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名医谈支气管哮喘:5大病因,三大实战案例与你分享

名医谈支气管哮喘:5大病因,三大实战案例与你分享

名医谈支气管哮喘:5大病因,三大实战案例与你分享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支气管哮喘如诊治不及时,随病程的延长可产生气道不可逆性缩窄和气道重塑。因此,合理的防治至关重要。

诊断症状:

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一项阳性:①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②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③昼夜PEF变异率≥20%。

符合1~4条或4、5条者,可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西医治疗常用药物: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沙丁胶醇、特布他林、诺特罗、福莫特罗、沙美特罗、丙卡特罗);抗胆碱药(异丙托溴铵、噻托溴铵);茶碱类(氨茶碱、控释茶碱);糖皮质激素(倍氯米松、布地奈德、氟替卡松、莫米松、泼尼松、泼尼松龙、琥珀酸氢化可的松、甲泼尼龙);其他(孟鲁司特、氯雷他定、阿司咪唑、酮替芬)。

支气管哮喘属于中医学“哮病”“喘病”“咳嗽上气病”“痰饮病”的范畴。其病位在肺,可累及脾、肾、心,病理因素以痰为主。先天禀赋不足,肾精或肾气亏虚是本病发病的基础。常因感受外邪或饮食不当而导致肺的宣降功能失常,痰饮内壅而导致喘息喉鸣。

案例1、郭子光小青龙加石膏汤案

毛某,男,12岁,学生。

6年前因受凉感寒,出现恶寒,发热,咳嗽等症,未曾服药,继而症状加重,更见喘促,当即去医院诊治,经服药症状缓解,后因故未继续医治。以后每次受凉均出现气喘、咳嗽、吐痰,甚则夜不能卧,一年四季经常发作,以冬季为甚。西医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发作时一般用氨茶碱、四环素等方能缓解。此次因气温变化受凉而复发,症见咳嗽,吐痰黏稠,不易咳出,喘促有声,胸紧咽塞,夜间尤甚,不能平卧,喘鸣如拉锯,兼发热恶寒。

1976年11月15日来院就诊。检查:慢性病容,面色晦暗,精神疲乏。肌肉消瘦,喘息抬肩,张口呼吸,鼻微煽,流清涕,四肢不温,舌质红,苔薄白而滑,脉浮滑。双肺布满湿啰音、哮鸣音。此为外寒引动里饮,郁久化热之证。治宜解表除饮,清热平喘,方用小青龙加石膏汤。

处方:麻黄10g、桂枝10g、干姜10g、细辛6g、半夏10g、白芍12g、石膏24g、甘草3g、五味子6g

半夏

服上方1剂症减,2剂喘平咳止,双肺湿啰音消失。后以金水六君煎调理善后。

【原按】

本案属寒喘,而来诊之时已有入里化热现象,双肺满布湿啰音,用小青龙加石膏汤寒热兼治,故获良效。

案例2李振华小青龙汤案

杨某,男,54岁。初诊:1985年6月20日。

主诉及病史:咳嗽喘促,痰稠难咯色白,入夜尤甚,发作时大小便次数增多或有失禁,伴有畏寒感。舌淡苔白,脉沉细滑。治以小青龙汤加减。

处方:炙麻黄6g、姜半夏10g、云茯苓12g、嫩桂枝6g、杏仁泥10g、焦白术10g、五味子10g、橘红12g、橘络6g、补骨脂10g、粉甘草5g,共3剂。

桂枝

二诊:1985年6月27日。药后咳喘渐平,痰稠转清,较前易略,舌脉同前,再以温化为主。原方加苏子10g,以降气逆。7剂。

三诊:7月4日。咳喘大减,痰已易出,畏寒明显减轻,惟夜寐较差,舌淡苦少,脉细略弦。原方加远志10g,夜交藤156。3剂。

四诊:7月8日。药后哮喘已平,悸减寐安,否淡营薄白,脉细满。再以原方3剂调理。

【原按】

“请以气息言,事以声响名”,为喘和哮的不同临床表现,然哮与喘在临床上不能截然分开,常常合并为病。对于哮喘证要审其病因,辩其虚实,再立法用药。盖哮喘初起,病多在肺,久则母病及子,肾气亦受耗损,则气逆更甚,即不能滋养肝水,也不能上济与心,心肝失养,则心悸、寐差等症俱出。其畏寒,喘促乃寒饮束于肺,而发作时二便失控等为肾元耗损之故。根据“急则治其标”,先用小青龙汤加减以温肺平喘,补骨脂一味益真元而助纳气,当发作控制后,再采用治本缓调法。三诊时哮喘已差而略见心血虚之象,故以远志、夜交藤养血安神,续服3剂诸症皆除。

案例3冯世纶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案

王某,女,53岁,中学教师,门诊病历号11188。初诊日期1978年11月24日。

1976年夏天因闻敌敌畏后患哮喘,经治疗两个多月缓解。今年8月又因闻敌敌畏引发哮喘,曾两次住院治疗,用抗菌药物、激素等,症状暂时缓解,出院后不久又复发。常服西药氯苯那敏、氨茶碱等,效不明显。现症为气喘胸闷,每日必须服氨茶碱,紫花杜鹃片。痰白、量多,咳则遗尿,口干苦,思饮,大便正常,苔白根厚腻,脉见细弦,右寸浮。坐位呼吸尚静,但喉中有痰声,胸平坦,心率96次/分,血压150/100mmHg,两肺满布哮鸣音。血象检查:白细胞1.04×10/L,西医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合并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为痰热挟瘀,治疗以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

柴胡12g、黄芩10g、半夏15g、陈皮15g、枳壳15g、白芍10g、大黄4g、干姜3g、桂枝6g、桃仁10g、大枣5枚、茯苓12g。

大黄

服1剂咳减,服第2剂痰消,遗尿已,喘不明显,上二楼亦不感喘。但每日仍服氨茶碱三片。心下堵闷消,仍口苦咽干,思饮、身冷、纳差,大便日2~4行,苔白,脉弦细,右寸浮,坐位听诊两肺未闻哮喘音,但卧位可闻,血压150/100mmHg,末梢血象检查:白细胞7.8×10°L,嗜酸性白细胞0.44×10/L。上方加焦三仙各10g服1周,喘平。

半年后追访,自觉良好,与学生一起跑步也不感觉喘。两肺听诊(-),卧位未闻哮喘音,血压104/100mmHg,末梢血象检查:白细胞7.7×10/L,嗜酸性粒细胞0.154×109/L。

【原按】

一般认为,支气管哮喘约半数病人有轻度或中度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反映了机体的过敏状态。嗜酸性粒细胞中度升高,又有明显的过敏反应,可以说是过敏所致的哮喘。经用抗过敏中西药物未见效,改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收效甚速,不但喘平,而且嗜酸性粒细胞恢复正常。

本文由扁鹊谷整理发表,收集整理全国名医良方和健康小知识,帮助各位朋友度过酷热难耐的天气,过上舒服的生活!

支气管哮喘

模块四 任务7 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 【案例】 胡先生,28岁,2小时前游花卉园时突然张口喘息、大汗淋漓,入院后查:T 36.5℃,P 130次/分,R 32次/分,Bp 110/70mmHg,神志清醒,端坐位,口唇发绀,双肺叩诊过清音,呼气明显延长,双肺野闻及广泛哮鸣音,有奇脉。病人自幼常于春季发生阵发性呼吸困难,其母患有支气管哮喘。 初步诊断:支气管哮喘。 思考: 1. 该患者突发支气管哮喘的主要诱因是什么? 2. 支气管哮喘患者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 【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目标】 1.专业职业能力:具备对痰液粘稠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操作的能力、对咳痰无效患者使用负压吸痰器的能力、对低氧血症患者进行氧疗操作的能力。 2.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支气管哮喘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原则、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健康指导。 3.职业核心能力:具备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评估的能力,尤其是对窒息先兆的判断及抢救配合能力、能够指导患者正确运用MDI;在护理过程中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具备为哮喘患者制定健康指导方案的能力。 【新课讲解】 一、定义(图片) 是一种有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 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特征是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 二、病因 1. 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变应原: 花粉、虫螨、真菌、动物毛屑、工业粉尘、刺激性气体等。 2. 感染史:细菌、病毒、原虫、寄生虫等。 3. 食物:鱼、虾、蟹、蛋类、牛奶等。 4. 药物:普萘洛尔、阿司匹林等。 5. 其他因素:气候变化、受凉、剧烈运动、妊娠、激动、烦躁不安、焦虑,遗传等。 三、临床表现(视频、小组讨论)

名医谈支气管哮喘:5大病因,三大实战案例与你分享

名医谈支气管哮喘:5大病因,三大实战案例与你分享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支气管哮喘如诊治不及时,随病程的延长可产生气道不可逆性缩窄和气道重塑。因此,合理的防治至关重要。 诊断症状: 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一项阳性:①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②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③昼夜PEF变异率≥20%。 符合1~4条或4、5条者,可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西医治疗常用药物: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沙丁胶醇、特布他林、诺特罗、福莫特罗、沙美特罗、丙卡特罗);抗胆碱药(异丙托溴铵、噻托溴铵);茶碱类(氨茶碱、控释茶碱);糖皮质激素(倍氯米松、布地奈德、氟替卡松、莫米松、泼尼松、泼尼松龙、琥珀酸氢化可的松、甲泼尼龙);其他(孟鲁司特、氯雷他定、阿司咪唑、酮替芬)。 支气管哮喘属于中医学“哮病”“喘病”“咳嗽上气病”“痰饮病”的范畴。其病位在肺,可累及脾、肾、心,病理因素以痰为主。先天禀赋不足,肾精或肾气亏虚是本病发病的基础。常因感受外邪或饮食不当而导致肺的宣降功能失常,痰饮内壅而导致喘息喉鸣。 案例1、郭子光小青龙加石膏汤案

小儿支气管哮喘

小儿支气管哮喘 【导读】秋冬季节,孩子们一受风寒跟容易就会咳嗽,如果不注意保养和调理很容易就会变成哮喘。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患上哮喘的孩子不能做剧烈运动,稍有不慎就会病发,因此妈妈们需要小心照料患有支气管哮喘的孩子。下面,将会为妈妈们详细介绍一下小儿支气管哮喘。 哮喘是属于反复性发作的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是幼儿时期的一种常见病是多发于冬春季节,气候变化或精神激动常能诱发此病。一般支气管哮喘常有家族史或个人过敏史,婴幼儿湿疹,变态反应性鼻炎,病毒,细菌或支原体感染,吸入粉尘,皮屑以及进食鱼虾等物诱发毛细支气管痉挛,粘膜水肿,粘液分泌物增多,致使小支气管及毛细支气管腔狭窄,造成呼吸困难。哮喘可反复发作,夜间较重。治疗,可以致命。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症状可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妈妈们可以根据以下的情况去判断宝宝是否患有哮喘,并且判断哮喘严重到什么程度。 哮喘有什么症状呢? 1、轻度哮喘症状 幼小儿童不会详细表达哮喘发作前的一些先兆症状,因此多表现为起病急骤,有的可先有上呼吸道感染或支气管炎的症状。根据发病时病情程度,可分为轻、中、重症3种。轻度哮喘开始时往往仅有刺激性干咳及少许喘鸣音,或有类似异物吸入引起的呛咳,同时有轻度气喘,用口服药可迅速缓解,或不用治疗也可自行缓解。 2、中度哮喘症状 中度者,开始时干咳,不久以后咳嗽渐加重,且有较多的白色泡沫样粘痰,气喘逐渐加剧,伴有呼气性高调音乐性哮鸣音。此时,病孩表现情绪焦躁不安,不能平卧,年龄稍大的宝宝喜欢坐起用双手撑在双膝上,或手臂托在桌上,头俯在手臂上;婴幼儿喜欢要家长抱着,头俯在家长肩上,两肩耸动,呼吸次数增加,面色苍白。有的病孩表现为面红耳赤,鼻翼扩张并扇动,大量出汗,或有呼气性呻吟,其颈部及肋间软组织凹陷,胸部膨满,两肋可闻较多哮鸣音,叩诊两肋呈鼓音,心界浊音界不明显,肝浊音区下降。 3、重度哮喘症状 病情未能控制缓解时,往往逐渐加重发展而为重度哮喘。此时除有上述病症外,可见喘憋加重,缺氧明显时可出现紫绀。如病人精神明显疲惫,呼吸减慢且不规则,呼吸变浅,同时咳嗽也减少,两肋部呼吸音几乎听不到,即为呼吸衰竭的表现,应引起严重注意。 无论宝宝是哪种程度的哮喘,都一定要带着宝宝去医院经过诊疗过来才能用药,不要自己随便用药,更不能耽误治疗。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治疗 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有哪些方法呢,简单的来说,一共有下列三种方法:1、吸入给药;2、口服给药;3、静脉给药。 1、吸入给药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是哮喘长期控制的首选药物,其优点是通过吸入,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教膜,局部抗炎作用强,全身不良反应少。通常需要长期、规范吸入才能起预防作用。在哮喘急性发作时应先吸入β2受体激动剂,随后吸入糖皮质激素。对于季节性哮喘发作的思儿,可在预计发作前2—4周开始持续、规则吸入糖皮质激素。儿童吸入糖皮质激素的维持剂量为每日200—400μg局部不良反应包括声音嘶哑、咽部不适和口腔念珠菌感染,可通过清水漱口力口用储雾罐或选用于粉吸入剂等减少发生。 2、口服给药 急性发作时病情较重,吸入高剂量激素治疗,短期口服泼尼松1—7天,每日1—2mg/kg

支气管哮喘教学大纲

支气管哮喘概述 教学要求 一、熟悉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二、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类型、诊断及鉴别诊断,并发症 三、掌握本病的防治方法,重点为发作期的治疗。 一、特征: (一)病理特征:一种气道的慢性炎症,主要有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细胞参与,在受到激发因子刺激时具有气道高反应性(BHR)。 (二)临床特征: 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发或治疗后缓解。 二、病因及机制: 病因还不十分清楚。主要病因有过敏、感染、食物、药物、气候变化、运动等。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可概括为免疫-炎症反应、神经机制和气道高反应性及相互作用。 三、临床表现: (一)典型症状:诱因;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或胸闷;可伴咳嗽、咳痰。 (二)体征:广泛哮鸣音、呼气时间延长、肺过度充气体征。严重者心率增快、奇脉、胸腹反常呼吸(示膈肌疲劳)、紫绀。 (三)不典型表现:久治不愈的咳嗽(干咳)、肺部未闻哮鸣音(原因?)。 四、有关检查:

1、肺功能检查:可了解病情程度和观察治疗效果。必要时作气道激发试验、支气管舒张试验、呼气峰流速。 2、血气分析:呼吸衰竭判断。 3、胸片检查:排除其它疾病,有无并发气胸。 4、变应原检测:结合病史有助于对患者的病因诊断和脱离致敏因素的接触。 5、其它:如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痰检等。 五、诊断: 1. 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以及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 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 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 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5. 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有下列三项中至少一项阳性:1)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2)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1增加≥12%,且FEV1增加绝对值≥200 ml; 3)昼夜PEF变异率≥20 %。 符合1~4条或4、5条者,可以诊断为哮喘。 病情评价: 1、非急性发作时:根据发作频率、药物治疗来分。 2、急性发作时:依发作时症状、体征和有关检查来分,尤其是重度和危重者。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进展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进展 张俊 关键词:抗哮喘药;哮喘/病因学中图分类号:R562 250 25;R971 93;R974 3文献标识码:B支气管哮喘是最常见的以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近20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上升,尤其是小儿哮喘呈明显上升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大约有3亿哮 喘患者。防治哮喘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1哮喘的定义哮喘是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由多种细胞:如中性粒细胞、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嗜酸性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反复。发生喘息、咳嗽和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以及咳嗽的间断性发作。2相关因素支气管哮喘的诱因、相关因素很多,呼吸道感染、季节和天气变化、食物、家族史及过敏史均有关,其中以上呼吸道感染为最多见。3哮喘的发病机制可逆性气道梗阻是哮喘的特征之一。因为支气管痉挛、黏膜水肿、黏液分泌物充满气道而产生。20世纪60年代认为,哮喘发由Ⅰ型过敏反应和气道高反应性两大原因引起。当过敏原与特异性IgE结合,肥大细胞、嗜碱性细胞脱颗粒,释放白三烯C、D、E介质,使平滑肌收缩、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加,导致哮喘发作。20世纪80 年代,哮喘是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已是共识。目前,人们更倾向于哮喘是许多细胞如: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树突状细胞、嗜酸性细胞、肥大细胞(MC)、T淋巴细胞(TLC)参收稿日期:2004 03 06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多种细胞参与哮喘发生,释放IL 13、INFα、IL 6、IL 8、TNFα等促进炎症发生。其中,嗜酸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起了重要作用[2,3]。3 1 炎性反应机制目前已知多种细胞参与哮喘发生,释放IL 13、INFα、IL 6、IL 8、TNFα等促进炎症发生。3 1 1嗜酸性细胞(EOS)研究发现,哮喘患儿血IL 13升高,它是一种主要由CD4+Th2细胞分泌的多效性细胞因子。是EOS激动剂,可释放一种信号e otaxin,使EOS向炎性区聚集,并被激活[4,5]。EOS的浸润被认为是哮喘炎症的特征性标志[6],是气道炎症的中心环节。EOS细胞浆中含有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碱 性蛋白(MBP)、嗜酸细胞衍生的神经毒素(EDN)、嗜酸细胞过氧化物酶(EPO)等特殊蛋白质颗粒,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性,以ECP作用最强,可引起支气管上皮细胞脱落、损伤,黏膜通透性增加,并诱导EOS、MC释放组胺,产生气道高反应性(AHR)[7]。此外,EOS凋亡受抑制在哮喘中起非常重要作用。EOS凋亡受阻后,EOS数量增多,这是哮喘呈慢性炎症的原因之一。3 1 2中性粒细胞(PMN)中性粒细胞释放弹性蛋白酶、氧自由基、IL 6、IL 8、TNFα等对于哮喘发病起着非常重要作用,参与哮喘的发生过程。特别是在持续性、致命性哮喘中,中性粒细胞发挥了重要作用[8]。研究发现,重症哮喘患者经大剂量激素治疗后,肺泡灌洗液中PMN增加[3]。3 1 3白介素5(IL 5)研究证实呼吸道黏膜能产生IL 5。IL 5可 使EOS黏附于血管内皮细胞并促进其分化、成熟、激活以及脱颗粒,释放ECP等,还可增强其细胞毒性作用,延长其存活时间[9]。此外,IL 5还刺激EOS释放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171·空军总医院学报2004年第20卷第3期 [PageIndex=2] 等炎性介质。3 1 4T淋巴细胞(TLC)T淋巴细胞活化及释放的细胞因子在哮喘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辅助型T淋巴细胞CD4+、CD8+水平降低CD4+/CD8+比值下降。CD4+异常分泌的细胞因子参与哮喘的炎症反应。CD8+在抗原刺激下产生Th2样细胞因子。α干扰素(INFα)、IL 13分别是Th1、Th2的细胞因子,有相互拮抗作用。哮喘患儿体内存在Th1/Th2功能失衡,即Th1功能减弱而Th2功能增强。INFα可抑制IL 13合成IgE、及其介导的杯状细胞增生和呼吸道EOS的浸润[10]。INFα水平下降可促进哮喘发生。3 1 4白三烯是哮喘发生、发作的关键介质之一。气道上皮磷脂在磷脂酶作用下经过系列反应生成。具有EOS趋化活性,促使内皮素 1释放。LTC4、LTD4致使气道平滑肌痉挛,刺激气道黏液分泌[11]。3 1 5肥大细胞(MC)是哮喘发生的效应细胞,MC释放组胺、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最终导致哮喘发生。3 2细胞凋亡机制细胞程序性死亡即细胞凋亡,是指细胞接受某种信号、刺激后,由于凋亡相关基因相互作用的细胞消亡的生理过程。参与了机体的许多生理、病理过程。目前认为,EOS凋亡受抑制在支气管哮喘中起非常重要作用。EOS凋亡受阻后,EOS数量增多,这是哮喘呈慢性炎症的原因之一。3 3神经调节机制呼吸道上皮植物神经支配极其复杂,包括胆碱能神经、肾上腺素能神经、非肾上腺素能神经(NANC)。支气管上皮细胞受到刺激,可释放有关神经递质,致使哮喘发生。呼吸道非肾上腺素能神经(NANC)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以外的第三类神经。抑制性NA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 09级口腔6班秦卫娜(200910506005) 概述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疾病。易感者对此类炎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可逆性气道阻塞症状,支气管哮喘为一种常见而发作性的肺部过敏性疾病,简称“哮喘”。起病有缓急的不同,病程有长短的不一,支气管哮喘好发于秋冬两季。鼻痒,喷嚏,流涕,咳嗽,胸闷往往是哮喘发作的前驱症状,可自行缓解。急性发作时可出现咳嗽,多痰,喘息,哮鸣,或呼吸困难,额前冷汗,不能平卧,端坐呼吸和颈静脉怒张。如果哮喘出现持续状态时,张口呼吸,两肩耸起,缺氧时口唇、指甲紫绀,二氧化碳潴留,呼吸性酸中毒与代谢紊乱,还可并发肺不张,肺心病,气胸等。如果发生呼吸衰竭而得不到及时抢救,很可能会造成死亡。 病因 有过敏体质的人接触抗原后,使平滑肌立即发生痉挛,此为速发性哮喘反应。更常见的是不少患者在接触抗原数小时乃至数10小时后方始发作哮喘,称为迟发性哮喘反应,这是气道变应性炎症的结果。气道粘膜水肿、炎性细胞浸润、腺体分泌增中、粘液纤毛清除功能障碍,加上管腔内粘液栓阻塞也是哮喘发作的重要机制。哮喘病的发病原因错综复杂,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哮喘病患者的体质和环境因素。患者的体质包括“遗传素

质”、免疫状态、精神心理状态、内分泌和健康状况等主观条件,是患者易感哮喘的重要因素。环境因素包括各种变应原、刺激性气体、病毒感染、居住的地区、居室的条件、职业因素、气候、药物、运动(过度通气)、食物以及食物添加剂、饮食习惯、社会因素甚至经济条件等均可能是导致哮喘发生发展的更重要原因。 过敏原是诱发哮喘的一组的重要病因。过敏原主要分吸入性过敏原和食物性过敏原。吸入性过敏原主要来源于生活环境中的含有变应原的微粒物质,其致敏成份主要为蛋白质和多糖。过敏原侵入机体的途径可以决定病变发生的器官,由于微粒可借助空气传播且在生活中随时存在,因此吸入通常是引起儿童呼吸道致敏和哮喘发作的主要途径。 吸入性过敏原的种类繁多,主要分室内过敏原和室外过敏原。室内过敏原包括室尘、尘螨、真菌和蟑螂等,是儿童哮喘的主要原因;室外过敏原主要包括花粉和真菌,由于儿童室外活动较少,室外过敏原相对不太重要。 病理 经典的支气管哮喘病理生理学认为,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和肥大是引起哮喘病的主要病理学改变,但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认为无论在发病机制方面,还是在影响气道通气方面,气道炎症以及炎症诱发的气道重塑比平滑肌痉挛可能更为重要。实际上大、中支气管软骨环的环状支撑力可大大限制气

浅谈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体会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e19290172.html, 浅谈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体会 作者:李裕 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21期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肥大细胞、嗜酸细胞侵润为主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对于易感者,这种炎症可导致气道反应性增高,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广泛的、可逆性气道通气障碍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突然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和咳嗽。 中医学认为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哮病,是一种突然发作,以呼吸喘促、喉间哮鸣有声为临床特征的疾病。哮必兼喘,故一般通称哮喘。但传统中医则认为哮与喘是有区别的"喘以气息言,哮以声响言","喘促喉中如鸡鸣响者,谓之哮;气促而连续不能以息者,谓之喘。"喘证 以气息喘急急迫为主要表现,常并发与多种急、慢性疾病病程中,而哮病是一个独立的疾病,除了气喘促之外,还以在发作喉中哮鸣如水鸡声为其特点。 1病因病机的认识 1.1禀赋不足这种先天禀赋不足所形成的特异体质,在常态下维持阴阳相对平衡的哮喘易感状态,在没有致病因子作用下个体仅维持着这种易感性不致引起疾病,而在致病因子作用下,则会导致哮喘的发生。 1.2外邪侵袭外邪含义较广,主要包括外感六淫一一风、寒、暑、湿、燥、火。如入空气中的各种异质,如花粉、灰尘、烟雾、尘螨、刺激怪气体等等,这些外邪侵袭气道,导致气道阻塞,肺气上逆,则可发生哮喘。 1.3饮食不当贪食生冷,寒饮内停;或嗜食酸咸甘肥,积痰蒸热,或因进食海腥发物,而致脾胃失健运,饮食不能归正化,痰浊内生,上输于肺,阻塞气道亦可致哮喘发作。 1.4肺脾肾功能失调中医认为"脾为生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为生痰之根",脾主运化,输布水液,肾为水脏,内藏相火,为人体阳气之本,肾虚火衰,不能蒸腾化气。肾为气之根,肺主呼吸,肾主纳气,肺肾气虚,冲气上道,亦可致哮喘发作。 总之中医认为哮证的痰理因素以痰为主,气候突变,外邪侵袭,饮食不化,情志失调,劳倦内伤等诸多因素,遇感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阻塞气道,肺管狭窄,通 畅不利,肺失宣肃,而致痰鸣如吼,气息喘促。 2治疗 随着现代医学研究的发展,证实了气道慢性炎症是哮喘发作的本质,同时进一步确立了抗炎治疗是支气管哮喘的首要原则,改变了过去那种单纯以解痉平喘为主要治疗的模式同时还提出缓解期维持治疗的新概念。中医治疗以"发时治标,平时治本"为原则,近年来采用以分期分

2023年版支气管哮喘治理参考手册

2023年版支气管哮喘治理参考手册 1. 简介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特点是气 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以及可逆性的气道阻塞。本手册旨在为医生、护士、患者及家属提供关于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治疗和管理的专业 指导。 2. 病因与发病机制 2.1 病因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复杂,主要包括: -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哮喘病史的患者,发病风险较高。 - 环境因素:包括空气污染、气候变化、感染、过敏原等。 - 其他因素:如运动、情绪波动、药物等。 2.2 发病机制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 - 气道炎症:各种病因导致的气道炎症是哮喘的核心环节。 - 气道高反应性:气道炎症导致气道对各种刺激物的高反应性。 - 气道重构:长期炎症刺激导致气道壁增厚、平滑肌增生,使 气道狭窄。 3. 临床表现 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 - 症状:发作性呼吸困难、咳嗽、胸闷、喘息等。 - 体征:桶状胸、呼吸运动减弱、哮鸣音等。 4. 诊断与评估 4.1 诊断标准

根据我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如下: - 典型哮喘症状:发作性呼吸困难、咳嗽、胸闷、喘息。 - 肺功能检查:吸入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 - 支气管舒张试验: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后,FEV1增加12%以上,且绝对值增加200ml以上。 - 排除其他心肺疾病。 4.2 评估 哮喘评估主要包括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治疗方案调整和疗效评价。常用评估工具为哮喘控制测试(ACT)和哮喘症状日记。 5. 治疗与管理 5.1 治疗原则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原则为:

- 急性发作期:缓解症状,纠正低氧血症。 - 慢性持续期:控制炎症,减少发作,改善肺功能。 5.2 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分为四个级别,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调整。各级别治疗方案包括: - 初级治疗: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联合使用。 - 中级治疗: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联合使用,必要时加用口服糖皮质激素(OCS)。 - 高级治疗: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联合使用,口服糖皮质激素(OCS)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联合使用,必要时加用生物制剂。 - 顶级治疗: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联合使用,口服糖皮质激素(OCS)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联合使用,生物制剂和其他药物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支气管哮喘的科普知识分享

支气管哮喘的科普知识分享 哮喘是一种常见疾病,而哮喘也可以称其为支气管哮喘,其能够对病人的生活品质产生直接影响,且与患者的身体健康具有密切联系。在哮喘患者的防治过程中,病前预防占据着重要地位,若未合理进行预防,很有可能会增加哮喘的发生概率,甚至治疗及预后也会受到影响。因此为防止上述现象发生,我们今天来和大家一起谈谈支气管哮喘的那些事,希望通过讲解来帮助更多的人摆脱病痛,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 1.关于支气管肺炎哮喘的那些事! 就哮喘问题来说,其在临床发展中较为常见,属于一种呼吸道疾病,通常是由多种细胞组分参与其中而导致的慢性炎症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咳嗽,胸闷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具有严重威胁。从目前的临床进展来看,激素治疗通常应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早期。这种方法见效快,对减轻患者痛

苦有积极意义,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但使用糖皮质激素时,临床不良反应相对 较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影响较大,容易导致消化道出血和消化性溃疡。因此, 积极防治支气管哮喘患者十分必要。 2.是什么让哮喘肆虐横行,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分析文献资料后,可发现在家庭环境存在侵略、冲突、慢性压力等多种因素 的情况下,儿童患有哮喘疾病的可能性将提高。此外,若家庭环境存在的上述因 素较多,则哮喘儿童的住院时间将明显延长。从整体角度出发,可发现多数父母 将在子女出现哮喘时,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例如抑郁情绪及焦虑情绪等。上述 不良情绪能够对儿童哮喘的康复造成严重影响,致使哮喘儿童产生自责感,造成 病情不断恶化。在此基础上,父母可能因子女的自责感进而造成不良情绪加重, 导致恶性循环发生。同时对于大人来说,出现哮喘的原因主要和生活有关,比如说,吸烟:吸烟不仅是哮喘发作的触发因素,也是哮喘无法控制的重要原因。感冒:感冒后,它会导致气道反应性增加。如果冷空气继续刺激,可引起气道痉挛,进而诱发或加重哮喘症状。药物:有些人在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解热镇痛药后几 分钟至几小时内,哮喘可能会严重发作,这就是药源性哮喘。剧烈运动:运动时 需要大量的氧气,会通过嘴呼吸,而吸入的空气并不通过呼吸导管。如果大量吸入,会诱发哮喘。

支气管哮喘教案

支气管哮喘教案 教案首页 授课时间:2010-3-14 授课名称:支气管哮喘的教育和管理 授课教师:XXX 教学目的及任务: 1.熟悉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原理。 2.掌握支气管哮喘的定义、临床表现、类型、诊断及鉴别诊断、并发症等。 3.了解哮喘的病因、防治及引起哮喘发作的各个环节。 教学内容:

一、定义及流行病学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气道慢性炎症致易感个体气道高反应性,当接触物理、化学、生物等环境因素刺激时,发生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从而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多数患者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如特应性体质/过敏体质、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湿疹、食物或药物过敏、过敏原(螨、花粉、动物皮毛、牛奶等)、呼吸道感染、运动和过度通气冷空气、药物、职业性粉尘和气体、心理、强烈的情绪变化等。发病机制主要涉及免疫炎症和神经机制。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包括症状、肺功能检查和支气管激发试验。鉴别诊断主要是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部感染、肺结核等区分。 四、治疗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包括控制症状、预防发作和治疗急性发作三个方面。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免疫治疗、支气管扩张术、气管插管和人工呼吸等。 五、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过敏原检测、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等。辅助检查包括胸部X线、肺功能检查、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镜检查等。 六、临床表现 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包括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 一、定义: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有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疾病。 这种慢性炎症导致导致气道高反应和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和加重,多数病人可自行缓解或治疗后缓解。 流行病学:哮喘是全球性疾病,全球约有1.6亿患者。各国患病率不等,国际儿童哮喘和变应性疾病研究显示13~14岁儿童的哮喘病率为0~30%,我国五大城市的资料显示同龄儿童的哮喘病率为3%~5%。一般认为儿童患病率高于青壮年,老年人群的患病率有增高的趋势。成人男女患者率大致相同,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城市高于农村。约40%的患者有家族史。 二、病因: 1.遗传因素:哮喘发病具有明显的家族集聚现象,哮喘病人亲属患病率高于群体患病率,且亲缘关系越 近患者发病率高;病情越严重,其亲属患病率也越高。 2.环境因素:①吸入性变应原:如尘螨、花粉、真菌、动物毛屑、二氧化硫、氨气等各种特异性和非特 异性吸入物。②感染:如细菌、病毒、原虫、寄生虫等。③食物:如鱼、虾、蟹、蛋类、牛奶等。④ 药物:如普奈洛尔(心得安)、阿司匹林等。⑤其他:气候改变、运动、妊娠等都可能是哮喘的激发 因素。 三、发病机制:(图示) 变态反应、气道炎症、气道反应性增高及神经等因素及其相互作用被认为与哮喘的发病关系密切。 四、病理:疾病早期,无明显器质性改变,随疾病发展,肉眼可见肺膨胀及肺气肿,支气管及细支气管内含有粘稠痰 液及黏液栓,粘液栓塞局部可出现肺部张。支气管壁平滑肌增厚、黏膜及黏膜下血管增生、黏膜水肿,气道上皮下有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浸润。 五、临床表现: (一)症状:发作前常有干咳、呼吸紧迫感、连打喷嚏、流泪等先兆表现;典型的表现为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发作性胸闷和咳嗽。严重者呈强迫坐位或端坐呼吸,甚至发绀等,在夜间及凌晨发作和加重常是哮喘的 特征之一。 (二)体征:发作时胸部呈过度充气现象,双肺可闻及广泛的哮鸣音,以呼气相为主,呼气音延长。严重者可有辅助呼吸肌收缩加强,心率加快、奇脉、胸膜反常运动和发绀。严重哮喘发作时,哮鸣音可不出现,称之 为寂静胸。非发作期可无阳性体征。 (三)分期及病情评价 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 1、急性发作时的病情程度(图示) 2、慢性持续期(图示) (四)并发症:气胸、纵膈气肿、肺不张;反复发作和感染可并发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 六、辅助检查: 1、肺功能检查:①通气功能检测,②支气管舒张实验,③支气管激发实验,④PEF及其变异率测定 2、血气分析: 3、胸部X线检查 4、特异性变应原的检测 5、痰液检查 七、处理要点:控制症状、防止病情恶化、尽可能保持肺功能正常,维持正常活动能力(|包括运动),避免治疗副作用, 防止不可逆气道阻塞,避免死亡。 一)、脱离变应原:找到引起哮喘发作的变应原或其他特异刺激因素,并使病人迅速脱离,这是防治哮喘最有效的方法。 二)、药物治疗 1、缓解哮喘发作:①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是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症状的首选药物,短效β2受体激动剂, 药效持续时间短,一般维持4~6h,常用的药物有沙丁胺醇、特步他林等。长效受体激动剂作用时间均在10~12h 以上,且有一定的抗炎作用,用药的方法采用定量气雾剂吸入、干粉吸入、持续雾化吸入等。(首选吸入法,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局部的你浓度高且作用迅速,所用剂量较小,全身性不量反应小)②茶碱类:是目前治疗哮喘的有效药物③抗胆碱药

支气管哮喘的典型案例

支气管哮喘的典型案例 支气管哮喘(Asthm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全球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此病。一位36岁的女性患者患有这种疾病已经超过10年,她的典型病例如下: 病例描述: 患者A,女性,36岁,既往体健,无过敏史,10年前开始反复发作咳嗽、气喘并伴有胸闷感,被确诊为支气管哮喘。 临床表现: 发作部位:常见于胸前和近肋缘的上腹部,气喘特别在夜间和清晨发生。 发作原因:吸入寒冷、干燥或者过敏原,精神、情绪、劳累等。 发作症状:呼吸困难、气急、喉头发紧,胸闷、咳嗽等,可因病情严重而危及生命。 体检: 生命体征:发作期间心率加快、呼吸加速,甚至超过常规值。 肺部听诊:哮鸣音、散发性支气管痉挛音、气管哮鸣音或者肺底干咳声。 皮肤试验:对一些通气过程中易感受到的气味或者刺激物急性变化。

治疗: 治疗方案根据病情、年龄、身体状况制定,目前患者在经过多次的调 整后,稳定服药控制病情。所用药物如下: 短效β2受体激动剂:通过扩张支气管,缓解哮喘症状,如沙丁胺醇、 特布他林等。 吸入型皮质类固醇:可有效抑制支气管炎症反应,像氟替卡松、倍氯 米松等。 长效控释药物:主要通过作用于支气管平滑肌,扩张支气管以达到控 制哮喘症状的效果,如沙美特罗、索非特罗等。 支气管扩张剂:主要通过扩张支气管平滑肌,减轻肺部痉挛,如茶碱、慢性阻塞药物等。 预防: 避免接触过敏原或致敏程度较高的刺激物,如宠物毛发、花粉等。 保持情绪稳定,日常避免过度紧张、激动、忧虑等情绪激动。 合理安排生活及工作,消除身体过度疲劳等因素。 结论: 支气管哮喘病情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专业

支气管哮喘临床治疗研究综述

支气管哮喘临床治疗研究综述支气管哮喘临床治疗研究综述 1:介绍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意义 2:哮喘的定义和病因 2.1 哮喘的定义 2.2 哮喘的发病机制 3:支气管哮喘的分类和临床表现 3.1 支气管哮喘的分类 3.2 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 4:支气管哮喘的诊断 4.1 临床诊断 4.2 辅助检查 5:支气管哮喘治疗的基本原则

5.1 急性发作处理 5.2 慢性控制治疗 5.3 预防性治疗 6: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6.1 支气管扩张剂 6.2 反应性气道镇静药 6.3 糖皮质激素 6.4 其他药物治疗 7:支气管哮喘的非药物治疗 7.1 支气管哮喘的物理治疗 7.2 支气管哮喘的行为和心理治疗8:支气管哮喘的预防和教育 8.1 支气管哮喘预防 8.2 患者教育和康复指导 9:支气管哮喘的并发症和预后9.1 支气管哮喘的并发症 9.2 支气管哮喘的预后

10: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和展望 10:1 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 10: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附件: 附件1:支气管哮喘病例统计表格 附件2:支气管哮喘药物清单 法律名词及注释: 1:药品销售许可证:指药品生产企业或销售企业在国家药品 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合法经营证书。 2:医疗器械注册证:指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或销售企业在国家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合法经营证书。 3:隐私保护法:指保护个人隐私信息的法律法规,包括个人 信息保护条例、网络安全法等。 4:伦理委员会:指医疗机构内设立的专门机构,负责审查和 监督医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5:患者知情同意书:指医疗机构为了保障患者知情权和自主权,要求患者在接受某些医疗干预或参与研究前签署的知情同意书。

浅谈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和体会

浅谈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和体会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气管上皮细胞等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在易感者中此种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和(或)凌晨发生,多有两肺呼气相哮鸣音,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和气流受限可逆性。其诱发因素多种多样,而发病机制则相当复杂。 1目前常用的药物治疗 1.1茶碱类是常用的平喘药。传统上认为它是通过抑制气道平滑肌细胞内磷酸二酯酶的活性,增加细胞内CAMP的使平滑肌舒张的作用,达到止喘效果。近年来,许多学者研究表明,茶碱除了直接舒张平滑肌外,还具有消炎作用。 1.2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中最有效的抗变态反应炎症的药物。主要作用包括干扰花生四烯酸代谢,减少白三烯和前列腺素的合成,抑制嗜酸性粒细胞的趋化与活化,抑制细胞因子的合成,增加细胞膜上β2受体的合成等。 1.3β2受体激动剂也是常用药之一,起效快,全身副作用少。其通过兴奋气道平滑肌和肥大细胞膜表面的β2受体,舒张气道平滑肌,减少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及其介质的释放,降低微血管的通透性,增加气道上皮纤毛的摆动等缓解哮喘症状。近年来,有专家推荐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可协同抗炎平喘。 1.4M受体阻滞剂主要作用于抑制气道平滑肌内迷走神经的运动神经元所释放的乙酰胆碱而起平喘作用。特点是长期使用不易产生耐药性,对老年人的疗效不低于年轻人,对支气管哮喘伴有咳嗽的有较好疗效。 1.5抗过敏药物具有抑制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凝集,同时抑制其释放组织胺等介质。主要治疗I型变态反应引起中度支气管哮喘,并有预防作用。 1.6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是一类新型药物。目前在我国应用主要是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其通过对气道平滑肌和其它细胞表面白三烯受体的拮抗,抑制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释放出的半胱氨酰白三烯的致哮喘和致炎作用,产生轻度支气管舒张和SO2诱发的支气管痉挛等作用,并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减轻哮喘症状,改善肺功能,减少哮喘恶化。 1.7其他药物如利多卡因、氨甲蝶呤、环孢素A、硫酸镁、白细胞介素、秋水仙碱、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基因治疗等等。 1.8祖国医学治疗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有悠久的历史。祖国医学认为素有宿根,与外邪侵袭,痰浊干肺及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常用的中成药有:小青龙合剂、桂龙咳喘宁胶囊、细辛脑素片等。另外,还有针灸、耳穴埋针、中药穴位敷贴、

优质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优质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观 察 1. 引言 1.1 疾病背景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主要表现为气道炎症和可逆性气道阻塞。哮喘发作时,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胸闷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全球范围内,哮喘患者数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以及免疫系统失调等有关。常见的诱发因素包括过敏原、空气污染、气候变化等。哮喘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气道炎症和平滑肌痉挛,导致气道收缩和黏液分泌增加,从而引起呼吸困难。 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来说,及时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除了药物治疗外,优质护理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规范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减少发作次数,提高生活质量。深入研究优质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1.2 优质护理的重要性 优质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合理的护理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症状,减轻哮喘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优质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包括

正确使用药物、规避诱发因素、遵循医嘱等,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治疗效果。护理人员的细心照料和关怀也能 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支持与安慰,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意志力。优质护理不仅可以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病情,还可以促进他们的康 复与健康,是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本研究旨在观察优质 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旨在为提高患者的 医疗水平和生活质量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1.3 研究目的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患者常常需要长期的治疗 和管理。仅仅依靠药物治疗可能无法完全控制疾病,因此优质护理对 支气管哮喘患者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观察优质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 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优质护理在支气管哮喘管理中的重 要性。通过分析优质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我们希望为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提供可靠的参 考和建议,进一步推广优质护理在支气管哮喘管理中的应用。 2. 正文 2.1 优质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疗效的影响 优质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疗效的影响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讨论。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控制哮喘症状的发作和持续时间。通过制定个性化 的治疗方案,包括合理使用药物、避免过敏原等措施,可以帮助患者 减少哮喘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提高治疗效果。

老年健康服务《教案: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响性相关,通常出现广泛而多变的可逆性呼气气流受限,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病症,强度随时间变化。多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支气管哮喘如诊治不及时,随病程的延长可产生气道不可逆性缩窄和气道重塑。 一、病因 1.遗传因素 个体过敏体质及外界环境的影响是发病的危险因素。哮喘与多基因遗传有关,哮喘患者亲属患病率高于群体患病率,并且亲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患者病情越严重,其亲属患病率也越高。 2.变应原 〔1〕室内外变应原尘螨是最常见、危害最大的室内变应原,是哮喘在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发病原因,尘螨存在于皮毛、唾液、尿液与粪便等分泌物里。真菌亦是存在于室内空气中的变应原之一,特别是在阴暗、潮湿以及通风不良的地方。常见的室外变应原:花粉与草粉是最常见的引起哮喘发作的室外变应原,其他如动物毛屑、二氧化硫、氨气等各种特异和非特异性吸入物。

〔2〕职业性变应原常见的变应原有谷物粉、面粉、木材、饲料、茶、咖啡豆、家蚕、鸽子、蘑菇、抗生素〔青霉素、头孢霉素〕、松香、活性染料、过硫酸盐、乙二胺等。 〔3〕药物及食物阿司匹林、普奈洛尔〔心得安〕和一些非皮质激素类抗炎药是药物所致哮喘的主要变应原。此外,鱼、虾、蟹、蛋类、牛奶等食物亦可诱发哮喘。 3.促发因素 常见空气污染、吸烟、呼吸道感染,如细菌、病毒、原虫、寄生虫等感染、妊娠以及剧烈运动、气候转变;多种非特异如:吸入冷空气、蒸馏水雾滴等都可诱发哮喘发作。此外,精神因素亦可诱发哮喘。 二、临床表现 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发作性咳嗽、胸闷。严重者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咳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发绀等,有时咳嗽是唯一的病症〔咳嗽变异型哮喘〕。有的青少年患者那么以运动时出现胸闷、咳嗽及呼吸困难为唯一的临床表现〔运动性哮喘〕。哮喘病症可在数分钟内发作,经数小时至数天,用支气管舒张剂缓解或自行缓解。某些患者在缓解数小时后可再次发作。夜间及凌晨发作和加重常是哮喘的特征之一。 三、检查 1.体检

2022年护士资格考试内科护理学辅导: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

2022年护士资格考试内科护理学辅导: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 1.病因和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护理措施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常见病,此病初次发作可在任何年龄。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病因和诱因 (1)过敏原:以吸入为主,如花粉、尘螨、动物的毛屑、二氧化硫、氨气等各种特异和非特异性的吸入物。 (2)感染:也是哮喘急性发作常见的诱因,如病毒、细菌、原虫、寄生虫等感染。 (3)鱼、虾蟹、蛋类、牛奶等食物。 (4)其他:气候变化、某些药物、剧烈运动以及精神因素等均可诱发哮喘。 2.发病机制速发型及迟发型哮喘发生均与气道的变应性炎症有关。 在哮喘发病中,多种细胞参与此过程,---有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这些炎症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如组胺、乙酰胆碱、白三烯、血小板激活因子及前列腺素等物质参与作用---使支气管平

滑肌痉挛,气道黏膜水肿,腺体分泌增多,---引起支气管广泛狭窄、阻塞及哮喘发作。 气道的变应性炎症直接损伤气道上皮、上皮内神经末梢裸露,引起气道高反应性,使哮喘反复发作,难以缓解。 (二)临床表现 典型发作:发病前多有干咳、打喷嚏、流泪等现兆,随即胸部紧闷,继而出现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伴有哮鸣音,痰粘稠、不易咳出,病人常被迫坐起。发作严重时,表现为张口抬肩、大汗、喘气费力、烦躁不安。甚至发绀。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和加重是哮喘的特征之一。 严重的哮喘发作持续24小时以上,经治疗不易缓解者,称之为哮喘持续状态。 (三)辅助检查 1.血象检查发作时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并发感染者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2.动脉血气分析 3.X线检查哮喘发作时两肺透亮度增加。 4.痰液检查涂片可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及黏液栓;并发细菌感染时,痰培养、药物敏感试验有助病原菌诊断和治疗。 (四)治疗原则 1.消除过敏原及引起哮喘的刺激因素。 2.应用支气管解痉剂

运用六君子汤治疗脾虚证支气管哮喘的探究

运用六君子汤治疗脾虚证支气管哮喘的探究 摘要:哮喘,是一种由呼吸道过敏引起的以支气管可逆性发作性痉挛为特征的 慢性阻塞性炎性疾病。目前对于哮喘的治疗,西医主要采用抗炎药,如糖皮质激 素等,亦可使用支气管扩张药,如B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茶碱类等,但都存在 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故本文对临床上运用六君子汤治疗脾虚证支气管哮喘的例子 进行归纳和总结,希望供国内同仁参考。 关键词:六君子汤;脾虚,支气管哮喘 哮喘,是一种由呼吸道过敏引起的以支气管可逆性发作性痉挛为特征的慢性 阻塞性炎性疾病。患者大多具有特异性变态反应体质。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伴 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咳嗽或胸闷等症状[1]。目前,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可能与遗传、免疫、环境等有关。其中,哮喘与免疫的关系已经成 为研究重点。哮喘的发病从免疫学角度可以分为三期:初期为致敏阶段、慢性过敏 性炎症阶段、慢性炎症引起的气道结构重构阶段[2]。 据W H O 估计,全球哮喘病的患者高达2.75 亿人。近10年,哮喘的发病率、病死率呈上升势态,全球范围内,每年有超过 18 万人死于哮喘[3]。目前对于哮 喘的治疗,西医主要采用抗炎药,如糖皮质激素等,亦可使用支气管扩张药,如 B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茶碱类等。但是,某些患者为重度激素依赖者,随着激 素用量不断增大,其对药物的反应愈差,表现为一定的皮质抗药性,且β2激动 剂的使用原则为按需应用,长期规律应用产生药物的减敏作用,甚至因长期单独 应用加重了气道的炎症,导致通气不断恶化[4]。因此,应该探究如何运用中医药 辩证论治支气管哮喘,以减少西药的副作用。 1、中医对支气管哮喘的病因病机认识 《黄帝内经》上无关于哮病病名的记载,但大量篇幅关于哮病病因、病机、 症状、治疗方法的描述。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则称本病为“上气”。隋代巢元 方《诸病源候论》除沿用“上气”病名外,又称作“呷嗽”。直至元代朱丹溪《丹溪 心法》一书始以“哮喘”作为独立的病名成篇,并将本病从笼统的“上气”“喘促”“喘鸣”中分离出来。《医学正传》中将哮和喘做了进一步的区别,“哮以声响言,喘 以气息言”,为哮和喘的特征做了充分的描述。在病因病机上,强调以痰为主,内外因并见。李风森等认为哮病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或感邪引触,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气道挛急所致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故认为“宿痰伏肺”是哮病 的宿根。由此可以看出“痰”既是哮喘发生后脏腑失调的病理产物,又是哮喘再次 发作的启动因子。因此“痰”为哮喘之枢机,哮喘之转归关键在“痰”[5]。痰”的产生 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关系非常密切。在肺脾肾三脏中,脾位于中焦,为全身气机升 降和津液代谢的枢纽。哮病虽为肺病,但肺中之痰亦以脾中之湿为母,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所以“痰”产生的根本在于“脾虚”[6]。 2、六君子汤治疗脾虚证哮喘临床应用 临床上,六君子汤治疗脾虚型支气管哮喘取得很好的效果。六君子汤系《妇 人大全良方》之方,主治脾胃气虚兼有痰湿,由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 草加半夏、陈皮二药而成,功效为益气健脾,燥湿化痰,脾胃气虚兼痰湿证。据 笔者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发现六君子汤以及其加减方对哮喘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如:王红影用六君子汤治疗慢性咳喘证,疗效显著[7]。赵丽英、侯丽娟用六君子 汤治疗小儿哮喘60例,病愈40例,有效19例,有效率为98.3%[8]。舒兰用六君子汤加味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30例,疗效满意[9]。张洁、施光其用黄芪六君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