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选修课 武侠电影与文化论文资料

选修课 武侠电影与文化论文资料

选修课 武侠电影与文化论文资料
选修课 武侠电影与文化论文资料

总的说来,《迎》片乃集《龙门客栈》与《大醉侠》之大成:大明朝背景、客栈、西北景观、北方民俗、宦官与侠士、巾帼英雄、布阵、斗勇斗智、民族情结等,这些各自发光发亮的元素,共同构成了整部电影的繁荣和大气;同时在胡导强大的控制力下充分融合、和谐,整体感令人赞叹!!

张彻一生,对电影业之贡献可总结为两点,一是引领潮流,屡创动作片新风;二是培养人才,除了吴宇森、狄龙、姜大卫、郭追甚至陈勋奇这些港台知名影人外,他来内地拍戏时培养出的副导演杜玉明、摄影师马德林亦为何平成名作《双旗镇刀客》的风格确立起到关键作用。

“知己酒千斗,人情纸半张;世事如棋局,先下手为强”——这是张彻当年写给邹文怀的一幅字。张彻懂权谋,世事看得自然通透,但讲到“先下手为强”,张彻只在电影创作时做得到,现实中则经常慢半拍,尤其在功利的敏感性上。当年周旋于邵逸夫和邹文怀之间,张彻本可利用形势,为自己谋利益,他却自负保持品格;远赴台湾利用邵氏资金组建长弓时,本来是自立门户做老板的最佳机会,他却顾念宾主旧情……权臣不善谋己?或曰:权臣不屑谋己?

关于画外空间更加不显山露水的一处运用是在《迎春阁之风波》中的某场戏,化装成乞丐的沙云山(韩英杰)杀了朝廷派来的三个密探。每个密探死的那一刻刚好都在我们的视线之外。第一个人是在画框下方被扼死;第二个是被扔将出去,落地后死在画外。沙云山当着我们的面扼断了第三个人的脖子,可此人的斗笠恰好挡在了观众眼前(图12)。有人或许会认为,如此低调地处理杀人——至少比起张彻的方式来说——是为了让观众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主角这边。

邵氏名导电影数典(写在邵逸夫百岁寿辰之际)(原创申精)

2007年10月4日是香港电影大亨邵逸夫的百岁寿辰,这个老头子已经活了整整一个世纪了,他的人生和他出品的电影一样精彩纷繁。因此翻出几年前发表过的旧文一篇,来做个小小的纪念。

邵氏名导电影数典(原创文字)

文/王新禧

邵氏影业,历史悠久,追本溯源,自1924年其前身“天一影片公司”开影以来,迄今已有八十余年历史。大凡古装时装、武侠言情、神话科幻、戏曲喜剧、风月艳谈等等各种类型题材,邵氏皆有涉及。其中尤以胡金铨、张彻、楚原、李翰祥四大导演的作品最为脍炙人口,在票房和社会影响两方面都有热烈反应,成为电影史上历经时间锤炼的真正经典。

一、融画入武、以侠寓禅——胡金铨

在影迷的眼中,武侠电影的天堂自然首推有“东方好莱坞”之誉的香港影视圈,而香港武侠电影的黄金时代则公认为1960—1970年代的邵氏武侠风潮时期。其前继50年代关德兴(《黄飞鸿》)南派硬桥硬马真功夫,后启80年代李连杰、于荣光引领成潮的“少林系列”及90年代徐克、程小东、袁和平天马行空的特技武侠片。不但融合了武侠片的所有精髓,更在自成一家的基础上独立发展,最终构成一个令人永难忘怀的武侠经典世界。

胡金铨可称是中国武侠电影界的第一位大师,他是第一个把武侠电影当作艺术电影来拍的导演,中国人第一次在戛纳拿到奖杯靠的就是他当年导演的《侠女》。而1966年的一部《大醉侠》则是他电影风格开始显露峥嵘的开山成名之作。

《大醉侠》的剧情本身了无新意,讲的无非是山贼寻仇,正道不敌,然后大侠仗义援手的老套。但电影镜头在胡金铨的灵活处理下,充分借鉴了日本武士电影以及西部片的精华,融会中国传统山水画意境,无论人物、空间、武打造型都饶有兴味。金燕子英姿飒爽,大醉侠蓬头垢面,恶人反而白衣傅粉,一副公子哥儿气派,其艺术形象完全超越了当时的时代限制。

本片在动作方面还首创采用弹簧床拍片,启用“武术指导”进行动作编排,弥补了一般武侠片导演不懂武术的缺憾,大大提升了武打招术的专业化。武打场面配合音乐步履,既有实感也注重美感,轻盈得一如舞蹈。再加上精确的场面调度和娴熟的剪接技术,无一多余镜头,每个画面都体现了胡金铨严谨而追求完美的创作态度,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胡氏电影美学,深刻影响日后中国武侠电影的发展。可以说,胡金铨的首部武侠片就已隐然具有经典气派。

从美学的角度来讲,《大醉侠》应该算是胡金铨确立自己影像风格的入门之作。而《龙门客栈》(1967年)与《侠女》(1971年)的出现,才真正使得胡氏风格的美学影像被人们所认同。

《龙门客栈》取材于明朝的“夺门”之变,讲述忠臣于谦被诬陷受害,儿女发配龙门,龙门客栈的吴老板是于谦旧部,他组织手下与追杀而来的东厂周旋,双方势均力敌。后吴老板的朋友侠客萧少兹出现,双方都对他劝说收买,意图为己所用。最后萧少兹以及女侠朱伟毅然站到了正义一方,与东厂展开一番龙争虎斗……跌宕起伏的剧情、细腻深刻的人物刻画、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使得《龙门客栈》打破了整个东南亚地区的票房记录,在港台、韩国和菲律宾等地引发观影热潮。30年后徐克翻拍的《新龙门客栈》也未能摆脱原作强烈的意境与风格。

《龙门客栈》的武打,是1960年代末期典型的戏剧式打斗方式,影片人物的亮相、装束、动作都深受传统戏剧的影响,一招一式,你来我往,中规中矩。从动作到眼神、身段、招式,无不体现着浓郁的京剧味道。从客观上讲,这种以戏剧性,舞蹈性、真实性为主的武打,是比较符合当时观众口味的。

胡金铨在执导本片时所显出的深厚造诣,确立了其武侠大宗师的地位。影片制作的严谨在今日看来也仍见水准。美术、服饰、道具精妙搭配,影片的历史背景犹如长画卷般悠然重现,中华的悠久历史文化与传统手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融合。在刀光剑影之间,随处溢透着古色古香的韵味;而角色们的侠义豪情中,也流露着儿女情长的细腻与感性。镜头的变幻以及对鲜明色彩的掌握与运用,让胡氏武侠写意风格在本片中得到了极为绚烂的再现。

《龙门客栈》获得空前成功后,胡金铨又花费3年时间,导演了鸿篇巨制—《侠女》。《侠女》和《龙门客栈》一样,都是以明代的黑暗政治和东厂暴虐为背景,聚焦于替天行道的侠士侠女。在《侠女》中,胡金铨对影像的要求近乎苛刻,经常一个动作要拍上百十遍。“竹林对决”一场戏,虽然只有短短十分钟,却足足拍了25天,后期胡金铨又亲自一格一格精剪,这才造就了武侠电影史上最为经典的场景。日后李安也巧妙地借鉴了这段戏的意境,成就了《卧虎藏龙》中让老外啧啧称道的竹梢斗剑。而《侠女》更凭借如此出色的动作效果,获得了第28届戛纳影展“最高技术委员会大奖”,成为中国人在戛纳获得国际承认的首个奖项。

在胡金铨的影片中,主角几乎全是清一色的女性英雄,她们大都冷静、神秘、坚毅,并多数以男装(中性形象)出现,上官灵凤、郑佩佩乃至“侠女”徐枫无一例外。在立意上,胡金铨始终尝试将禅理、佛法嵌入电影,在《侠女》之后的作品中,这种理念越发执着。但这种跳脱的思想与当时观众的欣赏眼界是无法接轨的,在韩国拍摄的《空山灵雨》及《山中

传奇》是他后期的代表作品,在意境上都酣畅淋漓,但由于格调过高,最终导致了无人观赏、票房惨败的尴尬局面。

其实无论成败,在胡氏武侠中,始终令人思索感悟的都是那种融画入武、以侠寓禅的意境。胡金铨本人颇有艺术家的痴心傲骨,深得中国传统美术的精髓。从《侠女》中顾省斋的人物写生开始,胡金铨就以一种水墨丹青似的清淡,与朱红乌墨式的色彩个性强烈映照,让人深深地体会到画面艺术与电影相互交融的灵动魅力。长镜头下的远山近水,与人物轻灵曼妙的添注,让你进入到胡式武侠电影的天地中时,眼前总是能流连着一种呼之欲出的色彩魅力。

有人说,《侠女》和《空山灵雨》都已经入了禅宗的境界,其实这也是从另一个层面对胡式“美学武侠”的重塑和肯定。其电影最最可贵之处,是它以挥洒淋漓、独一无二的风格,为中国传统文化保留了一丝影像的血脉。他那一辈导演有文化人的气韵,在改朝换代的急管繁弦和急景凋年中浸润已久,一如他电影中的侠士、侠女和侠僧,有文化的抱负和担当,亦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和直面性命的超脱。而这一切,在圆融写意的风韵之下,处处都透着佛理与禅义,让无数观众都能为之钦佩不已。

二、阳刚血性、男儿雄风——张彻

张彻与胡金铨是同一时期的导演,同样是新派武侠电影的开山鼻祖级人物。不过,胡金铨强调的是动作在画面上的美感,而张彻追求的则是阳刚残酷美和动作的利索真实。他在影片中创造了硬桥硬马的对打风格,拳拳到肉,招招真实,是真正的雄性作品,凭借有血有肉的“阳刚美”在视觉效果上满足了观众对武打真实感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且他电影中的英雄也一改正统的侠义形象,往往狂傲、奔放、性格刚烈,充满男性雄风。对白慷慨激昂、搏杀血腥火暴,裂衣赤膊,盘肠大战的“暴力美学”一扫当时轻歌曼舞的香港影坛,令阳刚彻底压倒了阴柔,新人王羽、狄龙、姜大卫及傅声等亦全被捧为当时的天王。

张彻一生共拍摄电影93部,其中于1964年开拍的《虎侠歼仇》是他的武侠处女作,这部影片也被认为是“新武侠世纪”的开山之作。而将“新武侠世纪”推向高峰的则是他于1967年导演的武侠巨制《独臂刀》。

风靡一时的《独臂刀》以残障武功为卖点,每一个镜头都充溢着阳刚之美,不由得让人对那些混沌于江湖的汉子们满怀敬意。其剧情紧张、镜头紧凑,侧重于对悲剧英雄的刻画,且制作精良,打破了以往香港古装电影制作粗糙、神怪横行的局面,以侠义、爱国、英雄乃至历史为依托,以动作功夫为视觉主线,将华人电影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更重要的是,这部充溢着阳刚之美的悲剧作品为武侠电影注入了一股健康光明的豪侠之气,武侠片从此也终于从秘笈门派、神怪志异中走出来,回到了“个人体能”的功夫上去。

《独臂刀》上映后,成为香港影史上首部突破百万票房的影片,张彻也因此赢得“百万导演”的名号。该片与《大醉侠》一道,成为了“新派武侠电影”的两面旗帜。

张彻在痛快淋漓地挥洒着英雄们的热血与豪情之余,一股更为霸道更为凛厉的江湖风浪也随之带进了历史世界之中。1970年邵氏的重点制作《十三太保》就是历史与武侠的一次完美结合。该片改编自倪匡原著,讲述的是原本塞外骋驰的沙陀国十三太保好兄弟,来到中原后却因官场诱惑而利欲熏心,导致反目成仇、自相残杀的故事。戏剧性非常强,连串的打斗场面浩大壮烈,每场动作设计都别出新裁,武侠演员精英尽出。十三太保打得精彩死得壮烈,英雄人物威风凛凛鲜血淋淋。其中的经典场面,包括狄龙以一敌众,在太平桥上杀出重围;姜大卫惨被五马分尸等,至今仍为老一辈影迷津津乐道。

全片的基调依然是浓浓的悲剧色彩,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却逃不脱阴毒小人的算计,虽然片末一场刀剑厮杀惩恶扬善,但狄龙歼敌上百站立而亡,姜大卫一世英雄却被五马分尸等情节的设定,与其说挑战了观众的视觉神经,不如说给观众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血腥的英雄

气让我们看到一个信奉以暴制暴的张彻,这也算是张彻以文人情怀对官场建制不满的一次宣泄吧!

张彻作品在电影语言方面和胡金铨、楚原相比,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不会让观众费脑筋,即张彻的作品最为通俗易懂。这一点在对清代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马”案的演绎上尤显突出。

“刺马”是轰动一时的大案,由于其颇具传奇色彩,因此曾被多次改编为戏曲、电影。张彻导演的电影《刺马》则取材于平江不肖生所著章回小说《张文祥刺马案》,将一段历史公案变成了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间的恩怨情仇:江湖中人马新贻(狄龙)野心勃勃,一心想出人头地。后来其参加科举,镇压太平军,做了大将军。但与结拜二弟之妻的私情却暴露出来,不得不设计将二弟黄纵(陈观泰)杀死。三弟张文祥(姜大卫)激于义愤,拼死混入军营中,刺杀马新贻为兄报仇……影片叙事流畅,冲突激烈,人物性格刻划丰富而有层次,形式上多有创新。反派人物马新贻并非大奸大恶,其内心的矛盾挣扎时刻存在。特别是结尾镜头定格于马忠信等奸人的洋洋得意时刻,可谓意味深长。好男儿行侠仗义,却英雄落败,空洒一腔热血,而世间依然奸人当道、小人得志。张彻通过浅显的表达,向观众宣示了真正的大反派,其实是那些令人沉迷的功名利禄和失去理智的情欲。

张彻一生由于执导电影产量太多,难免有金玉,也有败絮。但除了以上几部代表作外,《金燕子》、《报仇》、《马永贞》、《洪拳小子》、《五虎将》、《方世玉与洪熙官》等都是其武侠片中之隽品。如今盖棺论定看张彻的这些作品,虽然多英雄语而少思想性,但描写男性之间的友谊,却无人能出其右。他强调的阳刚与血气、慷慨与豪放,自行挥发成一种落拓不羁的性格,这也是他最为人称颂的勘破尘俗的旷达和雄性浪漫情怀。因此尊他为武侠电影的巨擘,是实至名归的。

浅析武侠电影的艺术特色

浅析武侠电影的艺术特色 巢琦 14策划摘要:中国武侠电影源于中国的武术文化,并且与当时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思想相融合。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电影类型样式,武侠电影将中国的武侠文化推向了世界,这其中,武侠电影所体现的独特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含义功不可没。 关键词:武侠电影文化背景文化内容 武侠电影对中国人而言,就如同超级英雄对美国人,都代表了一种地域文化的特色。而中国武侠电影更是把这种地域文化特色发挥到了极致。 一、与学派思想的结合 武侠电影所宣扬的武侠文化以各式侠客为主角,神乎其神的武术技巧为特点,刻画宣扬侠客精神①。而武侠文化在其发展的历程中不断革新,不断地与学派思想相结合。各个学派的思想核心为武侠文化提供了思想道义上的指导。 电影《太极张三丰》就是一部融入了道家文化的武侠电影,同时也是一部经典的香港武侠电影。电影中的“球,浑然圆通”“水,遇强则强”“不倒翁,镇定自若!”向人们传递着道家文化“以阴阳相抱、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的思想②。而李安的《卧虎藏龙》中,周润发与章章子怡的对手戏的台词也无不体现着深厚的道家文化思想。而这种大道无言,天人合一正是侠客们所追求的,也是道家武侠电影的想让观众们感受到的。 二、武侠的中国美景 ①百度百科.武侠(武侠文化)[EB/OL]. https://www.doczj.com/doc/1e19206093.html,/subview/14947/5044383.htm#1, 2016–10–17/2016–12–27. ②槡独摇.武侠片与中国传统文化[EB/OL]. https://www.doczj.com/doc/1e19206093.html,/view/c144b6c7da38376baf1fae35.html?re=view, 2013–04– 15/2016–12–27.

江南大学大众选修课指南

江南大学选课指南(第一部分统计被秒选的课程列表) 工程技术首选顾正华酒文化自然科学首选王树洲心理学 人文社科首选金波英语电影赏析经济管理首选王树洲 管理心理学 染吧DIY40000007付少海 周一第 10,11节 1教1A206多;1 教1A206多 工程技 术类 素质教 育课程 蠡湖 纺织服装学院 动画片赏 析 40000012翁蕾蕾 周三第 10,11节{ 1教1C206多;1 教1C206多 人文社 科类 素质教 育课程 蠡湖 纺织服装学院动画片赏 析 40000012翁蕾蕾 周三第 8,9节 1教1C206多 人文社 科类 素质教 育课程 蠡湖 纺织服装学院法语入门 (1) 40000018朴银实 周一第 8,9节 2教2A215多 人文社 科类 素质教 育课程 蠡湖 化学与材料工程 学院 法语入门 (2) 40000019朴银实 周三第 8,9节 2教2A215多 人文社 科类 素质教 育课程 蠡湖 化学与材料工程 学院 染发与烫 发 40000021高海燕 周一第 10,11节 2教2D202多;2 教2D202多 工程技 术类 素质教 育课程 蠡湖 化学与材料工程 学院 房地产估 价 40000022宗永红 周四第 10,11节 1教1A213多;1 教1A213多 经济管 理类 素质教 育课程 蠡湖 环境与土木工程 学院 中国湖泊 记忆 40000041詹旭 周三第 10,11节 2教2D106多;2 教2D106多 自然科 学类 素质教 育课程 蠡湖 环境与土木工程 学院 汽车概论40000044钱瑜 周一第 10,11节 1教1C206多;1 教1C206多 工程技 术类 素质教 育课程 蠡湖 机械工程学院西方文学 经典与电 影 40000049史永霞 周四第 10,11节 1教1A211多;1 教1A211多 人文社 科类 素质教 育课程 蠡湖 人文学院 青春成长 电影赏析 40000051华枫 周四第 10,11节 1教1B212多;1 教1B212多 人文社 科类 素质教 育课程 蠡湖 人文学院 影视音乐 鉴赏 40000055管乐 周一第 10,11节. 1教1A215多;1 教1A215多 人文社 科类 素质教 育课程 蠡湖 人文学院 影视音乐 鉴赏 40000055李恩忠 周二第 10,11节 艺术楼D210;艺 术楼D210 人文社 科类 素质教 育课程 蠡湖 人文学院 中国古典 小说欣赏 40000058任翌 周四第 10,11节 1教1A201多;1 教1A201多 人文社 科类 素质教 育课程 蠡湖 人文学院 摄影与摄 像 40000069 王均霞 /徐跃 周三第 8,9节{第 1教1A213多 人文社 科类 素质教 育课程 蠡湖 人文学院 形体与舞 蹈 40000072陈妍 周一第 10,11节 艺术楼D111(舞 蹈);艺术楼 D111(舞蹈) 人文社 科类 素质教 育课程 蠡湖人文学院

唐诗与酒文化论文

唐代诗人的诗酒情节 马成龙 B12020113 电子科学与技术

唐代诗人的诗酒情节 摘要借酒抒情也成了我国唐代诗歌创作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古时的佳酿已无处可寻.而中国唐代诗人的“诗酒情结”,在醉境中忘怀世俗的荣辱得失,感悟生命的意义是历久弥浓,经久难衰。诗与洒的相映生辉,相映成趣,不仅形成追求与自然造化同一的人生境界,从而从心灵上超越人生,实现了绚烂的文明景观.而且这种传统的诗酒文化将绚烂千年,魅力自我的人生价值永存。 关键字杜甫李白杜牧团聚饯行犒飨独饮 引言唐朝自立国之初至安史之乱,国势强大,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交通发达。加之国家政策开明,朝廷百官宴游,唱诗互和,以为谈佐之乐。这些共同促成了唐诗空前绝后的繁盛之势。诗人多爱饮酒,诗歌的繁盛隐映着酒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可以说,许多脍炙人口的千古佳作是酒后兴起而作。诗人借酒表现自己丰富而复杂的情感世界,不经意间也展现了唐代的酒文化;酒文化又反过来促进诗歌的发展,正所谓诗酒相融成一家。 正文 白日放歌须纵酒 提到杜甫,不能不提的一个词语就是忧国忧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样一个理应忧思满腹的诗人,却也“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杜甫半生穷愁潦倒,历尽坎坷,看尽世道,诗中惊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到后来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连这点浊酒也喝不上,茅屋还被秋风所破,可他仍在那里“语不惊人死不休”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在旅途中闻听到官军收蓟北时写道:“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高兴得要发狂,为了表达这种心情,又是放歌又是纵酒,多么形象。“纵酒”中的“纵”字特别传神、贴切,符合此时的狂态。 杜甫还写了《饮中八仙歌》: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诗仙酒仙

中国武侠电影中的传统文化观电影艺术论文

中国武侠电影中的传统文化观_电影艺术论文 中国武侠电影中的传统文化观_电影艺术论文 电影艺术论文 武侠,顾名思义,“武”即武术、武力,“侠”即侠义。中国的武侠文化源远流长,可追溯至春秋时代,司马迁在《史记》中专门着有《游侠列传》。当电影传到中国,与中国传统的武侠相结合,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功夫电影。 武侠对于中国人而言,就如同超级英雄至于美国人,并且,武侠因为 其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与丰富内涵,而显得更加丰满。“千古文人侠客梦”,每个男人都有一个武侠梦。作为一种类型影片,且是中国独有的类型电影,武侠片融入了中国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全 面地反映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武侠电影之所以能够被推崇,与其中所蕴含的侠义观念,能被中国人所接受,产生道德观上的认同,有着重要的关系。武侠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侠义精神则是武侠的内涵核心,行侠仗义,打抱不平,已经成为一种传统的民间美德。 一、武侠电影中的武德信仰 (一)武侠文化的内涵 武侠文化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对中国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这是平民的一种伦理文化。司马迁在史记中描述的“游侠”形象,“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①在过去法治不健全的社会,人民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而无法得到保护,自然将希冀放在了抱打不平为民请命的侠客身上。 侠义精神是武侠文化的基本内核,也是平民百姓在现实生活中理想 化期待的产物。人们在观看武侠电影的时候,心中自然也有一个心灵的参照,即现实社会中的情态,反映在武侠社会中,观众随着剧中人物进行人格上的升华,从而获得心理满足。正如在文学中,陶渊明所代表的形象,是古往今来无数仕子心灵的家园,武侠世界也称为了普通中 国人短暂逃离现实的一个精神乐园。 (二)侠义观念

中国饮食文化 大纲(选修课30课时)

《中国饮食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制定教学大纲的依据 本课程教学大纲是依据高职院校各专业提高学生素质素养教育目标而制定的。 二、适用范围 本教学大纲适用于我院理工科各系、文科除旅游酒店类各专业学生。 三、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中国饮食文化》是一门任选课。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同学们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有一个概貌的认识,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美食常识,。学生在了解中国饮食特点和文化的基础上,掌握中国饮食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重点掌握中华饮食文化的理论基础,中国饮食文化的主要内容与研究体系,中国饮食文化的区域性和层次性,茶文化与酒文化,以及食礼、食俗等方面的相关知识。 四、课程的背景知识 (一)前导课程及主要知识: 中学语文、历史等基础知识。 (二)后续课程及主要知识: 艺术欣赏等课程及其基本知识。 第二部分教学媒体与教学过程建设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主要是自制的课件,也采用现成的VCD等音像材料,通过对各种饮食文化形态的文字介绍、形象展示,使同学们掌握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知识。 第三部分课程的学时分配及考核 一、课程教学总学时数、学分数 课程教学总学时30学时。1.5个学分。全部为课堂讲授。 二、主要教学过程与学时分配:

三、考核 考核采用论文形式。 第四部分理论部分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 一、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以广义的饮食文化为中心组织教学,涉及烹调文化、茶文化、酒文化以及习俗、医学、旅游等的结合。通过课程学习,重在使同学们树立大文化观念,对中国饮食文化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与了解,掌握相应的的饮食文化理论知识,对未来生活与人生有一定指导意义。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饮食文化的含义 第二节中国饮食文化的四大基础理论 第三节中国饮食文化的五大特征 第四节中国饮食文化的五大特色 第二章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历史 第一节中国饮食文化的演变 第二节中国饮食文化的区域性 第三节中国饮食文化区域性的形成

葡萄酒文化与品鉴教案

葡萄酒文化与品鉴教案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邢台学院 教案 2014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葡萄酒文化与品鉴 学时学分 32学时2学分 专业班级 授课教师王会京 院部美术与设计学院 本课程教学总体安排 课程名称:葡萄酒文化与品鉴 课程性质与类型:公共选修课 总学时、学分:32学时 2学分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葡萄酒起源、产地、产区、文化内涵、饮用习惯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掌握葡萄酒文化的基础知识;学习葡萄酒的外观、品种分类、等级、品酒技巧、菜肴搭配以及侍酒流程等葡萄酒的品鉴过程,全面掌握识酒与品酒的方法。本课程打开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感知鉴赏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在各专业深造和开拓提供活力。 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王恭堂《葡萄酒的酿造和欣赏》中国轻工业出版,2000年 参考书:郭征《葡萄酒鉴赏宝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

考核方式及成绩计算方法: 要求:能够独立完成小论文撰写。 评分标准: 1、课堂情况:(30分)出勤率、迟到、早退状况 2、作业情况:(70分) 1)本课程是公共选修课,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以后,能够掌握和熟悉中外葡萄酒的历史文化葡萄品种、葡萄酒品种、葡萄酒的酿造、葡萄酒的品尝、产区等内容。 2)考试小论文形式,综合谈谈对葡萄酒的认识和感受,考察学生的感受与鉴赏能力。 课程教学日历 课程名称:葡萄酒文化与品鉴授课学期:2014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第一章教学安排的说明章节题目:第一章葡萄酒的起源 学时分配:共4课时 第一节葡萄酒的起源 第二节葡萄酒的发展和葡萄酒文化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浅析中国武术与武侠电影之间的作用

第39卷第5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9月 Vol.39 No.5 Journal of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Sep. 2017 ────────── 收稿日期:2017-05-08 作者简介:周海魁(1990-),男,安徽铜陵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学校体育学。 -103- 浅析中国武术与武侠电影之间的作用 周海魁,胡万祥,汤利侠 (安徽工程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摘 要:从武术的角度审视中国武侠电影,探索其产生及发展历程。分析武术技击,武术文化对武侠电影的影响,以及武侠电影对武术传承与发展的影响,肯定武术与武侠电影之间相互作用。武术为武侠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更是武侠电影的核心竞争力,离开了武术,武侠电影就失去了其特有的东方魅力,武侠电影的高速发展也为武术的传播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关键词:武术;武侠电影;侠;天人合一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7)05-0103-04 DOI :10.3969/j.issn.1009-9115.2017.05.030 Analysis of the Impact between Chinese Martial Arts and Martial Arts Movies ZHOU Hai-kui, HU Wan-xiang, TANG Li-xia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u 241000, China) Abstract: Through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interview, observation and logical analysis, this article try to look at the Chinese martial ar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tial arts and to explore its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By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of martial arts strike, martial arts on martial arts films and the influence of martial arts films on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martial arts, the paper affirm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artial arts and martial arts films. Martial arts ar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which provides a basis for martial arts fil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artial arts film. Without the martial arts, martial arts film will lose its unique charm of the Eas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artial arts films provides a good platform for the spread of martial arts. Key Words: martial arts; martial arts movies; chivalrous swordsman;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1 武术在武侠电影中的作用 1.1 武术技术的作用 几千年来,经过历史的沉淀,武术成为中华大地上的一块瑰宝,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武术门派也不断林立,拳种众多,据《中国武术大典》统计拳数套路有750多种,器械套路有720多种。这些拳种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下,武术技术中都包含了中国的哲学与美学思想,处处彰显着中国文化中的人文情怀。武术技术是指武术的外在表现形式,套路演练,下面是几种拳术的技术特点。长拳的特点是姿势舒展、动作灵活、快速有力、节奏鲜明[1];太极拳行云流水、连绵不绝、处处有弧形、动作圆活、前后贯穿;形意拳动作简练、发力沉着、朴实 明快、结构严谨;八卦掌沿圈走转、势势相连、身灵步活、随走随变。武侠电影中的武打镜头形式多样,都是由武术技术所提供。其中,演练与对打是武术技术在武侠影片主要的表现形式[2,p15]。 影片中由个人、多人或集体操练各种拳法技术的过程称之为演练。这也是武术训练中不可或缺的锻炼形式之一。在众多武侠电影中都出现过武术演练的场景。如在袁和平指导的《少林寺》李连杰偷窥武僧练武的一段戏中,枪法、长刀术、绳椎木、螳螂拳、地躺拳等比较集中展示了中国武术的风格特点;李连杰在山上一个人演练武术,把长拳的舒展大方、起伏转折发挥的淋漓尽致。这些武术技术都是武术没有加任何特技的真实展现。在黄百鸣监

葡萄与葡萄酒文化论文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食品科学与技术学院班级:食质二班 姓名:刘晓鸣学号:201440718212 课程论文题目:浅谈葡萄酒鉴赏 课程名称:葡萄与葡萄酒文化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浅谈葡萄酒鉴赏 学生:刘晓鸣 (食品科技学院14食质二班,学号201440718212) 摘要:文中主要介绍了葡萄酒的鉴赏方法及饮用储藏等 关键词:葡萄酒、饮用、礼仪、品尝、风味、存放 葡萄酒是大地的儿子。在人类悉心的照料下茁壮成长。从采摘、酿造、陈年到装瓶,就像一个人从出生、成长到成熟的过程。各个地域的葡萄酒跟人一样,有不同的个性和特色,有不同的生涯和成就。不过,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给人们带来健康、快乐和享受! 一、葡萄酒的饮用 葡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饮料之一,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被用于各种庆典宴会,它可以在饭桌上给人们带来很多乐趣。通常使用开瓶器开葡萄酒瓶,先初去瓶口封盖,再将起子钻入葡萄酒瓶的软木塞中,最后将软木塞慢慢拉出酒瓶。几乎所有的感官都可用来享受葡萄酒的乐趣。首先用眼看葡萄酒以判断其清澈度和颜色;然后用鼻子闻葡萄酒的香气;最后将葡萄酒送入口中,滑过舌头,充满口腔,咽入腹中,感觉其中。 干白酒口感清爽,酸度高,最常用来当餐前酒,或搭配前菜中的生蚝等蚌壳类的海鲜。主菜方面以清淡的蒸、烤鱼类,或水煮海鲜最对味,味道浓一点的酒,可以配简单的鸡肉或猪肉。乳酪方面则可以试试酸度高的羊奶乳酪。 大部分的玫瑰红酒都属清淡型,以新鲜果香为主,以配简单的菜肴为主。最适合搭配夏季清淡的食物,生菜沙拉、凉菜类和白肉等。此外地中海区用橄榄油和蒜头调味的菜也很适合。玫瑰红酒的口感比较没有特性,经常用来配比较难配的菜,如醋、蒜头加得很多的食物,即使不是特别好的组合,但也不会大离谱。 二、葡萄酒的礼仪 1、倒酒 倒酒时最多将酒倒至杯中三分之一处,即约在杯身直径最大处就足矣。气泡

葡萄酒文化与品鉴教案

邢台学院教案 2014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葡萄酒文化与品鉴学时学分 32学时2学分专业班级 授课教师王会京 院部美术与设计学院

本课程教学总体安排 课程名称:葡萄酒文化与品鉴 课程性质与类型:公共选修课 总学时、学分:32学时 2学分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葡萄酒起源、产地、产区、文化内涵、饮用习惯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掌握葡萄酒文化的基础知识;学习葡萄酒的外观、品种分类、等级、品酒技巧、菜肴搭配以及侍酒流程等葡萄酒的品鉴过程,全面掌握识酒与品酒的方法。本课程打开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感知鉴赏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在各专业深造和开拓提供活力。 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王恭堂《葡萄酒的酿造和欣赏》中国轻工业出版,2000年 参考书:郭征《葡萄酒鉴赏宝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 考核方式及成绩计算方法: 要求:能够独立完成小论文撰写。 评分标准: 1、课堂情况:(30分)出勤率、迟到、早退状况 2、作业情况:(70分) 1)本课程是公共选修课,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以后,能够掌握和熟悉中外葡萄酒的历史文化葡萄品种、葡萄酒品种、葡萄酒的酿造、葡萄酒的品尝、产区等内容。

2)考试小论文形式,综合谈谈对葡萄酒的认识和感受,考察学生的感受与鉴赏能力。 课程教学日历 课程名称:葡萄酒文化与品鉴授课学期:2014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第一章教学安排的说明 章节题目:第一章葡萄酒的起源 学时分配:共4课时 第一节葡萄酒的起源 第二节葡萄酒的发展和葡萄酒文化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酒的定义和分类,了解葡萄酒的起源和传说及中外葡萄酒的发展状况。 其它: 采用的方式授课,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大量图片、图例的分析与观摩来讲授理论知识。

武侠电影分析

浅析中国武侠电影的发展现状 中国的武侠电影,犹如美国的西部片,已成为民族类型电影的标识之一。无疑是中国电影独一无二的招牌,在世界电影市场中独树一帜。武侠电影一直是中国电影的中坚力量,也一直是中国电影高票房的代表,它们对于年度国产电影票房的贡献一度超过40%。2000年,李安凭借《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四项大奖,票房收入超过1亿美元。2001年,张艺谋以《英雄》在国内将2.4亿人民币票房收入囊中。2011年的中国电影市场上一共有35部影片票房过亿,其中国产片18部,而武侠电影占了一半。然而武侠动作大片对中国电影产业的贡献却依然掩盖不了其近10年发展进入瓶颈的现实。 中国的武侠电影始于上世纪二十年代,一部《火烧红莲寺》风靡大江南北开启了武侠电影的大门。“武侠时代”是从1967年开始,这一年张彻导演了王羽主演的《独臂刀》,此片一举突破百万票房,创造了香港电影的新纪录。很快,胡金铨的《龙门客栈》上映,再次刷新了票房纪录,他们把武侠片变成主流的商业电影。九十年代的《新龙门客栈》堪称经典,在武侠电影的世界,徐克是一面不倒的旗帜。虽然中国的武侠电影风靡世界,但是真正被国际认可,却是从李安的《卧虎藏龙》开始。《卧虎藏龙》的成就,不仅使得西方电影观众对中国电影有了更大的认同,同时也使张艺谋、陈凯歌等导演开始了对武侠电影创作尝试,使得武侠电影的创作队伍不断壮大。 3000万美金的大投资,全明星整容的《英雄》创造了2.4亿的票

房,自此以来中国的武侠电影进入大片时代。新世纪以来的武侠片大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制作精良,无论服装、配乐、还是摄影都无可挑剔,给观众带来了空前的视听效果,这所有一切都是出于商业利益的考量。无可否认,新世纪以来的武侠电影在武打动作与场景的设计上让人眼前一亮,《卧虎藏龙》中竹林打斗的场景堪称经典。大片还倾向于对海外市场的渴望,对中国来说最容易出口的是武侠电影,因为英雄主义、刺激没有国界之限,还有古代中国的神秘感。 现今的时代,一部分武侠片失去了本该传扬的侠义精神,甚至变成了娱乐大众的一种赚钱工具。几乎三成观众是因为影片密集的宣传而前去观影,无法想象如果没有那些偶像明星的噱头,没有公映前的一系列炒作与宣传,武侠电影的票房又会是怎样的一种状况。《武侠》上映打出了“微观武侠”、“医学武侠”等创新牌;徐克导演的《龙门飞甲》更是不惜“血本”打出3D牌;影片的宣传强调武侠寻变的心思,但这种创新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无奈的现实,作为国内最拿的出手的武侠电影,如今已日趋没落、鲜有佳作。我们不知道,是观众不再喜欢,还是导演不再自信,而让纯粹的武侠片举步维艰难以为继? 《满城尽带黄金甲》被观众吐槽内容完全是中国的《雷雨》,过分的宣传人性的丑恶与复杂暧昧。武侠片中充斥着疯狂凶残而又血腥的杀人场面,《夜宴》中的空中“棍杀老臣”、《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杀人如麻”,就如同在炫耀奇异的杀人技法,完全不能理解创作者的心态。作为中国特色的武侠电影,总让人感觉缺少了什么,如果不在内容上下功夫,而是一味的靠视觉的轰炸,将会离观众越来越远。在

葡萄酒文化鉴赏课程论文

浅析中国葡萄酒文化 中国葡萄酒文化历史 中国葡萄酒文化有人说,葡萄酒是外来文化,因而它长期被列入“洋酒”之列。但实际上,最原始的“酒”是野生浆果经过附在其表皮上的野生酵母自然发酵而成的果酒,称为“猿酒”,意思是这样的酒是由我们的祖先发现并“造”出来的。而我国是世界人类和葡萄的起源中心之一,因此,葡萄酒应是“古而有之”了。 1.中国早期关于葡萄属植物的文字记载 葡萄,我国古代曾叫“蒲陶”、“蒲萄”、“蒲桃”,“葡桃”等,葡萄酒则相应地叫做“蒲陶酒”等。此外,在古汉语中,“葡萄”也可以指“葡萄酒”。关于葡萄两个字的来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葡萄,《汉书》作蒲桃,可造酒,人酺饮之,则醄然而醉,故有是名”。“酺”是聚饮的意思,“醄”是大醉的样子。按李时珍的说法,葡萄之所以称为葡萄,是因为这种水果酿成的酒能使人饮后醄然而醉,故借“酺”与“醄”两字,叫做葡萄。 我国是葡萄属植物的起源中心之一。原产于我国的葡萄属植物约有30多种(包括变种)。例如分布在我国东北、北部及中部的山葡萄,产于中部和南部的葛藟,产于中部至西南部的刺葡萄,分布广泛的蘡薁等等,都是野葡萄。 我国最早有关葡萄的文字记载见于《诗经》。 《诗·周南·蓼木》:“南有蓼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诗·王风·葛藟》:“绵绵葛藟,在河之浒。终远兄弟,谓他人父。谓他人父,亦莫我顾。” 《诗·豳风·七月》:“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从以上三首诗,可以了解到在《诗经》所反映的殷商时代(公元前17世纪初——约公元前ll世纪),人们就已经知道采集并食用各种野葡萄了。 《周礼》是儒家经典之一,搜集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并添附了儒家政治理想。文繁事富,体大思精,学术治术无所不包,历来为学者所重。《周礼·地官司徒》记载:“场人,掌

中国武侠电影的未来发展

中国武侠电影的未来发展中国的武侠电影由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发展至今已走过很长的发展历程,在其中中国的武侠电影收到多方面的影响,有些人认为中国当代武侠电影已经发展到它的尽头,但我认为中国武侠电影只是走到瓶颈,只要中国武侠电影在深度的开发内在的精神,在其发展历程中探讨和总结中国武侠电影的发展路线,从而来指导中国武侠电影的未来的发展,让中国的武侠从一种电影类型成长成一种具有我们特色的成熟的电影文化,重振武侠电影的世纪雄风。 想要知道中国武侠电影的未来发展,就得知道其发展的历史。在不同的时代中国武侠电影受到政治、历史、经济和文化的种种原因的影响,中国的武侠电影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上世纪20——30年代的武侠电影,主要生产基地是在大陆的上海,这是中国武侠电影的萌芽与成型时期,是中国武侠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按照武侠电影形态,可以称这一时期为武侠电影的“传奇时代”。 第二阶段:上世纪40——50年代,主要生产基地已经逐渐由上海转往香港,这一时期的武侠电影主要以粤语电影为主,除了“黄飞鸿片集”等少数香港电影的新创作,部分电影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上海武侠电影的“衣钵南传”“黄飞鸿片集”开始了一个短暂的“侠义时代”,但其他大部分影片仍是传奇时代的继续。

第三阶段:上世纪60——70年代,主要生产基地是在香港邵氏公司,后来也有一部分转向台湾,这一时期是中国武侠电影的发展和成熟时期,这一时期的武侠电影名家迭出,流派纷呈,是中国武侠电影的又一个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堪称武侠电影的“武打时代”。 第四阶段:上世纪80——90年代,这一阶段前期的主要生产基地有香港与大陆两大块。香港出现了功夫喜剧的新形式,大陆则出现了武术片的新尝试,在“娱乐片”的旗帜下,渐渐出现了两岸三地武侠电影合作的新格局,主要特征是追求武侠电影风格样式的变革和发展。这一时期可称为“娱乐一新影像时代”。 第五阶段:21世纪以来,主要生产基地仍为大陆和香港,多方合作的势头更加明确和迅猛,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中国武侠电影的生产—以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为代表—也呈现出明显的“国际化”倾向。这一时代的特征还需要我们做进一步探索。 未来向何处发展这一问题,正是本文的重点之一。我们可以从上面几个发展的阶段了解到中国武侠电影应该要什么,要怎么做这些问题。 我就拿好莱坞的电影与之比较。好莱坞电影的“人气”百年不衰,真正的奥妙不光是其商业运营模式好,而在于其拥有厚实坚固的人文基础。无论是科幻片还是惊险片,是灾难片还是战争片,是喜剧片还是西部片…任何一种类型中,都有它自己表现的

酒文化基础知识:喜欢酒的朋友看过来

酒文化基础知识:喜欢酒的朋友看过来 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几千年的 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首先,中国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因 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而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 酒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粮食生产的丰歉是酒业兴衰的晴雨表,各朝 代统治者根据粮食的收成情况,通过发布酒禁或开禁,来调节酒的生产,从而确保民食。 在一些局部地区,酒业的繁荣对当地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酒与社会经济 活动是密切相关的。汉武帝时期实行国家对酒的专卖政策以来,从酿酒业收取的专卖费或 酒的专税就成为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酒税收入在历史上还与军费、战争有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在有的朝代,酒税或酒的专卖收入还与徭役及其他税赋形式 有关。酒的厚利往往又成为国家、商贾富豪及民众争夺的肥肉。不同酒政的更换交替,反 映了各阶层力量的对比变化。酒的赐晡令的发布,往往又与朝代变化、帝王更替,及一些 重大的皇室活动有关。酒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给人民的生活中增添了丰富的色彩。中国 古人将酒的作用归纳为三类:酒以治病,酒以养老,酒以成礼。几千年来,酒的作用远不 限于此三条,起码还包括:酒以成欢,酒以忘忧,酒以壮胆。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 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 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庄子宁 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绝对 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因醉酒而获得艺术的自由状态,这是古老中国的艺术家解脱束缚获得艺术创造力的重 要途径。“志气旷达、以宇宙为狭”的魏晋名士、第一“醉鬼”刘伶在《酒德颂》中有言:“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有扃牖,八荒为庭衢。”“幕天席地, 纵意所如。”“兀然而醉,豁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孰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 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这种“至人”境界就是中国 酒神精神的典型体现。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 《饮中八仙歌》“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杜甫《独酌成诗》“俯仰各有态,得酒诗 自成。”苏轼《和陶渊明〈饮酒〉》“一杯未尽诗已成,涌诗向天天亦惊。”杨万里《重 九后二月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南宋政治诗人张元年说:“雨后飞花知底数,醉来赢得 自由身。”酒醉而成传世诗作,这样的例子在中国诗史中俯拾皆是。 不仅为诗如是,在绘画和中国文化特有的艺术书法中,酒神的精灵更是活泼万端。画 家中,郑板桥的字画不能轻易得到,于是求者拿狗肉与美酒款待,在郑板桥的醉意中求字

酒与酒文化论文

我谈酒文化 ——论白酒的和谐美 院系: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学生姓名:李 学号:201002060010 专业班级:10自动化(专升本)

目录 中文摘要、关键词 (1) 一、酒的性能 (2) 二、酒的功能要素 (3) 三、中国酒文化的承载功能 (3) 3.1酒与政治 (4) 3.2酒与经济 (4) 3.3酒与文化教育 (5) 3.4酒与社会生活 (6) 3.5酒与文学艺术 (6) 参考文献 (8)

我谈酒文化 摘要:酒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中国酒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在中国,酒已经成为中国人道德、思想、文化的综合载体。我们要继承发扬中国传统酒文化中重德明礼、尊祖交友、人际和谐、身心和谐、浅饮养身的精华。 关键词:酒;酒文化;社会功能 1

一、酒的性能 中国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酒的酿造,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酒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酒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 酒是多种化学成份的混合物,酒精(学名乙醇)是其主要成分。除此之外,还有水和众多的化学物质。酒精无需经过消化系统就可被肠胃直接吸收。酒进入肠胃后,进入血管,饮酒后几分钟,迅速扩散到人体的全身。酒首先被血液带到肝脏,在肝脏过滤后,到达心脏,再到肺,从肺又返回到心脏,然后通过主动脉到静脉,再到达大脑和高级神经中枢。 酒有多种,其性味功效大同小异。一般而论,酒性温而味辛,温者能祛寒、疏导,辛者能发散、疏导。所以酒能疏通经脉、行气和血、蠲痹散结、温阳祛寒。另外酒为谷物酿造之精华,故还能补益肠胃。

葡萄酒的文化、品质与鉴赏(论文)

葡萄酒的文化、品质与鉴赏 XX 经济管理学院 201X级会计学专业12班学号:XXXXXX 联系电话:XXXXXXXXXXX 摘要:法国著名化学家马丁·夏特兰·古多华(1772-1838)曾说过:“酒反映了人类文明史上的许多东西,它向我们展示了宗教、宇宙、自然和生命.它是涉及生与死、美学、社会和政治的百科全书。”杯酒人生, 酒已经涉及我们的生活,已经贯穿我们的人生。品味红酒如同品味人生,其中的滋味只有尝试了才会明白 红酒给你带来的,不仅仅是情调,还有高贵、浪漫和健康。葡萄酒发展至今,品种繁多,文化博大精深。 学习西式食品鉴赏—葡萄酒,那么我们应该怎么了解葡萄酒,知道葡萄酒所蕴含怎么样的文化,如何看葡 萄酒的品质和鉴赏葡萄酒优劣呢? 关键字:葡萄酒,酒文化,酒品质,酒鉴赏 葡萄酒是指以新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全部或部分发酵酿 制而成、酒精度(体积分数)大于等于7%的酒精饮品。 葡萄酒种类 葡萄酒以成品颜色来说,可分为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及粉红葡 萄酒三类。其中红葡萄酒又可细分为干红葡萄酒、半干红葡萄酒、 半甜红葡萄酒和甜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则细分为干白葡萄酒、半干 白葡萄酒、半甜白葡萄酒和甜白葡萄酒。以酿造方式来说,可以分 为葡萄酒、气泡葡萄酒、加烈葡萄酒和加味葡萄酒四类。 葡萄酒历史传说 传说古代有一位波斯国王,爱吃葡萄,曾将葡萄压紧保藏在一 个大陶罐里,标着“有毒”,防人偷吃。等到数天以后,国王妻妾 群中有一个妃子对生活发生了厌倦,擅自饮用了标明“有毒”的陶 罐内的葡萄酿成的饮料,滋味非常美好,非但没结束自己的生命, 反而异常兴奋,这个妃子又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她盛了一杯专门呈 送给国王,国王饮后也十分欣赏。自此以后,国王颁布了命令,专 门收藏成熟的葡萄,压紧盛在容器内进行发酵,以便得到葡萄酒。 葡萄酒功效 葡萄的营养很高,而以葡萄为原料的葡萄酒也蕴藏了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这些物质都是人体必须补充和吸收的营养品。已知的葡萄酒中含有的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大约就有600种。葡萄酒 的营养价值由此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据专家介绍:树龄在25岁以 上的葡萄树树根在地下土壤里扎根很深,相对摄取的矿物质微量元 素也多,以这种果实酿造出来的葡萄酒最具营养价值。

中国武侠文学史和武侠电影赏析

《中国武侠文学史与武侠电影赏析》 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性质:《中国武侠文学史与武侠电影赏析》是一门系统研究中国武侠文化与文学史及武侠电影鉴赏的文学影视鉴赏课程,通过武侠文学史的研究了解武侠文化,通过武侠电影的鉴赏印证武侠文化,提升学生的通俗文学认知能力和民族文化的理解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任务:中国武侠文学史与武侠电影赏析共32课时,主要完成以下教学任务: (1)侠的起源、定义; (2)中国游侠的精神,侠与盗的关系,武侠小说与中华民族文化心理,武侠小说的新派与旧派; (3)中国古代武侠小说; (4)民国年间的武侠小说; (5)海外新派武侠小说; (6)当代大陆新派武侠小说; (7)武侠文学衍生的武侠电影。 二、课程基本要求: 1、宏观的梳理透视与微观的学习探讨相结合。即对讲授的每一个作品的学习、探讨要和相关的文学批评、学术研究结合起来。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即学会运用一定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去阅读、赏析文学作品,提高对文学作品审美的能力,加强素质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3、坚持自学为主。对学过的作品必须找来阅读,熟悉其思想内容、情节、人物,同时要尽可能的查阅相关的文学史的资料,作家研究专集、论文、赏析性的文章,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与把握。 4、认真完成作业。 三、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一)本章教学目标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侠的起源和武侠文学的文化源头。 (二)本章重难点分析: 1、重点在于侠的起源。 2、难点在于武侠文化。 (三)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1、侠的起源 2、侠与盗 3、武侠小说的演变 4、小说“武功” 5、武侠小说的新派与旧派 6、武侠小说与民族文化心理 7、侠士、武士、骑士文化异同及其文学比较 8、武侠小说的定名和范围 9、参考影片《墨攻》、《英雄》 第二章武侠小说的雏形期(一)本章教学目标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武侠小说雏形期的状态。 (二)本章重难点分析: 1、重点在于《燕丹子》。 2、难点在于魏晋小说。 (三)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1、神话传说和史传文学的影响 2、最早的一篇武侠小说:《燕丹子》 3、魏晋小说中诡奇怪诞的侠客 第三章武侠小说的成熟期(一)本章教学目标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唐传奇中武侠小说的风貌。(二)本章重难点分析: 1、重点在于唐代武侠小说的繁荣。 2、难点在于唐代武侠小说的艺术特征。 (三)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1、唐代武侠小说的繁荣 2、唐代武侠小说的内容 3、唐代武侠小说的艺术特征 4、唐代武侠小说的地位和影响 5、宋元文言的模仿之作 第四章明代短篇武侠小说(一)本章教学目标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明代短篇武侠小说的状况。(二)本章重难点分析: 1、重点在于明代白话短篇武侠小说的内容。 2、难点在于明代文言武侠小说及《剑侠传》。 (三)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1、明代白话短篇武侠小说 (1)明代白话短篇武侠小说的内容 (2)明代白话短篇武侠小说中的“武功”

中国酒文化论文

中国酒文化论文 中国酒文化承载的社会功能 摘要:酒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中国酒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在中国,酒已经成为中国人道德、思想、文化的综合载体。我们要继承发扬中国传统酒文化中重德明礼、尊祖交友、人际和谐、身心和谐、浅饮养身的精华。 关键词:酒;酒文化;社会功能 中国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酒的酿造,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酒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酒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酒的性能 酒是多种化学成份的混合物,酒精(学名乙醇)是其主要成分。除此之外,还有水和众多的化学物质。酒精无需经过消化系统就可被肠胃直接吸收。酒进入肠胃后,进入血管,饮酒后几分钟,迅速扩散到人体的全身。酒首先被血液带到肝脏,在肝脏过滤后,到达心脏,

再到肺,从肺又返回到心脏,然后通过主动脉到静脉,再到达大脑和高级神经中枢。 酒有多种,其性味功效大同小异。一般而论,酒性温而味辛,温者能祛寒、疏导,辛者能发散、疏导。所以酒能疏通经脉、行气和血、温阳祛寒。另外酒为谷物酿造之精华,故还能补益肠胃。 过度饮酒有害健康。酒中乙醇对肌体的组织器官有直接毒害作用,对乙醇最敏感的器官是肝脏。连续过量饮酒能损伤肝细胞,干扰肝脏的正常代谢,进而可致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过量饮酒影响脂肪代谢,肝脏脂肪合成增多,使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增高,发生甘油三酯血症的可能性增大。此外,长期过量饮酒会增加高血压,脑卒中危险,还会造成记忆力衰退,智力下降等不良后果。 酒精对大脑和神经中枢的影响最大。酒进入人的大脑和高级神经中枢后,会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微妙的影响。我们可把饮酒后的心智状态分为畅意、微醺、失控和烂醉四种。少量饮酒能疏肝解郁、宣情畅意,令人神清气爽、通体舒泰,有益身心健康。饮至四、五分时,似醉非醉,血流加速,血脈扩张,人进入一种无拘无束、情绪兴奋、积郁一空、飘然羽化的解脱状态,这是抛弃传统束缚回归原始状态的生存体验,在摆脱现实的悲苦与烦恼中获得生的极大快意,即所谓“酒以成欢,酒以忘忧”、“醉来赢得自由身”。此时思路开阔,思维活跃,最有益于文学艺术的创作。饮至七、八分时,

酒与酒文化教案

教案 教师姓名孔庆新年月_ _日星期 课题名称(教材章节)第一章酒文化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什么是酒。了解酒与音乐、酒与绘画、酒与戏曲、酒与名胜古迹、酒与典故、酒与诗词等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酒与音乐、酒与绘画、酒与戏曲、酒与名胜古迹、酒与诗词等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酒与音乐、酒与绘画、酒与戏曲、酒与名胜古迹、酒与诗词等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讲授 教学过程与主要内容 1.酒文化之酒人酒事 1.1 超级酒鬼刘伶 1.2 刘邦 2. 酒与书法 王羲之:借酒乘兴,创作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3. 酒与音乐 4.酒与绘画 5. 酒与戏曲 6.酒与名胜古迹 7.酒与典故 8.酒与诗词 课外作业一题 阅读参考书目(1)《中华酒典--酒与酒文化》(黑龙江人民人民出版社)。 (2)《中国酒文化》(李争平)。 课后体会

教案教师姓名孔庆新年月_ _日星期

课题名称(教材章节)第二章酒的起源与发展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民间关于酒的起源的传说、酒的起源的现代理论、我国酒的发展和酒中之最。 教学重点酒的起源的现代理论、我国酒的发展。 教学难点酒的起源的现代理论、我国酒的发展。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讲授 教学过程与主要内容 1.民间关于酒的起源的传说 1.1 上天造酒说 1.2 仪狄造酒说 1.3 猿猴造酒说 1.4 黄帝造酒说 1.5 杜康造酒说 2.酒的起源的现代理论 2.1考古资料对酿酒起源的佐证 2.2 现代学者对酿酒起源的看法 3. 我国酒的发展 4. 酒中之最 课外作业一题 阅读参考书目(1)《中华酒典--酒与酒文化》(黑龙江人民人民出版社) (2)《中国酒文化》(李争平) 课后体会 教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