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语文教案)床头上的标签课文

(六年级语文教案)床头上的标签课文

(六年级语文教案)床头上的标签课文

床头上的标签课文

六年级语文教案

李比希是德国化学家。还在上小学的时候,他就立志做一名化学家。因为从小心里就有一团理想之火,所以他学习非常自觉。他十九岁完成学业,并得到了博士学位;二十三岁就做了化学教授。

李比希曾经试着把海藻烧成灰,用热水浸泡,再往里面通氯气,这样就能提取出海藻里面的碘。但是他发现,在剩余的残渣底部,沉淀着一层褐色的液体,收集起这些液体,会闻到一股刺鼻的臭味。他重复做这个实验,都得到了同样的结果。这种液体是什么呢?

李比希想,这些液体是通了氯气后得到的,说明氯气和海藻中的碘起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氯化碘。于是,他在盛着这些液体的瓶子上贴了一个标签,上面写着“氯化碘”。

几年后,李比希看到了一篇论文——《海藻中的新元素》,他屏着呼吸,细细地阅读,读完懊悔莫及。原来,论文的作者,法国的青年波拉德也做了和李比希同样的实验,也发现了那种褐色的液体。和李比希不同的是,波拉德没有中止实验,他继续深入研究这褐色的液体有什么样的性质,与当时已经发现的元素有什么异同。最后,他判断,这是一种还未发现的新元素。波拉德为它起名“盐水”。波拉德把自己的发现通知了巴黎科学院,科学院把这个新元素改名为“溴”。《海藻中的新元素》就是关于溴的论文。

这件事,深深地教育了李比希。他把那张“氯化碘”的标签从瓶子上小心翼翼地揭下来,装在镜框里,挂在床头,不但自己天天看,还经常让朋友们看。后来,他在自传中写道:“从那以后,除非有非常可靠的实验作根据,我再也不凭空地自造理论了。”

从此,李比希更认真、更严谨地从事研究工作。有一次,他到一家化工厂考察。当时工厂正在生产名叫“柏林蓝”的绘画颜料。工人们把溶液倒入大铁锅,然后一边加热,一边用铁棒搅拌,发出很大的响声。李比希看到工人们搅拌非常吃力,就问工人:“为什么要这样用力呢?”一位王长告诉他:“搅拌的响声越大,柏林蓝的质量就越高。”

李比希没有放过这个问题,他反复思考:搅拌的声音和颜料的质量有什么关系呢?回去以后,他就动手实验,最后查出了原因。他写信告诉那家工厂:“用铁棒在铁锅里搅拌,发出响声,实际上是使铁棒和铁锅摩擦,磨下一些铁屑,铁屑与溶液化合,提高了柏林蓝的质量。如果能在溶液中加入一些含铁的物质,不必用力磨蹭铁锅,也会提高柏林蓝的质量。”

那家工厂按照李比希的话去做,果然提高了颜料的质量,还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李比希接受教训后,善于在异常现象中发现问题,又能通过实验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成为化学

六年级语文课文春教案

六年级语文课文春教案 1.掌握课文写景特点:①抓住江南春天新、美、充满活力的特点来描写景物;②分层次写出春景画面。 2.准确把握作者的感情脉络,经过朗读训练,要使学生能读出作者在文中要表达的感情。 3.理解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初步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1.揣摩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体悟作者语言表达的巧妙; 2.体会语言中蕴涵的感情,能理解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的思想感情; 3.结合课文实例,讲清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4.状物抓住特征,写景注意层次。 以上教学重点中,第一点与第二点也是本文教学中的难点。要解决好这两个教学难点,一是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二是教师要有重点地选择实例帮助学生领会(包括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讲析)。 方法之一:读-讲-读-赏-读。读书分三个层次:让学生熟悉课文,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深刻领悟作者表达的感情和文章遣词用语的妙处。夹在读书之中的讲与赏分别是指:讲,清除文字、词语等障碍,理清文章的结构,

赏,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运用实例赏析,体会作者选用词语和句子的妙处和所抒发的感情。运用此法,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精要的指点下,在回环往复的读书中,自己体悟,加深理解。 方法之二:课堂讨论--评述、质疑。 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出理由;其次是师生相互质疑。 让学生评述课文,这无疑是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只有反复读,才能形成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介绍给大家,这既是思维的训练,又是说话的训练。 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启发,这样形成多维态势的交流,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 本文是篇美文,可向学生提供欣赏的氛围,让学生在相应的意境中得到熏陶,可借用音响媒体,欣赏配乐朗诵的录音。如果有条件,可利用多媒体设备,提供冬春比较的画面。 三课时 第一课时 饱受严冬寒冷的人们最渴望春回大地,因为春天让大自然生机勃发,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文。唐代的杜甫写下了《春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供实验班六年级第一学期使用。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力求准确诠释先进的课程理念,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在保持第三学段整体风格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新的探索。 老师们已经使用过五年级教材,对理解和把握本册教材打下了基础。为了让老师们更清楚地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现就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教材的主要特点和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做简要的介绍,供老师们教学时参考。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 本册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二组“祖国在我心中”和第六组“轻叩诗歌的大门”。其中,“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8篇,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各14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篇课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两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两次。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趣味语文”穿插安排,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课外书屋”各安排了两次,“展示台”安排了一次。 本套教材学习到五年级下册,学生累计认字3000个,提前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前三学段识字量。故从本册教材开始不再安排识字任务。 本册要求会写120个字。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教材后附生字表。为便于复习检测生字和积累词语,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是精读课文里的,由会写的字组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有的是精读课文里的,有的是略读课文里的,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 本册教材的注音方式与五年级保持一致。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同一篇课文中同一个字只在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其他部分中出现的生字不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标出,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为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字,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一定的提示。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并从这个基本理念出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样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而且提出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这是我们把握教学目标的依据。 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目标,有的是一以贯之的,如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前面的学段提出了,后面的学段要贯彻始终;有的可以分出层次,如,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目标,是环环相扣、螺旋上升的,前面的学习为后面的学习作准备,后面的学习是前面学习的深化和发展。 六年级上册教材,既注意落实必须一以贯之的目标,又注意落实阶段性比较明显的目标。 为了落实一以贯之的目标,首先在选文上下功夫,认真选择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作课文,使学生既能从中学习语言,又能陶冶情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

2020年春期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交流平台与习作例文

2020年春期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习作例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回顾本组课文,引导学生用心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学会根据自己的不同心境表达不同的感受。 3.默读例文,学习作者细微的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根据自己的不同心境表达不同的感受。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南梁时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意思是说作者的情感是随着景物的不同而变化的,文辞又是随着作者情感的变化而抒发的。我们这个单元的一组课文,就是写实感抒真情的文章。在学习的过程中相信大家曾被朱自清对时间飞逝的惋惜和感叹深深打动,也曾为儿童时期史铁生第一次盼望的失落而心酸……今天我们再一起重温一下吧。 二、交流平台 1.小组交流,回顾本组课文内容。

(1)《匆匆》和《那个星期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的? 2.集体交流。 各小组选代表参加集体交流,增强大家的学习感受,巩固所学知识。老师适时指导,归纳总结写作时如何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 明确: (1)融情入人。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来表达情感。《腊八粥》中“八儿”对妈妈的催问、计划分粥的天真语态等,都表现出“八儿”盼着早点儿吃到腊八粥的急切心情。 (2)融情入事。通过颇具情节的事例来表达感情。《那个星期天》中“我”站在街门口等母亲、站在门后等母亲等各种小事例、小举动把“我”焦急而又兴奋的情感一一呈现出来。 (3)融情入景。这个“景”可以是环境,可以是景物。这样的例子有很多,《穷人》的开头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写出了桑娜对外出捕鱼未归的丈夫的牵挂和担忧;《那个星期天》中作者写道:“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将景物的特色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融合在一起,让读者感同身受。“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缥缈”的不仅仅是光线,更是自己的“第一次盼望”。 (4)直抒胸臆。把心里的话直接写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3.交流自己在本单元学习中的收获。

小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要求会写80个字,指导学生注意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 及间架结构,把字写得端正。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 住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表达效 果。 4、在阅读中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能抓住 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积极主动积累语言。 5、在习作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 素材,乐于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下来,同时,培养学生的修改习作 的能力。 6、在综合性学习中,把握材料的学习要求,开展好活动,会写临别赔言, 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组织, 策划联欢活动。 教学重点: 1、加强朗读指导与训练,加快默读速度和边读边思考训练。 2、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自主学习和 探究,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交际水平和习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语言习惯和习作的 能力 教学难点: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2、培养学生习作兴趣,乐于习作。 教学时数:103课时 课时安排:1、第一组………………………………………….13课时 2、第二组………………………………………….10课时 3、第三组………………………………………….11课时 4、第四组………………………………………….11课时 5、第五且………………………………………….11课时 6、第六组…………………………………………..7课时 7、总复习………………………………………….40课时

最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春的教案(精品)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春的教案 [教学目的] 一、领会作者赞美春天,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多角度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三、学习选用鲜明、准确的语言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有感情地描绘景。 四、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一、学习抓住特征、用准确的语言、抓住特征多角度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二、文章中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知识,展现春的意境,引入课题。 1、复习杜甫的《绝句》和王安石的《泊船瓜州》 2、进行比较,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二、学生朗读全文,要求: 1.提出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 2.文中以迎接春天写到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再写到歌颂春天,读后分分看,哪几节写什么? 三、讲读体会: 1.第一段:迎春 (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 (2)轻声读第1节,体会四个词尾的作用。两个“着”,两个“了”,给我们以非常柔和、亲切的感觉。

第二段:绘春。 (1)齐读总写的一句话“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一切”说明什么? (2)朗读第2节。总写春回大地后,先分别描绘了哪些景物?怎样描绘的? 理解词语“朗润” 背诵第2节。 (3)第3节写小草,写得很细。从哪些方面写的?哪些词特别用得好? 朗读、背诵。 (4)第4节写什么呢?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一派怎样的景象? 花下是怎样的情景呢?有一个词用得特别好,哪个词?(“闹”) 为什么野花会像眼睛,像星星,眨呀眨的?(没有明写风,但风寓在其中;没有明写太阳,但太阳寓在其中。比喻用得形象生动。) 朗读背诵。 (5)第5节写风,写鸟,写牧童的短篇。怎么写的呢? 朗读。 (6)雨中的景色描绘得同样十分动人,先写雨的`形态,再写雨中景色。找两个词把雨的形态讲出来。(“细”和“密”。二个比喻形象生动。) 接着写雨中屋、雨中树、雨中草、雨中人,怎么写的呢? (7)朗读第7节,体会:寥寥几笔,有景有人,勾出了春光无限好的美景。 (8)小结: 3.第三段:颂春。 (1)朗读8、9、10节。

小学六年级语文《春》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春》教案《春》(《语文同步测练考》第58页)是朱自清先生散文中的名篇。 作者用细腻的文笔为我们勾勒了一个如诗如歌的初春:春草争绿,花木争荣,轻风拂面,春雨稀疏,这美妙的春景中的人们也容光焕发,精神抖擞,高兴地迎接春的到来。 细腻的文笔,贴切的修辞是该文的一大特色。无论在概述春山,春水等诸多图景,还是具体描绘草、花、风、雨等景致,作者可感可触的描摹和恰到好处的修辞手法,均为文章增色不少! 作者的美妙语句,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草的可爱、花的热闹、风的温柔、雨的多情,字里行间展露无遗,这就是文字的魅力。这样的美文,培养语感,对学生体会语言美,会有很大帮助。 教学设想: 教学定位于引导学生感悟字里行间的春的气息,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体会语言大家运用语言的技巧;从研读文章、品味文章的角度出发,尝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场景),理解感悟本文。避免机械解读,注重整体感知,注重语言欣赏,注重意境入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文字描绘的春景图,感悟语言美。

难点:大量修辞手法的运用对增强文章表现力的作用。 学习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争取能背诵喜欢的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充分体会该文的语言美。 3、感悟恰到好处的修辞为文章增色。 教学流程预设: 回顾朱自清先生导入《春》初读了解默读,场景感知(点)整体感知(面)细心研讨(学生边读边批注我学到了我感受到了我仿佛看到了)尝试交流与发言(提示从不同角度来谈自己读到的、学到的)提升感悟(感悟文章意境) 教学用时:1~2课时 教学展开: 一、回顾导入: 1、简介朱自清先生(请一学生完成)。 2、教师统括学生的简介(适当补充)。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诗三首 表格式教案设计(含反思+备课素材+课堂和课外作业及答案)【2020春】

说“落花”而说“飞花”,这是明写花而暗写风。一个“飞”字,蕴意深远。由此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到诗人炼字的功夫。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首诗能传诵千古,主要是其中的警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而这一句诗中最能耀人眼目者,就在一个“飞”字。 (3)想象画面,试着用自己的话说出。 小结:“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诗人立足高远,视野宽阔,全城景物,尽在望中。“春城”一语,高度凝炼而华美。“春”是自然节气,城是人间都邑,这两者的结合,呈现出无限美好的景观。“无处不飞花”,是诗人抓住的典型画面。春意浓郁,笼罩全城。 “寒食东风御柳斜”,春风吹遍全城,自然也吹入御苑。苑中垂柳也随风飘动起了。风是无形无影的,它的存在,只能由花之飞,柳之斜间接感知。照此说,一个“斜”字也是间接地写风。 3.理解“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句话描绘了怎样的一幅风俗画? 提示:唐代制度,清明日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以示恩宠。又寒食日天下一律禁火,唯宫中可以燃烛。“日暮汉宫传蜡烛”,皇帝特许重臣“五侯”也可破例燃烛,并直接自宫中将燃烛向外传送。能得到皇帝赐烛这份殊荣的不多,由汉宫(实指唐朝宫廷)到五侯之家,沿途飘散的“轻烟”特别引人注意。(板书:日暮蜡烛轻烟五候) 三、悟诗情,品意境。【出示课件6】 1.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思考:一二句和三四句之间有什么联系? 提示:一、二句是对长安寒食风光一般性的描写,三、四句则是这一般景象中的特殊情景。两联情景有一个时间推移,一、二写白昼,三、四写夜晚,“日暮”则是转这一环节的设计 是为了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自己与文本对话,并能够与作者对话,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为以后学习诗歌、欣赏优美的诗歌打下基础。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全册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1、山中访友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3.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4.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 教学重、难点: 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青松迎客,寒梅报春——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意。我们这学期学习的第一组课文,将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 (2)揭题:今天,我们首先跟着一位作家,走进山林,去拜访他的朋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 (3)看课题猜猜,作者拜访的会是怎样一位朋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去山中拜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 (2)读后交流,了解大意。 三、读通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自由读,看谁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 (2)谁能把自己读得最流畅的一段读给大家听? 师随机纠正,重点点拨。(相机理解第一自然段) (3)结合课件学习课后生字,比较形近字。 四、拜访古桥,朗读体验 (1)下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拜访他的第一位老朋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文第3自然段。 (2)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老朋友相见,作者是怎样和他交流,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在书上画一画。 (默读画句,读后交流。) (3)交流感受。

小学六年级语文:《春》教学设计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春》 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spring"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春》 【想一想】 1、课文从那几方面描绘了春天美丽动人的景色? 提示: (1)春草。“小草偷偷地从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2)春花。“桃树,杏树,梨树……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野花遍地是……” (3)春风。“‘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你。风里带来些新的泥土的气息……” (4)春雨。“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针织着……” 2、春天就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春天就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笑着,走着。 春天就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腿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作者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

年”,有怎样的含义? 提示: (1)在春天里一切生物开始生长,整个世界充满了生机和希望。 (2)春天有最美丽的景色。 (3)春天给了人们积极向前迈进的力量。 【做一做】 拜访春天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让我们丢掉棉袄,丢掉一个冬季的沉重,带上风筝,带上一颗欲飞的心,去拜访春天。 让我们沿着解冻的小河,数着路边的野花,乘着《春天在哪里》的歌声的翅膀,爬上那小小的山颠,去拜访春天。 让我们在青青的坡地上打滚,在飞扬的柳絮中跳跃,在蓝蓝的天空下倘佯…… 我们去拜访春天,在春天里放飞欢乐! 【读一读】 春姑娘 春姑娘来了——你们谁知道,她是怎样来的? 我知道!我知道! 她是南方来的,前几天到这里,这个好消息,是燕子告诉我的。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第一组 1山中访友 2*山雨 3草虫的村落 4*索溪峪的“野” 词语盘点 口语交际?习作一 回顾?拓展一 第二组 5詹天佑 6怀念母亲 7*彩色的翅膀 8*中华少年 词语盘点 口语交际?习作二 回顾?拓展二 第三组 9穷人 10别饿坏了那匹马 11唯一的听众 12* 用心灵去倾听 词语盘点 口语交际?习作三 回顾?拓展三 第四组 13只有一个地球 14* 大瀑布的葬礼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16* 青山不老 词语盘点 口语交际?习作四 回顾?拓展四 第五组 17少年闰土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19* 一面 20* 有的人 词语盘点 口语交际?习作五 回顾?拓展五 第六组 诗海拾贝 诗经?采薇(节选)

春夜喜雨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天净沙?秋 天上的街市 白桦 与诗同行 我们去看海 致老鼠 爸爸的鼾声 给诗加“腰” 诗中的“秋” 第七组 21老人与海鸥 22* 跑进家来的松鼠 23最后一头战象 24* 金色的脚印 词语盘点 口语交际?习作七 回顾?拓展七 第八组 25伯牙绝弦 26月光曲 27* 蒙娜丽莎之约 28* 我的舞台 词语盘点 口语交际?习作八 回顾?拓展八 选读课文 林海 祖国,我终于回来了 小抄写员 鹿和狼的故事 军神 我们的方阵 军犬黑子 看戏 生字表 1《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3.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4.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

六年级语文:《春》教学设计之一(教案文本)

( 语文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六年级语文:《春》教学设计之 一(教案文本) 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 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

六年级语文:《春》教学设计之一(教案文 本) 佚名 课文目标: 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感受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卖弄”、“抖擞”等词语的意思。 3、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1.感受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感情。 2.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

2.体验春天带给人们积极向前迈进的力量。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感知全文,感受春天的气息,有感情朗读第1自然段。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语。 3.认识"春",明白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描绘春的美丽景象的。 教学过程: 引课: 1、说一说带有“马”的成语或四个字的词语,比如“马到成功”。 2、说一说带有“春”的成语或四个字的词语,比如“春暖花开”、“春意盎然”。 一、初读,感知课文 1、示课题“春”。 2、读课文,感受春天的气息。 二、再读,理解课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1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1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3.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4.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 教学重、难点: 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青松迎客,寒梅报春——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意。我们这学期学习的第一组课文,将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 (2)揭题:今天,我们首先跟着一位作家,走进山林,去拜访他的朋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 (3)看课题猜猜,作者拜访的会是怎样一位朋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去山中拜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 (2)读后交流,了解大意。 三、读通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自由读,看谁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 (2)谁能把自己读得最流畅的一段读给大家听? 师随机纠正,重点点拨。(相机理解第一自然段) (3)结合课件学习课后生字,比较形近字。 四、拜访古桥,朗读体验 (1)下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拜访他的第一位老朋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文第3自然段。 (2)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老朋友相见,作者是怎样和他交流,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在书上画一画。 (默读画句,读后交流。) (3)交流感受。 谁知道“德高望重”的意思?你们是从哪里体会到他的“德高望重”? 师:随着时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流逝,只有他依然如旧,默默地站在这涧水上,为大家服务。难怪作者一见到他,就由衷地赞美他,对他说——(引读:啊,老桥,你如……)(生齐读)

六年级语文:孔子游春(教学实录)

小学语文标准教材 六年级语文:孔子游春(教学实 录) People need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anguage is the bridg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the link.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六年级语文:孔子游春(教学实录)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成语的意思,并任选其中两个成语造句。 2.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二、教具准备挂图、投影片。 三、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名言导入,揭示课题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同学们知道这是谁的名言吗? 2、孔子是什么人?你们还知道他的哪些名言? 3.揭示课题:12 孔子游春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①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通每句话。 ②用“——”画出本课中的成语,用“——”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体会它们的意思。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指名说课文中的成语有哪些。

六年级语文春风教案

林斤澜的《春风》学习感悟 《春风》的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第1-5段),引出本文的话题。 第二部分(第6—9段),描写北国春风一下子到来的情景。 第三部分(10-11段),再用江南的春衬托北国春风的粗犷。结尾独句成段,意味深长。 《春风》的内容分析: 文章描写了北国春风的粗犷之美。作者不仅从生活角度,环境角度,而且从生命意志的角度审视春风,把她描绘成季节的使者和自然命运的敲门人。 开篇交代关于北京春天的两种常见意见,直接了当地点明北国春天的短暂;第二个意见引出议论的焦点是春风,这也是本文的写作话题。北京的俗语“春脖子短”,说法形象,点明北国春天的短暂。 第3段,作者以江南的春天作比较,再引用古诗词名句强调江南之春的柔美。 作者描写冬的景象言简意丰,如:“是水潭、是溪、是井台还是泉边,凡是带水的地方,都坚持着冰块、冰砚、冰溜、冰渣……”。句中“潭、溪、井、台”列举出北方水的几种形态。“坚持”一词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冰天冰地的景象。 作者写北国春风到来时的景象,用准确传神有力度的动词、拟声词,用短句,直接写出春风来得迅猛,出乎意料,气势浩大。这些描写给人直观的感受,真切而直接。 作者还采用间接描写的方法。间接描写往往能从侧面丰富事物的特点,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如:“轰的一声,是哪里的河水开裂吧。嘎的一声,是碗口的病枝刮折了。有天夜间,我住的石头房子的木头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仿佛冬眠惊醒,伸懒腰,动弹胳臂腿,浑身关节挨着个儿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动。”用“河水开裂”、“碗口的病枝刮折”、“石头房子的木头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从低到高,从小到大,气势越来越彰显出来,衬托出春风给北国带来的壮美。 写景离不开写人,北方春风的壮美与北国村民的豪迈息息相关。“过草地、走沙漠、扑山梁”,又是短句,又是一连串动词,简洁,干脆,一如北国的春风。 文章无论写景还是写人,线条简洁,语言短促,像岩画或石刻那样,既粗犷有力,又具有地方特色。 《春风》的思考问题: 1.第1段中,“春脖子短”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脖子”的含义是什么? 比喻。含义是“持续的时间”。

最新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1、文言文两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读写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联系上下文,结合注释,掌握故事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课文,掌握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布置学生了解孟子、孔子的生平资料。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授课模式:合作学习模式等学法指导:讲授指导等教学手段:多媒体结合挂图等方式。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学弈 一、情景创设,预习探究 1.教师谈话。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了解孔子、孟子、列子的生平资料。 二、合作交流 1.初读课文,读准生字词。 在小组内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通顺。 2.释题:“弈”指什么?“学弈”又是什么意思呢《两小儿辩日》中他们到底在辩论什么? 3.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学弈》这个故事? 教师归纳整理:谁学下棋? 怎么学下棋? 学得结果怎么样? 4.《两小儿辩日》一课主要讲了什么事? 教师归纳整理:两小儿为什么争辩? 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 依据是什么? 三、品读体验 (一)《学奕》

1.出示: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①教师范读。 ②师生一起归纳朗读文言文的要点:读准字音;停顿适当;语速稍慢。 ③学生模仿教师自由练读,读通读顺。(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反复朗读。) 2.鼓励学生在“之”字上批注字的意思或者在译文中画出对应的意思。 3.汇报交流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①引导学生对照译文,说说句子的意思,帮助学生初步掌握理解文言文词句的基本方法。(释义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②相机指导学生理解“者”、“也”的含义。 “使弈秋诲二人弈……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①交流对每句话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说说。 ②大家读通了课文,现在又读懂了课文。那么,同样是跟弈秋学棋的两个人?为什么一个人学得好?另一个人学不好呢? 生:一个人专心致志,另一个人三心二意。 生:一个人学得很专心,另一个人想着怎么把天鹅射下来。 师:能读出他们各自的表现吗?(文中) 生:找句子读 师:是后一个徒弟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嘛?---------------为是其智弗若与?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③指导朗读,体会文言文朗读的语气(一问一答的形式) 4.他们俩对待学习各持有什么样的态度-----一人专心致志,一人三心二意,专心致志这个成语就出自《学弈》一文,你们还能用不同的成语概括他们两人的表现? 专心致志----------心不在焉 一心一意----------三心二意 聚精会神----------心猿意马 一丝不苟----------东张西望 5.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习、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6. 表演读。 7.孟子的名言。 第2课时两小儿辩日 1.两小儿为什么争辩?(太阳是远是近)他们的观点各是什么?找出文中的句子。 ①齐读。 ②你有过与别人争论的经历吗?当时你的语气和神态各是怎样的?让我们再来读读他们争论的话,注意语气。

2020年春期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语文园地

2020年春期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阅读文章能分清主次。 2. 了解我国习俗的寓意。 3. 了解同一意思不同的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 学生自学交流,教师引导点拨,拓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2. 感悟慈母情深。 【教学重点】 1. 阅读文章能分清主次。 2. 了解我国习俗的寓意。 3. 了解同一意思不同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同一意思不同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分清内容的主次。 2. 读读交流平台,看看《北京的春节》是如何分清主次的 3. 想想《腊八粥》是如何分清主次的。

4. 读文章分清主次,有什么好处? (能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设计意图: 了解文章应该分清主次,才能中心突出,表达清楚。 二、词句段运用。 (一)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1. (1)加点字“一律、清一色、都”,这些词的意思一样,是全部的意思,如果都用一个词表达就看得疲劳了。 (2)“勇夺第一、喜获金牌、摘得桂冠、拔得头筹”,这些词的意思也一样,都是夺得了第一名。 2. 一个意思用不同的方法来表达,避免重复,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3. (课件出示)举例:文艺节目开始了,幼儿园小朋友送来的拳击舞蹈让我们 开怀大笑,精彩的相声逗得大家前俯后仰.,.小品表演让大家笑声不.断.。同学们在这一天唱啊跳啊,沉浸在愉快的气氛中。因为今天是我们的节日! 教师点拨:这一段是如何表达孩子们愉悦的心情的? 4. 学生用相同的方法造句。 设计意图: 体会同一种意思不同的表达方法。 (二)了解寓意(课件出示)。 1. 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年年有余 建筑上雕刻蝙蝠:“蝠”通“福”,意味“福从天降”。在瓷器绘画、玉器雕刻上经常见到红色蝙蝠,寓意“洪福(红蝠)齐天”。 2. 拓展(课件出示): 油糕:寓意年年咼,步步咼升。 喝红枣、核桃等泡好的糖水:寓意新的一年甜甜蜜蜜。 摆火炉:寓意一年红红火火、旺旺旺。 设计意图: 了解常见的习俗的寓意,感悟中国的传统文化。

2019春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匆匆教案

2019春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匆匆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3、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准备:搜集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警句、诗词等。 教学过程: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二次备课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一、出示目标 二、自主学习

三、小组合作 四、提问展示(全班交流) 五、点评精讲 六、当堂练习 七、总结提升. 1.教师谈话: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著名的作家,他一生勤奋,笔耕不辍,给我们留下190多万字的作品;他一生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毛主席曾赞扬他是最有骨气的中国人。你们知道他是谁吗?2.课前搜集资料,你对朱自清先生有哪些了解。 3.板书课题 师:出示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1.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⑴注意“涔、潸”的读音。 ⑵引导理解“徘徊、蒸融、挪移、头涔涔、泪潸潸、赤裸裸”等词语的含义。 2.出示文中的叠词“匆匆、斜斜、默默、白白、茫茫然、轻轻悄悄”。读词后请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注意这些叠词的作用。 3.思考:初读课文,你读懂些什么?有什么感受?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1、哪些语句可以感受到时间的这些特点?蕴含着作者怎样

2019秋最新部编六年级语文全册教案集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集 (2019.9) 学校: 班级: 姓名:

内容提要: 1.课文目录 2.教学计划 3.教学进度 4.单元初探 5.课文教案 6.口语交际教案 7.作文教案 8.学习园地教案 9.教学反思 10.课内阅读短文 11.课文链接教学素材

课文目录 第一单元 1草原 2丁香结 3古诗词三首 宿建德江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4*花之歌 习作:变形记 语文园地 第二单元 5七律·长征 6狼牙山五壮士 7开国大典 8*灯光 口语交际:演讲 习作:多彩的活动 语文园地 第三单 9竹节人 10宇宙生命之谜 11*故宫博物院… 习作让生活更美好 语文园地 第四单元 12桥 13穷人 14*在柏林 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语文园地 快乐读书吧 第五单元 15夏天里的成长 16盼 习作例文: 爸爸的计划 小站 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第六单元 17古诗三首 浪淘沙江南春 书湖阴先生壁 18只有一个地球 19*三黑和土地 20*青山不老 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习作:学写倡议书 语文园地 第七单元 21文言文二则 伯牙鼓琴 书戴蒿画牛 22月光曲 23*京剧趣谈 口语交际:聊聊书法 习作:我的拿手好戏 语文园地 第八单元 24少年闰土 25好的故事 26*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27*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习作:有你,真好 语文园地

教学工作计划 新学期开始了,新教材课程改革的实施为我们教师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认真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为了能更好地开展今后的语文教学工作,现将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制订如下:一、教学对象分析 通过在校一段时间的接触、了解,我发现本班学生个个朝气蓬勃,活泼可爱,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有较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但由于年龄和心理认知的关系,他们学习主动性不强,自制力较差,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待于培养。 现将学生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部分学生在上课习惯不好,小动作极多,不能专心听讲,也不愿思考。上课部分学生不能认真、安静地听老师提出的问题和同学的回答。但是,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较高,能很早来到学校,个个都还很有礼貌,能跟老师问好,回去能跟老师道再见,能使用简单的礼貌用语,相信不久,他们能很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包括八个单元,含“课文”“口语交际”“语文园地”“习作”“写字表”“词语表”几个部分。 教材安排每单元各3或4课。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 在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 全册设8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第二单元:演讲、第四单元:请你支持我、第六单元意见不同怎么办、第七单元:聊聊书法),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每单元后都有习作练习,分别是:1、变形记、2、多彩的活动 3、让生活更美好 4、笔尖流出的故事 5、围绕中心意思写 6、学写倡议书 7、我的拿手好戏 8、有你,真好。 识记字词的编排,不仅有生字,而且还有词语。字词积累更丰富全面。 纵观整册教材,有如下特点: 1、教材采用多种方式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以便使学生受到比较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不仅在汉语拼音、认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方面打好基础,而且在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做好奠基的工作。 2、识字、阅读、口语交际的编排,都注意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 3、这册教材大幅度更新内容,不仅面目一新,而且富有时代气息、人文色彩和情感因素。 4、教材的各个部分都体现了主动学、玩中学的编排意图。教材中安排的各种儿童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都有助于学生在游戏中、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学习。 5、针对我国地地域辽阔、文化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国情,本册教材内容兼顾城乡,难度适中,分量适当,为教师、学生留有拓展和创造的空间。 三、教材简析、教学重点、难点 教材简析: 本册教科书共8个单元,本册阅读教学强调积累,强调整体感受,强调个性

【统编】最新2020春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单元初步感知

教法与学法 这一单元有两篇课文,两篇都是精读课文,这一单元的训练点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学习这两篇课文时,引导学生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表达感情的方法,可以通过写人、景、事等方法来表达情感。

教学过程典案 8 匆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充分朗读、深入感悟、拓展思维,加深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 2.领悟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 【教学准备】 1.朱自清简介及朱自清作品。 2.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读准、读通课文,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学习第一自然段,初步理解时间的一去不复返。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大家好!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凭直觉,你们认为你们的一生能活多少天?(学生大胆猜想)

我们估算一下,按80岁计算,能有多少天?你们现在已经过了多少天?这些日子里你们留下了什么? 通过计算,你们有什么感受? 2.是啊!人的一生确实太短暂了,时间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就没有了。曾经有一位年轻人也和我们有同样的感受,这个人就是朱自清。 3.简介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他的著作十分有特色,影响很大。朱自清是在“五四”浪潮的推动下,开始文学生涯的,直至逝世。 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字,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背影》《春》《荷塘月色》是我们在中学时代要学习到的作品。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匆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计算,学生一下子走入情境,感悟到了时间的流逝,让学生很快走入文本。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学习要求。 1.读准字音。 2.通过读课文,你能感受到时间有怎样的特点?(如:时光匆匆,一去不复返等。) (二)检查反馈。 1.出示点拨以下这些词。 挪动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头涔涔 泪潸潸 2.你是怎样理解文中下列词语的意思的?(课件显示) 确乎:的确。 涔涔:汗流不止的样子。 潸潸:流泪不止的样子。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游丝:蜘蛛所吐的丝,飘荡于空中,故称游丝。 3.学生汇报初读课文的认识,领悟时间“一去不复返、来去匆匆”的特点。 设计意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