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教育招生方案范文4篇

职业教育招生方案范文4篇

职业教育招生方案范文4篇
职业教育招生方案范文4篇

职业教育招生方案范文4篇职校老师面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十大“魔咒。下面,

读。

人才培养方案1

职校老师面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十大“魔咒”

01

学期,在1.5年里达到教学目标,真的很难。课程安排少了,培养方案不成体系;课程安排多了,有些又达不不到教学目的,而且白白浪费了时间。

02

专业培养目标中,是否应该体现分类指导与分级培养?在时间和师资有限的情况下,这些又该如何安排落实?

03

什么样的培养目标是具体的?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才是高水平专业的培养目标?具体如何制定、如何实施、谁来评定?

04

老师在编写方案时该如何处理国家发布的专业目标与学校自己确定的专业目标之间的平衡?

05

现在要求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那是素质重要还是技能重要,又该如何培养学生素质?

06

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理解?怎么做才能同时满足呢?

07

劳动者比技能人才的范围要大得多,但是怎么通过教学实现,既要培养技术人才,也要是高素质的劳动者?

08

可是当地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企业也不清楚;况且学校也非常缺乏

既了解企业需求又明白学校情况的人来主持规划人才培养方案。何解?

09

现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目标普遍较高,然而,实际情

的失败么?培养目标如何制定?

10

关于调研:一、如何进入企业调研;二、毕业生流动性大,想让学生稳定就业都很难,跟踪调研是难上加难;三、调研工作周期长工作量大,谁来负责?这些现实困境让老师有苦难言……如何?

人才培养方案2

01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到底有什么作用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

职业院校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总体要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的规范性文件,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和开展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因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既是

学校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文件,也是学校对教学质量进行监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质量,是保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

我们一些教师可能从来都没有关心过所任教专业的人才培

养方案,每学期只注重那张属于自己的任课表,本学期教哪几门

自己所教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课程结构、实训条件等都不清楚,这课肯定是教不好的。

人才培养方案其实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文字呈现。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为受教育者构建什么样的知识、能力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果的方式。也就是说,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人。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化形式。而教学计划只是根据培养目标规定应修课程的一种保障制度。

02

本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有什么特点

一是新一轮职教改革(“职教20条”)要求得到了体现。明确培

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切实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出“鼓励学校积极参与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关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是课程设置与学时安排更加严格。明确“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类”,提出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齐开足公共基础课程”,并明确对公共基础课中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要求。规定三年制中职、高职每学年安排40周教学活动。三年制中职总学时数不低于3000,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1/3;三年制高职总学时数不低于2500,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不少于总学时的1/4。中、高职选修课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均应不少于10%。同时,“鼓励将学生取得的行业企业认可度高的有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已掌握的有关技术技能,按一定规则折算为学历教育相应学分”。

三是实践环节与毕业要求更加明确。规定“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占总学时数50%以上”。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结合学校办学实际,进一步细化、明确学生毕业要求。”。

四是方案制订、实施监督和指导工作的分工明确。“职业院校党组织负责人、校长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的第一责任人,要把主要精力放到教育教学工作上来。”国务院教育行政

国家教学标准,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提供基本依据,宏观指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

抓手,结合区域实际进一步提出指导意见或具体要求,推动国家教学标准落地实施。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指导、检查、监督本地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并做好备案和汇总。地方职业教育教研机构指导和参与本地区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鼓励产教融合型企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发挥行业、企业、家长等的作用,形成多元监督机制”。

03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如何体现本校的专业特色

曾经看过很多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本上是差不多的,有的甚至与其他院校完全一样的。如果全国的职业院校培养模式都是一样的,那么还需要每所院校自己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吗?本校的优势在哪?我们培养的学生与其他院校同专业毕业生有何差异?如何体现出我们自身的专业特色?

在我看来,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关键: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

专业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必须在进行广泛调研、深入用人单位了解岗位需求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论证,并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公共基础课程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结合学校办学层次和办学定位,科学合理确定的。通过对培养目标的分解,进一步明确本专业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保证培养规格。

要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重点:开发具有本校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职业发展需求,利用既有的资源和人才培养优势,充分挖掘潜力,重点开发和设置满足学生职业发展和人生发展需要,地方急需、优势突出,具有本校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应遵循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有利于突显专

业特色的原则,注意各项职业能力与专业特色应该有相应的课程支撑。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一般应分析目前已开设的课程有无开设

的必要,是否符合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如果课程设置不以就业为导向,不与职业标准、就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对接,不看学生就业是否需要,不看行业企业是否需要,而是因人设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