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法修辞篇 5章 修辞

语法修辞篇 5章 修辞

语法修辞篇 5章 修辞
语法修辞篇 5章 修辞

第五章实用修辞

第一节规范修辞和变异修辞

一、基本概念

修辞是一种让言语表达恰切、多彩、生动的言语行为。

本课程按照目前国际修辞学界公认的修辞理论——“规范修辞”和“变异修辞”理论,介绍修辞美学的若干重要原则。

规范修辞又称为常格修辞,指的是在规范语言的基础上,或者说是在不违背约定俗成的语言规范或语言习惯的原则下所进行的修辞活动,例如:锤炼词语、选择句式、准确使用表达范畴、活用语法规范等。它在内容上追求意义明确、逻辑清楚;在形式上讲究词句平匀、安排稳密。规范修辞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交际、交流的效率,艺术审美价值的含量不高。

变异修辞与规范修辞相对,又称变格修辞,指的是有意偏离语言某方面的规范而获得特别的艺术效果的修辞活动。变异并非怪诞、荒唐之意,而是一种积极的创造。变异修辞要在规范修辞的基础上,给言语增添特殊的、艺术的色彩。例如,变异修辞的运用者,要积极地随情应景地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极尽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使所说所写呈现出具体形象、新鲜活泼的动人力量;修辞上的各种辞格辞趣,都属于变异修辞。其中,“辞趣”比较侧重于形式一方面的利用,即侧重于“语言文字的一切感性的因素的利用”,例如利用语词风格,形色造成特别的意味,调整音调使格律和谐,借用字形加深印象等等;辞格是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综合的利用”,例如比喻、夸张、婉曲、比拟等等。总之,变异修辞都是为了美化言语,让言语产生各种各样的审美情趣。以作家梁晓声小说《雪城》中的一封信的片段为例:

……我要在这封信里告诉你这样一条真理——好女人是一所学校。一个好男人通过一个好女人走向世界。一个男人的一百个男朋友,也没有一个好女人好;一个男人的一百个男朋友,也不能代替一个好女人。好女人是一种教育。好女人身上散发着一种清丽的春风化雨般的妙不可言的气息,她是好男人寻找自己,走向自己,然后豪迈地走向人生的百折不挠的力量。

……

当你走向战场和类似战场的生活,身后有一位好女人相送,那死也不是可怕的了。当你

感到身心疲倦透顶的时候,一只温柔的手放在你的额头,一觉醒来,你又变成了朝气蓬勃的人。当你糊涂又懒散,自卑自叹,挺不起腰杆,好女人温柔的指责,像一条鞭子,抽打着你前进。好女人使人向上。事情往往是这样:男人很疲惫,男人很迷惘,男人很痛苦,男人很狂躁;而好女人更温和,好女人更冷静,好女人更有耐心,好女人最肯牺牲。好女人暖化了男人,同时又弥补了男人的不完整和幼稚,于是男人就象一个真正的男人走向世界。……

显然,信的作者为了强调自己对女友的敬重之情,为了加强语势、增强感染力,使用了夸张、比喻、排比、层递的修辞手法,而且比喻格几乎都是隐喻方式。这些具有生动、形象、鲜明的艺术效果的修辞方法没有违反汉族人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但又与普通的表达方式不同,具有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

二、变异修辞的本质——创新

变异修辞理论认为,变异修辞是以规范修辞为参照系的,只要与常规表达方式有明显的差异且具有审美价值的,都是变异修辞。变异修辞活动贯穿着一种原则,这就是创新,言语表达方式的创新。不管是用了哪种辞格辞趣,只要有创新,只要创造出新的美文美言,就是变异修辞。

目前汉族人使用的每一种修辞方法,包括辞趣、辞格,从源头上讲,都是运用变异的方法创造的。而且,每一种辞格都是在历代文人创造美文美言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是对相同特征、相同性质的表达技巧类化的结果。比如,比喻格,起初并没有这样的修辞格名称,但是有人率先变异,创造性地运用了设喻的技巧并获得了文学社会的认可,于是这种方法普及开来,形成一种习用的修辞方式,后人为之命名“比喻”格。比喻的方式开始可能只有明喻,后来又因为不断地变异创新,又陆续类化出隐喻、借喻、博喻等新的比喻方式。其他修辞格的建立,也都是经过了这样的发生-发展-定格的过程。

辞格一经定格,一般都不会改变其名称,也就是说辞格的名称不会发生变异。但是变异修辞的活动不会停止,它会以“旧瓶装新酒”的方式继续运行。仍然以比喻为例,比喻辞格已经定格,但是新的比喻内容花样翻新、层出不穷,也就是说,比喻修辞的变异活动在比喻格的框架内持续活跃着,比喻格因此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在使用传统的修辞格时,如果选择词语仍然是炒前人的冷饭,那就只能说是运用了修辞,而没有变异,没有创新。

由此看来,变异修辞就是要在规范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表达,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三、变异修辞的表达方式

变异修辞方式,通常归纳为三大类:逻辑变异、风格变异和语法变异。

(一)逻辑变异

有时为了某种修辞的需要,故意说一些不合情理、不合逻辑的话,造成事理上或逻辑上

的某种变异。在词语的组合上就相应地出现无理组合,即明知无理、明知不通而故意造成的偏离正常逻辑的组合。这种变异的、无理的表达,在文学作品里非常常见。清代名家吴乔所说:“无理而妙”(《围炉诗话》)文学作品所运用的无理表达即不合逻辑的表达往往会产生奇妙的效应。例如:

拥挤里的孤寂,热闹里的凄凉,使他像许多住在这孤岛上的人,心灵也仿佛一个无畔的孤岛。(钱钟书《围城》)

“拥挤里的孤寂,热闹里的凄凉”,这种变异从严格的逻辑角度来考察是站不住的,但在作者所设计的特定语言环境中,由于它表现的是一种特殊的心境,具有独特的修辞色彩,因此不会有人指责这样的表达不合逻辑,相反会认为这是为了求得更好的表达效果而突破逻辑范畴的变异运用。

洪升的《长生殿》中有一段曲子也属于这类变异——

我做宫女第一,标致无人能及。腮边花粉糊涂,嘴上脂胭狼藉,秋波俏似铜铃,弓眉弯得笔直,春纤十个擂槌,玉体浑身糙漆。柳腰松段十围,莲瓣滩船半只。杨姑娘爱我伶利,选做霓裳部色。只因喉咙太响,歌时嘴边起了霹雳。身子又太狼亢,舞去冲翻了御筵桌席。皇帝见了发恼,打落子弟名籍,登时发到骊山,派到温泉殿中承值。

此例大量地运用不合情理、不合逻辑的矛盾组合刻画一位“丑宫女”的形象,而且是自我嘲讽、自我贬低,实在是妙趣横生,令人拍案叫绝。

而在平素的交际中也常常用到这种无理组合。例如:

妈妈是外科医生,我觉得她是一个最凶狠又最善良的人。

你猜那个凶手说什么?我正是因为太爱他,所以才杀了他的。

用“最凶狠又最善良的人”来形容当外科医生的妈妈,表面上看起来这种组合是无理的违背逻辑的,可是却引人深思,妈妈的凶狠(操刀手术)与善良(治病救人)实际上是统一的,说话人用变异的方式来表达,反倒让人们在一种幽默的语言风格下获得了更深的印象。“因为太爱他,所以才杀了他的”,多么荒唐的理由啊!这句极端无理的言语组合让人们看到了一颗极端自私的心:我得不到你,就让你死,这样别人也得不到了。

(二)风格变异

在一般的情况下,同一语言环境下的语言风格应该统一,但有时可以有意地利用风格上的不协调来取得某种修辞效果。最常见的风格变异有两类,一类是句式风格的变异,一类是词语风格的变异。例如:

①“你总是刚愎自用,一意孤行,如此下去,后果将是身败名裂;如若不信,咱们骑毛驴看唱本——走着瞧!”

②甲:昨天我有幸拜读了您的大作,实在受益匪浅!

乙:噢,我的大作你已经拜读了,不敢当不敢当!

在正常的情况下,①②都会被判定为病句。但是作者是为了制造诙谐,为了塑造特殊的人物形象,特意地把风格不协调的表达方式“乱点鸳鸯谱”,使这种不和谐——变异产生了幽默和滑稽。

风格变异常见的还有语音变异,例如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一段小品的台词:

你说这男同志一到四十多岁,夫妻感情就逐渐衰退,一进商场他就喊累,看什么东西他都乏味,你化不化妆他无所谓,你穿什么新衣裳他不理会,你一打电话他就说“正在开会”,每天回家倒头就睡,喝没喝酒他都装醉,有人说这叫爱情疲惫,女同胞们你说对不对?

如果只听第一句“你说这男同志一到四十多岁”,绝对不会发现有什么变异,可是从第二句开始,句句合辙押韵(“灰堆”辙),这就偏离了说话的语音常规,听众从这个语音变异里感受到演员的滑稽和内容的幽默。

(三)语法变异

语法是词语组合的规则。在一般情况下词语之间的组合都是约定俗成、次序稳定的,表达者应该“循规蹈矩”,不能任意改动。但是在艺术化的语言表达时,为了追求修辞效果,表达者会有意地突破语法规范,例如语序的变化:

①忽然,一下子就冻结了,花草,天空,空气,报纸和每一个人的脸孔,突然一下子都硬了起来。(王蒙:《布礼》)

②从远古的墓茔

从黑暗的年代

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

震惊沉睡的山脉

若火轮飞旋于山丘之上

太阳向我滚来……(艾青:《太阳》)

例①将常规的主语在前,谓语在后改为谓语在前主语在后,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或听众关注谓语的描述和蕴涵。先说“—下子冻结了”,给读者、听众一个整体的感觉:冰冷、凝固、僵硬……,然后再逐个地说出“冻结”的物体,每说出一个物体,就增加一次冰冷,加重一层僵凝。作者并未就此罢笔,他又强化了一句:“突然一下子都硬了起来”,这句与开头一句相

叠加,在读者听众的心中,前面的那些冰块最终冻凝成了一座巨大的冰山。例②是状语置于主语之前的句子,“太阳”是主语,“滚来”是谓语中心,前面五句都是“滚来”的状语,按照常规应该置于“太阳”之后,“滚来”之前。但是由于有五个状语,而且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特定作用,加入放在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句子会很臃肿,简直就像一个小头细腿大肚皮的怪物,既会减弱人们对这些状语诗句的审美关注,也会破坏对句子中心“太阳向我滚来”的整体印象。作者采取了喷云吐雾、击鼓造势、推波助澜的笔法,让太阳在光彩、声浪、气韵的簇拥下,雄伟壮丽地出场。这种变异修辞满足了人们欣赏诗歌时的审美期待,给人以壮美的美感享受。

又如“拼贴式组合”:

一座没有香火的庙,

一包神婆的假药,

一只没有充气的救生圈,

一架天上的鹊桥。

一个假装怀孕的妻子,

一挂湿了的喜爆,

一块画在纸上的饼,

一张空头支票,

……

生活教育了我,我不要! (公刘:《我不要》)

这段诗的前八个短语分别代表着八个形象,都是畸形的、扭曲的。这些丑的形象就像幻灯片,一张张地打在读者脑海的“屏幕”上,不断刺激读者对他们的反感,当堆积到一定程度,让读者的反感几乎达到极限的时候,突然作者大声疾呼:“生活教育了我,我不要!”作者的愤慨和读者的憎恨融会在一起,共同否定了这些丑陋。如果按照语法常规,表示这些形象的八个短语,都是“我不要”的宾语。作者如果把诗行改成八个排比句“我不要……”、“我不要……”,虽然也有诗歌的形式,但是对扭曲的社会现实的嘲讽鞭笞作用就会大大地减弱,因此就远远不如原作给读者或听众的印象深刻了。

苏珊·朗格说:“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变异修辞反映了语言表达者的创新追求,这种追求的动力是他们的情感。当表达者内心涌起的情感需要表达出来而又没有现成的形式可以利用或者现成的形式不足以承载这样的情感的时候,表达者就会寻求变异,摸索创新,于是新的语言艺术形式——新的艺术符号应运而生。

第二节修辞可理解度、适切和有效

任何一种修辞文本,任何一种修辞手法,无论是规范修辞还是变异修辞,都是信息传递的渠道(信道),都载荷着各种各样的信息:事实、形象、情感、情绪、观念、思想,等等,完成让信息从信源(发出者)到信宿(接收者)的传递。信道畅通时,信息传递效率高、效果好,信道阻滞时,信息传递效率低、效果差,甚至会有信息传递失败的状况。修辞手法运用得当,则容易让接收方理解和接受,反之会造成让对方困惑、拒绝、反感的后果。

一、修辞可理解度

这里首先遇到一个修辞可理解度的问题。本课程将修辞文本欣赏者对于作品的修辞用意的理解程度称之为修辞可理解度。修辞的可理解度因人而异,影响可理解度的因素大体上有两类,一是欣赏者的知识修养,知识修养越高,对修辞美的领悟越强;一是生活经验类,生活(含语言经验)阅历越广,对修辞趣味的理解越迅捷。例如民间流传的唐太宗李世民给当朝文武百官的《百字箴言》:

耕夫碌碌,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寸丝千命,匙饭百鞭。无功受禄,寝食不安。交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若能依朕所言,富贵功名可久。(摘自百度网)

这段箴言包含了精警、对偶等修辞方式,其他的文句,对于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成年人来说,可理解度很高,但是“寸丝千命,匙饭百鞭”两句,即使是中文专业学生恐怕也会有理解困难。(按:这两句的意思是:一寸长的绫罗绸缎,要一千条蚕的生命才能换来;一羹匙的米饭,要耕牛挨上一百鞭子的辛苦才能换来。)如果把这样的精警文句不加注释地加以运用,特别是原封不动地变成有声语流,那么完全有可能降低修辞文本的可理解度,造成读者、听众的理解困惑,从而就失去了修辞的意义,甚至可以说,修辞失败。

鉴于此,本课程主张,修辞文本的建构首先要追求可理解度。对于不同的背景的受众,应该选择容易理解的修辞方式,避免造成修辞信道的阻滞,以保证修辞目的的达成。同时,即使是容易理解的修辞用语,也不宜密度过大,以免造成修辞审美疲劳。

二、恰切和有效

修辞造成美文、美言,但是美与不美,在很大的程度上要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获得断定,这就涉及到修辞审美的两个重要原则:恰切和有效。

所谓“恰切性原则”,就是修辞主体的修辞方式要对修辞受体(表达对象)有较强的针对性,即与修辞接受者所能接受或理解的知识层面、心理状态、情感情绪、接受方式(阅读

或者听力理解)等方面的情况大致相符合。

所谓“有效性原则”,就是修辞主体的修辞方式要使修辞受体能够理解且乐于接受,不可使接受者有晦涩不可理解之感或有情感抵触而不愿接受的情况发生。也就是说,前者是要求修辞主体所创造、选用的修辞方式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后者则要求修辞方式具有可解读性、可接受性。两者是互为因果的——只有有了“恰切性”,才会有“有效性”;凡是“有效的”,总是“恰切的”。如果修辞主体自认为所用的修辞方式有艺术性,也就是“恰切的”,但是却不为修辞受体所理解、所接受,那么这个修辞方式的“恰切性”也就不复存在,因为它没有“有效性”,不能达到修辞主体创造、选用这一修辞方式的目的。反之,如果某种修辞方式使修辞受体很容易理解,但因缺乏“艺术性”,则修辞受体理解了却不愿接受,甚至与修辞主体发生对抗,那么,这样的修辞方式同样是不具备“有效性”的。因此,修辞方式要同时遵守“恰切性”和“有效性”两大原则。

可以说,凡是好的修辞方式一定是同时符合“恰切性原则”和“有效性原则”的。古今中外,恰切而又有效地创造、选用修辞方式的精妙例子如汗牛充栋、举不胜举。

试举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为例。唐代诗人朱庆余有一首《近试上张水部》的诗,诗云: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首诗表面上的故事是:一位新婚的女子洞房花烛夜之后,第二天早上要拜见公婆,担心公婆不称心自己而问丈夫自己的眉毛画得合不合时宜。实际上,作者写作此诗,别有寄托。据《全唐诗话》记载,著名诗人、水部郎中张籍,很赏识朱庆余。经过张籍的推介,朱的诗作在当时受到文士的重视。但在考期临近时,朱氏却很担心自己的诗文不符合主考官的口味,于是就写了这首诗去征求张籍的意见。全诗是运用了象征的修辞手法,诗人将自己比作新娘,将张籍比作丈夫,将主考官比作公婆,把自己所作的诗文比作新娘的梳妆画眉,这样就把自己临考前那种忐忑不安的心情委婉地表达了出来。张籍看到这首诗后,就回赠了一首《酬朱庆余》,诗云: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抵万金。

张氏也是运用了象征的修辞手法,暗示了自己对朱氏诗文的意见。如果一语道破天机的话,朱氏的诗是说:“张大人,您看我的诗文是否符合主考官的要求?”张氏的诗是说:“庆余,你不必担心,你的诗文是会受到主考官的赏识的。”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 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及第,官秘书省校书郎,诗学张籍,近体尤工,清丽浅切,而巧思动人。有《朱庆馀诗集》。

朱庆余和张籍所用的修辞都遵守了“恰切性原则”和“有效性原则”。修辞主体朱庆余用象征性的隐喻的修辞方式(《近试上张水部》诗)对修辞受体张籍是有针对性的,即与修辞受体张籍所能理解和接受的知识层面、心理状态、情感情绪等情况大致相符合。因为张氏是当时著名的诗人,又是赏识朱氏的朝廷显要,朱氏用象征的修辞手法委婉地征询张氏对自己诗文的意见,这是很恰切的。而张籍作为一个诗文大家,很熟悉朱氏的这一修辞手法,也能

够理解朱诗的内涵以及朱氏在考试之前的心理状态;朱氏将张氏比作丈夫,张氏在情感情绪上是乐于接受的。所以朱氏的修辞是恰切而有效的。反过来,张籍诗的修辞方式,是为朱氏“度身定做”的,当然具有更强的针对性,自然符合“恰切性原则”;同时,朱氏也是一个很好的诗人,能够很好地解读张氏的修辞内涵;张氏用象征的修辞手法委婉地褒扬了朱氏,朱氏自然乐于接受。所以,张氏的修辞也是完全符合两项原则的。

第三节比喻

无论是规范修辞还是变异修辞,都要借助各种语言手段,例如语音、词汇、语法、形象、形貌、逻辑、篇章等手段。各种手段造成的修辞效果是不同的,有的听觉效果极佳,有的视觉效果上乘。一般地说,受众对修辞文本的听觉理解能力要低于视觉理解能力,有些几乎不能通过听觉获得理解。例如运用“形貌手段”造成的文本:

腾欢今日新天地,澎湃潮流沸海江(柳亚子诗《感事呈毛主席》)

这里的“澎湃潮流沸海江”用的是“形貌手段”中的“联边法”——为了讲求词的形貌,连用几个偏旁相同的字。联边修辞法利用了汉字偏旁的表义性增加词语的形象性,引导欣赏者对相关对象的联想。由于这个形象是通过汉字偏旁而树立的,在听觉上不容易发现,因此无法在有声语言中获得理解,即是说,这样的修辞方法对于有声语言表达来说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

此外还有类似的现象:通过视觉理解了的修辞美,却不能通过听觉得以理解。鉴于此,本课程特别重视那些“言文一致”即容易通过有声语言显现修辞效果的修辞文本。下面几节将要研讨最常用的几种非语音修辞模式(辞格)——比喻、映衬、精警等,所引用的实例都将体现“言文一致”的精神。

一、比喻及其作用和原则

(一)概念比喻,又称譬喻,俗话叫“打比方”。在所有的语言表达当中,比喻的艺术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作用比喻最主要的作用是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它可以使高深的事理浅显明白,使繁杂的事情清晰突出,使抽象的事理生动具体。从审美的角度来看,比喻反映了表达者对语言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的亲近,以及对抽象性、隐蔽性、乏味性语言的疏离、冷漠。从思维的角度来看,比喻反映着表达者的形象思维的过程。

(三)原则比喻的原则主要有:①喻体和本体应有明显区别,不可太相近;②比喻所用语词必须容易理解、具体、警策;③比喻所用词语应该得体、符合情境,④比喻所用词语应该追求神似、激发联想。例如:

——鲁迅是奔流,是瀑布,是急湍,但将来总有鲁迅的海。鲁迅是霜雪,是冰雹,是

恒寒,但将来总有鲁迅的春。郭沫若《写在菜油灯下》)

——那壮丽而奇妙的景色呀,

犹如蓝天碧海之间的日出;

那喷薄而下的钢水呀,

好像朝霞映照着的高山瀑布;

那庄严而豪迈的气概呀,

如同万杆红旗一齐涌向凯旋之路;

那金光闪闪的钢花呀,

好似满天星斗同时在炉前跳舞。(郭小川《出钢的时候》)

这些比喻贴切、得体、形象、精妙,体现了以上四项原则。

价值比喻的生命在于创新。无论多么美妙精彩的比喻,都会“老化”,都会魅力衰减,因此比喻和其他修辞格或者修辞方法一样,都需要常常创新。要创新,就要勤于观察,善于联想,挖掘新意。一味模仿或重复他人创造的比喻,永远不会成为修辞高手。英国文豪王尔德有句名言:

“第一个用花比女子的是天才,

第二个用花比女子的是庸才,

第三个用花比女子的是蠢才。”

王尔德的意思是强调要创新,而不要人云亦云,不要无所作为地重复或者模仿他人。我们期待广大学子在继承前人的比喻技法的同时超越前人,创造出具有自己风格的美妙精彩的比喻来。

二、比喻的种类

比喻的种类大致有:明喻、暗喻、借喻、略喻和博喻。

(一) 明喻

明喻是本体、喻体、喻词三者俱全,而且喻词是“像、好像、如、犹如、好似、若、仿佛”之类的语词。例如:

“秘密像夏天橱窗中的美味,根本无法长久保留。”(金华语)

“愁,好像味精,少放一点,滋味无穷;放多了,就要倒胃口。”(吴怡语)

(二) 暗喻

暗喻是本体、喻体、喻词皆有,但喻词不是“像、如、若”等,而是系词“是”以及“就是、等于、成为、变成”等。例如:有一位少妇在一篇感言类文章里非常自然而贴切地使用了暗喻手法(见下划线部分)——

老派老公我一生的依靠

我为拥有一个老派的老公感到自豪。老派的老公是一支古典乐曲,旋律从容,缕缕真挚的音符在你内心悄悄弥散;老派的老公是清香的绿茶,自然淡雅,回味悠长。虽然,老派的老公不会在情人节为我送上大束的玫瑰;可是他会记得我所有爱吃的东西,会在寒夜里捂热被窝后再让给我;虽然,老派的老公不会左右逢源油腔滑调,但他的每一句平常的话语都是我心中最真挚的爱的私语。

老派的老公温和敦厚、气定神闲、善良忠诚、坚忍自信,是我永不抛售的“绩优股”!(引自2001年9月25日新民晚报,作者施伟娟)

这种暗喻由于不使用“像、好似、好比”之类的喻词,比起明喻方法来,表达的效果要自然、含蓄一些。上例中的暗喻的高明在于对喻体做了形象传神的描写。“老派的老公是一支古典乐曲”,这支曲子“旋律从容,缕缕真挚的音符在你内心悄悄弥散。”这样的笔法使得喻体的形象鲜明生动起来,也使得读者听者感受到了妻子对丈夫的深挚的爱。

时下流行的手机短信,是青年男女交流情感的的时髦形式。用短信传情,手法多样,五光十色。其中不乏妙用暗喻手法的美文——

①如果你是水,我就是那永远离不开水的鱼。

②假如你是地里的小麦,我就是你旁边那块地里的白菜,大雪就像一床棉被,我就挨着你安睡。

③你是树,我是藤,我绕你;你是油,我是灯,我耗你;你是饼,我是锅,我烙你;你是茶,我是水,我泡你。

这种暗喻,修辞专家名之为“关系比喻”。比喻的本体是交流的双方,设喻者(发短信

者)把自己所希望的双方关系比喻成两种自然事物之间的关系。营造出一种情随物生、物随情化的艺术境界,将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感情—爱情、友情、亲情—自然而然地融进自然万物之中,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物我同体的艺术效果。(参见陈瑶:《短信息中的比喻》)

(三) 借喻

借喻是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借用喻体代替本体。例如:

“小庙容不下大和尚。”(未出现的本体是:小单位、大人才)

“股市专家常常喜欢给人的忠告总是:‘不可将你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只篮子里!’”(未出现的本体是:不要把你所有的钱都拿去买同一种股票)

借喻不使用本体和喻词,使得比喻句简练、更耐人寻味,它常常以名言、警句的面貌出现在各种语言表达的语境中。

(四) 略喻

略喻的特点是喻体不借助喻词而直接比喻本体,给人含蓄、婉转、自然的感受。例如:“人急造反,狗急跳墙。”

(前为本体,后为喻体,中间没有使用喻词)

“每一棵树都不免有虫子,(喻体)

每一个社会都不免有缺点;(本体)

病了的树需要啄木鸟,(喻体)

病了的社会需要直言的人。”(本体) (痖弦诗句)

(五) 博喻

博喻又称“连比”—“连锁比喻”。“连锁比喻”是用多个比喻从不同的角度描述同一事物的某一方面或不同方面的一种修辞方式。这类比喻是由多个比喻像锁链似的一环扣一环地连续使用构成的,在喻义上又彼此关联,所以称之为“连锁比喻”。博喻或者连锁比喻可以使文章增添气势,增强说服力、感染力。

“连锁比喻”有的是多个比喻从不同的角度描述同一事物的某一方面,这些比喻的喻义是相同的。以短信美文为例:

①你是早上的面包,夏天的雪糕,冬天的棉袄,黑夜里的灯泡,山东人的大蒜,四川人的辣椒。

②你的美丽我只能用植物人来形容。脸是瓜子,腰是杨柳,眉毛是柳叶,眼睛是桂圆,嘴是樱桃,手是莲藕。

有的“连锁比喻”则是多个比喻从不同的角度描述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这些比喻的喻义是相关的。仍然以短信美文为例:

③玫瑰是我的热情,糖果是我的味道,星星是我的眼睛,月光是我的灵魂,一并送给你,我的爱人,祝你开心!

④想你成歌,飞扬;想你成河,流淌;想你成云,飘荡;想你成吻,舒畅。想你不是一个定格,想你是永恒。

博喻句在文学名著中更是常用,而且兼容着多种比喻方式。例如:

“秋风起时,树叶飒飒的声音,一阵阵袭来呻如潮涌,如急雨,如万马奔腾,如衔枚急走。”(梁实秋语) (明喻连用)

“结婚以后,是杯茶,喝着喝着淡了。结婚以后,是瓶花,看着看着谢了。结婚以后,是蜜加了开水,甜虽甜怎么味道变了?”(管管语)(暗喻连用)

“旧木好烧,老马好骑,旧书好读,陈酒好饮,旧朋友也最可信赖。”(赖特语)(博喻与略喻连用)

比喻可以用句子来表现,也可以用句群甚至短文来表现。单句式的比喻容易理解,但是毕竟单薄。本课程认为,在水平较高的语言表达中,句群式的比喻和短文式的比喻更富有表现力,这种比喻方式最值得莘莘学子下功夫学习。例如:

句群式比喻: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艺德是艺术的河床;没有河床铺道,再甜美的甘泉也无法流长。艺德是基础建设;基础建设搞不好,纵然才气冲天,终达不到艺术的顶峰。”(邱贵平/中国青年报)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

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

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

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流沙河《理想》)

句群式比喻打破了单句式比喻的局限,可以将道理说得细腻一些,可以引导读者或听者在联想的时候朝着作者设计的方向思索,有助于交流双方在思想情感上的共鸣,更容易让接收者获得言语艺术的感染和震撼。

短文式比喻:

真理住在谬误隔壁

一个匆匆而来的路人,急切地敲打着一扇神秘的门。

“砰!砰!砰!”不久,门开了。

“你找谁?”门里的人问。

“我找真理。”路人回答。

“你找错了,我是谬误。”门里的人砰的一声把门关上了。

路人只好继续寻找。

他趟过很多条河,翻过很多座山,可就是迟迟找不到真理。

后来他想,、真理和谬误既是一对冤家,那说不定谬误知道真理在哪儿。

于是他又重新找到谬误,谬误却说:

“我也正要找他呢。”说毕又关上了门。

路人不死心,转悠一圈后又继续敲开了谬误的门,可谬误留给他的却是一副冰冷的面孔。

就在路人近平绝望地在谬误门口徘徊的时候,不断的敲门声吵了谬误的邻居,随着吱呀一声轻响,路人回头一看,天哪,这不正是真理吗?

原来,真理就住在谬误的隔壁。

(《中外期刊文萃》2003年16期)

短文式的比喻由于容量大,有骨架,有情节,有血有肉,读者或听者很容易理解,还容易被短文的内容感动。特别是在演讲、解说等大型的语言表达中,短文式比喻的作用更加明显。

第四节映衬

一、映衬的概念和作用

“映衬”这种修辞格在艺术化的语言表达当中,使用频率相当高。映衬的本质是对比,不过有时是有所侧重地突出一个主体,其他则成为陪衬,有时则是平等地对比,不分主次,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映衬的结果形成了程度不同的对比,有如摄影中的色调反差,有强弱大小之分。经过对比,形象更清晰更丰满,意义更深刻更显明,语气更确定更强烈。例如:“小店的老板热情得让人浑身打哆嗦。”

“当面批评比背后批评要真心,背后赞美要比当面赞美更可靠。”

二、映衬的类型

1.正衬

正衬是这样一种映衬,它运用同类或形状相似的事物作陪衬,以突出表达的主体。这里介绍两种常见的正衬方法:

第一,以次要的事物衬托主要的事物。例如:

①四周都是令人窒息的黄色,黄色的沙粒,黄色的蜥蜴,黄色的眼镜蛇,黄色的胡杨树,黄色的断壁残垣,黄色的风,黄色的天空……猛地一回头,啊,还是黄色。不过,是黄色的身影,黄色的皮袄,黄色的鞋袜,黄色的脸庞,黄色的手腕脚踝,黄色的坎土曼,在黄色的沙丘上刨出一道一道的垄沟,埋下一束束黄色的麦草,压住了变得温顺的黄沙。(演讲辞《戈壁养路工》)

这里描写的是在沙漠公路两旁埋设“压沙草皮”的情景,对沙漠里其他物象的描写只起到陪衬的作用,被突出的是养路工刻苦耐劳的形象。

第二,以“景”衬“情”,即用景色衬托心情。例如:

②莫教授看到的是什么?烈日下,韩江河水被山坡冲下的红土染得“鲜血淋漓”,就像砍了千百万头牲畜的屠宰场流出的浑浊的血河,而两岸的土坡,被暴雨冲刷得面目狰狞,就像张牙舞爪的怪兽。此情此景,让这位老生物学家的心颤抖着,绞痛着……一个强音在心底震响:韩江,我要让你这条红泥河变成清水河;红土坡,我要让你这个丑姑娘变成披着绿纱的美丽新娘!(演讲辞)

例②对韩江流域水土流失的惨象的渲染,成为环保老教授心情状态的衬托,恶劣的环境是老教授心情压抑的缘由,两者很逻辑地统一在一起。

2.反衬

反衬是这样一种映衬,它用相反或相对的事物来烘托主体,也就是把相反或相对的两个(或更多的)事物按照一定的关系排列在一起,以次要的衬托主要的。例如:

①你不许我们为你写一篇传记,

你的生命却写进党史的每一页里;

你不许我们为你谱一支颂歌,

对你的传颂却响彻寰宇;

你没有一个亲生儿女,

全国人民却都是你的儿女;

你没有陵墓,没有碑文,

你的名字却镌刻在亿万人心里。(李瑛《一月的哀思》)

例①的四组诗句,一、三、五、七句都是否定,但是次要的,分别用来从反面衬托二、四、六、八这四个肯定句,这样的反衬诗句使得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同志的形象更加丰满更加受人尊崇。

②刚强的水手,勇敢的弄潮儿,看到海面上潮头墙立,波峰涌起,他们迎着险恶的风浪勇往直前,大自然把自己最有生命力的花朵——雄奇的浪花献给他们。

猥琐的懦夫,在海滨上望洋兴叹,海浪拍击海滩,水花溅起,他就畏缩起来。大自然用自己的渣滓——白色的泡沫戏弄他。(《奋斗之歌》)

例②“刚强的水手,勇敢的弄潮儿”跟“猥琐的懦夫”相互对照、衬托,给人的感觉是,勇敢者更勇敢,懦弱者更懦弱。如同巨人和侏儒并肩,西施和东施对面:巨人愈高,侏儒愈矮;西施更美,东施更丑。

第五节精警

精警是这样一种修辞手法,它用简练、新颖、奇特的语言表达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无论是诗文还是演讲辞,精警的文句都是画龙点睛之笔或者文章的精魂。判断一篇文章是否有思想性和哲理性,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是否恰切地运用精警修辞创作了精警的文句。精警笔法很少独立运用,它常常与其他的修辞格,诸如比喻、映衬、夸张等,融合着运用。例如:艾青的诗句“对一切都兴奋就是对一切都不兴奋。”就是精警格与夸张格的融合。

精警的文句反映着作者对客观事物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的洞察力和理性认识,能给人以“顿悟”式的启迪,让人从迷惑中猛醒,在隧道中看到曙光。

精警的文句像手术刀,反映着作者对自己的灵魂、内心世界所做的精细解剖。例如:

①我同时有两个敌人:一个是我的自尊心,一个是我的自卑感,他们并存在我的意识里,捉弄我,烦扰我,使我不得安宁,谁能知道,自卑与自尊往往是同时存在的呢!而且,有时它们甚至混合在一起,变成同一件事。于是自尊就成了自卑,自卑也就成了自尊。

(琼瑶《心有千千结》)

人对自己往往是看不明白的,可是琼瑶女士用思想的解剖刀,不但精准地找到了病症所在,而且用精警的文句,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思想、勇气和文采融为一体,给人以很大的启示,也引起强烈的心灵共鸣。

精警的文句像显微镜、望远镜,反映着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分析概括能力。例如:

②两种人爱做梦:太有能者和太无能者。他们都与现实不和,前者超出,后者不及。但两者的界限是不易分清的,在成功之前,前者常被误认为后者。可以确定的是,不做梦的人必定平庸。

(哲学家周国平)

这样新颖的文句就像一双巨擘,把读者抬到一架巨大的人生望远镜前去观察人生、人世,刹那间,人们会从各自的背景出发去挖掘这些文句的含义。有人会这样想:不要先断言自己无能还是有能,而要敢于追求,只有先追求,才会有成功,成功了才能说自己是有能。

有人则会这样想:没有梦想的人是平庸的,有梦想的人不要以为自己肯定就能成功,但是有梦想就可能有成功。

精警的文句像CT,反映着作者对客观事物的哲学透视,启发人们去辩证地去看待大千世界的每一个体或每一群体。例如:

③刻意求突破条条框框本身就有可能变成新的条条框框。刻意求新的新转眼间也可能变成老套套。(王蒙《深的湖·自序》)

这样的精警文句提醒人们:新陈代谢,永无休止,推陈出新,生生不息。

④科学家失败九十九次,一次成功,可能获得诺贝尔奖;政治家成功九十九次,一次失败,也许就身败名裂。(转引自《纪时文摘》2005,1)

这样精警的文句,特别提醒政治家,政治场是一个博弈场,一招不慎,全盘皆输,所以要慎之又慎。

精警的文句有时像锦囊,反映着作者破解生活难题的智慧和策略,让那些在疑难面前手足无措的人们得到开锁的钥匙、撬动地球的支点。

参考文献

[1]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39-52页、229-241页

[2] 王德春、陈晨:现代修辞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6-32页

[3] 叶国权、罗康宁:语言变异艺术[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2,153-192页

[4] 王一川:修辞论美学[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85-88页

[5] 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51、440页。

[6] 吴礼权:修辞心理学[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48-75页。

大学语文(新)

1 【单选题】()真正带来了长篇小说的繁荣。 ?A、毛笔写作 ?B、钢笔写作 ?C、沾笔写作 ?D、电脑写作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2 【单选题】王蒙写作的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校园小说是()。 ?A、《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B、《语言的功能和陷阱》 ?C、《青春万岁》 ?D、《恋爱的季节》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3 【单选题】()因写作京剧《沙家浜》被摘掉了右派的帽子。 ?A、王蒙 ?B、汪曾祺 ?C、丁玲 ?D、艾青 我的答案:B 4 【判断题】画国画的对墨色的分辨能力要强于画油画的。() 我的答案:√ 1 【单选题】()提出了“如果说不清楚就说明没有想清楚,如果写不清楚就说明没有说清楚”。?A、王蒙 ?B、徐志摩 ?C、臧克家

?D、闻一多 我的答案:A得分:0.0分 2 【单选题】下面诗句中的月亮不代表思乡之情的是()。 ?A、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B、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C、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我的答案:B得分:0.0分 3 【判断题】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情很多时候会受到语言的影响。()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作家写作都是事先在脑子里构思好情节大纲才开始写的。()我的答案:× 语言的功能与陷阱(三)已完成成绩:75.0分 1 【单选题】下面()最早提出了言不尽意的观点。 ?A、王蒙 ?B、苏轼 ?C、老子 ?D、孔子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2 【单选题】下面不能体现语言性别歧视的是()。 ?A、女人不能骂人 ?B、默认青年为男性 ?C、女人没有按照正常人类的形式被命名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全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文学常识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2.《诗经》中的风、雅、颂是按(音乐的性质)来划分的。 3.《诗经》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4.《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国风 5.“在水一方”象征着: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际遇。 6.屈原的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 7.《湘夫人》选自《九歌》,《九歌》是楚地民间祭神的乐歌,共有11篇。 8.先秦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四家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9.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 10.《论语》是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 11.“子曰:不学诗,无以言。”意思是说:不把诗学好,就无法与人沟通、交流。 12.先秦诸子百家中,被称为“显学”的是:儒家、墨家 13.提出“兼爱”“非攻”思想的是:墨家。 14.法家的集大成者是:韩非 1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出自:《孟子》 16.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语出:《道德经》 17.提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是:老子 18.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是:孟子 19.先秦诸子散文中,文学性最强、最富有浪漫色彩的是:《庄子》

20.先秦诸子中,文章写得汪洋恣肆,并多采用寓言形式来说理的是: 《庄子》 21.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22.先秦诸子散文主要以(议论)为主。 2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用了( 顶真)的修辞手法。 24.“欲摘故纵,请君入瓮”是( 孟子 )惯用的论辩手法。 25.被称为“上古之书”的中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是:《尚书》 26.《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7.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书是:《史记》。 28.成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李将军列传》 29.“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司马迁)提出来的。 30.《上邪》是汉乐府中一首情歌,开头采用了(呼告)手法,“上邪”的意思是“天啊”。 31.被誉为“五言之冠冕”的是: 古诗十九首 32.《古诗十九首》最早收录于南朝梁(萧统)编集的《文选》。 33.《古诗十九首》的主题是:游子羁旅之情;思妇感伤之怀。 34.钟嵘《诗品》评价《古诗十九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35.“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使用了(比兴)手法,以鸟兽眷恋乡土的本性比拟怀恋故乡的感情。 36.阮籍是“竹林七贤”之一,他的代表作是《咏怀》诗82首。 37.“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语出: (南朝)江淹的《别赋》 38.我国文学史上最早大量写作田园诗的诗人是:陶渊明。 39.陶渊明的诗歌风格是:朴素、自然、真淳。 40.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的自传。

英语语法基础入门

英语基础语法知识(一) 第一节词类和句子成分 一、词类 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叫词。根据词的形式、意义及其在句中的作用所作的分类叫词类(parts of speech)。 英语的词通常分为十大类,即名词、冠词、代词、数词、形容词、副词、动词、介词、连词和感叹词。现分别叙述如下: (一)名词 名词(noun)是表示人、事物、地点或抽象概念的名称。例如: foreigner外国人 soap 肥皂Newton牛顿 law 法律freedom自由peace和平 英语名词可分为两大类: < 1。普通名词(common noun)是某一类人、事物、某种物质或抽象概念的名称。例如: teacher教师 market市场rice大米 magazine杂志sound声音production生产 2。专有名词(proper noun)是特定的某人、地方或机构的名称。专有名词的第一个字母必须 大写。例如: Hemingway海明威 Russia 俄罗斯 New York 纽约 United Nations联合国 名词又可分为可数名词(countable noun)与不可数名词(uncountable noun)两种。可数名词有单、复数之分。绝大多数名词的复数形式的构成是在单数名词的后面加-s或-es。例如: shop→shops商店 bus→buses 公共汽车 library→libraries图书馆

toy→toys玩具leaf→leaves树叶 英语中有一些名词的复数形式是不规则的。例如: man→men男人tooth→teeth牙齿datum→data数据 有关名词复数形式构成的具体规则,请参阅有关的英语语法书。 (二)冠词 冠词(article)放在名词之前,帮助说明该名词所指的对象。冠词分为不定冠词(indefinite article)和定冠词(definite article)两种。 不定冠词为a/an,用在单数名词之前,表示某一类人或事物的“一个”。a用在以辅音开头的名词之前,an用在以元音开头的名词之前。例如: a hotel 一家旅馆 a chance 一次机会 a double room一个双人间 a useful book一本有用的书 an exhibition一次展览an honest man一个诚实的人 冠词只有一个,既the,表示某一类人或事物中特定的一个或一些。可用于单数或复数名词前,也可用于不可数名词前。例如: · the TV programs那些电视节目 the house那座房子 the Olympic Games奥运会 (三)代词 代词(pronoun)是用来指代人或事物的词。代词包括: 1。人称代词,如:I, you, they, it等; 2。物主代词,如:my, his, their, our, mine, hers等; 3。反身代词,如:myself, yourself, itself, ourselves, oneself等; 4。相互代词,如:each other, one another等; 5。指示代词,如:this, that, these, those, such, same等;

大学语文口语表达教案

专题一朗读 一、教学目的 1、掌握朗读的基本技巧,学会运用技巧朗读不同文体的文章。 2、通过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语言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 语言外部表达技巧的训练应作为本课的重点。 三、教学难点 针对不同文体的朗读训练是本课的难点。 四、教学时数 4课时 五、教学内容 第一节朗读及其技巧 一、什么叫做朗读: “朗,明也。”(《说文》)。朗,即声音清晰响亮。朗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造活动。(教材)。 朗读是要在深入分析、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产生真实的感情、鲜明的态度,然后通过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准确生动地再现作品的思想内容,加深听者对作品的理解,引起共鸣,从而达到以事明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朗读目的。 口才训练的三大误区: 1、认为口才训练只要训练嘴皮子上的功夫就行了。 2、想绕开单调枯燥且收效难免缓慢的基础训练和知识积累,只接 受“口才训练”就可以“飞跃提高”。 3、能够通过名人或大师的“口才报告”或者模仿某名人、大师就 可以提高自己的水平。

一个人只有具备广博的社会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才有可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只有具备深邃的思考能力与敏锐的观察能力,才可能语惊四座,引人入胜;只有具备过硬的“嘴皮子功夫”,吐字清晰流畅,语调节奏适中,才可能使之听之入耳,听之入心;只有具备良好的风度仪表和态势动作,声情并茂,才能视之舒心,听之悦耳。 二、朗读与朗诵的区别: 1、从所依据的材料性质来看{朗读材料覆盖一切文字作品。 { 朗诵材料则主要涉及文学作品,如 诗歌、散文、小说、故事、寓言、 剧本台词等。 2、从表现形式来看{朗读是工作、学习、生活的日常需要,它不分 场合,不依靠表演等手段的介入。 {朗诵是有一定的表演性质,除了有声语言之 外,朗诵者还要通过体态语言,甚至需要 音乐、舞美、灯光等来强化感情的表达和 气氛的渲染。 三、朗读作品的基本要求: 1、尽可能地理解作品 字、词、成语等专有名词术语→理清作品二层次脉络→要深刻 地认识作品的主题。 语句→字词→层次→主题 2、全身心地感受作品 语言文字是一种有意义的符号。朗诵者要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分 析、理解感受到作品所描写的客观事物、所蕴含的本质意义。 3、有追求地表达作品 正确度流利度艺术度 四、朗读技巧的训练 可分为“内部心理”训练(包括形象感受、逻辑感受、内在语、语气度)和“外部表达技巧”训练(包括语势、停连、重音、节奏等)1、内部心理训练 (1)形象感受:

大学语文试题答案

大语习题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现代汉语就是“以(北京语言)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它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是汉语的现代形式。 2.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在共同语形成之后,是共同语的分支。现代汉语方言,根据它自身的特点大致可以分为(7 )种。 3.汉字的构造法有( 象形)、指事、会意和( 形声)。 4.初唐四杰是指(王勃)、(骆宾王)、(杨炯)、(卢照邻)。 5.(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通过“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等态度明朗的诗句,表达了(表达了作者归隐之后,轻松、愉快)的心情。 ⒍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展开瑰丽的想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冬中之春, 不但使边塞风光披上一层绮丽的色彩,而且使送别环境充满盎然的春意的句子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7.李白在《行路难》中运用比兴手法表现自己人生的理想和前途充满艰险的句子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表示自己对前途充满自信的句子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8.李煜《虞美人》中写亡国之恨的句子:“(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9.明清在长篇小说取得突破成就的同时,短篇小说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拟话本“三言”、“二拍”的出现,标志着白话短篇小说达到了高峰。“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小说的总称。“二拍”即《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作者是(凌濛初)。 10.《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从孔子师徒的对话展开,谈话围绕(闲谈自己的理想)展开,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观念。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现代汉语就是以北京语言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现代汉语在词汇方面双音节词占绝对优势、构词法灵活多样、词的来源途径广泛。 3.汉字形体的演变,一般分为古文字阶段和隶楷阶段。 4.在字形方面,汉字以象形性为根基;在字义方面,汉字系统中存在着明显的类化 现象;在组词成句方面,汉字具有灵活的构词能力。 5.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和思维工具,是一套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6.朱自清的创作以散文著称,主要作品有《背影》、《欧游杂记》和诗文

大学语文专复习要点答题技巧

大学语文专复习要点答题技巧 《大学语文(专)》是自学考试中的公共课程。其客观性选择题主要测试考生的基础知识及其初步运用能力,具有覆盖面广、涉及知识点多的特点。考生复习大致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入手: 一、作品主要内容。 这类题目主要测试学员对课文的熟悉程度,随机性较大,但也不是随意抽取,无迹可寻。一般来说,都与作品的要点有关。因此学员在熟悉、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还可对课文后的“提示”多加注意。如2000年上半年有一题:下列对《廉颇蔺相如列传》情节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渑池之会、完璧归赵、将相和欢;B.渑池之会、将相和欢、完璧归赵;C.完璧归赵、将相和欢、渑池之会; D.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将相和欢。如果熟悉课文可直接选择D.另外,课文后的“提示”对三个故事也作了概括,可以帮助记忆。

二、文学史知识。 这类题目是考查学员必须掌握的文学史常识,所涉及内容一般都在课文前的作家、作品介绍中出现过。因此学员在阅读课文时,不能轻易放过这部分的介绍,应该用心阅读,认真记忆。其中一些关键性句子正是要掌握的文学史常识。如“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狂人日记》、《阿Q正传》是他小说的代表作”。又如“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等。这类题目答题时还可适当注意运用技巧。如2000年上半年有一题:朱自清参加过的文学团体是()。A.创作社;B.太阳社;C.左联;D.文学研究会。此题的答案在《论气节》一文前的作者介绍中:“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早期成员。”如果学员在复习时对这一点事先作过整理和记忆,可直接选择。倘若学员没有掌握这一知识点,也不要放弃,可以运用“排除法”:四个选择项中,“太阳社”在材料中没有出现过,首先可以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1)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 《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 A.国风 B.小雅 C.大雅 D.颂 2. 《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历来被传诵,主要因为其写法上的 独特之处() A.以乐景写哀情 B.以哀景叙哀情 C.以赋法来叙事 C.以“比”法来抒情 3. 下列作品中属于编年体历史着作的是() A.《国语》B.《战国策》 C.《左传》D.《史记》 4.汉乐府的“乐府”本来是() A.词牌 B.音乐机构 C.诗歌总称 D.地域名称 5..曹操《短歌行》的主旨是() A.感慨人生苦短,忧从中来 B.感伤亲朋离散,孤苦无依 C.感叹功业无成,借酒浇愁 D.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 6.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曹操在《短歌行》(其一)中引用,借以表达的心情是( ) A.思慕贤才 B.对贤才无所依托的思虑 C.礼遇贤才 D.与贤才久别重逢的欣慰 7. 《短歌行》中引用《诗经》成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所表达的是() A.对贤才处境的关切B.优礼贤才的态度 C.对贤才命运的忧虑D.求贤不得的苦闷 8.曹操诗歌的风格特点是________。 A.苍凉悲壮 B.豪放飘逸 C. 沉郁顿挫 D. 清新淡雅 9.《秋水》开头有一段河水和海景的描写,其主要作用是() A.赞美河海的雄伟壮观B.表现作者的宽广胸怀 C.增强行文说理的磅礴气势D.暗示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 10.在《秋水》中,庄子用“夏虫不可以语于冰”作喻来说明() A. 人的认识受空间限制 B. 人的认识受时间限制 C. 人的认识受先天素质限制 D. 人的认识受后天教育限制 11.庄子《秋水》中代表庄子观点的人物是() A.庄子 B.河伯 C.北海若 D.河伯和北海若 12.下列成语中,从庄子的话语中引申出来的是() A. 唇亡齿寒 B.四面楚歌 C.井底之蛙 D.缘木求鱼 13.《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所描写的人物中,性格直率而自负的是() A子路B曾皙C冉有D公西华 14.《史记》中篇目最多的是() A. 本纪 B. 表 C. 列传 D.世家 15.下列各句中“于”表被动的是() A.将虢是灭,何爱于虞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C.不似豪末之于马体乎D.然今卒困于此

初中基本语法知识(全)

基本语法知识 根据词的形式、意义及其在句中的功用将词分为若干类,叫做词类。一个句子由各个功用不同的部分所构成,这些部分叫做句子成分。 学一个词,要学它的发音、拼法、意义,也要记它的词类;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它和其他词的关系,及其在句中作什么句子成分。如China is in East Asia(中国位于东亚)一句中的China这个单词所属的词类是名词,在句子中作主语。 词类(parts of speech) 英语的词通常分为十大类: 1)名词(noun,缩写为n.)是人和事物的名称,如pen(钢笔),English(英语),life(生活)。 2)代词(pronoun,缩写为pron.)是用来代替名词的词,如we(我们),his(他的) 3)形容词(adjective,缩写为adj.)用来修饰名词,如great(伟大的),honest(诚实的),difficult(困难的)。 4)数词(numeral,缩写为num.)是表示"多少"和"第几"的词,如four(四),eighteen(十八),first(第一),eighth(十八),hundred(一百)。 5)动词(verb,缩写为v)表示动作和状态,如write(写),walk(行走),think(想)。 6)副词(adverb,缩写为。adv.)是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词,如quickly(快),often(经常),very(很)。 7)冠词(article,缩写为art.)说明名词所指的人或物的词,如a,an(一个),the(这,那)。 8)介词(preposition,缩写为prep.)表示名词(或代词)与句子里其它词的关系,如 from(从),in(在…内),between(在…之间)。 9)连词(conjunction,缩写为conj.)是连接词、短语、从句和句子的词,如and(和),because(因为),if(假如)。 10)感叹词(interjection,缩写为int.)表示感情,如。oh(噢),aha(啊哈),hush(嘘)。[注一]属于前六类(名、代、形、数、动、副等词)的词都有实义,叫做实词(notional word)。属于后四类(冠、介、连、感等词)的词没有实义,叫做虚词(form word)。 [注二]不少词可以属于几个词类,如work(工作;动词和名词),fast(快;形容词和副词),since(自从;连词和介词)等。 句子成分(members of the sentence)

大学语文复习

复习要点: 第一讲:古代汉语 1.甲骨文的概念与历史等 甲骨文是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系统的汉字,是1899年在河南安阳出土的文字,是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系统。此后,汉字的形体经历了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等五种正式字体的变化。每一片完整的卜辞,大概记载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占卜的日期和占卜人,称作“叙辞”;二是要占卜的事,称为“命辞”;三是审视兆纹,作出吉凶的判断,称作“占卜”;四是事后应验的情况,称为“验辞”。 2.“六书”说的主要内容、特点以及例子。 六书说是关于汉字的构造最通行的学说。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象形:用摹形的方法把有形的物体描画下来,随着物体形态的弯弯曲曲,画出所象的事物。 日月 指事:看了可以认识,仔细辨察就知道意思 上下 形声:根据事物的意思取个名称,然后用另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譬况这个字的读音。 江河梅 会意:比合几个事类合成一个意义,由此看出所指向的含义。 信武 转注:是把同类属的字放在同一部首下,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可以互相解释。 考老 假借:根据已有的字形、字音寄托一个新的含义。 其我然 3.“四体二用”说 这是清代学者戴震提出的,他把“六书”划分为四体二用,“象形、指事、形声、会意”是造字法,“转注、假借”是用字之法。“四体二用”说由戴震首创,段玉裁为之弘扬,许多文学学家也承袭了这一用法,对“六书”说是一宝贵贡献。 4.背诵《声律启蒙》(1、2、3) 第二讲:古代汉语 1.古代汉语词汇特征 (1)单音节词占多数(2)一词多义 2.古代汉语词义演变的方式 词义范围扩大:江河菜 词义范围缩小:臭虫丈人

词义的转移:涕荤汤 词义感情色彩的转换: 褒义转贬义:爪牙复辟贬义转褒义:锻炼 中性转褒义:祥中性转贬义:谤 词义程度变重:诛词义程度变轻:怨 3.《郑伯克段于鄢》的翻译 4.《刺客列传》的主要内容、主要人物形象 《刺客列传》的主要内容: 史记-刺客列传》是一篇类传,依次记载了春秋战国时代曹沫、专诸、豫让、聂政和荆轲等五位著名刺客的事迹。 细味全传,尽管这五人的具体事迹并不相同,其行刺或行劫的具体缘由也因人而异,但是有一点则是共同的,这就是他们都有一种扶弱拯危、不畏强暴、为达到行刺或行劫的目的而置生死于度外的刚烈精神。而这种精神的实质则是“士为知己者死”。 本传虽是五人的类传,但全篇次第井然,始于曹沫,终于荆轲,中间依次为专诸、豫让和聂政,俨然一部刺客故事集,而统摄全篇的内在思想则是本传的主旨。 主要人物形象:为知己,为诺言舍生取义、慷慨赴死 第三讲:现代汉语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现代汉语的地域分支——方言 三要素:(1)语音方面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2)词汇方面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3)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规范 关系:①除共同语外,现代汉语还有很多不同的方言,方言不是独立于民族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是共同语的地域分支,是保存古代语言的“活化石”;②民族共同语和方言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吸收和完善的。 3.本讲课文的作者介绍 (1)方言与标准语——赵元任。主要讲了标准语与方言的错综复杂的关系。(2)语言的演变——吕叔湘。主要讲了古今汉语的差别及汉语演变在词汇、语法和语音三个方面的表现。 (3)双语言时代——周有光。主要讲了一方面要建设国家共同语,另一方面要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一教材:徐中玉主编,陶型传副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为指定教材。 文学常识可参考徐中玉钱谷融共同主编,华东 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和严廷德 冯川编著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中国文学史概要部分。 二考试内容:重点考核语言知识、文学知识、阅读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 1.语言知识 现代语体文中的疑难词语的意义; 现代语体文中的成语或所引古书中的词句与典故的意义; 教材所选文言文(包括古典诗词)中常见实词的意义,辩析它们的多义性和古今意义的差异; 识别教材中出现的常见文言虚词“于”“以”“而”“之”“为”“虽”“则”“其”“或”“莫”等的意义和作用,

了解文言文中词类活用、被动句式、宾语前置、主谓倒装等特殊语法现象。 2文学常识:包括作家作品知识和文体知识。 (1)作家作品知识 以教材中的作者介绍为依据,认知作家的姓名字号,所属时代及地域;识记在历史上的地位及主要成就,主要思想倾向及文学主张,所属文学流派或文学团体,代表作名称及相关别集的名称,与课文有关的专书的编著者和编著成书年代等。 (2)文体知识 根据教材出现的有关文体术语识别课文的文体属性: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诗、词、曲、赋。

议论文:社论、杂文、演讲稿、文艺专论、文艺评论、语录、奏疏、书信、立论文、驳论文;识记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识别论证方法和驳论方法(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法,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法,从个别到个别的比较法;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反驳论证);认知论据的类别(事实论据:概括事例,典型事例;经验性论据,假设性论据;历史事实;现实生活事例。理论论据:名人名言;格言警句;公理定律;谚语熟句)。 说明文:抽象事理说明文,实体事物说明文;非文艺性说明文(科学语体和应用语体),文艺性说明文(文学语体,又叫科学小品);说明文的结构和说明顺序;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记叙文:识记记叙文的种类,如记事散文、写人散文、游记、传记、寓言等;区别记叙文的叙事方法-顺序、倒叙、平叙(分叙)、插叙;认知记叙文的描写方法,人物描写-肖像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自然景物描写、社会场景景描写;认知记叙文的抒情方式: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在叙事中抒情、在说理议论中抒情)。

大学语文考试资料答案

题号:1 案)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本题分数:2 《郑伯克段于鄢》:“请京,使居之。”句中有三处省略,如果把省略的成分补足,正确的一项是()。 A、(共叔段)请京,(庄公)使(共叔段)居之。 B、(共叔段)请京,(庄公)使(姜氏)居之。 C、(姜氏)请京,(庄公)使(姜氏)居之。 D、(姜氏)请京,(庄公)使(共叔段)居之。 学员答案:d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 案)本题分数:2 在《答李翊书》一文中,韩愈说自己是“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这句话的含意是()。 A、不愿成为孔门弟子 B、感叹成为孔门弟子太难 C、孔子已逝,只能望孔子之门而兴叹 D、自谦没有得到孔学真谛 学员答案:d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 案)本题分数:2 《论语》“侍坐”章中,孔子让众弟子各言其志,弟子们的言论中,孔子叹着气赞赏的是()。 A、子路 B、曾皙 C、冉有 D、公西华 学员答案:b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 案)本题分数:2

下列选项中的“如”字,用法和“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中的“如”字一样的是()。 A、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B、求,尔何如? C、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D、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学员答案:d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 案)本题分数:2 《与吴质书》:“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对句中“离”的解释确切的是()。 A、逃脱、避开 B、离散 C、遭受 D、经历 学员答案:c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 案)本题分数:2 《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句中“时”的意思是()。 A、时常 B、按时 C、适时 D、及时 学员答案:b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 案)本题分数:2 《论语》“侍坐”章中,由于“其言不让”而被孔子“哂之”的是()。 A、子路 B、曾皙 C、冉有 D、公西华 学员答案:a 说明:

大学语文第二版复习资料.docx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序二篇》 序文:I 序,也称“序跋”,又作“叙”或称“引”,近日又称“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 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在天与人关系上的具体表现。它认为人与天不是处在一种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处在一种部分与整体、变型与原型或人之初与最高境界的关系Z屮。道家、儒、佛教都对“天人合一”有自己的理解。 1、在陈省身先生的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中西文化的不容,把我们带到一个新的春秋时代。”你怎么理解这段话? 答:陈省身先生认为在全球化的今天,中西方文化正处于一个相互冲突、融合的时期。它们是平等的,但也是相互竞争的,正如“春秋”时代的“百家争鸣”。其间不存在主次的观念。 2、你认为季、陈两位在文章中提出的主张相互冲突吗? 答:两位先生都是学贯中西的大家。季羡林先生作为著名的人文学者,关注文化交流问题。他提出“天人合一”是希望能够实现中西文化的优势互补,提醒读者在学习西方文化吋,也要看到西方文化的弊端(人类,特别是近儿百年来的西方人,却反其道而行之,要“征服自然”,在大自然面前翘尾巴)。而陈省身先生以其理性的头脑看到中西文化、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都具有其自己特殊的产生环境(五百年的伟大的科学进展,开启了我们对自然的了解, 也因此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我们同五百年前的人已不是同一种动物了)。在谈到继承问题的时候应该更加理性和辩证。 《语言的功能和陷阱》 王蒙多年前即提倡“作家学者化”,其实优秀的作家开讲学问,也是别具风格的:不是高头讲章,却是妙语连珠,妙趣横生。 语言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学术问题,对语言的研究甚至引发了二十世纪哲学思想的全球性转向。王蒙的演讲当然不是从哲理层血的全方位探讨,但他从社会文化功能的角度来谈, 紧紧结合社会、人生的实际,颇有独具只眼的地方。无论是对于增强社会的批判力,还是自觉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本文对青年朋友都是大有裨益的。 讲演稿 讲演稿也叫演说词,是在较隆重的集会和会议上发表的讲话文稿。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具有针对性、情感性和通俗性的特征。讲演稿的体例讲演稿的正文由开头语、主体和结语三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开头语。开头语的任务是吸引听众、引岀下文。有六种形式:A.由背景和问候、感谢语开始;B.概括讲演内容或揭示中心论点;C.从讲演题目谈起;D.从讲演缘由引起;E.从另件事引入正题; F.用发人深思问题开头。 第二部分:主体。主体即中心内容。一般有三种类型:A.记叙性讲演稿。以对人物事件的叙述和生活画面描述行文;B.议论性讲演稿。以典型事例和理论为论据,用逻辑方式行文,用观点说服听众;C.抒情性讲演稿。用热烈抒情性语言表明观点,以情感人,说服听众,寓情于事、寓情于理、寓情于。 第三部分:结语。是讲演能否走向成功的关键,常用总结全文,加深印象;提出希望,给人鼓舞;表示决心,誓言结束;照应题目,完整文意等方法在激动人心的结语中结束全文。 1什么是讲演? 答:讲演稿也叫演说词,是在较隆重的集会和会议上发表的讲话文稿。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

(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词类和词性 (一)知识概述 词类是指词在语法上的分类,也就是把汉语里的所有词,根据它们的词汇意义和语法特点进行分类,这样得出的结果就是词类。现代汉语教学系统把词分为十二类: 实词可以分为: 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1)表示人:老师、学生、作家、工人、鲁迅 (2)具体事物:天、地、花、草、天空、海洋 (3)抽象概念:方法、科学、法律、事业 (4)处所:北京、青岛、黄河、长江、三味书屋 (5)方位:东、西、南、北、上、下、前、后、左、右、里、外、内、中、间、旁、以前、以南、之下、之后、东边、西面、里头。 (6)时间:早晨、正午、晚上、半夜、上午、白天、夏天、立秋、今天、星期二 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叫动词。 (1) 动作行为:穿、跳、走、纪念、朗诵。 (2) 存在变化:有、增加、缩小、扩大、发生。 (3) 心理活动:想、懊悔、喜欢、担心。 (4) 可能意愿:应该、应当、能够、愿意、必须、敢、肯、会、能、要、可以。 (5) 趋向:上、下、来、去、上去、下去、进来、进去、起来、上来。 (6) 判断:是、就是、正是 (7) 使令:使、让、派、请、叫、要求、命令、推举、允许、鼓动、鼓励。 3、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叫形容词。 (1)形状:大、小、高、圆、长、短、高大、肥胖。 (2)性质:好、坏、镇定、勇敢、乐观、伟大、优秀 (3)状态:愉快、慌张、急躁、迅速、朦胧、桔红 4、数词:表示数目的词叫数词。 (1)基数(确数)一、二、千、万、亿 (2)序数:第一、三叔、三年级、六楼、初五、老三。 (3)分数:三分之一、九成 (4)倍数:三倍、十倍、翻一番 (5)概数:十几概数、十余人、三十多岁、两三个、成千上万、很多人 5、量词:表示事物单位或行为、动作单位的词叫量词。 无量(表示人或事物单位的词) (1)个体:个、位、尺、只、台、条 (2)集体:批、帮、群、套、双、副、对、类 (3)不定量:些、点 (4)度量衡:丈、尺、里、亩 动量(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次、回、下、趟、遍、阵、场、遭、焉 动量词也可以借用跟动作有关的事物的名词。如:画一笔、切一刀、工作一星期、学习一下午、踢一脚、送一车 说明:在现代汉语中,数词本身只表示抽象的数的概念,在计算事物或动作的数量时,数词的后面必须加上量词。数词跟量词连用就是数量词。 6、代词:具有指示、代替作用的词叫代词。代词可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 ⑴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的代词。

大学语文精讲—使动用法

2020年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 文言语法(一) 词类活用 2020考纲是怎么要求的—— 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掌握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词类活用现象。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大学语文(公共课)考试要求》 一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有三个前提: ①都活用为动词; ②都带有宾语(个别可能有省略); ③都可以翻译成:“使……(宾语)怎么样”、“让……(宾语)怎么样”、“叫……(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如:齐威王欲将孙膑。——使动用法 1、动词的使动用法 所表达的含义:主语使宾语从事谓语动词所表达的行为动作。 如: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记·鸿门宴》) “活之”即“使之(项伯)活了下来” 如: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后面的宾语省略)(《荀子·天论》) “病”即“病之”,“使之生病”的意思。 如:晋侯饮赵盾酒。(《左传·宣公二年》) “饮赵盾酒”即“使赵盾饮酒”。“饮”破读为yìn 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论语·子路从而后》)

“食之”即“使之食(吃)”,“食”破读为sì “见其二子”即“使其二子见(拜见)子路”,“见”破读为xiàn 练习: 1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季氏将伐颛臾》)——来:使动用法,使……来 2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管晏列传》)——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桓公信守,守信3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垓下之围》)——亡:动词的使动,使…灭亡 4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张中丞传后叙》)——降:动词的使动,使…投降 5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种树郭橐驼传》)——致:动词的使动,使…达到,实现 6水则(能够)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先秦诸子语录》)——覆:使……倾覆 7无生民心。(《郑伯克段于鄢》——生:使……产生 8惊姜氏。(《郑伯克段于鄢》)——惊:使……受到惊吓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所表达的含义: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与状态。 如: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贾谊《过秦论》) “弱秦”即“使秦国弱”。 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州》》 “绿江南岸”即“使江南岸绿”。 练习: 1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安:使动用法,使……安定 2富国强兵(《管晏列传》)——使……富;使……强 3马骇舆,则莫若静之(《先秦诸子语录》)——静:使……安静 4强公室,杜私门(《谏逐客书》)——强:使……强大 5夫徒处而致利,安坐而广地(《苏秦始将连横说秦》)——广:使动用法,使……扩大 6王(四声,名作动)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谏逐客书》)——明:使……明显、显著7于是梁王虚上位(《冯谖客孟尝君》)——虚:使动用法,使……空着 8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察传》)——正,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雅正(和谐)

浙江专升本《大学语文》文学常识

浙江专升本《大学语文》文学常识 1.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 2.有“亚圣”之称的(孟子)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3.《秋水》中对话的两个神话人物是(黄河伯和北海若)。 4.巴金的《爱尔克的灯光》主要批判了其祖父在照壁上写家训“长宜子孙”四个字。5.陶渊明《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6.《种树郭橐驼传》是具有寓言性质的(传记作品)。 7.《报刘一丈书》鞭笞的三个反面人物是(干谒者、权者和门者)。 8.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9.唐代诗人中被称为“小李社”的是(李商隐和杜牧)。 10.白居易的《杜陵叟》诗的副标题是“伤农夫之困也”。 11.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的论证方法是(归纳法) 12.先秦散文中最多采用寓言形式、最富浪漫色彩的是《庄子》 13.以现存九千三百多首诗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诗歌创作数量最为罕见的诗人是(陆游)14.《选择与安排》一文的作者朱光潜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 15.王实甫的《西厢记》是一部(元杂剧) 16.“瀚海阑千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诗句中所用的修辞格是(夸张) 17.“望洋兴叹”一语出自《庄子》 18.《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亟请于武公”句中的“亟”字的意思是(屡次)19.《国殇》选自《九歌》 20.辛弃疾的作品集是《稼轩词》21.“逝者如斯”一语出自《论语?子罕》 22.郁达夫和郭沫若曾一起组织过(创造社)

23.《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主要是言论)的语录体散文集。 24.冰心在《往事》一文中,用什么形象的特征象征人的品格(大海) 25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一句的作者是(曹操) 26.“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成语源自《孟子》 27.《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词的作者是(李煜) 28.《种树郭橐驼传》一文中“故不我若也”一句从语法上看属于(宾语前置)29.《蜀相》是一首(七律) 30.《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 31.“数”字作“计算”义解的是: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 32.《心灵的灰烬》一文的作者傅雷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 33.郁达夫《故都的秋》所写的“故都”是今天的(北京) 34.《米龙老爹》在叙述方法上的特点是(倒叙方式和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使用) 35.在先秦诸子中,文风以想像丰富、词藻瑰丽、汪洋恣肆而著称的是(庄子)36.说“今日一天,当明日两天”的哲人是(耶曼孙) 37.“茕茕子立,形影相吊”一语出自《陈情表》。 38.《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作者是(欧阳修)。 39.描写大体可归纳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大类。 40.《季氏将伐颛臾》中的季氏是春秋时鲁国的贵族。 41.《马伶传》的作者是(侯方域)。 42.小说《苦恼》的主人公是一名名叫姚纳的马车夫。 43.苏轼《水调歌头》词:“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大学语文资料

成人教育考试及答案大学语文 1.(单选题)“望洋兴叹”这个成语来源于( )(本题1.0分) A.《秋水》 B.《寡人之于国也》 C.〈论贵粟疏》 D.《季氏将伐颛臾》 答案:A. 解析:无. 2.(单选题)在盛唐诗坛上,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 )(本题1.0分) A.王昌龄 B.王维 C.岑参 D.杜甫 答案:D.

3.(单选题)小说《伤逝》是下面哪位作家的作品?( )(本题1.0分) A.沈从文 B.鲁迅 C.茅盾 D.钱钟书 答案:B. 解析:无. 4.(单选题)下形作家中,获得过诺贝尔奖的是( )(本题1.0分) A.余华 B.陈忠实 C.莫言 D.贾平凹 答案:C.

5.(单选题)下列作品中,是外国文学作品的是( )(本题1.0分) A.《日出》 B.《纪念傅雷》 C.《听听冷雨那》 D.《最后一片叶子》 答案:D. 解析:无. 6.(单选题)“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所采用的修辞方法是( )(本题1.0分) A.比喻、夸张 B.比喻、借代 C.模拟、夸张 D.比拟、借代 答案:A.

7.(单选题)蒲松龄与下面哪位作家是同一时代( )(本题1.0分) A.施耐庵 B.罗贯中 C.曹雪芹 D.吴承恩 答案:C. 解析:无. 8.(单选题)下列诗歌中,属于格律诗的是( )(本题1.0分) A.李白《蜀道难》 B.《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C.杜甫《登高》 D.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 答案:C.

9.(单选题)唐代倡导“新乐府运动”的诗人是( )(本题1.0分) A.李白 B.杜甫 C.杜牧 D.白居易 答案:D. 解析:无. 10.(单选题)由一般原理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这种论证方法是( )(本题1.0分) A.归纳法 B.演绎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 答案:B.

大学语文普及版

《大学语文》说课稿普及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行们: 大家好! 今天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说我所讲授的这门课。 一、说教材 我教的这门课程是根据国家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要求,从目前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精选国内外的文学名篇,为学生提供阅读欣赏并进行素质教育,锻炼学生的读、写能力,增强高职高专的综合人文素养,提高我校学生的实际语文能力。 第一是适用性 当下的大学语文教材,有的过于简单,重复学习高三的语文课程;有的则拔得太高,是一种脱离课堂教学具体情况的课外阅读。针对这两种情况,我们优选了这本教材,在选录方面,侧重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高职语文教育的良性发展,优选具有高职特色的文章。做到选文经典、古今结合、中外兼顾。 第二是创新性 前六个单元一改以往的“以史为线”或“以文体为线”,而是“以主题”为线索,按照篇章的主题思想进行章节的划分,主要围绕语言的应用,对生命的思考、对理想的探索、对社会的反思、真情的流露及智慧的整合。既富有广度和深度,又注重文章内容和社会生活相贴近,提高学生的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高职大学语文不能像普通高校大学语文那样,较为全面的学习教材中的知识,所以我们对教材进行了删减,选择与职业院校学生联系密切的课文,如《我的母亲》与《我们因你而骄傲》这两篇课文,针对现在的九零后一代不懂得感恩,我们就从儿子对母亲的感情与父亲对孩子的感情两个方面入手,学生通过学习改变了自己的情感维度。同时我们选拔了一些好的篇章,提供给学生,让其阅读。我们都知道一定的阅读是必须的,它虽不能改变命运,但是却能改变一个人的性格、丰富思想、提高认识。这门课就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全面提高我们职业院校学生的

大学语文

天津市高等院校“高职升本科”招生统一考试 语文基础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天津市高等院校“高职升本科”招生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院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照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考试应该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适当的难度和必要的区分度。 二、考试能力要求 语文基础考试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 A.识记:有关识记能力层次的术语,如记忆、背诵、了解等,指识别和记忆,是语文能力最基本的层级。 B.理解:有关理解能力层次的术语,如解释、掌握、归纳、概括、认知等,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有关分析综合层次的术语,如辨识、识别、简要说明,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五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三、考试内容 语文基础重点考核考生三个方面的内容:(一)语文基础知识,(二)阅读与分析,(三)常用文体的写作。 (一)语文基础知识 1.语言知识 理解教材文言文中文字、词汇、句式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意义用法;了解古今通用的一般修辞方法。 (1)识别古今词义有所不同的词语;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注意掌握现代汉语仍然运用的文言词语;识别通假字和古今字并理解其含义。 掌握常用文言虚词“之、其、者、所、以、于、而、则、焉、乃、是”和“所以”、“是以”等的用法,识别同一个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 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倒装句式等,并能正确译成现代汉语。 (2)修辞知识 理解识别古今作品中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用典、反语、反问、设问、借代、层递、拈联、双关、顶真、对比等常见的修辞格,并能联系作品说明其修辞的作用。 2.作家作品知识 了解与识记中外作家的姓名以及重要作家的字、号,所属国别、时代,主要的思想倾向和文学主张,主要文学成就(包括文学创作的基本内容和风格、所属文学流派或团体、在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