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数学专题目实际应用问题目

中考数学专题目实际应用问题目

中考数学专题目实际应用问题目
中考数学专题目实际应用问题目

课程解读

一、学习目标:

了解实际应用问题的常见类型,掌握其分析方法和解题思路,能把实际应用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

二、考点分析:

实际应用问题是中考的必考内容、重点内容,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综合程度较高。实际应用问题主要考查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探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实践能力。此类问题在中考中所占比例较大,分值一般在20分以上,题目中等偏难。

知识梳理

1、实际应用问题按知识内容可分为:代数应用题、几何应用题、函数应用题、概率统计应用题等。按现实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进行分类,则有成本、价格、利润、存款与贷款、运输、航行、管理与决策、农业生产、生物繁殖等。

2、实际应用问题的特点是贴近日常生活,反映市场经济规律,涉及的背景材料十分广泛,这就要求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去观察、分析、概括题目所给的实际问题,将其转化为数学模型来解答。

典型例题

知识点一:方程型实际应用问题

例1:快乐公司决定按如图所示给出的比例,从甲、乙、丙三个工厂共购买200件同种产品A,已知这三个工厂生产的产品A的优品率如下表所示:

(1)快乐公司从甲厂应购买多少件产品A;

(2)求快乐公司所购买200件产品A的优品率;

(3)你认为快乐公司能否通过调整从三个工厂所购买的产品A的比例,使所购买的200件产品A的优品率上升3%。若能,请问应从甲厂购买多少件产品A;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工厂优品率甲80%乙85%丙90%

别忘了优等品数

也是整数哦!甲25%

乙40%

丙35%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左面表格给出的是各厂的优品率,右面扇形图给出的是从各厂购买产品A的比例。

2)解题思路:难点在第(3)问,先假设优品率能上升3%,再设未知数列方程求解。但应注意前提条件,即200件产品A中包含甲、乙、丙三个厂的产品。

解答过程:(1)甲厂:200×25%=50。

(2)乙厂:200×40%=80;丙厂:200×35%=70。优品率:(50×80%+80×85%+70×90%)÷200=0.855=85.5%。

(3)设从甲厂购买x件,从乙厂购买y件,从丙厂购买(200-x-y)件。

则80%x+85%y+90%(200-x-y)=200×(85.5%+3%)。

即2x+y=60,又80%x和85%y均为整数。

当y=0时,x=30;当y=20时,x=20;当y=40时,x=10;当y=60时,x=0。

所以从甲厂购买产品20件或10件时,可满足条件。

解题后的思考:本题以图文形式提供了部分信息,主要考查学生运用二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2:新华商场销售某种冰箱,每台进货价为2500元,市场调研表明:当销售价为2900元时,平均每天能售出8台,而当销售价每降低50元时,平均每天就能多售出4台,商场要想使这种冰箱的销售利润平均每天达到5000元,每台冰箱的定价应为多少元?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要理清进价、销售价、利润之间的关系:利润=销售价-进价。

解这个方程得x1=x2=2750。

所以,每台冰箱应定价2750元。

解题后的思考:用方程解答实际应用问题的关键是理清数量关系,找到相等关系。这道题的等量关系是:每台冰箱的销售利润×平均每天销售冰箱的数量=5000元。

例3:有一种用特殊材料制成的质量为30克的“泥块”,现把它切为大、小两块,将较大的“泥块”放在一架不等臂天平的左盘中,称得质量为27克;又将较小的“泥块”放在该天平的右盘中,称得质量为8克。若只考虑该天平的臂长不等,其他因素忽略不计,请你依据杠杆的平衡原理,求出较大“泥块”和较小“泥块”的质量。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由杠杆原理F1L1=F2L2可知这架不等臂天平的两臂长分别是杠杆中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2)解题思路:我们可设左臂长为L1,右臂长为L2,它们可看作是本题的辅助元,再设较大泥块的质量为x克,较小泥块的质量为y克,由题意可列出三个方程:①x+y=30;②x L1=27L2;③8L1=y L2。

解答过程:设天平左臂长为L1,右臂长为L2,再设较大泥块的质量为x克,较小泥块的质量为y克,由题意可列出方程:

x+y=30…①;x L1=27L2…②;8L1=y L2…③。

答:较大泥块的质量为18克,较小泥块的质量为12克。

解题后的思考:本题是一道与物理知识紧密相连的实际应用问题,解答这类问题时注意正确运用物理学中的一些公式,如力学、电学、天平平衡公式等。

小结:方程是描述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最重要的数学语言,也是中考命题所要考查的重点、热点之一。同学们必须广泛了解现代社会中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经济活动的有关常识,并学会用数学中方程的思想去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解答此类问题的方法是:(1)审题,明确未知量和已知量;(2)设未知数,务必写明意义和单位;(3)依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4)解方程,必要时验根。

知识点二:不等式型实际应用问题

例4:康乐公司在A、B两地分别有同型号的机器17台和15台,现要运往甲地18台,乙地14台。从A、B两地运往甲、乙两地的费用如下表:

甲地(元/台)乙地(元/台)

A地600 500

B地400 800

(1)如果从A 地运往甲地x 台,求完成以上调运所需总费用y (元)与x (台)的函数关系式; (2)若康乐公司请你设计一种最佳调运方案,使总的费用最少,该公司完成以上调运方案至少需要多少费用?为什么?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函数和不等式这两个知识点 解答过程:(1)y =600x +500(17-x )+400(18-x )+800[15-(18-x )]=500x +13300;

又在y =500x +13300中,随x 的增大,y 也增大, ∴当x =3时,y 最小=500×3+13300=14800(元),该公司完成以上调运方案至少需要14800元运费,最佳方案是:由A 地调3台到甲地,调14台到乙地,由B 地调15台到甲地。

解题后的思考:关于不等式的应用往往和函数、方程综合在一起,通过方案设计型问题进行考查,解答这类问题时虽然主要运用不等式的知识,但关键还是要正确地建立方程和函数模型。

小结:现实世界中的不等关系是普遍存在的,许多现实问题很难确定(有时也不需要确定)具体的数值。但可以求出或确定这一问题中某个量的变化范围(趋势),从而对所研究问题的概况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本讲中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是求某个量的取值范围或极端可能性,列不等式时要从题意出发,设好未知量后,用心体会题目所规定的实际情境,从中找出不等关系。

知识点三:函数型实际应用问题

他的行程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假定总路程为1),则他到达考场所花的时间比一直步行提前了( ) A. 20分钟 B. 22分钟

C. 24分钟

D. 26分钟

O

1

1

214

1012路程

时间(分钟)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图象分两部分,是由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组合在一起的分段函数。 2)解题思路:先求出该考生一直步行所用时间和先步行后改乘出租车所用时间,再求差。

所以,先步行后乘出租车赶往考场共用时间为10+6=16(分钟),他到达考场所花的时间比一直步行提前了40-16=24(分钟),故选C 。 解题后的思考:在这里未知数的系数的意义是表示不同的行使速度。

例6:甲车在弯路进行刹车试验,收集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1)请用上表中的各对数据(x ,y )作为点的坐标,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甲车刹车距离y (米)与速度x

重庆中考数学23题专练

1.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电影院去观看电影,体验视觉盛宴,并且更多的人通过淘票票,猫眼等网上平台购票,快捷且享受更多优惠,电影票价格也越来越便宜. 2018年从网上平台购买5张电影票的费用比在现场购买3张电影票的费用少10元,从网上平台购买4张电影票的费用和现场购买2张电影票的费用共为190元. (1)请问2018年在网上平台购票和现场购票的每张电影票的价格各为多少元 (2)2019年“元旦”当天,南坪上海城的“华谊兄弟影院”按照2018年在网上平台购票和现场购票的电影票的价格进行销售,当天网上和现场售出电影票总票数为600张. “元旦”假期刚过,观影人数出现下降,于是该影院决定将1月2日的现场购票的价格下调,网上购票价格保持不变,结果发现现场购票每张电影票的价格每降价元,则当天总票数比“元旦”当天总票数增加 4张,经统计,1月2日的总票数中有5 3 通过网上平台 售出,其余均由电影院现场售出,且当天票房总收益为19800元,请问该电影院在1月2日当天现场购票每张电影票的价格下调了多少元 2.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某中学计划投入99000元购进一批多媒体设备和电脑显示屏,且准备购进电脑显示屏的数量是多媒体设备数量的6倍现从商家了解到,一套多媒体设备和一个电脑显示屏的售价分别为3000元和600元 (1)求最多能购进多媒体设备多少套 (2)恰“315°次乐购时机,每套多媒体设备的售价下降a 5 3%,每个电脑显示屏的售价下降5a 元,决定多媒 体设备和电脑显示屏的数量在(1)中购进最多量的基础上都增加a %,实际投入资金与计划投入资金相同,求a 的值 3. 某商店经销甲、乙两种商品。现有如下信息: 信息1:甲、乙两种商品的进货单价之和是3元; 信息2:甲商品零售单价比进货单价多1元,乙商品零售单价比进货单价的2倍少1元; 信息3:按零售单价购买甲商品3件和乙商品2件,共付了12元 请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甲、乙两种商品的零售单价; (2)该商店平均每天卖出甲商品500件和乙商品1200件. 经调查发现,甲种商品零售单价每降元,甲种商品每天可多销售100件.商店决定把甲种商品的零售单价下降m(m>0)元,乙种商品的零售单价和销量都不变.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当m 为多少时,商店每天销售甲、乙两种商品获取的总利润为1700元

中考数学动点问题专题练习(含答案)

动点专题 一、应用勾股定理建立函数解析式 例1(2000年2上海)如图1,在半径为6,圆心角为90°的扇形OAB 的弧AB 上,有一个动点P,PH ⊥OA,垂足为H,△OPH 的重心为G. (1)当点P 在弧AB 上运动时,线段GO 、GP 、GH 中,有无长度保持不变的线段?如果有,请指出这样的线段,并求出相应的长度. (2)设PH x =,GP y =,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即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3)如果△PGH 是等腰三角形,试求出线段PH 的长. 二、应用比例式建立函数解析式 例2(2006年2山东)如图2,在△ABC 中,AB=AC=1,点D,E 在直线BC 上运动.设BD=,x CE=y . (1)如果∠BAC=30°,∠DAE=105°,试确定y 与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 (2)如果∠BAC 的度数为α,∠DAE 的度数为β,当α,β满足怎样的关系式时,(1)中y 与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还成立?试说明理由. A E D C B 图2 H M N G P O A B 图1 x y

C 三、应用求图形面积的方法建立函数关系式 例4(2004年2上海)如图,在△ABC 中,∠BAC=90°,AB=AC=22,⊙A 的半径为1.若点O 在BC 边上运动(与点B 、C 不重合),设BO=x ,△AOC 的面积为y . (1)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 (2)以点O 为圆心,BO 长为半径作圆O,求当⊙O 与⊙A 相切时, △AOC 的面积. 一、以动态几何为主线的压轴题 (一)点动问题. 1.(09年徐汇区)如图,ABC ?中,10==AC AB ,12=BC ,点D 在边BC 上,且4=BD ,以点D 为顶点作B EDF ∠=∠,分别交边AB 于点E ,交射线CA 于点F . (1)当6=AE 时,求AF 的长; (2)当以点C 为圆心CF 长为半径的⊙C 和以点A 为圆心AE 长为半径的⊙A 相切时, 求BE 的长; (3)当以边AC 为直径的⊙O 与线段DE 相切时,求BE 的长. A B C O 图8 H

重庆中考数学材料阅读24题练习题

2017年重庆中考材料阅读练习题 1、2017届南开(融侨)中学九上入学 24.能被3整除的整数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 (1)定义一种能够被3整除的三位数abc 的“F ”运算:把abc 的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都立方,再相加,得到一个新数,例如abc =213时,则:213 F u r 36(333213++=36) F u r 243(3336243+=)。数字111经过 三次“F ”运算得_________,经过四次“F ”运算得___________,经过五次“F ”运算得__________,经过2016次“F ”运算得___________。 (2)对于一个整数,如果它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可以被3整除,那么这个数就一定能够被3整除,例如,一个四位数,千位上的数字是a ,百位上的数字是b ,十位上的数字是c ,个位上的数字是d ,如果a+b+c+d 可以被3整除,那么这个四位数就可以被3整除。你会证明这个结论吗?写出你的论证过程(以这个四位数abcd 为例即可)。 2、2017届南开(融侨)中学九上阶段一 23.有这样一对数:一个数的数字排列完全颠倒过来就变成另一个数,简单地说就是顺序相反的两个数,我们把这样的一对数互称为反序数。比如:123的反序数是321,4056的反序数是6504。根据以上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一个三位数,其数位上的数字为连续的三个自然数,求证:原三位数与其反序数之差的绝对值等于198; (2)若一个两位数与其反序数之和是一个完全平方数,求满足上述条件的所有两位数。

3、2017届南开(融侨)中学九上期末 25.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有2个实数根,且其中一个实数根是另一个实数根的3倍,则称该方程为“立根方程”. (1)方程2430x x -+=_____立根方程,方程2230x x --=______立根方程;(请填“是”或“不是”) (2)请证明:当点(,)m n 在反比例函数3y x =上时,一元二次方程240mx x n ++=是立根方程; (3)若方程20ax bx c ++=是立根方程,且两点2(1,)P p p q ++、2(5,)Q p q q -++均在二次函数2y ax bx c =++上,请求方程20ax bx c ++=的两个根。 4、2017届一中九上月考三 24.若整数a 能被整数b 整除,则一定存在整数n ,使得 a n b =,即a bn =.例如:若整数a 能被7整除,则一定存在整数n ,使得7 a n =,即7a n =. (1)将一个多位自然数分解为个位与个位之前的数,让个位之前的数减去个位数的两倍,若所得之差能被 7整除,则原多位自然数一定能被7整除.例如:将数字2135分解为5和213,21352203-?=, 因为203能被7整除,所以2135能被7整除.请你证明任意一个三位数都满足上述规律. (2)若将一个多位自然数分解为个位与个位之前的数,让个位之前的数加上个位数的K (K 为正整数,15K ≤≤)倍,所得之和能被13整除,求当K 为何值时使得原多位自然数一定能被13整除.

最新2018重庆中考数学25题几何证明

2017年12月04日月之恒的初中数学组卷 一.解答题(共23小题) 1.(2017?贵港)已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动点P在斜边AB所在的直线上,以PC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PCQ,其中∠PCQ=90°,探究并解决下列问题: (1)如图①,若点P在线段AB上,且AC=1+,PA=,则: ①线段PB=,PC=; ②猜想:PA2,PB2,PQ2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2)如图②,若点P在AB的延长线上,在(1)中所猜想的结论仍然成立,请你利用图②给出证明过程; (3)若动点P满足=,求的值.(提示:请利用备用图进行探求) 2.(2017?保亭县模拟)如图1,在△ABC和△EDC中,AC=CE=CB=CD,∠ACB=∠ECD=90°,AB与CE交于F,ED与AB、BC分别交于M、 H. (1)试说明CF=CH; (2)如图2,△ABC不动,将△EDC从△ABC的位置绕点C顺时针旋转,当旋转角∠BCD 为多少度时,四边形ACDM是平行四边形,请说明理由; (3)当AC=时,在(2)的条件下,求四边形ACDM的面积. 3.(2017春?嘉兴期末)如图,菱形ABCD中,∠ABC=60°,有一度数为60°的∠MAN绕点A旋转. (1)如图①,若∠MAN的两边AM,AN分别交BC,CD于点E,F,则线段CE,DF的大小关系如何?请证明你的结论; (2)如图②,若∠MAN的两边AM,AN分别交BC,CD的延长线于点E,F,则线段CE,DF还有(1)中的结论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4.(2017?营口)【问题探究】 (1)如图1,锐角△ABC中分别以AB、AC为边向外作等腰△ABE和等腰△ACD,使AE=AB,AD=AC,∠BAE=∠CAD,连接BD,CE,试猜想BD与CE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深入探究】 (2)如图2,四边形ABCD中,AB=7cm,BC=3cm,∠ABC=∠ACD=∠ADC=45°,求BD 的长.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当△ACD在线段AC的左侧时,求BD的长. 5.(2017?菏泽)如图,已知∠ABC=90°,D是直线AB上的点,AD=BC. (1)如图1,过点A作AF⊥AB,并截取AF=BD,连接DC、DF、CF,判断△CDF的形状并证明; (2)如图2,E是直线BC上一点,且CE=BD,直线AE、CD相交于点P,∠APD的度数是一个固定的值吗?若是,请求出它的度数;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6.(2017春?重庆校级期末)如图1,△ABC中,BE⊥AC于点E,AD⊥BC于点D,连接 DE.

初三数学动点问题

数学因运动而充满活力,数学因变化而精彩纷呈。动态题是近年来中考的的一个热点问题,以运动的观点探究几何图形的变化规律问题,称之为动态几何问题,随之产生的动态几何试题就是研究在几何图形的运动中,伴随着出现一定的图形位置、数量关系的“变”与“不变”性的试题,就其运动对象而言,有点动、线动、面动三大类,就其运动形式而言,有轴对称(翻折)、平移、旋转(中心对称、滚动)等,就问题类型而言,有函数关系和图象问题、面积问题、最值问题、和差问题、定值问题和存在性问题等。解这类题目要“以静制动”,即把动态问题,变为静态问题来解,而静态问题又是动态问题的特殊情况。以动态几何问题为基架而精心设计的考题,可谓璀璨夺目、精彩四射。 动态几何形成的面积问题是动态几何中的基本类型,包括单动点形成的面积问题,双(多)动点形成的面积问题,线动形成的面积问题,面动形成的面积问题。本专题原创编写单动点形成的面积问题模拟题。 在中考压轴题中,单动点形成的面积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准确地进行分类。 原创模拟预测题1.某数学兴趣小组对线段上的动点问题进行探究,已知AB=8. 问题思考: 如图1,点P为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分别以AP、BP为边在同侧作正方形APDC与正方形PBFE. (1)在点P运动时,这两个正方形面积之和是定值吗?如果时求出;若不是,求出这两个正方形面积之和的最小值. (2)分别连接AD、DF、AF, AF交DP于点A,当点P运动时,在△APK、△ADK、△DFK中,是否存在两个面积始终相等的三角形?请说明理由. 问题拓展: (3)如图2,以AB为边作正方形ABCD,动点P、Q在正方形ABCD的边上运动,且PQ=8.若点P从点A出发,沿A→B→C→D的线路,向D点运动,求点P从A到D的运动过程中, PQ 的中点O所经过的路径的长。

中考数学综合题专题复习[几何中的动点问题]专题解析

中考数学综合题专题复习【几何中的动点问题】专题解析 【真题精讲】 【例1】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II BC , AD 3 , DC 5 , BC 10,梯形的高为4 ?动 点M 从 B 点出发沿线段B C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 C 运动;动点N 同时从C 点 出发沿线段C D 以 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 D 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 (1)当MN I AB 时,求t 的值; 2)试探究:t 为何值时,△ MNC 为等腰三角形. 【思路分析1】本题作为密云卷压轴题,自然有一定难度,题目中出现了两个动点,很多同 学看到可能就会无从下手。但是解决动点问题,首先就是要找谁在动,谁没在动,通过分 析动态条件和静态条件之间的关系求解。对于大多数题目来说,都有一个由动转静的瞬间, 就本题而言,M N 是在动,意味着 BM,MC 以及DN,NC 都是变化的。但是我们发现,和这些 动态的条件密切相关的条件 DC,BC 长度都是给定的,而且动态条件之间也是有关系的。所 以当题中设定 MN//AB 时,就变成了一个静止问题。由此,从这些条件出发,列出方程,自 然得出结果。 【解析】 解:(1 )由题意知,当 M 、N 运动到t 秒时,如图①,过 D 作DE II AB 交BC 于E 点,则 四边形ABED 是平行四边形. ??? AB II DE , AB II MN . ??? DE II MN . (根据第一讲我们说梯形内辅助线的常用做法,成功将 内,将动态问题转化成平行时候的静态问题) MN 放在三角形 ? MC NC EC CD (这个比例关系就是将静态与动态联系起来的关键) 即可,于是就漏掉了 MN=MC,MC=C ^两种情况。在中考中如果在动态问题当中碰见等腰三 (2)分三种情况讨论: ①当MN NC 时,如图②作 NF BC 交BC 于F ,则有MC 2FC 即.(利用等腰三角形 底边高也是底边中线的性质) .4丄?解得t 50 . 10 3 5 17 【思路分析2】第二问失分也是最严重的, 很多同学看到等腰三角形, 理所当然以为是 MN=NC 角形,一定不要忘记分类讨论的思想,两腰一底一个都不能少。具体分类以后,就成为了 较为简单的解三角形问题,于是可以轻松求解 【解析】

2018重庆中考数学(B卷)解析

重庆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 数 学 试 题(B 卷) (全卷共五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作图(包括作辅助线)请一律用黑色签字笔完成; 4.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参考公式:抛物线y =ax 2+bx +c (a ≠0)的顶点坐标为(-2b a ,2 44ac b a ) ,对称轴为 x =- 2b a . 一、选择题(本大题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2018·重庆B 卷,1,4)下列四个数中,是正整数的是 ( ) A .-1 B .0 C .1 2 D .1 【答案】D . 【解析】易知-1是负整数, 1 2 是分数,1是正整数,而整数包括正整数、0和负整数,故选D . 【知识点】实数的概念 整数 正整数. 2.(2018·重庆B 卷,2,4)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 【答案】D . 【解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沿某条直线将图形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才是轴对称图形,故只有选项D 满足要求,因此选D . 【知识点】图形的变换 轴对称图形. 3.(2018·重庆B 卷,3,4)下列图形都是由同样大小的黑色正方形纸片组成,其中第①个图形中有3张黑色正方形纸片,第②个图形中有5张黑色正方形纸片,第③个图形中有7张黑色正方形纸片,…,按此规律排列下去,第⑥个图形中黑色正方形纸片的张数为( ) ③ ② ① A . B . C . D .

(完整版)中考数学动点问题专题讲解

动点及动图形的专题复习教案 所谓“动点型问题”是指题设图形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动点,它们在线段、射线或弧线上运动的一类开放性题目.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动中求静,灵活运用有关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关键:动中求静. 数学思想:分类思想函数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 注重对几何图形运动变化能力的考查 从变换的角度和运动变化来研究三角形、四边形、函数图像等图形,通过“对称、动点的运动”等研究手段和方法,来探索与发现图形性质及图形变化,在解题过程中渗透空间观念和合情推理。选择基本的几何图形,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以能力立意,考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促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图形在动点的运动过程中观察图形的变化情况,需要理解图形在不同位置的情况,才能做好计算推理的过程。在变化中找到不变的性质是解决数学“动点”探究题的基本思路,这也是动态几何数学问题中最核心的数学本质。 二期课改后数学卷中的数学压轴性题正逐步转向数形结合、动态几何、动手操作、实验探究等方向发展.这些压轴题题型繁多、题意创新,目的是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容包括空间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等.从数学思想的层面上讲:(1)运动观点;(2)方程思想;(3)数形结合思想;(4)分类思想;(5)转化思想等.研究历年来各区的压轴性试题,就能找到今年中考数学试题的热点的形成和命题的动向,它有利于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对策,把握方向.只的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解题素养,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更明确地体现课程标准的导向.本文拟就压轴题的题型背景和区分度测量点的存在性和区分度小题处理手法提出自己的观点. 函数揭示了运动变化过程中量与量之间的变化规律,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动点问题反映的是一种函数思想,由于某一个点或某图形的有条件地运动变化,引起未知量与已知量间的一种变化关系,这种变化关系就是动点问题中的函数关系.那么,我们怎样建立这种函数解析式呢?下面结合中考试题举例分析.

最新重庆中考数学第18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重庆中考18题专题训练 1.含有同种果蔬但浓度不同的A 、B 两种饮料,A 种饮料重40千克,B 种饮料重60千克现从这两种饮料中各倒出一部分,且倒出部分的重量相同,再将每种饮料所倒出的部分与另一种饮料余下的部分混合.如果混合后的两种饮料所含的果蔬浓度相同,那么从每种饮料中倒出的相同的重量是_____________千克 【分析】典型的浓度配比问题:溶液的浓度=溶质的质量/全部溶液质量.在本题中两种果蔬的浓度不知道,但是因为倒出的和倒入果蔬质量相同,所以原A 种饮料混合的总质量仍然是后40千克,原B 种饮料混合的总质量仍然是后60千克.可设A 种饮料的浓度为a ,B 种饮料的浓度为b ,各自倒出和倒入的果蔬质量相同可设为x 千克,由于混合后的浓度相同,由题意可得:()()40604060 x a xb x b xa -+-+= 去分母()()604060406040x a xb x b xa -+=-+, 去括号得:2400606024004040a xa xb b bx xa -+=-+ 移项得:6060404024002400xa xb bx xa b a -++-=- 合并得:()()1002400b a x b a -=- 所以:24x = 2. 从两块分别重10千克和15千克且含铜的百分比不同的合金上各切下重量相等的一块,再把切下的每一块与另一块切后剩余的部分合在一起,熔炼后两者含铜的百分比恰好相等,则切下的一块重量是 。 解:设切下的一块重量是x 千克,设10千克和15千克的合金的含铜的百分比为a ,b , = ,整理得(b-a )x=6(b-a ),x=6 3.设有含铜百分率不同的两块合金,甲重40公斤,乙重60公斤.从这两块合金上切下重量相等的一块,并把所切下的每块与另一种剩余的合金加在一起,熔炼后两者的含铜百分率相等,则切下的合金重( )A .12公斤B .15公斤C .18公斤D .24公斤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分析:设含铜量甲为a 乙为b ,切下重量为x .根据设有含铜百分率不同的两块合金,甲重40公斤,乙重60公斤,熔炼后两者的含铜百分率相等,列方程求解. 解:设含铜量甲为a ,乙为b ,切下重量为x .由题意,有 =, 解得x=24.切下的合金重24公斤.故选D . 4. 一批货物准备运往某地,有甲、乙、丙三辆卡车可雇用,已知甲、乙、丙三辆车每次运货量不变,且甲、乙两车每次运货物的吨数之比为1:3;若甲、丙两车合运相同次数运完这批货物时,甲车共运了120吨,若乙、丙两车合运相同次数运完这批货物时,乙车共运了180吨.则这批货物共 吨. 解:设货物总吨数为x 吨.甲每次运a 吨,乙每次运3a 吨,丙每次运b 吨. , =, 解得x=240.故答案为:240.

2019重庆中考数学第25题专题-整除有关的问题

2018重庆中考数学第25题专题训练一 整除有关的问题 1、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2018级初三上期期末 25. 对于一个各数位上的数字均不为0且互不相等的三位自然数p ,将它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分别3倍后再取其个位数,得到三个新的数字,再将这三个新数字重新组合成不同的三位数xyz ,当()xz xy -的值最小时,称此时的xyz 为自自然数p 的“冬至数”,并规定()() 2x z y p K +-=.例如:p =235时,其各个数位上数字分别3倍后的三个个位数分别是6、9、5,重新组合后的数为为695、659、569、596、965、956,因为(6×5-6×9)的值最小,所以659是235的“冬至数”,此时()()1006 952=+-=p K (1)求K (145)和K (746); (2)若s ,t 都是各数位上的数字均不为0且互不相等的三位自然数,s 的个位数字为1,十位数字是个位数字的2倍,t 的十位数字是百位数字的2倍,s 的百位数字与:的个位数字相同.若(s +t )能被4整除,(s -t )能被11整除,求 ()() t K s K 的最大值.

2、重庆八中2018级初三上期期末 25.一个三位自然数是s ,将它任意两个数位的数字对调后得到一个首位不为0的新三位自然数's ('s 可以与s 相同),设xyz s =',在's 所有的可能情况中,当z y x -+3最大时,我们称此时的's 是s 的“梦想数”,并规定()2 223z y x s P -+=.例如125按上述方法可得到新数有:217、172、721,因为, ,,,20122121672022112732ππ=-+=-+=-+ 所以172是172的“梦想数”,此时,()14427311272 22=-?+=P . (1)求512的“梦想数”及()512P 的值; (2)设三位自然数,ab s 1=交换其个位与十位上的数字得到新数's ,若4887'729=+s s ,且()s P 能被7 整除,求s 的值.

重庆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重庆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一、不等式与分式方程: 1.(重庆巴蜀中学初2016届三下三诊)若a为整数,关于a的不等式组a有且只有3个非正整数解,且关于x的分式方 a有负整数解,则整数a的个数为()个. 程 A.4 B.3 C.2 D 1 2.(重庆初2016届六校发展共同体适应性考试)如果关于a的不等式组a的解集为a,且关于a的分式方程a有非负 a的个数是() 整数解,所有符合条件的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重庆八中初2016届九下强化训练三)已知关于a的分式方程a有增根,且关于a的不等式组a只有4个整数解,那a的取值范围是() 么 A. a B. a C. a D. a 5. (重庆八中初2016届九下强化训练二)已知a为实数,关于a、a的方程组组a的解的积小于零,且关于x的分式方 a有非负解,则下列a的值全都符合条件的是() 程 A.-2、-1、1 B.-1、1、2 C.-1、a、1 D.-1、0、2 6. (重庆市初2016级毕业暨高中招生适应性考试)如果关于a的不等式组的解集为,且关于a的分式方程有非负整 a的值是() 数解,则符合条件的 A., B., C.,, D.,,, 7.(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度下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关于a的方程a的解为正数,且关于a的不等式组a有解,则符合题意的整数a有()个A.4 B.5 C.6 D.7 a有正整数解,关于x的不等式组 8. (重庆巴蜀中学初2016级初三下保送生考试)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 有解,则a的 a 值可以是() A、0 B、1 C、2 D、3 12.(2016重庆中考B卷)如果关于x的分式方程有负分数解,且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2,那么符合条件的 所有整数a的积是()A.-3 B.0 C.3 D.9 15.(2016?重庆一中三模)使得关于a的不等式组a有解,且使分式方程a有非负整数解的所有的a的和是()A.-1 B. 2 C. -7 D. 0

2017中考数学备考专题复习动点综合问题含解析

1 / 20 动点综合问题 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 1、(2016?安徽)如图,Rt △ ABC 中,AB 丄BQ AB=6, BC=4 P 是厶ABC 内部的一个动点,且满足 / PAB 2 PBC 则线段 CP 长的最小值为( ) B 、 2 C.]+1 C 、 9 D — 3、( 2016?十堰)如图,将边长为 10的正三角形 OAB 放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C 是AB 边上 的动点(不与端点 A , B 重合),作CDLOB 于点D,若点C, D 都在双曲线y= 上(k > 0, x > 0), C D 5、( 2016?宜宾)如图,点 P 是矩形ABCD 的边AD 上的一动点, AC 和 BD 的距离之和是( B 、2 4、(2016?娄底)如图,已知在 Rt △ ABC 中,/ ABC=90,点 C 不重合),作 BE 丄AD 于E , CF 丄AD 于F ,贝U BE+CF 勺值( D 沿BC 自B 向C 运动(点D 与点B ) 13 2、(2016?台州)如图,在△ ABC 中,AB=10 AC=8 BC=6以边 AB 的中点 O 为圆心,作半圆与 AC 相切,点P, Q 分别是边BC 和半圆上的动点,连接 PQ 贝U PQ 长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是( ) C 6 D 7.2 不变 增大 减小 先变大 再变小 矩形的两条边 AB BC 的长分别是 ) D 9 B 5

6、( 2016?龙岩)如图,在周长为12的菱形ABCD中,AE=1, AF=2,若P为对角线BD上一动点, 则EP+FP的最小值为( ) A、1 B、2 C、3 D 4 O是边长为4cm的正方形ABCD的中心,M是BC的中点,动点 7、(2016?漳州)如图,在△ ABC中,AB=AC=5 BC=8, D是线段BC上的动点(不含端点B、C).若线段 AD长为正整数,则点D的个数共有( 沿折线A- B- M方向匀速运动,到M时停止运动,速度为1cm/s .设P点的运动时间为P的 运动路径与OA OP所围成的图形面积为S (cm?),则描述面积S (cm2)与时间t P由A开始 t (s),点 (s)的关系 的图象可以是( ) D______________ C A 、 B 、 C 、 D 5个 4个 3个 2个 8、(2016?荆门)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的 方向运动到点C停止,设点P的运动路程为关于 x (cm)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2cm,动点P从点A出发,在正方形的边上沿A T B-C x( cm),在下列图象中,能表示△ ADP的面积y( cm2)

最新2018重庆中考数学25题几何证明

最新2018重庆中考数学25题几何证明

2017年12月04日月之恒的初中数学组卷 一.解答题(共23小题) 1.(2017?贵港)已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动点P在斜边AB所在的直线上,以PC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PCQ,其中∠PCQ=90°,探究并解决下列问题: (1)如图①,若点P在线段AB上,且AC=1+,PA=,则: ①线段PB=,PC=; ②猜想:PA2,PB2,PQ2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2)如图②,若点P在AB的延长线上,在(1)中所猜想的结论仍然成立,请你利用图②给出证明过程; (3)若动点P满足=,求的值.(提示:请利用备用图进行探求) 2.(2017?保亭县模拟)如图1,在△ABC和△EDC中,AC=CE=CB=CD, ∠ACB=∠ECD=90°,AB与CE交于F,ED与AB、BC分别交于M、 H. (1)试说明CF=CH; (2)如图2,△ABC不动,将△EDC从△ABC的位置绕点C顺时针旋转,当旋转角 ∠BCD为多少度时,四边形ACDM是平行四边形,请说明理由; (3)当AC=时,在(2)的条件下,求四边形ACDM的面积. 3.(2017春?嘉兴期末)如图,菱形ABCD中,∠ABC=60°,有一度数为60°的∠MAN绕点A旋转. (1)如图①,若∠MAN的两边AM,AN分别交BC,CD于点E,F,则线段CE,DF的大小关系如何?请证明你的结论; (2)如图②,若∠MAN的两边AM,AN分别交BC,CD的延长线于点E,F,则线段CE,DF还有(1)中的结论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4.(2017?营口)【问题探究】 (1)如图1,锐角△ABC中分别以AB、AC为边向外作等腰△ABE和等腰△ACD,使AE=AB,AD=AC,∠BAE=∠CAD,连接BD,CE,试猜想BD与CE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深入探究】 (2)如图2,四边形ABCD中,AB=7cm,BC=3cm,∠ABC=∠ACD=∠ADC=45°,求BD的长.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当△ACD在线段AC的左侧时,求BD的长. 5.(2017?菏泽)如图,已知∠ABC=90°,D是直线AB上的点,AD=BC. (1)如图1,过点A作AF⊥AB,并截取AF=BD,连接DC、DF、CF,判断△CDF的形状并证明; (2)如图2,E是直线BC上一点,且CE=BD,直线AE、CD相交于点P,∠APD的度数是一个固定的值吗?若是,请求出它的度数;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最新中考数学复习专题《几何图形中的动点问题》

运动型问题 第17课时 几何图形中的动点问题 (58分)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18分) 1.[·安徽]如图6-1-1,在矩形ABCD 中,AB =5,AD =3,动点P 满足S △ PAB =S 矩形ABCD ,则点P 到A ,B 两点距离之和PA +PB 的最小值为( D )13A. B. C.5 D. 2934241 图6-1-1 第1题答图 【解析】 令点P 到AB 的距离为h ,由S △PAB =S 矩形ABCD ,得×5h =×5131213 ×3,解得h =2,动点P 在EF 上运动,如答图,作点B 关于EF 的对称点B ′,BB ′=4,连结AB ′交EF 于点P ,此时PA +PB 最小,根据勾股定理求得最小值为=,选D. 52+42412.如图6-1-2,在矩形ABCD 中,AB =2a ,AD =a ,矩 形边上一动点P 沿A →B →C →D 的路径移动.设点P 经 过的路径长为x ,PD 2=y ,则下列能大致反映y 与x 的 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D )【解析】 ①当0≤x ≤2a 时,∵PD 2=AD 2+AP 2,AP = x ,∴y =x 2+a 2;② 图6-1-2

当2a <x ≤3a 时,CP =2a +a -x =3a -x ,∵PD 2=CD 2+CP 2,∴y =(3a -x )2+(2a )2=x 2-6ax +13a 2;③当3a <x ≤5a 时,PD =2a +a +2a -x =5a -x , ∴PD 2=y =(5a -x )2,y =∴能大致反映y {x 2+a 2(0≤x ≤2a ),x 2-6ax +13a 2(2a

专题复习:重庆中考数学第16题专题训练

2012中考16题专题训练 1.(2010)含有同种果蔬但浓度不同的A、B两种饮料,A种饮料重40千克,B种饮料重60千克现从这两种饮料中各倒出一部分,且倒出部分的重量相同,再将每种饮料所倒出的部分与另一种饮料余下的部分混合.如果混合后的两种饮料所含的果蔬浓度相同,那么从每种饮料中倒出的相同的重量是_____________千克 2. 从两块分别重10千克和15千克且含铜的百分比不同的合金上各切下重量相等的一块,再把切下的每一块与另一块切后剩余的部分合在一起,熔炼后两者含铜的百分比恰好相等,则切下的一块重量是。 3.设有含铜百分率不同的两块合金,甲重40公斤,乙重60公斤.从这两块合金上切下重量相等的一块,并把所切下的每块与另一种剩余的合金加在一起,熔炼后两者的含铜百分率相等,则切下的合金重()A.12公斤B.15公斤C.18公斤D.24公斤 4. 一批货物准备运往某地,有甲、乙、丙三辆卡车可雇用,已知甲、乙、丙三辆车每次运货量不变,且甲、乙两车每次运货物的吨数之比为1:3;若甲、丙两车合运相同次数运完这批货物时,甲车共运了120吨,若乙、丙两车合运相同次数运完这批货物时,乙车共运了180吨.则这批货物共吨. 5.(2011)某步行街摆放有若干盆甲、乙、丙三种造型的盆景.甲种盆景由15朵红花、24朵黄花和25朵紫花搭配而成,乙种盆景由10朵红花和12朵黄花搭配而成,丙种盆景由10朵红花、18朵黄花和25朵紫花搭配而成.这些盆景一共用了2900朵红花,3750朵紫花,则黄花一共用了朵. 6.(1)一种商品原来的销售利润率是47%.现在由于进价提高了5%,而售价没变,所以该商品的销售利润率变成了.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 动点问题

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续61套)压轴题分类解析汇编 专题01:动点问题 25. (2012吉林长春10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AC=8cm,BC=4cm,D、E分别为边AB、BC的中点,连结DE,点P从点A出发,沿折线AD-DE-EB运动,到 点B停止.点P在AD的速度运动,在折线DE-EB上以1cm/s的速度运动.当点P与点A不重合时,过点P作 PQ⊥AC于点Q,以PQ为边作正方形PQMN,使点M落在线段AC上.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s). (1)当点P在线段DE上运动时,线段DP的长为______cm,(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2)当点N落在AB边上时,求t的值. (3)当正方形PQMN与△ABC重叠部分图形为五边形时,设五边形的面积为S(cm2),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 (4)连结CD.当点N于点D重合时,有一点H从点M出发,在线段MN上以2.5cm/s 的速度沿M-N-M连续做往返运动,直至点P与点E重合时,点H停止往返运动;当点P 在线段EB上运动时,点H始终在线段MN的中心处.直接写出在点P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点H落在线段CD上时t的取值范围. 【答案】解:(1)t-2。 (2)当点N落在AB边上时,有两种情况: ①如图(2)a,当点N与点D重合时,此时点P在DE上,DP=2=EC,即t-2=2,t=4。 ②如图(2)b,此时点P位于线段EB上. ∵DE=1 2 AC=4,∴点P在DE段的运动时间为4s, ∴PE=t-6,∴PB=BE-PE=8-t,PC=PE+CE=t-4。 ∵PN∥AC,∴△BNP∽△BAC。∴PN:AC = PB:BC=2,∴PN=2PB=16-2t。 由PN=PC,得16-2t=t-4,解得t=20 3 。 综上所述,当点N落在AB边上时,t=4或t=20 3 。 (3)当正方形PQMN与△ABC重叠部分图形为五边形时,有两种情况:

2018年重庆中考数学试题答案

重庆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A 卷) 数学答案解析 第Ⅰ卷 一、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2(2)0+-=,∴2的相反数是-2,故选A. 【考点】相反数的概念. 2.【答案】D 【解析】A 中的直角三角形不是轴对称图形;B 中的直角梯形不是轴对称图形;C 中的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D 中的矩形是轴对称图形,故选D. 【提示】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要将这个图形沿某条直线对折,对折的两部分能完全重合,则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常见的轴对称图形有线段、角、等腰三角形、菱形、矩形、正方形、圆、正多边形等。 【考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3.【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采取随机抽取的方法进行调查比较全面,结果也会比较真实有效,故选C. 【提示】选择抽取样本的恰当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考点】调查中的样本选择. 4.【答案】C 【解析】由题可知,每增加一个图案则增加2个三角形,∴第○n 个图案中有42(1)n +-个三角形,∴第⑦个图案中有16个三角形,故选C. 【考点】探索规律. 5.【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两个三角形相似,设最长边为x cm ,则59 2.5x =,解得 4.5x =,即这个三角形的最长边为4.5 cm ,故选C . 【提示】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6.【答案】D 【解析】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而不垂直,∴命题A 不正确;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而不垂直,∴命题B 不正确;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而不相等,∴命题C 不正确;正方形的对角线

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命题D 正确,故选D. 【提示】掌握特殊四边形的对角线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考点】命题的判断. 7.【答案】B 【解析】24255223==<∴<<,,,即在2和3之间,故选B . 【考点】二次根式的运算、估算无理数. 8.【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当输入33x y ==,时,2021512y x y ∴+=≥,≠;当输入42x y =-=-,时, 20,22012y x y ∴-=<≠;当输入24x y ==,时,2 0,212y x y ∴+=≥;当输入42x y ==,时,20,22012y x y ∴+=≥≠,故选C. 【提示】根据y 的范围分情况求值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考点】求代数式的值、有理数的运算. 9.【答案】A 【解析】连接OD ,PC 是O 的切线,OD PC ∴⊥, BC PC ⊥,OD BC ∴∥,POD PBC ∴△∽△, PO OD PB BC ∴ =,O 的半径是4,4OA OB ∴==,又44 6,86 PA BC PA +=∴ =+,解得4PA =,故选A . 【提示】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考点】圆的基本性质、切线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10.【答案】B 【解析】如图,延长AB 与ED 的延长线交于点M ,则AM ME ⊥,过点C 作CN DE ⊥交DE 的反向延长线于点N ,则1M N B C ==米,CD 的坡度4 1:0.753 i == ,2CD =米,65DN ∴=米,85CN =米,又7 DE =米,46 5 ME ∴= 米,在Rt AME △中,58AEM ∠=,tan5814.72AM ME ∴=≈ 米,13. A B A M C N ∴=-≈米,故选B.

2020年重庆中考数学专题训练(含答案)

2020 年重庆中考数学第11 题专题训练 类型一:一次函数与分式方程结合 1 、重庆九龙坡区初2020 级八下期末 从﹣ 3 、﹣ 2 、﹣ 1 、 1 、 2 、 3 这六个数中, 随机抽取一个数记作a, 使关于x 的分式方程有整数解, 且使直线 不经过第二象限, 则符合条件的所有 a 的是( ) 解:解分式方程=得:x =﹣, ∵ x 是整数,∴ a =﹣ 3 ,﹣ 2 , 1 , 3 ; ∵分式方程=有意义,∴ x ≠ 0 或 2 ,∴ a ≠﹣ 3 ,∴ a =﹣ 2 , 1 , 3 , ∵直线y = 3 x +8 a ﹣17 不经过第二象限,∴ 8 a ﹣17 ≤ 0 ∴ a ≤ ,∴ a 的值为:﹣ 3 、﹣ 2 、﹣ 1 、 1 、 2 , 综上, a =﹣ 2 , 1 ,和为﹣2+1 =﹣ 1 ,故选: B . 2 .(2018 春? 梁平区期末)如果关于x 的一次函数y =( a +1 ) x + ( a ﹣ 4 )的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且关于x 的分式方程+2 =有整数解,那么所有整数 a 值的和是() A . 4 B . 5 C . 6 D .7 解:∵关于x 的一次函数y =( a +1 )x + ( a ﹣ 4 )的图象不经过第 二象限,∴, 解得﹣ 1 < a ≤ 4 . ∵+2 =,

∴ x =, ∵关于x 的分式方程+2 =有整数解, ∴整数 a =0 , 1 , 3 , 4 , ∵ a = 1 时,x = 2 是增根, ∴ a =0 , 3 , 4 综上,可得,满足题意的 a 的值有 2 个:0 , 3 , 4 , ∴整数 a 值不可能是 1 . 故选: B . 3 、能使分式方程+2 =有非负实数解且使一次函数y =(k +2 )x ﹣ 1 的图象不经过第一象限的所有整数k 的积为() A .20 B .﹣20 C .60 D .﹣60 4 、(2018 春? 巫山县期末)已知整数,使得关于x 的分式方程 有整数解,且关于x 的一次函数的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则满足条件的整数 a 的值有()个. A . 2 B . 3 C . 4 D . 5 解:∵关于x 的一次函数y =( a ﹣ 1 )x + a ﹣10 的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 ∴ a ﹣ 1 >0 , a ﹣10 ≤ 0 , ∴ 1 < a ≤ 10 , ∵, ∴ 3 ﹣ax +3 (x ﹣ 3 )=﹣x , 解得:x =, ∵ x ≠ 3 , ∴ a ≠ 2 , ∴ 1 < a ≤ 10 且 a ≠ 2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