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语习得定性研究方法述评[1]

二语习得定性研究方法述评[1]

二语习得定性研究方法述评[1]
二语习得定性研究方法述评[1]

[收稿日期]2000-06-12

[作者简介]庞继贤(1953-)男,浙江宁波市人,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二语习得、语言学方法论和语言理解的认知理论研究;王敏(1972-)女,陕西安康人,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二语习得定性研究方法述评

庞继贤,王 敏

(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310027)

[摘 要]在国外,应用语言学研究开始越来越注意到定性研究的重要性,改变了定量研究几乎一统天下的局面。

在我国,定性研究也开始逐步得到应用语言学界的重视。本文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方法对比的基础上,从哲学基

础、过程、特点等方面对定性研究进行了深入的探析,指出定性研究方法为二语习得研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手段。

[关键词]定性研究;二语习得;定量研究

[中图分类号] H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942X (2001)02-0138-06

Q ualitative R esearch Method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tudies :a Critical R evie w

PANGJi 2xian ,W ANG Min

(School o f Foreign Language Studies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7,China )

Abstract :In the W est ,there is a gradual shift of em phasis from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in ap 2

plied linguistics.The near dominance of quantitative methods has thus begun to change.The field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China has

als o recognized the im portance of this research paradigm.Based on a com parative analysis of these tw o methods ,the present paper ex 2

amines the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research tradition from a philos ophical basis.It is our contention that qualitative method 2

ology offers an im portant tool in the realm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tudies.

K ey w ords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

近十年来,二语习得研究已逐渐由简单粗糙的印象型、感觉型的经验总结或主观的思辨性研究转向有数据、有统计、有分析的以定量为特征的实证研究。但是,在一片定量的欢呼声中,另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定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却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在我国应用语言学界更是如此。据统计,在1988-1997年国内四种核心外语期刊所发表的学术论文中,属定性研究的仅占2%[1]。许多人对定性研究方法存在种种误解,有人甚至将定性研究方法等同为“非定量研究”,是与定量研究相对立的非科学的方法。事实上,定性研究是指那些以访谈、观察等系统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的材料性研究(em pirical studies ),同定量研究一样,是一种具有科学精神和坚实的理论支撑的科学探究方法。本文在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对比的基础上,从步骤、研究过程及其在外语或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探析定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价值。

一、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对比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哲学基础完全不同。定量研究强调世界万物的因果关系,认为一切事 第31卷第2期

2001年3月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Zhejiang U niversity(H um 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V ol.31,N o.2M ar.2001

831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1卷

情的发生都遵循因果定律(causal principle),都有其缘由。根据Van Lier的解释[2],因果定律无非是说宇宙中一切事件的发生都是有条件的,当某种条件得到满足时,就会无一例外地产生某种结果。以这种哲学思想为理论基础的定量研究注重实证的、实验的方法。在应用语言学研究领域里,研究者认为语言习得的产生也应该是由一系列的条件所引起的。如果我们能找出这些条件并把渴望学习外语的人置于这些条件之下,那么理想的结果就会自然地产生。由此,研究人员常将语言习得的情景模拟为实验室的条件,在此条件下,区分变量,并对各种变量进行理想化的、人为的操纵和控制,以期产生出人人都能观察得到的“客观”结果。然后,采用统计的方法对或然性、相关性、显著性差异等因素进行验证,在有关变量之间建立起一种简略明了的、直接的因果关系。无疑,定量研究具有很多优点,譬如,数据信度高,具有可重复性,结论具有概括性,外部效度高等[3]。

然而,定量的研究方法具有明显的不足。二语习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常常不是线性发展和具有明显因果关系的[4]。影响语言习得的因素纷繁复杂。这些因素具有内化的,不可观察的特征;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互动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所以,要百分之百地模拟实验室的条件,并对有关变量做到真正的控制是很难的。人们已日益认识到,在实验室条件下从规范实验中得出的结论同二语习得的实际常常并不完全相符,尝试在语言习得中建立起一种简单的线性的因果关系的努力往往是失败的。Van Lier曾经指出[2],当我们能够在两种现象之间建立起如同抽烟与癌症之间的这种直接联系时,实验方法无疑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可是,认为在语言习得中也存在这样的“必然联系”则是令人怀疑的,除非我们退回到行为主义的极端方式。他还指出,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简单的因果论不适于描述语言习得完全是因为“教不等于学”这个事实:在许多情况下,“学”并不是“教”的结果,或虽然“教”了,但“学”并没有随之产生。德国哲学家洪堡特也曾表达过相似的观点,认为教语言是不可能的,教师只是为“学”创造了“促成”条件,而非“决定”条件。20世纪60年代,美国曾有几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对比研究。这些研究都在实验或准实验的框架内进行,实验的假设非常大胆,步骤也极为繁琐,但都以失败而告终[5]。

定性研究的哲学基础在于强调人的主观作用,认为外部世界的规律性只是人的主观意识的反映,认为“真理”是相对的。这种方法源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当时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主张在自然环境下观察人的行为,研究者不干预自然环境,也不影响被调查者,调查结果是从当事人的角度去描述所观察到的规律。由于研究者对定量研究结果的普遍不满和应用语言学自身理论的发展,定性方法被引入语言习得研究。研究目的不再局限于教学方法的优劣对比,研究环境转向自然、真实的语言课堂,而且材料的性质、采集与分析方法以及被试在研究中的地位也都有了改变[6]。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主要区别可归纳如下:

1.定量研究主张把各种变量从自然环境中孤立出来,通过对这些变量的操纵和控制找出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定性研究则非常重视变量产生的环境,强调在自然环境中观察二语习得行为。定性研究中研究者不对环境进行操纵,不对被试的正常行为进行干预,而是在自然环境中对被试的行为进行全面的观察;有时研究者本人直接参与二语习得的过程,以参与者的身份获得亲身感受,以使所收集到的材料真实、丰富、深刻。

2.定量研究通常以假设为出发点,事先预示哪些变量将成为研究的核心;而定性研究以观察材料为出发点,事先并不形成假设,研究问题在研究过程中逐渐显现,并常常不断变化。LeC om pte和G oetz曾指出,定量研究的目的是找出材料来证明一个假设或理论,而定性研究旨在发现一个理论来解释材料[7]。

Seliger和Shohamy曾提出了划分语言习得研究方法的四个参量(parametres)[8]:(1)综合法和分析法。综合法把研究对象看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整体,以便清楚观察各个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研究顺序是从部分到整体;分析法则把研究对象分割成孤立的成分,对各个成分进行详尽研究之后,

再把它们“组装”起来,统观整体呈现的各种关系,研究顺序是从整体到部分。(2)归纳法和演绎法,即研究的目的是生成假设还是检验假设。(3)各种因素控制程度,即对研究环境或变量的操纵程度。(4)材料收集和分析,主要是指材料收集的明晰度。如果收集材料的范围窄,聚焦点小,就很容易引起被试对材料的注意。被试清楚地知道在调查什么,并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使所收集到的材料被扭曲,这样明晰度就很高;反之,明晰度会降低,保证材料的自然性和真实性。如果用这四个变量来衡量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可将这两种方法放在一个连续体的两端:[8]

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1.综合的/整体的←分析的/部分的2.归纳的←演绎的3.控制程度/低←控制程度/高4.材料收集的明晰度/低←

明晰度/高二、定性研究的过程和特点

定性研究不像定量研究那样有一套规范化的、严格的程序和步骤。Jacob 曾说,定性研究的设计是在研究过程中“自然涌现出来的”。有些人把定性研究的设计模式比作漏斗或“倒金字塔”,因为观察问题的顺序是从一般到特殊。也有人把它比做一个螺旋体,因为在材料收集过程中,观察与分析往往是循环和重复的。随着定性研究的深入,不同分析阶段会把研究者的注意力引向被观察现象的不同侧面,所以定性研究是开放性的,研究的方向由具体的研究环境所决定。基于上述原因,严格地说来,定性研究并没有规定性的步骤,只有一些指导性原则[8]。这些原则可归纳如下:

1.界定所描写的现象。

定性研究采用的是综合的方法,即从整体到部分,这就意味着在观察的某个阶段,范围必须缩小。在研究的初期,研究者常常没有明确的观察焦点,尽量采取开放式的态度来观察所发生的一切。但在后期就有必要缩小观察范围,决定哪一层次的行为单位应是观察的焦点。

2.材料收集的定性方法。

定性研究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收集材料。同一研究常常会使用几种不同的方法,以对某一事件或活动进行全面的描写。常用的方法有观察、问卷调查、采访、个案研究、日志研究、有声思维(think -aloud )材料研究、口头报告等。因为材料的来源广且收集方法各异,定性研究所带来的启示远远多于那些仅凭单一手段,如一次实验或一次测验来采集数据的研究方法。

3.从材料中总结规律。

定性研究不以特定的、非常具体的研究问题或假设为出发点,材料的收集只有一个大的目标,所获得的材料常是未经筛选的原始材料。因此,在材料收集工作完成之后,研究者必须深入进去,找出其中所存在的、重复出现的规律。例如,在研究语言课堂的话轮替换时,第一步是用录相机把课堂情况录下来,然后观看录相带以找出课堂中的话轮替换模式:某种请求形式出现的频率是否比其他的高?课堂上教师的请求行为是否与日常生活中的请求行为有区别?学生采用何种行为请求教师重复所讲内容?等等。在这些规律性现象的基础上,研究者开始构想自己的假设或着手挖掘隐藏在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4.验证结论的有效性。

931第2期庞继贤,王 敏:二语习得定性研究方法述评

041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1卷

从材料中总结出规律以后,研究者就要回到材料中或收集更多的材料来检验这些结论的有效性。为排除材料分析过程中主观因素的干扰,研究者常采用三角互证(triangulation)来检验自己的结论。所谓三角互证,就是从不同的来源、采用不同的方法收集关于同一行为或规律的材料。具体说来就是来源不同的材料可以相互印证,相同的材料可以由不同的研究者再分析一遍,看看得出的结论是否相同。导致定性研究失败的原因通常有两个:其一,研究不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或材料不能反映语言学习者在非研究环境中的正常行为。也就是说,所观察行为在材料收集过程中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被扭曲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把研究过程重复一次,观察第一次收集到的材料是否与第二次收集到的不同;其二,在解释材料时没有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这个问题可通过三角互证得到解决。因此,在定性研究中,三角互证是提高研究的效度的一种重要手段。

5.研究过程的重复循环。

在对数据进行初步的分析之后,应再次确定研究范围,以缩小视线。这个过程就如上文所提到的是漏斗式的,研究范围不断缩小。研究者通过重复材料和材料的收集过程,使研究的焦点越来越明确。例如,我们时常会发现在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性格外向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大都比内向的学生好,而到了高级阶段,许多内向的学生则显示出了很强的实力和优势。这种现象就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性格与英语学习之间有没有关系?有多大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等等。

Nunan在回顾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定性研究的六个特点[7]:(1)环境性(contex2 tual):研究不是在实验室或模拟的情景中,而是在实际环境中进行的;(2)非干扰性(unobtrusive):研究者不操纵或控制被观察的现象;(3)长期性(longitudinal):周期长,通常会历时数周,数月甚至数年;(4)合作性(collaborative):定性研究一般有多个参与者,包括研究者、教师和学生;(5)解释性(interpretive):研究者对材料进行解释性的分析;(6)有机性(organic):研究问题或假设与数据的收集和解释相互作用。问题和假设是在收集和解释材料的过程中出现的,而不是由研究者事先决定的。

三、定性研究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意义

定性研究以材料为出发点,注重多渠道地采集材料,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地观察和描写(thick description),并强调对材料的深入分析和解释(thick explanation),从描述充分走向解释充分。它所独有的方法和特点为二语习得研究中的解释创造了条件。

定性研究坚持整体原则(holistic)和主位原则(emic),重视在社会文化背景下研究语言习得[9]。60年代,Chomsky提出“语言习得机制(LAD)”假说,认为语言能力只是人的头脑中一组内化的语法规则,语言学是心理学的一部分,研究语言的最终目的是揭示人脑的本质和人的本质[10]。在他的影响之下,学者们普遍认为语言习得是一个个体化的心理过程,完全是在人的大脑中进行的。因此,在80年代以前,语言习得研究的主要取向是认知———心理研究,主要方法是以逻辑实证主义(logical-positivistic)为基础的统计分析[11]。这种研究把语言习得同环境完全割裂开来,只能反映习得过程中的某一个方面,对许多问题和现象很难解释充分。70年代,随着语言学理论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语言在特定文化背景中的社会意义,认识到语言习得同时也是社会与文化的习得。许多研究表明语言教学的方法,学习者的策略和习得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定性研究坚持整体观,在研究中不仅考察被试的个体学习行为,而且充分考虑社会文化环境对这些行为的影响力[12],要求在采集和分析材料时必须把研究对象与其产生和存在的环境联系起来。因此,定性研究把一切与语言习得有关的因素都纳入到研究范围之中,对语言习得进行全面地

考察与分析,大大提高了语言习得研究成果的解释力。定性研究的主位原则也强调语言习得是在一定情境中发生的一种社会活动;在研究中,研究者必须对语言使用的情境和互动因素保持敏感,真实反映研究对象的经历和感受,努力获得当事人的“主位”视角[1]。正是为了获得这种视角,许多研究者直接参与到语言习得的过程中。这往往要求他们采用定性的、自然的、互动的方法采集和分析材料。研究主体不再是客观冷漠的“研究者”,研究对象也不再是被动的、被控制的、被操纵的“被试”,双方在互动的过程中建构真实、自然的二语习得的情景,保证了研究成果的有效性,提高了研究的解释力。

定性研究采用综合的、归纳的方法,有利于揭示二语习得的内部规律性。现代各种流派的语言学家都赞成把语言看成一个系统。结构主义的奠基人Saussure 认为语言是一个系统,它的任何成分都可以而且应该从它们共时的连带关系方面加以考虑。语言即是一个系统,它的各项要素都有连带关系,而且其中每项要素的价值都只是因为其他各项要素同时存在的结果。Bloom field 也认为,语言作为一个可行的信号系统,只有数量不多的信号单位,而信号所表示的却是实际世界的全部内容,其差异是无穷无尽的。Halliday 提出了系统功能语法,认为语言中的每一个因素都可根据它在整个语言系统中的功能来解释。Chomsky 虽然在方法论上反对归纳法,但他也承认生成语法是一个规定系统,用某种明示的、定义得很好的方法对句子进行描述[13]。因此,语言习得也不可避免地具有系统性,它包含了各种纷繁复杂的成分,这些成分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例如,在习得be 动词时,其他方面的习得(如时态、语态、人称和数的配合)等也在同时进行。如果人为地把这些成分割裂开来,单个地进行研究,研究对象似乎是没有穷尽的,不仅事倍功半,而且研究成果有很强的片面性,不具有充分的解释力。定性研究的方法把语言习得看成是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整体,强调各个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便于把杂乱无章的单个因素范畴化、简约化,通过系统化地收集和分析材料,概括出语言习得的全貌,揭示出其中固有的规律,描写充分为解释充分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定性研究能够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对语言习得进行描写和解释。语言习得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研究对象的语言学习行为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同时,语言习得在动态发展过程中又往往是相对稳定的。在每一个阶段,各个组成成分之间保持着某种特定关系,受到某些特定环境因素的制约。因此,要对语言习得作出全面深刻的描写和解释,不但要描述和分析各种关系的静态排列,更要描述它们发展变化的过程。如前文所述,定性研究坚持全面和系统化的原则,注重从共时角度研究语言习得系统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制约其发展的各种环境因素,描写出语言习得在某一时期的状态。更重要的是,定性研究讲究长期性,是一种面向过程的动态描写,强调从历时角度描述和解释语言习得行为在一个较长时期内的发展与变化。通过这两个角度的观察和分析,定性研究客观真实地反映出语言习得的发展规律以及制约其发展的内外部因素,研究成果对各种语言习得行为的发生和发展有很强的解释力。

四、结 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定性研究所独有的理论基础、过程和特点奠定了它在二语习得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在国外,应用语言学的研究已日益重视定性研究,改变了定量研究几乎一统天下的局面。在我国,学术界也开始认识到定性研究的重要性。目前,我们正在大力提倡外语教师提高科研能力,向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转变,加强定性研究的普及工作显得尤为必要。强调定性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并非否定定量方法,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二语习得研究发展的未来在

141第2期庞继贤,王 敏:二语习得定性研究方法述评

241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1卷于发挥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的各自优势,在于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有机结合。

[参 考 文 献]

[1]高一虹,李莉春,吕 .中西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发展趋势[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2):8-16.

[2]Van Lier,L.E thnography.Bandaid,Bandwag on,or C ontraband?[A]In Brum fit,C&M itchell,R.(eds)Research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I[Z].E LT D ocument:133.1989.33-53

[3]刘润清.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29-35.

[4]庞继贤.外语教学中的行动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1998(2):106-110.

[5]Allwright,D.and K.Bailey.F ocus on the Language Classroom[M].Cambridge:CUP1991.X vii-X viii,7.41.

[6]M cD onough,J.&S.M cD onough.Research M ethods for English Language T eachers[M].London:Arnold.1997.114.

[7]Nunan,D.Research M ethods in Language Learning[M].Cambridge:CUP.1992.53-73.

[8]Seliger,H.W.&Shohamy E.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M ethods[M].Ox ford:OUP.1989.113-118.

[9]Cumming,A.(ed.)Alternatives in TES O L Research:Descriptive,Interpretive,and Ideological Orientations[J].TES O L Quarterly,1994

(28):673-703.

[10]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211.

[11]Lazaraton,A.Qualitative Research in Applied Linguistics:A Progress Report[J].TES O L Quarterly,1995(29):455-472.

[12]Davis,K.A.Qualitative Theory and M ethods in Applied Linguistics Research[J].TES O L Quarterly,1995(29):427-453.

[13]桂诗春,宁春岩.语言学方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93-105.

[责任编辑 陈 双]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文献综述

关于商业片植入式广告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受众心理的关注及营销策略、传播方式的使用 文献综述 姓名:王丹 20090257 曾艳 20090261 杨斯琦 20090259 唐梦佳 20090256 余颂庆 20090260 张文 20090262 吴霜 20090258 班级:市场营销03班 指导老师:杨代福 时间:2012-03-10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行业竞争加剧等原因,商业片植入式广告异军突起,事实上,这种广告模式由来已久,也并非中国特色。植入式广告源于欧美,发展较为成熟,我国的植入式尚处萌芽阶段,负面问题频发,饱受舆论质疑。但不可否认的是,植入式广告不但比传统硬广告更有优势,而且也是快速收回投资成本、降低商业风险急加速媒介产业循环的好方法,作为产业链上重要一环,其存在不仅具有合理性,而且具良好的发展前景。那么,如何使商业片的植入式广告快速的进入其下一个发展阶段成为现阶段的重大问题。因此,对于影响植入式广告效果的重要因素(营销手段、传播方式以及受众心理),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思考我们。 【正文】 一、植入式广告的文献研究现状 植入式广告于上世纪20年代至20年代末开始萌芽、2000年以后才真正进入蓬勃发展期,虽然相对于传统传播形式的广告,植入式广告的发展历史并不长,但是以商业片植入式广告为代表的植入式广告已经成为广告发展的一股不可抵挡的趋势,而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植入式广告发展的方方面面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呈现出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理论学说及典型案例,对于植入式广告产业发展发挥了作用。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看,对于植入式广告的研究成果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对于植入式广告的理论体系依据研究 关于植入式广告所依据的理论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播学理论的体现与运用;张金海在《20世纪广告传播理论研究》一书中指出,植入式广告在现代广告业的发展中越来越引人注目,体现了现代广告逐渐将目光放在广告传播的社会文化关注,而巧妙地利用传播学中的归因理论和“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理论,则可以将这种关注的社会化效果扩大;而吕善锟在其论文《电影中植入式广告的理论依据》中则明确提出,植入式广告之所以比传统的商业广告有更好的说服效果,正在于其运用了传播学中的归因理论、两级传播理论、“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以及模仿理论等。

考研教育研究方法知识点整理

教育研究方法知识点整理 一、教育研究概述 (一)教育研究的界说—— 1.教育研究的含义:以发现或发展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以促进一般化原理、原则的发展; 2.意义:①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②改善教育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的发展和改革;③完善和发展教育理论;增强研究者的研究能力,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 3.教育研究的类型:(1)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2)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3)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二)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历程—— (1)直觉观察时期:从古希腊至16世纪,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前,教育研究方法论是在朴素唯物论基础上的直觉观察时期,具有朴素性和自发性的特点;采用观察法以及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思维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并形成理论;辩证法的初步运用以及朴素的系统观; (2)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17世纪至20世纪初,以经验论(培根)和唯理论(笛卡尔,试图将两者结合起来的是康德)两个派别的形成以及实践中重思辨、逻辑和分析为基本特征;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心理学思想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主张教育要适应自然,并从自然科学中移植“实验方法”;(3)形成独立学科时期:20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构成教育研究方法体系的大部分方法是从其它学科移植而来的;教育研究方法理论中的两个基本派别进步

派与传统派、实证的与思辨的、实用的与理论的进一步分道扬镳,各自的发展研究为方法论的发展开拓了新领域;受西方哲学非理性主义、唯科学主义思潮及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影响;教育科学领域内分科的学科研究方法也同时取得显著进展;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还受到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论的和心理学及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两个方面因素的直接影响; (4)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研究方法的变革: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科学哲学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冲破了对科学理论的静态的逻辑分析,把对方法论的研究同科学发展的历史联系起来;科学对自然和社会的研究越来越广泛、深入;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科学研究课题的复杂性、综合性在日益加强,科学研究手段日益复杂、精密,科学研究成为集体的、综合的事业; (三)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及问题 1.特征:①重经验描述,缺乏理论概括②重先王之道,遵循历史传统③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脱节④思维方式整齐划一、整体直观; 2.现状:①研究的主体在不断地扩大;②研究的范畴在不断拓展;③研究的问题意识增强;④研究角度和方法多元化; 3.存在问题:①多元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没有得到重视;②定性和定量的综合研究不够;③从个人经验出发的感悟性、思辨性研究依旧占据教育研究的主流,应加强科学实证性;④不善于吸收利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 (四)教育研究的主要趋势——①自然化、生态化②综合化(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多变量实验设计)③多文化趋势④现代化;

文献综述的主要方法

文献综述的主要方法 文献综述抽取某一个学科领域中的现有文献,总结这个领域研究的现状,从现有文献及过去的工作中,发现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角度。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分析综合当前该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从而揭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为后续研究寻找出发点、立足点和突破口。 文献综述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在国外,宏观的或者是比较系统的文献综述通常都是由一个领域里的顶级“大牛”来做的。在现有研究方法的著作中,都有有关文献综述的指导,然而无论是教授文献综述课的教师还是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大多实际上没有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而到了真正自己来做研究,便发现综述实在是困难。 约翰W.克雷斯威尔(John W. Creswell)曾提出过一个文献综述必须具备的因素的模型。他的这个五步文献综述法倒还真的值得学习和借鉴。 克雷斯威尔认为,文献综述应由五部分组成:即序言、主题1(关于自变量的)、主题2(关于因变量的)、主题3(关于自变量和因变量两方面阐述的研究)、总结。 1. 序言告诉读者文献综述所涉及的几个部分,这一段是关于章节构成的陈述。在我看也就相当于文献综述的总述。 2. 综述主题1提出关于“自变量或多个自变量”的学术文献。在几个自变量中,只考虑几个小部分或只关注几个重要的单一变量。记住仅论述关于自变量的文献。这种模式可以使关于自便量的文献和因变量的文献分开分别综述,读者读起来清晰分明。 3. 综述主题2融合了与“因变量或多个因变量”的学术文献,虽然有多种因变量,但是只写每一个变量的小部分或仅关注单一的、重要的因变量。 4. 综述主题3包含了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的学术文献。这是我们研究方案中最棘手的部分。这部分应该相当短小,并且包括了与计划研究的主题最为接近的研究。或许没有关于研究主题的文献,那就要尽可能找到与主题相近的部分,或者综述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提及的与主题相关的研究。 5. 在综述的最后提出一个总结,强调最重要的研究,抓住综述中重要的主题,指出为什么我们要对这个主题做更多的研究。其实这里不仅是要对文献综述进行总结,更重要的是找到你要从事的这个研究的基石(前人的肩膀),也就是你的研究的出发点。 在我看来,约翰.W.克雷斯威尔所提的五步文献综述法,第1、2、3步其实在研究实践中都不难,因为这些主题的研究综述毕竟与你的研究的核心问题有距离。难的是第4步,主题3的综述。难在哪里呢?一是阅读量不够,找不到最相

二语习得文献综述

二语习得的母语迁移研究 引言: 二语习得的母语迁移现象既属于语言学范畴,亦属于心理学范畴。第二语言习得,简称为二语习得,通常指母语习得之后的任何其他语言学习。“母语迁移”指的是,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即母语的使用习惯会直接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并对其起到积极促进或消极干扰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学习第二语言,这里主要指的是英语,已经是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然而,在学习第二语言中,人们或多或少的受到母语的影响,导致不理想的结果。“中式英语”现象的出现正是由于母语迁移的负效应的影响,英语学习者由于受到本身母语知识体系的影响,在潜意识中把母语的知识体系移植到英语应用上。对于二语习得中母语迁移的研究,为第二语言学习者提供了新思路;有利于国内英语教学的发展,启发教师帮助学生克服母语迁移的干扰,促进迁移,从而提高外语教学的成效。 1.二语习得母语迁移研究的方面 在相关文献中,大部分专家学者都是从语言迁移的理论,母语迁移的表现形式,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表现以及二语习得母语迁移现象对教与学的启示这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二语习得的母语迁移,下面就从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1.1母语迁移的研究历理论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行为主义控制语言学习以及语言教学;二十世纪六十年代Lado在行为主义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对比分析假说。20 世纪 60 年末到70 年代初,乔姆斯基普遍语法观点,过渡语( inter—language,也称中介语) 理论、错误分析( error analysis,也称偏误分析) 兴起。在对比分析研究中展开了大量实证研究,其中相当一部分研究结果确实证实了 Lado 等人的理论但是,也有一些实证研究指出了“距离 = 难度”理论所不能解释的现象,发现学习者往往是在母语与目的语表面上相似的地方更容易犯错误等,同时对比分析对于学习者错误的预测能力也受到了质疑。1970 年代末、1980 年代初,标记理论被引入母语迁移现象研究领域。1990 年代以来,基于语言共性,一系列新的母语迁移理论涌现出来,如最小树假说,弱迁移假说,全迁移假说,整体损伤说等,但

二语习得定性研究方法述评[1]

[收稿日期]2000-06-12 [作者简介]庞继贤(1953-)男,浙江宁波市人,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二语习得、语言学方法论和语言理解的认知理论研究;王敏(1972-)女,陕西安康人,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二语习得定性研究方法述评 庞继贤,王 敏 (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310027) [摘 要]在国外,应用语言学研究开始越来越注意到定性研究的重要性,改变了定量研究几乎一统天下的局面。 在我国,定性研究也开始逐步得到应用语言学界的重视。本文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方法对比的基础上,从哲学基 础、过程、特点等方面对定性研究进行了深入的探析,指出定性研究方法为二语习得研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手段。 [关键词]定性研究;二语习得;定量研究 [中图分类号] H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942X (2001)02-0138-06 Q ualitative R esearch Method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tudies :a Critical R evie w PANGJi 2xian ,W ANG Min (School o f Foreign Language Studies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7,China ) Abstract :In the W est ,there is a gradual shift of em phasis from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in ap 2 plied linguistics.The near dominance of quantitative methods has thus begun to change.The field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China has als o recognized the im portance of this research paradigm.Based on a com parative analysis of these tw o methods ,the present paper ex 2 amines the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research tradition from a philos ophical basis.It is our contention that qualitative method 2 ology offers an im portant tool in the realm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tudies. K ey w ords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 近十年来,二语习得研究已逐渐由简单粗糙的印象型、感觉型的经验总结或主观的思辨性研究转向有数据、有统计、有分析的以定量为特征的实证研究。但是,在一片定量的欢呼声中,另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定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却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在我国应用语言学界更是如此。据统计,在1988-1997年国内四种核心外语期刊所发表的学术论文中,属定性研究的仅占2%[1]。许多人对定性研究方法存在种种误解,有人甚至将定性研究方法等同为“非定量研究”,是与定量研究相对立的非科学的方法。事实上,定性研究是指那些以访谈、观察等系统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的材料性研究(em pirical studies ),同定量研究一样,是一种具有科学精神和坚实的理论支撑的科学探究方法。本文在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对比的基础上,从步骤、研究过程及其在外语或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探析定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价值。 一、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对比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哲学基础完全不同。定量研究强调世界万物的因果关系,认为一切事 第31卷第2期 2001年3月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Zhejiang U niversity(H um 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V ol.31,N o.2M ar.2001

可行性研究文献综述

可行性研究文献综述 一、可行性研究简介 可行性研究一词源于英语feasibility study,字义就是行得通,有可能成功的意思。自20世纪30年代作为一种组织管理方法对工程项目进行评价,使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项目获得成功之后,可行性研究这种仅限于经济评价的报告在工业发达国家成为建设项目开发程序的一个环节。 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就是投资工业项目决策前的活动,就是在事件没有发生之前的研究,就是对事务未来发展的情况、可能遇到的问题与结果的估计,具有预测性。因此,必须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充分的占有资料,运用切合实际的预测方法,科学的预测未来前景。 对于投资额较大,建设周期较长,内外协作配套关系较多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工作期较长,为了节省投资,减少资源浪费,避免对早期就应淘汰的项目做无效研究,一般将可行性研究分为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有时也叫详细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价决策四个阶段。机会研究证明效果不佳的项目,就不再进行初步可行性研究;同样,如果初步可行性研究结论不可行,则不必再进行可行性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市场经济与管理科学的高度发展,在不断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可行性研究理论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与发展,至今已成为世界公认的项目评价方法。在项目投资决策之前进行可行性研究,不但有助于减少或避免项目投资失误,而且有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与推进,总的说来,可行性研究对于项目投资决策有着以下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为项目建设立项的依据,作为向银行申请贷款或筹资的依据,作为工程设计与建设的依据,作为向当地政府与环保部门申请建设执照的依据,作为本工程建设补充基础资料的依据,作为项目与各有关部门签订合同或协议的依据,作为核准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研制计划的依据,作为企业安排项目计划与实施的依据。 二、国外可行性研究的发展历史 西方最早推行可行性研究方法的就是美国,通过采用这套方法,实现了对河流流域地区良好的开发与综合利用,二战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与管理科学的高度发展,技术经济问题越来越复杂,为了开发新产品,减少投资风险,需要采用科学方法对项目实施进行预测、分析、论证。因此20世纪60年代以来,可行性研究迅速成为投资决策前的一个普遍工作阶段,并且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理论的科学方法。这种方法在以世界银行为代表的国际经济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贷款或援助项目中迅速推广。 在19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外主要就是运用简单的财务评价方法通过对项目的收入与支出进行比较来判断项目的优劣。随着社会的发展,简单的财务评价已不能满足社会、政府与企业对项目投资决策的多元化需求。于就是,法国工程师让尔·杜比提出了“消费者剩余”的思想并在1844年发表了“公共工程效用的评价”一文。之后英国经济学家A·马歇尔正式提出了“消费者剩余”的概念,这种思想发展成为现在费用-效益分析的基础,构成了

人工智能研究方法的文献综述

人工智能研究方法的文献综述 1、前言 本文综述了人工智能的主要研究方法,并对各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并阐述了目前人工智能研究方法日趋多样化的研究现状。 2、主题 研究方法,对一个问题的研究方法从根本上说分为两种:其一,对要解决的问题扩展到他所隶属的领域,对该领域做一广泛了解,研究该领域从而实现对该领域的研究,讲究广度,从对该领域的广泛研究收缩到问题本身;其二,把研究的问题特殊化,提炼出要研究问题的典型子问题或实例,从一个更具体的问题出发,做深刻的分析,研究透彻该问题,再一般化扩展到要解决的问题,讲究研究深度,从更具体的问题入手研究扩展到问题本身。 人工智能的研究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结构模拟,神经计算,就是根据人脑的生理结构和工作机理,实现计算机的智能,即人工智能。结构模拟法也就是基于人脑的生理模型,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从微观上来模拟人脑,实现机器智能。采用结构模拟,运用神经网络和神经计算的方法研究人工智能者,被称为生理学派、连接主义。二、功能模拟,符号推演,就是在当前数字计算机上,对人脑从功能上进行模拟,实现人工智能。功能模拟法就是以人脑的心理模型,将问题或知识表示成某种逻辑网络,采用符号推演的方法,实现搜索、推理、学习等功能,从宏观上来模拟人脑的思维,实现机器智能。以功能模拟和符号推演研究人工智能者,被称为心理学派、逻辑学派、符号主义。三、行为模拟,控制进化,就是模拟人在控制过程中的智能活动和行为特性。以行为模拟方法研究人工智能者,被称为行为主义、进化主义、控制论学派。 人工智能的研究方法,已从“一枝独秀”的符号主义发展到多学派的“百花争艳”,除了上面提到的三种方法,又提出了“群体模拟,仿生计算”“博采广鉴,自然计算”“原理分析,数学建模”等方法。人工智能的目标是理解包括人在内的自然智能系统及行为,而这样的系统在实在世界中是以分层进化的方式形成了一个谱系,而智能作为系统的整体属性,其表现形式又具有多样性,人工智能的谱系及其多样性的行为注定了研究的具体目标和对象的多样性。人工智能与前沿技术的结合,使人工智能的研究日趋多样化。 3、总结 人工智能的研究方法会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很多新名词还会被提出,但研究的目的基本不变,日趋多样化的研究方法追根溯源也就是研究问题的两种方法的演变。对人工智能中尚未解决的众多问题,运用基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结合先进的技术,不断实现智能化。人工智能与前沿技术密切联系,人工智能的研究方法必然日趋多样化。 4、参考文献 (1)人工智能技术导论廉师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8 (2)人工智能研究方法及途径熊才权2005年第三期 (3)人工智能学派及其在理论、方法上的观点蔡自兴1995.5 (4)人工智能研究的主要学派及特点黄伟聂东陈英俊2001第三期 (5)人工智能研究对思维学的方法论启示尹鑫苏国辉2002.10第四期

二语习得 文献综述 作业样本

英师11101班 201100495 姓名: 关于年龄因素与二语习得研究的文献综述 姓名: 摘要:年龄问题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一个热点话题,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语言学习有无一个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或临界期(critical period,有人译做关键期)的问题上。通过对近20年来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论文的分析,大概可将这些研究分为两类,一是翻译和评介外国理论,二是探讨年龄差异与外语教学。 关键词:年龄因素,二语习得,文献,综述。 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是一个相对比较年轻的一个领域。但是,在过去的四、五十年间该领域的各项研究已有了一个长足的发展与进步。年龄问题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一个热点话题,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语言学习有无一个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或临界期(critical period,有人译做关键期)的问题上。(王初明,2001)我国学者除了翻译介绍国外理论以外,还主要探讨了所谓临界期或关键期对于外语教学的启示等问题,这方面已有大量文章问世。下面,笔者将对近20年来关于二语习得年龄问题的论文作一综述,疏漏不当之处,敬请指教。 一、翻译、评介国外理论的论著 国外有关二语习得年龄研究的理论成果大多围绕着所谓的关键假说(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或译临界期假说)展开的。这一理论最初的构想来自Lennenberg(1967),后来围绕此理论形成支持派和反对派。我国学者对国外理论的引进主要集中在对支持派和反对派观点的介绍和评述上。戴曼纯介绍了 C .Snow和M. Hoefnagel-hohle(1978)有关关键期假说的相关试验及研究,以及一些学者有关“敏感期”假设的实验研究(戴曼纯,1994)。王初明就国外语言习得临界期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大致介绍(王初明,2001)。王立非和李瑛就美国二语习得专家David Birdsong在1999年出版的《第二语言习得与关键

教育研究方法背诵笔记

教育研究方法背诵笔记 教育研究方法 一、教育研究概述 (一)教育研究的界说——1.教育研究的含义:以发现或发展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以促进一般化原理、原则的发展;2.意义:①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②改善教育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的发展和改革;③完善和发展教育理论;增强研究者的研究能力,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3.教育研究的类型:(1)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2)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3)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二)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历程——(1)直觉观察时期:从古希腊至16世纪,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前,教育研究方法论是在朴素唯物论基础上的直觉观察时期,具有朴素性和自发性的特点;采用观察法以及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思维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并形成理论;辩证法的初步运用以及朴素的系统观;(2)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17世纪至20世纪初,以经验论(培根)和唯理论(笛卡尔,试图将两者结合起来的是康德)两个派别的形成以及实践中重思辨、逻辑和分析为基本特征;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心理学思想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主张教育要适应自然,并从自然科学中移植“实验方法”;(3)形成独立学科时期:20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构成教育研究方法体系的大部分方法是从其它学科移植而来的;教育研究方法理论中的两个基本派别进步派与传统派、实证的与思辨的、实用的与理论的进一步分道扬镳,各自的发展研究为方法论的发展开拓了新领域;受西方哲学非理性主义、唯科学主义思潮及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影响;教育科学领域内分科的学科研究方法也同时取得显著进展;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还受到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论的和心理学及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两个方面因素的直接影响;(4)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研究方法的变革: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科学哲学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冲破了对科学理论的静态的逻辑分析,把对方法论的研究同科学发展的历史联系起来;科学对自然和社会的研究越来越广泛、深入;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科学研究课题的复杂性、综合性在日益加强,科学研究手段日益复杂、精密,科学研究成为集体的、综合的事业; (三)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及问题——1.特征:①重经验描述,缺乏理论概括②重先王之道,遵循历史传统③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脱节④思维方式整齐划一、整体直观;2.现状:①研究的主体在不断地扩大;②研究的范畴在不断拓展;③研究的问题意识增强;④研究角度和方法多元化;3.存在问题:①多元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没有得到重视;②定性和定量的综合研究不够;③从个人经验出发的感悟性、思辨性研究依旧占据教育研究的主流,应加强科学实证性;④不善于吸收利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 (四)教育研究的主要趋势——①自然化、生态化②综合化(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多变量实验设计)③多文化趋势④现代化;

二语习得研究文献综述

中国二语习得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二语习得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交叉学科已有30年的历史。本文通过对国内二语习得研究的综述和评析,进而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趋势 关键词:二语习得;综述;研究趋势 引言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般认为S.P.Corder 在1967年发表的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 errors以及Selinker1972年发表的Interlanguage两篇文章是这个领域的开端。三十多年来,全球范围内的二语习得研究蓬勃发展。中国的二语习得研究起步较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自1984年,鲁健骥将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错误”和“中介语”的概念引入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到现在有20多年的历史。 二语习得涉及语言学、语言教学、神经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诸多学科。正如Ellis(1994)在评价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时所指出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已经成为涉及领域非常广泛的学科。与此同时,这门学科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一个界限非常模糊的研究领域。”文秋芳、王立非(2004)指出,二语习得主要涉及三大领域:中介语研究;学习者内部因素研究;学习者外部因素研究。 二.中国二语习得研究 中国的二语习得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80年代的汉语习得研究 80年代初,汉语习得研究还没引起足够的重视。研究集中用于错误分析,基本上是建立在学习者的错误与目的语之间对比的基础上,这种基于结果的错误分析难以系统考察学习者的习得过程,难以解释学习者汉语偏误产生的复杂原因。如鲁健骥(1984)、王初明(1989)等。 (二)90年代的汉语习得研究 90年代的汉语习得研究引起了对外汉语界的高度重视。这个时期,汉语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偏误分析、中介语研究、习得过程研究。随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理论的不断引进以及汉语习得研究的发展,90年代的汉语习得过程研究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即基于汉语本身特点的研究。如孙德坤(1993)、鲁健骥(1993)、吕必松(1993)、戴曼纯(1994)等。 (三)90年代后的汉语习得研究 90年代后期,关于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系统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错误分析,二是关于中介语的研究。汉语习得过程研究仍是汉语习得研究的主要研究领域。汉语习得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是关于学习者本身的研究以及汉语认知研究。如江新(1998)、刘召兴(2001)、戴曼纯(2000)、程朝晖(1997)、石定果、万业馨(1998)、朱志平、哈丽娜(1999)等。

教育研究方法文献综述_0

---------------------------------------------------------------最新资料推荐------------------------------------------------------ 教育研究方法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报告结构 1、引言: 简要描述研究问题的性质,并进一步陈述研究问题(为什么研究) 2、综述的主体: 简要报告其他人的发现与观点。 通常将相关的研究放在一起讨论,并用小标题进行分类;详细介绍主要的研究工作,略提相对次要的研究策略: 时间、流派、代表人物 3、总结: 给出已有知识与观点的全貌 4、结论: 5、参考文献: 引用过的文献、其他索引(格式引言家庭是知识、价值观、态度、角色和习惯代代相传主要的传播体。 通过与家庭系统的互动, 子女形成自己的人格、思维模型和行为方即、家庭是人生最初始和最荃础的教育环境。 有研究表明, 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学业成绩有着重要影响。 那么到底家庭中的哪些因素对子女的学业成绩产生影响,家庭因素又是如何影响子女的学业成就的呢?一系列的研究表明:家庭因素中对子女学业成就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如家庭环境、父母文化教育程度、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结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等等。 1,与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相联系的各种客观因素,如家 1 / 17

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破裂、家长的文化程度及职业类别等;(柳敏峰,徐长江,王黎华. 家庭因素对中学生学业成绩影响的调查研究,[J]. 教育测量与评价, 1674- 1536( 2010) 03- 0043- 04.)1) 家长的文化程度、文化程度越高,采用情感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越多,采用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则相对较少。 从而使孩子增强了信心,培养了学习的兴趣,从而促进了学业成绩的提高。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以及《家庭教育状况调查表》对德州三中学生进行了关于家长教养方式的调查和统计显示家长的文化程度差别较大且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显著的影响。 (【2】刘新宇德州三中学生学业成绩与家庭教育状况的相关性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 2009)家长的职业 2) 职业为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事业干部的家长,其子女学业成绩优秀的较多,而工人和个体劳动者的子女相对学业成绩优秀的较少。 经分析,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事业干部一般都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有属于自己的比较理想的事业和职业,对个人的发展也看得很重,他们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个人的价值,他们有自己的生活目标、兴趣爱好,关注自身的情绪体验。 他们多采取民主的教养方式,在精神层面会把自己和孩子视为相互独立的两个主体,尊重孩子的感受和发展。 身为工人和个体劳动者的学生父母一般从事体力甚至重体力劳动,还有的为了生计外出打工,一般无自己满意的事业,很难实

人种志研究方法综述【请各位同学参考】1

人种志研究方法综述【请各位同学参考】 摘要:人种志研究是一种重要的质性研究方法,最早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后来社会学和教育领域都开始应用。本文试从人种志的历史发展、理论基础、研究特点、研究过程、伦理道德原则、信度和效度、优点和局限等方面进行介绍,并辅以个人对人种志的理解。 关键词:人种志质性研究 一.人种志的涵义及历史发展 人种志(ethnography)最早是文化人类学特有的研究方法,是质的研究方法的一种。“ethnography”一词中的词根“ethno”来自希腊文中的“ethno s”,意指“一个民族”、“一群人”或“一个文化群体”。“Ethno”作为前缀与“graphic”(画)合并组成“ethnographiy”意即对民族、种族或人们的描述。目前, ethnography在我国有不同的翻译,如“人种志”、“民族志”、“俗民志”、“族志学”,但后两者并不多见,本文采取第一种译法。 何谓人种志?目前,不同的专家对此有不同的界定。克雷兹韦尔(Creswell) 和哈里斯(Harris)认为:“人种志是对某一文化、社会团体或制度的描述和诠释。”在研究中,“研究者对该团体察觉得到的和习得的行为模式、风俗和生活方式进行考察,并分析其与文化中的人、事、时、地、物各因素之交互影响的过程。”;台湾学者王文科认为,人种志是一种观察形式,也是研究方法中收集资料的策略。这是一种“交互作用”的研究,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在田野观察、访谈以及记录所选取场所自然发生的一切事情的过程。陈向明在她的著作中引用Peacock的定义:“对人以及人的文化进行详细地、动态地、情景化描述的一种方法,探究的是特定文化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行为模式”(Peacock,1986)。笔者认为,虽然各人对人种志涵义的表述不同,但其实质是相同的,即人种志是研究者对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实地考察,是质的研究方法。 在教育领域运用人种志研究教育问题,就是教育人种志。就笔者参考的资料来看,在教育中运用人种志的基本方式、步骤、程序基本遵循人类学中人种志的研究规则。本文就人种志的基本问题进行表述,不专门区分人种志与教育人种志。 就自身属性而言,人种志既不是一门学科,也不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是一种以参与观察和整体性研究为主要特征的描述性的研究方法。它属于人类学的研究的第一个层次,即收集和分析资料。 与人种志相似的一个术语是人种学,它同样也不是一门独立学科,它仍属于方法论范畴,是人类学研究的第二个层次,即对实地研究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和阐释。 早期人种志研究发源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学者对世界上其他地区残存的“原始”文化所产生的兴趣。通过对一些原始部落进行调查,他们发现,那些被西方社会认为比较“落后的”民族实际上是人类进化链中的一环。因此,他们对这些原始部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希望通过对异文化的了解来反观自己的文化发展历程。19世纪下半叶以前,人类学家一般使用一些探险家、贸易家、传教士和殖民官员所写的文字资料作为研究异文化的素材,自己很少亲自到实地去收集第一手的资料。最早开创实地人种志研究的是美国的博厄斯(Boas,F)和英国的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B)。自此,人类学家在调查对象的居住地居

第二语言学习知识习得理论研究概述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 §1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 §2 对比分析与偏误分析 §3 中介语研究 §4 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 §5 克拉申的语言监控模式 §6 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系统变异研究 §7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社会文化模式 §8 语言输入与互动研究 §9 普遍语法与第二语言习得 §10 多元发展模式 §11 第二语言习得的认知模式 第一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 母语VS目的语 母语通常指学习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也称“本族语”。一般母语通常是儿童出生后最先接触、习得的语言,母语也被称作“第一语言”。 目的语: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可指其母语或第一语言,也可指他的第二语言。 第一语言VS第二语言 一语指儿童幼年最先接触和习得的语言。 二语指相对于学习者习得的一语之外的任何一种其他语言。 二语的概念只强调语言习得的先后顺序。

习得acquisition VS学习learning (1)就语言获得的方式而言: 习得指非正式的语言获得informal learning,类似于儿童母语的获得方式。学习指正式的语言规则学习formal learning,即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来获得第二语言。 (2)就语言获得的心理过程而言: 习得指在自然状态下“下意识”的语言获subconscious learning。学习指有意识的conscious语言知识的获得。 就语言获得的知识类型而言: 通过习得方式获得的知识是隐性语言知识implicit knowledge,通过学习方式获得的知识是显性语言知识explicit knowledge。 ★习得与学习的关系 无接口观点non-interface position:认为通过习得和学习所获得的知识分别属于不同的且互相独立的类型,即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 有接口观点:认为显性知识通过操练可转化为隐性知识。 第二语言教学的目标:促使学习者把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 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VS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 (1)从习得方式看: 以交际的方式获得二语的习得方式是自然的二语习得;通过教学指导的方式获得二语的习得方式是有指导的二语习得。(2)从习得环境看: 在自然的社会环境下发生的二语习得是自然的二语习得;在课堂教学环境中进行的二语习得是有指导的二语习得。 语言能力VS语言表达 语言能力是关于语言的知识,语言表达是关于语言运用的知识。

如何做文献综述:克雷斯威尔五步文献综述法

如何做文献综述:克雷斯威尔五步文献综述法 文献综述抽取某一个学科领域中的现有文献,总结这个领域研究的现状,从现有文献及过去的工作中,发现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角度。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分析综合当前该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从而揭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为后续研究寻找出发点、立足点和突破口。 文献综述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在国外,宏观的或者是比较系统的文献综述通常都是由一个领域里的顶级“大牛”来做的。在现有研究方法的著作中,都有有关文献综述的指导,然而无论是教授文献综述课的教师还是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大多实际上没有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而到了真正自己来做研究,便发现综述实在是困难。 约翰W.克雷斯威尔(John W. Creswell)曾提出过一个文献综述必须具备的因素的模型。他的这个五步文献综述法倒还真的值得学习和借鉴。 克雷斯威尔认为,文献综述应由五部分组成:即序言、主题1(关于自变量的)、主题2(关于因变量的)、主题3(关于自变量和因变量两方面阐述的研究)、总结。 1. 序言告诉读者文献综述所涉及的几个部分,这一段是关于章节构成的陈述。在我看也就相当于文献综述的总述。 2. 综述主题1提出关于“自变量或多个自变量”的学术文献。在几个自变量中,只考虑几个小部分或只关注几个重要的单一变量。记住仅论述关于自变量的文献。这种模式可以使关于自便量的文献和因变量的文献分开分别综述,读者读起来清晰分明。 3. 综述主题2融合了与“因变量或多个因变量”的学术文献,虽然有多种因变量,但是只写每一个变量的小部分或仅关注单一的、重要的因变量。 4. 综述主题3包含了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的学术文献。这是我们研究方案中最棘手的部分。这部分应该相当短小,并且包括了与计划研究的主题最为接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历史及其研究视角的综述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历史及其研究视角 提要:第二语言研究的历史短暂但其发展迅速,出现了多种理论和流派,它是一门独立的边缘交叉学科,涉及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神经学等多种学科知识。下面,我们就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发展历史和研究视角作一下简单的了解。 关键词: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历史研究视角 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发展历史 人们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兴趣并开展研究要始于五十年代初weinreich(1953)在他的著作《语言的联系》一书中讨论了母语和第二语言两种体系的关系,并提出了“干扰”(interference)这一重要概念。1957年,美国语言学家robret lado 提出了语言的“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现象。他认为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学习第二语言最困难的地方就是第二语言和母语不同的地方,两种语言相同之处的迁移将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积极的影响。不同之处的迁移,将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消极的影响。到了六十年代末,corder 提出了“偏误分析”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二语习得者语言错误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1972年,美国语言学家larry selinker 发表了著名的“中介语”(interlanguage)一文。中介语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独立的语言体系。“中介语”理论的提

出标志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诞生。 70年代末、80年代初,krashen(1982)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第二语言习得模型,这一模型全面的解释了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并且为外语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依据,成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影响最大,引起争议也最多的语言习得模型。 八十年代,一些学者开始以认知理论为基础探讨语言习得的过程和语言运用的过程。有人认为语言处理过程必须运用基本的认知能力,也有观点说语言系统和认知过程分别按大脑的不同部位处理不同的信息。同时,越来越多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将普遍语法作为理论基础和研究框架,形成一种发展趋势。Chamsky 提出了原则和参数理论(principles and parameters);到了九十年代,他又提出了“最简方案”。也就是说,在这一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关注语言输入对习得者的影响。 1994年,ellis 在回顾和总结众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个人差异研究的框架,该框架由三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变量构成。第一组变量由个人差异构成,包括学习者的年龄、性别、学习动机等。第二组变量包括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使用的各种策略。第三组变量是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成果。 关联理论为研究二语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Sperber和

研究方法文献综述作业

研究方法文献综述作业 文献选取1:Rhoades L, Eisenberger R.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2, 87(4): 698-714 期刊、作者简介: JAP(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是国际顶级期刊,一直以来的研究聚焦于微观行为方面,是心理学、组织行为等研究领域公认的权威期刊。Eisenberger 是非常著名的研究者,与本文相关的是,她是组织支持感的提出者(1986年)。在组织支持感(POS)提出十多年以后,她再次操笔撰写此文对POS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归纳,可以说,此文的价值可见一斑。值得一提的是,本文在google 学术上给出的被引频次已经超过2300次,在web of science上的被引频次也高达779次,这其中不乏2014年最新的高水平论文对其引用。 尽管目前国内已经有其他学者针对POS的中国本土情境(凌文辁等),国外也有其他学者(Muse等)对此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对于如此重要的原始文献对我们后续研究者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也是本文选用此文章进行分析的最重要原因。 本文的主要内容: 文章首先在引言阶段突出了组织支持感(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POS)的巨大作用及重要意义,同时指出尽管目前已有一部分研究,但是缺乏对其系统的梳理总结。 文章的第二部分回顾了POS的提出过程。POS的提出基于两个理论,组织拟人化和互惠原则。组织拟人化认为组织和人一样,他们之间都有相类似的行为原则,员工在处理与组织相关的事务时,会像员工与员工之间一样,同样存在承诺。互惠原则则进一步要求组织对员工具有承诺,员工对组织之间也有承诺。这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组织对员工之间的研究空白。最早的研究都始于员工对组织的承诺,但是缺乏组织对员工的承诺。 第三部分描述了POS的维度。当然,在当时情况下,组织支持感的研究还没有现在如此深入,当时对组支持感的测量主要来源于Eisenberger的SPOS量表,认为POS是单一维度的。(目前我们认为他也可能是二维度或三维度的)。当时的测量主要为36条目或者17条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