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村史馆实施方案

村史馆实施方案

村史馆实施方案
村史馆实施方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村史馆实施方案

篇一:村史馆建设

村史馆建设

前言

神农氏诲民耕种,应为农始;有巢氏教民筑居,当为村先。上下求索,追根溯源,村之由来,历史远矣!

上下五千年,浩瀚一史册。朝代更替,沧海桑田;金戈铁马,烽火硝烟。所争者集权,所夺者土地,所害者百姓!生灵遭涂炭,家园遇洗劫。而于刀光剑影中,村却生生不息,绵延永恒。

一唱雄鸡天下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确立人民当家作主之地位,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翻开历史新篇章。根本制度的创立,奠定强国富民之厚基。建国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村的建设,发展之神奇,日新月异不足谓其速;瞬息万变不足谓其新。洋洋大观丰碑处处立,盛世升平村村小康景。

文明远溯“新石器时代”的东台,村之沿革,史之演绎,

亦正是中国农业、农村、农民发生巨大变化之生动缩影。

讴歌幸福生活,记录奋斗历程。特设“村史馆”,择部分史实,立命题数个,展布以志感怀。企求从又一角度反映中国农村在党的领导下,栉风沐雨,开拓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伟大历程。

大连红方块展览展示策划公司在设计策划村史馆时,包含以下几个步骤:策划主题大纲

以乡村历史文化特色为背景,对村史馆主题进行设计。编修乡村大事记、图文资料、实物展陈、荣誉展示和视频影像等方面内容,并将重点放在乡村历史沿革、经济发展、先进典型、村容村貌、文化生活、民俗风情的展示上。布展设计方案

村史馆内设有村史溯源、发展概况、村内大事记、好人好事以及生产工具、衣食住行等实物陈展,集中反映村庄的历史底蕴和在党领导下农村的发展变化的

概貌。用一件件物品承载历史,用一幅幅图片记录进程,用一处处实景浓缩记忆。注重乡村特色,展示了民促风情、生产建设、经济发展等风貌。

施工展示制作村史馆主要以搜集村中代表性物件实物、资料、图片等,对于重要事件场景或者代表人物,利用雕塑浮雕进行场景还原。资料展示采用速捷展具,灵活多变的安

装形式和创意融洽的造型设计不但美观而且自由组装更换

内容,利于后期的展馆维护。以复古风格为主,结合现代化技术,丰富展厅的内容和形式。

第一章千年的期盼

亮煌煌几册史书,乱纷纷万马逐鹿。自夏禹建立王朝至晚清溥仪退位,又历经军阀割据混战,民国不“民”,外侮频仍,乌云蔽日,民不聊生,村自凋敝零落,满目荒芜。

村既在,课税徭赋不绝,横征暴敛,民生愈艰。因之抗争不息,因之起义不断。然,“等贵贱,均贫富”、“均田免粮”或“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等等无一得以实现,盖因统治制度弊端所致!

“霹雳一声震乾坤,打倒土豪和劣绅??一切权力归农会,共产党是我们引路的人!”《农友歌》气势磅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先辈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将农民数千年之期盼变为现实,挺直腰背真正成为顶天立地的主人。土地改革,中国民主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

土地改革,华夏农村发展的厚实奠基!

第二章蓬勃的生机

祖辈,捧一把属于自己的泥土,一任芬芳的气息舒展幸福的笑靥;

祖辈,把梦想用铧犁耕进美好的日子;

祖辈,于是想像人丁兴旺村庄繁盛的往后;

祖辈,以为有了土地即便有了一切??

然而,“一穷二白”之景况并非一夜之间所能改变。耕畜及农具之缺乏,水利与交通之窒碍,影响着生产与生活。

于是,互助组应运而生。互通有无,合伙生产有效地提高了生产力。协作而获两利,自愿且又团结。

继而,“初级社”发展成为“高级社”。土地无偿归集体所有,牲畜农具作价归公,实现按劳分配。从而,中国农村乡级以下准行政组织形成并建立党支部。“先国家,后集体,再个人”之理念从此产生。

广袤的田野,党的阳光普照。

社会主义村庄呈现蓬勃的生机。

第三章遍地的红旗

三面红旗迎风招展,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然而,人们却走过了一段曲曲折折的道路。

诞生一年有余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呈现出亘古未有之气象:生产迅速增长,群众热情空前高涨。捷报频传的大好形势也使人产生错觉——经济建设速度当可更快!

中共中央八届二次会议召开,根据毛泽东主席提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于是,“大跃进”运动迅速在全国开展。“以粮为纲”,“以钢为纲”,要求于五年甚至三年内,提前实现原定十五年达

到之钢产量,赶上乃至超过英国!大潮汹涌,巨涛澎湃。人民公社应运而生。时仅一月,全国基本实现公社化。同年末,全国74万个农业合作社合并为2.6万个人民公社!

那时,三面红旗,遍布全国;

那时,三面红旗,群情激昂;

那时,三面红旗,“卫星”频放??

然而,历史却沉痛地告诉人们,违背客观规律的主观愿望,其结果只能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挫折,人民生活遭受严重影响。

第四章动荡的岁月

文革十年,史称动乱。烙下印记,且痛且伤。

凡物必论计划,凡事必追“左”“右”。思想束缚,体制单一。于农村,“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扯旗上工,落旗下工。机械遵循,重复劳动;出勤计以“成”,评分划以“等”。“基本粮”、“平均粮”不足饱腹,自留地、“瓜菜代”不够裹饥。一个工日几毛钱,诚惶诚恐惧姓“资”。

红宝书,红袖章,红卫兵,红色风暴,红色恣肆如海洋;

如火如荼,激情燃烧;“造反”夺权,阶级斗争为纲;

最高指示,最新指示;早请示,晚汇报,“斗私批修”,大演大唱;红色浪潮席卷中国,锣鼓喧天,“上山下乡”;

高音喇叭,沸腾会场??

葱绿的庄稼地,红旗如织,迎风飘扬;

村史馆建设实施方案

村史馆建设实施方案 导读:本文村史馆建设实施方案,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村史馆建设实施方案 方案内容 为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内涵和特色,加快农村精神文化建设步伐,促进乡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结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传承和保护优秀历史文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通过深入挖掘村情村史,充分展现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的独特底蕴,展示名人志士的美好事迹,反映人民群众奋斗创业的光辉历程,激发农村广大群众对美好家园的荣誉感、归属感和幸福感,教育和引导他们尊重优秀文化传统,发扬优良民俗家风,留住乡愁乡情,共同缔造美好人居环境,为建设全省“工业强县、农产名县、美丽家园为主题”提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二、建设原则 (一)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要把村史馆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

与加强和巩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村史馆“存史、资政、育人”的积极作用,协调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以人为本,明确主体 明确和强化各乡镇党委政府及村级组织在村史馆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建立村史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 (三)突出特色,因地制宜 深入挖掘各村的村史村情、文化底蕴和民俗风情。一切从村落的地容地貌、经济基础、文化遗迹等实际出发,不搞大拆大建,不照搬、不复制,建设各具特色的“一村一品”村史馆示范点。 (四)示范带动,整体推进 突出工作重点,优化资源配置,分步实施,分类指导,先行试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三、建设内容 (一)设置标准 各乡镇选址在发展基础好、有鲜明文化底蕴和特色的村建成至少1所村史馆示范点。发挥示范点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各行政村(社区)建设1所村史馆。 (二)选址及面积标准 村史馆选址要立足安全便利,充分利用本村现有各类公共房屋设施(村级活动场所、祠堂等),也可选择历史建筑或具有特色的建筑,

村史馆实施方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村史馆实施方案 篇一:村史馆建设 村史馆建设 前言 神农氏诲民耕种,应为农始;有巢氏教民筑居,当为村先。上下求索,追根溯源,村之由来,历史远矣! 上下五千年,浩瀚一史册。朝代更替,沧海桑田;金戈铁马,烽火硝烟。所争者集权,所夺者土地,所害者百姓!生灵遭涂炭,家园遇洗劫。而于刀光剑影中,村却生生不息,绵延永恒。 一唱雄鸡天下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确立人民当家作主之地位,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翻开历史新篇章。根本制度的创立,奠定强国富民之厚基。建国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村的建设,发展之神奇,日新月异不足谓其速;瞬息万变不足谓其新。洋洋大观丰碑处处立,盛世升平村村小康景。 文明远溯“新石器时代”的东台,村之沿革,史之演绎,

亦正是中国农业、农村、农民发生巨大变化之生动缩影。 讴歌幸福生活,记录奋斗历程。特设“村史馆”,择部分史实,立命题数个,展布以志感怀。企求从又一角度反映中国农村在党的领导下,栉风沐雨,开拓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伟大历程。 大连红方块展览展示策划公司在设计策划村史馆时,包含以下几个步骤:策划主题大纲 以乡村历史文化特色为背景,对村史馆主题进行设计。编修乡村大事记、图文资料、实物展陈、荣誉展示和视频影像等方面内容,并将重点放在乡村历史沿革、经济发展、先进典型、村容村貌、文化生活、民俗风情的展示上。布展设计方案 村史馆内设有村史溯源、发展概况、村内大事记、好人好事以及生产工具、衣食住行等实物陈展,集中反映村庄的历史底蕴和在党领导下农村的发展变化的 概貌。用一件件物品承载历史,用一幅幅图片记录进程,用一处处实景浓缩记忆。注重乡村特色,展示了民促风情、生产建设、经济发展等风貌。 施工展示制作村史馆主要以搜集村中代表性物件实物、资料、图片等,对于重要事件场景或者代表人物,利用雕塑浮雕进行场景还原。资料展示采用速捷展具,灵活多变的安

农业文化园规划案例

方智俊安徽芜湖生态农业园区项目 王志天津水高庄农业旅游项目 方智俊安徽芜湖生态农业园区项目 一、农耕文化欢乐岛片区 (一)开发主题 乡村嘉年华,农耕欢乐岛 (二)整体功能 中国传统文化休闲与农耕文化游乐 (三)整体景观 1.整体“建筑群落”的文化符号和建筑元素由徽派风格为主,“皖南小院+乡村游乐 场+标志性楼阁”共同构成,各项目间景观差别明显、整体成为“皖南乡村”的景观形态。 2.通过室内外灵活变化的乡村主题景观(游乐园)、乡村田园、农家小院、滨水步 道等形态将各功能设施、休闲活动相联接。 3.本区通过局部或整体的滨水区域连接,共同组成一个“外部水景优美、内部休闲 游乐”的封闭形态,整个项目区从外看是一个以乡村景观为灵魂的片区,可通过水街上的广场和本区的景观大门进行沟通。 4.滨湖景观、乡村建筑形成大景观特色、游乐性设施、景观小品则是小节点。(四)目标客群 大众游客 (五)策划构思 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农耕文化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

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但主体包括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中国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类型。 围绕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和南陵民俗文化、农耕文化,以凸现丰富的南陵文化为主核心,通过情景化、情趣化和民俗活动举办等手法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娱乐性的旅游活动项目。通过定期举办不同主题的节庆活动,吸引游客参与体验,让游客在动态娱乐的过程中领略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和南陵乡土民俗文化。把传统农业休闲区作为浦西湖项目区内一个独立的项目,采取单独出售门票的形式进行经营管理。 (六)项目结构图 (七)项目详细策划 1.大浦农业博物馆 ◆项目位置:中岛西侧,靠近水街位置 ◆项目功能:农耕文化展示于科普 ◆景观特色: ◆策划思路:以时间为轴,采用传统展示手法和现代数字虚拟影像等技术展示 中国和世界主要农业国家农业发展史、古代农耕文化和现代高科技农业知识,联合南京及安徽各高校,以农业专家为核心主力,组建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农业博物馆,并为长三角地区各高校提供农业科技展示和农业科普教育学习的场所。 农业博物馆融知识性、科学性、休闲性于一体,通过眼看、耳听、动手操作,从中可以了解传统的农耕文化,了解克隆、转基因、太空农业等新概念,在休闲

村史馆建设

村史馆建设 前言 神农氏诲民耕种,应为农始;有巢氏教民筑居,当为村先。上下求索,追根溯源,村之由来,历史远矣! 上下五千年,浩瀚一史册。朝代更替,沧海桑田;金戈铁马,烽火硝烟。所争者集权,所夺者土地,所害者百姓!生灵遭涂炭,家园遇洗劫。而于刀光剑影中,村却生生不息,绵延永恒。 一唱雄鸡天下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确立人民当家作主之地位,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翻开历史新篇章。根本制度的创立,奠定强国富民之厚基。建国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村的建设,发展之神奇,日新月异不足谓其速;瞬息万变不足谓其新。洋洋大观丰碑处处立,盛世升平村村小康景。 文明远溯“新石器时代”的东台,村之沿革,史之演绎,亦正是中国农业、农村、农民发生巨大变化之生动缩影。 讴歌幸福生活,记录奋斗历程。特设“村史馆”,择部分史实,立命题数个,展布以志感怀。企求从又一角度反映中国农村在党的领导下,栉风沐雨,开拓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伟大历程。 大连红方块展览展示策划公司在设计策划村史馆时,包含以下几个步骤:策划主题大纲 以乡村历史文化特色为背景,对村史馆主题进行设计。编修乡村大事记、图文资料、实物展陈、荣誉展示和视频影像等方面内容,并将重点放在乡村历史沿革、经济发展、先进典型、村容村貌、文化生活、民俗风情的展示上。 布展设计方案 村史馆内设有村史溯源、发展概况、村内大事记、好人好事以及生产工具、衣食住行等实物陈展,集中反映村庄的历史底蕴和在党领导下农村的发展变化的

概貌。用一件件物品承载历史,用一幅幅图片记录进程,用一处处实景浓缩记忆。注重乡村特色,展示了民促风情、生产建设、经济发展等风貌。 施工展示制作 村史馆主要以搜集村中代表性物件实物、资料、图片等,对于重要事件场景或者代表人物,利用雕塑浮雕进行场景还原。资料展示采用速捷展具,灵活多变的安装形式和创意融洽的造型设计不但美观而且自由组装更换内容,利于后期的展馆维护。以复古风格为主,结合现代化技术,丰富展厅的内容和形式。 第一章千年的期盼 亮煌煌几册史书,乱纷纷万马逐鹿。自夏禹建立王朝至晚清溥仪退位,又历经军阀割据混战,民国不“民”,外侮频仍,乌云蔽日,民不聊生,村自凋敝零落,满目荒芜。 村既在,课税徭赋不绝,横征暴敛,民生愈艰。因之抗争不息,因之起义不断。然,“等贵贱,均贫富”、“均田免粮”或“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等等无一得以实现,盖因统治制度弊端所致! “霹雳一声震乾坤,打倒土豪和劣绅……一切权力归农会,共产党是我们引路的人!”《农友歌》气势磅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先辈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将农民数千年之期盼变为现实,挺直腰背真正成为顶天立地的主人。 土地改革,中国民主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 土地改革,华夏农村发展的厚实奠基! 第二章蓬勃的生机 祖辈,捧一把属于自己的泥土,一任芬芳的气息舒展幸福的笑靥; 祖辈,把梦想用铧犁耕进美好的日子; 祖辈,于是想像人丁兴旺村庄繁盛的往后; 祖辈,以为有了土地即便有了一切……

2020年村史馆解说词

村史馆解说词 村史馆解说词 欢迎各位领导和来宾来到五一村史馆,迎面看到的是我们制作的五一村的一分钟宣传短片。建这个村史馆,既是为了纪念30年改革开放,也是为了向国庆60周年献礼,更是为了铭记五一历史、教育青年儿童、共创美好明天。从常州市的地图上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五一村位于常州市武进区东北部,南靠沪宁高速横山道口,交通出行还是十分便捷的。。五一村由8个自然村和一个新村组成,户籍人口2526人,占地2.5平方公里,各个自然村和重点企业的分布能在五一村地图上反映出来。五一村的发展离不开我们党组织和村委会的领导,下面请大家了解下五一村的党组织和村委会的演变史。1958年初建立了村党支部;1988年5月升格为村党总支;1993年5月18日建立村级党委,下设8个党支部,党员有220人。五一村党委被评为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五一村委会的发展道路和全国各地大致是一样的,经历了从高级合作社到生产大队再到建立革委会,直到1983年成立村民委员会。1997年,五一村委被评为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在我们左手方的马头墙上,记录了一些对五一昨日的回忆。昔日的五一村是“芦花白茫茫,野鸭满天飞”的芦苇滩,地理条件闭塞,村级经济落后,百姓生活贫困。穷则思变,如何变。五一村人认准一个理,大力发展经济。正是由于经济的发展才有五一村今日的喜人局面。首先从农业做起,五一村于1951年起进行土地改革;1982年开始实行农业生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在1996年率先推进“一田制”改革,办起了12个小型农场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随着农业的发展,富余劳动力的增加,当时村党支部一班人紧紧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大力兴办工业企业,不断加快创新投入,促进了五一村工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五一村现有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4家,分别为:江南集团、兰陵集团、合成材料厂、华耐衬里厂。2008年全村完成工业总产值55.9亿元、销售收入55.8亿元,经济实力可谓是“常州市第一村”。创业之初,面临着资金短缺、项目缺乏、销路面窄的困难局面,村委一班人处处发挥带头作用、迎难而上,创办了横山五一刀模厂、武进防腐材料厂和五一钢球厂。现在村里2个大型集团公司分别是江南集团和兰陵集团。江苏江南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7月,是首批全国乡镇集团之一。集团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态势,至2008年底,集团拥有固定资产20亿元,流动资金16亿元,年销售收入达50亿元,是全国500强企业,江南集团现有4个总厂,员工3250余人。江苏兰陵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创立于1980年,占地25万平方米,员工近600人。2008年,集团完成工业总产值4.36亿元。旗下的“兰陵”牌涂料是中国驰名商标,被广泛用于人民大会堂、火箭发射架等防腐工程。另外,五一村还有合成厂和华耐厂等10多家企业。接下来请跟着我走,这个房间内放置着我们五一村五、六十年代生产和生活器具的实物和图片。能更直观的了解下旧时的生活,大家可以随意看看。看完请继续跟我走,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五一村民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逐步过上了全面小康生活,大家从墙上村民运动、住房、出行等照片就能看出来(用光束笔来指),真正实现了吃讲科学营养、穿着气派时尚、住房舒适宽敞、行有机动车辆、文化娱乐多样、生活社会保障。2008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5488元。幸福的笑容时时展现在村民的脸上,成为五一村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五一村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手势)这边是领导视察五一时留下的照片,其中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铁木尔达瓦买提、国家副总理回良玉、政协副主席王文元等。大家这边走。五一村通过努力,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受到各级领导和百姓的肯定,在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同时也成为五一村继续奋进的新起点。这边是五一村近年来获得的部分荣誉。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村民的努力,也离不开为五一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村民代表。我们选择了一些典型代表,大家可以简略看一看。经济的发展,村级财政收入的增加,为村委大力投入社会事业建设提供了物资保证。五一村成为常州市首批通过五化三有的行政村之一,道路硬化达到100%并成为常州市第一个实现村级主干道路“白改黑”村。还把村里的河塘建成了天然泳池和免费垂钓区。大力实施村庄绿化,绿化率达到了30%。积极推行垃圾袋装化村,并成立专门的物管中心,成为常州第一个全村物业管理化村。大型的公园和广场美化了五一村的环境。村委还投入1.6亿元努力打造了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新亮点——五一新苑。同时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和老年人活动的开展,真正做到学有所教和老有所乐。2005年,五一村成为使用管道天然气“全国第一村”,长江水、数字电视、电话等基础设施都是一应俱全。五一村在加快发展一、二产业的同时,高度重视第三产业发展,建立了“江南一条街”,既完善了农村功能,又方便了村民生活,更打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五一村在开展物质文明建设过程中,同时也牢抓精神文明建设。在推进学习型村、学习型企业创建的同时,深入开展了“十星级学习型文明家庭”评比活动,并成为了常州市第一个全国文明村。接下来请大家看一个电视宣传片,能更好的加深对五一村情况的了解,看完各位领导这边请。回眸历史、展望未来。五一村将牢牢把握推进城乡一体化这条主线,努力把五一村建设成为五一特色的新农村,更加美丽的“江南一枝花”。感谢各位领导的参观,您的每一次光临都是对五一村的关心与厚爱,衷心祝愿你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我的解说就到这里,谢谢大

展示空间设计的发展史

展示空间设计的发展史 人类社会的发展,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从青铜器时代到铁器时代,期间的进程是以“千年”为计算单位的。人类的展示活动也可追溯到如此原始的时期。在原始社会的部落中,出现了代表各自部落的图腾及各自信仰的神物,原始人习惯在自己的身上绘制纹身,它既有保护色的作用,又同时具有展示的作用,而战利品则习惯于悬挂展示。在山顶洞人的遗址及其他占墓里,发掘出大量的装饰物,其中有头饰、颈饰和腕饰等,说明人类的早期已经懂得用装饰品来装扮自己,这也是人类最早的展示行为。 到了奴隶社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了剩余劳动和社会分工,人们将剩余物品拿来交换,于是便形成了集市。在集市中,人们将货物置于明显的摊位前,直接展示货物,后期出现了专门摆放商品的摊床。 到了封建社会,有了专门从事商业活动的商人,封建社会的历史上也先后出现了临淄、洛阳、长安、汁梁、北京、扬州等一大批商业繁盛的城市,商业展示活动伴随着商品交易的兴旺而日趋成熟。从我国四川广汉出土的东汉市集画像砖中,可以清晰地肴到当时的店铺主人通过实物陈列和日头叫卖来招徕顾客。如图1-9所示。 南宋吴自牧著的《梦粱录》,曾详细描述了南宋杭州城内各种店铺多姿多彩的店面展示和商品陈列的场面:“自五间楼北,至官巷南街,两行多是金银盐钞交易铺,前列金银器皿及现钱……纷纭无数”。当时的餐饮店铺“其门首,以仿木及花样沓结缚如山棚,上挂半边猪羊,一带近里门面窗墉,皆朱绿五彩装饰,渭之‘欢门’”,“沛京熟食店,张挂名画,所以勾引观者,留连食客。今杭城茶肆亦如之,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店面”,“又有挂草葫芦、银马构、银大碗,亦有挂银裹直卖牌”。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也形象地描述了北宋年间汁京清明时节商业繁荣、店铺林立的热闹场景。如图1-10所示。

五一村村史馆简介新

村史馆简介 五一村史馆坐落于五一村老年活动中心,占地280平方,有十块内容所组成,分别为:1、五一村简介2、组织建设3、昨日旧貌(旧时器具)4、今日新颜(农业、工业发展)5、现代生活6、领导关怀7、杰出人物榜和荣誉榜8、社会事业建设9、精神文明建设10、明日规划。馆内充分运用声、光、电技术加上300多张图片、30多件实物展示以及2个电子触摸屏等全方面反映五一村各方面的情况,总共投入了100多万元资金,历时5个月建成完工,并于2009年9月18日正式开馆。至今已经成功接待了国内外近20000名参观者。 下面是详细介绍: 迎面看到的是我们制作的五一村的一分钟宣传短片!建这个村史馆,既是为了纪念30年改革开放,也是为了向国庆60周年献礼,更是为了铭记五一历史、教育青年儿童、共创美好明天。从常州市的地图上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五一村位于常州市武进区东北部,南靠沪宁高速横山道口,交通出行还是十分便捷的。!五一村由8个自然村和一个新村组成,户籍人口2526人,占地2.5平方公里,各个自然村和重点企业的分布能在五一村地图上反映出来。 五一村的发展离不开我们党组织和村委会的领导,五一村的党组织和村委会的演变史得到了清晰展现。1958年初建立了村党支部;1988年5月升格为村党总支;1993年5月18日建立村级党委,下设8个党支部,党员有220人。五一村党委被评为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五一村委会的发展道路和全国各地大致是一样的,经历了从高级

合作社到生产大队再到建立革委会,直到1983年成立村民委员会。1997年,五一村委被评为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 在左手方的马头墙上,记录了一些对五一昨日的回忆!昔日的五一村是“芦花白茫茫,野鸭满天飞”的芦苇滩,地理条件闭塞,村级经济落后,百姓生活贫困。 穷则思变,如何变!五一村人认准一个理,大力发展经济。正是由于经济的发展才有五一村今日的喜人局面。首先从农业做起,五一村于1951年起进行土地改革;1982年开始实行农业生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在1996年率先推进“一田制”改革,办起了12个小型农场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随着农业的发展,富余劳动力的增加,当时村党支部一班人紧紧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大力兴办工业企业,不断加快创新投入,促进了五一村工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五一村现有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4家,分别为:江南集团、兰陵集团、合成材料厂、华耐衬里厂。2008年全村完成工业总产值55.9亿元、销售收入55.8亿元,经济实力可谓是“常州市第一村”。创业之初,面临着资金短缺、项目缺乏、销路面窄的困难局面,村委一班人处处发挥带头作用、迎难而上,创办了横山五一刀模厂、武进防腐材料厂和五一钢球厂。 现在村里2个大型集团公司分别是江南集团和兰陵集团。江苏江南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7月,是首批全国乡镇集团之一。集团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态势,至2008年底,集团拥有固定资产20亿元,流动资金16亿元,年销售收入达50亿元,是

焦作市规划展览馆布展大纲设计

焦作市规划展览馆布展大纲 焦作市规划展览馆,布展总面积1944平方米,共一层。布展内容横跨8000多年,展现焦作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在布展总内容分布方面,城市发展史占30%,规划成果占60%,未来展望占10%。 序厅 一、形象墙 二、城市概况 要点:1、焦作市,北依太行与山西省接壤,南临黄河与郑州、洛阳相望。现辖2市4县4区和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面积4071.1平方公里,总人口361万。 2、焦作是一个区位优势非常明显的城市。它地处我国南北交汇点,东西结合部,又是新欧亚大陆桥 在中国境内的中心地带,具有承东启西、沟南通北的枢纽地位。 3、焦作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一是矿藏十分丰富。二是水资源充沛。 4、焦作能够充分保障能源的供应。这里煤炭储量丰富并且毗邻晋东南煤海,地表地下水资源充足, 为发展大型火电提供了便利条件, 5、焦作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数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造就了这里丰富而独特的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三、领导关怀 四.城市名片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 太极圣地 国家园林城市 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 跨国公司最佳投资城市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国家双拥模范城 国家级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城市 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城市 城市发展史展区 一、焦作的由来 关于焦作名称源来通常有两种说法:

一说由焦家作坊简化而来。“焦”为姓氏,“作”为作坊,指的是焦姓人家开设的作坊。焦家作坊以烧制瓷器为业,生意兴隆,颇有名气,人们在交往谈话中,逐步将四个字的“焦家作坊”简化成两个字的“焦作”了。 一说“焦作”由“焦枣”谐音而来。相传古时候,这里枣树丛生,明洪武年间,山西洪洞县移民来此,以枣为食,定居下来,将枣晒干过冬,焦酥可口,称为“焦枣”,便以“焦枣”为地名。 二、历史沿革 焦作历史悠久,早在8000年前的氏族公社时期就有人类居住。 夏朝属冀州,称覃怀地。 商及西周属畿内地,分属雍、邗、温三国。 东周为晋南阳地,战国时属魏、卫二国地。 秦属三川郡,西汉属冀州河内郡。 东汉属司隶部河内郡。 三国属魏国冀州河内郡。 晋分属司州河内郡、汲郡、荥阳郡。 南北朝分属司州河内郡、荥阳郡。 后魏分属怀州河内郡、武德郡、司州汲郡、东恒农郡。 隋分属河内郡、汲郡、荥阳郡。 唐分属河北道怀州河内郡、河阳三城使孟州、河南道河南府河南郡、郑州荥阳郡。 五代分属怀州、孟州、郑州、开封府。 北宋分属河北西路怀州河内郡、京西北路济源郡、京西路郑州奉宁军制、京畿开封府。 元分属燕南河北道怀庆路、孟州、河南江北行省卞梁路。 明分属河内布政使司怀庆路及开封府。 清属河南省怀庆府。 1913年,河内县改为沁阳县。 1927年沁阳县东部划出,成立博爱县。 1945年9 月8 日建立焦作市。 1948年3 月改为焦作县。 1949年10月15日,改为焦作矿区,划归平原省新乡行政专员公署领导。 1956年7 月9 日,改为焦作市,由河南省直接领导。 1974年1 月19日,焦作市属河南省和新乡地区双重领导。 1982年3 月,焦作市划为省辖市。 三、灿烂的文明 1、华夏文明的发源地 怀川大地孕育了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名山秀水陶冶了世代英才豪杰,焦作地下文明积淀层层叠叠,地上文化布落洋洋洒洒。焦作山水是人文化的山水,焦作人文是山水化的人文,山人一体,不可分割。 这里是人类始祖的发源地,有盘古开天地、华夏祖先伏羲女娲成婚、女娲补天、轩辕黄帝祈天破蚩尤、

村史馆建设

村史馆建设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村史馆建设 前言 神农氏诲民耕种,应为农始;有巢氏教民筑居,当为村先。上下求索,追根溯源,村之由来,历史远矣! 上下五千年,浩瀚一史册。朝代更替,沧海桑田;金戈铁马,烽火硝烟。所争者集权,所夺者土地,所害者百姓!生灵遭涂炭,家园遇洗劫。而于刀光剑影中,村却生生不息,绵延永恒。 一唱雄鸡天下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确立人民当家作主之地位,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翻开历史新篇章。根本制度的创立,奠定强国富民之厚基。建国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村的建设,发展之神奇,日新月异不足谓其速;瞬息万变不足谓其新。洋洋大观丰碑处处立,盛世升平村村小康景。 文明远溯“新石器时代”的东台,村之沿革,史之演绎,亦正是中国农业、农村、农民发生巨大变化之生动缩影。 讴歌幸福生活,记录奋斗历程。特设“村史馆”,择部分史实,立命题数个,展布以志感怀。企求从又一角度反映中国农村在党的领导下,栉风沐雨,开拓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伟大历程。 大连红方块展览展示策划公司在设计策划村史馆时,包含以下几个步骤:策划主题大纲 以乡村历史文化特色为背景,对村史馆主题进行设计。编修乡村大事记、图文资料、实物展陈、荣誉展示和视频影像等方面内容,并将重点放在乡村历史沿革、经济发展、先进典型、村容村貌、文化生活、民俗风情的展示上。 布展设计方案 村史馆内设有村史溯源、发展概况、村内大事记、好人好事以及生产工具、衣食住行等实物陈展,集中反映村庄的历史底蕴和在党领导下农村的发展

近郊型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发展规划研究——以中方县荆坪村为例

近郊型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发展规划研究 ——以中方县荆坪村为例 刘夏琼 摘要:历史文化名村是连接传统与现代的重要桥梁,对其的保护日趋重要。我国城镇建设呈井喷式发展,近郊型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面临巨大的威胁,如何保护和发展这类村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荆坪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与发展规划为例,探讨了在快速城镇化的形势下,被纳入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近郊型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发展规划编制的要点,以期对此类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规划编制起参考作用。该类型村庄的规划编制应注意以下几点:规划范围的层次性、规划效力承上启下、重点保护重要历史遗存、与城市规划相协调、在发展中保护。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村,近郊村,荆坪村,保护与发展,城市边缘区 1 引言 历史文化名村1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村落。这些村落是我国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如何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同时保护好历史文化名村,意义重大。快速城镇化正逐渐吞噬广大非城市区域,分布在城市边缘已被纳入城市规划区的近郊型历史文化名村所面临的保护与发展问题最为直接,不仅需要考虑历史文化的保护问题,还需要考虑与城市建成区的协同发展。 李培林(2004)将城郊村划分为城中村、近郊村和远郊村三种类型。学界对城中村和城郊村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对城郊村进一步细化的研究则较为欠缺,也没有指出近郊村和远郊村的区别与联系。近郊村既有强烈的村落表象,也受城市发展的影响,表现出社会形态的过渡性和边缘性。近郊型历史文化名村与一般的历史文化名村相比,拥有一些独有的特征:(1)距城市中心区近,有城市主要道路从村域穿过,村庄用地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2)核心区仍保留传统的村落格局,但村域整体环境已受到城市建设的严重冲击;(3)村落新建建筑和道路正逐渐破坏村落传统风貌;(4)村域土地已被城市侵占调整为国有土地,用地性质发生较大改变;(5)村民逐渐趋向市民化,村庄空心化严重、原真性渐失。 国外关于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保护理论研究、保护与发展政策研究、保护与发展对策措施研究、保护规划研究、聚落和乡土建筑保护研究、旅游发展中的保护研究等六个方面。国内关于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特征价值研究、保护与发

启东市东海镇村史馆工程

启东市东海镇村史馆工程(设计、制作、施工) 招标文件 招标人:启东市东海镇人民政府 日期: 2019 年 6 月 10 日

一、招标公告 启东市东海镇村史馆设计、制作、施工工程 1、启东市东海镇人民政府的村史馆工程已经批准建设,工程所需资金来源为村自筹。现对该项目的设计、制作、施工进行公开招标,择优选定承包人。 2、江苏大洲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具体负责本工程的招标事宜。 3、工程概况 (1)工程地点:东海镇丰盛村、建民村、显中村、星宏村、武东村 (2)工程规模:一标段约5万元、二标段约 3万元、三标段约3万元、四标段约3万元、五标段约3万元。 (3)计划开、竣工时间: 一标段~五标段均为:2019年6月25日至2019年7月24日,共30日历天 (具体以合同工期为准) (4)质量要求:合格工程 4、招标内容:本次招标共分五个标段, 一标段:丰盛村史馆设计、制作、施工; 二标段:建民村史馆设计、制作、施工; 三标段:显中村史馆设计、制作、施工; 四标段:星宏村史馆设计、制作、施工; 五标段:武东村史馆设计、制作、施工; 注:每位投标人均可申请参与以上标段的投标,但无论参与几个标段的投标,最多只能中二个标段。顺序按一标段、二标段、三标段、四标段、五标段依次开标。中二个标段后可参与接下来标段的开标但

不能作为第一中标人。投标人的资格审查采取资格后审方式。 5、申请人应当具备的主要资格条件 (1)企业资质要求:中国大陆境内合法注册的独立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中的经营范围包含相应的标识标牌设计及制作、安装。 6、以下条件属于资格后审的必要条件 (1)具备独立订立合同的能力; (2)未处于被责令停业、投标资格被取消或者财产被接管、冻结和破产状态; (3)企业没有因骗取中标或者严重违约以及发生重大工程质量、安全生产事故等问题,被有关部门暂停投标资格并在暂停期内的; (4)企业的资质等级满足招标公告要求。 7、招标文件的获取 有意者请于公告期内登陆启东市人民政府()自行下载获取招标文件资料。 8、投标申请人对一至五标段现场踏勘了解设计内容(一标段联系人丰盛村顾海涛;二标段联系人建民村倪菊英;三标段联系人显中村郁健;四标段联系人星宏村丁磊磊;五标段联系人武东村张健;或与镇宣传办彭凤雁联系),如有任何疑问的,在2019年6月10日17时前向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询问解答。 9、各投标申请人须于2019年6月17日09时00分至09时30分,将资格审核文件、技术标(设计方案)、商务标等资料提交至启东市东海镇人民政府政法办二楼会议室,迟到的投标文件将被拒绝,并在

长林村史馆初步设计理念

长林村史馆初步设计理念 上周六(2月25日),到长林村村委会与该村10余位山东移民老人进行了详细座谈,经过面对面交流、讨论以及借鉴区文化中心和市博物馆的设计理念,在借鉴吸收创新的基础上,结合长林村的自身特点,滤清了几条设计线,形成了对长林村史馆设计的初步想法。主要围绕几方面的演变史来布局。 一是房屋演变史。 马架子(移民初期1956年3月)→干打垒(落地扎根1956年5月)→砖挂面(开荒发展1962年)→砖平房(改革开放时期)→起脊房→小别墅。(房屋这块建议做造型,要求造型简洁平实,历史感和现实感兼顾。) 二是生产工具演变史。 人拉犁→马拉犁→手扶拖拉机→28大脚轮→联合收割机。(造型展示) 三是生产组织形式演变史。 开荒团(响应国家号召,打着山东青年志愿开荒团红旗,铁缸子也印着相应的字样)→分成3个生产队→分成6个组(为了防止大帮哄)→分成6个小的生产队→包产到户(家庭联产承包制)→多种经营相结合(家庭经营、种植大户、合作社等)。 四是生活用品演变史 马灯→煎饼烙→自行车→摩托车→电视等等(主要

是一些能够说明历史印迹的老物件)。 五是生活食品演变史 高粱米、大碴子、咸黄豆、盐面糊当菜吃→吃淀粉(苞米瓤子打碎做成)、吃糠、吃树叶(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煎饼、大饼子、窝头、麦麸子面→大米、白面、杂粮杂豆煎饼。 六是服装演变史 补丁衣服→棉袄、棉裤、狗皮帽子→的确良料的衣服→服装的多元化(收集一些比较久远的服装和衣帽)。 七是内外部环境演变史 自然环境从茫茫荒原到生机勃勃(初期风大、沙大、雪大、草密、狼群) 人文环境从刚来时的296人(撤回山东一半)到安居乐业 发展环境从一无所有到百业兴旺(引领发展的代表人物群像等等) 八是精神力量总结。 与自然抗争→与生活抗争→与发展抗争 初步总结为:拓荒精神 拓荒精神主要包括:敢闯敢拼、团结奉献 勤俭持家、吃苦耐劳 开拓进取、勇争一流。

XX镇脱贫攻坚村史馆建设实施方案

XX镇脱贫攻坚村史馆建设实施方案 村史馆是记录村史沿革、村落文化、民俗风情的重要载体,对于传承村镇记忆、影响教育村民有着重要作用。为提升我镇贫困村的历史文化内涵,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步伐,充分展现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经研究,决定在XX镇XX村和XX村开展脱贫攻坚村史馆建设工作,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实现乡村振兴发展为目标,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传承和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展现贫困村脱贫成效,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通过深入挖掘村情村史,充分展现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的独特底蕴,展示名人志士的美好事迹,反映人民群众奋斗创业的光辉历程,激发农村广大群众对美好家园的荣誉感、归属感和幸福感,弘扬优良民俗家风,留住乡愁乡情,共同缔造美好人居环境,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加快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二)基本原则。深入挖掘贫困村的村史村情、文化底蕴和民俗风情等,突出地域和人文特色,一切从村落的地容地貌、经济基础、文化遗迹等实际出发,把脱贫攻坚村史馆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与加强和巩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等相

结合。同时,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建立村史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 二、建设内容 (一)馆址面积。立足安全便利的原则,充分利用XX 村、XX村现有各类公共房屋设施(村级活动场所、农村书屋、脱贫攻坚作战室等)作为村史馆馆舍,原则上只进行修缮,不得新建。根据村委会实际情况,本着能大则大、宜小则小、体现功能的原则,面积一般应在30平方米以上,杜绝贪大求洋、闲置浪费。 (二)规范建设。一是建设范围。根据村史馆建设相关要求,在XX村和XX村建设打造村史馆,定名为“XX村脱贫攻坚村史馆”和“XX村脱贫攻坚村史馆”;深入挖掘特色亮点,对村史资料进行收集和归档整理,制作成为村史资料文集。二是布展形式。通过收集整理村史小册、村史碑文、图文资料、实物模型、视频影像等,采取图文与实物并存,传统物件与影像资料共融,室内与室外有机结合等陈展形式,全方位展现脱贫攻坚以来党和政府强力推动、人民群众自强奋斗的脱贫历程及所产生的从物质到精神的巨大变化。 (三)展陈内容。以村史村情(村名由来及发展变迁)、村风民俗(村规民约、民俗风情、乡贤名人、家风家训)、基层党建(机构变迁、组织发展)、脱贫攻坚(贫情再现、

乡村记忆工程建设工作方案

xxx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建设工作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xxx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方案》和《xxx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计划》关于实施乡村文化振兴的要求,挖掘、传承和弘扬优秀农耕文化,在全县实施乡村文化记忆工程,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传承和保护优秀历史文化,建设农村精神文化家园为重点,通过深入挖掘村情村史、优秀家风家训、农耕文化和历史名人等传统文化资源,结合本地实际,建设村风村史馆、家风家训馆、乡贤馆、民俗馆等具有独自特色的乡村记忆工程展馆,反映人民群众奋斗创业的光辉历程,激发农村广大群众对美好家园的荣誉感、归属感和幸福感,教育和引导他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尊重优秀文化传统,发扬优良民俗家风,促进农村繁荣和经济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进程。 二、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要把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存史、资政、育人”的积极作用,协调推动

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2、以人为本,明确主体。明确镇街和村级组织在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建立乡村记忆工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3、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突出工作重点,优化资源配置,分步实施,分类指导,先行试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二)工作目标 各镇街、开发区按照上级指导意见和要求,结合各自实际,2018年建设3个试点村,到2020年底,全县三分之一的行政村建成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展馆,推动基层文化建设上新台阶。 三、建设标准 (一)场馆选址 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建设选址要优先选择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和农村社区,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要充分利用本村现有的各类公共设施或闲置场所,原则上面积不少于60㎡,立足安全方便,不搞重复建设。有条件的村可以新建。 (二)建设内容 1、图文资料。馆内陈列的资料应包括文字介绍和图片展览。文字介绍要阐述本村概况、文化特色、经济状况、农民生活、典型事例、获得荣誉等内容,图片展览要与文字资料

村史馆实施方案

村史馆实施方案 篇一:村史馆建设 村史馆建设 前言 神农氏诲民耕种,应为农始;有巢氏教民筑居,当为村先。上下求索,追根溯源,村之由来,历史远矣! 上下五千年,浩瀚一史册。朝代更替,沧海桑田;金戈铁马,烽火硝烟。所争者集权,所夺者土地,所害者百姓!生灵遭涂炭,家园遇洗劫。而于刀光剑影中,村却生生不息,绵延永恒。 一唱雄鸡天下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确立人民当家作主之地位,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翻开历史新篇章。根本制度的创立,奠定强国富民之厚基。建国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村的建设,发展之神奇,日新月异不足谓其速;瞬息万变不足谓其新。洋洋大观丰碑处处立,盛世升平村村小康景。

文明远溯“新石器时代”的东台,村之沿革,史之演绎,亦正是中国农业、农村、农民发生巨大变化之生动缩影。 讴歌幸福生活,记录奋斗历程。特设“村史馆”,择部分史实,立命题数个,展布以志感怀。企求从又一角度反映中国农村在党的领导下,栉风沐雨,开拓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伟大历程。 大连红方块展览展示策划公司在设计策划村史馆时,包含以下几个步骤:策划主题大纲 以乡村历史文化特色为背景,对村史馆主题进行设计。编修乡村大事记、图文资料、实物展陈、荣誉展示和视频影像等方面内容,并将重点放在乡村历史沿革、经济发展、先进典型、村容村貌、文化生活、民俗风情的展示上。布展设计方案 村史馆内设有村史溯源、发展概况、村内大事记、好人好事以及生产工具、衣食住行等实物陈展,集中反映村庄的历史底蕴和在党领导下农村的发展变化

的 概貌。用一件件物品承载历史,用一幅幅图片记录进程,用一处处实景浓缩记忆。注重乡村特色,展示了民促风情、生产建设、经济发展等风貌。 施工展示制作村史馆主要以搜集村中代表性物件实物、资料、图片等,对于重要事件场景或者代表人物,利用雕塑浮雕进行场景还原。资料展示采用速捷展具,灵活多变的安装形式和创意融洽的造型设计不但美观而且自由组装更换内容,利于后期的展馆维护。以复古风格为主,结合现代化技术,丰富展厅的内容和形式。 第一章千年的期盼 亮煌煌几册史书,乱纷纷万马逐鹿。自夏禹建立王朝至晚清溥仪退位,又历经军阀割据混战,民国不“民”,外侮频仍,乌云蔽日,民不聊生,村自凋敝零落,满目荒芜。 村既在,课税徭赋不绝,横征暴敛,民生愈艰。因之抗争不息,因之起义不

村史馆建设实施方案

村史馆建设实施方案 村史馆建设实施方案 方案内容 为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内涵和特色,加快农村精神文化建设步伐,促进乡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结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工程的意见》,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传承和保护优秀历史文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通过深入挖掘村情村史,充分展现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的独特底蕴,展示名人志士的美好事迹,反映人民群众奋斗创业的光辉历程,激发农村广大群众对美好 家园的荣誉感、归属感和幸福感,教育和引导他们尊重优秀文化传统,发扬优良民俗家风,留住乡愁乡情,共同缔造美好人居环境,为建设全省“工业强县、农产名县、美丽家园为 主题”提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二、建设原则 (一)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要把村史馆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与加强和巩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村史馆“存史、资政、育人”的积极作用,协调推动农村经济社会 全面发展。 (二)以人为本,明确主体 明确和强化各乡镇党委政府及村级组织在村史馆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 主体作用,激发他们建立村史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不断增强人 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 (三)突出特色,因地制宜 深入挖掘各村的村史村情、文化底蕴和民俗风情。一切从村落的地容地貌、经济基础、文 化遗迹等实际出发,不搞大拆大建,不照搬、不复制,建设各具特色的“一村一品”村史馆 示范点。 (四)示范带动,整体推进 突出工作重点,优化资源配置,分步实施,分类指导,先行试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三、建设内容

历史文化依托型:古村古镇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历史文化依托型:古村古镇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古村古镇旅游是当前国内旅游开发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乡村旅游体系中一个比较独特的存在,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淳朴的民风和古香古色的建筑遗迹等特点受到游客的喜爱。但是旅游开发中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传承与商业化的博弈等,也给景区发展带来了诸多限制。因此,古村古镇旅游要实现高效、可持续发展,需要探索出一条既最大限度保持历史文化面貌,又能弘扬传统文化,充分发挥旅游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 一、古村古镇旅游 (一)内涵 古村古镇一般具有几百上千年的历史,经历了由繁华到衰败的过程,建成初期往往是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于社会变革日渐沉寂。古村古镇,从广义上说是指“至今保留的古代民居建筑群落的总称”,从狭义上说是指“历史年代久远,遗留至今的,具有科学研究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且需要保护或已经受到保护的古代民居建筑群落”。从旅游开发的角度来说,古村古镇则涵盖了以下3层涵义: 第一,遗留的古代民居建筑,历经历史变迁和岁月沧桑,并且至今仍为现代延用和居住; 第二,在景观上与现代民居有很大反差,具有传统特色的古民居、古街、古巷、古道、宗祠、寺庙等,是特殊的区域文化景观和历史文化景观; 第三,是古代思想、文化、宗法礼制以及族权等思想观念交融下形成的外化表象,具

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 (二)发展概况 我国古村古镇的保护和开发始于上世纪80年代,这个时期主要以江苏昆山周庄和安徽黟县西递村为主。90年代,在长江三角洲、皖南地区、江西吉安地区开始初步形成古村古镇的保护和开发群。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四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将西递、宏村两处古民居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开启了我国古村古镇保护和开发的热潮。2003年,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共同启动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活动,进一步将这种热潮推高。 目前,我国的古村古镇群主要分为太湖流域的水乡古镇群、皖南古村落群、川黔渝交界古村镇群、晋中南古村镇群、粤中古村镇群等,类型涵盖了乡土民俗型、传统文化型、革命历史型、民族特色型、商贸交通型等,基本上反映了不同地域历史文化村镇的传统风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寻找失去的家园”成为一种旅游时尚,我国现存古村古镇的巨大价值得以通过市场继续体现,成为了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旅游资源。 二、旅游开发现存问题 1.不合理开发和破坏性开发 古村古镇和其他乡村旅游资源相比,具有独一的文化属性,旅游品牌价值极高。但是,由于缺乏保护和规划意识,部分景区处于不合理开发或者过度开发状态。例如,一些地方搞旧城改造,拆毁古建筑,建设仿古一条街,打着开发的旗号行破坏之实。还有些景区不合理地将居民大量迁出,忽略居民作为古村镇文化载体的重要意义,失去了传统的居民支撑的历史村镇旅游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2.过度商业化倾向 古村古镇旅游业的过热发展,造成了商业网点的大幅增加,特别是在主要游线上开设过多的商业店铺,商业活动以及现代装修材料的采用,损坏了建筑的传统风貌,干扰了古村古镇的传统氛围。同时,不断膨胀的“标准化”旅游业,排挤掉大量具有地方特色的小本生意,致使古村古镇原始风貌淹没于商业化中,浓重的商业气息侵蚀着人文氛围。 3.旅游承载量过饱和 古镇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压力便是游客流量超过了景区合理旅游容量。我国的放假制度和景区的季节特色等,致使我国很多古村古镇旅游景点具有显著的旺季和淡季之分,旅游旺季景区内经常处于拥挤混乱的场面,古村镇幽静的环境氛围被破坏,不仅无法正常游览,甚至对古迹、建筑等造成了破坏,垃圾污染和水污染问题尤为显著。 4.旅游与居民生活的矛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