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晶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结晶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结晶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结晶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结晶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结晶作用对高分子聚乙烯板材等聚合物物理及力学性能影响都

十分显著(见下表)。结晶对性能的影响的程度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结晶度、晶粒大小和晶体的结构。

1)力学性能通常随着结晶度的增加,聚合物的屈服应力、强度、模量和硬度等均提高;而断裂伸长和冲击韧性则降低,显然结晶使聚合物变硬变脆了。这是因为结晶度增加,分子链排列紧密有序,孔隙率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增加,链段运动变得困难的缘故。

同样,当材料受到冲击时,分子链段没有活动余地,冲击强度降低。结晶作用提高了软化温度,使得结晶聚合物在玻璃化温度以上仍能保持适当的力学性能。另外在玻璃化温度以上,微晶体可以起到物理交联的作用,使链韵滑移减小,因而结晶度增加可以使蠕变和应力松弛降低。

球晶的结构对强度的影响超过了结晶度所产生的影响。大的球晶通常使聚合物的断裂伸长和韧性下降,这是因为大的球晶内部的孔隙和结晶界面的缺陷较多,这些最薄弱的环节受力后很容易发生破坏。前面已经提过,球晶是聚合物熔体结晶的主要方式,它的大小通常采用冷却速率来控制。缓慢冷却和退火能生产大的球晶,而由熔体快速冷却或淬火可以得到小的球晶。尤其是使用一些异相成核,促进结晶过程和加快结晶速度,可以生成多而小的球晶。对不同的聚合物,球

晶的大小和多少对性能的影响的趋势都不同。所以,能影响结晶速、结晶度的一些因素都会间接影响到聚合物的力学性能。

从晶体的结构上来说,由伸直链组成的纤维状晶体,其拉伸性能比折叠链晶体好得多。根据这-道理,可以在加工冷却过程中改变工艺条件形成伸直链晶体,.满足制品拉伸性能的要求。

2)密度和光学性质晶区中的分子链排列规整,其密度大于非晶区,因而随着结晶度的增加,聚合物的密度增大。物质的折射率与密度有关,因此聚合物中的晶区与非晶区的折射率是不同的。光线通过结晶聚合物时,在晶区界面上要发生折射和反射,而不能直接通过,所以结晶区域越大,即结晶度越高的聚合物,其透明性就越差。结晶度越小,透明性越好,那些完全非晶的聚合物,通常都是透明的,如聚苯乙烯等。

但是,如果一种聚合物的晶相密度与非晶相密度相近,光线在晶区界面上几乎不发生反射和折射。或者当晶区的尺寸小到比可见光的波长还小,此时入射光也不发生反射和折射,这样的聚合物即使有结晶,对透明性也不会有太大影响。对于许多结晶聚合物,为了提高其透明性,可以设法减小其晶区尺寸。例如等规聚丙烯,在加工时加入成核剂,可得到含小球晶的制品,其透明性和其他性能有所提高。

3)热性能对作为塑料使用的聚合物而言,在不结晶或结晶度低时,最高使用温度是玻璃化温度。结晶聚合物的熔点远远高于非晶聚

合物_韵玻璃化温度。结晶度提高会提高聚合物的熔点,所以结晶聚合物在瓦以上都不至于软化,可通过结晶提高使用温度。

高聚物结构与性能

1.聚合物表面改性 聚合物表面改性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化学改性、光化学改性、表面改性剂改性、力化学处理、火焰处理与热处理、偶联剂改性、辐照与等离子体表面改性。 (1)化学改性是通过化学手段对聚合物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其具体方法包括化学氧化法、化学浸蚀法、化学法表面接枝等。 化学氧化法是通过氧化反应改变聚合物表面活性。常用的氧化体系有:氯酸-硫酸系、高锰酸-硫酸系、无水铬酸-四氯乙烷系、铬酸-醋酸系、重铬酸-硫酸系及硫代硫酸铵-硝酸银系等,其中以后两种体系最为常用。 化学浸蚀法是用溶剂清洗可除去聚烯烃表面的弱边界层,例如通过用脱脂棉蘸取有机溶剂,反复擦拭聚合物表面多次等。 聚合物表面接枝,是通过在表面生长出一层新的有特殊性能的接枝聚合物层,从而达到显著的表面改性效果。 (2)光化学改性主要包括光照射反应、光接枝反应。 光照射反应是利用可见光或紫外光直接照射聚合物表面引起化学反应,如链裂解、交联和氧化等,从而提高了表面张力。 光接枝反应就是利用紫外光引发单体在聚合物表面进行的接枝反应。 (3)表面改性剂改性 采用将聚合物表面改性剂与聚合物共混的方式是一种简单的改性办法,它只需要在成型加工前将改性剂混到聚合物中,加工成型后,改性剂分子迁移到聚合物材料的表面,从而达到改善聚合物表面性能的目的。 (4)力化学处理是针对聚乙烯、聚丙烯等高分子材料而提出来的一种表面处理和粘接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对涂有胶的被粘材料表面进行摩擦,通过力化学作用,使胶黏剂分子与材料表面产生化学键结合,从而大大提高了接头的胶接强度。力化学粘接主要是通过外力作用下高分子键产生断裂而发生化学反应,包括力降解、力化学交联、力化学接枝和嵌段共聚等。(5)火焰处理就是在特别的灯头上,用可燃气体的热氧化焰对聚合物表面进行瞬时处理,使其表面发生氧化反应而达到表面改性的效果。热处理是将聚合物暴露在热空气中,使其表面氧化而引入含氧基团。 (6)偶联剂是一种同时具有能分别与无机物和有机物反应的两种性质不同官能团的低分子化合物。其分子结构最大的特点是分子中含有化学性质不相同的两个基团,一个基团的性质亲无机物,易于与无机物表面起化学反应;另一个基团亲有机物,能与聚合物起化学反应,生成化学键,或者能互相融合在一起。偶联剂主要包括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两大类,其作用机理同表面活性剂的改性机理相同。 (7)辐照改性是聚合物利用电离辐射(直接或间接的导致分子的激发和电离)来诱发一些物理化学变化,从而达到改性的目的。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是通过适当选择形成等离子体的气体种类和等离子体化条件,对高分子表面层的化学结构或物理结构进行有目的的改性。2.哪些物质能形成液晶,判断、表征 形成液晶物质的条件: (1)具有刚性的分子结构。 (2)分子的长宽比。棒状分子长宽比>4左右的物质才能形成液晶态;盘状分子轴比<1/4左右的物质才能呈现液晶态。 (3)具有在液态下维持分子的某种有序排列所必需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通常是与结构中的强极性基团、高度可极化基团、氢键等相联系的。 液晶相的判断:各种液晶相主要是通过它们各自的光学形态即织构来识别的,即在正交偏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各种不同的由双折射产生的光学图像,这些图像是由“畴”和向错构成的。

聚合物的结晶

聚合物的结晶 聚合物按其能否结晶可以分为两大类:结晶性聚合物和非结晶性聚合物。后者是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结晶的聚合物,而前者是在一定条件下能结晶的聚合物,即结晶性聚合物可处于晶态,也可以处于非晶态。聚合物结晶能力和结晶速度的差别的根本原因是不同的高分子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而这些结构特征中能不能和容易不容易规整排列形成高度有序的晶格是关键。 聚合物结晶的必要条件是分子结构的对称性和规整性,这也是影响其结晶能力、结晶速度的主要结构因素。此外,结晶还需要提供充分条件,即温度和时间。首先讨论分子结构的影响。高聚物结晶行为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各种高分子链的结晶能力和结晶速度差别很大。大量实验事实说明,链的结构愈简单,对称性愈高,取代基的空间位阻愈小,链的立构规整性愈好,则结晶速度愈大。例如,聚乙烯链相对简单、对称而又规整,因此结晶速度很快,即使在液氮中淬火,也得不到完全非晶态的样品。类似的,聚四氟乙烯的结晶速度也很快。脂肪族聚酯和聚酰胺结晶速度明显变慢,与它们的主链上引入的酯基和酰胺基有关。分子链带有侧基时,必须是有规立构的分子链才能结晶。分子链上有侧基或者主链上含有苯环,都会使分子链的截面变大,分子链变刚,不同程度地阻碍链段的运动,影响链段在结晶时扩散、迁移、规整排列的速度。如全同立构聚苯乙烯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结晶速度就慢多了,通过淬火比较容易得到完全的非晶态样品。另外,对于同一种聚合物,分子量对结晶速度是有显著影响的。一般在相同的结晶条件下,分子量大,熔体粘度增大,链段的运动能力降低,限制了链段向晶核的扩散和排列,聚合物的结晶速度慢。最后,共聚物的结晶能力与共聚单体的结构、共聚物组成、共聚物分子链的对称性、规整性有关。无规共聚通常会破坏链的对称性和规整性,从而使共聚物的结晶能力降低。如果两种共聚单元的均聚物结晶结构不同,当一种组分占优势时,该共聚物是可以结晶的。这时,含量少的组分作为结晶缺陷存在。但当两组分配比相近时,结晶能力大大减弱,如乙丙共聚物当丙烯含量达25%左右时,产物便不能结晶而成为乙丙橡胶。如果两种共聚单元的均聚物结晶结构相同,这种共聚物也是可以结晶的。通常,晶胞参数随共聚物组成而变化。嵌段共聚物的各个嵌段基本上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其中能结晶的嵌段将形成自己的晶区。如聚酯-聚丁二烯-聚酯嵌段共聚物,聚酯段仍可较好地结晶,形成微晶区,起到物理交联的作用。而聚丁二烯段在室温下可以有高弹性,使共聚物成为一种良好的热塑性弹性体。 4.4.1结晶动力学 结晶性聚合物因分子结构和结晶条件不同,其结晶速度会有很大差别。而结晶速度大小,又对材料的结晶程度和结晶状态影响显著。为此,研究聚合物的结晶动力学将有助于人们控制结晶过程,改善制品性能。 一、结晶速度的测定方法 研究聚合物结晶速度的实验方法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一定温度下观察试样总体结晶速率,如膨胀计法、光学解偏振法、DSC法等;另一种是在一定温度下观察球晶半径随时间的变化,如热台偏光显微镜法、小角激光光散射法等。

结构与性能(聚合物部分)整理

高聚物结构与性能 一、高聚物的分子结构 概念: 1大分子(macromolecule);是由大量原子组成的,具有相对高的分子质量或分子重量 2聚合物分子(polymer molecule);也叫高聚物分子,通常简称为高分子,它意味着:(1) 这些部分是由相对低分子质量的分子衍生的单元(所谓的单体单元或链节);(2) 并且只有一种或少数几种链节;(3) 这些需要的链节多重重复重现 3星形大分子(star macromolecule);从一个公共的核伸出三个或多个臂(支链)的分子若从一个公共的核伸出三个或多个臂(支链)则称为星型高分子 则称为星型高分子 4共聚物(copolymer);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单体经聚合反应而得的聚合物 5共聚物分子(copolymer molecule); 6构型(configuration);是指分子中通过化学键所固定的原子的空间排列 7构象(conformation);构象指一个分子中,不改变共价键结构,仅单键周围的原子放置所产生的空间排布(由于单键内旋转而产生的分子在空间的不同形态称为~) 8链段(macromolecular segments);高分子链上对应于伸直长度和柔性与该高分子链相同的自由连结链内一个统计单元的一段分子链 9高分子链的柔性(flexibility of polymer chain), 高分子链在绕单键内旋转自由度,内旋转可导致高分子链构象的变化,因为伴随着状态熵增大,自发地趋向于蜷曲状态,这种特性就称为高分子链柔性 10聚合度(degree of polymerization); 指聚合物大分子中重复结构单元的数目 11侧基(side group);连接在有机物碳链上的取代基 12端基(end group);聚合物分子链端的基团 13无规共聚物(random copolymer);具有Bernoullian序列统计的统计聚合物(聚合物中组成聚合物的结构单元呈无规排列) 14嵌段共聚物(block copolymer);由通过末端连接的均匀序列的嵌段组成的共聚物(聚合物由较长的一种结构单元链段和其它结构单元链段构成) 15统计共聚物(statistic copolymer);通过聚合反应的统计处理给出单体单元在共聚物分子中的序列 16交替共聚物(alternating copolymer)单体单元A和单体单元B在共聚物分子中交替分布

结晶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结晶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结晶作用对高分子聚乙烯板材等聚合物物理及力学性能影响都 十分显著(见下表)。结晶对性能的影响的程度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结晶度、晶粒大小和晶体的结构。 1)力学性能通常随着结晶度的增加,聚合物的屈服应力、强度、模量和硬度等均提高;而断裂伸长和冲击韧性则降低,显然结晶使聚合物变硬变脆了。这是因为结晶度增加,分子链排列紧密有序,孔隙率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增加,链段运动变得困难的缘故。 同样,当材料受到冲击时,分子链段没有活动余地,冲击强度降低。结晶作用提高了软化温度,使得结晶聚合物在玻璃化温度以上仍能保持适当的力学性能。另外在玻璃化温度以上,微晶体可以起到物理交联的作用,使链韵滑移减小,因而结晶度增加可以使蠕变和应力松弛降低。 球晶的结构对强度的影响超过了结晶度所产生的影响。大的球晶通常使聚合物的断裂伸长和韧性下降,这是因为大的球晶内部的孔隙和结晶界面的缺陷较多,这些最薄弱的环节受力后很容易发生破坏。前面已经提过,球晶是聚合物熔体结晶的主要方式,它的大小通常采用冷却速率来控制。缓慢冷却和退火能生产大的球晶,而由熔体快速冷却或淬火可以得到小的球晶。尤其是使用一些异相成核,促进结晶过程和加快结晶速度,可以生成多而小的球晶。对不同的聚合物,球

晶的大小和多少对性能的影响的趋势都不同。所以,能影响结晶速、结晶度的一些因素都会间接影响到聚合物的力学性能。 从晶体的结构上来说,由伸直链组成的纤维状晶体,其拉伸性能比折叠链晶体好得多。根据这-道理,可以在加工冷却过程中改变工艺条件形成伸直链晶体,.满足制品拉伸性能的要求。 2)密度和光学性质晶区中的分子链排列规整,其密度大于非晶区,因而随着结晶度的增加,聚合物的密度增大。物质的折射率与密度有关,因此聚合物中的晶区与非晶区的折射率是不同的。光线通过结晶聚合物时,在晶区界面上要发生折射和反射,而不能直接通过,所以结晶区域越大,即结晶度越高的聚合物,其透明性就越差。结晶度越小,透明性越好,那些完全非晶的聚合物,通常都是透明的,如聚苯乙烯等。 但是,如果一种聚合物的晶相密度与非晶相密度相近,光线在晶区界面上几乎不发生反射和折射。或者当晶区的尺寸小到比可见光的波长还小,此时入射光也不发生反射和折射,这样的聚合物即使有结晶,对透明性也不会有太大影响。对于许多结晶聚合物,为了提高其透明性,可以设法减小其晶区尺寸。例如等规聚丙烯,在加工时加入成核剂,可得到含小球晶的制品,其透明性和其他性能有所提高。 3)热性能对作为塑料使用的聚合物而言,在不结晶或结晶度低时,最高使用温度是玻璃化温度。结晶聚合物的熔点远远高于非晶聚

高聚物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高聚物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1. 高聚物的结构 按研究单元的不同分类,高聚物结构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高聚物的链结构,即分子内的结构,是研究一个分子链中原子或基团之间的几何排列;另一类为高聚物的分子聚集态结构,即分子间的结构,是研究单位体积内许多分子链之间的几何排列。对高聚物材料来说,链结构只是间接影响其性能,而分子聚集态结构才是直接影响其性能的因素。 1.1 高聚物链结构 高聚物的链结构包括近程结构和远程结构。近程结构是指结构单元的化学组成、立体异构、连接顺序、以及支化、交联等;远程结构是指高分子链的构象、分子量等。 高聚物链结构是决定高聚物基本性质的主要因素,各种高聚物由于链结构不同其性质则完全不同。例如,聚乙烯柔软容易结晶,聚苯乙烯硬而脆不能结晶;全同立构聚丙烯在常温下是固休,可以结晶,而无规立构聚丙烯在常温下则为粘稠的液体等。 1.2 高聚物的聚集态结构 高聚物的分子聚集态结构包括晶态、非晶态、液晶态、取向态等;高聚物的分子聚集态结构是在加工成型过程中形成的,是决定高聚物制品使用性能的主要因素。即使具有相同链结构的同一种高聚物,由于加工成型条件的不同,其成型品的使用性能就有很大差别。例如,结晶取向程度不同直接影响纤维和薄膜的力学性能;结晶大小和形态不同可影响塑料制品的耐冲击强度,开裂性能和透明性。 因此对高聚物材料来说,链结构只是间接影响其性能,而分子聚集态结构才是直接影响其性能的因素。研究高聚物分子聚集态结构的意义就在于了解高聚物分子聚集态结构的特征,形成条件及其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以便人为地控制加工成型条件得到具有预定结构和性能的材料,同时为高聚物材料的物理改性和材料设计建立科学基础。 2.高聚物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关系 2.1链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关系 不同的高聚物,有不同的分子结构,当然会显示出不同的材料性能出来。聚

偏光显微镜观察聚合物的结晶形态2

实验名称:偏光显微镜观察聚合物的结晶形态 一.实验目的 通过偏光显微镜直接观察,了解聚合物的结晶结构或无定形结构。 二.实验原理 聚合物的性能主要决定于它的结构。高分子聚集在一起有两种主要方式,即结晶态和无定形态。如果高分子链在空间三个方向上形成有序排列,这种有规律的排列结构称为聚合物的结晶态结构;若高分子链成为无序排列,则称为非晶相或称为无定形结构。 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能直接观察聚合物的外观结构,如均匀性、粒子的大小及分布等。不含填料和杂质的多数无定形聚合物,在显微镜下都是无色清澈透明的。但普通光学显微镜只能看到聚合物中的粒子形态,不能鉴别是晶体还是非晶体,而偏光显微镜利用晶体与非晶体对偏振光有不同的反应,可以观察到粒子是晶体还是非晶体。 三.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1.偏光显微镜 偏光显微镜的主要结构与普通光学显微镜相同,主要有目镜和物镜组成,所产生的图象是样品放大的倒像。总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不同的是偏光显微镜比普通光学显微镜多加了两块偏振镜。 下偏振镜位于光源与聚光镜之间,它的作用是使通过样品前的自然光变成偏振光,而上偏振镜位于目镜与物镜之间,它的物理作用与下偏振镜相同。当光线通过上偏振镜时,如果是具有一定振动方向的偏振光,旋转上偏振镜则视场有明暗之别;如果是没有确定方向的自然光,旋转上偏振镜,光都能通过,则视场始终是明亮的,故上偏振镜又称检偏振镜。 上、下两偏振镜的偏振轴相互平行时,光线能全部通过上偏振镜,视场最亮。上、下两偏振镜的偏振轴相互垂直时,光线完全不能通过上偏振镜,视场最暗。因此,当固定其中一个偏振镜,把另一个偏振镜转动180o,就看到视场有明暗交替出现的现象。 上、下两偏振镜的偏振轴相互垂直,便组成所谓“正交偏光镜”,用偏光显微镜观察聚合物结晶状态时,通常是在正交偏光镜下观察。 在正交偏光镜下观察非晶态聚合物时,视场是暗的,这种现象叫消光。把载物台旋转360o,消光现象不变,这叫永久消光或全消光(见图1 所示),永久消光是非晶态聚合物的固有特征,是区分结晶聚合物和非晶态聚合物的重要依据。 在非晶态聚合物中,光在各个方向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这是因为非晶态聚合物的分子链呈无序排列属于均匀体,它对于来自于下偏振镜的偏振光不会改变入射偏光的振动方向,传至上偏振镜时,光的振动方向仍然与上偏振镜允许通过的振动方向互相垂直,光不能通过,故视场呈黑暗。又因非晶体各向同性,故转动载物台也不会改变入射光的性质,所以消光现象不变。 在正交偏光镜下观察结晶态聚合物时,当转动载物台360o,视场出现明暗交替四次(见图2所示)。四次消光是结晶聚合物的特征。因为结晶聚合物的分子链有规律排列,它对来自下偏光镜的偏光能产生双折射现象,分解形成两个互相垂直的偏光,以不同的速度通过结晶聚合物,传至上偏振镜时,其中一个偏光与上偏振镜中允许通过的振动方向相互垂直,光不能通过,而另一个则与上偏振镜允许通过的振动方向平行,光能通过,则视场明亮,可以看到晶体状态。当转动载物台360o时,由于双折射而形成的偏振光与上下偏光镜的振动面有四次平行与垂直,故出现明暗交替四次。

第九章 聚合物材料结晶度

第九章聚合物材料结晶度 聚合物系部分结晶或非晶. 前者如PE、PET、PP等,后者如无规立构PS、PMMA等,部分结晶聚合物习惯上称为结晶聚合物. 结晶度是表征聚合物材料的一个重要参数,它与聚合物许多重要性质有直接关系. 随着聚合物材料被日益广泛应用,准确测定聚合物结晶度这个重要参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目前在各种测定结晶度的方法中, X射线衍射法被公认具有明确意义并且应用最广泛. 本文将重点介绍此方法. §9.1 结晶聚合物结构模型 §9.1.1 樱状胶束模型 对结晶聚合物分子链在晶体中的形态,早期用“经典两相模型”—樱状胶束模型(fringed micelle model)(图9.1)解释. 这个模型的特点是结晶的聚合物分子链段主要属于不同晶体,即一个分子链可以同时穿过若干个晶区和非晶区,分子链在晶区中互相平行排列,在非晶区相互缠结卷曲无规排列. 这个模型似乎解释了早期许多实验结果,受到高分子科学工作者近30年的偏爱. 图9.1 结晶聚合物樱状胶束模型 §9.1.2 插线板模型 60年代初Flory等提出“插线板”模型(Switchboard model),与Keller等的邻位规则折叠模型(图9.2(a))相比,此模型主要特点是组成片晶的杆(Stem)为无规连接. 即从一个片晶出来的分子链,并不在其邻位处回折到同一片晶,而是在非邻位以无规方式再折回,也可能进入另一片晶(图9.2(b)).

(a) (b) 图9.2 结晶聚合物分子链折叠模型 (a) 邻位规则折叠(b) 非邻位无规折叠 §9.1.3 结晶-非晶中间层 随着对聚合物结晶结构研究的深入,“两相模型”结构已不能满意解释聚合物的结晶结构,已证明在PE的晶区与非晶区间存在一个过渡区(transition zone),或称中间层(中间相)(interphase)(图9.3). 不久前Flory等从统计力学出发,将晶格理论应用到高分子界面,指出半结晶聚合物片层间存在一个结晶—非晶中间相(Crystal-amorphous interphase).中间相的性质既不同于晶相,也不同于非晶相(各向同性),即高聚物结晶形态由三个区域组成: 片层状三维有序区、非晶区、中间层(过渡层). 有关结晶聚合物中间层研究的进展, 笔者已有研究报道及综述. (喻龙宝, 张宏放, 莫志深. 功能高分子学报, 1997, 10(1): 90-101) 图9.3 结晶聚合物结晶-非结晶中间层示意图 综上所述, 无论经典樱状胶束还是折叠链模型, 都忽略中间层的存在, 把结晶聚合物视为晶相及非晶相“两相”组成. “两相模型”理论是测定聚合物结晶度的理论基础. §9.2 结晶度概念 结晶度是表征聚合物材料,结晶与非晶在质量分数或体积分数大小的直观数值. IUPAC(1988) 推荐用W c,α表示质量分数结晶度, c,α表示体积分数结晶度. 为区别不同方法测得的结晶度,

聚合物结构与性能

一、名词解释(5个) 聚合物分子(高聚物分子,通常简称为高分子):(1)这些部分是由相对低分子质量的分子衍生的单元(所谓的单体单元或链节) (2)并且只有一种或少数几种链节(3)这些需要的链节多重重复重现。 长周期:在纤维轴方向片晶和非晶能重复出现的最短距离,即片晶和非晶的平均厚度之和缚结分子:连结至少两个晶体的分子。 初期结晶:是指液态或气态初步形成晶体的过程 预先成核:晶核预先存在,成核速率与时间无关。 二、概念的区别与联系(4对) 1、微构象与宏构象 微构象:分子中的一小部分由于一个或数个键的内旋转所引起的构象。 宏构象:表示在单键周围的原子和原子基团的旋转产生的空间排列。 2、玻璃化转变温度与熔融温度 玻璃化转变温度:非晶态聚合物或部分结晶聚合物中非晶相发生玻璃化转变所对应的温度。熔融温度:晶体物质由固态向液态转变时固液两相共存的温度。 3. 应力与应变 应力:受力物体截面上内力的集度,即单位面积上的内力。 应变:物体内任一点因各种作用引起的相对变形。 4、质量结晶度与体积结晶度 质量结晶度:X-射线被高聚物中原子散射的强度与原子所处的状态无关,原子的聚集状态只决定衍射线的位置与形状,不影响总强度。因此可以认为非晶部分的质量与结晶部分的质量之比,等于非晶部分的衍射强度与结晶部分的衍射强度之比。即()。理论上,只要知道晶区和非晶区衍射的X射线的总强度,就可计算结晶度。在实际工作中,只能在一定的角度范围收集衍射强度数据,无法收集到样品衍射或散射X射线的总强度。这样,在所收集的数据中,晶区或非晶区对衍射强度的贡献可能偏高或偏低。所以,应加入比例常数即,,式中,K为比例常数。 体积结晶度:用X-射线衍射法体积结晶度。根据微原纤结构模型即可测得结晶度式中,D为晶片厚度,L为长周期。 三、球晶的光学性质与其内部结构的关系 在正交偏光显微镜下,球晶呈现特有的黑十字消光图像及明暗相间的消光环,其中黑十字消光图像反映的是球晶中晶片的径向生长,消光环反映的是球晶中晶片的扭曲生长。 四、什么是超分子结构?超分子结构参数有哪些?用简述或图示法说明用X-射线图确定超分子结构参数的基本依据。 答:超分子结构:高分子链之间通过强的或弱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聚集体。 结构参数:1.结晶度 2. 取向度 3 .晶粒尺寸 4.长周期 X-射线可测定质量结晶度和体积结晶度。 假设:X-射线被高聚物中原子散射的强度与原子所处的状态无关,原子的聚集状态只决定衍射线的位置与形状,不影响总强度。因此可以认为非晶部分的质量与结晶部分的质量之比,等于非晶部分的衍射强度与结晶部分的衍射强度之比。 理论上,只要知道晶区和非晶区衍射的X射线的总强度,就可根据上式计算结晶度。在实际工作中,只能在一定的角度范围收集衍射强度数据,无法收集到样品衍射或散射X射线的总强度。这样,在所收集的数据中,晶区或非晶区对衍射强度的贡献可能偏高或偏低。所以,

由结晶动力学评价含结晶聚合物共混物相容性的研究进展

基金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作者简介:张公正(1956-),男,工学博士,现为北京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教授,主要进行结晶聚合物共混物结晶动力学及相容性评价研究;E -mail :zg ongz99@https://www.doczj.com/doc/1e12368894.html,. 由结晶动力学评价含结晶聚合物共混物相容性的研究进展 张公正 (北京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81) 摘要:介绍了用结晶动力学分析的方法评价含结晶聚合物共混物的混合状态的基本理论和解析原理,综述 了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结晶动力学;聚合物共混物;相容性;DSC 聚合物共混物的特点是由于高分子链长的原因,混合熵小,而导致相容性差。共混物两组分之间存在特殊的相互作用(如氢键作用、偶极子作用)为相容性提供了原动力。因此,共混物两组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微小差别都影响共混物的相容性。通过改变共混物的组分配比,来调节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使共混物的混合状态发生改变。根据聚合物-聚合物二元体系相图,聚合物共混物有相容、部分相容和不相容三种混合状态。尽管可以借助许多方法评价聚合物共混物的混合状态,目前还缺乏一种手段既可以评价相容的聚合物共混体系又可判断不相容的聚合物共混物。 图1 结晶聚合物共混物的相图与熔融温度曲线示意图(a )相容体系-LCST 型共存曲线(实线)远离熔融解温度曲线(点线);(b )相分离体系-LCST 型共存曲线(实线)与熔融温度曲线(点线)相交 Figure 1 Schematic phase diagram for polymer blend including crystalline polymer (a )miscible system [the separation of LCST binodal curve (s olid line )with melting tem perature (dotted line )];(b )immiscible system [the overlap of LCST binodal curve (s olid line )with melting tem perature (dotted line )] 有一种称为“结晶动力学分析的方法”[1,2],显示出它 特有的优越性。这种方法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通 过对共混物等温结晶测定,解析成核和结晶过程,从结晶 前后化学势的变化(Δ μ)和结晶表面自由能(σ)与共混物中某种成分质量百分数(<)的相关性,来评价聚合物共混 物的相容性和相互作用的大小。本文就这种方法的基本 理论、解析方法和最新研究结果加以阐述。 1 聚合物共混物的结晶 含有结晶的聚合物共混物,从熔融状态到冷却结晶 时,结晶与相分离兼顾发生,可能得到复杂的聚合物-聚合 物二元体系相图。图1为结晶聚合物共混体系的相图与 熔融温度曲线示意图。在图1a 中,共存曲线远离结晶温度线,随着温度的降低,结晶在均相的共混体系中生成。而在图1b 中,共存曲线与熔融温度曲线T max 交叉,当温度 降低时,结晶与相分离相互竞争,结晶在相分离的状态下 生成。对于后面一种情况,不管是在旋节分离曲线的哪 侧温度领域,也就是说不管相分离发生在相图中的双节 线上还是旋节线上,获得的真实相图都是极其复杂的。2 考虑方法 结晶聚合物共混物从熔融到冷却结晶时,足够长的聚合物分子链,使得晶体的生长过程受聚合物分

谈谈聚合物的结晶形态问题

化学教学 谈谈聚合物的结晶形态问题 何平笙 朱平平 杨海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 合肥 230026) 何平笙 男,62岁,教授,长期从事高分子物理的教学和教学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学改革基金资助项目(Y L5195) 2002205207收稿,2002206230修回 摘 要 向读者引介了聚合物球晶的三维立体电镜照片,并介绍了高分子科学近年来的新研究成 果———尺寸已达厘米量级的聚合物宏观单晶体和只由一根大分子链结晶而成的高分子单链单晶的特殊形态。 关键词 球晶 聚合物宏观单晶体 单链单晶 形貌 Some Special Crystal Morphologies in Polymer He Pingsheng ,Zhu Pingping ,Y ang Haiyang (Department of P olym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 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230026,China ) Abstract Three special crystal m orphologies in polymer are introduced ,i.e.spherulite of polyethylene with tridimensional sphere picture taken by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e ,macroscopic single crystal of polybis (p 2tolu 2ene sulfonate )of 2,42hexadiyne 21,62diol with the size of m ore than 20mm and single chain crystals. K ey w ords S pherulite ,Macroscopic single crystal ,S ingle chain crystal ,M orphology 结晶形态单层聚合物单晶———极稀溶液结晶多层聚合物结晶———稀溶液结晶聚合物球晶浓溶液结晶熔体结晶聚合物串晶———应力作用下结晶伸直链晶体———高压下结晶单链单晶———特殊条件下结晶聚合物宏观单晶体———单体单晶固态聚合图1 聚合物的7种结晶形态 Fig.1 Seven crystalline morphologies of polymers 在一次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试卷中曾出了这 样一个试题:“聚合物结晶形态有哪几种?是在什么 条件下得到的?如何鉴别每一种结晶形态?……如 果有人说已经制备得了>10mm 的聚合物宏观单晶 体,你认为是事实吗?为什么?” 回答上述问题的前半部分是很容易的,许多高分子物理的教科书中都有明确的答案 [1~3],譬如,《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一书就有图文并茂的叙述[1],简要归并为图1。本文在这方面补充了球晶的扫描电镜照片。此外,本文还就一般教材上不曾 提到过的聚合物另两类结晶形态作一介绍,它们是高分子科学近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聚合物 宏观单晶体和高分子单链单晶。?012?化学通报 2003年第3期 http :ΠΠw w https://www.doczj.com/doc/1e12368894.html,

聚合物结构与性能

1. 假定PMMA 样品由相对分子质量100000和400000两个单分散组分以1:2的质量比组成,求它的n M 和w M ,并计算分布指数d 。 解:假定A 的质量为1,B 的质量为2,则 n M =∑∑i i i n M n =∑i i M N =B B A A M N M N + =B B A A M n n M n n 总总+ =100000400000210000011000001?++400000400000210000014000002?+ =200000 w M =∑∑i i i i M n M n 2=∑i i M w =B B A A M w M w + =4000003210000031?+?=300000 5.1200000300000===n w M M d 2. 简述凝胶渗透色谱的体积排除机理。 答:凝胶渗透色谱的核心部件是一根装有多孔性颗粒的柱子。假定颗粒内部的空洞体积为i V ,颗粒的粒间体积为0V ,(0V V i +)是色谱柱内的空间。假如高分子的体积比空洞的尺寸大,任何空洞它都进不去,只能从颗粒的粒间流过,其淋出体积0V V e =。假如高分子的体积很小,远远小于所有的空洞尺寸,则淋出体积。i e V V V +=0假如高分子的体积是中等大小,则高分子可进入较大的孔而不能进入较小的孔,这样,它不但可以在粒间体积扩散还可以进入部分空洞体积中去,因此它的淋出体积e V 大于0V 而小于(0V V i +),以上说明淋出体积e V 仅仅由高分子尺寸和颗粒的孔的尺寸决定,由此看来,高分子的分离完全是由于

体积排除效应所致,故称为体积排除机理。 一、简答题 1.聚丙烯中碳—碳单链是可以转动的,通过单键的转动能否把全同立构的聚丙烯变为“间 同立构”的聚丙烯?说明理由。 答:不能。全同立构和间同立构是两种不同的立体构型,构型是分子中由化学键所固定的原子在空间的几何排列,这种排列是稳定的,要改变构型必须经过化学键的断裂和重组。单键的内旋转只能改变构象不能改变构型。所以通过单键的转动不能把全同立构的聚丙烯变为“间同立构”的聚丙烯。 2.为何采用均方末端距和均方回转半径而不是直接用平均末端距或平均回转半径以及轮 廓长度来描述高分子的尺寸? 答:因为柔性的高分子链在不断地热运动,它的形态是瞬息万变的,所以只能用平均值来表示,又因为末端距h是矢量,它的数值可正可负,所以要取h得平方的平均

而不是h的平均。轮廓长度是高分子链的伸直长度,由于热运动,分子链呈伸直构象的几率很小,而呈全取构象的几率较大。所以不能用轮廓长度来描述高分子尺寸,且自由结合链的尺寸比完全甚至连的尺寸nl要小得多。 二、计算题 已知:线形聚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0 000,试计算: 1. 全伸直时大分子链的理论长度。(键长0.154nm,键角为109.5°)。 2. 看作Gauss链时的均方末端距; 3. 自由旋转链的均方末端距。 4. 用光散射法测得在θ溶剂中该聚乙烯链的均方根末端为56.7nm,求其空间位阻参数σ。 5. 由自由旋转链的均方末端距求均方旋转半径。 答:1. max 280000280000 2()0.1542()0.1543080 28 L Nl nm M ==?=?= 2. 222 0 474.32 h Nl nm == 3. 222 1cos1cos109.5 474.32949.65 1cos1cos109.5 fr h Nl nm θ θ -- ==?= ++ 4. ()() 11 2 222 /56.7/949.650.24 fr h h σ===

聚合物结构与性能题目

《聚合物结构与性能》习题集 考试为开卷考试,但只能带课本,不能带任何资料,就是希望大家完全掌握下列知识,做合格高分子专业研究生! 一、提高聚合物样品电镜下稳定性的方法 对样品进行支撑: 1.大目数电镜铜网,如400目铜网; 2.无定型材料作支持膜:硝化纤维素(火棉胶),聚乙烯醇缩甲醛(PVF),或无定型碳;碳支持膜:通过真空蒸涂的办法,将碳沉积在光洁的载玻片或新剥离云母片表面,然后漂在蒸馏水表面,转移至铜网上。 二、提高聚合物样品成像衬度的方法有几个? (1)染色:将电子密度高的重金属原子渗入聚合物的某些区域通过提高其电子密度来增大衬度的。从最终效果上染色分正染色和负染色。从作用机制上染色分化学反应和物理渗透。从手段上分直接染色和间接染色。 最常用的染色剂有:四氧化锇(OsO4)、四氧化钌(RuO4) 四氧化锇(OsO4)染色:四氧化锇染色是利用其与-C=C-双键以及-OH和-NH2基团间的化学反应,使被染色的聚合物含有重金属锇,从而使图像的衬度提高。 四氧化钌(RuO4)染色:四氧化钌染色是利用其对不同聚合物或同一聚合物的不同部位(如晶区和非晶区)的不同渗透速率,使不同聚合物或同一聚合物的不同部位含有不同量的重金属钌,从而使图像的衬度提高。 (2)晶粒方向: 为得到清晰的衬度,可调整晶体样品的取向,使得除透射电子束外,只出现一个很强的衍射束,一般称为双光束情况 (3)调整样品厚度; (4) 结构缺陷; (5)一次电子与二次电子相位 三、何为橡胶的高弹性?高弹性的本质是什么?什么化学结构和聚集态结构的高分子能够作为橡胶材料?请用应力应变曲线表达出橡胶、塑料、有机纤维三者的区别。 橡胶的高弹性:小应力下的大形变、外力除去后可以恢复; 高弹性的本质是熵弹性。橡胶弹性是由熵变引起的,在外力作用下,橡胶分子链由卷曲状态变为伸展状态,熵减小,当外力移去后,由于热运动,分子链自发地趋向熵增大的状态,分子链由伸展再回复卷曲状态,因而形变可逆。 具有橡胶弹性的化学结构条件: (1)由长分子链组成 (2)分子链必须有高度的柔性 (3)分子链必须结合在一个交联网络之中 第一个条件是熵弹性的本源;第二个条件是分子链迅速改变构想的可能;第三个条件保证了可恢复性,这是橡胶材料不同于单分子链之处。 (4)具有橡胶弹性的凝聚态结构:无定形态。(橡胶的聚集态是指很多生胶分子聚集在一起时分子链之间的几何排列方式和堆砌状态,由于橡胶的分子量很大,只存在固体和液体。橡胶为柔性长链分子,再加上它在常温下分子链中的链段在不断运动,故这么细长的柔性分子在常温下都会卷曲成无规线团,很多无规线团又无序的堆砌成无定形结构。) 应力应变曲线:略(需要补全)。 四、何为橡胶材料的粘弹性?粘性的本质来源是什么?请写出WLF方程,并阐述该方程的

分子量大小对聚合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资料

分子量大小对聚合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聚合物分子量下降对其性能的影响 众所周知,聚合物的分子量对物理机械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此,人们已用大量的实验事实加以论证。在实验中发现聚合物的分子量一定要达到某一数值后才能显示出力学强度。另一方面,由于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量存在多分散性,因此其分子量分布也同样影响着高分子材料的性能。与此相反聚合物的分子量降低也会聚合物的各种性能产生影响。 一、分子量下降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1、拉伸强度 Margolies[1]和Perkins[2]等发现在分子量M小于某个值时,聚合物的拉伸强度随分子量增大而升高。这是由于分子量的提高增加了晶体间的链缠结,从而增强了纵向、横向微纤维的联系。当进行拉伸试验时,链缠结抑制微纤维的相对滑动,从而提高拉伸强度。反之,如果分子量下降,分子链之间的缠结减少,作用力减弱,相应的拉伸强度也会下降,当分子量下降到某一个值时,不具有拉伸强度。 2、断裂伸长率 Margolies[1]等人通过对HDPE的研究,提出分子量在500000-750000范围内,断裂长率随着分子量增大而迅速提高至极大值,而分子量的进一步提高会引起断裂长率的逐步下降。所以,对于一般聚合物分子量下降,将会使得断裂长率下降。 3、模量 Capaccio和Ward[3]对LDPE的研究表明,当拉伸比大于29时,室温下的模量与分子量无关。然而他们提出拉伸比与重均分子量存在着单独的关系。因为重均分子量越低,拉伸比越高,这种分子量对拉伸比的影响也影响着聚合物的机械性能。Jarecki等人用宽分布的HDPE在较高温度下拉伸,得到超高模量

的样品。他们总结为PE中的高分子量部分,在拉伸材料中形成的连缠结而产生高模量,而低分子部分促进链取向并阻止在高温拉伸中达到非常高拉伸比时产生内部空隙。所以低分子部分有助于提高聚合物的模量。 二、蠕变和应力松弛[4] 蠕变和应力松驰试验通常是在长时间内测量聚合物的尺寸稳定性,因而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当温度远远低于玻璃化温度时,聚合物为脆性, 分子量对蠕变和应力松驰的作用很小,当温度在玻璃化温度附近或高于玻璃化温度时,分子量对蠕变和应力松弛的影响就较为明显。分子量降低将会减少分子链之间的缠结,从而增加蠕变和应力松弛。 三、聚合物降解的影响 聚合物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外界光、力、热等的作用下都会导致聚合物分子链的断裂,从而导致聚合分子量的下降。所以分子量降低会使得聚合物的降解变得更加容易。 吴岳[5]等人研究了PVA的生物降解机理,PVA是经历了两步酶催化过程才得以降解,第一步由PVA氧化酶在有氧的条件下,PVA氧化脱氢成为酮基化合物。第二步,经氧化的PVA碳链上的双酮进一步水解,一部分水解生成以狡酸为端点的链,另一部分生成以甲基酮为端点的链。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被水解酶水解会使得分子链发生断裂生成低分子量的片段,然后才能透过细胞进入细胞内,进行进一步代谢。另外,也研究了分子量大小对PVA降解的影响,在醇解度为88%和99%时,小分子量的PVA降解很快,而大分子量的PVA降解较慢。 四、结晶性能与热性能影响 蔡夫柳[7]等人研究不同分子量聚酯(PET)的等温结晶、非等温结晶、热失重和恒温热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在等温结晶过程中,随着分子量的增加结晶速

聚合物结构与性能复习题及答案资料

《聚合物结构与性能 II 》复习题 修改 以下是每位老师给出的复习题,每位老师会从自己给的复习题中抽出 1-2道作为最终考题 考试时间:12月4日(第十四周 周五)晚 6:00 武德珍老师 1、简述聚酰亚胺的结构与性能基本结构: 基本性能: 1.耐高温(Tg300℃以上,热分解温度500 ℃以上)和超低温(-269 ℃); 2.优异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100MPa 以上,杜邦公司Kapton(均苯型)、 PMDA (均苯四甲酸二酐)/ODA (二胺基二苯醚)-PI 为250MPa ,日本宇部Upilex (联 苯型)为530MPa ; 3.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耐有机溶剂,耐稀酸,不耐水解,可用于回收。 4.其它性能:高阻燃性,为自熄性聚合物,低热膨胀系数,很好的介电性(低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耐辐照,无毒。 2、简述制备聚酰亚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两种以上)及其特点(1)原位一步法(in situ single-stage ) a .表面镀银:将制备好的PI 母体溶液-聚酰胺酸溶液(PAA) 和银盐溶液混合成均相的溶液,浇铸成膜后,在薄膜进行热处理固化形成PI 过程中,银离子可以在没有外加还原剂的情况下,通过热诱导作用而自动还原,并且银粒子迁移到聚合物的表面,在聚合物的表面形成银层。 b .制备PI/Fe2O3纳米复合材料薄膜(2)离子交换法 首先将已经固化完全的PI 薄膜在碱液的作用下进行表面化学刻蚀,使表层一定厚度的PI 开环形成聚酰胺酸盐,再将其与金属盐的水溶液进行离子交换,形成金属离子掺杂的聚酰胺酸层,然后在氧气存在的情况下进行热固化。在热固化的过程中聚酰胺酸发生环化反应重新生成聚酰亚胺,同时金属离子在热和氧的作用下通过自动生成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并聚集在PI 薄膜表面,从而得到PI/金属氧化物复合薄膜。例如:a.直接离子交换自金属化制备表面镀银的pi b.化学处理离子交换法在pi 表面制备金属或者金属氧化物薄膜。(3)原位掺杂法 制备聚酰亚胺/r-Fe203纳米复合材料薄膜将适量PMDA 加入端氨基的纳米颗粒溶液中,反应后加入ODA ,反应三十分钟再加入当量的PMDA ,经过加热反应得到复合材料。结论: 1.利用聚酰亚胺溶液或者前驱体聚酰胺酸的性质可以将金属离子成膜。 2.金属离子结合的前驱体聚酰胺酸经过化学处理或者热处理可以得到PI/金属或者 金属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薄膜。 Ar N O O O N O Ar' n

高聚物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高聚物结构与性能的关系;1.高聚物的结构;按研究单元的不同分类,高聚物结构可分为两大类:一;1.1高聚物链结构;高聚物的链结构包括近程结构和远程结构;高聚物链结构是决定高聚物基本性质的主要因素,各种;1.2高聚物的聚集态结构;高聚物的分子聚集态结构包括晶态、非晶态、液晶态、;因此对高聚物材料来说,链结构只是间接影响其性能,;2.高聚物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关系; 2高聚物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1. 高聚物的结构 按研究单元的不同分类,高聚物结构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高聚物的链结构,即分子内的结构,是研究一个分子链中原子或基团之间的几何排列;另一类为高聚物的分子聚集态结构,即分子间的结构,是研究单位体积内许多分子链之间的几何排列。对高聚物材料来说,链结构只是间接影响其性能,而分子聚集态结构才是直接影响其性能的因素。 1.1 高聚物链结构 高聚物的链结构包括近程结构和远程结构。近程结构是指结构单元的化学组成、立体异构、连接顺序、以及支化、交联等;远程结构是指高分子链的构象、分子量等。高聚物链结构是决定高聚物基本性质的主要因素,各种高聚物由于链结构不同其性质则完全不同。例如,聚乙烯柔软容易结晶,聚苯乙烯硬而脆不能结晶;全同立构聚丙烯在常温下是固休,可以结晶,而无规立构聚丙烯在常温下则为粘稠的液体等。 1.2 高聚物的聚集态结构

高聚物的分子聚集态结构包括晶态、非晶态、液晶态、取向态等;高聚物的分子聚集态结构是在加工成型过程中形成的,是决定高聚物制品使用性能的主要因素。即使具有相同链结构的同一种高聚物,由于加工成型条件的不同,其成型品的使用性能就有很大差别。例如,结晶取向程度不同直接影响纤维和薄膜的力学性能;结晶大小和形态不同可影响塑料制品的耐冲击强度,开裂性能和透明性。 因此对高聚物材料来说,链结构只是间接影响其性能,而分子聚集态结构才是直接影响其性能的因素。研究高聚物分子聚集态结构的意义就在于了解高聚物分子聚集态结构的特征,形成条件及其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以便人为地控制加工成型条件得到具有预定结构和性能的材料,同时为高聚物材料的物理改性和材料设计建立科学基础。 2.高聚物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关系 2.1链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关系 不同的高聚物,有不同的分子结构,当然会显示出不同的材料性能出来。聚乙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碳酸酯、聚丙烯腈、环氧树脂和聚二甲基硅氧烷(硅橡胶)等等都是不同分子结构的高聚物,它们或是晶态高聚物,或是非晶态高聚物,或是橡胶,或是不溶不熔的热固性树脂,这些都是一般人都知道的常识。交联能使本来可溶可熔的热塑性塑料成为既不能溶解也不会熔融的热固性树脂,物理力学性能有了大幅提高;普通的支化会使高聚物的性能变坏;单官能团的封端能大大改善聚碳酸酯的热稳定性,以及具有离子键的高聚物玻璃化温度会提高很多等等,这样的例子俯首可拾。在我们的高分子物理教材中都详细的介绍高聚物结构单元的化学组成、端基、结构单元的键接方式、结构单元的空间立构、结构单元的键接序列以及支化和交联导致的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