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作文写作指导

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作文写作指导

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作文写作指导

一、材料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试题分析

2019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作文命题延续了近几年全国Ⅰ卷的命题方向,既是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又紧扣社会热点事件。当然在稳定中也有创新性。在2017年列举关键词聚焦中国发展观、2018年呈现2000年至2035年的一些标志性大事聚焦国家未来观的基础上,2019年则立足于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优秀文化基因,歌颂劳动价值,弘扬劳动精神,展现劳动美好,引导考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民族劳动观。

当今社会学校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唯分数是求,不重视劳动之怪状愈演愈烈:学校卫生由物业公司承包,家长包办家里一切事情,学生的劳动能力大大下降,生活自理出现问题。长此以往,美丽中国的未来建设者,恐怕难以担当重任。为此,在2016年《新版学生核心素养》中,“劳动意识”作为中学生必备的六大核心素养之一,就是以官方形式强力推进,要求各教育部门必须重视的。2018年9月10日,新时代领路人在全国教育大会发表讲话时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2019年全国Ⅰ卷作文的命题,就是围绕新时代领路人的讲话展开,结合当今学生的实际进行组合而成。材料既着眼于劳动思想的历史溯源,也关注问题的现实呈现,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劳动的箴言、警句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劳动精神的深刻阐释作为总领,将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优秀传统与当下社会一些对劳动的偏差认识、错误态度进行对比,引导青年学生对这一现象及劳动本身进行深入思考,自觉弘扬劳动精神,充分发挥高考作文在推动劳动教育方面的导向功能。

细读材料,明确指出“劳动”是财富和幸福的源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材料对各类发生在学生中的现象进行了简要的例举,劳动占用学习时间;科技时代,人工智能代替人工;请人帮忙劳动。这样的一些说法,有一定道理,或许会影响学生的思考,但是在所提供的作文材料里明确要求,“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这就要求考生在立意时必须旗帜分明地表达个人对“劳动”的正确态度。

根据选取的角度不同,具体可以确立以下立意:

劳动光荣,幸福一生。“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言简意赅地传递出的信息是,每个人要勤快,在勤劳中创造财富,一家人的生活才会幸福,社会才会不断前进。社会的进步,是人民通过勤劳的双手创造的。

弘扬传统,热爱劳动。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夙兴夜寐,洒扫庭内”,这是千百年来流传至今的名言,教育我们每天的生活从“清扫庭院”开始,干净的生活环境来自劳动,虽然简单却彰显了个人的美好品德。

劳逸结合,摆正位置。作为高中生,在学习与劳动之间,要懂得摆正两者的关系。财富与智慧都是劳动者创造的,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懂得劳动的必要,懂得把两者结合起来,懂得劳动让忙碌的学习生活得以放松,借助劳动来调控生活,两者相得益彰。

科技时代,劳动光荣。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扫地机器人、洗衣机、洗碗机,虽然进入寻常百姓家,但人工智能只能帮助人们减轻劳动压力,不能完全代替人类的劳动。作为中学生,力所能及的一些劳动,还是必须要亲力亲为的。

锻炼自我,懂得生活。在当今,虽然可以花钱雇人去做一些事,但是作为中学生,不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生活中的一些事,是可以自己尝试去做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才算是好汉。”做好分内的事情,也是良好品德的体现。

尊重劳动,心怀他人。对于他人的劳动或是劳动成果,要懂得以欣赏的眼光去面对,不能恶意去诋毁或是破坏。心怀善良,才能懂得去关注社会上劳动给人们带来的美好生活,在尊重他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应有的尊重。

根据高考作文阅卷相关的补充标准,对没有按照任务驱动指令写作的,认定为不符合要求,应扣分,具体如下:

(1)对象限制,面向本校(复兴中学)同学,不是其他学校或师生,没有的或搞错的要扣1分。

(2)立意限制,明确要求倡议同学“热爱劳动,从我做起”,这是立意导向,围绕材料中话题观点必须紧扣这一倡议要求,没有提到的要扣1-2分。

(3)内容限制,行文中要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注意不能只顾谈认识而忽视希望和建议,只要提到即可,完全忽视的要扣5分;

(4)文体限制,必须写成演讲稿,要符合演讲稿的基本格式,有对话和听众意识。演讲文体不明或格式错误的要酌情扣1-3分。

(5)诋毁劳动,认可不理解、不愿意、不尊重劳动的三类以下给分;脱离材料,另起

点滴劳动,共筑盛世

广东考生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点滴劳动,共筑盛世”。

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到如今辉煌的现代文明,是劳动推动历史车轮前进。劳动,也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田地中精耕细作创造了绵亘不绝的文明古国奇迹,开拓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作了不可胜数的精神财富,“耕读传家”的传统绵延了千载,“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祖训萦绕耳畔,劳动已是中国人血液中流淌着的基因。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沧海须臾改。四十年改革开放,无数国人点滴劳动汇聚成时代洪流,使中国国力显著提升。农民劳动让我们端紧饭碗,工人的汗水是高楼大厦的每一块砖瓦,科研工作者使大国重器频频惊艳世界!没有劳动绝不会有今日举世瞩目的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

反观周围,不理解不愿意劳动的现象令人忧心忡忡。

学习忙,劳动占时间?同学们,人的发展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过程,缺一不可,学习固然重要,但劳动也不可或缺。在劳动中我们锻炼意志,增强体魄,增长见识,开拓视野,也有助于我们的学习,丰富课余生活,两者相互促进,使我们的素质得以提高。

将劳动交给人工智能?诚然,科技进步能够解放我们的双手,但这不意味着我们能够整日无所事事,人工智能也有许多无法完成的任务,体现人类智慧的脑力劳动依然重要,那些流传百世的文学经典,那些沁人心脾的阳春白雪是机器人永难创造的财富。“用进废退”,假如人人都不劳动,人类的机能难免逐步退化,未来的世界难以想象。

劳动苦,花钱请人干?的确,劳动难免辛苦,可也是我们发展自身的重要手段,劳动成果取得时的快乐也是花钱买不了的啊!

凡此种种,都是忽视了劳动对国家进步,个人发展的作用,都是贪图享受的错误思想,于人于国,害莫大焉!在此我诚挚希望大家能够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劳动不需要轰轰烈烈,日常生活中我们打扫干净环境共建美丽校园是劳动,参与社会实践去孤儿院看望孩子,在家里做些家务活,甚至是捡起地上的纸片,都是劳动。让我们共同营造尊重劳动参与劳动的风气!

时代发展,社会进步,都需要我们每个人用勤劳双手共筑盛世,让复兴中学肩挑复兴大任!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名师点评

考场得分:内容19分+表达19分+发展20分=58分。

考生开篇即紧扣演讲主题,对劳动的意义作了深入思考,认为劳动已是国人血液中的基因,正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无数国人之点滴劳动汇聚成的时代洪流筑就了今日之盛世。紧接着笔锋一转,直指不理解和不愿意劳动的三种现象,对材料中的“劳动占时间”“劳动交给人工智能”“花钱请人劳动”三种说法逐一驳斥,明确劳动是自身发展的重要手段。结尾部分先向同学提出“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的希望,然后结合“从我做起”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劳动建议,倡议同学们从力所能及的劳动做起,共同营造尊重劳动参与劳动的风气。最后巧妙地结合了“复兴”一词回扣标题,发出号召:“用勤劳双手共筑盛世,让复兴中学肩挑复兴大任”。

全文先立论后驳论,再顺势提出希望与建议,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考生结合材料很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驱动的写作要求,行文能句句扣住“劳动”展开,主题突出。其语言质朴,演讲对象明确,针对性、感染力与号召力很强,演讲稿的要素齐全、文体特征突出,是一篇临场佳作。

什么最光荣——劳动

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什么最光荣——劳动》。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然而,现实生活当中,有的同学嫌劳动占时间,有的同学认为可以交给人工智能,还有的同学认为可以花钱让别人干,我认为,这些想法的实质就是不尊重劳动,感到劳动是不光荣的,这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是非常有害的。在此,我要大声呼吁:什么最光荣——劳动,热爱劳动,从我做起。

劳动最光荣,因为劳动是立身之本。东汉陈蕃少年时代发奋读书,并且以天下为己任,但薛勤“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反问让他无言以对。从此,陈蕃开始注意从身边小事做起,最终成为一代名臣。如果一个人不能管理好自己的事情,自己的生活尚且不能自理,又怎么能指望他来担负起天下兴亡的责任呢?胸怀大志的陈蕃,从前辈的教导中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意义,立足于现实,脚踏实地,终于成为有用人才。那些瞧不起劳动的人对此,又有何感想呢?

劳动最光荣,因为劳动是励志之石。中国的“亚圣”孟子曾经说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越是有成就的人,越能从劳动中领悟到人生的道理,要在劳动中锻炼人的各种品质。如果舜帝不热爱劳动,又怎么能在众人当中脱颖而出?如果傅说对自己的本职工作都敷衍了事,又怎么能被商王提拔为重臣?如果商贩胶鬲没有在鱼盐交易中锻炼出来的出众才华,又怎么会被慧眼识中?优秀的人物都懂得热爱劳动,借助劳动来自我激励,在劳动中将自己锤炼成有用之才。

劳动最光荣,因为劳动是健康之母。劳动的人最健康,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都是空谈。《论语》有句话“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说脱离劳动的人是愚昧、可怕的。清朝八旗子弟,曾经多么骁勇善战,一旦成为特殊人群,可以不劳而获,脱离了劳动,很快堕落为酒囊饭袋,不堪一击。

劳动是立身之本、励志之石、健康之母。如果脱离劳动,素质从何谈起?改革开放四十年,劳动兴国是根本。中华民族欲复兴,不忘初心靠劳动。如果你有志于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如果你有志于为中华复兴而读书,如果你有志于为祖国成就一番伟业,就要真切地认识到劳动最光荣,热爱劳动,从我做起,责无旁贷!

同学们,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在青春最美好的年华,做人生最光荣的事情,热爱劳动吧!你我携手,共同劳动,明天的我们,必将收获圆满成功的人生,必将无愧于伟大的时代,必将做出一番伟业!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名师点评

考场得分:内容19分+表达20分+发展20分=59

这篇考场议论文文质兼美,亮点颇多。一观点鲜明,结构严谨。文章分析材料后明确“什么最光荣——劳动”的中心观点,并提出“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的倡议,结合了材料主题。中心观点贯穿全文,在每段都体现“劳动最光荣”这一核心,并采用总分总结构和中间并列式结构来服务观点,首尾照应,中间条理清楚,从“立身之本、励志之石、健康之母”三个分论点来说明“劳动最光荣”的观点,并作总结,最后再次呼吁“在青春最美好的年华,做人生最光荣的事情,热爱劳动吧!”。二内容充实,论证充分。文章选材丰富,旁征博引,采用多种论证方法,增强说服力。如举陈蕃、舜、傅说、胶鬲、八旗子弟等事例摆事实,引用薛勤、孟子、《论语》、毛泽东等名言信手拈来,中间还有对比论证和逻辑论证等,论证清晰严密。三气势沛然,鼓动性强。多用排比,节奏鲜明,气势恢弘;多用反问,发人深思,情感激昂。句式上灵活自如,多用短句,铿锵有力,利于口语表达和感情抒发,增强演讲的气势,现场感和鼓动性强。演讲潇洒雅致,气度不凡。不足之处在于现实感有所欠缺,内容上建议不够具体。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河南考生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管子》有言:“一农不耕,民有饥者;一女不织,民有寒者。”百姓不勤,遂有饥寒。管仲又说:“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耕织不仅是衣食之源,也是礼仪文明的基础。由此可知,勤以修身,劳可安邦。

回首历史,但凡伟人都有一双勤劳的双手。黄帝建造屋宇,缝制衣冠,制造舟车,创制乐律;虞舜种田补鱼,烧制陶器,天下大和,百姓无事;苏秦熟读兵法,不舍昼夜,终有所成,名垂青史。无论是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的历史佳话,还是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无不展现着勤劳使人杰出的真理。

不仅如此,勤劳也是中华民族绵延至今的原因之一。中华民族何以屹立不倒,绵延至今?有人说是外儒内法的治国之道,有人说是农耕文明的稳固保守,有人说是大海、大漠、大山对于外来文明的阻隔,也有人说是中华文化的包容和共生能力。诸如此类的回答,不胜枚举。我想,中华民族的延续性与长期扎根于农耕的中国人自然形成的勤劳淳朴、任劳任怨的精神特质也不无关系。因为勤劳,我们在黄河岸边的黄土地上留下了民族的足迹;因为勤劳,我们走过了坎坷屈辱的抵御列强的近代重生之路;因为勤劳,我们坚定不移、从容自信地追逐着我们的复兴之梦。

同学们,因为勤劳,我们也才有了闻名于世的国家名片。上面印着苍茫山脊上的万里长城,恢弘壮丽的兵马俑,庄重神圣的莫高窟,横跨世界屋脊的西藏铁路,深入海底的钻井平台,静默不言的跨海大桥,呼啸而过的中国高铁。当然,仔细看去,上面还写着一排无形的大字——勤劳的中国人。

反观当下,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却存在着回家葛优躺,洗衣靠父母,吃饭等人送,扫地不积极,学习变懒散等不正之风。英国有句谚语:“懒惰没有牙齿,但却可以吞噬人的智慧。”我想,长此以往,我们失去的不仅是生活的自理能力,更是求知的动力。有人说劳动的事可以交给人工智能,诚然,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科技给予了我们越来越多的便利。但是,科技也不可能完全解决我们人类的全部需要,相反,人类需要更高级的劳动和更高的智慧来管控科技。否则,被奴役的只会是我们自己。

展望未来,在人工智能流行的年代里,我希望我们仍然能够时刻想起《平凡的世界》里那些在黄土地上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们,想起那句:“只有劳动才能使人尊严的活着,劳动对每个人来说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生存需要,而是体现一个人生命的价值,任何劳动都会受人尊重。”

同学们,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名师点评

考场得分:内容20分+表达20分+发展19分=59

这篇优秀的考场作文体现了考生较好的临场应变能力和语文文学素养,文章在思考的深刻性与表达的文学性两个方面亮点突出。一体现在观点的鲜明,文章借用张衡的名言为题,紧扣“劳动”的含意,统领全文,暗示我们要从日常生活中去认识和热爱劳动;二体现在内容的丰厚,考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将原材料、历史事实和现实发展有效结合,旁征博引,特别是“回首过去”“反观当下”与“展望未来”,有立论,有驳论,层次感强;三体现在论证有力,围绕人生当勤劳这一中心,题目的反问给人警醒,开头结尾的引用让人深思,中间排比论证气势逼人,逻辑说理思维严密,每一部分的转折表达得很清晰。四体现在感情充沛,文章读者对象感强,注重跟现场同学的交流,充满感情,表达通畅,富有文采,鼓动性强,催人奋发。演讲稿的文体要求把握得好,符合外在格式要求,有标题,有称谓,有问候语,有开场白,有结束语。不足之处“从我做起”的倡议稍显单薄。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体育锻炼是健康的保障,也是幸福的保障,同样也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锻炼不是随意的玩耍或简单的运动,它包含对身体素质、道德品质、活动规则等多方面的培养。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想上体育课却不愿意锻炼。有的说:“体育课就是玩,我们学习这么忙,锻炼太占时间了!”有的说:“我又不是体育特长生,没必要锻炼!”也有的说:“体育锻炼消耗能量也挺累,现在保健品那么多,花钱买些就行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重视体育锻炼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体育锻炼,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