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年产10万吨丙烯酸丁酯合成工艺设计

年产10万吨丙烯酸丁酯合成工艺设计

年产10万吨丙烯酸丁酯合成工艺设计
年产10万吨丙烯酸丁酯合成工艺设计

课程设计

题目年产10万吨丙烯酸丁酯合成工艺设计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班级

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化学工程系课程指导小组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二十日

学院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学生学号

设计题目年产10吨丙烯酸丁酯合成工艺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内容

主要内容为年产10万吨丙烯酸丁酯的工艺设计。通过工艺对比选择合适的方案,进行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确定关键设备的选型和材料,绘制出工艺流程图、设备图等相关图纸,对生产过程中进行经济核算与分析。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

1.查阅国内外的相关文献不得少于15篇,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2.独立完成给定的设计任务后编写出符合要求的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工艺

设计合理,将研究、开发的技术及过程开发的成果与过程建设、经济核算衔接起来;绘制出必要的设计图纸。

3. 综合应用化学工程和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4. 完成课程设计的撰写。

三、文献查询方向及范围

1.利用学校的清华同方数据库、万方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ScienceDirect、ACS(美国化学学会)数据库查询丙烯酸酯工业制备方法等中英文文献与硕博论文。

2.主要参考文献

[1] 夏涛. 丙烯酸正丁酯合成反应的新型催化剂及工艺研究[D]. 长沙: 湖南大学2002.

[2] 杨召启,李石磊,方晓明.丙烯酸丁酯最佳反应条件的选择[J].甘肃科技, 2010,26(1):41-43.

[3]徐金文,丁鹏飞. 降低精制塔底重组份中丁酯含量[J]. 山东化工, 2015,44(16): 119-120.

[4] 李汝新. 丙烯酸及酯的市场分析[J].甘肃科技, 2006,22(5):1-8.

[5] 邵艳秋,张桂芳. 丙烯酸丁酯合成方法的改进[J]. 浓阳化工, 2000, 29(2), 70-75.

[6] Acrylic acid technology, Chemical Week, 2003, 165(21):25-26.

[7] Acrylic acid, European Chemical News, 2002, 77(2021): 17.

目录

1.1产品的性质、用途、价格及其变化趋势......................................................... - 1 -

1.1.1产品的性质及用途.................................................................................. - 1 -

1.1.2产品价格及变化趋势.............................................................................. - 1 -1.2产品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 2 -

1.3世界范围内产品的生产厂家、产量......................................................... - 2 -

1.4世界范围内生产工艺及分析..................................................................... - 2 -

1.4.1氰乙醇法.................................................................................................. - 3 -

1.4.2丙烯腈水解法.......................................................................................... - 3 -

1.4.3β—丙内酯法........................................................................................... - 4 -

1.4.4改良雷珀法.............................................................................................. - 4 -

1.4.5酯交换法.................................................................................................. - 5 -

1.4.6直接酯化法.............................................................................................. - 5 -2工艺设计................................................................................................................ - 6 -

2.1工艺路线设计..................................................................................................... - 6 -2.2工艺流程设计..................................................................................................... - 7 -3可行性分析............................................................................................................ - 9 -

3.1工艺可行性分析................................................................................................. - 9 -

3.1.1原料来源.................................................................................................. - 9 -

3.1.2设备、工艺操作条件............................................................................ - 10 -

3.13收率、产品质量和对环境的影响......................................................... - 10 -3.2经济效益可行性分析....................................................................................... - 11 -

3.2.1可变成本、固定成本及总成本............................................................ - 11 -

3.2.2年产值、年利润.................................................................................... - 12 -

3.2.3投资利润率............................................................................................ - 12 -4总结...................................................................................................................... - 13 -5参考文献.............................................................................................................. - 14 -

1前言

1.1产品的性质、用途、价格及其变化趋势

本设计主要产品为丙烯酸丁酯(CH

2=CHCOO(CH

2

)

3

CH

3

)以其特有的性质,包括

易于配制,黏接性,耐水性,耐久性,常被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粘合剂、乳化剂、涂料等。并且,作为有机化工原料,常将其制成聚合物或共聚物,如制成多种丙烯酸类树脂产品(主要是乳液型,溶剂型及水溶型的),并用作涂料、胶粘剂、腈纶纤维改性、塑料改性、纤维及织物加工、纸张处理剂、皮革加工以及丙烯酸类橡胶等许多方面。

1.1.1产品的性质及用途

丙烯酸丁酯(CH

2=CHCOO(CH

2

)

3

CH

3

),又称丙烯酸正丁酯,为无色液体,易燃,

相对密度(25℃,4℃):0.8934;熔点-64.6℃,沸点145-146℃,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4.42;性质稳定;微溶于水,能与乙醇、乙醚混溶;遇热很快聚合,有聚合危害,即随温度升高,贮存时间的延长,自聚倾向加剧。

在使用过程中,丙烯酸丁酯往往被合成为聚合物或共聚物。丙烯酸丁酯属于软单体,可以与各种硬单体如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乙酸乙烯等,及官能性单体如(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酰胺及基衍生物等进行共聚、交联、接枝等,制成多种丙烯酸类树脂产品以用于制造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有机玻璃、皮革,涂料以及粘合剂等产品,在工业上用途广泛。

1.1.2产品价格及变化趋势

目前市场丙烯酸丁酯价格为6500-15000元/吨,目前主流以小单为主,即主流价格稳定在6700-7000元/吨。

近期价格变化趋势因其原料丁醇市场重心商谈松动,主流出厂集中至4900元/吨,丙烯酸市场处于供需矛盾,小幅下滑,窄幅有所走低的情况、而处于走低渐稳的状态,且其货源供应量增加,产销竞争激烈,生厂商及经销商多稳盘操作,短线内挺价动力不足。故而丙烯酸丁酯的整体价格变化趋势,应为小幅下滑,渐渐稳定的状况。

年产15万吨甲醇浮阀精馏塔设计解析

年产15万吨精甲醇浮阀精馏塔设计 化学工程专业2009级刘卫 摘要:本设计对年产15万吨精甲醇的浮阀精馏塔进行了设计。用试差法通过Excel快捷地计算出特定组成的甲醇—水溶液的泡点温度,相对挥发度;通过计算出最小回流比确定了适宜的操作回流比为1.74;通过逐板计算法计算出理论塔板数为23块,并进一步确定精馏塔的实际塔板数为50块;分别对此精馏塔的塔体工艺尺寸进行了设计,并对设计之后的浮阀塔板进行了流体力学的验算;绘制出塔板负荷性能图,从而得出精馏段的操作弹性为2.39,提馏段的操作弹性为2.35;确定了塔顶冷凝器冷却水的用量以及塔釜再沸器所需要的热量,同时对输送各物流的管径进行了设计。 关键词:浮阀塔;板式精馏塔;精馏塔设计;甲醇 Abstract: The design of float valve tower with the annual output of 150,000 tons of methanol by distillation . Through trial and error method using Excel to quickly calculate the specific composition of methanol - water solution of the bubble point temperature, relative volatility; by calculating the minimum reflux ratio to determine the optimum operating reflux ratio is 1.74;-by-plate approach to calculate the theoretical tower plate number was 23, and further determine the actual number of trays for the distillation column 50; this distillation of the tower, respectively, size of the design process, and after the valve tray design for fluid dynamics checking; draw tray performance

最新丙烯酸甲酯的生产工艺资料

5000t/a 丙烯酸甲酯的生产工艺组织与实施 1:丙烯酸甲酯的生产工艺路线选择 丙烯酸甲酯,别名败脂酸甲酯,分子式 C4H6O2或CH2CHCOOCH3,熔 点 -75℃ ,沸点:80.0℃,微溶于水。用于作为有机合成中间体,也是合成高分子聚合物的单体,用于橡胶、医药、皮革、造纸、粘合剂等。 无色液体。有辛辣气味。水中溶解度在20℃时为6G/100ml ,40℃时5G/100ml 、水在丙烯酸甲酯中溶解度为1.8ml/100G 。溶于乙醇和乙醚。在贮存过程中易聚合,光、热和过氧化物能加速其聚合作用。纯粹的单体在低于10℃时不聚合。通常加入对苯二酚单甲醚0.1%作阻聚剂。相对密度(d204)0.9561。熔点-76.5℃。沸点70℃(81.06kPA)。折光率(n20D)1.401。闪点(开杯)-4℃。易燃。中等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0.3G/kG 。有催泪性。对呼吸系统和皮肤有刺激性。 丙烯酸甲酯(Methyl Acrylate ,简写为MA)是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之一,主要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及合成高分子单体,丙烯酸甲酯可以和各种硬单体(如: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丙烯腈、醋酸乙烯等)及官能性单体[如: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羟丙酯、缩水甘油酯、 (甲基)烯酰胺]及其衍生物等进行交换、共聚、接枝等,做成上千种丙烯酸类树脂产品(主要是乳液型、溶剂型及水溶型),广泛用作涂料、胶粘剂、睛纶纤维改性、塑料改性、纤维及织物加工、皮革加工、造纸以及丙烯酸类橡胶等许多方面。 现有生产方式 乙炔法(雷珀(Reppe)法) 是先将乙炔溶解于四氢呋喃溶剂中,用溴化镍为催化剂(作为羰基镍的来源),溴化铜为助催化剂,反应条件为:8~10 MPa ,200~225℃,丙烯酸的产率为90% (对乙炔)或85% (对CO),BASF 和Dow-Badische 相继于1960年进行工业生产,两者略有不同之处,前者用酸作催化剂进行甲醇酯化,后者用Dowex 。50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此法的特点是不用高压处理乙炔,用镍盐作催化剂,而不用有毒的羰基镍。 丙烯睛水解 这是丙烯腈水解,酯化后制取丙烯酯化的方法。 424242222242SO H NH COOR CH CH SO H CONH CH CH O H CN CH CH ROH SO H +?=??→???=??→?+? 反应分为两步,由利用丙烯腈水解的酰胺化反应与利用醇的酯化反应组成。在第一步反应中,是在70~100度将丙烯腈添加到硫酸水溶液中以合成丙烯酰胺硫酸盐,然后加适量的水和醇进行酯化。生成的酯用来蒸馏分离掉副产物硫酸氢铵后再送到精制工序。 这种方法所制得的丙烯酸酯的收率系随醇的种类有所不同,使用甲醇的时候,丙烯酸甲酯的收率按丙烯腈计高于85%,以甲醇计高于75%。至于用丁醇以上的高级醇,在经济上还存在问题。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副产品是丙烯酸甲酯的二倍。(重量)即以硫酸氢铵为主要成分的废液,而处理这种废液有很多困难。因为不能将其扔掉,只能用于硫酸回收,或用来制造硫酸铵。另一个缺点是丙烯腈直接合成高级酯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这种方法不能用于大规模工厂的生产。 烯酮法

年产10万吨甲醇合成工艺设计缩写稿

题目:年产10万吨甲醇合成工艺设计 摘要:本设计重点讨论了合成车间的主要设备的计算及选型,首先初步介绍了合成机理,然后重点围绕合成进行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主要包括合成塔的外形设计,水冷凝器的选型及计算,脱硫塔的选型及计算,转化炉的选型及计算精馏塔的选型及计算等,最后进行了总结与讨论。 关键词:合成,转化,精馏,甲醇 The Syntheses Technological Of Y early Produces 40,000 Tons Methylalcohol ABSTRACT:This design mainly discussed with the key equipment computation and Choose of systhesis workshop ,first initially introduced synthesizme chanism, then key revolved sythesize to carry on material balance and thermal graduated acalculated, mainly included synthetic tower and contour design, water condenser shaping and computation, desulfurizer shaping and computation ,transformed stove shaping and computation, rectifying tower shaping and computation and so on, finally has carried on summary and discussion. KEYWORDS:Synthesis,Transformation,Fine distill,Methyl alcohol 1概述 本设计为年产10万吨甲醇合成工艺的计算,纯甲醇为无色透明略带乙醇气味的易挥发液体,沸点65℃,熔点-97.8℃,和水相对密度0.7915(20/4℃),甲醇能和水以任意比相溶,但不形成共沸物,能和多数常用的有机溶剂(乙醇、乙醚、丙酮、苯等)混溶,并形成恒沸点混合物。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世界范围化工产品中,甲醇产量仅次于乙烯、丙烯和苯,居第四位,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染料、涂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生产,还用于溶剂和工业及民用燃料等。主要广泛应用于精细化工,塑料,医药,林产品加工等领域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可开发出100多种高附加值化工产品。甲醇有较强的毒性,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影响最大,它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摄入都会产生毒性反应,甲醇蒸汽能损害人的呼吸道粘膜和视力。随着世界化学工业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及亚太地区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甲醇的消费市场也在迅速扩大,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发展甲醇产品作为石油的替代燃料,以及甲醇燃料电池的研制成功,为甲醇开拓了新的广阔市场,提供了大力发展甲醇产品的良好机遇。生产甲醇的原料可以是天然气,煤炭,焦炭渣油,石脑油,乙炔尾气等。从20世纪50年代起,天然气逐渐成为合成甲醇的主要原料 [1]。 2甲醇合成工艺流程 2.1流程概述

年产15万吨丙烯酸工艺

年产15万吨的丙烯氧化法制取丙烯酸的工艺设计 摘要 本设计综述了国内外丙烯酸生产的工艺及其发展前景。在对各种丙烯酸的生产工艺进行详细比较的基础上,选择了丙烯两步氧化生产工艺生产丙烯酸。在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的基础上,进行了主体设备设计、辅助设备选型以及车间布置等,完成了年产15 万吨丙烯酸生产车间工艺设计。并绘制了工艺流程图及车间布置图等,对整个工艺方案进行了经济、环保和安全评价,表明该工艺可行,经济合理。 关键词:丙烯酸两步氧化工艺设计 Process design with an annual output of 150000 tons

of propylene oxidation method and acrylic acid Abstract The design review process and its development prospect at home and abroad ofacrylic acid production. Based on detailed comparison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various acrylic acid on the oxidation of propylene, two step process of producing acrylic acid. Based on the material balance and heat balance of themain equipment, auxiliary equipment selection and design, workshop layout,completed an annual output of 150000 tons of acrylic acid production workshop design. And has drawn up the flow chart and workshop layout, economic,environmental and safety evaluation of the whole process, showed that the process was feasible, economical and reasonable. Keywords: Acrylic ;Two step oxidation ;Process design 目录

【优秀毕设】年产40万吨甲醇合成工艺设计

设计任务书 设计(论文)题目:年产40万吨甲醇合成工艺 设 学院:内门古化工职业学院 专业:应用化工技术 班级:应化09-4班 学生:张琦 指导教师:杨志杰李秀清

1.设计(论文)的主要任务及目标 (1) 结合专业知识和工厂实习、分析选定合适的工艺参数。 (2) 进行工艺计算和设备选型能力的训练。 (3) 进行工程图纸设计、绘制能力的训练。 2.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1) 本车间产品特点及工艺流程。 (2) 主要设备物料、热量衡算、结构尺寸计算及辅助设备的选型计算。 (3) 参考资料 3.主要参考文献 [1] 谢克昌、李忠.甲醇及其衍生物.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5~7 [2] 冯元琦.联醇生产.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257~268. [3] 柴诚敬、张国亮。化工流体流动与传热。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525-530 4.进度安排 设计(论文)各阶段名称起止日期 1 收集有关资料 20111-01-28~2010-02-11 2 熟悉资料,确定方案 2010-02-12~2010-02-26 3 论文写作 2010-02-27~2010-03-19 4 绘制设计图纸 2010-03-20~2010-04-03 5 准备答辩 2010-4-10 目录 摘要 (1) 第1章甲醇精馏的工艺原理 (2) 第1.1节基本概念 (2) 第1.2节甲醇精馏工艺 (3) 1.2.1 甲醇精馏工艺原理 (3) 1.2.2 主要设备和泵参数 (3) 1.2.3膨胀节材料的选用 (6) 第2章甲醇生产的工艺计算 (7) 第2.1节甲醇生产的物料平衡计算 (7) 第2.2 节生产甲醇所需原料气量 (9) 2.2.1生产甲醇所需原料气量 (9) 第2.3节联醇生产的热量平衡计算 (15) 2.3.1甲醇合成塔的热平衡计算 (15) 2.3.2甲醇水冷器的热量平衡计算 (18) 第2.4节粗甲醇精馏物料及热量计算 (21) 2.4.1 预塔和主塔的物料平衡计算 (21) 2.4.2 预塔和主塔的热平衡计算 (25)

丙烯酸甲酯工艺说明

15000吨/年丙烯酸甲酯生产工艺 第一章生产原理及工艺特点 在该单元中丙烯酸与甲醇反应,生成丙烯酸甲酯,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被用作催化剂。 1.1 酯化反应原理 丙烯酸与醇的酯化反应是一种生产有机酯的反应。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CH 2=CHCOOH+CH 3 OH <==>CH 2 =CHCOOCH 3 +H 2 O 这是一个平衡反应,为使反应有向有利于产品生成的方向进行,采用一些方法,一种方法是用比反应量过量的酸或醇,另一种方法是从反应系统中移除产物。 1.2 丙烯酸与甲醇的酯化反应 (1)酯化反应器的主反应 酯化反应器的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H+(IER)* CH 2=CHCOOH+CH 3 OH <==> CH 2 =CHCOOCH 3 +H 2 O AA MEOH MA *IER指离子交换树脂(2)酯化反应器的副反应 CH 2=CHCOOH十2CH 3 OH———> (CH 3 O)CH 2 CH 2 COOCH 3 +H 2 O MPM:(3-甲氧基丙酸甲酯) H+(IER)* 2CH 2=CHCOOH十CH 3 OH ———> CH2=CHCOOC 2 H 4 COOCH 3 +H 2 O D-M(3-丙烯酰氧基丙酸甲酯/二聚丙烯酸甲酯)

H+(1ER) CH 2=CHCOOH+CH 3 OH———>HOC 2 H 4 COOCH 3 HOPM(3-羟基丙酸甲酯) H+(1ER) CH 2=CHCOOH+CH 3 OH ——>CH 3 OC 2 H 4 COOH MPA(3-甲氧基丙酸) H+(1ER) 2CH 2=CHCOOH———>CH 2 =CHCOOC 2 H 4 COOH D-AA(3·丙烯酰氧基丙酸/二聚丙烯酸) 其他副产物是由于原料中的杂质的反应而形成的。典型的丙烯酸中的杂质的反应如下: CH 3COOH+R-OH——>CH 3 COOR十H 2 O C 2H 5 COOH+R-OH——>C 2 H 5 COOR十H 2 O 丙烯酸甲酯的酯化反应在固定床反应器内进行,它是一个可逆反应,本工艺采用酸过量使反应向正方向进行。 反应在如下情况下进行: 温度:75℃(MA) 醇/酸摩尔比:0.75(MA) 由于甲酯易于通过蒸馏的方法从丙烯酸中分离出来,从经济性角度,醇的转化率被设在60%-70%的中等程度。未反应的丙烯酸从精制部分被再次循环回反应器后转化为酯。 用于甲酯单元的离子交换树脂的恶化因素有:金属离子的玷污、焦油性物质的覆盖、氧化、不可撤回的溶涨等。因此,如果催化剂有意被长期使用,这些因素应引起注意。被金属铁离子玷污导致的不可撤回的溶涨应特别注意。 1.3 丙烯酸回收 丙烯酸回收是利用丙烯酸分馏塔精馏的原理,轻的甲酯、甲醇和水从塔

年产10万吨甲醇工艺设计

1 总论 1.1 概述 甲醇作为及其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是碳一化学工业的基础产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甲醇都是被作为农药,医药,染料等行业的工业原料,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甲醇将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领域。 1)甲醇(英文名;Methanol,Methyl alcohol)又名木醇,木酒精,甲基氢氧化物,是一种最简单的饱和醇。化学分子式为CH3OH。 甲醇的性质;甲醇是一种无色、透明、易燃、易挥发的有毒液体,略有酒精气味。分子量32.04,相对密度0.792(20/4℃),熔点-97.8℃,沸点64.5℃,闪点12.22℃,自燃点463.89℃,蒸气密度 1.11,蒸气压13.33KPa(100mmHg 21.2℃),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爆炸下限6~36.5 % ,能与水、乙醇、乙醚、苯、酮、卤代烃和许多其他有机溶剂相混溶,遇热、明火或氧化剂易燃烧。 甲醇的用途;甲醇用途广泛,是基础的有机化工原料和优质燃料。主要应用于精细化工,塑料等领域,用来制造甲醛、醋酸、氯甲烷、甲氨、硫酸二甲脂等多种有机产品,也是农药、医药的重要原料之一。甲醇在深加工后可作为一种新型清洁燃料,也加入汽油掺烧。 甲醇的毒性及常用急救方法;甲醇被人饮用后,就会产生甲醇中毒。甲醇的致命剂量大约是70毫升。甲醇有较强的毒性,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影响最大,它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摄入都会产生毒性反应,甲醇蒸气能损害人的呼吸道粘膜和视力。急性中毒症状有:头疼、恶心、胃痛、疲倦、视力模糊以至失明,继而呼吸困难,最终导致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慢性中毒反应为:眩晕、昏睡、头痛、耳鸣、现力减退、消化障碍。甲醇摄入量超过4克就会出现中毒反应,误服一小杯超过10克就能造成双目失明,饮入量大造成死亡。甲醇中毒,通常可以用乙醇解毒法。其原理是,甲醇本身无毒,而代谢产物有毒,因此可以通过抑制代谢的方法来解毒。甲醇和乙醇在人体的代谢都是同一种酶,而这种酶和乙醇更具亲和力。因此,甲醇中毒者,可以通过饮用烈性酒(酒精度通常在60度以上)的方式来缓解甲醇代谢,进而使之排出体外。而甲醇已经代谢产生的甲酸,可以通过服用小苏打(碳酸氢钠)的方式来中和。甲醇也容易引发大火。一旦发生火灾,救护人员必须穿戴防护服和防

丙烯酸球场施工实用工艺流程

丙烯酸球场施工工艺流程 丙烯酸球场面料介绍: 性能特点:1. 色彩鲜艳丰富; 2. 水性原料,无毒,100%绿色环保产品; 3. 易施工,对气候环境的适应性强; 4. 耐候性高,不易老化、使用寿命长抗紫外线性好, 颜色持久不退; 5. 极佳耐磨性、防滑性,不易起粉,弹性良好,有舒适 的运动感; 6. 附着力强,剥离强度高,不分层、透气性好,不易起泡 日常维护保养便利、费用低; 适用范围:网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等运动场地。 产品运用:球场基础分沥青基础和水泥混凝土基础。 场地清理: 1)基础表面处理及清洁: ①清除场地上的杂物,污物。(不能将垃圾只扫在场边,而应将

场地周围的环境都清理干净,避免一吹风就将周围的垃圾吹入场中) ②若是水泥基础,应将基础表面的水泥浮浆及疏松部分清除掉,凸出部分应用铁锤或铁铲清除,还不能处理平的情况下就用磨机磨平,保证基础没有凸出部分。 ③根据水泥表面的酸碱情况来决定酸洗场地所用的盐酸浓度,水泥表面的碱性越高使用酸的浓度就越高,酸碱反应来中合表面的酸度,使底层同基础结合的更稳。(盐酸浓度一般在5--8%之间,酸洗完水泥面一定要用清水冲洗干净,保证混凝土表面无残留盐酸。)④若是沥青基础的,沥青表面如果油性太重不宜施工,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将沥青表面的油尽量冲洗干净,如有凸出部分要用大锤打平,疏松的部分要夯实。 2)基础表面清洁:用高压水枪清洗场地,除去场地表面灰尘。以上工作全部做完可进行下一步工序。 1.粘接层的施工(专用于水泥混凝土基础) 粘接层: 1)用1#胶水全场均匀滚涂一层(材料级配:1公斤1#胶水:1公斤水。)搅匀后用滚筒或刷子涂刷于基础表面。胶水的作用是渗入到地表以下,起到防水和加强水泥的作用,加强底层同基础的结合,形成一层可紧密粘附在水泥混凝土地面上的涂层,为水性的100%丙烯酸涂料产品提供优质底层。涂刷约4小时后才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毕业设计丙烯酸甲酯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丙烯酸甲酯 所属系部:化工系 专业:应用化工技术 姓名:陈小帅 班级:应化1022班 学号: 2010272252 指导老师:汪武 完成日期: 2013-3-24

丙烯酸甲酯制备工艺流程

摘要 作为有机合成中间体,也是合成高分子聚合物的单体,用于橡胶、医药、皮革、造纸、粘合剂等。丙烯酸甲酯拥有很强的功用。 工艺描述:丙烯酸甲酯是由粗丙烯酸和甲醇在作为酸性酯化催化剂的硫酸存在下直接生产。反应热约为-25.1KJ/mol,即酯化反应只是轻微的放热反应,反应物开始反应时不会出现剧烈的反应。相反,会形成一个平衡的混合物,其中除了需要的产物,还存在相当数量的原料。为了加速这个典型的平衡反应,得到需要的产物,通过蒸馏不断地从反应系统中移去两个反应产物,水和丙烯酸甲酯,蒸馏塔塔顶物中含有没反应的甲醇被回收,没反应的丙烯酸甲酯留在酯化反应器中。酯化反应在均态液相下进行,既不需要有机溶剂,也不需要搅拌。通过蒸馏分离出高纯度丙烯酸甲酯。 将甲醇(来自甲醇回收塔C5200和罐区)、硫酸(来自罐区)、成品塔C5500底部馏分和(来自罐区)加化学处理剂联氨改性的粗丙烯酸送入酯化反应器R5010中。来自甲醇回收塔5200的新鲜及循环甲醇以气态进入R5010;然后,塔顶物(丙烯酸甲酯,水,轻组分)被送到抽提塔(C5100),在C5100,用工艺水洗去甲醇,被洗过的丙烯酸甲酯从底部去抽提塔分离器V5110,底部物流送醇回收塔C5200,在C5200中轻组分从顶部蒸出,回收的醇送回C5200。基本没有有机物的水冷却后用作抽提塔C5100的循环水,多余的通过废水罐送废水处理厂。分离器V5110中的粗酯被送往初馏塔(C5300),也作为酯化塔的回流。少量含有丙烯酸甲酯的初馏塔塔顶低沸物在冷凝器E5330中冷凝并收集在相分离器V5340中。有机相的大部分在塔上部温度控制下作为回流返回初馏塔C5300,一小部分有机相通过容器V5460送初馏物蒸馏塔C5400,以得到合格产品。为进一步精制,C5300塔底物送成品塔C5500,这个塔的塔顶物是最终产品,送到罐区的检验罐,5500塔底物送回酯化部分。 关键词:丙烯酸甲酯;工艺节能描述;工艺化学反应;工艺操作流程;节能技术的应用。

(最新版)年产30万吨煤制甲醇生产工艺5毕业设计论文

优秀论文审核通过未经允许切勿外传 毕业设计任务书 题目:年产30万吨煤制甲醇生产工艺毕业设计函授站:甘肃石化技师学院 专业:化工工艺 班级: 10高级化工工艺 学生姓名:胡文花 指导教师:王广菊

2013年02月03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设计(论文)题目:年产30万吨煤制甲醇生产工艺毕业设计 函授站:甘肃函授站专业:应用化工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 班级:甘化专111 (甘分专111)学生姓名:胡文花 指导教师(含职称):王广菊老师 1.设计(论文)的主要任务及目标 甲醇是一种极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也是一种燃料,是碳化学的基础产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甲醇下属产品的开发,特别是甲醇燃料的推广应用,甲醇的需求大幅度上升。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对甲醇的需求,开展了此20万ta 的甲醇项目。 2.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首先是采用GSP气化工艺将原料煤气化为合成气;然后通过变换和NHD脱硫脱碳工艺将合成气转化为满足甲醇合成条件的原料气;第三步就是甲醇的合成,将原料气加压到5.14Mpa,加温到225℃后输入列管式等温反应器,在XNC-98型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生成的粗甲醇送入精馏塔精馏,得到精甲醇。然后利用三塔精馏工艺将粗甲醇精制得到精甲醇。 3.主要参考文献 [1]徐振刚,宫月华,蒋晓林.CSP加压气流床气化技术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前景[J].洁净煤技术,1998,(3):15~18. [2]李大尚.GSP技术是煤制合成气(或H2)工艺的最佳选择[J].煤化工,2005,(3):1~6. [3]林民鸿,张全文,胡新田.NHD法脱硫脱碳净化技术.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1995年,第3期. [4]李琼玖,唐嗣荣,等.近代甲醇合成工艺与合成塔技术(下)[J].化肥设计,2004,42(1):3~8. [5]陈文凯,吴玉塘,梁国华,于作龙.合成甲醇催化剂的研究进展.石油化工,1997年,第26卷. [6]唐志斌,王小虎,付超,于新玲.新型低压甲醇合成催化剂XNC-98的工业应用.石化技术与应用,第5期,第23卷.

年产10万吨甲醇精馏工段设计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设计题目:年产10万吨甲醇精馏工段工艺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丙烯酸施工要求及工艺流程

丙烯酸球场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 1、试水:全场洒水测试场地平整,试水一小时后将地面凹陷超过3mm 处用粉笔做记号。 2、补平:用网球场专用沥青填充剂补平一道以掺40-70目石英砂、水泥和水,填平场内凹陷处,减低积水现象,使球场地面达到标准要求:直尺测量3m内地面高差不超过3mm。干透约需24小时。 3、底层:用网球场专用沥青填充剂全场涂刮一层掺40-70目石英砂、水泥和水,充分搅拌后用进口橡胶刮耙刮涂,形成一层可紧密粘附在原球场地面上的涂层,为水性的100%丙烯酸涂料产品提供优质底层。干透约需24小时。 4、弹性层:用丙烯酸胶粒全场涂刮五层(3粗2细) 粗胶粒层:用丙烯酸粗胶粒刮涂三层;是一种粘稠的,弹性的,100%丙烯酸乳胶。混合有特别挑选的大颗高弹性橡胶颗粒。加水稀释后刮涂,为球场提供合适的弹性,使打球更舒适。 细胶粒层:用丙烯酸细胶粒刮涂二层;用于丙烯酸粗胶粒层之上。用于找平粗胶粒层的大颗胶粒形成的粗糙表面。使用便提供了平滑的优质弹性层。有利于之后丙烯酸涂料的施工。 5、加强层:用丙烯酸填充剂全场涂刮一层以丙烯酸填充剂兑水掺 60-80目石英砂。充分搅拌后用进口橡胶刮耙刮涂。在底层之上再提供一层均匀浓密的垫层,增加球场强度,提高整个球场面层的品质。干

透约需24小时。

6、纹理层:用丙烯酸色料(加石英砂)全场涂刮二层以丙烯酸色料兑水加80-100目石英砂,充分搅拌后用进口橡胶刮耙刮涂。使面层有均匀一致的纹理效果,增加耐磨功能及调节球速。每层干透及养护需24小时。 7、终饰层:用丙烯酸色料全场涂刮一层以丙烯酸色料兑水稀释,不加砂充分搅拌后用进口橡胶刮耙涂刮。使得面层色彩鲜艳悦目,并且对气候和紫外线辐射具有很强的抵抗力,球场面层更美观耐久。干透及养护约需24小时。纹理层加终饰层共三层色料 8、划线:用丙烯酸白线漆9#画标准网球场界线一道按国际标准测量定线,用进口贴胶纸机将胶纸按线紧粘在地面上,防止毛边,用刷子直接刷丙烯酸白线漆涂料一层。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项目一:年产5000吨丙烯酸甲酯的生产技术

项目1:500吨\年丙烯酸甲酯的生产技术 任务点01 丙烯酸甲酯生产工艺路线选择――――生产现状、生产方法分析比较(原料来源,催化剂性能,安全、环保分析,经济性分析); 丙烯睛水解乙酸甲酯法原料来源石油石油 安全、环保分析;经济性分析这种方法所制的的丙烯酸甲酯 的收率系随醇的种类而有所不 同,使用甲醇时,丙烯酸甲酯的 收率按丙烯晴计高于85%,以甲 醇计高于75%。 此法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其 发展取决于催化剂和分离方 法的改进。 缺点至于用丁醇以上的高级醇时,在 经济上海存在着问题。这种方法 的缺点是副产物高于丙烯酸甲 酯2倍(重量)以上的副产物, 即以硫酸氢铵为主要成分的废 酸,而处理这种废酸有很多困 难。因为不能将其抛弃,而只能 用于硫酸回收,或用来制造硫酸 铵。另一缺点是从丙烯晴直接合 成高级酯类有一定的困难。因此 不能用这种方法来建设大规模 的工厂。虽然此法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有大量未转化的原料必须回收。 总结选择:丙烯氧化法 随着丙烯酸酯需要量的增加及丙烯价格的下降,近来很多厂家都企图用价格较低而又适合于大型化的空气氧化合成丙烯酸的方法来实现工业化(流程如图所示)。 以丙烯作原料的丙烯酸合成法有以下两种方法:一种是先将丙烯氧化成丙烯醛,再由丙烯醛氧化成丙烯酸的二步法,另一种是丙烯酸一步空气氧化直接合成丙烯酸的一步法。第一种方法中,在丙烯酸氧化上又可分为气相法和液相法,可是从收率及连续化难易方面考虑,几乎都愿意采用气相接触氧化。至于一步法中除了丙烯酸以外,实际上也同时产生丙烯醛,因此很难将一步法和二步法的第一步反应加以明确区分。 二步法的第一步反应是合成丙烯醛,其中以壳牌开发公司所采用的方法最早引起工业上的注意,这种方法以Cu2O作催化剂,反应系统中氧气浓度保证很低,转化率低到1%左右。此后,酿酒(Distillers)公司发明了Se—CUO催化剂,曾当作丙烯晴新和成的第一步反应催化剂而引起注意。以后自标准油公司(俄亥俄)[The Standard Oil(Ohio)]发表Mo—Bi系催化剂以来,接着出现了很多高转化率及高收率 的催化剂。反应条件根据催化剂而有所不同,一般温度为400~500℃,压力接近于常压,氧/丙烯(克分子)为2~5,接触时间是0.5~4秒。使用最多的是Mo系催化剂,也有不少是在Mo—Bi、Mo—As、Mo—Co、Sb—Sn、Sb—V、Sb—U等体系中加入其他多价金属。有不少专利着重对加在Cu上的助催化剂进行了研究。 第二步反应与第一步反应相比,可以在稍低的温度下进行氧化,即在350~400℃

年产万吨丙烯酸及丙烯酸酯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录

前言 丙烯酸(AA)及丙烯酸酯类 (AE) 工业为民生基础工业极重要的一环,日常生活中处处与其发生密不可分的关系,工业发达国家均将丙烯酸及丙烯酸酯工业列为工业发展的重要项目之一,合成纤维、树脂、乳化油漆、水性涂料、高吸水性树脂等均为丙烯酸及丙烯酸酯工业之下游产业。其次丙烯酸及丙烯酸酯制品在工程、纤维、建筑及民生工业领域里亦为不可或缺的产品,如丙烯酸乳胶建筑涂料、密封胶等,丙烯酸酯类建筑乳液产品因性能优异和对环境友好,可用作内、外墙涂料,深受用户青睐。根据预测,综上所述,预计2010年我国丙烯酸及酯需求量将达116万吨,同时丙烯酸酯需求仍将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 宁波市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南翼,毗邻上海、杭州,是中国十大工业城市之一,被国务院定位为重要的化工、能源、原材料及产品生产基地,是国家化工项目的重点投资区域和出口贸易加工区。全市已形成以石油及精细化工、纺织服装、机械、电子、冶金、食品、医药等各行业协调发展的工业体系。宁波市利用其沿海北仑深水良港的有利条件,在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发展需要大进大出的临港性工业,目前已有多家大型化工生产厂家在此投资,已经形成台塑工业园区、青峙化工区和大榭化工专区组成的大型化工基地。 台塑丙烯酸酯(宁波)有限公司坐落于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台塑工业园区内,是由属于台塑关系企业的台湾塑胶工业(开曼)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组建,为外(台)商独资企业,注册资本15357万美元,主要经营范围是丙烯酸(AA)及其酯类(AE)的生产销售,是台塑关系企业宁波石化项目中的一个子项目,为30个系列工程项目之一。该公司现有规模为年产丙烯酸16万吨和丙烯酸酯20万吨,工程于2003年8月开工建设,2006年1月建成,2006年2月申请进行了试生产,并于2008年8月通过了环保竣工验收。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对丙烯酸及酯类的市场需求,提升企业竞争力,台塑丙烯酸酯(宁波)有限公司拟投资万美元,于现有厂区预留用地建设实施“年产16/20万吨丙烯酸及丙烯酸酯扩建项目”,本项目年产丙烯酸16万吨和丙烯酸酯20万吨,待项目建设完成后,台塑丙烯酸酯(宁波)有限公司将会形成年产丙烯酸32万吨和丙烯酸酯40万吨的生产规模。

年产50万吨甲醇合成工艺初步设计

年产50万吨甲醇合成工艺初步设计 摘要 本设计重点讨论了合成方案的选择,首先介绍了国内外甲醇工业的现状、甲醇原料的来源和甲醇本身的性质及用途。其次介绍了合成甲醇的基本原理以、影响合成甲醇的因素、甲醇合成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合成方案里面主要介绍了原料路线、不同原料制甲醇的方法、合成甲醇的三种方法、生产规模的选择、改善生产技术来进行节能降耗、引进国外先进的控制技术,进一步提高控制水平,来发展我国甲醇工业及简易的流程图。在工艺条件中,主要介绍了温度、压力、氢与一氧化碳的比例和空间速度。主要设备冷激式绝热反应器和列管式等温反应器介绍。最后进行了简单的物料衡算。 关键词:甲醇,合成塔

一、综述 (一)国内外甲醇工业现状 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广泛,主要用于生产甲醛,其消耗量约占甲醇总量的30%~40%;其次作为甲基化剂,生产甲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叔丁基醚、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甲醇羰基化可生产醋酸、酸酐、甲酸甲酯、碳酸二甲酯等。其次,甲醇低压羰基化生产醋酸,近年来发展很快。随着碳化工的发展,由甲醇出发合成乙二醇、乙醛、乙醇等工艺正在日益受到重视。国内甲醇装置规模普遍较小,且多采用煤头路线,以煤为原料的约占到78%;单位产能投资高,约为国外大型甲醇装置投资的2倍,导致财务费用和折旧费用高,这些都会影响成本。据了解,我国有近200家甲醇生产企业,但其中10万吨/年以上的装置却只占20%,最大的甲醇生产装置产能也就是60万吨/年,其余80%都是10万吨/年以下的装置。根据这样的装置格局,业内普遍估计,目前我国甲醇生产成本大约在1400,1800元/吨(约200美元/吨),一旦出现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国内甲醇价格有可能要下跌到约2000元/吨,甚至更低。这对产能规模小,单位产能投资较高的国内大部分甲醇生产企业来讲会加剧增。 而以中东和中南美洲为代表的国外甲醇装置普遍规模较大。目前国际上最大规模的甲醇装置产能以达到170万吨/年。2008年4月底,沙特甲醇公司170万吨/年的巨型甲醇装置在阿尔朱拜勒投产,使得

年产3万吨甲醇工艺设计毕业设计

课题名称:年产3万吨甲醇合成工艺设 计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年产10万吨丙烯酸工艺设计资料

1引言 1.1 概述 丙烯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丙烯酸酯类,还可用于生产高吸水性树脂、助洗涤剂和水处理剂等,广泛应用于涂料、化纤、纺织、皮革、塑 料、粘合剂、石油开采等各个领域[1]。 20世纪20年代末,化学家Otto Rohm从2-氯乙醇制羟基丙腈转而生产丙烯酸,完成了对丙烯酸工业化生产工艺的研究[2]。1939年,德国化学家Reppe发明了以乙炔、一氧化碳和水为原料,用羰基镍为催化剂合成出丙烯酸。1969年,美国联碳公司从英国BP公司引进丙烯直接氧化经丙烯醛生产丙烯酸技术,并建立工业化生 产装置。经过多年不断改进,尤其是对丙烯氧化催化剂的改进,该法已成为制造丙 烯酸的主导生产方法[3]。 1.2 丙烯酸生产工艺技术 丙烯酸在20世纪30年代实现工业化生产,其生产方法经历了氰乙醇法、雷普(Reppe)法、烯酮法、丙烯腈水解法和丙烯氧化法[4,5]。 1.2.1 氰乙醇法 氰乙醇法是最早工业化生产丙烯酸及其酯的方法。德国和美国分别在1927年和1931年用此方法建成了工业化装置。由于反应过程会生成各种聚合物,因此丙 烯酸收率较低,仅为60~70%,且氰化物剧毒,严重污染环境,故采用此法的生产 装置早在50年代就已关闭。 1.2.2 Reppe法 20世纪30年代,德国的Walter Reppe博士发现利用自己发明的Reppe反应可以直接从乙炔生产丙烯酸和丙烯酸酯类。在60年代以前,用Reppe法或改良Reppe 法生产丙烯酸及其酯的工艺曾占统治地位,随着石油化工技术的开发和环境保护要 求的加强,到1976年改良Reppe法的装置已全部停产。 1.2.3 烯酮法 以乙酸或丙酮为原料,磷酸三乙酯为催化剂,在700℃时裂解生成乙烯酮,然后与无水甲醛在AlCl3或BF3催化剂存在下,在25℃进行气相反应生成β-丙内酯,再与热的磷酸接触异构化生成丙烯酸。乙烯酮法产品纯度高,收率也高,副产物和 第 1 页共35页

丙烯酸的生产工艺问题浅析

丙烯酸的生产工艺问题浅析 1、直接氧化法丙烯酸生产工艺 丙烯氧化法生产丙烯酸的原料有水蒸气、空气、丙烯,生产过程中将三者按照一定的比例通过催化剂床层发生氧化反应。丙烯在第一反应器中氧化成丙烯醛,在第二反应器中氧化成丙烯酸。其中水蒸气发挥稀释作用,避免爆炸的同时,防止副反应的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中除产生丙烯酸,还因发生副反应生成醋酸、碳氧化物等。 2、丙烯酸生产相关子系统研究 氧化法生产丙烯酸工艺流程较为复杂,有很多子系统参与其中,包括丙烯系统、空气系统、反应系统、急冷吸收系统、废气废水处理系统等,接卜来逐一进行分析。 2.1丙烯系统 丙烯系统的作用在于制备气态丙烯,即,液体丙烯由丙烯罐进入到进料消气器缓冲消气后,进入到蒸发器中进行气化处理。通过调节将蒸发器上部气相压力控制在0.6MPa,并将蒸发器中的液位调节至50%。同时,经过热器进行过热处理,将丙烯气体的出口温度控制在(50士5 )℃。丙烯气体从过热器出来后,调节流量后进入进料混合器,和增湿空气充分混合。 2.2空气系统 空气系统的作用在于制备满足生产条件的空气。在该系统中添加空气中的水含量,严格控制混合物进入到易燃区。同时,注重在密封气中充入干燥密封气,达到保养催化剂的目的。另外,检查紧急停车所需条件,发生异常后能够及时停车。 2.3反应系统 丙烯与增湿空气充分混合后进入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其中列管中装有催化剂,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部分丙烯酸以及丙烯醛。考虑到丙烯醛可能发生深度氧化生成CO2与CO,因此,在固定床反应器卜部设置由热水泵、闪蒸器构成的冷却段,有效阻比丙烯醛深度氧化情况的发生。出口气体和补加的空气进行充分混合后进入另个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进一步氧化成丙烯酸。该反应器的列管中装有催化剂,列管问分布有热载体。

丙烯酸甲酯

项目二丙烯酸甲酯生产工艺组织与实施 丙烯酸甲酯,含不饱和双键,在均聚和共聚反应中被广泛应用,生产丙烯酸树脂类产品。 其中75%以上的丙烯酸甲酯用于生产聚丙烯腈,另外还用于合成抗菌消炎药物,其共聚物和聚合物还用作纸张增稠剂、纸品胶豁剂、水处理剂、油田化学品中的降凝剂、降粘剂和陶瓷的助剂等。 任务点01 丙烯酸甲酯生产工艺路线选择 选择丙烯直接氧化法 以丙烯为原料, 两步氧化生成丙烯酸(第一步氧化为丙烯醛, 再氧化成丙烯酸),再与甲醇相酯化生成丙烯酸甲酯, 酯化产物经脱水分馏得成品。 选择理由: 随着丙烯酸酯需要量的增加及丙烯价格的下降,近来很多厂家都用价格低又适合于大型化的空气氧化合成丙烯酸的方法来实现工业化。 反应易于控制 主要生产步骤: ●丙烯两步氧化生成丙烯酸 ●丙烯酸与甲醇酯化反应生成丙烯酸甲酯

两步法反应条件:丙烯首先在0.IMPa,310-480℃下氧化生成丙烯醛,后者在300-400℃下继续氧化生成丙烯酸。该法丙烯酸收率一般在80%以上 两段氧化反应为强放热反应,工业上大多采用列管式反应器,并用适当的传热介质及时有效的移走反应热。 任务点02 生产工艺条件影响因素分析 酯化反应原理 (1)主反应 丙烯酸与醇的酯化反应是一种生产有机酯的反应。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CH2=CHCOOH+CH3OH <==>CH2=CHCOOCH3+H2O 可逆,放热 (2)副反应

CH2=CHCOOH十2CH3OH———> (CH3O)CH2CH2COOCH3+H2O MPM:(3-甲氧基丙酸甲酯) 2CH2=CHCOOH十CH3OH ———> CH2=CHCOOC2H4COOCH3+H2O D-M(3-丙烯酰氧基丙酸甲酯/二聚丙烯酸甲酯) CH3COOH+R-OH——>CH3COOR十H2O C2H5COOH+R-OH——>C2H5COOR十H2O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