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2019年语文A版第六册《罗丹的启示》word教案

2018-2019年语文A版第六册《罗丹的启示》word教案

2018-2019年语文A版第六册《罗丹的启示》word教案
2018-2019年语文A版第六册《罗丹的启示》word教案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学期,第六册,第五单元教案及反思

17、可贵的沉默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清课文条理,理解课文内容。 2、让学生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习如何去关心和爱护别人,从而使学生懂得做子女的也 应当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 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体会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可贵的沉默。 2、引导学生说说什么是“沉默”?(沉默就是不说话) 3、齐读课题,质疑。师:看到题目你有哪些问题?(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呢?谁沉默?在什么情况下沉默?他们沉默时的神态怎样?沉默之后是一种什么情景呢?……) 二、学生自学,解决疑惑。 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通读课文。把不理解的词语画下来。 (2)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3)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把不懂的句子做上记号。 (4)小组合作学习,把自己不理解的,不懂的词句与大家 交流、讨论。 2、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学。 3、教师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三、检查自学情况,深入学习课文,体会思想感情。 1.读准生字、新词的字音。 2.理解词义。 异口同声: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 骄傲:本文是自豪的意思。 神气十足:形容十分得意而傲慢的样子。 左顾右盼:向左右两边看。 情绪:人从事各种活动时产生的兴奋的心理状态。 索性:直截了当,干脆。 阻止:使停止行动。 蕴藏: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 依然:依旧。 寂然无声:非常安静,没有声音。 期待:期望、等待。 追逐:追赶。 沉默不语:不说话。 瞥了一下:很快地看了一下。 赦免:依法定程序减轻或免除对罪犯的刑罚。 四面八方:泛指周围各个方面。

小学语文第六册_三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

小学语文第六册_三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 鸟的天堂 教学目的: 1、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多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2、学习本课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从我们的船……美丽的南国的树。) 教学重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学习静态和动态描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 录像、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层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有许多游览胜地,它们有的是以种类繁多的游乐设备吸引众多的游客,有的则以绮丽的景观闻名遐尔。我们同学去过哪些自以为较好的地方?它以什么吸引你?是否听说过一处以“大榕树”而闻名的旅游胜地? 2、同学介绍有关资料。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介绍这棵大榕树的课文。(板书:鸟的天堂,齐读课题。)“天堂”是什么意思? “鸟的天堂”指什么? 大榕树和天堂有什么关系? 二、各自读文,思考: ①、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 ②、每次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象?找出有关语句。 ③、每次看后分别有什么感受?请用“”划出语句。 1、相互交流。 2、集体交流。 三、学习(1—4)小节 1、指名读1—4小节,思考:写了什么? 投影显示句子: “一个朋友解开了绳,拿起竹竿一拨,船缓缓地动了,向河中心移动。” “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品一品:哪些词用得好? “拨”、“移”让人感觉船行驶轻快,与下文的“没有一点波浪”相呼应。 “声音像乐曲”写出了心情的愉快。 四、质疑。 五、布置作业: 1、写出反义词 热闹()茂盛()不可计数() 2、选词填空 似乎几乎 他高兴得()要跳起来了。 ()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陆续继续 我们()跳上一只船。 我们()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 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灿烂的()茂盛的()翠绿的() 平静的()美丽的()热闹的() 小学语文第六册教案教案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绝招》的教学设计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⒈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什么是绝招?课文讲了谁的绝招?谁的绝招最绝?) ⒉启发谈话:这篇课文讲的是几个小伙伴之间发生的故事。主人公小柱子和小伙伴比本领,没能取得好成绩,感到很羞愧。于是他暗下决心要挽回面子,要练一种“绝招”,“镇”住那些小伙伴。结果,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果然出奇制胜,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大家都对他的绝招赞不绝口,“伙伴们羡慕地竖起大拇指:‘绝招,太绝了!’” ⒊大家想知道他们的绝招是怎样练成的吗?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⒈自由读文,读通课文: 请同学们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 ⒉交流讨论: ①课文中讲了几个小伙伴,涉及了哪几种绝招?(三胖的绝招是憋气,二福的绝招是空翻,小柱子的绝招是算数学题目。) ②谁的绝招最有用?(小柱子的绝招最有用。) ⒊小柱子的“绝招”引来了大家的赞叹,这个绝招是怎样练成的呢?引导学生细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⒈默读课文,边读边动笔做记号。 读书时要想一想课文中讲了几个小伙伴,涉及了哪几种绝招,建议学生动笔在课文中画出来。 ⒉同桌讨论:说说读课文时遇到了哪些不懂的问题,同学之间通过互帮互助的方式解难答疑。 ⒊合作探讨:

三年级语文第六课教案

三年级语文第六课教案 授课重点:《翠鸟》与《燕子专列》的生字词,《翠鸟》状物的写作手 法以及体会《燕子专列》中人类与动物应友好相处,人类 应保护环境,爱护鸟类。培养孩子的爱心,慈悲心。 授课难点:《翠鸟》与《燕子专列》的生字词的掌握,会模仿课文《翠 鸟》状物的写作手法以及《翠鸟》的相关段落的背诵。 授课内容:《翠鸟》与《燕子专列》 生字词:苍松翠柏苇秆腹部赤手空拳衬托衣衫渗透泛舟泡沫饲养老翁陡峭绝壁踏步欧洲大洋洲瑞士士兵舒服启发特殊天气骤变疲劳政府求救载重 生字辨析:翠绿出类拔萃小卒纯粹 苇秆鱼竿杆秤心肝

腹部复苏蝮蛇馥郁刚愎自用 衬托吩咐村庄付出 汗衫杉树色彩 透彻诱导秀美 泛舟眨眼缺乏 水泡火炮跑步拥抱 饲养词语伺候 渔翁瓮声瓮气嗡嗡叫 陡峭师徒迁徙 偏僻躲避躲避完璧归赵悬崖峭壁践踏倒塌纷至沓来欧洲呕吐海鸥

亚洲杭州训练_三年级语文第六课教案。瑞雪端正湍急 战士工作 舒服田野 启用户口 悬殊蛛网 骤然聚会 涉及迁徙 疲劳声波 政府长征 求救足球

运载栽树 近义词:灵活——敏捷 锐利——锋利 舒适——舒服 濒临——临近 反义词:灵活——呆板 陡峭——平坦 特殊——普通干杯挖土抒情房子风扇肩膀扁嘴珠子守株待兔徒步皮球证明放手要求裘衣截止裁衣清脆——悦耳饲养——喂养特殊——特别立即——即刻摇晃——平稳舒适——难受麻烦——方便坚硬——柔软 6、燕子专列_三年级语文第六课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课燕子专列教学设计(人教版) 6、燕子专列 一、教学目的: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空调、启程、特殊、长途、骤降、疲劳、饥寒交迫、温暖、政府、救护、车厢、致谢”等词语,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s版三年级下第六册语文教学教案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主题 多彩的世界 二、单元教学内容介绍 本单元由四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一”组成。四篇课文中《春天的小雨滴滴滴》《瀑布》《古诗两首》是精读课文,《柳笛和榆钱》是略读课文,这组课文的主题是表达对春天的热爱、对大自然的赞美。《春天的小雨滴滴滴》,作者通过对春雨的声音、春雨唤醒春天、春雨催发种子的描写,说明无私的春雨给人们带来了美好、和谐、生机和希望,表现了自己对春雨、对大自然的无比喜爱和赞美之情。《瀑布》描绘了瀑布壮丽的景象,表达了作者赞美瀑布、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古诗两首》中的惠崇〈春江晚景>》描写的是画中的景物,《游园不止》描写的是现实中的景物,诗人抓住了春天景色的特点,写出了一片盎然春意,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美好情感。《柳笛和榆钱》一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调描写了童年做柳笛、吹柳笛和吃榆钱的快乐,表现了作者对故乡无比热爱和眷恋的思想感情以及对童年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四篇课文中编排了7幅精美的插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本单元的“语文百花园一”,“语海畅游”栏目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积少成多”栏目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名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阅读平台”栏目目的是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大课堂”栏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研究、合作的能力、表达能力和语文素养。 三、单元教学目标: 1、识字写字:能够认识汉字25个,会写29个。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古诗及篇章,积累有关的词语、名句或段落并与同学交流。 3、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春雨的美好、无私;瀑布的雄伟壮丽;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及春带来的童年的欢乐。体会春天的美好,增强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4、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通过品味重点语句,品读优美段落,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进一步体验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受到情感的感染和熏陶。 5、结合课文插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6、引导学生通过读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感受语言的魅力,学会学习语言的具体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在语言实践中获得审美愉悦,提高审美情趣。 7、指导学生观察春季的花卉,收集自己喜欢的一种花的资料写一段话赞美或介绍自己喜欢的花,并通过办展览或交流写话的方式向同学展示。 四、单元训练重点难点 在观察中展开想象,引导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习本组课文,了解大自然的美好神奇,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及健康的审美情趣。 五、学习者状况分析及教学措施: 本单元内容是学生进入三年级下学期学习时初次接触到的学习材料。这些课文给学生带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 18童年的水墨画 【教学目标】 1.认识染、笠等13个生字,学写染、碎等10个生字。指导写好碎的“十”字部分、爽的笔顺。 2.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如:从“染”字体会溪水的绿;从“蹦跳”一词体会儿童钓鱼的欢乐;比较小蘑菇和儿童的相似之处体会采蘑菇儿童的可爱。 3.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画面。 4.续编诗歌的第四小节,体现儿童生活的欢乐。 【教学重点】 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如:从“染”字体会溪水的绿;从“蹦跳”一词体会儿童钓鱼的欢乐;比较小蘑菇和儿童的相似之处体会采蘑菇儿童的可爱。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画面。 【教学难点】 续编诗歌的第四小节,体现儿童的欢乐。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图片,制作课件。 学生:预习诗歌。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1. 孩子们回忆童年中的趣事,讲给大家听听,一起分享快乐。 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童年的水墨画》,分享童年的快乐。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通过回忆童年趣事激发学生对童年诗歌的兴趣,调动课堂积极性。】 (1)生书空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师随机指导“墨”的写法。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课文里,请你打开课本,结合注音,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请3名学生接读课文,每人一节。师随机正音。 预设点: (1)染,出示演变过程,字本义:用取自草木的色汁浸泡丝帛绢布,使之着色。读句子,于文中识字,组词:染绿、耳濡目染。 (2)碎:造字本义:岩石经过多次爆破最后形成的小石块。形近字:翠、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知晓汉字的意义来识记生字。加深学生的印象,拓宽学生知识宽度。】 三、复习生字,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生字,自由练读。 2.生字组词,巩固识字。 3.指导书写“碎”。提示最后一笔出头,但不要写到从字上。 指导书写“爽”。注意笔顺,长横要像房顶一样盖住下面部分。

小学语文第六册教案教案-教学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第六册教案教案-教学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鸟的天堂 教学目的: 1、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多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2、学习本课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从我们的船……美丽的南国的树。) 教学重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学习静态和动态描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 录像、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层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有许多游览胜地,它们有的是以种类繁多的游乐设备吸引众多的游客,有的则以绮丽的景观闻名遐尔。我们同学去过哪些自以为较好的地方?它以什么吸引你?是否听说过一处以“大榕树”而闻名的旅游胜地? 2、同学介绍有关资料。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介绍这棵大榕树的课文。(板书:鸟的天堂,齐读课题。)“天堂”是什么意思? “鸟的天堂”指什么? 大榕树和天堂有什么关系? 二、各自读文,思考: ①、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 ②、每次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象?找出有关语句。 ③、每次看后分别有什么感受?请用“ ”划出语句。 1、相互交流。 2、集体交流。 三、学习(1—4)小节 1、指名读1—4小节,思考:写了什么?

投影显示句子: “一个朋友解开了绳,拿起竹竿一拨,船缓缓地动了,向河中心移动。”“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品一品:哪些词用得好? “拨”、“移”让人感觉船行驶轻快,与下文的“没有一点波浪”相呼应。“声音像乐曲”写出了心情的愉快。 四、质疑。 五、布置作业: 1、写出反义词 热闹()茂盛()不可计数() 2、选词填空 似乎几乎 他高兴得()要跳起来了。 ()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陆续继续 我们()跳上一只船。 我们()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 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灿烂的()茂盛的()翠绿的() 平静的()美丽的()热闹的() 小学语文第六册教案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三年级语文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三年级语文教案 课题:1、放风筝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了解孩子们是怎样放风筝的,激发开展丰富多彩课外活动的兴趣。 2、学习作者观察的方法和怎样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叙述清楚的。 3、会本课生字新词。 4、看图,读课文,把描写图画内容的句子多读几遍。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二、范读课文。这篇课文有7个自然段,可以分成三部分。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1、读准字音。 2、记忆字形。 3、理解词义。 四、巩固练习。 1、抽读生字卡,口头组词。 2、看图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理解第一段内容。 1、读课文,这段说的是什么? 2、高高兴兴地去干什么? 二、理解第二段内容。 1、哪句话具体写放风筝的人很多? 2、哪句话具体写放风筝的式样很多? 3、我跟哥哥说什么?表现“我”的什么心情? 三、理解第三段内容。 1、读课文,这段说的是什么? 2、第一句话说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3、第二句话说的是什么?“赶紧”说明什么? 4、此时的“大蜻蜓”怎么样了? 5、第四句讲了什么? 四、学习第四至第六自然段。 1、读课文,说说第四至第六自然段讲了什么? 2、我一边拍手一边嚷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嚷?说明什么? 3、小鸟好象在奇怪地说什么?这叫什么写法? 4、“大蜻蜓”放上去以后,天空中有哪些风筝?这些都是作者的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五、学习第七自然段。 1、读课文,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2、说说“五颜六色”包括哪些颜色?想象“五颜六色”的风筝随风飘荡的情景,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六、巩固练习。 1、看图读课文,说说哪些语句是写画面内容的。 2、分辨哪些风筝是先放上去的,哪些风筝是后放上去的。 板书设计: 星期天体育场我和哥哥 放风筝一人“举”着一人“跑”边跑边“放”线 喊放松手又跑一阵 “小蜜蜂” 作者想象“大金鱼” “小卫星” 七:教学心得: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单元教学目标 单元说明: 大自然的景物多么迷人,燕子呓呢,柳树发芽,荷花绽放,泉水丁冬流淌。本组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选编了《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珍珠泉》四篇课文,一个语文园地。前三篇为精读课文,后一篇为略读课文。四篇课文多角度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有的描绘了春天燕子从南方飞来;有的描绘了二月的柳丝和万紫千红的春日;有的描写了夏日池塘荷花绽放;还有的描写了家乡的珍珠般的泉水。我们可以从这些绿柳飞燕、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感受春天的来临,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从而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本单元的导语提示了观察家乡的景物,并记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是为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作准备。本单元的其他内容和活动,都是围绕大自然景物专题安排的。课后的资料袋介绍了我国的自然奇观——神奇的泉。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是说、写自己观察和发现的家乡美好景物。“宽带网”安排了了解和搜集作家笔下的有关大自然景物的精彩描写。学习本组课文,要反复诵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还可以从课文中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积累文中优美的句段。通过说、写及课外了解、搜集的活动,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与本册课本配套的《同步阅读》中,与本单元大自然专题相关的课文有《走

进大自然》、《草叶上的歌》、《雨儿在歌唱》、《雾之美》、《古诗两首》《一碗水》、《我和企鹅》、《小城三月》、《梅雨潭》、《日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课外自行阅读。 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16个生字,会写3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36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第一课、第三课(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和两首古诗。 3、能自己发现一些词语的特点,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积累一些成语、课文中优美的词句及课外书中一些描写大自然和春天的语句。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 4、积累一些量词并会正确使用。 5、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 6、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和抓特点表述景物的方法,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 7、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8、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9、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课时安排:11——13课时 1、燕子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备课教案.doc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备课教案 21《古诗两首》学习目标①认识2个字。会写4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③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难点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重点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教学方法:欣赏教学法、阅读法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古诗内容及诗人的资料。第一课时学习目标①会写4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③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难点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重点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教学过程一、回忆诗人,导入新课①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谁来介绍一下他?李白(701—762)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幼年随父迁居绵州昌隆青莲乡,他一生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现存近千首诗,他的诗歌色彩瑰丽,大胆想象,被称为“诗仙”。谁来背背他写的诗?②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李白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学生齐读课

题)二、读通诗句,了解诗意①学生初读课文。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②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留给你的初步印象。(感觉到这首诗描写了雄伟的长江,有一种豪放之情融入其中。给人历历如眼前的感觉)③了解背景:唐玄宗开元XX年,25岁的李白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第一次离开四川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乘舟顺江而东,在经过安徽省当涂县的东西梁山时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此时的李白年轻浪漫,一派天真,充分展示了丰富的想象力。b.教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碧绿的江水奔腾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儿,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三、诵读全诗,感悟诗情①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②生练习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感情。③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④引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四、自由练背。同桌互相背。五、书写生字,默写课文①练习生字“断、楚、孤、帆”。②默写《望天门山》。六、总结全诗,深化感悟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①认识2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③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345678910

第六册《习作6》 之一_三年级语文教案

第六册《习作6》之一_三年级语文教案 《习作6》教学设计之一 执笔者:束彦 [习作指要] 1、要通过复习旧知,引导学生阅读例文后讨论等手段,让学生掌握日记的格式。 2、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画,阅读例文,了解这则日记的内容,知道日记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3、要让学生模仿例文的叙述顺序,比较具体地记一件事。 4、要学生养成勤写日记的好习惯。 教学设计 ①苏教版第六册第六单元的作文教学要求是: [教学要求] ②能掌握日记的格式,并养成勤写日记的好习惯。能知道日记的内容比较广泛。能了解这则日记的内容及叙述顺序。能按要求写一则简单的日记,特别要注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难点:选择日记的题材。 [课前准备] 让学回忆一天中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的事。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弄清日记的格式。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所学的日记的格式吗? 2、指名学生回答。 3、我们不妨再看看例文的格式。 4、师生小结:第一行正中要写年月日、星期几和天气情况;第二行空两格写正文。 二、使学生明白日记的内容 1、观察插图,看看:图上画了哪些人?主要人物是谁?她在做什么? 2、阅读例文,想想:这则日记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3、朗读书上的分析部分,说说日记的内容包括哪些。 4、帮助学生从作者写“吃桃子”这件小事,明白日记的内容十分广泛,“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事都可以写”。 三、引学生了解日记的选材 1、设疑:既然日记的内容十分广泛,是不是不加选择,件件事都要写呢? 2、学生同桌讨论,交换意见。 3、教师不忙结论,要求学生默读例文,思考作者为什么写“吃桃子”这件事。 4、师生交流,共同小结:选择的材料要有意义,不应该胡编乱造。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1燕子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出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22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 课前准备: 1.课前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 2.收集有关燕子的资料。 3.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一) 一、导入: 1.播放课件:青草、柳叶、鲜花、小溪流水、燕子……体会春天的美丽。 2.说说你了解的春天。 小朋友有没有留意观察自己的周围,有没有嗅到春的气息?有没有找寻到春天已经悄悄来临的足迹。 二、初读课文,划出生字,生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学习生字。 1.读准字音。 俏:与“悄”区别读音和字形。 拂:不要错读成 fó。

2.自主识字,找规律。 3.交流。 4.巩固运用。 5.同桌抽读。 四、再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五、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六、写字。 1.读准字音。 2.注意容易写错的字。 燕、聚、演、倦、漾。 3.观察字形结构。 4.练习书写。 (二) 一、播放燕子翻飞的课件。 二、理清课文线索,体会作者的观察方法。 1.第一自然段:由近处看燕子。 2.第二三自然段:由远处看到的燕子的飞行姿态。 3.第四自然段:由远处看到的像音符般的燕子。 4.小结:我们要学习由近及远的观察方法,并运用到平时的观察中去。 三、朗读感悟。 1.自读全文,说说自己有什么感受? 2.再读课文,想象画面,进入课文描述的意境中去。 3.讨论:课文写了燕子的哪些特点? (1)外形特点 读第一自然段,再读,说说燕子外形的特点(活泼机灵)。

北京课改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思想情况 全班大部分同学思想积极要求进步上进心强,能够积极主动地为班集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有个别同学缺少对班集体的关心,集体荣誉感较弱。多数学生愿意帮助别人。学习情况 从整体来看,班级中学习气氛比较浓厚,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课上积极回答问题,个别学生课上没有良好的听讲习惯,经常做小动作控制不住自己。还有个别同学对学习缺少主动性,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对学习兴趣不浓,不爱完成作业,不会听讲,不爱回答问题,成绩较差。 采取措施 针对思想多开展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增强集体意识,加强集体的凝聚力。深入到学生中去力争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对其进行引导。 针对学习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严格要求,和各科教师配合,实现多渠道一起抓,与班级评比挂钩,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2、应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紧对后进学生的管理和督促。 3、加大考试力度,使学生引起对学习的重视。 4、与家长建立切实的联系,实现家校统一,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 针对学困生 1、不歧视他们,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 2、多方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尽量使他们能跟上大部队。 3、家庭学校结合教育。 4、多花时间,多花力气。 奋斗目标 1、转化学困生孙荣炎 2、学习目标 语文、数学尽量保持原成绩,希望再有所提高。 具体措施: 1、在备课的时候考虑学困生。上课的时候多关注学困生。 2、与家长联系勤,分析学生一周表现,优点缺点,改进的地方。 3、作业盯紧。争取当天作业当天完成。完不成,通知家长,及时盯住。 4、设定每周重点训练学困生的哪方面。 5、个别辅导。

小学语文第六册全册备课 对新课标的理解: 《标准》十分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注重创造精神的培养。我就“学生的个性发展”谈一谈自己的理解。第一学段“写话”目标中:“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觉。”强调的是个人的感受。抒发的是个人的愿望。整个习作目标中共有10几处提到“自己”这个词,明确告诉我们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写作教学中,要把握好学生的主人翁地位,从学生的思想意识出发,写出他们“自己觉得新奇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当然。这不是说对学生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若学生在习作中出现不健康的话语或者流落出不良的思想倾向,我会在肯定其勇于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巧妙地加以引导,而不是粗暴地一棍子打死,挫伤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有32篇课文,其中24篇精读课文,8篇略读课文,八个语文实践活动,分为八个单元。还安排了6篇选读课文和语文趣味活动,书后附有生字表、认读字表。教学目标: 1、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2、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初步独立识字。 3、认识常用汉字414个,其中255个会正确书写(含17个多音字),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认读158个(含3个多音字)。 4、学习用硬笔书写正楷字,能写正确,注意端正、整洁,行款符合要求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5、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 6、会用音序、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学习能利用字典选择字义、词义,能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或通过查字典、看注释理解词句的意思。 7、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8、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 9、能把握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能结合有关内容展开合理大胆的想象。 10、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11、学习略读,粗知课文大意。 12、学习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15篇。 13、愿意读书看报。学习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阅读程度适中的读物,课外读物不少于8万字。

培智三年级语文第六册教案

培智三年级语文第六册《看图说话》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图片、动画的形式让学生知道“今天的事情必须今天做,不能做等明天”和一些时间上的名词。 2、使学生知道,小猴子坐等明天,所以一直盖不成房子;教育学生今天的事儿要今天做,不能等明天; 3、学习词“昨天”、“今天”、“明天”,词组 二、活动过程: 1、森林里,打雷了、闪电了。我们知道那是要干嘛了呀?(下雨了) 对啊!于是呀!我们的故事也要开始了。教师讲述故事《等明天》第一段;开始到等明天,天晴了我就造一幢大房子! 提问:森林里怎么了?(下雨了) 谁急得在那儿转来转去呀?(小猴子) 最后它上谁家了?(小松鼠) 小松鼠问它为什么不回自己家的时候,小猴子是怎么说的?(我我正要造呢?等明天,天晴了我就造一幢大房子!) 2、继续听故事至“第二天到等明天吧!” 问:这第二天,果然是一个大晴天,可是这个小猴子在干嘛呀?(睡觉) 小松鼠推推它说了什么?(小猴子,小猴子你的大房子呢?)

小猴子是怎么说的?(我我困死了,等我睡好了,就来造房子。)可是后来小猴子的房子有没有造好呀?(没有)你是怎么知道的?(恩,今天是来不及了,等明天吧) 3、听第三段“第三天到最后” 提问:第三天,当小松鼠碰到小猴子的时候,小猴子在干嘛?(在树林里闲逛) 经过小松鼠的提醒后小猴子开始盖房子了吗?(它东转转,西溜溜;一会儿荡秋千,一会儿吃野果。) 结果它有没有盖成房子呀?(没有)它是怎么说的(糟糕!天都要黑了,怎么造房子呀!没办法了等明天吧!) 一个月过去了,大伙都刮着脸蛋羞它,小猴子听了气的要命,决定要造一间大大的房子给它们看。它又是砍树,又是割草,忙的满头大汗。小猴开始盖房了,突然想到了什么事情?”(没有请客) 可是,房子造成了吗?(没有)它干什么去了呀? 小猴子邀请完小动物后是怎么想的?(等明天吧) 第二天动物们都来了,小猴子有没有盖好房子呢(没有)最后,小猴子的房子有没有盖成呀?(没有) 三、得出结论:今天的事情要今天完成。 四、观看动画视频《等明天》 五、我会讲故事:让学生试着叙述故事。 六、教学反思:

三年级语文:礼物 第六册教案(教案文本)

( 语文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三年级语文:礼物第六册教案 (教案文本) 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 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

三年级语文:礼物第六册教案(教案文本)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认读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注意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的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仿照课文前四段写一段话。 3、懂得礼物的含义,使学生了解小小的礼物寄托着亲人的关爱和期盼,体会亲情的可贵。 4、背诵课文,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积累下来。 二、教材分析 《礼物》以诗歌的形式,描写了小作者去年和今年收到家人送给自己的礼物,抒发了自己从中学会了知识、懂得了道理等体会。本文语言浅显易懂、琅琅上口,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贴近学生生活,

适宜朗读、积累和练笔。 三、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能够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能够独立识字。三年级上册注重了读书与练笔并行,这篇课文继续引导学生学习使用优美的句子,变心中语言为书面语言,促感悟之情为笔下之情。 四、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轻音乐磁带、一个包装精致的礼品盒(里面装有为每个学生写的一句话)。 2、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收到亲人礼物的经历。 3、课前欣赏一段电影片断《妈妈再爱我一次》。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师:大家看,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什么?师边说边拿出准备好的包装精美的礼物盒。 2、师:是的,这是老师送给你们的礼物,喜欢吗?同时板书课题:礼物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目录

1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课程: 第一课时 1、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3、借助此诗的学习,初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学习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感受诗人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教学理念 1、遵循古诗的教学规律,以读促学。 2、把握古诗的特点,因材施教。 3、挖掘教学资源,拓展延伸学习内容。 4、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教学准备 挂图、苏轼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1、小黑板出示小知识。 课外知识积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与南宋辛弃疾合称“苏辛”。

【新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新【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全册教学设计)

1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课程: 第一课时 1、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3、借助此诗的学习,初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学习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感受诗人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教学理念 1、遵循古诗的教学规律,以读促学。 2、把握古诗的特点,因材施教。 3、挖掘教学资源,拓展延伸学习内容。 4、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教学准备 挂图、苏轼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1、小黑板出示小知识。 课外知识积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与南宋辛弃疾合称“苏辛”。 2、板书课题:惠崇《春江晚景》 3、出示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学挂图。 引导学生读懂诗题,指导学生观察教学挂图上的内容;让学生知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为北宋名僧惠崇所作之画《春江晚景》而题诗,写的是江南初春的景象。 二、初读古诗 1、小黑板出示自学提示(一) ①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②能认识“蒌蒿”二字,正确书写“崇”、“轼”二字。

三年级语文第六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语文第六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有学生40人,男生26人,女生14人,比例悬殊较大。有部分男生活泼好动,自制力极差。他们课堂上爱做小动作,爱聊空话,好管闲事,平时缺乏静心,作业的正确率不高。从整体来分析,学生们的朗读、阅读分析、语言组织、表达等语文能力较弱;作业拖拉的也有好几个,学习态度显得不够端正。但大部分孩子热爱班级,心中有集体,乐于为班级服务。二、教材分析 本册课文共8个单元,xx文24篇,选学课文4篇,习作训练8次,听说训练次,练习8个,单元练习主要是复习本单元学过的内容,但在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训练上有适当的扩展。本册教材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地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思想品德教育“散而有序”的特点。各单元大体围绕一个中心:第一单元是了解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科技发展成就,培养爱国主义和民族找感;第二单元进行助人为乐、严守纪律等方面的教育;第三单元进行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等方面的教育;第四单元主要培养热爱科学、关心环保方面的教育;第五单元着重进行善于思考、敢于提问、做事有始有终的良好品格的培养;第六单元主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情感;第七单元着眼于学生勇敢、奉献和探索品格的培 养;第八党员结合了解祖国建设成就进行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等 方面的教育。有的党员,3篇课文体现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各不

相同,不必强求一个单元围绕一个中心进行教育。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为序编排的,分成阅读训练、习作训练和听说训练三条线索,各条线索又分解成若干个训练点。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横向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明确各单元的训练目标,然后按目标编选各单元的课文和练习,其序列如下:单元阅读训练习作训练听说训练1,据词定义,理解词义看多幅图,写一段话,把句子写通顺听录音,用提供的词语说说主要内容2理解重点词语,体会用词的准确做小制作,把制作过程有顺序地写下来3读懂用总起分述方法写的一段话围绕总起句写几个分述句学会邀请别人来家做客并会介绍行走路线4读懂按日记形式写的课文学写日记5预习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用总起分述方法介绍一件玩具学会听广播,能说出感兴趣的内容6读懂用并列方法写的一段话用并列写法介绍自己最喜欢去的地方7体会人物心情,读出对话语气用总起分述方法介绍新开的商店通顺、连贯地介绍所见所闻8说说一段话的主要意思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见闻3、课本的习题系统,出每单元的“基础训练”外,每课编油一一7道作业题。作业本上的习题与课文后的作业题,既有分工又有联系。课文后作业主要是朗读、默读,理解课文内容的思考题及读读写写本课词语,每一课的课外作业中一般有一道语言训练题,是体现本单元阅读训练点的,必须重点指导,让学生掌握。作业本上的习题除体现训练点外,还有字、词、句的常规训

2017年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多彩的儿童生活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简析 第一单元有四篇课文,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读课文。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有的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的成长以及它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有的通过记述儿童攀登黄山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赞美了乡村儿童纯朴、勤俭、热爱劳动的好品质。课文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童真、童趣。 教学目辬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感受大自然的生活乐趣。 3.掌握36个生字和46个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我国各族儿童间的友爱团结以及它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3.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4.培养自读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刚刚由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开始学习第一组课文,首先考虑的是衔接问题,这一组是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级语文教学的接口处。除了

识字还是教学的重点外,还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要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过渡。 设计理念 把学生放在一个大的学习情境中学习,把这个单元的语文学习变为学生语文实践的过程。每一课的学习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单元,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活动。教学中要加强整体意识,注意发挥整体优势,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设计说明 单元学习活动名称:?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 学习活动贯穿整个学习单元,分四个摻块: 1.《我们的民族小学》(2课时)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校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并感受到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 2.《金色的草地》和《爬天都峰》(5课时)使孩子们感受到大自然带来的快乐,其中《金色的草地》在体验大自然给人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增强了孩子们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爬天都峰》意在使学生从课文内容的理解中体会在困难面前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3.?体会劳动中的快乐?(1课时)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懂得劳动会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 4.?汇报与展示?(3课时)这次活动围绕课余生活这一主题进行。活动要能体现学生课余生活的丰富多彩,主要展示学生课余生活的内容和收获。可以设一个班级展示台,把自己收集的课外书、邮票等,和大家一起交流、收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