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车联网发展现状调研与未来趋势分析

车联网发展现状调研与未来趋势分析

车联网发展现状调研与未来趋势分析
车联网发展现状调研与未来趋势分析

车联网发展现状调研与未来趋势分析

车联网(Internet of Vehicles, IOV)是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在交通层面,通过和车辆相关的设备、技术等,对在网络中的行人、车辆以及道路等基础设施进行有效的辨识,并将信息在后端平台通过整合来达到智慧化管理及服务的目的。

在目前的发展中,车联网涉及到到物联网技术(Internet of Things)、智慧运输技术以及智慧城市领域等多方面,并且承担着重要的角色。目前,普遍认为车联网的架构与物联网类似,可以分成以下三层:

一、第一层即感知层,这一层是车辆的智能感测器,其作用是对车辆所需要侦测的资料进行采集与获取,从而实现感知周围状态和环境的目的。对于车辆内部状况的监测,目前主要是通过控制器区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来实现。对于车辆外部环境的监测,目前使用较多的技术有雷达、GPS、方向感应器等。

二、第二层即网络层,是车辆的对外通信,解决车对车、车对基础设施以及车对人的连接,从而达到实现汽车内部于外部多重网络之间的信息传递,并在功能上保证其可服务性与即时性等。

三、第三层即应用层,是智能计算(云运算),车联网是通过云架构来实现的汽车运行讯息平台,为后台大数据提供了整合和信息传递的渠道。

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虽然现阶段智慧汽车所包含的技术范围甚广,但是严格说来,真正汽车要做到智慧化,也就是要做到完全自动化并且可以感知周遭一切,这部分并不能仅仅单独依靠车辆本身的运作,还必须跟整体外在环境,包含人、事、物进行完整的关联,才有可能做到完全“智慧”的状况,因此为了达到该状况,将进一步结合更多样化的技术,这些技术包含车辆间互相信息传递与沟通、车辆与交通环境(外在状况)的信息传递与沟通、车辆与必要交通设备及公共设施的信息传递与沟通、甚至包含车辆与使用者的目的及行为的预测与沟通传递。

通过这些状况与情境叙述可发现,现阶段最为重要的关键技术将不再仅是受限于车辆本体,而是将车辆视为一个更广泛的资料集中与发散平台,该平台将可以进一步针对各类型生活状况及交通状况进行连结,甚至预测,为此将帮助车辆进一步有效结合至人们的生活,而该过程即可说是现阶段智慧汽车发展的重要发展契机,这部分的演进,现阶段逐渐以V2X(Vehicle to Everything)做为其代名词,而“V2X”就是将车辆逐渐视为一大型沟通平台,通过网络技术,将所有的相关设备进行连结与连接。

这类型思考运用模式可说是未来通讯及物联网的重要关键,整体而言这不仅是将车辆带到一个新的世代,相对而言甚至将可以有效提升整体生活环境,使得车辆不再仅是单纯的车辆,更是一个庞大的联网与互通机构,该设计将可以有效提升大众的生活品质,更可以进一步带动新一波的产业与技术革命,这或许是现阶段逐渐饱和的信息产品新的应用与新的拓展机会,而这正是为何现阶段信息厂商积极投入该领域,并积极与车商进行竞合的关键。

互联网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更多样化、更便捷化的可能,依赖于物联网,与车辆工程相关的产业链得到多方面的告诉发展,有助于在未来实现真正的智慧城市。

车联网产业发展与市场前景分析_章如峰

?434? 车联网产业发展与市场前景分析 章如峰宋婷吴昊旻杨永耀(浙江浙大中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杭州 310053) 摘要:车联网作为物联网在交通领域的应用以及下一代智能交通的发展方向,受到了国内 外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已形成了至少五种由不同力量推进的车联网应用模式。车联网 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产业链上相关企业的共同推进。本文系统分析了车联网产 业链的构成及各环节发展现状。目前汽车生产厂商和系统集成商在产业链中占有突出的位置,但车联网产业发展总体仍较为散乱,尚未形成有效协作。在不断增长的汽车消费需求和有利 的宏观环境的推动下,车联网市场前景广阔。预计到2015年,国内车联网应用终端安装率会 达到10%左右,基于车联网的应用服务可产生200亿元的直接市场收入。 关键词:车联网;产业链;市场前景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of Vehicles Industry and Its Market Potential Zhang Rufeng,Song Ting, Wu Hao-Min, Yang YongYao (Zhejiang Supc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Hangzhou, Zhejiang, 310053 China) Abstract:As an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 (IOT) in transportation, internet of vehicles (IOV) attracts much attention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he IOV business involves a very complicated and multi-disciplinary engineering, thus needs relevant enterprises in the production chain to work together. The industrial chain structure of IOV 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each part are first analyzed in this paper, and the prominent role played by the automotive manufacturers and the system integrators in the chain is recognized. At the moment, development of IOV technology and products are still very scattered, with little co-ordination. Due to the rapid growing demand for automobile consumption and the favorite macro environment, the market potential of IOV is very promising and bright. It is estimated that the installation of IOV oriented terminals and facilities in vehicles will increase at about 10% annually, with the direct market revenue by IOV service and provision reach ¥20 billion by 2015. Keywords:Internet of Vehicle,Industrial Chain,Market Potential 1 引言 作为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的代表,物联网已成为“后危机时代”国际竞争的制高点。“智慧地球”、“物联网——欧洲行动计划”、“i-Japan”、“u-Korea”、“感知中国”等概念、战略、行动的提出,

2020-2021年物联网现状和未来分析报告

物联网信号第2版2020年10月

目录 3背景 4方法 5物联网现状须知 6采访的对象——2020年4月/5月 7物联网现状:总体研究心得 21新兴技术聚焦 (人工智能、边缘计算、数字孪生) 34行业聚焦 (制造、医疗、零售、能源) 52最后的思考 53具体研究目标和受众招募

物联网(IoT)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除了你每天使用的智能设备之外,物联网正在彻底改变企业的运营方式——让他们变得更快、更智能、更安全、更高效。 随着物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不断普及,微软一直走在物联网的前沿,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投入。《物联网信号》系列报告旨在为业界提供物联网生态系统的整体观点——深入了解其应用率以及所带来的益处和挑战。 2019年,微软和Hypothesis展开了物联网引领思想(IoT Thought Leadership)计划,并制作了几份《物联网信号》系列报告。这些报告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合作伙伴和客户,以及帮助企业领导者制定自己的物联网战略,并提供各国和各行业物联网应用的最新研究。 此前的报告主要集中在两轮研究上——2019年2月进行的首轮研究,主要关注各行业的物联网;2019年10月的后续研究,对四个关键行业(能源、制造、医疗和零售)进行了深入研究。 之前的《物联网信号》几波调查覆盖面广、影响大、认可度高,凸显了2020年更新研究的重要性。现在,本次研究在之前的《物联网信号》报告成功的基础上,围绕物联网的现状和未来,提出新的心得和见解。3 背景

1 2 3 2020年物联网须知 物联网的使用在上升,且对企业成功至关重要 我们在全球范围采访的一组物联网决策者中,91%的决策者已经在2020年应用了物联网(高 于去年的85%),超过十分之八的决策者至少有一个项目处于使用阶段(高于去年的十分之七的决策者的比例)。物联网不断地被应用于各行各业——主要是为了优化生产力和运营以及环境安全。在各行业中,独特的用例推动着物联网战略的发展,例如制造业的生产管理和自动化、能源领域的电网资产管理、零售业的供应链和库存优化,以及医疗保健领域的安全性、合规性和库存/员工跟踪。由于其巨大的利益广度,90%的物联网决策者认为物联网对其公司的持续成功至关重要,64%的决策者计划在未来实施更多的物联网。 资源优化是通过物联网实现的一个关键成功指标,但仍有进一步改进的机会 物联网不断实现生产力和运营效率的提高,因此,在自动化和效率目标方面所实现的改善,用以衡量物联网项目的成功。虽然各组织的物联网项目已经实现了早期的成功,但后续投资的边际影响将更加难以衡量。此外,扩展物联网解决方案是一项艰巨的挑战,因而各组织正在着力解决复杂性和技术障碍问题。那些将物联网作为其更广泛的文化变革的一部分,并且优先投资于合适的员工的组织可以更快地克服面对的障碍。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正在加速物联网战略的实施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对我们周围的世界产生不可否认的影响,物联网也不例外。虽然疫情使全球业务放缓,但在病毒出现后,物联网领域呈上升趋势——三分之一的决策者表示他们的组织将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增加对物联网的投资,而另有41%的决策者表示他们将保持同样的投入水平不变。少数不打算加大投资的组织往往处于物联网的早期阶段——而那些已经落后的 组织可能难以迅速赶上。 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和数字孪生技术正在成为物联网的主流 人工智能、边缘计算、数字孪生技术等都越来越成为组织战略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其物联网计划中。然而,还需要对这些技术进行更多的普及教育,以充分发挥其潜力。各组织仍有大量机会探索和挖掘人工智能和边缘计算的不同用途,另一方面,数字孪生技术仍在寻找立足点。那些将新兴技术融入物联网解决方案的组织,在物联网整体上实现了更大的成功,因为一旦其价值得到验证,就更容易在整个组织中建立起认同感。人工智能是最广泛应用的新兴技术——79%的组织应用人工智能作为其物联网解决方案的一部分,那些认为物联网对其公司的成功更为关键的组织(95%比82%),对物联网更为满意(96%比87%)。 4

浅析我国车联网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浅析我国车联网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文/李兆荣 从09年G-Book和Onstar引入中国,09年被业界定位成中国的Telematics元年以来,汽车信息化的概念就从来没有停止过,甚至越来越热,汽车行业没人不提Telematics,眼下的汽车产业,Telematics代表着先进,代表着高端,代表着创新,中国的汽车业仿佛从09年开始已然进入了T时代。T的热度在2010年逐渐被一个新的名词所取代,这就是车联网。2010年10月28日在无锡举行的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大会传出消息,汽车移动物联网(车联网)项目将列为我国重大专项第三专项的重要项目,并且相关内容已上报国务院,一期拨款有望达百亿级别,预期2020年实现可控车辆规模达2亿。车联网这个名词在物联网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车联网的概念通过这次大会逐渐被放大,现在不管是Telematics还是GPS运营,都被纳入到车联网这个范畴中了。 然而车联网这个概念,从一开始就被烙上私家车的标签。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前面讲过,先有Telematics的概念,再有车联网的概念,而二者都属于汽车行业。Telematics概念是因为做乘用车的通用和丰田引入中国的,加上这两年中国乘用车销量的迅速增长,业界把眼光聚焦在乘用车这个领域,所以,提起车联网,大家不约而同想到的就是乘用车厂的Telematics系统,想到的是汽车后市场的DVD导航厂商所推出的类似G-Book这样的系统,仿佛车联网就是乘用车市场的一个系统或平台。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乘用车在我国机

动车里所占的比重,我们从中国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获悉,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总保有量达2.17亿辆。其中,汽车9846万辆,摩托车1.02亿辆。全国私家车保有量达7206万辆,占汽车保有量的73.2%,比2010年底上升1.21个百分点。个人汽车拥有率不断提高,私家车作为民众出行的交通工具日益普及。正因为以上原因,业界产生了一个误区,以为车联网就是私家车的市场,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其实车联网的领域,除了私家车,还有行业用户市场,集团用户市场。 车联网在私家车领域的现状 在私家车市场,你会发现车联网企业一边高调推出车联网的产品,一边又半遮半掩,迟迟不肯全面推广。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不管是车厂主导的车联网产品还是后装市场的车联网产品,都绕不开一个门槛,就是商业模式。有人曾说过,如果车厂标配,车联网可全面开花。情况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以车载导航娱乐设备为例,目前车厂只是在中高端车型上安装相应的设备,并没有全面普及到中低端车型。前装市场车载导航设备的装配量和我国汽车1800万辆的产销量相比非常低,因此,前装市场的车载导航设备渗透率也不会很高。反观后装市场,DVD导航市场以30%-50%的速度递增。另一方面,由于后装市场的产品给产业链各方带来了一定的利益,因此,目前通过车厂标配的方式让车联网遍地开花,还尚需时日。 目前国内车厂主导的车联网平台,合资品牌车厂有通用的OnStar、丰田的G-Book以及日产的CarWings+智行;自主品牌车

中国汽车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 2009年,中国的汽车产销量均超过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这和美国 因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的大型汽车企业通用(美国第一大汽车企业)和克莱斯勒(美国第三大汽车企业)的破产以及民众收入减少、消费水平降低有关。而中国市场由于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的协调,以及潜在内需的激发,虽然汽车出口量方面呈现了下滑,但是整体的产销量,都有较大的提高。中国市场由于其廉价的土地、劳动力以及强大的市场需求,成为世界各大知名汽车制造商争相登陆的“诺曼底”战场,在华的投资逐步扩大。而与此同时,国内的汽车制造企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通过海外并购、对外投资、自主创新,很多新兴的汽车制造商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如奇瑞、比亚迪、吉利、长城等等。 从动力技术方面来看,日本的混合动力技术、欧洲的先进柴油机技术、美国的燃料电池技术;都得到世界公认。中国虽实现了小规模的海外并购(2009.6四川腾中重工收购悍马HAMMER ;2009.12,吉利收购沃尔沃VOLVO;2009.12,北汽控股收购萨博SAAB部分整车平台和技术),以较小的代价取得了比较核心的技术,但是从整体来看,国外把持的一线技术对我们仍是封锁的,我们得到只是别人的一小部分、次先进的技术,而现阶段我们的自主创新水平还不足以支撑我们企业与国外企业抗衡。以石油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为信号,全球的汽车产业即将进入下一轮竞争,动力电动化将是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技术制高点。而在这方面,我们和国外至少可以做到同时起步,应该加大投入开发,争取主动权。除了国家宏观政策方面的指引,企业本身要兼具这种长远的眼光,把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提升到未来竞争的战略高度,争取在下一轮竞争完全到来之前,赶超国外一线企业。 关键词;一,现状分析 <1>优势 <2>存在的问题 二,发展趋势 三,发展建议 过去十年我们见证的是中国汽车消费的巨大变化,整个十年的消费需求特征我们用一个价值观来概括就是进取。中国在过去十年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整个社会属于动态向上不断改变的。反应在汽车消费上已不仅仅是一个精英消费,而慢慢变成生活的一部分。 在中国汽车产业达到千万辆的时候,我们不要为取得的成绩所骄傲,要看到存在的大量结构性问题。只有在有危机感的情况下,才会有扎扎实实的心态。中国汽车工业需要有危机意识,只有这样才会有更长久的发展。 而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有以下的优势:

物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物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分 析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物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对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经济社会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其具有巨大增长潜能,已是当今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战略制高点,成为各个国家构建社会新模式和重塑国家长期竞争力的先导。一、什么是物联网(一)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也称作“The Internet of everything”。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其含义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概念”是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199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Kevin Ashton教授首次提出物联网的概念。1999年MIT建立了“自动识别中心(Auto-ID Center)”,提出“万物皆可通过网络互联”,阐明了物联网的基本含义。早期的物联网是依托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物流网络。2005年11月,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引用了“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的定义和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2009年欧盟执委会发表了欧洲物联网行动计

浅析我国车联网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文/李兆荣 从09年G-Book和Onstar引入中国,09年被业界定位成中国的Telematics元年以来,汽车信息化的概念就从来没有停止过,甚至越来越热,汽车行业没人不提Telematics,眼下的汽车产业,Telematics代表着先进,代表着高端,代表着创新,中国的汽车业仿佛从09年开始已然进入了T时代。T的热度在2010年逐渐被一个新的名词所取代,这就是车联网。2010年10月28日在无锡举行的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大会传出消息,汽车移动物联网(车联网)项目将列为我国重大专项第三专项的重要项目,并且相关内容已上报国务院,一期拨款有望达百亿级别,预期2020年实现可控车辆规模达2亿。车联网这个名词在物联网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车联网的概念通过这次大会逐渐被放大,现在不管是Telematics还是GPS运营,都被纳入到车联网这个范畴中了。 然而车联网这个概念,从一开始就被烙上私家车的标签。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前面讲过,先有Telematics的概念,再有车联网的概念,而二者都属于汽车行业。Telematics概念是因为做乘用车的通用和丰田引入中国的,加上这两年中国乘用车销量的迅速增长,业界把眼光聚焦在乘用车这个领域,所以,提起车联网,大家不约而同想到的就是乘用车厂的Telematics系统,想到的是汽车后市场的DVD导航厂商所推出的类似G-Book这样的系统,仿佛车联网就是乘用车市场的一个系统或平台。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乘用车在我国机动车里所占的比重,我们从中国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获悉,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总保有量达2.17亿辆。其中,汽车9846万辆,摩托车1.02亿辆。全国私家车保有量达7206万辆,占汽车保有量的73.2%,比2010年底上升1.21个百分点。个人汽车拥有率不断提高,私家车作为民众出行的交通工具日益普及。正因为以上原因,业界产生了一个误区,以为车联网就是私家车的市场,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其实车联网的领域,除了私家车,还有行业用户市场,集团用户市场。 车联网在私家车领域的现状 在私家车市场,你会发现车联网企业一边高调推出车联网的产品,一边又半遮半掩,迟迟不肯全面推广。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不管是车厂主导的车联网产品还是后装市场的车联网产品,都绕不开一个门槛,就是商业模式。 有人曾说过,如果车厂标配,车联网可全面开花。情况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以车载导航娱乐设备为例,目前车厂只是在中高端车型上安装相应的设备,并没有全面普及到中低端车型。前装市场车载导航设备的装配量和我国汽车1800万辆的产销量相比非常低,因此,前装市场的车载导航设备渗透率也不会很高。反观后装市场,DVD导航市场以30%-50%的速度递增。另一方面,由于后装市场的产品给产业链各方带来了一定的利益,因此,目前通过车厂标配的方式让车联网遍地开花,还尚需时日。 目前国内车厂主导的车联网平台,合资品牌车厂有通用的OnStar、丰田的G-Book以及日产的CarWings+智行;自主品牌车厂有上汽荣威的InKaNet、一汽奔腾的D-Partner、长安汽车的InCall、吉利的G-NetLink。合资品牌的车联网平台发展速度较快,尤其是OnStar,其用户规模已超过20万。自2010年北京车展上推出InKaNet之后,上汽对车联网的推广力度还是比较大,但也只是在荣威350上安装,并没有普及到750、550所有车型,并且在350

车联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车联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四大发展目标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基本建立智能车辆、信息交互、基础支撑等细分领域产业链,打造2-3家产业竞争力和规模水平国内领先的产业集聚区。 2、引领作用显著增强 组织实施5个C-V2X车联网重点示范应用项目,形成科学完整的城市级车联网及智能交通服务解决方案,带动人工智能、工业云、大数据、汽车电子等产业快速发展,促进节能减排、信息消费升级。构建涵盖信息服务、安全保障与能效应用等综合应用体系,车联网用户渗透率达到40%以上。 3、重点领域率先突破 在雷达传感器、车规级芯片、车载计算平台、智能线控、C-V2X、边缘计算、安全防护等重点领域攻克和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标志性的战略产品,建设完整的标准体系以及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形成能够支撑有条件自动驾驶(L3级)及以上的技术创新体系。安全技术支撑手段取得突破,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4、产业生态基本建立

确立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物流等产业要素集聚优势,基本形成完备的产业体系,培育形成一批行业领先的优势企业。构建覆盖车联网产业链各个环节以及各类应用场景的测试验证体系,打造2个国家级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国家级测试实验室。 7大重点任务 一、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发展 1.加快构建智能整车研发制造体系。制定实施《汽车及零部件(含新能源汽车)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实施方案》,重点以南京、无锡、常州、苏州、盐城等为依托,引导重点整车企业运用传感器融合、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虚拟仿真等建立智能网联汽车全新研发平台,高起点、高标准推动L3、L4级别的自动驾驶乘用汽车开发、测试和示范,促进消费升级。推动公交车、货车、医疗车、景区用车、环卫车等商用车、专用车安装驾驶辅助系统(L2、L3级别),满足特殊场景应用需求,加快培育国内领先的智能网联整车研发制造基地。 2.培育智能网联汽车核心零部件集群。以南京、无锡、苏州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集聚区为依托,整合创新和产业资源,重点突破环境感知、决策规划、协同控制等技术瓶颈,促进雷达传感器、车规级芯片、车载计算平台、车载操作系统等研发和产业化,优化和提升智能驱动、线控制动、线控转向等执行控制系统产品的技术水平,打造行业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基地。 3.着力强化智能基础支撑系统。重点在LTE-V2X、5G-V2X、车载终端、边缘计算、车路协同、信息安全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和新产品研

物联网的发展现状和未来

物联网的发展现状和未来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高达7500亿元,在最近的一次国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要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要打造智慧物流体系,发展物联网。专家们普遍认为,物联网的发展将会是互联网发展的下一个重要契机。 什么是物联网? 现在国际上对物联网的定义一般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的兴起被看做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它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互联网基础上的业务和应用。 物联网正在影响我们的生活 其实,物联网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当我们正在为互联网能够形成如此大的规模而感到惊讶时,你是否有想过,如果各类产品和物品能够通过互联网的联系,实现相互之间的沟通,那结果会是什么样子?有些影响是十分明显的,比如,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运用到的GPS系统,它就是在我们的使用过程中,不断地接收和发送数据信息,从而实现了位置的实时更新,让我们准确的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及进一步设计自己的行车路线,为自己的出行提供更多的选择。

物联网的发展现状 在工商业中,各公司正在积极地寻找机会,通过分析处理物联网的大数据来开辟新的市场,让自己的服务更加完美。比如,智能电网能够以更高的效率实现可再生资源的连接,并通过智能分析系统,将电量合理的分配到消费者身上,让消费者充分利用电能,减少电能的损耗。 物联网的应用正在逐渐延伸到大众生活中,智慧生活系统就是物联网在民间发展的代表。在我们的家居生活系统中,在日常消费电子产品、家用电器中加入小巧的传感器和执行器,这样当家里必备的商品快消耗完的时候,传感器上的检测装置会将信息及时的传递到你的移动数字终端,以便你及时的补充。如果说,你已经在商店的智能系统中注册了自己的相关信息,那么当你从超市或商店拿走商品时,传感器会自动记录你所购买的商品,货款随即直接从你的私人账户上扣除,整个过程减少了很多的环节,节省了消费者的时间和商店的购物成本。 目前,全球每秒会诞生数十亿条的信息数据,供我们进行分析处理,并实现设备与人之间的沟通共享,从而改善我们的日常生活。物联网的发展是智能科技的进步,面对大数据横行的时代,你准备好了吗? 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是物联网的关键 全球每时每刻在都在产生大量的数据,数据产生的途径也多种多样,包括即时社交软件、移动自媒体、电子机械传感器等信息传递的载体不断出现,我们从中可以获得更多数据,当这些数据彼此之间实现相互间

车联网及OBD现状及发展

首先讲讲车联网现状。现在行内大家对于车联网的未来看得都比较好,有一些数据也支撑了它的未来的乐观的前景,有一组数据说是到2018年,全球车联网的市场大约能够达到390亿欧元,其中83%是来自于卫星通信。国内在这方面并不落后于欧美国家:在2018年,大约有3000多万辆汽车在通信的情况下提供安全、娱乐的服务。 在2015年,我国的汽车产量预计能够到2500万辆,但是按今年的市场变化,这个数据不一定能实现,前几天我看到一个消息,汽车的库存量急剧增长,预示着它的增速会放缓。大家认为车联网是一个超级的蓝海,从车辆的保有量来看是这样的,但是从车联网市场来看,这只是一个蓝领的市场:车联网从业员工数量有30万人,从业的企业有上万家,这里面没有一家规模性的企业,在国内规模前10名的,一年也只有几个亿的销售额。到目前这一行没有特别富裕的老板,也没有特别富裕的员工。 从车联网的上下游的产业来看,深圳是仅次于上海,排名中国第二的基地,大约有30多家企事业单位,主要原因是沿海和北京、上海的车联网的意识崛起的比较早,参与的企业和单位比较多。从这几年来看,国内的车联网应用主要还集中在后装的市场,所谓的内嵌式的终端市场。这几年的市场的变化,出货量在去年大约是有700万套设备。我们有这么多从业人口,有这么多从业的企业,每一个企业占有的份额还是很低的,在目前中国跟车联网,或者是GPS终端运营商相关联的17家上市企业当中,一年的总销售额大约只有82亿,平均每家只有几个亿。 价格的恶性竞争是目前这个领域当中最显著的特点。这里给了两组数据,一个是乘用车市场,这三年价格的变化,一个是商用车的情况,出货的数量都在增加,但是市场的整体规模并没有增加。从利益链条来看,目前最大的获益者是移动运营,比如说中国移动、联通、电信。因为它是个摆渡的,大家都知道河对岸是车联网,它有一个巨大的市场,大家都要靠摆渡过去,所以它最终是最大的获益者。从第三方运营服务来看,赛格导航、九五一九零、安吉星、G-BOOK、翼卡、车友互联、车音网在国内是规模比较大的。车联网最后的落根它一定是汽车制造厂,当然现在也有几个热门的事件,腾讯、百度和厂商的合作,他们都想拿未来车联网的入口,他们现在是概念和商业意图大于短期之内的实效。 TSP的内容提供商包括地图、安防、道路救援以及还包括智能驾驶、语音识别、图象识别,将它合在一起就是智能汽车。 车联网从整体来看存在如下问题:第一个是没有清晰的商业模式,这是一个大问题,如果有一个清晰的商业模式,一定会出现两三家大的企业,没有出现就说明没有,后装市场是现在主要的情况,但是受到前装市场的挤压是非常厉害的。车联网服务的内容也比较单一,大部分的内容被手机应用取代,互联网技术的入侵会把免费的互联网概念带入移动互联网,这是非常有害的。

《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

《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 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17)》 编制说明 一、背景与概述 (一)定义与内涵 智能网联汽车(Intelligent&Connected Vehicles,简称“ICV”)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X(人、车、路、云端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可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行驶,并最终可实现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二)国内外技术及产业发展现状 作为汽车与信息、通信等产业跨界融合的重要载体和典型应用,智能网联汽车代表了汽车技术和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国际汽车产业未来竞争的重要阵地。包括欧、美、日在内的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将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加强共性技术研发、示范运行、标准法规、政策鼓励等综合措施引导和促进产业发展,并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方面构建了协调、协作机制。 在规划和战略层面,美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通过实施

“智能交通系统(ITS)”项目,支持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技术和产业发展,2009年和2014年分别以网联化和自动驾驶为重点发布战略研究计划,并于2016年发布自动驾驶汽车政策指南。欧盟议会早在1984年即通过关于道路安全的决议,并于1988年正式启动了“车辆安全专用道路设施(DRIVE)”项目,持续资助对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技术研发和应用。2015年,欧盟发布GEAR2030战略,聚集汽车、IT、通信、保险和政府等方面,重点关注高度自动化和网联化驾驶领域等推进及合作。日本政府也将自动驾驶和车车通信作为重要方向和目标,通过车辆信息与通信系统(VICS)、先进安全汽车(ASV)等项目支持技术研发与应用。2014年,日本发布《战略性创新创造项目(SIP)》,将自动驾驶作为十大战略领域之一。 在技术和产品层面,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的整车企业,如奔驰、宝马、沃尔沃、通用、福特、特斯拉、丰田、日产等已经实现先进驾驶辅助系统,正在普及推动PA级自动驾驶产品的商业化,部分高端品牌已计划推出CA级自动驾驶产品;各国在整个产业链上的合作日益加强,相互持股与并购的情况日益普遍,通信、信息、电子、整车等行业深度融合发展。美国在网联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芯片技术等方面处于优势地位,产业上、中、下游实力均衡,欧洲拥有强大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日本则在智能安全技术应用上较为领先。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技术及产业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相关政府部门,先后安排专项资

物联网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物联网技术的 现状 与 发展语: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也愈 加便利,有了智能手机、电脑、iphone 、ipad 等高科技产品。其中,最重要的且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就是互联网的出现与应用了。互联网导、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车联网发展现状调研与未来趋势分析

车联网发展现状调研与未来趋势分析 车联网(Internet of Vehicles, IOV)是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在交通层面,通过和车辆相关的设备、技术等,对在网络中的行人、车辆以及道路等基础设施进行有效的辨识,并将信息在后端平台通过整合来达到智慧化管理及服务的目的。 在目前的发展中,车联网涉及到到物联网技术(Internet of Things)、智慧运输技术以及智慧城市领域等多方面,并且承担着重要的角色。目前,普遍认为车联网的架构与物联网类似,可以分成以下三层: 一、第一层即感知层,这一层是车辆的智能感测器,其作用是对车辆所需要侦测的资料进行采集与获取,从而实现感知周围状态和环境的目的。对于车辆内部状况的监测,目前主要是通过控制器区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来实现。对于车辆外部环境的监测,目前使用较多的技术有雷达、GPS、方向感应器等。 二、第二层即网络层,是车辆的对外通信,解决车对车、车对基础设施以及车对人的连接,从而达到实现汽车内部于外部多重网络之间的信息传递,并在功能上保证其可服务性与即时性等。 三、第三层即应用层,是智能计算(云运算),车联网是通过云架构来实现的汽车运行讯息平台,为后台大数据提供了整合和信息传递的渠道。 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虽然现阶段智慧汽车所包含的技术范围甚广,但是严格说来,真正汽车要做到智慧化,也就是要做到完全自动化并且可以感知周遭一切,这部分并不能仅仅单独依靠车辆本身的运作,还必须跟整体外在环境,包含人、事、物进行完整的关联,才有可能做到完全“智慧”的状况,因此为了达到该状况,将进一步结合更多样化的技术,这些技术包含车辆间互相信息传递与沟通、车辆与交通环境(外在状况)的信息传递与沟通、车辆与必要交通设备及公共设施的信息传递与沟通、甚至包含车辆与使用者的目的及行为的预测与沟通传递。 通过这些状况与情境叙述可发现,现阶段最为重要的关键技术将不再仅是受限于车辆本体,而是将车辆视为一个更广泛的资料集中与发散平台,该平台将可以进一步针对各类型生活状况及交通状况进行连结,甚至预测,为此将帮助车辆进一步有效结合至人们的生活,而该过程即可说是现阶段智慧汽车发展的重要发展契机,这部分的演进,现阶段逐渐以V2X(Vehicle to Everything)做为其代名词,而“V2X”就是将车辆逐渐视为一大型沟通平台,通过网络技术,将所有的相关设备进行连结与连接。 这类型思考运用模式可说是未来通讯及物联网的重要关键,整体而言这不仅是将车辆带到一个新的世代,相对而言甚至将可以有效提升整体生活环境,使得车辆不再仅是单纯的车辆,更是一个庞大的联网与互通机构,该设计将可以有效提升大众的生活品质,更可以进一步带动新一波的产业与技术革命,这或许是现阶段逐渐饱和的信息产品新的应用与新的拓展机会,而这正是为何现阶段信息厂商积极投入该领域,并积极与车商进行竞合的关键。 互联网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更多样化、更便捷化的可能,依赖于物联网,与车辆工程相关的产业链得到多方面的告诉发展,有助于在未来实现真正的智慧城市。

中国汽车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汽车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受到欧债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动荡,作为实体的支柱产业的汽车行业也受到了影响。本文介绍了2012年中国汽车市场前两个季度的汽车产销情况,反映了中国当前的汽车市场的现状,同时结合全球汽车行业的发展状况预测中国汽 车市场在未来一年里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中国汽车市场产销现状发展趋势 正文: 一、世界和中国汽车产销量的总体情况 1.世界汽车产销情况 德国大众集团 2012年1-8月 大众全球汽车销量出色中国销量居首 为了追赶丰田汽车的全球销量,大众集团今年推出了许多重磅车型,严重刺激了全球市场的销量。2012年8月份,大众集团在最大单一市场中国销量约为23万辆,去年同期的销量为19万辆,同比增长约21%,达到两成以上的同比增幅,在7月增长速度放慢之后回归5、6月份的水平。今年1至8月份,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市场总销量为174万辆,而去年前8月累计销量为148万辆,同比增长17.9%。 在中国等市场的支撑下,亚洲市场前8个月销量同比增幅同样达到17.9%,从168万辆增长到198万辆。德国本土市场,大众前8个月累计销量为792,300辆,较2011年前8个月的761,100辆同比增长4.1%,和此前基本相当。德国以外的西欧地区仍然为下降趋势,从133万辆同比下跌5.8%至125万辆。 中东欧区域增长依然强势,由340,800辆增加25.2%到426,800辆。欧洲整体销量为247万辆,比去年同期的243万略增长1.7%。大众集团在北美市场前8个月从429,800辆同比增长24.5%至535,200辆。其中380,000辆来自于美国市场,较之去年同期的285,000辆同比提高33.3%。南美市场去年前8个月619,600;辆,今年同期678,600 辆,同比增9.5%。 2012年1-8月在中国销量174万辆,中东欧区销量426,800辆,德国本土销量79万辆,拥有如此销量业绩的大众,取代丰田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集团只是时间问题。 德国奔驰 根据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9月份奔驰品牌在美销量为23,156辆,同比增长7.0%,去年同期销量为21,645辆。2012年1-9月,奔驰品牌在美累计销量为191,618辆,同比增长12.7%,去年同期的销量为170,037辆。 梅赛德斯9月在美销量(包括精灵smart和凌特Sprinter销量)共计25,980辆,同比增长8.7%;前9个月累计销量为214,331辆,同比增长16.7%,去年同期销量为183,690辆、

车联网总结

车联网的现状及趋势 当前车联网的发展应该说还处在初级阶段,对于无人驾驶、无事故、不堵车、智能停车、智能导航等理想的交通状态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车联网的发展要更针对当前拥有的技术和需求进行设计:一方面去掉那些现阶段难以实现的功能和华而不实的功能;另一方面应用好RFID和传感器方面的最新进展。车联网是物联网的一个应用方面,因此技术上有很多重合,如RFID和传感器,;又有其特点,是对动态信息的实时采集、处理、传输,对传感器要求更高,对海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传输是个难题。 一、车联网主体功能现在对车联网的定义表述不尽相同,但主体大致是连接车和路、人和车、车和车以及车与服务中心的一个网络,主要实现车辆的安全、有序驾驶,交通的智能管理、方便的服务等功能。 二、车联网网络架构根据各个科研单位的侧重点不同,研究的目的不同,车联网的网络架构也不相同。《车联网网络架构与媒质接入机制研究》,同济大学,2011年05月18 日,作者:须超,王新红,刘富强。文章提出面向安全应用的车联网无线网络架构及其协同通信协议栈,并对车联网自适应多信道媒质接入协议进行分析。网址如下: 我们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一个网络架构,如按照物联网结构也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三层结构。也可以按照功能来设计网络架构。下图为自己设计。根据具体情况可不断调整扩展。 现阶段车联网的两个关键领域为(ITS)智能交通技术和(RFID)射频识别技术。智能交通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和信息发布技术等;射频识别技术可应用于车辆通信、自动识别、移动定位、远距离监控

等方面。中国科学院、北京邮电大学、同济大学等几所院校在物联网领域有一定能力。 国内车联网发展资金来源主要有政府专项资金、国有大企业、民间基金三个方面,主要来自于政府支持和国有企业投资。 三、车联网相关科研院校及公司 1.目前车联网终端设备领先的是金龙客车与杭州鸿泉合作开发的G-BOS 设备,即苏州金龙智慧客车3G客车。其车载设备终端整合了数据采集、硬盘录像、车辆身份信息、可视倒车、行车记录仪、GPS导航等主要功能。获得相关专利两项:司机行为监测方法和基于3G无线网络海量实时数据采控装置。 2.同济大学在车联网的应用示范与原型系统搭配方面有实力,它提出的车联网架构包括三个方面:被服务终端(汽车、列车、路上行人等),基础设施(热点接入点、基站、卫星、交通设施等),交通管理和控制实体(交通控制中心)。 3.长安汽车与清华大学:侧重于汽车安全技术,主动安全技术,国外已较为成熟。 4.力帆汽车、长安汽车与重庆邮电大学:国内首个“智能驾驶与车联网实验室”,2011年4月11日成立。 5.车联网车载系统设备产品还有中国电信、华为的车载模块/EVDO车载模块,江苏天泽的天泽星网,潍柴动力的共轨行系统等。 6.国内的宝信软件是公路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启明信息是车载端信息系统开发商,新国都开发了自助缴费系统。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浅析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浅析 物联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发展物联网产业不仅是提高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成为各地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未来中国物联网产业将迎来加速发展和优化布局的重要机遇。 在市场应用方面,2011年从整体来看,占据中国物联网市场主要份额的应用领域为智能工 产业分布上,国内物联网产业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其中,长三角地区产业规模位列四大区域的首位。 环渤海地区是国内物联网产业重要的研发、设计、设备制造及系统集成基地。该地区关键支撑技术研发实力强劲,感知节点产业化应用与普及程度较高,网络传输方式多样化,综合化平台建设迅速,物联网应用广泛,并已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物联网产业发展体系架构。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物联网技术和应用的起源地,在发展物联网产业领域拥有得天独厚的先发优势。凭借该地区在电子信息产业深厚的产业基础,长三角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主要定位于产业链高端环节,从物联网软硬件核心产品和技术两个核心环节入手,实施标准与专利战略,形成全国物联网产业核心与龙头企业的集聚。 珠三角地区是国内电子整机的重要生产基地。在物联网产业发展上,珠三角地区围绕物联网设备制造、软件及系统集成、网络运营服务以及应用示范领域,重点进行核心关键技术突破与创新能力建设,着眼于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以及农村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 中西部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迅速,各重点省市纷纷结合自身优势,布局物联网产业,抢占市场先机。湖北、四川、陕西、重庆、云南等中西部重点省市依托其在科研教育和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以及RFID、芯片设计、传感传动、自动控制、网络通信与处理、软件及信息服务等领域较好的产业基础,构建物联网完整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重点培育物联网龙头企业,大力推广物联网应 近来,中国物联网产业空间出现新的演变趋势: 一是产业发展“强者愈强”,资源要素将继续向优势地区汇聚集中。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等地区作为目前国内物联网产业的聚集地,企业分布密集,研发机构众多,产业氛围良好。同时,这些地区依托发达的经济环境与雄厚的地方财力,建设了一大批物联网示范项目。这为物联网的应用提供了成功案例和发展方向,并带动了相关技术和产品的大范围社会应用。得益于产业与应用相互促进形成的良性循环,未来优势地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提速,国内物联网领域的资源要素也将进一步向这些地区汇聚集中。优势地区在未来国内物联网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高。 二是产业分布“多点开花”,热点地区将不断蓬勃涌现。物联网产业广泛的内涵以及与应用紧密结合的特点,使得其能够在具备先发优势的地区之外,得到更加广泛的发展。除前文所述的重点省市之外,包括天津、昆明、宁波在内的众多国内城市也将物联网产业作为本地区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此外,四川双流县、河北固安县、山东微山县等众多县级城市,也纷纷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大力培育发展物联网产业。 三是产业演变“合纵连横”,区域分工将进一步明晰显现。虽然目前国内物联网产业整体尚处于起步阶段,但RFID与传感器、物联网设备、相关软件,以及系统集成与应用等几大产品领域的产业分布已经呈现相对集中的态势,国内各重点产业集聚区之间的产业分工格局也已初步显现。随着未来国内物联网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以及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产业链之间的分工与整合也将随之进行,区域之间的分工协作格局也将进一步显现。总体来看,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将分别在支撑层、感知层、传输层和平台层等几个层面确定各自的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