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5《安全应急与避险》教案

二5《安全应急与避险》教案

二5《安全应急与避险》教案
二5《安全应急与避险》教案

《普及应急知识,提高避险能力》主题班会

一、教学目标

1、树立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

2、让学生了解地震、火灾、交通、游泳、用电、运动等意外事件中必备的安全知识,懂得安全的重要性。

3、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掌握一些自救自护的本领,珍惜生命,健康成长。

二、班会主题

普及应急知识,提高避险能力

三、班会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国家防灾减灾日相关情况;掌握部分自救自护的应急知识;

四、班会时间、地点

2015年5月12日各班教室

五、教学过程

(引入)同学们,有人说,当生命的阳光照向你时,你便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因为,你拥有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生命。可是,人的生命却只有一次。因此,我们应该珍爱生命,让有限的生命活得更精彩。那么珍爱生命的前提就是保证安全。今天我们的班会主题是《普及应急知识,提高避险能力》。

一、国家防灾减灾日

1、基本情况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的大地震仅四川全省就有68712人遇难、17912人失踪。这场大地震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堪称国家和民族史上的重大灾难。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与坚强。2008年6月,山西省太原市有政协委员提议,为表达对灾害遇难者的追思,增强全民忧患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有必要设立“防灾减灾日”或“中国赈灾日”,借此表达对地震遇难者的纪念,弘扬团结抗灾的精神。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引。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构图元素。其

中,雨后天晴的彩虹韵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是人们防雨的最常用工具,其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两人相握之手与下面的两个人的腿共同构成一个“众”字,寓意大家携手,众志成城,共同防灾减灾。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 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2、2015年国家防灾减灾日主题

科学减灾依法应对

二、应急事件处理

(一)地震来临

1、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我们正在教室上课应该怎样避震?

如果你在教室里,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蹲到各自的课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撤离,撤离时千万不要拥挤。

2、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我们在家里应该选择什么位置避震最好?

如果你在室内,应就近躲到坚实的家具下,如写字台、结实的床、农村土炕的炕沿下,也可躲到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处。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

3、地震时的自救四大常识

①大地震时不要急,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②人多先找藏身处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③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

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④被埋要保存体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员。

(二)火灾来临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窜入室内。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窗,并泼水降温。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楼梯,阳台、排水管等逃生,或把床单、被套撕成条状连成绳索,紧拴在窗框、铁栏杆等固定物上,顺绳滑下,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脱离险境。

(三)交通安全

1、走路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须靠路边行走。

2、横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

3、遵守交通信号,红灯停,绿灯行。

4、不钻(跨)越交通隔离设施。

5、不在汽车临近时或车辆前后横穿马路,不在在道路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6、不在马路上追逐猛跑、嬉戏、打闹、游戏,不要边走路边看书。

7、夜间步行要尽量选择穿戴浅颜色的衣帽和在有路灯的地方横过马路。

(四)防溺水

没有家长带领,不能偷偷地结伴去游泳;不能去不知水情、地方很偏僻的小河、池塘里游泳。为预防抽筋,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用水淋湿身体的各个部分,不能马上下水;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嬉戏玩闹,在没有大人及安全措施的情况下不能逞能比赛。

一、自己溺水时救护:

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2、放松全身,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

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二、发现有人溺水时的救护方法

中学生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施救。

三、岸上急救溺水者

1、迅速清除口、鼻中的污泥、杂草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拉出舌头,以避免堵塞呼吸道;

2、将溺水同学举起,使其俯卧在救护者肩上,腹部紧贴救护者肩部,头脚下垂,以使呼吸道内积水自然流出。但不要因为控水而耽误了进行心肺复苏的时间;

3、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心脏按摩;

(五)运动安全

上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前要作好准备活动,运动时要遵照老师的要求,不剧烈碰撞,不违规运动。严防器械伤人。

(六)要注意用电安全

不乱动教室内的电源插座,不要用湿布擦电器开关。信息技术课上要按规定程序操作电脑。强化“防火灾、防触电、防侵害”意识。

(七)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通常是指用餐者吃了含有有毒物质或者变质的肉类、水产品、蔬菜、植物或化学品后,感觉肠胃不舒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共同进餐的人往往出现同一症状。

1、出现食物中毒症状时,应及时用筷子进入喉咙催吐,不要自行乱服药物。

2、当中毒者意识不清时,需由他人帮助催吐,并立即送往医院抢救。

3、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就地收集封存,以备检验。

4、要保护好现场,及时收集患者的呕吐物、粪便等,以备检验。

5、消费者在餐饮单位就餐后发生疑似食物中毒的,应于第一时间报告卫生监督机构,以免延误调查时机,给确定事件性质和原因带来困难,影响消费者依法向肇事单位获取索赔。

(八)遇到暴雨

日降水量超过50毫米为暴雨,超过100毫米为大暴雨,超过250毫米为特大暴雨。暴雨容易造成积水、洪涝,可能导致水浸、交通中断、山体滑坡、山泥倾泻等。

1、发布红色暴雨信息时,幼儿园、中小学停课。

2、关闭门窗防雨水,室内进水时,应断开电源和燃气设施。

3、疏散低洼地区的人员和物资。

4、不要在流水中行走,避开地下通道或高架桥下等低洼处。

5、连日暴雨,行人应避免停留在洼地或山体附近。在山体发现水流急促、浑浊及夹杂泥沙时,因迅速离开溪涧或河道。

6、150毫米深的水能浸到轿车的底盘,造成汽车熄火或失去控制。300毫米深的水能浮起大多数车辆。600毫米深的急流能冲走汽车,甚至大型的公交车!

(九)防雷电

四原则:室内比室外安全;低处比高处安全;蹲下比站立安全;雷电来临,不要让自己太突出而成为“引雷针”

①、打雷时,在家里怎样使用电器?

切断电源,拔掉电话插头,同时不要接触煤气管道、自来水管道以及各种带电装置,更不要在雷电交加时用喷头冲凉,因为巨大的雷电会沿着水流袭击淋浴者。不要使用设有外接天线的收音机和电视机,不要接打电话。强雷鸣闪电时,一定不要使用手机。

②、如果打雷、闪电时,我们在户外,那该怎么办呢?

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上,不要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不要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3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

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取下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不宜在水面和水边停留,不宜在河边洗衣服、钓鱼、游泳、玩耍,不宜快速开摩托、快速骑自行车和在雨中狂奔。

③、在野外,如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应该怎么办?

找一块地势低的地方,蹲下且双脚并拢,手放膝上,身向前屈。远离树木、电线杆、烟囱等尖耸、孤立的物体。不宜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低矮建筑物。

④、在空旷场地手是不宜拿哪些东西,不宜做哪些运动?

不宜打伞,不宜把金属工具、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等物品扛在肩上。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不宜进行户外球类、攀爬、骑驾等运动,尽快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场地,寻找有防雷设施的地方躲避。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赶路,打雷时切忌狂奔。

⑤、在室内怎样防雷?

关好门窗,尽量远离门窗、阳台和外墙壁。在室内不要靠近、更不要触摸任何金属管线,包括水管、暖气管、煤气管等。在无防雷设施的房间里尽量不要使用家用电器,包括电视机、计算机、有线电话、有源收音机、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建议拔掉所有的电源插头。在雷雨天气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发生雷击火灾时,要赶快切断电源,并迅速报警。

⑥、雷击烧伤如何急救?

雷击时的电流热效应可引起电烧伤,使人体炭化成焦状。如果遭受雷击者衣服着火,可往伤者身上泼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把伤者裹住,以扑灭火焰。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先做心肺复苏,再处理烧伤创面。用冷水冷却伤处,然后盖上敷料,若无敷料可用清洁的布、衣服等包裹。及时转送当地医院救治,并采取抗休克措施。

三、校园安全大讨论

案例一:

10月25日晚,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广纳镇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寄宿制学生晚自习结束后,在下楼梯时发生拥挤踩踏事故,造成8名学生死亡,45名学生受伤。

案例二:

11月8日,一三年级学生李某午饭后来到学校教学楼三楼走廊上玩耍,他右脚跨在走廊栏杆上,不慎失手坠落至一楼,因头部严重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案例三:

高三(4)班的一位男同学,在体育课的短跑练习中,由于动作不规范,被自己的脚绊倒在地上,右肩着地,造成右肩粉碎性骨折,要植入钢板固定骨头,目前正在康复中。

案例四:

在一次学校升旗仪式上,我班的一位男同学,突然昏倒在地,摔倒在水泥地板上,脸被水泥地板擦破,幸好急救及时,并无大碍。

案例五:

在一节早读课前,某校一名女同学,因与一名男同学发生口角,一怒之下,拿起圆珠笔往男同学的手臂插去,导致男同学的手臂被插伤。

结合以上五个案例,谈谈你有什么启示?

参考:(1)校园安全无小事。首先要切忌安全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并且要从自身做起,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措施(2)安全情系生命,文明创造和谐,建设平安校园,你我共同责任。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加强安全意识,努力增强自我防范能力,作到警钟长鸣!

四、班主任总结

同学们,生命像是一根丝线,一端系着昨天,一端系着明天。站在两端之间,我们才知道:因为生命,我们才会拥有今天,因为今天,我们的生命才得以延续。

生活中总有一些突发事件,这些突发事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自救互救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衷心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加强安全意识,增强自我防范和应急处理能力。

小学二年级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汇编 8篇

二(6)班安全教育教案 第一课上学和放学 教学目的: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能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初步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珍爱生命。 2.能力目标 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在调查、访问过程中学习与人交往,尝试记录信息,并在体验活动中把信息转化为行动和经验;能够针对上学路上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培养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 了解上学路上的安全隐患,识记常见的交通标志和安全警示标志,了解交通安全常识,掌握与自己有关的交通规则;学会基本的防范技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已经上二年级了,有的同学能够独自一个人或者和小伙伴上学、回家了,但是从家到学校的路上会有很多的危险,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安全,做一个让爸爸妈妈放心的好孩子。 二、教授新课 1.要遵守交通规则 (1)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交通规则? (2)看来同学们知道的还不少,老师总结一些交通规则。 (3)齐背“红灯停、绿灯行”的安全儿歌。同学们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要抢红灯。 2.坐车时不要抢座位 (1)你们每天是怎么上学来的?有几个同学使自己坐公共汽车上学来的,你们能说说坐车时要注意什么吗? (2)师生共同总结坐车时应该注意的安全。 (3)分组表演“坐车上学的路上” 3.不要在街上打闹或者游玩 (1)我们中午或者晚上排队回家,在路上除了遵守交通规则,还要注意些什么呢?

(2)有的同学比较贪玩,看见街上很热闹,就想去玩一会儿,你们说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3)为了减少发生危险的可能,放学后一定要早早回家,不要在街上游玩。 4.要远离高空危险物行走 (1)我们在上、下学的路上,经常看到一些广告牌、电线等,这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2)为了防止砸伤,我们一定要远离这些高空危险物,尤其是在刮风下雨的天气,最好能绕行。 小朋友上学有的是步行,有的是坐自行车或电动车,还有的是坐公交车或爸爸妈妈自己开车送的。 (评析:用学生熟悉的《上学歌》导入新课,一下子就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你每天是怎么上学的?”是贯穿课堂教学活动全过程的主线,它是调动、激发和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活动的学习情景。课堂学习情景的创设不仅是语言学习氛围的渲染,还是激发学生乐学,获得健康的情感体验的过程。) 5.画一画 (1)从你家到学校要经过哪些地方呢? (2)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在黑板上贴上简笔画(红绿灯、小百货店、小桥、十字路口等) (3)谁能上来摆一摆?请你简单介绍一下吧。 (4)师:我们都很熟悉从家到学校的路线,能把这些画下来吗?(你们可以照图画,也可以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画,如果太难画,或者不会画,就用文字来表达吧!)看谁观察得仔细、画得清楚。 (评析:通过说一说、贴一贴、画一画引导学生回忆上学的路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分析上学路上的安全因素,为如何安全上学做好铺垫。) 三、师生共同总结 为了我们的安全,我们一定要远离危险,高高兴兴上学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教学反思 如果家里没有人,也要在家的附近等爸爸妈妈回来,不要离家太远。

2019-2020年七年级音乐 第五单元第二课时《轻歌曼舞》教案 人音版

2019-2020年七年级音乐第五单元第二课时《轻歌曼舞》教案人音 版 教学目标:1、通过深入学习歌曲《难忘今宵》再次体验歌曲中所表现的思想情感。 2、通过欣赏音乐《雷鸣电闪波尔卡》感受音乐情绪和音乐风格。 3、认识“波尔卡”这种舞曲体裁。 教学重点:欣赏音乐《雷鸣电闪波尔卡》。 教学难点:音乐创编活动的组织实施。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教学录音带、学生自制小乐器若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在《蓝色的探戈》音乐声中进入教室 2、师生礼仪 二、复习歌曲《难忘今宵》 1、教师钢琴伴奏学生齐唱。 2、欣赏其他歌唱家的演唱。 3、欣赏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最后节目《难忘今宵》(学生进一步体验歌曲抒发的情感)。 三、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 1、导入。(师:刚才进教室时大家听到的是什么音乐啊,生答:《蓝色的探戈》师:是的,这是一种含蓄、洒脱的舞会舞蹈音乐。那么今天我们将再来了解另外一种舞曲体裁的音乐→“波尔卡”) 2、播放三个音乐片段,(师问: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吗?生答后,师:这是一首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雷鸣电闪波尔卡》。那就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波尔卡吧) 3、“波尔卡”音乐知识介绍: 是一种起源于波希米亚的一种民间舞曲,这种舞曲的特点是:音乐轻快活泼、中速稍快的速度、多用二拍子。也有用三拍子的变体。其舞步有“单足弹跳步”和“脚跟脚尖轮流击地”等两种动作。 4、作者介绍: 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作曲家,有“圆舞曲之王”的美誉。他一生写了很多的舞曲。其中以圆舞曲为最多,他的代表作品有《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等世界名作。《雷鸣电闪波尔卡》是他作于1868年。作者意在表现一个令人高兴的节日里,人们聚集在一座金碧辉煌的大厅里。这时,外面狂风大作、雷鸣电闪、暴雨倾盆,而厅里的人们却舞兴正浓。 5、熟悉各节奏型 引子:5050┃5050┃5050┃50 a 7 6 ┃4 7 ┃4 7┃606 606 ┃6? XX ┃X X ┃X X┃X0X X0X ┃X. A 6 ┃54 32┃45 35┃25 15 ┃75 65 b X ┃XX XX┃XX XX┃XX XX ┃XX XX a 5 ┃1 3┃6 6.5┃4 75┃5 - ┃ B X ┃X X┃X X.X┃X XX┃X - ┃ b 60 50┃2.1 50┃60 50┃1.7 50┃ XX XX┃X.X XX┃XX XX┃X.X XX┃ 6、分段欣赏 ①引子②第一部分③第二部分④尾声 7、全曲欣赏(要求学生眼睛微闭) 8、其它波尔卡音乐MTV欣赏(拓宽音乐视野) 四、意境表演

九年级英语unit5教案电子版本

九年级英语u n i t5教 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与要点 1. 重点掌握并记忆与旅游这一主题相关的词汇和短语:one-way flight; round trip; Go straight along here. please come this way. have a good time; have a family meeting; talk about; go for our holiday; describe to do something; diving; on the island; press; by oneself等等。 2.能正确运用一些婉转提出建议的句式,联系实际,谈论未来的某一次活动:时间、地点、人物和某些具体事项。 3.掌握有关电脑方面的一些专用语,对电脑的部分程序操作能用英语表达。 4.能读懂有关flight的一些instructions,建立24时制的时间思维意识,以及登机的相关常识。 5.了解并掌握由if或whether及特殊疑问词引导的的宾语从句。 6.掌握方位词的用法,特别是介词的选用。 素质教育目标 1. 在第四单元的基础之上,认真掌握有关宾语从句的基本构成和用法。特别是由一些特殊疑问词引导的宾语从句。

2.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过的句型与词组短语进行有关的日常会话。 3. 让学生在学习时能体会到旅游的乐趣,并且让学生知道旅游也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好机会。能够运用所学句型进行与旅行相关的准备活动,旅游信息的搜集,加工以及谈论和表达旅游过程中的感受。 4. 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调动各种教学媒体,用以加强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与理解。 5. 认真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学习手段进行学习,鼓励学生多方搜集与旅游有关的信息,在课堂中进行英语表达,和同学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等。以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使部分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过的与旅游主题相关的词组、短语及相关句型谈论自己的旅游经历。 Lesson 17 Language Focus: 1. some useful expressions have a good time; have a family meeting; talk about; go for our holiday; describe to do something; diving; on the island; press; by oneself 2. the Object Clause Could you tell us how long we're going to away? Properties: Recorder: Overhead Projector; Pictures; computer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教案(20200528102137)

1.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计算及相关除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倍”是一个新 的概念,是一种数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初步建立倍的概念和简单的数学模型,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乘法的含义,拓宽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与能力,培养数感,为今后学习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等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2.教材为倍的认识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情景图,以此引导学生认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引出“倍”的含义;然后例3是引导学生用“画一画”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建构思维模式。 三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其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虽然已经有向逻辑思 维过渡的趋向,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直接联系,主要依赖具体形象思维。因此我把“倍的认识”这一知识,融合在学生的直观感受、操作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多种感官刺激中体验“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与促进“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思维模 式的建立。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在充分感知 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明白“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具体意义。 2.通过直观演示与操作,引导学生体验数形结合的方法,建立“几个几”与“几倍”之间的 联系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渗透“倍”与乘除运 算的关系。 3.通过画一画、摆一摆、说一说,丰富“倍”的表象,深化倍的认识,培养用数学语言有理有据地说明问题本质的能力。 4.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把“倍的认识”这一知识,融合在学生的直观感受、操作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多种感官 刺激中体验“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与促进“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思维模式的建立。 2.依据儿童心理学有关小学生思维特点的理论,直观演示法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自身心理结构 与小学数学知识结构不相适应的特点。灵活地运用多媒体让学生直观地建立“倍”的概念,加深其印象,验证操作结果,也便于比较。

二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案

二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安全教育计划 加强班级安全工作,是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和重要责任。我们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加大安全教育和舆论宣传力度,强化安全意识和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加强安全教育。以安全法规为重点,以安全意识为内容,针对本班特点,有计划,多形式地开展安全教育,不断增强学生自我防范意识,排除安全隐患。 一、加强安全教育。老师要通过班队活动、黑板报、晨会课等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游泳、食品卫生、防火教育。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山。安全教育要天天讲,时时强调。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明确,安全无小事,生命宝贵,一定要珍爱生命,防范未然。 二、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 1,健全请假制度。要求学生请假要事先写请假条,若情况特殊可挂电话请假。 2,健全点名制度。每节课教师都要点名,发现学生缺课,要及时与家长联系。 3,要有禁止学生下河游泳措施。 4,来校未放学要禁止学生走出校门口。 三,预防为主,狠抓教育。 1,每周一升旗,要强调安全,提醒学生时刻注意安全。并落实安全检查,排除不安全因素。 2,建立学生通讯录,随时联系,明确去向。 3,每期开展一次消防演练,提高学生自救能力。 4,师生齐抓共管,安全责任落实到人。 四,活动载体,深入人心。 1,开展安全知识竞赛,举办安全手抄报,安全知识大家知道。 2,班刊中要有一期安全专刊。 3,开展自救演练。 五,严格制度,加强教育。落到实处,杜绝事故,确保平安。 六、严肃课堂纪律。 1,按时上下课,不准迟到、早退或中途溜走。 2,不准随便调课,考试时不许提前下课或放学。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 简单的计算 第二课时 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简单的计算第2课时教学设计

怎样解决。 2.方案一:任选其中的两本,把价钱相加。 出示完图片后,引导学生列出正确的算式: 6+8=() 得出结果后,让学生和13进行比较得出:14>13。然后提问,这两书合不合适?说明了什么?让学生交流思考。 小结:14元比13元多1元,换一本比这两本杂志其中一本少1元的杂志。 动态演示,把《卡通世界》换成《连环画》后,然后让学生列算式进行计算观察所得出的结果最后得出结论:13元正好可以买《画报》和《连环画》。 追问:还可以怎样换呢?14 3种 兴趣,知道数 学在生活中 的价值。 自由选择两 本书然后让 学生根据摘 出的条件进 行比对。 发散思维,让 学生思考,在 自由选择的 两本杂志不 符合要求的 时候,应该怎 样准确快速 的调换。

让学生思考:换成比画报少1元 的杂志。 通过动态演示,然后让学生列算 式进行计算观察所得出的结果最后得 出结论:13元正好可以买《我是小学 生》和《卡通世界》。 过渡:我们随便选择的两本是这 样的,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有规律的把 可能的选项全部列出来呢?接下来我 们一起探讨一下吧。 2.方案二:先选定一本,然后按 顺序试。 (1)先选定第一本,然后出示动 态演示,让学生分一分看这样有几种 组合方法。 让学生进行分组后然后把它们的 价钱分别进行相加。 5元+6元=11元<13元 5元+8元=13元=13元 5元+7元=12元<13元 2种 1种 通过有规律 的挑选然后 让学生学会 怎样按照规 律给所需要 的物品正确 分类。 选定第一本 书后让学生 分类,发散学 生思维。 通过比较得 出正确结果。 选定第二本 书后,让学生

九年级英语unit5 教案

Unit 5 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 Section A(1a-2d) 1.重点单词:chopstick,coin,fork,blouse,silver,glass,cotton,steel,fair,grass,leaf,produce,widely,process,pack 2.重点短语:be made of,be made in,be made from,as far as sb. know,be known for 3.重点句式: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 —This ring looks nice.Is it made of silver? —Yes,and it was made in Thailand. What is the painting made from? How is tea produced? As far as I know,tea plants are grown on the sides of mountains. People say that tea is good for both health and business! 1.重点短语和句型 2.一般现在时态和一般过去时态的被动语态 一般现在时态和一般过去时态的被动语态 一、预习课本P33-34新单词并背诵,完成下面的汉译英。 1.筷子________ 2.硬币________ 3.叉子________ 4.衬衫________ 5.银器________ 6.玻璃________ 7.棉花________ 8.钢铁________ 9.展览会________ 10.草地________ 11.叶子________ 12.生产________ 13.普遍地________ 14.加工________ 15.包装________ 二、认真预习1a-2d找出下列短语和句型。 1.由……制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制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所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闻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些衬衫是用什么制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个指环看起来很漂亮。它是银制的吗? —是的,它是泰国生产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倍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抓好“标准”“倍”感深刻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2018年10月24日,观摩了小码小学梅杰老师执教了《倍的认识》示范课,现对本节课进行课后反思。 《倍的认识》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和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将通过对已学习的有关乘法的知识进行迁移获得“倍”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倍的认识比较陌生,有一定的难度。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本节课的设计和教学中体现了几个方面,让学生对“倍”的认识倍加深刻。 一、注重迁移,找准起点 “倍”的概念的建立是在学生掌握简单的乘法知识后进行演化学习的,它是依据乘法知识中“份”的概念扩展来的。简单地讲就是“几个几就是几倍”,是乘法意义的进一步发展。 二、注重操作,发挥主体 在探究新知教学中,教师充分创造机会,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摆一摆、圈一圈、画一画、比一比等学习活动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观察和操作能力。 三、注重教材,帮助理解 倍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建立和理解倍的概念,需要一个反复、持续的过程。在教学中,整合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提出了标准量变了倍数也变了。 四、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新课程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渗透方法,提高素养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和灵魂。教给学生思考方法、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未来发展服务。在巩固练习时的拓展都渗透了“变与不变”数学思想,让学生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中紧扣“倍”的本质,在变化的倍数关系中探寻不变的“几个几就是几倍”的本质内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数学思想的熏陶。同时,教师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四年级英语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教案

四年级英语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教案 Uni5 How much is it? The second class 教学目标: 1、听懂会说:“Can I help you? How much is this dress/...? It's colourful/...” 2、能在实际的情景中运用进行实际交际。 3、巩固复习第一课时所学单词和句子,引导孩子综合运用语言。 4、培养孩子购物要节约的观念。 【教学重点】句型:“Can I help you? How much is this dress/…? It’s colourful/…” 【教学难点】对新词的读音的指导和规范,如:“ninety-nine yuan.” 【教具准备】 1、单词卡片 2、配套的教学课件 3、学生带来的衣服实物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Teaching organization) T: Class begins. S: Stand up, please . T: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Ss: Good morning, teacher. T: Sit down, please. (二) 简介自己(Introducing myself) T:My name is Wang Hezhen. You can call me Miss Wang. Today I’m very happy to meet you here.(走下去和几个学生握手问好:Nice to meet you .)(三)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T: Ok. Now Let’s go over what we learnt yesterda y. 1) (出示单词卡colourful) Look at this card. Do you know this word? How to read? Ss: Colourful T: Yes, colourful. What’s the meaning ? Ss: 色彩丰富的 T: Good! 2) (出示单词卡pretty)Now look at this word .How to read? Ss: Pretty T: Good, pretty. What’s the meaning ? Ss: 漂亮的 T: Right. 3) (出示单词卡cheap)Now look at this word. Please read! Ss: Cheap. T: Yes, cheap. You are very good. What’s the meaning ?

九年级英语Unit5复习学案教案

九年级英语上Unit 5复习 It must belong to Carla 学习目标: 表示对当前发生的事情做出推测和判断学会做出推测和判断。 一、词汇 author作家 toy玩具 picnic野餐 symphony交响乐 optometrist验光师 appointment约会,约定 algebra数学,代数学 crucial关键的,致关重要的 count计,算 chase追逐,追赶

garbage垃圾 pretend装作 二、词组 1. belong to 属于 2. hair band 发带 3. because of 因为 4.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汉英词典 5. Oxford University牛津大学 6. use up 用光、用完 7. the only kid独生子,唯一的孩子 8. classical music古典音乐 9. make guesses做出猜测 10. outside our window在窗子外面 11. no more 不再

12. escape from逃离 13. be careful of留神、当心 三、日常用语 1. Whose volleyball is this? It must be Carla’s. She loves volleyball. 2. Whose French book is this? It could be Ali’s. She studies French. 3. Whose guitar is this? It might belong to Alice. She plays the guitar. 4. Whose T-shirt is this? It can’t be John’s. It’s much too small for him. 四、知识讲解 Section A: 1. If you have any idea where it might be, please call me. If you have any idea... = If you know... 意为“如果你知道……”。

二年级安全教育教案

二年级安全教育教案 Teaching plan of safety education for grade two

二年级安全教育教案 前言: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本教案根据教学设计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1.上学路上保安全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能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初步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珍爱生命。 2.能力目标 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在调查、访问过程中学习与人交往,尝试记录信息,并在体验活动中把信息转化为行动和经验;能够针对上学路上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培养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

了解上学路上的安全隐患,识记常见的交通标志和安全警示标志,了解交通安全常识,掌握与自己有关的交通规则;学会基本的防范技能。 二、教学准备 1.课件(《上学歌》、三种到校方式、《我能说“不”》) 2.简笔画(红绿灯、小桥、十字路口、公园、小百货店等)。 三、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 1.唱《上学歌》。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让我们一起唱一唱吧。 2.这首歌你喜欢吗?对,它写的都是我们小朋友上学的事。那么,你每天是怎样上学的呢? 3.经过概括,得出三种结论: 小朋友上学有的是步行,有的是坐自行车或电动车,还有的是坐公交车或爸爸妈妈自己开车送的。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二课时教案苏教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会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重点:进一步掌握从条件想起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难点:将本课学习的策略内化成自己的问题解决策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还记得是什么策略?(从条件想起)运用这一策略要注意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注意点。 小结: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新授 1.教学例2 出示教材第74页例2情境图,再看图说说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求什么?:提问:你能先在下面的图中填一填,再看图说说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吗?(小组讨论,填图)指名填线段图,集体交流知道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绿花有12朵,黄花的朵数是绿花的2倍,红花比黄花多7朵,要求红花有多少朵) 提问“根据地题材中的数量关系,你打算怎样解答?在小组内讨论后指名回答。 教师小结:可以根据前两个条件,先求出黄花有多少朵。求出黄花的朵数后,就能求出红花的朵数。 让学生列式,想一想怎样算,指名板演。 (1)黄花有多少朵?12×2=24(朵) (2)红花有多少朵?24+7=31(朵) 订正时提问:你第一步算的是什么? 2.教学“想一想”。 出示问题:如果“红花比黄花少7朵”应当怎样解答? 谈话: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说说自己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再解答。 学生装小组交流,列式解答。 12×2=24(朵) 24-7=17(朵) 展示学生装的讨论结果,集体订正,说一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3.比较,小结。 谈话:刚才的两个问题,都是从条件想直,再解决问题的。这两题的解答过程,有什么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Unit 5 教案

Unit 5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 单元话题In this unit, students learn to talk about what products are made of and where they are made. 单元语法Passive voice (present tense)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英语描述及询问物品的制作材料。 2.正确理解被动语态的用法及句子结构。 3.了解一些日常用品的制成材料,增加生活常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了解一些地 方知名产品或传统艺术品的制作过程以及制作材料,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爱国主义精神等素养。 学情分析 本单元通过了解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全世界的影响力,让学生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通过梳理句子主语与谓语的关系,与主动语态的对比,体会被动语态谓语动词结构的变化。在实际运用中熟练掌握被动语态。 第一课时Section A(1a~2d) 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重点单词 1.produce v. 生产,制造 2.widely adv. 广泛地,普遍地 3.process v. 加工,处理 4.pack v. 包装,装箱 5.leaf n.叶,叶子 重点词组 1.be made of/from 由……制成 2.be made in sw.在某地制造 3.the art and science fair 艺术与科学展览 4.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环境保护 5.grass and leaves 草地与树叶 6.be known for /be famous for 以……闻名 7.as far as I know据我所知8.on the sides of mountains 在山边上 9.for example 例如10.by hand 用手,手工 重点句式 1.—What's the model plane made of? ——这个飞机模型是用什么制成的? —It's made of paper. ——它是用纸制成的。 2. —What is the painting made from? ——这幅油画是用什么制成的? —It is made from cotton. ——它是用棉花制成的。 3.—Is this ring made of silver? ——这枚戒指是由白银制成的吗? —Yes, and it was made in Thailand. ——是的,并且它是在泰国制造的。 4. —Where is tea produced in China? ——在中国,哪些地方产茶? —It is produced in many different areas. ——在中国的许多不同的地区都出产茶叶。 课堂环节 §自主学习案

小学二年级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精选】

掌握一些自救自护的本领;珍惜生命,健康成长。下面是挑选较好的有关小学二年级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供大家参考阅读。 班会目的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学习家庭生活安全知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掌握一些自救自护的本领;珍惜生命,健康成长。 班会准备 1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有关家庭安全方面的资料。 2制作相关的课件。 3.黑板上用彩色粉笔书写“珍惜生命安全第一”八个美术字。 班会程序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家庭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下面就谈谈家居安全要注意什么: 二家居安全 1. 用电安全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电常识。 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电源。 2)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3)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 4)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直接救人。 2. 安全使用煤气

1)燃气器具在工作时,人不能长时间离开,以防被风吹灭或被锅中溢出的水浇灭,造成煤气大量泄露而发生火灾。 2)使用燃气器具(如煤气炉、燃气热水器等),应充分保证室内的通风,保持足够的氧气,防止煤气中毒。 三交通安全 1. 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2)集体外出时,要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 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4)穿越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 2. 交通安全:全国平均每天发生交通事故 1600 起 , 死亡 257 人 , 受伤 1147 人 , 直接经济损失 731 万。真是令人痛心。提醒学生们要特别注意交通安全,上放学时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要提高警惕,注意来往的车辆。及时消除交通隐患。 四校园内应注意的安全 1.防火:学校是人群密集的地方,防火是学校安全的重要问题, 1) 禁止在校园内玩火、放炮。 2) 上实验课要注意老师的要求,不要随意乱动药品。 3) 定期检查防火设施发现损坏应立即修复。希望大家能齐抓共管。共同参与到校园安全防范的活动中来。 2.防盗:保管好个人财务。不在教室上课时或下课期间要锁好门窗。坚决杜绝外来陌生人员进入校园。在外乘车或外出期间要看管好自己的钱财,对可疑人员要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意识,发现盗窃事件即时报警。 3.防校园暴力: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团结友爱。若存在分歧、矛盾要及时沟通化解,不要心存怨恨。若发现对方寻衅滋事应及时向有关老师反映情况,寻求学校的帮助。 五体育运动安全:

pep三年级上册英语第五单元教案

1 / 12 pep三年级上册英语第五单元教案 PEP英语三年级unit5Let'seat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能听说、认读本课所学关于食物的单词juice,egg,milk,bread。 2、听懂会说I'mhungry.Havesomebread. 3、能听懂一些简单的有关进食的指令语,并能按照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教学重点: 能听说、认读本课所学关于食物的单词juice,egg,milk,bread。 听懂会说I'mhungry.Havesomebread. 教学难点: 指示语中指示词的理解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单词的图片和单词卡,录音带。 教学过程: 、热身、复习 (1)日常口语会话展示。 (2)游戏: 学生做传球游戏,当音乐停止时,手中拿球的同学要到老师手中抽取一张图片,并大声说出图案的内容,说对的同学将可以拥有此图片。(图片内容为已学单词)

2、呈现新课 2 / 12 (1)教师播放本课时的教学,同时教师置疑:你们还记得第一课时中都有什么食物吗?学生凭借记忆说单词。 (2)教师不对学生的回答做过多评价,提示学生注意观察。T:ok.what'sonthetable?Let'sseetogether.Lookatitcarefully. (3)再次让学生说说都有哪些单词? (4)此环节学习食品单词egg,milk。 (5)认读词语的学习过程。屏幕上出现各种食物单词的英文拼写,每个单词与其相应的图案只见用线连接。目的是将单词的图、形、意相结合,学习单词。 (6)让学生打开书49页,听录音、指单词、读单词。 (7)教师只出示单词卡,学生认读单词。 3、趣味操练 (1)边听Let'sdo部分的录音边做动作。教师用动作演示并讲解eat,drink,havesome的意思。 (2)分小组比赛说、做Let'sdo部分的指令语。做得准确,说得清楚为胜。采用教师评和小组间互评相结合的方法。优胜组有奖。4,production 拿出单词图片用havesome请别人吃东西。 Homework 认读单词并在回家时实际操练havesome......句型。

2014年秋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倍的认识 教案

2014年秋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教案 一、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0-55页。 二、单元分析: “倍的认识”单元内容是在学习了表内乘法口诀和表内除法后出现的学习内容。一共三个例题,例题1通过让学生用笔圈一圈,数形结合的方式形象的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例题2,是以学生做教室清洁的为情境,根据所给的两个条件,通过画图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的思路。例3,是引导学生用画图理解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三、单元目标: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四、单元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五、单元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六、单元教学安排: 1、倍的认识(例题1,练习十一1、2) 2、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例题2,练习十一 3、4)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例题3,练习十一5、6) 3、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练习课(练习十一7、8、9、10、11) 第一课时倍的认识 教学内容:P50例题1,练习十一1、2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圈图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体验圈一圈、摆一摆的操作活动,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在操作活动中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能在具体情境中正确说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乘法口诀,教师引导倒背,选背。 因为我们中国独有乘法口诀,所以我们中国人在数学计算这一块是非常令外国人羡慕的。随着我们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是我们必不可少的知识。 二、新授 1、教师示范,学生初步感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课件出示P50图,学生看书上图,图上有什么? 数数各种萝卜各有多少? 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根,画黑板上,6根红萝卜有几个2根呢?我们用笔一起来圈一圈。 我们圈了几次?说明可以圈出3个两根,我们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板书在图

小学二年级安全教育教案免费下载.

第一课上学和放学 教学目的: 1、教育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 2、使学生平安上学和放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已经上一年级了,有的同学能够独自一个人或者和小伙伴上学、回家了,但是从家到学校的路上会有很多的危险,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安全,做一个让爸爸妈妈放心的好孩子。 二、教授新课 1、要遵守交通规则 (1)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交通规则? (2)看来同学们知道的还不少,老师总结一些交通规则。 (3)齐背“红灯停、绿灯行”的安全儿歌。同学们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要抢红灯。 2、坐车时不要抢座位 (1)你们每天是怎么上学来的?有几个同学使自己坐公共汽车上学来的,你们能说说坐车时要注意什么吗? (2)师生共同总结坐车时应该注意的安全。 (3)分组表演“坐车上学的路上” 3、不要在街上打闹或者游玩 (1)我们中午或者晚上排队回家,在路上除了遵守交通规则,还要注意些什么呢?

(2)有的同学比较贪玩,看见街上很热闹,就想去玩一会儿,你们说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3)为了减少发生危险的可能,放学后一定要早早回家,不要在街上游玩。 4、要远离高空危险物行走 (1)我们在上、下学的路上,经常看到一些广告牌、电线等,这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2)为了防止砸伤,我们一定要远离这些高空危险物,尤其是在刮风下雨的天气,最好能绕行。 三、师生共同总结 为了我们的安全,我们一定要远离危险,高高兴兴上学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第二课认识交通标志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一些交通标志。 2、了解这些交通标志的作用,遵守交通规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平平是一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了。一天,他在爸爸的陪同下来到学校,爸爸教了一首儿歌给平平。 2、一起背儿歌“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警示要看清;过马路,左右看,交通规则记心中。” 二、教授新课 1、交通信号灯 (1)同学们,过马路的时候你们注意过交通信号灯吗? (2)谁说说交通信号灯是什么样子的? (3)你们知道这三种不同颜色的信号灯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吗? (4)老师给大家讲解三种颜色信号灯表示的不同意思: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通行,黄灯表示警告。 (5)我们在上学的时候,应该怎么根据各种颜色的信号灯安全的过马路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个问题,互相补充,然后各组选出代表汇报。 2、认识交通安全标志 (1)出示几种交通安全标志让学生辨认。(2)人行横道是专门为行人设置的安全通道,行人走路要走人行横道。没有人行横道的地方,要靠路边行走,一定要注意前后左右的车辆,否则容易发生意外。

音乐七年级下人教新课标第五单元环球之旅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欣赏《德涅泊尔河掀起了怒涛》、《阿尔卑斯牧场》、《丰收之歌》、《玛莱卡莱》、《弗拉门戈舞曲》、《玛组卡》、《霍拉舞曲》、《苏格兰风笛》。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乌克兰民歌《德涅泊尔河掀起了怒涛》、瑞士民歌《阿尔卑斯牧场》、丹麦民歌《丰收之歌》、意大利民歌《玛莱卡莱》、与西班牙《弗拉门戈舞曲》以及苏格兰风笛曲,体味欧洲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意蕴与不同的风土人情,培养青少年对不同文化尊重和热爱的品格。 教学过程: 1、通过复习演唱上一节课《乡村花园》,吧学生带回欧洲音乐的氛围中来,从主动演唱到主动聆听,进入到较深层次的感受音乐。 2、听赏歌曲《德涅泊尔河掀起了怒涛》。 3、《阿尔卑斯牧场》。 (1)用提问与讲解了解瑞士民族音乐以及阿尔卑斯风土人情。 (2)分析《阿尔卑斯牧场》的调式、调性、基本结构。 (3)采取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讲述这首民歌的基本情绪。 4、《玛莱卡莱》 (1)欣赏当代意大利着名歌唱家帕瓦罗蒂演唱的这首意大利民歌的音像带(比如三大男高音紫禁城音乐会录像带或录音带),让同学们谈谈听后感。 (2)讲述介绍意大利那不勒斯人文风景的小资料(图片)。 (3)分析这首歌曲的旋律变化与歌词情绪变化的内在联系。 (4)结合欣赏作曲家托斯蒂的其他一、二首精美的意大利民歌,如《悲叹小夜曲》、《夏夜的月亮》等。 5、弗拉门歌舞 (1)欣赏一般弗拉门戈舞曲后观赏舞蹈图片(或教学幻灯片)。 (2)讲述弗拉门戈音乐舞蹈的几种类型。 6、妈祖卡 (1)欣赏肖邦的钢琴曲——玛祖卡。 (2)介绍着民音乐家波兰“钢琴诗人”肖邦及其作品。 (3)介绍玛祖卡舞曲的音乐特点及舞蹈特征。

仁爱版九年级英语下册unit5 topic1 sectiona 教案-新版

Unit5 Topic1 SectionA 教学设计 Ⅰ. Material analysis 本课是九年级第五单元第一个话题的第一课时,主要活动为1a和3。以Susanna来到北京与父母团聚作为切入点引出本课的学习,了解我们伟大祖国的名山大川和其它旅游胜地。我们将学习用that/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准确地描绘这些名胜古迹。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认识到听前预览的重要性,提高自己的听说技能,同时更多地了解我们伟大祖国的悠久历史,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 Ⅱ. Teaching aims 1. Knowledge aims: 1) Words and phrases: a great number of, fetch, introduce, strange, lie in, height 2) Grammar: 掌握that /which 引导的定语从句的用法。 3) Functions: 描述风景名胜。 2. Skill aims: 1)能听懂有关谈论中国名胜的对话,并能够提取有用信息。 2)能用英语谈论中国的一些名胜古迹。 3. Emotional aims: 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培养其乐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在共同合作中完成学习任务。 2) 热爱孕育了无数名山大川的伟大祖国。 4. Culture awareness: 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和名胜古迹的地理位置及特色。 5. Learning strategies: 1) 学会有效地进行听前预览,预测将要听到的对话的内容,避免相似信息的干扰。 2) 搜集相关资源,积累更多的知识。 Ⅲ. The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 points 1. Words and phrases: a great number of, fetch, introduce, strange, lie in, height 2. Sentences: 1) There are many places of interest which attract millions of touris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every year. 2) Among them, the Changjiang River is the longest one and the second longest is the Huanghe River. 3) I can fetch you Guide to Chin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