分轮船到达位于海岛正西方且距海岛5 km 的E 港口,如果轮船始终匀速直线前进,问船速多少?

解:轮船从C 到B 用时80分钟,从B 到E 用时20分钟, 而船始终匀速前进,由此可见:BC=4EB ,设EB=x ,则 则BC=4x ,由已知得0

30,150BAE EAC ∠=∠= 在△AEC 中,由正弦定理得:

sin sin sin sin EC AE AE EAC C EAC C EC

?∠=∴=

∠0

5sin150152x x == 在△ABC 中,由正弦定理得:

0sin120sin BC AB

C

=0

1

4sin sin120x BC C AB ?

?∴=

=

3=

在△ABE 中,由余弦定理得:2

2

2

2cos30BE AB AE AB AE =+-??

16312525,33BE =+

-?==故

所以船速3

BE

v t

=

==

km/h

解三角形章节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在ABC ?中,6=a ,ο

30=B ,ο

120=C ,则ABC ?的面积是( ) A .9 B .18 C .39 D .318 2.在ABC ?中,若

b

B

a A cos sin =

,则B 的值为( ) A .ο

30 B .ο

45 C .ο

60 D .ο

90

3.在ABC ?中,若B a b sin 2=,则这个三角形中角A 的值是( )

A .ο

30或ο

60 B .ο

45或ο

60 C .ο

60或ο

120 D .ο30或ο150 4.在ABC ?中,根据下列条件解三角形,其中有两个解的是( ) A .10=b ,ο

45=A ,ο

70=C B .60=a ,48=c ,ο

60=B C .7=a ,5=b ,ο

80=A D .14=a ,16=b ,ο

45=A

5.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5,它们夹角的余弦是方程02322

=-+x x 的根,则第三边长是( )

A .20

B .21

C .22

D .61 6.在ABC ?中,如果bc a c b c b a 3))((=-+++,那么角A 等于( ) A .ο

30 B .ο

60 C .ο

120 D .ο150

7.在ABC ?中,若ο

60=A ,16=b ,此三角形面积3220=S ,则a 的值是( )

A .620

B .75

C .51

D .49 8.在△ABC 中,AB=3,BC=13,AC=4,则边AC 上的高为( )

A .

223 B .233 C .2

3

D .33 9.在ABC ?中,若12+=+c b ,ο45=C ,ο30=B ,则( )

A .2,1=

=c b B .1,2==c b

C .221,22+==

c b D .2

2

,221=+=c b

10.如果满足ο

60=∠ABC ,12=AC ,k BC =的△ABC 恰有一个,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 )

A .38=k

B .120≤

C .12≥k

D .120≤

二、填空题

11.在ABC ?中,若6:2:1::=c b a ,则最大角的余弦值等于_________________. 12.在ABC ?中,5=a ,ο

105=B ,ο

15=C ,则此三角形的最大边的长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3.在ABC ?中,已知3=b ,33=c ,ο

30=B ,则=a __________________. 14.在ABC ?中,12=+b a ,ο60=A ,ο

45=B ,则=a 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5.△ABC 中,D 在边BC 上,且BD =2,DC =1,∠B =60o ,∠ADC =150o ,求AC 的长及△ABC 的面积.

16.在△ABC 中,已知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bcosB +ccosC =acosA ,试判断△ABC 的形状.

17. 如图,海中有一小岛,周围3.8海里内有暗礁。一军舰从A 地出发由西向东航行,望见小岛B 在北偏东75°,航行8海里到达C 处,望见小岛B 在北端东60°。若此舰不改变舰行的方向继续前进,问此舰有没有角礁的危险?

18.如图,货轮在海上以35n mile/h 的速度沿方位角(从正北方向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的

水平角)为152o 的方向航行.为了确定船位,在B 点处观测到灯塔A 的方位角为122o .半小时后,货轮到达C 点处,观测到灯塔A 的方位角为32o .求此时货轮与灯塔之间的距离.

19. 航空测量组的飞机航线和山顶在同一铅直平面内,已知飞机的高度为海拔10000m,速度为180km (千米)/h (小时)飞机先看到山顶的俯角为150,经过420s (秒)后又看到山顶的俯角为450,求山顶的海拔高度(取2

=1.4,3=1.7).

20.如图所示,a

是海面上一条南北方向的海防警戒线,在a

上点A 处有一个水声监测点,另两个监测点B ,C 分别在A 的正东方20 km 处和54 km 处.某时刻,监测点B 收到发自静止目标P 的一个声波,8s 后监测点A ,20 s 后监测点C 相继收到这一信号.在当时气象条件下,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 5 km/s.

(1)设A 到P 的距离为x km ,用x 表示B,C 到P 的距离,并求x 值; (2)求静止目标P 到海防警戒线a 的距离(结果精确到0.01 km ).

A

C B 北 北

152

o 32 o

122o

15

45

C

图1 图2

C

解三角形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1.C 2.B 3.D 4.D 5.B 6.B7.D. 8.B 9 A 10.D 11.4

1

-

12、621565+ 13、6或3 14、24612-=b

15.在△ABC 中,∠BAD =150o -60o =90o ,∴AD =2sin60o =3. 在△ACD 中,AD 2=(3)2+12-2×3×1×cos150o =7,∴AC =7.

∴AB =2cos60o =1.S △ABC =21×1×3×sin60o =34

3

. 16.∵ bcosB +ccosC =acosA ,由正弦定理得:sinBcosB +sinCcosC =sinAcosA ,

即sin2B +sin2C =2sinAcosA ,∴2sin(B +C)cos(B -C)=2sinAcosA .∵A +B +C =π, ∴sin(B +C)=sinA .而sinA≠0,∴cos(B -C)=cosA ,即cos(B -C)+cos(B +C)=0,

∴2cosBcosC =0.∵ 0<B <π,0<C <π,∴B =2π或C =2

π

,即△ABC 是直角三角形.

17、解:过点B 作BD ⊥AE 交AE 于D 由已知,AC=8,∠ABD=75°,∠CBD=60° 在Rt △ABD 中, AD=BD·tan ∠ABD=BD·tan 75° 在Rt △CBD 中, CD=BD·tan ∠CBD=BD·tan60° ∴AD -CD=BD (tan75°-tan60°)=AC=8,…9分

∴8.3460

tan 75tan 8

0>=-=

BD ∴该军舰没有触礁的危险。

18.在△ABC 中,∠B =152o -122o =30o ,∠C =180o -152o +32o =60o ,∠A =180o -30o

-60o =90o ,BC =

235,∴AC =235sin30o =4

35. 答:船与灯塔间的距离为4

35

n mile .

19. 解:如图 ∵=∠A 150 =∠DBC 450

∴=∠ACB 300,

AB= 180km (千米)/h (小时)?420s (秒) = 21000(m ) ∴在ABC ?中

ACB

AB

A BC ∠=sin sin ∴)26(1050015sin 2

121000

0-=?=BC

∵AD CD ⊥,

∴0

sin sin 45CD BC CBD BC =∠=?

A

B D C

2 1

=)26(10500-2

2?

=)13(10500-=)17.1(10500-

=7350

山顶的海拔高度=10000-7350=2650(米) 20.解:(1)依题意,PA -PB=1. 5 × 8=12 (km),PC -PB=1.5×20=30(km ). 因此 PB =(x 一12)km ,PC=(18+x )km. 在△PAB 中,AB= 20 km ,

22222220(12)332

cos 22205PA AB PB x x x PAB PA AB x x

+-+--+∠===??

同理,在△PAC 中,72cos 3x

PAC x

-∠= 由于cos cos PAB PAC ∠=∠

3327253x x x x +-=

解得132

7

x =(km ). (2)作PD ⊥a,垂足为D. 在Rt △PDA 中,

PD =PAcos ∠APD=PAcos ∠PAB = 132332

332755

x x x ?++?= 17.71≈(km ).

答:静止目标P 到海防警戒线a 的距离约为17. 71 km.

中学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中学英语教学案例分析(1) What things can harm the environment ? What do you think we should do to improve our environment ? ) 活动目的:通过列举污染源,学生更清楚当前环境的不仅如人意,保护环境刻不容缓,从而使学生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他们动脑筋,想办法,积极讨论保护环境的措施,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活动过程: T: There is much pollution all over the world now . Can you tell me what it is ? (学生很快地回答) Ss: Water pollution ; Air pollution; Noise pollution;soil pollution …etc. T: Do you know what causes water pollution ? Ss: Factories pour waste water into rivers and lakes . T: All the factories ? Ss: No . T: What factories ? Ss: Paper factories , printing and dyeing mills , plastic factories…ect. ( 学生不会用英语说“印染厂及塑料厂”,他们说中文,我说英文。) T: What else can cause water pollution ,too? Ss: Some people throw rubbish into rivers and lakes . T: How can we help to solve this problem ? ( 学生们分组讨论解决办法。 ) Ss: We can advise the directors of these factories

初中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试题(标准答案)

保密★启用前 松桃县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试题 英语学科课程标准(10分) 一、单项选择题:从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填入题前的括号内。 (5分,每小题1分) ( )1._______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A.科学性 B.工具性C.阶级性 ()2.课程标准五级目标要求在日常人际交往中有效地进行表达,这是课程标准在_________方面的描述。 A.语音 B.话题C.功能 ( )3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 A.计划和反思 B.复习和预习C.行动和步骤 ()4. 是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 A.英语教材B.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C.多媒体光盘资料( )5.国家英语课程标准要求九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第级的基本要求。 A.三 B.五C.九 二、判断题:对的在相应说法前的括号内打“√”,错的 打“×”。(5分,每小题1) ( ×)6.初中毕业生要学会使用3000个左右的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7.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 ( ×)8.语言技能只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 (√)9.学业考试的命题要确保试题的信度和效度,杜绝繁、偏、旧的试题。( √)10.英语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英语学科教材内容(65分) 一、单项选择: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填入 题前的括号内。(20分,每小题1分) ,could Ispeakto Mr. Smith, please? —Sorry, there isn’t ____Mr. Smith here. A. the B. a C.an D. / 解析:多数初中老师或小学老师会误选A,其实不定冠词用于人名前,表示不认识此人或与某名人有类似性质的人或事。此题是高中英语知识,但中小学教师应该掌握的。 ( )2.We needn’t trouble untilus. A.troubles;trouble; trouble B.trouble;troubles;trouble C.trouble; trouble;troubles D. trouble;trouble; trouble 解析:直译是”不要招惹麻烦,直到麻烦招惹你”,意译是”不要自找麻烦”第一个是动词,招惹的意思祈使句用原形第二个是名词,麻烦的意思,是不可数名词。第三个是名词,麻烦的意思.第四个是动词,招惹的意思,用三单形式。此题是初中知识,考场一词多义也考查不可数名词。 ()3. —When shall we meet againnext week? —_______ day ispossible.It’s no problem with me. A. Either B.Neither C. Every D.Any 解析:下周有7天,所以不可能是两者之间的选择,排除A和B;every侧重于整体,而any侧重个体,所以答案D最佳.注意:any用语肯定句表示“任何的”。此题是初中知识,中考常考题。 ()4.—A latest magazine, please. —Onlyone left. Wouldyoulike to have ________? A.it B. one C. this D.that 解析:句意:—请来一份最新杂志。 —只剩下一份了,你要吗? it指代前文提到过的事物,one指同类事物。从语境看肯定选择A. ( )5.—Wouldyou like some coffee? —Yes, andplease get me somemilk. I prefer coffee_____milk. A. with B. to C. of D. on 解析:如果想当然选择,容易误选B. 但仔细推敲语境:我喜欢加牛奶的咖啡。就会得出本题答案是A. ( )6. I don’t have tointroducehim to you ____ you know the boy. A. untilB. unless C. since D.but

教师职业能力(整理版)

1 第一章教师职业能力及其形成于发展 1、教师职业能力 教师职业能力是教师以顺利地乃至完美地完成教育任务特征的职业活动力。教师职业能力可分作基本职业能力和高级职业能力。基本职业能力是指通过学习和训练学会做某件事,能够顺利地完成某项教育任务的能力;高级职业能力是指通过长期的时间形成的个性化地、情景化地、完美地完成教育任务的能力。2、如何理解教师职业能力概念日常生活中可以见到种种提法,例如,教师专业能力、教师职业技能、教师技能、教育技艺、教育技巧、教育艺术等,本书的原则是统一使用一个概念,这就是“教师职业能力”,不再区别能力、技能、技巧、技术,从道理上说,这些东西本来也都是能力 3、如何理解教师职业能力与教师职业技能、教师技能、教育技艺、教育技巧、教育艺术这些概念的关系。 4、如何理解教师专业能力与教师职业能力的区别 教师专业能力是教师职业准备阶段在师范教育(教师教育)专业获得的能力,学术性、系统性是其特点;二“教师职业能力”是教师在实际的职业劳动中获得的实践性的、个人经验化的能力,这种能力中已经包含了职业准备时期获得的能力,不过已经实践化、个人经验化,即实践化、个人经验化是其特点,因此应注意两者区别。 5、如何理解教师职业能力特征 实践性、稳定性、发展性、差异性是教师职业能力的基本特征6、如何理解教师职业能力功能 教师职业能力有着完善个人修养、提高职业威望、增强职业信心、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几方面基本功能 7、教师职业能力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教师完成教育工作任务能力,包括教学能力、教育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教师一般性职业能力,包括信息能力、语言能力、交际能力。此外,还有几类能力,如语言、信息、交往、心里调试、角色认知、自我提高能力,这些是就中等学校教师教育工作实际需要而确定的。8、职业威望 9、加涅学习的理论中的智慧技能形成规律是什么 智慧技能、动作技能是加涅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智慧技能是人运用语言、符号、规则、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智慧技能是人的最重要的生活实践能力,对于教师而言,是其知识修养、专业能力的内在表现。加涅认为智慧技能的行程和发展需要有内、外部的条件,内部条件是已习得的智慧技能,包括已习得的语言、符号、概念、规则、认知策略等;外部条件是包括人和物在内的良好的学习与实践环境。智慧技能的形成过程就是在内、外部条件交互作用下,符号、概念、规则、言语信息、认知策略等方面能力进一步获得及发展的过程,这些构成了加涅对智慧技能形成机制及其规律的解释。10、加涅学习的理论中的动作技能形成规律是什么 动作技能是人的通过某种特定动作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如阅读、书写、演讲、绘图、舞蹈、唱歌、体育活动技能等。动作技能是教师的职业能力的基本组成部分。加涅认为动作技能的形成和发展同样需要内、外部条件的支持。内部条件包括先前习得的程序、规则或某种技能,以及对新动作的认知与回忆;外部条件包括语言指导、动作演示、周期性练习、练习的阶段性反馈,这些即是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其实践过程可以概括为;目的——观察+辨别+操作程序的掌握——练习——反馈——熟练(自动化的动觉系统的形成)。11、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八个半只能”类型都是什么 语言只能、逻辑——数学只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智能、博物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一)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一) 嵩山中学乔东梅 Unit 10 I’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 一、背景 新目标初中英语教材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模式,融汇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形成一套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具有很多优点,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具有规律性和局限性,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和掌握这种规律,并结合教学实际合理设计教学程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相长,才能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二、教材分析 1.话题。 本课选取的是新目标(八年级上册)UNIT10 I A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 展开讨论的。 2.语言点。 “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 / I’m going to be …” “How are you going to do that? I’m going to …” 3.目标。 引导学生根据图片领会所要谈论的职业话题,启发学生的思维。 掌握谈论此类话题的基本句式、词汇。 使学生了解关于一些职业的名称如何用英文表达。 Step 1 Lead-in vocabulary teaching Show some pictures of famous persons. 设计思路:以讨论日常生活中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明星,名人为话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本单元的新单词。 Step2 Talk about “How are you going to do if you want to be …?” For example, “I want to be an English teacher, and I’m going to study English very hard.” Listen to the tape and match the items below. 教学思路:先引导学生学会谈论新的句型结构,为下一步的话题深入做铺垫。让一个学生到黑板前根据听到的录音材料内容连线,锻炼和检查学生根据所听内容完成任务的能力。 Step 3 Ask students to work in pairs. Then, get some pairs to act their conversations out. 教学思路:在生活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激发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好奇心、表现欲以培养语言学习的信心。暴露容易出错的问题和错误,以培养孩子细心做事的习惯,从而使他们的思维更加缜密。 Step 4 .First, let students listen and finish the listening task. Second, ask a student to make a r eport to check their answers. Finally, listen again and repeat the tape. 教学思路:做听力的训练,不仅培养了听的能力而且让新的语言点在听力材料中再现,从而加以巩固,实质上是变换语言输入的形式。 三、教后记。

【2020-2021自招】天津市耀华中学初升高自主招生数学模拟试卷【4套】【含解析】

第一套:满分150分 2020-2021年天津市耀华中学初升高 自主招生数学模拟卷 一.选择题(共8小题,满分48分) 1.(6分)如图,△ABC中,D、E是BC边上的点,BD:DE:EC=3:2:1,M在AC边上,CM:MA=1:2,BM交AD,AE于H,G, 则BH:HG:GM=() A.3:2:1 B.5:3:1 C.25:12:5 D.51:24:10 2.(6分)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x-3)=m有实数根x1,x2,且x1≠x2,有下列结论: ①x1=2,x2=3;②1 > ; m 4 ③二次函数y=(x-x1)(x-x2)+m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坐标为(2,0)和(3,0).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0 B.1 C.2 D.3 3.(6分)已知长方形的面积为20cm2,设该长方形一边长为ycm,另一边的长为xcm,则y与x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A. B. C. D. 4.(6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的半径为1,则直线y x 2=-与⊙O 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离 B .相切 C .相交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5.(6分)若一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c ,内切圆半径是r ,则内切圆的面积与三角形面积之比是( ) A . B . C . D . 6.(6分)如图,Rt △ABC 中,BC=,∠ACB=90°,∠A=30°, D 1是斜边AB 的中点,过D 1作D 1 E 1⊥AC 于E 1,连结BE 1交CD 1于D 2;过D 2作D 2E 2⊥AC 于E 2,连结BE 2交CD 1于D 3;过D 3作D 3E 3⊥AC 于E 3,…,如此继续,可以依次得到点E 4、E 5、…、E 2013,分别记△BCE 1、△BCE 2、△BCE 3、…、△BCE 2013的面积为S 1、S 2、S 3、…、S 2013.则S 2013的大小为( ) A. 31003 B.320136 C.310073 D. 671 4 7.(6分)抛物线y=ax 2与直线x=1,x=2,y=1,y=2围成的正方形有公共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1 B .≤a ≤2 C .≤a ≤1 D .≤a ≤2

天津南开中学2019高考英语二轮专项练习:语法单项选择系列(1)(20200519174658)

南开中学2019高考英语二轮专项练习及解析:语法单项选择系列(1)1.Itsreportedthatover1billionpeoplewatchedtheliveopeningceremonyof______2017SouthAfric aWorldCuponTV. -----Yes,newscameas______shocktome. A.the;the B./;a C.the;a D.a;the 【答案】C 【解析】考查冠词。第一空特指2017年南非世界杯。第二空后的shock具体指指一件让人震惊的事情。句意:—据报道超过10亿人观看了2017年南非世界杯的开幕式。—是的。这个消息对我们是 一件让人震惊的事情。故C正确。 2、---Aren’tyougoingtobuythathouse?It’smodern. ---Yes,itis.ButI’mafraidIcan’t____suchanexpensivehouse A.spare B.share C.spend D.afford 【答案】D 【解析】动词辨析。A抽出,匀出;B分享;C花费;D承担得起…〔常常和can’t连用〕;句意:恐怕我买不起这样贵的房子。根据句意说明D正确。 考点:动词辨析。 点评:动词的用法在平时要注意比较,把一些形状类似的词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和区别。 3、Ithoughthimniceandhonest______Imether A.firsttime B.forthefirsttime C.thefirsttime D.bythefirsttime 【答案】C 【解析】考查名词短语转换成连词,连接时间状语从句。Thefirsttime…第一次…的时候。BD两项都是介词短语,单独做时间状语,不能连接从句的。句意:第一次我遇见她的时候,我认为他很诚 实且漂亮。巩固C正确。 考点:考查名词短语转换成连词。 点评:对于这个用法平时一定要积累:thefirsttime,everytime等。 4、Heisusedtosleepingwiththewindow______ A.close B.closing C.toclose D.closed 【答案】D

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的基本能力

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的基本能力 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发展与深入,对幼儿教师的专业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要具备一定的弹、唱、跳、画、说等专业技能和专业教育理论之外,观察、记录、分析幼儿活动、设计组织幼儿教育活动及教育科研能力,是新时代幼儿教育对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的要求。设计教学活动、说活动、说活动反思、评活动这是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 一、教学活动设计 (一)教学活动设计的含义 教学活动设计,是指教师在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研究教材,研究幼儿,查阅资料,设计方法,形成教案几个方面。它是展示教师个性化创造过程的真实记录,是教师教学行为和幼儿学习方式的体现。 (二)怎样进行教学活动设计 1、明确教学活动设计从哪些角度思考 教学活动设计包括:对幼儿的分析幼儿年龄特点分析 本班幼儿实际发展 分析教材内容 对教材的分析确立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的过程 找出活动重难点 选择适宜教学具 设计教学过程教师的教法 幼儿的学法 形成教案 2、具体分析 1)对幼儿的分析 (1)思考孩子的年龄特点 为什么我把对学习者的把握放在第一位,因为我们教学主要服务于教育对象,我们的教学成果最终作用于幼儿。所以我们选择教学内容时一定要想这个活动是不适合我们班孩子的年龄,在我们日常进行教材使用时,我们要思考,教学参考提供的内容,是否适合你班幼儿年龄水平。(小班的三个年龄段) (2)思考本班孩子发展的实际 教材是固定的,对象是可变的。同一个过程不适合全天下3岁的孩子。老师要了解本班孩子这心理发展、前认知水平、现阶段需要的发展,对内容进行相应调整,这是备课最重要的。 2)对教材的分析

(1)分析教材内容 首先,拿过教材首先要通读教材,对教材内容初步了解。明确活动是哪个领域哪个范畴的教学活动。回顾,对于这个内容本年龄段幼儿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 第二,分析活动内容,这节活动要让你教什么,让你教的内容,对于你们班孩子来说,是否可以接受,通过这个内容的学习,孩子可以得到什么发展,或是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或技能,这些都是你在备课时应该考虑的问题。 (2)确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结果,它规定了教学的主攻方向,是整节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制定教学目标是,要考虑三个层面 第一、从确定的角度考虑—以幼儿为主体确立目标,把“我”当成老师,而非你让幼儿怎样来做。 第二、从确定的维度考虑即认知、技能、情感。 第三、从使用的词汇考虑。这个词汇是的使用,也是检测教师教学活动的依据。学会、初步掌握、能够掌握、理解、模仿、创编,提出的词汇不同,对教学结果和幼儿学习结果的检测是不同的。 制定目标把握四个原则: 一要具体,--单一、可操作、便于检测。 二要明确,--三维目标清晰到位 三要适宜,--能够在一节活动中完成,并且适合幼儿的发展 四要全面,--能够整合多个领域 (3)重难点的确立 教学重点,是教材中最基本、最关键的内容。也是你这节活动需要幼儿掌握得部分。 教学难点,是老师在教内容的过程中,幼儿不易理解、掌握的部分。 确立重点难点要做到两看: 一看教学内容,根据目标确立重点、难点。二看幼儿。幼儿是学习的主人,确立重点、难点一定要分析幼儿原有的前认知水平,知识层次,心理特征、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发展方向等。老师要准确把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4)活动准备 活动的准备,对于活动的成功与否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是帮助幼儿理解、学习、掌握知识或是发展能力、抑或是激发兴趣非常重要的手段,也是解决教学难点的策略之一。 包括两方面的准备: 精神准备:包括教师、幼儿前期学习知识和经验的准备;环境的创设等 物质准备:活动材料的准备,包括信息技术手段的准备、教具、学具的准备等等。 (5)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完成一节课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这里涵盖着教师的教法和幼儿的学

解析天津市耀华中学2021年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3 分,共30 分) 1.甲乙两辆小车沿同一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 A. 运动时甲的加速度与乙的加速度之比为4:3 B. 运动时甲的加速度与乙的加速度之比为3:4 C. 相遇前甲乙最远距离为6m D. 甲乙同时开始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则甲的加速度,乙的加速度:,所以运动时甲的加速度与乙的加速度之比为1:4,故AB错误;当甲乙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在该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故C正确;由图可知,甲先运动3s后乙开始运动,故D错误。所以C正确,ABD错误。 2.有一列火车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第1分钟内,发现火车前进了180m.第6分钟内发现火车前进了360m.则火车的加速度为( ) A. 0.01m/s2 B. 0.05m/s2 C. 36m/s2D. 180m/s2 【答案】A 【解析】 由逐差法得x6-x1=5aT2,所以,选项A正确.

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质点静止地放在半径为R的半球体上,质点与半球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质点与球心的连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对半球体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B. 质点对半球体的压力大小为mgcosθ C.质点受摩擦力大小为μmgsinθ D.质点受摩擦力大小为mgcosθ 【答案】D 【解析】 【详解】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整体处于静止状态,而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所以半球体不受地面的摩擦力,故A错误;对质点受力分析,质点受重力、支持力及摩擦力,如图所示: 在三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合力为零,质点对球面的压力为mgsinθ,故B错误;摩擦力沿切线方向,在切线方向重力的分力与摩擦力相等,即f=mgcosθ,故C错误,D正确。所以D正确,ABC错误。 4.如图所示,、两物体叠放在一起,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保持相对静止地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 )

天津南开中学小卷

一、听力(计25 分) A)听对话,选择正确的答语(听两遍)(共10小题;每题1分,计10分)听第 1 段对话,回答第1-2 小题。 ()1. What does the boy want to borrow from Ann at first? A. A red pen. B. A red pencil. C. An eraser. ()2. What day is today? A. Saturday. B. Monday. C. Friday. 听 第 2 段对话,回答第3-4 小题。 ()3. Who has a new watch? A. Only Jack has. B. Only Lucy has. C. Both Lucy and Jack. ()4. Where is Jack 's watch made? A. In Shenzhen. B. In Shanghai. C. In Hong Kong. 听 第 3 段对话,回答第5-7 小题。 ()5. Has Han Mei seen Li Lei ' s book? A. Yes, she has. B. No, she hasn ' t. C. Yes, she did. ()6. What book did Li Lei lose? A. An English book. B. A Japanese book. C. A Chinese book. ()7. Who found Li Lei 's book? A. Miss Gao. B. Han Mei. C. A student of Class Three. 听第4 段对话,回答第8-10 小题。 ()8. How can the man get to the park? A.Turn right at the third turning, go to the end of the street. B.Turn left at the third turning, walk on until the end of the street. C.Walk along the street, go to the third crossing. ( )9. How far is the park away? A.Half an hour ' s walk. B. About two kilometers away. C. An hour by bus. ( )10. Which bus can the man take to the park? A.No.15 bus. B. No.50 bus. C. No.7 bus. B)听句子,从A B C三个选项中选择一个与你所听到的句子意思最接近的选项,每个句子听两遍。(共5小题;每小题 1 分,计 5 分) ( )11. A. It ' s two fifteen. B.It 's a quarter past one. C.It ' s one f-ofirvtye. ( )12. A. All the books are interesting. B.Some of the books aren 't interesting. C.None of the books is interesting. ( )13. A. The Greens have been to Paris. B.The Greens have gone to Paris. C.The Greens have left Paris. ( )14. A. You must clean your room every week.

教师教学技能的基本内容

教师教学技能的基本内容 一、教师教学技能的含义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教学理论,运用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等,使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受到思想教育等所采用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 二、教师教学技能分类的原则 1、目的性。为达到教学目标要求,教学中所安排的每一项活动,教师的每 一种教学行为都要有具体的目标指向。教学技能是教师的教学行为方式,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 2、激发性。教学技能的确定要有利于课堂上师生的交流,通过交流引起学 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为他们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心理条 件。 3、参与性。学习是经验引起的行为变化。其变化不是被动机械的,而是能 动积极的,学生只有自愿地参加活动,所取得的经验才能保持长久。 4、可观察性。在对每种教学技能学习以后进行实践的时候,是否掌握了这 些技能,应该是能够表现得出来,可观察得到的,即这些技能是可观察 的。 5、可操作性。在确定教学技能的时候,不仅要用形象、具体的语言对技能 进行描述,并且每项技能要能够被分解成不同的类型,以及操作过程的 构成要素。只有技能的构成明确具体,可操作性才能更强,技能的应用 才能更规范。 6、可测量性。对于反馈回来的教学信息如何衡量,首先要为技能的应用提 供参照体系,对每项技能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或应用原则。只有把自己 的实践与要求相对照,才能发现不足与成功,这样就会不断完善和提高。 三、教师教学技能分类 1、基本教学技能:语言技能、板书技能、教态变化技能、演示技能和讲解 技能。

2、调控教学过程的技能:导入技能、提问技能、反馈强化技能、结束技能 和教学组织技能。 四、基本教学技能 1、教学语言技能。指教师用正确的语言、语调、语义,合乎语法逻辑结构 的口头语言,对教材内容、学生问题等进行叙述,解释说明的行为方式。 (1)导入新课的语言要求。a、创设情境、引入材料,启发谈话导入新课时,教师的语言应富有感染力;b、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借 助实例导入新课时,教师的语言应该通俗易懂,富有启发性;c、 审题入手,类比、联系旧知识导入新课时,教师的语言应该清楚 明白,准确严密,逻辑性强;d、用巧设悬念的方式导入新课,教 师的语言应该是含蓄耐人寻味的。 (2)课堂讲解的语言要求。a、逻辑性。指准确使用概念,恰当地进行判断,严密地进行推理;b、透辟性。指阐发的透彻、尖锐,引 导得玲珑剔透,清澈见底;c、启发性。指充分激发学生习的内部 诱因,运用适时而巧妙的话语给学生以启迪、开导和点拔,培养 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思维能力。 (3)归纳、总结的语言要求。a、凝练性。指语言简练、简练要言不繁;b、严实性。指语言的质朴、严谨、实在,一切以促使学生提 纲挈领地领会问题的主旨为中心;c、延伸性。指顺延、伸展、向 新的深度和广度掘进。 2、板书技能。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黑板以凝练的文字语言、图表和 符号等形式,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 (1)语言准确,有科学性。板书语言要做到准确无误,避免出现词不达意、语言过滥的现象。 (2)重点突出,有计划性。a、由于课堂时间的有限性,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系统地、多样地进行学习,板书语言必须重点突出, 详略得当;b、板书内容要事先计划好,做到少而精,恰到好处,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活动。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新目标七年级上册 Unit1 What's this in English? 中心中学 年月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新目标七年级上册 Unit1 What's this in English? [案例背景] 本单元主要教学一些物品的名称,如:学习用品,服装,水果,家具等等。要求学生能熟练的用下列句型进行交流。 A: What’s this in English? B: It’s a pen. A: Spell it, please. B: P_E_N, pen. 本单元是七年级上册正式单元第一单元,位于26个字母学习完之后,字母的认读,单词的拼写,以及单词的读音也是本课的重点之一。 在课堂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到这节课的具体情况:位于第一单元,单词量较少,句型相对简单,绝大多数学生都已在小学学过该句型,但是,由于所教班级的学生来自六个不同的乡村小学,英语基础较差,水平参差不齐,虽然他们在小学已经学过这部分内容,但是小学英语和初中英语的要求是不同的,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还没有达到初中水平。鉴于以上原因,我认为做为第一单元来说,激发、调动学生兴趣是关键,让学生人人都动起来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尝试着在任务型的活动中让学生自己教会自己的方法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完成这节课的教学。教学过程中,结合我校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我设计了学生动手绘画比赛,小组问答学习,组内调查统计等几个环节,环环相扣,由浅入深,逐步推进,让学生在参与各项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自然而然地学到了新知识。课堂实践证明,这样的安排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优点,不仅调动了已经掌握了这部分知识的同学,让他们尝到了为人师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与此同时,还让那些不会的同学有了更强烈的学习欲望,更多的学习机会,消除了师生之间的隔阂,让他们从自己的同学中学习,他们感到自然,易于接受。达到了“兵教兵”的目的,这也不失为本节课的一大闪光点。 [案例描述]

天津市耀华中学张楠老师—Na2O与Na2O2的性质比较

Na O与Na2O2的性质比较 2 By Dr.Zhang 张楠

Na 2O 2与Na 2O 的性质比较 性质Na 2O Na 2O 2 阴离子O 2-O 22-过氧根离子(-1价) 物质类别碱性氧化物过氧化物By Dr.Zhang 色态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 与H 2O 反应Na 2O+H 2O=2NaOH 2Na 2O 2+2H 2O=4NaOH+O 2↑与CO 2反应Na 2O+CO 2=Na 2CO 3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与HCl 反应 Na 2O+2HCl=2NaCl 2Na 2O 2+4HCl=4NaCl+2H 2O+O 2↑

Na 2O 2与Na 2O 的性质比较 性质Na 2O Na 2O 2 氧化性弱氧化性(Na +体现氧化性) 强氧化性(O 22-体现氧化性)漂白性无 有(氧化漂白,不可逆) By Dr.Zhang 稳定性2Na 2O+O 2 2Na 2O 2相对稳定 制取 6Na+2NaNO 24Na 2O+N 2↑ (不作要求)N 2对Na 2O 起保护作用 2Na+O 2 Na 2O 2 用途 制NaOH 漂白剂、消毒剂、供氧剂(防毒面具、潜艇)、制取氧气

Na2O2与Na2O的性质比较 1、氧化物分类 (1)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Na2O (2)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O2 (3)两性氧化物—与酸和碱反应均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O3 如:Al 2 (4)不成盐氧化物—不能与酸或碱反应的氧化物。如:CO (5)过氧化物、超氧化物等—氧元素的化合价不是-2。 O2(过氧化钠)、KO2(超氧化钾) 如:Na 2 By Dr.Zhang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英语命题大纲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英语)命题大纲 根据全国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英语)简章,结合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实际与发展趋势,制定大赛命题大纲。 一、命题原则 1.知识技能考查与综合素质评价并重 本大赛既重视考查中小学英语教师的职业技能,包括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以及课堂教学技能,也要重视透过知识和技能考查教师的基本素质,包括语言观念、教育观念和英语教学中所体现的科学发展观;既要重视考查教师语言知识的扎实、完整,以及语言技能和教学技能的熟练,又要重视知识和技能的正确、灵活运用;既要重视微型课、公开课的当堂效果,也要重视考查其后续效果。 2.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试题中的政策、理论题目必须抓住课程改革和英语教育、教学理论中的基本概念,不求偏、难、全,重在考查教师用正确的理念解决日常教学,特别是课程改革实验以来所出现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以考查教师从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上解决问题的能力,杜绝官话、套话,鼓励灵活运用和创新能力。理论阐述题部分倡导在不违背课程改革精神的前提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搞一言堂和本本主义。在微型课和公开课的教学中更应注重考查教师运用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方面要重视教学实效,另一方面要通过课堂教学考查教师对基本理念的理解与运用,反对形式主义,以科学、高效为评价教学的最重要标准。 3.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并举 本大赛在命题和评分标准的制定中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的原则,继承我国传统外语教学方法中被证明为行之有效的理念和做

法,不以新与旧作为取舍的标准。同时鼓励学习、借鉴国外语言教学研究之精华,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消化、运用。 4.全国统一标准与不同地区差异兼顾 为体现技能大赛对于教师继续教育的指导性,大赛试题和评审必须坚持统一标准,但同时又要考虑到我国各地区之间的差异,在命题中要根据地区特点增加选择性,在评定等级中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在符合外语教学规律的基础上,鼓励教学方法的地方化和多样化。 5.不同组别试题和评分标准共性与特性相统一 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的赛题在命题原则上既要体现英语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方面的共性,又要考虑到不同组别的差异。如小学组赛题要突出教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中组突出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侧重听说技能;高中组在重视双基教学的基础上,侧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但各组别的赛题都必须高度重视双基教学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策略,为进一步学习和使用英语打好基础。为鼓励教师加强业务进修,促进教师继续教育,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命题要有一定的难度,以拉开差距,择优选取,但不能脱离各组别教师的实际情况。不出偏题、怪题,重点考查参赛教师的知识结构、技能水平及实际运用能力和基本素质。 二、赛题类别 1. 初赛赛题类别 分为小学、初中、高中三卷,三卷均含三部分内容:政策与文件、英语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教学技能。

中学英语教学案例

中学英语教学案例 分析(1) What things can harm the environment ? What do you think we should do to improve our environment ?)活动目的:通过列举污染源,学生更清楚当前环境的不仅如人意,保护环境刻不容缓,从而使学生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他们动脑筋,想办法,积极讨论保护环境的措施,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活动过程: T: There is much pollution all over the world now . Can you tell me what it is ? (学生很快地回答) Ss: Water pollution ; Air pollution; Noise pollution;soil pollut ion …etc. T: Do you know what causes water pollution ? Ss: Factories pour waste water into rivers and lakes . T: All the factories ? Ss: No . T: What factories ? Ss: Paper factories , printing and dyeing mills , plastic factories…ect. (学生不会用英语说“印染厂及塑料厂”,他们说中文,我说英文。)T: What else can cause water pollution ,too? 1/7

Ss: Some people throw rubbish into rivers and lakes . T: How can we help to solve this problem ? (学生们分组讨论解决办法。) Ss: We can advise the directors of these factories to stop pouring waste water into rivers and lakes . T: If they don’t accept your advice ,what else can we do ? (学生们讨论更热烈了,过了一会儿,他们七嘴八舌地说:)Ss:1. We can write a letter to Green China about it . 2. We can also ask newspaper reporters and TV station reporters to report these factories . …… T: There is a paper factory in my hometown .It pours waste water into the river every day . The people in the town drink the water of the river every day . They have advise the leader to stop pouring waste water into the river many times .But he never accepts it . Can you write a letter about it to the Green China ? (学生异口同声说“Yes”。由于写作太费时间,这封信作为回家作业,请同学们写在作业本上。) T: You have told me what causes water pollution

2019-2020学年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绝密★启用前 天津市耀华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数学学科试卷 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 ο ο ο ο 105sin 15cos 75cos 15sin +等于 A. 0 B. 1 C. 23 D. 2 1 2. 把函数x y cos =的图象上的所有点的横坐标缩小到原来的一半(纵坐标不变),然后把图象向左平移 4π 个单位,则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 A. )421cos(πx y += B. )42cos(πx y += C. )82 1cos(πx y + = D. )2 2cos(πx y += 3. 7.03=a ,37.0=b ,7.0log 3=c ,则c b a ,,的大小关系是 A. b a c << B. a c b << C. a b c << D. c a b << 4.设R ?∈,则“=0?”是“()=cos(+)f x x ?()x R ∈为偶函数”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已知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 且在区间[0,)+∞单调递增. 若实数a 满足212 (log )(log )2(1)f a f f a ≤+,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1,2] B .10,2?? ??? C .(0,2] D .1,22?? ???? 6. 在ABC ?中,若tan tan 33tan A B A B +=?,且3 sin cos B B ?= , 则ABC ?的形状为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 C. 等边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

教师要具备新的教学技能和能力

教师要具备新的教学技能和能力 过去,教师很重视教学基本功的练习,语言、板书、绘画作图等。 这是一笔宝贵的教育财富,应当保持和发扬。为了适应新课程,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教师还应该具备新的教学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开发和整合的能力、将信息技术和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广泛利用课程资源,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一、具备一定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工程中的普遍应用,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教学活动总是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工具展开的,教学活动的具体过程、组织方式及质量效益都和教学活动中使用的工具有关。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问题,加强信息的应用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工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心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二、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

过去教师有统一的教材、教参,教师过分的依赖影响了其创造性的发挥。新课程各种版本的教材没有了这些许多方面的规定,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更大了,弹性变大,为教师和学生留下了很大的创造余地。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运用适合实际、有效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充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教师再不是讲授甴别人编写而不能变动的课本,而是不仅会教“自己的书”,还能参与编出“适合自己学生”的书来。 同样一课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方法,这就是教师对课程开发与整合。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探究事物本质的需要,也有一种获得新知的体验的需要,同时还具有获得别人认可与被人赏识的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要求教师必须营造一定的教育环境和采用适当的方法,从学生喜欢的生活场景和情境中,建立生活与教学内容的联系。创设利于学生探究的情境,使学生获得丰富的体验。体验是一种买不到的财富。 三、具备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新教材提供给教师很多新的教学方式,有趣、新颖、独特、生动,每一部分内容都充满新意,每一节课的形式也不尽相同。新课程的教师需要不断更新,加强对新知识、新领域和新发展的认识和了解,提高适应能力。同时要能够指导掌握学生学习的方法,只有进行创造性地教学,才能适应新课程教学的需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