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能源行业税收优惠

新能源行业税收优惠

新能源行业税收优惠
新能源行业税收优惠

新能源产业税收优惠政策

发布时间:2011-08-26

索引号:ZJJX-06-04-201108-00027来源:上海市经信委网站

一、增值税:

1、固定资产抵扣规定

自2009年1月1日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包括接受捐赠、实物投资)或者自制(包括改扩建、安装)固定资产发生的进项税额,可根据规定,凭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和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摘自《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70号)

2、转让产权

整体转让企业资产、债权、债务及劳动力行为涉及的应税货物的转让,不属于增值税的征税范围,不征收增值税。

摘自《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转让企业全部产权不征收增值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2]420号)

3、援助进口物资和设备

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的进口物资和设备免征增值税;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8号)

4、出口货物退(免)税

(1)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增值税的计算应依据购进出口货物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所注明的购进金额和相应的退税率计算退(免)税。

(2)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自产货物实施“免、抵、退”税办法。(3)外贸企业出口和代理出口货物的消费税退税办法分别依据该消费税的征收办法确定,即退还该消费品在生产环节实际缴纳的消费税。

生产企业出口自产的属于应征消费税的产品,实行免征消费税办法。

摘自《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通知》(财税[2002]7号)

5、利用煤矸石、煤泥、油母页岩和风力生产的电力

销售下列自产货物实现的增值税实行即征即退50%的政策:

(1)以废弃酒糟和酿酒底锅水为原料生产的蒸汽、活性炭、白碳黑、乳酸、乳酸钙、沼气。废弃酒糟和酿酒底锅水在生产原料中所占的比重不低于80%。

(2)以煤矸石、煤泥、石煤、油母页岩为燃料生产的电力和热力。煤矸石、煤泥、石煤、油母页岩用量占发电燃料的比重不低于60%。

(3)利用风力生产的电力。

摘自《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56号)

二、营业税:

6、无形资产、不动产投资

以无形资产、不动产投资入股,与接受投资方利润分配,共同承担投资风险的行为,不征收营业税;对股权转让不征收营业税;

摘自《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转让有关营业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2]191号) 7、技术转让,技术开发

对单位和个人(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设立的研究开发中心,外国企业和外籍个人)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摘自《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外国企业和外籍个人技术转让收入免征营业税范围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0]166号)

8、科技企业孵化器

对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向孵化企业出租场地、房屋以及提供孵化服务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摘自《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科技企业孵化器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7]121号)

企业所得税:

9、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摘自《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21号)

10、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

11、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12、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为免税收入。

13、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减征企业所得税。

14、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和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减征企业所得税。

15、创业投资企业从事国家需要重点扶持和鼓励的创业投资,可以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

16、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所取得的收入,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计收入。

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以按一定比例实行税额抵免。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三号)

17、对企业取得的政策性搬迁收入,应按以下方式进行企业所得税处理:搬迁企业从规划搬迁第二年起的五年内,其取得的搬迁收入暂不计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在五年期内完成搬迁的,企业搬迁收入按规定扣除相关成本费用后,其余额并入搬迁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缴纳企业所得税。

对于符合西部大开发、高新技术企业等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搬迁企业,其取得企业搬迁收入,在审核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有关主营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例的条件时,不计入企业的总收入。

摘自《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政策性搬迁收入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07]61号)

18、对符合非营利组织条件的孵化器的收入,自2008年1月1日起按照税法及其有关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摘自《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科技企业孵化器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7]121号)

三、个人所得税:

19、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

摘自《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六号)

20、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公益性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中心用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捐赠,个人在申报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30%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缴纳所得税税前扣除。

摘自《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捐赠有关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6]171号)

21、在企业兼并中,对被兼并企业将房地产转让到兼并企业中的,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

摘自《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土地增值税一些具体问题规定的通知》(财税[1995]48号)

22、因城市实施规划、国家建设需要依法征用、收回的房地产免征土地增值税。

23、因城市实施规划、国家建设需要而搬迁,由纳税人自行转让的房地产免征土地增值税。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法字[1995]6号)

印花税:

24、对经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或批准进行的国有(含国有控股)企业改组改制而发生的上市公司国有股权无偿转让行为,暂不征收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对不属于上述情况的上市公司国有股权无偿转让行为,仍应征收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

摘自《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办理上市公司国有股权无偿转让暂不征收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有关审批事项的通知》(国税函[2004]941号)

25、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企业主管部门批准改制的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实行公司制改造的企业在改制过程中成立的新企业(重新办理法人登记的),其新启用的资金账簿记载的资金或因企业建立资本纽带关系而增加的资金,凡原已贴花的部分可不再贴花,未贴花的部分和以后新增加的资金按规定贴花。

26、合并或分立方式成立的新企业,其新启用的资金账簿记载的资金,凡原已贴花的部分可不再贴花,未贴花的部分和以后新增加的资金按规定贴花。企业改制前签订但尚未履行完的各类应税合同,改制后需要变更执行主体的,对仅改变执行主体、其余条款未作变动且改制前已贴花的,不再贴花。企业因改制签订的产权转移书据免予贴花。

摘自《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改制过程中有关印花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3]183号)

27、外国政府或国际金融组织向中国政府及国家金融机构提供优惠贷款所书立的合同。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施行细则》(财税字[1988]第225号)

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28、自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对符合条件的孵化器自用以及无偿或通过出租等方式提供给孵化企业使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摘自《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科技企业孵化器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7]121号)

契税:

29、非公司制企业,按照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整体改建为有限责任公司(含国有独资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或者有限责任公司整体改建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对改建后的公司承受原企业土地、房屋权属,免征契税。上述所称整体改建是指不改变原企业的投资主体,并承继原企业权利、义务的行为。

非公司制国有独资企业或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以其部分资产与他人组建新公司,且该国有独资企业(公司)在新设公司中所占股份超过50%的,对新设公司承受该国有独资企业(公司)的土地、房屋权属,免征契税。

30、国有控股公司以部分资产投资组建新公司,且该国有控股公司占新公司股份85%以上的,对新公司承受该国有控股公司土地、房屋权属免征契税。上述所称国有控股公司,是指国家出资额占有限责任公司资本总额50%以上,或国有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50%以上的国有控股公司。

在股权转让中,单位、个人承受企业股权,企业土地、房屋权属不发生转移,不征收契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依据法律规定、合同约定,合并改建为一个企业,且原投资主体存续的,对其合并后的企业承受原合并各方的土地、房屋权属,免征契税。

企业依照法律规定、合同约定分设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投资主体相同的企业,对派生方、新设方承受原企业土地、房屋权属,不征收契税。

国有、集体企业出售,被出售企业法人予以注销,并且买受人按照摘自《劳动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妥善安置原企业全部职工,其中与原企业30%以上职工签订服务年限不少于三年的劳动用工合同的,对其承受所购企业的土地、房屋权属,减半征收契税;与原企业全部职工签订服务年限不少于三年的劳动用工合同的,免征契税。

企业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注销、破产后,债权人(包括注销、破产企业职工)承受注销、破产企业土地、房屋权属以抵偿债务的,免征契税;对非债权人承受注销、破产企业土地、房屋权属,凡按照摘自《劳动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妥善安置原企业全部职工,其中与原企业30%以上职工签订服务年限不少于三年的劳动用工合同的,对其承受所购企业的土地、房屋权属,减半征收契税;与原企业全部职工签订服务年限不少于三年的劳动用工合同的,免征契税。

经国务院批准实施债权转股权的企业,对债权转股权后新设立的公司承受原企业的土地、房屋权属,免征契税。政府主管部门对国有资产进行行政性调整和划转过程中发生的土地、房屋权属转移,不征收契税。

企业改制重组过程中,同一投资主体内部所属企业之间土地、房屋权属的无偿划转,包括母公司与其全资子公司之间,同一公司所属全资子公司之间,同一自然人与其设立的个人独资企业、一人有限公司之间土地、房屋权属的无偿划转,不征收契税。

上述政策执行期限为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

摘自《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改制重组若干契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75号)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精)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the Future Trend of Chinese New Energy 新能源发展趋势、前景 从新能源行业发展总体情况来看,大部分新能源利用方式始于20世纪70年底,并在90年代开始普及应用,虽然部分技术趋向成熟,但无论从市场扩张速度还是成长前景看,新能源行业仍然处于生命发展周期中的成长期,并将在3年左右的时间内陆续进入成熟期。 由于技术的限制,短期内电力行业没有替代品,电力行业生命周期的问题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具体的电源类型,比较的是这些电源类型之间的替代和生命周期。新能源由于具有清洁、可持续的特性,因此新能源行业的成熟期持续时间将较长,即使到了行业的饱和衰退期,其衰退速度也将很慢。 具体来看,水电行业历史悠久,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可以看作是步入成熟期的行业;风电产业在20世纪70年代末起始西欧国家,风电设备行业克服了“能量不稳定”、“转换效率低”等弱点,在丹麦、德国、西班牙、荷兰、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得到广泛应用,风电设备产业在部分国家开始饱和,逐步向外技术输出。从这些特征可以确定,风电设备产业在先发国家已经进入了成熟期,但在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风电产业仍处于快速成长期;太阳能发电行业目前在技术研发、试点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已经脱离了幼稚期,但由于成本仍然过高,限制了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看作刚刚进入成长期的朝阳产业。 新能源行业目前投资成本仍然较高,尤其是大型风电基地、核电站的投资规模要求很高,行业存在一定风险,但短期来看,国家新能源发电优先上网的政策对新能源行业盈利水平提供了基本的保障。虽然风电设备、多晶硅等部分潜在产能过剩或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行业竞争趋向激烈,部分企业发展面临困难。但在2020年前,在国家节能减排及能源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新能源行业均将保持在景气区间,行业盈利水平有望持续提高。一、中国能源行业发展历史

最新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分析

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分析 发展替代能源是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十一五期间,在现有的能源和资源边界的约束下,能源替代这一有助于解决经济可持续发展瓶颈问题的产业,孕育着重大投资机会。 在我国现有能源供给的约束条件下,我国面临着能源供需结构性矛盾,能源自给安全压力以及巨大的环保压力。发展替代能源,实现传统能源之间、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之间的替代是解决我国能源供需瓶颈,供需结构性矛盾以及减轻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 在我国未来的能源消费格局中,决定不同形式能源的应用及发展前景的决定因素有两点,一是能源使用过程中的内外部成本,二是后继储量以及是否可再生。《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可再生能源再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达到16%。 一、各种能源形式发电成本比较 风电是目前最具成本优势的可再生能源,风力资源较好的地区的风力发电成本与燃油发电或燃气发电相比,已经具备成本竞争力。目前我国风力发电装机容量仅占我国可利用风力资源0.1%风电到2020年很可能超越核电,成为我国第三大发电形式。2006年到2015年风机设备市场容量总计达到1000亿元以上,目前我国风机设备的国产化率仅有25%,目前对风电场招标有70%国产化率的要求,本土风机制造商面临巨大市场空间。 太阳能是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形式,是所有化石能源及多种可再生能源的源头。多晶硅价格上涨对于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行业的影响并非完全负面,行业内不具备竞争优势的厂商的电池片产能和组件产能成为无效产能,避免了电池片和组件价格的恶性竞争,行业优胜劣汰得以更快的实现。高价多晶硅的压力下,优势企业也会有极强的动力削减成本,比如应用更先进的硅片切割技术,提高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等,以求获得成本优势和竞争力。,多晶硅太阳能行业有可能08-09年重新进入黄金发展期。 在我国能源消费新格局中,中国富煤少油的能源禀赋格局决定了煤变

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一、对xx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思考 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是调整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转变发展方式和用能方式的必然要求,也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整体竞争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近年来,xx市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上,立足全市、全省、全国实际,调整和完善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思路,明确了新能源产业定位,初步形成了合理的产业布局,推进了新能源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可持续发展。 二、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一)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近年来,我市以工业园区、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为载体,突出主导产业,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服务功能,增强园区的吸引力和聚集度,真正发挥了园区培育企业集群、打造工业增长极的平台作用。xx金太阳新能源高新技术集中区、xx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和民勤红沙岗工业集中区建设取得明显突破。武威金太阳新能源高新技术集中区目前已编制完成了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水资源评价报告;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实现了初步配套。已引进以太阳能光伏发电为主的企业15家,累计完成投资xx亿元。xx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充分发挥园区产业集聚的优势,以打造新能源

装备(光伏装备、光热装备、风能装备和绿色照明装备)为核心,重点构筑新能源循环经济产业链,大力发展光能、风电上下游关联产业,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国内知名企业和产业资本,已开工建设重点项目25项,总投资46亿元。民勤红沙岗工业集中区积极探索投融资渠道,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全力推进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集聚区承载吸纳能力,一批国字号能源巨头和制造业领军企业相继落户,共引进项目20多项,总投资达xx亿元。 (二)光伏产业发展迅速。武威金太阳新能源高新技术集中区甘电投1mw示范电站项目、甘电投10mw光伏发电项目、中节能一期10mw光伏、中节能二期20mw光伏发电项目已建成投产。甘肃昱源矿业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氟化氢一期2万吨生产线项目、中国风电集团武威9mw光伏发电项目、中电国际特许权招标项目正在抓紧建设。民勤红沙岗工业集中区华电红沙岗10mw光伏发电项目、国电红沙岗9mw光伏发电等项目已成功并网发电;浙江正泰一期50mw光伏发电项目、常州天合红沙岗50mw光伏发电项目、华电三期40mw光伏发电项目、甘肃汇能红沙岗二期50mw光伏发电项目、北京能源50mw光伏发电项目、国电电力武威30mw光伏发电项目、中国国际能源50mw光伏发电项目、四川光量新能源有效公司50mw高倍聚光及光伏发电、100mw光伏制造等项目正在抓紧建设。

替代石油新能源的技术发展及趋势研究

替代石油新能源的技术发展及趋势研究 1. 世界石油资源形势及发展趋势 1.1世界石油资源形势 20世纪的工业革命利用广泛存在的化石资源推动了经济持续、 高速 地发展,但其引发的相关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也日益 加深,同时化石资源的分布不均匀性导致世界范围内的能源竞争,引发 了一系列的国际政治问题。 目前,全球可采石油储量的38%以上分布于中东,17.3%和16.5%分 布于前苏联 和北美,欧洲不足4%(见图1) ■皿 ! Uta i J 我国化石能源资源在世界已探明储量中,石油仅占 2.7%,天然气 0.9%,煤炭 15%,呈现缺油、少气、多煤”的状况,但其产量占世界总 产量的比例却分别高达 4.2%、1.5%和33.5%。高速发展的经济导致石油 大幅进口,自1993年起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对外依存度高达 40%, 严重威胁着我国的能源安全。 1.2近年世界石油供需状况 1985-2005年,世界石油需求的年均增长率约为1.7%,目前,全球 十大石油消费 国中有4个在亚太地区,其中中国为世界第二石油消费大 国,日本第三,印度第六,韩国第七。未来20年内,世界石油消费将以 近2%的速度增长,高于过去20年的平均增长水平。未来石油需求呈现稳 定增长态势,亚太地区需求增长最快,供需矛盾突出。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石油进口的依赖度越来越大,中国原油 消费量以年 均5.77%的速度增加,而同期国内原油供应增速仅为 1.67%, 供需缺口逐年拉大。由表1可知,我国石油消费增长迅速,对石油进口 依赖度越来越大,这已成为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性。 表1近5年中国原油生产、进口及消费概况 亿吨 门 15, ±印町ft 屯an*诉石 :『m”八碍I

2019年新能源行业研究报告

新能源行业研究报告 报告简介 “十一五”期间,中国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年均增长率高达123%;风电装机年均增长率高达133%。在经历“十一五”的快速发展后,中国新能源产业将进入平稳发展期,太阳能电池容量的年均增长率有望达到50%左右;新增风电装机增长率保持在40%左右。 国务院20XX年7月正式印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加快发展技术成熟、市场竞争力强的核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和热利用、页岩气、生物质发电、地热和地温能、沼气等新能源”。核电方面,规划提出“加快第三代核电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到20XX年,核电运行装机达到4000万千瓦,包括三代在内的核电装备制造能力稳定在1000万千瓦以上”。 根据《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期(20XX-2020年)内累计将直接增加投资5万亿元,重点支持的领域集中在风能、太阳能、核能、生物质能、水能、煤炭的清洁化利用、智能电网等七大方面。预计到2020年,中国新能源发电装机2.9亿千瓦,约占总装机的17%。其中,核电装机将达到7000万千瓦,风电装机接近1.5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将达到2000万千瓦,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将达到3000万千瓦。 不过由于技术及装备水平相对滞后,中国新能源技术装备行业的发展受到较大程度的制约。据国家能源局介绍,“十二五”期间,中

国水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投资大规模扩张,清洁能源装机将达%,为实现中国非化石能源在2020年达到%的目标奠定基础。在新能源投资大规模扩张的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技术装备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增长高峰。 报告用途及价值 本行业报告主要依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内外相关刊物的基础信息以及新能源技术装备行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结合深入的市场调查资料。 本新能源技术装备行业报告,主要分析了中国新能源技术装备行业发展的政策与经济环境;新能源技术装备行业当前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中国太阳能技术装备行业发展情况;中国风能技术装备行业发展情况;中国核能技术装备行业发展情况;中国生物质能技术装备行业发展情况;中国海洋能、地热能、氢能技术装备行业发展情况。报告对新能源技术装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洞察先机,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了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银行信贷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报告目录 第一章新能源技术装备行业发展状况 第一节新能源技术装备行业的定义 第二节新能源技术装备行业发展环境 一、新能源技术装备行业政策环境

浅谈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与对策

浅谈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与对策 摘要:作为世界经济引擎的房地产随着次债危机的爆发而偃旗熄火全球经济至此陷入迷局各国纷纷在新兴技术领域寻求出路以期在下一轮的新经济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欧美诸国纷纷加大了新能源领域的资助与投入我国作为一个能源消费的超级大国进行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战略寻思尤为重要。本论文深刻剖析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并以此为出发点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对该领域的I作实践提供借鉴和指导。关键词:新能源;产业;技术瓶颈随着核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技术的逐步成熟和应用成本逐步降低新能源产业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崛起。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但由于新能源产业的核心技术基本都在国外而重大的制造设备和关键零部件基本靠进口使得我国新能源产品的成本过高不仅使得新能源产品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同时也造成国内风电、核电等的价格居高不下从而在国内消费市场难以打开局面在内需萎靡国际市场利润空间受控的情况下我国新能源产业要想壮大成国民支柱产业前景渺茫。而自金融危机以后各国经济对新能源产业给予了重望在国外市场需求的突然增加与国内环保压力的共同推进下中国新能源产业将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因此当前如何克服发展的技术瓶颈对于新能源产业来说尤为重要。 1 当前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伴随着国际上低碳经济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国新能源产业近两年获得

了快速的膨胀但由于扩张的速度太快使得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陷入无序的状态特别是近两年快速扩张的风电、多晶硅等新兴产业出现明显的重复建设倾向新能源产业这种“虚热”的状态不得不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①风电产业——失衡的产业链。中国风电产业在20__年《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之后连续4年实现新增装机容量翻番20__年中国风电装机1221万kW已占全球总装机的10%已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的风电大国仅排在美国、德国、西班牙之后。但是在竞相上马的风电项目背后却是微不足道的经济效益风电产业陷入产能过剩的尴尬境遇。截至20__年底风电装机容量只占到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1.13%而发电量更是只占区区0.37%。同时内蒙古约有三分之一的风电并网项目处于闲置状态;甘肃酒泉已经投运的46万kW风电装机最大发电出力只能达到65%左右。国内风电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集中在产能过剩、成本过高、机组质量和电网模式制约等方面。而从风电产业的产业链上来讲严重失衡。今年上的风电项目都集中在风机制造一端这是因为我国目前风电场建设的高歌猛进催生了风电设备的巨大需求使得风机制造项目一哄而上造成了风电产业链的结构性失衡所以我们说风电过热过剩其实指的是风电产业的这种结构性过剩。国内风电整机生产企业超70家超过全球其他地区风电设备厂商总和。目前不仅在整机市场上存在着过多企业涌入的状况在叶片市场也出现了一哄而上的现象。尽管风电大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在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等方面生产企业走的却是清

新能源发展背景,现状,前景,国家政策

新能源发展背景,现状,前景,国家政策 新能源行业发展背景 近年来,面对能源危机、金融危机以及人类对气候危机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全球范围内新能源出现超常规发展的态势。各国对新能源的投资大幅度增长,新能源产能也急剧扩大。 可再生能源发电是新能源发展的核心,风电是在技术和成本上最具竞争力的新能源形式。尽管短期内新能源还无法替代传统化石能源,但世界范围内资源的供需紧张以及全球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对温室气体排放所做的限制为新能源发展铺就了宽广的道路。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超乎想象,许多可再生能源资源将逐渐变成商业项目。可以预见,不同能源形式的逐渐替代将改变世界经济和政治版图以及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方式。 石器时代的结束并不是因为没有石头了,石油时代的结束并不是因为没有石油了。 ——艾哈迈德·扎基·亚马尼(Ahmed Zaki Yamani)新能源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太阳能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我国的太阳能光热发电行业正在起步,2009年科技部成立“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始发动一轮光热攻坚战。目前,我国已完成建设的光热发电项目只有少数几个,且装机容量均在1MW以下。但我国在建和拟建项目较多,这意味着我国光热发电产业将呈现突破式增长。据统计,如果所有已公布项目均能实施,2015年前,我国的太阳能热发电装机容量将达3GW左右规模,市场总量达450亿元人民币。 (二)风能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2012年,中国(不包括台湾地区)新增安装风电机组7872台,装机容量12960MW,同比下降26.5%;累计安装风电机组53764台,装机容量75324.2MW,同比增长20.8%。2012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46台,容量达到127MW,其中潮间带装机量为113MW,占海上风电新增装机总量的89%。

中国新能源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新能源行业分析报告 在如今众多的行业迅猛发展的时代一个新的行业诞生了它代表着环保无污染清洁这就是新 能源行业他的诞生是具有标志性的。在当今世界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已经不能满足人均需求而且传统的能源具有消耗发污染严重不环保是在全球环境 日益恶化的今天已经不能胜任了。人们必须要开发出新的能源来代替过去的不可再生的能源。说道新能源它包括:风力发电,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能。而现在主要使用的能源有:燃烧石化燃料,比如煤炭这是火力发电,还有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尤其以燃烧煤炭等化学染料污染最为严重产生大料的废气污染空气是全球气候变暖。 我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资源及市场潜力 按人口计算,我国能源资源相对匾乏,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石油仅为十分之一。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第三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1996年, 我国一次能源生产量、消费量逾13亿吨标准煤,人均能源消费量仅为1.14吨标准煤,不足世界人均能源消费水平2.4吨标准煤的一半,居世界第89位;我国年人均电力消费仅882 千瓦时,世界年人均消费为2220千瓦时,我国不到世界人均消费水平的40%。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年人均能源消费量将逐年增加,到2050年将逾2吨标准煤,相当于目前世界平均值,仍远低于目前发达国家的水平。人均能源资源相对不足,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限制因素。要解决能源匮乏的问题,同时又要考虑可持续发展,开发我国丰富的新能源资源和可再生能源是最有效的途径。 (一)太阳能资源 我国属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辐射总量在 3.3×103~8.4×106千焦/米2·年之间。全 国总面积2/3以上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我国西藏、青海、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高原的总辐射量和日照时数均为全国最高,属世界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之一;四川盆地、两湖地区、秦巴山地是太阳能资源低值区;我国东部、南部及东北为资源中等区。太阳能是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形式,是所有化石能源及多种可再生能源的源头。多晶硅价格上涨对于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行业的影响并非完全负面,行业内不具备竞争优势的厂商的电池片产能和组件产能成为无效产能,避免了电池片和组件价格的恶性竞争,行业优胜劣汰得以更快的实现。高价多晶硅的压力下,优势企业也会有极强的动力削减成本。

2018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9月

目录 一、行业管理 (4) 1、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4)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5) 二、新能源汽车行业概况 (7) 1、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概况 (7) 2、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概况 (9) 三、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格局与市场化程度 (11) 四、行业主要企业及其市场份额 (13) 1、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13) 2、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14) 3、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14) 4、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 (14) 5、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15) 6、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15) 五、行业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 (15) 六、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 (17) 七、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8) 1、有利因素 (18) (1)宏观经济运行良好,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18) (2)国家相关政策支持 (18) (3)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资源优势 (20)

2、不利因素 (20) (1)配套设施有待完善 (20) (2)未来新能源汽车补贴将逐步退坡 (21) 八、进入行业的主要壁垒 (21) 1、生产资质壁垒 (21) 2、资金壁垒 (22) 3、技术壁垒 (23) 4、规模壁垒 (23) 九、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24) 十、行业经营模式及特征 (25) 1、行业经营模式 (25) 2、周期性 (27) 3、季节性 (27) 4、地域性 (28) 十一、上下游行业的关联性及对本行业的影响 (28) 1、与上游行业的关联性 (29) (1)与动力电池行业的关联性 (29) (2)与驱动电机行业的关联性 (30) (3)与其他零部件行业的关联性 (31) 2、与下游行业的关联性 (31) (1)与公共交通系统的关联性 (31) (2)与充电设施的关联性 (33)

论生态自然观与新能源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合肥工业大学 自然辩证法 结课论文 题目:论生态自然观与新能源技术发展的重要性指导教师: 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专业:工业工程 姓名: 学号: 日期:

论生态自然观与新能源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摘要:面对生态危机的现实,人类提出了生态自然观,生态自然观是继天然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之后的一种全新的自然观,它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在当今世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如何使人类经济发展同自然发展相和谐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在能源领域,火力发电,水力发电等传统的高污染型的发电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风能和地热能等新能源正逐步代替煤,石油等传统能源,本文从生态自然观的角度出发,谈了新能源的重要性。并突出说明了新能源技术是新能源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 关键词:生态自然观新能源技术和谐 正文: 一、生态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是系统的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 1.1生态自然观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现代生态自然观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观点是:一、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二、环境创造人类,人类也创造环境。马克思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改变是一致的,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也就是说人的创造要把改造自然,建设自然,美化自然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合乎人性”[1] 三、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四、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五、要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提。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特征:一、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统一;二、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三、人的内在尺度和自然地外在尺度的统一;四、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的统一。 1.2生态自然观的内涵 生态自然观以生态危机作为确立的现实根源,用生态科学奠定理论基础,主张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生态自然观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其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生态自然观的内涵主要包括:1)生态自然观并不是简单地回到天然自然观,它既是对人工自然观的某种

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精)

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 一、新能源汽车概况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已于2009年7月1日正式实施,《规则》强调说明: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 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各类别产品。 (1)混合动力汽车 混合动力是指那些采用传统燃料的,同时配以电动机/发动机来改善低速动力输出和燃油消耗的车型。按照燃料种类的不同,主要又可以分为汽油混 合动力和柴油混合动力两种。目前国内市场上,混合动力车辆的主流都是 汽油混合动力,而国际市场上柴油混合动力车型发展也很快。 (2)纯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顾名思义就是主要采用电力驱动的汽车,大部分车辆直接采用电 机驱动,有一部分车辆把电动机装在发动机舱内,也有一部分直接以车轮 作为四台电动机的转子,其难点在于电力储存技术。本身不排放污染大气 的有害气体,即使按所耗电量换算为发电厂的排放,除硫和微粒外,其它 污染物也显著减少,由于电厂大多建于远离人口密集的城市,对人类伤害 较少,而且电厂是固定不动的,集中的排放,清除各种有害排放物较容 易,也已有了相关技术。 (3)燃料电池汽车

燃料电池汽车是指以氢气、甲醇等为燃料,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流,依靠 电机驱动的汽车。其电池的能量是通过氢气和氧气的化学作用,而不是经 过燃烧,直接变成电能或的。燃料电池的化学反应过程不会产生有害产 物,因此燃料电池车辆是无污染汽车,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比内燃机 要高2~3倍,因此从能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燃料电池汽车是一种理想的车辆。 (4)氢动力汽车 氢动力汽车是一种真正实现零排放的交通工具,排放出的是纯净水,其具有无污染,零排放,储量丰富等优势,因此,氢动力汽车是传统汽车最理想的替代方案。与传统动力汽车相比,氢动力汽车成本至少高出20%。中国长安汽车在2007年完成了中国第一台高效零排放氢内燃机点火,并在2008年北京车展上展出了自主研发的中国首款氢动力概念跑车“氢程”。(5)燃气汽车 燃气汽车是指用压缩天然气(CNG、液化石油气(LPG和液化天然气(LNG作为燃料的汽车。近年来,世界上各国政府都积极寻求解决这一难题,开始纷纷调整汽车燃料结构。燃气汽车由于其排放性能好,可调正汽车燃料结构,运行成本低、技术成熟、安全可靠,所以被世界各国公认为当前最理想的替代燃料汽车。 目前,燃气仍然是世界汽车代用燃料的主流,在我国代用燃料汽车中占到90%左右。美国的目标是,到2010年,公共汽车领域有7%的汽车使用天然气,50%的出租车和班车改为专用天然气的汽车;到2010年,德国天然气汽车数量将达到10万至40万辆,加气站将由目前的180座增加到至少300座。以燃气替代燃油将是中国乃至世界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在混合动力系统中,电机的输出功率在整个系统输出功率中占的比重,也就是常说的混合度的不同,混合动力系统还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我国新能源技术应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新能源技术应用的现状及进展趋势 人类生存和进展的三要素 物质、能量与信息。 因此,能源的进展史直接阻碍人类的进展史。 我们人类生存与进展中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要素是三个:?? 物质、能量和信息。 组成我们的世界是物质;人类生存活动决定于对信息的认知和反应;而维持生命,从事进展的活动又地要通过消耗能量来进行。

一切能量来自能源,人类离不开能源。能源是人类生存、生活与进展的要紧基础。能源科学与技术,能源利用的进展在人类社会进步中一直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 能源进展的里程碑能够这么讲,每一次能源利用的里程碑式进展,都伴随着人类生存与社会进步的巨大飞跃。几千年来,在人类的能源利用史上,大致经历了如此四个里程碑式的进展时期:原始社会火的使用,先祖们在火的照耀下迎来了文明社会的曙光;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与利用,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导致了欧洲的工业革命;19世纪电能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展,改变了人类生活的面貌;20世纪以核能为代表的新能源的利用,使人类进入原子的微观世界,开始利用原子内部的能量。 以后对能源的要求 有足够满足人类生存和进展所需要的储量,同时可不能造成阻碍人类生存的环境污染问题。

以后对能源的需求以后的人类社会依旧要依靠于能源,依靠于能源的可持续进展。因此,我们须现在就专门清晰地了解地球上的能源结构和储量,进展必须开发的能源利用技术,才能使人类的生存得于永久维持。 而我们赖于生存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吗?回答是:不是,也是。事实上,进入21世纪后,人类目前技术可开发的能源资源已将面临严峻不足的危机,当今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矿石燃料资源日益枯竭,甚至不能维持几十年。因此,必须查找可持续的替代能源。而近半世纪的核能和平利用,已使核能已成为新能源家属中迄今为止能替代有限矿石燃料的唯一现实的大规模能源。而且,以后如能实现核能的完全利用,人类的能源将是无穷的。 除了物质、能量和信息三大因素外,人类对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重要了。安全包括社会安全、健康安全和环境安全等。它们同能源的关系也是特不紧密的。现在利用的能源已造成了大量的环境污染问题,严峻阻碍了人类的生存。因此,以后对能源的要求将不仅是储量充足,而且还必须是清洁的能源。相对其它化石能源而言,核能的和平利用已充分证明了核能是清洁的能源之一。

新能源技术应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新能源技术应用的现状及发 展趋势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目录 摘要 (2) 第一章对能源的认识 (3) 1.1能源的定义 (3) 1.2能源的源头 (3) 1.3能源的种类 (4) 第二章新能源的发展趋势 (5) 2.1 多元化 (5) 2.2 清洁化 (5) 2.3 高效化 (5) 2.4 全球化 (6) 2.5 市场化 (6) 第三章启示与建议 (7)

摘要 我们人类生存与发展中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要素是三个:物质、能量和信息。组成我们的世界是物质;人类生存活动决定于对信息的认知和反应;而维持生命,从事发展的活动又地要通过消耗能量来进行。一切能量来自能源,人类离不开能源。能源是人类生存、生活与发展的主要基础。能源科学与技术,能源利用的发展在人类社会进步中一直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 能源发展的里程碑可以这么说,每一次能源利用的里程碑式发展,都伴随着人类生存与社会进步的巨大飞跃。几千年来,在人类的能源利用史上,大致经历了这样四个里程碑式的发展阶段:原始社会火的使用,先祖们在火的照耀下迎来了文明社会的曙光;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与利用,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导致了欧洲的工业革命;19世纪电能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生活的面貌;20世纪以核能为代表的新能源的利用,使人类进入原子的微观世界,开始利用原子内部的能量。 未来对能源的要求有足够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储量,并且不会造成影响人类生存的环境污染问题。未来对能源的需求未来的人类社会依然要依赖于能源,依赖于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须现在就很清楚地了解地球上的能源结构和储量,发展必须开发的能源利用技术,才能使人类的生存得于永久维持。而我们赖于生存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吗?回答是:不是,也是。事实上,进入21世纪后,人类目前技术可开发的能源资源已将面临严重不足的危机,当今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矿石燃料资源日益枯竭,甚至不能维持几十年。因此,必须寻找可持续的替代能源。而近半世纪的核能和平利用,已使核能已成为新能源家属中迄今为止能替代有限矿石燃料的唯一现实的大规模能源。而且,未来如能实现核能的彻底利用,人类的能源将是无穷的。 除了物质、能量和信息三大因素外,人类对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重要了。安全包括社会安全、健康安全和环境安全等。它们同能源的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现在利用的能源已造成了大量的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因此,未来对能源的要求将不仅是储量充足,而且还必须是清洁的能源。相对其它化石能源而言,核能的和平利用已充分证明了核能是清洁的能源之一。 关键字:能源利用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

中国新能源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精)

中国新能源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https://www.doczj.com/doc/1e153834.html,2011年12月12日09:52电源在线网 导读:中国风电资源主要是在东北、西北和内蒙古等地区,煤电资源主要在黑龙江、山西、内蒙古和甘肃西北等地。水电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川渝云贵以及两湖两广地区。但是电力消费的中心却是在沿海地区,所以说我国能源的产生地区和电力消费中心是不匹配的,这对电网搭设和能源的利用都具有一定的考验。 一、中国经济整体概况 1.中国经济现状 目前世界经济危机并没有改变中国高速经济增长的趋势。中国未来经济依然表现为高储蓄、高投资、高资本与高速度,如表1所示。对于中国经济的分析,主要从出口、房地产、内需三个部分剖析,这三个部分被称为中国的三驾马车,同时日益和国外接轨是中国经济的主流趋势。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平滑增长的过程,它和消费能力、需求能力紧密相关。产业弥补式的增长特性使得在对待一个产业时需要有收放自如的控制力,不能过分的打压。但是中国经济增长轨迹的变化将被缓慢启动,调整的模式具有明显的需求先导型、产业内部深化等特点。此外,中国经济将步入一个较长时期的“次高速经济增长时期”,人们原来所想象的各种增长模式大转变并非想象得那么迅猛。 表1 2009年~2013年我国GDP的增长情况(数据来源:ICTresearch,2011.08

2.重点关注的新兴战略产业领域 1新能源领域:重点关注的对象包括水电、核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沼气发电、地热利用、煤的洁净利用、和新能源汽车。此外,核电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和煤层气开发、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也颇受关注。 2新材料领域:重点关注的对象包括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材料和器件。 3信息通信领域:重点关注的对象包括传感网、物联网,集成电路、平板显示、软件和信息服务,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和成套工艺等专项。 4生命科学领域:关注的对象包括转基因育种、干细胞研究,生物医药、生物育种,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新药创新、重大传染病防治。 二、新能源分类与特征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新能源定义为:在新技术基础上,系统地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具体来说,包括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核聚变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的能量。所以概括的说新能源的两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新技术和可再生。 世界新能源的分类可以分为三类:传统生物质能,大中型水电和新可再生能源。其中新可再生能源具体包括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

2016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精)

2016-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深度调查 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报告编号:1693981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doczj.com/doc/1e153834.html, 2016-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深度调查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 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 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 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 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doczj.com/doc/1e153834.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 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网上阅读: https://www.doczj.com/doc/1e153834.html,/R_JiaoTongYunShu/81/XinNengYuanQiCheWeiLaiFaZhanQuShiYu Ce.html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doczj.com/doc/1e153834.html, 2016-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深度调查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2016-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深度调查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报告编号:1693981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675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 https://www.doczj.com/doc/1e153834.html,/R_JiaoTongYunShu/81/XinNengYuanQiCheWeiLaiFaZhanQ uShiYuCe.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2015年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37.90万辆,同比增长4倍。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 14.28万辆,同比增长3倍,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生产 6.36万辆,同比增长3倍;纯电 动商用车生产14.79万辆,同比增长8倍,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生产2.46万辆,同比 增长79%。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呈快速增长态势,各大跨国公司针对中国巨大的潜在市场

新能源技术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新能源技术与可持续发展 论文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新能源技术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现在全球环境的一步步恶化,进而启示着我们应该保护环境,而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一个因素那就是能源。由于各国现在主要还是以石油和煤为主要能源,但由于这些能源是不可再生的能源并且对环境会产生一定的污染的。所以,我们现在应该提倡使用新型的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等。这些新型的能源都是可再生的并且对环境不会产生污染的,是可持续发展的。所以,发展这些新能源对保护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字:新能源环境和保护可持续 正文部分: 一、引言 自从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以后,尤其是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同时也带动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许许多多的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所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等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为了保护我们人类所生存的环境,我们必须要认真地对待我们所面临的所有环境问题。然而导致我们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在能源发展这一方面。自从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以后,衣食住行不管是哪个方面都无时不刻的在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也带来了许许多多的环境问题,并且我们地球上的资源也是稀缺的。因此,我们人类也就面临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并使我们人类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 要解决我们人类所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同时达到可持续发展,我们人类就必须发展新型能源。在目前的现状,发展新型能源已经成为了人类的主流。下面我们将介绍新型能源的发展概况和新型能源的发展前景。

二、新能源的发展概况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同时也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困难。而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当今的主要问题之一。发展新能源已经已经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同时每个国家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从而使我们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不断地提高,下面我们来介绍几种新型的能源。 (一)风电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由于中国主要还是以不可再生能源作为主要的能源,所以中国同时也面临着能源危机。中国拥有这么多的人口,而我们拥有的不可再生能源却是非常贫乏的。所以,中国必须要寻找新型的能源来代替这些不可再生能源。在中国西部拥有大量的风能,所以中国可以开发西部的风能。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下风能及其优势。 风能是太阳辐射下流动所形成的,目前,风能的主要利用形式就是利用风能发电。风能与其它不可再生的能源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如它分布广泛,是可再生能源,并且对环境不会产生污染。随着社会的发展,风电的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应用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同时风电成本持续下降,经济性与常规能源已十分接近。这样,就使很多国家能够广泛的开发新能源。因此,我国应对西部进行大开发,发展我国西部的能源,从而解决我国的能源危机,提过我国的综合实力。 (二)太阳能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我们的地球每天都在接受着太阳的照射,同时也给我们的地球送来了无穷无尽的能源。在我们现在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同时各国都面临着能源短缺的时代,能源的多少无疑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因此,我们国家要想发展起来就必须充分利用太阳每天照射到我们地球上的能源。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下太阳能以及其应用。 太阳能是指太阳光辐射的能量,由于太阳能是太阳光辐射的能量,所以,太阳能具备了许许多多的优点,如太阳能清洁环保,无任何污染,利用价值高,且太阳能不会存在短缺的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新型能源。目前,不管是国际还是国内都有很多的利用太阳能的方式。如植物能够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我们人类也能够模仿植物,进而大量合成人类需要的有机物。其次,就是太阳能光伏,它主要就是利用光伏板组件暴露在阳光下便会产生直流电的发电装置的一种获得太阳能的方法。还有一些利用太阳能的方法就是太阳能热发电,以及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房等热利用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太阳能也必将被每个国家普遍使用。 (三)海洋能 虽然我国的陆地面积比较大,但和全球的陆地面积相比却是非常少,和整个地球的海洋面积相比更是不值一提。众所周知,地球上的海洋面积占了全球的百分之七十一,所以我们应该充分的利用我们海洋能。海洋能是指蕴藏于海水中的各种可再生能源,包括潮汐能、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由于环境的改变,我国新能源的开发提到了日程上来,新能源的起色与国家的支持也是密不可分的。我国有一定的自然优势,中国新能源的发展也很迅速,但在一定程度上仍有一定的局限。文章将对我国新能源产业的现状以及新能源的发展方向、局限以及战略进行阐述。 标签: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战略思考 1 中国新能源产业现状的理解 中国目前的主要能源还是煤炭与石油,尽管我国现在这两种资源已日渐稀少并且正走向枯竭。2008年,我国的煤炭消费却仍在世界上占据第一名,石油消费在世界上排在第二名。所以,中国现在急需发展新能源,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与能源消耗非常不相符,只有发展新能源才会适应中国的发展。可怎么样根据中国的国情来发展新的能源呢,中国各个部门如今已经意识到发展新能源的作用以及其对中国发展的必要影响。从微观中分析,一个企业最需要具备的是能动性,一个企业的积极性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新能源产业对一个国家来说等同于能动性对于企业,需要对新能源发展的方向有一定的了解与掌握。对于新能源这一新兴的产业,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表示对其很感兴趣。愿意投出时间与精力在新能源上,并且对新能源的发展很看好,有着很大的积极性。由此看来,我国的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大潜力。 2 中国风能、氢能的发展 风能是我国开发最快速,并且是如今运用最广泛的新能源,在我国,新疆可以说是风能最丰富的的地点。同时,新疆也是最早开发风能的地点,风能企业的运行相对于其他新能源企业来说,更早的进行了实施建设。新疆风能的开发潜力也是不可预估的,新疆特有的自然优势,使许多的企业愿意在这里发展,在这里投资。除了新疆,河北的风能资源也比较有优势,许多企业也愿意到河北搞建设,利用其自然优势,同时对风能进行合理的开发。在河北的投资中仅有一个县城就引来了十余家的企业希望在这里投资。江苏也是我国风能比较富裕的城市,目前也已有很多企业打算入驻江苏,在这里发展风能。 除了利用优越的自然优势,企业也要注重自身技能的发展,提升自己的技术,利用技术更新将风能更好的利用。中国除了在风能上有所发展,在氢能源上的发展也是十分的迅速,我国对氢能源的开发最早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现在已经可以在多方面提取氢能源,并且做到合理处理与利用氢能源,如果氢能得到开发后,影响最大的便是我国的汽车产业。风能与氢能源的发展,更是我国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3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局限

2018年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2018年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目录 一、新能源汽车:全球周期明确向上,格局渐定首选龙头................................. - 7 - 1、政策引导弱化,市场驱动来临 .......................................................................... - 8 - 2、整车提前放量,启动“跨期行情”,消费升级驱动成长 ................................. - 14 - 3、中游环节新格局,龙头突围真成长 ................................................................ - 26 - 4、电机电控跟随整车放量,车型升级提升热管理需求..................................... - 48 - 5、投资建议:挖掘主流供应,优选行业龙头..................................................... - 55 - 二、新能源发电:技术助力冲刺平价,精益制造利好龙头............................... - 57 - 1、风电:周期反转获验证,新周期新起点 .................................................... - 57 - 2、光伏:提效降本主旋律,平价上网曙光已现............................................. - 72 - 三、工业控制:行业复苏本土崛起,配置时点在当下....................................... - 82 - 1、工控行业与宏观经济高度相关,先行指标进入上行通道......................... - 82 - 2、OEM市场加速崛起,行业向上拐点确立................................................... - 83 - 3、中国制造转型升级,自动化渗透率日渐提升............................................. - 86 - 4、投资建议:向上周期明确,拥抱行业龙头................................................. - 91 - 四、电力设备:寻找行业结构性机会 .................................................................. - 92 - 1、市场展望:历史估值底部,配网自动化投资冲刺..................................... - 92 - 2、改革回顾:改革与转型成新方向,“双改”落地低于预期 ....................... - 102 - 3、改革展望:18年或有性突破,新商业模式应运而生.............................. - 103 - 4、投资建议:结构变化中寻找机会 .............................................................. - 105 - 五、新兴产业:电池回收步入正轨,储能经济性进一步增强......................... - 107 - 1、需求拉动动力电池回收,技术障碍已经解决........................................... - 107 - 2、梯次利用储能先行,退役电池能满足储能需求....................................... - 110 - 3、投资建议 ...................................................................................................... - 112 - 图1、电动汽车行业发展趋势 ................................................................................ - 7 -图2、核心零部件投资逻辑 .................................................................................... - 8 -图3、企业平均燃料消耗积分实施细则 .............................................................. - 12 -图4、2017主流车企CAFC积分(万)............................................................. - 12 -图5、企业新能源积分实施细则 .......................................................................... - 13 -图6、2017主流车企NEV积分(万) ............................................................... - 13 -图7、未来电动乘用车行业变化趋势总结 .......................................................... - 15 -图8、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正在迈入以消费升级为核心驱动力的阶段....... - 15 -图9、国内电动乘用车自发性需求快速扩张 ...................................................... - 16 -图10、新能源乘用车月度销量(辆)及同比增速.............................................. - 16 -图11、2018年1-4月纯电动乘用车销量(辆) ................................................. - 17 -图12、2018年1-4月纯电动乘用车销量车型结构(%).................................. - 17 -图13、2018年1-4月插电式混动销量(辆) ..................................................... - 17 -图14、2018年1-4月插电式混动销量车型结构(%)...................................... - 17 -图15、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增速(万辆)预测.............................................. - 17 -图16、外资车企迈入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加快...................................................... - 19 -图17、自主新能源品牌加快布局 ......................................................................... - 19 -图18、海外主流车企新能源规划 ......................................................................... - 20 -图19、城市物流车电动化发展逻辑 ..................................................................... - 20 -图20、2018年1-4月新能源物流车销量(辆)及同比增速 ............................. - 21 -图21、新能源客车行业产业集中度提升逻辑...................................................... - 24 -图22、2018年1-4月新能源客车销量(辆)及同比增速 ................................. - 24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