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得体会:大数据背景下的社会治理工作思考——党校学习有感(最新)

心得体会:大数据背景下的社会治理工作思考——党校学习有感(最新)

心得体会:大数据背景下的社会治理工作思考——党校学习有感(最新)

我来到市委党校中青班,聆听了党校外请专家——阿里集团的孙军工讲授的大数据专题讲座,很受启发,特此就“大数据背景下的社会治理”,作进一步学习和探讨。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大数据已成为劳动力和资本之外的第三生产力,是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也是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的重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善于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是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懂得大数据,用好大数据,增强利用数据推进各项工作的本领,不断提高对大数据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使大数据在各项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新时期,社会治理应紧紧把握科技创新带来的重大机遇,以智能化为着力点,以大数据的深度开发应用为抓手。具体而言,社会治理智能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强化。

第一,始终坚持智能化以人为本的原则。社会治理智能化不能为技术而技术,

应致力于造福于民。一方面,社会治理智能化要满足民众个性化的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应激发民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通过数据共享互动让民众随时随地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为社会治理决策贡献意见建议,提升民众参与社会共治的效能,使其更好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第二,不断增强数据收集、分析、应用和管理的能力。具备数据收集和处理能力是运用大数据推动社会治理智能化的必要前提。目前X市大数据中心已经完成了市级电子政务云的建设并形成了2+16+n的总体架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也已经在建设过程当中,政府层面的业务数据已经形成了有效的集中、共享、交换机制。但是还应该按照X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十三五”规划的相关要求,以X 市智慧公安建设、“雪亮工程”建设为契机,加强智能基础设施建设,以强大的智能物理基础设施和网络基础设施为支撑,综合多项管理业务,推进社会治理大数据中心建设,并强化数据深度分析和预测预警功能。

第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规范大数据应用和管理。作为新型战略基础资源,大数据拥有巨大的战略价值。对大数据的应用和管理,应尽快制定完善相

关法律法规、制度和技术标准,在推动数据深度挖掘、开放共享的过程中注重保护国家信息安全和公民个人隐私,使大数据驱动社会治理在法治化轨道上运行。

第四,加强政府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不少互联网企业拥有强大的信息处理技术,海量的商业数据、社会治理相关数据以及丰富的专业人才资源。这些优势对于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是大有裨益的。政府和互联网企业加强互惠合作,推动数据交换互通,鼓励人才技术资源共享,在数据资源和政策上为互联网企业参与社会治理创造便利条件,充分发挥企业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科学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政府治理,推动治理模式转型,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也是下一步的重点发展方向。智能时代,大数据技术是社会治理智能化的重要依托。运用大数据加强社会治理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强化大数据意识入手,不断增强数据收集、分析、应用和管理能力,完善数据使用和管理机制,并鼓励互联网企业参与其中。唯有如此,才能使大数据技术在社会治理中充分发挥功效,推动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

增强基层治理中的法治思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