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横波和纵波》进阶练习(二)

《横波和纵波》进阶练习(二)

《横波和纵波》进阶练习(二)
《横波和纵波》进阶练习(二)

《横波和纵波》进阶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惯性参考系中是不相同的

B.氢原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向外辐射光子,原子能量增加

C.精确地讲,一个90234T h核的质量比一个91234P a核与一个β粒子的质量之和大

D.声波是横波,电磁波是纵波,因为电磁波有偏振现象而声波没有

2.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v=0.5m/s,某时

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列简谐横波的振幅为0.2m

B.该列简谐横波的波长为2.0m

C.该列简谐横波的周期为2s

D.x=1.0m处的质点正沿x轴正方向移动

3.区分横波和纵波的依据是()

A.质点沿水平方向还是沿竖直方向振动

B.波沿水平方向还是沿竖直方向传播

C.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是相互垂直还是在一条直线上

D.波传播距离的远近

二、填空题

4.近年来全球地震频发已引起全球的高度关注.某实验室一种简

易地震仪由竖直弹簧振子P和水平弹簧振子H组成.在某次地

震中同一震源产生的地震横波和地震纵波的波长分别为10km和

20km,频率为0.5H z.假设该地震波的震源恰好处在地震仪的正

下方,观察到两振子相差5s开始振动,则地震仪中的两个弹簧振子振动的频率等于______ .地震仪的竖直弹簧振子P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______ .

5.如图所示,是一列波在t=0时的波形图,波速为20m/s,

传播方向沿x轴正向.从t=0到t=2.5s的时间内,质点M所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____m,位移是____________m.

参考答案

【答案】

1.C

2.B

3.C

4.0.5H z;50K m

5.2.5;0.05

【解析】

1. 解:A、根据光速不变原理,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故A

错误.

B、氢原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向外辐射光子,原子的能量减小.故B错误.

C、90234T h核发生衰变变成91234P a核和β粒子,放出能量,根据质能方程,知有质量亏损,所以一个90234T h核的质量比一个91234P a核与一个β粒子的质量之和大.故C正确.

D、偏转是横波的特有现象,电磁波是横波,声波是纵波.故D错误.

故选C.

2. 解:A、该列简谐横波的振幅等于各个质点的振幅,根据振幅的定义:质点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可知该列简谐横波的振幅为:A=0.1m,故A错误.

B、对于简谐横波,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由图读出该波的波长为:λ=2m,故B正确.

C、由波速公式v=,得该波的周期为:T==s=4s,故C错误.

D、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图上左边的质点先振动,根据质点的带动法判断可知,x=1.0m处的质点正沿y轴正方向运动,不可能沿x轴方向移动,故D错误.

故选:B.

3. 解:A、物理学中把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称作横波;把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的波称作纵波,故AB错误,C正确;

D、纵波与横波可以同时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故D错误;

故选:C.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称为机械波.随着机械波的传播,介质中的质点振动起来,根据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传播的传播方向之间的关系,可以把机械波分为横波和纵波两类.物理学中把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称作横波.在横波中,凸起的最高处称为波峰,凹下的最低处称为波谷.

物理学中把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的波,称作纵波.质点在纵波传

播时来回振动,其中质点分布最密集的地方称为密部,质点分布最稀疏的地方称为疏部.本题关键能区别横波与纵波,知道波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作匀速运动,而质点做机械振动,基础题.

4. 解:当地震波的频率与弹簧振子的频率相同时发生共振,所以弹簧振子的频率为

0.5H z;

据波速v=fλ公式得横波和纵波的波速分别为:v1=10000×0.5m/s=5000m/s,v2=20000×0.5m/s=10000m/s;

设纵波振子P接收到地震波的时间为t,即(t+5)×5000m=10000t,解得:t=5s,所以距离震源的距离:x=10000×5m=50K m.

故答案为:0.5H z,50km.

由于横波的传播速度小于纵波的传播速度,在距离相同的情况下,纵波振子P先接收到地震信号,故纵波振子P先开始振动,设纵波振子P接收到地震波的时间为t,震源离地震仪距离为s=△V t.

解决本题的关键运用运动学公式判断哪个波先到.属于容易题

5. 解:由图读出波长λ=4m,由波速公式v=得周期T=s=0.2s,则时间t=2.5s=12.5T,由于质点做简谐运动,在一个周期内通过的路程是四个振幅,所以在t=0到t=2.5s的时间内,质点M所通过的路程S=12.5×4A=50×5cm=2.5m

t=2.5s的时刻质点M到达波峰,位移为y=5cm=0.05m.

故答案为:2.5,0.05

分层进阶式“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构建-最新教育文档

分层进阶式“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构建 “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阶段非中文专业学生的母语教育课。它为学生提供语言文字知识、言语能力训练,又被赋予人文教育、审美认知、文化传承等诸多功能,“大学语文”课程单一却无所不能。这种单一的课程模式既不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也很难满足学生个体成长的实际需要,亟须改革。对一般理工类高校而言尤其如此。一般理工类高校学生语文素养不高,语文课程时数少、任务重,将其从单一课程模式转为以提高学生读写素养为核心的分层进阶式课程体系是课程改革的尝试。 一、进阶式课程设置的理论及现实背景 相比其他学科,语文教育有它的特殊性:长期性和滞后性。“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方面必须联成一贯;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1]。语文是知行合一的学科。“知”指学习语文知识,包括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和文章文学的基础知识。“行”指言语能力训练,也就是人对语言规则、语料的运用能力,是学生将语文知识内化并外显的过程。语文学习经历由知到行,须经过长期、反复训练才能实现。同时,语文学习的效果是后滞

的。语文教育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不能立竿见影表现出来,须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慢慢在学生的价值选择和行为方式中展现。语文教育的特点要求其课程设置须形成有一定时间长度、立体的课程结构。 通过对上海地区六所一般理工类高校语文教师的深度访谈 及1500份学生调查问卷显示,当下一般理工类高校“大学语文”课程设置有以下现象。 教师评价一般理工类高校学生语文能力整体偏弱,语文学习强度不够。经过高考文理分流、层次分流,一般理工类高校汇集了语文基础薄弱、语文能力不高的学生。据调查显示,68%的学生高考语文成绩低于110分(总分150分),学生语文能力处于中下水平。在被调研的六所高校中,“大学语文”课时正呈不断缩减态势,学生语文学习时间少、强度不够。六所高校只有四所还保留“大学语文”课程,且只针对个别专业开设,开课面不足1%,学分占比不足1%。所有理工专业都不上“大学语文”课。 课程只在大一开设,大多数只有32课时。课时少、课程?我弧? 学生自我评价不高,对语文学习有期待。现有的高中教育文理分科,语文教学重理解、重识记,大学生对自身言语能力的评价普遍不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意愿较强,有69%的学生认为现有语文课程课时不足,修读完“大学语文”课程后还须再修读其他语文课程。学生对语文的后续学习有较高兴趣,40%的学生表示愿在课程结束后参加形式多样的语文学习,45%的学生认为如能

《高中数学:直线的两点式、截距式方程-王禾》进阶练习(二)

《高中数学:直线的两点式、截距式方程-王禾》进阶练 一、选择题 1. 已知直线mx+ny+1=0平行于直线4x+3y+5=0,且在y轴上的截距为,则m,n的值分 别为( ) A.4 和3 B.-4 和3 C.-4 和-3 D.4 和-3 2. 求经过点P(3,2),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为() A.x+y-5=0 B.2x-3y=0 C.2x-3y=0或x+y-5=0 D.以上都不对 3. 过点P(3,4)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都是非负整数的直线有多少条?( ) A.4 B.5 C.6 D.7 二、解答题 4. 已知函数f (x)=aln (x+1) + ( x+1)2在x=1处有极值. (1)求实数a值; (2)求函数f (x)的单调区间; (3)令g (x) =f'( x),若曲线g (x)在(1, g (1))处的切线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 A, B两点(0为坐标原点),求△ AOB的面积. 5. 已知直线I 1为曲线y=f (x) =x2-x+2在点(1, 2)处的切线,l 2为该曲线的另外一条切线,且I 1丄I 2.

求(1)直线I 1, I 2的方程; 2)求由直线l 1、l 2及x 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川)由于? ' , x 4- 1 所以 ,当 x=1 时,g '( 1) =4, g (1) =0. 山+ 1) 所以切线斜率为 4,切点为(1 , 0), 所以切线方程为 y=4 (x-1 ),即4x-y-4=0 . 令 x=0,得 y=-4,令 y=0,得 x=1 . 所以△ AOB 的面积 _ 2 5.解:(1): y=f ( x ) =x -x+2 , ??? f '( x ) =2x-1 , 当x=1时,直线11的斜率为 k 1=f '( 1) =2X1 -1=1 ; ?直线l 1的方程为y-2=1x( x-1 ), 即 x-y+1=0 ; 又T1 1丄l , ? k 2=2X -1=-1 , 解得x=0, ?-y=f ( 0) =2, 直线I 2的方程为y-2=- 1 X( x-0 ), 即 x+y-2=0 ; 【参考答 案】 参考答案 1.C 2.C 3.D 4.解:(I)因为 f (x ) =aln (x+1) + (x+1) 2 , 所以 ’ T + I 由 f '( 1) =0,可得 h 」—:i', a=-8 ? 经检验a=-8时,函数f (x )在x=1处取得极值, 所以a=-8 ? (H) f (x ) =-8In (x+1) + (x+1) 2, F ⑴-. ------------------ — j + 1 +」打+ 2=生|也 士!1 J +1 而函数f (x ) 当x 变化时, A 的定义域为(-1,+s), f '( x ), f (x )的变化情况如 下表: 1 (71) 极小值 由表可知,f 分) / (X )的单调减区间为(-1 , 1), f (x )的单调增区间为(1 , +8). (10

二年级数学第三单元角的认识教案第二课时

二年级数学第三单元角的认识教案 榆中县骆驼巷学校教师:张林 教学内容:直角的初步认识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重点: 学生初步认识并会判断直角。 教学难点: 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活动角)这是什么图形? 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教师演示转动成直角,问:你们见过这样的角吗? 这种角就是直角。 [设计意图]:通过旧知的复习引发学生认识直角的兴趣。 二、合作探索,学习新知 1.教学例3。 (1)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角?把你发现的这种角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 学生小组交流发现。 汇报发现。 (2)教师板书画一个直角。学生观察教师画的角。 (3)你能制作一个直角吗?想一想你准备怎样制作,做好后在小组内交流认识你制作的直角。 学生思考制作直角的方法并制作,在小组内交流认识直角。 (4)教师指名汇报制作直角的方法。并根据学生的汇报决定是否介绍用一张纸折出一个直角:先将这张纸上下对折,再沿着折痕对折就可以得到一个直角。 2.教学例4 (1)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呢?把你的方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小组讨论交流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 (2)学生汇报,并验证方法:在我们的三角板上有一个是直角。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

上的直角比一比。现在请你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学生观察三角板并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3)请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看看哪些角是直角? 学生分别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周围的角中哪些是直角。并汇报。 3.画直角 (1)你还能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干什么? 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是如何画角的,然后请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画一个直角。画好后给小组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学生回忆画角的方法,思考直角的画法再画出直角,交流画直角的方法。 (2)指名板演画直角并说说画法。 画直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直角的画法。 [设计意图]:通过对学生生活中的物品的观察,以及制作直角等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直角的特点,加深学生对直角的理解。让学生判断直角、画直角等小组活动,学生进一步认识直角,会正确判断直角。并通过复习角的画法引发学生思考直角的画法及得出画法、正确画直角。 三、学习效果测评 1.完成第41页的做一做第1题。 你能找出我们身边的直角吗?找到并验证后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学生分小组寻找直角并交流。 2.完成第41页的做一做第2题。 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汇报并要求说出是怎样画的。 学生独立画直角并思考是如何画的。并汇报说明画法。 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汇报并要求说出是怎样画的。 学生独立画直角并思考是如何画的。并汇报说明画法。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知识。 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语言得体的类型及表达效果》进阶练习(二)

《语言得体的类型及表达效果》进阶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学生习作中语句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A.王教授寄来的拙作已经收到,真是精妙绝伦! B.你的大恩大德,我无以言表。他日定到贵府,当面致谢。 C.你寄来的使用说明书,我有几个地方不大明白,特去信垂询。 D.听说贵公司运转困难,如需指点,我将不吝赐教。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俗”有通俗与庸俗之分。。。。。。。通俗是喜爱朴素的。唐代李绅的诗《悯农》何其通俗!又何其朴素!但通俗又不等于朴素,白居易的《忆江南》就于通俗中见绮丽。 ①惠洪《冷斋夜话》云:“白乐天每作诗,令老妪解之。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可见通俗并非脱口而出。 ②通俗的诗是不卑俗、也不浅薄的。刘禹锡的《竹枝词》就是一首明朗流畅、情趣诱人的好诗。 ③“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两句诗道破了通俗的秘密。 ④中国古代许多著名文人都推崇通俗。 ⑤平易浅显是指通俗,俗不可耐是指庸俗。 ⑥白居易有意识地追求通俗,王安石誉之为“白俚”。 A.⑤④⑥①③② B.⑤③②④⑥① C.②③⑤⑥④① D.③②④⑥①⑤ 3.下列各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听说同学们要来玩)小王高兴得合不拢嘴:“太好了,明天我一定在府上恭候各位同学光临.” B.(出版社有意请杨绛出席她的作品研讨会)杨绛谢绝说:“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C.(记者采访心理学家) 抱歉打扰您了!我想跟您垂询一下如何解压,尽快消除心理阴影的问题. D.(某文学社在征文通知中写道)凡参加此次征文活动者,我社新出版的诗集《楸韵》就任你挑上一本了.

(完整版)二元一次方程组练习题含答案(2)

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题训练 1、???=-=+33651643y x y x 2、???=+=-6251023x y x y 3、 ???=-=+15 725 32y x y x 4、???=+-=18435276t s t s 5、 ???=-=+574973p q q p 6、???=-=+4 26 34y x y x 7、???-=-=+22223n m n m 8、???=--=-495336y x y x 9、? ??=-=+195420 23b a b a 10、???=-=-y x y x 23532 11、???=-=+124532n m n m 12、???=+=+10 2325 56y x y x 13、???=+=+2.54.22.35.12y x y x 14、?????=-+-= +6 )(3)1(26 132y x x y x 15、?? ???=+--=-+-042 3513042 3512y x y x 16、?????=--= +-4 323122y x y x y x 17、?? ? ??-=-++=-+52251230223x y x y x

二元一次方程组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方程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A.3x-2y=4z B.6xy+9=0 C.1 x +4y=6 D.4x= 2.下列方程组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A. 2 2 8 423119 (23754624) x y x y a b x B C D x y b c y x x y += +=-=?? = ?? ????+=-==-=???? 3.二元一次方程5a-11b=21 () A.有且只有一解B.有无数解C.无解D.有且只有两解4.方程y=1-x与3x+2y=5的公共解是() A. 3333 ... 2422 x x x x B C D y y y y ==-==-???? ????===-=-???? 5.若│x-2│+(3y+2)2=0,则的值是() A.-1 B.-2 C.-3 D.3 2 6.方程组 43 235 x y k x y -= ? ? += ? 的解与x与y的值相等,则k等于() 7.下列各式,属于二元一次方程的个数有() ①xy+2x-y=7;②4x+1=x-y;③1 x +y=5;④x=y;⑤x2-y2=2 ⑥6x-2y ⑦x+y+z=1 ⑧y(y-1)=2y2-y2+x A.1 B.2 C.3 D.4 8.某年级学生共有246人,其中男生人数y比女生人数x的2倍少2人,?则下面所列的方程组中符合题意的有() A. 246246216246 ... 22222222 x y x y x y x y B C D y x x y y x y x +=+=+=+= ???? ????=-=+=+=+???? 二、填空题 9.已知方程2x+3y-4=0,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为:y=_______;用含y的代数式表示x为:x=________. 10.在二元一次方程-1 2 x+3y=2中,当x=4时,y=_______;当y=-1时,x=______. 11.若x3m-3-2y n-1=5是二元一次方程,则m=_____,n=______. 12.已知 2, 3 x y =- ? ? = ? 是方程x-ky=1的解,那么k=_______. 13.已知│x-1│+(2y+1)2=0,且2x-ky=4,则k=_____. 14.二元一次方程x+y=5的正整数解有______________. 15.以 5 7 x y = ? ? = ? 为解的一个二元一次方程是_________. 16.已知 23 16 x mx y y x ny =-= ?? ?? =--= ?? 是方程组的解,则m=_______,n=______. 三、解答题 17.当y=-3时,二元一次方程3x+5y=-3和3y-2ax=a+2(关于x,y的方程)?有相同的解, 求a的值. 18.如果(a-2)x+(b+1)y=13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则a,b满足什么条件?

营销的进阶—系统营销

营销的进阶—系统营销 实施满足竞争的多维度的战略目标和绩效管理,在战略的规划和指引下,建立强大的营销组织,有成熟的业务模式和多个组织系统的协作和参与,形成全方位的能力,而不是依靠在产品、包装、策划、价格、传播、队伍、服务、品牌等单一或几个方面的能力,去争夺消费者资源、客户资源和开拓新的市场需求,就是系统营销! 企业的竞争,不是领导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系统与系统之间的竞争;在从产品/服务到品牌竞争的过程中,系统化的构建市场营销管理体系,才是超越对手、做大做强之道! 系统营销的意义 系统营销,包含了产品、包装、渠道、广告、传播、服务、品牌、组织建设等方面,每个方面都缺一不可,各要素间还能很好协调配合,相得益彰,发挥1+1>2的功效。从产品竞争到品牌竞争的过程中,系统化的构建市场营销管理体系,可以使企业在营销的各要素和环节方面无懈可击。 很多企业都注意到了系统营销的作用和实施营销系统的必要。如隆力奇,推出零售价为一元的蛇油膏,以超低的价格和优质的质量成为攻占农村的杀手锏。同时涉足近300个品种,覆盖洁齿、洁肤、护肤、香水、美发、洗涤等日化六大子行业,以“全覆盖式”产品线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其营销网络渗透到几乎每一个发达县级城市,以“终端为王”实现与消费者面对面沟通,试用CRM系统开通“消费者直通车。”另外,隆力奇还以“免费游蛇园”的特色主题促销,运用旅游营销和工业旅游提升了品牌含金量,为打造其核心竞争力——蛇制品专家立下汗马功劳。 企业信用网的营销管理系统的服务总是领跑市场,而企业信用网的营销管理系统服务规定之细已经达到了怎么敲用户的门,管理之细从服务规范、服务礼仪、岗位衔接、互动制约、

专题2 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

专题二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 一、复习目标 1.复习杠杆的平衡条件,总结归类常见题目类型。 2.培养学生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储备 1.杠杆的平衡条件是指杠杆处于________或________状态,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力臂是指从_______________的距离;当____到_______的距离作力臂时,此时力臂最大。 3.杠杆可分为:①_____________特点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特点 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特点____________ 三、常见题目类型分析 (一)杠杆的再平衡问题 例1、如图1所示,杠杆平衡,下列做法仍能使杠杆平衡的是() A.两边钩码各向外移动一格 B.左边增加一个钩码,右边向外移动一格 C.左右两边的钩码各减少一个 D.左右两边的钩码各增加为原来的两倍。 例2、杠杆两端各挂一个重力不相等的实心铁块G A 、G B ,并且G A >G B ,杠杆恰好平衡, 如果把G A 、G B 都浸没在水中,不移动支点的位置,杠杆能否继续保持平衡? 练习: 1.用一根细棉线把一段直铁丝吊起来,让铁丝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再将棉线右边的铁丝对折一下,铁丝还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吗? 2.杠杆左右两端分别挂有20N及30N的重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使两端都减少5N,则() A.左端下沉B.右端下沉C.仍保持平衡D.以上说法都不对 3.一杠杆左右两端挂有质量不等的铜块和铁块,杠杆处于平衡,现将两铜块和铁块同时浸入水中,则杠杆将()A.顺时针转动B.逆时针转动C.保持平衡D.无法判断。(二)最大力臂问题 例3、如图2所示,要想将重500N,半径为0.5m的车轮滚上高为20cm的台阶,其所用的最小力应是_______________N. 练习 请在图3中画出用羊角锤起钉时所用的最小力F。(要求保留作图痕迹) (三)力的大小变化问题: 例4、如图4所示的杠杆正处于平衡状态,现将弹簧秤改为沿斜上方用力拉,要使这个杠杆仍保持平衡,弹簧秤的示数将() A.增大B.不变C.减小D.无法判定 练习 如图5所示:用一始终垂直于杠杆的力把杠杆的一端抬起,则作用在杠杆末端的力F 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A.变大B.变小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 (三)杠杆平衡条件应用综合题: 例5、如图6所示,金属块M静置于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5.4×105帕,轻质杠杆AB的支点为O,OA:OB=5:3,在杠杆的B端用轻绳与金属连接(如图4所示)。若在杠杆的A端悬挂质量为m=4千克的物体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金属块对地面的压强为1.8×105帕。若要使金属块离开地面,那么,杠杆A端所挂物体的质量至少应为多少? O 图1 图2 图3图4 图5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共课时

第三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角的初步认识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角和直角、锐角、钝角的初步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2个特点: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和直角、锐角、钝角。 角和直角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出角和直角,并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和直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和直角、锐角、钝角。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小学生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教材根据儿童学习的这一特点,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拼摆、测量、制作等,来帮助学生学习几何知识。 单元教学要求: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 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 直角。 3、认识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进行比较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认识角和直角、锐角、钝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和直角、锐角、钝角。 单元课时安排:约2课时 第一课时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P38、39、例1、例2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 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角。 教学重点: 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准备: 情景图,剪刀、吸管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小朋友请你观察这幅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 学生观察图,交流信息。 2、教师用线标出球场的角。再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全班交流。 3、这些都是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对主题图的观察,让学生感受到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引发学生认识的兴趣。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认识角。 (1)、出示剪刀、拉罐、水龙头等物品。请小朋友找找这些物品上的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学生观察物品寻找角。 (2)、同桌交流。 (3)、全班汇报。教师画出角。问:你能给角的各部分取个名称吗? 在学生给角取的名称中归纳得出角的名称。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4)、你能从我们的生活中的哪些地方找到角?并指出这些角的顶点与边。

演讲力提升专家卢战卡老师简介

卢战卡老师 10年2000余场演说及培训实战经验 国际演讲组织中国区TEDX演讲教练 北大案例大讲堂、天大北洋大讲堂特邀演说导师 广东卫视《我是讲书人》天津赛区冠军及海选赛演说导师 千聊跨年演讲人气总冠军,11万人同步直播 Genos EI情商智能与领导力国际认证讲师 全国工商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特聘高级讲师 美国认证协会ACI国际注册高级职业培训师 喜马拉雅、千聊、荔枝微课等多平台精品课签约导师 曾受邀到北大、清华、阿里、平安等全国多地名校名企演讲训练两千余场 擅长领域:商务演讲、销售演讲、工作汇报、公众演说、销售谈判等 实战经验: ▲十:十多家线上大平台签约认证演讲导师(喜马拉雅、千聊、荔枝微课、今日头条、抖音等)、十多家500强企业培训经验(浦发银行、中国平安、阿里巴巴、可口可乐、讯飞等)▲百:其在千聊的销售课《让收入倍增的12个销售驱动引擎》被转载累计100万人次学习(其线上谈判课、说服课、交际课都分别突破万人学习),抖音单月涨粉突破120万,今日头条230多万粉丝(头条职场社交领域认证大V) ▲千:2000多场演讲经历(多次受邀到北大、清华、阿里、平安等名校名企演说训练)、多个视频单品突破2000万播放 ▲亿:仅卖课单项会议营销累计成交额破亿(帮某艺训机构单场成交近300万创行业新高、帮某咨询公司累计成交上亿、最高会销成交率86.4%)、网上短视频作品累计播放破亿 主讲课程: 《商务演说五力训练》 《销售型演讲的六维训练》 《精彩的工作汇报与呈现》 《解决问题式的高效沟通技能训练》 《话到事成—赢得人心管理沟通技巧》 《高情商销售的六大进阶》

《弱势反转谈判策略:反转成交的11套谈判策略课》 授课风格: ■极具感染力,善于营造情景,有代入感 ■讲话接地气且有力度,会让人一直想听 ■台风大气而不失风度,幽默而不失深度 ■案例丰富,善于角色转换和场景化模拟 部分服务过的客户: 浦发银行、廊坊银行、中国平安、阿里巴巴、可口可乐、宝矿力水特、百度、新浪微博、科大讯飞、小米集团、中国平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国家电网、新东方、智联招聘、喜马拉雅、鑫茂集团、九鼎投资、中汐资产、凯立达集团、中联云服、光明磊落集团、创业公社、易创孵化器、百狼众创、红杉科技、云中水、恒途网络、卓美云尚、华鼎中科、自由坊科技、北京嘻哈帮、亿玛网络、自由人科技、格致文化、辣椒智库、一课网络、励智科技、广州学问商学院、送姜科技、云音科技、影享时代、宝创工场孵化器、快法务集团、神州浩天、快合财税、津阳律师事务所、文诺律师事务所、今晚传媒集团、跃迁文化传媒、一点起航传媒、好兄弟传媒、小葱传媒、渤海网、今日头条、千聊、荔枝微课、樊登读书会、天津西青电视台、渤海网、青领会、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大学、清华x-lab空间…… 部分客户评价: 带团队也做过很多培训了,但每次听卢老师的培训,都会让我重新找到新触动。团队的业绩也都还可以,但总会遇到疲态效应,以及突破瓶颈的问题,如果只是自己在那亲力亲为地搞,只会事倍功半。 ——中国平安,外勤总监,李双霜在我认识的培训师中,卢老师是少有的讲课又有激情又相当接地气的讲师,他讲课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能让人听进去并总能引起共鸣、值得回味。还有一点,我发现卢老师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实战派,既没有一些理论派的枯燥,也没有成功学派的套路,很真诚地表达,很踏实地实战,很用心地传授,真的很招人喜欢、很让人受用。 ——新浪微博,前渠道部大区总监,丰旭

《线速度、角速度》进阶练习(二)

《线速度、角速度》进阶练习 一、单选题 .如图所示,两轮用皮带传动,皮带不打滑,图中有、、三点,这三点所在处的半径>,则 以下有关各点速率、角速度3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 .>> .3 <3 <3 .33 >3 .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弱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强区域后,粒子的().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减小 .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 .如图所示,长度不同的两根轻绳和,一端分别连接质量为和的两个小球,另一端 悬于天花板上的同一点,两小球质量之比:=:,两小球在同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 运动,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绳、的拉力大小之比为: ?小球、运动的向心力大小之比为: ?小球、运动的周期之比为: ?小球、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 二、多选题 ?如图甲所示,一个内壁光滑的圆锥筒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圆锥筒固定不动,有两个 质量相同的小球和紧贴着内壁分别在图中所示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球的线速度必定大于球的线速度 ?球的角速度必定小于球的角速度 ?球的运动周期必定小于球的运动周期 ?球对筒壁的压力必定大于球对筒壁的压力 三、填空题 ?图是利用激光测转速的原理示意图,图中圆盘可绕固定轴转动,盘边缘侧面上有一小段涂有很薄的反光材料. 当盘转到某一位置时,接收器可以接收到反光涂层所反射的激光束,并将所收 到的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在示波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如图所示). 图

()?若图中示波器显示屏横向的每大格(小格)对应的时间为X 「,则圆盘的转速为转.(保留位有效数字) ().若测得圆盘直径为,则可求得圆盘侧面反光涂层的长度为.(保留位有效数字)

二元一次方程组练习题(二)(含答案)

二元一次方程组练习题(二)一、选择题: 1.下列方程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A.3x-2y=4z B.6xy+9=0 C.1 x +4y=6 D.4x= 2 4 y- 2.下列方程组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A. 2 2 8 423119 (23754624) x y x y a b x B C D x y b c y x x y += +=-=?? = ?? ????+=-==-=???? 3.二元一次方程5a-11b=21 () A.有且只有一解 B.有无数解 C.无解 D.有且只有两解》 4.方程y=1-x与3x+2y=5的公共解是() A. 3333 ... 2422 x x x x B C D y y y y ==-==-???? ????===-=-???? 5.若│x-2│+(3y+2)2=0,则的值是() A.-1 B.-2 C.-3 D.3 2 6.方程组 43 235 x y k x y -= ? ? += ? 的解与x与y的值相等,则k等于() 7.下列各式,属于二元一次方程的个数有()

①xy+2x-y=7;②4x+1=x-y;③1 x +y=5;④x=y;⑤x2-y2=2 ⑥6x-2y ⑦x+y+z=1 ⑧y(y-1)=2y2-y2+x — A.1 B.2 C.3 D.4 8.某年级学生共有246人,其中男生人数y比女生人数x的2倍少2人,?则下面所列的方程组中符合题意的有() A. 246246216246 ... 22222222 x y x y x y x y B C D y x x y y x y x +=+=+=+= ???? ????=-=+=+=+???? 二、填空题 9.已知方程2x+3y-4=0,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为:y=_______;用含y的代数式表示x为:x=________. 10.在二元一次方程-1 2 x+3y=2中,当x=4时,y=_______;当y=-1时,x=______. 11.若x3m-3-2y n-1=5是二元一次方程,则m=_____,n=______. 12.已知 2, 3 x y =- ? ? = ? 是方程x-ky=1的解,那么k=_______. ` 13.已知│x-1│+(2y+1)2=0,且2x-ky=4,则k=_____.14.二元一次方程x+y=5的正整数解有______________.

中考物理专题题库∶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的综合题附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 1.如图所示,轻质杠杆MON 及支架是一个固连在一起的整体,且能绕O 点转动, :3:2MO NO =,图中正方体D 通过细线与N 点相连且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S 为8×10-2 m 2。当物体A 的质量为8kg 时,杠杆在水平位置上平衡,物体D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1为 4000Pa ;当把物体A 换成质量为30kg 的物体B ,支点移至O ',使:4:3MO NO ''=时,杠杆仍在水平位置上平衡,物体D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 2;此时用物体C 替换物体B ,杠杆仍在水平位置上平衡,物体D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0,(杠杆、支架和托盘的重力不计,g 取I0N/kg )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物体C 的重力为300N B .物体D 的质量为32kg C .p 2为500Pa D .物体C 对托盘的压力为40N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当放物体A 时,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22114000Pa 810m 320N F p S -==??= 此时杠杆受到的拉力 2D 1F G F =-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 ()A D 1m g OM G F ON =- 解得 A 1D 3 8kg 10N/kg 320N 2440N ON ON m g OM F ON G ON ON ??++=== 则物体D 的质量 D D 440N 44kg 10N/kg G m g === 故B 错误; 放物体C 时,D 对地面的压强为0,此时支持点在O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 C D G O M G O N ''= 则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角》教案

学校年级二姓名 课题认识角课时第(七)单元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1.经历两级分类,认识角的本质特征,渗透辨析、比较、抽象、概括的意识。并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及表示方法。 2.认识角,知道角是有大小的,会直观地比较角的大小。 3.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制定依据1.教材分析 角是最基本的几何图形这一,也是进一步认识其他几何图形的基础。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认识角,有助于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自主构建角的概念,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认识平面图形的一般方法。教材就的初步认识分成了3课时:第一课时认识角,首先教材从三角板、纸工袋、钟面等这具体的实物入手引导学生观察并抽象出三个角的基本图形,告诉学生这些图形都是角,让学生初步体会角的基本特征;然后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明确构成角的基本要素;最后回到场景图中,让学生在对角初步认识的的基础上,寻找其他物体面上的角,进一步巩固对角的基本特征的认识。第二课时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教材呈现了正方形纸片、纸工袋、三角尺这三个典型的物体,并由这三个物体直接抽象出直角。接着运用三角尺的直角分别与3个钟面上的角进行比较,从而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第三课时是第三课时是练习九,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角的初步认识。以往的教学中,从实物中抽象出角以后,利用判断辨析记忆“怎样的图形就是角”,其实学生对角和直角的本职特征并不是很清晰,所以在寻找生活中角的过程中,就会出现概念模糊的现象。因此,这节课需要先提供大量的材料让学生辨析比较分类,通过两级分类,逐步抽象概括出角的本质特征,再进行命名,让学生自主经历角的本质概念的形成过程,从而构建角清晰的概念。 2.学生分析 在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学生在前期学习过程和生活经验中,对线段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边线有曲有直;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也积累了一些分类的活动经验;学生对图形的认识更多关注图形的名称、表象,不关注图形的特点;对角有所认识,在平时的生活中也常常听说到“角”。但“角”到底是什么呢?只是形式记忆,并不知道角的特点。有的学生会认为是一个角落,有的学生认为是一个点等等。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在学生的困难之处、不清晰之处创设积极交流的机会,启发学生思考、解决问题,并在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提升认识。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常规积累说说下面的图形是由几条边围成的?是几边形?同桌互相轻声地说 一说。 回忆旧知,为下面的知 识做铺垫。 核心推进第一环节:认识角 第一层次:一级分类 谈话:交待材料的来源。 我们生活中有一些物体,这些物体上都有面, 提供学习材料让学生 感知,角的认识属于图 形的要素认识,这里要 课堂是师生共同经历的一段生命旅程,为了提高我们的生命质量,需要教师做好充分地预设,精心地备好每一节课。

英语演讲选手综合竞争力及其提升技巧研究——以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云南赛区选手为例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Journal of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15,9(2):96-102http ://https://www.doczj.com/doc/1e17785125.html, ISSN 1004-390X ;CN 53-1044/S E -mail :ynndxbsk@https://www.doczj.com/doc/1e17785125.html, 收稿日期:2014-09-23修回日期:2014-11-26网络出版时间:2015-04-0210:41作者简介:李炜炜(1990—),女,山西原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英语口译与演讲研究。网络出版地址:http ://www.cnki.net /kcms /detail /53.1044.S.20150402.1041.020.html DOI :10.3969/j.issn.1004-390X (s ).2015.02.020 英语演讲选手综合竞争力及其提升技巧研究 ———以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云南赛区选手为例 李炜炜 (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摘要:作为全国主要的英语演讲大赛之一,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为各个年龄段的选手提供了竞争及展示的平台。晋级全国十强,成为年度最耀眼的十颗新星是所有参赛者的梦想。然而,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后发现部分选手比赛竞争力不强。选手存在的共性问题包括英语语言素质不高;舞台表现力不强;自信心缺位等。笔者就这一问题分析总结后对全国预选赛之大学成人组比赛各环节提出了竞争力提升技巧,以期对选手的参赛准备有所助益。 关键词 :“希望之星”;风采;英语演讲;综合竞争力;技巧中图分类号:H 31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390X (2015)02-0096-07 A Study on the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of English Speaking Contestants and Techniques for Improvement :A Case Study of CCTV Star of OUTLOOK English Talent Competition LI Weiwe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500,China ) Abstract :As one of the major national English speaking contests ,CCTV Star of OUTLOOK English Talent Competition serves as a platform for contestants of all ages to participate and compete.To be qualified in the National Final and to be the top 10shining stars are dreams shared by every competi-tor.However ,the author has found after an empirical research that some contestants show weak com-petitiveness during the competition with some common problems including deficient English language capability ,poor stage performance and lacking in confidence.With analysis and summary of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feasible techniques for improving competitiveness in the National Preliminary Round for the college group ,hopefully with which could be helpful and beneficial for con-testants'further competition. Keywords :“Star of OUTLOOK ”;talent ;English speaking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tech-nique 公众演讲,是一种将人的思想公之于众的方法,是与他人分享观点并影响他人的途径 [1] 。在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及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国际间交流的要求越来越高,演讲作为一种表达 思想、成就目标、促进交流的重要手段受到各方关注。一些极具影响力的机构与媒体每年都会定期以各种形式组织全国性的英语演讲比赛,如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 、“外研社

《横波和纵波》进阶练习(二)

《横波和纵波》进阶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惯性参考系中是不相同的 B.氢原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向外辐射光子,原子能量增加 C.精确地讲,一个90234T h核的质量比一个91234P a核与一个β粒子的质量之和大 D.声波是横波,电磁波是纵波,因为电磁波有偏振现象而声波没有 2.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v=0.5m/s,某时 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列简谐横波的振幅为0.2m B.该列简谐横波的波长为2.0m C.该列简谐横波的周期为2s D.x=1.0m处的质点正沿x轴正方向移动 3.区分横波和纵波的依据是() A.质点沿水平方向还是沿竖直方向振动 B.波沿水平方向还是沿竖直方向传播 C.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是相互垂直还是在一条直线上 D.波传播距离的远近 二、填空题 4.近年来全球地震频发已引起全球的高度关注.某实验室一种简 易地震仪由竖直弹簧振子P和水平弹簧振子H组成.在某次地 震中同一震源产生的地震横波和地震纵波的波长分别为10km和 20km,频率为0.5H z.假设该地震波的震源恰好处在地震仪的正 下方,观察到两振子相差5s开始振动,则地震仪中的两个弹簧振子振动的频率等于______ .地震仪的竖直弹簧振子P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______ .

5.如图所示,是一列波在t=0时的波形图,波速为20m/s, 传播方向沿x轴正向.从t=0到t=2.5s的时间内,质点M所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____m,位移是____________m.

参考答案 【答案】 1.C 2.B 3.C 4.0.5H z;50K m 5.2.5;0.05 【解析】 1. 解:A、根据光速不变原理,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故A 错误. B、氢原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向外辐射光子,原子的能量减小.故B错误. C、90234T h核发生衰变变成91234P a核和β粒子,放出能量,根据质能方程,知有质量亏损,所以一个90234T h核的质量比一个91234P a核与一个β粒子的质量之和大.故C正确. D、偏转是横波的特有现象,电磁波是横波,声波是纵波.故D错误. 故选C. 2. 解:A、该列简谐横波的振幅等于各个质点的振幅,根据振幅的定义:质点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可知该列简谐横波的振幅为:A=0.1m,故A错误. B、对于简谐横波,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由图读出该波的波长为:λ=2m,故B正确. C、由波速公式v=,得该波的周期为:T==s=4s,故C错误. D、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图上左边的质点先振动,根据质点的带动法判断可知,x=1.0m处的质点正沿y轴正方向运动,不可能沿x轴方向移动,故D错误. 故选:B. 3. 解:A、物理学中把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称作横波;把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的波称作纵波,故AB错误,C正确; D、纵波与横波可以同时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故D错误; 故选:C.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称为机械波.随着机械波的传播,介质中的质点振动起来,根据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传播的传播方向之间的关系,可以把机械波分为横波和纵波两类.物理学中把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称作横波.在横波中,凸起的最高处称为波峰,凹下的最低处称为波谷. 物理学中把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的波,称作纵波.质点在纵波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