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数的加减法导学案

小数的加减法导学案

小数的加减法导学案
小数的加减法导学案

《小数的加减法》导学案

【学习内容】

课本95-97页

【学习目标】

1、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计算小数加减法,能初步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一

些实际问题。

2、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数学意识。

3、养成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提高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及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习重点】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

归纳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整数减小数的计算方法

【自主学习】

1、列竖式计算,并说说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1)250+87= 320-130=

(2)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①相同数位上的数要();

②从()位算起;

③哪一位相加满十向前一位(),哪一位不够减向前一位(),本位上()

再减。

2、例1:一本《童话故事》的价格是7.55元,一本《连环画》的价格是5.65元

(1)买一本《童话故事》和一(2)一本《童话故事》比一本本《连环画》一共要多少钱?《连环画》贵多少钱?

【合作讨论】

1、我的发现: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

(1)小数点要(),也就是()对齐。

(2)按照()的法则进行计算。从()位算起。

(3)得数的小数点要和上面的数的小数点()。

注意:如果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末尾的0()。

2、下面的算式,竖式应该怎样列?

2.98+0.56= 11.2+15.07= 7.2-6.45= 5-0.41=

注意:小数部分数位不够时,要()。

【总结反思】

怎样计算小数加减法?计算中需要注意什么?

【训练提高】

1、我是小判官(错的请改正)。

2 . 5 8 8

+ 0 .7 -3 . 2 5

2 . 6 5 5 . 2 5

()()

2、在草稿本上完成97页“做一做”第1题,注意要验算,如果验算有困难,可以向小组的同学请教。做完后可在小组内交流计算、验算的方法,订正计算结果。

3、完成97页“做一做”第2题。

先在小组内说说看完图后你得到了哪些信息?知道了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然后独立完成。

浅谈数学史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

浅谈数学史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 发表时间:2019-01-08T10:10:35.950Z 来源:《素质教育》2019年2月总第298期作者:艾园 [导读] 数学史能够体现数学知识的发展历程,更是众多数学家留给现人的宝贵文化。 陕西省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小学716000 摘要:数学史能够体现数学知识的发展历程,更是众多数学家留给现人的宝贵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讲解一定的数学史有利于学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将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教育中,既符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更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史融合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教育对于国家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社会各界对教育的关注度逐步提高。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数学教育也在积极地进行变革,广大数学教师不断提出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能够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数学教师应重视数学史对于学科教育的重要意义。 本文将主要阐述基于小学数学融入数学史的教育价值,进而提出基于小学数学教育融入数学史的具体途径和实践对策。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的价值 1.德育价值。学者骆祖英指出数学史具有德育教育价值。(1)学习数学史,可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我国在14世纪以前曾是数学大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近现代也涌现出了华罗庚、陈景润、陈省身等多位世界著名的数学大师。因此,了解数学史,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能通过了解本民族的数学文化史延伸到国际数学。 (2)学习数学史,可熏陶小学生的人格精神。这些对学生来说可产生长远的影响。现代社会中,缺少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但是人心又不能缺少精神崇拜。如果数学史能将崇拜对象提供给学生,会大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2.智育价值。数学史有助于学生更加透彻、深入地理解知识。小学生通常是直观表面地看待问题,而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深入性、抽象性地看待问题。而数学史,以知识根源为基点,帮助学生经历了知识发展的全过程,比起传统教学,不只是知识本身,而是从产生知识的背景——时代、人物、生活、原因、过程,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立体地、深入地看待数学知识。 3.美育价值。数学,探索的是自然之美。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多地挖掘出数学史的美学价值。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学是必备的素质。但是传统的数学教学只注重书本知识,忽视了学生的真实体验,冰冷的数字、繁琐的运算、怪异的符号是大多数人对数学的印象。这让我们忽视了数学之美。从生物学的角度看,审美是人的需要。儿童的好奇心强烈,通过数学史教学引入审美,能将儿童的好奇心调动起来,激发他们的审美需求,让他们去经历一个发现创造的过程,构建他们的审美体验。 二、数学史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途径 1.渗透数学史,展示新奇方法。新课标理念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过程与方法,而且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果机械地按照“概念——定义——定理——解题”的认知程序进行数学教学,则必然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适当地融入一些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历史上的数学方法,无疑会激发起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2.穿插数学史,拓展数学内容。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在新课程理念下,不能再“教教材”,而应该树立“用教材教”的理念。教师在准备上课内容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去收集数学史资料,不仅要收集关于书本上的资料,也可以根据书上的内容收集一些数学史的资料。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书本上的知识了解得更加透彻。提前准备好一些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数学史,只有这样,教师在上课时才能熟练、流畅、全面地向学生进行数学史内容的穿插讲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渗透数学史,呈现原生态知识。数学伴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而发展,历经数千年,从无到有、从简到繁,逐步成为分类完善、知识齐全的完整学科。数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为人类积累了宝贵的科学文化,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历史的发展,通过呈现原生态的知识让学生汲取数学文化的养分,感知数学的源与流,认同数学的价值。 4.开展有关数学史的专题活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让学生真正在数学学习中渗透数学史,除了教师的介绍和引入外,还应让他们亲自去搜集、讨论,在实践中加深对数学史知识的认识,并强化积累。所以,数学教师还可以将数学的古典问题融入到课后作业和扩展活动当中,使数学史真正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方面面,巩固教学成果。 5.调整数学史在教学中所占比例。数学教师在借助数学史辅助教学时,应当合理调节数学史所占的教学内容比重,避免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教师在挑选数学史内容时,应当对其进行筛选分类。与教学内容关联性较少的史料内容可作为开拓学生视野,比如讲述知识点的演变过程;阐述规律推理的内容则作为突破知识点的讲解内容;关于知识点背景相关的史料故事则作为课前引导使用。总而言之,数学史作为辅助教学内容,不能代替教材内容,教师应合理运用数学史内容开展教学。 参考文献 [1]花沐露浅谈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方略[J].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17,(3)。 [2]陈佳丽浅析数学史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影响[J].考试周刊,2017,(56)。 [3]侯菁利用数学史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研究[J].读与写:上、下旬,2015,(24)。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测试卷有答案

第六单元检测(2) 1我会填。 (1)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 )对齐,也就是把( )对齐。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一般要把0( )。 (2)计算65-(13.5+24.6)时,应先算( )法,再算( )法。 (3)爸爸身高1.86 m ,比妈妈高0.27 m ,妈妈身高( )m 。 (4)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约为3.61亿平方千米,比陆地面积多2.12亿平方千米,陆地面积约有( )亿平方千米,整个地球面积约为( )亿平方千米。 (5)3.26至少加上( ) (6)(3.58+10.63)+1.42=10.63+ 29.5-(9.5+6.42)=29.5 (7)35连续减去4个2.5, 1.36,和是( )。 (8)找规律填数。 ①2.5,2.8,3.1,( ),( )。 ②10,9.3,8.6,( ),7.2,( )。 2我会选。(对的在括号里画“ ”,错的画“?”) (1)2 10-17 100改写成小数计算是( )。 A.0.2-0.17 B.0.02-0.017 C.0.2-0.017 (2)比5.72小1.36的数再加上0.52,和是多少?列式是( )。 A.5.72-1.36-0.52 B.5.72-1.36+0.52 C.5.72-(1.36+0.52) (3)减数是1.5,比差少0.32,被减数是( )。 A.1.82 B.3.32 C.2.68 (4)一个三位小数减去一个两位小数,差是( )。 A.三位小数 B.两位小数 C.一位小数 (5)0.62扩大到原来的10倍后,比原数大( )。 A.6.2 B.6.82 C.5.58 3我会算。 (1)口算。 0.36+0.05= 5.2+0.48= 1-0.56= 8.5-5.8= 23 100 +0.1= 0.75-0.25= 0.1+0.01= 1-0.01= 20.9-2.8= 45100-3 10= (2)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100-23.65= 2.56+20.4= 6.35-3.56= (3)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6.3+5.18+5.82+2.7 8.36+(8.7-2.36) 7.35-(5.2-2.65) 23.74-19.3-2.7 2.96+(5.18+2.04) 6.54-2.37+2.46-3.63 4明明的身高是1.35米,他站在椅子上比爸爸高0.17米,椅子高多少米?(导学号 99812137)

一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测试一

第一单元综合提优训练 分享本来不属于东西,属于事,就像颜色不属于物体,属于事,就像美丽不属于物,属于事,就像爱不属于物,属于事,她依赖于人的心存在,但分享给你带来了不同的结果和感受,有这些就够了,不管是物是事,不管天荒地老,我就是需要这种感觉,谢谢你的下载与我在这个世界开始链接。(word 文档可以删除编辑)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9分) 1、看图写出阴影部分所占面积的分数和小数。 2、(1)8厘米是( ) ( )分米,也可以写成( )分米。 (2)15分是( )( )元,也可以写成( )元;9角是( ) ( )元,写成小数是( )元;89分是( ) ( )元,也可以写成( )元。 3、 ( ) ( ) ( )( ) 4、像6.32、0.9和3.40这样的数叫做( ),“.”叫做( )。 5、小超身高1米36厘米,写成小数是( )米。 6、在○里填上“﹥”“﹤”。 (1)107 109 10034 10053 100 7 10031 (2)0.9 0.7 0.21 0.57 0.05 0.29 7、十四点零三六写作( ),十点七二写作( )。 8、9.07读作:( ),31.8读作( ),107.305读作( ) 9、0.8米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取其中的( )份。

10、写出下面的小数。 一颗通讯卫星重三点五吨。( )吨 一只鸵鸟每小时跑五十四点三千米。( )千米 二、把下面的数改用分数或小数表示。(共11分) 5分米 =( )( )米 =( )米 100 85 =( ) 18厘米 =( )( )米 =( )米 10 7 =( ) 8角 = ( ) ( )元 =( )元 17元5角 =( )元 5元6角 =( )元 6米3分米 = ( )米 三、用竖式计算。(共9分) 9.2-4.9 5.6+3.7 12.1-0.8 四、列式计算。(每题4分,共12分) 1、一个数和3.7相加等于11.5,这个数是多少? 2、减数是2.5,差是3.6,被减数是多少? 3、比7.5少0.8的数是多少? 五、解决问题。(第1题16分,第2题8分,第3题5分,共29分) 1、市场里的部分蔬菜和水果的价钱如下图:

五年级小数加减法检测题

小数加减法检测题 班级姓名得分等第 一、填空。 1、5.7+9.8=5.7+10()0.2; 2、63.8-10.3=63.8-10()0.3; 3、比 3.92多 0.4的数是(); 4、比4.93少1.5的数是(); 5、()的一半是6.3; 6、甲数是10.9,比乙数多0.852,甲、乙两数的和是(); 7、小于1的最大的三位小数减去最小的四位小数是(); 8、根据18.3-9.8=8.5,可以写出两道算式18.3=(),9.8=(); 9、比10元少1.7元是()元;10、三位小数减去两位小数,所得的差是()位小数。 二、判断。 1、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 2、计算小数加减法,首先要把各数的末尾对齐………………………………() 3、大于0.1而小于0.2的小数有9个…………………………………………() 4、甲数是1.45,比乙数少0.45,乙数是1……………………………………() 5、用小数计算8吨80千克-3吨800千克=8.8-3.8=5(吨)…………() 6、5.42+3.78=9.20,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所以等于9.2…………() 7、0.78-0.078=0………………………………………………………………() 8、6.43-6.2-0.2=0.03………………………………………………………() 三、选择。 1、5.7+8.9+8.3=5.7+8.3+8.9运用了() A 加法交换律 B 加法结合律 C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4角6分+7元4分=() A 7元8角6分 B 12元 C 7.50元 3、把2米3厘米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是()米。 A 2.3 B 2.03 C 2.003 4、计算小数减法,不小心把减数增加3.2,被减数不变,那么他计算得到的差() A增加3.2 B减少3.2 C不变 5、从10里面连续减去()个0.1,结果是0。 A100 B10 C1000 6、两数相除余9,除数最小是() A9 B10 C11 8、一个加数是三位小数,另一个加数是两位小数,和是()小数。 A两位 B三位 C五位 四、计算。 1、口算。 0.7+0.9= 0.8+0.6= 8.24+3.76= 4.1-3.8= 14+0.78= 14.6-0.34= 1.3+8.56= 0.8-0.55=

四年级《小数加减法》测试卷(共3套)

四年级《小数加减法》单元测试卷一 一、直接写出得数。(12分) 0.68+0.06= 5.2+0.48=1-0.73= 3.6+4.8=0.78-0.28= 4.9+ 5.1= 20.9-9.7=10-0.09= 3.8+0.12=0.01+0.1=8.7-7.8= 4.7-0.47= 二、用竖立计算。(18分) 26.7+147.2= 801.6-21.9= 20-0.85= 19.03+9.3= 33.4-9.48= 13.1+120.95= 100-19.2= 15.78+2.45= 验算:验算:验算:验算: 三、用简便方法计算。(8分) 6.2+5.18+2.8 15.35-(5.35+ 7.2) 3.63-1.25+17.37- 8.75 13.7-9.9 9.8×45+5.5×98 56×102 四、列式计算。(6分) (1)一个数比2.01与2.29的和少1.35,这个 (2)从102.58里减去12.58与3.42的差。 数是多少? 得多少? 五、填空。(10分) 1、42个0.001比0.42小(),2.5与0.25的和是(),差是()。 2、1.2去掉小数点后比原数大()。 3、整数的最小计数单位比小数的最大计数单位多()。 4、6.50末尾的零去掉后小数的大小(),计数单位由原来的()变成了()。 5、如果△+○=2.5,△+△+△+○=4.5,那么△=(),○=()。 六、判断。(对的打“√”,错的打“×”)(4分) 1、28.34-3.6+6.4=28.34-10=18.34 。() 2、计算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一样,要把末位对齐。() 3、2.8与2.08的和是4.88。() 4、被减数减少0.1,减数增加0.1,它们的差不变。() 七、选择题。(填序号)(4分)

浅谈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的结合

浅谈数学史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结合 万州桥亭中学秦毅 内容摘要: 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在现今的教育与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数学史的有关轶闻趣事,能够激发学生对相关内容产生好奇心,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学习数学史,不仅是广大学生学好数学的有力帮助,而且是也是我们中学数学教师提高自身素养、更好的搞好教学工作所必需的。我们广大教师不仅要明白数学史的重要性,最根本的是要研究如何将数学史融合到教学当中,努力探索出一条新型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 数学数学史 一、引言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史是研究数学科学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学科,简单地说就是研究数学的历史。它不仅追溯数学内容、思想和方法的演变、发展过程,而且还探索影响这种过程的各种因素,以及历史上数学科学的发展对人类文明所带来的影响。因此,数学史研究对象不仅包括具体的数学内容,而且涉及历史学、哲学、文化学、宗教等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内容,是一门交叉性学科。 数学史研究已具有很长的历史,如何在数学教育中运用数学史的知识,充分发挥数学史的作用和价值则是当前数学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1998年4月20日至26日,由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ICMI)发起,在法国马赛附近的Luminy镇举行了题为“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国际研讨会。张奠宙

教授在《重视“科学史”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一文中指出:在数学教育中,特别是中小学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数学史知识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目前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已经进入系统的研究阶段,并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实践性的操作。我国的数学史研究,乃至科学史研究,已经拥有相当规模的队伍。但是,我们的研究似乎还没有注意到如何运用于教学过程,发挥它的应有效益。 现阶段,在一定程度上,我国中小学数学教育在世界上也算是一流的,也正因为如此,我国的数学才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数学家。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使学生深刻理解数学基础知识、牢固掌握数学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等方面,我们都有非常成功的经验,也取得了相当多的成绩。近年来,我国数学教育界在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也极其重视,并且以探索出了许多成功经验。我国学生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连年取得佳绩、在国际水平测试中名列前茅,这些都是我国数学教育水平高的有力证据,我国数学教育水平高的另一个证据是,在第三次国际数学和科学研究的测试中,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亚洲参加国的测试成绩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因此,中国中小学数学教育的高水平成绩绝不是偶然的,是有厚重的历史积淀的,是几代、十几代数学教育工作者辛勤劳动、共同的结晶,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但是对于现行教育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也是应该予以正视的。就在我们的教育界为上述的成就感到欢欣鼓舞时,社会上也存在着另外一种不同的声音“现行中小学数学课程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局面。一方面,我们现行的中小学数学内容一些学生学不好,学不了,成为数学学习上的失败者;另一方面,很多有价值的内容我们的学生没有机会接触,特别表现在数学思考方法、 2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测试卷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检测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11分) 1.-13.7=37.4,里应该填( )。 2.已知甲数是82.3,比乙数多53.41,乙数是( )。 3.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在里填上“+”或“-”,使计算简便。 13.28-(5.4+7.28)= 4.计算7.92+(14.87-8.49)时,要先算( )法,再算( )法,结果是( )。 5.以“千米”为单位,计算:4 km 63 m-198 m=( )。 二、判断。(每题2分,共10分) 1.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 ) 2.0.8与0.9之间的小数有无数个。( ) 3.被减数减少3.2,减数增加3.2,差不变。( ) 4.76.3-32.1+17.9与76.3-(32.1+17.9)的结果相同。( ) 5.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末位对齐。( ) 三、选择。(每题3分,共15分) 1.6.357至少加上( )才能得到一个整数。 A.0.357 B.3.643 C.0.643 2.两个小数相加,一个加数减少3.4,另一个加数增加2.95,和( )。 A.增加0.45 B.减少0.45 C.减少0.55 3.被减数不变,减数减少3.7,差( )。 A.增加3.7 B.减少3.7 C.不变 4.4.6+3.7+10.4=4.6+10.4+3.7运用了( )。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5.6.74-(3.26+1.74)=( ) A.6.74-3.26+1.74 B.6.74-1.74+3.26 C.6.74-1.74-3.26 四、细心计算。(1、2题每题8分,其余每题10分,共36分) 1.口算。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练习题

一、口算 2.6+l.4= 1.9+0.8l=0.58+0.42= 1.63—1.23= 0.9-0.25=9.9—0.01=4—2.3= 3.2一1.7= 7.05-0.05=0.78—0.38= 3.5十5.5= 5.5—3.9= 二、用小数计算 2吨50千克十630千克5米80厘米十4米15厘米5元6角十8元3角 三、选择题 1.用“米”作单位计算,“ 8米6厘米十5米60厘米”的正确算式是()。 A.8.6+5.6 B.8.06+ 5.06 C.8.06+5.6 2.减数增加5.6,被减数不变,差()。 A.增加5.6 B.减少 5.6 C.不变 3.两个小数相加,一个加数增加0.7,另一个加数减少3.6,和()。 A.增加4.3 B.增加 2.9 C.减少2.9 4.8.48-(0.65+3.48)=() A.8.48-0.65+3.48 B.8.48-3.48-0.65 C.8.48-3.48+0.65 四、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18.51-9.03-0.97 32+6.4十68十3.6 15.5十26.5一20.4 1O.27十0.4-8.27 24.6一3.98十5.4-6.02 64.3一18.75十15.7一11.25 五、解决问题 1.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安装一条燃气管道,甲队每天安装6 2.5米,乙队每天安装77.2米,10天完成任务。这条燃气管道有多少米? 2.水果超市第一天卖出樱桃67.3千克,比第二天卖的多18.8千克,第三天卖的比前两天的总和少30.8千克。第三天卖了多少千克樱桃? 3.有甲、乙两箱货物共重2 4.72千克,甲箱重1 5.3千克。甲箱比乙箱重多少干克?

《在小学数学中渗透数学史的探索》课题开题论证报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的探索》课题开题论证报告 大丰市第三小学姚霞 一、研究的现实背景 1、时代发展的需要 这学期,我们学校在语文和英语两门学科开展了双语教学,即增加了这两门学科的课外阅读。随着时代的发展,任何一门学科都要从课内走向课外,数学作为小学阶段一门很重要的学科,也非常有必要增加一些有关的课外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积累性很强的学科,它的许多重要理论都是在继承和发展原有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们在讲授数学知识时,如果不仅能让学生“知其然”,而且能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一定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对于语文学科而言,数学学科比较抽象、枯燥,有些学生对数学课提不起兴趣。如果在数学课堂上渗透一些数学史,讲一些古今中外数学家的故事,一定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精神的追求,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修养。 3、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专业成长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在研究课题的过程中,教师自身通过对数学史的收集,专业素养一定会得到大幅度提升。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有关数学史的知识到中学才会接触得比较多,在小学教材中编排得很少,但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多渗透些数学史很有必要。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为小学一线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哪些数学史知识、以及如何根据教学内容有机渗透提供理论参考。填补这方面研究的空白。 三、课题的实践价值 课题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的教学策略,为一线老师提供一些现实案例。并通过在研究过程中一些案例的评析,揭示在渗透数学史时需遵循的适时、适度和适合性原则,以及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从而为此类教学提供实践依据。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已有一些老师在这方面有所研究,但多数研究范围是针对初高中,而在小学涉足此内容研究的老师为数不多,大多以论文出现,如《在小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的意义》、《论数学史在教学中的必要性及作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史的应用误区及时间对策研究》、《在小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的实践探索》等。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在于,它对一个众多教师习以为常却又甚少研究的课题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从有关数学史的收集,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史的价值,以及如何在教学中适时、适度的渗透数学史作出详实的探索和分析。对于引导更多数学老师将数学史引进小学数学课堂,更好地发挥数学史的育人价值,提高学生的数学

新苏教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测试卷含答案(共3套)

新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测试卷(一) 姓名: 班级: 得分: 一、选择题(10分) 1.下面各式中,结果大于1的是() A.0.486+0.497 B.38.61÷39 C.3.567-2.456 D.0.98×0.98 2.一根绳子长2米,第一次用去0.6米,第二次用去0.9米,这根绳子短了( )米。 A.0.5 B.0.6 C.0.9 D.1.5 3.用计算器计算20.30+0.80,开机后最少按( )下,计算器屏幕上就能显示正确的结果。 A.8 B.9 C.10 D.11 4.已知a+5.2=b+3.4,那么a与b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a>b B.a=b C.a”“<”或“=”。 3.5-0.8 2.65 6.56+0.5 5.3-0.6 5.3+0.6 4.2+2 4.4 77.3-3 3.7-2.5 3.7-1.5

小数的加减法单元练习题word版本

小数的加减法练习题 一、口算 0.7+0.9=3.25+0.75=14.6-0.4=10-0.1= 14+0.78=1-0.3=5-0.08=1.1-1= 二、列竖式计算 8.64+2.35=8.34-6.22=12.6+3.4= 100.2-2.28= 三、,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7.14-0.53-2.47 3.68+7.56-2.68 25.89+(6.35-5.89) 7.82+5.9+0.18+9.1 13.75-(6.48+3.75) 四、填空。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13克=()千克3千克500克=()千克 4米8分米=()米 5米3分米7厘米=()米4千克350克=()千克 2米4厘米=()米4元5分=()元 2、用小数计算下面各题: 7千米59米+2千米1米=()千米+()千米=()千米 6元2角+3元零8分=()元+()元=()元 9吨-6吨30千克=()吨-()吨=()吨 40米80厘米-36分米=()米-()米=()米 3、比1亿少1的数是(),把它写成用“亿”作单位的近似数是()。 4、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5.73,这个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5、近似值是15.3的两位小数中,最大是()。 6、一个三位小数的整数部分是0,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7、 2.4比()多1.58;3.8比4.4少( )。 8、整数部分是零的最大一位小数与最小一位小数的和是(),差是()。 9、在〇里填上“>”、“<”或“=”。 5.072 〇5.27 5.8 〇5.8000.8公顷〇7900平方米 10、一个加数是四位小数,另一个加数是三位小数,它们的和是( )位小数。 11、三位小数减去两位小数,所得的差是( )位小数。 12、5.47至少加上( )才能得到一个整数.。 13、7.6与1.342的和比它们的差大( )。 14、3在十位上比在十分位上大( )。 15、在一个小数减法算式中,差是5.25.如果被减数增加0.5,减数减少0.4,则现在的差是( )。

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的意义与建议

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的意义与建议 郑小瑞 摘要:数学史是研究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历史上的数学成果和影响数学发展的各种因素,探索前人的数学思想,借以指导数学的进展,并预见数学的未来。我国数学家吴文俊说过: “数学教育和数学史是分不开的。”学习一些数学知识,可以使同学们了解数学的发展轨迹,更好地体会数学概念所反映的思想方法,感受数学家们刻苦钻研和勇于开拓的精神,这对开阔视野,启发思维以及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都大有益处。 关键词:数学史数学教学 一、引言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史是研究数学科学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学科,简单地说就是研究数学的历史。它不仅追溯数学内容、思想和方法的演变、发展过程,而且还探索影响这种过程的各种因素,以及历史上数学科学的发展对人类文明所带来的影响。因此,数学史研究对象不仅包括具体的数学内容,而且涉及历史学、哲学、文化学、宗教等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内容,是一门交叉性学科。 数学史研究已具有很长的历史,如何在数学教育中运用数学史的知识,充分发挥数学史的作用和价值则是当前数学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1998年4月20日至26日,由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ICMI)发起,在法国马赛附近的Luminy 镇举行了题为“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国际研讨会。张奠宙教授在《重视“科学史”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一文中指出:在数学教育中,特别是中小学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数学史知识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目前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已经进入系统的研究阶段,并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实践性的操作。我国的数学史研究,乃至科学史研究,已经拥有相当规模的队伍。但是,我们的研究似乎还没有注意到如何运用于教学过程,发挥它的应有效益。 现阶段,在一定程度上,我国中小学数学教育在世界上也算是一流的,也正因为如此,我国的数学才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数学家。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使学生深刻理解数学基础知识、牢固掌握数学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等方面,我们都有非常成功的经验,也取

四年级小数加减法练习题

3.12+2.09=8.44-1.71= 8.74+4.89= 9.52-7.99=3.59+8.35=5.9+8.9=7.65-6.87=7.84-2.06=9.14+5.26=7.77+5.55=2.34+1.06=8.94-1.07=1.28+3.47=9.21-5.67=4.83-4.2=4.73+7.51=4.88-1.05=7.31+2.79= 8.82+4.56= 6-3.93= 5.86-5.36= 9.61-2.16= 6.24-3.37= 1.62+1.47= 5.32+ 6.17= 5.29-4.85= 7.84+6.77= 5.41-1.26= 7.83-1.39= 8.4+2.36= 9.49+6.44= 8.56+4.49= 6.43+5.24= 5.27-4.59= 8.49+2.82= 4.87+3.45= 2.86-1.29= 9.85-8.21= 4.04+9.53= 6.62+6.33= 6.48-3.47= 2.59+5.78= 7.03-4.75= 9.21-3.91= 3.3+1.27= 7.15+9.04= 5.15+2.01= 7.21+8.84= 6.21+6.49= 1.71+6.08= 1.58+3.17= 5.08-3.23= 3.09+6.49= 9.77-5.61= 7.8-6.95= 3.24-1.11= 5.09-1.97= 5.31-4.98= 1.73+1.05= 7.26-6.61= 7.59+6.17= 2.83-1.68= 7.45+9.39= 4.38-1.86= 4.84+4.74= 7.05-5.05= 8.56+7.46= 9.59-4.84=

小数加减法单元测试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测试 班级: 姓名: 一、填一填(20分) 1、103+105的结果用小数表示是( ) 2、已知两个数的和是40.3,其中一个加数是19.6,另一个加数是( );42个0.001比0.42小( ) 3、 整数部分最小的计数单位与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相差( ) 4、 5+( )=8.7 ( )+2.1=6.9 ( )-10.8=6 14.3-( )=5.7 5、1.68+7.75+2.25=1.68+(__+__),这样计算是运用了( )律。 6、把0.98的小数点去掉,得到的数比原数增加了( ) 7、9个十分之一与21个百分之一的差与和分别是( )和( ) 8、用0,3,6三个数字和小数点组成一个最大的小数是( ),组成最小的小数是( ),他们的和是( ),他们的差是( ) 9、 15.7-5.9-4.2=15.7-(10、 0.6和0.7之间有( )个小数。 二、判断题(5分) 1.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小数同样适用。 ( ) 2.一个两位小数加上一个三位小数,和一定是三位小数。 ( ) 3.31.56- 4.8+ 5.2=31.56-(4.8+5.2) ( ) 4.计算小数加法时如果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 )

5.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把末尾对齐。() 三、选择题(5分) 1.被减数是两位小数,减数是一位小数,他们的差是()位小数。 A.一 B.二 C.三 2. 2.73+ 3.6+6.4+7.27=(2.73+7.27)+(3.6+6.4),这样计算运用了()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3. 9.58-(0.65+3.58)= () A.9.58-0.65+3.58 B.9.58-3.58-0.65 C.9.58-3.58+0.65 4.从10里面连续减去0.1,连续减()次,结果是0. A.100 B.10 C.1000 5.如果一个加数增加0.6,另一个加数不变,那么他们的和() A.增加0.6 B.减少0.6 C.不变 四、计算 1.口算(10分) 0.2+0.8= 2.4+1.6= 7.6+1.6= 34.8-4.8= 10-7.55= 5.36+8.1= 18.5-13.5= 8-3.8= 1.41-0.4= 12.5-0.5= 2.竖式计算(12分) 12.8+7.52 30-21.54 43.5-7.89

小学数学中的数学史

小学数学中的数学史 摘要: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是一种趋势与必然,小学数学教材各版本都不同程度地选入了一些数学史料作为背景知识。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史主要体现在数学的传承与融合数学应用以及数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本文就数学史在小学数学中的渗透、内容及设计、意义进行了研究,旨在利用数学史引导小学生初步感受数学的发展史,并拓展小学生的数学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材;数学史;渗透;内容设计 一.数学史在小学教材的渗透 新课改以来我国数学教材呈现出了繁荣的景象,而数学史也在各种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中不断渗透,并且成为新时期数学教材的新亮点。教材中渗透的数学史方式众多,主要体现在数学的传承性与融合性与数学的应用性,即对其他学科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影响等。具体可分为四类:其一遵从数学史的发生发展规律按照时间维度进行渗透;其二按照数学发展进程中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卓越贡献进行渗透;其三从数学与学科之间的紧密关系进行渗透其;四从数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方面进行渗透【2】。 从整体分布上看,除六年级第二学期外,人教版在一二年级和四年级第二学期没有安排数学史,苏教版在一二年级、三年级第一学期

和五年级第一学期没有安排数学史。但是,西师版教材从一年级就开始渗透数学史,每册均有安排,体现出一定的连续性,使数学史凸现出来,显现出数学史的独特性和整体性。 数学史之于数学教学的价值,早在19 世纪就被一些西方数学家所认识。1972年,在第二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成立了数学史与数学教学国际研究小组,简称HPM。三十多年来,随着HPM研究的不断深人,数学史和数学教学的结合已是一种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趋势。数学史走进小学数学课堂是一种必然,但这种必然和现实相比,有很大的反差。在原先的教学设计之外,加一点数学史的知识,借以给课堂增加些文化色彩。这种方式是否充分展示了数学史的教育价值?总之,数学史怎样进入小学数学课堂,已是理论演绎和实践反思双向互动中生成的迫切课题【1】。 二.数学史在小学教材的内容及设计 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史的类型主要有数学家的趣闻轶事,数学家解决问题的故事,相关数学知识史料,以及经典数学问题等。3种版本教材也都不同程度选用了数学家的故事进行介绍。其中,西师版教材还特别添加了标题以突出主题,如“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聪明的高斯”、以及“圆周率之父祖冲之”等。 小学数学史内容选择、分布和篇幅容量体现了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史内容的外部特点,而对数学史的具体编排设计却体现了它的内部特点,即怎样设计才能使数学史更好地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发挥其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加减法测试卷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加减法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比2小的最大两位小数是(),它与2相差()。 2、2.05与0.25的和是(),差是()。 3、2.75要加上()才能等于5。 4、4.2去掉小数点后比原数大()。 5、8个0.1与8个0.01的和是()。 6、计算0.8+4.89+0.2+4.11时,运用加法()律和加法()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7、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先把()对齐,也是把()对齐。 8、整数部分的1和小数部分的十分之一之间的进率是()。 9、6.50末尾的零去掉后小数的大小(),计数单位由原来的()变成了()。 10、4.257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单位。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6分) 1、10-(3.5+2.5)=9。() 2、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3、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于小数加法不一定适用。() 4、0.49和0.490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相同。() 5、7.58+6.5+4.42=6.5+(7.58+4.42)。() 6、32个百分之一写成小数是0.32。()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分) 1、一个小数,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 ①个位②十位③十分位④百分位

2、0.3与0.5之间的小数()。 ①只有一个②有两个③有三个④有无数个 3、在小数的()添上零或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①小数点前面②小数点末尾③末尾上④小数点后面 4、0.6里有()个0.01。 ①6个②60个③600个④6000个 23里面有23个()。 5、 100 ①0.1 ②0.01 ③0.001 ④10 6、3千克8千克=()千克。 ①380 ②3.008 ③3.08 ④3080 四、计算题。(共35分) 1、口算。(每小题0.5分,共8分) 15-0.3= 6-0.5= 3.9+12.1= 2.13+14= 0.91+1.25= 10-0.76= 3.99-0.9= 0.567+4.44= 0.37+0.6= 7.46+2.54= 1-0.08= 45.9+1= 6.87-3.25= 0.25+0.75= 0.78+0.22= 6.1-5.7= 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每小题3分,共9分) 10.15 + 8.36 = 8.24-3.56= 50-5.46= 3、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每小题2分,共12分) (1) 27.3+73.2+72.7 (2) 43.25-10.4-3.25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检测(包含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检测(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数中与10最接近的数是()。 A. 9.98 B. 10.101 C. 10.05 2.算式8.8+6.56+3.44=8.8+(6.56+3.44),运用了(). A. 加法交换律 B. 加法结合律 C. 乘法结合律 3.减数是1.5,比差少0.32,被减数是( )。 A. 1.82 B. 3.32 C. 2.68 4.比5.72小1.36的数再加上0.52,和是多少?列式是( )。 A. 5.72-1.36-0.52 B. 5.72-1.36+0.52 C. 5.72-(1.36+0.52) 5.被减数是三位小数,减数是一位小数,差是( )。 A. 两位小数 B. 四位小数 C. 三位小数 6.10.05-7.68=( ) A. 2.37 B. 23.7 C. 2.73 D. 1.37 7.9+0.07=( ) A. 7.09 B. 9.7 C. 5.09 D. 9.07 8.一个加数是6.34,另一个加数是6.47,它们的和是() A. 12.61 B. 12.81 C. 11.81 D. 12.82 9.1.93-0.271=() A. 1.659 B. 0.322 C. 1.804 D. 0.32 10.0.608+0.952=() A. 2.56 B. 18.034 C. 9.035 D. 1.56 11.下面的数最接近9的数是() A. 9.02 B. 8.998 C. 8.9 12.下列数中与10最接近的数是(). A. 9.98 B. 10.005 C. 10.01 二、填空题 13.两个数的和是33.25,如果一个数增加4.46,另一个数减少3.5,和是________。14.比6.42多0.84的数是________,比5.56少1.8的数是________。 15.与9.3相邻的三位小数是________和________。 16.两位小数4□.□6,要使这个数最接近45,则□中分别应该填________、________。17.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约为3.61亿平方千米,比陆地面积多2.12亿平方千米,陆地面积约有________亿平方千米,整个地球面积约为________亿平方千米。 18.“兴华苑”建筑工地运来12吨水泥.第一周用去3.8吨,第二周比第一周多用0.7吨,两周后水泥还剩________吨。 19.4.2-3.74=________ 3.8+5.79=________

数学史融入数学课堂的教学设计-2019年教育文档

数学史融入数学课堂的教学设计 HPM研究组织成立三十多年以来,HPM理论及其实践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文参考范广辉提出的“数学史——探索”教学模式,对圆锥曲线的发展历史进行教学重组,以工作单的形式引领学生经历概念形成的几个关键时期,以及数学家探究数学概念的活动,完成数学知识的自我建构. 工作单1倍立方问题 传说中,这问题的来源可追溯到公元前429年,一场瘟疫袭击了希腊第罗斯岛(Delos),造成四分之一的人口死亡.岛民们推派一些代表去神庙请示阿波罗的旨意,神指示说:要想遏止瘟疫,得将阿波罗神殿中那正立方的祭坛加大一倍.人们便把每边增长一倍,结果体积当然就变成了8倍,瘟疫依旧蔓延;接着人们又试着把体积改成原来的2倍,但形状却变为一个长方体……第罗斯岛人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好鼓足勇气到雅典去求救于当时著名的学者柏拉图.开始,柏拉图和他的学生认为这个问题很容易.他们根据平时的经验,觉得利用尺规作图可以轻而易举地作一个正方形,使它的面积等于已知正方形的2倍,那么作一个正方体,使它的体积等于已知正方体体积的2倍,还会难吗?结果…… 问题 1.你能利用所学知识求出数学题“体积是棱长a的立方体的2倍的立方体的棱长b”吗? 让我们来看一下柏氏门徒当时差点成功的作法:“求体积是棱长a的立方体的2倍的立方体”,这问题可以转化为“求在a与2a之间插入二数x,y,使a,x,y,2a成等比数列”,即a∶x=x∶y=y∶2a,故x2=ay,y2=2ax,xy=2a2,从而x3=a(xy)=a(2a2),故x3=2a3,则棱长x的立方体即为所求. 2.从上述方法中可以看出,我们所要求的棱长x是哪两条曲线的交点横坐标? 3.我们只要画出这些曲线就可以找到x的值,尝试从图像中找出x. 上述用曲线来求解倍立方问题的方法是希腊数学家门奈赫莫斯开创的圆锥曲线法,这些曲线就是我们现在的抛物线.工作单2门奈赫莫斯与圆锥曲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