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记叙文、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

记叙文、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知识详解及考点设题

1.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记叙文的人称: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二人称(你,你们);第三人称(他,她,他们;它,它们)记叙文常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少数如书信,为了表达的特殊需要才使用第二人称。用第二人称表达,有利于直接抒发强烈深沉的感情(1分),显得亲切自然(1分),

3.记叙文的记叙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

①顺叙:按事情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写、

②倒叙:把后面发生的事情提到前面写,然后再按顺序记叙。

③插叙:在叙述的过程中,中断原来故事情节的叙述,插人与之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4.文章的思路与线索

全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①以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为线索;②以人物为线索;

③以事件为线索;④以行踪为线索;⑤以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或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等。

5.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描写方法有:①人物描写;②环境描写(景物描写);③正面描写(即直接描写)、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

其中人物描写方法有:肖像描写(即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人物描写方法答题格式:这句是()描写,形象地刻画了人物的()特征( ),表现了人物()的情感。

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答题格式:这句是环境(景物)描写,渲染了()的环境氛围,烘托了人物()的情感。

6.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

答题格式:这句运用()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突出了事物(人)的()特点,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7.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表达方式有: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清。

记叙文中议论抒情的作用是:点明文章题旨,起到画龙点睛、深化文章主题、升华文章中心、揭示事件意义的作用。

8.拟标题,理解标题含义、作用

拟文章标题的方法是找出关键句。它突出地体现着文章的旨意,标示着文章的思路,显示着文章结构的特点。因此要着重找出表达文章主旨的语句、文中的概括句、文中的过渡句。

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来分析。表层含义即字面含义,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标题的作用:①充当线索(贯穿全文的线索);②表现(揭示)主题思想;③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中心事件;④表现人物……的品质;⑤表明写作对象;⑥关联主要情节;⑦透露情感主旨;

⑧引起读者兴趣,制造悬念。

9.概括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情感

①概括记叙文内容的方法是:浏览阅读材料后,以最简洁的语句概括出这个材料主要叙述的内容,这样就会对选文有一个正确的总体印象,有利于对主题的把握。

②概括记叙文内容的模式是:谁在()时候在()地点做()事。(即:人物十时间+地点十事情)

③归纳记叙文中心(主旨)的方法有:从文章的题目、开头、结尾人手;从分析层次结构人手;从分析人物和事件人手;从文中抒情句、议论句人手。

④概括记叙文的中心思想的模式是:本文通过记叙()(事),表现(赞扬、揭露)了()

精神(品质、实质)。

10.词、句的理解,句子的言外之意:特别是结合语境理解词语与句子的含义、表达作用、表达效果、言外之意。

①品味词语,分析其深层含义或作用等,答题时应注意结合上下文语境及文章中心主题来回答该词语的传情达意作用,不要就字词论字词。

答题模式:“XX”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②品味句子,体会、理解其深层含义甚至点评语句,答题时不要单纯肤浅地停留在语句的表面意思上,应联系文章的中心、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等,从更深层次来回答,且答题时应重点针对该语句的中心词来回答。

答题的基本模式:

①这句运用了(),写出了(),表现了()。

②这里进行了(),写出了(),其作用主要有:第一,();第二,()。

③这样安排的作用是(),通过(),写出了(),表现了()。

11.段、句在结构上的作用

(1)记叙文开头的句子(段)的作用

①开篇点题。②总领全文。③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④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2)记叙文中间的句子(段)的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记叙文结尾的句子(段)的作用

①篇末点题。②首尾呼应。(照应前文,照应标题)③总结全文,深化中心。④点明中心,深化主题。⑤令人深思,给人留有思考的余地(回味无穷)。

12.问题的探究

此类题一般是问答题,命题往往针对文中具有内涵的句子来设置问题。解答此类题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紧扣文章的中心、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回答。

13.句子的仿写或补写

要求仿照文中的有关句子的修辞手法、句式,仿写补写一句话,要求在内容上紧密相关,在形式上一致。

14.标点符号的作用

一般考查的有破折号、双引号、省略号、顿号。

破折号作用:表示解释说明;表示意思递进;表示意思转折;表示语音延长;表示语音中断。

双引号作用:表示引用;表示强调;表示特定称谓;表示否定讽刺。

省略号作用:表示省略内容;表示说话断断续续;表示语言中断;表示语意未尽。

顿号作用:表示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语或词组(短语)之间。

5.阅读作品的感受: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与情感体验等。

前提:仔细阅读全文,把握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语句,联系实际,表明自己观点。

答题套路:这一类型的题目都会要求考生“谈谈你的看法”,“你认为……”只要符合文题要求,所谈内容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①表达时最好要有标志性语言。在答题时可以用“我认为,··…比如……”这样的标志性语言。先用“我认为……”言简意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②表达内容要紧跟时代步伐,贴近生活实际。

③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④语言要通顺,表意要明白,

说明文阅读

知识详解及考点设题

1.一说明文的种类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依据说明对象的不同,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

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

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将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而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是其主要目的。

选择题型: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从说明对象来看,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

B.……

C.……

D.……

2.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

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

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可以从三方面人手:①看题目;②看段首;③看关键词句,如总说句、分说句、过渡句等。

选择题型:

[真题]下列表述,不属于本文说明对象特征的一项是( )(2012年广西百色卷)

A一些昆虫具有使用“化学武器”自卫的本领。

B.很多植物具有使用“化学武器”自卫的本领。

C.有些植物能使用“物理武器”进行自卫。

D.有些植物能以自己特殊的生理机能来抵御外来侵袭。

答案:A(该项不属于“植物防护武器”的特征)

3.说明的方法及其作用

①列数字:有些事物为便于从数量上说明特征,往往运用一些数字来说明。

②举例子:举出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例子,能够反映一般的情况,真切地说明事物特征。如《中国石拱桥》举出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子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③打比方:适当运用比喻,能够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如说明石拱桥形式美,就用了“石

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这样的比喻不但贴切而且使被说明的事物显得很美,既说明了桥洞的特征,又能吸引读者。

④作比较:选择有外部或内部联系的事物进行比较,往往能增强说明事物的效果。

⑤分类别: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说明。如《中国石拱桥》把赵州桥的特点分为四点,一点一点分别说明。

⑥引用: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引用神话故事等,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事物的神秘色彩,增强说明的情趣性、权威性。

⑦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⑧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⑨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常用的答题格式:这句运用了()的说明方法,生动地说明了()(说明内容),使读者()。

4.说明的顺序

①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

②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

③逻辑顺序:逻辑顺序细分有: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主要到次要、从概括到具体、从整体到局部、从特点到用途等。

5.说明文的结构形式

(1)总分式:①总一分;②分一总;③总一分一总。(注:事物说明文多为“总一分”式。)(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一层层剖析事理。

6.说明的语言

(1)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是:准确、简明、周密。

说明文语言准确,并非一定得用确数,也可以用约数。比如“大约f1"左右”“可能”“估计”等等,这些也同样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文语言的考查通常有两种:一种指出加点词语的深刻含义;另一种是分析加点词语能否换或删及其理由。

答题模式是:

①不能去掉。因为“XX”表示(词义),说明(句意),这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正面答法)

②不能去掉。因为“XX"表示_(词义),说明_(句意),如去掉,这就表达不明确。(反面答法)

(2)根据说明文的语言的特点可分为,①平实说明:②生动说明

7.关键词语的作用

说明文阅读考查的词语往往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这些词语要么是关键信息点,要么是某一重要说明对象的简洁概括(如指代性词语、概念性词语),要么就是或承前或承后省略了相关阐释内容。分析这些词语,要根据语境揣摩词语的语境义、比喻义、借代义等,分析词语派生或隐含的内容。

8.句子或段在文中的作用

(1)说明文开头的句子(段)的作用:①总领全文;②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③引出说明的对象;④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2)说明文中间的句子(段)的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说明文结尾的句子(段)的作用:①首尾呼应(照应前文,照应标题);②总结全文。

9.概括说明内容

可以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和关键性词语来概括。

概括文段内容的方法。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对象的特征;事理说明文:说明关于_(原因、方法、原理等)的道理。

10.其他知识拓展

其他知识的拓展就是阅读文本,说说你获得的启示或联系实际来谈谈你的看法。

11.信息筛选(对原文内容的理解)

解答“信息筛选”题最有效的对策是:逐项还原到原文(段)中,找到原句来对照、印证就能看出是否正确。

选择题型:

【真题】下列概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012年广西百色卷)

A.植物之所以能在地球上占据着大多数的地盘,是因为其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种种保障

物种延续的防御自卫甚至是还击能力。

B 三叶草和一些金合欢等植物,能产生毒性很强的“化学武器”—氛化物,昆虫吃了会中毒死亡。

C.几百年前,在拉丁美洲有一种特殊的南瓜,人的身体只要碰触到这种南瓜,它随即发生“爆炸”。

D.有“植物枪”之称的沙箱树,果实成熟后会爆破,爆开时种子像枪的子弹一样,飞速弹出十米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