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泄泻

泄泻

泄泻
泄泻

第七节泄泻

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临床特征的一种脾胃肠病证。泄与泻在病情上有一定区别,粪出少而势缓,若漏泄之状者为泄;粪大出而势直无阻,若倾泻之状者为泻,然近代多泄、泻并称,统称为泄泻。

泄泻是一种常见的脾胃肠病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较为多见。中医药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

《内经》称本病证为“鹜溏”、“飧泄”、“濡泄”、“洞泄”、“注下”、“后泄”等等,且对本病的病机有较全面的论述,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湿胜则濡泻。”《素问·举痛论篇》曰:“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说明风、寒、热、湿均可引起泄泻。《素问·太阴阳明论篇》指出:“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人五脏,……下为飧泄。”《素问·举痛论篇》指出:“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说明饮食、起居、情志失宜,亦可发生泄泻。另外《素问·脉要精微论篇》曰:“胃脉实则胀,虚则泄。”《素问·脏气法时论篇》曰:“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素问·宣明五气篇》谓:“五气所病,……大肠小肠为泄。”说明泄泻的病变脏腑与脾胃大小肠有关。《内经》关于泄泻的理论体系,为后世奠定了基础。张仲景将泄泻和痢疾统称为下利。《金匮要略·呕吐秽下利病脉证治》中将本病分为虚寒、实热积滞和湿阻气滞三型,并且提出了具体的证治。如“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气利,诃梨勒散主之。”指出了虚寒下利的症状,以及治疗当遵温阳和固涩二法。又说:“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下利谵语,有燥屎也,小承气汤主之。”提出对实热积滞所致的下利,采取攻下通便法,即所谓“通因通用”法。篇中还对湿邪内盛,阻滞气机,不得宣畅,水气并下而致“下利气者”,提出“当利其小便”,以分利肠中湿邪,即所谓“急开支河”之法。张仲景为后世泄泻的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泄泻叙论》从三因学说角度全面地分析了泄泻的病因病机,认为不仅外邪可导致泄泻,情志失调亦可引起泄泻。

《景岳全书·泄泻》说:“凡泄泻之病,多由水谷不分,故以利水为上策。”并分别列出了利水方剂。《医宗必读·泄泻》在总结前人治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治泄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其论述系统而全面,是泄泻治疗学上的一大发展,其实用价值亦为临床所证实。.

本病可见于西医学中的多种疾病,如急慢性肠炎、肠结核、肠易激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等,当这些疾病出现泄泻的表现时,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应注意的是本病与西医腹泻的含义不完全相同。

【病因病机】

致泻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命门火衰等等。这些病因导致脾虚湿盛,脾失健运,大小肠传化失常,升降失调,清浊不分,而成泄泻。1.感受外邪引起泄泻的外邪以暑、湿、寒、热较为常见,其中又以感受湿邪致泄者最多。脾喜燥而恶湿,外来湿邪,最易困阻脾土,以致升降失调,清浊不分,水谷杂下而发生泄泻,故有“湿多成五泄”之说。寒邪和暑热之邪,虽然除了侵袭皮毛肺卫之外,亦能直接损伤脾胃肠,使其功能障碍,但若引起泄泻,必夹湿邪才能为患,即所谓“无湿不成泄”,故《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说:“湿盛则飧泄,乃独由于湿耳。不知风寒热虚,虽皆能为病,苟脾强无湿,四者均不得而干之,何自成泄?是泄虽有风寒热虚之不同,要未有不源于湿者也。”2.饮食所伤或饮食过量,停滞肠胃;或恣食肥甘,湿热内生;或过食生冷,寒邪伤中;或误食腐馊不洁,食伤脾胃肠,化生食滞、寒湿、湿热之邪,致运化失职,升降失调,清浊不分,而发生泄泻。正如《景岳全书,泄泻》所说:“若饮食失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痢作矣。”

3.情志失调烦恼郁怒,肝气不舒,横逆克脾,脾失健运,升降失调;或忧郁思虑,脾气不运,土虚木乘,升降失职;或素体脾虚,逢怒进食,更伤脾土,引起脾失健运,升降失调,清浊不分,而成泄泻。故《景岳全书·泄泻》曰:“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必先以怒时夹食,致伤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随触而发,此肝脾二脏之病也。盖以肝木克土,脾气受伤而然。”4.脾胃虚弱长期饮食不节,饥饱失调,或劳倦内伤,或久病体虚,或素体脾胃肠虚弱,使胃肠功能减退,不能受纳水谷,也不能运化精微,反聚水成湿,积谷为滞,致脾胃升降失司,清浊不分,混杂而下,遂成泄泻。如《景岳全书·泄泻》曰:“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5.命门火衰,命门之火,助脾胃之运化以腐熟水谷。若年老体弱,肾气不足;或久病之后,肾阳受损;或房室无度,命门火衰,致脾失温煦,运化失职,水谷不化,升降失调,清浊不分,而成泄泻。且肾为胃之关,主司二便,若肾气不足,关门不利,则可发生大便滑泄、洞泄。如《景岳全书·泄泻》曰:“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之所主,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而阴寒独盛,故于子丑五更之后,当阳气未复,阴气盛极之时,即令人洞泄不止也。”

泄泻的病因有外感、内伤之分,外感之中湿邪最为重要,脾恶湿,·外来湿邪,最易困阻脾土,致脾失健运,升降失调,水谷不化,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形成泄泻,其他诸多外邪只有与湿邪相兼,方能致泻。内伤当中脾虚最为关键,泄泻的病位在脾胃肠,大小肠的分清别浊和传导变化功能可以用脾胃的运化和升清降浊功能来概括,脾胃为泄泻之本,脾主运化水湿,脾胃当中又以脾为主,脾病脾虚,健运失职,清气不升,清浊不分,自可成泻,其他诸如寒、热、湿、食等内、外之邪,以及肝肾等脏腑所致的泄泻,都只有在伤脾的基础上,导致脾失健运时才能引起泄泻。同时,在发病和病变过程中外邪与内伤,外湿与内湿之间常相互影响,外湿最易伤脾,脾虚又易生湿,互为因果。本病的基本病机是脾虚湿盛致使脾失健运,大小肠传化失常,升降失调,清浊不分。脾虚湿盛是导致本病发生的关键因素。

【临床表现】

泄泻以大便清稀为临床特征,或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或便次不多,但粪质清稀,甚至如水状;或大便清薄,完谷不化,便中无脓血。泄泻之量或多或少,泄泻之势或缓或急。常兼有脘腹不适,腹胀腹痛肠鸣,食少纳呆,小便不利等症状。起病或缓或急,常有反复发作史。常由外感寒热湿邪,内伤饮食情志,劳倦,脏腑功能失调等诱发或加重。

【诊断】

1.具有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的临床特征。其中以粪质清稀为必备条件。

2.常兼有脘腹不适,腹胀腹痛肠鸣,食少纳呆,小便不利等症状。

3.起病或缓或急,常有反复发作史。常因外感寒热湿邪,内伤饮食情志,劳倦,脏腑,功能失调等诱发或加重。

4.大便常规、大便细菌培养、结肠X线及内窥镜等检查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5.需除外其他病证中出现的泄泻症状。

【鉴别诊断】

1.痢疾两者均系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的病证。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脓血为主症,而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其大便中无脓血,也无里急后重,腹痛也或有或无。

2.霍乱霍乱是一种卒然起病,剧烈上吐下泻,吐泻并作的病证。泄泻与霍乱相比,同有大便清稀如水的症状,故需鉴别。霍乱的发病特点是来势急骤,变化迅速,病情凶险,起病时常先突然腹痛,继则吐泻交作,所吐之物均为未消化之食物,气味酸腐热臭,所泻之物多为黄色粪水,或如米泔,常伴恶寒发热,部分病人在吐泻之后,津液耗伤,迅速消瘦,或发生转筋,腹中绞痛,若吐泻剧烈,则见面色苍白,目眶凹陷,汗出肢冷等津竭阳衰之危候。而泄泻只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一般起病不急骤,泻水量不大,无米泔水样便,津伤较轻,无危证。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1.辨寒热虚实粪质清稀如水,或稀薄清冷,完谷不化,腹中冷痛,肠鸣,畏寒喜温,常因饮食生冷而诱发者,多属寒证;粪便黄褐,臭味较重,泻下急迫,肛门灼热,常因进食辛辣燥热食物而诱发者,多属热证;病程较长,腹痛不甚且喜按,小便利,口不渴,稍进油腻或饮食稍多即泻者,多属虚证;起病急,病程短,脘腹胀满,腹痛拒按,泻后痛减,泻下物臭秽者,多属实证。.

2.辨泻下物大便清稀,或如水样,泻物腥秽者,多属寒湿之证;大便稀溏,其色黄褐,泻物臭秽者,多系湿热之证;大便溏垢,完谷不化,臭如败卵,多为伤食之证。

3.辨轻重缓急泄泻而饮食如常为轻证;泄泻而不能食,消瘦,或暴泻无度,或久泄滑脱不禁为重证;急性起病,病程短为急性泄泻;病程长,病势缓为慢性泄泻。

4.辨脾、肝、肾稍有饮食不慎或劳倦过度泄泻即作或复发,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倦怠乏力,多属病在脾;泄泻反复不愈,每因情志因素使泄泻发作或加重,腹痛肠鸣即泻,泻后痛减,矢气频作,胸胁胀闷者,多属病在肝;五更泄泻,完谷不化,小腹冷痛,腰酸肢冷者,多属病在肾。

治疗原则

根据泄泻脾虚湿盛,脾失健运的病机特点,治疗应以运脾祛湿为原则。急性泄泻以湿盛为主,重用祛湿,辅以健脾,再依寒湿、湿热的不同,分别采用温化寒湿与清化湿热之法。兼夹表邪、暑邪、食滞者,又应分别佐以疏表、清暑、消导之剂。慢性泄泻以脾虚为主,当予运脾补虚,辅以祛湿,并根据不同证候,分别施以益气健脾升提,温肾健脾,抑肝扶脾之法,久泻不止者,尚宜固涩。同时还应注意急性泄泻不可骤用补涩,以免闭留邪气;慢性泄泻不可分利太过,以防耗其津气;清热不可过用苦寒·,以免损伤脾阳;补虚不可纯用甘温,以免助湿。若病情处于寒热虚实兼夹或互相转化时,当随证而施治。

分证论治

『急性泄泻』

·寒湿泄泻

症状: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苔白腻,脉濡缓。若兼外感风寒,则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苔薄白,脉浮。

治法:芳香化湿,解表散寒。

方药:藿香正气散。

方中藿香解表散寒,芳香化湿,白术、茯苓、陈皮、半夏健脾除湿,厚朴、大腹皮理气除满,紫苏、白芷解表散寒,桔梗宣肺以化湿。若表邪偏重,寒热身痛,可加荆芥、防风,或用荆防败毒散;若湿邪偏重,或寒湿在里,腹胀肠鸣,小便不利,苔白厚腻,可用胃苓汤健脾燥湿,化气利湿;若寒重于湿,腹胀冷痛者,可用理中丸加味。

·湿热泄泻

症状: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或身热口渴,小便短黄,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治法:清肠利湿。

方药:葛根黄芩黄连汤。

该方是治疗湿热泄泻的常用方剂。方中葛根解肌清热,煨用能升清止泻,黄芩、黄连苦寒清热燥湿,甘草甘缓和中。若热偏重,可加金银花、马齿苋以增清热解毒之力;若湿偏重,症见胸脘满闷,口不渴,苔微黄厚腻者,可加薏苡仁、厚朴、茯苓、泽泻、车前仁以增清热利湿之力;夹食者可加神曲、山楂、麦芽;如有发热头痛,脉浮等风热表证,可加金银花、连

翘、薄荷;如在夏暑期间,症见发热头重,烦渴自汗,小便短赤,脉濡数等,为暑湿侵袭,表里同病,可用新加香薷饮合六一散以解暑清热,利湿止泻。

·伤食泄泻

症状:泻下稀便,臭如败卵,伴有不消化食物,脘腹胀满,腹痛肠鸣,泻后痛减,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保和丸。

方中神曲、山楂、莱菔子消食和胃,半夏、陈皮和胃降逆,茯苓健脾祛湿,连翘清热散结。若食滞较重,脘腹胀满,泻而不畅者,可因势利导,据通因通用的原则,可加大黄、枳实、槟榔,或用枳实导滞丸,推荡积滞,使邪有出路,达到祛邪安正的目的。

『慢性泄泻』

·脾虚泄泻

症状:因稍进油腻食物或饮食稍多,大便次数即明显增多而发生泄泻,伴有不消化食物,大便时泻时溏,迁延反复,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益气,和胃渗湿。

方药:参苓白术散。

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砂仁、陈皮、桔梗、扁豆、山药、莲子肉、薏苡仁理气健脾化湿。若脾阳虚衰,阴寒内盛,症见腹中冷痛,喜温喜按,手足不温,大便腥秽者,可用附子理中汤以温中散寒;若久泻不愈,中气下陷,症见短气肛坠,时时欲便,解时快利,甚则脱肛者,可用补中益气汤,减当归,并重用黄芪、党参以益气升清,健脾止泻。

·肾虚泄泻

症状:黎明之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下完谷,泻后即安,小腹冷痛,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方药:四神丸。

方中补骨脂温阳补肾,吴茱萸温中散寒,肉豆蔻、五味子收涩止泻。可加附子、炮姜,或合金匮肾气丸温补脾肾。若年老体弱,久泻不止,中气下陷,加黄芪、党参、白术益气升阳健脾,亦可合桃花汤固涩止泻。

·肝郁泄泻

症状:每逢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即发生腹痛泄泻,腹中雷鸣,攻窜作痛,腹痛即泻,泻后痛减,矢气频作,胸胁胀闷,嗳气食少,舌淡,脉弦。

治法:抑肝扶脾,调中止泻。

方药:痛泻要方。

方中白芍养血柔肝,白术健脾补虚,陈皮理气醒脾,防风升清止泻。若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可加柴胡、枳壳、香附;若脾虚明显,神疲食少者,加黄芪、党参、扁豆;若久泻不止,可加酸收之晶,如乌梅、五倍子、石榴皮等。

【转归预后】

急性泄泻经过恰当治疗,绝大多数病人能够治愈;只有少数病人失治误治,或反复发作者,导致病程迁延,日久不愈,由实转虚,变为慢性泄泻;亦有极少数病人因暴泻无度,耗气伤津,会造成亡阴亡阳之变。慢性泄泻一般经正确治疗,亦能获愈;部分病例反复发作,可由脾虚而致中气下陷;脾虚可以及肾,或脾肾相互影响,以致脾肾同病,则病情趋向加重;若久泻者,突见泄泻无度,水浆不入,呼吸微弱,形体消瘦,身寒肢冷,脉微细欲绝,是脾气下陷,肾失固摄,阴阳离绝之危候,预后多不良。

【预防与调摄】

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饮生水,忌食腐馊变质饮食,少食生冷瓜果;居处冷暖适宜;并可结合食疗健脾益胃。一些急性泄泻病人可暂禁食,以利于病情的恢复;对重度泄泻者,应注意防止津液亏损,及时补充体液。一般情况下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结语】

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临床特征的一种脾胃肠病证。临床上应注意与痢疾、霍乱相鉴别。病因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命门火衰等等。这些病因导致脾虚湿盛,脾失健运,大小肠传化失常,升降失调,清浊不分,而成泄泻。病位在脾胃肠。辨证要点以辨寒热虚实、泻下物和缓急为主。治疗应以运脾祛湿为原则。急性泄泻重用祛湿,辅以健脾,再依寒湿、湿热的不同,分别采用温化寒湿与清化湿热之法。慢性泄泻以脾虚为主,当予运脾补虚,辅以祛湿,并根据不同证候,分别施以益气健脾升提,温肾健脾,抑肝扶脾之法,久泻不止者,尚宜固涩。同时还应注意急性泄泻不可骤用补涩,以免闭留邪气;慢性泄泻不可分利太过,以防耗其津气;清热不可过用苦寒,以免损伤脾阳;补虚不可纯用甘温,以免助湿。

【文献摘要】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古今医鉴·泄泻》:“夫泄泻者,注下之症也。盖大肠为传导之官,脾胃为水谷之海,或为饮食生冷之所伤,或为暑湿风寒之所感,脾胃停滞,以致阑门清浊不分,发注于下,而为泄泻也。”

《景岳全书·泄泻》:“泄泻之病,多见小水不利,水谷分则泻自止,故曰:治泻不利小水,非其治也。”

《医学入门·泄泻》:“凡泻皆兼湿,初宜分理中焦,渗利下焦,久则升提,必滑脱不禁,然后用药涩之。其间有风胜兼以解表,寒胜兼以温中,滑脱涩住,虚弱补益,食积消导,湿则淡渗,陷则升举,随证变用,又不拘于次序,与痢大同。且补虚不可纯用甘温,太甘则生湿,清热亦不可太苦,苦则伤脾。每兼淡剂利窍为妙。”

【现代研究】

·泄泻的临床研究

北京市脾胃学组报告北京地区603例泄泻患者的调查结果:①男性泄泻患者多于女性,中老年患者最多,占1/3。②泄泻患者的临床症状除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泻下如水外,最常见的症状依次是:腹部疼痛,食欲不振,夭便臭秽,嗳腐酸臭,体倦乏力,口舌干燥,口苦口粘,舌质红或暗红,舌苔黄腻或白腻,脉象弦滑或滑数。③泄泻的发病原因,与饮食不节关系最大,占87.23%。④中医辨证分型,夏秋季以湿热证最多见,占49.42%。

其他较多见的证型依次为食滞证、脾虚证、脾肾阳虚证。⑤西医诊断以急性肠炎最多,占62.19%,其他病症依次是:慢性肠炎、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肠功能紊乱等[北京中医1991;(3):12)。

成氏等用自拟中药复方制剂肠宁胶囊治疗脾肾阳虚型泄泻104例,并与对照组104例进行了对比研究。肠宁胶囊由党参、白术、砂仁、枳壳、白芍、吴茱萸、黄连、甘草、炮姜、山茱萸、肉豆蔻等中药组成,每粒O.42g。对照组将复方黄连素片lOOmg,研碎加淀粉,装入与肠宁胶囊一样的肠溶胶囊中,外观包装及服用胶囊粒数与肠宁胶囊一样,均口服,每日3次,每次8粒,50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32例,好转64例,无效8例,1年内复发18例,总有效率92.3%;对照组治愈44例,好转41例,无效19例,1年内复发27例,总有效率81.7%。实验结果表明:肠宁胶囊能对抗寒药大黄的致泻作用,减少泄泻的稀粪点数;能降低小肠推进率,减慢小肠对炭乳的排空速度,并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还能增强小鼠的体质,具有显著的耐寒能力[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6;4(1):34)。

黄氏从肝论治肠道激惹综合征,采用随机交叉对照试验,用调肝方(柴胡、白芍、枳壳、木香、防风、救必应、白术等)制成丸剂,治疗腹泻型肠道激惹综合征30例,并与外形、大小、色泽等一致的安慰剂对照。结果:30例患者在服调肝方期间,大便次数和性状明显改善,有效者28例,有效率为93.3%,而服安慰剂期间,只有9例有效,有效率为30%,两者对照P<0.01[中医杂志1990;(3):31]。

霍氏用苦参四君汤(苦参20g,党参、炒白术各12g,茯苓log,甘草5g)加减,治疗霉菌性肠炎32例,并设口服制霉菌素片16例为对照组,15天为1疗程。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15例,显效9例,好转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8%,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中医杂志1994;(10):569]。

刘氏等采用敷脐疗法治疗126例腹泻,疗效肯定。方法是先将黄芪、防已、吴茱萸、赤石脂、禹余粮各等份制成软膏,将王不留行子研末备用。治疗前先将王不留行子末和麝香末各少许

掺人约0.5g软膏中搅匀,然后将搅匀后的软膏填塞人脐穴中,以胶布贴紧封闭脐穴,以防药物流出。每3天换药1次,9天为1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它药物和疗法。治疗结果:治愈122例,其中1天止泻者120例,显效3例,有效1例。肠鸣音频度计数(听诊)由治疗前16.5次土4.6次/min,1疗程后下降至6.5次土3.6次/min[中医药学报1997;(1):27]。

·泄泻的实验研究

刘氏将脾虚证分为泄泻组和非泄泻组,发现泄泻组全身机能低下症状的出现率显著高于非泄泻组,泄泻组的木糖吸收显著低于非泄泻组,提示脾虚泄泻者营养物质吸收障碍程度较重,其全身机能低下程度也较无泄泻者为重。王氏发现脾虚泄泻病人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较正常人显著降低(P<0.01),各分型与正常人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各型间的关系是脾气虚<脾虚挟湿<脾虚湿热,脾气虚与脾虚挟湿、脾虚湿热两型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脾虚挟湿与脾虚湿热之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国实验临床免疫学杂志1991;3(4):40]。

黎氏等用放免法测定35例脾虚泄泻病人,发现脾虚泄泻组粪便SIGA较正常高,有极显著差异(P<0.01),且其含量有如下顺序:脾虚组<脾虚湿热组<脾虚挟湿组,说明脾虚泄泻存在胃肠道局部免疫状态的改变[中国实验临床免疫学杂志1991;3(1):37]信翟氏报道脾虚泄泻患儿肠道局部免疫球蛋白(SIgn)明显降低(P<0.01),并认为肠道SIgA分泌减少,造成肠道局部免疫功能低下是脾虚泄泻久治不愈的重要原因(中国医药学报1994;9(5):46)。

陈氏发现脾虚泄泻患者表现为锌(Zn)、铁(Pe)含量下降,铜(Cu)含量升高,认为锌参与体内多种酶及核酸、蛋白质合成,缺锌可致能量代谢障碍并影响胃肠粘膜修复而产生食欲下降,故缺锌是脾虚证的后果并是致纳差乏力的原因之一。缺锌使血浆蛋白下降,产生贫血,故锌的代谢与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相关[辽宁中医杂志1993;(7):3]。

任氏对脾虚腹泻患者肠道菌群进行了研究,对脾虚腹泻和非脾虚腹泻患者粪便中的8种常见厌氧菌和需氧菌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正常成人粪便菌群以厌氧菌为主,脾虚腹泻患者较非脾虚腹泻患者存在着严重的菌群失调,认为中医脾在维持正常肠道菌群生态平衡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医杂志1992;(6):33]。

中医内科学 第九版 泄泻

泄泻 【定义】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多由脾胃运化功能失职,湿邪内盛所致。泄者,泄漏之意,大便稀溏,时作时止,病势较缓泻者,倾泻之意,大便如水倾注而直下,病势较急。故前贤以大便溏薄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本病证是一种常见的脾胃肠病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西医学中急性肠炎、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肠结核等肠道疾病,以腹泻为主要表现者,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其他疾病伴见泄泻者,除治疗原发疾病外,在辨治方面亦可与本节联系互参。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感受外邪 六淫之邪伤人,皆能使人发生泄泻,但其中以湿为主,常夹寒、热、暑等病邪。其他寒邪或暑热之邪,除了侵袭皮毛肺卫之外,也能直接影响于脾胃,但仍多与湿那有关。 2.饮食所伤 脾胃为仓廪之官,胃为水谷之府,故饮食不当常可导致泄泻。凡饱食过量,或过食肥甘,或恣啖生冷,或误食馊腐不洁之物,均可发生泄泻。临床上,饮食不当与外感湿邪常相互影响,共同为患。 3.情志失调 郁怒或忧思均可致泄泻。郁怒伤肝,或忧思伤脾,若素体脾虚湿盛,复因情志刺激、精神紧张,或于怒时进食者,更易形成泄泻。 4.劳倦伤脾 长期饮食失调,劳倦内伤,久病缠绵,或素体脾胃虚弱,均可成泄泻。 5.久病年老 久病之后,肾阳损伤,或年老体衰,阳气不足,命门火衰,而为泄泻。 二、病机 泄泻病因虽然复杂,但其基本病机为脾胃受损,湿困脾土,肠道功能失司。泄泻的主要病变在脾胃与大小肠,病变主脏在脾,脾失健运是关键,同时与肝、肾密切相关。脾主运化,喜燥恶湿;大小肠司泌浊、传导;肝主疏泄,调节脾运肾主命门之火,能暖脾助运,腐熟水谷。若脾运失职,小肠无以分清泌浊,大肠无法传化,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混合而下,则

最新泄泻中医诊疗方案演示教学

泄泻中医诊疗方案 【病名】 中医病名:泄泻 西医病名:相当于西医的急慢性肠炎、肠吸收功能紊乱、胃肠型感冒等。 【诊断】 (一)中医诊断标准:以腹泻为主症者,辨病泄泻。 1.以大便稀薄或如水样,次数增多为主症,可伴腹胀、腹痛等症状。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见于夏秋之季。 2.急性泄泻起病突然,病程短,可伴有恶寒、发热等症状。慢性泄泻起病缓慢,病程长,反复发作,时轻时重. 3.饮食不当、受寒凉或情绪变化可诱发。 (二)西医诊断标准: 1.腹痛、腹泻,一日数次至 10 余次,呈黄色水样便,一般无粘液脓血,腹痛多位于脐周,呈阵发性钝痛或绞痛,可伴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 2.可有腹部压痛,肠鸣音活跃等体征。 3.便常规、便培养、纤维肠镜检查、X线腹平片、肠道钡剂检查有助确诊。 【治疗方案】

一.中医综合治疗方法: (一)中医辨病论治 (1)实证: ①寒湿证: 证候:泄泻稀薄多水,有时如鹜溏,脘腹胀满,恶寒发热,肢体酸痛,不思饮食,口淡不渴,头痛,舌苔薄白,脉濡缓。 治法:解表散寒,芳香化浊。 主方:藿香正气散。 ②湿热证: 证候: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势如水注,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心烦口渴,小便短亦,或有身热,舌苔黄腻,脉濡滑而数,多见于夏秋季节。 治法:清热利湿。 主方:葛根芩连汤。 ③伤食证: 证候:腹部疼痛拒按,泻下臭如败卵,泻后痛减,或泻后不畅,胸脘痞闷,嗳腐吞酸,不思饮食,舌苔垢浊,脉滑而数,或见沉弦。 治法:消食导滞。 主方:保和丸。

④肝气乘脾: 证候:时有胸胁胀闷,嗳气少食,每因恼怒、紧张等情绪波动而致腹痛泄泻,舌淡红,脉弦。 治法:抑肝扶脾。 主方:痛泻要方。 (2)虚证: ①脾胃虚寒: 证候:大便溏薄,泄泻时作时止,完谷不化,食少纳呆,腹胀腹痛,神疲倦怠,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而弱。 治法:补脾健胃。 主方:参苓白术散。 ②肾阳虚衰: 证候:黎明泄泻,腹中隐痛,下利清谷,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主方:四神丸合附子理中丸。 (二)其他中医疗法: 1. 针灸疗法 (1)针刺上巨虚、天枢、足三里,适用于急性泄泻。

泄泻

泄泻 本词条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审核认证。泄泻,中医病证名。是临床常见的病证,以排便次数增加和粪便有量与质的改变为特点,其病因较多,外感寒热湿邪、内伤饮食及情志、脏腑功能失调,均可导致泄泻,脾虚湿盛是关键病机。治疗上总以运脾除湿为主。 中医学名 泄泻 其他名称 鹜溏、飧泄、注下 相关西医疾病 急性肠炎等 疾病分类 内科-脾胃 发病部位 肠 主要病因 外感寒热湿邪、内伤饮食及情志、脏腑失常 多发群体 所有人 目录

历史沿革 与西医病名关系 病因 病机 诊断依据 病证鉴别 相关检查(实验室检查) 辩证要点 治疗原则(要点) 症治分类

转归预后 预防调护 文献摘要 名词解释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如水样为主的病证。古有将大便溏薄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现临床一般统称泄泻。 历史沿革 1、本病首载于《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中有“鹜溏”、“飧泄”、“注下”等病名,对其病因病机等有较全面论述。 2、《难经·第五十七难》谓:“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提出了五泄的病名。 3、《金匮要略》将泄泻与痢疾统称为下利。 4、汉唐时代将此病包括在“下利”之中,至宋代以后才统称为泄泻。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提出,不仅外邪可导致泄泻,情志失调亦可引起泄泻。 5、《景岳全书》提出分利之法治疗泄泻的原则。

6、李中梓在《医宗必读·泄泻》提出了著名的治泻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泄泻的治法。 7、清代医家对泄泻的认识,在病因强调湿邪致泻的主导性,病机上重视肝、脾、肾的重要作用。 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泄泻可见于多种疾病,凡属消化器官功能或器质性病变导致的腹泻,如急性肠炎、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肠道肿瘤、肠结核等,或其他脏器病变影响消化吸收功能以泄泻为症状者,均可参考本篇进行辨证论治。 病因 1、感受外邪 外感寒湿暑热之邪均可引起泄泻,其中又以湿邪致泄者最多。脾喜燥而恶湿,湿邪易困阻脾土,寒邪和暑热之邪,既可侵袭皮毛肺卫从表如里,使脾胃升降失常,亦能夹湿邪为患,直接损失脾胃,导致运化失常,清浊不分,引起泄泻。 2、饮食所伤 误食腐馊不洁,使脾胃受伤,或饮食过量,停滞肠胃;或恣食肥甘,湿热内生;或过食生冷,寒邪伤中;均能化生食滞、寒湿、湿热之邪,使脾胃运化失职,升降失调,清浊不分,而发生泄泻。 3、情志失调

泄泻中医临床路径

泄泻(急性肠炎)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部分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急性肠炎的门诊患者 一、泄泻(急性肠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泄泻(TCDS码:BNP11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急性肠炎(ICD编码:K52.905 ) (二)诊断依据 1 .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ZYYXH/T29-2008和《中医病证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ZY/T001.1-94 ))进行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8年5月“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制定标准” 进行诊断。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泄泻(急性肠炎)协作组制定的“泄泻(急性肠炎)中医诊断方案”、中医内科学常见病诊疗指南--- 中医病证部分》(ZYYXH/T4-49-2008)。 泄泻(急性肠炎)临床常见证候: 寒湿证 湿热证 食滞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泄泻(急性肠炎)协作组制定的“泄泻(急性肠炎)中医诊断方案”、中医内科学常见病诊疗指南--- 中医病证部分》 (ZYYXH/T4-49-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泄泻(急性肠炎)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w 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泄泻(急性肠炎)的患者。 2.以下情况不进入本路径 (1 )入院前已接受治疗且症状明显缓解患者; (2)痢疾、伤寒、霍乱以及其他法定传染病; (3)严重免疫抑制,如恶性肿瘤、艾滋病患者等及需要长期使用大剂量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等患者; (4 )合并其他重要器官或系统严重功能不全者:患有精神疾病不能配合治疗的患者; (5)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既无需特殊处理,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伴有严重焦虑、抑郁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

泄泻的辨证论治

袄泄泻的辨证论治 芃一、辨证要点 芀1、辨寒热虚实粪质清稀如水,或稀薄清冷,完谷不化,腹中冷痛,肠鸣,畏寒喜温,常因饮食生冷而诱发者,多属寒证;粪便黄褐,臭味较重,泻下急迫,肛门灼热,常因进食辛辣燥热食物而诱发者,多属热证;病程较长,腹痛不甚且喜按,小便利,口不渴,稍进油腻或饮食稍多即泻者,多属虚证;起病急,病程短,脘腹胀满,腹痛拒按,泻后痛减,泻下物臭秽者,多属实证。 荿2、辨泻下物大便清稀,或如水样,泻物腥秽者,多属寒湿之证;大便稀溏,其色黄褐,泻物臭秽者,多系湿热之证;大便溏垢,完谷不化,臭如败卵,多为伤食之证。 蚃3、辨轻重缓急泄泻而饮食如常为轻证;泄泻而不能食,消瘦,或暴泻无度,或久泄滑脱不禁为重证;急性起病,病程短为急性泄泻;病程长,病势缓为慢性泄泻。 莃4、辨脾、肝、肾稍有饮食不慎或劳倦过度泄泻即作或复发,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倦怠乏力,多属病在脾;泄泻反复不愈,每因情志因素使泄泻发作或加重,腹痛肠鸣即泻,泻后痛减,矢气频作,胸胁胀闷者,多属病在肝;五更泄泻,完谷不化,小腹冷痛,腰酸肢冷者,多属病在肾。 蚁二、治疗原则 螇根据泄泻脾虚湿盛,脾失健运的病机特点,治疗应以运脾祛湿为原则。急性泄泻以湿盛为主,重用祛湿,辅以健脾,再依寒湿、湿热的不同,分别采用温化寒湿与清化湿热之法。兼夹表邪、暑邪、食滞者,又应分别佐以疏表、清暑、消导之剂。慢性泄泻以脾虚为主,当予运脾补虚,辅以祛湿,并根据不同证候,分别施以益气健脾升提,温肾健脾,抑肝扶脾之法,久泻不止者,尚宜固涩。同时还应注意急性泄泻不可骤用补涩,以免闭留邪气;慢性泄泻不可分利太过,以防耗其津气;清热不可过用苦寒·,以免损伤脾阳;补虚不可纯用甘温,以免助湿。若病情处于寒热虚实兼夹或互相转化时,当随证而施治。 蚆三、分证论治 蒃急性泄泻 螈1、寒湿泄泻 葿症状: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苔白腻,脉濡缓。若兼外感风寒,则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苔薄白,脉浮。 蒅治法:芳香化湿,解表散寒。 薂方药:藿香正气散。 腿方中藿香解表散寒,芳香化湿,白术、茯苓、陈皮、半夏健脾除湿,厚朴、大腹皮理气除满,紫苏、白芷解表散寒,桔梗宣肺以化湿。若表邪偏重,寒热身痛,可加荆芥、防风,或用荆防败毒散;若湿邪偏重,或寒湿在里,腹胀肠鸣,小便不利,苔白厚腻,可用胃苓汤健脾燥湿,化气利湿;若寒重于湿,腹胀冷痛者,可用理中丸加味。

泄泻的诊疗方案

3.3.1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诊断标准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4-94)。 (1)病史: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或感受时邪的病史。 (2)主要症状: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5次,多达10次以上,呈淡黄色,如蛋花样,或色褐而臭,可有少量黏液。或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 (3)主要体征:腹泻及呕吐较严重者,可见小便短少,体温升高,烦渴萎靡,皮肤干瘪,囟门凹陷,目珠下陷,啼哭无泪,口唇樱红,呼吸深长。 (4)辅助检查:大便镜检可有脂肪球,少量红、白细胞;大便病原体检查可有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生长,或分离出轮状病毒等;重症腹泻伴有脱水、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胡亚美、江载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 (1)大便性状有改变,呈稀便,水样便,黏液便或脓血便。 (2)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病程2周以内。 2.迁延性期:病程2周至2个月。 3.慢性期:病程大于2个月。 (三)疾病分型 1.轻型:无脱水,无中毒症状。 2.中型:轻至中度脱水或有轻度中毒症状。 3.重型:重度脱水或有明显中毒症状(烦躁、精神萎靡、嗜睡、面色苍白、体温不升,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四)证候诊断 (1)风寒泄泻证:大便色淡,带有泡沫,无明显臭气,腹痛肠鸣。或伴鼻塞,流涕,身热。舌苔白腻,脉滑有力。 (2)湿热泄泻证:下利垢浊,稠黏臭秽,便时不畅,似痢非痢,次多量少,肛门赤灼,发热或不发热,渴不思饮,腹胀。面黄唇红,舌红苔黄厚腻,指纹紫滞,脉濡数。 (3)伤食泄泻证:大便酸臭,或如败卵,腹部胀满,口臭纳呆,泻前腹痛

泄与泻的辨析

泄与泻的辨析 发表时间:2019-09-04T10:39:58.667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7期作者:钟缘1 尹紫薇2 张冰冰3 简维雄2 [导读] 本篇文章通过对泄泻病名历史沿革的研究,从说文解字的角度分析泄泻在病性,临床表现,病势等方面的区别,以求能更加准确的运用泄和泻。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 410208 【摘要】现代中医对于泄泻的命名较为简单,甚者以腹泻代替泄泻,但在古代文献中,医家对于泄泻的分析十分细致,命名规则复杂,往往根据命名,我们可以对泄泻的病因病机有一定的认识.本篇文章通过对泄泻病名历史沿革的研究,从说文解字的角度分析泄泻在病性,临床表现,病势等方面的区别,以求能更加准确的运用泄和泻。 【关键词】泄;泻;区别运用;说文解字;中医 1.泄泻的概念 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临床特征的一种脾胃肠病证。作为一种常见的脾胃肠病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较为多见。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泄泻相关记载,泄与泻作为疾病,首载于《内经》,多分开论述,直到宋代医家张杲《医说》中首次出现泄泻病名.此时泄泻合称作为一种病证,为后世理法方药及辨证论治进一步完善奠定基础.直至明清时期,随着对泄泻理解的深入,医家开始将泄与泻区分开来. 2.泄泻病名的历史沿革 2.1 先秦至两汉 多以“泄”或“泻”简而称之,先秦至两汉时期,泄泻的命名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粪质的性状或泄泻程度缓急,另一部分则直接以泄或泻代称。如濡泻,窍泻,泄注,洞泄,维泄,以及“暴注”代称“暴泄”“泄注”。 始见以脏腑命名,随着对泄泻病机的认识深入,认为泄泻因不同的脏腑病变而导致,因此始见以脏腑命名之。如《难经?五十七难》有云“泄凡有几?皆有名不?然。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名曰后重。” 以“利”字代称泄泻,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并没有《黄帝内经》和《难经》中对于泄泻的类似命名,而是将具有泄下表现的统而称之为“利”或“下利”,如“腹内痛者,必欲利也”,“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而在《金匮要略》一书中,对“下利”则是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专篇的形式进行讨论。 2.2 隋唐时期 多见“痢”与“利”混用,且以“利”字代称泻,相关文献记载如《诸病源候论?虚劳秘涩候》:“此由肠胃间有风热故也。凡肠胃虚,伤风冷则泄利。” 2.3 宋金元时期 首见“泄” “泻”合称,泄与泻并用可追溯到宋代的《太平圣惠方?治脾劳诸方》,其云:“治脾劳、胃气不和,时有洩泻,食少无力,宜服松脂圆方。”《释文》中记载“洩”作“泄”。 多以导致泄泻的病因命名,如“风泄”“寒泄”等外感六淫所致,《丹溪手镜?泄泻二十六》中:“风泄,久风为泄,水谷不化而完出也。”也有七情内伤等内因所致,如朱丹溪则有对“气泻”“惊泻”等做阐释。 2.4 明清时期 此时最大的特点便是细化“泄”“泻”之别,因为对泄泻的认识更加深入,所以对两者加以鉴辨细分,如《奇效良方?泄泻门》中对两者进行了区别阐述:“泄者,泄漏之义,时时溏泄,或作或愈;泻者,一时水去如注泄。”孙一奎根据排泻物的含水量与病势的缓急区分两者,诚如他在《医旨绪余?泄泻辨》所述:“粪出少,而势缓者,为泄,漏泄之谓也。粪大出,而势直下不阻者,为泻,倾泻之谓也。”在《丹台玉案?泄泻门》亦有类似描述:“泄者,如水之泄也,势犹稍缓;泻者,势似直下;微有不同,而其为病则一,故总名之日泄泻”,因为泄与泻的临床症状仅稍有区别,有时很难截然分而言之,故统名称作泄泻。1 3.从说文的角度看泄泻 3.1 说文解泄 泄字分为水和世。重点在理解世的意思,世的意思我们依托于葉,即“叶”的繁体,通“业”。葉,篆文中的葉分为三部:从上往下为叶,世,木。木即指树木,叶指树叶,世表达的其实就是树叶的变化。意为树叶一年又一年的更迭,树叶由绿变黄,由繁茂转为枯萎的过程为一生一世。说文解字中有记载:“三十年为一世”2。《公羊传》中则曰“世室世世不毁也”。3 世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从中医角度,泄中的世代表从生机勃勃到枯萎死亡的过程,这一过程由于生物元精的流失所致,是肉眼不能看见的精微物质的散失,所以说在中医里,泄的意思,讲究肉眼不可见的精微物质散失,偏向于无形物质的流失。 3.2 说文解泻 泻字由” 氵”和“写”组成,重点在于写字的理解,写原与“酌”为对,都是饮食相关之事。酌是液体,如酒浆类,曰斟曰酌——从一器中倒入另一器中之动作也。写,则是与固体食物有关,把原盛在一器中之食物倾倒在另器中,这就叫“写”。说文解字中写道:”写,置物也”.古礼,尊者赐食,须将原器倾倒在自用之器中后方可进食。诗圣杜甫咏樱桃的诗中:万颗匀园……数回细写…….”这句中的“写”正是说把樱桃由一个筐筐倒在一个盘中,或须从几种不同盛具中多次倾倒,而泻字,为“写”加“水”的偏旁,有固体与液体想混合的意味,偏向于有形之物的流动.从这里我们可以将泄与泻区别开来:泻是有形物质的流失,泄是无形物质的流失。 4.泄泻的区别应用 泄与泻在病情上有一定区别,粪出少而势缓,重在无形精微物质的流失,若漏泄之状者为泄;粪大出而势直无阻,重在有形之物的流出,若倾泻之状者为泻. 4.1在中医方面 首先在病势上,孙文胤在《丹台玉案》中曰:“泄者,如水泄也,势犹舒缓;泻者,势似直下。微有不同,而其病则一,故总名之曰泄

泄泻中医辨证论治

七。泄泻 泄泻是因脾胃运化功能失职,湿邪内盛所致,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古人将大便溏薄而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但临床所见,难以截然分开,一般合而论之.本病证是一种常见的脾胃肠病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 西医学中的急、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肠结核等消化系统疾病,以腹泻为主要表现者,均可参考本病证辨证施护. 【病因病机】 外感六淫、内伤饮食、情志失调及脏腑虚损等均可导致泄泻的发生.六淫之邪侵袭人体,最易困遏脾阳,影响脾的运化,水谷相杂而下,导致肠胃功能失调,引起泄泻;凡饱食过量,宿滞内停,或过食肥甘,呆胃滞脾,湿热内蕴,或恣食生冷,寒湿交阻,或误食馊腐不洁之物,伤及肠胃,均可致脾胃运化失健,传导失职,升降失常,而发生泄泻;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木横乘土,脾胃受制,导致肝脾失调,气机升降失常,形成泄泻;脾胃虚弱,中阳不健,运化无权,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受限,清气下陷,水谷糟粕混夹而下,遂成泄泻;久病之后,肾阳损伤,或禀赋虚弱,先天肾阳不足,不能助脾腐熟水谷,水谷不化,而为泄泻。 泄泻的病位在肠,病变脏腑在脾胃,病理因素主要是湿。脾病湿盛是导致泄泻发生的病机关键。急性暴泻以湿盛为主,因湿盛而致脾

病,病属实证;慢性久泄则以脾虚为主,因脾虚而生湿浊,属虚证或虚实夹杂证. 【辨证施护】 (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急性暴泻,泻下腹痛,痛势急迫拒按,泻后痛减,多属实证;慢性久泻,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腹痛不甚,喜温喜按,身疲肢冷,多属虚证。 2、辨寒热大便清稀,或完谷不化者,多属寒证;大便色黄褐而臭,泻下急迫,肛门灼热者,多属热证。 3辨证候特征寒湿泄泻,泻多溏薄;湿热泄泻,泻多如酱黄色;食滞肠胃之泄泻,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肝气郁滞之泄泻,每因情志郁怒而增剧;脾气亏虚之泄泻,以大便时溏时泻,夹有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肾阳亏虚之泄泻,多发于晨起之时,以腹痛肠鸣,泻后则安为特点,有时又称五更泻。 (二)辨证分型 1 寒湿困脾 证候表现;泻下清稀,甚至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兼有外感是可见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 护治法则;芳香化浊,解表散寒。(治疗代表方;藿香正气散) 2 肠道湿热 证候表现;腹痛急泻,泻下急迫,粪便黄褐而臭,肛门灼热,可伴

中医泄泻

121泄泻源流 泄泻,脾病也。脾受湿不能渗泄,致伤阑门元气,不能分别水谷,并入大肠而成泻,故口渴,肠鸣,腹痛,小便赤涩,大便反快,是泄固由於湿矣。 然经曰:春伤於风,夏生飧泄,泄不有由於风者乎。 又曰:暴注下迫,皆属於热,泄不有由於热者乎。 又曰: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於寒。泄不有由於寒者乎。 又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泄不有由於虚陷者乎。 惟曰,湿盛则飧泄,乃独由於湿耳,不知风寒热虚,虽皆能为病,脾强无湿,四者均不得而乾之,何自成泄。 是泄虽有风寒热虚之不同,要末有不原於湿者也。 故为列论之:其湿兼风者,飧泄也,肝受风邪,煽而贼土,至夏湿气蒸郁,故脉弦腹鸣,下利清谷(宜平胃散加羌、独、升、柴;)其湿兼热者,下肠垢也,肠胃有热,传化失常,而火性急速,动湿邪,故脉数溲赤涩,所下皆稠粘垢秽(宜六一散,或胃苓加黄连;)其湿兼寒者,鸭溏也,湿为水气, 又感寒邪,则寒水之气合从而化,故脉沉迟,溲清白,所下澄澈清冷,如鸭屎(宜附子理中汤加肉果,或以二术、陈皮、乾姜、吴萸、砂仁、紫苏主之,挟风者亦可叁用,) 但寒泄必早暮服药,说早服暖药,至暮药力已尽,无以敌一宿阴气,故不效, 故夜必再服;其湿兼虚者,虚泄也,人之清气本上升,虚则陷下,又为湿所侵遏,湿胜气脱,故脉细而濡,困倦少力,遇饮食即泻,或腹不痛,所下不禁,多完谷不化(宜四君子汤加升柴,升阳除湿汤;) 惟濡泄一症,又名洞泄,乃为湿自甚,即脾虚泄也。由土虚不能制湿,肠胃不固,湿反胜而成病,故脉迟而缓,小便不利,身重,腹不痛,肠鸣漉漉,所下多水(宜四芩汤加二? B胃苓汤加草蔻。) 士材云:水液去多,甚而转筋,血伤筋急也,据此又濡泄之变症(宜升阳除湿汤。) 以上,《内经》所言诸泄,可得而审者也。 《难经》又有五泄,实与《内经》之症约略相似,说曰胃泄者,饮食不化色黄,即风乘湿也(宜胃风汤;) 曰脾泄者,腹胀满,肢体重着,中有妨,面色萎黄,泄注,食即呕逆,即暑乘湿也(宜香茹汤对桂苓甘露饮,大加生姜治之;) 曰大肠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肠鸣切痛,即燥乘湿也(宜五苓散;) 曰小肠泄者,溲而使脓血,小腹痛,即火乘湿也(宜大承气汤下之,再以黄连解毒汤加归、芍治之,次以芍药柏皮丸止之;) 曰大瘕泄者,里急後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即寒湿而变为热泄也(宜八正散加木香、槟榔通之,次以天水散顿服之。) 是《难经》所言,虽定属六气,而其以湿为主,不与《内经》相合乎。 此外又有风泄,恶风自汗,或带清血,由春伤风,夏感湿,故其泻暴(宜胃风汤,) 或泻而风邪内缩,必汗之(宜桂枝麻黄汤。) 又有食泄,脉弦紧,腹痛则泄,泄後痛减(宜治中汤酌加木香、砂仁、枳壳、白术、山楂、麦芽、谷芽、陈皮等味,仍烧所伤之物服。)

泄泻诊疗方案2012

泄泻诊疗方案 (2012版) 一.病名 中医病名:泄泻病 西医病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系因感受外邪,或饮食内伤,致脾失健运,传导失司,以大便次数增多,质稀溏或如水样为主要表现的病症。 二.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西医腹泻病临床及病因学分型,明确相关的西医疾病,执行现行公认诊断标准。功能性肠病参照罗马III相关标准(见附表)。 诊断依据 ⑴大便稀薄或如水样,次数增多。可伴腹胀腹痛等症。 ⑵急性暴泻起病突然,病程短。可伴有恶寒、发热等症。 ⑶慢性久泻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时轻时重。 ⑷饮食不当、受寒凉或情绪变化可诱发。 ⑸大便常规可见少许红、白细胞,大便培养致病菌阳性或阴性。 ⑹必要时作X线钡剂灌肠或纤维肠镜检查。 2.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病症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ZY/T001.9-001.9-94)制订。 ⑴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次以上,便质稀溏或呈水样便,大便量增加。 ⑵症状持续1天以上。 证候分类

⑴寒湿困脾:大便清稀或如水样,腹痛肠鸣,畏寒食少。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 ⑵肠道湿热:腹痛即泻,泻下急迫,粪色黄褐秽臭,肛门灼热,可伴有发热。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⑶食滞胃肠:腹满胀痛,大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纳呆,嗳腐吞酸。舌苔垢或厚腻,脉滑。 ⑷肝郁脾虚:腹痛肠鸣泄泻,每因情志不畅而发,泻后痛缓。大便时溏时泄,饮食稍有不慎即发或加重,伴有神疲乏力。舌质红,苔薄白,脉弦。 ⑸肾阳虚衰:晨起泄泻,大便夹有不消化食物,脐腹冷痛,喜暖,形寒肢冷,舌淡胖,苔白,脉沉细。 三.中医治疗方案 1.理法方药(穴) 理:基本病机为脾胃受损,湿困脾土,肠道传导失司,病位在肠,脾失健运是关键,与肝肾密切相关。病理因素与湿邪关系最大,湿为阴邪,易困脾阳,脾受湿困,运化不健,可夹寒、夹热、夹滞。 法:治疗大法为运脾化湿。 方药(穴):辩证选方(穴)遣药。 2.中药治疗(中药、中成药应用) 2.1中成药治疗 中成药:寒湿困脾可选藿香正气胶囊,肠道湿热可选用香连丸等清热化湿中成药;脾胃虚弱可选用参苓白术丸等健脾化湿类中成药;食滞胃肠可选保和丸,肾阳虚衰可选四神丸。 2.2汤剂辨证分型治疗 ⑴寒湿困脾 治则:散寒化湿 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大腹皮10g,白芷l0 g,紫苏9g,茯苓10 g,制半夏l0 g,白术10 g,陈皮l0 g,厚朴9 g,姜汁、苦桔梗各10 g,藿香10 g,甘草6 g。) ⑵肠道湿热

湿热证的辨证治疗

湿热证的证治12009-02-25 06:14 分类:温病专辑 字号:大中小 一杨俊耀 一、概述 湿热证是由于感受湿热秽浊之邪,或脾胃不健、湿热内蕴而成,“湿遏热伏”“湿热交蒸”病变的概称。多因外感邪气,或素喈洒酪,伤及脾胃,脾失健运,湿热交阻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为:身热不扬,头身困重,口干不欲饮,胸闷腹胀,不思饮食,或面黄周身发黄,皮肤发痒,大便溏泄不爽,小便赤而不利,女子带下黄稠、秽浊有味,舌苔腻,脉濡缓或濡数。 湿热证中的病证在临床上,由于病因病机之不同,体质阴阳之差异,治疗方法之正误,以及个体的易趋性和病理机转的顺逆之变,故虽统属湿热证大纲,然大纲之中又含小纲,小刚之中又分细目,另外又有与该证存有同类证和疑似证的相映生辉,这些充分地体现出了该证的繁杂性和复杂性,从而令医者鉴别要难,辨证之棘手。 湿热证在其一般演变的过程中,初起阶段湿中蕴热,多表现为湿重热轻;湿热逐渐化燥,出现湿热并重现象,甚则转化为热重于湿。湿热证初起,湿热郁其气分,病变虽以太阴脾、阳明胃为主,但其病部邪系可弥漫三焦,波及其它赃腑,而出现多种征象,如:肝经湿热证、肝胆湿热证、脾胃湿热证、膀胱湿热证、大肠湿热证、湿热郁于经络证、湿热弥漫三焦证、湿热化燥证、湿热泄泻证、湿热下痢证、湿热毒盛证、阳明湿热证、阳明湿热里实证、阳明湿热兼表证、湿热下注证、湿热下注

冲任证、皮肤湿热证、肝胆湿热犯耳证、肉轮湿热证、气轮湿热证、风轮湿热证、水轮湿热证等大纲之中的小纲证候。另外与之相对应的:湿阻气分证、暑湿困阻中焦证、胆热证、胆郁痰扰证、湿遏热伏证、热极生风证、暑湿郁蒸证、暑湿挟滞证、太阳热扰胸膈证、太阴寒湿郁结证、热结旁流证等类似证和疑似证的存在。 《医林绳墨》谓:“如湿胜者,当清其湿;热胜者,当清其热,不可以热治,使湿愈重;热胜其湿,不可以湿治,使热愈大也。然则初谓其湿,当以利水清湿为要,使其湿不得以成其热也。久而湿化为热,亦不得再利其湿,使热反助其胜也”。此乃先贤旧说,虽对湿热证之湿重热轻,热重于湿等之治法有参考意义,但笔者我认为不为全对,正确的自当是湿热俱清。由于湿热病证,虽有湿热证初起,湿热郁其气分,病变虽以太阴脾、阳明胃为主,但其病邪系可弥漫三焦,波及其它赃腑,而出现多种征象,但其治法总离不开分消湿热,既治湿又治热,即治湿不遗忘治热,治热不忽视治湿。其中又得分析其湿重热轻,热重于湿等侧重病情及各种变证。并且对于湿热证中的不同证型在立方遣药时,绝不可平均使用祛湿药和清热药,机械地去进行治疗,否则不易获得满意的疗效。而在于三七或四六开用药,并酌加兼证药。基于上述的认识,湿热证临床上大体治法是:初起内外合邪,湿遏卫气时,宜芳香宣透以化表里之湿,表证解除后,则宜宣化气分湿浊,并视症状兼佐清热。湿热化热而出现热重于湿,自以清热为主,兼及化湿。湿热完全化热化燥,即以化燥化热论治。 湿热证的辨证分型,能是医者初步辨别出湿邪与热邪之熟轻熟重,以便

62 脾胃科 泄泻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泄泻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 (2017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16年发布的《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共识意见》及《中医内科学》(张伯礼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出版)。 诊断要点: 泄泻:以腹痛、大便粪质清稀为主要依据。或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甚则如水样;或泻下完谷不化。常先有腹胀腹痛,旋即泄泻。暴泻起病急,泻下急迫而量多,多由外感寒热、暑湿或饮食不当所致;久泻起病缓,泻下势缓而量少,有反复发作史,多由外邪、饮食、情志、劳倦等因素诱发或加重。 2.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罗马IV诊断标准《Bowel Disodrers》(https://www.doczj.com/doc/1e2637722.html,cy A,FerminMeari n,Lin Chang,et al. [J]. Gastroenterology, 2016, 150(5):1393-1407.)及Mutli-Dimensional Clinical Profile (MDCP) for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 l Disorders(North Carolina: the Rome Foundation, 2015)。 根据罗马IV标准,肠易激综合征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最近3个月内每周至少发作1天,伴有以下2项或2项以上:①与排便有关;②发 作时伴有排便频率改变;③发作时伴有粪便性状(外观)改变。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持续存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 typ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至少25%的排便为Bristol 6~7型,且Bristol 1~2型的排便小于25%。 (二)证候诊断 1.肝郁脾虚证:腹痛即泻,泻后痛减;急躁易怒,发作常和情绪有关;身倦乏力;两胁胀满;纳呆泛恶;舌淡胖,也可有齿痕,苔薄白;脉弦细。 2.脾虚湿盛证:大便溏泻;腹痛隐隐;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神疲纳呆,四肢倦怠;舌淡,边可有齿痕,苔白腻;脉虚弱。 3.脾肾阳虚证:腹痛即泻,甚如清水状,可在晨起时发作;腹部冷痛,得温痛减;形寒肢冷。腰膝酸软;不思饮食;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 4.脾胃湿热证:腹痛泄泻;泄下急迫或不爽;大便臭秽;胸闷不舒,渴不欲饮;口干口苦,甚或口臭;舌红,苔黄腻;脉滑。

泄泻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泄泻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泄泻系因感受外邪,或饮食内伤,致脾失健运,大肠传导失司,湿盛内阻,以大便次数增多,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如水样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范围】 西医学中急慢性肠炎、肠吸收功能紊乱、胃肠型感冒、食物中毒、过敏性结肠炎、肠结核等以泄泻为主要表现者,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感受外邪外感湿邪,或汗出入水,或坐卧湿地,则寒湿内侵,困遏脾阳,脾失健运,或感受暑湿、湿热之邪,壅遏脾胃,下迫大肠,均可使脾胃升降功能失常,小肠泌别失司,大肠传导功能紊乱,以致清浊不分,相杂而下,并入大肠而发为本病。 2.饮食因素进食腐烂、变质、污染的食物,使脾胃受伤,或贪吃过量,食滞不化,宿食内停,损伤脾气,或恣食膏粱肥甘厚味,饮酒无度及嗜食辛辣香燥之物,致湿热蕴积于脾胃、肠道,或恣啖生冷瓜果等食品,寒食交阻,寒气客于胃肠,以上因素均可使脾运失职,升降失调,肠道泌别、传导失司,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形成本病。 3.情志因素肝为刚脏,性喜冲和条达,若忧郁忿怒,精神焦虑紧张,易致肝气郁结,木郁不达,横逆乘脾犯胃;或思虑过度,脾气受伤,土虚木贼,均可使气机升降失调,肠道功能失常,清浊不分,相杂而下,形成本病。 4.脏腑虚衰调摄失宜,或久病之后,或年老体弱,均可导致脾胃虚弱,脾失升

运,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脾失温煦,水谷不能腐熟,运化失常,致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滞内停,阻碍气机,升降失调,清浊不分,混杂而下走大肠遂成本病。 二、病机 1.发病外邪致病和饮食因素引起的泄泻多起病急,呈急性发病,而情志因素和脏腑虚衰引起的泄泻多起病缓,呈慢性发病。 2.病位在脾胃、大小肠,与肝、肾关系密切。 3.病性急性泄泻为实证,包括寒湿、湿热、食滞;慢性泄泻属本虚标实证及虚证,脾胃不足、命门火衰为本虚,湿邪为患是标,并夹它邪。 4.病势急性期属实证,以湿邪为主,久不愈由急转慢,慢性期属虚实夹杂及虚证,以脾胃虚弱、命门火衰为主,兼夹湿邪及其它邪。 5.病机转化泄泻的病机转化,决定于脾胃功能的强盛与否和湿邪的程度。急性泄泻属实,慢性泄泻属虚或虚实夹杂。虚实之间常因脾虚与否及湿盛程度而转化,如急性泄泻失治或停药过早,病未根治,可使病情迁延,或反复发作,病机由实转虚,形成慢性泄泻,久泻脾虚,则易感湿邪,或被饮食所伤,而呈急性发作,表现为虚中夹实。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以大便稀薄或如水样,次数增多为主症,可伴腹胀、腹痛等症状。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见于夏秋之季。 2.急性泄泻起病突然,病程短,可伴有恶寒、发热等症状。慢性泄泻起病缓慢,病程长,反复发作,时轻时重。

泄泻

泄泻 概述 泄泻是因感受外邪,或饮食内伤,致使脾失健运、传导失司所致。又称“腹泻”、“下利”等。 以大便次数增多、质稀溏或甚如水样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可见于急性肠炎、慢性肠炎或肠功能紊乱等疾病。 病因病机 泄泻的主要病变在于脾胃与大小肠,由于感受外邪,饮食所伤,七情不调以及脏腑虚弱而致。脾虚温盛是发病的主要原因。湿邪致病又有寒湿、热湿之分。 (1)感受外邪:六淫伤人,脾胃失调,皆能致泻,但其中以湿为主,而常兼挟寒、热、暑等病邪。脾恶湿喜燥,湿邪最易伤脾,故有“无湿不成泄”之说。 (2)饮食所伤:凡食之过饱,宿食内停,或恣食生冷,寒食交阻,过食肥厚,湿热内蕴,或误食不洁之物,伤及肠胃,运化失常,水谷停为湿滞,形成泄泻。 (3)情志失调:脾胃素虚,复因郁怒忧思,肝郁不达,肝气横逆乘脾,脾胃受制,运化失司,而致泄泻。 (4)脾胃虚弱:脾主运化,胃主受钠,可因饮食不节,劳倦内伤,久病缠绵,均可导致脾胃虚衰,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水谷停滞,清浊不分,混杂而下,遂成泄泻。 (5)肾阳虚衰:久病及肾,或年老体弱,或肾阳不振,命门

火衰,阳气不足,脾失温煦,不能腐熟水谷,则水谷不化而成泄泻。 辨证分型 ?寒湿困脾证 ?肠道湿热证 ?食滞胃肠证 ?肝气郁滞证 ?脾气虚弱证 ?肾阳亏虚证 临床表现 ? 1.寒湿困脾证:大便清稀或如水样,腹痛肠鸣,畏寒恶风食少。舌苔白滑,脉濡缓。 ?治法:解表散寒,芳香化湿。 ? 2.肠道湿热证:腹痛即泻,泻下急迫,粪色黄褐臭秽,肛门灼热,可伴有发热。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 临床表现 ? 3.食滞肠胃证:腹满胀痛,大便臭如败卵,伴有不消化食物,泻后痛减,纳呆,嗳腐吞酸。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导滞 ? 4.肝气郁滞证:腹痛肠鸣泄泻,每因情志不畅而发,泻后痛缓。舌质红,舌苔薄白,脉弦。

泄泻.ppt

第一节泄泻概述 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而言。前贤以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虽有轻重之分,但总属脾胃受伤,湿邪无从分消,以致分利无权,并走大便所致,所以常混称泄泻。《内经》称为泄,有“濡泄”’“洞泄”、“飧泄”、“注泄”等。《难经》有五泄之分,宋代以后统称“泄泻”。主要由于正气内虚、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或七情不和,损伤脾胃所致。泄泻多端,不离乎脾胃。李中梓有治泻九法曰: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已将治泻诸法,囊括其中。临床若能随证配合使用,则治泻之要领,思过半矣 第二节泄泻医案 一、秦伯未医案 二、乔仰先医案 三、蒲辅周医案 四、施今墨医案 一、秦伯未医案 1 医者简介 秦伯未(1901—1970)名之济,号谦斋。上海人。早年继承家学,就读于上海 中医专门学校,从师丁甘仁,悬壶沪上,曾与章次公等创办中国医学院,掌管教务。并主编《中医世界》,组织秦氏同学会,创立中医指导社,主编《中医指导丛书》,函授中医学。1938年起主持中医疗养院,设病床百余张。建国后曾任上海市第十一人民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卫生部中医顾问,兼北京中医学院顾问。曾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兼医卫组副组长等职。主张博取前贤精华,发扬光大。临床上宗法丁甘仁,以治内科杂病见长。晚年致力于撰写中医门径书。著作多达五六十种,主要有《中医临证备要》、《谦斋医学讲稿》、《清代名医医案精华》等。 2 验案 男,41岁,1961年10月以来,每日腹泄,有时失禁遗裤,初为水泄,一天20多次。近变为鹜泄,一天4—7次不等。便前肠鸣漉漉,无腹疼感,纳食尚佳。脉细带弦,舌质红,苔黄白厚腻。诊断为脾阳不运而湿不化,直趋大肠为泄,泻久伤阴,阴虚生热,且现水不涵木现象。治法仍宜以温养中焦为主。稍佐升清,如果因舌红而用苦寒,势必脾阳更伤而下陷。方药:党参,黄芪,山药,诃子,炮生姜,炙甘草,红枣,葛根,升麻。服4剂后,苔腻化薄,舌质不红,肠鸣减少,原方去升、葛加破故纸。又服8剂。自觉周身有力,粪便转厚,但1天仍有4~5次。接用附子理中合赤石脂禹余粮汤复方。 3 评析 本案为秦伯未治疗泄泻验案之一。本案为脾虚湿泄,患者肠鸣水泄无腹疼感,为湿气下注。而舌红,苔黄白厚腻,则是因久泄伤阴,阴虚生热,热与湿合,内生湿热所致。但病变主要矛盾乃是脾阳不升,湿邪下注。治疗不能因见其舌红苔腻便用苦寒,宜用李东垣补中益气、升阳健脾法。处方即为补中益气汤的变方,以参、芪、山药、炮姜、炙草、大枣温中健脾,换升、柴为升、葛,升举阳气。葛根又能益胃阴而止泄泻。可见,换一味葛根,大有妙意。因治疗抓准重心,4剂便见显效。再以附子理中汤温脾肾之阳,辅以赤石脂、禹余粮汤涩肠止泻,促进大肠恢复其正常功能。 二、乔仰先医案 1 医者简介 乔仰先,1914年生。江苏建湖县人。1935年悬壶,1954年起在上海曙光医 院工作,曾任全国中医学会上海分会理事,上海市中医医院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等。1991年被选为全国500名名老中医之一。乔老临床擅治内科杂病、老年病。在学术上提倡“诸病

泄泻的病因病机

泄泻的病因病机 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临床特征的一种脾胃肠病证。泄与泻在病情上有一定区别,粪出少而势缓,若漏泄之状者为泄;粪大出而势直无阻,若倾泻之状者为泻,然近代多泄、泻并称,统称为泄泻。 泄泻是一种常见的脾胃肠病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较为多见。中医药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 病因病机 致泻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命门火衰等等。这些病因导致脾虚湿盛,脾失健运,大小肠传化失常,升降失调,清浊不分,而成泄泻。 1、感受外邪引起泄泻的外邪以暑、湿、寒、热较为常见,其中又以感受湿邪致泄者最多。脾喜燥而恶湿,外来湿邪,最易困阻脾土,以致升降失调,清浊不分,水谷杂下而发生泄泻,故有“湿多成五泄”之说。寒邪和暑热之邪,虽然除了侵袭皮毛肺卫之外,亦能直接损伤脾胃肠,使其功能障碍,但若引起泄泻,必夹湿邪才能为患,即所谓“无湿不成泄”,故《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说:“湿盛则飧泄,乃独由于湿耳。不知风寒热虚,虽皆能为病,苟脾强无湿,四者均不得而干之,何自成泄?是泄虽有风寒热虚之不同,要未有不源于湿者也。” 2、饮食所伤或饮食过量,停滞肠胃;或恣食肥甘,湿热内生;或过食生冷,寒邪伤中;或误食腐馊不洁,食伤脾胃肠,化生食滞、寒湿、湿热之邪,致运化失职,升降失调,清浊不分,而发生泄泻。正如《景岳全书,泄泻》所说:“若饮食失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痢作矣。” 3、情志失调烦恼郁怒,肝气不舒,横逆克脾,脾失健运,升降失调;或忧郁思虑,脾气不运,土虚木乘,升降失职;或素体脾虚,逢怒进食,更伤脾土,引起脾失健运,升降失调,清浊不分,而成泄泻。故《景岳全书·泄泻》曰:“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必先以怒时夹食,致伤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随触而发,此肝脾二脏之病也。盖以肝木克土,脾气受伤而然。” 4、脾胃虚弱长期饮食不节,饥饱失调,或劳倦内伤,或久病体虚,或素体脾胃肠虚弱,使胃肠功能减退,不能受纳水谷,也不能运化精微,反聚水成湿,积谷为滞,致脾胃升降失司,清浊不分,混杂而下,遂成泄泻。如《景岳全书·泄泻》曰:“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 5、命门火衰,命门之火,助脾胃之运化以腐熟水谷。若年老体弱,肾气不足;或久病之后,肾阳受损;或房室无度,命门火衰,致脾失温煦,运化失职,水谷不化,升降失调,清浊不分,而成泄泻。且肾为胃之关,主司二便,若肾气不足,关门不利,则可发生大便滑泄、洞泄。如《景岳全书·泄泻》曰:“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之所主,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而阴寒独盛,故于子丑五更之后,当阳气未复,阴气盛极之时,即令人洞泄不止也。” 泄泻的病因有外感、内伤之分,外感之中湿邪最为重要,脾恶湿,外来湿邪,最易困阻脾土,致脾失健运,升降失调,水谷不化,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形成泄泻,其他诸多外邪只有与湿邪相兼,方能致泻。内伤当中脾虚最为关键,泄泻的病位在脾胃肠,大小肠的分清别浊和传导变化功能可以用脾胃的运化和升清降浊功能来概括,脾胃为泄泻之本,脾主运化水湿,脾胃当中又以脾为主,脾病脾

(中医内科学)泄泻、胁痛模拟题

[真题] (中医内科学)泄泻、胁痛 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 患者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饮食减少,脘腹胀闷不舒,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弱。治疗应首选 A.藿香正气散 B.黄芪汤 C.参苓白术散 D.枳实导滞丸 E.附子理中丸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2题: 泄泻腹痛,泻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小便短黄,舌苔黄腻,脉濡数。证属 A.寒湿泄泻 B.湿热泄泻 C.脾虚泄泻 D.肾虚泄泻 E.伤食泄泻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第3题: 治疗泄泻初起不宜 A.清化 B.疏解 C.固涩 D.消导 E.分利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4题: 治疗脾胃虚弱泄泻,应首选 A.补中益气汤 B.枳术丸 C.香砂六君子汤 D.参苓白术散 E.附子理中汤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5题: 导致泄泻发生的重要因素在于 A.肾阳虚衰 B.感受外邪 C.脾胃虚弱 D.食滞肠胃 E.脾虚湿盛 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 第6题: 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伴有不消化食物,泻后痛减,脘腹痞满,不思饮食,舌苔垢浊,脉滑。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题)纵览证属 A.寒湿泄泻 B.湿热泄泻 C.伤食泄泻 D.肝郁泄泻 E.脾虚泄泻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7题: 下列泄下粪便中辨出何为湿热泄泻的特点 A.泻下如水样便 B.泻下粪便臭如败卵 C.时溏时泄、水谷不化 D.泻下粪色黄褐而臭 E.泄泻清稀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8题: 患者刘某,每因情绪紧张时出现腹痛泄泻。且多伴有胸胁胀闷,嗳气少食,舌淡红,脉弦。治当 A.解郁疏肝 B.泄肝除湿 C.疏肝和胃 D.调和脾胃 E.抑肝扶脾 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 第9题: 患者泄泻清稀,甚者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纳少,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应诊为何种证候 A.肝郁泄泻 B.肾虚泄泻 C.寒湿泄泻 D.暑湿泄泻 E.脾虚泄泻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10题: 王某,反复泄泻10余年,稍进油腻或生冷之品,大便次数增多,水谷不化,脘腹胀闷不舒,面色萎黄,肢倦乏力,纳食减少,舌淡苔白,脉细弱。此时选用何方最为适宜 A.附子理中汤 B.参苓白术散 C.胃苓汤 D.六君子汤 E.藿香正气散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