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诊断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诊断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诊断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诊断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诊断

1.妊娠期心脏病的诊断

孕妇初诊时,应注意与心脏病有关的病史、症状和体征。心脏听诊如果有舒张期杂音、Ⅲ级或者Ⅲ级以上收缩期杂音、严重的心律失常,均提示有心脏病,再结合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一般诊断无困难,但应与妊娠期心脏生理性变化相鉴别。

2.心脏代偿功能的分级

根据心脏能负担的劳动程度分为4级:

Ⅰ级:一般体力活动不受限制。

Ⅱ级:一般体力活动略受限制,参加日常活动时即感疲劳、心悸、气急,休息时无症状。

Ⅲ级:一般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制,休息时虽无症状,但轻微活动即感疲劳、心悸、气急,或有轻度心力衰竭表现。或过去有心衰史,即使目前心功能尚好,均属Ⅲ级。

Ⅳ级:患者不能做任何活动,甚至卧床休息时仍感心悸、气急,有明显的心衰表现。

3.妊娠期早期心力衰竭的诊断

患者轻微活动即感胸闷气急,睡眠时感胸闷而憋醒,需坐起或到窗口换气;或休息时每分钟心率超过110次,每分钟呼吸超过20次,咳嗽后肺底有湿啰音,即应考虑早期心力衰竭。

妊娠合并心脏病

妊娠合并心脏病 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炎、心律失常或由妊娠引起的心脏病都称为妊娠合并心脏病。 诊断:如果妊娠期发现有水肿、明显的心脏杂音,经过X线检查、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出现异常,那么孕妇有可能合并了心脏病,当然如果妊娠前有心脏病病史,发病的机率就更高些。 一、妊娠合并心脏病对母体的影响: 轻度的心脏病,心脏代偿功能尚好,在医生的指导下多能耐受妊娠。对于严重的心脏病,易并发心力衰竭,危及孕妇和胎儿的生命。 对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所致心脏病,如处理不及时,发生心力衰竭者较多。 曾有心力衰竭病史者,妊娠后发生心力衰竭的机会增加。 凡35岁以上的心脏病合并妊娠者近期预后较差,因为心脏病的病变随年龄增长而进展,心脏的代偿功能随年龄增长而减退。 无论哪一类心脏病合并妊娠,凡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严重贫血、严重感染或伴有其它疾病者,其预后均较差。 心脏病合并妊娠者预后好坏与处理有一定关系。病情严重而复杂,如诊断正确,治疗及时,用药恰当,可争取到较

为满意的结果。 二、妊娠合并心脏病对胎儿的影响: 孕妇心脏功能不良者,其胎儿发育落后,体重减轻。 孕妇心脏病长期慢性缺氧者,其胎儿生长发育迟缓。 孕妇紫钳型先天性心脏病或严重的风湿性心脏病者,可引起早产、死胎或临产时死产。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妊娠,其子女发生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性较无先天性心脏病妊娠者为高。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 1、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孕妇活动后咳嗽或夜间咳嗽,白昼好转者,常为心力衰竭的先兆表现,切不可判断为上呼吸道感染,而延误治疗。 2、充分休息、充足睡眠及保恃精神愉快。休息时孕妇取半坐位,严重呼吸困难者,暂时取双足下垂体位,以减少回心血量,减少心脏负担,每夜睡眠9-10小时,中午休息1-2小时。应有愉快的心情,以免引起心脏病发作。 3、加强营养及纠正贫血。摄取高蛋白饮食,保证每日蛋白质80克,少摄糖类食品。食用铁剂或含铁丰富的食品,如猪血、瘦肉及豆制品。妊娠后期可口服硫酸亚铁,以维持血红蛋白正常水平。整个妊娠期体重增加不应超过10公斤,除有明显水肿,不需严格限制钠盐。 4、及早控制感染。妊娠期的任何小手术和外伤均应及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临床护理查房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临床护理查房 时间:2017年3月10日15:00 地点:产科孕妇学校 参加人员:全体护理人员 责任护士:刘芳芳你好!今天我们为您进行护理查房,请不要紧张,放松一些,希望您能配合我们的工作,谢谢。 请护士长为6床妊娠合并心脏病术后患者进行护理查房。 护士长:今天我们进行护理查房的目的是: 1 ,让我们大家共同进行一次护理教学查房,查房的疾病是“妊娠合并心脏病”通过对病情了解,大家掌握该疾病的相关知识。 2检查指导年轻护士,护生对该病人的护理问题,护理措施了解和落实情况,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水平。 3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严重的妊娠合并症,为非直接产科死因的第一位,妊娠,分娩,产褥期均可时心脏病患者的心脏负担加重,而诱发心力衰竭。 责任护士报告病情: 刘芳芳,女,37岁,农民,因停经9个月,下腹疼痛伴心悸,气促1天于2015年9月20日23:40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4年12月20日,预产期2015年9月27日,孕早期无病毒感染及毒物环境接触史,孕4月自觉胎动,孕期无头晕,眼花1周前因感冒后咳嗽,未处理。9月20日8时出院下腹疼痛不适,伴心悸,气促,在当地医院治疗后无好转而入院,既往发现“先心病”10多年,未行治疗。查体:T37.8,P130次/分,R26次/分,BP108/72mmHg,急性痛苦病容,呼吸急促,双肺底可闻及湿罗音,心脏各瓣听诊区均可闻及吹风样杂音,心率130次/分,腹膨隆,肝扪及,双下肢轻度水肿。专科情况:宫高28cm,腹围92cm,胎儿估重2770克,胎头先露,胎心音150次/分,妇查:宫口未开,初步诊断:①孕3产1,宫内妊娠39W,LOA活胎,先兆临产;②妊娠合并心脏病;③肺部感染,④心衰。入院后请内科医师会诊,给予半坐卧位,吸氧,B超,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心脏彩超示“房间隔缺损”。入院后积极行术前准备,于9月21日14:15在连硬外麻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顺利,术后给予抗炎,对症处理。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适应证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适应证 ?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0.7-0.8%,估计我国每年新出生的先心病患儿高达15万左右。美国2亿多人口中先心病90万,我国先心病患者可能有300-400万左右 ?先心病已成为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及人口素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介入性导管术 ?通过特殊的导管及装置由外周血管插入到所需治疗的心血管腔内,全部或部分替代外科手术治疗 ?介入性治疗优点:非开胸、创伤小、疗效好,无手术疤痕,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死亡率低,部分病例经中、长期随诊证实疗效确切 发展史 ?1966年Rashkind和Miller——房隔造口术 ?1971年Porstmann——PDA海绵塞堵塞术 ?1974年King—— ASD封堵术 ?1977年Rashkind—— ASD封堵术 ?1982年Kan——PBPV 发展史 ?1984年Lababidi—— PBA V ?1985年Inoue—— PBMV ?1992年Cambier——弹簧栓子封堵PDA ?1997年Masura——Amplatzer封堵器治疗PDA、ASD、VSD ?1999年——国产堵闭器 ?近5、6年来,先心病介入治疗在材料、实验、方法学、临床应用及随访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而且也有新的装置出现,如各种血管支架,经皮人工办膜导管置换术。有学者预测,在未来的20年内非冠状A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会有突破性进展 介入性导管术治疗效果的保证 ?设备齐全的心导管室装备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有条件者包括食道超声、心内超声 ?术前要取得患者及家属理解与同意 ?技术条件方面 要求从事先心病介入的医生有较高的医疗素质 有熟练的导管操作技术 有扎实的心脏病专业基础尤其要熟悉各类先心病的解剖,血流动力学,熟练掌握先心病的超声心动图、术前对患者进行适应证的选择、规范化的操作,出现并发症能及时正确处理。 有开展体外循环先心病的心外科支持 目前存在问题 ?开展医院过滥,行为不规范(条件不具备,对先心病概念不清,医生没有受过严格训练,不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临床护理查房(课件)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临床护理查房 时间:2017年3月10日15:00 地点:产科孕妇学校 参加人员:全体护理人员 责任护士:刘芳芳你好!今天我们为您进行护理查房,请不要紧张,放松一些,希望您能配合我们的工作,谢谢。 请护士长为6床妊娠合并心脏病术后患者进行护理查房。 护士长:今天我们进行护理查房的目的是: 1 ,让我们大家共同进行一次护理教学查房,查房的疾病是“妊娠合并心脏病”通过对病情了解,大家掌握该疾病的相关知识. 2检查指导年轻护士,护生对该病人的护理问题,护理措施了解和落实情况,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水平。

3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严重的妊娠合并症,为非直接产科死因的第一位,妊娠,分娩,产褥期均可时心脏病患者的心脏负担加重,而诱发心力衰竭。 责任护士报告病情: 刘芳芳,女,37岁,农民,因停经9个月,下腹疼痛伴心悸,气促1天于2015年9月20日23:40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4年12月20日,预产期2015年9月27日,孕早期无病毒感染及毒物环境接触史,孕4月自觉胎动,孕期无头晕,眼花1周前因感冒后咳嗽,未处理。9月20日8时出院下腹疼痛不适,伴心悸,气促,在当地医院治疗后无好转而入院,既往发现“先心病”10多年,未行治疗。查体:T37。8,P130次/分,R26次/分,BP108/72mmHg,急性痛苦病容,呼吸急促,双肺底可闻及湿罗音,心脏各瓣听诊区均可闻及吹风样杂音,心率130次/分,腹膨隆,肝扪及,双下肢轻度水肿。专科情况:宫高28cm,腹围92cm,胎儿估重2770克,胎头先露,胎心音150次/分,妇查:宫口未开,初步诊断:①孕3产1,宫内妊娠39W,LOA活胎,先兆临产;②妊娠合并心脏病;③肺部感染,④心衰。入院后请内科医师

妇产科学妊娠合并心脏病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种类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等,其中以_________最多见。(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妊高症心脏病、围产期心肌病、心率失常、风湿性心脏病) 2.心脏病孕妇的主要死亡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心力衰竭严重感染 3.急性病毒性肝炎中以_________型肝炎最常见。乙 4.艾滋病母婴传播途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宫内传播、产时传播、产后母乳喂养传播) 5.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正常产妇做产后健康检查,异常产妇到 原分娩医疗卫生机构检查。 二、选择题:(每题2分) 1、孕早期心脏病患者,决定是否能继续妊娠的重要的依据是:C A.心脏病种类 B.心脏病病变部位 C.心功能分级 D.症状严重程度 E.有否以往生育史 2、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下列哪个体征是早期心衰的可靠诊断依据:C. A.心界扩大 B.心尖部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 C.肺底部持续湿罗音 D.休息时心率>110次/分 E.下肢凹陷性水肿Ⅰ度 3.促使心脏病孕妇死亡的主要因素是:D A.心脏病病程长 B.产程中用力过度致心衰 C.孕妇年龄大 D.心衰与感染 E.产后哺乳致心衰 4.心脏病患者早孕,终止妊娠的指征下述哪项不当A A.心功能Ⅱ级或以上 B.风湿活动期 C.严重心肌损害 D.伴有肺高压表现者 E.有心力衰竭史 5.预防妊娠合并心脏病发生心衰的措施,下列那项不当E A.积极治疗贫血 B.积极预防妊高征 C.防治呼吸道感染 D.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E.常规服用洋地黄 6.妊娠合并心脏病者,下列哪项不是早期心衰体征D. A.轻微活动后有胸闷气急及心悸感 B.休息时心率>120次/分 C.休息时呼吸>20次/分 D.肺底有湿啰音,咳嗽后消失 E.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 7、下列哪项体征不能作为确诊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依据:E A.心尖区舒张期杂音 B.Ⅲ级或Ⅲ级以上粗糙的收缩期杂音 C.心房颤动 D.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现状及展望

·专家笔谈·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现状及展望 马春野 DOI :10.3877/cma.j.issn.1674-0785.2012.22.006作者单位:130021 长春,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心外科 Email :Machunye001@yahoo.com.cn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儿童常见的先天畸 形之一,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所致,活产婴 儿先心病发病率为6? 8?[1] 。早产儿先心病的发病 率为12.5?[2] 。2011年我国出生人口1604万人, 也就是说我国每年的新生儿中,约有13万人以上患有先心病。 手术是治疗先心病的传统方法,但外科手术创伤大,有时术后会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恢复时间长,手术瘢痕大,给患者及家属留下沉重的心理负担,这一直成为困扰医师和患者的难题。而具有“不开刀、损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特点的微创介入治疗是目前全球医学界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自1966年Rashkind 等 [3] 首先应用头端带有球囊 的特种导管进行球囊房间隔造口术(BAS ),介入性治疗开始成为先心病治疗范畴, 1967年Porstmann 等[4] 应用泡沫塑料塞子堵闭动脉导管未闭(PDA ), 1974年King 等[5]及1977年Rashkind 进行了房间隔缺损(ASD )封堵术,1982年Kan 等[6]报道球囊扩张术治疗 肺动脉瓣狭窄, 1984年Lababidi 等[7]成功进行了主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这个阶段因为器械及操作均尚 未成熟、 操作复杂、并发症多,使得国内很少开展。直到1997年Amplatzer 发明了镍钛合金的封堵器,其具有 安全性好、操作简便、可控制性强、并发症少的优点。其后随着国产镍钛合金封堵器的研制成功,治疗成本大幅下降,使先心病的介入治疗方法在我国迅速推广与普及,目前,介入疗法已成为许多种先心病的首选治疗方法,相当一部分病变可以通过介入方式达到治愈的目的,使几乎100%的PDA 、 80%的ASD 、70%的室间隔缺损(VSD )均可通过导管介入治疗获得痊愈。 一、目前国内开展先心病介入治疗的区域和医疗单位 从2009年我国开展正规先心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及资格认证,至今培养了大批专科技术人才,至2010年我国先心病注册介入医师是738名,全国所有的省市自治区均已开展了先心病的介入治疗,很多基层医 院也已经陆续开展该项目。 二、完成先心病介入治疗的例数、病种及疗效我国从1998年正式开展先心病介入治疗,目前开展的医院有350多家,根据卫生部先心病直报系统统计结果显示,其中每年完成数量>500例的有3家医院;完成200 500例的有16家医院;100 199例的有27家医院;其余的医院每年完成数量不超过100例。2010年我国共完成各类先心病介入治疗18648例,其中PDA 封堵术5466例,ASD 封堵术6793例,VSD 封堵术4252例,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680例,总成功率97.6%,并发症发生率为0.92%,死亡率0.05%。因为目前我国有许多基层医院也已经开展先心病介入手术,但尚未进入直报系统,根据介入器材厂商统计,目前我国年完成介入治疗例数已经超过20000例。随着 技术进步与器械发展, 国内许多大的心脏中心陆续开展了一些少见复杂的先心病的介入治疗,同时杂交手 术(Hybrid )(镶嵌)治疗手术室的建立及推广使得介入技术与外科手术紧密结合,使其治疗效果及成功率明显提高,并发症及死亡率显著下降。目前我国先心病介入治疗不仅在数量,而且在病种及治疗范围达到国际领先。 三、常见的先心病介入治疗技术日趋成熟 1.PDA :PDA 封堵术的成功率已达98%以上,且极少发生晚期并发症,单纯PDA 介入治疗已经基本替代外科手术;封堵材料选择PDA 直径≥2mm 应用蘑菇伞形封堵器;PDA 直径<2mm 采用Cook 公司可控弹 簧栓子。动脉导管开口位置欠佳、 从肺动脉侧通过困难的病例可以通过主动脉侧导入置换导丝抓捕建立动 静脉轨道的方法获得成功治疗。但目前PDA 封堵术仍有些问题需待解决,如PDA 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介入治疗适应证的选择、介入治疗时机的把握以及术后治疗效果的随访;婴儿PDA 介入治疗时机的把握;PDA 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治疗方法选择;介入术后溶血的规范性治疗方案等。 2.ASD :ASD 封堵术的整体成功率也已达97%以上。缺损条件佳者已基本取代外科手术;但有经验的超声科医师准确的术前检查及诊断要比手术医师的技术更为重要。目前国产小型号封堵器在组织相容性及成型效果方面已经基本与进口封堵器效果无统计学差 · 9207·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年11月第6卷第22期Chin J Clinicians (Electronic Edition ),November 15,2012,Vol.6,No.22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方法对心脏病孕妇做好一般护理、产程监护、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预防和纠正心力衰竭。结果运用护理手段,采取有效措施,明显降低了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并使心脏病孕妇顺利度过孕产期。结论加强心脏病孕产妇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的护理是确保母婴安全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妊娠心脏病护理 妊娠合并心脏病可危及母婴安全,一是流产、早产、胎儿窘迫、小于胎龄儿及围产儿死亡率增高。二是妊娠、分娩及产褥期可使心脏病患者的心脏负担加重而诱发心力衰竭,为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死因排位中高居第二位,为非直接死亡的第一位[1]。为了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必须加强护理和监测,以使患者安全度过妊娠期、分娩期、和产褥期。我院近5年来共收治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2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03—2008年我科共收治26例心脏病孕妇,年龄最大42岁,最小19岁,风湿性心脏病6例,先天性心脏病5例,妊高症心脏病7例,病毒性心肌炎6例,围生期心肌病2例,剖宫产20例,阴道分娩6例,其中心力衰竭发生在妊娠中期2例,妊娠晚期22例,孕产妇0死亡,围产儿死亡1例。 2护理体会 2.1一般护理心功能Ⅲ级以上的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需住院治

疗,心功能I—II级者,预产期1—2周入院。将患者安置在安静、空气新鲜、有氧供给的小房间,限制探视,避免情绪过度激动。嘱患者卧床休息,取左侧卧位或半卧位,减少活动量,定期吸氧,指导孕妇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低脂饮食,且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如铁、锌、钙等,少量多餐,多食水果和蔬菜,保持大便通畅。教会病人自测脉搏及胎动,如活动后脉搏>100次/分或胎动过多或过少,均应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根据病情记出入水量,严密监护孕妇的心肺情况、体重、血压和胎心音的变化,做好各项记录,预防各种感染,防止并发症。 2.2心理护理合并心脏病孕妇多数以往有心脏病病史,心理负担较重,既渴望分娩成功,又担心分娩造成心脏病病情加重,再加上住院期间由于呼吸困难、监测仪器、噪音刺激、紧张的抢救场面及家属的担心,患者易出现紧张、恐惧心理[2]。护士要注意心理安慰,运用沟通技巧,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等,同时给于精神安慰,耐心解答患者和家属的各种疑问,以消除不良心理因素,减轻心理负担,使其主动配合治疗。 2.3产程监护患者进入第一产程时,精神上鼓励和安慰产妇,适当使用镇静、止疼剂,密切监测病人的脉搏、呼吸、心率、血压、胎心及宫缩情况,面罩吸氧,指导产妇宫缩时不宜用力,宫口开全后行产钳术或胎头吸引术,严格无菌操作,缩短第二产程,减少体力消耗。 如产程进展缓慢,可适当使用宫缩剂,用药时要有专人陪伴及护

《儿童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专家共识》解读

‘儿童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专家共识“解读 陈捷1,傅立军2,杜军保3*(1.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儿科,福建福州350001;2.上海交通大学儿童医学中心,上海200127;3.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北京100034) 中图分类号:R7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070(2015)05-0022-04 doi:10.3969/j.issn.1008-1070.2015.05.007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历经40余年的发展,特别是近20年来陆续开展的肺动脉瓣狭窄二动脉导管未闭二房间隔缺损二室间隔缺损二主动脉瓣狭窄二主动脉缩窄等先天性心脏病亚型的介入治疗,已成为儿童先天性心脏病重要的治疗手段三在大量的临床病例的支撑下,国内外均开展了大量样本的临床研究,相继发表了多版先天性心脏病导管检查及介入治疗的共识或指南三2008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在Circu-lation 和J Am CollCardiol 杂志上发布了‘ACC /AHA 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指南“[1]三201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署名并经欧洲儿科心脏病协会同意在Eur Heart J 杂志上发布了‘欧洲心脏病学会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指南(2010版)“[2]三随后2011年美国心脏协会起草并经美国儿科学会及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学会同意在Circulation 杂志上发表了‘儿科心脏病心导管检查及介入治疗适应证“的科学声明[3]三我国早在 2004年,由‘中华儿科杂志“编委会联合‘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编委会制定了‘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指南“(简称‘治疗指南“)[4]三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分会先天性心脏病工作委员会2011年在‘介入放射学杂志“分期发布了我国‘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国专家共识“[5-9]三这一系列的共识/指南性文件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发展三 2015年1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联合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先天性心脏病专家委员会在‘中华儿科杂志“上发布‘儿童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专家共识“(简称‘共识“)[10]三该共识的发表是在总结10年来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经验的基础上,并参考欧美相关指南,集全国儿科心血管领域的专家二学者之力修订而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三现就该‘共识“一些重要内容进行解读三 1 ‘共识“进一步精简了儿童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类型 相较于2004年‘治疗指南“,本版‘共识“删除了球囊房间隔造口术(balloon aortic septostomy ,BAS )的内容,将介绍的重点落在肺动脉瓣狭窄(pulmonary ste-nosis ,PS )二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 ,AS )二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 of the aorta ,CoA )二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 )二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 ,ASD )以及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VSD )等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上,‘共识“同样也没有涉及近几年来国外逐渐开展的经皮心脏瓣膜置换术和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镶嵌治疗三 究其原因,是由于近年来心脏外科手术的进展,新生儿大动脉转位BAS 术在国内已很少应用,并且除BAS 外,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镶嵌治疗往往也比常见先天性心脏病来得复杂,当前所积累的临床经验也十分有限三对于当前国内外的大多数中心而言,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仍是儿童先心介入治疗的主体,故‘共识“所介绍的儿童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主要限定在儿童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范围内三2 ‘共识“进一步规范了儿童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指征 相较于2004年的‘治疗指南“,本次颁布的‘共识“在总结大量先天性心脏病介入经验的基础上,也参考国外相关指南,进一步规范了儿童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指征三总体上来看,本版‘共识“拓宽了儿童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指征三在大的基调上对其推荐类别的表述沿用国际上通用的方式(推荐等级分为Ⅰ类二Ⅱa 类和Ⅱb 类二Ⅲ类),较以往指南做了更加详细的叙述,更加规范的推荐等级表述,也便于不同水平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心选择自身最* 通信作者,Email :junbaodu1@https://www.doczj.com/doc/1e15819064.html, 22 (总462)‘中国医刊“2015年第50卷第5期 ?指南与共识?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器 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主要有封堵器堵闭和球囊扩张两项主要技术,对于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先天性缺损使用堵闭术,而对于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等疾病则使用球囊扩张术治疗。目前常用的封堵器为Amplatzer封堵器,其优点有:中心自膨性,自向心性,可反复回收, 输送鞘小,操作简便,并发症少,适应征选择范围广,完全封堵率高, 安全性高。 1.房间隔缺封堵器 房间隔缺封堵器 Amplatzer房间隔缺损封堵器是由镍钛合金网密集编织而成的自膨性双伞结构,双伞间有一短的腰部连接,腰部直径与房间隔缺损大小一致.双盘及腰部充填的三层聚酯补片由聚酯线牢固缝合至每个盘,通过聚酯片诱导血凝增加装置的封堵能力,从而达到完全封闭。 2. 动脉导管封堵器 动脉导管封堵器 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也是由镍钛合金网密集编织而成,其单盘直径较腰部多出的2mm边缘保证了装置安全定位与导管未闭口,网内的三层聚酯补片诱导血凝增加装置的封堵能力。 3. 室间隔缺损封堵器

室间隔缺损封堵器 Amplatzer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是由镍钛合金网密集编织而成的自膨性双盘结构,双盘间由一短的腰部连接,腰部直径与室间隔缺损大小一致.双盘及腰部充填的三层聚酯补片由聚酯线牢固缝合至每个盘,通过聚酯片诱导血凝增加装置的封堵能力,从而达到完全封闭。 4. 卵圆孔未闭封堵器 卵圆孔未闭封堵器 缺血性脑卒中与卵圆孔未闭存在明显相关, <55岁的卒中患者40%为隐性卒中。 卵圆孔未闭封堵器与房缺封堵器材料相似,但其右房伞直径大于左房伞。 5.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 肺动脉瓣狭窄是一种较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常有胸闷、气喘、紫绀、发育障碍等。将可膨胀的球囊经导丝送至肺动脉瓣口,用造影剂充盈球囊使其扩张,使狭窄的肺动脉瓣撕裂、扩张,从而明显改显临床症状,可以完全替代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时间短,创伤极小,安全,疗效好,再狭窄发生率低。 主要适应证:单纯性典型的PS,压差≥4.7Kpa(35mmHg),瓣膜发育不良型约2/3有效;法乐三联症;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瓣狭窄者的姑息疗法;术后再狭窄的扩张治疗 6.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

妊娠合并心脏病

妊娠期心脏病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妇产科常见的并发症,由于妊娠期间孕妇体内各个系统产生的变化容易导致体内血液动力学的改变从而增加心脏的负担,在分娩过程中由于子宫收缩等因素而导致循环血量的增加从而导致孕妇心脏负担的增加以及心力衰竭[1] 尤其是合并心力衰竭时病情更加危重,主要原因是心脏病造成心脏负荷过重,加重了心脏负担,从而加大了产妇以及围生儿的死亡率。妊娠合并心脏病并不影响受孕,但是,妊娠后母体适应性生理变化会影响疾病的病情和预后,对胎儿也会造成严重影响.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发病率为0.5%~3.0%,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前3位死因之一[1] 。妊娠合并心脏病包括既往有心脏病病史的妇女合并妊娠,常见为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和心肌病等结构异常性心脏病以及非结构异常性的心律失常等;也可以是妇女妊娠期间新发生的心脏病,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和围产期心肌病等。妊娠期和分娩期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将增加心脏负担,贫血、低蛋白血症和感染等不良因素可以导致心功能下降,双胎、羊水过多和子痫前期等产科因素可诱使心脏病加重,可出现心力衰竭(心衰)、恶性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危象、心源性休克和栓塞等危及母儿生命的严重心脏并发症。 对一般体力活动的耐受情况,将心功能分为4级,Ⅰ级:一般体力活动不受限制;Ⅱ级:一般体力活动略受限制;Ⅲ级:一般体力活动显著受限;Ⅳ级:作任何轻微活动时均感不适,休息时仍有心慌、气急等心衰表现。 .急性和慢性心衰:(1)急性心衰:以急性肺水肿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左心衰多见,常为突然发病患者极度呼吸困难,被迫端坐呼吸,伴有窒息感、烦躁不安、大汗淋漓、面色青灰、口唇紫绀、呼吸频速、咳嗽并咳出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体检除原有的心脏病体征外,心尖区可有舒张期奔马律,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两肺底部可及散在的湿性啰音,重症者两肺满布湿性啰音并伴有哮鸣音,常出现交替脉。开始发病时血压可正常或升高,但病情加重时,血压下降、脉搏细弱,最后出现神志模糊,甚至昏迷、休克、窒息而死亡。应重视早期心衰的表现:①轻微活动后即出现胸闷、心悸、气短;②休息时,心率超过110次/min,呼吸超过20次/min;③夜间常因胸闷而坐起呼吸;④肺底出现少量持续性湿性啰音,咳嗽后不消失。 (2)慢性心衰:①慢性左心衰: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轻者仅于较重的体力劳动时发生呼吸困难,休息后好转;随病情的进展,乏力和呼吸困难逐渐加重,轻度体力活动即感呼吸困难,严重者休息时也感呼吸困难,甚至端坐呼吸。②慢性右心衰:主要为体循环(包括门静脉系统)静脉压增高及淤血而产生的临床表现,上腹部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水肿是右心衰的典型表现,体质量明显增加,下肢、腰背部及骶部等低垂部位呈凹陷性水肿,重症者可波及全身,少数患者可有心包积液、胸水或腹水. 2 护理措施 2.1 一般护理 要让孕产妇绝对卧床休息,取坐卧位以减少患者回心血量,并间断给氧,以提高心肌供氧量。要保持好病室环境安静,安排病人住入单独病房,尽量减少家属陪伴,拒绝亲朋好友来访,保证每日有充足睡眠。告诫孕妇大便时切勿用力过猛,如便秘时可给开塞露。 2.2 密切观察 力求早期发现心衰的征兆。除对诊断明确的心脏病孕妇实行认真护理外,对一些有潜在引起心脏损害的疾病也应有警惕,如围产期心肌病等。此类心脏病一旦发病来势凶猛,直接威胁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临床护理查房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临床 护理查房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临床护理查房 时间:2017年3月10日 15:00 地点:产科孕妇学校 参加人员:全体护理人员 责任护士:刘芳芳你好!今天我们为您进行护理查房,请不要紧张,放松一些,希望您能配合我们的工作,谢谢。 请护士长为6床妊娠合并心脏病术后患者进行护理查房。 护士长:今天我们进行护理查房的目的是: 1 ,让我们大家共同进行一次护理教学查房,查房的疾病是“妊娠合并心脏病”通过对病情了解,大家掌握该疾病的相关知识。 2检查指导年轻护士,护生对该病人的护理问题,护理措施了解和落实情况,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水平。 3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严重的妊娠合并症,为非直接产科死因的第一位,妊娠,分娩,产褥期均可时心脏病患者的心脏负担加重,而诱发心力衰竭。 责任护士报告病情: 刘芳芳,女,37岁,农民,因停经9个月,下腹疼痛伴心悸,气促1天于2015年9月20日23:40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4年12月20日,预产期2015年9月27日,孕早期无病毒感染及毒物环境接触史,孕4月自觉胎动,孕期无头晕,眼花1周前因感冒后咳嗽,未处理。9月20日8时出院下腹疼痛不适,伴心悸,气促,在当地医院治疗后无好转而入院,既往发现“先心病”10多年,未行治疗。查体:,P130次/分,R26次/分,BP108/72mmHg,急性痛苦病容,呼吸急促,双肺底可闻及湿罗音,心脏各瓣听诊区均可闻及吹风样杂音,心率130次/分,腹膨隆,肝扪及,双下肢轻度水肿。专科情况:宫高28cm,腹围92cm,胎儿估重2770克,胎头先露,胎心音150次/分,妇查:宫口未开,初步诊断:①孕3产1,宫内妊娠39W,LOA活胎,先兆临产;②妊娠合并心脏病;③肺部感染,④心衰。入院后请内科医师会诊,给予半坐卧位,吸氧,B超,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心脏彩超示“房间隔缺损”。入院后积极行术前准备,于9月21日14:15在连硬外麻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顺利,术后给予抗炎,对症处理。

妊娠合并心脏病护理查房记录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查房记录 时间:2010年2月24日 地点:妇产科医生办公室 查房主题: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 程序:一责任护生报告病情 二责任护士报告护理问题及措施 三相关知识提问及指导 参加人员:全科护理人员 主持人:邓金平 记录人:向晓琼 邓金平护士长: 今天受护理部委托到妇产科进行护理教学查房,查房的病种是“妊娠合并心脏病”,目的是通过对病情了解,复习相关知识,检查指导年轻护士、护生对该病人的护理问题、护理措施了解和落实情况,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水平。妊娠合并心脏病为非直接产科死因的第一位,妊娠、分娩及产褥期均可能使心脏病患者的心脏负担加重,而诱发心力衰竭。下面由责任护生介绍病历摘要,然后大家进行讨论,以加深对本病人的认识。 责任护士胡小红报告病情:李美丽,女,34岁,农民,因停经9个月,下腹疼痛伴心悸,气促1天于2010年2月22日23:40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9年5月初2(前5月),预产期2010年1月16日(古),孕早期无病毒感染及毒物环境接触史,孕4+月自觉胎动,孕期无头昏、眼花。1周前因感冒后咳嗽,未处理。2月22日8时出现下腹疼痛不适,伴心悸、气促,在当地医院治疗后无好转而入院,既往发现“先心病”10多年,未行治疗。9年前曾行剖宫产术,入院查:T37.8℃,P130次/分,R26次/分,BP108/72mmHg,急性痛苦病容,呼吸急促,双肺

底可闻及湿罗音,心脏各瓣膜听诊区均可闻及吹风样杂音,心率130次/分,腹膨隆、肝脾肋下未扪及,双下肢轻度水肿。专科情况:宫高28cm,腹围92cm,胎儿估重2776g, 150次/分,妇查:宫口未开,初步诊断:①孕3产2胎先露头,已入盆,胎心音O × 存1,宫内妊娠39w,LOA,活胎,先兆临产;②妊娠合并心脏病;③肺部感染;④心衰。入院后请内科医师会诊。给予半坐卧位,吸氧,B超,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心脏彩超示:“房间隔缺损”。入院后积极行术前准备,于2月23日14:15在连硬外麻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顺利,术后给予抗炎、对症等处理。 邓金平护士长:请责任护士彭国萍介绍患者目前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彭国萍护师:①气体交换受损——与左心衰竭致肺瘀血有关;②活动无耐力:与妊娠增加心脏负荷有关;③自理能力缺陷;④知识缺乏。 主要护理措施:①置单间,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室内温、湿度适宜,一切生活护理由护理人员承担;②绝对卧床休息,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上心电监护仪,监测血氧饱和度,及时发现病人的异常情况;③鼓励安慰病人,保持情绪稳定;④保持呼吸道通畅;⑤饮食宜清淡,不能用力排便;⑥做好疾病知识宣教。 邓金平护士长:责任护生作了病情介绍,责任护士彭国萍也介绍了病人目前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妊娠合并心脏病往往是死于并发症,请问妊娠合并心脏病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主管护师白彩云:常见的并发症有:心力衰竭、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静脉栓塞和肺栓塞。 邓金平护士长:妊娠合并心脏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心衰,防止心衰尤为重要,请问哪几个时期最容易发生心衰,为什么? 主管护师白彩云:①妊娠32—34周末,总血量增加达高峰约30%—45%;②分娩期:宫缩腹肌、骨骼肌均参加活动,周围循环阻力加大,腹压增加,内脏血管区域

妊娠合并心脏病

妊娠合并心脏病 1周前,我科收治了一名特殊的孕妇,马子寒,24岁,第一胎,定州市候辛庄人。此孕妇3岁时检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狭窄”,一直未予治疗,去年结婚,当年怀孕,本身怀孕了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但是对于马子寒一家来说,却是喜忧参半,心脏这么重要的器官有问题,孕期能不能顺利度过?分娩期母婴有没有风险?这都是她们担心的问题。孕期一直在我科产检,并多次询问这类的问题,我们经过充分评估,并请心内科会诊,给了她明确的答复:目前心脏功能良好,无需过分担忧!孕期顺利度过了,分娩方式又纠结了,是顺产?还是剖宫产?入院后不停的询问这个问题。我们告诉她:顺产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目前她的心脏功能良好,可以阴道试产。但是,经过孕妇及家属反复商议最后决定剖宫产。我们尊重患者的意见,再次请心内科会诊,请麻醉科提前看病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入院第二天行剖宫产术。整个手术过程中,我们的心也是一直悬着,生怕出现一丝意外,还好,有惊无险,手术完美的结束了,但我们还是不敢大意,心脏病的病人术后护理也是至关重要,护士长特别重视,专人护理,患者恢复非常好,切口愈合良好,治愈出院。

下面,给大家科普一下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分类。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发病率为0.5%~3.0%,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前3位死因之一。妊娠合并心脏病包括既往有心脏病病史的妇女合并妊娠,常见为先天性心脏病、膜性心脏病和心肌病等结构异常性心脏病以及非结构异常性的心律失常等;也可以是妇女妊娠期间新发生的心脏病,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和围产期心肌病等。妊娠期和分娩期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将増加心脏负担,贫血、低蛋白血症和感染等不良因素可以导致心功能下降,双胎羊水过多和子痫前期等产科因素可诱使心脏病加重,可出现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危象、心源性休克和栓塞等危及母儿生命的严重心脏并发症。 临床上常将妊娠合并心脏病分为结构异常性心脏病和功能异常性心脏病两类,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和围产期心肌病属妊娠期特有的心脏病。(一)结构异常性心脏病 妊娠合并结构异常性心脏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心肌病、心包病和心脏肿瘤等。 1.先天性心脏病:指指出生时即存在心脏和大血管结构异常的心脏病,包括无分流型(主动脉或肺动脉狭

(推荐)妊娠合并心脏病护理常规

妊娠合并心脏病护理常规 【概述】妊娠合并心脏病(包括孕前已有心脏病及妊娠后发现或发生心脏病)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在我国孕产妇死因顺位中高居第2位,占非直接产科死因首位。在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患者中,先天性心脏病占35%—50%,位居第一。合并心脏病的孕产妇在妊娠32—34周、分娩期及产后3日内心脏负担加重,极易诱发心力衰竭,临床上应给予高度重视。【治疗原则】心脏病孕妇的主要死亡原因是心力衰竭和感染。 1、非孕期:根据孕妇所患心脏病的类型、病情程度及心功能状态,确定患者是否可以妊娠。 对不宜妊娠者,应指导其采取正确的避孕措施。 2、妊娠期 (1)终止妊娠:凡不宜妊娠者,应在妊娠12周以前行人工流产术。妊娠超过12周者应严密监护,积极预防发心力衰竭至妊娠末期。对于顽固性心力衰竭的孕 妇应与心内科医师联系,在严密监护下行终止妊娠。 (2)严密监护:应由内科医师及产科医师密切联系合作。定期产前检查,正确评估母体和胎儿情况,积极预防和治疗各种引起心力衰竭的诱因,动态观察心脏功 能,减轻心脏负荷,适时终止妊娠。 3、分娩期 (1)心功能Ⅰ—Ⅱ级,胎儿不大,胎位正常,宫颈条件良好者,在严密监护下可经阴道分娩,第二产程时需给予阴道助产,防止心力衰竭和产后出血发生。 (2)心功能Ⅲ—Ⅳ级,胎儿偏大,宫颈条件不佳,合并有其他并发症者,因剖宫产可减少孕妇长时间子宫收缩而引起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减少心脏负担,可选择 剖宫产终止妊娠。 4、产褥期产后3日内,尤其是产后24小时内,认识心力衰竭发生的危险期,产妇应充分 休息且需严密监护。按医嘱及时准确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心功能Ⅲ级或以上者不宜哺乳。 【护理】 (一)同普通产科护理常规 (二)与本疾病相关的主要护理 1、评估要点 (1)病史及相关因素 1)孕产史 2)本次妊娠史 3)健康史、家族史 4)有无并发症及全身性疾病 5)既往史、心脏病史及心脏病有关的疾病史、相关检查、心功能状态及诊疗经过 6)本次妊娠经过、病情控制及目前用药情况 7)判断有无潜在的诱发因素及孕产妇对妊娠、分娩的适应状况。 (2)症状体征 1)生命体征:呼吸、心率、脉搏、血压、体温及血氧饱和度;有无胸闷、气急等,判断心功能状态;有无心衰早期症状。 2)产科体征:胎位、胎心、胎动,有无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流液。 3)皮肤黏膜:是否完整及有无发绀、浮肿等。 (3)辅助检查心电图检查、X线检查、超声心电图、B超及实验室检查

妊娠期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

妊娠期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 妊娠期心脏病分娩期与产褥期的处理如下: 1、分娩方式的选择:心脏病孕妇的分娩方式,主要取决于心功能状态及产科情况。 (1)剖宫产:剖宫产可在较短时间内结束分娩,从而避免长时间子宫收缩所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减轻疲劳和疼痛等引起的心脏负荷。此外,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手术过程中,孕妇血压、平均动脉压及心率的变化均较经阴道分娩为小。然而,手术增加感染和出血的机会,手术本身也是一种负担。因此,当存在产科原因时(如胎位异常、胎儿较大等情况),可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但仅于心功能Ⅲ~Ⅳ级、活动性风湿热、肺动脉高压或肺淤血、主动脉缩窄等情况下,行选择性剖宫产。术前、术中和术后心脏监护,术后抗感染等均是保证手术安全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 (2)阴道分娩:心功能Ⅰ~Ⅱ级者,除非有产科并发症,原则上经阴道分娩。心脏病孕妇的平均产程和正常孕妇相比,无明显差别,但必须由专人负责密切监护。临床后即选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使待产妇取半卧位,并给吸氧。如宫缩较强,阵痛难忍,可予以哌替定(杜冷丁)50~100mg肌肉注射;亦可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既可减轻疼痛,又有利于第二产程的处理。严密观察心率与呼吸频率,第一产程中,每小时测一次;第二产程中每10分钟测一次。待等宫口开全后、胎头高位适宜时,即行手术助产以缩短第二产程。先心病有左至右分流者更应避免屏气动作。胎儿前肩娩出后,立即肌肉注射吗啡10mg、缩宫素10u.胎盘娩出后,腹部加压砂袋(1kg重)。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及子宫缩变情况。记录阴道出血量。 2、产褥期处理要点:由于加强孕期及产时监护,患者多能顺利过关。但是,若放松产褥期监护,则很有可能功亏一篑。据统计75%心脏病孕产妇死亡发生于产褥早期。 (1)继续用抗生素防止感染,以杜绝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发生。 (2)曾有心力衰竭的产妇,应继续服用强心药物。 (3)注意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变化,子宫缩复与出血情况。 (4)产后卧床休息24~72小时,重症心脏病产妇应取半卧位以减少回心血量,并吸氧。如无心力衰竭表现,鼓励早期起床活动。有心力衰竭者,则卧床休息期间应多活动下肢,以防血栓性静脉炎。 (5)心功能Ⅲ级以上的产妇,产后不授乳。哺乳增加机体代谢与液量需要,可使病情加重。 (6)产后至少住院观察2周,待心功能好转后始可出院。出院后仍需充分休息,限制活动量。严格避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