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第3课《魔法师的弟子》教案

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第3课《魔法师的弟子》教案

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第3课《魔法师的弟子》教案
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第3课《魔法师的弟子》教案

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第3课《魔法师的弟子》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音乐体裁交响诗与管弦乐队的组成。

2、引导学生通过聆听乐曲,感受乐曲所表达的内容,从而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听辨能力与想象能力。

3、通过聆听,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聆听,感受音乐所表达的内容。

教学难点:

交响诗、管弦乐队的构成,听辨乐曲中个别乐器的音色。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音乐,而且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听一听,是什么乐曲?——《彼得与狼》。

2、《彼得与狼》的音乐体裁是什么?——交响童话。

3、用什么乐队来演奏交响曲?——管弦乐队。

4、请说说管弦乐队的构成。

二、揭题:

1、今天,我们要来欣赏交响乐中的另一种体裁——交响诗。

2、交响诗是类似于交响童话的一种体裁,我们知道交响童话就是用交响乐的形式来给我们讲述童话故事,那交响诗也是跟交响童话一样用音乐来给我们讲故事,但因为交响诗所讲述的故事会具有一定的魔幻、神奇、浪漫的色彩,所以才把它称之为“诗”。那么,我们今天要来欣赏的是什么故事呢?——《魔法师的弟子》

三、分段欣赏《魔法师的弟子》:

1、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古老的城堡(课件),请随着音乐去看一看,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城堡?——聆听(神秘、安静、可怕)

2、在这个城堡里住着一位老魔法师,听一听,他是一个怎么样的魔法师?——聆听(可怕、法力高强)

3、这个魔法师有一件宝贝,是一个小扫把,只要对这个小扫把念动咒语,它就会帮你做任何事情,我们来听一听,这是一个怎样的小扫把?——聆听(调皮、可爱、活泼)

我们看到小扫把的乐谱上有许多什么记号?(顿音记号)顿音记号的作用是什么?(跳跃、有弹性)显得小扫把非常的调皮、可爱。

让我们来哼唱一下扫把的旋律,注意休止符要空出来,先听老师来哼唱一遍——齐唱。4、城堡里除了魔法师与这个小扫把之外,还住了一个人,它就是魔法师的小弟子,虽然,他做了魔法师的弟子,但是魔法师却从来不教他魔法与咒语,每天都让他干许多的粗活,其中,最辛苦的就是挑水了,城堡里有一个大水缸,师傅每天都让弟子去河里挑水把水缸装满,所以,小弟子每天都非常地辛苦,但他却很想学法术,所以,他每天都趁着魔法师念咒语时偷偷地学上几句,有一天,魔法师有事出去了,城堡里只剩下了小弟子一个,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样?想做什么?——学生答。

5、对,小弟子他偷出了扫把,用自己偷学来的咒语让扫把帮自己挑水,来听一听,他成功了没有?——聆听。

6、小扫把开始劳动了,水缸里的水发生了什么变化?用动作来表示。——聆听并做动作表示水满起来的状态。

7、水满起来了,小弟子可高兴了,继续让扫把打水。——聆听。

8、小扫把不停地打水,听一听,这时,音乐里多了那种声音?这种声音的加入说明了什么?——聆听(水已经往外面溅出来了)。

9、水已经不停地往外面溅出来了,小扫把有没有停止打水呢?

10、此时,小弟子心情怎样?如果你是他,你会想什么办法让小扫把停下来?——学生答。听一听,小扫把是怎样处理的?——聆听(用斧子将扫把劈得粉碎)。

11、将扫把劈碎后,看看,可怜的扫把怎么样了?请根据你听到的音乐往下编故事。——聆听,编故事。(被劈碎的扫把的碎片又变成了一个个的小扫把,一群扫把一起去打水,城堡里的水不停地往外面溢出来了)。

12、听一听,这时音乐在表现水满时加入了什么乐器?说明了什么?——聆听(加入了钹,说明了城堡里已经洪水大作,巨浪翻滚了)。

13、此等场面,究竟该如何收场呢?——学生答(师傅回来收拾残局)。请听一听,师傅是何时回来的,你听到师傅回来了,请举手表示。——聆听。

14、师傅回来后,音乐戛然而止,一切恢复了平静,此时小弟子心情怎样?有什么反应?(聆听弟子的反应——惭愧。)

15、虽然小弟子已经很后悔,很惭愧了,那你们觉得平息灾难后的师傅他会有什么反应?(聆听师傅的反应——严厉地惩罚了弟子。)

16、故事讲完了,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那么,在音乐中我们把故事的起因叫做什么?(序奏)经过叫什么?(主曲)结尾叫什么?(尾声)。

17、最后,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首交响诗的作曲家——迪卡斯,他还有许多其他的作品,今后我们有机会可以再一起聆听,欣赏。

18、迪卡斯的这首交响诗《魔法师的弟子》其实是选自一部卡通影片《幻想曲》,接下来就请大家欣赏影片。

19、通过这节课大家学到了什么?——学生答。

三、教师小结:

从这个故事里同学们学到了什么?课下和同学们互相交流,一起进步!

附送:

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第3课添画人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系列。通过本课学习人物半身像和头像的表现方法,根据提供的人想的一半,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利用线描、色彩的方法生动的表现人像的另一半。本课在创新思维方面的训练点是发散思维训练。【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人物头像的基本结构和特征。

2、能力目标:学习人物头像的画法,运用发散思维添画人像。

3、情感目标: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赏和了解人物头像的表现方法,学习利用头像的一半创造性地添画另一半。

【教学难点】发散和想象,运用不同方法进行表现。

【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人物头像图片、绘画用具。学生:人物头像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展示学生优秀作业,引出课题——添画人像。

根据作品简单分析添画人像的方法。

引发兴趣,简单了解作业方法。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了解画人物头像的基本方法。

二、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欣赏课件人物头像。

(1)分析人物头像的表现方法。

(2)五官有什么特征?

根据教学课件中提供的人物头像,分析头像的表现方法,分析人物五官特征。初步了解画人物头像的基本方法。

2.播放教学课件。

人物头像切割图——展示添加过程。

提出问题:

(1)你对片中哪些地方最感兴趣?

(2)添加部分运用了哪些方法?

(3)添加部分有哪些地方体现了想象和夸张?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观看教学课件,启发学生回答问题。从而了解作业方法,学习运用想象和夸张的方法进行表现,启发和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大胆进行表现。

3.布置作业要求:

利用正面人物头像图片,剪成一半贴在作业纸上,可以采用与图片相同的方法或其他方法添画人像的另一半。组织学生交流:

你准备利用什么方法?怎样表现?

4.了解作业方法。

交流:如何利用图片的一半,添画人像另一半,交流准备采用的表现方法。明确作业要求,准备按要求完成作业。通过交流相互启发,进行构思。

5.教师演示。利用实物投影演示:

(1)利用线描的方法添画人物头像的一半。

(2)展示并分析相同的一幅画,分别利用油画棒、水粉、黑白画等方法进行表现的艺术效果。

观看教师演示,学习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表现。观察和体验不同的艺术效果。了解、掌握表现方法。

三、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书中的学生优秀作品。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书本中优秀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在表现方法上大胆创新,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1.看书第18页和第19页。问题:

(1)人物头像有什么特征?

(2)利用了什么方法进行添加的?

(3)添加部分有哪些是值得学习的?哪些地方是应注意改进的?

2. 看书并分析:作品在方法上、形象上是怎样体现创新表现的。

四、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视辅导。

教师辅导要点:

(1)图片切割方法和粘贴位置。

(2)工具的选用。

(3)创新的表现。

(4)根据学生的水平差异进行不同程度的有针对性的辅导。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进行艺术实践。鼓励学生个性的发挥和表现。

五、欣赏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组织学生评价作品。

(1)展示作品。

(2)根据作业要求进行评价。

2.教师点评,课堂小结。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

3、草虫的村落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写的是在田野里,作者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 在“草虫的村落”里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他看到了茂盛的森林——细密的草丛; 看到了迷失在森林里的游侠——一只黑甲虫;看到了散布在森林边缘的村子—— 草丛周围的虫子的洞穴;看到了大街小巷中美丽的南国少女——花色斑斓的小圆 甲虫,还有经过长途旅行到此来访的庞然大物——蜥蜴;看到了奏出灵泉般音乐 的演奏者——一群振翅鸣叫的甲虫;还看到村民们行色匆匆的劳动生活。作者以 他丰富的、独特的想象力,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生动的草虫世界,使我们感受到作 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那颗不曾泯灭的童心。 二、学情分析: 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圈点勾画、批注及编写文段序号。 2、通过独立思考、深情朗读、小组合作,抓住文中的具体词语和句子,通过联系生活来想象。 3、认真研究学案,独立思考,限时30分钟完成;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教学目标: 三、知识与能力目标: 1.正确读写“静谧、小巷、音韵、勤勉、庞然大物”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喜欢的语句。 方法与过程目标: 体会作者怎样用心观察大自然,怎样通过丰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与大自然为友,感悟自然中花鸟虫鱼、山川草木的生命与灵性,与大自然进行“心 灵对话” 四、教学重点: 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灵的那一片爱恋之情。 五、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并如何运用丰富的想象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六、授课类型:讲读课文 七、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夏日里的虫鸣声;大自然的图片;摘 抄卡等。

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第三课

教师集体备课教案Unit 3 Shopping at a Store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用选择疑问句,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 学习有关购物的表达方式。 2、过程与方法: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 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活动, 鼓励学生大胆运用自学、合作、以生代师。充分调 动他们积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在各种情景中运用购物情境中的 相关表达,更好地体现语言的交际功能和交际策 略,如:How much is it That shirt looks good on you等。 二、重点难点:重点词汇:shirt purple gray try on too small bigger biggest look good 重点句式:Which do you like better ,the purple one or the gray one I like the purple one better How much is it That shirt looks good on you。 三、教学准备:磁带,录音机,单词卡片。 四、课时安排:第5课时 五、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Step1、 Warm up Greeting打招呼。结合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与实际 情况,展开情境真实且与本课内容紧密相关的对 话语,示例:T:You look beautiful today. I think your shirt is very nice. S:Thanks. I like this shirt very much. Step2 、 Presentation 教师 备注及反思

【精选】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课文重要知识讲解

【精选】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课《古诗词三首》课文重要知识讲解 一、作者简介 孟浩然,唐代诗人。汉族,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字浩然,存诗260多首,多为五言律诗。风格以清旷冲淡为主,但冲淡中亦有壮逸之气。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二、生字组词 德dé(美德、德行、品德) 鹊què(喜鹊、鹊桥、声名鹊起) 蝉chán(蝉联、金蝉、蝉蜕) 三、多音字 宿sù(宿舍)xiǔ(一宿)xiù(星宿) 四、译文 1.《宿建德江》:把小船停靠在雾气弥漫小洲边,夕阳西下漂泊的旅客更添惆怅。原野空旷天幕低垂在树林后边,江水清澈倒映出明月伴我身旁。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山路一转,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他的眼前。 五、问题归纳 1.《宿建德江》这首诗写的是怎样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发现的? 《宿建德江》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写了寒江、小舟、孤月、独客、老树、旷野,通过写暮宿建德江畔所见之景,抒发自己的孤寂情怀。 2.《宿建德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宿建德江》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抒发自己的孤寂情怀。 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 描写的是夏季的景象。描写的景物有黑云、雨、风、湖水。 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诗中的比喻有什么作用? 诗用“翻墨”写出云的来势,用“跳珠”描绘雨的特点,说明是骤雨而不是久雨。“翻墨”与“跳珠”的比喻新颖而生动,绘色绘声绘形,极为传神。 5.《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诗人在黄沙岭道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写黄沙岭夜里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的情景。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描写,写出夏夜的山村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6.《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突出了诗人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六、课文主题 1.《宿建德江》诗人通过写暮宿建德江畔所见之景,抒发自己的孤寂情怀。全诗的艺术特色:此诗写羁旅愁思,情景相生,风韵天成,富有艺术美。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描写的是夏季的景象。描写的景物有黑云、雨、风、湖水。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的情感。 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描写的是夏季的景象。描写的景物有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作业本第3课答案

3桃花心木 、根据注音,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 y eng 遭( 殃) ( 央 )求 ( 秧 )苗 wei 枯( 萎) ( 委 )员 ( 萎 )缩 du cn 绸( 缎) 片 ( 段) ( 锻 )炼 f an 三( 番) 五次 (翻: ) 来 :覆去 、看拼音,- 写词 语。 k u w e ch a y e g du cn li c y 1 f a n (枯萎 )( 插 秧 ) ( 锻 炼) (一番) b o b o sh 盹j 1 u 盹f eng b c o y u (勃勃 生 机) ( 狂 风 暴 雨) 三、根据意思,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下来。 1、没人能说出其中的奥妙。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2、 没有任何原因。 3、 言辞诚恳,情意深长。 4、 依靠别的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 四、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语。 (高大)的树 (独立自主)的心 (百年)的基业 (笔直)的树苗 五、品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 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 老天下雨 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 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 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 题了。” 他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能比较经得起 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 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1、 读画线的句子,注意其中加点的词语。对于树来说, “不确定”指的是 老天下雨是算不 准的:对 于人来说,“不确定”指的是 生活给予的困难和帮助都是没数的 。树要学会在 “不确定”中 找到水源、拼命扎根 :而人则要在“不确定”中 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 这是一种 借物喻人 的写法。 2、 联系生活实际,你要想到哪些生活中的“不确定”?我们又应该怎样面对这些“不确定” 呢? (莫名其妙) (无缘无故) (语重心长) ( 依赖 ) (奇怪)的人 (巨大)的能量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3第三课我们是公民教案

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 3.公民意味着什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知道公民的身份从何而来以及什么是国籍。②认识居民身份证并懂得 它的作用和重要性。 2.能力目标 培养树立学生的公民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能维护中国公民的形象。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 (1)课件展示不同身份人群的图片。 (2)谈一谈你是怎么理解中国人,美国人等不同身份的。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的第一课《公民意味着什么》。 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1、知道公民的身份从何

而来以及什么是国籍。2、认识居民身份证并懂得它的作用和重要性。 2、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精讲点拨。 1、课件出示第23 页的知识窗。交流:你知道国籍是什么?它是怎么 获得的? 2、认识身份证。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个小卡片,它能代表我们的身份,那就是身份证。 一: 先说一说身份证是什么样子的?居民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印有哪些信息?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是什么。 --- 公民身份证号码 二: 了解身份证号码的不同含义。 公民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 第1--6 位是地址码,7---14 位为出生日期码,15---17 位为顺序码,第18 位为校验码,如果校验码为10,则用x 代替。 3、三: 公民身份证的有效期。(课件出示课本25 页相关链接) 4.身份证用处知多少? 住酒店办理住宿登记机场办理登机手续在邮局邮寄物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古诗三首》解析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古诗词三首)解析 古诗词三首 一、 宿(sù)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bó)烟渚(zhǔ), 日暮客愁新。(全诗围绕一个“愁”字,表达了诗人的羁旅愁思。)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1、注释 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省)的一段。 移舟:划船靠岸。 泊:停泊靠岸。 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客:诗人自己。 野旷:原野空旷。

天低树:天低于树,天比树低。 2、诗人简介 孟浩然,字浩然,世称孟襄阳,唐代诗人,以写山水田园诗为主,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因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 主要作品有《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等。 3、多音字 宿(1)sù宿舍、住宿(2)xiǔ一宿、半宿(3)xiù星宿、二十八宿 泊(1)bó漂泊、淡泊(2)pō湖泊、血泊 4、易错字词 宿、建、德、舟、渚、暮、旷、低 5、诗文翻译 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小洲边,日落时分使我又增添--份新的哀愁。 原野空旷,放眼望去,远处的天空好像比近处的树还低,江水清澈,俯身观看映照的月亮离我那么近。 6、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这两句触景生情,写出了江边烟雾茫茫的时空环境,又引出日暮无归的莫名惆怅。 7、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两句借景抒情,由远及近描绘了一片辽远清旷的江色,勾起了诗人远离家乡、旅居在外时的孤独伤感和思乡之情。

8、诗文总结 写了诗人停船夜宿建德江边时看到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和感慨人生的复杂心情。 二、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juǎn)地风来忽吹散(sàn), 望湖楼下水如天。 1、注释 望湖楼:又叫看经楼,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边。 2、诗人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大文豪,世称“三苏”。其诗词清新豪放,善用夸张和比喻,在艺术表现上独具一格。 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3、多音字 卷(1)juàn试卷、卷宗(2)juǎn卷纸、卷筒 地(1)dì土地、种地(2)de飞快地跑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练习题

3.草虫的村落 1.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里,很多的黑甲虫村民,()地往来。那只英勇的黑甲虫,走进了村子。我看见在许多同类虫子中间,一只娇小的从洞里跑出来迎接远归者。它们()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 我看得出草虫的村落里哪是街道,哪是小巷。大街小巷里,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披着俏丽的彩衣。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中间,它们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投以好奇的目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看啊!蜥蜴好像忘记了旅途的劳倦,它背着几个小黑甲虫,到处参观远房亲戚的住宅。 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它们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我的目光顺着僻静的小路探索,我看到“村民们”的劳动生活了。它们一队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一定是很远很远的地方吧?现在它们归来了,每一个都用前肢推着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行色匆匆地赶着路。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和近义词。 静谧()()娇小()()勤勉( )( ) 僻静()() (2)从画线句子中,你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四字词语。 (4)“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它们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句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A.解释说明B,声音延长 C.表示转折 (5)从上文中找出最能表现作者奇异想象和独特感受的语句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你能想象一下它们可能在交流些什么吗?把它们交流的内容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辨字组词。 巷()烤( ) 勿() 港()拷()匆() 庞()斓()凑() 宠()澜()奏()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第三课课文 (2)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第三课课文 草虫的村落 目录 1课文 1.1课文简说 1.2词句解析 1.3课前准备 1.4作者介绍 1.5课文生字 课文 《草虫的村落》 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 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小的草茎变为粗大的森林。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你看它虽然迷了路,仍傲然地前进着。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一条路。我目光跟着它的脚步,它走着,走着,一路上遇到不少同伴,互相打着招呼。我真想也跟它们寒暄一下,可惜我不懂它们的语言。 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里,很多的黑甲虫村民,熙熙攘攘地往来。那只英勇的黑甲虫,走进了村子。我看见在许多同类虫子中间,一只娇小的从洞里跑出来迎接远归者。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 我看得出草虫的村落里哪是街道,哪是小巷。大街小巷里,花色斑斓的小圆虫,轻俏地披着彩衣。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中间,它们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伫足痴望。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看呵!蜥蜴好像忘记了旅途的劳倦,它背着几个小黑甲虫,到处参观远房亲戚的住宅。 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它们差不多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我的目光顺着僻静的小路探索,我看到“村民们”的劳动生活了。它们一队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一定是很远很远的地方吧?现在它们归来了,每一个都用前肢推着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行色匆匆地赶着路。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课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课《草虫的村落》识字与写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分析: 1、认识并会写“谧”、“巷”、“俏”、“逗”、“庞”、“烘”、“烤”、“韵”、“勤”、“勉”、“吻”11个生字。 2、教会学生使用正楷字体书写本课生字,了解每个字的间架结构。 3、纠正学生不良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对汉字的书写兴趣。 教学重点分析: 1、通过拼音认识本课新字,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2、观察字的间架结构,指导学生书写时注意字的笔顺,把字写端正。 教学难点分析: 1、理解字的意思,并会组词。 2、让学生知道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占得位置。 学习者分析: 本班共有47名学生,占30%的同学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能正确地按字的笔画笔顺进行书写,占20%的同学写字清晰,整洁,但写字时没按笔顺进行,剩余的部分同学写字较潦草,写字变成了“画”字,因此在教学中我将挤出一些教学时间严格要求学生的书写,重点培养一下学生的书写习惯,以提高同学们的书写兴趣。字的规范程度往往与学生修养有关,字规范了,修养提高了,那语文教学的任务就完成了一半,严格要求学生写好字是我将一直坚持做下去的任务,相信会取得好的效果。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观察过虫子吗?你们看到过“草虫的村落”吗?“草虫的村落”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新课文来了解一下。 揭示课题:草虫的村落 二、学习新课中的生字、新词。

在了解课文内容之前,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本课的生字,好吗?(生:好。) 1、师出示小黑板上的生字,指导学习生字。 (1)观察小黑板上的生字,看看有写错的吗?(没有) (2)全班齐读生字两遍,找出自己觉得难写的字。 (3)师要求学生在练习本上写一写这些生字,对自己觉得难写的字多写几遍。 (4)学生说说哪些字最好记,是怎么记的。哪些字难记,提出来,看看该怎么记,教师加以指导。 (5)分小组朗读生字,读得好的加以鼓励。 (6)师纠正个别字读音,注意平舌、翘舌及前鼻韵、后鼻韵的读法。 (7)用开小火车的方式读生字,师加以鼓励。 2、写字。 (1)学生先观察这几个字的结构,注意关键笔画的位置。 (2)师讲解每个生字的结构,并在黑板上板书出较难写的字。 (3)生用手指一指难写字的笔顺笔画,然后在《写字》书上书写生字。 (4)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写字的姿势。 (4)对比一下先前在练习本上书写的和《写字》书上书写的,看有什么区别。(5)同桌互相评一评,教师巡视指导。 (6)展示学生作业,给予评价,好的加以鼓励。 3、组词。 (1)生关上书,师随机指一个生字,进行组词。 (2)组完词后,要求学生选择每个生字组出的新词(一个),在练习本上抄一遍。 (3)选几名学生读出他所组的词。 (4)随机抽一些词语进行解释,进一步掌握新词的意思。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古诗词三首》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会写3个生字;会写“翻墨、白雨、社林”等词语。 3.借助注释理解诗意,读懂古诗,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会写3个生字;会写“翻墨、白雨、社林”等词语。 教学难点: 借助注释理解诗意,读懂古诗,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画面,并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唐时明月宋时风。 同学们,在我们伟大祖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很多诗词,尤其唐诗宋词居多,你知道有哪些吗? 学生自由表达。 2.走近作者。 预设: (1)孟浩然:唐代诗人,他的诗意山水突出自然,充满对人生的依恋。情调健康明朗,语言朴素清新。 文学成就:他与王维合称“王孟”。 代表作品:《春晓》《过故人庄》。 (2)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文学成就:诗词歌赋成就颇高,善书法绘画,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罕见全才,

“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代表。 主要作品《念奴娇》《水调歌头》《赤壁赋》。 (3)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 文学成就:艺术风格多样,豪放为主。 代表作品:《清平乐》《破阵子》。 (4)对这几位诗人词人你还有哪些了解,对他们的作品有哪些了解,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诵读吧。 3.同学们,让我们跟随着诗人一起走进诗词,欣赏壮丽的景观吧。 二、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德、鹊、蝉。 1.领读生字,注音拼读。 2.观察每一个生字的特点,看一看谁最先记住这些字。 3.通过猜谜语、形近字、多音字等方式识记生字。 (1)同音字:暮。 (2)多音字:行。 (3)图片识字:鹊、蝉。 (4)通假字“见”。 三、整体感知 1.听老师范读诗歌,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自由朗读三首诗。 出示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读出节奏。 (2)画出难理解的字、词。 (3)想象美的画面,体味表达的情感。 3.依次出示诗歌,指导学生读好节奏。 预设: 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作文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作文(主题:互相关爱) “叮零零……”,随着一阵阵清脆的铃声响起,老师宣布我们下课了。并叮嘱我们说:“暴风雪马上就要来临了,你们要赶快回家,不能在路边逗留玩耍,一定要注意安全!”我和同学们听完后马上收拾好书包,跑出了教室。 来到路边,我看见天空中乌云滚滚,路上人来人往,都急着往家里赶,我也加快了脚步。当我走到一个“十”字路口时,突然,一位骑自行车的叔叔把一个小女孩撞倒在地,他看见没人注意就赶快骑车溜走了。我看见那个小姑娘的脚擦破了皮,并且有血迹渗出来了,小姑娘一下子被吓得哭了起来。路上的行人也没有去理会她。我觉得她好可怜就连忙走过去,用妈妈给我装在书包里的手巾纸帮她擦血迹,她一边哭一边叫:“疼!疼!好疼……!”我说:“你忍着点儿,擦干净了我就送你回家,你住在哪里呀?”“在世纪广场”她哽咽着说,“真巧呀!我也住在那里。”我擦好了就扶着她一瘸一拐地回家去。 终于走到了她家门口,她告诉我到了,我帮忙敲了敲门,小姑娘的妈妈把我们迎了进去问清了原委,并连忙向我道谢,还拿出糖果和饼干给我吃,我很不好意思就赶快回家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虽然天空一片灰暗,但是我还是感到心情格外的愉快。因为我今天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同时明白了帮助他人,才能快乐自己!我希望每个人都能献出一点爱心,千万不能像那位叔叔那样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 诚信与善意的谎言 有人说,做人要讲诚信,不能撒谎,有人则认为,生活中有时也需要“善意的谎言”的,那就让我给大家议一议吧! 是的,做人确实要讲诚信,不能欺骗,比如说:两个同学的关系非常好,一个同学对另一个同学说出了一直存在于心中的秘密,而那个同学已经答应了替他保守秘密,不再告诉任何人。然而,那一位同学却对其他人说出了替好朋友保守的秘密。当秘密到处传播后,再次落入他好朋友的耳中时,不但两人失去了友谊,还失去了好朋友对他的信任。这说明了:不论何时何地,做人都要讲诚信的。 不过,在生活中,有时还存在着一些“善意的谎言”的。比如说,甲同学偷走了乙同学的笔却又因为保护别人对自己的信任,把偷来的笔放进丙同学的书包里,让大家都认为是丙同学偷的,自己又对此表现得若无其事。不过,最后,甲同学把真相告诉了老师,老师不想让同学们失去良好的友谊,就使用“善意谎言”的手法对大家说:“乙同学的笔掉在地上,我开始以为是丙同学的,就把笔放进丙同学的书包里。”这不但不使同学们失去友谊,还让大家互相更信任了。所以,生活中,有时还需要一点儿“善意的谎言”的。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课课文讲解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课课文讲解 ——《草虫的村落》教材解读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作者以别具一格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次奇异的游历,使我们感受到作者在神游这个想象世界中所透射出来的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感受到他与小生命交流中所体现出来的那颗晶莹剔透的童心,感受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浓浓的生活气息。这是一篇散文,它在表达上颇具特色。作者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一个草虫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具体如下:(1)丰富的想象。作者看到一只孤零零地在草丛中爬行的小虫,把它想象成了一位“游侠”;看到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把它们想象成“南国的少女”;看到振动翅膀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音乐家”;看到推着食物行走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从远方归来的“劳动者”……丰富的想象,赋予小甲虫以勇敢、勤劳和智慧的特质,从而使一只只美丽的小甲虫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 (2)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村落,原本是人聚居的地方,而课文中,作者赋予草虫人的生活形态。草虫的村落,其实无非就是草虫居住的洞穴,但在作者的眼里,它和人类的生活天地没有两样。那里有街道,有小巷,还有形形色色的人们,它们不仅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更有着高雅的艺术追求,它们不但会享受生活,还会创造生活。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灵的那一片爱恋之情;二是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并如何运用丰富的想象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这也是教学本课的重点。 二、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①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这是开篇的第一句,一个“又”和一个“躺”字,点出作者与田野不寻常的关系,正是有了这种与田野的特殊情感,才会如此关注田野中的小生命;“静谧”不仅是环境的清幽,更是心境的宁静,在这样的环境与心境中,作者才与大自然相融为一。作者摆脱了尘世的纷扰和喧嚣所带来的心灵重负和枯寂,使自己的身心重新融于大自然之中,这样才有了他对草虫村落的这一次奇异的游历。 ②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这是作者奇异的游历所展示的第一个空间,这个空间是在作者的想象中通过放大构筑而成的。这时,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延绵的草丛变成了一座座森林。迷路的一只小虫,就像一位游侠,穿行在这森林中间。于是,才有作者目光的追随,也才有对草虫村落的游历。③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里,很多黑甲虫村民,熙熙攘攘地往来。这是作者奇异的游历所展示的第二个空间,也是本文的主体部分。要看清它的位置,“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也就是草丛边上的一些小土堆,这是最适合草虫聚居的洞穴群的形成之处,所以也就可以看到许多熙熙攘攘往来的那些黑甲虫村民。作者想象之丰富,感受之独特,于此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原文(1-3课)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原文(1-3课) 1.山中访友 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zhī)子花的气息。早晨,好清爽! 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 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gǔ)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xiù)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我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奥秘,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3课《古诗三首》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会写生字,能正确读写“泊烟渚”、“夜行”、“忽见”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借助注释,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 4.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的情感,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借助注释,通过自学,逐字逐句解释,理解诗意。 2.注意古今词义变迁,理解诗意,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诗人生平简介。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同学们,喜欢古诗吗?想必大家平时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谁背首古诗给大家听听?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新诗《宿建德江》,让我们通过学习再次感受诗的美好意境吧! 2.释题:宿是住宿、留宿的意思。谁留宿建德江?(孟浩然留宿建德江)这首诗就是孟浩然仕途受挫后,南下经过建德江时写下的一首诗。 3.介绍作者:孟浩然,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二、自学古诗,理解诗意 (一)指导读诗,整体感知 1. 师范读全诗。 2.自由读诗,注意读音及断句。 3.课件出示古诗,指名读诗,读准生字,强调字音。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4.男女生读,全班齐读。 (二)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1. 出示自学提示: (1)根据课文注释,结合诗句理解词语。 (2)小组讨论,议一议如何理解这首古诗。 2.检查自学。 (1)结合诗句理解词语的意思。 (2)出示课文插图,理解诗句意思。 移舟:划船离岸的意思。 泊:划船靠岸。 烟渚:渚,水中的小块陆地。烟渚,指笼罩在烟雾下的江中陆地。 愁新:即新愁,由落日到黄昏,引起诗人新的愁苦。 野旷:野,野外。旷,空旷。 天低树:天比树还低。 (2)出示课文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 前两行诗句的意思:“我”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了“我”的心头。 后两行诗句的意思:旷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么近。 三、入境悟情,体验升华 1.师范读,生闭目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夜幕降临,江中小舟,烟雾迷蒙,孤身夜宿,身处异乡,旷野无边,天比树低,月与人近。) 师:刚才同学们描述的这些画面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觉? (孤独、沧桑、凄凉)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

课时教案 课题:练习课第 3 课时总序第 3 个教案 课型:练习课编写时间:xx年8月31日执行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用数对表示、确定位置的能力。 2、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 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批注: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用数对表示、确定位置的能力。 教学难点: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用具:展示台 教学方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想一想,填一填。 1、小军坐在教室的第3列第4行,用(3,4)表示,小红坐在第1 列第6行,用(,)来表示,用(5,2)表示的同学坐在第() 列第()行。 2、刘强和王兵在教室里的位置可以用点(4,1)和点(2,7)表示, (4,1)中的4表示第4列,则1表示(), (2,7)表明王兵坐在第()列第()行。 3、如下图苹果的位置为(2,3),则梨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西瓜的位置记为(,)。 4、如下图:A点用数对表示为(,),B点用数对表示为(,), C点用数对表示为(,),三角形ABC是()三角形。 第3题图第4题图

二、对号入座。(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如下图:如果点X的位置表示为(2,3),则点Y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A、(4,4) B、(4,5) C、(5,4) D、(3,3) 2、如图:如果将△ABC向左平移2格,则顶点A' 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A、(5,1) B、(1,1) C、(7,1) D、(3,3) 3、音乐课,聪聪坐在音乐教室的第4列第2行,用数对(4,2)表示,明明坐在聪聪正后方的第一个位置上,明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新课标第一网 A、(5,2) B、(4,3) C、(3,2) D、(4,1) 4、如果A点用数对表示为(1,5),B点用数对表示数(1,1),C 点用数对表示为(3,1),那么三角形ABC一定是()三角形。 A、锐角 B、钝角 C、直角 D、等腰 三、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请你在右面的方格图里描出下列各点,并把这几个点顺次连接成一个封闭图形,你能发现什么?A(2,1)B(7,1)C(4,4)D(9,4)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课小练笔怎么写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课小练笔怎么写 ★这篇《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课小练笔怎么写》,是###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协助! 我小时候有段时间在乡下外婆家住.外婆家住在山上,一整座山全都是果树,郁郁葱葱.外婆家门口有一块草坪,我常在草坪的树下铺上一块毯子,躺在大自然的怀抱里,真是很惬意. 有一次,我像往常一样躺在一棵树下,聆听鸟儿的歌声,感受大自然赠送的阵阵清风.突然,我发现旁边有一条不知名的小虫在慢慢的蠕动着.我啊的一声叫了起来.因为我从小就怕虫子了.不过这条小虫好像没有听见似的,继续朝前爬、爬、爬.突然,它停了下来,我以为它要攻击我,正想快跑,却没发现它要走近我的意思.我好奇的凑近一看,它正在把什么东西刁起,然后又沿原路折回去.我对这只小虫子发生了兴趣,我跟着它后面,心想:这是一只勇敢的小虫子,它不怕危险爬到我身边找食物,我大叫的时候,它也没有逃走. 我正想着,它又一次停了下来,前面是一个草堆,草堆前有一个细小的洞,跟着,一只比它小一点的虫子爬了出来,刁起它放下的食物朝洞里爬去.那只爬进洞里的虫子再次出来的时候,食物已经没有了,但紧跟着出来的是一只更小的虫子.我观察了一下,那只更小的虫子应该是它们的孩子吧. 那一家三口一起朝前爬,它们爬到另外一个小洞,大概探访亲戚去了.我回到毯子上仰望着树.突然,我想:我能够给它们一些食物那它们就不用那么辛苦了,它们看起来是那么的弱小. 我回家找了一些面包屑,回到原地喂虫子.我把面包屑撒在洞旁,好久不见它们出来,我就把毯子铺在附近的一棵树下等它们.等啊等,不知不觉,我睡着了.

醒了之后,我发现面包屑不见了,我再撒了些下去,虫子闻到味道后,爬了出来,又把面包屑刁了回洞里去.我就这样跟它们玩着,居然不怕它们了,比起我来,它们真的是太弱小了. 我一抬头,看见晚霞染红的天,回过神来,收好毯子,把剩下的一些 面包屑撒在洞旁,踏着草坪,回家去了.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知识点汇总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3.《古诗词三首》图文解读+知识点 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孟浩然,唐代诗人。汉族,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字浩然,存诗260多首,多为五言律诗。风格以清旷冲淡为主,但冲淡中亦有壮逸之气。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二、生字组词 德dé(美德、德行、品德)

鹊què(喜鹊、鹊桥、声名鹊起) 蝉chán(蝉联、金蝉、蝉蜕) 三、多音字 宿sù(宿舍)xiǔ(一宿)xiù(星宿) 四、译文 1.《宿建德江》:把小船停靠在雾气弥漫小洲边,夕阳西下漂泊的旅客更添惆怅。原野空旷天幕低垂在树林后边,江水清澈倒映出明月伴我身旁。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山路一转,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他的眼前。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

六年级(上)第三单元复习 【课文知识梳理】 一、《穷人》 1、重点字音 寒风呼啸(xiào)汹(xiōng)涌澎(péng)湃(pài) 寡(guǎ)妇蜷(quán)缩黧(lí)黑 2、重点字词 (1)汹涌澎湃:波涛翻滚的样子,风浪搏击的声响,形容声势浩大。 (2)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祸患临头,十分害怕不安。 (3)忐忑不安:形容人心神不安定的样子。忐忑:指心神不安。 (4)自作自受:自己做的事情带来的后果自己承担。 3、课文解说 《穷人》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当时,俄国劳动人民处于沙皇的黑暗统治之下,生活极度贫困,但是他们心地善良、情操高尚。作者通过桑娜一家的生活反映了那一时期穷苦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美好的心灵。 课文记叙了渔夫和她的妻子桑娜关心同情邻居西蒙,在西蒙死后毅然收养了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反映了穷人纯朴善良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 4、内容梗概 “穷”字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然而正是因为“穷”,才更能显示出穷人的高尚品质。文章中运用直接描写法、幻觉描写法、景物衬托法等多种形式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了桑娜崇高的品德。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三段。 (1)第一段(1、2自然段)讲在海上起风暴的夜晚,桑娜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捕鱼的丈夫归来。 (2)第二段(3—11自然段)讲桑娜看望生病的西蒙,发现西蒙死了,便把西蒙的孩子抱回自己的家。 (3)第三段(12—27自然段)讲渔夫出海归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收养西蒙的孩子。 5、句子分析 (1)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温暖”是指炉火未熄,这是与室外的寒风呼啸相比而言;“舒适”是指地面干净、食具发亮,孩子们安静地睡着,这是与丈夫在狂风大浪中打鱼的危险处境相比而言。从这里可以体会到女主人的勤劳能...干.。所以虽然贫穷,但还温暖而舒适。(2)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草虫的

村落》教案 教学目标】 1.会写11 个字,正确读写“静谧”、“追随”、“小巷”、“俏丽”、“烘烤”、“音韵”、“演奏”、“探索”、“勤勉”、“漫游”、“亲吻”、“左冲右撞”、“意味深长”、“庞然大物”、“行色匆匆”等词语。 2.引导学生随作者进行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感受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 3.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独特的感受。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准备】 1.课前预习本课字词,熟读课文。 2.查阅有关昆虫的资料,到大自然中去观察一下你喜欢的小生物(小虫、小动物)。 【教学过程】 【课时要点】 1.初读课文,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 3.理清文章写作脉络。 一、导入 1.同学们,在前面两篇课文中,我们随同作者一起进行了一次山中的游历,并且品味了一场山雨的美妙韵味。今天,我们大家来到森林里,伴着作者奇异的想象,追随

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一次奇异的游历吧。 2.板书课题:草虫的村落 3.释题:“村落”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用“草虫的村落”做题目? (村落,原本是人聚居的地方,而课文中,作者赋予草虫人的生活形态。第二个问题放到文章学完解答。草虫的村落,其实无非就是草虫居住的洞穴,但在作者的眼里,它和人类的生活天地没有两样。表达了作者对草虫的喜爱之情。)说明: 通过教师优美的言语,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使他们心中对昆虫世界充满探索的向往。 二、初读课文,理清写作顺序 (一)媒体出示自学要求 1.自学要求: ①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次,把课文读通顺。 ②思考:本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想想本文的主要内容。(二)学生自学 (三)学生交流 1.词语学习 静谧亲戚寒暄熙熙攘攘俏丽烘烤勤勉庞然大物音韵僻静 亲吻大街小巷行色匆匆 指名逐词读,指导学生读准平翘舌音。正音:静谧(m.)、行色匆匆(c o ng).. 正形:熙熙攘攘大街小巷... 词语解释: xx:xx 而平静。 XX:见面时谈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