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色彩学

色彩学

色彩学
色彩学

《色彩学》

学院:矿业工程学院

姓名:永生

班级:采矿08-4

学号:0710100438

谈近代色彩学说的应用与现代色彩教学

内容摘要:17世纪,牛顿把太阳的光线从隙缝引进暗室,用棱镜分解出光谱后,色彩科学的研究和学说的建立迎来了革命性的发展。光学试验的发展给色彩研究的应用带来了更多的启示,高校色彩教学应走在色彩科学的普及、利用和开发的前面。

关键词:色彩学说色彩应用色彩教学

一、近代色彩学说

人类对色彩的感知与人类自身的历史一样漫长。在牛顿前,中国古人已经将色彩依五行学说分为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称作五色。据说,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也有关于色彩的论述。但那时对色彩的研究无论国内国外都仅限于哲学范畴。17世纪,牛顿把太阳的光线,用棱镜分解出光谱后,色彩科学的研究、学说的建立才迎来革命性的发展。

1.光谱学说

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把无色的太阳光从隙缝引进暗室,在通道上放置棱镜,光通过棱镜产生折射。当折射的光碰到白色幕布时,在那里显现出如雨后彩虹一样美丽的色带,色带以红、橙、黄、绿、青、蓝、紫的秩序排列着,这条色带被命名为光谱。

牛顿以前的学者,认为白色是最简单的光线,牛顿把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这种被分解过的色光,即使再一次通过棱镜也不会再分解为其他的色光。光谱中不能再分解的色光叫单色光。被分解过的色光让它们再经过一个顶角较大的倒置棱镜,结果这些色光重新复合成白光。

通过实验,牛顿证实了白光是由七种不同的色光复合而成。含有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光线称为全色光,白光是全色光。自然界之所以绚丽多彩,就是因为有了全色光的照射。

2.三色学说

在牛顿发表“光学试验”一百多年之后,英国医师和物理学家托马斯·杨,于1801年创建了色觉三色理论。托马斯·杨认为,色彩感觉依赖于视网膜本身物质的固有特性。他认为在视网膜的所有位置上都同时存在三种,分别是红色、绿色、蓝色形成共振的粒子。当接受光照后,粒子分别按各自固有的共振曲线共振,并分别经三种神经纤维将各自的振动值传给大脑中枢形成色觉。多少年来,笔者一直为色光三基色、色料三原色能混合出丰富的色彩,而它们本身不能由混合得到而困惑。“三色理论”是否解释了一些此类问题,色彩的奥秘还需要我们孜孜不倦的探索。

3.电磁学说

托马斯·杨创建色觉三色理论30年之后,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1831—1879)诞生了,这位“经典电磁理论的奠基人”,揭示了光的电磁本质,证明了电磁波的速度等于光速;光和电磁波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光是一定波长的

电磁波。我们每天都在和色彩打交道,有光就有色,有光就有电磁波,那么有色彩就有电磁波存在的说法,应该是合理的。我们现代人使用色彩就应该考虑到色彩(电磁波)对人的利弊。

4.拮抗色(对立颜色)学说

德国心理、物理学家埃瓦尔德·赫林。1878年提出了拮抗色即对立颜色学说。这种理论假设有6种独立的原色,即红、黄、绿、蓝、白、黑色,它们分别组成三对:红和绿、黄和蓝、黑和白拮抗色机制。因为彼此在感知上不相容,不存在带绿的红色,也不存在带蓝的黄色,赫林的拮抗色(对立颜色)理论解释了三色理论无法解释的某些色觉现象,如补色现象。

二、色彩构成之旅——从传统绘画到现代设计艺术

自17世纪牛顿创立光色理论伊始,印象派首开采用鲜明的色彩和笔触进行户外写生之先河,大胆抛弃传统古典绘画的棕褐色调,注重客观再现光、影与色的变换,使画面充满了光色的律动;以修拉为代表的新印象派发明了新的表现形式方法“点彩画法”;后印象派艺术家逐渐发展到全凭思想和直觉进行表现;现代热抽象绘画的始祖康定斯基让色彩不再依附于任何具体的物象而独具价值;以致完全理性抽象探索色彩表现形式的冷抽象派代表蒙特里安,只用三原色构成画面,色彩终于从绘画要素中完全独立出来,极大地推动了现代绘画和现代设计艺术的色彩理论及设计应用的发展。色彩教学体系始现于1919年德国魏玛包豪斯设计学院,后由日本发展为“色彩构成”科目,其目的是理性研究色彩规律,并创造性的加以运用。

包豪斯明确强调色彩认识是“感知的教育”,强调一切从零开始,用一种新的眼光来观察世界和研究色彩规律,并创造性加以运用,其理念给世界现代设计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虽然色彩构成是我国诸多艺术和设计院校早已开设的设计基础课程,但对色彩构成这门课程的特点和内涵缺乏清晰的认识,片面重视技能训练和抽象几何构成趣味,用艺术的风格、形式代替艺术教育的目的本身,不仅使艺术的形式语言在理解上受到歪曲,也导致艺术基础教育本身的混乱和僵化,已严重制约着我国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

三、从感性到理性——“看见的不重要”

目前,指导我国艺术院校色彩训练的基础理论多是印象主义色彩理论,学生训练以自然光色为准则去再现现实中的光色关系。而色彩构成的首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突破固定光线、固有色等概念法则的束缚——看见的不重要,理性研究色彩,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转变,加强对色彩规律的认识理解,同时重视从传统民族色彩和大师的优秀作品中吸纳成功的经验和方法。

色彩提取练习不失为提高理性认识的一种好方法,将自然色彩的美与设计色彩的应用相融合,从适当的客观色彩过渡到主观色彩构成,从感性转向理性的色彩思考,挖掘自己对色彩的整体感觉和个人主观意向,进而培养学生新的色彩观察和思维方式,掌握色彩组织的规律和方法。

四、从理性到感性——创造性思维的解放

从理性到感性是色彩构成的第二个转变,色彩构成就是让学生发现和探索一种用色彩语言表达个人情感的方式,将理性认识转化为设计运用,是理性指导下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解放。

让学生实现从色彩写生(仿照物体)过渡到使用主观色彩进行创作的自觉,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极大的解放——太阳可以是绿色,闪电可以是红色等。主题性的色彩构成训练是探索色彩表现力的重要基础,也是如何灵活地、创造性地处理色彩规律的关键。在色彩基础教学中,可以将色彩与音乐旋律、情绪心境、四季交替、生死轮回等抽象事件联系起来,把主题性设计意念引入到色彩构成中,转换学生色彩思维惯性,提高学生对色彩的理性思考以及色彩创新表现能力,色彩的秩序、空间、肌理、韵律、进退、冷暖等都消隐于色彩的直觉表现中。

五、作业的设计——舍本逐末的训练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将感性体验和理性思考相结合的具有系统性和条理性的作业设计,有助于学生对色彩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色彩修养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能训练学生的表达技能。传统教学由于长期片面强调技能训练,使学生将大量时间投入到制作环节,误导学生以技能为中心、以表现为目的,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训练方式。色彩构成作业的设计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感性训练

作业的过程是学生对色彩理论知识的运用,也是对色彩理性思考下的感性运用,加强学生对色彩的直觉体验训练格外重要。构成作业在正式制作之前,数张小色卡(5厘米见方)的制作就显得非常重要(类似于色彩写生的小色稿),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小色卡的练习可以提高学生对色彩的直观感受能力和色彩构成意识,同时有意识削弱色彩所依附的形体对感知的干扰(图形骨架可以是具象的变形,也可以是抽象的随意分块)。

六、近代色彩应用与现代高校色彩教学

19世纪后半期,印象派绘画在法国诞生了。印象派画家是牛顿时代后色彩学说应用的先驱。先有了革命性的色彩学说才促进了印象派绘画的发展。印象派最伟大的革命是利用了反光和反光的空间混合原理。印象派绘画把短小的笔触点到画布上,利用空间混合原理产生一种富有生气的视觉混色效果。它的画面最吸引人的是绚丽的色彩和颤动的阳光。

光学试验的发展给色彩的应用带来了更多的启示。用众多的光电组成原理制作成大型霓虹灯;利用高频头、显像管吸收色彩信号和还原色彩,制成彩色电视机;彩屏电脑遵循光点的原理不断地推陈出新,影响我们的生活。

近代提出的形态、色彩的运用须符合人的内心要求的观点,影响了设计之风潮。对此,笔者深有体会。2003年笔者在广州乘地铁,因听不懂广东话,又看不到外面车站站台名,怕坐过站而非常紧张。当时就想如果每个站台的空间环境用一种色调来进行设计,当列车刚进站还没停下来的时候,从车窗就非常容易地看到列车外面站台色彩环境,通过色彩环境就知道自己要下车的地方,这样将会给不懂汉语和粤语的国内外乘客,及听不到声音的聋哑乘客带来很大的方便。

电脑的应用和普及,对色彩科学的影响也是必然的,是不可阻挡的。有人说社会文明的标志有三:一是轮子的出现,二是蒸汽机的发明,三是电脑的诞生。每一个文明都给人类原来的生存状态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改变。电脑的诞生使现代人的生活进入数字化的生活状态。数字色彩的实践和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如电脑辅助设计,扫描仪、彩色打印机、数码相机、数码录像机的使用等。可是我国高等艺术院校色彩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材还停留在“色彩构成”上。学校开设

的电脑软件课程,也只是讲讲简单的操作而已。很多人只知道与颜料相关的“色彩学”,不知道与色光相关的“色度学”,不了解色度图和比色料色彩更为宽阔的色彩空间,甚至提及数字色彩,就要承受故弄玄虚之嫌。色彩科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色彩科学的普及、利用和开发,高校色彩教学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色彩教学应走在色彩科学的普及、利用和开发的前面,现代社会需要的是一技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改变色彩教学现状要思考几个具体问题:其一,教师的知识结构应该是博大精深,也只有博大才能精深,有博大做基础,精深才有可能;其二,教师不但要精深本专业,还要研究相关学科的发展,关心学科发展与社会应用问题;其三,教学管理部门要组织专家学者编写教学大纲,支持鼓励相关人员编写新内容的教材,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这些工作做到实处,高等艺术院校的色彩教学现状才有望得到改变。

设计人员必备:颜色学与配色学

1 ```设计人员必备:颜色学与配色学`` 颜色学与配色学 颜色学基础 1、颜色的基本概念 1.1什么是颜色 定义:颜色是光作用于物体上面,物体选择性吸收后,剩余的光反射到人眼,人眼视觉神经受到这一定波长和强度的可见光刺激而引起的心理反映。 人眼所能感受到的光(电磁波称为可见光——visual light) Newten证明白光由所有可见光谱色构成,见图,所有可见光的波长及范围见表1。 颜色波长,nm 范围,nm 颜色波长,nm 范围,nm 红 700 640-750 绿 510 480-550 橙 620 600-640 蓝 470 450-480 黄 580 550-600 紫 420 400-450 1.2颜色的产生 物体颜色就是它对照射它的光进行选择性吸收后,所反射或透射的光的颜色。一般呈现颜色的物体都是非发光物体,非发光物体产生颜色有三个要素,即发光的物体(光源),反射或吸收光的物体(非发光物体),以及观察者(人眼)。其中非发光体包括自然界中绝大部分物体,也包括油漆、油墨等涂料。非发光体呈现颜色的三要素。光源观察者 颜色 物体 不同颜色物体对光选择性吸收后,其反射或投射的可见光在可见光全波长范围内。 -光源 光源可以用它的光谱功率分布(spectral dfficaly distribution)来表示。为了统一颜色标准,国际照明委员会,规定了四个标准照明体(Illuminat)。他们的光谱、功率分布见个图3。 A:标准照明体A代表标准色温为2856K完全辐射体的光,近似钨丝灯光。 B:标准照明体B代表标准色温为4874K直射阳光,相当于平均中午阳光。 C:标准照明体C代表标准色温为6774K平均日光,近似于阴天天空的日光。 D65:标准照明体D65代表标准色温为6504K的日光时期。 色温(colour temperature):一个光源的色温是黑体(Blackbody)发出与光源相同光谱时黑体所应具有的温度。 非发光物体呈色:物体在一定光照射下产生透射、吸收和反射由其光学特性所决定,常用波长—反射系数曲线表示。 观察者:通常为眼睛+大脑(Eye+Brain),人眼的视网膜上的杆状细胞对光的亮度很敏感,感受光的亮度,而锥型细胞则对光的颜色很敏感,感受光的颜色,人眼视网膜上有三种锥型纤维细胞,分别对红、绿、蓝光敏感,人眼所看到的任一颜色,都是光引起这三种锥形细胞一定程度的兴奋所合成的。见图5 眼睛对光的敏感性依赖于光的波长,在在可见光全波长范围内中555nm(黄绿光)最大。而其他光电管的光敏感特性与眼睛差别很大,见图6 眼睛看到物体的全过程见图7,一个物体颜色的呈现,首先得有光源,光照射到物体的表面,部分分子吸收光波中某一特定波长(颜色)的光得到的能量,引起分子跃进迁,使物体呈现被吸收的波长颜色的补色。 某一特定物质,其分子跃进的能量与其能级相关,因而某一特定物质吸收的能量级特定的,颜色也是特定的。 条件配色(Metamerism) 定义:两表面的颜色在一组观察条件下相似,而在另一观察条件下不同的现象,称为条件配色,配色一对样品反射曲线见图8。 常见的配色条件有:不同的照明体(四种标准照明体见图3)、不同的观察者、不同的物体面积大小,不同的视觉。 1.3颜色的三原性:色调(Hue):是颜色之间区别的特性,由色光的主波长决定。明度(Lightless): 人眼对颜色明暗程度的感觉。彩度(Chroma):颜色纯度的感觉,故又称“饱和度”。

第七讲:色彩学基础知识讲解学习

色彩学基础知识 有时候,观察我们拍完的照片,会发现,整体色调和我们看见的不一样,可能有点偏红,或者偏蓝,或者偏其他色彩,这是为什么呢? 色不同,其实是光在作怪。 光与色 摄影作品主要是借助光完成的,没有光就没有摄影。我们能看到被摄体及被摄体的颜色,就是光的作用。或者说,只有被摄体使人眼有光感时,才能使人眼有色觉。有光有色,无光无色,在漆黑一片的屋子里,根本谈不上看到被摄体的形状和颜色。物体有两种,一种为发光体;一种为不发光体。我们所讲的多是不发光体,发光体极特殊,对摄影作用不大,故不在论述之中。 光分为两种,一种为可见光;一种为不可见光。通常情况下,我们看到的光一般为白色,实际上光不是单纯的白光,而是一种混合光。当日光通过三棱镜时,才能分解成一系列色光,这也称为色散现象。日光分解后大部分光人眼看不见,人眼能看到的只是极少一部分。凡是人眼看不到的光,就称为不可见光,凡是人眼能看到的光,就称为可见光。

可见光谱的色光有七种: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些可见光都是按照不同的波长排列的。也可以说,光是按波长辐射的一种电磁能,就如水的波纹一样,是波浪式进行的。日光辐射的电磁能有伽玛线、X光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等。可见光和不可见光是由光的波长决定的,光波的波长极其微小,以毫微米为单位,每一毫微米等于一毫米的百万分之一(mm/1.000.000)。人眼对波长辨别的范围,大约在380毫微米(光谱中紫色)到760毫微米(光谱中红色)。但是,当波长小于400毫微米时大于700毫微米时,人眼对这两端光的感受能力接近于零,所以把可见光谱定在400到700毫微米的波长范围内。在可见光谱中波长最长的是红色光,最短的是紫色光。其实在整个光谱中,波长为700~600毫微米的光,呈现出不同的红色;在600毫微米左右为黄色,然后为绿色;500毫微米左右为青色,最后转为蓝和紫色。在光谱中红、绿、蓝这三个色段均为主要色,也叫摄影三原色。 雨后空中出现的彩虹,把日光中所含的光谱成份显示出来,这和三棱镜分解日光中(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各种光谱成份的道理基本一样,也很好的证明了上述的观点。 客观世界中的物体具有各种各样的色彩,由于不同

色彩学原理

色 彩 學

色彩產生的要素:光源、被照射物體、眼睛、大腦 光(能量)->物體->眼睛->腦->視覺形成 1.1 光 1666年牛頓(Issac Newton 1643~1727)以三稜鏡分解太陽光, 發現其由許多不同色光諸如紅、橙、黃、綠、藍、靛 (indigo)、紫等等所組成。
圖1.1-1 牛頓 (Sir Issac Newton 1643~1727)

圖1.1-2 可見光譜 380nm以下:紫外線 (Ultraviolet) 380nm~450nm:紫 (Violet) 450nm~490nm:藍 (Blue) 490nm~560nm:綠 (Green) 560nm~590nm:黃 (Yellow) 590nm~630nm:橙 (orange) 630nm~780nm:紅 (red) 780nm以上:紅外線(Infrared) --R. W. G. Hunt, Measuring Colour, 2d, Ellis Horwood, London, p. 22, (1992). Nm: nanometer,百萬分之一公釐(a millionth of a millimeter)或 10-9 公尺。

振幅:光波之高低起伏,影響彩量。 波長:兩個振幅間之距離,影響色相。 頻率=光速/波長 (frequency=velocity/wavelength)
圖1.1-3 光波 光通過介質時其波長變短而光速(velocity)變慢,但頻率不變。 真空中之光速約為2.998X108 m/sec

色彩学

《色彩学》 结 课 论 文 学院:矿业工程学院 姓名:永生 班级:采矿08-4 学号:0710100438

谈近代色彩学说的应用与现代色彩教学 内容摘要:17世纪,牛顿把太阳的光线从隙缝引进暗室,用棱镜分解出光谱后,色彩科学的研究和学说的建立迎来了革命性的发展。光学试验的发展给色彩研究的应用带来了更多的启示,高校色彩教学应走在色彩科学的普及、利用和开发的前面。 关键词:色彩学说色彩应用色彩教学 一、近代色彩学说 人类对色彩的感知与人类自身的历史一样漫长。在牛顿前,中国古人已经将色彩依五行学说分为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称作五色。据说,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也有关于色彩的论述。但那时对色彩的研究无论国内国外都仅限于哲学范畴。17世纪,牛顿把太阳的光线,用棱镜分解出光谱后,色彩科学的研究、学说的建立才迎来革命性的发展。 1.光谱学说 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把无色的太阳光从隙缝引进暗室,在通道上放置棱镜,光通过棱镜产生折射。当折射的光碰到白色幕布时,在那里显现出如雨后彩虹一样美丽的色带,色带以红、橙、黄、绿、青、蓝、紫的秩序排列着,这条色带被命名为光谱。 牛顿以前的学者,认为白色是最简单的光线,牛顿把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这种被分解过的色光,即使再一次通过棱镜也不会再分解为其他的色光。光谱中不能再分解的色光叫单色光。被分解过的色光让它们再经过一个顶角较大的倒置棱镜,结果这些色光重新复合成白光。 通过实验,牛顿证实了白光是由七种不同的色光复合而成。含有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光线称为全色光,白光是全色光。自然界之所以绚丽多彩,就是因为有了全色光的照射。 2.三色学说 在牛顿发表“光学试验”一百多年之后,英国医师和物理学家托马斯·杨,于1801年创建了色觉三色理论。托马斯·杨认为,色彩感觉依赖于视网膜本身物质的固有特性。他认为在视网膜的所有位置上都同时存在三种,分别是红色、绿色、蓝色形成共振的粒子。当接受光照后,粒子分别按各自固有的共振曲线共振,并分别经三种神经纤维将各自的振动值传给大脑中枢形成色觉。多少年来,笔者一直为色光三基色、色料三原色能混合出丰富的色彩,而它们本身不能由混合得到而困惑。“三色理论”是否解释了一些此类问题,色彩的奥秘还需要我们孜孜不倦的探索。 3.电磁学说 托马斯·杨创建色觉三色理论30年之后,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1831—1879)诞生了,这位“经典电磁理论的奠基人”,揭示了光的电磁本质,证明了电磁波的速度等于光速;光和电磁波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光是一定波长的

色彩学专业名词术语

色彩设计 用于草图或模型阶段的配色计划。是商业设计中最有表现效果的一种。因看到物品时首先映入眼睛的是色彩,之后才是形,故色彩在设计中至为重要。 须特别注意: 一、印刷技术和印刷方法; 二、关于流行色的考虑; 三、色彩所具有的特性 四、根据商品的对象、年龄、性别而产生的好恶条件; 五、表现商品特性的色彩; 六、依靠照明的配色; 七、根据陈列效果的配色; 八、根据广告效果的配色。 颜色代码表网站,有助于颜色对比 https://www.doczj.com/doc/1e15155829.html,/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69 https://www.doczj.com/doc/1e15155829.html,/shejixinshang/donghua/Index.html 色彩计划 指在商业、工业或生活方面,以发挥色彩的功能效果为目的而有计划地运用色彩。对象包括展览、包装、工厂、车辆、产品、服务性行业、广告、彩色电视、印刷品、排版、服装、住宅、室内、伪装等,范围很广。 色彩调节 指对建筑、交通工具、设备、机械、器物等外表作色彩装饰,利用色彩所具有的心理、生理、物理的功能和性质,改善人的生活、工作气氛、环境等以提高其效率。可分为环境色和安全色两类。前者如墙壁使用冷色系的淡蓝绿色或暖色系的象牙色等能使眼睛休息的色彩;天花板用极淡色或白色;护墙板用与上壁同色相但稍暗的色。后者如黄色表示警戒,加入黑色条纹表示碰撞、绊倒、砸落危险的场所。橙色表示危险物;绿色表示救护品;蓝色表示修理品等;红色表示防火用具;白色用来表示通路和整顿等。 色彩感情 人们看到色彩时的心理效果。即某个色对观看者所引起的情绪变化。由于色的特性,及观看者存在着某种共同的心理状态,所以色彩感情具有一般的倾向;一、冷暖感。有引起兴奋的兴奋色,即积极的色彩;有具稳静作用的沉静色,即消极的色彩。前者包括红、紫、橙、黄、黄绿等暖色,后者包括蓝绿、蓝、蓝紫等冷色。二、轻重感。淡黄和紫、黄绿和紫蓝相对立,前者都比后者感到轻;一般明度高的色比明度低的色轻。三、华丽、朴素感。彩度越高越华丽,彩度越低越朴素。四、软硬感。含有白、灰的色彩伴随着联想,看到色后各种观念和情绪将浮现出来。一般倾向表示如下: 红热情、危险、革命橙温和、嫉妒、嫌恶黄光明、希望、活动 绿平和、安全、新鲜蓝悠久、平静、理智紫优雅、高贵、不安 白洁白、神圣、不吉灰平凡、阴郁、恐怖黑严肃、死亡、刚健 由于联想被社会所固定化,就具备了象征性。上表右侧词义联想往往用左侧的色彩来象征。 色彩视认度 色彩在一定环境中被辨认的程度。可清晰辨认画在地色上的图形,称为“视认度高”。反之,看不清楚时叫“视认度低”。这取决于图形和地色之间色相明度、彩度差的大小。图形和地色的差别愈大,视认度愈高。据实验结果,色彩视认度的顺序如下:黑地黄图;黄地黑图;黄地蓝图;蓝地白图;黑地白图;蓝

色彩基本知识教案

《色彩基本知识》 一.授课班级:基础班 二.学科:美术 三.课题《色彩基本知识》 四.课时:2课时 五.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与懂得色彩主生的基本条件以及绘画用色的基本知识,并尝试运用这些知识。 六.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色彩三要素及同种色、类似色、固有色、条件色与色性的理解。 2、教学难点:类似色、对比色的组合调配。 七.课的类型:讲授课 八.教学方法:讲述法、引导法、图片展示法、启发法、练习法相结合 九.教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色卡,类似色与对比色的范围,示范用的水粉纸若干张,水粉画工具材料。 学生准备:教材 十.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应该都看过一些黑白电影或是黑白电视节目,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只有黑、白、灰的世界里,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请一两个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所以说色彩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不是单调的。那么,人为什么能看见颜色呢?光进入视觉的三种形式:1.光源光(自然光、人造光)2.透射光3.反射光当光线照射到物体上时,通过物体的吸收、反射或穿透作用,反射回来的色光作用于人的视觉,便产生了某种色彩的感觉。色彩的产生是光对人的视觉和大脑发生作用的结果,是一种是直觉。 (二)颜色 色彩范畴:色彩分为无彩色和有彩色两大范畴 无彩色:黑、白、灰色。

有彩色:红、黄、蓝等含彩的色。 我们在画色彩的时候,什么颜色是必不可少的呢? 1、三原色 不能用其它颜色混合而成的色彩叫原色。用原色却可以混出其它色彩!(不是全部)。 原色包含两个系统:光的三原色和和色料或颜料的三原色! (1)色的三原色:朱红光,翠绿光,蓝紫光。 (2)色料的三原色:紫红,柠檬黄,天蓝! 在一张画里面,同一种颜色不同距离的物体我们证明体现呢? 2、间色 又叫"二次色"。它是由三原色调配出来的颜色,是由2种原色调配出来的。红与黄调配出橙色;黄与蓝调配出绿色;红与蓝调配出紫色,橙、绿、紫三种颜色又叫"三间色"。在调配时,由于原色在份量多少上有所不同,所以能产生丰富的间色变化 3、复色 也叫"复合色"。复色是由原色与间色相调或由间色与间色相调而成的"三次色",复色是的纯度最低,含灰色成份。复色包括了除原色和间色以外的所有颜色 一个物体由于受到光的影响,暗面我们一个怎么体现呢? 4、补色 是广义上的对比色。在色环上划直径,正好相对(即距离最远)的两种色彩互为补色。如:红色是绿色的补色;橙色是蓝色的补色;黄色是紫色的补色。补色的运用可以造成最强烈的对比 (三)色彩的三要素 1、色相 色相是色彩的相貌,即是区别色彩种类的名称!不同的波长给人不同的色彩感受!红、橙、黄、绿、蓝、紫色每个字代表一个具体的色相!注意:色相是由波长决定的,所以比如粉红色,暗红色,灰红色是同一色相(都是红色相)只是彼此明度和纯度不同而已! 色相可以分为高纯度,中纯度,低纯度,高明度,中明度,低明度! 2、明度 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明度是全部色彩都具有的属性,最适合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色彩学

ANSI Standard 的演進 ?目前最新版本ANSI 1997 ?演進的過程1990、1992、1996 、1997四版?演進過程中的轉變 –均勻度從9點量測演進成13點量測 –色度座標表示從(x , y) → (u` , v`) –加色差表示法[(u 0, v 0)為標準量測值] –加色彩深度表示8bit drivers , 16.8M colors 2 020)v `v ()u `u (`v `u -+-=?

?綠色量測點,為9點量測法 ?再加邊緣紅色4點,為13點量測法?ANSI 1997 的均勻度對四個角更嚴格規範

?分別量測16 點的照度值 %100?=黑場照度平均值 白場照度平均值對比度

?以中心點量測色座標,標示如下: White : u`= v`= Red : u`=v`= Green : u`=v`= Blue : u`= v`= 中心點 量測

色彩光學(Chromatic Optics) ?色彩光學:結合色彩量測與非成像光學的科學?色彩工學(Colorimetry): –CIE 標準色度學 –分光光譜學(Spectrophotometry) –濃度學(Densitometry) –彩色複製學(Color reproduction) –色彩印刷學(Color printing) –色彩管理系統(CMS system) ?非成像光學:液晶投影機的光學系統 –燈源光譜函數 –分合光系統

Non-image Optics ?Photometry and radiometry ?Luminous distribution curve ?Light source and lamp type ?Light collective components (reflector)?Optical components (integrator, Prism, color filter)?Etendue ?Matching projection lens to illumination path ?System F/# number ?Light valve and system gray scale ?Color render

色彩学考试复习

1、颜色视觉的产生过程如何?形成色觉的四要素是什么?答:(1)光源(包括自然光与人工光源)发出的光照在物体表面;(2)物体对光选择性地吸收,反射或透射之后作用于人眼;(3)人眼内视细胞将光刺激转换为神经冲动由视神经传入大脑,由大脑判断出该物体的颜色。色觉产生的四要素是光源、物体、眼睛、大脑。2.色彩管理学的三个步骤?答:a校准:为了保证色彩信息传递过程中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可持续性要求对输入设备、显示设备、输出设备进行校准,以保证它们处于标准工作状态b特性化:所有的设备都校准后,将设备的特性记录下来的操作过程就是特性化过程。彩桌色面系统中的每一种设备都具有其自身的色彩特性,为了实现准确的色彩空间转换和匹配,必须对设备进行特性化c色域转换(色彩传递):这是将图像色彩从一种设备的色域数据转换为另一设备色域数据的过程。通过色彩管理软件(俗称RTP软件),色域转换可通过手动或自动方式实现。在不同设备的色域之间进行转换,通常被称为色域映射。3.颜色混合的基本规律?答:分为加色法和减色法两类。加色法的颜色混合又称为色光混合。减色法的颜色混合是指颜料的混合。三条基本规律 补色律:凡两个以适当比例相混合产生白色的颜色光是互补色。例如,红色和浅青绿色、橙黄色

和青色、黄色和蓝色、绿色和紫色等,都是一对对互补色。 间色律:在混合两种非补色时,会产生一种新的介于他们之间的中间色。例如红与黄混合产生橙色,蓝与红混合产生紫色。中间色的色调偏于较多的一色,饱和度决定于二色在光谱轨迹中的位置,越近则越饱和。 代替律:如果颜色A+颜色B=颜色C,若没有颜色B,而颜色X+颜色Y=颜色B。那么 A+(X+Y)=C。说明每一种被混合的颜色本身也可以由其它颜色混合结果而获得。例如,如黄和蓝相混合时,黄色可以由红加绿来代替,因“红十绿=黄”。 色光的混合规律:红、绿、蓝(蓝紫)是加色混合的色光三原色。加色混合可得出红光+绿光=黄光;红光+蓝紫光=品红光;蓝紫光+绿光=青光;红光+绿光+蓝紫光=白光。 色彩的三属性是指色彩具有的色相、明度、纯度三种性质 色相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在色彩的三种属性中色相被用来区分颜色,根据光的不同波长,色彩具有红色、黄色或绿色等性质,这被称之为色相。黑白没有色相,为中性。

印刷色彩学考题1 答案

第一题填空题(共20分,每题1分) 1、色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色料的三原色______、______和______。 2、若两颜色互为补色,对色光而言,是指两颜色等量混合后呈_______色,对色料而言,是指两颜色等量混合后呈_______色。 3、形成色觉的三个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功能正常的视觉器官及大脑。 4、颜色视觉理论的三种学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同的光源具有不同的光谱功率分布曲线,按其发射色光波长的特性可分为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二种光谱的组合。 6、常用的颜色空间有多种,其中用于描述显示器的是_____________,描述印刷油墨的是_____________,与设备无关且常用于颜色空间转换内部模式的是________________。 7、网点加网的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种。 第二题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彩色物体之所以呈现其缤纷的色彩是因物体对光的选择性的吸收 B)消色物体呈色的原因是物体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C)明度也称为彩度 D)黑色和白色称为消色 2、下图中理想滤色片滤光不正确的是()

3、按照色彩的系统命名法,下列命名正确的是() A)带红的青色B)带黄的深黄色 C)灰色带青色D)带黄的浅红色 4、按孟塞尔颜色标定法,对颜色5Y9/14,下述解释正确的是() A)色调为5,明度为Y9,饱和度为14 B)色调为5Y,明度为9,饱和度为14 C)色调为5Y,饱和度为9,明度为14 D)明度为5,色调为Y9,饱和度为14 5、下述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透射密度表征照相底片的透光的程度及色调值 B)反射密度表示不透明图像的色调值,表明了一个色调比另一个色调亮还是暗C)如果黄、品红、青油墨的密度值相等,说明所测量的区域为灰色 D)要测量品红油墨的密度,用红颜色的滤色片 第三题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色彩三要素:

色彩学基本知识

第三十五讲色彩学基本知识 一、核心概念 (一)色彩三属性 1.色别,色别也叫色相,是各种色彩的名称和相貌,如红、绿、蓝、青、品、黄。 2.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各种纯正的色彩相互比较所产生的明暗差别。二是某一种色彩受到强弱不同的光线照射,其本身产生的明暗变化,也表现出明度的不同。 3.饱和度,是指色彩的纯度。以阳光的光谱色为标准,越接近光谱色,色彩饱和度越高。 (二)原色 原色是指不能透过其他颜色的混合调配而得出的“基本色”。以不同比例将原色混合,可以产生出其他的新颜色。一般来说叠加型的三原色是红色、绿色、蓝色;而消减型的三原色是品红色、黄色、青色。摄影专业所讲的光的三原色分别是红色、绿色、蓝色。美术或印刷专业所讲的颜料的三原色分别是红色、黄色、青色。 (三)补色 两种混合后呈白光的色光,或颜料色混合呈消色的成对色均互为补色。任何两种原色光混合,得二次色,二次色是与原色互补的。色光中的红与青,黄与蓝,绿与品红;颜料色中的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等均互为补色。 (四)消色 所谓的消色就是指黑、白、灰,黑、白、灰的物体对光源的光谱成分不是有选择地吸收与反射,而是等量吸收和等量反射各种光谱成分,这些物体看上去便不是彩色的。 二、案例分析 图35-1 《三原色光图例》 在这个图例中,从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三原色的加色效果,以及色光之间的互补关系。红+绿=黄;红+蓝=品红;绿+蓝=青。红和青互补;绿和品红互补;蓝和黄互补。

三、习题 1. 什么是色彩三属性? 2. 什么是原色?光的三原色、绘画颜料三原色分别是什么? 3. 什么是补色?补色原理在摄影创作中有何作用? 4. 什么是消色?消色在色彩运用中有何独特作用? 图35-2 《当色彩遇到光影》 Margherita(意大利 }摄 现居意大利的摄影师Margherita 受到抽象画艺术家康丁斯基(Kandinskij)的影响,拍摄下生活中的“好色”瞬间,将摄影里色彩与光影的组合发挥到极致。这样的色彩搭配很有特点。 图35-3 《丧礼》 Kieran Doherty 摄 2010年2月18日,在英国南部地区Wootton Bassett ,一个小女孩和其他哀悼者一起目送在阿富汗赫耳曼德省牺牲的英国士兵灵柩。黑色的背景,衬托着孩子的脸、大人的手、手中的红花都显得特别鲜明。

色彩学在印刷中的具体应用

色彩学在印刷中的具体应用 1.利用色彩学制作印刷色谱 在整个彩色复制过程中,经历了色彩分析、色彩传递、色彩组合三个过程。每一过程中色彩变化控制的正确与否都直接关系到印刷品的最终质量,所以就需要一种颜色标准即印刷色谱来规范印刷过程中的各种色相。印刷色谱是利用三原色黄、品红、青及黑色,按不同比例或网点成数混合、叠压起来,组成一本各种颜色图样的图册,供人们在设计、原样复制、油墨调配等方面查用。 四色色谱是采用黄、品红、青、黑四色油墨,以不同的网点面积百分率(一般仅选用0、10%、20%、30%、40%、50%、60%、70%、80%、90%、100%十一个网点级别,也可按5%等分的网点级别)套印叠合,并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组成,它对电子分色、打样和印刷各工序都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作用。印刷中的专色则是一种已经混合好的彩色油墨,与Y、M、C、K没有直接关系的颜色,于是首先定义了一套标准原色油墨,按照不同的混合比例产生各种各样的颜色色样,每一个色样都标有表示原色混合比例的标量,以便人们用三原色油墨调合出各种颜色的专色。这就是专色色谱。 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美国彩通公司的Pantone配色色谱。但印刷色谱是用色料表示颜色,它的制作通常要受到油墨、纸张、印刷工艺及设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印刷单位应根据本厂使用的原材料、生产工艺、设备条件等制作自已专用的印刷色谱。 2.利用色彩学测量颜色与色差 彩色印刷中的颜色测量大致可以分为:对比目测法、密度测量法和色度测量法三种。 印刷过程中采用对比目测法测量颜色,主要是靠有经验的操作者对原稿、信号条、印张的颜色用对比目测的方法参照标准彩色率进行评价。由于受到观测者自身

美术色彩基础知识教案

美术色彩基础知识教案 结合小学美术人美版教材安排,笔者选择了《红色的画》、《黄色和蓝色的画》这两课作为三年级美术色彩基础知识课的起点。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学生认知特点,笔者希望学生通过这两课的学习,认识三原色,并感受红色带给人热烈、喜庆、欢快的美感,黄色带给人明亮、温馨的感觉,蓝色带给人凉爽、清静的感觉。 游戏激发课堂活力在《红色的画》一课伊始,笔者设计了故事导入。师:这个世界没有颜色会如何呢?生:小鸟找不到家了;不能画带颜色的画了;分不清早上和晚上了。师:颜色对我们有什么作用?生:颜色对我们很重要,我们生活中不能没有颜色。师:你能说出几种认识的颜色吗?在这么多的颜色中,有哪三种颜色是其他颜色无法调配出来的?生:红、黄、蓝。师:这三种颜色,人们又把它们称为三原色。以提问导入新课,一方面符合儿童的好奇心理,激发兴趣;另一方面也引导学生认识到色彩的重要性,从而加强对学习内容的重视。笔者在《黄色和蓝色的画》一课的教学时,也设计了一个变色游戏。师:(展示学生作品)上节课同学们画了《红色的画》,调出了各种各样的红色,作品非常丰富。这些作品给人们什么样的感觉?生:喜庆、热烈、欢快……师:如果这幅画换一些颜色呢?同学们还能感觉到欢快、喜庆的气氛吗?(课件演示换成蓝色的画)生:感觉冷清了。师:再换一些颜色,感觉如何?(课件演示换成黄色的画)生:比蓝色好点,但还是不如红色的喜庆。师:(揭题)同样一幅画,用不同的颜色,竟然能给我们产生不同的感觉。这就是色彩的奇妙之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色和蓝色的画。(板书课题)利用学生的作品进行游戏,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色彩的变化,也给学生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促使其对接下来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兴趣。直观欣赏,培养审美情趣在教学中,笔者安排了多次欣赏。欣赏的内容有视频,也有图画。有画家的作品,也有同龄儿童的习作……第一次,笔者请学生欣赏了一段过年时的视频,通过直观的画面让学生亲自感受红色所带来的美感,使其瞬间融入到热烈的氛围中,

色彩学在印刷中的具体应用

的印品复制工作中还是被广泛应用的。 密度测量法是采用光学密度值对颜色的阶调和色值进行测量的方法。在彩色印刷过程中,密度值能很好地反映三原色油墨的比例关系和叠加性能,且检测设备简单,故被广泛应用。但采用光学密度作为印刷过程的监控和测量手段,只能从控制条上获得各单色油墨量的大小,并不能直接从图像中取得颜色误差的信息,这样就难与印刷客户交流,也不便对色彩再现进行精确控制,故密度测量只是一种间接的颜色测量方法。 色度测量法是根据色度学原理,以印刷图像重要部位的颜色作为监控点,直接测取颜色的三刺激值,获取颜色色度信息的测色方法。该方法可准确表达标准样张与被测样张的色差与所需的接近量,不必另加检标或控制条。但目前未得到推广和普及,主要因该仪器价格高昂,对使用人员有较高的色彩理论要求。我公司作为一家大型烟标印制企业,绝大部分产品都涉及到专色印刷,由于很好地采用色度测量控制色差,几年来很少在颜色上被客户投诉。 在彩色印刷复制工作中,不仅要了解颜色的三属性,还要了解颜色之间的差异情况,以便于比较和区别颜色,这就是色差。色差的单位是NBS,是美国国家标准局的缩写。目前世界各国通用的颜色测量标准是 CIE1976Lab均匀颜色空间,是于1975年第十八届CIE大会上由加拿大人威泽斯基提出来的。其中L表示心理明度,a、b则表示心理色度,其色差则用△E表示,当a为正值时,表示偏红,为负值时表示偏绿;当b为正值时,表示偏黄,为负值时表示偏蓝;L为正值时表示颜色偏浅,反之则偏深。色差值△E 一般小于3,色差给人的感觉不是很大,但也受深、浅色及承印材料的影响。 3.利用色彩学调配专色墨 油墨是印刷品的呈色物质,是由色料、连结料、填充料及助溶剂等成分组成的混合物,是一种结构复杂的胶体。油墨调配是指把一种或多种油墨调和在一起并加入一定的辅助材料,使之满足印刷及颜色需要的全过程。任何一种颜色,都可以通过不同比例的三原色混合得到。

《色彩学》[1]

色彩的基础原理第一节色彩的形成一、光的本质从 远古到17世纪以前,人类对色彩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认识上。真正对色彩进行科学的分析,是由英国科学家牛顿于1667 年通过三棱镜分解出来开始的,称为可见光谱色,投在垂直的 白色立面上呈现一种连续的色带,相互渐次变化,分为红(red)、橙(orange)、黄(yellow)、绿(green)、 青(blue-green)、蓝(blue)、紫(purple)七色。光学上 把这种使白光分解的现象称为“光的色散”。光是属于一定波长 范围内的一种电磁辐射,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吸收照射到地球 表面。而人的视觉对从380~780nm(纳米或者毫微米)这 一极小范围内的电磁辐射最为敏感,这叫可见光谱。眼睛对于 一定范围内的辐射的选择性反映是感受光能的有利条件,也是 保护人眼避免热辐射和过强的其他辐射的伤害的必要条件。波 长的作用是区别色彩,它的长短会产生色相的变化,波长最长 的为红色,最短的是紫色。高于780nm的光叫红外线,低 于380nm的光叫紫外线。波长和色的关系如下:红—780~630nm 橙—630~590nm 黄—590~560nm 绿—560~500nm 青—500~470nm 蓝—470~430nm 紫—430~380nm 二、三原色与 三原色光红、黄、蓝与红、绿、蓝色彩的基础原理之二第一节色彩的属性色光三原色的确定:三原色的 本质是三原色具有独立性,三原色中任何一色都不能用其余两

种色彩合成。另外,三原色具有最大的混合色域,其它色彩可由三原色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出来,并且混合后得到的颜色数目最多第二节一、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和纯度,是色彩的三要素。几乎每出现一块色彩,都伴随着三要素的不同显现, 三者均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 1、色相色相指色彩的相貌和主要倾向,也指特定波长的色光显现出的色彩感觉。一个画面, 主要的色彩倾向往往是色相起作用。 2、明度明度是指色彩明暗的程度。色彩明度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种是各种色 相之间的明度差别,同样的纯度,黄色明度最高,蓝色最低, 红绿色居中;另外一种情况是同一色相的明度,因为光量的强 弱而产生不同的明度变化。无彩色系有黑白灰三色, 最高和最低明度色为白色和黑色,灰色居中。人眼最大明度辨别力为近200个等级层次。孟塞尔把明度定为(包括理论的)黑白11级,可视 的黑白上下之间为9级不同的梯度。 3、纯度纯度是 指色彩的鲜艳度或纯净饱和的程度,也称彩度。它取决于色彩 波长的单一程度。可见光谱中的各种单色光为极限纯度,是最 纯的颜色。当一种色彩加入黑、白、灰以及其他色彩,纯度自 然会降低。孟塞尔色立体中采用了14级的纯度变化。红色纯度 最高,为14级,黑白灰纯度为零,橙、黄、紫居中,纯度最低 的为蓝、绿色。第三节色彩的表述与色彩体系为了更全 面、科学、直观的表述色彩概念,运用色彩及其构成规律规范

基本色彩学认识

基本色彩学认识?色相:是指红、黄、蓝三色。三色内任何的 两色配色后,所延伸出来的会变成红、橙、 黄、绿、蓝、紫的顺序。 ?色性:色彩给人的感觉、联想有冷暖之分, 成为色性。冷色系给人以寒冷、沁凉的感觉, 如湖蓝、翠绿等。暖色系给人以温暖感觉的 颜色,如红色、橙色。 ?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又称亮度。明度 最高的是白色,最低 的是黑色。 ?纯度:颜色的鲜明程度,又称彩度、饱和 度。纯度最高的是原 色,最低的是复色。

?互补色系:在色相环中180度角相对的颜色为互补色。 ?相近色系:在色相环中,以某一颜色为基准间隔60度的颜色。 ?同色系:属于相同色系的不同明度的颜色。在某一纯色中逐渐加入白色,色彩会越来越亮;而逐渐加入黑色,色彩会越来越暗,这些色彩都是属于同一色系。

?颜色的意义: ?色彩搭配的技巧和原理 为配合鞋款陈列的美观,鞋款陈列时,必须注重色系的搭配。鞋款陈列可采取同色系、近似色、对比色、互补色等色彩搭配方案陈列,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配色方案: A、暖色调:即红色、橙色、黄色等色彩的搭配,这些色调的运用,可使专柜呈现温馨、和煦、热情的氛围 B、冷色调:即青色、绿色、紫色等色彩的搭配。这种色调的运用,可使专柜呈现宁静、清凉、高雅的氛围。 C、对比色调:即把色性完全相反的色彩搭配在同一空间里。例如:红与绿、黄与紫、橙与蓝灯。这种色彩的搭配,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给人亮丽、鲜艳、喜庆的感觉。当然,对比色调如果用得不好,会适得其反,产生俗气、刺眼的不良效果。这就要把握“大调和,小对比”这一个重要原则,即总体的色调应该是统一和谐的,局部的地方可以有一些小的强烈对比。

应用色彩学

1.3 应用色彩学 1.3.1 色彩三要素 色彩具有三种属性,即色相、明度、彩度。HSB 模型以人类对颜色的感觉为基础,描述了颜色的3 种基本特性: 色相是从物体反射或透过物体传播的颜色。在0 到360 度的标准色轮上,按位置度量色相。在通常的使用中,色相由颜色名称标识,如红色、橙色或绿色。 饱和度(有时称为彩度)是指颜色的强度或纯度。饱和度表示色相中灰色分量所占的比例,它使用从0%(灰色)至100%(完全饱和)的百分比来度量。在标准色轮上,饱和度从中心到边缘递增。 亮度是颜色的相对明暗程度,通常用从0%(黑色)至100%(白色)的百分比来度量。 图1-1表示的是HSB 模型:其中A.饱和度B.色相C.亮度D.全部色相 图1-1 HSB 模型 1.3.2 三原色 自然界的白色光(如阳光)是由红(Red)、绿(Green)、蓝(Blue)三种波长不同的颜色组成的(其深层原因是由于人类视网膜上只有感受红、绿、蓝三种波长的感光细胞),即RGB三原色。三种原色中的任意两种颜色相互重叠,就会产生间色;三种原色相互混合形成为白色,所以又称为“加色法三原色”,如图1-2所示。计算机显示器与电视机屏幕的颜色组成原理相同,是由能在屏幕上分别打出红(R)、绿(G)、蓝(B)三种荧光的三种电子枪扫描合成的。它们大多采用24-bit系统,能显示224种颜色。

图1-2 加色法三原色 CMYK 模型以打印在纸上的油墨的光线吸收特性为基础。当白光照射到半透明油墨上时,某些可见光波长被吸收,而其它波长则被反射回眼睛。 理论上,纯青色(C)、洋红(M) 和黄色(Y) 色素在合成后可以吸收所有光线并产生黑色。这些颜色因此称为减色,同时洋红、青色、黄色又称为“减色法三原色”,如图1-3所示。由于所有打印油墨都包含一些杂质,因此这三种油墨实际生成土灰色,必须与黑色(K) 油墨合成才能生成真正的黑色。(为避免与蓝色混淆,黑色用K而非 B 表示。)将这些油墨混合重现颜色的过程称为四色印刷。 减色(CMY) 和加色(RGB) 是互补色。每对减色产生一种加色,反之亦然。 图1-3 减色法三原色 1.3.3 L*a*b 模型 L*a*b 颜色模型是在1931 年国际照明委员会(CIE) 制定的颜色度量国际标准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的。1976 年,该模型经过重新修订并命名为CIE L*a*b。 L*a*b 颜色与设备无关,无论使用何种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计算机或扫描仪)创建或输出图像,这种模型都能生成一致的颜色。 L*a*b 颜色由亮度或光亮度分量(L) 和两个色度分量组成:a分量(从绿色到红色)和b分量(从蓝色到黄色)。 图1-4表示的是L*a*b* 模型:A.亮度=100(白色) B.绿色到红色分量C.蓝色到黄色分量D.亮度=0(黑色)

色彩学

目錄 ( 一) 前言 ( 二) 基本色彩感覺要素 A . 光源( LIGHT ) B . 被照體( OBJECT ) C . 接受( 收) 體( RECEIVER ) ( 三) 色彩語言 A . 三刺激值( TRISTIMULUS V ALUES ) B . 色相( HUE ) 彩度( CHROMA ) 明度( LIGHTNESS ) ( 四) 儀器測量值與人員判色的認知 附錄第2 頁第4 頁第4 頁第6 頁第7 頁第8 頁第9 頁第11頁 第16頁第18頁

( 一)前言 大多數的人不十分明瞭色彩對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影響及衝擊有多大,( 我們視色彩為生活中的一部份),我們每天都基於對某些顏色的感覺和態度做決定和行事。 我們大多會潛意識地根據季節 性的色彩趨勢來選擇服裝、化粧品、 家飾及汽車。我們所選擇的色 彩不僅顯示了我們的個性, 甚至在我們投資的價值上扮演一個重要 的角色。當我們買賣房子、汽車時,顏色常是我 們首先著眼的要素之一。 一棟粉紅色的房子不會和一棟裝修潔白的灰 褐色房子一樣有市場性。 如果我們想要一部火紅的車而不是一部老舊不起眼的車時,我們大多希望它的性能和它的顏色 一樣不平凡。 有些顏色會引起我們自然的 生理反應,如紅綠燈或是因沒有 確切遵守交通號誌而尾隨你的警車上的紅色閃光燈,還有慢慢朝你車窗走來的警察身上的藍色制服,這些均會使你的心跳加速。 顏色的光亮或鮮明會使人聯想到新奇、清新或謹慎,很顯然 地,當我們在雜貨店裡選購食品時都會依一 個產品包裝的新鮮度來決定,退色 的包裝使人聯想到過期或沒有人要 的感覺,同樣的我們也根據顏色來 判斷日常食物是否新鮮。

色彩理论知识

色彩理论知识 一、色彩与视觉的原理 1.光与色 光色并存,有光才有色。色彩感觉离不开光。 (1)光与可见光谱。光在物理学上是一种电磁波。从0.39微米到0.77微米波长之间的电磁波,才能引起人们的色彩视觉感觉受。此范围称为可见光谱。波长大于0.77微米称红外线,波长小于0.39称紫外线。(2)光的传播。光是以波动的形式进行直线传播的,具有波长和振幅两个因素。不同的波长长短产生色相差别。不同的振幅强弱大小产生同一色相的明暗差别。光在传播时有直射、反射、透射、漫射、折射等多种形式。光直射时直接传入人眼,视觉感受到的是光源色。当光源照射物体时,光从物体表面反射出来,人眼感受到的是物体表面色彩。当光照射时,如遇玻璃之类的透明物体,人眼看到是透过物体的穿透色。光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物体的干涉时,则产生漫射,对物体的表面色有一定影响。如通过不同物体时产生方向变化,称为折射,反映至人眼的色光与物体色相同。 2.物体色 自然界的物体五花八门、变化万千,它们本身虽然大都不会发光,但都具有选择性地吸收、反射、透射色光的特性。当然,任何物体对色光不可能全部吸收或反射,因此,实际上不存在绝对的黑色或白色。 常见的黑、白、灰物体色中,白色的反射率是64%-92.3%;灰色的反射率是10%-64%;黑色的吸收率是90%以上。 物体对色光的吸收、反射或透射能力,很受物体表面肌理状态的影响,表面光滑、平整、细腻的物体,对色光的反射较强,如镜子、磨光石面、丝绸织物等。表面粗糙、凹凸、疏松的物体,易使光线产生漫射现象,故对色光的反射较弱,如毛玻璃、呢绒、海绵等。 但是,物体对色光的吸收与反射能力虽是固定不变的,而物体的表面色却会随着光源色的不同而改变,有时甚至失去其原有的色相感觉。所谓的物体“固有色”,实际上不过是常光下人们对此的习惯而已。如在闪烁、强烈的各色霓虹灯光下,所有建筑及人物的服色几乎都失去了原有本色而显得奇异莫测。 另外,光照的强度及角度对物体色也有影响。

色彩设计学基础知识

色彩设计学基础知识 一、色彩的物理性质 1、光与色 A、概念:实际上是不同波长的光刺激人的眼睛的视觉反映。光是发生色彩 感觉的刺激物,色彩是视觉器官的结果。 B、色的物理性质由光波的波长和振幅决定。光波的长度差别决定色相的差 别。振幅则决定色相明暗的差别。 2、物体色 A、光线照射到物体上以后,会产生吸收、反射、透射等现象。透明物体的 颜色是由它所透过的色光所决定的;不透光的物体,它的颜色取决于对 波长不同的各种色光的反射和吸收的情况。 B、物体表面色的饱和度(纯度)取决于选择性吸收的光量和表面反射的光 量,它实际与物体表面的性质有关。 3、光源的演色性 二、色的分类 1、无彩色系 指黑色、白色和由黑白色调和形成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 2、有彩色系 红、橙、黄、绿、蓝、紫等色彩。 三、色彩的基本特性 1、色相 确切地表示某种颜色色别的名称。

2、纯度(彩度、饱和度) 色彩的纯净程度,表示颜色中含有色部分的比例。 3、明度 色彩的明亮程度(两种情况): A、同一色相的不同明度。同一色掺入不同颜色或黑色时会使明度降低。 B、各种颜色的不同明度。黄色明度最高,蓝紫色最低,红色为中间明度。 四、色的混合 1、三原色 这三种色中的任意一色都不能由另外两种原色混合产生,而其它色可由这三 色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出来。颜料的三原色是:红(品红)、黄(柠檬黄)、 青(湖兰)。 2、混色理论 间色:两种不同的原色相混 复色:间色与原色相混或间色与间色相混 对比色:红与蓝为对比色 互补色:红与绿为互补色 协调色:红与桔为协调色 3、色立体 借助于三维空间的模式表示色相、明度、纯度关系的一种表色方法。 说明:A、赤道部分表示纯色相环 B、南北两级连接中心轴表示明度 C、南极为黑,北极为白,中心为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