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化学考试大纲-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

环境化学考试大纲-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

环境化学考试大纲-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
环境化学考试大纲-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

中南大学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环境化学》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由冶金与环境学院教授委员会于2011年7月7日通过。

I.考试性质

环境化学考试是为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自命题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学生掌握环境化学课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环境化学理论分析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等相关问题的能力。

II.考查目标

环境化学考试涵盖环境化学的基本概念、大气环境化学、水环境化学、土壤环境化学、生物体内污染物质的运动过程及毒性以及受污染环境的修复内容,要求考生:

(1)掌握的再现本学科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和解释本学科的专业术语。

(3)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

(4)正确理解和掌握重要的环境化学过程的计算。

(5)运用有关原理,分析有关的环境化学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环境化学的基本概念,约5%

大气环境化学,约25%

水环境化学,约30%

土壤环境化学,约16%

生物体内污染物质的运动过程及毒性,约16%

受污染环境的修复,约8%

Ⅳ.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 40 分

问答题 55分

综述题 20分

计算题 35分

Ⅴ.考查内容

1环境化学的基本概念

环境化学的任务、内容与特点。环境污染物的概念及其分类。环境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2大气环境化学

2.1 大气的组成及其主要污染物

大气的主要成分。大气层的结构、对流层与平流层的主要特征。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SO2、NO x、CO2、碳氢化合物、含卤化合物)的来源、消除方式与危害。

2.2 大气中污染物的迁移

辐射逆温层。影响大气污染物迁移的因素。

2.3 大气中污染物的转化

自由基化学基础,包括自由基的概念与产生方法,自由基反应的分类,自由基链反应。光化学反应基础,包括光化学反应过程,大气中重要吸光物质的光解。大气中重要自由基(HO、HO2·, R·, RO·, RO2·)的来源。NO x的气相转化。碳氢化合物(烷烃、烯烃、醚、醇、酮、醛)的转化。光化学烟雾的性质、形成和控制对策。硫氧化物的转化及硫酸烟雾型污染。酸性降水。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臭氧层的形成与耗损。

2.4大气颗粒物

大气颗粒物的来源与消除。大气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大气颗粒物的化学组成。

3 水环境化学

3.1天然水的基本特征及污染物的存在

天然水的主要离子组成和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天然水的碳酸平衡。水中营养元素及水体富营养化。

3.2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颗粒物与水之间的迁移,包括水中颗粒物的类别、水环境中颗粒物的吸附作用和沉积物中重金属的释放。水中胶体颗粒聚集的原理和方式。氢氧化物、硫化物、碳酸盐等的溶解和沉淀平衡的概念和计算。氧化还原,包括电子活度和氧化还原电位的概念和计算,pE-pH的理解与应用,无机铁的lgc-pH图的绘制、理解与应用。配合作用,包括配合稳定常数的定义,配合平衡的计算。

3.3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分配作用、挥发作用、水解作用、光解作用、生物降解作用等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的主要方法相关的概念、定义。有机污染物水解速率常数的计算及其与pH值的关系。

4 土壤环境化学

4.1 土壤的组成与性质

土壤组成。土壤的粒级分组与质地分组。土壤吸附性。土壤酸碱性。土壤的氧化还原性。

4.2 重金属在土壤一植物体系中的迁移及其机制

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一植物体系中迁移的因素。重金属在土壤一植物体系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植物对重金属污染产生耐性的几种机制。

5 生物体内污染物质的运动过程及毒性

5.1物质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生物膜的结构。物质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5.2污染物质在机体内的转运

污染物的吸收、分布、排泄和蓄积的基本概念

5.3 污染物质的生物富集、放大和积累

生物富集、放大和积累的基本概念。

5.4 污染物质的生物转化

生物转化中的酶。重要辅酶的功能。生物氧化中的氢传递过程。耗氧有机污染物质的微生物降解。污染物质的生物转化速率。

5.5污染物质的毒性

毒物与毒物的毒性。毒物的联合作用。毒作用的过程。毒作用的生物化学机制。

6 受污染环境的修复

6.1 微生物修复技术

微生物修复的概念。微生物修复效率的因素。强化生物修复的主要类型。

6.2植物修复技术

植物修复的概念。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的过程和机理。植物修复有机污染物的过程和机理。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 一、填空: 1.对于开口微孔材料,当其孔隙率增大时,材料的密度,吸水性 , 抗冻性 ,导 热性 ,强度。 2.与硅酸盐水泥相比,火山灰水泥的水化热 ,耐软水能力 ,干缩。 3.保温隔热材料应选择导热系数 ,比热容和热容的材料。 4.硅酸盐水泥的水化产物中胶体为和。 5.普通混凝土用砂含泥量增大时,混凝土的干缩 ,抗冻性。 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要确定的三个参数为、和。 7.钢材中元素S主要会使钢的增大,元素P主要会使钢的增大。 8.含水率为1%的湿砂202克,其中含水为克,干砂克。 9.与建筑石灰相比,建筑石膏凝结硬化速度,硬化后体积。 10.石油沥青中油分的含量越大,则沥青的温度感应性,大气稳定性。 11.普通混凝土强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水泥强度和。 12.木材的强度中,在理论上最大的是强度。 13.按国家标准的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应满足。 14.相同条件下,碎石混凝土的和易性比卵石混凝土的和易性。 15.普通混凝土用石子的强度可用或表示。 16.常温下,低碳钢中的晶体组织为和。 17.据特点不同,塑料可分成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18.有无及是否发达是区分阔叶树和针叶树的重要特征。 19.与石油沥青相比,煤沥青的温度感应性更,与矿质材料的粘结性更。 20.石灰的陈伏处理主要是为了消除的危害。 21.木材防腐处理的措施一般有和。 22.材料确定后,决定普通混凝土流动性的最重要因素是。 23.普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根据。 24.钢的牌号Q235-AF中A表示。 25.结构设计时,硬钢的强度按取值。 26.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确定时标准试件的尺寸为。 27.钢筋进行冷加工时效处理后屈强比。 28.石油沥青的牌号越大,则沥青的大气稳定性。 29.在沥青中掺入填料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沥青的黏结性、耐热性和。 30.用于沥青改性的材料主要有矿质材料、树脂和。 31.塑料的主要组成成分是。 32. 是现代沥青牌号划分的主要依据. 33.承受动载或冲击荷载的结构选材时必须考虑材料的。 34.表示石油沥青温度感应性大小的指标是。 35.水玻璃的化学组成式是。 36.煤沥青中游离碳的含量增加,其粘度和温度稳定性。 37.引起木材腐朽的真菌是。 38.沸煮法检验硅酸盐水泥的安定性,是为了检验水泥中是否过量. 39.煤沥青的温度稳定性比石油沥青。 40.钢材产生时效的难易程度称为。 41.煤沥青与矿质材料的粘结力。 42.材料确定后,决定普通混凝土流动性的最重要因素是。 43.对普通混凝土的基本要求是和经济性。 44.从结构上看,聚合物大分子链的几何形状有三种。

中南大学有机化学试卷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A ) 2006— 2007学年 上 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时间110分钟 有机化学 课程 64 学时 4 学分 考试形式: 闭 卷 专业年级: 05级化工专业 总分100分 占总评成绩 70 %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分,单选题14题,每题1分;多选题2题,每题3分) 1、单选题(共14题,1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错、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 沸点最高的是( )。 A :丁酸 B :丁醛 C :丁醇 D :2-丁酮 E :1-丁烯 2. 某烷烃的分子式为C 5H 12,只有二种二氯衍生物,那么它的结构为( )。 A :正戊烷 B :异戊烷 C :新戊烷 D :前A 、B 、C 均可 E :不存在这种物质 3. 下列化合物不具有芳香性的是( )。 A :[18]轮烯 B :环庚三烯正离子 C : D : E : 4. 下列化合物与AgNO 3的乙醇溶液作用,产生沉淀最快的是( )。 A : B : C : D : E : 5. 可用于鉴别CH 3C ≡CH 和CH 3CH=CH 2的试剂是( )。 A :Lucas 试剂 B :Ag(NH 3)2NO 3 C :CuSO 4 D :酸性KMnO 4 E :Br 2/H 2O 6. 下列化合物加热后形成内酯的是( )。 A :β-羟基丁酸 B :乙二酸 C :δ-羟基戊酸 D :α-羟基丙酸 E :己二酸 7. 下列化合物与FeCl 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是( )。 A :对甲基苯酚 B :苄醇 C :2 -戊酮 D :丙酮 E :环己醇 8. 下列化合物酸性最强的是( )。 A :苯酚 B :2,4-二硝基苯酚 C :对硝基苯酚 D :间硝基苯酚 E :对甲基苯酚 9. 下列化合物碱性最强的是( )。 A :苯胺 B :苄胺 C :吡咯 D :吡啶 E :对硝基苯胺 10. 将CH 3CH=CHCHO 氧化成CH 3CH=CHCOOH 选择下列哪种试剂较好?( ) A :酸性KMnO 4 B :K 2Cr 2O 7 + H 2SO 4 C :Tollens 试剂 D :HNO 3 E :以上试剂都不能 11. 苯①、氯苯②、甲苯③、苯酚④、苯甲醛⑤发生硝化反应活性顺序是( )。 A :⑤>④>③>②>① B :④>③>②>①>⑤ C :④>③>①>②>⑤ D :⑤>②>①>③>④ E :③>②>①>④>⑤ C(CH 3)3H 3C a. b. c. d.3)3CH 33)3H 3C C(CH 3)3CH 312. 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abcd B :dacb C : cbad D :dcab E :adcb S N CH 2CH 2Br CH 2Br CHCH 3Br CHCH 3 CH 3Br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材料历届考试试题及答案

讪祁协丄仃一咛卩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 ■ 2003-2004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土木工程材料 rie*攻& I )第一.一九国答寮直接做任试卷二.第二~五人蟻告安弓 存存颇紙匕. 何时交冋. 班级: 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 、单邊JS (】0X2?20分) I ?当果一材料的孔障半增人时,下乳材料性復指标中一定不 变的# ( )? A ?帝反 B ?衣观密復 C.盘水率 D ?强度 2. 实 灵空沸煮法檢唯普通木泥的休枳安定性时,只能检验出 < )足古过 A f-Mg (J B ? f-CaO C. SO 」 D.眩 3. 石灰熟化过祥中的“陈伏”是为了( A.利干结晶 B.蒸发姜余水分 C.歸任发热? 1?喷射混联十施工应优先的外加剂是( )? A ?早幺剂 B.引气剂 C.缓根利 D.速凝別 o.下列阪景结构钢中可用丁低淙炸接结构的足( )? 6?建纨砂按的保水性用( )表示. 8 ?测料的量其本组分星( 9.木材在加工前通常应干燥至( )? A ? Q235-AF B. Q215 C. Q235-C D. 0195 3: D.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 A.沉入度 B.分泾度 C.流动度 D.稠度 7?炎热地区用面防水用石油沥育一般选用( A ?10号 B. 30号 C ?60号 >建戻石油沥rr D. 100 号 人槿脂 B .首色剂 cia 化剤 D 填料 试卷阪号:NO. 02 分类:A-02(±木工程)

A.纤堆饱和点含水率B平衡含水率 C.林准含水率 D.绝干 W?在廉定传热下.保温隔热材料应送择()的. A?导热系數大R.导热系数小C?导淋系数大D.始容童小 黄二页.?1S

中南大学表面物理化学化学试题-答案

中南大学研究生考试试卷 2009— 2010学年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时间110分钟 表面物理化学化学课程32学时2.0学分考试形式:开卷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卷面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 70 %,卷面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液体表面最基本的特性是( A ) A.倾向于收缩 B.倾向于铺展 C.形成单分子吸附层 2.若将液体与毛细管壁间的接触角近似看作0°,则液体在毛细管中的液面可以看作( C ) A.凹型 B.凸型 C.球面 3.下列方程均为计算液a/液b界面张力γab的经验公式,其中Fowkes公式为( C ) A.γab =γa -γb B.γab =γa + γb -2(γaγb)1/2 C.γab =γa + γb -2(γa dγb d)1/2 4.吊片法测定液体表面张力时,要求尽可能采用表面粗糙的吊片材料,其目的是( A ) A.改善液体对吊片的润湿使θ接近于0° B. 改善液体对吊片的润湿使θ接近于90° C.改善液体对吊片的润湿使θ接近于180° 5.溶液中溶剂记为1、溶质记为2,则吸附量Γ2(1)的含义为( C ) A.单位面积表面相与含有相等总分子数的溶液相比较,溶质的过剩量 B.单位面积表面相与含有等量溶质的溶液相比较,溶剂的过剩量 C.单位面积表面相与含有等量溶剂的溶液相比较,溶质的过剩量 6.C12H25SO4Na(1)、C14H29SO4Na(2)、C16H33SO4Na(3)三种物质在水表面吸附达到饱和状态时,三种物质分子在表面所占面积a m存在下列关系( B ) A. a m,1> a m,2> a m,3 B. a m,1≈a m,2≈a m,3 C. a m,1< a m,2< a m,3 7.苯在水面上先迅速展开后又自动收缩成为小液滴漂浮在水面上,用于描述苯液滴形状的表化专业术语是( C ) A.二维液膜 B.多分子层 C.透镜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任何液面都存在表面张力 B.平面液体没有附加压力 C.弯曲液面的表面张力方向合力指向曲率中心 D.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指向曲率中心 9.运用过滤手段进行溶胶净化的目的是( B ) A.除掉反应过程中过量的副产物 B.除掉过量的电解质 C.除掉溶胶体系中的粗离子 10.对于胶体体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电解质引发胶体体系聚沉的主要原因是使扩散层变厚 B.低浓度的聚合物可以使胶体体系发生聚沉,而高浓度的聚合物却可以使胶体体系稳定 C.胶体体系属于热力学多相体系,由于界面自由能显著,所以无论采取何种措施都不可 能获得相对稳定的胶体溶液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液-固润湿过程有_沾湿_ ,_ 浸湿_ , _铺展_ . 2.固体自溶液中吸附时,极性吸附剂易于从非极性溶液中吸附__极性_____物质,而非极 性吸附剂易于从极性溶液中吸附__非极性____物质。

有机化学网上作业1、2、3——中南大学

有机化学网上作业1、2、3——中南大学 >>作业 (一)单选题 1.下列烯烃发生亲电加成反应,速度最快的是()。(B) 2.下列化合物中,所有的原子可共平面的是()。(D) 3.烯烃经臭氧化氧化,再还原水解后得到:CH3COCH3和CH3CH2CHO,原来烯烃的结构为()。 (B) 4.下列化合物中,可发生Diels-Alder反应的是()。(D) 5.下列化合物中,消除反应速度最快的是()。(D) 6.下列烯烃与硫酸加成后,再水解,生成异丙醇的是()。(B) 7.下列亲核试剂,亲核性最弱的是()。(B) 8.化合物(1)与(2):,其相互关系是()。 (D) 差向异构体 9.下列化合物中,沸点最高的是()。(C) 10.下列化合物,按SN1机理反应速度最快的是()。(D) 11.含有伯、仲、叔和季四种类型的碳,且分子量最小的烷烃是()。(C) 12.下列化合物中,不能发生付-克烷基化或酰基化的是()。(A) 13.下列化合物,既能发生亲电加成,又能发生亲核加成的是()。(B)CH3C三CH 14.下列自由基中,最稳定的是()。

(二) 多选题 1.影响亲核取代的因素包括()。 (A) 烃基的结构 (B) 亲核试剂 (C) 离去基团 (D) 溶剂 2.含有前手性碳原子的是()。 (A) 正丁烷 (C) 丙酸 3.与AgNO3的醇溶液作用活性比异丙基溴高的是()。(B) 烯丙基溴 (C) 苯甲基溴 (E) 叔丁基溴 4.存在顺反异构现象的是()。(B) 1,2-二甲基环丙烷 (C) 2-丁烯 (D) 2-氯2-丁烯 5.属于SN2反应特征的是()。 (A) 增加亲核试剂的浓度,反应速度明显加快 (C) 反应过程构型翻转 (D) 反应一步完成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共轭二烯烃发生亲电加成反应时,既有1,2-加成产物,又有1,4-加成产物 (C) 磺化反应是可逆的,所以磺酸基在有机合成中可作为占位基 (D) 溴苯的亲电取代比苯难,但溴是邻对位定位基 (E) 苄基溴既容易发生SN1,也容易发生SN2 (三) 判断题 1.顺反异构的标记中,顺式构型即为Z-构型,反式构型即为E-构型 (B) 错 2.反式十氢萘比顺式十氢萘稳定,是因为反式十氢萘中,两个环己烷以ee稠合。(A) 对 3.顺或反-1,2-二甲基环丙烷各有一对对映异构体 (B) 错 4.由甲苯制备间硝基苯甲酸的路线为:先硝化,再氧化 (B) 错 5.高锰酸钾既可氧化环戊二烯,又可氧化环戊二烯负离子 (B) 错 6.正丁烷的构象只有四种,即对位交叉、邻位交叉、部分重叠和完全重叠 (B) 错 7.由极性键构成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B) 错 8.乳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手性碳,存在一对对映体 (A) 对 9. 1,3-丁二烯分子中碳原子都为SP2杂化,所有原子可共平面。 (A) 对 10.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碳链异构体 (A) 对 >>作业 (一) 单选题 1.下列化合物能发生Cannizzaro反应(岐化反应)的是()(B) 2.酚羟基具有酸性的主要原因是()(B) p-π共轭效应 3.下列化合物,能与三氯化铁显色的是()(C)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及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习题集与参考答案 第一章 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 1. 试述材料成分、结构和构造对材料性质的影响? 参考答案:材料的成分对性质的影响:材料的组成及其相对含量的变化,不仅会影响材料的化学性质,还会影响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材 料的成分不同,其物理力学性质有明显的差异。值得注意的是,材料中某些成分的改变,可能会对某项性质引起较大的改变,而对其他性质的影响不明显。 材料的结构对性质的影响:材料的结构是决定材料物理性能的重要因素。可分为微观结构和细观结构。材料在微观结构上的差异影响到材料的强度、硬度、熔点、变形、导热性等性质,可以说材料的微观结构决定着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材料的构造对性质的影响:材料的构造主要是指材料的孔隙和相同或不同材料间的搭配。不同材料适当搭配形成的复合材料,其综合性能优于各个单一材料。材料的内部孔隙会影响材料的强度、导热性、水渗透性、抗冻性等。 总之,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构造决定了材料的性质。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构造的变化带来了材料世界的千变万化。 2.试述材料密度、表观密度、孔隙率的定义、测定方法及相互关系。密度与视密度的区别何在? 参考答案:密度ρ:是指材料在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测定方法:将材料磨细成粒径小于0.25mm 的粉末,再用排液法测得其密实 体积。用此法得到的密度又称“真密度”。 表观密度0ρ: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测定方法:对于外形规则的块体材料,测其外观尺寸就可得到自然体积。对于外观不规则的块体材料,将其加工成规则的块体再测其外观尺寸,或者采用蜡封排液法。 孔隙率P :材料中的孔隙体积与总体积的百分比。 相互关系:%10010???? ? ??- =ρρP 密度与视密度区别:某些散粒材料比较密实,其内部仅含少量微小、封闭的孔隙,从工程使用角度来说,不需磨细也可用排液法测其 近似的密实体积,这样测得的密度称为“视密度”。 3.孔隙率及孔隙特征对材料的表观密度、强度、吸水性、抗渗性、抗冻性、导热性等性质有何影响? 参考答案:对表观密度的影响:材料孔隙率大,在相同体积下,它的表观密度就小。而且材料的孔隙在自然状态下可能含水,随着含水量 的不同,材料的质量和体积均会发生变化,则表观密度会发生变化。 对强度的影响:孔隙减小了材料承受荷载的有效面积,降低了材料的强度,且应力在孔隙处的分布会发生变化,如:孔隙处的应力集 中。 对吸水性的影响:开口大孔,水容易进入但是难以充满;封闭分散的孔隙,水无法进入。当孔隙率大,且孔隙多为开口、细小、连通时, 材料吸水多。 对抗渗性的影响:材料的孔隙率大且孔隙尺寸大,并连通开口时,材料具有较高的渗透性;如果孔隙率小,孔隙封闭不连通,则材料不易 被水渗透。 对抗冻性的影响:连通的孔隙多,孔隙容易被水充满时,抗冻性差。 对导热性的影响:如果材料内微小、封闭、均匀分布的孔隙多,则导热系数就小,导热性差,保温隔热性能就好。如果材料内孔隙较大, 其内空气会发生对流,则导热系数就大,导热性好。 4.材料的耐水性、吸水性、吸湿性、抗冻性、导热性、热容、抗渗性的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耐水性: 材料抵抗水破坏作用的能力称为耐水性,即材料经水浸泡后,不发生破坏,同时强度也不显著降 低的性质。指标:软化系数 吸水性:材料与水接触时其毛细管会吸收水分的性质。指标:吸水率 吸湿性: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指标:平衡含水率 抗冻性: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能经受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而不被破坏,强度也不严重降低的性质。指标:抗冻等 级,其划分取决于材料在一定条件下经受冻融而不被破坏的次数。 导热性:当材料两面存在温度差时,热量会从温度较高的一面传导到温度较低的一面的性质。指标:导热系数 热容:某块材料在温度升降1K 时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指标:C (热容)=c (比热容)?m(材料质量) 抗渗性:材料抵抗压力水或液体渗透的性质。指标:渗透系数 5.材料的导热系数、比热容和热容与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有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材料的导热系数小,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性能就好。如果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容越大,则在气温变化较大时,能较好地保持室内 温度。 6.试述材料的弹性、朔性、脆性和弹性磨量的意义? 参考答案:弹性: 当撤去外力或外力恢复到原状态,材料能够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 塑性: 当撤去外力或外力恢复到原状态,材料仍保持变形后的形状和尺寸,并不产生裂缝的性质。 脆性:是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不产生明显变形而突然发生破坏的一种性能。 弹性模量: 晶体材料如金属材料表现为线弹性,一些非晶体材料如玻璃等也表现为线弹性,其应力与应变之比为常数,比值称为弹性 模量,它是衡量材料抵抗外力使其变形能力的一个指标。 7.影响材料强度试验结果的因素有哪些?强度与强度等级是否不同,试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试验条件对材料强度试验结果有较大的影响,其中主要有试件的形状和尺寸、试验机的加载速度、试验时的温度和湿度,以 及材料本身的含水状态等。 强度与强度等级不一样。强度是一个具体值,而强度等级是一个等级范围。如: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30,那么属于C30强度等级的 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值有可能是30MPa 或与30MPa 接近的强度值。 8.某地红砂岩,已按规定将其磨细,过筛。烘干后称取50g ,用李氏瓶测得其体积为18.9cm 3 。另有卵石经过清洗烘干后称取1000g ,将其浸水饱和后用布擦干。又用广口瓶盛满水,连盖称得其质量为790g ,然后将卵石装入,再连盖称得其质量为1409g ,水温为25℃,求红砂岩及卵石的密度或视密度,并注明哪个是密度或视密度。

2013年冶金物理化学考研试题

2013年冶金物理化学考研试题

北京科技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 ===================================== 试题编号:809 试题名称冶金物理化学(共7 页)适用专业:冶金工程、冶金工程(专业学位) 说明: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或草稿纸上无效。 考试用具:无存储功能计算器。 ======================================================================== ===================================== 此试卷包含两部分:其中第一部分适用于冶金工程(不含生态学)考生,第二部分仅适用于生态学考生。 第一部分(适用于冶金工程<不含生态学>考生) 1、简要回答下列问题(第1-8小题每题7分,第9小题14分,共70分) 1)当铁液中组元i的浓度趋于零时,试推导以纯物质标准态的活度及活度系数与以1%标准态的活度及活度系数的关系。 2)对如下反应 (SiO2)+2[C]=[Si]+2CO (1) △G10=a1-b1T SiO2,(S)+2[C]=[Si]+2CO (2) △G20=a2-b2T 在T≤1873K时,讨论△G10与△G20的关系。 3)用热力学原理分析氧势图(Ellingham图)上,为什么标准状态下低位置的金属元素可以还原高位置的氧化物? 4)描述二元系规则溶液的活度系数的计算方法,并与Wagner模型计算进行对

中南大学无机化学考研题库(含答案)

习题 1.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 (1)Cu2O+H2SO4(稀)→CuSO4+Cu+H2O (2)Cu2++2NaOH(浓)+2OH-→Na2[Cu(OH)4] (3)2Cu2++4I-→2CuI(s)+I2 (4)Cu+4CN-+H2O→Cu(CN)43-+OH-+1/2H2 (5)Cu2++ 4CN-→[Cu(CN)2]-+(CN)2 (6)CdCl2+KI(过量)→K2[CdI4] (7)2Cu2++4OH-+C6H12O6→Cu2O+2H2O+C6H12O7 (8)3CuS+ 8HNO3(浓)→3Cu(NO3)2 +2NO+ 3S↓+ 4H2O (9)Au+HNO3+4HCl→HAuCl4+NO2+2H2O (10)Zn2++NaOH(浓) +2H2O→ Na[Zn(OH)4]+H2↑ (11)2Hg2++Sn2++6Cl-→Hg2Cl2+SnCl4 (12)4Zn+10HNO3(极稀) →4Zn(NO3)2+NH4NO3+3H2O (13)AgBr+2Na2S2O3→Na3[Ag(S2O3)2]+ NaBr (14)2Ag(NH3)2++CH3CHO+3OH-→2Ag+HCOO-+4NH3+2H2O (15)Hg2Cl2+2NH3→HgNH2Cl↓+Hg↓+NH4Cl (16)3HgS+ 12HCl(浓)+2HNO3(浓) →3H2[HgCl4]+3S+2NO+4H2O (17)HAuCl4+FeSO4→ (18)4Au+O2+8CN-+2H2O→4[Au(CN)2]-+4OH- 2. 解释下列现象,并写出相关的反应方程式 (1)加热CuCl2·H2O得不到CuCl2。 因为CuCl2·H2O受热分解时,在失去HCl的同时,生成了碱式盐: CuCl2·H2O=Cu(OH)2·CuCl2·+2HCl+2H2O (2)焊接金属时,常用浓ZnCl2溶液处理金属的表面。 FeO+2H[ZnCl2(OH)]=Fe[ZnCl2(OH)]2+H2O (3)有空气存在时,铜能溶于氨水。 2Cu+8NH3+O2+2H2O=2[Cu(NH3)4]2++4OH- (4)从废的定影液中回收银常用Na2S作沉淀剂,为什么不用NaCl作沉淀剂。 (5)HgCl2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 在HgCl2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先生成鲜红色沉淀,随着KI溶液的不断加入,鲜红色沉淀消失变为无色溶液。因为开始时生成HgI2鲜红色沉淀,后来KI过量又生成[HgI4]2-无色的配离子. (6)硫酸亚铜与水的作用。 Cu2SO4 =CuSO4+Cu (7)CuCl2加水稀释。 (8)往硝酸银溶液中滴加氰化钾时,首先形成白色沉淀,而后溶解,再加入NaCl时,无沉淀形成,但加入少许的Na2S时,析出黑色沉淀。

土木工程材料作业参考答案1

P16-1 何谓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如何测定?材料含水后对三者有什么影响? 答:密度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干燥质量。表观密度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堆积密度指散粒材料或粉体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测定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关键在于分别测定其绝对密实体积、表观体积(即自然状态下的体积)和堆积体积。 密实材料,绝对密实体积等于表观体积,外形规则材料可以直接量度外形尺寸,通过几何计算得到体积;外形不规则的材料可以用排液法得到体积。 求非密实材料的绝对密实体积,要把材料磨成粉,干燥至恒重后用李氏密度瓶测定;求形状规则的非密实材料表观体积,方法同规则密实材料,形状不规则非密实材料,可在材料表面封蜡后,用排液法测得表观体积。 散粒材料的堆积密度,通常以所填充的容器的容积作为材料的自然堆积体积来求得。 材料的密度与含水无关,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随含水量增大而增大。 P16-2 材料的孔隙率和孔隙特征对材料的哪些性能有影响?有何影响。 答:材料的孔隙率和孔隙特征对材料的强度、表观密度、吸水性、吸湿性、抗渗性、抗冻性、隔热保温性、隔声/吸声性等性能有影响。 一般来说组成相同的材料孔隙率越大则干表观密度、强度越小;抗渗性、抗冻性、导热性越差;吸水性、吸湿性、隔热性、吸声性越好。 在组成和孔隙率都相同的情况下,细小开口孔隙比较多的材料比粗大开口孔隙多的材料,吸水性、吸湿性好,抗渗性、抗冻性差,具有较多细小封闭孔隙的材料比具有粗大连通孔隙多的材料强度大,抗冻性好,导热性差。 P16-3有一块烧结普通砖,在吸水饱和状态下质量为2900g,其绝干质量为2550g。砖的尺寸为240mm ×115mm×53mm,经干燥并磨成细粉后取50g,用排水法测得绝对密实体积为18.62cm3。试计算该砖的吸水率、密度、孔隙率。 解:该砖的质量吸水率=(饱和状态下质量—绝干质量)/绝干质量×100% =(2900-2550)/2550×100% =13.7% 该砖的体积吸水率=(饱和状态下质量—绝干质量)/表观体积/水的密度×100% =(2900-2550)/(24×11.5×5.3)/1×100% =23.9% 砖的密度=50/18.62=2.69g/cm3 砖的表观密度=2550/(24×11.5×5.3)=1.74g/cm3 砖的孔隙率=(1—表观密度/密度)×100%=(1-1.74/2.69)×100%=35.3% P53-2硅酸盐水泥熟料有哪些主要的矿物组成?他们在水泥水化中各表现出什么特性? 答: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组成有硅酸三钙(C3S)、硅酸二钙(C2S)、铝酸三钙(C3A)、铁 介质中生成石膏时就有破坏作用? 答:因为生产中掺入适量的石膏,它的水化反应主要集中于水泥水化的初期,而水泥浆体在终凝之前具有塑性,这个时候的体积膨胀不会受到限制;硬化的初期,水泥石强度较低,内中毛细孔隙比较多,仍能容纳微量的膨胀,因此早期掺入的适量的石膏对水泥不起破坏作用。 硬化后的水泥石不具有塑性,即没有变形能力。后期进入的硫酸盐和水泥石中的水泥水化产物

中南大学有机化学考纲

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有机化学”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由化学化工学院学院教授委员会于2011年7月7日通过。 I.考试性质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高等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有机化学属我校自行命题的考试。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扎实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II.考查目标 有机化学是化学的重要分支,是许多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它的内容丰富,有机化学考试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应能: 1.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法,有机化合物的各类异构现象,特别是立体异构。 2.掌握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如取代、加成、氧化、还原、酯化、酰化、消除、缩合、脱羧、偶联、重排、周环化等反应,包括一些重要的人名反应。 3.掌握自由基取代、亲电取代、亲核取代、自由基加成、亲电加成、亲核加成反应机理和一些缩合、降解反应的机理。 4.能运用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分析和理解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5.熟悉各类化合物的制备,并能运用基本有机反应和理论,完成有机合成反应的设计、反应现象和机理的解释以及推断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等。 6.熟悉基本杂环、常见糖类及氨基酸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7.熟悉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测定有机化合物结构中的应用。8.熟悉有机化合物合成、分离纯化的基本原理、基本操作和基本方法。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有机化学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约35% 基本有机反应约20% 有机合成约15% 有机反应机理约10% 推断有机化合物结构(含波谱分析)约10% 有机化学实验约10% Ⅳ.试卷题型结构 选择题、填空(如命名和完成有机反应)、问答题、有机合成、反应机理、推断结构、实验等 Ⅴ.考查内容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材料复习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复习提纲 绪论 土木工程材料的种类与发展历史;土木工程材料与土木工程间的关系 第1章土木工程材料导论(10%) 基本概念: (1)材料的组成:化学组成、物相组成 (2)材料的结构:微观、细观、宏观;晶体、无定形和胶体材料的特征 (3)流体的流变行为:粘度与屈服应力 (4)物理性能:特征温度、质量、密度;孔隙与空隙;亲水与憎水;毛细现象与吸附;含水率与吸水率;平衡含水率;导热系数;线膨胀系数;电阻与电导。 (5)力学性能:作用力形式(拉、压、弯、剪、冲、疲劳);塑性与弹性;脆性与韧性;强度与弹性模量;硬度、抗疲劳、徐变; (6)耐久性能:无机多孔材料的水侵蚀、冻融破坏、化学侵蚀;金属材料的腐蚀与电化学腐蚀;有机材料的老化;工程材料的放射性和挥发性物质 重要概念: 工程材料的性能包括施工性能,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这些性能均取决其组成与结构! 重要规律: (1)多孔材料的物理、力学和耐久性能及其与孔隙率、孔结构间的关系 (2)工程材料的弹性、塑性、韧性、脆性与组成、结构的关系 第2章无机胶凝材料(15%) 基本概念: (1)气硬性与水硬性胶凝材料的定义与特性 (2)石膏:二水石膏、半水石膏、硬石膏、建筑石膏的定义与组成;建筑石膏浆体的凝结硬化机理;建筑石膏的主要特性与工程应用 (3)石灰: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粉、石灰膏的定义与组成;石灰浆体的凝结硬化机理;各种石灰的特性与应用 (4)水玻璃:定义与组成;水玻璃硬化;水玻璃模数;性能与应用 (5)特性硅酸盐水泥:组成与性能特点;应用领域 (6)硫铝酸盐水泥:组成与特点;技术性能特点与应用 (7)铝酸盐水泥:组成与特点;技术性能特点与应用 重要概念: (1)胶凝材料的定义与特性;

昆明理工大学考研真题_809冶金物理化学2017年

第 1 页 共 5页昆明理工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A 卷)考试科目代码:809 考试科目名称 :冶金物理化学 考生答题须知 1 所有题目(包括填空、选择、图表等类型题目)答题答案必须做在考点发给的答题纸上,做在本试题册上无效。请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写清题号。 2 评卷时不评阅本试题册,答题如有做在本试题册上而影响成绩的,后果由考生自己负责。 3 答题时一律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画图可用铅笔),用其它笔答题不给分。 4 答题时不准使用涂改液等具有明显标记的涂改用品。 一、选择题。在题后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代号。(共15小题, 每小题2分,合计30分) 1、在隔离系统内:( )。 ( 1 ) 热力学能守恒,焓守恒; ( 2 ) 热力学能不一定守恒,焓守恒; ( 3 ) 热力学能守恒,焓不一定守恒; ( 4 ) 热力学能、焓均不一定守恒。 2、H 2和O 2以2:1的摩尔比在绝热的钢瓶中反应生成H 2O ,在该过程中( )是正确的。 ( 1 ) ?H = 0; ( 2 ) ?T = 0; ( 3 ) pV γ = 常数; ( 4 ) ?U = 0。 3、公式d G =-S d T + V d p 可适用下述哪一过程:( ) (1) 在298 K ,100 kPa 下水蒸气凝结成水的过程; (2) 理想气体膨胀过程; (3) 电解水制H 2( g )和O 2( g )的过程; (4) 在一定温度压力下,由N 2( g ) + 3H 2( g )合成NH 3( g )的过程。 4、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α,β任意两相平衡时,两相中下述物理量相等的是( )。 (1) 摩尔热力学能; (2) 摩尔焓; (3) 摩尔吉布斯函数; (4) 摩尔熵。 5、下列反应的焓变不符合标准摩尔生成焓定义的是:( )。 (1)H 2(g , p ) +N 2(g , p ) = NH 3(g , p ) ; 321 2 (2)H 2(g , p ) +Br 2(g , p ) = HBr(g , p ) ;1212 (3)N 2(g , p ) + D 2(g , p ) = ND 2(g , p ) ;12 (4)Na(s , p ) + Cl 2(g , p ) = NaCl(s , p ) 。126、在298 K 恒压下把某化学反应设计在可逆电池中进行可得电功91.84 kJ ,该过程的?U ,?S ,?A 和?G 的值为( )。 (选填表中的(1), (2), (3), (4)) ?U / kJ ?S / J·K -1 ?A / kJ ?G / kJ (1) -121.8 716.8 -91.84 -91.84 (2) 121.8 716.8 -91.84 -91.84 (3) 121.8 0.7168 -91.84 -91.84 (4) -121.8 0.7168 -91.84 -91.84

中南大学有机化学试卷

中南大学有机化学试卷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 (专业:医学五年制) 2006 ~2007 110 96 4.5 10070 % 07年7月2日题号一二三四五六 七合计满分 20 10 20 20 10 10 10 100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每小题有四、五个备选答案,请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字母填入下 表中相应题号下的空格中。本题20分,每小题1分) 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评卷人答案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化合物:a乙醇、b乙酸、c苯酚、d碳酸,其酸性由强到弱排列是 A、bacd B、bdca C、bcad D、bcda 2、下列分子量相近或相同的物质:a正丁醇、b丙酸、c乙酸乙酯、d正戊烷。其沸点从高到低顺序为 A、bacd B、abcd C、cabd D、dcba 3、顺反异构与对映异构可共存的结构是 A 、 B、 CHCH(CH)CCHCHCHCHCHCH33233C、 D、CHOHOH CH=CHCH(CH)332 CHCH33 4、下列化合物不能与HCN加成的是 A、正壬醛 B、丁酮 C、苯乙酮 D、环己酮 5、下列试剂中,可把苯胺与N-甲基苯胺定性区别开来的是 A、5%HCl水溶液 B、先用CHSOCl再用NaOH 652

C、CuCl + NH?HO D、AgNO + NH?HO 22323326、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进行反应的机理是 A、亲电取代 B、亲核取代 C、自由基取代 D、亲电加成 7、既是叔胺又是芳香胺的是 A、叔丁胺 B、3-甲基苯胺 C、N-甲基对甲苯胺 D、N,N-二甲基苯胺 8、能与FeCl溶液发生颜色反应的是 3 A、苯甲酸 B、苯乙醚 C、苯甲醇 D、对甲苯酚 9、化合物a、二乙胺 b、三乙胺 c、苯胺 d、乙酰苯胺,其碱性由强至弱顺序为 A、abdc B、abcd C、bacd D、badc 10、下列试剂中能发生Cannizzaro歧化反应的是 A、甲醇 B、甲醛 C、乙醛 D、丙酮 11、CHCH=CHCHCH=CHCH经酸性KMnO氧化后的产物是 3234 A、CHCOOH + HOOCCHCOOH B、CO+ OHCCHCHO 322 2 C、HCOOH + OHCCHCHO D、HCOOH + HOOCCHCOOH 2212、能溶于NaOH溶液,通入CO后又析出来的化合物是 2 A、苯甲酸 B、苯酚 C、苯胺 D、环己醇 13、下列羧酸衍生物发生亲核取代反应速度最快的是 A、CHCOOCH B、(CHCO)O C、CHCOCl D、CHCONH 325 32332 14、下列试剂中能区别苯甲醛和苯乙酮的是 O A、FeCl溶液 B、Grignard试剂 C、Fehling试剂 D、Tollens试剂 3NCONHHNHA、HNSONHB、C、D、2222215.既溶于酸又溶于碱的是 N O 16、卤代烷与NaOH在水-乙醇中进行反应,下列现象中,属于S1历程的是 N A、有重排产物 B、产物构型完全转化

大学《土木工程材料》试题及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材料的吸湿性是指材料在空气中吸收_____的性质。 1.水分 2.水可以在材料表面展开,即材料表面可以被水浸润,这种性质称为 _____。 2.亲水性 3.按冶炼时脱氧程度分类钢可以分成:_____,_____,_____和特殊镇静钢。 3.镇静钢沸腾钢半镇静钢 4.混凝土的三大技术性质指_____、_____、_____。 4.工作性力学性质耐久性 5.根据粒径的大小可将水泥混凝土用集料分为两种:凡粒径小于_____者称为细集料,大于_____者称为粗集料。 5.5mm 5mm 6.石灰的主要化学成分是_____和_____。 6.氧化钙氧化镁 7.土木工程中通常使用的五大品种硅酸盐水泥是 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7.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8.目前所用的墙体材料有_____,_____和_____三大类。 8.砖砌块板材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砂浆的流动性是用分层度表示的。 1.对

2.白色大理石由多种造岩矿物组成。 2.错 3.粘土质砂岩可用于水下建筑物。 3.错 4.在空气中贮存过久的生石灰,不应照常使用。 4.对 5.针叶树材强度较高,表观密度和胀缩变形较小。 5.对 6.普通混凝土的强度与其水灰比成线性关系。 6.错 7.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中,可以不考虑耐久性的要求。 7.错 8.石膏浆体的凝结硬化实际上是碳化作用。 8.错 9.木材的持久强度等于其极限强度。 9.错 10.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复合材料,由沥青、粗集料、细集料和矿粉以及外加剂所组成。 10.对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在混凝土拌合物中,如果水灰比过大,会造成__。 A 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不良 B 产生流浆 C 有离析现象 D 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1.ABCD 2 为工程使用方便,通常采用()确定沥青胶体结构的类型。

2019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冶金物理化学考研真题A卷

2019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冶金物理化学考研真题A卷 一、选择题。在题后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代号。(共15小题, 每小题2分,合计30分)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1 )用热力学方法不能测热力学能的绝对值; ( 2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只与温度有关,且与气体物质的量成正比; ( 3 )N种气体混合物的热力学能等于混合前N种气体的热力学能之和; ( 4 )热力学能是系统状态的单值函数。 2、一封闭系统,当状态从A到B发生变化时,经历两条任意的不同途径( 途径1,途径2 ),则下列四式中,( )是正确的。 ( 1 ) Q1 = Q2; ( 2 ) W1 = W2; ( 3 ) Q1+W2= Q2+W1; ( 4 ) ?U1 = ?U2。 3、同温同压同体积的气体A和B等温混合,混合后的总体积仍为A(或B)原来的体积,则过程( ) 。 (1)?S > 0;(2)?S = 0;(3)?S< 0;(4)?S无法确定 4、温度T时,由化合物的标准摩尔燃烧焓求化学反应 0 = 的标准摩尔反应焓的公式为:()。 (1)?r H(T) == -?c H(B, 相态, T);(2)?r H(T) == ?c H(B, 相态, T); (3)?r H(T) == -c H(B, 相态, T);(4)?r H(T) == c H(B, 相态, T)。 5、一定量的N2气在恒定的压力下升高温度,则其吉布斯函数( )。 (1) 增大; (2) 不变; (3) 减小; (4) 无法确定。 6、在101325 Pa下,苯的熔点是5℃。在101325 Pa下5℃的C6H6( s )变为5℃的C6H6( l ),则过程的?H 0,?S 0,?G 0。( ) (1)?H>0,?S >0,?G=0;(2)?H>0,?S<0,?G<0; (3)?H<0,?S >0,?G>0;(4)?H<0,?S <0,?G=0。 7、25℃时有反应 C6H6(l) + 7O2(g)3H2O(l) + 6CO2(g) 若反应中各气体物质均可视为理想气体,则其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r H与反应的标准摩尔热力学能变?r U之差约为:()。 (1)-3.7 kJ·mol-1;(2)1.2 kJ·mol-1;(3)-1.2 kJ·mol-1;(4)3.7 kJ·mol-1;8、在拉乌尔定律表达式p B=p B*x B中,p B* :()。 (1)只是温度的函数,与溶质、溶剂的性质无关; (2)与溶质、溶剂的性质有关,但与温度无关; (3)与温度、溶剂的性质有关,与溶质性质无关; (4)与温度、溶质的性质有关,与溶剂性质无关。 9、在101 325Pa下,碘在水和二硫化碳中分配达平衡,不存在固态碘及气相,则此系统的

土木工程材料作业1

>>作业 (一) 单选题 1. 评价材料抵抗水的破坏能力的指标是()。 (A) 强度(B) 渗透系数(C) 软化系数(D) 吸水率 难度:较易分值:4.0参考答案:C学生答案:C得分:4.0 2. 下列属于活性混合材的是()。 (A) 粘土(B) 慢冷炉渣(C) 粉煤灰(D) 磨细石英砂 难度:较易分值:4.0参考答案:C学生答案:C得分:4.0 3. 关于石灰消解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放热反应(B) 吸热反应(C) 体积收缩(D) 不能搅拌 难度:较易分值:4.0参考答案:A学生答案:A得分:4.0 4. 硅酸盐水泥石中体积含量最高的水化产物是()。 (A) 水化硅酸钙凝胶(B) 氢氧化钙(C) 水化铁酸钙(D) 钙矾石 难度:较易分值:4.0参考答案:A学生答案:A得分:4.0 5. 材料抵抗水的破坏作用的能力称为()。 (A) 耐水性(B) 抗冻性(C) 抗渗性(D) 渗透系数 难度:较易分值:4.0参考答案:A学生答案:A得分:4.0 6. 硅酸盐水泥中水化热最高的矿物是()。 (A) C3A (B) C4AF (C) C3S (D) C2S

7. 下列水泥中,和易性最好的是()。 (A) 矿渣水泥(B) 粉煤灰(C) 火山灰水泥(D) 普通水泥 难度:较易分值:4.0参考答案:B学生答案:B得分:4.0 8. 按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为()。 (A) 不早于45分钟(B) 不迟于45分钟(C) 不迟于10小时(D) 不迟于390分钟 难度:较易分值:4.0参考答案:A学生答案:A得分:4.0 9. 建筑石膏指的是()。 (A) β型半水石膏(B) α半水石膏(C) 无水石膏(D) 二水石膏 难度:较易分值:4.0参考答案:A学生答案:A得分:4.0 10. 承受冲击或震动荷载的结构选材时必须首先考虑材料的()。 (A) 密度(B) 强度(C) 韧性(D) 耐腐蚀性 难度:较易分值:4.0参考答案:C学生答案:C得分:4.0 (二) 多选题 1. 与普通水泥相比,矿渣水泥的耐热性好主要是因为()。 (A) 水泥中C3S含量少 (B) 水泥中C3S含量多 (C) 水泥石中氢氧化钙含量少 (D) 水泥石中氢氧化钙含量多 (E) 矿渣耐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