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们共有一个家测试题(附答案)

我们共有一个家测试题(附答案)

我们共有一个家测试题(附答案)
我们共有一个家测试题(附答案)

我们共有一个家测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二课我们共有一个家一、辨别正误(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 1、只有不断弘扬爱国主义传统,中华民族才能重振

雄风。() 2、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是人类最早的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近4000年。() 3、《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 4、我们的祖先世代生

活在祖国母亲的怀抱,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之情被世代传颂。() 5、但凡爱国之心,人不可不有。若不知本国文字、历史,即不能生爱国心也。() 6、对于每个爱国的人来说,“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做法都是我们坚决反对的。() 7、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是不可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8、作为炎黄子孙,无论身在他乡或异地,都应为中华民族的兴盛而骄傲。() 9、人们总是在祖国这一特定的社会共同体中生活、学习和工作的。() 10、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是祖国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二、单项选择题 11、“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从邓小平同志的这句名言可以看出,爱国情操基于() A、对爱国主义的认

识 B、有高尚的道德修养 C、对祖国怀有赤子之情 D、有较高的文化水平 12、“没有祖国就没有幸福,每个人必须根植于祖国土壤里。”屠格涅夫这句话说明了() A、炎黄子孙一脉相承 B、祖国的存在和发展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C、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D、振兴中华是我们每个人对祖国应尽的义务 13、“树无根不活,人无根不立。”只有把民族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我们才有奋斗的激情和动力。下列选项中没有体现民族精神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人生在世,吃穿二字 D.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4、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访美前夕接受《华盛顿邮报》总编采访时,明确向世人表达了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中国人民会不惜一切代价维护祖国的统一。这表明() A、我国实

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B、我国政府决定用武力统一台湾 C、我国政府有坚定的决心和足够的力量维护国家统一 D、只要台湾愿意和大陆统一,什么条件我们都可以接受 15、下列传统文化中应予以摒

弃的是()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天下

兴亡,匹夫有责” C、“位卑未敢忘忧国” D、“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三、不定项选择题 16、下列对爱国主义的理解,正确的是()A、在现代化建设中,爱国主义的主题表现为奉公守法、敬业爱岗、兢兢业业 B、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主题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爱国主义表现为以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 D、爱国主义表现为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 17、古往今来,从抵抗侵略、效命疆场、捍卫国家主权的仁人志士身上体现了() A、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是我们宝贵的精神遗产 B、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C、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D、现在已经不提倡民族精神了 18、2004年3月23日,来自五大洲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华侨代表出席了在曼谷举行的全球华人华侨“反独促统大会,并通过了《竭尽所能争取台海两岸和平统一》宣言。这表明() A、任何分裂祖国的图谋和行径都是违背历史和人心的 B广大海外华人华侨有强烈的爱国情怀 C、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共同愿望 D、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坚定立场 19、国际知名的古生物学家孙卫国赴澳攻读博士学位时,他的导师问他为什么不去做较容易的哺乳动物研究。他回答说:“对于我来说,搞研究不仅要考虑个人的兴趣和方便,而且要考虑到国家的需要。中国的研究所希望我能在国家还比较薄弱的研究领域学习,并在这方面有所建树,填补在这方面的空白。这也是我的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所在。”孙卫国的回答说明() A、对祖国的强烈的爱是我们事业成功的精神动力 B、将个人理想融人到祖国的需要和发展中是每个爱国者的正确选择 C、他想在这一领域成名,才选择这一较难的研究课题D、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才保证他事业的成功 20、1931年,一日本诗人对伟大的文学家鲁迅说:“你讨厌生在中国吗?”鲁迅先生说:“不,我认为比起任何国家来,还是生在中国好。”这句话显示了鲁迅先生() A、无可奈何的心理活动 B、对祖国深切的热爱 C、能正确认识中国的历史 D、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四、我来理解认识包起帆是上海港务局年轻的科技专家,10多年来共获得70多项革新发明,8项获得国家专利,9项获得国际发明奖。

他成立了“起帆科技开发公司”,迅速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推向了国际市场。有一位美籍华人要来投资1000万美元,他看准的合作伙伴就是包起帆。但他有一个前提:只能和包起帆个人合作,不能和他所在的单位发生任何瓜葛。包起帆婉言谢绝了,他说:“人各有志,我抛不开心爱的事业,也抛不开培养我的企业和工人兄弟。我的发明是国家的,国家的利益,才是我至高无上的利益。” 1、包起帆身上,你看到了什么精神?(2分)你怎么认识这种精神?(4分) 2、你打算怎样向他学习?(4)

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二课我们共有一个家答案一、辨别正误AABAAAAAAB 二、单项选择题 CBCCD 三、不定项选择题 ABCD ABC ABC AB BD 四、我来理解认识 1、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这种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也成为中华

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灵魂. 2、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要弘扬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

人教版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6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用实验测定固体物质的密度,必须先测出它的,然后再测出它的,最后用公式求出它的密度. 2.小明手中有一瓶标示600ml的矿泉水,请你计算这瓶水的质量为,若将其放入冰箱内冻成冰,质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体积(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明联想到冬天自来水管经常被冻裂的原因是. 3.某瓶氧气的密度是5kg/m3,给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容积是10L的瓶子装满了煤油,已知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m3,则瓶内煤油的质量是,将煤油倒去4kg后,瓶内剩余煤油的密度是. 4.某研究人员为了探究冰和水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在一定的环境下将1g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象.请你观察此图象回 答下列问题: (1)冰从﹣4℃上升到0℃时体积将,密度将. (2)水从0℃上升到4℃时体积将,密度将. (3)冬天,当河面结冰时,与冰接触的河水温度是℃, 较深河底的水温是℃. 5.如图所示,点燃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这是因为蜡烛的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变,所以热空气(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气流,气流流过扇叶时,带动扇叶转起来. 6.某同学在探究“物体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 (1)他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观察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1所示,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2)天平横梁调平衡后,在称物体的质量时,他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后,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2所示这时他应进行的操作是. 7.为了测量玻璃杯中盐水的质量,某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正确的实验步骤依次为

职业能力测试题和标准答案

职业能力倾向测试题 之一 首先,请你先完成下面的这个心理小测验。 操作指令:以下有60道题目。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属于这一类人,便在序号上画个○,反之,便不必做记号。答题时不需要做反复思考。 1.我喜欢自己动手干一些具体的能直接看到效果的活。 2.我喜欢弄清楚有关做一件事情的具体要求,以明确如何去做。 3.我认为追求的目标应该尽量高些,这样才可能在实践中多获成功。 4.我很看重人与人之间的友情。 5.我常常想寻找独特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创造力。 6.我喜欢阅读比较理性的书籍。 7.我喜欢生活与工作场所布置得朴实些、实用些。 8.在开始做一件事情以前,我喜欢有条不紊地做好所有准备工作。 9.我善于带动他人、影响他人。 10.为了帮助他人,我愿意做些自我牺牲。 11.当我进入创造性工作时,我会忘却一切。

12.在我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之前,通常我不会罢手。13.我喜欢直截了当,不喜欢说话婉转。 14.我比较善于注意和检查细节。 15.我乐于在所从事的工作中承当主要责任人。 16.在解决我个人问题时,我喜欢找他人商量。 17.我的情绪容易激动。 18.一接触到有关新发明、新发现的信息,我就会感到兴奋。19.我喜欢在户外工作与活动。 20.我喜欢有规律、干净整洁。 21.每当我要作重大的决定之前,总觉得异常兴奋。22.当别人叙述个人烦恼时,我能做一个很好的倾听者。23.我喜欢观赏艺术展和好的戏剧与电影。 24.我喜欢先研究所有的细节,然后再做出合乎逻辑的决定。25.我认为手工操作和体力劳动永远不会过时。 26.我不大喜欢由我一个人负责来做重大决定。 27.我善于和能为我提供好处的人交往。 28.我善于调节他人相互之间的矛盾。

议论文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议论文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秋水》中,庄子用“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来说明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的道理,这种论 证方法是() A.演绎法和例证法 B.例证法和对比法 C.对比法和类比法 D.类比法和演绎法 2.庄子《秋水》(节选)的主旨是() A.阐发为政以德的政治道理 B.阐述清静无为的人生哲学 C.阐析人的认识有限的思想 D.阐明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 3.《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来揭露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这种 论证方法是() A.演绎法 B.归纳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 4.《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A.“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B.“满招损,谦得益” 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D.“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5.下列四组词语中,最能体现《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心旨意的一组是() A.忧劳与逸豫 B.盛与衰 C.天命与人事 D.满与谦 6. 庄子用“壘空之在大泽”、“稊米之在大仓”、“毫末之在马体”来阐发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哲理 , 这种论证方法是() A. 例证法 B. 类比法 C. 对比法 D. 演绎法 7. 下列属于史论的文章是 ( ) A. 《秋水》 B.《五代史伶官传序》 c. 《寡人之于国也》 D.《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8.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文坛领袖是 ( ) A. 欧阳修 B. 司马光 c. 王安石 D. 柳宗元 9.胡适在《容忍与自由》中认为,缺乏容忍雅量的心理根源是() A.年轻气盛 B.狂妄自大 C.喜同恶异 D.愚昧无知 10.《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A.满招损,谦得益 B.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 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D.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既肯定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又批评“求学为升官发财”的腐败风气,这种论证方法是() A.演绎法B.例证法 C.类比法D.对比法 12.《吃饭》中,从吃饭想到结婚、想到政治,这种联想方式的基础是() A.时间统一性B.地点统一性 C.相似性D.对比性 13.《吃饭》中,用音乐与烹调来阐发“和而不同”的治国道理,这种联想方式是() A.时间统一性联想 B.对比联想 C.地点统一性联想 D.相似联想 14.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中所说的“宗教感情”,指的是() A.对最深奥理性和最灿烂美的执着追求B.对占用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难以忍受 C.承认有一个能够赏罚一切的上帝存在 D.相信肉体死亡之后灵魂还会继续活着 15.从《我的世界观》看,爱因斯坦的政治理念是() A.崇尚民主,反对专制B.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 C.全神贯注,献身科学D.不承认万能上帝存在 16.《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蔡元培强调大学宗旨时所批评的不良风气是() A.不正当娱乐泛滥 B.求学为升官发财 C.不尊重师长学友 D.不注重购置书籍 17梁启超在《论毅力》中引用孔子的话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这几句话被凝缩成的一个成语是()

(完整版)历年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核舟记》附答案

历年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核舟记》(附 答案)(5) 历年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核舟记》(附答案)(5)文章来自: 2007年太原市初中学业考试 阅读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 【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 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 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 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乙】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①,献之县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 怪之,黎明物色②,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③举轴,猫 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注】①轴:画卷。②物色:观察。③逮:等到。 9.【甲】文介绍了,【乙】文中评价画作精美的词语是。(2分) 10.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①佛印绝类弥勒类:②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诎: ③一士人善画善:④旦而过之,轴必坠地旦: 11.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译文: ②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译文: 【帮帮你】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漫”常用的义项有:①水涨,淹;②遍;③无边无际;④随便。 答: 12.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乙〕文中画作的精美具体表现在哪里。(2分) 答: 答案: 9.核舟船头三人的神情、动作逼真(评分说明:第一空大意正确即可。每空1分,共2分)10.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①类似,像②弯曲③善于,擅长④早晨(评分说明:结合语境正确解释,每空1分,共4分)11.①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都被遮在手卷下边的衣褶中。②县令起初不懂得珍惜,随便把它悬挂在墙壁上。 (评分说明:正确译出“比”“漫”各1分,每小题大意正确1分,共4分)12.示例:通过写猫的反应,从侧面表现画作的精美。如:限令把画卷拿起来,猫就

人教版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用实验测定固体物质的密度,必须先测出它的,然后再测出它的,最后用公式求出它的密度. 2.小明手中有一瓶标示600ml的矿泉水,请你计算这瓶水的质量为,若将其放入冰箱内冻成冰,质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体积(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明联想到冬天自来水管经常被冻裂的原因是. 3.某瓶氧气的密度是5kg/m3,给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 是;容积是10L的瓶子装满了煤油,已知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m3,则瓶内煤油的质量是,将煤油倒去4kg后,瓶内剩余煤油的密度是. 4.某研究人员为了探究冰和水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在一定的环境下将1g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象.请你观察此图象回 答下列问题: (1)冰从﹣4℃上升到0℃时体积将,密度将. (2)水从0℃上升到4℃时体积将,密度将. (3)冬天,当河面结冰时,与冰接触的河水温度是℃, 较深河底的水温是℃. 5.如图所示,点燃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这是因为蜡烛的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 升高,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变,所以热空气(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气流,气流流过扇叶时,带动扇叶转起来. 6.某同学在探究“物体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 (1)他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观察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1所示,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2)天平横梁调平衡后,在称物体的质量时,他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后,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2所示这时他应进行的操作是. 7.为了测量玻璃杯中盐水的质量,某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正确的实验步骤依次为

综合能力测试真题和答案

北京内部招聘综合能力测试真题 第一部分综合基础知识 本部分共60道题,全部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每小题1分,共60分。 1、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指标测算,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 A.富裕水平 B.小康水平 C.温饱水平 D.现代化水平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号召全党要以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把党和国家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而努力奋斗,永远不辜负人民的信任和期望。 A.发展创新 B.改革发展 C.改革创新 D.全面发展 3、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B.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C.坚持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发展观 D.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4、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A.社会与人 B.人与自然 C.人与经济 D.经济与环境 5、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2010年要把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 A.改善农村民生 B.推进农村改革 C.扩大农村消费 D.提高农民收入 6、2009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做好2010年经济工作重点要在______上下功夫。 A.改善民生 B.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C.自主创新 D.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7、我国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主要是强调。 A.9%左右好字当头 B.8%左右好字当头 C.9%左右快字当头 D.8%左右快字当头

四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期末测试卷(一)(含答案)部编版

期末测试卷(一)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积累运用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 kuān kuò shū shì jí shǐ jīnɡ pí lì jié ()()()() yè bǐnɡ wéi kànɡ mào shènɡ shān bēnɡ dì liè ()()()() 二、我会选。(12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A.露.珠露.脸雨露.露.水 B.弯曲.歌曲.戏曲.乐曲. C.主要.要.求需要.要.点 D.旋.转盘旋.回旋.旋.律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实际敬佩齐头并进 B.清澈祖宗无可耐何 C.博斗摸糊呼风唤雨 D.紧密壁柴摇头晃恼 3.“中华不振”与“为之一振”中“振”的意思()。 A.相同 B.不同 4.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不同于其他两项的一项是() A.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 B.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C.取之.,信然。

5.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上的一组词语,最恰当的是() 大雨过后,太阳还没出来,树林里空气特别,四周弥漫着花草的。一条的小溪从树林边缓缓流过。我们喝着的溪水,听着的鸟鸣,真是心旷神怡。 A.清新清香清澈清凉清脆 B.清香清澈清凉清脆清新 C.清凉清脆清香清澈清新 D.清香清新清凉清澈清脆 6.下面几句话中,不能体现神话很神奇的句子是() A.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 拢。 B.白天,他的肝脏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脏又重新长了起来。 C.许多年来,普罗米修斯一直被锁在那个可怕的悬崖上。 D.女娲杀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条腿,竖立在大地的四方,把人类头 顶上的天空撑起来。 三、想一想:括号前句子的意思可以用哪个四字词语来概括?写一写。(4分) 对于这次比赛不公平所导致的失败,状状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但好友元元却心中不服,感到气愤()。好在裁判是一个说话、做事很讲道理()的人,在他的允许下,状状整顿力量,准备再干(),进行第二次比赛。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核舟记练习题及答案

《核舟记》练习题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粗字注音。 (1)罔不(2)贻(3)箬篷 (4)八方有奇(5)石青糝之(6)髯 (7)天启壬戌(8)篆章 2.解释加粗词。 (1)罔不:(2)尝贻余核舟一: (3)绝类弥勒:(4)诎右臂支船: (5)篆章:(6)视端容寂: (7)曾不盈寸:(8)桃核修狭者: 3.《核舟记》选自________朝人________编辑的________,《核舟记》的作者是________朝人________。 4.核舟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课文在介绍核舟时先用________一词(原文中词)总括,结尾再用________一句话相照应,高度评价了王叔远高超的技艺。 5.根据文中表数量的形式,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古汉语表数量的用法。 二、阅读 阅读课文1~3节,回答问题。 (1)下面句中加粗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峨冠而多髯(xú)者为东坡 B.苏黄共阅一手卷(juǎn) C.石青糁之(sǎn) D.神情与苏黄不属(zhǔ) (2)下面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高可(大约)二黍许 B.矫(举)首昂视 C.两膝相比(比较) D.清风徐(缓缓地)来 (3)在这段中找出一个通假字并解释:________同________解释________ (4)与“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为”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B.士卒多为用者 C.为人五,为窗八 D.中轩敞者为舱 (5)第三段文字为什么先介绍苏东坡,后介绍黄庭坚、佛印?从这三段文字中各找一点理由。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三段细致描写鲁直“如有所语话”,佛印“神情与苏、黄不属”,“珠可历历数也”是为了说明什么?试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 分) 1、分别用铅、铁、铝制成三个体积质量都相等的空心球,比较它们中间空心部分的体积,则(密度大小:铅> 铁>铝)() A、铅球最大 B、铁球最大 C、铝球最大 D、三球一样大 2、如图是三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 积关系的图线,则由图线可知:() A. ρ1>ρ2>ρ3 B. ρ1<ρ2<ρ3 C. ρ1=ρ2=ρ3 D. 无法判断 3、一枝蜡烛燃烧一半后,剩下部分 的() A.质量、密度都减半 B.质量减半,密度不变 C.质量不变,密度减半 D.质量和密度都不变 4、A、B两种液体的质量之比为1∶2,密度之比为5∶4,则它们的体积之比为 A.5∶2 B. 2∶5 C. 1∶2 D. 2∶1 5、一架天平称量是200g,则它不能称量200mL的 (ρ酱油>ρ水>ρ酒>ρ煤油>ρ汽油): A.酱油 B.白酒 C.煤油 D.汽油 6、A、B两物体它们的质量相等,已知ρA∶ρB =3∶4,且两物体体积V A∶V B = 4∶5,则下述结论正确的是()A.A物体肯定是空心的 B.B物体肯定是空心的 C.两物体肯定是空心的 D. 两物体肯定是实心的 7、四个一样大小和质量相等的空心球,它们分别是铅、铁、铝、铜制成的,空心部分体积最小的是( ) A.铅球 B.铁球 C铝球 D.铜球 8、上体育课时,体育老师发现同学们要用的篮球差气,于是他用打气筒给篮球打气,当篮球变圆后,仍继续给它打气,则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A.质量增大,体积增大,密度增大 B.质量增大,体积不变,密度增大 C.质量增大,体积增大,密度不变 D.无法判断 9、一个质量为0.25 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kg,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A.1.0×10kg/m3 B.1.16×10kg/m3 C.1.2×10kg/m3 D.1.75×10kg/m3 10、体积和质量都相同的铁球、铜球和铅球各一个,已知ρ铁=7.8 ×103kg/m3,ρ铜=8.9 ×103kg/m3、ρ铅=11.3 ×103kg/m3,那么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可能铁球是实心的,铜球和铜球是空心的 B、可能铜球是实心的,铁球和铜球是空心的 C、可能铜球是实心的,铜球和铁球是空心的 D、三个球一定都是空心的 二、填空题(每空?分,共?分) 11、小明把一支温度计放到阳光下晒,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温度计的液柱上升了,那么温度计里液体的体积了,此时液体的质量,密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一质量为2kg的固体物体,将其运到月球上后,其质量为kg,如果它熔化后变成了液态,其质量会;给此物体加热,其密度会(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3、量筒中有50 ml的水,把质量为565 g的某种金属块全部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水面处刻度恰好是100 ml,那么金属块的体积是____cm3,此金属的密度是____g/ cm3. 14、小红在探究甲、乙两 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 的关系时,得出了如图4 所示的图象.由此可知, 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 比ρ甲:ρ乙= ;用甲、 乙两种不同物质做成质量 相同的实心体,则它们的 体积之比V甲:V乙= 。 15、一个瓶子最多能装0.5kg的水,它最多能装______kg 的水银;最多能装______m3的酒精。(ρ水银=13.6×103kg/m3,ρ酒精=0.8×103kg/m3) 16、小明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 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 得出了如图5所示的图像。由图 像可知,甲、乙两种物质 中,物质的密度较大;相同 体积的甲、乙两种物质,质 量较大。 17、如图,某实验小组要称量物体的质量,他们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时指 针恰好指在分度 标尺中线处,但 发现游码停 在g处。对这 种情况,按照操 作规范,称量前 还应将游码放在 称量标尺左端 的处,并把横梁右边的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调,直至指针重新指在分度标尺中线处。若不重新调平衡,用这样的天平直接称量物体质量,则被称物体的质量应等于称量读数(填“加上”或“减去”)原游码对应的示数。

综合能力测试题(附答案)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河北国泰物流有限公司员工入职综合能力测评 一、单项选择题(共55题每题1分共55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择正确答案)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时间是()。 A. 2012年11月6日 B. 2012年11月7日 C. 2012年11月8日 D. 2012年11月9日 2.获得2016年夏季奥运会举办权的城市是() A.马德里 B. 里约热内卢 C 芝加哥 D.东京 3.“金砖四国”(BRIC)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国英文的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语单词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后来哪个国家加入,“金砖四国”的英文单词变为“BRICS”,并改称为“金砖国家”()。 A.沙特阿拉伯 B.苏丹 C.南非 D.西班牙 4. 下列关于二十四节气说法错误的是()。 A. 雨水、谷雨反映降水现象 B. 立春、春分反映季节变化 C. 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 D. 小雨、芒种与农作物成熟和收成相关 5.“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的是:() A.《诗经》《孟子》《孝经》《尔雅》B.《周易》《尚书》《礼记》《春秋》 C.《大学》《中庸》《论语》《孟子》D.《尚书》《周易》《论语》《孝经》 6."心比天高() A、晴雯 B、袭人 C、林黛玉 D、王熙凤 7.“但使龙城飞将在() A、霍去病 B、李广 C、廉颇 D、赵云 8.“卧薪尝胆”说的是() A、夫差 B、范蠡 C、管仲 D、勾践 9.“初出茅庐”中的“茅庐”本意是指谁的的住处() A、刘备 B、诸葛亮 C、司马光 D、司马迁 10.下列哪一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使德国法西斯军队被迫转入战略防御? () A.不列颠之战 B.莫斯科保卫战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空袭珍珠港 11.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哪项权利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中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 A.平等权 B.言论自由 C.宗教信仰自由 D.批评、建议和检举权 12.下列关于我国国情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B.民兵是我国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 C.我国的耕地面积不足陆地面积的5% D.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的人口已达13.7亿 13.下列关于公文知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 A.附件即附注,是公文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B.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 C.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可以用涵

核舟记课内阅读理解题附答案

《核舟记》课内阅读理解题附答案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1.本段具体介绍了“核舟”的船尾部分。请用简练的词语写出舟尾刻有哪些物品。 2.从舟尾的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此时小船没有划行,而是在水上任其漂浮?(用原文的一句话回答) 3.雕刻家这样画两舟子的动作、神情,用意是什么?选出正确答案,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 A.表现一个舟子懒惰,一个舟子勤快。 B.表现一个舟子悠闲自在,一个舟子神情专注。 C.表现自己雕刻得生动细致,形象逼真,雕刻技艺高超。 D.演染一种愉悦、轻松的气氛,与船头三人的神情相呼应。 参考答案: 1.船浆、蒲葵扇、炉、壶 2.舟尾横卧一楫。 《核舟记》课内阅读训练二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蓬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坦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1.文中空格处应填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加点字。

(1)高可二黍许 (2)雕栏相望焉 (3)神情与苏黄不属 (4)诎右臂支船 3.翻译: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4.核舟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选文是如何突出这一主题的,请找出相关句子加以说明。 5苏黄二人与佛印的神态有什么不同? 6试分析这两段选文在作者写作意图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参考答案: 1.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2.左右相对类似同“屈”弯曲 3.他们的相互靠近的两膝,都被遮蔽在手卷下面的衣褶里 4. 用核舟窗户上刻是苏轼的诗句“山高月小,水落石”,“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来暗示的 5.如有所语矫首昂视 6.都表现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

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题(含答题卡和答案).doc

- 1 - 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 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2m B、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20cm C、一个初中生书包的质量约50kg D、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10kg 2.有关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把已调节好的天平移到另一处使用,不需要重新调节 B.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到指针完全静止下来 C.从砝码盒中提取砝码时,必须用镊子夹取 D.天平横梁平衡后,托盘可以互换 3.下列有关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滴水的密度小于一桶水的密度 B.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固体的密度 C.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枳成反比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4.一块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A.将它熔化成铁水 B. 从地球运到月球] C.把它轧成薄铁片 D.磨掉铁块一个角[来源 5.一实心铜球和一实心铝球,体积相同,将他们放到已调好的天平两盘

中,则 A、天平仍然平衡 B、铝球一端下沉 C、铜球一端下沉 D、无法确定 6.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三个空心球,它们的材料分别是铝、铜和铅,则空心部分最大的是 A.铝球 B.铜球 C.铅球 D.无法判断 7.有四个容量都为500毫升的瓶子,分别装满海水、纯水、酒精和汽油,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ρ海水>ρ纯水>ρ酒精>ρ汽油) A.海水 B.纯水 C.酒精 D.汽油 8.2003年10月22日“神舟五号”绕地球载人飞行时,用某种金属做微重力实验。在太空中,这种金属的哪个物理量一定不会改变 A.质量 B.温度 C.体积 D.密度 9.一个瓶子能盛1kg水,可用该瓶子盛1kg的下列哪种液体?(已知ρ水 ρ水>ρ植物油>ρ酒精>ρ汽油) 银> A.酒精 B.汽油 C.植物油 D.水银 10.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食油的密度时,以下操作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 2 - A.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 B.取适量的油倒入烧杯,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测出倒入量筒中油的体积 D.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

职业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职业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俗话有云: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顾意就是在职业上你最缺乏的是机遇,但是有时候机遇有了没能力也是种很苦恼的事情,下面收集整理了一些相关职业能力测试题的资料,供大家学习借鉴! 职业能力测试题篇一题目:到户外野营,你最怕以下哪种情况发生? A、背包坏了 B、忘记带火机 C、找不到水源 D、夜里下雨 测试结果分析: A、你缺乏学习某种技能的机遇 你很聪明,学习能力强,做事勤劳,胸怀大志。但对于梦想,你似乎依旧很盲目,你不知道自己的明天会是怎样的,未来可以做什么。那是因为你没有找到方向,你不知道自己到底可以做些什么,能够获得学习哪种技能的机会,一旦你得到了机会,便会用心学习,成就一番事业。 B、你缺乏投资的机遇 你头脑灵敏,金钱观很强。可以说,你周遭的大部分人认为你是因为运气好才总是能找准赚钱项目,实际上,你根本就是聪明,有

眼光,那些其他人看起来偶然的事情并不偶然,一起都在你计划掌控之中。你只需要得到一个机遇便可从此平步青云。 C、你缺乏闯出去的机遇 你心里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都关于未来,关于梦想。你不想平平淡淡地度过一生,也不觉得自己是无能的人,你觉得自己是绝对有实力去成就梦想,绝对有可能有所作为。然而,你却缺乏闯一闯的勇气,生活环境也不允许你为了自己的梦想勇敢一搏。 D、你缺乏遇上伯乐的机遇 你就好像一块鲜嫩的牛肉,是非常好的食材,然而,你不知道要怎样表现自己才会获得他人的赞赏。所以,你需要一个好的大厨,他才能把你的鲜美展示出来。所以,那个大厨就是你的伯乐。没有伯乐发现你的才华,你也就等于没有才华。(完) 职业能力测试题篇二题目:你更喜欢吃下面哪种口味的糖果? A、咖啡 B、水果 C、牛奶 D、巧克力 E、薄荷 测试结果分析: A、分享自己的爱好 人以类聚,爱好兴趣相同的人总会吸引很多相似的人,而且同样爱好的人很容易围成一团,不管是旅行还是厨艺,手工,甚至是打

六年级上册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测试题及 答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六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语 文 趣 味 园 时间:90分钟 同学们,请你认真做答下面的题目,来检验自己 的学习与进 步吧。答题时要用钢笔,书写要工整,姿势要端正。 一、依次改正句子中的错别字。 他魁悟的身躯,敏锐的目光,慈详的笑容,给人流下不可摩灭的印象。 二、给带点的字、词选择恰当的意思。 1. 讲究: A. 讲求、重视; B. 值得注意或推敲的内容; C. 精美 祭器很讲究..( ) 讲究..卫生( ) 技术是大有讲究.. 的( ) 2. 故: A. 意外的事情; B. 缘故,原因; C. 原来的,旧的; D. 朋友,友情; E. 死亡 变故.( ) 病故.( ) 沾亲带故.( ) 故. 乡( ) 3.之: A. 往; B. 的; C.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钟子期必得之.( ) 赤子之.心( ) 送孟浩然之.广陵( ) 三、用“清”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填入句子中。 1. 捧起一朵落花,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 )。 2. 掬起一捧( )的山泉喝,浑身爽快。 3. 刚下过雨,空气( )。 4. 幽静的山林里传来( )的鸟语声。 5. 屏幕上出现一行行( )的字迹。 6. 这里四面环山,泉水叮咚,环境( ),真是个避暑的好地方。 四、按要求进行句子练习。 1.闰土回家去了。我还深深地思念着闰土。(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2.通过体育锻炼,使我的体质增强了。(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3. 根据上下文的结构和语意在横线上仿写句子。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也应该学会欣赏别人。欣赏是一缕春风,染绿荒凉的山岗;欣赏是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欣赏是 题 目 基础园 经典屋 阅览室 习作坊 总 评 成 绩

(完整版)核舟记习题(附答案)

核舟记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器皿( ) 二黍许( ) 罔不( ) 贻余( ) 箬篷( ) 糁之( ) 轩敞( ) 多髯( ) 衣褶( ) 弥勒( ) 倚之( ) 一楫( ) 椎髻( ) 篆章( ) 壬戌( )( ) 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罔不因势象形.因: 象: (2)尝贻余核舟一贻: (3)箬篷覆之之: (4)雕栏相望焉焉: (5)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矫: 不属: (6)其船背稍夷夷: (7)细若蚊足,钩画了了了了: (8)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 盈: 3.给下列形似字注音组词. 4.指出下列各字在句中的意思. 5.找出下列通假字,写出本字.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通 (2)诎右臂支船通 (3)左手倚一衡木通 6.填空 (1)《核舟记》选自清朝编著的《》,作者, 朝人,全文全面如实地写出了核舟的全部人和物,属于一篇文. (2)"核舟"的主题是,核舟小窗两边所刻文字是:" , ";" , ."左边的刻字出自,右边刻字出自.文中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一句话是.作者对核舟技艺发出赞叹之情的语句是 . 7.下列语句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中轩敞者/为舱 D.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E.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8.对下面句子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尝贻余核舟一.(赠) 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看见)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异,奇妙) 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尚,竟然) 9.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10.下列各句中"为"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A.中轩敞者为舱 B.通计一舟,为人五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11.文言虚词"之"一般有下列几种用法: A.代词,代指人物,事 B.语气助词 C.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D.动词,可译为"去","往" 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各是什么用法将序号A,B,C,D分别正确填入句后.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m /g V /cm 3 10 20 30 40 0 A B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检测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小明同学打乒乓球时,不小心将球踩瘪了,但没有破裂.对于球内的气体而言,没有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 【答案】:A A.质量 B.密度 C.体积 D.都发生了变化 2.小莉同学在测量物体质量之前无论如何也不能将天平调平,于是她向左盘中放入质量为0.3 g 的砂粒,这时天平平衡了。在测量过程中向右盘放入了62 g 的砝码,此时天平再次平衡,则此物体的实际质量为( )。【答案】:C A .62 g B . g C .61.7 g D . g 3.夏天来了,一些同学喜欢自制冰棒,他们将一杯80g 的水放入冰箱中,完全结冰后,其质量( )【答案】:A A .仍是80g B . 大于80g C .小于80g D .不能确定 4.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把密度作为所选材料的主要考虑因素,下面属于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的是( )【答案】: B A .用铜做家庭电路的导线 B .用塑料泡沫做电影场景中滚落的“石头” C .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 D .用橡胶做汽车轮胎 5.同学们估测教室空气的质量,所得下列结果中最为合理的是(空气密度约为 1.29 kg/m 3)( )。【答案】:C A .2.5 kg B .25 kg C .250 kg D .2 500 kg 6.小翔在学习密度时写出了一些交流材料,其中不正确的是( )。【答案】:C A .不同物质在相同状态下,密度大小一般是不相等的 B .把某容器中的物质用去一部分后,剩余物质密度的大小不会改变 C .同种物质组成的实心物体在相同状态时,质量与其体积成正比 D .质量相等的实心物体,体积较大的组成物质的密度较小 7.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 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答案】:D A .甲球和乙球质量之比为3∶4 B .甲球和乙球质量之比为4∶3 C .甲球和乙球密度之比为2∶1 D .甲球和乙球密度之比为1:2 8.洛阳市新区博物馆进行了秦汉—罗马文明展。如图所示,小红看 到一个大理石雕像的大小跟真人差不多,大理石的密度是3×103 kg/m 3。 则它的质量约为( )。【答案】:C A .1.8 kg B .18 kg C .180 kg D .1 800 kg 9.a 、b 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 g 、 60 g ,体积分别为16 cm 3、2 cm 3。在这两个金属球中,如果有一个是实 心的,那么( )。【答案】:A A .这个实心球是a ,金属的密度是8 g/cm 3 B .这个实心球是a ,金属的密度是5 g/cm 3 C .这个实心球是b ,金属的密度是8 g/cm 3 D .这个实心球是b ,金属的密度是5 g/cm 3 10.冬天,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包了一层保温材料,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主要原因是( )。【答案】:A A .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B .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 C .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 D .水管本身耐寒冷程度不够而破裂 11、鸡尾酒是由几种不同的酒调配而成的,经过调配后不同的酒界面分明, 这是因为不同颜色的酒具有不同的 【答案】:D A .重力 B .质量C .体积 D .密度 12、如图所示的是A 、B 两种物质的质量m 与体积V 的关系图像。由图

销售人员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销售人员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完成时间:60分钟答题人: 一、职业素质、修养(每题10分,共40分) 1、优秀的销售人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优良服务素质? 1、以诚为本 2、善待客户——百问不厌,百陪不厌 3、高度的挫折忍受力 4、建立职业荣誉感 5、对工作充满激情 6、团队合作精神 2、优秀的销售人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与能力? 1、积极的人生态度6、灵活的应变能力 2、持久力7、有熟练的社交能力 3、敏锐的洞察力8、语言表达能力高超,简洁扼要 4、服务意识强烈9、自我控制能力 5、挖掘需求的能力10、丰富的业余知识,了解其他楼盘的价格、设计、 配套、相比优劣势,以及房地产的基本知识。 11、服饰的基本要求12、帮助精神 3、地产销售人员具备什么样的品质? 1敬业2韧性3勇气热情、真诚、有感染力4真实、有可靠性 5尊重客户6客观、果断、有智慧、有想像力7克服懒惰、苛刻、过于争论、不耐心 4、地产销售人员工作前后的工作安排是什么的? 1提前5分钟到场 2要整理好好的心情 3对镜看自己的仪表 4上班前要有一个静思的过程 5做好每一天的业务统计 6客户资料要自己记录清楚 7每天工作日志一定要做好,做全 二、专业知识(每题10分,共40分) 1、什么是房地产?什么是房地产业?两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房地产:房屋建筑及其建筑地块所组成的有机整体。

房地产业:进行房地产投资、开发、经营、管理、服务的行业,属于第三产业。 两者之间的区别是:房地产业属于第三产业。 2、房地产有那些方面的特性? 1、房地产位置的固定性 2、房地产地域的差别性 3、房地产的高值耐久性 4、房地产的保值增值性 3、房地产业有那些方面的特征? 1基础性2先导性3对金融的依赖性 4高回报性5高风险性 4、房地产行业与建筑业的关系是什么? 区别: 建筑业是物质生产部门,属于第二产业;房地产业因为兼有经营、生产、管理、服务等多种性质,属于第三产业。 联系: 业务对象均是房地产,一般来讲,从事房地产开发和经营的企业和组织称为开发商;从事房屋建设和设备安装的企业称为建筑商和承包商。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是指通过有偿、有期限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受让者按合同规定的期限一次或分次提前支付的整个使用期限的地租。 2、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划拨 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的,在土地使用者交纳补偿、安置等费用以后,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的行为。 3、商品房权属登记 指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代表政府对房屋所有权以及由上述权利产生的抵押权、典权等房屋他项权利登记,并依法确认房屋产权归属关系的行为。 4、用地红线 是指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批准的建设用地范围的界线。 5、熟地 指经过系统性的组织,开发的土地,经过三通一平或七通一平的土地。 四、计算公式(每题2分,10 分) (建筑基底的总面积÷建筑用地面积)×100% 1、建筑密度= 2、绿地率=(绿化用地面积÷总占地面积)×100% 3、公摊率=(公摊面积÷建筑面积)×100% 4、使用率=又名得房率=(套内面积÷建筑面积)×100%

8《核舟记》练习卷及答案

核舟记 明有奇巧人曰 .......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 势象形 ...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尝贻余 ...,各具情态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 ..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 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 ..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 ..。东坡..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 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 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 ..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 .., ..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 神情 ...也。..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 舟尾横卧 ..一楫.。楫左右舟子 ..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 ..各一人。居右者椎髻 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 .....。 ....,若听茶声然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 画了了 ..,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 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 ..... ..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本文选自《虞初新志》一书,其编者是清朝的张潮。 本文的作者是明朝的魏学洢。 文中提到的“大苏”即宋朝的文学家苏轼;“鲁直”即他的好友、诗人黄庭坚。 《核舟记》是一篇写物说明文,全文以总分总的结构,按空间顺序生动细致地介绍了核舟,表现了核舟体积小、容量大、雕刻精巧的特点,由衷赞叹了雕刻家高超(精湛)的技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